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类专业论文

2024-06-03

文科类专业论文(精选12篇)

文科类专业论文 第1篇

1. 文科类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意义

1.1 重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种深层次“文化”。从伽利略时代到牛顿时代再到现代的爱因斯坦,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物理学中的科学思想对任何一门科学文化的建立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物理学建立的科学方法:假设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检验问题,这一系列思想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国内为达到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中,已广泛为理工类专业开设人文文化欣赏课程;而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亦具有同样的重要地位。

1.2 必要性

21世纪的社会文化需要人文与科学的相互交融。由于我国高考制度是文理分科,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中学阶段就惧怕物理学科而选择文科学习,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又是专业化的发展。这样对文科类专业学生来说,完全失去了一生中进一步学习物理的机会。然而,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往往是多层次、高素质、全方位复合型的,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能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从事的行业契合他在学校所读的专业。因此,在我国高校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物理课程势在必行。

1.3 普遍性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全方位人才的需求,随着各学科的交融并和,国内著名综合类高校都竭力培养多复合型人才,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开先河,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也带动了国内其他高校的效仿,继而拉动全国各个高校为文科类专业开展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2. 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地位和目标

2.1 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地位

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世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规律,物理学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是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源泉[1];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物理学历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有力工具[2];物理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物理教学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积极作用。因此,大学物理课程不但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还应成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培育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2.2 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任务与目标

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任务与目标:第一,构建合理的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知识结构[3];第二,有助于拓展文科类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第三,有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质。

3. 文科类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结构及教学措施

3.1 课程设置

文科物理不同于理科物理、工科物理,它绝不是理工科物理课程的简单压缩,也不是现代科技知识的简单学习[4],同样也不是一些科技史料的简单拼凑。文科物理应该根据文科类专业的特征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科学设置文科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及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使学生认识科学,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交融。

3.1.1 授课特点不同

鉴于文科专业学生的感性思维,文科大学物理课程应适应文科类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区别于理工科类的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和体系;应尽量避免一些高等数学的计算,适当增加物理学中的世界观、人文观、方法论、哲学思想等内容及人文精神等[5];应广泛采用图表、科普刊物和科技新闻等手段,教师可以适当地从物理科学发展历程中,辅以物理学家的事迹与史料。

3.1.2 难易度不同

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科学是为提高自身的科学精神与素养,并不需要钻研物理学中具体定义、公式及定理,更不需要应用这些物理上的专业知识去解决物理领域里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让文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思想、观念,学习物理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的是科学素质的提高、能力培养。鉴于此,文科类物理课程设置必须有别于理工科的课程设置,注意形成文科物理自身的特色。

3.1.3. 方向性不同

各高校应重视对文科类专业学生进行提出物理问题、分析物理问题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适时开展专题讨论,提高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6]。物理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自然科学体系,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学是培养其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文科类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学是为提高科学精神与素质,增强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给文科类专业学生传授大学物理课程时应注意文理科的培养方式不同,学习的方向性不同。

3.2 教学措施

3.2.1 提高物理教师的人文文化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与教师密切相关。从文科开设大学物理课程角度看,要求物理教师不仅有雄厚的物理专业知识,这是作为物理教师的前提,而且应该注重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与修养的提升,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在自身首先得到融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丰富而生动的科学文化知识。

3.2.2 开发物理课程的人文文化资源

各高校应在文科物理中增加物理学与现代科技文明的篇章,挖掘物理学与现代文明之间联系,独立形成模块。各高校应把人文文化资源紧密地与物理课程结合起来,使教师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使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3.2.3 营造物理课堂的人文文化环境

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广阔的网络空间资源的优势,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因势利导,把学习物理的过程变为“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7]。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用语需要充满人文情怀,要抛弃给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讲授大学物理课程时推导公式般的机械化语言,营造物理课堂的人文文化环境。

现阶段,国内仅有一些名牌高校为文科学生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远远满足不了教育深化改革的需求。各高校应多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开办物理科技讲座,增加文理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多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振生, 梁燕.关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 2005.

[2]盛正卯, 叶高翔.物理学与人类文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3]杨娟.文科类大学物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研究与实践[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 2007.5.

[4]裔式铤.文科物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5]谢东, 王祖源.人文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6]徐捷, 詹士昌, 杨建宋.加强文科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文科类专业介绍 第2篇

本科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职业素养以及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决策参谋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专业写作、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逻辑学、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中学语文设计等。另有专业选修课16门。

就业方向: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或新闻写作、文秘、采编、校对等文字工作者。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备汉语、英语及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涉外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科研、中外文化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语言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综合英语、语言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语言交际、英语口语及听力、第二语言习得、中国文化通论、外国文化通论、教育心理学、应用语言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有着良好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前景,多数毕业生分配到对外文化交流、留学生教学、机关和事业单位等涉外机构。

戏剧影视文学:

所属学科门类:艺术学,本科学制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舞台和影视创作基本理论以及剧本创作和编导技巧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戏剧戏曲和影视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创意策划、创作、研究、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主要课程:文学作品分析、汉语基础、基础写作、中外电影史、中外戏剧史、影视艺术概论、故事创意与策划、中外经典剧作导读、视听语言、编剧概论、影视作品解读、电影理论、影视剧本写作、影视非线性编辑、戏剧理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影视评论写作、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等。

就业去向: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剧院(团)、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

秘书学:

本科学制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系统掌握秘书、办公行政管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秘书实践能力和办公行政管理能力,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秘书人才。主要课程:秘书学,主要课程:秘书理论与实务、中国秘书史、公共关系学、秘书礼仪、秘书参谋职能概论、秘书口才学、管理学基础、文书档案管理学、中英文应用文选读与写作、英语口语、听力及翻译、秘书法律实务、秘书心理学、秘书会务组织学等。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从事秘书、公关、会展、策划、人力、档案、商务、法务、政务等管理和研究工作

文秘:

专科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管理、公关、商务、涉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秘书学、教育学、中国秘书史、公共关系学、实用礼仪、秘书参谋职能概论、秘书口才训练,秘书档案管理学、管理学基础、应用文选读与写作、英语口语、听力及翻译、秘书法律实务、信息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从事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档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机关文职、公关宣传、市场营销、外经外贸、广告策划、文化传播等工作。

语文教育:

专科学制3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知识全面,专业基本功扎实。语文教育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基础写作、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逻辑学、语言学概论、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学论等。另有专业选修课16门。

就业方向:能够胜任初中和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或新闻写作、文秘、采编、校对等文字工作者。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培养能够在文教事业、党政机关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教育、研究、行政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论文写作等。

实践教学: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到国家博物馆、故宫、张家口历史遗址等地进行教学考察,旨在体验文化、感悟传统、增长知识、开拓眼界,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

就业方向:在文教事业、党政机关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各类组织管理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

本科,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培养能在学前教育领域从事教学、管理和幼教科研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游戏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普通教育学、乐理、视唱与练耳、儿童歌曲表演唱、儿童舞蹈创编、儿童歌典伴奏、儿童绘画、幼儿园教育与活动指导等。

关于高校文科类考试改革的理论思考 第3篇

关键词:考试改革;文科类考试;教学改革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高校文科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学改革内容之一的考试改革亦是如此。同时,进入新世纪后的前十年,教育部开展了规模空前的高校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各高校为了能够稳妥地说服评估专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对考试采取了一个标准的模式。显然,目前在高校文科教育中单一的考试的方式与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手段多元化的现状有很大的背离。

在这些背景下,考试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考试改革的相关探索也如雨后春笋。不过应当看到大多探索是预定前提下的某种或若干种模式的探索,而相对于整体的理论思考应该说有些薄弱,而这些理论方面的探索更类似于顶层设计,相关问题的清晰有助于具体方案的设计。

一、考试改革的初衷与考试的定位

总览近几年的有关考试改革,尤其是文科考试改革,总有一种感觉,就是为了创新而改革,为了改革而改革。实际上,考试改革的初衷非常明确,但又不得不重申强化,考试改革的目的是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考试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也只能是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高等教育所肩负的培养人才的使命决定了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考试都得符合高教规律,不容许任何闪失,因为任何闪失对于受教育者而言都是不公平的。因此,老调的重弹无非是强调考试改革的重要性、严肃性和严谨性。

考试是教学诸多环节中的一个环节。现在学生普遍反映的是相当多考试虽然仍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是终结的环节。考试结束后,这门课程随之结束,考得怎么样,除了学生内心模糊的感受外,就只有一个抽象的分数。这个分数怎么来的,学生不知道,平心而论,可能有的阅卷老师也未必能够清晰说出所以然;分数构成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如何再改进提高,学生也不知道。这样,考试作为促进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功能就大为削弱,只剩下所谓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功能和教学结束的评价功能。相对于中小学的考试,显然大学的考试功能发挥是受限的,因为大学的课程考试既不是选拔考试,也不完全是过关测试。因此诸多考试改革有必要向考试的本原定位回归,要让学生最后知道自己为什么得到这样的成绩,要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如果在提高应当努力的方向。

二、影响考试模式选择的因素分析

既然考试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结果性考试的评价方式势在必行。但是选择何种模式,这就得必须与教学结合起来,就得必须结合教学的各因素综合考虑。

教学中有哪些因素?显然主要有三个:教学主体(教师)、教学客体(学生)、教学内容;此外还有影响教学的过程因素:教学场地、教学方式等。这些因素对考试模式的选择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1.教师因素。教师的数量、能力、精力因素会影响考试模式的选择。有客观赋分标准的考试考查,对于教师数量、能力、精力的因素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如果类似口试、答辩、论文、实践等方式的偏重于主观判断予以赋分的考试考查,显然教师的数量、精力乃至能力的因素就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参与评分的教师过少的话,考试考查结果不可避免受教师主观偏好的影响,难言客观公正,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多于三人的课程组综合评定更能保证客观公正。同时这些类型的考试考查对教师的精力、能力要求也比较高。

2.学生因素。学生的素质、数量会影响考试模式的选择。如果说学生的素质,即学生的能力、水平、态度本身就是考察的内容的话,受测学生的数量就成为这一因素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为如果课堂规模大,学生数量多,相当多主观性测试便成为了很困难的任务。比如就文科而言,许多课程采取过程性生成结果评价,即采用课堂小组讨论、辩论形式,综合学生多次表现予以最后成绩评定,但如果课堂规模超过30人,恐怕这种模式就很难实施。笔者教学过程中经常面对160人的课堂,面对这种规模,可能最后的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亦影响考试模式的选择。就文科专业而言,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理论知识传授型、思维方法训练型、业务能力提高型。当然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三者亦有可能相互交叉。整体而言,理论知识传授型更适合闭卷或开卷的考试,即考查学生识记情况;思维方法训练型更适合一些类似论文、课程作业、讨论、答辩等方式,这些方式更能考查出学生对于方法运用的情况;业务能力提高型显然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践应该说是更适合的一种考查的方法,当然也更适合生成性过程评价。

4.教学场地。教学场地条件同样影响考试模式的选择。教学场地可以有校内、校外,校内教学场地包括普通教室、实践中心、实验室,校外场地主要是指实践教学基地。笔试、口试、论文、答辩等方式可以在校内普通教室完成,对场地要求较低;实践、实验类型的考试考查就必须有专门的场地予以完成,如果缺乏必要教学场地条件,相关考试模式亦受限制。

5.教学方式。理论上讲,教学方式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类型来确定,不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受制于学生数量、教学场地,相当多可能采用适合于理论知识传授型课程的“教师教-学生学”模式,而非“教师教-学生练”、“教师做-学生练”的模式。如果能够达到理想的状况,显然后两种模式更适合于实验、实践等形式的考试考查。

三、各种考试模式的必要因素分析

简单地说,考试改革即考试模式的改变与选择。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因为考试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上,因此诸多考试模式必须从实现教学目的出发,综合考量各种要素,慎重做出选择。

1.笔试。这是传统的考试考查模式,也是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为实现标准化而广为高校采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经常被人诟病为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并且容易存在突击即可顺利通过乃至拿高分的可能。这是存在的事实,但这并不能否定这种考试模式的合理性,因为笔试适合于对学生识记内容的考查,而并不适合与能力、素质的考查。不相匹配不是这一模式的错误,而是选择者的错误。笔试适合于理论知识传授型课程,这些课程本身要求学生了解、识记系统的理论和知识。这种考试又有闭卷与开卷之分,甚至在教学实践中亦有半开卷形式——允许学生带有限的资料,如一张纸,仅仅是这一张纸,至于纸上承载多少内容就看学生了。笔试往往因为有比较客观的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因此对于教师的数量要求不高,对实施场地亦是如此。这种考试可以充分适应数量庞大的学生参试,当然参试学生少亦不是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可以适当化整为零,加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不定期测试,通过综合多次测试的成绩予以评定,防止学生平时松懈、考前突击的应对对教学质量的冲抵。不过正如大家所诟病的,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是无法真正考核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但一旦面对规模庞大的参试人群,而参与教师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无论什么类型的课程,可能不得已都得采用这种模式。

2.论文、大作业。这种考试模式并不适合于理论知识传授型课程,虽然在不少的考试改革中有许多这方面的尝试,因为这种模式考试往往使学生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他所注意的那一个或若干个方面,但对整体的把握会有所欠缺。这种模式适合知识面不广,但注重深度挖掘的思维方法训练型课程。通过论文或大作业,可以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方法对材料、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的思维方法的掌握。采用这种考试模式应当注意两点:其一,教学方式要配套,绝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授课模式,而应灵活多变地采用课堂讨论、教学互动等方式;第二,这种模式在最后的成绩评定中一定要量化出若干观测指标,既利于学生有的放矢,亦有助于最后成绩评定,否则一个整体的印象分很难保证令学生信服。这种考试模式对教学环境要求并不太高,但是对受测学生数量和教师数量会有所要求,首先,如果学生数量过多,课堂很难展开讨论,因为无法顾及到所有人,那么与之相应的这种考查其效果要打折扣;其次,参与成绩评定的教师如果太少,尤其是一个人或两个人,教师主观偏好会有意无意左右成绩评定,难以确保考试成绩的公平。因此实施这种考试模式,除了相适应的课程类型和教学方法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参与学生的数量,当以不超过30人为宜;参与教师的数量,应不少于3人为宜。口试、答辩等方式亦与之类似。

3.实践、实验类型考试。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实验、实践似乎是理工科专业的自留地,文科是不需要实验,实践亦不是非有不可。显然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绝大多数文科专业都有一部分业务能力提高型的课程,这种考试模式正是适合于这种类型的课程。这种考试模式显然受限制的条件比较多,也就是说要求比较高。首先,学生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运作管理相当困难,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实施这种考试模式以不多于50人为宜;其次,教师应当有一定的数量,否则最后的分数评判可能会受到教师主观偏好的影响,公正性不好保障;再次,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有实验或实践的场所,即有实验室或实践中心、实践基地。如果这三个条件,尤其是第一、第三条达不到,这样的考试强行推行意义不大。

四、考试的实施与管理

加强考试的管理实际上是向高教考试本原回归的努力,即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教学过程的终结。根据对现有课程考试考查的反思,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发挥考试的引导作用、检测作用和督促作用。

1.倡导形成性过程评价,淡化结果性评价。原有的一到两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做法很难全面反映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业务素质提升的程度,同时这种结果性评价在实际中造成考试即课程终结的结果。而分散于教学过程之中,根据教学各因素采用合适的、灵活的考查模式多次对受教者进行测量,一方面其结果更为合理,另一方面凸显考试是教学过程一环节的理念。

2.成绩评定的应当秉持公正公开原则。考试成绩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看重参与的任何一门课的成绩,一方面与其学习的成就感有关,另一方面他们的成绩在很多现实功利层面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评判教师必须慎重对待要记录在册的成绩。这一点往往是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约束,各高校为了防止引发太多争端,一般情况下对学生复查试卷设置比较高的门槛。随着网络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今后的考试改革不妨引入学生参与,即学生最后不仅能够看到自己的分数,也能够看到自己得到这些分数的缘由,对其学习的改进、提高显然有积极意义,同时这一方式亦能督促教师评分减少人为主观的随意性,从而使最后的成绩更客观、更公正。当然,文科考试没有太多绝对的标准答案,其分数评定有一定的弹性,只要标准制定清晰,虽然有空间可供商榷,但是最后的分数恐怕亦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3.考试改革的实施需要合适的管理环境。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后,各学校为了保险应对评估,大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设定统一标准对待千差万别的课程考试。随着考试改革呼声日益高涨,这种模式必须摒弃。考试改革需要一个合理合适的环境,这个环境不见得越宽松越好,但千篇一律显然是不合适。作为组织者,学校的教务处等相关部门更应该从宏观上进行服务、管理,不宜过多插手具体的微观层面的实施,同时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模式,前文所言的各种考试模式必然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唯有做好后勤保障,才能使教师在设计、组织、实施考试改革时无后顾之忧。

文科类专业论文 第4篇

一、文理科实验教学的差异性比较

1. 实验目的的差异性。

理工科实验教学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 在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文科实验教学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与理论知识相关的现实过程, 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与走上工作岗位后相关的多种能力。包括某项工作技能、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决策与判断的能力、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等。因此, 理科生所体现的严谨、理性态度和文科生所体现的变通性、适应性态度在文理科实验教学目的上就得到了体现。

2. 操作对象的差异性。

理工科实验的操作对象, 是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因此, 实验仪器的认识、操作步骤的确定、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数据的处理等都有一套规范化的流程。依据要求按部就班地做实验, 学生就能较快地重复出前人的研究结果。文科的实验操作对象, 主要是各类软件和已有的一些经验数据, 软件的运用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操作流程的要求存在教大的灵活性, 需要学生做更多的尝试。

3. 实验结果的差异性。

理工科实验的验证性使得实验结果具有唯一性特征。因此, 对于教师来说, 判断学生的实验是否成功, 有可以参考的正确结果。而文科实验结果既有可以判断其正确性的一类, 如会计报表数据, 也有与主观认识相关的实验结果, 如不同市场之间或不同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对于这些实验结果, 教师和学生需要凭借行业经验和社会阅历去进行判断和把握。

4. 实验作用的差异性。

验证性的理工科实验结论加深了学生对公式、定理等的理解和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有助于学生对这些公式、定理的应用, 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迁移。开放性的理工科实验结论加深了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理解, 在未来的学科类创造性活动中这些结论需要得到进一步验证。文科实验结果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过程的了解, 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和对数据的解释力。

二、文科类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与理工科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相类似, 在构建文科类专业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时, 既需要注重于具有相关学科特征的实验体系建设, 同时也需要突出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特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1. 根据应用型教学目标确定各个模块相应的课程结构, 建立适合于文科实验教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中, 需要将素质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从总体结构上来看, 可以将模块化实验课程体系划分为基本素养培养模块、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和综合技能培养模块。基本素养培养模块着重于培养学生适应于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的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培养模块着重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职业技能, 适应于某一岗位的特殊需要。综合技能培养模块着重于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满足, 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

2. 打破单一学科框架, 重新编排课程内容, 形成各个实验模块的课程集合。

围绕着各阶段具体的实验教学目标, 把若干个实验项目根据活动时间的长短、所需的知识结构、各实验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设计成若干个实验模块。可以将存在着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关联性的一些小的实验模块结合组成若干个大的实验模块, 每一个大的实验模块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统一性。

3. 实验模块设计需要突出应用性目标, 根据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把握课程改造。

模块化实验课程是基于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的需要所形成的。在学生完成各个模块化实验中, 既有与通用性岗位相适应的知识技能需要, 也有与专业性岗位相适应的知识技能需要。模块化实验课程的改造如同搭积木, 在满足相关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组合需要中体现便利性和实用性特征。

4. 模块化实验的活动设计要体现素质核心和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根据具体课程模块和实验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

模块化实验教学的课堂活动过程需要将学生个体的动手、动脑、动嘴统一起来, 将每个个体具体的实验活动和整个课堂的实验活动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可以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的交流和评价过程得以实现。

三、模块化实验教学课堂实现

1. 按各模块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分配实验学时, 做好实验计划。

依据文科实验各层细分模块的目标要求, 合理分配实验学时, 强化实验过程中的各项形成因子, 逐一完成每个实验细分模块所需要达到的分类目标和综合性目标。

2. 按各实验模块特点制定相应的课堂实验内容和课堂表现测评表。

根据相应实验细分模块的目标要求, 确定学生在实验中需要完成的相关内容, 编制出能有效评价学生在实验课上相关学习成果的测评表。

3. 依据测评表在课堂实验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测评。

按已制定好的学生测评表, 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进行适时测评, 及时给出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激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 根据各个实验模块内容和相关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后续的补充和完善。

根据学生对实验模块内容完成的情况以及多目标达成情况, 开展课堂实验的反思活动。对没有完成相关实验任务的学生, 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各项补充性课程学习活动和实验活动, 以提高学生整体的实验水平和能力水平。

四、模块化实验教学应用展望

在文科类专业中实施模块化实验教学,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应用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相长的过程, 改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多方面联系, 缩短学生从在校生变成社会人的角色转换时间。概括起来, 文科类专业实施模块化实验教学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 改变了教师布置实验内容学生接受实验任务的单一课堂实验方式,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模块化实验的实施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以往学生总是习惯于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确定好的实验内容, 教师讲, 学生听, 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任务。无论是实验进度还是课前课后准备与复习, 都是老师布置的有标准答案的内容。因此, 学习不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寻找资料, 去发现问题。而在现在的实验过程中, 学生需要找到自己要着重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需要多渠道收集资料, 需要在小组中经常性地进行讨论。因此, 学生的学习时间较以往多了很多。多形式、多渠道、多场合的活动使学生学到了与生活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知识, 增长了阅历。

2. 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使专业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在模块化实验中学生所面对的实验内容有多种选择, 并且是以学生相互合作的形式进行, 故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任务。对于专业技能操作方面的工作, 学生可以按能力互补的原则协作完成。不仅降低了任务的难度, 同时使每位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 对他人的工作成绩也有更深的认识。在互动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自己需要达到和可能达到的目标, 找到了可以帮助自己发展的指导者和协作者。因此, 学生的进步较以往单纯的实验教学更为明显。

3.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促进了学科知识在工作生活中的运用和创造性活动的开展。通过在实验过程中对各种专业性问题、岗位工作问题和社会生活问题的分析、比较和学科知识的运用,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相关专业和职业发展规律, 体会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模块化实验过程中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进行了自主发现、自主设计、自主协调, 使自己的想象力和独创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个人的创造性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

4. 打破了学科与学科、课堂学习与职业生涯之间的界限,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模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弥补了文科实验教学中缺乏真实社会情景的不足。学生在项目或任务方向的引导下, 具有了主动获取各类信息的迫切愿望, 并通过各项实际工作提高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 他们体会到了完成项目中的各项工作, 包括资料收集、社会调查、小组合作、知识运用等的重要性。与单纯地完成某一具体的课堂实验相比, 学生在模块化实验活动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对问题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在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摘要:在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 模块化教学模式借助于其能力导向和任务导向的课堂学习过程, 能较好地将学生的知行能力培养和岗位适应能力培养统一起来。将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文科类实验教学, 一方面需要区分文科类实验和理工科实验存在的差异, 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视学科与学科之间、学习与生活工作之间的共通性。在构建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中, 需要充分体现文科实验的综合性特征。

关键词:模块化,应用型,教学模式,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袁瞀, 许强, 王晓峰, 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借鉴德国FH成功经验[J].合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21 (4) :56-65.

[2]徐文娟.财经特色的法学实验室建设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倪丽娟, 陈辉.从文科与理工科实验教学差异的视角谈文科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 (1) , 148-150.

考研文科类专业课应试技巧 第5篇

一、选择题、填空题

一些学校的文科专业设置了选择题或者填空题,这相对于简答题和分析题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如果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的话,再遇上占半壁江山的选择题,那可是灭顶之灾。所以XXX辅导老师提醒各位考生,复习时一定要充分了解目标院校的考试题型和题型变化趋势,不要打无准备之仗。下面说一下选择题的做法。第一种,知识点记忆深刻,直接选择正确答案;第二种,排除法,如果说不准哪个是正确答案,运用排除法,排除2-3个错误选项还是比较容易的。第三种,针对多项选择题,如果答案拿不准的话,也最好用排除法,先排除最不可能的选项,之后再把有可能的选项带入到题目中,运用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来判断是否是正确选项。

二、简答分析类题目

名词解释要注意控制答题字数,一般在200-300之内即可,

答出基本知识即可,不必深入展开。简答题一般也是考察基本知识的内容,字数在500以内即可。答题规范一般为先答出涉及概念的定义,然后阐述答题要点,最后稍作总结。对于考点多的考题,需要一一阐述并答出几者之间的关系,在答题过程中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综合类题型更趋向于联系热点问题,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学术探讨,答题时要注意基本理论的阐述、思路的清晰及语言的表达要适当。责令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关联,先对题目进行整体解析和定位,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分点陈述的时候要先理论后观点最后总结。每一个问题都要全面讨论。

提醒各位考生,很多招生单位会在考题中设置一些有争议性的题目,这种题一般都表现为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如果仅仅死学知识,却不了解招生单位在学术研究中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那么在考试中遇到十分灵活的题目时,就会感到很陌生和束手无策。同学们一定要努力搜集、分析招生单位和命题老师的学术研究范围及对象,要注意那些与专业课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往往会成为专业课试卷中最难、最活、分值最高的大题。

最后,预祝各位学子金榜题名!

文科类高职院校R&D投入产出分析 第6篇

【关键词】文科高职院校 R&D活动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C-0102-03

某文科类高职院校地处广西南宁市,在同一招生主要区域的其他同类院校对比中,师资及生数量、规模等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学科和专业的重合度高,因此从该高职院校的现实出发,分析其R&D投出产出状况、在发展模式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和经验,对其他同类院校有比较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分析

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主要由部分具有相应能力的R&D活动人员进行,整个活动环境需要考虑的变量太多,因此我们剥离了一些在当前环境下影响不显著的因素,如在考虑R&D投入时,将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排除在外。

(一)R&D活动投入总量和强度。以时间序列来看,目标研发主体的R&D投入2011年至2014年间四年的总量从711400元增长至1522725元(见图1)。

图1 研发主体2011年-2014年R&D投入总量 (单位:元/人民币)

从R&D投入变动来看,自采取新的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并实行正规的科研数据采集制度的2011年开始,目标研发主体R&D投入持续递增,按照目标样本的时间序列梳理,2012-2014年,R&D投入同比上年增加值分别为186167.5元、66645元、558472.5元人民幣,同比递增速度分别为26%、7%、57%。

(二)R&D活动投入结构。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绝大部分是R&D经费内部支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项目制下的外部经费,主要是纵横向课题对项目的资助,个别捐赠行为也归属于此类;二是研发主体的对项目的配套经费和内部资助;三是研发主体对于R&D活动一种奖励性补助(公立高校为了推动学校科研工作、肯定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一般会以年度为单位对校内人员的科研工作进行统计和折算,并予以额外的补助或奖励,我们认为这部分经费支出也应计入)。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结构大致见图2。

图2 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结构 (单位:元/人民币)

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投入结构中,外部投入始终保持向上的增长趋势,2014年还有一个较大的增量;内部投入变动较小,趋于平均;奖励性补助随着总量的增长以大致相同的幅度增长。

(三)R&D人员分析。目标研发主体从事R&D活动,R&D人员大多数均非全时人员,在折算计算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时,需要运用大量的调查和换算,我们暂不进行。目标研发主体2011-2014年的R&D人员数量见图3。

图3 目标研发主体R&D人员数量

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R&D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办学模式、师资力量、经费投入和时间积淀等方面上。从行政管理分类角度上分析,高职院校基本没有单纯的科研人员,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其科研职能归属于教务管理部门,直接形成的局面便是除了从事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专门人员外的其他R&D人员中,全时人员基本没有。R&D人员的时间序列变化区间从115人开始到176人,任意连续两年区间的变化都在20~30人区间内。所有R&D人员属于全时人员仅有4名,均为直接服务科研管理人员,占全体人员的比例为1.05%,全体R&D人员占全体人员的比例30.2%~46.3%。

二、目标研发主体的R&D产出分析

目标研发主体既然作为典型的高职院校而且是文科类高职院校,其学科主要包含有经、管、文、理,其R&D产出形式基本以学术论文、著作、报告等形式体现,其法律权益则以专利权、著作权、署名权以及之上的衍生权利等形式存在。

(一)R&D产出总体分析。通过整理和归纳,目标研发主体的R&D产出主要有学术论文、著作、研究报告或提交相关权力机构的专门性成果、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具体见表1。

表1 目标研发主体近年产出总体概况

从普通产出形式看,目标研发主体最主要的R&D产出是学术论文,近4年来产出数量维持200~250篇的区间,变化幅度比较稳定。著作和研究报告(含提交成果)作为应用更为具体的R&D产出,也并不鲜见,但与学术论文在数量上不能相比。目标研发主体属于文科类高职院校,由于层次、学科和专业等因素,在三种专利类型(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方面的申报主张极少(几近于无),其余极少数的属于软件著作权,但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实际效应来看,其产出的意义还有待重构。

(二)目标研发主体R&D活动类型分析。按照《弗拉斯卡蒂手册》中关于R&D活动类型的区分,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也有翻译成“实验研究”或“试验研究”)三个分类中,目标研发主体作为文科类高职院校,进行的R&D活动类型绝大多数是应用研究,极少部分属于试验发展(高职院校的R&D活动中,尽管从内容实质上分析某些研究具备了基础研究的特性,但往往这些研究都在形式上偏向应用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尤为甚之。关于这一个论点需要另行解释,本文先行采纳;而比较偏激但普遍被人阐述的观点则认为基础研究难度较大,时间较长,高职院校既不满足发展基础研究的条件,也无必要进行基础研究)。这种严格按照手册区分的活动类型在反映文科类高职院校R&D活动类型方面的细致性略显不足,应予以细化,或按照分析需要另行重构分类体系。实际上,从研究目的出发,综合研究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要求,从学科领域分类的客观逻辑与价值判断的主观逻辑出发,对文科类高职院校的R&D活动类型进行内容性分类,更符合本文的要求,也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实际要求与基本规律。

目标研发主体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研究导向上,呈现出典型的文科类高职院校的特点,符合一般观点对高职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主要教学研发活动的定位和认知。

1.R&D活动方向中科研项目的整理。在本文中,目标研发主体的R&D活动时间序列被固定为2011-2014年,其科研项目主要来源于广西社科规划办、广西教育厅、广西商务厅、广西社科联、广西地税局等职能部门,按纵向项目划分属省部、地厅两级。其活动方向主要分布见图4。

图4 2011-2014年目标研发主体R&D活动方向整理

由此可见,目标研发主体R&D活动的主要集群有教育学方向(合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经济学方向(合并区域经济、产业经济)、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方向等,其中教育学方向又可划分为实践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教育管理四个研究方向;从比例上看,教育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三个研究主集群占总项目数量比分别为67.1%、10.5%、11.8%,如实反映了当前文科类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和在高校R&D活动版图中的地位和主要关注领域。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目标研发主体中,所有的省部级课题均属于非教育类方向,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和行政学三个领域(2014年12月,广西教育厅下发的关于高职院校序列职称评审中对各级课题的认定细则对省部级课题的范围生变,如单列省级的教育科学规划归类为厅级课题等。本文从其规定)。

2.R&D活动方向中学术论文的整理。从产出数量上看,学术论文无疑要占目标研发主体的产出比例绝大部分份额,其原因包含了多个方面,涉及研究要求、研究成本、研究水平以及出版发表市场生态圈等要素,其他学者时有分析论证。受到研究水平、研究规范的限制,R&D活动产出的整理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本文对目标研发主体2011-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样本总数量为955)篇标题进行字频分析统计,其结果见图5。

图5 学术论文标题字频统计(选取前10位)

“高职”类别开宗明义出现在论文标题中(158次,占总数16.5%),表明论文讨论领域限定在高等职业院(下转第131页)(上接第103页)校或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教学”类别(88次)和“课程”类别(36)存在较大程度的共生,“课程”包含于“教学”的比例达到了83.3%;各专业中,“英语”和“会计”占据了前列,和目标研发主体相关专业和学科人数分布成正比;一些注重本土化研究的文章直接体现研究对象的地理范围,以“广西”定名。

三、结论

第一,高职院校以注重教学为特点,特别是文科类高职院校,没有具体的“物”作为项目发展载体,因此其R&D活动领域往往集中在教育学方向,探讨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等,从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文化方向)角度出发的研究,最后又回归到教育教学改革的话题上。这个现象是正常的,但实际上也反映了高职院校的R&D活动在水平、角度、方式方法和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第二,R&D活动投入逐年增加,在产出结构方面,只有研究报告(提交成果)保持同步增长,而其他形式的成果如学术论文、著作、专利、软件等均没有出现持续增长。这可能是受到现行考核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外部因素制约,也可能由于自身水平和信息闭塞的内部因素影响。

第三,从R&D活动成果转化的途径看,目标研发主体的成果形式主要有研究报告转化为提交成果,出版专著、教材等,取得专利,编写软件等。其中绝大对数的成果转化以提交成果和出版著作的形式存在。这也是大多数文科类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关晓斌,张豫.高校R&D投入产出绩效分析——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6)

[2]经济合作發展组织.弗拉斯卡蒂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与文献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李新辅(1984- ),男,广西贵港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

文科类专业论文 第7篇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尤以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效度与信度问题为要。学业评价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对引导学生学习、加强学生管理、检查教学质量以及推动课程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课程评价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工作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学业评价既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制约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并明确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这个讲话,为我国今天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考评、监控、反馈体系明确了方向。

当前,许多学者和高等院校都在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氛围、体制、师资队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和实践还大多停留在学校主体上,缺少对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学生”的研究,学生多为被动参与,学业评价导向功能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业评价改革滞后,教育缺少内在动力。如何以科学的学业评价态度、方法、机制,对学生参与创新教育的效果和在课程学习中的实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创建科学、全面的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之一。

通过对近十年来相关文献的检索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评价上,针对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成果较少。整体来看,现有的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与问题的研究;(2)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方案、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研究;(3)关于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研究等。综合相关资料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就评价标准来看,对高校学业评价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整体层面,缺乏具体细化对不同类型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特别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高校学业评价的研究。其次,就评价对象来看,对高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过多强调不分文理全体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缺乏从各个学科专业特点出发对学生学业评价研究,特别是对地方本科高校文科类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最后,关于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多从修正和完善的视角进行,未脱离现有评价方案的基本框架,缺乏指导思想上的根本变革,缺乏对价值理念的全面的理解与把握。总之,现有研究很难使人们了解地方本科文科类高校学业评价的现状,从而形成对学生学业评价的系统认识,更不能指导研究者系统地改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践。

二、工作积累与研究方法

(一)工作积累

本项目组成员,均是拥有丰富的高校从教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一线教学骨干和管理骨干。经过多年的摸索,初步探究出了一套新的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导向的地方高校文科类专业学业评价模式,彻底打破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重教师本人评价轻学生自我评价的传统学业评价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了学业评价的指标体系,结合特色专业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构建了切合学校办学定位、具有专业特色的学业评价体系。

(二)研究方法

通过量表法、结构式访谈法等具体方法,检验现有学业评价方法、体系的效度与信度,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描述统计与分析。

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设计适应教学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业评价指标量表,并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考查新的指标体系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动机、能力培养的效用。

运用德尔菲法即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地方高校文科类专业学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增强其大学生学业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地方本科文科类高校学业评价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出评价模型。解决地方本科文科类专业学业评价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使相关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学业评价更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现行学业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学业评价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既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度发展过程中,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与高等教育趋同发展的矛盾,安徽省提出了“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高等教育发展思路,明确提出在教育评价方面要避免单一评价标准和价值导向,支持各种评价模式协调发展。

作为地方性高校,学院与国家一流高校在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理科学生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及社会需求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一刀切”式沿用统一标准的学业评价方式,明显违背了国家有关“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各安其位、各展所长”的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为此,根据学院自身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区域特点,采取区隔化的培养方案和学业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本科高校文科专业的学业评价模式单一,基本采用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的“标准”模式。但这种评价模式不能真实评价学生的学业状况,无法达到教育管理的预期目的。

首先,平时成绩不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平时成绩的评判并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教师的一般做法是采用期中考试、平时作业、出勤率等作为评价参考。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随意性大、主观性强,不能客观反映教学现实情况。教的方面主要表现为;教师凭印象或个人好恶随意评价;平时成绩后于考试成绩,教师根据考试成绩调节任意人为拔高、送分等。

其次,期末考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专业素养。对于文科学生来说,传统的期末考试以闭卷为主,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导致考试内容几乎只能是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却被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学生只要在考前进行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也能考到85分以上。这样即使平时没有出勤也可以基本过关,而现实关注的专业素养无法在期末考试中全面反映出来。

由于文科类学业评价模式单一的现状,导致在地方本科高校文科类专业普遍出现学生不爱学习、不主动学生,不进图书馆、不会查资料,上课不专心,逃课现象、考试作弊的现象,以致查收学生的小纸条,成为如今监考教师监考过程中必做的一项艰巨任务。这种完全靠死记硬背出来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基本功不扎实、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差、独立完成任务能力不强、应变能力差。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在于:

首先,目前作为地方本科文科类高校,学业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强。从评价功能看,对评价功能的认识不够全面,重视鉴别和选拔功能,忽视诊断和激励功能;从评价内容看,注重理论知识,忽视能力和创造性培养,忽视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社会需求;从评价主体看,评价主体单一,教师掌握绝对主动权,忽视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从评价对象看,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调动起来,自尊心和自信心时时受到挫伤;从评价方法看,评价方法单一,以标准化测验为主要评价手段,重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轻质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从评价过程看,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从评价的影响因素看,统考科目冲击非统考科目;从评价结果的反馈看,忽视积极反馈,使反馈的反思、导向作用得不到发挥。

其次,作为地方本科文科类高校,学业评价标准和对象上缺乏针对性。高校学业评价体系是一个以专业知识为主要评价内容,以考试为主要手段的学业成绩鉴定体系。评价实践中存在着评价体制不够完善、对大学生共同素质缺乏明确的评价要求、实际评价内容与学校政策目标和师生期望存在较大差异、教师缺乏系统的评价技能训练、学生评价对学生发展的实际影响有限等问题。显然,高校学业评价工作还很落后,没能在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功能。

最后,作为地方本科文科类高校,学业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缺乏实际操作性、认同性和效能感。高校学业评价既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实践问题。国内关于学业评价已经有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法,但如何将其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既可行又有效,还有很多的实际问题需要在今后尽快解决,很多的具体措施需要落实。现有评价体系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学业内化情况,已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四、具体的应对措施

第一,树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学业评价理念。在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学业评价不再只是评定学生学习等级、甄别、诊断和选拔的工具。更不是一项单纯的教学任务,而是同一种体现以学生为本、突出主体能力、注重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学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第二,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要求轻独立见解,重教师本人评价轻学生自我评价等不良倾向,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经学校批准,以2012级政法系社会工作专业新生班作为改革实验班,实行全新的学业评价模式,即不再是单一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而是更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内化后的综合能力的考察,为学生设置专门的学业成绩登记卡,将期末考试的成绩由原来的70%,降为50%;平时成绩由原来的30%提升为50%,平时成绩由五个部分组成,即专业阅读(以读书笔记体现)、课程论文(策划案)、社会实践、平时作业(不少于3次)、出勤率。突出平时学习表现、实践能力等在学业评价中的比重。与之相适应,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模式的不断革新,目前此项目正在不断完善之中,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后续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第三,拓展课程评价内涵,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实务层面探讨健全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各种方法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形成个案、小组、社区和社会政策行政的有机配合和优势资源的互补,进行介入机制的经验研究和效能评判。在评价标准上体现多元化,不仅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标准,还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制定不同的发展标准;不仅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更要引导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使培养的学生不仅能从事一般性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创新的潜质、发展的潜质,甚至是领军的潜质。具备终身职业能力;在评价方法上应强调过程性评价,使学生的学习不再以最终的一次性考试为目的,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学习过程的兴趣和快乐,从而达到发展自己个性和创造性以及其他素质的目的。

第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的多维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课程的目标不是以知识传授为核心,而是以思维训练的需要为核心。通过加大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对象的认识,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潜能和个性品质在实践中得到最大释放和发掘。

第五,强化教学管理的引领和促进功能,实行弹性化的教学管理制度。改变一直以来过于规范刻板、有序而缺乏活力的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既要强调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性,更要注重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体现和创新潜能的开发,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弹性管理。

第六,建立具有科学性、时效性的学业评价指标体系和反馈系统。在学业评价内容上应由片面走向全面,从仅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到关注知识应用、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参与科研等方面,重点考核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评价标准上应注重提高和发展,应主要考核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关注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高程度;在评价方式上应力求多样化。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在真实情景中评价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改进 、提高;在学业成绩的构成上要多元化。特别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使之在学业评价总成绩中占有一定权重。

文科类专业论文 第8篇

一、高职文科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困境分析

1.高职院校与企业达成的合作内容少、层次低。

很多校企之间签订的合作协议名为“实践教学合作协议”, 但实际合作程度仅停留在企业每年接收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上。企业接收“工学交替”学生的积极性较差, 尤其不乐意接收工学交替时间二至三周以内的学生。

2.企业提供给文科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岗位少, 且对口率低。

高职文科类专业多为管理、财经、商贸、外语等专业, 这些专业对应的单个企业所能提供的实践岗位相对少, 从而出现了文科类专业学生实训、实习岗位对口率低的现象。以文秘专业为例, 一个20人左右的小型企业, 文秘岗位一般不会超过3个, 造成有的文秘专业学生被派到超市顶岗做收银员或理货员。

3.企业对学生的培训、培养意识淡薄。

大多数企业在接收实习学生后, 直接让学生上岗。有些企业在接收实习生批量大的情况下, 如酒店岗位, 连锁超市岗位, 只在上岗前安排不超过一周的集中培训, 内容只集中在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上。

4.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合作沟通少。

企业在零散接收学生的情况下, 很少会指定专人来负责指导学生, 校企之间很少就实践教学内容、岗位要求、学生实训、实习表现等进行沟通。

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尴尬局面,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文科类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性质、技术衡量标准、岗位密集程度、工作效果评价与工科类专业有着根本的区别;二是在这样的校企合作中, 企业无法获得直接利润, 最多将个别在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留下来, 企业可能还会因此付出不少代价, 如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企业经营机密外泄、工作效率降低、实习生可能引发的突发事件带来负面影响等。

二、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再认识

校企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实习的层面上, 而应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到教学活动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都要体现企业的参与。企业的参与也应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 决不仅仅是学校和企业在教学地理位置上的对调。

鉴于文科类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性质与工科类专业有着根本区别, 文科类专业的校企合作重点更应集中在企业的“软件”优势上, 而不是工科类专业所倚重的厂房、机器设备等“硬件”条件。

三、高职文科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1.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 实施校内仿真教学, 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是实现校内实践教学的先决条件。创设仿真的职业环境, 将日常教学融入企业环境和企业日常活动中, 使学生真正适应企业发展。

2.承接企业订单任务, 运用项目教学法, 提升师生的专业技能, 并为企业带来利润。学校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 以专业为单元, 鼓励专业教师对外承接订单任务即生产任务或技术服务, 将订单任务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一个项目。运用项目教学法, 将知识传授与订单任务同步完成。如会计专业, 可以积极与会计事务所或建筑公司联系, 承接基本数据计算和财务预算等技术服务。

3.筑巢引凤, 建设一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最大特点是, 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 实训完整的工作过程, 生产出产品甚至是商品, 实现教学做的统一。在实训过程中, 学生不是生产的“机器”, 而是“职业人”的培养。文科类专业对应的岗位多集中在服务业, 经营类别与学校的运营有部分重合, 如安全保卫、物业管理、餐饮、客房服务等, 学校可以将一些闲置的场所提供给合作企业或将某些业务服务外包给合作企业, 让企业经营就在校内开展。作为回报, 合作企业接纳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参与企业经营, 并提供指导。

4.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赋予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主人翁意识, 为企业提供最适合的员工。“订单式”人才培养以企业岗位群为基础, 直接为企业量身打造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 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重要载体, 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方式。学校可以积极寻找中大型集团企业合作, 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直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企业为获取最好员工, 会主动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 包括实践教学实施、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 从而使订单班成为企业的优秀人才库。

5.组建职教集团, 将企业纳入职教体系中, 明确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综合实力, 在政府的主导下, 积极与知名企业组建职教集团, 可以使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份子, 在人才培养上更具有主动性。学校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成员企业, 熟悉企业的岗位需求, 设置更适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 从而更好的为成员企业提供培训咨询服务和高技能型人才。如外贸商务类高职院校与知名外贸公司组建职教集团, 学校将实践教学放在公司中, 公司则可以将发展研究放在学校中。

6.探索与企业大学联合办学, 将企业最优质的资源整合到人才培养中, 提升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企业大学又称公司大学, 是指由企业出资, 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流的商学院教授及专业培训师为师资, 通过实战模拟、案例研讨、互动教学等实效性教育手段, 以培养企业内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企业供销合作者为目的, 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一种新型教育、培训体系。企业大学天生就具备了“校企合一”的性质, 拥有最优质的企业资源。因此, 学校可以积极与专业性相同的企业大学联系, 探索联合办学的各种形式, 将最优质的企业资源引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上。如电子商务专业, 可以与国内知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成立的阿里学院合作, 成立“阿里巴巴特色班”, 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前两年在本学校学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 并引入阿里巴巴自行开发的6门专业课程, 第三年进入阿里巴巴体验企业文化和学习实际技能。

四、结语

文科类专业人才在进行校企合作、实战培养上, 确实比理工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更复杂、更难以操作。笔者从校企合作角度出发, 综合各种实践探索, 总结了上述六种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旨在有效吸引企业参与到学校育人环节中, 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各自优势, 为进一步深化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摘要:校企合作育人是提升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而文科类专业在如何开展校企合作上还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本文对高职文科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再认识, 从具体实践中总结出六种可操作性途径。

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解析 第9篇

一、多元纠葛:就业难问题的诱因

(一)高校扩招的制度诱因

迄今为止,高校扩招已10年。10年间,文科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远远高于理工科专业。1997年,全国文科类在校生119.6万人,理工农医科在校生197.8万人[1];2006年全国文科类在校生957万人,理工农医科在校生879万人[2]。致使文科类专业以这样规模和速度发展的原因主要为文科专业办学成本低。相较于理工农医等专业而言,文科专业对实验、见习、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要求低。因此,高校在扩招的过程中,文科类专业扩招幅度大于理工农医类专业。加之家长和学生对专业、个人职业倾向缺乏了解,在报考的过程中,缺乏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而盲目趋从于热门专业,结果导致毕业时的就业难。

(二)结构性失业的结构诱因

结构性错位问题是就业难问题的体制诱因。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是世界工厂的角色,需要的是技术人才。而高校文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却对技术知之甚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目前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社会人才培养结构错位的结构性失业。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剧变和频变迭生,同时,教育的滞后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社会需求必然出现偏差,进而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的所能和社会的所需错位的结构性失业。社会剧变的幅度越大,频变的频率越快,结构性失业的现象就越严重,可以说,结构性失业现象与社会剧变的幅度和频变的频率呈正相关。社会的剧变与频变为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的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巨大的难题——按照何种质量标准培养、如何培养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所能与所需偏差变小。

(三)高校忽视就业指导的惯习诱因

1949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各部门都处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运转。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高校培养类型、数量,都在国家计划体制下完成。高等院校的职责只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入口及出口工作则不属于高等院校的职责范围之内。自20世纪末以来,高等院校纷纷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但其职能只流于日常事务管理,就业指导中心的本体功能即就业服务功能在多数高校尚未得以彰显。高校忽视就业指导的惯习诱使学生“茫”于读大学、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却盲视了无边界生涯的时代要求。

(四)无根的骄子的自我诱因

对学生而言,他们在“精英”的隐喻和“惯习”的力量的合力作用下,自视为骄子。他们“在理智上没有独立的见解;没有确定自己方位的远大眼光;对经济和社会败坏的原因没有洞察力;对他们自己的未来没有摆正方向的方法”[3]。因此,并没有找到自己生活的目标,而是处在“终日役役不见成功,苶然疲役不知所归”[4]的无根感中。在“无根”的心态下,大学生们盲从于考研、考公务员、考证,却迷失了个体的发展方向。这是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自我诱因。

二、无边界生涯:就业难问题的突困方向

由于技术的提升和进步,未来工作组织趋向于“无边界组织”,即“预想中的无边界公司应该将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障碍全部消除,工程、生产、营销以及其他部门之间能够自由流通,完全透明。一个无边界公司将把外部的围墙推到,让供应商和用户成为一个单一过程的组成部分”[5]。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教育必须“先行”才能使得培养的人才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无边界组织认为信息、资源、构想等一切资源都能快速便捷地穿越组织间的障碍,形成完全不同于原有的垂直组织体系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无边界组织的背景下,国家上有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无边界生涯的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指雇员在不同的雇佣单位就业的职业生涯,或者是指超越单个组织边界的一系列工作机会。

Sullivan(1999)对传统职业与无边界职业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无边界职业条件下,个体就业的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包括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不同岗位对个体的要求也将存在更大的差异,工作的变迁要求个体的技能能够同时通用于多种工作而不是仅适用于同一种工作[6]。即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要求劳动者能够在不同岗位、专业、职能、角色、组织之间流动。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尤其是通用技能(如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对职业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显得极为重要。从基本涵义角度来讲,就业能力是指个人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和意愿[7]。从个人行为的角度来看,就业能力意味着个体获得、保持和利用某种资质或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行为倾向。个人不仅需要具备职业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通用技能(终身学习能力、远见性、才智最优化配置)的同时,个人还需要具有能够在不同工作和组织间实现平稳的职业生涯过渡的个人弹性和适应性,以及能在不同群体与他人分享责任、经验和知识的合作意识[8]。Fugate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嵌入个人特性的心理社会建构[9]。Fugate就业力的模型是职业生涯识别、适应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综合[10]。

就业能力所包含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于雇员对无边界职业生涯的适应能力。对此,霍尔(Hall)于2004年提出了“适应能力—自我意识”矩阵[11]。(见表1)他认为适应能力和自我意识是职业生涯成功的两个“元能力”(Meta-competencies)。适应能力与自我意识的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职业取向。只有那些能预见并主动去适应变化的人才能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生存,即表现为高的自我意识和高的适应能力。其他的组合则表现为被动的、僵化的、缺乏意识和行动能力的职业生涯取向。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对人的就业力的要求和在现在的传统职业的组织边界森严是不同的。

就业力研究表明,在日趋所向的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适应力和自我意识以及在自我意识基础上形成的职业生涯识别力是教育过程中的所缺以及未来教育中的所能。在不考虑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因素的情况下,只有用有高自我意识才能性能良好的职业生涯识别能力,并和高适应力一起综合表现为高就业力。当下我国高校文科类毕业生面临的职场环境即是一种无边界的职场,综合各行业需要文科类毕业生所做的工作,综合看来实质上都是无边界的职员,专业性质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和职业生涯识别、自我意识、适应性比起来要微弱些,因此,日趋所向的无边界的文科类专业毕业生所需面对的职场环境,是解决文科类毕业生就业难的突困方向。即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识别能力以及适应性,以提高文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力,以期能在无边界组织时代使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提升就业力:就业难问题突困的可能路向

尽管就业难问题的诱因多元、复杂纠葛,最终以就业难的形式作为矛盾的表现形式。但面对现实,在制度诱因、结构诱因却非一校、一学院、一个人之力所能解决。作为培养学生的主体同时也是多元纠葛的矛盾主体之一的高校,其所能为即就业难问题突困的可能路向就是加强对学生就业力的培养。观目前高校文科类毕业生所遭遇之困境和未来无边界职场的需求特点分析,高校文科类毕业生缺乏的主要是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识别以及适应力。这将成为解决就业难问题突困的可能路向。尽管就业力的提升是隐性的、无形的,但高校可以力求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加强教学改革,以教学促进自我意识的增长。高等学校以教学促进自我意识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改变加强教学改革,提升高校教师以教学促进自我意识提升的意识。事实上,教育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只教授知识,而是通过知识传授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因此教学中促进自我意识的提升乃是本真的教育的本有之意。目前高校需要加强的就是还高等教育过程以教育本真之意,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重视知识的传授之外,更要加强知识以外的其他方面如自我意识的提升。即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要到哪里去”等认识自己的问题意识的提升与锻炼。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而客观地认识他人,并能给与自己和他人以恰当的评价。

第二,完善就业指导中心职能,以多样服务促进职业生涯识别能力的增长。目前我国一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多流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事实上,事务性工作只是就业指导中心职能的一部分。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重点在就业指导,而非就业服务工作。就业指导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识别能力的增长,促使学生给自己作出适恰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就业指导工作是就业指导中心的核心工作。就业指导是一个长期、螺旋进阶的复杂过程,需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因此,就业指导中心一方面是设计多样活动和课程促进大学生实时地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调节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是完善在就业指导中心设置部门职能并深入挖掘就业指导中心网站的功能,方便学生在线进行职业兴趣测评以适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开展多样实习、见习活动,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学生自接受学校教育开始至结束学校教育始终生活在校园里,对社会不了解。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适应性差是自然的事情,眼下学生适应性差除学生自身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强而导致了实习、见习工作遭遇困难,部分高等院校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变相地减少实习、见习的机会所致。事实上,只要高等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增加实习、见习的机会,使学生了解工作岗位的状况、流程、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使得学生对相关工作加深了解,那么学生的适应性则会有所增强。

第四,研发促进从学习到工作转化的项目,提升学生的就业力。高等院校需要明确的是就业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在高等教育阶段,促进从学习到工作转化的项目应伴随高等教育始终。在项目中,应能综合运用到文科类毕业生较缺乏的自我意识、职业生涯识别能力以及适应性,从而使得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就业力;不断地运用发展性标准评价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评。如此使得学生在项目参与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学习到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提升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适应性,进而提升就业力。

同时,大学生自己应从“无根”走向“生根”、“扎根”。大学生“无根感”源自于不知晓“我是谁”。提升就业力的根基在于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的增强。所以大学生提升就业力的根本目标是从“无根”走向“生根”、“扎根”。其一,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知晓“我是谁”,即“人力资本”问题。其二,大学生要明晰自己的历史、背景,即“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明晰自己具备的外部条件如家庭背景,属“社会资本”问题。其三,大学生要明晰自己的目标,明确“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这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的方向性前提,也是自我职业生涯识别的过程。只有明晰方向,才能根据自身情况有的放矢地提升自身的就业力。才能改变无根的状态,在分析,提升自身的就业力的过程中逐步“生根”、“扎根”。

文科类学生所能就职的岗位间的差距和壁垒相对理工科学生而言要弱一些,这为提升就业力,为适应无边界生涯的职场提供了可能。提升就业力的措施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增强提升学生就业力意识的提升和就业指导中心职能的完善。提升就业力是复杂而多变的工程,需要不断地加强就业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之一,但就业难问题的形成却是由制度诱因、结构诱因、惯习诱因等多元因素纠葛而成;通过分析高校文科类毕业生的特点阐述了无边界职业生涯是文科类高校毕业生突困就业难问题的路向,进而指出在提升文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力各方责任主体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就业难问题,诱因,无边界生涯,提升就业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1997[EB/OL].ht t p://www.moe.edu.cn/edoas/websi t e18/40/i nf o11240.ht m.2009-2-12.

[2]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6[EB/OL].ht t p://www.moe.edu.cn/edoas/websi t e18/45/i nf o33545.ht m.2009-2-12.

[3][美]杜威;傅统先,邱椿译.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73.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6.

[5]王松涛.无边界组织: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新模式[J].同济大学学报,2008,(4).

[6]汪晶晶.基于无边界职业化的就业力模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7]Harvey,Lee.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

[8]Van der Heijden,Beatrice I.J.M.Prerequisites to Guarantee Life-long Employability[J].Personnel Review,2002,(1).

[9][10]Fugate.Mel,etal.Employability:Apsycho-social Con-s truct,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1).

加强文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第10篇

一、文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目前,大学生尤其经管类等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对创新教育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

在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 应试教育教学培养模式观念 和体制普 遍存在于 整个教育 教学的各 个环节 ,从而使教育者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教育自古以来就倡导儒家思想,这种理念在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都有深刻影响 ,与此同时 ,国人缺少 创新思想 的认识和 培养 ,这在高等教育中有明显表现。具体表现在:高校课程体系设计缺少灵活性和弹性,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不够合理,缺少前瞻性 ;教学目标 不够合理 ,没有与时 俱进 ,过分注重 学生专业能 力而忽视 综合素质 培养 ; 以知识传 授作为教 学重点 ,忽略创新 能力培养 ;理论与实 践脱离 ,学生缺少 足够的实践机会。

2.高校创新氛围和基础不足 。

良好的创新氛围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意愿的产生和加强,同时使其创新能力不断发展。但现在我国很多高校创新氛围不浓郁,提供的条件和设施不完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发有限,无法提供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平台。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多数学生只能望洋兴叹,何谈创新成果转化,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热情。目前各类创新类竞赛和活动的要求不同,水平也参差不同,学生的创新潜质难以挖掘和发展。

3.部分高校组织的创新实践活动流于表面形式 。

高校的创新实践活动应该是提高文科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现阶段高校文科类创新实践活动的影响范围不够全面,实际成果和效果不够理想,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学生缺少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多数优秀教师忙于科研和教学工作,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热情不高;高校实践管理模式过于呆板停滞,内容不够丰富;高校缺少相关政策鼓励教师投入学生创新活动, 同时高校没有提供足够的专项资金支撑。

4.忽视创新能力培养 , 不能根据专业特点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与理工科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不同的是, 文科学生创新能力有特殊的内容和形式。文科学生的创新实践性相对于工科生较弱,创新结果和表现形式有很多不同和特点。理工科生通 过试验结 果、产品、图 纸等 ,其创新成 果都是显 而易见的。而文科学生专业实践性不强,创新成果形式不明显,有局限性,所以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在高校是不被重视的。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发展,制定了相关文件和鼓励措施,但并没有根据文理科学生的专业特点量身定制适合文理科的培养模式。

二、文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文科学生缺少创新能力问题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

传统文化对人的思想和意识有重要影响,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既有有利的方面,又有很多不利影响。首先,中国文化发展体现出大统一的思想,独树一帜被认为是怪异的,所以学生个性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其次,我国封建社会和教育提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意识依然有广泛影响,依旧影响着现代人的心理,唯读书论的意识还存在着,大学生的学习变得急功近利。如果大学生抱着这种态度学习,则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必然会受到阻碍。

2.教育传统理念的影响 。

教育传统的影响也非常重要。首先,我国传统教育中过分强调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忽视学生主体位置和作用,使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的讲授, 这使教学过程缺乏主动学习和民主学习的氛围;学生盲目迷信书本和教师权威,不能培养他们用批评的眼光和意识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其次,传统教育强调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和填鸭式教育, 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尽管学生理论知识掌握较多,但创新、协作沟通、实践能力等相对较弱, 进而影响学生创新思想形成和创新能力提高。此外, 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相对重视理科专业建设的现象,高校在理科专业建设方面往往会投入更多金钱和师资,而在文科专业投入和重视度都要少很多, 相应的对文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投入也少一些。

3.社 会环境因素 。

我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国内国际形势复杂,有正面因素也有负面因素, 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造成不利影响。首先,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冒险和付出甚至失败,必须付出相应代价,而社会本身就有诸多诱惑,很多教师和学生难免会受到影响,经不起眼前利益的诱惑,急功近利,不愿意创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很多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其次,高校里很多学生功利思想严重,更多的精力时间放在专业课、考研上。良好踏实的态度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关键,浮躁的状态只会让学生的创新活动功利化, 创新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三、加强高等学校培养文科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举措

1.浓郁创新氛围 ,点燃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高校应加强学风、校风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是高校精神文化的核心, 也是中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必要的条件。它能通过良好的学风、校风引导启迪学生今后人格、思维方式、学术风气、行为规范的形成。新形势下,高校应致力于学风、校风建设,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内涵、修养等内质的同时,努力营造严谨务实的学术风气和求知氛围,培养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

2.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文科类知识主要靠形象思维,很少涉及抽象思维、理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因此,文科类大学生加强理工类基础知识的学习,对锻炼自身思维的多样性、完整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弥补创新思维训练的不足、知识结构和掌握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文科类大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就是通过开设理工类、通识类必修课、选修课,开展名师举办的内容丰富多彩的讲座等活动,使学生在广泛汲取知识的同时,素质情操都得到提高。

3.借助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品质 。

加强文科类大学生具有创新人格和创新思想的教育。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育人活动。创新人格需要不拘泥陈规的思维方式,而活跃的思维方式则离不开乐观、合作的意识;注重对文科类大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创新者的必备品质和成功要素。最后,应加强文科类大学生勇于实践精神的培养, 使他们通过失败总结经验,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校不仅肩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任,同时肩负着“现实的最大需要,同时是那些认为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参与多变社会的建设的人的责任”。

摘要: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取决于各类人才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质量。针对影响当代文科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制约因素,本文从高等学校教育目标出发,分析当前高校文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具体原因,提出培养文科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文科类专业论文 第11篇

文科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学校所设置的所有课程中规定学习者必须修习的课程,某一专业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提供某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满足他们基本的发展需求并达到基本的学力水平。其包括公共学位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学位课和学术前沿讲座。选修课程是指在学校所设置的所有课程中可以允许学习者自主选择进行修习的课程,提供学生个体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发展其特长和爱好,拓宽知识面,满足个人化的教育需求,追求的是实现“个性”的教育目标。其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限选课是指学习者在某一学科门类范围内或一组课程范围内选择学习的课程;任选课是指为拓展视野,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所开设的可供全校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课程。

按课程内容的知识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结构性知识课程和非结构性知识课程。结构性知识课程是根据结构性知识而设计的课程,其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其包括必修课中的公共学位课(如外语课、政治课)、学位基础课(如教育管理学、教育哲学)和专业学位课(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史)。授课的教师一般选择某一本或某几本指定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的单元、章节进行教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十分紧密,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专门知识,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在实践中运用自如。非结构性知识课程是根据非结构性知识而设计的课程,其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结构性知识那么紧密,逻辑结构也没有结构性知识那么严谨。其主要指选修课,如专题类课程和学术前沿类课程。教师一般根据某一个主题而选择教学内容,大多没有指定的教材,知识之间没有十分明显的联系,其目的是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等。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关于划分结构性课程与非结构性课程所包括的课程并不是一定的标准,其划分的标准是授课的内容。例如,我校开设的必修课中的政治课程是按照专题形式开展的,其属于非结构性知识课程,而有些院校是用特定的教材作为授课内容,其属于结构性知识课程。

二 文科类硕士研究生MOOC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在针对于文科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设计及运用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学习内容分析环节。教师在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者需要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专业课的内容属于结构性知识,其有特定的教材,可以作为教学讲义。如高等教育学的专业学位课——高等教育学,有几种不同版本的《高等教育学》教材,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以某一本教材作为教学讲义,也可以综合几种教材形成新的教学讲义。专题类与学术前沿类课程的内容一般属于非结构性知识,它们没有特定的教材,教师可以从学者的学术论文、书籍或教材等截取某一部分或章节进行整合作为教学讲义。如高等教育学专业的选修课——国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研究,现在没有专门的书籍或教材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与阐述,教师可以把其分为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在收集关于英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资料时,可以查阅《高等教育史》或《走进世界名校:英国》等书籍、在知网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最后进行筛选、加工从而形成讲义。学术前沿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对本学科某一热点问题的探讨、教师对学生分享某一学术会议的内容、某一模块知识点的讲解或学术沙龙等,例如“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方向”“分享中国高等教育论坛的内容”“高等教育信息化”。其分析学习内容的方法与专题类课程的方法大体相同。

第二,制作学习资源环节。在现有的MOOC课程中,大部分课程都以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这种方式是否适合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硕士研究生在思维方面有了更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并由抽象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同时观察事物的目的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已能按程序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细节特征,思维的组织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独立性更为加强。硕士研究生大多是成年人,年龄在22~35之间,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注重学习效率。并在思想认识、心理素质和知识积累等方面已经具备专攻某个学科研究领域的基本条件。学习资源呈现方式选择讲义与视频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讲义是全部教学内容的文字资料,教师上传到MOOC平台,学生可以随时下载使用。视频资源是主要讲解教师认为重点或难点的知识,一个视频只针对于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的讲解,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短小而精悍的视频可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产生厌学情绪的几率。简单的知识以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完全可以掌握,教师只需录制讲解重点、难点知识的视频,把节省的时间用在组织讨论交流、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上。学生对于教师没有讲解的知识存有疑问,可以通过MOOC平台中的讨论模块发布话题,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如果问题还没有解决,在“线上自学+课堂讨论”型的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进行详细地讲解,在完全自主学习型的模式中,教师可以在实时交流的环节在线进行详细地解答,也可以通过“回贴子”的方式同学生交流而进行解答。

第三,设计测试题目及答案环节。在现有的MOOC课程中,大多是理工类的课程,其测试题目是客观题,答案是唯一的;而文科类的课程,大多数的测试题目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是唯一的。而MOOC平台并没有针对开放性试题做技术上的支持,所以需要教师在设置答案的时候做特殊的技术处理。笔者认为,一种方法是将主观题目客观化,变成多项选择题或者其他形式;另一种方法是设置答案的呈现方式,只有在学生回答完测试题目后,才可以看到参考答案,这里就需要助教做大量的工作来保证学生答案的有效性,是其通过思考写出来的,而不是胡编滥造或者抄袭而来的。对于有些较难的题目,教师可以采取录制视频的方式来呈现答案,详细地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与运用新知识。

第四,讨论交流环节。讨论交流活动是存在于课程开始到结束之后的各个环节。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文科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学术能力、批判性思维、表达能力、交流与协作能力等。需要教师与助教充分利用社交工具,关注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想法,无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建立讨论组或朋友圈,教师与助教分享关于课程的一些资料、信息及前沿动态等,使学生无意识地进行思考、参与交流。

第五,评价环节。关于学生是否充分学习、是否掌握了新知识方面,不仅从学生讨论交流的内容、测试题目的答案可以了解,MOOC平台还提供了统计学生学习时间等统计功能。教师与助教可以从后台查看每一个学生在平台的的学习时间,也可以查看每一个同学观看某一个视频的次数。这样,不仅可以从了解学生学习时间的多少、是否有学习,还可以了解讲解知识方面的问题。例如,如果教师查看到几乎每一位学生都对同一个视频观看了很多次,那么关于此视频知识内容的讲解就存在问题,在课堂上或实时交流的时候就要重点讲解这部分知识,并且反思自己的教授方式。关于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教师一定要制定出客观、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细则,让学生有依据地客观地进行自评或互评。例如,评价某一位同学的小论文,可以从论文的逻辑结构、叙述语言和观点的新颖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设计;另一个维度是等级分配方面,可分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和不符合3个等级,相对应2分、1分和0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具体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进行认真、深入地分析与设计。

参考文献

[1]姜蔺,韩锡斌,程建钢. MOOCs学习者特征及学习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54-59.

[2]程璐楠,韩锡斌,程建钢. MOOC平台的多元化创新发展及其影响[J].远程教育杂志,2014(2):58-64.

[3]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4]樊文强. 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文科类专业论文 第12篇

一、攀枝花学院文科类学生阅读的基本现状

(一) 少部分同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大部分有阅读意识但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调查中:“你是否有阅读习惯?”49%的学生表示:有时间就读, 没时间就不读:31%的学生表示经常阅读:12%的学生表示很少阅读;8%的学生表示几乎不读。

通过调查, 79%的学生都有阅读计划, 但是其中50%的学生都不能长期坚持, 并且62%的学生都没有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阅读虽有明确的计划, 但是实行力度不够, 懒于阅读。

(二) 普遍能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但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

关于阅读源动力, 31%的学生认为是拓展知识面;30%的学生认为完全是出于兴趣爱好;2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提高个人修养;12%的学生认为是提高学习成绩;3%的学生是因为被迫。关于喜欢哪类书, 22%的学生喜欢文学名著, 21%的学生喜欢通俗小说, 17%的学生喜欢历史传记, 11%的学生喜欢自然科学, 7%的学生喜欢哲学宗教, 6%的学生喜欢专业书籍, 5%的学生喜欢军事和法律, 4%的学生喜欢经济管理, 2%的学生喜欢其他书籍。由此可见, 能普遍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能够出于在兴趣爱好去阅读, 但是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 对于非专业读物的阅读喜欢泛泛的浏览, 即便是对于专业书籍的阅读也仅仅为了再现老师在课堂所讲内容。

(三) 缺少阅读技巧, 外界环境更大程度影响阅读积极性

关于阅读困惑, 57%的学生不知道读什么和怎么读, 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阅读目的理解不够, 缺少阅读技巧, 不能够正确、全面地理解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

31%的学生认为是自身惰性和自身没有阅读习惯影响力阅读积极性, 69%的学生则认为原因来自于繁重的课业、繁多的课外活动、获取图书资源少和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影响力阅读积极性。

二、改善攀枝花学院文科类学生阅读的建议

面对网络化、信息化的全方位冲击, 针对攀枝花学院文科类学生的阅读现状要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 增强学生阅读自觉性培养, 教师加强阅读指导

大学生阅读首先是要有自觉性, 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然后再付诸行动。这种阅读意识的培养, 需要外界的支持, 因此学校制定方案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对学生专业阅读内容和阅读量出明确要求,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而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

教师加强阅读指导, 新生入学时, 可以通过举办阅读讲座等活动形式, 向学生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引起学生在思想上对阅读的重视, 提高他们对阅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 进一步完善阅读条件, 建立阅读心理服务

高校应该尽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的软硬件环境, 图书馆要及时更新书籍, 并且涉及知识面要更广阔一些, 重视网络电子阅读, 不断丰富电子图书馆, 提升远程服务能力, 服务环境上要尽可能的人性化, 将图书馆真正成为阅读爱好者的乐园。

根据不同的阅读心理, 指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阅读心理品质, 没有良好的阅读心理品质, 是不可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阅读心理。大一学生刚刚进入大学, 对一切都是好奇又陌生, 呈现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图书馆可以针对性地为新生举办专题讲座和推荐书目, 使其阅读心理有盲目猎奇到有的放矢。大二、大三学生, 一般的都已经适应了大学的生活, 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图书馆针对大学生普遍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积极主动地介绍、推荐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籍。

(三) 注重掌握阅读技巧

改善阅读方法, 掌握阅读技巧。第一, 确定阅读范围, 制定阅读目标。确定阅读范围, 避免造成因范围过大短时间完成不了, 造成阅读乏力。第二, 制定可行阅读计划, 有利于为自己确定方向, 进行自我进度和评价, 可以周、月、学期等为时间单位, 规定自己的阅读任务。第三, 掌握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是逐字逐句也不是囫囵吞枣, 应该是抓住重点, 明确文章主题, 阅读时把握整体, 粗细详略得当, 适当做读书笔记。

参考文献

[1]唐明明.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报学报, 2009.

上一篇:企业减排下一篇:铁路货车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