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检测范文

2024-05-22

药物检测范文(精选12篇)

药物检测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准备应用药物流产的患者,服用药物前先行B超检查1次,其目的主要确定是否宫腔内妊娠,妊娠囊的位置、大小;是否多胎妊娠;节育器存在与否、节育器位置、形态;是否合并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排除异位妊娠。腹部B超前需膀胱充盈适度,过度充盈及充盈不佳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药物的服用方法较多,本院采用三日疗法,时间短效果好。用法是米非司酮75 mg/d,共2 d,第三天上午饭后2 h服米索前列醇600 mg,服药后嘱患者排便于盆中,一般在服药后2~6 h胎囊排出,由医护人员观察有无囊状或片状肉团样组织排出,严密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次日再行B超检查,以了解胚胎组织排出是否完整。自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实施药物流产者1300例,结果显示:完全流产者1230人,占94.6%;不完全流产者54人,占4.2%;16人服药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及下腹坠胀不适,B超检查提示孕囊存在或/并探及胎心搏动,视为药物流产失败,占1.2%。除完全流产者外,其他患者立即行清宫术或吸宫术。3年来,凡在本院行口服药物流产者无一例因不全流产致失血性休克者,而在基层卫生单位及零售药店购药自行药物流产者,因无完善的检测与检查方法,导致患者大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者时有发生。

2 结果及讨论

药物质量检测复习题 第2篇

1.什么是药物质量检测?

药物质量检测是药物分析的一部分,它是指采用一定的分析技术、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质量检测,目的是控制药物的质量,全面监督药物的质量。

2.我国对药品质量控制起指导性作用的法令性文件有哪些? •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AQC分析质量管理

3.至今为止中国药典总共出版了几版,最新版是哪一版? 中国药典共出了8版,最新版为中国药典2005版

4.中国药典有哪几部分组成?

中国药典包括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

5.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

定义: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据。

6.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制定原则:质量第一原则;有针对性原则;方法选择的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限度规定结合生产实际水平的原则。

7.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取样、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写出报告

8.评价药品质量的三种分析手段是什么?

鉴别-判别真伪

检查-纯度判别

含量测定-优劣度判别

9.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指标有哪些?

验证指标: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

10.药物质量检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化学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

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 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11.药物质量检测的新方法新技术?

1)手性分离色谱

2)高效毛细管电泳

3)液质联用、气质联用技术

4)生物芯片

药物检测 第3篇

关键词:药物分析;快速检测技术;应用

快速检测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对药物成分以及含量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及精准度,并且可以满足药品检测过程中的特殊要求。就当前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而言,快速检测技术在我国现代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极其广泛,而且各种功能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应用,因此其在我国药物分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快速检测技术。

一、光谱检测技术

在光谱检测技术中,由于红外光谱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无损伤等优势,因此其应用范围最广。红外光谱检测的工作原理是将红外光对药品进行高频率持续变化的照射,分子吸收不同频率的红外辐射后,会发生振动以及转动能级的跃迁,从而降低了对应吸收光域的射光强度,而后再记录红外光透射的波长、波数以及百分比,从而对药品进行检验和鉴定。此外,红外光谱可以分析气、液、固态3种形态的药品,还可以通过极其微量的样品对其成分进行分析,且对样品无损害,在定量以及定性分析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是鉴别药品以及分析药品化学结构的首选检测方法。

二、化学发光技术

目前,在药品检测中最为常用的一个技术就是化学发光技术,主要测量方法就是通过检测药物中的化学成以及相对含量,而且主要的分析测量手法就是痕量分析。化学发光的原理就是利用酶在免疫反应中对发光底物的作用,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且释放能量,产生一种能够在稳定基态时发出光子的激发态中间体。这一技术独特的简单、高效、快捷、方便、背景值低等特点,使它在药物领域中广泛使用。与国外的同类技术相比较,我国的技术不但在性能指标上可以比肩,发光快且强度高,能够达到半小时到一小时,而且降低了发光底物的成本,使其能够广泛应用满足临床检测的需求。发光技术主要是一种具有灵敏特意稳定的非放射性免疫标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微量的标本就能够检测,使用过程非常的简便快捷,在临床检测上对于激素肿瘤和药物等其他微量的生活活性物质的检测上运用的最为广泛,在细菌和病毒感染上也可以快速诊断。目前,化学发光技术在金霉素、土霉素含量中应用最为广泛[1]。

三、色谱联用技术

(一)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将要分离试样溶液点在薄层板要求的位置上之后,用一定比例的溶剂进行试样成分的分离,是迅速分离微量物质组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的重要检测手段。薄层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耐用性好的特点,一般在2min之内就可以完成就样品的检验,操作简单、迅速。例如,近年来,在保健品中发现的对人体有着严重危害的双肌类成分,就可以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快速的检测。此外,薄层色谱法也可以联合拉曼光谱进行使用,从而可以有效的检测出血液中是否含有吗啡及其代谢物以及中草药中是否含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双肌类物质。

(二)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分离、分析方法,其借助液体溶剂用作流动的色谱技术,具有高效、迅速及高度灵敏的特点,可做到快速分离测定药物,通常运用在原料药生产或制剂过程中,以发挥质量控制、分析纯度、分析微量杂质、代谢物或降解产物的作用。韩乐等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玄参中的6种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从而针对玄参药材内在质量做出评价与控制[2]。

四、PCR技术

PCR技术(DNA扩增技术)是现代生物学的重大发明之一,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及遗传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NA扩增技术应用的原理主要在于DNA的自我修复以及扩增,其检测结果要等到试管中的DNA扩增到肉眼可见的地步才可以获得,因此该技术需要等待的时间比较长,然而在可靠性以及精确度上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DNA扩增技术的操作也非常简单:首先,将模板DNA变性;其次,将模板DNA与引物复合;最后,将引物延伸,并在引物的作用下形成“半保留DNA”。这种技术不需要将样品与病毒进行分离,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可得到模板,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体毛发、血液等的鉴定。

PCR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可以用于诊断疾病。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对DNA片段中的病原体进行快速的分离,并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病毒、肿瘤等疾病,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该技术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可以用于基因的鉴定。采用PCR技术可以可以对人体内的DNA序列進行逐一的诊断,从而可以发现具有缺陷的DNA序列,从根源上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对预防以及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PCR技术可以有效的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在未来医疗卫生事业中必然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确保药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药物分析,而目前药物分析的工作内容不仅包括在药物的研发、生产与应用过程中质量控制以及评价疗效等,还包括对有关疾病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对光谱检测技术、化学发光技术、色谱技术、PCR技术的分析与论述,从而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萍萍.探析现代药物分析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6,04:213.

[2]徐丽.现代药物分析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6:145-146.

一种液体药物浓度检测仪的设计 第4篇

1 液体药物浓度检测仪的系统设计

该液体药物浓度检测仪由光纤及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模块、键盘模块、显示模块组成。

该设计使用光纤及光电元件进行浓度检测, 采用稳定度较高的激光作为光源, 信号放大部分采用集成仪用差分放大器AD620, 其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主控器件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ATmega 8单片机, 它自带10位A/D转换器, 节省了外围器件。显示部分采用LCD, 由于整个系统都尽量采用了低功耗产品, 从而减少了电量损耗, 所以只用两节9 V电池便可以供电。从而使得该设计实现了微型化、便携化, ISP接口可以随时方便地更新系统程序, 由于采用了光纤做光传导通路, 所以可更方便地测量液体药物的浓度。

1.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设计采用ATmega 8作主控CPU[1], 使用光纤及光电元件进行浓度检测, 采用稳定度较高的激光作为光源, 信号放大部分采用集成仪用差分放大器AD620,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1.1 控制模块

采用ATmega 8作为本系统的控制中心, 采用ATmega 8自带的10位A/D转换器实现浓度检测, 通过数字滤波法 (平均值滤波) 进行滤波以消除干扰。

ATmega 8有如下特点:8 K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 (具有同时读写的能力, 即RWW) , 512 K字节EEPROM, 1 K字节SRAM, 32个通用I/O口线, 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 3个具有比较模式的灵活的定时器/计数器 (T/C) , 片内/外中断, 可编程串行USART, 面向字节的两线串行接口, 10位6路 (8路为TQFP与MLF封装) ADC, 具有片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 1个SPI串行端口, 以及5种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选择的省电模式。工作于空闲模式时CPU停止工作, 而SRAM、T/C、SPI端口以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模式时晶体振荡器停止振荡, 所有功能除了中断和硬件复位之外都停止工作;在省电模式下, 异步定时器继续运行, 允许用户保持一个时间基准, 而其余功能模块处于休眠状态;ADC噪声抑制模式时终止CPU和除了异步定时器与ADC以外所有I/O模块的工作, 以降低ADC转换时的开关噪声;Standby模式下只有晶体或谐振振荡器运行, 其余功能模块处于休眠状态, 使得器件只消耗极少的电流, 同时具有快速启动能力。本芯片是以Atmel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生产的。片内ISP 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通过ISP串行接口, 或者通用编程器进行编程, 也可以通过运行于AVR内核之中的引导程序进行编程。引导程序可以使用任意接口将应用程序下载到应用Flash存储区 (ApplicationFlash Memory) 。在更新应用Flash存储区时引导Flash区 (Boot Flash Memory) 的程序继续运行, 实现了RWW操作。通过将8位RISC CPU与系统内可编程的Flash集成在一个芯片内, ATmega 8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单片机, 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提供了灵活而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1.1.2 光信号发射模块

采用三极管9014组成的恒流驱动电路来驱动激光发射器, 通过单片机PB3口输出高电平控制激光发射器的通断。激光通过发射光纤传导入药液内, 如图2所示。

1.1.3 光信号接收及调理模块

被药液反射回来的光线通过接受光纤导入到光敏二极管。由光敏二极管构成的电桥、电压差送入到集成仪用差分放大器AD620经过放大送入单片机A/D转换器处理[2], 如图3所示。

1.1.4 显示模块

常用的显示方式有LED、LCD、CRT等方式, 其中LED数码管显示方式利用二极管发光显示数字和字母[3], 具有亮度大、接口简单、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 但其他显示内容简单、工作电流较大。液晶 (LCD) 显示具有功耗低、界面友好清晰、操作方便、信息丰富的特点。经过综合比较我们决定采用WM-0065-1A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输出。

1.1.5 键盘模块

系统设计4个独立式按键, 分别是复位键、校准键、自动运行键和手动运行键。复位键用来将所有参数恢复默认设置, 校准键用来设定参考点即选择本状态为零初始点。自动运行键用来设定自动运行模式即系统按一定周期循环测试液体药物浓度。手动运行键用来设计手动运行模式即每按一次系统采集一次浓度。

1.1.6 系统稳压电源

采用线性集成稳压器LM7805、LM7905制作系统所需的稳压电源+5 V、-5 V, 前端电源分别由两节9 V电池提供。

1.2 系统软件设计

设计的系统程序较为繁琐, 在这里不再详述。

2 液体药物浓度测量仪的外形设计

在液体药物生产企业生产线中检测液体药物十分麻烦。而另一方面, 液体药物生产企业又希望对液体药物浓度检测能每天多次检测, 这就要求研制的液体药物浓度检测仪必须方便、实用。为此, 专门设计了液体药物浓度测量仪的外装置, 使该系统能方便实用、易于携带, 且可在多种环境下使用, 如图4所示。

该装置由双D型光纤传感器、空心直杆、U型螺母、线路板、盖板、数量板、按钮组、手柄等部分组成。双D型光纤传感器的2根D型光纤端头背对背压接在一个圆形金属块的中心孔中, 金属块的外圈加工上外螺纹, 外螺纹的主要作用是和空心直杆相连, 将双D型光纤固定在直杆的端头, 光纤穿过空心直杆内部连接到线路板上。空心直杆中心为空, 可以使光纤通过, 空心直杆外部标有距离刻度, 其零点是从直杆下端开始, 刻度范围在0~0.2 m左右, 用于指示液体药物测量仪插入液体药物的深度。空心直杆下端加工一内螺纹, 用于固定双D型光纤传感器, 空心直杆上端口加工有外扩的端口, 其主要作用是在U型螺母的作用下使直杆和手柄连接固定在一起。U型螺母的下端孔内直径等同于直杆的下端外径, 使U型螺母能在空心直杆上滑动, 但是, U型螺母的下端孔内径却小于空心直杆的上端外扩端口, 使U型螺母串入空心直杆后, 能带动直杆移动, U型螺母的上端内孔加工有内螺纹可以旋紧到手柄下端的外螺纹上, 旋紧后, 将空心直杆固定到手柄上。手柄内部为空心, 打开侧面的盖板, 可以在手柄内部放置电池、线路板等装置, 也可以方便的安装、固定数显板、按钮等器件。手柄的握持处成曲面状, 有利于手的把持。盖板主要作用是封盖手柄的空心内仓, 保护内部的电池组件及电路板等。

3 液体药物浓度测量仪的使用说明

为了使用户更精确地使用液体药物浓度测量仪, 用户应遵循如下几点: (1) 保护双D型光纤传感器检测头的发射、接收面, 避免发射面、接收面磨损, 保障光线的进、出没有损耗、折射; (2) 定期检查电池的容量, 使电池电压充足稳定, 保障发射源的工作稳定。

4 结语

该课题完成了液体药物浓度测量仪的研制, 结构简单, 价格低廉, 易于普及推广, 能为液体药物企业的生产提供可靠的浓度检测数据。

摘要:利用双D光纤传感器中的一支光纤, 将激光信号照射到液体药物中, 另一支光纤传感器接收液体药物反射回来的散射光线, 利用单片机处理这个光信号, 从而获得液体药物的浓度值。介绍了一款液体药物浓度检测仪, 主要用来检测有色液体药物、微颗粒液体药物的浓度。

关键词:液体药物,单片机,检测,结构

参考文献

[1]李真芳, 段勇.基于ATmega8的便携式转速仪的研制[J].微计算机信息, 2005, 6 (21) :117~118

[2]曹茂永, 王霞, 孙农亮.仪用放大器AD620及其应用[J].电测与仪表, 2000, 10 (37) :49~52

药物检测 第5篇

生物工程09-2班

学号:

姓名: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验》学习小结

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学习小结

—关于放射免疫分析法(RIA)

随着在生物制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趋成熟,生物制药也迎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在医药产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工程专业课的学习,也有利于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升。

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免疫分析法尤为感兴趣。免疫分析法是以特异性抗原-抗体反映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在药物分析中,免疫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在以下几方面:(1)在实验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物学中测定生物利用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等生物药剂学中的重要数据,以便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解、代谢和排泄情况;(2)在药物的临床检测中,对治疗指数小、超过安全剂量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最佳治疗浓度和毒性反应浓度有交叉的药物血液浓度进行监测;(3)在药物生产中从发酵液或细胞培养液中快速测定有效组分的含量,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在线监测;(4)对药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量有害杂质进行评价。

其中放射免疫分析法是最早建立的经典免疫分析方法。尽管由于其需要严格的废物处理手续和特殊的实验室,曾很早就被认为会从市场上消失,但目前仍被广泛应用,且在相当长时间内仍将保留。它的基本原理是使放射性标记抗原和未标记抗原(待测物)与不足量的特异性抗体竞争性地结合,反应后分离并测量放

射性而求得未标记抗原的量。由于放射性同位素核衰变是,所放射出的各种射线都很容易用仪器探测出来,并且灵敏度很高,因此在放射免疫测定中,主要就用这些同位素作示踪原子。

目前,放射免疫分析中常用的标记物采用最多的是

5I标记物和氚标记物,最成熟且采用最多的是氯胺T法,主要则是用于对蛋白质、多肽激素和含碘氨基酸的标记。

分离结合或游离的放射性物质,进而进行测定时放射免疫分析的关键,目前采用的分离方法有以下几种:固相法、微孔滤膜法、抗抗体法、吸附法、柱层析法和电泳法。这些方法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例如柱层析法和电泳法,分离效果虽然很好,但是操作复杂,且费时,不适合大量样品的检测。

总的来说放射免疫分析法虽然也用放射性物质,但一般都是在测试样品时再加入标记的同位素示踪物,此示踪物的放射性强度极低一般不会对实验者引起辐射损伤。缺点在于有时会出现交叉反应、假阳性反应,组织样品处理不够迅速,不能够灭活降解酶和盐及PH有时会影响结果等。

药物检测 第6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检测器 藥物分析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236-01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医学药物分析方面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作为一种高效的药物分析仪器,其不仅设备操作简单,其检测结果相对于传统的人工检测也更加的高效、精确,故其现阶段在我国药物分析生命科学领域中被广泛的应用。该文就我国一些新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如:质谱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荧光检测器、蒸发光检测器以及紫外检测器等在药物分析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1 紫外检测器(UVD)

紫外检测器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其主要是将待检测样品通过流通池,然后借助流通池对于样品中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进行吸收,使透过流通池的光强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浓度-时间曲线。该种检测器的检测精密度、灵敏度及线性范围均较好,但是其只适用于那些对紫外线有吸收的样品组分的检测中。在随后出现的一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可以同时获得待测样品组分的色谱图和每个色谱图组分的吸收光谱,光谱图可以用来定性,色谱图则可以用于定量。此外,该种仪器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灵敏度,同时对于药物分析的精密度也较好,效率也较高[2]。

2 荧光检测器(FD)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荧光检测器大都是带有流通池的荧光分光光度计。相较于紫外检测器而言,荧光检测器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其检测极限可以达到1×10-10 g/mL,是目前我国体内药物分析中一个常用的检测仪器,但是该检测器仅适用于检测那些能自身能发出荧光或者衍生物可以发出荧光的物质。例如:通过以百里酚为内标定量,用环己烷来对全血中的丙泊酚进行提取,并用荧光检测器对从全血中提取出的丙泊酚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检测的灵敏度比紫外线检测器的灵敏度高出100倍,这对于患者血药浓度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又如通过利用罗红霉素、甲红霉素和红霉素分子中的羟基同FMOC-CL(9-芴代甲氧苯酰氯)发生反应,结果生成的荧光酯具有显著的荧光性,这样就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同时测定罗红霉素、甲红霉素和红霉素的方法。

3 电化学检测器(ECD)

电化学检测器是基于电化学原理与高效液相色谱法而建立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器(灵敏度可以达到pg水平),色谱柱流出物的响应值可以随着电化学检测器电位的变化而变化。此外,该检测器可以在一定的电位条件下得到不同保留时间内所形成的色谱图。例如:可以通过采用电化学检测器来对金荞麦中的表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这样就可以为金荞麦饮片的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如,通过电化学检测器对大鼠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脑组织进行测定,可以实现对5-羟色胺、高香草酸、多巴胺、3,4-二羟基苯乙酸、肾上腺素和甲肾上腺素等物质的同时测定,并能够对内标3,4-二羟卞胺进行良好的分离。

4 蒸发光散检测器(ELSD)

蒸发光散检测器最先由澳大利亚研究室开发出来,是90年代的通用药物检测器。该检测器主要是在流动相挥发除去的基础上,利用流动相与其被检测物质之间蒸汽压的相对差异,通过不挥发性组分粒子使激光发生散射,然后借助硅光二极管来对发生散射的关心好进行记录,并将其输出,从而得到有关的色谱及数据。该仪器主要的运行过程可以分为雾化、蒸发和检测这三个过程。该检测器的最大特性就是其可以对那些挥发性小于流动相,且不含发色团的化合物都可以进行检测,这样将大大地拓宽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范围,如,对于甘油三酯、氨基酸、维生素、磷脂、高级脂肪酸、高分子化合物以及糖类等的分析与检测。

5 质谱检测器(MSD)

质谱检测器在通用性、选择性、灵敏度及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和分子量的提供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性。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质联用技术已经逐渐的成为一种常规化、自动化的分析手段,并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于普及。LC-MC常用的接口技术有动态快原子轰击、大气压化学电离、电喷雾电离、粒子束、等离子体喷雾及特喷雾等。随着软离子化技术的飞速发展,LC-MS在中药研究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并逐渐成为了其他技术所不能替代的药物分析技术。如通过借助LC-MS来对体内局部麻醉剂罗哌卡因、丙胺卡因、甲哌卡因、布比卡因进行同时的测定,实验结果精确度高,方法简便、快捷,非常适合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综上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在药物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同时随着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也可以极大地降低检测者的劳动强度[3]。因此,在药物分析的过程中,有关方面的工作者要善于运用这些先进的检测仪器,并要对现有的检测手段和技术进行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只有这样,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才能在药物分析中发挥出日趋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星,王金平,陈建英.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概述[J].重庆中草药研究,2010,15(2):38-39.

[2]杨杰.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进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3):187-188.

药物检测 第7篇

目前常用的测定动物性食品中替米考星及其活性代谢物残留量的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效、灵敏、准确等特点, 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本研究旨在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肉中替米考星药物残留的可行性, 也为了了解、调查某城市市场中流通鸡肉替米考星药物残留的实际情况, 为相关部门预防和治理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和设备美国WATERS公司269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有2998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飞利浦公司HR2168型绞肉机;HITACHI公司CF160RXⅡ立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北京天平物华医疗仪器有限责任公司DT-200电子天平 (感量0.01 g)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 (北京) 有限公司CP225D型电子分析天平 (感量:0.000 01 g) ;德国IKA (广州) 仪科实验室技术有限公司MS3 (基本型) 蜗旋混合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KQ-25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天津市恒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Type HSC-24A型24孔水浴加热氮吹仪, 连接纯度99.9%以上氮气;江苏省金檀国华仪器厂HY-4型振荡器;美国奥康公司24孔固相萃取装置;Agela Technologies公司Cleanert C18-SPE (500 mg/6 m L) 固相萃取柱;Discovery C18 (25 cm×4.6 mm, 5μm) 色谱柱;Thermo公司移液器 (50μL、300μL、1 m L、10 m L 4种规格) 。

1.2试剂和材料替米考星 (tilmicosin, TIL) 标准品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色谱纯乙腈 (Fisher公司) , 色谱纯甲醇 (Fisher公司) , 水为二次蒸馏水, 磷酸二氢钾, 乙酸, 乙酸铵, 50 m L、100 m L规格聚乙烯离心管, 0.5μm有机相微孔滤膜。

64批次鸡肉样品, 分别于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不同时期在多个市场随机抽取。样品编号为:CM/CL001~CM/CL064。

1.3方法

1.3.1标准品和溶液的配置应用感量为0.000 01 g的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替米考星约0.002 00 g, 用乙腈稀释定容至100 m L棕色容量瓶中, 其浓度为:20μg/m L的标准储备液, 保存在2~8℃的冰箱中, 有效期为3个月。应用移液器精确吸取5.00 m L标准储备液, 用流动相稀释定溶至10 m L容量瓶中, 使其浓度为10μg/m L的标准工作液, 现用现配。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称取13.61 g磷酸二氢钾溶解于800 m L蒸馏水中, 用磷酸调p H至2.5, 再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 L;0.1 mol/L乙酸铵缓冲液 (p H:5.0) :称取38.55 g乙酸铵, 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 000 m L, 再用乙酸调节p H至5.0±0.2。

洗脱液 (0.1 mol/L乙酸铵甲醇-乙腈, 20+80, V/V) :称取7.71 g乙酸铵溶解于200 m L甲醇中, 加790 m L乙腈混匀, 冷却至室温, 用乙腈稀释至1 000 m L[4]。

1.3.2样品处理及提取应用绞肉机将约500 g鸡肉样品全部充分绞碎, 量取5.0±0.05 g肉样至50 m L聚乙烯离心管中, 同法另取空白样品两份, 其中一份空白样品添加替米考星标准品。每个离心管中加乙腈5.0 m L, 应用蜗旋混合器将样品充分混匀1 min, 超声波清洗器超声3 min, 振荡器中速振荡5 min, 10 000 r/min离心10 min, 收集上清液于100 m L离心管中。组织残渣再依次加入5 m 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和乙腈, 应用蜗旋混合器将样品充分混匀3 min, 振荡器中速振荡10 min, 10 000 r/min离心10 min, 合并2次上清液, 加水30 m L充分混匀待净化。

Cleanert C18-SPE (500 mg/6 m L) 固相萃取柱首先依次用甲醇、水各10 m L活化, 上清液全部过柱, 依次用10 m L水和乙腈淋洗, 挤干。然后用洗脱液3.0 m L洗脱, 挤干, 收集洗脱液。将收集好的洗脱液于加热至30℃的氮吹仪吹干。用1 m L流动相将吹干物复溶, 充分涡旋1 min, 最后经0.5μm有机相微孔滤膜过滤, 装瓶待上机。

1.3.3色谱条件色谱柱:Discovery C18 (25 cm×4.6 mm, 5μm) 色谱柱;流动相:0.1 mol/L乙酸胺缓冲液 (乙酸调节至p H 5.0±0.2) -乙腈-甲醇= (60+30+10, V/V/V) ;流速:1.0 m L/min;柱温:30±5℃;进样体积:50μL;检测波长:290 nm。

2 结果与分析

2.1计算公式X=Ai×C×V×f×1000/As/M

式中:X-样品中替米考星残留量 (μg/kg) , Ai-样品溶液中替米考星的峰面积, C-标准工作液中替米考 星的浓度 (μg/m L) , V- 试样定容 体积 (m L) , f-样品稀释倍数, As-两个平行标准工作液中替米考星峰面积的平均值, M-样品的质量 (g) 。

2.2标准品色谱图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 替米考星组份的保留时间为14.518 min, 其色谱峰分离完全, 峰型狭窄、对称, 无拖尾、分叉、前沿现象。说明色谱条件良好, 流动相配比适中, 色谱柱效能高, 标准品有效未分解。

2.3方法回收率、精密度、批内批间重复性和检出限回收率 (RC) 公式为:RC=空白添加样品测定值/空白添加样品添加值×100%。每次试验附加1批次空白样品和1批次空白添加样品 (添加量为已知) , 见图2、图3对照比较, 其替米考星组分的保留时间为14.628 min。在相同条件下连续平行测定5次, 根据5次结果计算相对偏差。结果见表1, 另测定不同来源的4批次阴性鸡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每个样品平行测定5次, 各个批次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在70.5%~92.3%, 批内和批间的相对偏 差见表1, 回收率最 大相对偏 差小于10.0%。以3倍信噪比 (S/N) 计算,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kg。

2.4样品结果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64批次鸡肉样品共有5批次检出有替米考星药物残留, 检出率7.8%。在检出的5批次样品中含量均未超过我国农业部第235号公告中对该类药物最高残留限量为75μg/kg的限量值。

3 讨论与结论

通过对64批次鸡肉样品中替米考星药物的检测可以看出,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替米考星药物灵敏、高效、准确, 便于批量检验。7.8%的高检出率表明此类药物在肉鸡养殖中应用普遍。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肉鸡中抗生素残留的监测。5批次被检出样品均未超标, 说明待宰动物都执行了休药期的规定。但是, 低浓度的抗生素残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肉品质, 也将会引发更多的抗药基因问题, 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所以, 有关部门应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控制动物使用抗生素的休药期, 不定期监督抽样检测替米考星等抗生素的残留量。

摘要:本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自市场中64批次鸡肉样品进行替米考星药物残留的检测。结果表明, 替米考星药物残留物在鸡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0.5%92.3%。显示该方法具有灵敏、快速的特点, 符合现行兽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替米考星药物残留有一定检出率,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关键词:替米考星,鸡肉,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考文献

[1]王煊, 马志强, 王忠仁.动物专用抗菌药—替米考星的简介[J].养殖技术顾问, 2012, (4) :241.

[2]刘勇军.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肉与鸡肉中替米考星、泰乐菌素残留量[J].肉类研究, 2012, (12) :26.

[3]KOHANSKIMA, de PRISTO M A, COLLINSJJ.Sublethalantibiotic treatment leads to multidrug resistance via radical-induced mutagenesis[J].Molecular Cell, 2010, 37 (3) :311-320.

食品中药物残留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第8篇

兽用抗菌素在动物体内残留积累, 人食用后可引发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 和中毒现象, 或使机体产生耐药性。过量使用抗菌素会使敏感菌产生耐药性, 使药效下降。药物残留还有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和激素作用。兽药及其代谢产物通过粪便、尿等进入环境, 经动植物富集, 进入食物链, 也危害人类健康。曾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严重损失的氯霉素过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动物养殖业中。人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氯霉素对骨髓造血机能有抑制作用, 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殿、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症等, 此外还对早产儿和新生儿有毒害作用, 引发胃肠道症状、口部症状, 引起视神经炎、视力障碍、多发性神经炎、神经性耳聋以及严重失眠。有时发生中毒性精神病, 主要表现为幻视、幻听、定向力丧失、精神失常等。

2 食品中药物残留检测现状

现今, 在畜禽水产养殖业中, 抗生素使用非常普遍。除上面提到的氯霉素外, 还有硝基呋喃, 二甲基咪唑, 青霉素, 磺胺药, 喹诺酮, 四环素等等。这些药物在动物源食品中残留, 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中国政府近几年开始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和药物残留, 先后颁布了许多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 严禁在动物源食品中使用某些兽药, 又详细规定了其他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并据此规定了兽药的检验要求。除此之外, 食品中的药物问题还对我国畜禽、水产品、农副产品的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影响。所有这些都为与食品相关的检验试剂和手段的产业化提供了机会。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动物源食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国外技术壁垒高筑, 出口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欧盟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 也是壁垒高筑的市场。欧美和日本利用他们拥有的先进的检测技术, 人为地设置绿色壁垒, 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的利益。先进的检测技术成为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不公平竞争的手段。因此, 发展高灵敏度的食品检测手段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如前所述, 食品中药物残留涉及的领域很广。包括兽药, 抗生素, 兴奋剂, 激素, 农药, 农产品霉菌, 食品病菌等方面。随着人们日益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 食品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正在变得日益严厉。国家药品管理局和农业部制定了包括禁用和停药期规定的各种用于畜禽水产业的药物的规定。这使得食品检测的领域的市场迅速扩大。在中国各地区级以上的机构已经设立了相关的检验检疫机构。不仅进出口食品需要检测, 国内销售的各种食品也已开始做各种检测。这个领域的市场规模在10亿人民币左右。

酶联免疫检测技术, 就是通过合成待检测药物或残留物的抗原, 制备抗体, 进而开发出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用于上述有害物质的监督和管理。

3 相关技术

3.1 合成有效的完全抗原

几乎所有的兽药和农药都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有抗原性但不具有免疫原性, 称之为半抗原。因此, 为了制备抗体, 首先必须合成相应的完全抗原。完全抗原的合成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取决于半抗原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最常用的方法有6种:重氮化法, Mannich缩合法, NHS酯法, NHS Ester-Maleimide法, 戊二醛法, 碳二亚胺法。这六种偶联法均可用于完全抗原的制备。高质量的抗体取决于高质量的抗原。而高质量的抗原则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选用的载体蛋白, 偶联试剂的种类和长度, 采用的偶联方法, 偶联反应的条件等等。可以说, 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就在于通过大量实验摸索, 寻找出一个制备高质量抗原的路线和方法。

3.2 开发酶联检测试剂盒

有了高质量的抗体, 开发何种酶联检测试剂盒取决于市场调查的结果。

ELISA酶标免疫反应基本的思路是将抗体或抗原固定在酶标板上, 然后同样品中或标准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免疫反应。杂质或不反应的物质通过洗涤除去。为了标识, 加入用酶联结的二抗。再通过洗涤以除去杂质或不反应的物质。通过加入酶催化氧化显色来确定反应的阴阳, 得出结论。

单位:山东大学科技开发部

地址:山东济南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药物检测 第9篇

目前随着人们对畜禽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 几乎每个国家对食品中兽药残留都有相关的限量规定。因此, 动物组织中AVMs残留成为兽药残留研究领域重点监控对象之一, 残留检测方法显得极其重要。目前, 关于AVMs在动物性食品中的单残留和多残留检测方法, 国外报道相对较多一些, 国内报道很少。

1 国内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1 薄层色谱法 (TLC)

Malanikova等曾使用TLC法检测阿维菌素, 在硅胶薄层板上涂上荧光指示剂, 用于样品检测。但TLC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较, 灵敏度较低 (1 000×10-9) , 一般只作定性分析, 很少用于残留检测[7]。

1.2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 (HPLC-UV)

根据阿维菌素类药物的共轭二烯结构在λ=240~250nm处有强烈的紫外吸收, 建立起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 一般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8,9]。由于阿维菌素类药物在体内的最小有效浓度很低, 而紫外检测器对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最低检测限为1~2ng/mL[10], 很难检出。而且, 紫外检测器检测选择性不高, 关于AVMs的UV测定法并不适合AVMs的残留分析[11], HPLC-UV法多用于制剂中阿维菌素类药物的检测, 而很少用于实际样品集体残留检测。

1.3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 (HPLC-FLD)

与紫外检测器相比, 荧光检测器更灵敏, 高约100倍, 对样品量很少或浓度非常低的痕量分析特别适用。由于许多物质不发射荧光, 只有那些具有对称共轭和非强离子化的化合物才能发射荧光, 因此HPLC-FLD检测法受基体干扰少。与HPLC-UV比较, 此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测限, 如在血浆中的AVMs检测限已达到0.02ng/mL[12]。然而由于AVMs本身没有对称共轭结构, 不能直接用荧光检测器检测, 而只有经荧光衍生化后, 生成具有对称共轭的苯环结构才能发射荧光。

1.4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 (HPLC-MS)

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确证方法也得到了发展:HPLC-MS法检测灵敏度高, 能方便地对痕量兽药多残留组分进行检测, 同时能对兽药残留组分进行结构确证, 因而极可能成为AVMs多组分残留确证检测的最佳方法之一。Howells和Saner以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 (APCI/MS) 方法测定了AVMs、IVM、EP、DOR和MOX残留, 定量限分别为3.1ng/g、3.2ng/g、2.2ng/g、4.0ng/g和3.2ng/g[13]。Gianell等以电子轰击离子化-质谱 (EI/MS) 方法检测了IVM残留[14]。

1.5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 (LC3/MS3/MS)

LC3/MS3/MS法在液质联用法的基础上再进行质谱串联, 能同时检测更多种药物, 减少了工作量。Sheridan1R等[15]研究报道了牛奶中5种AVMs驱虫剂, 即伊维菌素、阿维菌素、依立菌素、莫西菌素和米尔倍霉素的多残留检测方法, 此方法使用简单的液液萃取, 后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 (LC-MS-MS) 进行定性、定量分离检测。

1.6 在线超临界流体净化技术 (SF3/HPLC3/FLD)

用于AVMs的多残留检测方法, 在线SF3/HPLC3/FLD主要优点在于实现分离分析自动化, 能定量地将萃取物转入分析系统, 灵敏度高, 适于痕量组分的分析。Danaher等建立了动物肝脏中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依立菌素和多拉菌素多残留的超临界流体净化方法。

1.7 免疫亲和色谱技术 (immunoaffinity chromatography, IAC)

以免疫结合反应为基础的柱色谱技术, 其原理是将抗体与惰性基质偶联制成免疫吸附剂, 装柱。当待测组分流经IAC柱时, 抗原与相应抗体选择性结合, 其余杂质则流出IAC柱。再用适宜的洗脱溶剂将抗原洗脱, 使样品得到有效分离、净化和浓缩。其操作方式有分批法和柱色谱法2种, 并且IAC柱再生处理后可重复使用。MIAC (multi-immunoaffinity) 和高效亲和色谱 (HPIAC) 是其发展方向。

1.8 酶联免疫法 (ELISA)

酶联免疫法 (ELISA) 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可逆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技术。由于阿维菌素类药物是半抗原, 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需与大分子载体物质 (如蛋白质) 相结合制备人工抗原, 使其具有免疫源性, 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然后建立免疫竞争法。此方法简单、快速, 且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 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筛选, 便于推广。ShiW等[16]研究报道了牛肝组织中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依立菌素的多残留检测间接竞争ELISA。筛选具有对AVMs最高抗体滴度的血清作为间接竞争ELISA反应, 此血清与阿维菌素的交叉反应率为100%, 与依立菌素的交叉反应率为145.4%, 与伊维菌素的交叉反应率为25%。此方法的定量检测限为1.06ng/mL。

2 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 各种检测方法均有其优势和相对的不足之处。由于阿维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剂量小, 分子量大, 极难气化, 无法使用气相色谱 (gas chromatography, GC) 检测, 而薄层色谱法检测限高, 不够灵敏, 达不到残留分析的要求。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灵敏度高, 检测限能够低于最高残留限量 (MRL) , 方法稳定、精确度高、特异性强, 但是存在样品前处理复杂、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花费较高等不足之处。液质联用法 (LC-MS-MS) 由于结合了质谱技术, 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纳克、皮克水平, 因此常用于确证分析, 尤其是在国外应用较多, 但由于其检测成本较高, 在国内推广应用受到限制。

红霉素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10篇

关键词:红霉素药物,残留危害,检测

1 红霉素残留危害及限量标准

红霉素药物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抗畜禽细菌及支原体感染,亦可作猪的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增重和提高饲料转换率,在畜禽、水产品养殖及其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广泛。但是红霉素类化合物能对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胆汁郁积性黄疸以及静滴时引起静脉炎,还能引起坏死性肝病、精神障碍和关节炎综合症等,因此,红霉素类药物在生产上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其在畜禽组织、蜂蜜、牛奶、鱼虾等产品中的残留,危害公众健康。目前农业部第235号文件中已规定,该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为200μg/kg。

2 红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目前检测红霉素残留量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别: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分离、分析,具有高效分离技术和高检测灵敏度,对红霉素残留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薄层色谱法(TLC)、气象色谱-质谱法(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等;另外一种是对红霉素进行定性、半定量的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检测限低的特点,主要有酶联免疫分析法、微生物方法和放射性免疫法等。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理化检测方法,对于食品中有毒有害残留物可进行精确定性及定量检测。于慧娟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虾组织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检出限为150μg/kg,回收率≥75%。惠芸华等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非鱼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方法,提出了以乙腈为提取剂,经过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反萃取等步骤对样品进行分离净化的样品处理方法,方法检出限为400μg/kg。蔡友琼等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方法,以红霉素同位素标记物位内标,检出限为1.0μg/kg。

2.2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同时具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在较高温度下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韩南银等建立了薄层色谱法检查蜂蜜中的残留红霉素药物,利用固相萃取原理对蜂蜜中红霉素进行提取,其检测限量达到5 mg/kg。因蜂蜜组成成分复杂,前处理比较麻烦,故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可以排除许多干扰因素,取得良好的检测结果。

2.3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实现了高效层析分离和检测联机,可用微电脑控制层析条件、程序和数据处理,其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均较好,并可一次同时完成同一样本中多种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检测。Stanley等通过液相色谱配电化学检测器测定、电子喷雾电离质谱确证的方法测得红霉素的回收率分别是(63.8±6.0)%和(75.5±5.4)%;Delepine等描述了采用PB/LC/MS方法检测牛肌肉中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方法,其中采用梯度洗脱的反相液相色谱-MS检测法证明在牛肌肉中有红霉素、螺旋霉素、泰乐霉素、替米考星和交沙霉素的残留。

2.4 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法

由于红霉素药物残留样本的复杂性以及畜禽、水产品存在基质干扰作用的影响,有时候仅仅使用HPLC很难精确检测出残留样本中红霉素药物的含量。有研究建立了猪肉中红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多残留检测方法,得出红霉素检测限为0.05μg/kg。其中,猪肉样品用乙腈提取,经正己烷脱脂,C18固相萃取柱净化,4%氨甲醇洗脱,氮气吹干,50%乙腈溶解后上机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猪肉中添加50μg/kg、100μg/kg、200μg/kg三个浓度水平,红霉素药物的回收率、批内变异系数及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6.4%~77.6%、2.4%~10.5%、7.4%~12.1%。

本方法灵敏、可靠,前处理过程简单易行,检测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满足残留检测的要求。

2.5 微生物检测法

采用微生物检测方法测定畜禽及水产品中红霉素药物的残留情况,该方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如纸片法、TTC法等,因其测定原理是基于抗生素对微生物的生理机能、代谢的抑制作用,因而与临床应用的要求一致,缺点是测定时间长且检测结果的误差较大。杯碟法是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检查蜂蜜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18932.8-2002)。

2.6 酶联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分析法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特异性反应而建立的,该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在固体表面进行,二是用酶作为标记物进行蛋白质测定。其中酶反应的催化效应起到放大反应效果的作用,从而提高ELISA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酶联免疫分析法已较多地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各类抗生素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测定,在水产品抗生素残留检测领域也有所应用。北京望尔康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在2008年申请了“一种检测红霉素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专用酶联免疫试剂盒”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红霉素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专用酶联免疫试剂盒,试剂盒包括红霉素特异性抗体及包被原和酶标记物;该发明的酶联免疫试剂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携带便利,检测方法高效、准确、简便,能够进行现场监控且适合大量样本的定性和定量筛查,将在红霉素的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ELISA试剂盒检测方法在畜禽产品、水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发展成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度较高的生物检测与分析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将酶联免疫反应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用于对食品中药物残留的检测,常以ELISA检测试剂盒的形式出现并且商品化,现已逐渐发展成为红霉素药物残留含量检测中最实用的检测技术之一。

3 结语

红霉素药物残留检测分析技术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联免疫测定(ELISA)方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并且相互补充的两种方法。HPLC,尤其是HPLC-MS联用技术,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高分离效率和高准确度,但实际检测工作中需要配备相应的大型检测仪器支持,且检测成本较高,主要适用于畜禽产品(如畜禽组织、蜂蜜、牛奶等样本)、水产品(鱼虾等)样本中红霉素药物残留的精确定量检测。而ELISA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方便、检测成本较低等特点,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相对仪器检测方法较不精确,侧重在临时大规模排查、检测单位常规抽检等工作中对红霉素药物的定性及半定量检测。建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为辅的“筛选法”和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仪器为“确证法”的多方法相结合的残留检测体系进行红霉素残留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惠芸华,于慧娟,姜朝军,等,水产品中红霉素残留分析的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95-796.

[2]于慧娟,沈晓盛,李庆,等.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对虾组织中红霉素的残留量[J].分析试验室,2006,25(4):82-84.

[3]惠芸华,于慧娟,蔡友琼,等.罗非鱼中红霉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海洋渔业,2006,28(4):321-325.

[4]于慧娟,蔡友琼,惠芸华,等.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红霉素的残留[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9,37(1):91-94.

[5]韩南银,周婷.蜂蜜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检测[J].食品科学,2003,24(2):118-120.

[6]Biledeeau S M,Heinze T M,Shtonen P H.Liquid chromalography analysis of erythromycin in salmon tissue by electrachemical detection with confirmation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J].Agric.Food Chem.,2003,51(6):1534-1538.

[7]Delepine B,Hurtaud P D,Sanders P.Multiresidue method for confimation of macrolide antibiotics in bovine muscl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AOAC lnt.,1996,79(2):397-404.

[8]赵东豪.HPLC-MS/MS法测定猪肉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的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硕士论文,2008.

药物检测 第11篇

【摘要】喹诺酮类药物是当前临床医学上应用较多的抗菌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相比,喹诺酮类的药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阻止细菌DNA合成并使其死亡而达到消炎抗菌效果,所以不会产生质粒传导,因而其耐药性较强,所以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非常广泛。加大对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的研究可以对生产和临床应用该类药物提供有利帮助,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就是这样一种检测方法,已经在多种喹诺酮类药物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本文就对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对生物样品在几种常见喹诺酮类药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喹诺酮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84-01

通俗来讲,喹诺酮类药物就是指沙星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等。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谱非常广,抗菌活性很强,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不但可以用于人体消炎,还可以用养殖业中。自从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研发以来,就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已经被研发并应用在临床医学中。而无论是在研发生产或是临床应用中都需要对喹诺酮类药物中的含量进行检测,以确定最佳剂量和药物使用量。以下本文就重点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方法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

一、研究概述

喹诺酮类药物作为一种疗效显著、耐药性强、副作用小、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应的广谱抗菌药,是临床医学上使用较为频繁的药物,尤其是在治疗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方面,更是有着非常好的抑菌杀菌效果。并且喹诺酮类药物无论是口服或是注射针剂都能够很快被生物体吸收,不易与生物蛋白质结合,因此不会对生物体产生太大的毒副作用。一般来讲,喹诺酮类药物很少在生物体内进行代谢,多是以原型排出体外。

从性质上来讲,喹诺酮类药物一般很难在水中溶解,也不易在乙醇中溶解,但可以在弱酸弱碱中溶解,如冰醋酸、稀碱溶液等。喹诺酮类药物在溶解后对光并不稳定,但是其在紫外光区却可以形成较为稳定的荧光,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喹诺酮类药物的含量检测都是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而随着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有机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也开始有人将其应用在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中。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其有着很强的分离能力,可以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成分分离出来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较为精准,因此其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在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也可采用离子对色谱法;使用C18柱,以甲醇(或乙腈)-缓冲液(pH2.0~3.5)系统为流动相。并且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在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时,其发光效果是与缓冲液的pH值有很大关联,即pH值与等电点越相近,效果就会越明显。所以一般在进行荧光检测时,会在流动相中添加一定的弱酸性缓冲液,这样可以使色谱峰值增高,分离测定效果更好。另外,为了解决喹诺酮类药物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拖尾现象等问题,还可以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中加入一定的扫尾剂三乙胺,并使用离子抑制色谱进行检测。

二、几种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检测研究进展

1、左氧氟沙星

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尿路感染或呼吸道感染方面有着显著疗效,其比氧氟沙星的性能更优,应用更广泛。在对左氧氟沙星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时,一般多采用紫外检测或荧光检测,波长采用275nm,可以使用C8柱作为色谱柱,使用乙腈-甲醇-0.4mol/L柠檬酸(7:15:78)当做流动相,并用甲醇对血浆进行萃取,采用内标法进行检测。也有利用反相色谱紫外检测,其所使用的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水(含0.1%甲酸,0.4%三乙胺)-乙腈(14:86),波长290nm,柱温35℃,乙腈离心萃取,外标法测定。还有文献报道采用C18柱,波长设计为297nm,流动相虽然也使用乙腈,但使用了pH为5.6的磷酸盐缓冲液,使用50%三氟醋酸来沉淀血浆蛋白,在萃取静置一段时间后,蛋白充分沉淀后再进样,并以帕珠沙星为内标物。这种检测方法不但简便快捷,而且非常灵敏,检测出的准确率较高。左氧氟沙星色谱图如入1所示。

图1左氧氟沙星色谱图

2、巴洛沙星

巴洛沙星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喹诺酮类药物,属于第四代沙星类抗生素,其对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其母核的7位含有3-甲基氨基哌啶环,因此拥有更为广泛的抗菌谱和更强的抗菌活性。其8位上还可以结合一定的甲氧基,使其几乎无潜在的光敏反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作用小。目前对于巴洛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研究较少。有学者使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柠檬酸(三乙胺调节pH至4.0)(22:78),柱温40℃,检测波长294nm,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也有使用乙腈-水(1000ml中含0.5μl磷酸和三乙胺)(25:75)为流动相,色谱柱为C18色谱柱,检测波长320nm,该方法能够很好的将巴洛沙星和帕珠沙星(内标)分离开并进行含量测定。巴洛沙星色谱图如图2所示。

图2巴洛沙星色谱图

3、帕珠沙星

与巴洛沙星一样,帕珠沙星也是一种新一代的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的病菌对象是需氧菌和一般的厌氧菌,能够阻止细菌的形成,使其细胞不能继续分裂增殖。目前对于帕珠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研究也很少。仅有的一些研究中多是利用反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波长一般都在254-320nm之间,而流动相也多为加入一定缓冲液的乙腈或甲醇。甲醇相比于乙腈的洗脱能力更弱一些,可适当延长出峰时间,更好的消除杂峰的带来的影响,多用于帕珠沙星混旋体的检测。有文献报道可采用C18色谱柱、以乙腈-[10%甲磺酸溶液-1.0mol/L磷酸氫二钾溶液-水(10:7:153)(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30:1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4nm进行帕珠沙星含量的测定。也有人使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液(pH5.6)(15:85)为流动相,色谱柱为C18柱,检测波长为320nm。这种检测方法也较为灵敏方便,可用应用在帕珠沙星的生产和临床应用检测中。帕珠沙星的色谱图如图3所示。

图3帕珠沙星色谱图

三、结束语

总之,喹诺酮类药物作为目前临床医学生应用极为广泛的广谱抗菌药物,加强对其检测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利用这些药物,使其在开发生产、更新换代以及临床使用中能够掌握其含量,以更好的控制药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力检测生物样品中的喹诺酮类药物,可以实现快速精准分离和高效分辨测定,检测效果很理想,并且还能够在检测质量和检测速度上有更进一步的提升,这就需要广大研究者再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促进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生物样品检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杜黎明,卫洪清,张俊燕,张巧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J].色谱.2003(05)

[2]付春梅,李章万,洪诤,刘三康.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旋氧氟沙星的血药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00(06)

[3]米亚娴吴燕李华龙李立俭.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巴洛沙星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天津药学.2008(05)

水产品中重金属和药物残留的检测 第12篇

1 水产品中重金属检测

水产品中重金属检测时主要有标准检测法和快速检测法两种,在标准检测法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孔雀石绿的含量,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镉铅的含量;然后使用银盐法测定样品中重金属砷的含量;使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汞的含量。在快速检测法中使用快速检测仪测定孔雀石绿、砷、铬、铅的含量。检测完成后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如表1所示)进行对比,分析水产品中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

2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

2.1 药物残留出现的原因

水产养殖人员在饲养过程中为了防止水产动物疾病,常常会使用大量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以及各种抗生素,还有部分养殖者为了促进水生物的生长繁殖,在养殖过程中会投放部分促生长剂,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使得水产品的药物残留严重超标,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由于抗生素及各类鱼药的使用,使得水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族等等药物残留。

2.2 残留检测分析方法

药物残留分析时首先需要将水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提取、分离出来,然后使用一定的设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现阶段常用的药物残留检测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气相色谱法(GC)

使用气象色谱法检测药物残留时可以使用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磷检测器等等仪器。现阶段大多数动物药品都具有较高的极性及沸点,且衍生化步骤比较复杂,限制了气象色谱法的使用。目前,氯霉素、磺胺类药物都已经改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灵敏度、可靠性都较好,且检测时速度较快,药物分离效果良好,因此在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中广泛应用。但HPLC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即检出限较高,难以满足国际需求,此外,使用HPLC进行检测时,必须做好样品预处理工作,才能保证检测的准确度及灵敏度。

(3)免疫分析技术

免疫分析法的基础即抗原抗体特异性及可逆结合反应。免疫分析技术的选择性及灵敏性较高,可以极大地简化药物残留分析检测的步骤。现阶段,免疫分析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固相免疫传感器等几种。其中ELISA法操作简单,检测灵敏度高、成本较低,因此使用最为广泛,但使用这种方法检测药物残留时极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假阳性结果。

(4)联用技术

联用技术比较适合确定性分析,目前来说常用的联用技术有GC-MS、LC-MS等等,其中GC-MS法已经十分成熟,LC-MS也开始进入实用阶段,但是联用技术检测成本较高,现阶段还未得到普及。

结束语

重金属及药物残留对于人类健康十分不利,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这些物质的检测监督,规范养殖方式,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严禁使用促生长激素,尽可能减少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此外,环境保护部门需要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双管齐下才能真正保证水产品的食用安全。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正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由于水资源污染日益加剧、养殖者使用鱼药及促生长剂过量等等原因,导致水产品中重金属及药物含量超标的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本文简单就水产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手段进行介绍,重点叙述药物残留检测方法。

关键词:水产品,重金属检测,药物残留检测

参考文献

[1]宋向明,周德山,夏永涛,等.水产品中重金属和药物残留的检测[J].科学养鱼,2012(4):51-53.

上一篇:初中数学活动下一篇:建筑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