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主题文化范文

2024-05-31

校园主题文化范文(精选12篇)

校园主题文化 第1篇

一、以山为本, 挖掘提炼校园主题文化—青山文化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青山绵延数百里, 斗转星移, 四季轮回, 她依然深沉稳重、敦实坦荡、旷达坚韧。青山特有的品格养育、浸润、熏陶、洗礼着拨拨青山教育人, 他们看破功名利禄, 心如明月坦荡荡, 不断涵养性情, 挚爱青山, 扎根青山, 以校为家, 青丝变白发。以三尺讲台天地宽的情怀, 引领山娃子厚德修身, 端然正己, 率道而行, 不断攀登, 登峰远眺, 抛开外物, 用心灵去观测世界, 大家的视野是那样的宽广博。学校借鉴老子的《道德经》和借用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的名句提炼出“教善若山视通万里”的办学理念。

理念的精魂就是一种厚德修身的魂, 一种坚忍不拔的魂, 一种攀登不止的魂, 一种情系天下的魂。这便是“青山文化”之精髓。吮吸“青山文化”的精髓, 我们的浮躁在深思中渐渐平和, 烦恼在冷静中渐渐消湮, 信念在思索中渐渐坚定, 眼光在前行中渐渐变新。

与此同时, 我们梳理青九校52年的厚重历史, 不断续写“办学元素”。积极营造“厚德博学励志笃行”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营造“博爱民主严谨合作”的教师工作氛围;积极营造“乐学自主活泼奋进”的学生学习氛围, 编制出内涵丰富的校徽, 自编出校歌《成长快乐》。校园处处弥漫着“青山文化”气息。

二、以德为先, 构筑师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桥头堡”—文明花开满园香

古人说:无德不立。孔子曾言之:人而不仁, 如礼何?人而不仁, 如乐何?可见他老人家是把人的道德修养放在第一位的。汉代杨雄在《法言义疏》中曾说, 修其身而后交。正像我自己所想的那样:德, 犹如江河之源, 大厦之基, 大树之根。为此, 我们紧紧围绕“厚德修身”之魂, 注重营造“崇尚文明, 传播礼仪”的氛围, 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育人的“基础工程”来抓, 多措并举夯实文明礼仪教育。

1、发挥全校教职工的示范功能。

师者, 行为举止之楷模。我校教职工重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注重自身的语言、仪表形象, 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教育感染学生, 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 为学生做出了表率, 起到了示范教育的作用。可以这样说, 我校教职工的良好言行和为人处事的良好风格, 为学生崇尚文明起到了“正精进”作用。

2、发挥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对每个校园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 学校通过建立一定的机制和制度的调适、约束、控制力, 促使每一个校园人在行为上协调一致;同时通过校园文化营造, 影响校园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我们每个班级在教室的前方张贴国旗、班训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班级航向标”上张贴大家共同遵循的班规, 在人行大道展板上张贴《云阳县青山九年制学校校园九礼》, 在宁静园、百香园、淡泊楼、致远楼、明志楼和勤政楼处展示全体教师齐心协力精心编制的“起居礼”、“就餐礼”、“公共礼”、“课堂礼”, 这些“三字经”、“五字诀”和“七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生易读易记, 心领神会。

同时, 在寝室门楣上粘贴“寝室全家福”, 营造寝室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之间懂得和谐共处, 培养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协作的良好品格。在宿舍楼、教学楼安装“正冠镜”, 让学生扮靓自己, 心灵得到舒展, 绽放灿烂的笑容。

3、发挥文明礼仪先进集体和礼仪标兵的激励功能。

英国有句名言:一个好的榜样, 就是最好的宣传。我们每周通过班级民评, 班主任推荐, 大队部、政教处以及行政值周审定, 每周评定7个文明班级和1名文明礼仪标兵。在升旗仪式上, 大队辅导员宣读“文明礼仪标兵”事迹, 学校办公室主任为其拍照, 校长为标兵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10元。同时将“文明礼仪标兵”的事迹迅速地发送到“云阳县青山九年制学校网站”, 当日通过班班通设备再次在各班展示形象和事迹, 被评定的标兵欣喜万千, 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激发大家产生一种自觉的内在驱动力, 主动地去完善自我, 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4、发挥教材、媒体素材和指导教师的引领功能。

中华礼仪万古长, 引领学习第一桩。胡志明曾说, 文明礼仪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 正如玉越磨越亮, 黄金越炼越纯一样。我校专门配备了《文明与礼仪》专职授课教师, 用好用活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礼仪与文明》读本, 并结合师生实际和学校的设备条件, 定时组织收看金正昆教授的《服务礼仪》讲座和《文明礼仪教育专题片》, 强化教职工的服务礼仪知识和学生走姿、站姿、坐姿以及接待礼仪, 见面礼仪, 就餐礼仪, 交通礼仪等。

每周一在集体校会上大队辅导员逐个礼节逐个礼节进行培训, 从最基本的敬礼开始, 从基本的鼓掌开始, 进而请学生示范笑容、走姿等。为了提升礼仪接待的水准, 我校专门派出李江红老师和初三学生代表前往云阳职教中心学习“接待礼仪”, 回家后成立学校礼仪接待队, 一举手一投足彰显文明礼仪示范的魅力, 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5、发挥师生校内外活动的辐射功能。

夸美纽斯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 不是由文字。我们遵循文明礼仪“感-悟-行”的渗透规律, 围绕文明礼仪愿景, 开展不同形式的文明礼仪践行活动。三月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队”活动, 四月开展“我为青山街道美容”活动, 五月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活动, 六月开展“文明礼仪唱读讲传”展演活动, 大家集中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编制文明礼仪情景剧等, 九月开展“安全礼仪、交通礼仪”手抄报比赛活动, 十月开展“国庆迎宾”观后感大家谈活动, 十一月和十二月开展“感恩父母”五个一活动, 即唱一支“文明礼仪歌曲”、讲一个“文明礼仪小故事”、写一封“文明礼仪我在行”的书信、给老人或者长辈沏一杯“茶”和煮上一顿可口饭菜活动、给长辈和父母揉一次肩活动。同时, 学校每年召开家长会, 学校在向家长通报学校不同阶段的德育工作和内容的同时, 充分结合云阳县南溪镇开展的8+X《公民道德档案》建设活动, 进一步宣讲“孝亲敬老”、“邻里互助”的典型事迹, 弘扬文明传统, 为新农村建设鼓与呼。

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 第2篇

长发小学 四年一班

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队会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

2.联系古人和伟人们的廉洁先进事例,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看到生活中 处处有廉洁,明白从小讲廉洁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诚实 守信、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好孩子,为他们奠定终身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廉洁方面的内容、故事、古诗和成语。

2.将收集到的资料编成小品予以表现。

三、活动过程:

(一)中队长组织活动开始

1.整队报告

2.中队主题队会现在开始。全体立正,出旗敬队礼(出旗曲),唱队歌(录音 伴凑)。

3.宣布活动主题:廉洁文化进校园。

(二)主持人致词 合: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下午好!“廉洁文化进校园”班队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主持人 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在 5000 年的历 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

主持人 2:中华民族是一个诚实守信、勤俭节约、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民族。清政廉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它要求人们诚信、廉洁、正直。

主持人 1:清政廉洁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遵纪守法、不贪 婪,才能善待父母,善待朋友。

主持人 2:清政廉洁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 家的生存之基。清政廉洁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

主持人 1:那么,什么是廉洁呢?

主持人 2:让我来告诉你吧,廉洁就是:责任、节俭、自律、奉献、知耻、诚实、惜物、不昧金、不攀比。

主持人 1:这些内容都跟我们息息相关。请听由程魏,许为冬等同学来表演三句 半——《廉洁你我他》。学生表演。

主持人 2: 我们小学生要讲廉洁,其实,在古时就有许多先人为我们做了好榜样。大家都知道白居易吧,他是一名诗人,但他也做过官,想知道白居易的故事吗? 请听由徐叶带来的《白居易怒打行贿人》。学生表演。

主持人 1: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踊跃了一大批清官。下面有请盛宇吉同学,他将 为我们讲述几个清官的故事。学生表演。

主持人 2:听了这么多清官的故事,让我不由得感叹了起来。

主持人 1:是啊!我也有同感。这些官员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官,而贪赃枉法,反 而廉洁自律,让人佩服!

主持人 2:听了这么多故事,让我们来欣赏一个小品——《司马迁拒收玉璧》,由我,倪雯等几名同学表演。学生表演。

主持人 1:同学们,古人为我们做出了不昧金的廉洁行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主持人 2:接下来,让我们欢迎周平,他为我们带来了几首诗。学生表演。

主持人 1:原来还有描写廉洁的诗歌,看来古人不光以行动表示廉洁,还将廉洁 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主持人 2:说到廉洁,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欢迎丁文 僖给我们讲讲毛泽东的故事。学生表演。

主持人 1:故事中提到毛泽东 50 岁生日,在中国这可是大寿,但是毛泽东为了 人民、为了祖国,带头做到勤俭、节约、不攀比。

主持人 2:下面有请袁芬,请听故事《三年还是那双旧袜子》。学生表演。

主持人 1:伟人的事迹给人以无穷的启发。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不你为 之,我们身边,这样的考验无处不在!由此,你会联想到哪些廉洁的成语呢? 请同学们说一说!主持人 2:从这些成语中我们又再次体会到了廉洁的重要意义。主持人 1:今天的中队主题活动已经接近尾声,现在请辅导员给我们作活动总结 提出希望。辅导员: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都认真的表演,都展示出了自己优秀的一面,这次班队活动非常成功,这跟同学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的确,只要你讲廉洁,我讲廉洁,他也讲廉洁。校园里将处处有爱心,学生个个自主学习力争做最好 的自己。古人白居易、伟人毛泽东等很多人都为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我们也 应从小事做起,从廉洁做起,并要立长志,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象指南针那样,认定一个目标,大踏步前进!中队长组织活动 1.全体起立,跟我呼号(举右拳):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 2.退旗(敬礼)。(播放退旗曲)3.礼毕 4.“廉洁文化进校园”中队主题队会到此束,谢谢!

廉洁你、我、他

——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

长发小学 六年一班

廉洁你、我、他

——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形式来阐述校园廉洁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懂得廉洁教育的重要性。

2.联系古人和伟人们的廉洁先进事例,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看到生活中 处处有廉洁,明白从小讲廉洁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上网、去图书馆收集有关廉洁方面的内容、故事和儿歌。

2.准备演小品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全体起立。

二、出旗。

三、唱队歌。

四、中队长讲话。

五、活动过程:

1、宣布“廉洁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合:六(1)中队“廉洁你、我、他”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齐唱《校园的风》

甲:十月,瓜果飘香;十月,千里收获;十月,欢声笑语;听,同学们正在 唱歌呢!学校在歌声中迎来了廉洁教育的宣传月,让我们齐唱《校园的风》。乙:我们班也投入了廉洁教育的热潮中,那么什么是廉洁呢? 甲:小学生从小讲廉洁,学生们把廉洁的春风送给奶奶,送给爷爷,送给社 会,廉洁是什么呢? 乙:让我来告诉你吧,廉洁就是:责任、节俭、自律、奉献、知耻、诚实、惜物、不昧金、不攀比。

3、表演三句半《廉洁你我他》。

甲:这些内容都跟我们息息相关。请听三句半--------《廉洁你我他》。

队鼓一敲咚咚响,我们四人走上场,向老师同学做汇报----------快讲.我们小队决心大,行动来个廉洁化,自主主动学廉洁----------真不错 我到学校来学习,上课认真来听讲,课后作业自己来完成----应该

穿上校服进校园,同学个个精神佳,不比穿来比学习----------不攀比 今天轮到我值日,打早先来扫教室,窗明几净好学习----------有责任 中午吃饭排好队,鱼肉蔬菜都喜爱,细嚼慢咽助健康------------节俭

学习用品好伙伴,公共财务人人爱,珍惜爱护都应该------------惜物

作业不会怎么办,问同学来问老师,更欢迎来问老师------------诚实

在校学习要主动,回家帮助做家务,争做廉洁好少年----------好少年 说廉洁,学廉洁,做廉洁------------------------------廉洁你我他

4、讲廉洁故事。

乙:我们小学生要讲廉洁,其实,在古时有许多先人为我们做了好榜样。你们 一定听说过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吧。

甲:你们想听听包公的故事吗?请听《廉洁的包公》。

乙:包公的清正、廉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被世人所流传,廉洁进入了校园。

甲:提到廉洁中的不攀比、节约这两个内容,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让我们来听听毛泽东的故事。

乙:故事中提到毛泽东 50 岁生日,在中国这可是大寿,但是毛泽东为了人民、为了祖国,带头做到勤俭、节约、不攀比。

甲:在中国许多伟大领袖中都是勤俭节约的,刘少奇就是其中一个。

乙:刘少奇又是怎样清廉执政的呢?请听李嘉俊给我们带来的刘少奇的廉洁故事。

5、小品表演

甲:听了刘少奇和毛泽东的故事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廉洁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乙:下面看看我们班同学演绎的廉洁中惜物这一内容《收破烂》。

6、大家谈廉洁

甲:说廉洁、唱廉洁、演廉洁,同学们对廉洁有了更深的了解吧,那么廉洁 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说出来。

甲:同学们对廉洁的内容已经铭记在心。

乙:知道了,记住了,我们都要用行动向着廉洁好少年不断努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自己做起。

甲:让我们小手拉大手,让廉洁之风吹遍校园、吹遍社会、吹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乙:最后让我们在歌曲《党的关怀亲亲的哩》中结束本次主题队会。

六、辅导员老师讲话。

首先我想说同学们你们真棒,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都认真的表演,都展示出了自己优秀的一面,这次队会活动非常成功,这跟同学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的确,只要你讲廉洁,我讲廉洁,他也讲廉洁。校园里将处处有爱心,学生个个自主学习力争做最好的自己。古人包公、伟人毛泽东、刘少奇都为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我们也应从小事做起,从廉洁做起。

七、中队长:我宣布:六(1)中队《廉洁你、我、他》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八、呼号

九、退旗

崇廉尚洁

——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

长发小学 六年二班

崇廉尚洁

——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意义:

“教育的今天就是社会的明天”,小学生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学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要使小学生从小就养成洁身自爱,文明守法的良好品德,同时,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加强改进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深远意义。使同学们逐步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培养正确、积 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班长):同学们,反腐倡廉对我们来说似乎还过早,但我们正处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最容易受外来不良思想的 侵袭,及早进行廉洁教育,就如同提前为我们筑起一道“防腐墙”,让廉洁植根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扬起敬廉崇洁之风,立下勤廉报国之志。(在老师引导和两位同学的主持下,一场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开始了)。

二、同学们演讲由自己编写的廉洁小故事,感受古往今来高尚的思想,走近廉洁,走进崇高。

三、在老师和主持人的引导下讨论身边发生的腐败现象,并让同学们踊跃 形式:演讲、朗诵、讨论、辩论等。

四、廉洁教育进校园的必要性。采取辩论的形式。先由双方辩手阐述各方观点,再进行自由辩论。同学们辩论得很踊跃,大家各抒己见,例如,正方认为:小学生是生理和心理渐趋成 熟的阶段,这个时候对其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就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效应,从而将防腐倡廉的因子根植在我们的意识中;反方认为:现在全社会都已经形成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其有益有效的正面效应,理所当然也会波及到小学 生身上,同时学校进行的素质教育也涵盖了倡廉的内容,在这种情形之下,学校再额外的进行倡廉教育岂不是多余之举;正方认为:在学校进行的素质教育中,的确有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没有单独的列出来形成系列和专项。现在学校通过“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整合历史上、现实中在廉洁方面有建树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营造一种氛围。而且随着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学生中间存一些个别“小腐败”现象。

五、现场征集“敬廉崇洁”小标语,送给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如:“廉洁,从自身做起,让快乐永在;清正,从大家做起,让幸福长留” ;“你拥有廉洁这个美德,请不要因为一时私心破坏它” ;

“廉洁在我心,我心将更美”等等。

六、班级誓言:今日之我们,明日之栋梁,就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敬廉崇洁、诚信守法跟随我们,陪伴我们吧!让我们做一名崇廉尚洁的好学生!

校园主题文化 第3篇

一、“红色校园”的源起与构想

位于闽东北的寿宁县,在特殊时期里成为了红色革命成长的摇篮与圣地,鳌阳小学更是在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叶秀蕃、范浚等革命烈士就曾以鳌阳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的身份,在此开展革命活动。这些都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当前在许多学校,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素质发展呈良好发展趋势,唯独思想素质水平的发展与之难以匹配。究其原因,主要是对革命对传统教育不够重视。因此,我校的德育研究团队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教育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确立构建“红色校园”为主题的德育体系与红色校本课程体系。其中有显性课程,如编写校本教材《爱我鳌小》《爱我寿宁》等,还有隐性课程,如学校的墙面文化熏陶、主题活动教育等。

二、红色校园的实践与探索

1.让墙面说话——营造“红色”校园环境。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是很多教育管理者都崇尚的一个教育理念。在墙面文化设计时,我们以“红色教育”为主题进行规划,既突出主题,注意内容的系统化,又合理分散,形成内容的板块化。

在大丰综合教学楼的楼廊过道上,以“鳌小英雄”为主题,重点介绍曾经在鳌阳小学以校长、教导主任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斗争的叶秀蕃先烈、范浚先烈。在主教学楼通道上,主要介绍“寿宁英雄”的事迹,有活跃在寿宁老区革命斗争中的英雄与烈士们,如叶飞同志等,也有被毛主席誉为“红色少年”的寿宁英雄少年张高谦。在学校的第二教学楼和综合办公楼,我们又以“向往红色,全面发展”为板块主题,既介绍当前学校中涌现的优秀学生榜样和学校教育成果,也介绍我校为传承“红色精神”、锻炼学生意志而创办了二十多年的少年警校,借此激励学生努力奋发向上,爱国爱乡爱校,全面发展素质。这些板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层次。榜样教育,注重传承。无声的图片与文字,记录了学校与家乡的光荣历史,诉说着山区教育的理想与胸怀。

此外,每学期,我校还分批组织各个年级的学生参观校园文化墙,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就口耳相授革命前辈们忘我牺牲、无私奉献、追求光明的优秀品质。直到六年级毕业前夕,还要求这些即将离开母校的学生带领低年级的孩子在校园的文化墙下走一遍,当一回解说员。学校还要求以中队为单位,每学期至少选择一个墙面进行教育,把“红色岁月”的时空拉近到学生的身边。学生在这种无声文化的熏陶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口耳相传中,接受了红色心灵的洗礼,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在传承革命传统并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增强使命感。

2.让课程说话——开发“红色”校本教材。“红色校园”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德育课程。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德育课程并不十分突出,除了《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其中比较系统的一门课程外,其余的班队会、集会活动等校本课程,大都显得零碎散乱,存在随机性与随意性,缺少系统性与规范性。这种情势下,“红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显得尤其重要。

我校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开发了一套校本教材(共6册),各册教材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凸显“红色”元素,让学生忆“红色”,学“红色”,当“红色”。以“红线”贯穿,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让课程会“说话”。如《爱我鳌小》与《爱我寿宁》两册为四、五年级适读课本。教材重点介绍了校史乡情,以学校的光荣历程为线索,大致分“红色校史”“英雄人物谱”“红色遗址”三部分内容进行编写。

此外,《安全伴我行》《心灵阳光》《环保小卫士》等课程,分别安排在二、三、六年级,关注学生安全意识、心理健康、环保意识等教育,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按省颁课程计划,在“地方课程”中设置了“红色校本”课程,每个年级一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程课,以学校编印的统一教材和教师自我开发的课程相结合实施教学。在师资配备方面,学校培训部分语文、数学、品德等科任教师,兼任红色校本课程,这样,能与原任课程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红色教育。当前,我校的红色校本课程研究不断走向成熟,学生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也对学校、家乡的红色历史有了全面的了解。

3.让活动说话——开展“红色”生活体验。几年来,我校的红色体验活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概括地说,是“三主”体系。即以“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以“少年警校”为主阵地、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主渠道。

——以“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是指学校开展的各项德育活动,把红色教育渗透其中。如少先队国旗班培养的是“红色升旗手”,“三项评比”活动中争创“红色班级”,“六一”表彰争当“红色三好学生”等,学校每年还开展一次“红色读书会”“红歌演唱会”活动,借此实施红色教育。

——以“少年警校”为主阵地,是指我校与县武警中队共同创建的“少年警校”德育基地,目前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办学经验。“少年警校”进行严格而科学的训练与教育,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关注意志品质、道德素质、国防意识的培养,如集中军训和野外拉练活动,这是警校意志课;警校国防课的主要教育内容有参观军营、国防教育讲座等,让学生从小树立国防意识,理解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警校品德课则开展爱国主义影片展播、学雷锋小小警校志愿者活动等,让武警中队的教练带领小学员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学校、爱家乡开始,到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品质。

——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主渠道,则是指我校的日常规范教育。学校制订了“遵守一日常规,争当红色少年”的详细规程,让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有章可循,有规可守,以前辈革命英雄的优秀品质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

红色教育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红色”的种子。活动与生活体验相结合、活动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学校形成了积极向上、平安和谐的良好学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正逐渐走向成熟,也越来越受到同行的关注,并在一定区域内有较强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校园主题文化 第4篇

关键词:润泽,音乐文化,主题

柏拉图说:“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 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 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 使它也就因而美化。” (1) 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内容, 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积极能动的作用。建立校园音乐文化主题,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使他们在美的体验中陶冶情操、促进人文素养全面发展, 同时对建设和谐校园、创立良好校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提出

“润泽”指滋润, 不干枯;使滋润。 (2)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栽树》 (3) :“时时灌溉, 常令润泽。”表达了精心培育, 使之滋润、茁壮成长的用意。

当今大学生给人以轻松、悠闲的感觉, 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 实际上他们面临众多的压力和艰辛:学业压力, 英语四级是必过的关, 名目繁多的资格、等级和合格证书, 公务员等各类招考, 成绩不佳则面临无法毕业的窘境;情感多桀, 处于青春期, 对异性充满好奇和向往, 但缺乏成熟的认识, 常会在感情上遭遇挫折;就业严峻, 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由于专业需求和工作能力的差距, 导致难以找到合适或待遇较好的职业, 生活面临困境;交往难题, 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 人际关系复杂, 没有一定的手段和技巧, 就会产生许多的矛盾, 导致孤立……大学生处于现实与未来、憧憬与失望、积极与消极、欣喜与悲观等不同情绪的多重、反复交错变化的过程中, 内心充斥着各种复杂的想法与矛盾。

“润泽”音乐文化主题是运用音乐认识、宣传、宣泄、教育等功能, 在大学校园中通过具有导向性的、精心设置的专业音乐教育、公共音乐教育、音乐通识教育、音乐社团活动、音乐娱乐活动、音乐环境等等多种途径和手段, 将人类音乐宝库中饱涵愉快、积极、激励、凝聚、释放等美好情绪的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作用于校园中的人 (本文主要指在校大学生) 。首先令他们得到生理上的满足, 从听觉感官中得到舒适、轻松、愉快的体验, 影响他们的情绪;继而在审美经验的积累中, 提高审美能力;再从音乐中品味人生、受到鼓舞, 迈向更高的思想、精神境界。使音乐无处不在地潜入他们的心理世界, 不知不觉地滋润他们的心灵, 陶冶情操, 即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润泽”音乐文化主题氛围的影响下,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校之间, 能够自然、轻松地接触、交流、了解, 构筑一种友好、信赖的关系, 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共处。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平稳、良好、积极的心态, 从而达到校园中的个体努力进取、充满热情、崇尚创新;校园文化愉快、健康、正气、大气;校园铸就良好的学风、校风, 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有利空间。

二、“润泽”音乐文化的功能

音乐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 也是实现人类自身进步、完善人性的重要途径。音乐在提高人的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激发创造力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而有益的作用。

在大学校园中所建立的“润泽”音乐文化主题具体有如下功能:

(一) 润泽心理, 寻求愉悦平衡

音乐通过听觉作用于大脑, 对脑神经产生刺激, 使人体分泌有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酶等, 引起呼吸、血压、心跳及血液流量的变化, 对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有明显的作用, 使人放松心情、振作精神、得到充分休息, 获得最佳心境, 提高肌体的健康水平。

这种音响的运动可以激起人的心理反映, 使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 通过音乐艺术创造的想象世界得到完成和满足, 使人心旷神怡, 产生愉悦的心理, 起到情感调节的作用, 促进人的身心健康。音乐可以在增强人的想象力的同时,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史记·乐书》记载“故音乐者, 所以动荡血脉, 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4) 用音乐作为保健和治疗的手段, 可以起到缓解病人病痛、减轻心理压力、疏导心情的作用。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写到:“情感思想都需要发扬宣泄。音乐的表现是最正常的康健的表现, 因为它是人类的普遍嗜好, 而同时它的命脉在和谐。音乐对人的情感不仅能‘发散’而且能‘净化’, 就因为它本身是和谐, 对人的心灵自然能产生和谐的影响。” (5) 音乐可以使人从有限的自然、物质世界超越出来, 摆脱物欲情欲, 脱离低级趣味, 获得无限的心灵自由。音乐教育及音乐活动在美的体验与创造中, 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 使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和谐的调节及控制, 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

(二) 润泽关系, 增进沟通了解

古今中外, 许多国家、民族间矛盾通常以民间文化交流的形式进行疏导和释缓, 而文化交流中更以音乐为主导。通过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互通, 促进友好往来, 实现国家、民族间的理解与信任, 音乐成为和睦相处、增进友谊的纽带, 具有沟通、舒缓、释压的作用。

音乐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载体, 成为除语言外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音乐的抽象、含蓄、细腻、富于想象力等, 能够表达更加深层而婉约的情感内容, 使语言都为之逊色。例如,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 人们以歌传情, 通过民歌、山歌等歌咏形式结交朋友、寻找伴侣、表达爱慕之情, 成为交往活动最有效、最普遍的方式。

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性, 易使人产生共鸣, 贝多芬说, “音乐语言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大学生在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时, 是对角色意识的认同和增强过程。例如学校的乐团, 作为一种群体的演奏形式, 集多种乐器和声部于一体, 人数众多, 组织复杂。要求参与者齐心协力、配合默契, 一方面要发挥个体演奏者的最佳水平, 不拖累乐队;同时又不能过分突出、表现自我, 要在共同目标下通力协作, 完成对作品的演绎。

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指出:“一个乐调可以在无数听者的心弦上引起交感共鸣。音乐使我们畅快, 四周许多人都同时在分享我的畅快。这里没有分别界限, 没有恩仇迎拒, 我们同是一个阳光煦育的兄弟姐妹, 我们皆大欢喜。要群众团结一气, 最有效的媒介只有音乐。” (6) 音乐活动给每位参与者营造心理相融、良好合作的气氛, 提高协同、合作能力,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使大学生深刻体会到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明确自我价值及其在集体中的地位。不仅有助于审美、创美能力的培养, 而且能激励参与者自尊、自爱, 提高人际交往、和谐共处、服务团体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 润泽人文, 推动和谐发展

孔子《论语》中“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7) 认为音乐是塑造完美的人的关键环节。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 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智慧、自由等人文特征都蕴含于不同历史、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家所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中。

大学生在学习音乐时, 不仅是学习其艺术技巧, 更重要的是理解音乐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了解其传承的文化内涵。中外优秀音乐家通过音乐作品呈现出深刻思想和崇高魅力, 饱含深刻的人文精神。例如贝多芬的交响曲都充满着对“自由、平等、博爱”美好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音乐由感动至感化, 因为它的和谐浸润到整个身心, 成为固定的模型, 习惯成为自然, 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不违背和谐的原则。美育怡情养性, 使性情的和谐流露为行为的端正。唯有这样的修养结果, 善与美才能一致。” (8) 人文精神通过音乐教育和活动让学生慢慢地领悟, 在认识生活的同时, 教育他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看法, 给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培养崇高的理想, 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使他们的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 良好的人格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培养, 人文精神不断向更加完满的方向发展。

三、“润泽”音乐文化的构建

大学校园“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建立并非轻而易举, 需要有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仅需要相关的理论支持, 还需要机制的保障、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投入和相应的设施设备的配套, 才能真正使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润泽”心田, 健康成长的乐园。主要工作如下:

(一) 主题研讨, 群策群力

1. 展开“润泽”音乐文化主题实施价值及可行性的讨论与论证。

由学校艺术教育主管领导、专家、专业教师及团工委、学生会等多部门成员组成课题组。通过多层面的交流, 明确该主题的价值。重点把握“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基本理念、基础理论和实施目的, 考虑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笔者所在的杭州师范大学通过总结办学经验和分析办学实际, 认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现代社会发展与高科技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明确提出了“文理渗透、艺体兼备, 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努力使艺术教育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抓手, 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和今后的工作中既能欣赏美、领略美, 也能创造美。

2. 整合专家和教师资源, 各取所长, 发挥优势。

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开展讨论与观摩, 使主题得到宣传和推广, 增加对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帮助教师了解主题实施的手段和方法, 使教育者和建设者建立广泛的联系, 斟酌并实现多种资源的共享, 进一步提升该主题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定的课程、活动体系, 例如教材、网络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指导资料等。

以提高艺术素养, 开阔学生艺术眼界的“浙江人文大讲堂高校分讲堂”就设在杭师大, 学生常年能听到高水平的文化艺术学术讲座。请来的著名教授、作家、艺术家、著名主持人等, 为广大学生所喜爱。

3. 在试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校推广。

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 并处理好多种关系。可先从学校的某所具有艺术教育优良传统或艺术教育管理较好的学院先期进行试行。学校行政主管部门给予政策、制度的倾斜与支持, 后勤服务部门给予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上的保障与帮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 相互促进, 营造氛围, 积极推进。

杭州师范大学为深入开展大学生校园艺术活动, 专门成立了以副校长丁东澜为主任的学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学校艺术教育研究院。强化制订了人文艺术教育的各项措施。注重在校园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上呈现人文艺术教育特色。

(二) 主题深入, 课程贯穿

在观念与理论确定的基础上, 要想真正得以实现, 最主要的途径是各类音乐艺术教育课程的渗透。主要有音乐专业课程、公共选修课、通识课、专题讲座等。

1. 开设不同层次的音乐教育课程。

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素养、不同兴趣的学生, 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目的和计划的制定可以是多层面的:深入研究、提高技巧、初学入门、增长见识、培养兴趣、调节情绪、心理辅助等等。教学内容可以是传授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 使他们掌握基本的音乐审美方法;传授音乐审美技巧, 理解不同的音乐艺术创作手段, 培养他们理解、捕捉音乐美的能力;提高音乐表演技能, 促进审美情趣知能, 发掘音乐创造力等。

杭师大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学校在2000级培养方案中将《音乐基础与欣赏》等音乐艺术课程列为全校学生的限定性选修课, 受到学生的欢迎, 报名选修的学生十分踊跃。

2. 加强教师音乐艺术教学研究与交流。

通过校际、教师、学科之间或国内外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交流, 吸收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艺术教学方法。重视音乐艺术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分析, 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推进音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音乐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与评价, 多开展教学观摩课活动, 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思考、提升的机会, 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杭师大大力弘扬艺术教育精神, 并筹资设立各类艺术奖励项目, 鼓励师生在艺术教育、学术研究和文艺创作等方面的探索, 如:面向教师的“李叔同艺术成就奖”;面向本科生的“丰子恺文艺奖”等。

(三) 学生主体, 齐抓共管

除了通过各种以音乐教学为主的教育手段外, “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建设可以依托各种与学生相关的组织。形成在学校党委、团工委统一领导下的多部门共同参与、全体学生踊跃参加、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此项活动的有效开展与普及, 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人和受益者。

1. 组织社团。

充分利用校、院级团工委、学工部、学生会等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和号召力, 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 组织好各类学生音乐艺术社团。学生社团为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激发创作创新灵感、提高艺术素养和发展个性提供了平台, 受到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例如:歌咏会、原创音乐联盟、采音艺术团、琴乐飘飘等。

2. 提供舞台。

通过联欢会、同学会、游园会、联谊会等形式, 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活动, 将集体与个体有机地联结起来,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供他们音乐表演、创造、展示自我的舞台, 加强同学间的音乐审美交流。

3. 引入竞争。

通过校园音乐比赛、表演、才艺展示等活动能够起到推广、激励的作用, 有效地发挥“润泽”音乐文化主题的功能。例如, 杭师大初等教育学院开展的“六艺节”文艺演出、校园之星歌手大赛、原创音乐大赛、趣味音乐知识竞赛等, 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五彩缤纷, 各类活动针对不同群体, 参与的学生多, 普及面广。2004年以来杭师大连续参加全国校园歌曲大赛获银奖1项, 铜奖2项, 并连续获优秀组织奖。

(四) 善用媒体, 校园传播

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媒体是塑造“润泽”音乐文化的重要舞台。通过校园的网络、广播台、报刊、宣传栏等, 有目的、有步骤地建立格调高雅、蓬勃向上, 具有浓郁时代特点和充满青春活力的“润泽”音乐文化主题传播网。引导学生的音乐实践观念与行为, 使他们朝向积极健康的音乐审美价值趋向与信念, 促进校园音乐文化有序地发展。

1. 计算机网络媒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工具。“润泽”音乐文化主题应充分利用网络传播信息量大、传递快捷、互动性等特点, 打造健康、丰富、富于活力的音乐平台,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与活动, 开展网上互动与交流。

2. 报刊杂志、有线广播。例如, 杭师大校园广播站的专题

节目“世界不同国度的动感音乐”, 介绍了美国、法国、墨西哥、韩国等不同国家的具有地域性的、同时又有流行特点的音乐, 使同学们在愉悦的欣赏之余, 了解了世界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

(五) 联系社会, 生活渗透

在现今浓厚的市场经济氛围影响下, 社会的审美取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许多以赢利为目的、商业性的音乐形式、活动层出不穷。如“超女”“好男儿”等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情追捧。学校聘请专家、评委、专业教师, 对这种音乐文化现象及时、客观地评价, 从艺术性、思想性等方面给予全面、积极的指导, 引导学生理性面对, 并朝向健康、高雅的主流音乐文化, 形成较高层次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

联系社会, 杭师大积极争取省市宣传、文化等部门及歌舞团、越剧院、京昆剧院等艺术团体的支持, 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央歌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京昆剧院等著名艺术团体都到学校来举行了演出。

四、结语

在当今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 就连牙塔里的学子们也都浸染在纷繁、浮躁的世风之中。成长的烦恼、即将踏上社会的迷惘、人生观的不确定、自立的无助、前途的未卜, 使他们在交织的矛盾冲突中少了安宁、祥和, 多了烦躁、不安。

“润泽”音乐文化主题通过和悦的音乐, 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艺术水平普遍提高, 抚慰他们躁动不安的心灵, 如一泓清泉, 流淌、滋润他们的心田, 带给他们美好的享受, 同时引发他们的思考, 端正品行, 自信、自爱、自尊, 并在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脱离世俗的羁绊, 直面人生, 满怀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始终充满洋溢的热情, 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译.文艺对话集[I].

[2]新华词典[H].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北魏贾思著, 石声汉校释.齐民要术今释[S].中华书局, 2009.

[4]司马迁.史记精选[K].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8.

[5]朱光潜.无言之美[B].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 第5篇

——敬廉崇洁诚信勤俭

时间:2013 年10月8日 地点:8.2班教室

一、活动目标:

1、小学生是非观念极其薄弱,自我控制能力极差,很容易受一些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但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我们的主题班会目的是为增强我班全体学生廉洁奉公、诚实守信、勤俭节约、遵纪守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2、通过各种形式来阐述校园廉政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懂得廉政教育的重要性。

3、联系古人和伟人们的廉洁先进事例,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廉洁,明白从小讲廉洁勤俭的重要性。使学生知道勤俭节约已在班集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培养学生在公众面前表达自我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敬廉崇洁,诚实勤俭方面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2、收集有关敬廉崇洁、诚实勤俭方面的古语、名言、故事、警句、歌曲等。

3、教师帮助学生把上述材料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处理,选出有代表性的内容,编成小品、故事等形式予以表现。

4、准备表演小品所用道具。

5、竞选主持人,节目表演的演员等。

三、活动过程:

(一)班长宣布“敬廉崇洁 诚信勤俭”主题班会开始并预祝班会取得成功。

(二)活动开始: 主持人致词:

一、主持人(班长):同学们,反腐倡廉对我们来说似乎还过早,但我们正处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最容易受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袭,及早进行廉洁教育,就如同提前为我们筑起一道“防腐墙”,让廉洁“植根”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扬起敬廉崇洁之风,立下勤廉报国之志。(在老师引导和两

位同学的主持下,一场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开始了)。

二、同学们演讲由自己编写的廉洁小故事,感受古往今来高尚的思想,走近廉洁,走进崇高。

三、在老师和主持人的引导下讨论身边发生的腐败现象,并让同学们踊跃发言,点评自身与他人,并提出如何改正自身,完善他人。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并准备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节俭。

四、廉洁教育进校园的必要性。

采取辩论的形式。先由双方辩手阐述各方观点,再进行自由辩论。同学们辩论得很踊跃,大家各抒己见,例如,正方认为:小学生是生理和心理渐趋成熟的阶段,这个时候对其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就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效应,从而将防腐倡廉的因子根植在我们的意识中;反方认为:现在全社会都已经形成了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其有益有效的正面效应,理所当然也会波及到小学生身上,同时学校进行的素质教育也涵盖了倡廉的内容,在这种情形之下,学校再额外的进行倡廉教育岂不是多余之举;正方认为:在学校进行的素质教育中,的确有这方面的内容,只是没有单独的列出来形成系列和专项。现在学校通过“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整合历史上、现实中在廉洁方面有建树的人和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营造一种氛围。而且随着社会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学生中间存一些个别“小腐败”现象。

五、现场征集“敬廉崇洁”小标语,送给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如:“廉洁,从自身做起,让快乐永在;清正,从大家做起,让幸福长留” ;“你拥有廉洁这个美德,请不要因为一时私心破坏它” ;“廉洁在我心,我心将更美”等等。

校园主题文化 第6篇

——2009原创美文大赛之“校园情结”主题征文第五期参赛美文,为你描绘青春路上的风景。

12号作品:小城大爱

高三的生活很忙碌,时间很紧张,突然间害怕时光就这么走了,什么都留不下。于是用文学记载下属于青春里所有想说的话,做过的事,让自己不再感觉空虚。我想,文字的真谛就在于此吧,留不住过去,但可以让你翻看过去,就像是看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故事……

忽然就觉得,我的高三,就要结束了。明年过后,我就会离开这里,告别这里古老的气息,告别这里朴实的民风。

脑海里出现第一次来这里时的画面,让我有些想要拥抱这座小城的冲动。

三年之间,从未有像今日这样留恋这片土地。这里的青石街道,街道旁昏黄的灯光下匆忙行走的人。它的大堂、高塔依旧保持恒久不变的古老,映射着淡然。

我想,我爱上了这座城。

这是突然萌发出来的念头,想要写一写与这座城有关的东曲。

不知为何总认为有重点高中的地方定是一片繁华,白日欢歌笑语,夜间灯光明靡。然而第一次见到有七星坡的那条青石街道时,我就知道,在未来的某一天里,它一定会出现在我的文章中,小说也罢,作文也罢,它终究会成为我记忆深处的怀念。

爱这里的人,每个人都是微笑的,用最真实的言语谈论着这座城市的悠久,更多时候会掺进根多传奇的故事。龙兴塔常年无人打扫却一尘不染,塔旁的一口井中,曾出现美丽的仙子,这些故事将人所有的忧愁消散,让人不自觉地将自己融入那传奇之中,感受着它的美。

它是平淡朴素的,所以无法用更多的语言来形容它羞涩的豪不张扬的美,但依旧寻找着它与众不同的特点,以解释我如此爱它的原因。

喜欢和朋友步行很长一段时间到桥头,在那里看汾河水流过。风很大,却感觉不到冷,另有种很清新的舒爽。往远,可以看到因距离的缘故而被缩小的岳楼,依旧是红色的墙瓦,此时却有种特朦胧的静态美。

习惯了在沉静中欣赏这种最朴实的美,用心聆听风的故事,水的心境。用心感受这座城的沉寂,它有些孤单,但不会让你察觉到它的悲哀。

冬日漫漫飞雪,银装素裹的它此时显得更为庄重,细心的人总能从那一片迷茫中看到它的微笑。它所拥有的温婉的气质,让你情不自禁,拥抱它,亲吻它。

它不曾用华丽装扮自己,但它有清澈的眸,素雅的面孔,温和的笑容。它所有的美都融合在笑容中,随着风吹向人的脸庞,让你不由自主地和它一起笑,一起快乐。

它是座快乐的城。

我想,我找到爱它的原因了。

后记:我想这应该是08年最后一篇描述我爱的地方的文章,写完有些感慨,文字陪伴我十几年,我用我的风格点缀它,它用它特有的美回报我,我想我们将继续当最好的朋友,并且一直不会改变……

作者:侯姗笔名:Dandelzon

在读学校:山西省新绛县绛州中学

轩:作者的文笔与笔下的小城一样,典雅秀美,娓娓道来,如轻风拂面,字里行间浸染着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不过,要提醒侯姗同学的是,感情一直这样铺展开来,最后没有主题的升华和更重笔墨的渲染,反而给人一种戛然而止的突兀感哦,也不易让人记住小城的特色。下次成文要注意凤头猪肚也少不了豹尾哦。

莹:情感真挚自然,行文秀美。但人题较慢;结局短促突兀;文章的主旨性也不强,缺乏一个好的升华,显得有些头重脚轻。

◆星级评定:★★

13号作品:云破月来,等爱成殇

日子淡如水,信手拈来尽是寂寞。

我整日窝在Wufing里,玻璃门外来来往往的喧嚣,让我恍如隔世。Wufing是我开的

水吧,小小的,明净而温暖,一如当初的你,内外明澈,净无秽瑕。

楚,我并没有很想你,只是忽然记起你在风中笑的样子。

阶梯教室,我们初见。你坐在我的左手边,笑容温柔,目光清冽。那天的你,浸润在稀薄的阳光里,忽然就有了圣洁的味道。

是谁说过,回忆是朵盛开在时光灰烬里的桃花。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我记得你带我逃掉Mr.Smith的课,坐12站的公交车去苗圃看迎春花,金黄色细小的花朵,铺满整个原野,我们沿着那条长长的下坡路跑了很远,一直跑到地平线以下。微风拂面,你的碎发错落扬起,翻飞的衣角像赴一场空前绝后的誓言。你想吻我的眼睛,然后在风中喊我的名字,说你爱我。

我记得那个冬天的亚布力,甜美的乡村,厚厚的积雪。你故作浪漫地带着我到楼顶等流星,

我还记得你坐在狗拉雪橇上,用你所知的所有语种对可怜的车夫大呼小叫,他们最终慌了神,

摔得你人仰狗翻。我不失时机地抢拍下这个瞬间,这张照片此刻正摆放在Wufing的吧台上。

总会有不同的女孩儿点一杯苏达水,或别的什么,倚着吧台,看着你的照片问我:姐,你还在等他吗?我笑而不答,要我如何告诉他们,等待,不是因为那个人会回来,而是因为心中还有爱。

我们的爱情,曾经多么好,多么好,让我纵身一跃时,胸怀悲戚却甘之如饴。情到深处无怨尤,亦不外如是。

有人说,死去的爱情是一杯冷却的奶茶,失恋的人多在水底。

2007年,火车站。你终究还是选择了离开,就在我以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只要我愿意,就可以戴上你送的钻戒心甘情愿被你套牢一生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已经常沧海桑田了。我就像一只躲在壳里的鹦鹉螺,等我探出头来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原先居住的大海已成为高不可攀的山脉,而我是一块僵死在山崖上的化石。

你最后一个跳上火车,车窗上的清霜和车启动后的风尘让我看不清你的脸,我只听到你和其他乘客一起,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离我而去。

因为爱得太专注,所以我疼得忘记了哭。从此以后,不再喝奶茶,我怕溺死在忧伤的水底。只是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平复那失去时的落寞。从此以后,你是你的,我是我的。

你是你的。

我是我的。

又去了苗圃。高大的乔木落尽了叶子,黝黑黝黑的,瘦骨嶙岣地站着,迎春花早已谢了。我慢慢地蹲下,把耳朵凑上土壤,希望可以听到那句深重的誓言。到底是徒劳,到底可以听到流转的时光,呼啸而过的声音。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楚,没有你连苗圃都是寂寞的。很寂寞。

在Wufing遇到你我旧时的朋友,谈起你,他一脸诧异,难道你不知道?楚早已在2007年因手术失败而离开。

我手里的水杯应声落地,只可惜你再也听不到了。就像我此刻站在风里,天地寂静无声,我才敢对着自己的心说一些再也没有人听到的话。楚,我无数次站在风中想念你,我们的城市,充满你的气息,我在这里,与岁月一同陪你,你不来,我便不会老去。千秋寂寞算什么,一朝消散了无痕。从这一生到下一

世,我都会等你记得我。就算从此魂飞魄散,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已不再孤单。

眼泪终于落下来,汹涌如潮。

云破月来,爱字成殇。我知道,我哭不回时光,拼不过生死。我只能,在这寂寞的世间等你,想起我。就算,这等待,遥遥无期。

作者:郭意达笔名:容倦

在读学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一中

轩:行文细腻,富有90后特色,字里行间充满淡淡的怀念和惆怅,至于结尾要如何提升高度,让冷莹姐姐来告诉你吧~

莹:文字感很好,细腻惟美,是很有潜力的新人。只是文章新意不足,要树立自己的语言风格,情节构思也需要更多心思。内容上不能仅是对情感的简单铺述,最后还需要升华,即有属于自己对笔下这段情感的认知和思考。

◆星级评定:★★★★

14号作品:随风踏浪

伴随着青春的舞曲,迈着青春的步伐,让我们一起随风踏浪。

梦想在心中激荡已久,斗志在心中昂扬屹立,幸福的魅力在不断濒临。快乐是可以在花海中伴着蝴蝶一起唱响。

花海桑田,好美好美,可想而知,百花丛中,蝴蝶飞舞,那是一番怎样的壮美,越想越入迷。生活也许就是这样,有它们的精彩和冷淡,但我想只要心中留有一颗激情四射,对生活充满积极向上的心灵,那么你就是你生活中的王者。坝极向上“很重要,他会让一个弱者继承强者的风采。

那么请让我们在心中都保留对昨天的美好,今天的加油,明天的那份精彩期待。生活中到处都有宝石在不断散发着辉煌的光芒。那份光芒很刺眼,让人看一眼,便会过目不忘,所以不断追寻,以赢得宝石的青睐。每天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那么生活每天都会给你一份独特的礼物。有些东西,有些事情,需要展现,才可以赢得你背后的精彩。有些东西,有些事情,需要向上的心态,才可以去跨越那一道道海口浪尖。再平静的沙滩都难免抗拒海潮的袭击,再平静的生活都难免会有受伤的危险。那么请让坚强来保护你。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抵挡你所有的抗拒。

生活的风雨再大,海潮掀得再汹涌,终归还是要退去。想想花海如歌的绽放多美。请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向前,那么你会越挫越勇。还是那句话:让我们伴随着青春的舞曲,迈着青春的步伐,随风踏浪。

作者:王小凡

所在地: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净水路东南阳光小区

轩:文章短小精悍,励志的意味很浓厚,但作为说理散文这样杂糅的构架难免缺乏逻辑性。而且一味说理没有历史事实等资料作为佐证也难免显得空洞和说教。需要多多练笔。

莹:行文流畅,有诗般的美感。但部分词汇使用不准确;而且文章的层次感有点混乱,需要加强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星级评定:★★

15号作品:青春和成长的絮语

青春绽放在年轻的生命里,弥散的芬芳钻进另一个人的心灵。如同温烫的日光倾泻的暖度,每一寸细胞都洋溢了生的喜悦,由此润开无数唯美动人的故事。那些潇洒的男孩,那些羞涩的女孩,还有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回忆,它们蛰伏在灵魂深处,等待在未来某个拐角处的相逢,缤纷了埋在时间里的絮语——他或她曾说的话,也许烙在记忆的某个角落,在你以为以及几近忘却的时候,却突然脱口而出。

林荫道上,光影仿佛射透了青叶,镂刻模糊的光圈。阴暗面,光明处,像极了充斥伤感与快乐的青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只是这风景居住在时间里,会推进前行,错过了,真的就不再回来。蜿蜓向未知远方的林荫道。像成长。盛夏蒸腾的热气如同莽撞懵懂的年少时光,如今回忆的天空却只剩下怀念的云,美好的霞。想想过去,颇有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豪放,单车上逝去的岁月,空气里青春的歌声,一切的一切盘踞在记忆的深海,而海的深度还在增加,因为我们都在成长。是成长一手带大了青春。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说的。我想青春就应如夏花,因为那段光阴也是最令善感者留恋的吧。偶尔嗅到花香,那些甜美的笑靥写满了成长的名字,刹时充盈了整个内心的世界。在孤独的岁月中,得到一丝慰藉的烛火,寂寞的灵魂不会被如夜的黑暗吞没。便是青春最大的馈赠。

零落的雪花,脸颊上漾着世间最纯洁的微笑,在衣服上呵出它的名字。雪花是对季节的承诺,它和世界有一个银白色的约定。可是它也覆盖了我大段大段的青春。因为每次它翩跹如蝶翼的舞步,都预示着一年时光的结束。青春在缩短。

踩在青春的尾巴上感叹韶华易逝,也许很多人会这么做。可是时间没有返程的车票,轰然前行,甚至将我们丢下。因为成长,不得不与青春告别,那就让我们笑着挥手,储存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像相机一样记录在脑海。这是在与时间的抗衡中,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有意义的。既然无法挽留,就放开双手,如此我们才能拥抱前面更加美好的明天。朴树唱过,丢失的一切都是曾经拥有过的,多么好,我们也应有如云海般的胸怀。当雾气朦胧之际,不至于迷失方向。

成长的长河贯穿了生命的长度,我们要泅渡到梦想的彼岸,青春是漂浮的坚实的木筏子,是我们追求梦想的时光。

有关青春和成长的絮语在清风中静静走过,那些轻扣心灵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作者:王晨

所在地:江苏省绦州市富丽花园lO号

轩写在后面的话:

轩:感性的笔触缓缓流淌诗意的文字,让我们感受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的意境。

莹:文字很美,作者对文字的操纵能力很强。如果能突破对文章形式美的过度关注,给文章的内在部分一即文章的灵魂性更多的注重,是非常不错的。

◆星级评定:★★★★

校园主题文化 第7篇

一、感恩教育活动的提出

活动和交流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基于德育生活化和道德体验教育的理念, 我们以“关注学生需求”“回归生活”“实践体验”为指导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 积极寻求和创设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需求的德育活动载体。设计和组织内容鲜活、形式新颖、有吸引力的道德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提升道德品质、养成道德行为。

2005年, 我们将“感恩孝亲”教育活动列入“县行为规范学校”评估考核内容, 不少学校组织开展了许多内容鲜活、形式生动有效的感恩教育活动, 打造了一个个德育亮点, 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为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2008年2月, 我县出台了《乳源瑶族自治县中小学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实施指导意见》, 围绕主题“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感恩、责任、自强、进取”, 奏响了全县德育工作的主旋律。

二、感恩教育的实践机制

我县大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旨在通过组织系列主题活动, 创设各种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真实体验、领悟反思, 在自觉参与中知恩于心、感悟责任、自强进取、回报于行, 使之成为激发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润滑剂”, 为发展健全人格奠定底色。

1.突出协调, 健全教育整合机制

2008年3月, 我县隆重举行了全县中小学感恩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县委宣传部利用县政府广场宣传栏、橱窗等阵地大力宣传了我县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情况, 县妇联和团县委组织了县电视台报道了我县感恩孝亲方面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共鸣。县长邓建华还带领县宣传部、文广局、团县委、县妇联等主要领导参加了全县中小学感恩教育座谈会, 对全面推进我县感恩教育工作做了具体指导。县电视台还专题跟踪报道了我县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方面的活动和成果, 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突出引领, 强化活动指导

我们基于“五个感恩”的目标和内容, 设计、推荐了近20个活动模块供学校自主选择, 引领活动的逐步推进。这些活动内容和形式贴近生活, 适应了学生的年龄特点, 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中小学都成立了领导小组, 围绕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制定了总体实施方案, 各年段还根据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分年级具体实施计划。各学校“一把手”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精心实施、严格管理, 全县掀起了感恩教育活动的热潮。

3.遵循道德教育规律, 突出实践体验, 增强活动实效

学生感恩道德的成长包括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方面的发展, 是一种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因此, 我们注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感恩教育:一是注重从认知层面点拨学生识恩、知恩。这一过程中学校主要通过情景再现、故事讲述、阅读书籍资料、换位思考等途径, 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点拨学生知恩;二是注重从情感层面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 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 是一种心灵深处不断孕育强大学习动力的自我教育。这一过程中各中小学主要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发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讲、写感恩书信、感恩征文等一系列活动, 引发学生的认同共鸣,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三是注重强化从实践层面引导学生感恩于行。我县中小学以各种特殊节日 (如父母生日) 、节假日 (如劳动节、母亲节、六一节、父亲节、环境日、教师节、国庆节、春节等) 为载体, 或结合学生存在的思想实际, 精心设计了各类主题班会活动, 采取“读与看”、“讲与论”、“查与听”、“唱与写”、“算与议”、“报与施”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积极引导自觉参与行动, 从小事做起, 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教育者要注意言传身教, 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四是持之以恒, 达到觉行、习惯的水平。通过持续的感恩活动, 让父母、老师与学生形成互动, 父母、老师获得爱心回报和满足, 学生在感恩中体会到责任、自强和进取, 从而激发发奋学习的动力, 形成促进学习的动力机制和长效机制。

三、主题教育活动系列化

感恩教育, 就是遵循德育形成规律, 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从感受最深的身边人、身边事开始, 让学生能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为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和情感化为行动, 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从小事做起, 我们设计了系列化的活动模块供学校自主选择, 详见文后表1。

四、推进感恩教育的实践策略

我们以感恩教育作为全县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全面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升。

(1) 领导重视。

各中小学要充分认识加强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2) 机制保障。

一要明确长期教育目标和分阶段、分年级德育目标;二要组织讨论, 精心策划, 进行周密部署, 狠抓各项措施和行动的落实;三要构建组织网络, 充分发挥好团、队、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作用, 齐抓共管;四要建立评比激励制度, 经常加强督促与检查, 确保活动持之以恒。

(3) 教师参与。

抓感恩教育, 首先抓教师, 让教师学会感恩, 核心是学会尊重学生, 要让全校教师在思想上要认同, 知识上要准备, 行动上要示范。

(4) 营造氛围。

一要利用展室、宣传栏、橱窗阅读栏、黑板报, 通过定期张贴标语和横幅、播放有关感恩歌曲等加强阵地建设;二要利用课室、墙面、走廊、楼道、宿舍等, 展示名人名家的感恩名言、警句等创设氛围;三要利用主题班会、学科渗透等各种阵地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创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感恩教育的熏陶。

(5) 课程渗透。

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渗透;二要通过精心组织主题班队会, 开展有针对的专题教育活动。

(6) 活动强化。

要以感恩德性与德行形成机制为指导, 活动要分年段、分阶段进行, 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开展活动体验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 在活动中升华。

(7) 三教协同。

要统筹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提高育人实效。

(8) 文化育人。

感恩教育活动要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要努力打造感恩教育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一是在学校环境、班级布置上突显感恩教育的文化内涵;二是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展、校史荣誉展, 让学生在学校历史和业绩中学会感恩;三是强化感恩活动制度化要求, 通过感恩之星评比等激励机制, 从最基本、最基础的感恩报恩活动做起, 使感恩可见、可做, 愿做、常做、自觉做、自然做。通过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 让校园和班级内充满孝道、感恩、责任、进取等催人奋进的文化气息。要构建平等、理解、尊重的师生关系, 校长要真心诚意地感恩教职员工, 要以师为本, 要关心人、包容人、激励人, 让教师有尊严感和成就感。教师要学会感恩学生, 理解、尊重学生, 努力创建学生满意课堂, 关注个体发展差异, 满足不同需求。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常怀感恩, 才能促进和谐感恩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摘要:为进一步深化感恩教育, 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广东省乳源县围绕“感恩于心, 回报于行”、“感恩、责任、自强、进取”, 在全县中小学大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通过组织系列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感恩于心, 感悟责任, 自强进取, 回报于行。既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又推进和谐学校文化建设。

杨红樱校园小说成长主题探析 第8篇

成长是一个过程。在这个必然的过程中, 生命的存在形态经历着生理发育和心理的蜕变, 也激发了情感思想的萌生。一般来说, “成长”的含义有两层:它首先是生理层面的, 指的是作为个体的人所经历的生命成长发育的自然过程;其次是心理和精神层面的, 这一“成长”意味着个体存在的趋向成熟, 有较明显的自我意识, 能协调个人意愿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从而实现自我价值。[2]五彩的童年由此呈现出繁复多姿的“成长景观”。

成长首先在生理层面表现为身体的成长。青春期是人生中变化最为显著的阶段, 被卢梭称之为人生的“第二次诞生”, 而从小女孩到少女的成长, 犹如一次美丽的蝶变, 更值得我们予以特别的关注。十一二岁的女生已经开始发育, 爱美的女生脸上长出了青春痘, 害怕而又憧憬着成为“美丽的女人”, 作者在《女生日记》中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冉冬阳从小女孩成长为少女的微妙的生理、心理变化, 青春期的不安与惶恐、矛盾与羞涩, 真实地展现了生命个体羽化成蝶的历程。

其次在心理层面表现为精神的成长。如果说生理的成长对于每个人来说有点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话, 精神的成长则因它的姿态万千而彰显了生命的神圣与瑰丽。杨红樱自己就说过:“我写东西, 是要滋养孩子的心灵成长, 要展现一个孩子完整的成长过程。”一般说来, 精神成长主要体现在情感的领悟、人格的养成两个方面。

杨红樱在校园小说创作中, 反映精神的成长首先就注重表现儿童对亲情与友情的领悟。儿童在生活中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儿童的世界是更符合人性的纯真的世界。然而依照“现实原则”生存的成人, 无时无刻不在压制着儿童的天性, 儿童和成人之间常常会出现冲突, 两者的世界是隔阂的、对立的。在杨红樱的作品中, 亲情更多的是和谐融洽、令人向往的, 它寄予了作者无限的理想, 在精神状态和情感态度上, 也更多地表现出积极健康的一面。融洽的亲情关系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有力保障, 可以促进他们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杨红樱正是通过对健康的亲情关系的勾画,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成长道路上的温馨与动力。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 伙伴的友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时候, 它能给人以心灵慰藉。如果能拥有志同道合的伙伴, 一起面对成长的困惑和迷茫, 就可以摆脱成长中的挫折与阵痛, 顺利踏上人生的下一段旅程。冉冬阳虽然不漂亮, 但真诚善良, 乐于助人, 是友情让她的成长充满无穷的魅力, 在真挚的情谊中, 她与伙伴们明白了分享、关怀与责任, 推动了自我的健康成长。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实践证明, 学会做人比学会求知更重要。健康的人格, 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人生走向。因此, 对孩子进行健康人格教育, 在孩童时期显得尤为重要。杨红樱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榜样故事, 让我们领悟到了健康人格的真实内涵。在杨红樱的校园小说中, 主人公从纯真稚气走向成熟, 品格和智力在心灵世界的体验中逐渐趋于理性:去植物园游玩, 罗老师和舒老师在坐车的问题上, 教男生认识到了“男子汉的风度”的内涵;从刘杨惠子盲目赶时髦的穿着打扮上, 孩子们明白了“拥有一个真实的自己, 保持自己的个性”的重要性;淘气包马小跳身上总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小缺点, 但他真心地关爱动物, 真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同样博得了无数读者的认可与喜爱。

在成长小说中, 成长的引路人是成长主题的一个重要的建构要素。在成长历程中, 青少年通过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外来的影响, 来逐渐确立起自己的角色和形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这些成长引路人从正反两方面丰富着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对社会的认识。“引路人”往往是由年龄比主人公年长的家长和老师们承担, 他们在小说主人公从孩童成长为青少年再到成人的过程中, 丰富了他们的经验世界和对世界的认识, 对他们确立自我意识, 确立自己的目标和人生方向, 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杨红樱的校园小说是童年文学的典范, 写的是六七岁到十二三岁孩子的成长故事。这一时期的孩子的思维、情感、理解能力等尚不够完善, 对事物好坏的分辨能力与自控能力都不强, 而人格的养成却处于关键期。有鉴于此, 在小说中, 杨红樱多刻画了正面的成长领路人的角色, 来帮助主人公从心智、情感等精神层面迅速、健康地成长起来。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兴趣爱好、为人处事方式、心理状态等都受到父母的直接影响。父母不合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便缺少必要的精神钙质。《女生日记》中, 冉冬阳的父母是合格的成长引路人, 他们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 更把发展孩子的情商放在了首位:他们支持冉冬阳帮助家境困难的梅小雅;圣诞夜, 在时代广场上, 率先垂范, 给下岗的女工以真诚的救助;生活中给孩子充分的民主, 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家庭之外, 又是什么能使这些孩子们健康地成长?除了他们自身具有的一些优秀品质外, 同样不能忽视给这群孩子们提供健康成长场所的学校。学校里有着永远能给人信任, 永远能为大家指明方向, 能给大家安全感而又平易近人的校长和老师。罗老师谈心式的寄语卡, 使许多孩子找回了成功的自信;米兰老师的特长展示会, 又给许多孩子“成功就在眼前”的暗示;当全校毕业生为迎考而熬更守夜苦学之际, 郊外的踏青给孩子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当许多老师在学生面前保持不苟言笑的庄重时, 对同学以朋友相称的米兰老师给孩子带来深深的情感触动。借新型教师形象的塑造, 杨红樱表现了她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层次探讨与反思, 而且彰显了老师们竭力让自己的学生在充满阳光的校园里, 尽情享受人性关怀带给他们的快乐的初衷。

成长的天空并不总是晴空万里, 成长的路上也时有“艰难”的阴霾。这阴霾更多地来自于内心的惶惑与焦虑, 诸如升学压力、人际关系、青春期的情感变化等。如何陪伴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呢?只有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生命内蕴和精神特征予以深刻的观察体验, 才能对其身心成长的秘密及生存体验作出深刻的探索和表达。杨红樱就是这样一位有志于描摹并传达少年儿童生存密码及成长体验的作家。她以张扬快乐为手段, 以健康成长为旨归, 努力地通过写作追问生命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同时, 又因为她的探寻坚守以儿童为本位, 将儿童的人性价值融入成人的世界中, 追求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相互赠予, 从而使她的小说既肯定了童年生命的价值, 又实现了对成人文化的引导与塑造。

长久以来, 人们往往习惯于把儿童当作父母的附属物, 而很难把他们当作有着独立情感的“一个人”来看待, 往往习惯于用绝对的权威、武断的方式来解决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与矛盾。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礼赞童年的美好, 却忽略了童年生命中应给与的深层次的人性关怀。而人性关怀正是杨红樱作品要传达的一个理念。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灵没有被种进人性关怀的种子, 那么同情、怜悯、关爱、友善这些人类高贵的感情就不可能“开花结果”。

真正的儿童文学不仅仅在于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 更重要的是要探寻和发现儿童生命中珍贵的人性价值, 从他们的原初生命状态中肯定他们自身存在的价值, 并自觉地将成人世界融入其中, 以保持和丰富整个人性中的可贵品质。在这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文学世界里, 儿童体验着童年生命的快乐与痛苦, 也接受着成人的文化期待;而成人也在其中重新被唤醒遗忘的生命本真。从这个意义上讲, 儿童文学的写作不仅仅是一个文学问题, 也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一个有关儿童生命价值确认与成人文化塑造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 杨红樱童年文学的创作基调阳光、健朗、向上, 作品风格幽默、晓畅, 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机智而恰到好处地融入一些易于为孩子们理解接受的立人、做事、为学的人生道理, 启人思悟, 引人向上, 导人向善。杨红樱“把快乐还给孩子”的创作理念, 已经在新时期儿童文学领域中划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的校园小说系列, 博得了孩子的热爱与推崇, 陪伴孩子们度过每个人只能享有一次的童年。对于众多的孩子而言, 杨红樱就是仙女, 她用爱撒播着阳光和快乐, 呵护着他们的心灵, 赋予了他们成长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彭斯远.成长:当下儿童文学的精神底色.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VOL27, (2) .

校园主题知识网站的建设和应用 第9篇

(一)学科主题知识网站的界定

学科主题知识网站是指以当前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线索的、与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在广度和深度超过学科学习内容的知识集合,学生可以自主探究地进行交互学习的网站。这个知识集合是以围绕某个主题选材,呈现结构是嵌套式的,便于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结构与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相互作用,学习新的知识,“知识教学”的重点是探索并总结在充分的网络技术环境下,改革传统教育思想的教与学的过程,便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和合作研究式学习,由“学会”变成“会学”,在非线型的学习中学到系统的知识。

(二)智慧性资源开发是构建和应用主题知识网站的基础

智慧性资源指的是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学科主题知识网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不管是教师独立开发、学生独立建设还是师生共同建设,都必须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宗旨。这样的网站是最实用的,是最受学生喜欢的。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加强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才可能把他们的资源开发出来,资源共享,合作提高。

1. 给教师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首先,要让老师成为最会学习的人。在网络环境下,在所获取知识的数量级上,人与人之间是在同一层次上的。也就是说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将教师和学生在知识面前置于平等的地位,教师要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必然需要更加关注学习,更加会学习,特别是从网上快速查阅、获取各类知识的能力。

其次,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全面提高操作技能。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快速提升以及教师的教学尝试,使教师们感到,学习资源的丰富和扩大,方便快捷的教与学,学与学交互,使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要标志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有了更大的可能,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重大的作用,教师认识的提高和初步尝试的收获,使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开发智慧性资源的灵魂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习尽早成为计算机网络用户。在信息技术课中,不管是低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我们都要求老师尽早地让学生熟悉windows视窗,学会上网浏览,查询资料,下载整理资料等网络基本操作,让我们的学生尽快走进网络世界。同时对汉字输入的规范和速度严格要求,为他们成为熟练的计算机用户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倡独立探索与合作式学习。独立探究学习对于某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并不在于探索到什么成果,而在于养成新的学习方式。提倡“合作研究”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主题知识网站的内容是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求,不同路径、不同层次进行探索学习,这需要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自己探索学习,由浅入深、由短到长、由导到放,逐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远比教学生一些知识困难,当然也更有意义,不要认为只要把学科主题知识网站建好后就万事大吉了,如何利用网站既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识,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网络技术本身的优势是多台电脑既可独立,也可以联网当成一台计算机使用,学生在同一平台上合作学习是非常简单的事,网上合作可以避免学生独立学习中的一些缺陷,如一些复杂的问题独自无法解决、学习形式单一趣味性差等。

(三)如何建设主题知识网站

1. 了解学生需求,明确主题,丰富内容

学科主题知识网站是面向学生的学习网站,为此,首先要了解学生最想学什么,最需要学习什么,特别是那些在课本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还要非常明确我们通过该网站要让学生渗透哪些意识,学会哪些学习方法,如何让他们一步一步深入地进行研究学习。让主题知识库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知识宝库,什么是可用的,什么是用不着的,由学生自主选择,碰到新的问题,学生会跳转到跟新问题相关的主题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关问题网站超链接) ,学生在这里需要的是研究,需要学会的是探究的方法。从而确定网站主题。主题的规围也要本着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来确定。

2. 栏目形式多样化、界面儿童化

不管主题知识库的规模是大还是小,我们在建设规划时,都应站高一点,全面思考,短期内建成什么样,今后还会发展成什么规模?知识库面对哪个级别的学生?尽管有些模块我们现在一时还不能完成,但我们在规划时要预留相应栏目位置,而且还要为今后拓展栏目、修改栏目留有余地,我们的主题知识库一定要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不断更新。

栏目既要有知识性强的纯文字介绍,又要有丰富的图片、动画、声音;既要有供学生浏览的内容 (静态) ,又要有学生动手练习操作的栏目 (动态) ,如习题练习、论坛、网上留言、疑难求助、习作上传、电子邮件。非常方便实现学生与网络、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校长、家长与学校等之间的交流。给学生留下参与练习和丰富网站内容的平台。如果你的网站全都是让学生浏览的内容,没有学生动手操作的栏目,那么学生看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离开。为此我们在建设知识库时,应该让学生边学边练习、边实践操作,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相结合,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在练习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以便自我及时调整。要给学生留下参与知识库建设的入口。请不要小看我们的学生,他们在互联网上与我们的教师是站在同一平台上,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随着我们新的教学思想和新的教学模式的熏陶会不断增强。让我们的学生既是知识的获取者,又是主题知识的建设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我们追求的高境界。这样能增强网站自身的造血机能,使内容随时得到更新,保持活力。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网页界面要美观,文字清晰,字体富于变化,色彩丰富,画面美观,动静结合、层次清楚,进入退出按钮醒目、生动,网站还要配声音。学生浏览方便,图文并茂,适时运用多媒体,使我们的主题知识网站有声有色,学生乐于点击该网站。

3. 加强合作、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建设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主题知识网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此,教师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完善,逐步丰富。

由于主题知识网站建设任务重,涉及面广,需要大量的人力,一般需要小组团体合作,这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规划统一,要求统一,具体任务分工到人,定期完成,统一调试、完善,这也是我们课题中提倡的合作精神。

主题知识网站的建设大家都在探索阶段,所以教师们之间要加强研讨,也要与长期搞教学研究的教研员们研讨,利用他们的理论知识,结合一线教师在实际指导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优势,保持主题知识网站原有的优势,找出不足之处,通过长期的研究,论证,整合,不断的修改完善,让主题知识网站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完善。

(四)全面应用,不断创新

由于主题网站的建设者大多是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有的主题网站甚至完全是学生自主开发的,所以这些主题知识网站都与教学非常贴近,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课余时间内,主题知识网站的利用率是非常高的,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他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自由自在地在适合他们特点的知识海洋里畅游。

校园网的价值体现在广大师生把它充分应用教与学的过程中,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切的基石,我们要分层次、分阶段的不断提高师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主题知识网站的建设是把校园网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最佳形式,一切要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角度出发。主题知识网站的应用改变了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的角色不得不重新定位,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要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不断优化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尽快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摘要:网络时代促使教育要不断变革创新, 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探索校园网建设实现资源共建, 资源共享, 让校园网在全面的应用中增强生命力, 形成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校园网站,资源建设,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1]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珠珠.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校园主题文化 第10篇

《大学》开篇阐明:“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即大学教育应当首先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使其懂得正确人格行为的基本标准。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提高, 国内外高校尤其是国内高校发展势头强劲, 追求文化进步、引领文明进程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主要任务。校园景观是特殊的文化景观。教育的文化属性赋予校园景观特殊的要求, 传播文化、富有内涵成为校园景观的重要使命[1]。多元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的大学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2]。

1主题景观概念

“主题”一词源于德国, 最初是一个音乐术语, 指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主要地位的那一段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的音乐思想, 是乐曲的核心。后来该术语被广泛运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中, 指创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以及提炼而出的思想结晶, 既包含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本身蕴含的客观意义, 又集中体现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 并由此衍生出“主题创作”这一表现手法。创作者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 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追求的目标作为作品最主要的思想传递给每一位欣赏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园林主题就是意境, 主题景观即凝聚意境的、富含某种精神的理想空间。通过主题景观塑造, 将真实的景象转化为概念化的艺术形式, 给人们带来臆想色彩的气息和情趣。校园景观基于设计者对校园景观的追求, 是校园人文精神和物质景观的结合, 是融合了历史、人文、社会等诸多因素的校园景观意义的最精炼的归纳, 是“对环境的社会和心灵上的拯救”[3]。

2主题景观的人文教育意义

2.1体现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在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活动方式、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狭义的校园文化指大学的精神文化, 是在大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反映人们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4]。

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 担负着传播和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大学校园不同于城市公园, 不仅仅强调美观、 生态, 校园主题景观也不同于街头广场, 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学精神的体现, 校园文脉的延续, 校园特色、文化内涵、 地域景观特色等等, 众多的期待均归功于校园景观尤其是主题景观, “景观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即它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头, 这方面与建筑和城市相比, 景观更为专长”[5]。

2.2第二教育课堂

校园主题景观是一种文化景观, 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 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6]。校园环境是学生受教育的第二课堂, 教育主题景观可以传递思想和文化内容, 带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对教学和科研起到无形的推动作用。比如通过雕塑、小品及标语等形式融入学校的育人思想;农林院校的植物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学生可以利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 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达到强化认识的目的。

3校园主题景观的类型

3.1纪念性主题景观

纪念性主题景观即历史人文校园景观, 指学校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建筑、旧物品、学校的历史名人等, 以学校的名人、历史事件、学校溯源等作为主题素材集中表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办校理念、办学历史等。这些历史遗物和反映历史事件的空间记载和传颂着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 能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引导学生的情操发展, 达到教育、爱国的目的。比如谈起清华大学, 很多人都会想起历经风雨而魅力依旧的近春园遗迹, 颇具历史感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着清华学子的爱国情操;天津大学北洋时代风格的大门记载了在国家危难时期学校发挥的重要作用, 是其历史渊源的见证, 激励着校内的莘莘学子奋发向上。

3.2科普性主题景观

科普性校园景观相对较少, 被人熟知的大多是农林院校的植物园。就读于农林院校的学生一般都对校内的植物园印象深刻。在植物园里学生可以按照专业植物分类系统进行学习实践。学生在经过实地观察学习后, 可以对课本上抽象的植物概念有所了解。这种认知方式生动活泼, 且便于学生记忆, 集实践性、趣味性为一体。福建农林大学的中华名特优植物园吸引了校内外大量人群, 成为校内独具特色的景点。除植物园外, 科普性主题景观还有雕塑、模型等展示类景观。如在理工科高校校园, 可以设置一些模型构件, 方便学生直观了解,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3思想教育性主题景观

思想品德教育在校园景观中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文明行为提示牌、宣传栏, 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时代精神和学校办学理念的景观小品、宣传栏、展示廊是学校教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宣扬着时代的精神, 指引学生思想前进的方向。如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的“清波台”, 上立四柱, 用古代和现代汉字书写着孔子的教化语句:温故而知新;四海皆兄弟;当仁不让于师;行义以达其道。其作用在于劝诫师生要德行兼备。

4校园主题景观塑造方法

4.1筛选提炼主题

校园主题景观的提炼因素是多元化的, 主要包括地域文化因素和校园特色文化因素。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 高校校园景观不可能脱离当地的文化背景而单独存在, 而应具备与之对应的文化内涵。每个高校在其历史发展中都有自己的特色符号, 应充分发掘学校的特色文化, 仔细研究学校的人文历史, 寻找学校现存的古迹古物, 捕捉其特有的形式符号。贝聿铭提过“中而新”的设计观念[7], 人文景观设计要把学校的人文要素自然地融合到校园环境中。对于科学知识类景观创作, 需要充分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 考虑不同院校的专业性, 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融入景观之中, 充分展示出学校的特色。

4.2确立主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讲究“意在笔先”, 立意准确才能 “构园得体”。在进行校园总体规划时要对各地块的功能进行充分分析, 在校园前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休憩游览区及体育活动区等用地属性确定后, 合理安排育人型环境空间。校园前区除了具有交通集散功能外, 还应展示学校的标志、校容校貌及形象, 给人庄重典雅、朴素大方的第一印象。南京林业大学在学校的主入口处, 以绿篱形式展现“团结朴实、勤奋进取” 的校训, 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林学特色, 起到很好的视觉和育人效果。教学科研区适宜展示科技知识类景观主题, 它对教学楼的性质起到明确标示的作用。生活区与学生的关系较为密切, 多用有高雅品格的植物造景, 既可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休憩游览区功能多样, 可展示人文主题的景观, 与学校有关的校史记载、老建筑语言符号及遗留建筑遗址都是表达主题的好素材, 或者将农林院校的植物园以园林形式布置成休憩绿地, 便于学生在休闲游玩中学习知识。

4.3多元素表现主题

园有大小, 校园主题景观区一般为“数亩之园”, 易显局促, 造园要点在于以少胜多, 达到“景隐境界大”的效果。

(1) 叠山理水。孔子曰:“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山水在中国文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 意蕴深厚, 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在传统文化中, 山是神仙居所、隐士乐土的象征;水具有干净纯洁的本质, 能营造出清新澄澈的美感, 同时, 水能滋养万物, 具有虚怀若谷的人文内涵, 《老子》云:“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山、水相辅相成, 形成阴阳相生的辩证关系。人们将山水的意蕴融于园林景色, 常以此获得高山流水的意境。山水地貌是校园景观的骨架, 能够决定整个校园景观的风格和气韵。山体构图应注意主峰高耸、客山奔趋, 水体则大分小聚, 使湖中有岛、岛中有湖, 整体把握“疏处可以走马, 密处不使透风”。

(2) 雕塑小品。校园雕塑是校园文化的缩影, 有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 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校园雕塑小品能够装饰、丰富和美化校园环境空间, 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 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一所院校的文化状态。大学校园的雕塑小品如同玉盘中的珍珠, 为景观添点睛之笔。作为形式语言和永久性可视形象的雕塑语言符号系统, 可以把历史的瞬间变成永恒[8]。

每个具体位置的校园主题雕塑小品设计, 应在校园总体规划之下, 紧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 避免出现雕塑主题凌乱的现象。还要考虑与观众的互动性、参与性与安全性。优秀的校园雕塑, 能使广大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作用与思想观念上的自然引领, 起到隐性的感染、教育和激励的作用。如享誉海内外的中山大学, 校园轴线上的孙中山雕像已成为该大学的标志。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校训“博学、 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永远激励着学子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3) 植物造景。“石本顽, 有树则灵”。树木可以使顽石有灵气, 使画面有气韵。山水泉石和花草树木可以使校园显得生机勃勃而逸趣横生。植物的主题非常丰富, 可以植物的特征产生比拟联想, 或营造意境美, 或借景物咏志。花木多有文人雅士般的品格, 如梅迎风斗雪, 傲骨铮铮;兰风姿清雅, 幽香清远;竹气节不俗, 岁寒不凋;菊贞烈多姿, 不畏风霜;松高大挺拔, 苍翠遒劲。在园中适当配植此类花木, 可以培养学生高雅脱俗的品格特质。在植物配置时, 讲求师法自然, 疏密有致, 高低错落, 依自然之理, 承自然之趣,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5结语

校园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 在设计时应当强调其育人功能, 围绕主题立意、构思, 指导景观的规划、设计。 通过主题景观塑造, 实现校园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刘华钢.当代高等教育理念与校园规划发展新趋势[J].高教论坛, 2005 (3) :5-9.

[2]何镜堂.多元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A].郭卫宏.第六届海峡两岸大学的校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3]吴家弊.景观形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4]张娟, 吕富珣.浅谈大学校园外部空间规划设计[J].规划师, 2003 (10) :50-54.

[5]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6]赵祥奎, 刘兵, 沈向.园林景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作用[J].工会论坛, 2008 (4) :27.

[7]王斌, 潘玉霞.穿越时空的融合-以北航东升科技楼室外环境景观设计项目为例[J].中国园林, 2009 (4) :38-40.

谈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 第1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82-02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在近年来关于校园文化的讨论中,人们对其概念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以精神文化的形式存在的氛围,反映的是校园内师生员工的观念和价值标准,这就是所谓的“氛围说”;有人认为校园文化主要指以学生社团为主的第二课堂,是教学与科研的补充,通过生动活泼、健康文明、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来陶冶学生的心灵,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活动说”;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是校风和学风或近年来提出的校园精神;还有人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其他社区文化等区别开来,强调其高层次、高格调和高品位。所有这些说法都只顾及和强调了校园文化某些方面的特征,在概念界定上难免以偏概全,或没有完全揭示其内涵,或没有囊括其外延。

笔者认为,要想对校园文化有个比较明确的认识,首先要弄清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我们知道,文化在结构上可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主流文化是指文化发展的一定时期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不同职业、阶层、集团、年龄结构的人们由于他们的社会地位、谋生手段不同,利益不同,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体验不同而形成的与主流文化有所区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情趣、理想信念等文化观念。校园文化就是处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种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高中学校的校园文化指的是在校园环境中,每个成员所共有的精神的和物质的、理智的和情感的完整结合,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作为社会文化亚系统的校园文化,具备文化的三大要素,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积累的外在的、以物化形式存在的一种文化,也叫载体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条件,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教学设施、科研设备、后勤装备、生活资料、校园环境、活动设施等。

校园制度文化即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而设立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叫“规范文化”,包括校规校纪、群体行为规范、习俗、文化娱乐方式、教学、科研、生活模式等等,它是勾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

校园精神文化指校园里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和核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观念性文化(为广大师生认可、遵循的共同的思想意识、生活信念等);第二,标志性文化(由于历史的积淀和文化主导者的世代倡导而形成的独特的校风和校园精神,包括治学风格、民主作风、文化主体所特有的语言风格、举止风度、文化修养等);第三,智能性文化(指以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增长课外知识为目的的第二课堂活动)。

综上可知,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水平的反映,它的模式一经建立就成为该校品格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潜移默化地影响规范着身在其中的每个人。以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为例。哈佛校园静穆典雅,古木参天,居八所“常春藤”大学之首,图书馆、教学建筑风格迥异,或古朴庄重,或富丽堂皇,著名的哈佛广场、魏登纳纪念馆、约翰·哈佛的座像无不反映着古典美与现代美结合的学府气氛。哈佛大学以求实、崇真为宗旨,校徽上的拉丁文“VERITAS”充分体现了哈佛人的座右铭———真理,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也说明了这一点。哈佛人始终以探索真理,坚持伦理教育,以高尚的道德准则造就精英。哈佛教学完全由教师自行安排,在民主管理,学术自由的融洽气氛下,教学活动生机勃勃。总之,每个哈佛人在这里都会受到正义、人道、热爱祖国、勤奋、俭朴、高雅、节制等伦理教育,正是这种浓厚的学术气氛、追求真理、崇尚道德的精神汇成了哈佛独特的校园文化。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1、更新教育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过去那种只注重知识传授、智能训练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今天社会中学生的需要。当今社会,教育更主要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使人们看到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性,也使人们懂得了课堂以外的文化熏陶往往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更大、更长远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中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和新的教学活动方式,更重要的是为实现大学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它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但这种教育观念的更新才刚刚开始,它与我国传统教育形成的固定模式,和人们业已形成的思想观念的交锋还将是长期的,人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会时不时地沿袭惯用的手段和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校园文化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的观念,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实现教育目标,更新教育观念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2、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主导者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

校园文化的主导是广大教师,包括各级领导、专业课教师和从事党政管理工作的教师,他们靠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靠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在高校起着主导作用,把握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建设人才,这种性质决定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无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广大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靠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做良好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同时,对学生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多关心、多过问,从精神上、物质上、专业上予以帮助支持。

3、狠抓校园外在环境建设

校园外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硬件”,它主要包括校容、校貌、建筑、绿化及各种实施等,是校园文化最直接、最具感官性的反映。可以说,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座雕像都具有文化意义。置身于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人们的情操会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心灵会受到启迪,所以说每所学校都要有一个优美、有个性、有实际内涵的物化环境,这是一个学校实现其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首先,学校在这方面要舍得投入,通过综合治理校园环境让人们在自然的山水树木、艺术雕塑、纪念场馆、警言语录中耳濡目染,从而激发大家美好的情感。其次,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加强文体活动场所、学生活动中心、科技创造活动所需设备建设,为校园文化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再有,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广播、校刊、学报等现代化传播媒件,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利用强大的舆论工具提供正确的导向。

4、规范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保障。制度的作用是明确地规定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违反制度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通过制度建设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一整套校规校纪和行为规范、各种章程、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和习惯等,加强制度建设除了要补充一些以前没有明确规定,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出台的新制度外,更重要的是狠抓制度的落实和保持制度执行的连贯性。学校目前相当普遍的现象是或者制度执行不严,奖惩不够分明;或者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制度互相不配套,相互矛盾,这些现象必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纠正、修正和完善。

5、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组成部分,它是校园文化所以存在的价值所在和意义所在,创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要培育高品位的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在一定历史发展中由一定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理想追求和道情操等凝聚而成的校园风气,它是一种合乎社会要求,体现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当代知识分子风貌的一种团队精神,包括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刻苦学习,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成果的拼搏精神;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自律精神,团结乐群、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合作精神等等。这种精神弥漫于校园周围又显形于个体行为,每所高校都应具有一种相对稳定又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

(2)加强文明校风建设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内容,包括教风和学风建设两方面。培养面向21世纪的合格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处于主导地位,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发扬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至关重要。在广大学生中树立刻苦学习、大胆实践的理想信念,让没有人生目标、没有成才观念、自我约束能力差、行为懒散的恶劣风气在学生中没有存在的空间。

6、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体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创造者和受益者两种角色。青年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富有创造精神,对社会文化信息反映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巨大的潜能,把这种潜能开发出来是使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角是大学生,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从中受教育、长才干,在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道德修养,补充课堂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这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天晓.美国近年学校文化研究简述.教育科学.2008(04).

[2] 学校管理自我诊断.课题组.学校文化诊断与改造的提出.中小学管理.2003(10).

构建校园文化, 打造文化校园 第12篇

一、坚持文化建校, 实现文化立人

1.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石。

我校东倚铜鼓岭, 西临文教河, 集天地之精华, 聚山水之灵气, 可谓“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000年以后, 校园环境得到了改善, 特别是海外华侨邢李先生的捐资, 让联东中学焕然一新。“文化区”风景独好, 是知识的氧吧、文化的海洋, 这里绿树成阴、鸟语花香、名言石雕、喷泉吐丝;“教学区”教学楼雄姿焕发、造型独特, 科技楼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演播厅宽敞明亮、设备一流, 这里是思维的竞技场、希望的发源地;“运动区”400米跑道犹如玉带、足球场好似绿毯、篮球场是阳光体育的舞台、排练场恰是文昌人的练兵场, 这里学生可以放松身心、体验快乐, 用肢体来表达、用智慧去超越;“生活区”的公寓楼、宿舍楼和食堂楼别具特色, 融进环保意识和人文内涵, 学子们在自理中成长, 在自立中成才。走近学校, 你会看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建筑, “联东中学”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走进联东, 你会感叹一所地处乡镇的学校竟会如此美丽, 红绿相间的花坛、俯仰生姿的花木、优美舒适的草地, 以及满面春风的学子。

这一切都源自我们的共同信念———仁爱。因为仁爱, 联东换上了新装;因为仁爱, 联东人踔厉风发。与其说联东校园优美, 不如说联东处处充溢着仁爱。

2.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保障。

我们把制度、规范以文化的形式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首先是建立目标管理体系, 实施自主管理。我们建立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学校发展目标, 用3年的时间实现成为海南省农村素质教育示范学校、10所思源实验学校的“示范学校”、海南省规范化学校;二是学校管理目标, “优质、便捷、经济、安全”, 优质———提供优质服务、培养优秀人才, 便捷———择校自主, 办事方便, 经济———政府以较少投入获取较好社会效益、学校以较少成本获取较高教育质量、家长以较少费用获取较大成才回报, 安全———校园安全、教学安全、学生安全;三是教学质量目标, 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成绩合格、顺利毕业, 师生参加的各类竞赛榜上有名、成绩突出, 中考、期末质量检测考试上升两个名次, 考上文昌中学的学生名列全市前茅。其次是构建年级管理模式, 实现重心下移。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 将年级组长置于年级“校长”的地位, 负责年级的师德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年级班级日常管理, 赋予他们组内教师聘任的人事权、活动经费的支配权、教师和班级的考核权, 做到职、责、权、利相统一, 从而实现“权力下放、重心下移、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管理目标。

3.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我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 自理能力低、行为习惯差、学习基础弱、集体观念不强。为此, 我们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一是规范行为, 制定“联东中学一日常规”、“加强学生校园行为管理的规定”、“联东三不准”等制度;二是量化考核, 每天对教室、清洁区、宿舍打分评比, 每月进行集中反馈, 每月开展优秀班级、文明宿舍表彰;三是创办学生社团, 开展各项活动, 如校园文学社、书画协会、电影协会、读书协会、发明协会、舞蹈队、运动队等, 出现了一批校园歌手、校园作家、运动健将、小舞蹈家、发明家及社会活动家等;四是综合治理, 管理上自上而下, 学校统一计划、年级具体负责、班级组织实施、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自下而上, 个人的参与、班级的竞赛、学校的评比, 全校上下齐抓共管, 人人都是活动者, 人人也是管理者。行为文化让我们形成了“低、小、细、实、恒”的特色, 即低处着眼、小事做起、细微见真、实事实效、持之以恒。

4.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根本。

第一, 坚定“我能行”的志向。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农村, 他们纯朴而自私、礼貌而野性、上进而依赖, 交往少又眼光高。为此, 我们从小事开始、从身边的事做起, “我的事我做”、“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的事我能做”, 让学生抬起头来做人, 让他们明白:只要通过努力, 没有学不会的东西, 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让自豪和骄傲伴随着他们。第二, 强化“第一次”的经历。人生中经历的许多事情往往淡忘了, 但第一次却终生难忘, 譬如第一次军训、第一次演讲、第一次比赛、第一个晚会、第一个感恩节、第一次社会实践、第一个敬仰的老师, 等等。我们希望这些第一次是在联东出现或经历的, 更希望学生走出联东以后, 难忘的第一次伴随一生。为此, 我们为“第一次”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全程体验、反思深化。第三, 转变“我为你”的观念, 营造充满活力、服务学生的教师文化。现代教育观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们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对未来负责的观念, 把学生视为同学、朋友、竞赛对手, 把学习的权力、管理的权力交给学生, 把生活乐趣还给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要善待后进生, 平等对待家长, 尤其要善待对学校工作有误解的家长。

二、铸特色文化, 办特色学校

1. 找准办学定位, 形成办学理念。

目前, 联东中学正在实现完全高中向九年一贯制学校过渡的过程中, 现阶段我们依托一贯制办学模式, 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方向,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教育新扶贫”思路, 促进教育平等、农村优先, 让农村孩子通过教育, 掌握生存和生活技能、改变命运、脱贫致富。以“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为核心, 践行“厚德、笃学、和谐、发展”的校训, 营造“崇德、博学、乐教、求真”的教风和“志高、勤学、多思、力行”的学风, 形成“一条龙、全方位、高起点、会感恩”的办学特色, 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 使联东成为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目标。

2. 强化系列活动, 构建文化特色。

一是我们启动了文化校园工程, 初步形成了“一区、一墙、两点、八廊”的文化景区。“一区”———思源文化区, 以奇石、奇树、石刻、喷泉为背景, 这是读书、交心、会友的好去处;“一墙”———文化墙, 包含“教育篇、校园篇、行为篇、安全篇、励志篇、鉴赏篇”六个板块;“两点”———教室文化和宿舍文化, 突出了学习、生活的文化特点。“八廊”———包括历史长廊、民族长廊、名胜长廊、艺术长廊、科技长廊、作品长廊、运动长廊、英语长廊等。二是大力开展“感恩教育”主题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的不同, 实施分层教育。初一的感激教育 (父母) 、初二的感谢教育 (老师) 、初三感动教育 (校园) 、高中的感恩教育 (家乡、社会) ;从“三个一” (一句话、一封信、一件事) 做起, 从“三个转变” (做人态度、行为习惯、人际交往) 抓起, 集小“恩”为大“恩”, 饮水思源, 感恩言爱。三是实施德育系列活动, 每年都组织“五节” (感恩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 、“一赛” (技能比赛、才艺展示) 、“一训” (新生军训) 、“一评选” (星级评选) 、“一创新” (科技制作创新大赛) 。第四, 开展“认种一棵树, 共建一片林”植树活动, 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认种27棵树 (每棵按200元计) , 共捐资5400元, 教师和学生有32人认种, 捐资2600元。

上一篇:功能局限下一篇:众筹创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