大班环境范文

2024-07-25

大班环境范文(精选12篇)

大班环境 第1篇

一、合理分组, 解决照顾不到全体学生的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阶段, 采取不同的分组类型, 如自主型、分层型、均衡型。分组类型不同, 小组的成员也应不同, 并时时加以调整。这样就可以使全班同学都有成为合作伙伴的机会, 使小组的合作内涵更广, 使所有学生都愿意合作。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针对班大人多且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 笔者以均衡型分组为主, 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 (句型操练) 、六人小组 (语篇教学) 、八人小组 (作业检查) , 这样既保证了活动的正常进行, 又防止了模式化。

二、设计合理的任务, 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习活动的基础, 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 借助必要的信息主动构建知识。因此, 任务的选择对合作学习的开展非常重要, 只有既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任务才是有效的合作任务。例如, 在复习和巩固有关人物特征的形容词short、tall、strong、thin、young、old以及句子“What is your math teacher like?”时, 笔者设计了“帮小熊找老师”的合作学习任务, 让各小组发挥想象力, 自编对话或故事。由于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的单词和句型, 所以各小组比较成功地将单词和句型串成有趣且内容充实的故事和对话。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1. 晨读与课前领读

“读”是英语学习极为重要的方法, 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但在晨读中, 如果将时间完全给学生, 学生朗读的效率往往很低。由于年龄原因, 许多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朗读内容, 而且朗读时常常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笔者采用“兵教兵”法, 在全班中选择七至八名知识掌握熟练和发音准确的学生作为小组长, 带领其他学生朗读, 并让他们对个别同学进行单独辅导。这就大大提高了晨读的效率。同时, 小学生下课后很活泼, 上课铃响后难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 笔者就让小组长轮流在每节课前领读, 一方面让学生很快静心, 另一方面增加学生朗读的时间, 给学生更多的朗读机会。

2. 课堂教学

(1) 单词教学。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单词教学。为了提高学生识记单词的能力, 让他们正确掌握英语单词的发音, 笔者安排了同桌之间的帮助型合作学习小组。首先是相互纠正发音, 如果双方有歧义时笔者给予指导, 所以学生识记单词的效率提高了。其次是合作识记单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识记单词的方法, 如形象记忆法、依旧带新法、音节划分法, 通过合作与交流, 他们记忆词汇的效果很好。再次是拓展强化。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时, 教完六个动物的英语单词后, 笔者设计了“动物大聚会”的小组活动, 有的学生说动物的英语单词, 有的学生模仿该动物的动作,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几个单词。

(2) 句型操练。在句型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是教师引出句型后, 学生通过反复操练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但这样容易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并且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因此, 笔者认为操练句型时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动”起来。比如说在运用Pair Work时, 教师可以适当地调换一下学生的合作伙伴,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合作欲望和学习兴趣。 (1) 以小组为单位, 在纸条上写上句子, 一名学生看完后只能做动作 (点头、摇头) , 不能说话, 其他学生猜测。 (2) 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将句子中的单词打乱后发给各小组, 最先拼完并读出句子的小组为获胜者。 (3) 教师给每组发一个大纸盒, 每个纸盒里装有很多单词卡片, 有些是所需单词的卡片,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摸出所需单词的卡片, 并通过小组合作连词成句, 把句子写在黑板上。

(3) 语篇教学。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难点。许多教师仍以生词、句型及语法知识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忽略了语篇教学的功能。笔者认为在语篇教学中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这样不仅能使教学生动化, 而且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语言交际与运用的能力。

方法一, 团队合作。

(1) 教师呈现阅读材料, 布置任务。

(2) 组内阅读, 然后讨论,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问题。

(3) 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检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

(4) 对每个学生和每个小组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方法二, 交错搭配。

(1) 教师呈现阅读材料, 布置任务。

(2) 组内分配角色阅读文章, 并找出生词和重难点句子。

(3) 重新组合为单词小组、重点句型小组、语音小组、翻译小组等解决问题。

(4) 学生返回原来小组, 完成课后问题。

(5) 分组汇报学习情况。

3. 课后辅导

在大班额环境下,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之间的“结对子”是必不可少的。学优生与学困生结为一组可以使学优生随时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而且学优生在辅导他人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 使自己得到了提高。另外, 两人间的互帮互助也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 让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品质。因此, 在每学期开学初, 教师就应该制定出一对一的帮扶小组, 并定时检查, 评出进步奖和最佳搭档奖。

大班环境创设方案 第2篇

环境既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课程(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正处于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在环境创设时,既要考虑它的教育性、艺术性等,又要充分起到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探索、创造,培养幼儿多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等作用,教师要放开双手多给予幼儿展示的平台,留给孩子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让环境创设能够真正做到支持幼儿的学习,让幼儿的学习、发展看得见。

本学期,在《纲要》以及《指南》的指导下,依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及对环境创设的要求,以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发展现状、兴趣爱好为前提,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学习探索能力等为目标,将充分利用班级内外的空间,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氛围。在环境创设中要遵循“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现将我班级本学期环境创设的内容和重点安排如下:

首先在班级整体环境的创设中,我们依旧使用地垫作为主要的创设材料。按照上学期的设计思路采用简单明快的色彩来划分活动区域。按照本班的进区活动规则,每一个活动区从进区活动卡、摆放进区活动卡的小盒子,以及XX区的文字到墙上的地垫都做到统一颜色,来更好地帮助幼儿区分区域。

1、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七个活动区和一面主题墙,分别是操作区、语言区、科学区、建构区、美工区、表演区以及体育角。

2、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和主题墙的内容根据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的具体情况进行 1

投放和改变,开学第一月我们的主题是《盖房子》,我们就围绕房子的主题,重点在建构区、表演区区、操作区投放关于“房子”的互动材料。

3、本学期我班将开展《盖房子》、《小工具大妙用》、《牙齿咔咔咔》、《再见了,幼儿园》这几个主题活动。

5、结合第一个主题活动,各个区域投放的材料:

主题墙:由“房子的功能”、“房子的设计搭建”、“人类的房子”、“动物的房子”、“房子的设计比拼”5个小版块来组成,资料由教师家长和小朋友共同收集完成。将带幼儿学习5个小版块的知识内容,帮助幼儿了解关于“房子”的各种知识,激发幼儿对房子的探索兴趣,并组织幼儿进行内容的讨论,提问、简答。A:语言区:

(1)墙面环境“我和房子的故事“:组织幼儿互动交流、请幼儿根据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房子的外形特点、功能等,培养幼儿安静倾听与大胆表述的好习惯,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2)图书角:在图书角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布置地垫、抱枕等具有浓厚家庭

氛围的柔软的物品,让图书角充满温馨的氛围;同时提供了录音机、主题CD等电器设备,让幼儿可以在图书角听故事、听儿歌。图书是每一个阅读区的必备材料,我们在投放图书时做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根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和主题内容投放的图书,二是让孩子们可以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可以和同伴一起分享的图书,在阅读区中讲述和分享,从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爱书的好习惯,我们在图书角中准备了胶带和剪刀,让孩子们谁是对图书进行修补,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B:科学区:环境创设分为“扑克牌的玩法”和“盖房子”两个内容。

(1)“扑克牌的玩法”:将投放幼儿收集的扑克牌,运用扑克牌进行数的正、逆排序、数的分解练习,并按照牌的颜色、花纹进行分类建构房子。

(2)“盖房子”:投放幼儿收集来的酸奶瓶、酸奶瓶底座、塑料杯子,引导幼儿探索“盖高楼”,记录幼儿的活动过程,和幼儿一起讨论:”谁盖的楼层最高?为什么?谁盖的楼层最矮?为什么?”

C:操作区:投放了一些平面的材料供幼儿进行拼搭房子,这些材料有木质、塑料泡沫材质的各色七巧板,穿线板及线等,教师和幼儿、家长投放的拼搭材料较为丰富,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D:美工区:

(1)投放半成品的房子(用废旧纸箱制作),请幼儿运用各种美工技法,选择

各种相应的材料进行楼层布局、装饰,激发了幼儿的想象能力,给予了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

(2)墙面布置“大三班村”:运用废旧的KT版作为背景(山脉),引导幼儿大

胆想象,每位幼儿设计一座漂亮的房子,并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出来,自己将作品用剪刀剪下来粘贴在“山脉”的任意位置,给予了幼儿自己创作的空间,最后还请幼儿为自己的集体手工作品命名。

(3)继续投放国画的各种材料,由于大班上学期孩子们刚接触国画,所以展示

一些国画的材料让孩子们认识,在本学期我班将开展一系列国画活动,开始部分会首先开展握笔、行笔,练习中锋、侧锋作画。争取把国画作为本班的一个特色工作。

E:建构区(重点区域):

(1)“门”:收集废旧牛奶纸箱,引导幼儿包装,用泥塑、手工的形式装饰,最后请幼儿自由组合建构最漂亮的门,大家选出“最佳作品”进行区域布局。

(2)投放各种彩色的塑料建构玩具,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区域墙面建筑图片再进行建构,对于特殊建筑,教师先建构好房子的底座,再请幼儿一层一层往上建构,进一步了解盖房子的程序和体验“盖房子”的乐趣。

(3)投放彩色“纸砖”:请家长和幼儿在家收集废旧的餐巾纸盒,用即时贴和彩色包装纸进行装饰制作成“纸砖”,这样孩子们在操作材料的时候一定会更加小心,对活动的参与也更加有兴趣。

F:快乐运动区:根据幼儿园要求,积极开展相关体育活动,投放跳绳、自制沙包、高跷等,加大运动量。

G:表演区(重点区域):孩子们最喜欢扮演角色,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针对幼儿的兴趣点,把表演区作为班级的重点区域。在表演区我们创设了“小剧院”

(1)用挂饰来创设模拟的“小剧院”,背景墙上投放各种动物的头饰,地面上

有相关的背景道具(自制可组合的房子、手工作品等),话筒玩具,纱巾、表演服装,假发等。

(2)让幼儿表演与主题相关的故事剧本,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剧本。

整个主题活动开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活动前半部分我们将围绕房子的功能和建构这些方面来开展活动以及投放活动区材料;后半部分我们将围绕房子的设计比拼来投放活动区材料及开展相关活动。它具体将通过以下的过程来完成:

 活动进行到第一、二周,在建构区中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我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房子”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平面的“房子”的工作。

 在语言区进行“我和房子”的语言活动,教师记录孩子们说的话,并把它展示在语言区和同伴进行分享。

 之后,在美工区带领幼儿根据房子的形状特点和样式为房子设计适合的图案和装饰物。在科学区,幼儿可以利用投放的各种制作房子的材料进行关于房子搭建,研究房子如何盖得高。结合各个活动区活动的开展情况,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环境创设、不断对于整个环境创设进行调整、增减活动区的材料、更换主题墙的内容。最收集整理活动区材料以及大图书等,便于期末向家长进行汇报。

大班环境 第3篇

一、通过墙面环境激发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

幼儿园是大班幼儿一日生活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这个场所布置是否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墙面环境是幼儿抬头就可以看到的地方,具有重要的环境渲染作用,因此,要通过墙面环境激发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

1.在墙面布置“名人读书栏”。幼儿具有很强的心理崇拜感,对于一些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与伟大人物,他们就会产生崇敬的心理,并以此产生模仿的行为。因此,在幼儿园的墙面布置中,可以设置“名人读书栏”“名人读书栏”主要展示的是幼儿熟悉的名人小时候的读书故事。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在教室布置“快乐成长阅读墙”。教室是幼儿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室的墙面环境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可以布置“快乐成长阅读墙”,在“快乐成长阅读墙”里,要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故事背景,精美的画面、生动的情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达到“阅读无处不在,处处皆可阅读”的效果。

3.在生活区张贴“文明儿歌”。在幼儿园的生活区墙壁上,可以张贴源自《弟子规》的“文明游戏的礼仪小儿歌”,让大班在充满童趣的儿歌学习中学会礼貌待人;还可以在盥洗室的墙壁上挂上“便溺回,辄净手”的标语,在镜子上写上“冠必正、钮必结”的标语。将幼儿生活周围的物品上贴上相应的文字标签和图画,这其实也是一种阅读,这种阅读环境相对宽松,针对性不强,会让幼儿不知不觉地就积累了阅读经验,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环境。这样,就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通过语言活动区丰富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形式

幼儿的阅读与成人的阅读不同,具有短暂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幼儿的阅读形式应该是十分丰富的,如果是单一的阅读形式,幼儿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要通过语言活动区丰富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形式。

1.在语言活动区布置图片阅读区,引导大班幼儿进行图片阅读。图片阅读是大班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阅读形式,因为图片阅读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在语言活动区,可以布置一些图片,如看图识字、看图认数、看图认物等,利用这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图片阅读,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阅读质量。

2.在语言活动区布置儿歌阅读区,引导大班幼儿进行儿歌阅读。儿歌具有节奏明快,容易记忆的特点,大班幼儿对于儿歌是十分容易接受的。因此,在语言活动区,要设置儿歌阅读板块,利用这一板块组织幼儿进行儿歌阅读,以此促进幼儿在儿歌阅读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语感的发展。

3.在语言活动区布置游戏阅读区,引导大班幼儿进行游戏阅读。游戏是幼儿们最喜欢的活动,无论在家里还是幼儿园,都可以将阅读环境转变成游戏环境,增强了阅读的乐趣性。如明确游戏中的一些文字标签,像“爸爸、妈妈、哥哥”等,随着幼儿的喜好适当增加角色,让幼儿在游戏的无形中进行了阅读。游戏阅读区必须是一个安静干净的场所,让幼儿能够静心阅读,在这点上幼儿园可以在该区域铺垫地毯,以免桌椅与地面摩擦发出噪音。

三、通过图书角培养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图书是大班幼儿进行高效阅读的重要载体,因此,要通过图书角培养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使幼儿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1.图书角设置要科学化。图书角一定要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进行量身制定。比如光线应该采取保护幼儿视力的范围内的强度,经研究证明,长时间在过强或者过弱的光线下阅读会影响阅读效率和影响阅读者的视力。又如,桌椅、书架的高度和颜色也都要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既能对其进行保护,也能让其产生舒适安心的感觉,这也是有助于幼儿进行阅读的。

2.幼儿教师要做好阅读榜样。幼儿教师每天抽一些时间在图书角陪伴幼儿看书、阅读,与孩子共同学习,使幼儿有机会观察成人是怎样看书和写字的,给幼儿树立好榜样并引导孩子读书、讲故事、朗读儿歌。阅读技巧和方法也是相当重要的。幼儿教师要利用一些有趣的吸引手段,以侧面的形式传授阅读经也是会有很好的促进效果的。如表演法和谈话法,表演法即教师与幼儿可对阅读物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丰富幼儿的想象和表演能力;谈话法则是在阅读之后,教师要和幼儿对作品进行交流,从而获知幼儿的想法,大大加强了幼儿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大班环境 第4篇

一、问题分析

(1) 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 身心都有一定的发展, 但是学生之间、男生女生之间都存在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学生天生就是有差别的, 有的善于形象思维, 有的善于抽象思维, 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很强, 而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很强, 每个个体的差异才导致学校教育的丰富多彩和挑战性。

(2) 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差异性。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有限性, 学生很难接受现代化教学手段带来的视听冲击, 学生在相对闭塞的环境里, 形成很局限的知识面, 同时教师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也是有限的, 造成教学方法的单一。与其相反, 很多城里小学教师都配有手提电脑, 班级有多媒体设备, 课堂教学效率较高, 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大量的信息, 更大程度地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3) 学生家庭教育的差异性。家庭教育对学生影响很大, 家长素质影响孩子的发展。我记得有一位家长经常带孩子外出旅行, 和孩子讨论地理方面的知识, 利用伊拉克战争来学习地理知识:伊拉克地理位置、美国地理位置、伊拉克邻国、美国如何在海湾地区布置兵力等等。小孩从小就会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培养了利用地图的能力。但是, 目前有很多家庭由于父母知识的局限性和教育意识的淡薄, 加上现在很多农村家庭父母为了生计, 外出打工, 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 最终导致孩子地理知识储备匮乏, 读图能力相对薄弱。

(4) 学生社会教育环境的差异性。社会教育环境的差异性, 对

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 发挥创造性, 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 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 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 做学习的主人, 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 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 班集体能集思广益, 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在班集体中, 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 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 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 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探讨问题, 解决问题, 通过怀疑、解疑, 帮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教师要运用有深度的语言, 创设情境, 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 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能够打破常规, 进行批判性质疑, 并且勇于实践、验证, 寻求解决的途径, 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学生们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读图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影响。比如城乡差别, 农村的孩子社会生活比较单一和辛苦, 和外面世界接触很少。很多孩子的家离学校很远, 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在上学和放学的途中, 在冬季天上还有星星时就要离家去学校, 课余时间或假期还得帮助家庭做农活或者家务。城里的孩子假期外出旅行频率比农村孩子多得多, 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如夏令营、冬令营、社会实践考察活动等等。社会教育环境的差异, 导致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读图能力早期形成产生较大的差距。

二、策略和实践

(1) 激发读图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增加读图的趣味性, 促使读图能力薄弱的学生能够产生读图的乐趣, 就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初中地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知地理事物, 所以在读图之前, 要让学生能够领略现实中地理事物的情况, 然后设定读图目标, 引导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去读图。读图能力薄弱学生自然就会对地图上的知识感兴趣, 形成渴望了解地理知识的需求, 自觉认真完成读图目标, 促使读图能力的提升。下面举一个我上课的实例:在学习八年级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时, 图2.4“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呈现我国主要地形区和不同走向的山脉, 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为了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山脉, 我播放了天山的视频资料。美丽的天上风景, 立刻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 在优美的新疆民族歌曲中听完了对天山的介绍, 再引导学生们去寻找天山的位置。此刻, 我注意到读图能力薄弱的学生也兴致勃勃地行动起来。于是, 询问其中一位学生天山的位置, 他很顺利地完成了。接着引导他注意天山南北两侧的地形区, 他很快地说出了两大地形区的名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因势利导, 引导他们了解两大地形区周围的山脉, 总结出山脉构成地形区的骨架。然后我播放了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的视频和各大地形区的图片, 一望无垠的内蒙古高原、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等等, 然后设定学生们根据图完成的目标, 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完成任务, 同时督促和帮助薄弱学生达到目标, 提高了他们的读图能力。

(2) 营造读图氛围。教室是学生学习地理、培养读图技能的一块天地, 黑板报和墙报可以给学生传递地理信息, 营造读图的氛围, 使读图能力薄弱的学生受到气氛的渲染, 引发自主读图的动机。我在教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二节“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一节课之前, 在班级墙上张贴了一张我国南方和北

素质。

(2) 学生自身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1) 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点。联想是通过原本所知道的事实概念所引发, 从而对未知事物及相关规律所作的一种假设性的思维模式。在中专教授数学的过程中, 启发学生的直觉思维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同样也是引领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重要手段。 (2) 提倡学生的否定思维能力,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否定思维能力也叫质疑思维, 即使学习主体主动强化自身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敢于对权威提出异议和否定观点, 不迷信权威, 不相信教条主义, 有自己的主观判断事物的能力和原则。否定思维能力在中专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 加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保障。辩证思维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形成的升华阶段, 在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数学这门学科, 使其意识到数学是科学的, 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等专业学校)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从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来看, 许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 但真正喜欢音乐课的人不多。究其原因, 一是很多人因考试压力而有所放弃, 逐步丧失对音乐课的兴趣, 其本质并不是对音乐不喜欢;二是音乐课中没有他们喜欢的音乐、喜欢的学习方式、喜欢的音乐老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音乐教师, 应根据教学现状和学生实际, 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努力营造一个舒心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 主动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音乐的熏陶。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一般来说, 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 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 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首先, 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 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 师生关系不融洽, 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 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其次, 教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 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 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 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精湛的艺术吸引学生

教师要准确理解音乐和歌曲的内涵, 并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 不能让课堂或课堂以外的一些因素所影响。同时, 还应注重自己的课堂艺术, 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都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 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

方的地图。然后, 在南方区域内贴了许多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六合地区的风景照片和简短的介绍, 在北方区域内贴了我暑假期间到北方北京和大连旅游时拍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照片。课间, 图前挤满了学生, 他们兴奋地谈论着照片上的景观, 比较着地区之间的差异, 读图能力薄弱的学生也在这行列之中。这些南北方景观照片给薄弱学生很直观的印象, 引发他们主动地去读南方和北方的地图, 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也更了解了自己的家乡, 增加了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3) 组成读图互动小组。我任教了五个班级地理, 班级中学生数量大, 读图能力薄弱的学生人数多, 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他们身边指导和督促。于是, 在每个班级组建了读图互动竞赛小组, 每组3~4人, 把读图能力强的学生和薄弱的学生搭配在一起。每周, 我布置一定的读图任务, 包括一个用图来讨论的话题。利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和主动读图, 然后考问读图能力薄弱的学生们, 给予一定的评分, 以鼓励为主, 树立信心。他们的得分就代表小组的分数, 每月总评一次, 选出获胜小组, 给予表彰,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和读图的热情。如我设定了一个话题:我们想到西藏旅游, 可以选择的方式和沿途欣赏到的风景。这样, 就可以促进每一位读图能力薄弱的学生主动地读图, 思考和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4) 加强画图训练。为了培养薄弱学生读图的能力, 促使他们对图的认识、理解和对地理事物的记忆, 我适当地让他们画一些围。如日本儿歌《幸福拍手歌》。为了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很快地熟悉旋律, 我找来录音机和歌曲磁带。首先让学生跟随录音机小声哼唱一遍旋律, 因为富于节奏感, 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为旋律编配动作, 提倡同学之间不要模仿。结果, 我发现学生们都放不开, 可能是不好意思跳, 也可能是怕跳不好别人笑话。这时, 我灵机一动, 将音乐停下来, 并很俏皮地对学生们说:“怎么了?你们跳得很棒啊!现在老师有个新的想法, 老师想跟你们一起跳, 可以跟着老师学, 但对于能够自己编排的小编导给予奖励。”听我这么一说, 学生们一个一个都来精神了, 原来很不好意思跳的, 现在也大胆地跳了起来。整堂课学生们都非常活跃。通过老师自身的情绪调动, 打消学生的种种顾虑, 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近, 这样学生才能喜欢音乐课, 我们的音乐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用幽默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激发学生

作为音乐老师, 第一次与学生接触见面, 并不是用音乐与学生进行交流, 而是用语言。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手段。音乐教师应发挥自身表演方面的优势。说话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慢急, 富有感情色彩, 同时配合适当的身体动作及面部表情, 使学生觉得听老师上课有如在享受一场艺术表演。课堂上, 有时会发现个别学生搞小动作或偷偷说话等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 老师可以给予提示纠正, 提示声音应柔和, 动作应轻柔而风趣, 不要用直指加怒目圆睁。教育学生时应正面引导教育, 勿挖苦讽刺, 如果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学生以后会故意捣乱, 再也听不进老师的教育。有一次上课时, 发现有几个同学在说话, 我提示说:“刚才发现有几个同学的声音颗粒性很强, 似在演唱另一个声部。如果用一根线把你们几个穿起来, 是一串珍珠;但是, 捣乱的话是一串冰糖葫芦。同学们一人咬一口, 好不好?”在一个玩笑中对学生进行提醒教育, 可以说是另类的“寓教于乐”。除了绘声绘色的语言, 身体动作也是激发学生的有效手段。除了一些尽人皆知的动作外, 教师可以与学生约定某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如在唱歌时教师某个动作表示唱轻

简单的图。在学习八年级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中的“34个省级行政区”时, 我布置给学生一次作业:在白纸上画出 (可以照图上描出) 我国疆土形状和34个省级行政区, 评比最佳作品, 用数码相机拍摄, 在本班和其他班级展出, 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同时, 指导和督促读图能力薄弱学生认真完成画图作业, 在展示的作品中留给他们一席之地, 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 提高学好地理学科的自信心。

三、教学反思

目前, 我国多数实行大班化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成为老师们研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 我尝试了四个策略, 收获较大。学生在视听享受中激发了读图兴趣, 符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习和探究的动机, 感染了读图能力薄弱学生, 引发他们读图的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 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做一种礼物来领受。学生们之间的互助、合作、探究, 更加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读图能力薄弱的学生, 在画图中获取了对图的认识、理解和记忆, 得到了成功的感受。

大大班环境创设方案 第5篇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处于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既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又要充分起到其激发幼儿兴趣的作用,并要适时的给予幼儿展示的平台,留给孩子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

本学期,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为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的欲望,特决定将本班的教室空间充分利用,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幼儿参与为主线的前提条件下,特创设了符合本班特色的环境布置方案。在创设中要努力调动幼儿的“三性”即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真正成为墙饰创作的设计者和主宰者。在创设墙壁文化中,我们要注重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并适时的渗入一些亲子活动的开展。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主题墙面布置《奇妙的世界》

主题墙是我们每学期制定活动的主题,如本学期的活动主题“奇妙的世界”。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了许多有趣、奇妙的图片提供在主题墙上,通过展示和共同参与家长和幼儿对活动目标,教师意图一目了然,图片色彩丰富多样

1、秋日的梦想

“秋日的梦想”分了两块:小编辑、树叶的故事。主要以亲子操作为主。幼儿说、画,家长记录。从该阶段的幼儿年龄特征来看,幼儿生性活泼好动,动手操作是幼儿最喜欢的一项活动。为了让幼儿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特为幼儿收集了很多的可阅读资料、可操作材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奇吧

“奇吧”分为三个板块:各国钱币、我们来自各国、建筑大奇观。该墙壁创设

区域主要增强幼儿的知识经验为主。现阶段,幼儿正处于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对周围的一切好奇心较重,学习的欲望也较高。教师与幼儿参与大胆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想到的奇怪的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显得尤为重要。

3、大大班全家福

主要的创设背景是以收集废旧纸板为辅、即幼儿画为主,同时让每位幼儿准备了一张照片,仔细观察自己的样子,创设意图在于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突出幼儿的自画像,以达到“群星闪烁”的效果,并达到激励幼儿成长的效果。这样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认识能力和竞争能力。

4、冬天的童话

由动物怎样过冬、过冬办法多组成。

二、环境创设

家园栏

1、家园栏“家园之家”

家园栏我们分为温馨语记、周计划、月计划、育儿分享。用简单明了的几个板块配合简单的装饰让家长一目了然,更好地进行关注孩子在园表现,以及老师需要配合的一些要求。同时我们还注重了外环境的装饰,给家长和孩子美的感受。

2、画展区“快乐笔拼”

我们以线条画为主,每周开展一到两次绘画或手工活动。每次幼儿的美术作品都在这面墙上展示,而且地处特殊是每天家长接幼儿的必经之路,这样以来,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教师教授内容,自己回家怎样辅导孩子有思想准备。由于班上孩子画画整体水平较好,所以就用简单的造型来烘托孩子的画面,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活动区

可将当前的主题活动延伸到活动区,以帮组幼儿巩固、拓展相关的内容、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图书角、科学家、结构角、美工角、语言角、体育角、自然角。都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1、书香驿站(图书角)

2、果然精彩(科学角)

3、创意空间(结构角)

游戏的各类积木,让幼儿在轻松、开放的状态下充分、自由的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4、Diy制作坊(美工角)

5、文墨轩(语言角)

培养幼儿看书认字的兴趣,在布置相关区域时,要尽量选用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图文并茂的图书,如卡通画报、童话故事、幽默笑话等,让幼儿轻松愉快的看书。

6、探索城(数学角)

7、健身中心(体育角)

8、自然创意(自然角)

大班环境 第6篇

大班额是指班级规模超过法定人数,我发现影响目前教学质量的原因是:

①"班额大"学生差异大,教学定位难以把握。

②教育教学信息难以全面反馈。

③学生不适应"大班额"的学习方法,从而产生了学习效率低的现象。

④教师批改作业负担过重,无时间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更无时间进行业务学习。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初中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1.了解学生个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中很高兴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前行。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的竞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让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物理问题,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是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转变"发言热闹的教室"为"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

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条件

新课标针对不同内容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四、课堂中优化教学过程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1、做有趣味性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趣的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分析、概括、推理、总结、把握物理概念、规律,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显著的作用。 例如《大气的压强》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拿一个透明的装满水的玻璃杯,盖上硬纸片,先问学生,若将之倒置过来,并放开压住纸片的手,水会洒出来吗?纸片会掉下来吗?然后再实际演示,这样学生会感到很惊奇,追问为什么水不会洒下?教师这时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得出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豁然开朗。

2、举熟悉的例子激趣。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比较熟悉的例子,不仅能使实践与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书本知识更现实化。 例如:学习《惯性现象》这一节时,我举当你乘坐汽车的时候,汽车突然发动时,你会怎样?当司机急刹车的时候,你又会怎么样?这是学生经常碰到的惯性现象,却说不出其中的道理,学生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

3、讲解有趣的故事激发兴趣。听故事是学生的乐趣,教学中可插入小故事使学生进入领会知识的境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浮桥。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怀丙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着绳子潜入水底,一头拴住铁牛,另一头绑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再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然后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人们一齐用力,就这样打捞起一只只铁牛。 这一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理解了利用水的浮力能捞起笨重的物体。

4、利用小制作来激趣 。课前准备好一些简易的,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小制作,是充实教学内容的体现,又是补充物理知识的说明不够充分的保障,因此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多动脑、寻求多途径,勇于发明创造的兴趣 例如上《光的直线传播》一节,完成光的直线传播部分内容后,教师可出示制作的针孔照相机:两个可套在一起的硬纸筒,外筒前可蒙一片黑纸,纸上穿一个小孔,内筒一端蒙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让小孔对着教室外的明亮物体,就会在塑料薄膜上形成室外物体倒立的像,前后拉动内筒,便能看到大小明亮程度变化的像,激发了学生追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能用光直线传播解释吗?学生便活跃起来了。

5、介绍物理学家、名言或物理学史来激趣。 介绍物理学家、名言或物理学史是激发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的方法。使学生感到许多知识是来之不易的,陶冶了学生的学习意志与品质情操。 例如上《杠杆》一节,引用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翘起地球。”学习本节后,大家就会知道其中道理。

大班额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第7篇

由于受社会外界因素、家庭教育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在需求的影响, 现在学生学习的自控能力很差。无论是上课还是考试, 如果教师不在肯定乱成一团。因此, 在学生合作学习前, 教师不但要明确本次合作的任务, 还要限定时间, 最关键的是在学生合作时, 教师要随时察看情况, 对学生不合理的行为要进行引导, 对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要加以管理, 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要给予指导, 对学生存在的争议问题进行点评和纠正, 对于重点问题要进行强化、练习, 对于难点问题要进行耐性点拨。总之, 在学生合作讨论时, 教师不能置之度外, 要深入课堂内、组间、组内, 掌握学生的动态, 并给予及时指导。

二、有效的合作学习, 需要有效的材料进行指导

我们一方面强化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精心编制导学案作为引导。用导学案和教师行为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高效运行。这既避免了大班额集中讲授制的弊端, 又彰显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导学案是一种将教师集体智慧通过学生自学、合作讨论等方式转化为学生智慧的一种纸质性学习方案。它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过渡的桥梁,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指导、引领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任务设置——组间相同、组内不同

为保证教育的公平原则和学生的升学需要以及组间的评比活动, 我们所有组的学习任务是完全相同的。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原则, 我们在组内的作业设置上实行分层设置。

四、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相结合

小组合作理论中分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异质分组, 另一种是同质分组, 而大部分研究者赞同的都是组内异质分组、组间同质分组。我认为合理的分组应该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学科特点而定。一般来讲, 新授课宜采用“异质分组”, 可以强弱互补, 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复习课宜采用“同质分组”, 让强者更强, 弱者互补。对于活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活动, 宜采用“异质分组”, 以强化组内合作;对于思考性、探索性较强的学习活动, 宜采用“同质分组”, 以强化组内交流, 组间互补。因此分组应是灵活多样的, 需要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问题的类型、学习内容、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特点, 予以确定。

五、要合理、适度地利用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固然有千般好处, 但它毕竟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模式, 它的功能仅限于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 如果跨越了这个线, 再好的教学模式也毫无意义。而在我们的现实教学活动中就经常存在这种只注重教学模式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情况, 这样本末倒置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 我们既要重视教学模式, 又要强调学科知识以及教师素养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一定要注意根据学科内容和教师、学生的自身素质合理、适度地应用小组合作, 将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一定的价值, 使其能够真正产生出正能量优化课堂效果。那么何谓合理适度呢?

所谓合理就是教学模式要符合教学规律, 要承认小组合作学习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 而一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包括知识掌握、技能训练、能力的提高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养成才真正是课堂教学的实质。教学模式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所以说, 怎样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正常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素质等方面。

所谓的适度就是指一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不能太过频繁, 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小组合作的次数要保证有效的教学效果, 发挥其应有的能量。

六、在学生合作学习时, 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学习行为, 鉴于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后期的合作学习时比较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下为经验总结:

(一) 学会复习

上课前两分钟自由复习, 在做导学案的时候一写二划三圈, 上课前将课本、地图册、导学案按左书右案、上图下书的方式整齐摆放等。

(二) 学会思考

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 让学生在团结合作、融洽开放的学习气氛里能够自由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看法, 了解和借鉴他人的想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 在争论中启发, 不仅能充分表现自己, 而且还能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 欣赏他人, 彼此兼容互补, 相得益彰, 最终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合作精神的目的。

(三) 学会倾听

合作学习中, 倾听是重要的一环。学生是否能用心倾听别人的见解, 直接关系到他有没有思维, 也可以说思维是否得到撞击。学会倾听就是要学会专心倾听别人说话;学会在倾听别人说话时汲取其意见;学会在倾听时质疑他人。

(四) 学会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助的基础, 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七、合理分工, 轮流换角

由于受性格影响, 同一组内有些学生特别爱说话, 而有些学生不善于言谈;有些学生特别有自信总是爱表现, 而有些学生有点自卑知道的也不敢说。因此, 在学生合作时, 教师要通过明确分工、合理分工、轮流换角, 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 教师要调控课堂, 尽量要鼓励那些胆怯的学生, 让他们在慢慢的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

摘要:对于大班额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这一课题研究, 我们坚持从教学实际出发, 通过不断实践来总结大班额中有效的小组学习策略。三年来,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依次试验了大班额集中讲授制、大班额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大班额中导学案引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从三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成绩反馈情况来看, 大班额中导学案引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最为有效, 它在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为避免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我们强化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精心编制导学案作为引导。它最大的优点就是把小组合作学习与导学案、教师点拨、强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用导学案和教师行为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高效运行。

关键词:教师角色,有效材料,任务设置,合理,适度,合理分工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1.

[2]盛群力.小组合作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述[J].外国教育资料, 1992 (2) .

大班环境 第8篇

一、良好环境的营造

新《纲要》中说到, 幼儿发展的资源是环境, 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 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交互, 幼儿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1.为幼儿提供扩大视野的美术欣赏角。要使幼儿对美术充满情感, 诱发其审美创造的火花, 并使其进行积极的审美感知, 我们就必须在美工区中为幼儿提供扩大视野的美术欣赏角, 有创意、有节奏地向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态之美, 并有针对性地让幼儿对每一时期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 调动其创造美的积极性。

2.美工区的布置。幼儿美工区应该选择靠近水和窗台的地方, 方便幼儿在活动中能取水、换水。最重要的是采光好, 保护幼儿的视力。如果在有条件的教室里, 我们最好考虑空间位置方便幼儿进行个体、自由组合活动, 稍作调整, 又可进行分组活动。区内除了设置材料柜外, 应该留有一定位置的墙壁图板, 供两名以上幼儿自由组合进行各种粘贴或绘画活动, 为在美育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提供空间环境上的有利条件。

例如, 贝贝说:“我们这里吃的东西很多, 我们可以把美工区布置成一条美食街, 悬挂各种各样的美食。”贝贝小朋友的想法启发了我, 于是, 我把PPT媒体引进课堂, 让幼儿在教学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在听听、看看、讲讲、玩玩等多种活动中愉快、主动地获取美术方面的知识。大家一起布置美工区的热情特别高, 就连平时能力比较弱的幼儿也纷纷加入这次活动。这次活动的成功告诉我们, 为大班幼儿营造有目的、有吸引力的环境, 就为幼儿获得创造和发挥的动力打开了大门。所以, 美工区最重要的是为幼儿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良好氛围, 使他们能在自由的游戏中学习和创作, 从而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发展自我。

二、活动材料的投放

美工区活动是幼儿喜欢的区域活动之一, 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才能使幼儿自主活动, 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在美工区, 幼儿能动手、动脑, 发展想象力、创造力。此外, 对幼儿来说, 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美工区的活动恰恰能够满足幼儿的这一欲望。而美工区的材料相对于其他区域要多得多。

1.开放活动区的环境, 为幼儿的求异创造, 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材料。幼儿的创造一般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对模仿经验内化后的改变。而能够在模仿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正是大班幼儿创造的特点。幼儿的求异创造离不开物质材料, 只有难易适度、丰富的材料才能保证幼儿活动的质量。大班幼儿的材料要富有变化, 能吸引幼儿直接参与活动, 如颜色鲜亮、易折、形状易引发想象的材料很受幼儿欢迎。

2.结合主题投放美工材料。在美工区放置的矮柜应该是一米以下开放式的, 矮柜可以分三到四层左右, 摆放材料和各种工具, 如黑色水笔、油画棒、写生本、水粉笔、各种水粉颜料、模子、剪刀、杯子等。我们提供材料既要考虑其广度, 保证一定的可选择性, 又要注意结合年龄阶段目标, 有目的地投放, 避免无目的地全盘端出, 令幼儿无所适从。不同的工具筐要设有不同的标记, 且与柜子摆放位置上的标记相同, 工具与材料的位置应该相对固定, 以方便幼儿按照标记有序地取放, 还能培养幼儿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

3.为了使美工区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更加吸引幼儿, 我将一些有各种感官参与的辅助活动引入到美工活动中, 以促进大班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美工活动区, 我投放了音乐。这些音乐中有分辨声音高低、强弱、快慢的, 可以让幼儿通过倾听分辨, 用某种特定的图案有规律地表现出来, 如声音小的画一个橘子, 声音大的画一个南瓜, 要能画出一幅连续的图画。其中也有幼儿熟悉的短小故事, 具备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小片段, 幼儿通过倾听录音的内容画出与故事内容相符的图画。这样, 大班幼儿可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倾听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大班幼儿的创作离不开实践, 实践与材料又无法分离。在活动中, 我们应了解材料的特性、价值, 挖掘材料的最大潜力, 以区域活动的形式积极开展美术活动, 让幼儿在美工区域活动中, 获得知识乐趣和成功感。如果活动区能依据目标有次序地或不断地调整材料, 使幼儿有一种新鲜感, 就能使他们乐于去探索新鲜事物。

综上所述,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美工区域活动, 我发现大班幼儿爱提问、爱动脑, 敢于创新, 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美的教育, 环境之美、人格之美、知识之美, 富于美感的教育是最富于人性的教育, 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我们通过美术环境的有效创设, 让幼儿以美启真, 以美储善, 用美去开启幼儿的智慧, 塑造其人格, 使其走好人生的第一步。这不仅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美术教育, 更是育完美人格的人的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创建了适合大班幼儿的美术区, 解放幼儿, 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幼儿动起来, 大胆说出来, 在充足的空间、时间里驰骋, 幼儿任意涂鸦, 涂抹出五彩斑斓、个性十足的七彩童年。

摘要:区域活动是集中教育活动的有效延伸。美工区活动中, 幼儿的兴趣往往来自于材料, 幼儿的各项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因此,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重视创设适宜的区域环境,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 自主活动, 在比较宽松、随意的氛围中, 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美工区,环境创设,幼儿

参考文献

[1]李琳.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研究[J].学理论:中, 2011 (4) .

大班环境 第9篇

一、依据主题目标制定环境创设方案

依照惯例,在主题活动“中国娃”开始之前,大班年级组要制定该主题环境创设的方案, 这项工作由年级组长负责组织。首先,年级组长与上届大班年级组长交流,了解他们在该主题环境创设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然后,和大三班教师(各班轮流负责制定主题环境创设方案的讨论稿)一起,制定出主题环境创设方案的讨论稿。最后, 召集年级组全体教师集体对讨论稿进行研讨, 研讨的议题是讨论稿中是否将主题目标一一在环境创设中加以落实, 并对讨论稿进行完善, 最终形成“中国娃”主题环境创设的方案(见下表)。

主题活动“中国娃”是由4个子主题组成,分别是“我是中国娃”(5个教育活动)“首都北京”(5个教育活动)“中国文化”(10个教育活动)和“祖国大家庭”(5个教育活动)。整个主题活动要求教师组织20个教育活动,其中,“我是中国娃”的5个教育活动是5个大班都必须实施的,另外的15个教育活动由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加以实施。这也就意味着,班级环境的创设也是会因为各班重点话题的不同而呈现各自的特色。

二、逐步创设动态发展的主题环境

主题活动是逐步推进和发展的,因此主题环境必须充分体现主题的进程,追随着幼儿的成长而逐步丰富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比如在“中国娃”主题环境创设中,在主题初始阶段,教师只是在班级中提供地图、地球仪,展示幼儿游览祖国各地的照片,用以激发幼儿对认识中国的兴趣,引起探究的愿望;随着主题的进展,各班逐渐出现国旗国徽、地区特产展览、民族风俗展、各地新闻播报等环境内容, 这些环境内容反映了幼儿的活动过程,体现了幼儿的经验增长;在主题的后期,教师逐步将幼儿活动的作品,如京剧脸谱、青花瓷、国画、升旗感言、民族大联欢的照片等纳入主题环境之中, 同时给予幼儿充分的机会进行欣赏和交流, 调动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积极性。

三、调整完善班本特色的主题环境

主题环境创设方案是同一的,但每个班级所创设的主题环境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体现出不同特点。我园鼓励教师从班级实际和幼儿的兴趣、经验出发,在方案的基础上,围绕主题目标,对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创设出有本班特色、符合本班幼儿发展需要的主题环境。

我园教师对主题环境的调整方式有两种:

一种方式是班级教师在制定本班每周课程计划中提前思考和预设, 年级组长在审阅周计划时可以了解到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的思路, 有目的地进班观察与指导。如下表:

另一种方式是教师在主题实施过程中的灵活调整和完善,如有的班级的幼儿在特产展览中对中国美食发生浓厚兴趣,教师就另外设置了一个展台,将地方食品专门整理出来,放在其中供幼儿观察和交流;再如有的班级的幼儿对环境中张贴的地图非常好奇,教师及时收集了各种地图(地形图、特产图、风景图等),分散张贴在教室各处,既满足幼儿观察、交流的需要,也进一步丰富了幼儿有关地图的经验。

四、关于主题环境创设的思考

在对“中国娃”主题环境创设进行回顾和总结时,各班教师各抒己见,并取得以下共识:

1.打造立体空间式的主题环境。主题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墙面,而是班级中的所有空间,有幼儿的地方就可以创设主题环境。如教师将“新闻播报”背景版面放在活动的画架上,便于幼儿播报新闻时操作;再如,幼儿“我知道的中国”的调查记录不是贴在墙上展览,而是按小组装订成册,挂在窗边,幼儿在闲暇时间就可以与同伴自由翻看、相互交流。

通常, 各班幼儿的美工作品是被集中展示在教室的某个部位中,只有展览的价值。针对这个问题,在“中国娃”主题的环境中,教师尝试将幼儿的美工作品成为主题环境的组成部分。比如,同样是幼儿作品“青花瓷”,有的班级是悬挂在各个区域中, 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抬头就能看见和欣赏; 有的班级则是错落有致地陈列在柜子上, 成为教室里的风景线; 还有的班级是放置在阅读区内,为幼儿的阅读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氛围。这些调整和改变使得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他们亲手制作的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展示物, 而是成为主题环境中的重要元素,更能激发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追随幼儿需要的主题环境。比如,在“中国娃”主题环境中, 大三班仍然保留了上一主题环境中的气温表,教师认为:10月份是气温变化较大的时间段,利于幼儿的观察,更为重要的是本班幼儿对观察气温计、了解气温的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虽然已经换主题了,但是这个环境因素应该延续下来。由此可见,主题环境的一些内容是可以基于幼儿的需要继续保留,而不是生硬地结束。

再如, 大二班在自然角中陈列了许多等待成熟的柿子,这些柿子有的放在米和塑料袋里,有的是和苹果、香蕉放在一起,还有的上面放了一点点盐;背景板上展示的内容包括“亲手采摘柿子”“经过查询, 我们找到了使生柿子变熟的方法”等。这是教师在带幼儿采摘园内的柿子时,幼儿提出“生的柿子怎么成熟”的问题后,所想出的使生柿子变熟的各种办法。教师记录了幼儿采摘柿子的过程以及幼儿的问题和想法,同时组织幼儿进行使生柿子变熟的实验。这就是对原有环境创设方案的补充, 表现出教师在实施“中国娃”主题活动的同时,抓住季节特征以及幼儿的兴趣点,体现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

3.支持儿童发展的主题环境。主题环境创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比如:在大一班的“祖国特产展览”中,教师在幼儿带来的每个特产旁都贴上了简介的标签,简介的内容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的。教师认为:如果特产仅仅是陈列,就只是物品,但是如果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 通过各种方法来了解到这个物品的名称、特点,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还能丰富幼儿介绍、表述该物品的内容,提高其参与交流的自信心,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大班环境 第10篇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被试者从芜湖市某小学三、四年级选取,每个年级选四个班,一个小班实验班,一个小班控制班,一个大班实验班,一个大班控制班,总共八个班。每个年级实验班与控制班的主要任课教师、教学设备等其他条件基本相当。具体情况如下。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北京师大心理系郑日昌、肖蓓玲编制的《创造性思维测验》,考虑到小学生施测时间不易过长以及尽量避免测验过程中的测验效应,将每个分测验分半,一半用于前测,一半用于后测,原测验的第三题小设计未选用。问卷属团体施测的纸笔测验,分言语测验和图形测验两部分。言语测验部分包括词语联想、故事命题,图形测验部分包括画影子、添画。施测时间为30分钟,其中词语联想部分规定5分钟完成,其余各题不单独计算时间。测验过程中为学生报告时间。该测验的分半信度为0.62,计分者信度为0.96;其效标效度为0.31。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实验法,研究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各研究班进行前测;第二阶段采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方法对实验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小班实验班和大班实验班的训练内容、形式及强度保持一致。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开设思维训练课的方式进行,对每个实验班的学生每周开设一节创造性思维训练课,训练的周期为一学期(15周)。为了保证训练效果的一致性,以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训练课由笔者一人承担。训练内容由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者进行此项训练所使用的材料,收集整理编制而成;第三阶段对各研究班进行后测;第四阶段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验前对主试进行培训,测验时使用统一指导语。

(四)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数据经人工分门别类输入电脑后,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效果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大、小班实验班学生创造性思维后测的总得分及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得分均高于前测得分,T检验结果表明,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比较而言,大、小班控制班学生前后测的总得分及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得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小班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前测总得分及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得分与前测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后测得分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程度(P<0.05),增益值之间亦均有显著差异(P<0.05)。大班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前测总得分及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后测除独特性得分之间无显著差异外,总得分及流畅性、变通性得分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增益值总得分与变通性得分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独特性得分不难发现,实验班学生前测得分低于控制班,而后测得分高于控制班,一负一正正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差异的显著性。大、小班实验班前测除独特性得分之间差异显著外,总得分及流畅性、变通性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后测总得分及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得分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增益值总得分与独特性得分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总的来说,无论是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总体发展来看,还是从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项基本特征的发展来看,创造性思维训练是有积极效果的。同时,在小班教学环境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效果,好于在大班教学环境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效果。具体情况见表2~5。

注:(1) T表示各组前测与后测得分之间对比的差异显著性水平,T1表示小班实验班与小班控制班之间对比的差异显著性水平,T2表示大班实验班与大班控制班之间对比的差异显著性水平,T3表示小班实验班与大班实验班之间对比的差异显著性水平(下同);(2)表中括号内数字为P值,P<0.05表示差异显著,P<0.01表示差异非常显著,P<0.001表示差异极其显著(下同);(3)效应值计算公式:效应值=(实验班增益-控制班增益)/实验班前测标准差(下同)。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效果的差异分析

1. 对不同年级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的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三年级与四年级大、小班实验班学生后测总得分均高于前测得分,T检验结果表明,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大、小班控制班学生前后测总得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两个年级小班实验班与控制班、大班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前测总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后测总得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三年级大、小班实验班与控制班以及四年级小班实验班与控制班增益值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无论在大班还是小班,训练对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都有显著效果。进一步比较发现,两个年级大、小班实验班学生前测总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后测得分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程度(P<0.05),同时小班实验班的增益值与训练效应值均高于大班实验班,说明无论是三年级还是四年级,在小班进行训练比在大班进行训练,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为有效。比较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可以发现,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测得分总体高于三年级学生,经过15周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之后,虽然总体上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都有较大提高,但三年级小班实验班学生和四年级小班实验班学生进步相当,三年级大班实验班学生的增益值和训练效应值都高于四年级大班实验班学生,说明在小班进行训练时,三、四年级效果相当,在大班进行训练时,三年级效果比四年级好。具体情况见表6~7。

2. 对不同性别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影响的差异

统计结果表明,大、小班实验班男生后测总得分均高于前测,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大、小班控制班男生前后测总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同样,大、小班实验班女生前后测总得分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而大、小班控制班女生前后测总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大、小实验班与控制班男生前测总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后测得分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同样,大、小班实验班女生前测总得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后测得分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可见,无论是在大班还是在小班,训练对男生和女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另外,大、小班实验班男生前测总得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后测得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同样,大、小班实验班女生前测总得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后测得分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小班实验班男生和女生的增益值和训练效应值均高于大班实验班,说明在小班进行训练,无论对促进男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女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比在大班进行训练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同时,小班实验班女生的增益值和训练效应值均高于小班实验班男生,大班实验班女生的增益值和训练效应值亦均高于大班实验班男生,同样的训练内容,同样的训练方法,甚至在同一个课堂里进行训练,女生却比男生有更高的训练效应值,说明创造性思维训练可能对促进女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比促进男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有效。具体情况见表8~9。

三、讨论

(一) 关于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效果

15周的训练在大班和小班都取得了明显效果,说明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程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创造力在儿童时代随时可见,但长大以后就越来越少见了,那是因为受到许多的阻碍,开发创造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了解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并设法加以排除。创造性思维训练旨在从不同角度引导儿童打破常规思维,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鼓励他们推陈出新、标新立异。

在小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比在大班进行训练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更有效,这一点与小班化教学在学生学业成绩提高、人际交往、师生关系和谐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因为小班人数少,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机会多,同时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也多,因此训练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更明显。

研究表明,学生成绩和创造性思维是有一定程度相关的,其中与创造性思维变通性的相关最高r=0.39,其次是创造性思维独创性r=0.30,与创造性思维流畅性相关不显著r=0.18。为此,笔者探讨了创造性思维训练对小学生学业能力的影响,发现训练对促进学生语文和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积极效果的,在小班进行训练比在大班进行训练对促进学生语文和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的效果更明显。无论是在小班还是在大班,训练都对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比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效果更好。

(二) 关于创造性思维训练效果的差异

就年级差异而言,训练对促进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有显著效果,且小班优于大班,但总体差异不明显。在大班,训练对三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更为有效,而在小班,训练对三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的效果差别不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三年级进行训练比在四年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流畅性的发展,而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变通性发展的效果则相反,在小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独特性发展的优势,在三年级可能比四年级表现得更明显。

就性别差异而言,创造性思维训练对促进女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能比促进男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有效。女生的这种优势与她们在其他很多方面的表现基本一致。小学女生由于生理上早熟于男生1~2年,因而更具有创造与探索的勇气与信心,表现出对某些探索活动更高的热情和兴趣,乐于思考,对问题敢于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创造性思维能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和更充分的表现。在这一阶段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更符合她们认知发展的特点,满足她们求知探索的欲望。另一方面,由于她们这种对问题较高的探索倾向,较强的表达能力,较优势的创造性表现,以及她们的口齿伶俐、行为乖巧等原因,常常得到老师、家长和其他成人较高的评价和更多的鼓励。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中,她们能更好地遵守纪律,理解训练教师的意图,主动参与训练过程,与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训练在她们身上所产生的效果自然也就更明显。同样,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在她们身上也就得到更好的体现,小班化教学环境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对于促进她们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的效果自然优于男生。

四、结论

大班环境 第11篇

【关键词】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主题活动

区域活动会使幼儿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各种合理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这种以个别化学习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这一观点得以真正体现。以下是我们在大班主题《动物王国》下开展区域活动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

1.区域内容要丰富多彩

在区域的设置上要考虑到五大领域的内容,为幼儿的多元化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平台,每一区域的内容要丰富。我们创设了生活区、美工区、科学区等八个区域。不是说一个区域只能进行一种项目活动,而是在一个区域活动中投放了多种项目活动,让幼儿自主来选择自己所要去的区域和所要玩的项目。

2.合理布局各区域的空间

我们一共开设了八个区域,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高度进行隔断,比如阅读区我们是让孩子在地面上铺上毯子进行阅读的,益智区我们利用了一些大箱子让孩子们坐著游戏,而在科学区我们运用了桌子让孩子们既能站着又能坐着游戏。这样设计比利用一个个版面进行隔断效果要好,孩子们不会感到空间的压抑。同时在每个区域的不同年内容上我们利用一些小的块面进行小的隔断,这样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不会相互影响。

3.区域活动的标志设计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幼儿便于参与,选择。我们在活动每个区域都设立了一个标志性的标志牌,代表了不同的区域。在标记符号设计上,我们是和孩子在一起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幼儿一看就明白,因此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并有序进入。

二、活动区材料的投放

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对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区域活动中有主体相关的,也有非主题的,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调配,结合主题的进度、孩子的需要等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既要为主题的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经验,又要控制好投放材料的适切性。

1.根据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投放材料

主题活动是一种整合性的活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往往一个主题的内容可以涉及到生活、学习、语言、运动、游戏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网络化的结构。而区域游戏正是实现主题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材料是支撑幼儿游戏的基础。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投放游戏材料。在我们动物王国这一主题活动中,其主要目标是:让孩子自主地认识动物的特征,了解动物神奇的本领,探索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生存状态。可见在这一主题中,主要是让幼儿认识动物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更是动物的伙伴让孩子萌发保护动物的情感,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我在区域活动中阅读区提供了很多动物的图书,其中恐龙系列孩子们特别喜欢,在美工区提供了丰富形象而多彩的材料让孩子们制作纸杯、纸盘动物,而表演区的孩子们最喜欢表演《狮王》、《小狗抬轿》等乐曲乐此不彼。

2.材料的投放在大主题下同样也要有主题——背景

在投放材料时孩子不是为了玩而玩,教师也要为孩子考虑它的目的,也就是富有情趣。这样孩子的兴趣更高,更能拓展孩子的思维。比如在美工区“动物乐园”里我们在墙面设计了一个运动会场,在上面布置了跑道,孩子通过画,折,剪,贴请昆虫参加运动会。在益智区我们设计了在地上玩的一个大的动物棋,在每个动物上面都有一个相应的数学题目,这种形式孩子们特别喜欢同时又与数学结合,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进行思考。

3.提供层次性材料,满足不同幼儿发展需要

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甚至同一年龄的幼儿,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发展速度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提供材料时,千万不能“一刀切”,既要考虑“吃不了”的幼儿,还要兼顾到“吃不饱”的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4.根据兴趣师生共同设置区域

教师应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参加区域活动设置,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不断融入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他们在区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操作、共同探索,积累经验,从而得到发展,得到提高。

5.注意及时调整材料

在活动中幼儿的能力、兴趣往往会随着活动的进行而不断地发生变化,特别是大班的幼儿。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幼儿对材料的利用情况和兴趣倾向,及时对材料进行调整,使材料投放呈现动态性。

(1)删减

如果一种材料的操作要求对幼儿来说已经不具有挑战性或幼儿对这种材料已失去兴趣,教师就应考虑删减一部分材料,让幼儿保持新鲜感,应对新的挑战。比如我们生活区的扣扣子,刚投入的时候很感兴趣,但是很快发现对孩子们来说有些简单,孩子们不怎么愿意玩,我们就把它减掉了。

(2)添加

当原有的材料已不能满足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但材料本身尚有开放、利用的空间时,教师乐意有目的地添加新材料,提高操作要求,使原有材料产生新的玩法,引发幼儿新的探索与活动,重新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大班环境 第12篇

一、互动式教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所谓的互动式教学就是学生作为主体, 教师以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 使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参与到课程的的教与学当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互动式教学:

1.师生间信息公开与相互监督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教学的教学质量, 信息公开和相互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公开教学的资料和信息, 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重点强调, 学生会更加容易的掌握学习课程的方法, 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 提高其教学以及学习的质量。比如国外的“课程概要”的方法, 在上课之前, 教师需要公开以下基本信息:第一, 教师的姓名、电话、办公时间以及地点;第二, 教材的目录以及要用到的材料;第三, 课程摘要和教学目标;第四, 教师的教学方法;第五, 评价标准。除此之外, 还要把每次上课用的教案公布在校园网上。公开教案是互动式教学的关键, 教师可以在教案上列出每节课的上课时间、教学计划、需要的材料、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预习的内容等。通过信息公开的形式, 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以及监督教师的积极性。这种监督的形式, 不仅能加强建设教师的队伍, 还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教学过程互动

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 不应该仅仅按照教材进行教学, 应该按照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使学生的素质以及知识达到全面的发展, 由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讲的, 连互动的机会也是有限的, 并且只有少数的人能够参加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该贯穿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有以下两种互动模式:第一,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讨论的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并且说出自己的意见。另外, 也可以采用课前准备与课后作业的形式, 引导学生对课外资料进行查阅,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受到条件的限制, 不能全面的进行互动,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动,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大班环境下财务管理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互动式的教学思想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引用的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课程目标

在互动式教学思想下, 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注重学生对于实践的体验,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 教师应该把日常的生活带入课堂。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 应该更加注意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仿真性, 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 并且有一种真实的体验感。教师还应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应用。例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财会信息化大赛以及暑假实习等各种活动, 使财务管理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2.课程设计

对于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 课堂内容。教师应该根据财务管理模块的内容, 对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的设计。对于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 不能仅仅依靠课本, 要结合理财知识的需求以及现实中的财务事件, 提高财务管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性。第二, 开放式的课程教学资源。财务管理课程与社会实践联系比较紧密, 特别是其价值观念, 能够丰富学习者的理财知识并且完善其知识结构。所以,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课后习题、模拟训练以及案例分析, 还应该包含一些与之相关的财经案例, 以及对财经时事的分析和理解。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通讯工具保持联系, 达到知识共享, 使学习没有地域上的限制。第三, 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 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于积累知识而言,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最适合的, 还是应该更多的使用讲授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储备够一定的知识以后, 再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这样, 起到的效果会更加好。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是互相平等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根据学生的建议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 资本理论和利润分配理论, 就可以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 并且对学生进行提问, 实行小组讨论的方式。而对于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筹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等, 可以以学生为主, 在讲授之前,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如果遇到需要研讨或者是学生主讲的内容时, 要提前布置下去, 学生应该准备相关的课件, 在交流过程中派一位代表, 讲解课程内容。但是, 大班教学一般都是70人左右, 分组会比较多, 学生在讲完之后会对其他组讲的漠不关心, 对学生掌握知识非常不利。所以, 教师可以要求每个组都准备, 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哪个组讲, 并且要控制好内容的量。

三、结束语

在大班教学环境下,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 对于以后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市场营销中, 因此, 教师在教授财务管理课程时, 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更好。

摘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在大班授课的教学环境下, 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但是, 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所以, 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越来越重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本文对在大班环境下, 互动形式的财务管理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班环境,互动式教学,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卫娜, 穆敏丽.大班环境下互动式教学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 2014, (24) :121-122.

[2]汪健.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实践[J].北方经贸, 2011, (3) :88-89.

上一篇:混凝土结构物下一篇:运政执法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