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

2024-05-17

中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精选12篇)

中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 第1篇

一、以读促写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只有在有足够量的信息输入的情况下, 语言输出才有可能。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学生缺乏足够的语言和素材的积累。除了认真阅读、学习教材外, 阅读英语报刊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语言输入的途径。报刊具有信息量大, 时效性强, 语言丰富, 所选材料源于生活、贴近现实等特点。通过进行大量广泛的英语阅读, 学生既能提高阅读技能, 又获取了大量信息和写作的素材, 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同时扩充了词汇量, 增强了英语语感, 提高了对句子结构和篇章布局结构的认识, 学会了对文章的鉴赏, 并能把积累的词句运用于写作中, 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达到有机统一, 有效地提高了英语的读写能力。

二、写作技能训练

写作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可从以下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写作技能训练。

1. 输入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构思的活动。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 根据写作的题材和主题、写作的目的、读者的期望, 发挥思考和想象, 写下与主题相关的想法和观点。这个阶段不必拘泥于观点与语法的正误、修辞是否得体、文章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等, 尽量以简单的单词、词组或句子形式将想法表达出来。可用数字标明各要点, 再进行取舍。

2. 初稿阶段。

写初稿是进一步整理思想、确定写作内容的过程。学生经过认真的构思后, 进入到初稿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首先将构思用语言表达出来, 把握正确的写作方向。教师应监控这一过程。首先, 确定写作的体裁、格式、人称和时态。其次, 列出提纲要点, 确保要点完整, 要求学生将重点放在内容的表达上, 尽可能选用自己最熟悉又较贴切的合适的词汇、句型来组织语言, 写成句子,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必要的修辞, 句式表达要多样化, 避免过于单一的句式。鼓励学生使用非谓语动词、复合句、感叹句等。再次, 要合理使用过渡词, 使得句子衔接连贯, 行文流畅。提示学生, 写作是一个需要反复推敲的思维创造过程, 可以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初稿。教师可以进行巡视, 就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和指导。

3. 定稿阶段。

互相反馈意见后, 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 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检查修改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主题是否突出, 内容是否充实, 段落结构是否合理, 文体是否得当, 句型是否正确, 有无语法错误, 用词是否得当, 内容与写作目的是否一致, 开头、结尾是否合理, 细节是否典型、富有条理, 有无大小写、拼写等错误等等。重新考虑修改后最后定稿。提醒学生注意页面的整洁美观。

三、写作练习方式

1. 仿写。

语言学习从模仿开始。仿写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可以仿写阅读中碰到的基本句型, 仿写文章的结构形式, 仿写作者的思路、表达方式, 从中还可以领悟到语言的规范性。

2. 扩写。

在学生吸收语言素材后,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抓住典型, 把握重点, 展开联想, 根据上下文, 从心理、逻辑关系、行为等多方面进行扩写。

3. 抄写。

教师提供给学生经典语句、段落, 优秀小短文, 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抄写, 如通过书法比赛、办小板报、写标语、办墙报等形式进行, 这样还可以促使学生注意写作的美观与整洁要求。

四、学生作文的评阅

对于学生的习作, 教师要注意批改效果, 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评阅, 体现评价的多样性与多元化。如,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的作文不宜改得过细, 重在鼓励, 或直接给出教师认为正确的表达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的作文, 教师可以针对总体问题进行评价, 让学生根据评语找出具体的错误并进行修改。班级讲评应注意给予学生及时、准确的反馈并作总结, 归纳出普遍存在的错误并指导正确的表达法, 避免学生再犯同样的错误。评改过程不应仅着眼于错误的改正, 对于学生好的表达、描述也要指出来, 让学生领悟好的表达方法。还可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当作范文, 让学生互相交流, 给学生增加自信心。

中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 第2篇

培养与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之我见

文/吴超婵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对外交往日益密切及高考试题的不断改革,英语写作能力愈见重要。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加强基础训练,循序渐进地系统指导,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提高,从量变到质变。主要论述如何加强英语写作的基础训练及如何有系统地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基础;循序渐进;提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对外交往日益密切,这对国人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会“说”,还要求会“写”。另外,英语写作既是高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英语综合能力考查的一个方向。因此,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词汇量、词法和句法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等素质的综合体现,而这些素质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只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基础训练,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指导,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一、夯实英语写作基础

1.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有不少英语教育专家指出,写好英语作文的一个成功秘诀是“英语思维线”,即由构思到完成都是用英语来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比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结合教学内容,尽量用英语授课,同时也鼓励学生多讲英语,做到师生和学生间尽量用英语交流。此外还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观看英语电影、开展英语游戏活动、举办英语角等,从视、听、说三方面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渐习惯用英语来思维,为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练好写作基本功

基本功训练可从“横向”和“纵向”入手。“横向”是指学生的词汇量的储备和词法、语法使用能力的训练。教师要求学生每天熟悉课本的单词,课前用5分钟时间考核学生记忆单词的情况;建议学生多看英语课外书,多摘抄单词,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严格规范学生的书写,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熟记英语句型,并训练学生套用英语句型造句的能力,鼓励学生多用简单句或短句,尽量避免繁杂,同时还要多让学生进行组词成句、组句成段的练习。“纵向”指学生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培养。每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与格式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先让学生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格式和要求,然后指导学生按一般的写作过程来完成作文,即定题→构思→收集材料→拟定提纲→写初稿→修改定稿。拟定提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为一个好的提纲可以帮助学生扩大思路,整理素材,并且明确写作的中心思想,不致走题。

坚持狠抓“纵横”二线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就会不断提高,在进行书面表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底了。

二、加强写法训练

1.个人写作和集体讨论相结合

传统的写作课通常是遵循教师讲―学生个人练―教师改的程序,因此很多学生觉得单独写作是一件枯燥而且困难的事。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写作过程,写作课可以“Groupwork”的形式进行。如,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Our School”的文章时,课堂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要求学生分组讨论“Our School”一文的.写作重点,每组选一个学生做笔记记录讨论情况。在讨论期间,教师可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指导学生查找出他们不会表达的词汇。(2)讨论结束,每组做笔记的学生向全班汇报讨论情况,其他组的学生提问或讨论,最后教师补充意见。(3)学生开始写作。写作结束后,每位学生找同组的一个组员阅读他的文章并给出意见。(4)教师提供范文,学生核对,有问题的可提出来让教师帮忙解决。以这种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训练,一方面可以弥补个人写作的单调性,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只要个人写作与集体讨论两种训练形式灵活结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必有促进作用。

2.巧用范文

在训练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范文可以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使用好范文,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前,教师可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分析各种文体的要求,给学生树立一个样板,让学生从中明白正确的写作格式。每次习作后,教师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两篇可供参考的文章,可使学生在紧张的思考和写作之后比较自己的习作与范文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距,衡量自己答题的准确度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英语文章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平时应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多收集好文章,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以至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3.重视批改与讲评

抓好习作的批改与讲评,及时处理学生反馈的信息,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批改习作可采取三种方式进行:(1)教师面批,即抽查部分学生的作文评阅,采用当面批改的形式。(2)学生分组讨论自评或互评。教师在批阅学生习作时,对其中的错误不作详细的批改纠正,而是打上符号表示该错误的类

别,如“W”(Word)指用词不当,“G”(Grammar)指语法错误,“T”(Tense)指时态不对,“V”(Voice)指语态不当,“L”(Logic)指句子结构错误,“――”表示大小写和标点符号错误,“∧”指漏字等。学生分四人一组,互相讨论自己与组员的作文中存在的错误及其改正方法,若有疑问的,可以当场请教教师。这样既可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师收齐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这种方式虽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可以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改善。三种批改习作的方式可以交替使用,灵活结合,以达到互相补充和相得益彰的效果。此外,在批阅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记录习作中存在的带普遍性和典型性错误的情况,在讲评课上向学生指出来,及时进行讲评和解答学生的问题,而且还要把学生中写得较好的习作张贴出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励学生比优

赶优。

4.限时训练,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综合提高

快速高效是当今社会的大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必须要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学生进行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作文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可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收信息,并加以分析和整理,迅速表达信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和发挥他们的写作潜能。但对学生来说,这是一大难关,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时间。开始训练时,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作文,且可向学生提供一些与写作材料有关的拟用词语,这样可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随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写作技巧的进步,限定的时间可减少至15分钟。经常性地进行限时训练,不仅可以杜绝学生写作拖拉的坏习惯,还能提高学生临场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鼓励学生敢于成功

学生的词汇量、词法和句法能力是英语写作的基础,有了扎实的基础,学生的习作才能言辞达意。不断积少成多的成功,学生才会对写作更感兴趣。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在词量、文法等方面的进步,引导学生不断突破,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把写得较好的学生习作编辑成文集,供其他学生学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较优秀的学生作品,鼓励学生投稿,争取更大的荣誉。妙笔生花不是梦,相信通过师生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

提高。

参考文献:

[1]谢云锦,王萱。中学英语典型课示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赵谊,梁晋元。中国中学生英语优秀作文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05.

初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途径 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和作文经验,而感到写作文吃力,往往对写作文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这种现状使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得不深思:怎样才能使学生由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呢?我想只有确实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下面我“抛砖引玉”就个人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的几点所得与同行们共勉。

一、引向生活,自主体验、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因此,教师应引领学生勇敢地冲出艺术家们构筑的超脱社会现实的“象牙宝塔”走向现实生活的“十字街头”。去感受自己真实的生活、抒写健康的人格。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到生活中去体验、积累素材呢?

1、置身挑战,激发自主体验的热情。在教学中我常打破常规设计一些特别的作文题《喜事一箩筐》《动物大通缉》《谚语超级连接》使学生无法抄套,只有去体验生活才能找到习作的素材。学生好胜心强,他们喜欢挑战困难、挑战自我。他们就会自主的去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2提供体验环境,成全自主体验。教师组织学生上一次网,亲自体验一下网络查询、发送邮件的神奇和快乐;让学生在雾天到自己喜欢的地方:田间、小丘、树林、街道,亲身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与美丽;组织一次班队会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体验的环境,学生获得体验的难度降低了,使学生感受到体验中的乐趣。满足他们体验的欲望。

3、记录体验,丰富积累。要让学生学会写生活札记、日记、随笔等,让他们把身边的新鲜事物及自己的独特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加以整理,使学生的内心感受得到充实,人格得到升华,见识得到拓展。从而丰富学生知识、情感的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体验生活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自主创新、自由表达

写作训练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加强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如何科学的进行写作训练呢?

首先,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的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故而,在习作教学中,教师须彻底放弃自己的权威,建立一种民主的教学活动,把课堂空间和主控权留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允许不会,允许犯错误,没有嘲笑和指责。使师生沉浸在一种和谐、温暖、博大的氛围之中。让学生想说什么就毫无顾忌的说,想写什么就毫无隐藏的写。为学生在习作中自主创新提供合适的“土壤”。

其次,教师要探索写作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自由倾吐,自主创新。

1、鼓励学生自主拟题、创新立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学中少给学生《难忘的一个人》《难忘的一件事》等一些老套的学生一看就觉乏味的作文题目。而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喜好自由的拟题、立意。例如:一次关于未来畅想的习作。我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学生们自主设计出了他们感兴趣的作文题《2020年的我》《天空之城》《我的家——月球冰川巷8号》《永别了,地球》这些题目想象力丰富极具创意、新意。立意也富有个性,有的写未来美好、进步,有的写未来丑陋、落后……

2、鼓励学生多元化选材,即不受传统观点束缚,敢于另辟蹊径,从不同的方位、角度观察思考,敢于标新立异,用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等多样化的思维来选出新异之材。例如:习作《我的老师》时,学生自主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方面来表达,有的选择写教学中严厉的老师,有的选择生活中幽默的老师,有的选择写别人眼里古怪的老师……这些材料新颖、不拘一格。

3、鼓励学生自由谈吐。淡化文体意识,提倡不拘一格地表达,即不限于写记叙文,还可自由写作日记、书记、生活杂感等。放开思想表达的限制,绝不让学生只去表达“爱”。憎恨的、厌恶的、赞美的、批评的都鼓励学生写出来。多想象和幻想,使学生重拾自由表达的乐趣。

再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创新习作表示欣赏、加以保护,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三、授以方法,有效引导、自主评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评改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地深入思考去凝练作文的过程,因而学生能在此时自主的总结经验,内化写作技能。教师绝不能删删改改代替学生的深入思考。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呢?

首先,授之以“改”法,让学生的自主评改有“法”可依。现简介几种:

1、符号标明法。修改文章的方法一般有:批、改、增、删、调、换几种。用表示修改的规范符号标明要改的地方、范围、性质,指示修改的方式和思路。教师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各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后,学生便可依照此法修改文章了。

2、划线标号法。教师可事先将印好的“修改文章八查表”发给学生,即一查中心是否突出,二查条理是否清楚,三查内容是否充实,四查详略是否得当,五查结构是否完整,六查句子是否通顺,七查用词是否确切,八查标点是否准确。”批阅时,在存在问题的地方分别标以一至八的数码;供写者修改时参考。

3、三读三改法。初读——修改内容和结构。通过初读,判断文章的各部分内容是否安排得当,结构是否合适。从总体上对文章的框架进行剖析,以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细读——修改词句。在细读时,认真推敲、揣摩文中的词、句运用是否准确、具体,改正错、漏的字、词、句、标点,规范拗口的语句等,使习作语言通顺。

品读——修饰生色。指引学生有感情地品读习作,运用已掌握的词汇、句式及修辞手法对习作进行提高性的修饰润色,以达到更好的质量。

其次,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评改,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教师应该认真作好准备:习作前引导学生依据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表达等一般顺序及要求,分析习作的具体要求,制定“作文目标”。习作后教师浏览学生习作,确定评改重点。按“简要总评——逐条自评——自主修改——互评互改”这几个环节进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评改。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 第4篇

关键词:提高,能力,兴趣,观察,修改,评价,阅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 我深感作文教学的难度大, 头绪多, 有无从下手之感。同时, 在实际教学中也经常出现学生怕写、不会写、没啥可写等多种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差。那么, 怎样改变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 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 体验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 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让学生想写、爱写、乐写。

(一) 将优秀作文结集成册或展示发表

每学期即将结束时, 教师可把写得好的作文装订成册, 做成优秀作文集供大家阅读;教师也可以将佳作挑选出来, 或在室外橱窗内展示, 或向杂志报社推荐, 也可以通过网络发到互联网上。这些做法的实施, 使受到褒奖的学生欢天喜地, 获得成功的快乐, 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写作中去, 越喜欢写越想写, 越想写越放得开写, 越放得开写越写得好, 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合理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联系实际, 是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课本插图、实物、教具、谜语、故事、游戏、表演等形式, 运用生动活泼、儿童化的语言创设各种情境, 使学生对写作文趣味盎然。

二、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泉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就会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创作来源于生活, 小学生作文也一样, 有内容可写, 有话可说, 才会成就一篇作文。观察是学生了解周围事物、积累作文素材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当学生进行观察的时候, 教师要适当进行指导。首先要丰富观察的内容。校园中的人、事、景、物都是学生观察的对象。好多学生平时无东西可观察, 就是因为缺少发现事物的敏锐眼光, 不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告诉学生要有目的、按一定顺序、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去观察。再次就是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注意对比。把观察的事物与自己熟悉的事物作比较, 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 从而更快地抓住所观察事物的特点。最后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注意细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观察时不可以平均用时, 要有重点, 尽可能观察生活中有价值的细节。如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事物细小的变化等。由此看来, 我们在深入生活时要多角度、多方位、多方面地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 这样才能获得写作的源泉, 积累丰富的材料, 为提高写作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多读勤写, 循序渐进

平时靠积累, 用时靠发挥。多读和勤写为积累素材提供了最有效的途径。阅读可以扩大人的视野, 增强人的知识素养, 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体验社会生活, 可以为我们提供无法亲自接触到的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的古训都说明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密切关系。阅读时应该分清主次, 分清哪些应该精读, 哪些应该略读。阅读对写作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材料的积累, 另一方面是语言技巧的借鉴。因此, 在指导作文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

当然, 光说不练也不行, 写作能力的提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写作训练来进行, 这就要求我们要勤写、多练。古谚曰:“读十篇不如做一篇。”坚持勤写、多练, 首先要持之以恒, 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也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个阶梯, 长期坚持。因此, 教师平时应多鼓励学生多练笔, 多摘抄, 如写日记、周记、写读书笔记、写小片段等,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提高写作水平。倘若小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 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 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 在平时作文教学中, 我强调每位学生每三天至少练笔一次, 内容不限。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笔头熟了, 素材也丰富了, 还能将有些内容运用到作文中去, 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四、反复修改, 感受快乐

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 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俄国作家契诃夫曾说过:“写作的艺术, 其实并不是写的艺术, 而是删去写得不好的东西的艺术。”古今中外成名作家均注重文章的修改, 这就充分证明了修改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 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这项要求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 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文章优劣的能力, 又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写作能力。好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因此, 必须使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修改的方法有很多种: (1) 按提纲修改。学生作文初稿完成后, 可要求他们按照作文前所列的提纲逐项进行检查, 看看是否离题或者是否要补充。 (2) 集体修改或互相修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有的达不到预期目的, 批改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知识面窄, 或是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而采用集体批改、互相修改的方式, 既达到了互相借鉴学习、共同促进提高的目的, 又使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反复修改。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才是作文批改训练的最终目的。在这一过程中, 要求学生遵循“多读”的原则, 作文写完后先轻声读一两遍, 统观全文, 边读边思考;接着逐句逐段地细读, 边读边加批注, 边读边改;改好后再进行复查,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五、完善评价, 树立自信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 教师在作文批阅、讲评过程中很少表扬学生, 更多的是批评或指责。于是, 学生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信心, 自然也就失去了写作的“灵感”, 就更别说要写出有个性的文章了。针对这种情况, 作文教学要完善评价方式, 树立学生自信心。赏识性的评价, 是促使学生迈向成功作文的第一步。小学生的自我实现依赖于教师或家长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 是与荣誉感相同的表现自我、炫耀自我的心理需要。我们要抓住时机, 再差的作文, 也要“沙里淘金”, 挖掘一些闪光点, 不能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 评语里肯定。不管是“旁批”“眉批”还是“总批”, 都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 然后再中肯地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修改方法, 这样就不会挫伤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了。 (2) 公开讲评。每次作文后, 教师都应当众公开讲评, 这也是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对好的文章, 教师应当成范文读给学生, 并指出好在哪里, 以供他们在写作中吸取好的一面, 也应让学生发表其见解, 指出毛病, 在以后的写作中摒弃, 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中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 第5篇

【摘要】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身边人事物缺乏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因而他们的写作能力相当低下。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3、加强协作能力训练。

【关键词】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写作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身边人事物缺乏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因而导致他们的写作能力相当低下。害怕写作,“没有写的”“不知道写啥子”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口头禅。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好敷衍成篇。内容往往千篇一律,虚假不实;语言干瘪无生气;缺乏想象力。怎样才能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学习,我在这里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它能把学生“要我写”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写”的自主行为。针对当

前农村初中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情况,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积极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写作兴趣。

首先,写熟悉的内容,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看出,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难以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说真话,说实话。因此,作文命题应开放,在内容方面应该紧紧围绕农村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物、景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有想表达的愿望,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的冲动。可以出一组作文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选一个来写。例如:《我的妈妈》 ;《我的爸爸》 ;《妈妈,我想对你说》;《老师,我想对你说》;或者干脆出一个半命题作文“《我的》”,让学生补充完整后再作文,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此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举此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就会谈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各有各的具体的想法、做法、结果就会获得不同的感受,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肯定各有千秋,各不相同。

其次,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的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

会出现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经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这样小作者的眼睛就会一亮,神情会高兴。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范读,就会激发他(她)对作文产生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特别是能够激发作文学困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而由“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

第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如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将学生作文中优秀的作文,甚至段、句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尝。选到的同学就会信心十足,继续努力,而没有被选到的会拼命努力的学习追赶别人。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相关报刊、杂志单位投稿发表。如学生习作《我的“怪”老师》《抢电视》、《做一朵花的知己》等在《天全教育》上发表后,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倍增,打消了惧怕作文的疑虑,有的还主动交给老师修改。还可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阅读自己的优秀习作。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我要写”的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这样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水平和文章质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不可能写出好作文。观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更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需要有目

标,有顺序的观察事物。观察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这样才能清楚、流畅、准确地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

其次,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比如带领学生观看校园内的“上下楼道,请靠右行”“请勿喧哗”等警示语。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其他学生的所作所为,学生们就会发现有的学生视而不见,上下楼道不分左右,过道时高声喧哗,相互追逐;有的学生特别遵守纪律。回到教室之后,学生们纷纷发言之后,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这样不仅顺利地完成了作文,而且同时也对学生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一举两得。

最后,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教师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积累一些写作必备的材料,如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大小小的事件、千变万化的景物以及情感、哲理都是写作必备的材料。还可以按学生自己的喜好积累其他方面的材料,如名人名言、优美文段或篇章、一些历史事件或故事、神话、传说等等。

3.加强写作能力训练

3.1从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指导。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可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从写作的角度来对课文进行写作的分析和指导,让学生从课文中了解更多的写作基本知识、写作方法等。如朱自清《背影》中的开

头用的就是开门见山的写法,直接点题。这样,让读者感觉到简洁又直截了当。结尾时又和开头照应,用的是首尾照应的写法。又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不必说碧绿的„„”一段,是对景物进行细致、多层次、动静结合的描写。还有其他课文中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等等。

3.2仿写名篇。仿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名篇具有用词准确规范、写人记事感染力强、写作特色显著等特点。仿写名篇,可帮助学生很快地吸收名篇中有价值的东西,有利于学生正确、快捷地进入写作正轨。我们使用教材中有不少名篇。教师可按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仿写训练。如作文开头结尾的训练、写景写人的训练,等等。在开头和结尾写景方面,鲁迅的《故乡》的开头和结尾都写景,又首尾照应且情真意切,在深化主题方面起了很大作用。老舍《济南的冬天》在写景方面也非常突出,对学生进行写景训练不妨仿写这些名篇文章来练练。

3.3片断写作与整篇写作的训练。写作基本能力训练可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片段作文练习。片段作文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写好片段作文是今后写好一篇完整文章的基础。片段作文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可以暂时不考虑整篇文章的主题、结构和布局等因素,也不求全,可单就人、事、景、物的某方面或局部做单一性的写作训练。如专门描写人的外貌、记一件事情的片段、写某一季节的特

定的景和物等。写作的字数、方式可不和统一要求。

其次是完整的作文练习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 第一、主题思想的提炼。作文必须根据所给的题目或材料先定好主题思想。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同学们平时多关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一般而言,颂扬憧憬美好生活、弘扬高尚思想品德、批评不良行为等,都可作为初中学生写作文时考虑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当然,这些主题的形成都应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表达“家庭成员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遇事多从对方立场作考虑” 的主题思想,就是从现实生活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如果平时学生多关注和思考生活,想想事件给了自己什么启发。那么,写作时要选定好主题思想就不难了。

第二、作文提纲的拟写。文章结构和材料的恰当运用能较好地表达主题思想。列提纲就能很好的做到这一点。文章要写多少段、各段写什么、用什么材料、哪里详写、哪里略写,等等,都用提纲的形式一一地列出来。先列出提纲,然后再写作文。经过这样经常性的训练,学生就容易把作文写好了。

当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远远不只这些。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为农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 第6篇

作文好比瓦匠师傅建筑一所房屋,第一需要的是图纸,第二需要的是建筑材料,只有这两个条件具备了,瓦匠师傅才能造出一栋结构合理、外观精美的房屋来。换句话说,作文教学必须从教会学生怎样理顺写作思路和搜集写作素材入手来实现教学目标。

语文教材设计了各类体裁的文字,让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其结构、内涵、外延,以及文字运用技巧等,学生既然知道按照这个思路去写,怎么还抓耳挠腮无从下笔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没有真实的生活,面临写作任务,学生只好胡编瞎写,好容易弄出一篇文字,不是骨瘦如柴就是肢体不全。

要想解决问题,就要把学生推向生活,让学生在自然与社会中观察、阅读、思考、感悟……

一、观察事物的形态,捕捉叙述和形容事物的语言

学生作为个体,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学生并不是没有观察、思考和感悟,学生只是凭着兴趣去追求他所需要的东西,从而满足他的感知。至于眼前的事物本质如何,透过本质看到了什么,是很不愿意探究的。比如,让学生去写身边的植物,具体到去写植物的叶子,首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去观察。假如教师提示, 你们学过的自然课有关叶子形态的知识,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树叶有针形的、心形的、掌形的等,这些形状的树叶的静态和动态一定和其他事物相类似,这样,学生就会用很内行的话,写树叶连带写出其他事物,文章自然就会丰满生动起来。

二、思考事件的表里,确定评价和升华事物的取向

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阅读它的来龙去脉,所触及的触点也不尽相同,学生为什么千篇一律,把一件事雷同化,原因在于不敢说真话。你批评这件事我也骂个狗血喷头,你赞美我也说个花团锦簇,如果不一致,怕的是老师批改作文出现偏颇。《水浒传》里的一百零八将在当时的社会里个个是反对朝廷压迫的好汉,反过来,也可以说是啸聚山林的贼寇。从评价这个形式来看,手心手背都是肉,只要说得在理,就是一片好文章。

作文教学的功夫在课外,是一个先放后收的功夫,在确立写作宗旨之后,让学生有时间、有目的地去感受生活,去寻找记录和感受有关的语言,这样,写生就不会胡编乱造文章了。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八中学)

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之我见 第7篇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 笔者一直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感到头疼。同一个班级的学生, 写出来的作文却千差万别, 写得好的作文洋洋洒洒, 语句生动, 写得差的作文胡乱拼凑、毫无意义。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乐于写作, 不再为写作文而绞尽脑汁呢?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困惑, 也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二、作文教学的瓶颈在哪

在语文教学中, 笔者发现, 导致学生写作障碍的关键是他们对写作缺乏兴趣, 不知写什么, 不知怎样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就可能导致以后各方面能力的下降。而且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无论是识字写字、阅读理解, 还是交际表达, 都是互相关联的, 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如此说来, 小学阶段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乎学生以后写作能力的高低。

三、作文启蒙教学是关键

(一) 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

从学生入学伊始的识字写字, 到课文的朗读, 到回答问题的口语表达, 到动笔写话, 教师都要重点讲授, 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 作文的启蒙教学至关重要

作文的启蒙教学很重要, 如果小学生一开始就爱好写作, 以后的作文水平也会不错。因此, 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习作的启蒙,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三) 作文启蒙教学的方法

1. 一定要备好作文指导课

讲好一节语文课教师需要充分备课, 作文课也不例外。学生写作文前, 教师的指导很重要, 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下足功夫, 比如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关于作文教学的相关资料, 听专家讲解好的习作方法和经验。磨刀不误砍柴工, 教师有了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作文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2. 写作兴趣的调动也很重要

有一次, 习作要求学生写一个留心观察的作文, 学生们都很发愁, 不知道写什么。我想如果此时给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观察情境, 他们就会有话可说。于是, 我决定做一个现场观察, 让学生观察木耳, 然后当堂写作。有了写前的充分观察, 再加上教师的点拨, 再用上些修辞手法, 一篇不错的观察作文很快就诞生了。虽然学生的作文难免有些千篇一律, 但这是他们努力成果, 而且通过这样的习作指导也教会了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四、阅读是习作的基础

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大多都有良好的阅读基础, 这些学生往往视野开阔, 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 写起作文就能出口成章, 下笔如有神。但是对于那些平时比较贪玩, 不爱读书的, 教师又该怎么做呢?

(一)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建立班级图书角, 每周开设读书活动课,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推荐好书, 交流读书收获、读书心得。

(二) 留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

不管是在学校, 还是在家里, 教师应保证让学生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如自习课腾出半小时时间让学生读书, 或者少留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有时间读书。

(三) 写读书笔记

名人作家大都有摘抄积累的好习惯, 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们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摘录式、感想式、批注式、卡片式、提纲式等。

(四) 语文课的阅读也很重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语文教师讲得好, 学生爱读课文, 就会品析优美语言, 自然会积累生动的语言, 对写作的遣词造句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说语文阅读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作文教学的经验和方法

(一) 让学生及时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现代信息社会, 学生见多识广, 看到、听到、经历到的事情很多,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让他们及时捕捉住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

(二) 提倡教师写下水作文

教师可以针对习作内容提前写作文, 尽管教师和学生的写作角度和风格不一样, 但可以发现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预设学生写作的困难在哪, 还可以和学生的作文比一比, 点燃学生写作的激情。

(三) 鼓励学生对范文的优美句段或优秀范文进行仿写

好的文章无论是选材, 还是布局谋篇, 或是写作方法, 总能给人以借鉴。所以语文教学中, 教师不防针对课文的精彩句子, 精彩段落, 好的写法, 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四) 指导学生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

有人说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 一篇作文很难一次定型, 需要反复修改。因此,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自己改, 之后同桌互相改, 小组内交流评改,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修改, 经过这样的修改过程学生的作文一定有进步。

六、作文评价

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且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 所以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的习作评价工作。

(一) 重视作文评价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1. 自我评价。

学生写完作文, 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小组评价。

先由组员说说对本组成员作文的感受意见, 再由组长发表看法, 最后小组成员共同归纳总结。

3. 教师评价。

教师鼓励性的评语往往可以激励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 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比较细致的批阅, 指出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和不足。

(二)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评价完学生的作文后, 教师可以把学生写得精彩生动的句段或文章, 摘抄在黑板上, 供全班学生阅读, 很多学生都为自己的作文能登大雅之堂而欢呼雀跃, 从而也更加热爱写作, 如此看来, 作文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 第8篇

1.复制生活, 照抄生活, 总是支离破碎, 生怕别人看不懂, 没有融入自己的真情, 同时没有一个完整的主题, 但却不知, 作文来源于生活, 但高于生活, 它应该包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想和感悟。

2.缺乏个性, 缺乏细节, 缺少情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事包含不同的理趣, 细节的真实, 才能让你的文章生动感人。俗话说, 点点滴滴出真情, 只有写好好细节, 文章才会感人, 才会吸引读者。不善于把握生活中的细节, 致使学生作文假、大、空, 也就没有深意, 无法打动别人。如朱自清的《背影》, 语言虽然朴实, 但抓住细节描写, 感情真挚, 让我们备受感动。

3.内容失真, 矫揉造作, 无病呻吟。学生由于平时很少走进生活, 不注意体验生活, 缺少生活积累, 所以到了写作文时就无从下笔, 从作文书上东拼西凑, 没有一个完整的主题, 还有些直接与生活不相符, 一看就不是农村学生的作文, 比如说作文中出现“我家的阳台”呀, “扫马路的清洁阿姨”等。

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让学生走近生活, 走进自然, 从生活中发现素材, 积累素材, 提炼素材, 然后把生活“大课堂”中的收获带回“小课堂”, 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那么我想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充实, 饱满, 有感情, 同时学生也再不会为写什么, 怎么写而发愁。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在实践中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体验生活的能力。

我们说生活是万花筒,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观察、思考、积累, 这样的作文才会有生命力。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观察生活, 积累材料

鲁迅说:“作文第一须观察。”没有信息的摄取和储存, 就没有信息的输出。在教学中发现, 学生生活越充实, 信息的吸收和储存就越丰富, 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凡是学生参加了一次活动, 作文就有材料;凡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活动, 观察有方, 作文时就必有特色。然而, 学生定向、有意观察的习惯和能力薄弱, 对生活现象往往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以致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这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细致地观察社会生活, 观察自然界, 观察学校生活, 观察家庭生活以及形形色色的艺术品和其他实物。在观察上花力气, 获取写作素材;从自己的生活中, 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良好的观察态度和习惯, 平时碰到印象较深的事, 及时写下来, 每次活动, 及时记下来, 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

这学期我们学校邀请专家进行了一次感恩主题演讲, 并且邀请家长参加, 碰巧那天天气非常冷, 但丝毫没有影响演讲老师的激情, 他的声音时而高昂, 时而低沉, 他声情并茂的演讲让学生想起父母的诸多好, 有些同学甚至落泪了, 甚至能够听到学生的啜泣声。一位学生在《我为妈妈洗次脚》中说:从小到大都是妈妈为我洗脚, 我从来没有想到我的这一小小举动会让妈妈如此感动, 当我端来洗脚水的那一刻, 我分明看见妈妈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这是幸福的眼泪啊!

二、认识生活, 触发真情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 耳闻目睹生活中种种琐事, 可有些同学往往就如呼吸空气一样,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些同学跟老师谈起作文的苦恼:大家写同一件事, 为什么别人能写好, 自己就是写不好。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活, 在观察客观世界的同时激起自己的主观感受。有所触动才能写出真实的作文。

学生作文应贴近学生实际, 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感悟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鼓励创新,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要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出发自他们内心的真情, 我认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创新能力, 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营造起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其次要抓住“生活”与“作文”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真正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汩汩地流淌, 学生每天都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绚丽的浪花,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表达生活的点点滴滴, 无形中让学生受到熏陶, 真正使学生做到真情达意。然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对在哪里, 错在何处。然后再告诉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的见解, 那么, 以后他遇事就会自己动脑筋去思考, 自己去得出结论了。只有这样才能力避模式化的作文, 让学生在写作的舞台上展示自我。

三、思考生活, 发现真善美

学生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耳濡目染, 自然会受到其影响, 各种正反思想在他们的头脑里碰撞。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作文先做人”。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习惯, 引导他们关注社会, 思考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在写文时, 对真善美加以颂扬, 对问题及自己的态度加以阐述, 发表自己对生活的见解, 只有这样,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意, 有情趣, 有深度。

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之策略探析 第9篇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比较全面地进行应用文的教与学,主要集中在中专和大学阶段。而中等职业学校相比初中、高中、大学等阶段来说,更为特殊。因为它既要培养学生掌握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拥有一技之长。这主要是由于中职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立刻走向社会工作,如果这些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中没有掌握一种或者几种实际技能,对于他们未来工作的发展来说,前景将会是相对暗淡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加强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这种应用型知识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一、目前应用文写作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的情况

在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已经越来越不受重视。而应用文写作恰恰是语文课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语文课整体教学设计、要求等方面的影响,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更是存在不受重视、课时量较少、师资力量不足等现象。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情况:

(一)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阶段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文教学中,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应用文写作教学是语文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中专语文课本内容相对落后,许多内容的设定已经无法适应现在教学的要求,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应用文写作存在教学内容落后的现象。除此之外,目前相关应用文写作教材无论是在结构编排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很多的雷同,一直沿用如“概念—特点—写法—注意事项—范文—练习”这种常规、枯燥、乏味的套路。教材中的例文部分所选取的内容也已经远远落后于目前社会对于应用文写作的要求。同时,许多教师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受听状态,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环节少,课堂气氛相对沉默。事实上,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需要更多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一方面是由于师生更多的互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因为应用文写作内容的教与学的过程,确实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实践来共同完成。面对落后的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普遍低下。

(二)学生学习时存在畏难与厌学心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高中学生相比,其对知识的渴求欲望相对较低。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已经没有参加高考这种重大考试的压力和动力;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本身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强。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学生在许多学科上面存在厌学、畏难的心理。而在应用文写作方面,许多学生认为这是一套全新的知识体系,有别于传统的写作模式,相关内容更加的社会化、专业化,虽更加的实用,但也更加的陌生和难以掌握。应用文写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其中牵涉到许多领域的知识,如财经、管理、卫生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内容学生本身不甚了解甚至无从涉及,再加上原有的畏难情绪,就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的困难。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无法适应这方面内容的教学,相应的厌学情绪就会越来越加重,教师的教学也将变得更加困难。

(三)缺乏必要的实践机会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单一的课堂教学只能对应用文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传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真正掌握写作技巧并形成真正的写作能力。在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实践机会的缺乏使得应用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能力低下。学生无法将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从而无法真正检验学习的效果。除此之外,许多学校和相关任课教师对学生应用文的实践环节不重视,只重视基础的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应用文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不断增强应用文写作实践环节

增强应用文写作实践环节是提高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方法。具体来讲,就是进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策略是经过许多国家的教育理念的总结、提炼才得出的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操作性。这种课堂教学方法不仅包括学习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开放,还包括学习决策和学习思想方面的开放。在应用文写作实践环节中,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就是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不再仅局限于课堂内,而是将应用文教学也设在课堂外进行,让学生真正有真刀真枪的感觉。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阶段,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具体包括校园开放式教学、实习单位开放式教学、走进生活开放式教学等等。所谓校园开放式教学,主要指的是学生通过多种学校活动来体验课外实践教学。现在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交流、娱乐、放松的机会,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任何一个校园活动都离不开组织机构的协调和沟通,而在这些协调和沟通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各种应用文的写作。这些应用文写作中既有消息、通讯报道,又有广播稿和简报等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进行课外实践,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真正地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实习单位开放式教学指的是学校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等环节。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度安排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实践,将自己在企业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和应用文写作相关的实践内容作为应用文写作的命题,并将其作为实践考核的一个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真正地将应用文写作与企业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应用文写作在日常企业经营、管理等环节的重要性,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热情。而走进生活开放式教学指的是让学生在日常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充分运用应用文写作,比如便条、通知、申请等。这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好方法。

(二)开展项目研究式的应用文写作实践活动

项目研究是一种新型的教与学的实践模式,是一种综合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真正融入到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者的探究发现和自我的知识整合来提高项目任务完成的能力。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各种“任务驱动”项目的方式来完成应用文的写作实践。比如教师结合秘书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具体包括从事公文写作、参与各种会务、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等来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教师要求学生模拟组织一场学校教职工代表换届大会,要求学生来完成和保障这次会议的各项日程。根据会议的进程,通知、邀请函、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等公文写作材料将安排给学生去写作,学生接到任务后,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在一旁进行点评和指导,并结合学生讨论的结果将其合理地分为公文组、后勤组、会务组等工作小组 ,挑选优秀的学生成立会议筹划领导小组。学生通过此次任务,体会到了会议筹备的艰辛和公文写作的必要性,也为各自在角色定位上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总的来看,项目研究型应用文写作与实践型应用文写作相比,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一是由于学生真正参与到了项目的整体安排,特别是对于没有多少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机会更是难得。二是学生在项目中有自我筹划、自我安排的主动意识,并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角色。学生不仅体验到了实践的艰辛,也获得了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促使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三)完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评价体系

一门课程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科学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来对其进行衡量和把控。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和基础性相结合的课程。课程本身的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因此,对于这种课程的评价体系来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变化。这就需要学校组织科研力量,加大力度研究和完善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现状、探索未来发展的趋势,更需要一线教师也参与到课程评价体系的制定中,并将他们的一线教学经验及时准确地反馈给评价科研小组。只有不断地完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标准,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学生才能更有兴趣地进行课程的学习。

(四)加大任课教师培养力度

一线教师要想把应用文写作这门实践课上好,首先需要对相关教学内容吃透,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讲解。除此之外,还要对任课教师加大培养和轮训的力度。一个教师如果长期不接受更多的培训,那么他的知识储备将不能更新。由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和变化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教师不能够与时俱进的话,那么教学的质量将严重受到影响。同时,学校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培养模式多给教师提供校外学习、同行业内学习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派优秀的教师去企业进行实地轮训。总之,通过加大任课教师培养的力度,教师才能够真正地通过培训把自我的教学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从而促进相关学科教学成功的开展。

三、结语

叶圣陶先生对应用文写作有要得其道,不断磨练的总结。这个总结对如何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总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耐心地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相关文体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思维的拓展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相关决策部门应不断地优化课程评价体系标准,制定出更加科学、更加行之有效的课程内容,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文写作人才。

摘要: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应用文实践环节等多方面来共同形成。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进行全方位的素描,意在探析如何有效地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中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 第10篇

语感是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对语言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 是体现在阅读与写作中对语言直接感知、领悟和把握的一种能力。

一、语感是写作知识化为写作能力的中介

写作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 要经过实践将其转化为语感之后, 才能形成写作能力。语言包括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 内部语言完成由物到意的“内化”, 外部语言完成由意到文的“外化”。陆机在《文赋》中指出意须“称物”, 文须“逮意”, 他已意识到写作要经过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双重转化。苏东坡称第一重转化为“了然于心”, 称第二重转化为“了然于口与手”, 他在《答谢民师书》中说:“求物之妙, 如系风捕获影, 能使是物了然于手心者, 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 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了然于手”比“了然于口”更不易, 故朱自清在《谈写作》中说:“思想、谈话、演说、作文, 这四步一步比一步难……所以有些人长于说话而不长于作文。”写作的艰巨性就表现在“转化 ”上 , 写作的创造性就发挥在“转化”上 , 写作水平就在“转化”上分高下, 写作的真正乐趣就在“转化”中寻求。 实现“转化”就能如量倾吐 , 否则就成了“茶壶里装饺子———倒不出来”。

有了写作知识就能转化吗? 不能, 还必须通过语感实践, 使之成为强烈敏锐的语感, 才能实现“转化”。同是游览名山胜景, 有的人写出赏心悦目的美文, 可是有的人走到一处“啊”, 走到另一处又是“啊”, 可是“啊”过之后就没词了, 这是因为他缺乏将物化为意 (内部语言) 、将意化为文 (外部语言) 的语感。“眼中之竹”未化为“胸中之竹”, 自然谈不上“手中之竹”了。强烈敏锐的语感的获得依赖于长期艰苦的语感实践, 练就扎扎实实的基本功, 决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二、如何培养语感

(一 ) 通过诵读培养 语感。强化语感基本功的训练 , 基本手段就是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读是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 是通过感知语言文字描绘的事物, 变成内心情感体验的过程。其任务是理解它的思想感情, 认识它的语言形式, 语感正是在反复地读和反复地感受语言材料中一点点提高的。不能光读不想, 不发音就没感受。教师要尽量安排时间让学生多读几篇课文, 通过朗读, 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节, 进入课文创设的特有意境中, 从文章的字字句句中感受其情。如学习《春》一文 , 为了让学生感受文中的语言美 , 激起学生的阅读情趣, 教学时先放课文的配乐朗读, 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乐曲声中, 感受朱自清笔下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指导学生用深入活泼明快的语调朗读描写春草、春花的语段, 体会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感受语言的优柔之美。

(二) 通过词句分析培养语感。语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 文中的重点词句是文章的精髓, 它对表达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学中, 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语和含义深刻的语句, 可引导学生领会其中蕴藏的思想感情, 从而拨动心灵的琴弦, 引起情感共鸣。情感的激发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重要前提和必要因素, 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如《小巷深处》一课, 为了让读者深入理解养母对“我”的深沉的爱和“我”的种种复杂的情感, 教学时可抓住描写盲母外貌、神情的语句, 如“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 小巷里那光亮的青石板, 还有那竹棒后蹒跚着的长长的人影”等引导学生品味。

类似这样的句段, 教学时都应让学生反复阅读、反复体会, 抓住关键词句, 层层剖析, 加深领会。一方面理解这种写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另一方面品味词语的情感。

(三) 通过想象培养语感。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 启发学生想象, 必然会在学生内心产生“内心视像”。借助想象, 作者描绘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仿佛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例如,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读到这几句,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大片如火、如霞、如雪的春花, 不仅好看, 还有淡淡的甜味儿沁人心脾。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恰当地抓住这些思维想象空间, 启发学生联想情节, 强化文章的艺术感。

中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训练方式

一、坚持长期严格的书写训练

1.抄写是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基础

书写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培养与形成是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与实践。书写技能必须长期训练、使之熟练,并进一步升华为书写技巧。而技巧具有习惯性,一旦养成便难以改变,所以从初一字母教学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学生按规格进行字母的书写练习,以后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书写训练的要求也越高越多,不但在个别字母的形体上,而且在字母的相互组合、间隔距离、大小比例、整体协调、工整美观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书写训练要长期化,贯彻初中三年英语教学的始终,才能保证初一形成的正确书写技能技巧不至于到了初二、初三反而退化。教师要坚持严格要求。每周初置一定量的单词、句子和课文的抄写练习是必要的,应坚持到初中毕业,对个别书写潦草、不合要求的作业应令其重写。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踏实、严谨的学风。

2.书写训练以字母为基础,以句子为核心

书写的最小单位是字母和标点符号,其中的关键是字母,字母写得规范、美观、熟练,就为书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一定要把好字母书写关,把字母的大写小写都写好、写熟练。对初中学生来说,写好字母并不难,只要认真大都能按规格写好,写熟练却不容易,许多学生一写快就写不好了。所以需要长期训练,在写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书写速度,逐渐达到熟练,不能为了提高速度而书写潦草。随着教学内容的加深。书写训练应逐渐扩展到书写单词、词组、句子、段落、对话、课文等内容上。这时,以句子为单位的书写练习就占了主要地位,因为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最小单位,也是入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的基本单位。以句子为核心的书写就把字、词、短语、标点符号都包容进去,实现了综合性的书写训练。同时,以句子为核心的书写训练同时也是配合教学内容而进行的模仿性言语训练,能巩固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并能促进语感的形成与发展,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听、说、读、写紧密结合,综合培养写的能力

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应是从单方面进行单一训练,而应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相结合进行锻炼,因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因此,应该把写的能力训练与听、说、读、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培养。例如书写字母、单词总是在正确发音、拼音、认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上总是先做口头练习,在口头练习中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然后再安排写的练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写的错误,使写的练习更加准确、迅速、高效。

此外,教师在英语写作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无论是书写,还是写作能力的培养,都不是短期可以奏效的。在书写教学中,从笔划笔顺、起笔连笔、高度宽度、斜度间隔等的举握,到字母、单词、词组、句子的正确书写,从书法正确规范,到书写熟练美观,都需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稳步提高。在写作教学上也是如此,必须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模仿性的抄写开始,到写短语,写句子,写联贯性的话语或段落,进一步进行有参照性的改写、扩写、缩写等,最后发展到写短文、应用文、小作文。

三、行之有效的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

1.扩写

扩写是给出文章的主题句或每个段落的中心句,要求学生文字连贯地完成短文,引导学生进行扩写训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零散到系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开拓思路的目的,如写一篇学生看电视的60词左右的小短文,可以先给出下列核心词然后完成短文:children,popular,open their mind and eyes,help their study,enjoyment,killtime,bad for their eyes,money,influence their study,do badly in,fail the exam,parents,angry and sad…或给出下列主题句然后扩写成短文:

(1)Watching TV is very interesting, relaxing and popular now.

(2)However, it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3)It has bad effect on students?蒺 study.

2.续写故事(或者对话)

这是对课文教学的一种巩固手段及方法,也是命题作文的一种方式,即根据每一单元所学,布置配套的命题作文。如My Best Friend, My Happy Weekend, My Dream Job等。在续写故事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词语运用在写作中,例如课文中出现了not only…but also…的句式,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束“too, either”的时代。教会学生更多的句式,让学生在写作中既能复习好课文教学的语法内容,也能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3.同义句改写

同义句改写就是让学生学会更多句式转换的方法及技巧,掌握了同义句的转换,学生就能将一句话用多种方法进行表达,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例如复合句与简单句之间的转换;比较级与最高级之间的转换;so…that…与too…to…或…enough to do之间的转换;so that与in order to之间的转换;when sb. was five与at the age of five之类的相互转换;sb. was surprised that与to sb.?蒺s surprise等的相互转换等。

综上所述,要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课文抄写、仿写、续写等方法,在课文教学中融入写作教学,并将听力、口语交际、阅读理解这三个方面的练习与写作练习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胡春洞 英语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第12篇

一、从无字句处读起———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意思是, 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 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 才能充实头脑, 美化心灵, 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 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 走十几里路, 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 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 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等等, 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因此, 课堂教学中, 我结合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于是开始写日记, 写周记, 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 观察各种人和事, 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学生写出了好文章。生活是一本无字的大书, 需要我们去细心阅读。

二、厚积薄发在点滴———注重积累, 有感而发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学生要写好文章, 没有素材是不行的, 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 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 关心时事。同时, 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 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班里订的《语文报》、《中国青年报》, 学生个人订的《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作文通讯》等, 学生们都争相阅读, 做读书笔记, 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 我又要求学生将报刊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 写读后感, 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 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 有感而发。陈毅老前辈在给儿女的诗中告诫:“应知学问难, 在于点滴勤。”

三、为伊消得人憔悴———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 作文审题是否正确, 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 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 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 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 如命题作文要 (1) 审标题, 注意题目的限制性; (2) 审文体; (3) 审写作要求 (包括注意事项, 提示) ; (4) 应试中的审评分表。材料作文 (包括看图作文) 除了上面 (3) (4) 点外, 更要审清材料, 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类提取, 找出最佳切入点、最佳立意。语文教学内容很多, 不可能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多审题, 精写作, 所费时间不多, 学生写作能力又得到培养。实践证明, 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近年来, 话题作文以其主题的开放性、题材的丰富性、文体的多样性而备受命题者与学生的青睐。话题作文的材料有的既是话题的引语, 又是对作文内容的提示语和写作范围的限制语。吃透了材料、抓住了关键之处就能顺藤摸瓜, 搜寻到话题材料中隐含的命题者的意图, 如对写作对象、范围、中心的提示和限制。在话题作文面前, 考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情的机会, 真是“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四、借他山之石攻玉———借鉴名家名篇, 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 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 作文也是如此。课文中的名家名篇, 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 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一篇文章, 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 要求学生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泰山》、《游云门山》等;学习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 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 而是让学生借鉴, 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仿写重在借鉴, 更为重要的是应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这也就是说, 在借鉴中求创新, 在创新中显个性。

五、无限风光在险峰———敢于突破常规思维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心之所极, 将于风云而并驱矣”。 (刘勰《文心雕龙》) 作文亦是如此。淄博市2001年的中考话题是“幸福”, 2002年的作文题是“个性”, 2003年则取得了更为可喜的突破, 用一首小诗“种太阳”引出话题。我借鉴这种作法, 积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 拓展写作思路。如在《时尚》一文写作中, 我以《时尚季风》导入, 抓住“心太软”吹过来、“小燕子”刮过来、“韩寒”卷过来、“多彩头发”飘起来四个片段, 行文活泼自如。学生兴趣盎然, 完成了一篇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求新有风险, 不必刻意, 一定要有坚实的生活基础。经过“会当凌绝顶”的体验, 才有“一览众山小”的享受。

六、柳暗花明又一村———师生互动, 自主、合作、探究

上一篇:台湾问题下一篇:髋臼骨折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