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论文

2024-08-09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论文(精选12篇)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论文 第1篇

一、高中地理课堂实施地图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图表等进行空间概念、地理事物空间结构以及发展变化过程的表达, 所以, 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即表现在地图学习上, 它是地理知识学习的一项重要工具和手段。地图中包含了许多隐性或显性的地理知识, 很多地理特点与规律都可以通过地图观察与分析而得出。

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 应始终有地图相伴左右。地理课中的很多原理、事物等都占有大篇的叙述且重在理解, 而一般的口头讲解又不利于学生的接受。所以, 充分利用地图教学, 可简化较难的知识, 将抽象转化为具体, 将静态转化为动态, 以其高于文字的准确性、形象性、直观性,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高中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地图能力, 能够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或地形剖面图进行判读, 能够绘出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区等, 同时, 应熟练掌握各种示意图、等值线图、各自然要素、统计图标等, 并能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地图教学的有效实施, 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学习, 掌握读图的正确方法和能力, 培养观察力、注意力、思考力、记忆力和判断力等, 同时展开地理知识的联想, 拓展其思维方向, 培养创新能力, 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形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地图教学策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有效实施

1. 激发学生的读图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地图使用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学生读图兴趣的激发。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需要将大量的图片插入多媒体课件, 营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 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来, 提高其学习效率, 引导其养成地图阅读、运用的好习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读图, 培养其读图、用图的良好习惯。例如:利用地图学习某个地方的经纬度、海拔、交通、气候、地形等, 有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 同时将这种思维方法渗透于学生心中, 便于其感知、理解并形成良好的应用习惯。

2. 引导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

地图一般都会涉及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等因素, 所以地图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所给的图表特点, 对其所属类别如原理图、景观图、分布图等进行判读, 进而采取恰当的读图方法。例如: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压线图和等温线图, 需要关注等值线的疏密、弯曲程度等关键点。等高线图的判读, 就需要从等高距的多少、山谷位置、山峰位置、山脊线和集水线等方面进行判断。阅读地图时, 也应关注地图的名称、图例、重要地理界线等因素, 以对地图的类型和地域范围等进行判定。同时, 有针对性、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并进行积极思考与研究, 以便对图像的内涵进行准确地理解, 抓住地理特征与规律, 获得正确的结论。

3. 培养学生地图分析与运用的综合能力

阅读地图需要学生积极思考, 所以高中地理课堂的地图教学, 也是学生图表感知能力、空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 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 学生就可以独立进行一幅全新地图的判读, 从而获得相应的知识, 以及地图表象经验的积累, 地理思维能力的加强, 其信息量会越来越丰富, 其知识深度与广度都会得到拓展, 其地图判读、分析及运用的综合能力也会随之而不断增强。地图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 有利于学生从图中的显性信息挖掘、分析出隐性信息。比如, 根据某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交通线路、河流以及资源等显性信息, 可引导学生分析出此地的气候特点、人口分布或流动特点、植被和水文状况、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布局等隐性信息。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地图教学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空间性与概念性, 很多知识都体现在各种图表之上, 所以教师应合理充分地利用地图教学策略, 注重对学生积极思维的启发, 清晰、准确地进行地理知识的传递, 积极引导学生读图、用图,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吸引其注意力, 提高其学习兴趣, 培养并提高其识图、用图的能力, 使其对地理知识与原理有良好的掌握, 并能准确把握地理规律, 增强地图综合运用能力, 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向建华.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9) .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 第2篇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其兼有文理的特性,知识点多且复杂,而且考查方式灵活,在该背景下,地图在教学中的充分应用就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高中地理教育中地图的有效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以及高中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育;地图

一、前言

对于高中地理课程来说,其属于文理性兼备的课程,知识点多,而且在考查的方式上也是多种多样,但是老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学生能够打好基本功,仍然是可以学好地理的。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地图是最为基础的部分,它是地理信息学习的重要载体,其所表达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在空间区域分布的任何现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表现。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使得其在地理学习中具有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如果能够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好地图这一重要内容和方式,势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地理知识进行记忆、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提升他们在课堂内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不过,笔者对当前很多高中学校地理课程的地图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其现状并不乐观,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教育中地图的有效应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的重要性

1.地图是地理课程特色的重要体现

在地理学科中,地图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和政治、历史、数学等其他学科不同的是,离开了这个载体,地理教学就无法顺利展开。同时,地图也是高中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渠道,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继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的目的,从而有效增强处理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地图是地理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图是基础所在,只有学好了地理课程,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根据有关心理专家的研究表明:在外界的刺激下,人体大脑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而对知识的吸收比例也有所差别,如视觉为83%、听觉为11%、其他占约6%。而在地理知识中,和视觉相关的图像信息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及三圈环流图、洋流图等,因此,如果在对这些类型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时,能够有效地将他们集合到对应的地图中去,让字和图产生共振,势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地图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空间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很强的立体空间感,才能更加灵活地掌握地理知识,才能高效正确地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从中寻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所以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并形成正确的空间思维,才能更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水平,以提高地理学习成绩,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

三、高中地理教育中地图的有效应用策略分析

1.对高中生识图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地图中,存在很多大小不

一、形状迥异和色彩差别较大的地图表达符号,而且这些符号又在地图中有着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若要真正能够读懂地图,就必须先对这些符号进行理解和熟悉,只有在熟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开展地图学习。学会读图首先要了解地图的组成,地理图像或图表一般由标题、地理要素、数学要素以及装饰要素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分布特点、自然地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等,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坐标网、高程系以及比例尺等,而装饰要素则主要包括图名、图号、图例以及地图资料说明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找出基本地理信息,如相对位置、海拔高度、地形、绝对位置、交通等,为下一步做题提供基础。分析地图是根据具体问题对地图信息进行分析,即带着问题识图,地图中往往隐含着问题的答案,通过分析地图获取答案是识图目的,通过分析地图组成要素能为解决问题提供一定指导。如可以通过地图中的经纬度、地形、海陆位置、下垫面情况等推测该地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结合其气候特征还可概括该地农业区域的分布及特征,通过对当地地形的分析,可推导其交通状况。

2.对高中生绘图、填图能力的强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积极性。而在地图学习中,如果能够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绘图和填图等环节,那么势必可以增加学生对地图的理解,这是在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3.培养高中生灵活的用图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地图教学的应用还需要培养高中生的灵活用图能力。具体来说,首先,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会一图多思,可以在教学时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一图多思的方法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又能够使学生牢固知识点的记忆。同时,让学生学会规范用图,以提升他们的能力。

总之,由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对地图进行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实践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务必要注意地图教学开展的方式、方法,使其能够真正地为高中生学习地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浅谈高中地理地图教学 第3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图   地理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对地理成绩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地理是通过地图表达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及地理变化过程的一门学科。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所以,地图教学对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有深刻的影响。

一、地图技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学科的内容十分广泛,从某一个区域到全球,包括人文、地形、气候等。我们通过地图能最直接地将所学的东西尽收眼底。想要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学好地图知识是关键所在。图形让我们更加直接全面地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图形的表达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让枯燥的课堂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学习地理地图,学生想象力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学生通过学习地图还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在每年高考的地理考试中,地图知识是必考的,这就要求学生对地图知识有所掌握。地理图标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性非常强,它需要学生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结合进行分析和理解,还需要学生有对综合事物进行推理的能力。学好地理地图,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思维能力。

二、高中地理地图教学

(一)以图导课,激发兴趣

兴趣既是富有积极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又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其处于兴奋状态并进一步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两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所言,此处,“好”与“乐”皆指的是兴趣与爱好。中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的关键时期,特定的年龄阶段与心理特征使其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而且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使学习效果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要依据这些特点增加教学的魅力,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其兴趣。俗语有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好课,课堂导入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重视导入环节,上课伊始,教师就要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而适时借助地图巧妙导入新课能在不同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兴奋点。以《中国的地势与地形》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展示地图和相关彩图,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地形特征与彩图上的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内蒙古大草原和柴达木盆地等一一对应,如此,那些抽象的文字就变得直观、形象且具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壮丽秀美的祖国江山,多种多样的地势与地形……如此进行课堂导入,不但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学习注意力,也可以使其兴趣得到激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二)图文结合,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对于地理空间分布知识的学习,地图是学生们最好、最重要的方法。学生们通过经常性的地图阅读并综合各地理要素对地理特征和地理演变进行归纳总结,不但有益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地图表现力突出,它通过形象、丰富的图像表达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简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地图,注重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读图帮助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控制下的天气现象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采用简化地图与语言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此问题。例如,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教师可借助此事件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酒泉,进而思考回收地为什么会在内蒙古。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进行旅游,在旅游的过程中观察祖国的山川地貌,将实际事物与地图上的描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知识的有利助手,也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三)一图多思,归纳总结

区域地图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因素的联系与综合。因此,教师需指导学生对图进行积极的思考,对每一幅图都进行多次、多方面的思考,并从不同角度提出多个问题:是什么?位于哪里?解决什么问题……依次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逐步得到提升。有些地理现象的比较需要综合运用几幅图才能说明,因此,教师要重视图与图之间的关联,多图并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助其发散思维的培养。以“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为例,从图中学生既能了解其分布特点,又能分析其成因;学生也可将其与北美洲同类气候分布图进行对比得出二者的差异和形成原因。如此,学生不仅可以加强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区别异同,而且也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对地图的学习,学生借助地图能够逐渐培养空间认知能力,从而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高中地理教师应善于分析各种地图对学生不同地理知识板块学习的影响,从而以地图促进学生的地理空间认知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书铭.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J].高校教育,2012(3).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高考

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突出的特征是图文并茂, 即大量运用图表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地图是地理知识的基础, 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地理教学的主要工具。在高考中, 要求学生能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地形剖面图, 能够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要求学生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示意图、值线图、景观图和社会经济统计图表以及资料等, 并能根据要求去绘制一些简单的地理图表。这些都说明地理学科对地图教学的要求是很高的。

一、高中地理地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学科知识性强, 枯燥乏味, 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通过对地图的运用, 给学生创造了生动、逼真的案例情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地图是形象、内涵丰富的图像表达方式, 具有突出的表现力。注重地图的使用,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有助于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创新能力。进行地理空间分布的教学, 最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地图教学, 它不仅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知识,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经常阅读地图, 综合各种地理要素归纳地理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 又有利于抽象思维的培养。

二、地图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指导学生使用地图

在教学过程中共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认识图。从地形图、政区图开始, 另外可以配一些空白轮廓图, 在看的同时让学生边学边练, 从而先掌握如平原、高原、山地、河流、半岛、大的岛屿、我国的省、主要的矿产地和旅游胜地等, 最终让学生达到胸中有图的目的;第二层次, 分析图表材料。可以按如下步骤来训练和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①通过读图名, 先弄清地图反映的内容是什么;②读图例, 明白图上地理符号的各种含义;对统计图还要求读坐标、读整体特征、读数据或变化趋势, 选取有代表性的点来进行分析和判断;第三层次, 到了图文转换, 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进行知识迁移, 能做到图图互换、文图互换、图表转换、图文互换。

(二) 掌握图文转换的方法

图文转换是提高学生地理知识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 争取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图表的综合分析以及灵活应用。在高中的最后一学期, 在学生掌握地图的基础上, 要让学生注意多复习巩固, 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图导法来建立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 进而运用图解法化难为易;运用图、文、表来互相转换思维角度, 推导出地理规律与原理。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幅单色地形图, 图示信息丰富, 教师可以提问这幅图里有什么?在哪里?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 思维程度逐步提高。通过重视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同时用几幅图来综合说明, 比较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 以及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 解释地理现象的原因, 最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 对比, 总结和归纳

教师根据要学的内容, 边讲边画, 学生边听边记, 做到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 便于记忆, 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要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有目的性地将相关地图叠加使用, 并要求学生在使用同一区域的地图时, 要能把相关区域的知识叠加在一起运用, 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叠加用图的习惯。在交叉运用各类区域图进行对比时, 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归纳总结规律的习惯。

三、结语

地图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教师用专项练习, 让学生从整体图到局部图, 从平面图到立体图, 从等高线图到剖面图, 以及从景观图到示意图等练习中不断总结。教师教学时,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像, 将地理知识的传授融于读图过程, 培养学生养成读图、析图和用图的习惯,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并为日后扩大知识面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玉华.成人高师《中学地理教学法》课程改革刍议[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1) .

[2]黄淑玲.中学地理教学法课程改革构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6 (2) .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论文 第5篇

【摘要】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地理教材中图像内容丰富、祥实 ,具有鲜明突出的表现性 ,既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又是教材内容的补充或扩展。随着高中地理教学改革逐步深入 ,对地图技能的训练、培养的重视程度将会与日俱增 ,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 高中地理;地理教学;地图技能;培养能力 从历年的广西高中地理会考看,其读图题都保持在 35 %~45 %的比例。今后,随着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地图技能培养的重视程度将会与日俱增,地图的优势必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历年来每次会考读图题失分率都偏高,归类分析发现,这些同学多为后进生,能力基础较弱。

一、地图的强大作用及现阶段地理地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教学环境限制

教具少、地理挂图内容复杂、清晰度差,很多教学挂图上的符号、注记在4米外(约第三张坐位)就看不清了。上课时,老师指图,学生揣摩。有时,真正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地理挂图死板、呆滞,地理教学内容中那些发生发展中的生动形象的地理事实、地理过程,在挂图上无法连续表现,只呈现为零散的图片,叫电脑时代的学生如何对这些感兴趣?

(二)教学方法落后

学生被动地进行接受学习,传统地理学习方式刻板,教学方法陈

旧,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控制着教学过程,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权,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教师走,不会”跟”或”跟”不上的学生容易发生学习困难。在学习中,这部分学生因”难”而怕,因”怕”而”厌”。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学习,读图能力怎么得以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脱离

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较少,学生缺乏实践和应用,阅读和使用地图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巩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培养学生读图技能的策略

(一)培养读图兴趣

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应贯穿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把图和文字紧密结合起来,尽量把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知识落实到有关图上,使图上内容与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即一方面用图使文字具体化与形象化,另一方面用文字使图上内容规律化与系统化,从而使”死”图”活”起来,”静”的文字”动”起来。

2、要培养学生养成经常读图和用图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对地图的兴趣。培养学生看图用图的习惯这是关键,而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用图的动力。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图的态度、用图的技巧和艺术都对学生形成用图习惯和培养对地图的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用好图,然后才能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和兴

趣。

(二)注重读图训练,在图中学习地理知识

1、看图。在教学过程中,把看图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相关的地理知识尽量让学生在地图中获得,通过直观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2、画图、教学中,能用简图表现出来的,尽量在黑板上直观的画出来,为了加深印象,学生也动手画,并自己在图中找出相关地理事物名称,和相关的知识,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

3、讨论图。利用挂图或板图,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并让学生讨论图。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课堂上总用地理挂图上课,就显得课堂上比较枯燥,乏味。我校利用了北四网校的资源,每一课时都有很好的课件,课堂上利用课件,图文声并茂。不仅学生的兴趣提高了,重点知识落实的也扎实了。学生也愿意学习地理了。

1、利用地图培养学生”抽象化”的形象思维

如新教材中还增加了大量的景观图、素描图、示意图、剖面图、动态图、漫画等,它们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各种地事事物的表象,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同时,地图中又有大量的抽象符号,如矿藏,城镇。动态图反映地理事物发展的趋势等等,它们都是对地理事物概括的结果。因此,在使用地图时,均可进行大量的

抽象思维活动。

2、动态地图课件设计

设计动态演示型课件,营造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动态地图上,这样,学生很兴奋,跟着老师认识地图,学习效果也不错。

3、创设问题情境与学习策略

(1)先导学。在高一年级,教师要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教学策略定位在”导”。教师把读图的基本规则、要求,设计成一系列导学题,与比较简洁的地图相配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地理思维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

(2)然后探究。阅读地图不能只停留在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深入分析地理事象的技能,逐步养成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我们的设计目标定位在”引”,教学策略应用”探究式”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最后发现与创新。填绘地图是运用地图的初步实践,我们应该把部分填图设计成学生发现与创新的实践过程,把设计目标定位在”发现与创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

(四)在教师讲图基础上进行填图、绘图

当图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印象后,可通过填充图册练习填图,也可以让学生在纸上描绘出相应的地图轮廓,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以巩固所学,接着教师在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上示范填图,学生在纸

上模仿并独立填图,最后通过投影展示效果,通过相互比较,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作品”,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达到熟练程度。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学会读图的同时,模仿绘图,学会学习。

1.教师绘图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简笔画这种教学手段,边讲边绘图,能绘出比较标准的祖国疆域图、河流、山脉、交通图、示意图等。

2.让学生亲自动手指一指,画一画,要尽可能让全体学生指图回答问题,做到边说边指,手口相应,这样,枯燥的地理知识才能具体化、趣味化,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掌握地理知识的技能。总之,平时地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文国峰《提升中学生读图技能之我见》《中国教育论坛》 2007、5

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 第6篇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优越性

1. 准确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

对于地理科学而言,较为重视地理事物的空间属性,包括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地图加以显示。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可以帮助我们在地图上准确的了解地理事物在实际地区中的空间分布。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地图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广大地理事物的时空位置,比如国家之间的相邻位置,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走向等。以使学生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在头脑中对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形态有一个宏观的印象。 

2.准确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 

地理事物本身具有规律性,事物之间也存在联系。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能够清晰的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使一些复杂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化繁为简,转难为易,便于理解。如对某台风进行追踪监测,通过对台风所经过的不同海域的卫星遥感图进行对比,可以预测台风的移动方向、路径、速度和暴风雨出现的范围。把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地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

3.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度 

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通过文字信息,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直观印象。地图是最丰富、最形象的地理教材和工具,它把球形地表上的众多地理事物和现象用图形、文字、符号、数字和颜色绘在平面上。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大大超越了同样篇幅的文字记载量;它对地理事物的定性、定量、定位、定向等功能表现比较高的精确度;它展示了地理知识间的空间分布、联系和规律,也可以说明地理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通过地图等等直观教具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

4.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思维和地图素养 

使用地图时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即“抽象化”的形象思维。它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很高的价值。因为,现代思维科学肯定了形象思维在创造性行为中的作用,从万有引力的发现,到现代雷达导航的发明;从飞机的发明到人工智能的研究等等,无不渗透着形象思维的功绩。这里学生绝大部分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即凭借头脑中的表象(高山的流水,从很高处往下流,水流很急;平地水流很缓慢)进行思维活动,而不一定是先经过一连串的逻辑思维,如山地地势陡峻→高差大→河流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水力丰富,才获得以上认识的。这种形象思维具有不受已形成的地理概念、规律与理论约束的特点,容易产生直觉,即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忽然领悟的思维,也就是帕格森所谓“理智的体验” 

二、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

1.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培养学生读图技能

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对地理图像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考,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达到准确理解图像的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相互联系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把所学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要落实到地图上,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教师最好把中国政区和世界政区空白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加强检查与督促,使图植根于学生脑海中,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迅速地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还要不断引导学生用图像来解决具体问题,养成学生用图习惯,努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2.让学生学会一图多思、多图并用的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归纳思维的能力

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结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每一幅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对同一幅图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3.既要注意整体性,又要注意化整为零;既要注意规律性,也要注意特殊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地图反映的是众多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相对位置、空间结构等。有时需要将其中某些组成部分分割开来,以突出某一空间或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在读图时要求学生不能只了解一幅图的概貌,还必须对图中局部地区、个别事物有所认识、分析和了解。如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中,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中美地峡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的特殊现象。

4.训练学生绘图制表、缺图补图的技能,养成学生的动手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绘制图表、缺图补图”要求学生能模仿、记忆、想象,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是读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5.掌握图文变换的方法,着重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主要是指数据表格与图形之间的变换,通过变换培养读图能力,如针对人口、资源、气象、工农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图图变换将饼状图变成柱状图或曲线图,或叠加图形或改变设问角度等方式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论文 第7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地图是一种内容丰富、地形清楚、图例清楚的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在地理空间信息的传递上, 地图具有语言和文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 将地图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 做到生动具体, 概念深刻, 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 而且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教学中巧用地图, 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实际体会。

一 引导“观图”,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知识源于实践, 认识始于观察。表象是认识的感性阶段。要形成正确的地理表象, 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手段,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地图是最理想的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地图, 要充分利用地图的直观性、综合性、信息量大的特点, 讲清观察的内容、目的, 提出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按一定的层次或顺序, 抓住重点或特点对地图进行观察。例如, 讲授“中国气候”一章的降水和干湿地区的内容时, 可以借助《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见图1) 如下。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分布图》,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从《分布图》的读图过程中获知了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情况, 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 得出我国降水量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如果教师能引导好学生认真观察地图, 并进行有计划的训练, 将有效地培养学生全面、细致、准确、敏捷的观察能力。

二 指导“用图”, 发展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就是识记和再现的能力, 它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有关研究证明, 在接受知识方面, 单靠听觉一般只能记住15%左右, 单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左右, 听觉与视觉结合, 能记住65%左右。在地理教学中, 借助地图的直观性,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记忆能力。应用地图发展学生记忆力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采用生动的记忆信号

地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 是最主要的直观形式。清晰美观、表现力强的地图增强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 消除了学生对文字死记硬背的厌烦情绪, 依托学生的好奇与求知心理, 产生浓厚学习兴趣, 使大脑神经处于兴奋状态, 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记忆力。例如, 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特点, 指导学生明白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 (如绿色海拔较低, 红色、褐色海拔较高) ,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引导他们分析某地 (如美国、亚洲、欧洲等) 的地势特征, 学生有了前面的知识, 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 很快就能分析出来了。如果教师再及时给予肯定、表扬,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2. 变抽象记忆为图像记忆

地理分布知识比较枯燥乏味, 学生容易遗忘。而在地图教学中, 将看、读、指、填、想等各种读图方式结合起来, 学生容易形成乐于接受的记忆。例如, 讲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矿产分布”时, 可以把剪好的黄金、金刚石、铜、石油四种矿产的图例, 分别发给四个小组, 组成四个“探矿队”,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 (见图2) 上找到各自手中图例代表的矿产, 让学生把图例贴在教学挂图恰当的位置上。又如, 引导学生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使学生形成有关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索文于图”, 还可以“索理于图”, 增强记忆效果, 开发学生的记忆潜力。

3. 明确记忆的重点

教师不但在讲授时要突出重点, 在引导学生读图时也应让学生抓住重点进行强化记忆。例如, 要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 在非洲地形图中, 只要找到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和撒哈拉沙漠等地形区的位置和范围, 那么不仅非洲的“以高原为主, 地形起伏不大,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的地形特征容易记忆, 也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又掌握了记忆的窍门。

三 依托“读图”,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由于许多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分布遥远, 无法亲自观察, 直接认识, 或根本无法直接感知, 需要凭借想象, 因此想象力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十分重要。

教师运用地图这一直观手段, 引导学生根据地理事物存在的不同范围、不同距离和许多现象的直接感知等特点, 树立地理事物存在的范围大小、远近层次关系, 建立各种空间概念, 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已形成的空间概念,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想象能力, 可通过以下途径:

1. 培养地理想象意识

1912年,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后来发展成为板块构造学说。这就是通过观察、想象, 在脑子里拟想出可以感觉出来的地理事物的能力。教学中, 不但要教给学生地理学家的想象成果, 更要引导学生探究他们的想象过程, 阐明地理想象的重要意义, 让学生有所仿效, 大胆想象。

2. 启发学生再造想象

地理再造想象可以凭借填充地图上的一些背景地理要素, 如政区界线、河流、海岸线等, 在头脑里再造要素完善的地图形象。“地图旅行”就是一种有效的再造想象方式, 例如沿京广交通线 (见图3) 从起点到终点, 再现沿途经过的城市 (广州、长沙、武汉、郑州、石家庄、北京等) 、地形区 (珠江三角洲、两广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 、矿产资源分布 (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等)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自然景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等, 学生一边想象, 一边指图, 再造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3. 空间组合, 广泛联系

建立在空间概念基础上的想象, 使活跃在空间的许多映像在头脑中进行组合、叠加、加工, 出现新形象。例如, 讲授“中国跨流域调水”时, 先让学生复习《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 分组讨论, 然后让每组学生都当当“调水工程”的“总设计师”, 要求学生大胆设想, “规划于图”, 把自己的调水方案表达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 形成理想的南水北调的调水方案。

四 启发“析图”,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间接的反映, 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思维包括地理形象思维和地理逻辑思维, 凡是思维都必须有物质作为载体, 而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地图完成这一认识过程,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地理教学中, 不能把地图仅当做直观教具,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把握地图所蕴涵的地理信息, 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2]吴国强.谈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育革新, 2007 (5)

[3]朱炎鸿.关于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J].考试周刊, 2008 (49)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论文 第8篇

一、地图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及某些地图的特征, 可将地图归纳成一定的种类。

1. 地图根据比例尺的大小可划分为小比例尺地图 (小于1:100万) 、中比例尺地图 (1:100万---1:10万) 、大比例尺地图 (大于1:10万) 。

2. 根据地图内容可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普通地图又可分为普通地理图和地形图, 专题地图可分为自然地图和人文地图。自然地图包括:气候地图、植被地图、水文地图、地形图、土壤图等;人文地图包括:工业地图、农业地图、交通地图、人口地图等。

3. 根据用途地图可分为通用地图和专用地图。通用地图包括交通图、航海图、旅游图, 专用地图包括宇航图等。

4. 根据制图区域范围可分为自然区域地图 (如亚马孙流域地图、东北平原地图) 、国家地图、大洲地图、世界地图等。

5. 根据呈现方式分为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等。

此外还有其他形式的地图, 如教学挂图、立体地图等。

二、正确使用地图的方法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精髓, 更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地图是地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犹如字典是语文学习的工具。

1. 图文结合、图文转换。在每年的地理高考中, 许多试卷上看似没有图而却考察地图知识,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构建“脑地图”。即学习时要把书与图相结合, 将地理知识逐一落实在图上并熟记, 学习地理要图不离手, 并能把地图印在脑子里。这样, 我们解答问题时, 一幅幅清晰的地图就出现在大脑中, 从而, 所需信息就准确快速地脱口而出, 即形成“脑地图”。

2. 通过读图来确定空间方位。从历年高考试题中可知, 很多知识点是直接或间接地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就是地图定位, 尤其是经纬网地图定位。图上给出经纬网, 要求根据经纬网确定该地的具体位置并判断该地的地形、气候、水文、工农业生产活动等。通过地图可以形象直观地掌握理知识, 进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 同时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阐明了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组合与联系。

3. 地图学习要学会窥一斑而知全貌。地理高考中, 经常给出一个很小的区域地图, 只凭外貌和轮廓很难判断该地, 我们只有掌握了瞥一隅而知全局的本领才能在高考中获胜。还要学会把地图分类, 如日照图、地形剖面图等。读图时还要注意先主后次、先大后小、先粗后细的顺序;其次看清地图的三要素;最后确定该地的位置范围, 进而深入分析该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和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

4. 图文结合, 增强记忆。地理知识主要是图文之间的转化, 所以读图能力的培养在地理学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高一的学生, 因为自然地理部分中各类图比较多, 学生又易混淆,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地图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尽管地理内容繁杂, 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反应在相关图上的位置, 比如著名的高原、山脉、河湖、海峡等的分布, 这些单调的地理事物放到地图中, 把文字转化成地图, 知识就容易掌握。

5. 识图记忆、简化地图。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如辨方向、量算距离、了解经纬网等。根据需要, 把地图简化处理, 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 保留相关信息, 突出重点。

三、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 学好地图, 再学地理就事半功倍。据有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 人体大脑对外界的刺激敏感度是不同的, 因此, 对知识的吸收比例也是不同的:视觉约83%、听觉约11%、其它占约6%。在地理知识中, 与视觉有关的“图象信息”占绝对高的比例, 如“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及三圈环流图、洋流图”等。因此, 我们在分析地理问题时, 如果能把地理知识对应到地图上, 并且调用“脑地图”中的知识将文字和地图一一对应, 让字与图产生“共振”, 从而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完整清晰的地图, 这样地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 学好地图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地图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 也是它与政治、历史的不同之处。离开了地图, 地理教学就无法顺利完成, 而且, 地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渠道, 地图还能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的目的。

3. 学好地图, 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地理学习中, 空间观念是很重要的, 只有很强的立体空间感, 才能更加灵活地掌握地理知识, 才能高效正确地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 进而从中寻找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 所以,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并形成正确的空间思维, 才能更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地图教学论文 第9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教学法,有效措施,提高

地理是一门与自然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在地理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知识联系在一起的图像,学生在观看这些图像的时候可以学到许多地理学知识。另外,地理图像的特点就是它非常具体,通过这些图像,学生可以理解那些不易理解清楚的抽象概念,从而熟练地掌握地理信息,帮助自己系统的学习地理。因此,提高地图教学的效率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教学效率的提高相应的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思考,不断完善自己,实现学生自身的提高。以下就是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的有效提高地图教学法的措施:

一、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导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地图

地理学科的特点就是文字与图形结合,并且图形的比例占据了百分之四十,这些图形、图像与教材中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对学生而言,正确的认识这些图像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地图学习,我们教师就需要发挥自身的教导作用,在课堂上积极地讲解地图知识,引导学生消化这些知识,及时认真的回复学生所能提出的问题,进而实现讲解答疑的完美教学,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度。比如在学习《行星地球》的时候,这一章的内容中有许多学生不理解的概念,如天体、自转轴、方向、周期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笔者就在地图上将这些概念标出来,然后让学生对应着图像去理解这些概念。再比如说,在学习《地球上的水》的时候,学生不理解水循环的图像,因此笔者就耐心的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实践证明,笔者的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我的耐心讲解下很快地就理解了课本中的内容。由此可见,教师的耐心讲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多注重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将某些重要的图像加以标注就会让学生记忆,既会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二、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向学生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的知识非常杂,这也就造成了地理图像的种类非常多,学生不可能在没有进行任何的整理之下记住所有的图像,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图像积累的重要性强调给学生,让他们知道积累这些图像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说在学习《城市与城市化》的时候,这章就有许多关于人口分布的图像,而在学习《农业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的时候,课文中又有着关于地域的图形,城市与农业区域的知识基本上是没有交接的,这也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办法进行两者的联系,倘若让学生同时做这两个章节的综合习题,学生就没什么办法较快地解决,因为他们可能会被图像混肴,从而失去自己正确的判断。这时积累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如果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将这些图像的信息记录在大脑中,那么学生在解决这些习题的时候就会非常轻松,因为他们看得多了,他们就会对一个概念非常熟悉,因此他们也就能够快速地解决这些问题了。所以我们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强调图像积累的重要性,让学生将平时上课遇到的重要的地理图像记录下来,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与复习。

三、教师需要强调图形分类的重要性

地理图形的种类非常多,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图形都深印脑海,即使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已积累了一些图像,他们也不可能清楚地记忆每一种图像,即便学生记住了这些图像,他们也可能因为图像过于相似而产生混肴,因此,做好图像的分类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因为地理教材中的知识都是非常抽象的,但是地理教材中也有着许多图像,这些图像是非常具体的,这就使得地理这门学科集抽象与具体于一身,学生要想学好这门学科,就需要具备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具体的识图能力。笔者觉得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识图能力,他们首先就需要对这些地理图像进行分类,了解每一种图像所具有的一种特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比如说在学习《太阳系与地月系》的时候,学生就需要了解星系图,而在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的时候,学生就需要熟记水循环的图像,在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的时候,学生就需要学习一些地形图,如果学生不管什么就一股脑的将这些图像记忆下来的话,那么学生的效率必然不会很高,甚至还会让学生混肴。因此,学生要学会将这些图像分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记忆图像,提高学生自身的地理学习能力。实践证明,笔者的教学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我的强调下都开始认真地分类地图,彻底地掌握了相关的地理知识。

小结

浅谈高中地理教育中地图的应用 第10篇

一、地图的分类

1. 演变型地图。

这类地图反映地理现象的演变发展或运动变化。如《大陆漂移示意图》和习题中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图》, 都是演变型的插图。这类图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引起他们对大自然奥秘探索的兴趣。

2. 比较型地图。

两种属于同一范畴的地理现象的地图学生容易混淆, 通过两张图的并列比较, 一正一反, 相得益彰。如冷锋与暖锋、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气旋与反气旋、亚洲的冬季风与夏季风、背斜与向斜等等。这类插图有的属于对自然界直观的素描, 形象生动。这类比较型的插图要仔细对照从中找寻异同点。比如从表面现象看, 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都有降水过程, 并且两图中都是暖气团在上, 冷气团在下, 区别在于哪种气团“主动”, 可让学生从冷气团箭头的指向, 明辨冷锋和暖锋的不同含义。

3. 定量型地图。

这类插图指含有绝对数值和比例数值的统计图表, 数量虽少, 但运用得好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作用。如《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是很好的定量分析图型。从此图中的几个百分比数字可以分析出下列几点:第一, 我国农业构成农、林、牧、副、渔齐全;第二, 种植业在农业产值构成中占绝对优势;第三, 农业结构还不合理, 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 林业和渔业比重太小。通过分析进一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利弊及努力方向。

4. 关联型地图。

这类地图粗略一看, 似乎杂乱无章, 但是仔细一看, 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它是有规律的、有章可循、互为关联的。如第四章第二节中的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式, 对内外各种营力作用的相互关系通过箭头联系, 物质循环规律模式就一目了然。这些图都按顺序反映了前因后果、先后关联, 这对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帮助。

二、读图

1. 先读图的主题, 即图名。

通过图名的阅读, 把握住图的核心。如《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 从图名我们可以了解到两层含义:其一, 图中主要描述了陆地自然景观类型的分布位置;其二, 展示出陆地自然景观与水分、热量之间的关系。由此再去看图, 我们将会发现XY两轴中, 沿指示方向, X轴为水分由多到少, Y轴为热量由少到多。通过对图名的分析和对图像的对比联想, 我们便可将这张图中的未知要素补充完整, 从而为完成习题奠定基础。

2. 确定该图所在的位置和图中方向。

题中已经注明位置和方向的自然最好, 对于没有注明的, 我们就必须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分布、海陆分布、海陆或政区轮廓、地形起伏、山河走向、等值线的曲直疏密或走向等特征, 以及经纬度值的增减、常见地名或注记、地转偏向力方向、盛行风向、地球运动方向、太阳高度或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等线索, 来确定该图所在的位置和图中方向。

3. 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这些细节有的地图有, 而有的则没有, 学生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存在。

4. 注意细节。

知道了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后, 要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 不要遗漏每一个信息, 并且要注重各信息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会联系, 学会联想。

三、绘图

刍议高中地理课堂中地图教学的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地图教学;经纬度

【中图分类号】G633.55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由于知识点分散,而且有关概念具有抽象性,并未形成一个健全的知识系统,进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理。地图教学由于能够将地图和教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技术,从而使得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更佳。因而必须将地图教学广泛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早日完成教学目标。

一、地图教学对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

在教育体制不断健全的作用下,高中地理教学已经成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充分了解地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当前,我国亟需具有专业性技术的地理人才,因为地理知识中保护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内容,相关人员将地理知识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能够更好的探寻地理规律,进而为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关键时期,地图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有利于学生学习与地理有关的内容,从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保障。

二、地图教学的内容

(一)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是地图教学的中内容之一,完善的教学环境能够改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地图教学的环境包含设置情境、发现问题、自我探索、教师辅导、联系巩固等内容,地理教师按照环节和教学理论进行地理教学,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更愿意探索和发现问题,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能力,而且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1]。此外,地图教学还强调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使得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作用下,培养出丰富的想象力,然后让地理课堂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课本插图

在地图教学中,课本插图是比较直观的教学工具。同时也是地理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因为课本插图起到了双重的作用。通常来讲,地理插图具有很多功能。例如,能够将文字与图像紧密联系在一起,互相补充,从而正确阐述地理规律和成因,然后通過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此外,课本插图能够培养学生的智能,并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由于课本插图的种类繁多,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灵活,学生在健全的课本插图体系下,可以培养其感性意识,因而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三、高中地理课堂实施地图教学的过程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地图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某高中将地图教学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课堂实施地图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目标。通过优化课堂教学,使得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地理知识,最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人教版高二《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图片插入在多媒体课件中,这样学生可以对经纬度、交通、地形等有全方面的认知。同时在地图教学环境下,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促使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有深刻的了解,并提出意见[2]。此时,学生能够形成空间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思维方法,继而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

(二)传授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

比例尺、注记、方向等内容是地图中的重要要素,学生只有熟知这些内容,才能够有利于其对其他地理知识的学习,因而地理教师在将地图教学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传授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使得学生观察地理图表,然后学生对不同类别的景观图、分布图等进行判读,从而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比如,在分析等高线图、等压线图时,学生一定要找到等值线的弯曲、疏密关键点,进而对山峰位置、集水线等予以正确分析。同时,结合着地图的图例、名称等相关要素,明确划分出地图的类型和地域范围。总之,将地图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最终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地图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通过地图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地理去积极思考,从而提升其对地图图表的空间、逻辑思维等能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并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继而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借助于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积累经验。此外,在进行地图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对地理图表等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和分析。例如,结合地形、地理位置、资源、水文等信息,以及人口和气候等特点,对地图加以判别,最终培养其综合能力。

结束语:

高中地理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地理规律起到关键作用。高中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将地图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向学生传授读图、用图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规律,并灵活运用地图教学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凡英.新课标下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东方文化周刊,2014(20):98-98.

初中地理的地图教学策略 第12篇

一、用图识图,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地理课堂如果做到“教有趣、以趣促学”, 那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笔者在讲七年级下册《美国》时, 发现有很多学生喜欢看美国的NBA比赛, 课前布置学生任务, 要求课中展示, 让学生根据NBA的30支球队的分布, 做一个球队的分布图, 并且观察各个球队所在城市的位置, 了解其名称的由来。如姚明以前所效力的休斯顿火箭队, 为什么叫“火箭队”?因为该市是美国的航天城, 是美国航天局所在地;而底特律活塞队的由来是因为以前的汽车城, 老板是从事活塞制造业的。通过在地图找出这些城市的位置, 学生比较感兴趣, 这有利于加强教材的直观性, 使学生乐于学习。又如笔者在绪言“与同学谈地理”一课中, 启发学生思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男子100米、200米的双料冠军是拉丁美洲牙买加的博尔特, 为什么美洲和非洲高原的黑人选手, 在国际中长跑中, 常能取得好的成绩?学生积极思考, 得到结论:“高原上的选手, 因为适应了缺氧的环境, 在缺氧耐受力方面有优势。”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那么我国的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 能不能仿效美洲和非洲高原运动员的做法呢?让学生展开讨论, 畅所欲言。通过创设情境,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和学习, 教学效率提高了。

二、引图识图, 获取新知

学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农作物、交通、城市等内容, 利用地图学习, 要比读课文更直观、形象, 更容易形成空间概念, 学生更能感知和理解知识。比如, 笔者在讲八年级《疆域》中的中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时, 就以课本插图为核心, 让学生结合文字读图, 让学生找出纬线读出, 我国位于52°N~4°N之间, 判断出我国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 大部分在北温带, 一小部分在热带, 没有寒带。这样的纬度位置导致我国热量充足, 跨纬度大, 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还通过经线读出, 我国位于70°E~135°E之间, 判断出我国位于在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然后让学生熟悉图中注记, 读出我国是位于亚洲东部和太平洋西岸, 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再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的位置, 加以比较, 说明我国地理位置更加优越的原因。

三、图文转换, 巩固知识

课本中有许多地图是配合课文内容而设计的, 可以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 也可以对课文内容加以补充和拓展的, 文字用于解释地图, 地图又为文字作注释。地图是文字的载体, 单独掌握文字部分忽略了地图, 掌握的知识是片面的、枯燥的。课本中有许多地图是直接表达地理事物, 特别是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地理事物。笔者在讲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时, 让学生按照方位“东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北部边疆省区”, 结合地图, 按空间方位找到和记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然后为学生提供一组顺口溜“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二宁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渝, 内蒙台海福吉安”, 进一步在地图上找到这些省区的位置。这样充分利用地图, 图文结合, 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 记忆更扎实, 效果更明显。

四、创绘地图, 增强记忆

笔者在讲八年级《中国地形》时, 首先对学生进行画图指导, 明确山脉、河流等在地图上用什么图例来表示的。明确指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是中国地形隆起的脊梁, 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而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地图基础知识后, 能够画出简单的地图。然后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画出主要山脉的分布, 由学习小组共同评价, 然后在画好的山脉之间填上地形区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这样学生就明了了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我国地形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通过学生绘制略图, 可以减少教师的讲解, 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了, 知识的记忆力更强了。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下一篇:国外的不动产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