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产业范文

2024-07-26

技术与产业范文(精选12篇)

技术与产业 第1篇

1.产业集聚。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英国工业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开始向伦敦、曼切斯特等少数地区集聚。到了19世纪90年代, 随着近代工业体系的发展壮大, 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产业集聚形式, 便利分工合作与技术转化。

2.产业集群。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一些企业、研究机构与大学集聚形成了早期的科技园区, 以劳动力和研发活动集聚为主要特征, 以其优越的基础设施和优越条件吸引科技型企业和研究机构入驻,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降低生产成本和研发经费, 成为中小型孵化器的最佳选址。进而, 基于产业链关系, 以成本优势吸引相关企业地域性集聚, 以主导产品及其关键配套件为重心, 开展研发合作与生产协作, 实现低成本、规模化,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许多国家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提升本国竞争力的突破口, 把集群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3.创新集群。20世纪90年代前后, 随着世界科技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国际间的创新价值链不断拉伸和延展, 促进政府、研究机构、大学与产业间的合作不断深化, 从点对点的线性联系逐步发展成为网络结构, 一些新的“节点”如消费者、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不断引入, 与之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文化氛围、创业精神等, 构成了创新集群的基本组成要素。一些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从早期建立的科技园区和产业集群, 逐步转型升级为创新集群, 如美国的“区域创新集群”, 德国的“尖端集群”, 法国的“竞争力集群”, 英国的“区域集群”, 日本的“知识集群”及韩国的“创新集群”等。其共同特征是, 以知识与核心技术为纽带, 以创新资源的集中性和知识溢出效应吸引特定产业领域的多元主体参与创新活动, 产生大量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溢出、转移、转化, 从而提高集群内部创新能力,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和规模化。其核心目标是将研究成果有效转化为创新产品与服务, 从而对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

二、国内产业集群与产业育成中心

我国产业集群始于上世纪80年代, 在产业规模和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长三角、珠三角等诸多区域, 集群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区域技术转移转化和经济持续增长。但整体水平还是处在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

科技部于2011年7月8日, 以国科火字〔2011〕153号文件, 下发了《关于印发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集群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研究制定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试行) 》, 以国家高新区为重点, 每年开展一批产业集群建设试点, 旨在形成具有国际话语权、技术标准权、品牌影响力和新型城市化特征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中国科学院从“十一五”开始, 充分发挥其丰硕的科研成果资源和雄厚的技术人才优势, 面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重大科技需求, 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各类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充分利用地方灵活的机制体制和政策、资金和市场资源, 通过输入“技术+人才”, 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为地方育成了一批创新技术和科技企业, 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和高素质科技队伍。产业育成中心彰显了人才、项目、产业的聚集效应, 展现了新知识溢出、转移、转化作用, 加速了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 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创新集群模式和技术与人才高地。中科院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深圳、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贵州、甘肃、宁夏、安徽、湖南、湖北、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等21个省市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以2004年11月成立的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为例, 融中科院优质的科技资源、浙江优良的创新环境、嘉兴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于一体, 构建了技术转化和产业育成平台, 在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领域研发出一批可供产业化的科技成果, 带动了该省物联网产业的崛起, 以物联网、新一代轻合金材料、新能源及储能技术等为重点方向, 培育了一批战略性优势产业, 每年向企业输出技术成果100多项, 服务企业近200家, 形成了10多个10亿元以上产值的高新技术产业, 带动全省新增产值1000多亿元。

辽宁省委、省政府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全面振兴的战略出发, 作出大力发展工业集群的重大决策, 高度重视、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已形成百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 并投入资金搭建公共研发平台, 在土地和税收方面提供优惠, 吸引大学和科研院所入驻。但是, 多数产业集群仅基于产业链关系, 以成本优势吸引相关企业集聚, 以主导产品及其关键配套件为重心开展生产协作, 研发能力薄弱, 拥有研发机构的产业集群仅占5%, 创新源动力不足, 在“新常态”下缺乏持续发展后劲。

2012 年组建的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充分发挥了人才、技术、产业集聚效应, 为丹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引进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技术合作项目, 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三、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丹东市位于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交汇处, 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城市, 与朝鲜隔江相望, 对朝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60%, 是我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目前, 丹东正以新鸭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和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的开发合作为契机, 利用中朝边境地区合作发展的大好机遇, 共享中朝两国政府赋予的优惠政策, 已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新亮点。

2012 年, 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与丹东市人民政府共建了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在组织模式上, 丹东育成中心为非法人单元机构,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理事会成员单位由中科院沈阳分院、辽宁省科技厅和丹东市政府相关单位组成。该中心依托中科院高端人才、科技成果、信息资源优势, 利用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全市创新需求, 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和创新创业育成平台, 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工作, 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孵化创新型企业, 培育新兴产业, 为丹东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支撑。2012-2014三年间, 中科院沈阳分院先后调研了丹东重点骨干企业、相关的中科院研究机构, 多次与省科技厅和丹东市科技局、高新开发区进行协商沟通, 确定了丹东育成中心建设构架:即在理事会领导下, 以孵化重点项目先行, 组织建设了各类平台, 打造丹东产业技术升级与创新发展助推器。

在平台建设方面, 丹东育成中心主要由专业技术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育成平台三类平台组成。其中, 专业技术平台包括: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智能化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先进制造产业技术中心、节能环保产业技术中心、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产业技术中心、功能性纺织品产业技术中心、海洋产业技术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包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中朝科技交流平台、人才培养培训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综合服务平台、材料分析测试平台等。支撑服务的重点企业包括:辽宁首钢硼铁有限公司、丹东思凯科技有限公司、丹东亿龙集团有限公司、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丹东通博电器有限公司、丹东百特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测控集团有限公司、丹东欣泰电器有限公司、丹东恒星化工有限公司、丹东金丸公司等。

在集聚效果方面, 三年来, 丹东育成中心通过深入重点企业调研技术需求, 组织企业访问中科院相关科研机构, 开展产研科技攻关, 已促成中科院24个科研机构与丹东56 个企业实施项目合作81 项, 实现合同金额5255 万元。其中, 入驻丹东育成中心的有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等11个科研机构的13个项目, 总投资12445.15万元;申请专利63项, 授权29项;对外争取资金4950万元, 有173名科研人员在育成中心长期开展科研活动, 实现销售收入4700万元, 孵化企业2个;显现出吸引人才、项目、产业的聚集效应。

在建过程中, 得到了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丹东育成中心建设工作被纳入2015年辽宁省政府重点工作之一。辽宁省科技厅领导多次亲临视察, 丹东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现场调研指导工作。中科院沈阳分院领导把丹东育成中心建设作为院地合作工作的重中之重, 列为院地合作“一三五”规划首要任务, 在科技资源上鼎力支持和保障。2013年, 辽宁省科技厅从产学研专项经费中拨出2300万元支持育成中心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 其中2000万元用于支持4个首批入驻项目购置研发中试设备;支持丹东育成中心平台建设和运行300万元。2014-2015年, 第二批引进8个中科院项目入驻, 其中4个项目获得辽宁省科技计划支持1251万元。此外, 辽宁省经信委支持“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智能化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1000万元, 丹东市每年资助运行费用100万元。

四、关于推广丹东育成中心经验的建议

三年实践证明, 中科院沈阳分院与辽宁省科技厅和丹东市政府共建的丹东育成中心, 以孵化育成项目为推动力, 以建设各类平台为运行保障, 充分发挥了吸引人才、项目、产业的聚集效应, 将其打造成丹东产业技术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为辽宁省内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升级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通道和可借鉴、可复制的模式, 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为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创新源动力。

1.在全省推广“丹东育成中心”经验。建议辽宁省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丹东育成中心”产业育成模式,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育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2.支持丹东市科技金融试点工作。为了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有效促进金融和科技的结合, 进而推进科技企业发展, 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辽宁省已开展科技金融试点。鉴于丹东市金融办会同高新区、市科技局于2015年7月17日共同制定了《丹东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建议辽宁省金融办将丹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到全省科技金融试点范围, 成为全省第五个科技金融试点园区。

3.加快发展创业 (风险) 投资。借鉴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经验, 尽早启动辽宁省创投引导基金, 鼓励天使投资和天使服务。既有利于争取优质的投资企业入驻, 又有利于争取国家各方面的基金合作的机会。如国家的产业基金和政策性引导基金一般都要与地方的引导基金共同合作, 设此平台可与国家扶持基金有效对接, 以增加对辽宁省扶持的资金来源和额度。

论西方技术与民族IT产业 第2篇

论西方技术与民族IT产业

本文介绍了西方技术与我国民族IT产业的发展历程及西方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民族IT产业与西方信息技术的联系及差距,及如何使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为我所用,加快民族IT产业快速发展.提出了创造知名品牌,培养大批IT人才,加大民族IT产业的投入,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不断地提升民族IT产业整体技术基础及产业基础等一系列措施.

作 者:赵伟 作者单位:巢湖市养老保险事业管理局,安徽,巢湖,238000刊 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卷(期):20076(2)分类号:G04关键词:民族IT产业 芯片 西方技术 中国芯 发展

技术与产业 第3篇

1月21日,中国云产业联盟正式发布了《云计算技术与产业白皮书》V1.0。发布会上,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以及百度、联想、中国联通等企业代表共同对目前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此次白皮书的发布,旨在为政产学研用各界提供云计算技术和标准的最新进展和产业应用的第一手数据,为云计算产业生态系统各主体形成合力、协调发展等提供前瞻性的洞察和预判。

拉卡拉助信用卡随时随地还款

春节期间,如何在异地按时还款成了持卡人不得不要考虑的问题。拉卡拉手机刷卡器就可以便捷地解决这一问题,将1/4名片大小、厚度与手机相当的刷卡器插入手机音频孔,即就可轻松完成支付。在兼容性上,拉卡拉手机刷卡器目前已经适配Android大部分主流型号的智能手机和iOS全线产品。此外,拉卡拉手机刷卡器还支持所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有理财达人计算过,转账3333元以上,用拉卡拉最划算。

巴可首款会议室协作解决方案登陆中国

巴可公司近日宣布“ClickShare”一键式会议协作系统正式在中国上市。这是巴可公司首款涉足会议室协作的解决方案,以一键式操作实现演示内容的快速显示,并允许多方会议内容的同时显示或相互切换,激发更多参会人员的参与感和互动性。该技术将改变未来会议办公的方式,大大提高会议办公效率和决策制定。

万维网联盟第四个全球总部落户北航

1月21日,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组织万维网联盟(W3C)宣布设立“北航总部”,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了揭牌仪式。据了解,W3C的组织机构分为总部(全球)和办事处(国家或地区)两个层次,北航总部是继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欧洲数学与信息学研究联盟(ERCIM)和日本庆应大学之后的第四个全球总部。目前,W3C北航总部已经与百度、华为、腾讯、中国移动等国内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了深入合作,有效促进一系列新兴Web标准在国内的推广、普及和应用。

UC浏览器发布云端下载解决方案

日前,移动浏览器厂商UC优视发布了针对iOS平台的云下载解决方案。据介绍,UC浏览器的云下载解决方案由云、端、资源聚合平台三个部分组成,通过UC云端与资源服务器交互,提高容错率,保证下载成功率和速度;自动对下载的音乐、图片等文件进行分类,下载之后的文件能够直接使用或调用第三方App打开直接使用等;还能通过对热门资源的导航和搜索引擎,整合互联网上的下载资源。

清华大学出版社与SAP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清华大学出版社与SAP公司日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创造价值、品牌传播、通力协作”为宗旨,在推广全球企业最佳实践经验、推动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国内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建立长期稳定、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

浅析产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革 第4篇

1 浅析技术进步理论

产业技术进步是指产业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支持, 整个产业在高技术水平上质的提高。它突出地表现为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也表现为传统产业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特点是产业技术结构优化。产业技术结构变化的趋势, 从宏观上看是技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在整个技术体系中比重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作用的下降。从微观层次看则是产业内部技术体系中的比重, 高新技术、先进技术比重的上升和一般技术、传统技术比重的下降。

2 浅析产业结构理论

2.1 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划分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划分标准为: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2 产业结构变革的一般规律

在产业结构的理论中, 最著名的学说是“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 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 第一次产业将减少, 第二、三产业将增加。

从一些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过程来看, 也显示出一个不断地从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演进, 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和合理化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 是指产业结构随着自身不断发展力量的累积, 发生升级, 向更高的级次迈进, 原先的产业构成比例发生深刻变化, 并出现新的主导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新生力量。高度化体现在: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权重的变化;产业结构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之间依次变革;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变革;产业结构从低加工水平向深加工水平的变革。产业结构合理化, 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的发展过程。

3 浅析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果变革的影响机制

技术进步是推动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也是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动力。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

从供给方面看, 不同产业出现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必然影响其实际的生产过程, 使各产业的要素投入配比发生变化, 进而影响到各产业产出的变化。各产业的这种变化是不同的, 会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一国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一定的生产技术结构, 生产技术结构的进步与变动必然会引起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动。如果技术发生改变, 产业结构将会发生与之相应的改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内含产业部门的变革, 主导产业的变革和扩散将带动其他产业部门不断高度化。

从需求上看, 技术进步拓宽劳动对象、引发人的新的需求, 从而细化产业部门, 成为产业成长的动力。技术进步开拓了新的产业部门, 刺激和创造了新的需求, 从需求方面拉动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时, 技术进步还使原有产业已有产品不断更新换代, 使相应产业的产品需求规模扩大, 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4 浅析加快技术进步,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1) 加大教育力度, 重视科研

一个国家受教育的人越多及受教育的程度越高, 国家的创造能力就越强, 越容易引发科技创新, 促进技术的进步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 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 促进科技水平的进步从而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而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完善我国的民办教育制度体系,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使知识在人们之间相互传递, 增加全社会的知识存量, 提高了劳动和物质资本的生产率。吸引留学人员回国, 引进海外人才可以更直接地增加我国的知识存量, 使我国快速地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

(2) 政府创造有利的技术创新环境

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健全, 技术创新资源很有限, 而且创新主体的市场竞争行为中的短视现象和短期效应, 造成技术引进环节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和低层次性, 极大地浪费了技术创新资源。因此, 单纯依靠产业界的市场竞争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会极大地延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要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还要靠政府创造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政策环境, 通过制度安排, 调动国内主要科技力量, 结合现阶段产业发展战略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跨国公司战略, 从国家层次充分调动技术资源。同时, 利用全球先进的知识、技术、信息资源。积极开展产业技术创新, 并通过加强产业关联效应, 促进技术的扩散和转移。

摘要:技术创新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研究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革的影响机制,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对中国和其他各国都是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本文首先对技术进步理论和产业结构的进行初步探讨, 进而研究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革的内在联系和影响机制, 提出了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影响机制,建议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第5篇

技术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提高一国国民经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状况,指出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并对激励技术创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出对策措施.

作 者:罗丞 杨雪燕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9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JOURNAL 年,卷(期): “”(3) 分类号:F120 关键词:产业结构   调整   优化   技术创新  

技术预见与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研究 第6篇

摘要: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时代,各地都在抢占新一轮科技竞争制高点,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对促进区域经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技术预见的视角,构建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德尔菲方法选择了福建高科技产业的六大发展方向;并利用有关数据进一步进行检验技术预见的结果,研究发现:基于技术预见的发展方向选择与福建有关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具有高度一致性,凸显了技术预见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技术预见;高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实证分析

一、 研究背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的重要地位对国家及企业已越来越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指标,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准确把握科技与产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正确分析科技的发展趋势,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科技创新“战略导航系统”的技术预见,是捕捉战略机遇的重要工具和推动官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平台,为政府或企业提供了一种选择优先发展的技术。尤其是针对区域技术预见的研究,确定区域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与方向,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决策依据。因此,借助技术预见的方法,通过实证探讨福建省高科技产业的优先发展方向,有利于资源要素的集聚与有效配置,实现产业突破发展。

二、 技术预见的有关研究与应用

1. 技术预见的概念。对于技术预见的概念,国际公认来自英国技术预见专家Martin教授,在他看来,技术预见是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目的是要明确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以及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Martin,199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技术预见是系统研究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的长期发展状况,以选择那些能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最大化利益的通用技术”。国内一些学者也积极探索技術预见及有关实践,如穆荣平(2004)认为技术预见是把分析和交流过程结合起来,着眼于远期,沟通、协商、合作与承诺是技术预见的精髓;李高(2008)将其界定为一种技术发展的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置;在陆小成(2009)看来,技术预见是通过区域科学共同体采取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把社会各领域专家的智慧有效整合,科学预测和把握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寻找适合区域技术创新、主导产业选择和区域发展的方向。综上可以看出,在产业发展领域,技术预见是通过对产业进行系统分析,探索产业发展路径与未来发展方向,促进资源要素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高效发展。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近年来,技术预见的研究成为国内外一个研究热点(李国秋,2014)。在中国,技术预见不仅是一个研究热点,而且还成为国际技术预见研究的一个核心区(Sun,2010)。Patriek Ronde(2003)利用技术预见方法预测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工业化进程。国内对技术预见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也有一些实证研究,如邱立新(2010)以青岛市高技术产业优先发展领域的技术预见为例,利用德尔菲方法选择了青岛市优先发展的五大产业,并就技术预见作用发挥给出了对策建议;徐磊(2011)探讨了技术预见的研究方法,并以上海开展技术预见研究为例,对比分析德尔菲法和技术路线图的优劣势;田红娜(2012)探讨了将“文献计量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关键技术选择法和路线图法”五种技术预见方法分别融入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过程。其他一些学者对技术预见及德尔菲方法也进行了不少探索(崔志明,2003;蔡顺民,2008;刘超,2009;杨勇,2009;张志耀,2010;刘波,2010)。

3. 技术预见的实践运用。技术预见实践运用起源于美国,近年来,美、德、英、日等国纷纷加强对科技发展趋势的预见与监测研究工作,实施国家技术预见行动计划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技术预见的发展历程来看,技术预见经历了“始于美国—日本改进—欧洲跟进—世界各国开始加入”的历史进程(Hariolf,2001)。在我国,与技术预见相关的工作始于1992年~1995年完成的《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国家科技部2002年启动了国家高新技术领域技术预测与关键技术选择研究,并出版了多部技术预见报告,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研究所也进行了技术预见研究与实践。而上海是最早开展技术预见实践活动的城市,2001年开始启动第一轮技术预见,随后北京、天津等城市开始了技术预见实践,目前多数省市都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发布了技术预见报告。

三、 基于技术预见的产业选择方向实证探讨

1. 高科技产业优先发展方向备选域。对福建省科技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参照国内外有关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初步整理形成了高科技产业发展备选领域目录,采用三轮调查的方式,向一些相关领域专家发放调查问卷,将上一轮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的结果反映到下一轮调查问卷中,通过三轮问卷反馈使不同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研讨会进行综合评价,并经历两轮调查之后,对评价领域和评价指标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了最终的备选领域目录,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海洋科技等八大产业的备选领域。

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问卷设计。调查问卷指标的设计是决定采用德尔菲方法成败的关键,调查问卷设计必须坚持“全面、简洁、准确、客观、可行、一致”原则。目前日本、英国等国家都开展了基于德尔菲调查的技术预见研究,但在调查问卷设计和问卷统计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国内一些学者采用德尔菲方法进行了系列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表1)。

借鉴国外有关问卷设计的经验,结合前人研究的有关成果,形成了本次调研的问题集及内在逻辑,并构建了本次问卷调研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一是产业的熟悉程度,表示专家对产业发展的了解与把握程度。二是产业的重要度,包括产业在国内重要度、对区域科技发展的推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和城市发展的作用。三是产业发展前景,包括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水平、市场容量等。四是产业化情况,包括关键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化前景与时间等。五发展制约因素,包括技术、人才、资金、政策、基础设施等。在吸纳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本调查问卷的初稿,通过与学术研究小组及有关专家交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从而形成了本研究的最终调查问卷。

3. 指标权重的赋值。对产业熟悉的判断,是由技术的专有属性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专家的专业知识水平,尤其是长期从事前沿学术研究的专家对项目的重要度、国内外发展水平、产业化问题等比较熟悉。因此,在处理德尔菲调查问卷中“非常熟悉”、“熟悉”、“较为熟悉”和“不熟悉”四类专家的判断时,考虑到专家熟悉的程度,对每种判断给出不同的权重,此次权重的赋值,借助刘冰(2007)给出的权重比(4∶2∶1),并对不熟悉赋予权重为零,并将四种情况的权重分别为赋值为1,0.75,0.25,0。通过对产业发展的指标评价的计算,采用5分制模糊指标评估法,然后采用混合加权系数平均法,同时对各个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给出各个产业方向的最终得分,并根据得分的高低确定产业优先选择方向。

4. 调查研究的统计分析。通过确定备选领域和调查问卷之后,采取德尔菲方法正式进行调研,以掌握的权威专家为调研对象,第一轮共发出专家咨询问卷80份,收回67份,第二轮收回61份,最终的第三轮回收问卷58份。从专家队伍组成情况看,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政府的高水平专家参与,保证了本次预见的可靠性,也保证了预见结果的可应用性。对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发现:

(1)产业发展方向重要性排序。按照重要性指标,包括产业在国内重要度,对区域科技发展的推动、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和城市发展的作用,同时给出各个专家熟悉度的权重指标,根据备选领域在国内的重要度,以及整个产业在福建省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调研的综合得分如表2。由此实证结果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排在前列,可以看出这些领域发展的潜力以及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应该作为重点方向进行扶持。

(2)有关领域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潜力。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上处于国家中等水平,除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基本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其他方面基本落后国内领先水平3年~5年,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和海洋科技方面,由于发展基础薄弱,差距较大。而有关未来发展潜力及产业化时间方面,主要考虑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效果进行评估,如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发展潜力大并且产业化成本相对不高,市场容量也很大,应该是未来福建产业化发展前景较好的领域,尤其是此类产业可以明显提升福建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综合竞争力,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有关产业化制约因素。多数认为资金因素对各个领域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政策和人力资源具有最大的影响,占到了全部调查项目的87.5%。由此可以看出,高科技产业的前期培育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及政策扶持,并且在高科技人才方面,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吸引、聚集。

四、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论证

尽管技术预见是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所作的有关判断,但为了进一步检验此次技术预见分析对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的定位,将利用福建省近年来有关高科技产业发展数据,检验产业选择路径的可靠性。为此,将借助《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2)》中的数据,归纳分析2008年~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对近几年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情况的判断,主要涉及有关产业产值、销售收入、出口交货值、销售利税及增速进行判断,为每个产业的8个指标的每一种排序结果的排名赋予一个得分,参与排序的产业一共8个,其中第一名得10 分,第二名得9分,依次递减,最后一名得3分,根据排位情况给出评分,给出最终排序情况如表3。

从实践数据的排序可以看出,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与此次技术预见基本一致,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分别列于1、2、3、4、5、6位,进一步论证了技术预见在福建省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有效性与前瞻性。

五、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高技术产业优先发展方向是产业结构的组织问题,它涉及高技术产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关系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预见的实证分析与实践的数据检验的一致性,凸显了福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路径,也体现了《福建省“十二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所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福建省中长期(2006年~202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在福建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拉动性,发展潜力巨大,应该是福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的方向。

为了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需要对产业发展方向选择进一步给予重视,克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限制因素,不断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强化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基地与集群。同时,加强风险投资建设与社会综合配套服务,为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冰.技术预见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07.

2. 刘波.基于技术预见的江西省LED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10.

3. 刘超,李云清.区域产业技术预见方法的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信息产业技术预见为例.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9.

4. 陆小成.技术预见对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作用及其路径选择.科学性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

5. 穆荣平.北京技术预见:实践与思索.世界科学,2004,(4).

6. 邱立新.高技术产业优先发展领域评价与选择——基于技术预见的实证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14).

7. 田红娜,毕克新,李海涛.基于技术预见的制造业绿色工艺创新战略制定研究.软科学,2012,(5).

8. 徐磊.技术预见方法的探索与实践思考——基于德尔菲法和技术路线图的对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

9. 杨勇.重庆生物医药产业技术预见及其对策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位论文,2009.

10. 张赫林.基于技术预见的我国制造业企业低碳关键技术选择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4.

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12YJC630007)。

作者簡介:陈德金(1983-),男,汉族,河南省信阳市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科技产业与科技创新;刘小婧(1985-),女,汉族,福建省莆田市人,硕士,就职于福建省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科研管理。

技术与产业 第7篇

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都将产业成长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分工作为产业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Adam Smith, 1776) , 国际贸易有利于突破资源和报酬递减规律的束缚, 从而促进产业成长 (David Ricardo, 1817) 。创新是推动企业成长的根本途径, 企业的创新汇集起来会造成某些产业的创新, 进而引起整个经济的创新, 从而产业创新与企业创新有密切关系 (Schumpeter, 1912) 。当前相关文献多集中于产业成长的机制和模式的研究, 缺乏对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作用关系的匹配性、协调性的测度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解释产业成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作用关系, 借用物理学中的耦合相关理论, 选择研究区域产业成长与技术创新两个系统通过各自的耦合元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 对二者之间耦合关系及其效应进行系统分析。

1 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同模型

产业关联效应指某一产业由于自身的发展而引起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效果 (芮明杰, 2005) 。借鉴产业关联效应的分析方法, 来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耦合关系, 耦合度是反映技术创新和产业成长协同发展绩效的综合性指标 (黄金川等, 2003) 。

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由于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交互作用的复杂性, 为了便于分析和突出它们之间系统的耦合协同关系, 构建了如表1所示的反映技术创新与产业耦合的指标体系 (张序萍等, 2010) , 测度时间为2003年到2010年, 相关统计数据均来源于《株洲市统计年鉴》、《湖南省统计年鉴》和《湖南省科技统计年鉴》等, 有些数据通过计算得来。

1.2 耦合度模型的构建

1.2.1 耦合关联度模型

设U为技术创新子系统序参量, Uij为技术创新子系统序参量中第i个指标的第j个变量参数, 对应的值为Xij (i=1, 2, …, n, j=1, , 2, …, m) ;同理, W为产业成长子系统序参量, Wij为产业成长子系统序参量中第i个指标的第j个变量参数, 对应的值为Yij (i=1, 2, …, n、, j=l, 2, …, m、) , 设αij, βij为技术创新子系统稳定临界点上序参量的上下限值, nij, εij为产业成长子系统稳定临界点上序参量的上下限值, 则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功效模型和产业成长子系统的有序功效模型分别为:

式中, 由于, 各系统作业指标层的贡献模型分别为:

总作业层综合贡献模型分别为:

式中, u和W分别表示技术创新子系统和产业成长子系统对耦合系统有序度的贡献, 并且令λij、ωij为各个子系统的权重, 其中的权重由熵值赋权法确定 (吴玉鸣, 2008) 。

设C为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耦合关联度, 假设耦合系统中只有技术创新系统和产业成长系统两个系统, 则耦合关联度模型为:

耦合效应等级与耦合度如表2。

耦合效应等级与耦合度如表2。表2藕合效应等级与藕合度

1.2.2 协调关联度模型

耦合相关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创新和产业成长之间的耦合程度, 在确定了耦合相关度的基础上, 构建协调关联度模型。

其中, D为协调关联度, C为耦合关联度, a, b为系数, 且a+b=l, a和b分别代表技术创新和产业成长的贡献系数。在此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表现同等重要, 故a=b=0.5。

协调效应等级与协调度如表3。

2 结果分析

通过对耦合协调模型的分析, 结合株洲市2003年到2010年的相关数据, 对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调分析。子系统稳定临界点上序参量的上下限值通过选取2003年到2010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确定, 权重由熵值法来确定。运用耦合协调模型, 对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分析结果如表4和图1。

从耦合关联度 (C) 来看, 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耦合度处在两个阶段:一是严重失调阶段的2003年, 其耦合值为0.2484;二是中度耦合阶段2004年到201年。其耦合值都没有超过0.5的界限。耦合度最高的为2010年, 其耦合值也只是0.4998, 属于中度失调阶段。从中可以看出, 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的耦合整体上处在失调阶段。

从协调关联度 (D) 来看: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协调度处于三个阶段, 一是低度协调耦合阶段2003年 (0.2054) 、2004年 (0.2271) 和2005年 (0.2788) 。二是中度协调耦合阶段2006年 (0.3775) 。三是高度协调阶段2007年 (0.5194) , 2008年 (0.5551) , 2009 (0.6312) 年和2010年 (0.6923) , 说明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协调度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偶和协调度得到优化, 但其幅度并不是很大。总体上来看, 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的耦合效应并没有得到体现, 技术创新对产业成长的胁迫效应过小, 产业成长对技术创新的约束效应过大。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显示, 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存在着不相匹配的现象, 耦合效应处于失调状态。为使株洲市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相匹配, 充分发挥二者耦合效应, 促进产业整体水平及产业结构的升级, 至少应做到如下几点:

3.1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株洲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偏小, 缺乏资金支持, 创新能力不强, 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 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 企业产品创新积极性不高。这既制约了企业技术水平上档次, 又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发挥科技重大专项的核心引领作用, 结合实施产业发展规划,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2 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

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前, 株洲市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 株洲市制造业高度发展, 已进入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 对信息化和高端服务业的需求非常旺盛。只要以信息化为特征的高端服务业, 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航空装备产业、纺织服饰产业和陶瓷产业的应用为突破口, 则株洲市的产业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3 加快培育和发展技术创新

株洲市工业化程度较高, 但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一是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二是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比例不高, 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三是企业技术创新内生动力不足, 研发能力不强。株洲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只有十分之一企业设立科技研发机构, 五分之一企业开展研发活动。针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 应积极发挥企业市场主体的作用, 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3.4 推进技术创新扩散平台建设

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技术创新的扩散, 科技园区作为技术创新扩散的重要平台, 作为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布局和推动项目建设的有效载体。一是加强园区平台建设, 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和高效益产出的要求, 加快田心高科园、金山工业园、渌口经开区、茶陵经开区等园区建设;二是加快园区转型提质, 全力打造品牌园区、创新园区、低碳园区, 扩大园区影响力, 提高园区贡献力, 增强园区带动力。

参考文献

[1]傅贻忙.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研究评述[J].现代商业, 2011 (10) .

[2]黄金川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藕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 2003 (22) .

[3]张序萍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20) .

[4]熊勇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0) .

[5]吕明元.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9.

技术与产业 第8篇

1 FDI技术外溢效应文献综述

1.1 定义、分类

从企业层面看, 技术外溢就是跨国公司或者外资企业通过与本地企业的合作与竞争把先进的技术非自愿地“传递”给本地企业, 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FDI带来了“打包的资本、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 可通过多种渠道产生技术外溢效应。Blomstrom (1999) 认为FDI的技术外溢表现为增加了与本地企业的竞争和人员流动以及对当地企业的示范作用。Dunning (1994) 则认为技术外溢主要来自外资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建立的上下游联系, 也就是供应商-顾客关系。Kinoshita (2000) 把外溢效应分成四种:示范-模范效应、竞争效应、培训效应和与外资企业联系效应。随后, 有的研究从行业关系角度则把其分为了横向外溢效应 (示范、竞争和培训) 和纵向外溢效应 (供应商-顾客关系) 。

1.2 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

FDI技术外溢效应有着复杂的作用机制和产生条件, 单就其存在性而言, 尽管技术外溢效应得到了理论界某种程度的认同, 但是却没有被经验研究完全的证实。部分学者的研究证实了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性 (Blomstrom, 1999;何洁, 2000) , 也有的研究给出了相反的结论 (Aitken&Harrison, 1999;张海洋和刘海云, 2004) 。另外, 对于技术外溢效应主要以何种方式发生的研究也存在分歧。有的研究认为技术“转移”主要表现为产业内外溢:Gorg和Greenaway (2001) 认为外溢渠道的驱动力量、模仿、竞争、人力资本和出口等效应都对本地企业技术创新有作用。蒋殿春和厦良科 (2005) 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内FDI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的途径, 认为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主要体现为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流动效应。有的则认为产业间的联系效应更重要:Altomonte和Resmini (2001) 通过研究波兰的制造业企业, 他们以上下游的当地企业销售量为因变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建立后向联系能使当地企业产生更高的绩效。Liu (2006) 对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回归, 结果发现, 后向联系相比前向联系和水平联系是最重要的溢出途径。

造成这些研究结果出现巨大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事实上FDI的技术外溢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其中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都难以通过简单的检验得到。除因指标、样本的选取以及分析技术不同所引起的差异之外, 企业所处行业不同, 也就意味着市场结构、竞争程度和技术水平等大相径庭, 对待FDI的态度和政策也存在分歧, 因此技术外溢的效果自然会存在差异。对于不同行业FDI技术外溢效应, 许多学者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和探讨:Kokko (1994) 通过对墨西哥和乌拉圭两国制造业的研究, 发现FDI外溢效应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东道国企业对新技术的吸收能力, 而这与企业所处行业有关系。对于中国情况的研究, Li等人 (2001) 发现, 国有企业主要从与外资企业的竞争效应中获益, 而其他当地企业则主要通过模仿效应和传染效应获益。蒋殿春和张宇 (2006) 通过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面板数据的分析, 探讨了技术外溢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市场结构和技术差距等行业特征对其的影响。

迄今为止,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外溢效果的研究, 比较分析不同行业的技术外溢效应的相关研究很少。对于不同行业中技术外溢是否都存在, 技术外溢发生的方式和程度是否一样?这对处于不同行业的本地企业更好学习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对于更好利用FDI促进本地企业技术进步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2.1 数据与样本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来收集样本数据, 问卷首先以小样本 (10份) 在与①外资企业保持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厦门本地企业发放, 预试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和行业具体情况, 再通过问卷回收和访谈情况对问卷进行修改, 使受访者能迅速准确地理解。问卷调查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1月分别在闽粤7市进行, 发放问卷总数322份, 回收问卷总数216份, 回收率67.08%;有效问卷139份, 有效问卷率43.17%。另外, 受访企业都是与外资企业共处竞争与合作环境下的本地企业, 企业成立年限都超过3年。问卷回答者中35%是企业老总、45%为副总或部门经理、20%为企业主要负责人, 这确保问卷信息的可靠性。根据表1的企业基本信息。

数据来源:本研究的问卷调查

2.2 变量定义、测量及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外资企业对本地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及各种效应之间的关系, 对于技术外溢效应的测量条目我们主要参考了Thompson (2002) 以及Lan和Young (1996) 对中国背景下企业技术外溢情况进行研究的问卷测量条目, 并根据实际研究对象、内容和可行性进行了调整。采用比较平均值的非参数检验 (U检验) 以及相关分析 (Spearman correlation) 方法来比较分析珠三角与夏汕泉地区的企业技术外溢情况。

我们把本问卷调查所涉及的9个行业, 根据200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分类标准把电子元件及组件业 (15家) 、信息通信设备业 (21家) 、化学制品业 (12家) 、汽车配件业 (9家) 、家电行业 (4家) 五个行业列为高新技术产业, 其他四个行业-纺织服装业 (27家) 、食品加工业 (14家) 、塑胶业 (17家) 、工艺品业 (20家) 则列为传统产业。

3 实证研究结果

3.1 存在性检验

从下表2和表3可知, 对于外溢效应各条目问题的回答中, 高新技术产业的均值在5.16与4.44之间, 传统产业则在4.95与4.45之间。所以, 总体而言, 就外资企业是否通过不同渠道产生技术外溢, 本地企业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3.2 横向外溢效应 (产业内外溢)

从表2可以看出, 对于“外资企业的存在使得他们的经营活动更高效” (条目1) , 高新技术产业比传统产业的本地企业持更肯定的回答 (均值分别为5.16和4.95) , 虽然Z值 (-1.202) 不显著。“试图模仿外资企业核心产品生产程序” (条目2) 和“学习外资企业的管理经验” (条目3) 两方面, 高新技术产业也都比传统产业的本地企业给出更肯定的回答, 虽然Z统计值也都不显著。另外, 对于员工流动效应两个条目,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本地企业对“渴望雇佣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 (条目4) 的均值相差不大, Z值也不显著, 总的来说没什么差别;而对“渴望雇佣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 (条目5) , 前者比后者给出更肯定的回答 (均值分别为4.77和4.45) , Z统计值为-1.713, 在10%水平上显著差异。

注:a问卷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打分:从“决不同意”到“深有同感”, 分别给予1到7不同程度的评分。b非参数检验 (Mann-Whitney U test) 。c相关矩阵左下角是高新技术产业, 右上角是传统产业。*表示P<0.10水平上显著;**表示 P<0.05水平上显著;***表示P<0.01水平上显著 (双边检验) 。

表2还给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的本地企业“雇佣技术人员” (条目5) 与“模范和学习外资企业先进技术” (条目2) 和“管理经验” (条目3) 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显著为正 (表2:r52=0.331, P<0.01;r53=0.247, P<0.01) , 而传统产业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很小且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 对“雇佣管理人员” (条目4) 与“学习管理经验” (条目3) 之间的相关系数两个行业都显著为正 (表2) , 而且传统产业 (r43=0.369, P<0.01) 比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系数更大且更显著 (r43=0.271, P<0.05) 。

总之, 虽然外资企业的进入都对本地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很大的冲击, 这便使得本地企业通过模仿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来获取竞争优势。但是, 对于这种冲击, 高新技术产业比传统产业的竞争要来得更激烈。所以, 雇佣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本地企业模仿和学习外资企业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手段和信息来源;而对于技术要求不高的传统产业的本地企业来说, 雇佣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学习他们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则比模仿先进技术显得更重要。

3.3 纵向外溢效应 (产业间外溢)

注:a问卷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打分:从“决不同意”到“深有同感”, 分别给予1到7不同程度的评分。b非参数检验 (Mann-Whitney U test) 。c相关矩阵左下角是高新技术产业, 右上角是传统产业。*表示P<0.10水平上显著;**表示 P<0.05水平上显著;***表示P<0.01水平上显著 (双边检验) 。

从表3关于行业间垂直外溢效应的5个条目可以看出:对于后向联系效应 (条目1、2、3) , 也就是作为外资企业的本地供应商而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 高新技术产业比传统产业的本地企业外溢程度和效率更好 (Z值分别为-1.685、-1.757、-2.328, 并在10%、10%和5%水平上显著差异) ;而前向联系效应 (条目4、5) , 两个行业的技术外溢情况则没有显著的差别 (Z值没有显著差异) 。

关于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情况, 高新技术产业的本地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 (条目1) 与“与外资企业保持紧密联系” (条目2) 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比以前更物有所值” (条目3)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3:r12=0.615, P<0.01;r13=0.444, P<0.01) ;传统产业的本地企业这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则不显著。另外, 对于传统产业本地企业来说, “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 (条目1) 与“向外资企业购买材料/原件/机器设备” (条目4)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3:r14=0.355, P<0.01) , 而高新技术产业却不显著。

总之,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 后向联系所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比传统产业要来得明显, 而前向联系两个行业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则没什么差别。在后向联系效应中, 高新技术产业的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 (顾客) 保持紧密联系和生产更物有所值的产品, 以此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外资企业 (顾客) 的高要求;而传统产业的本地企业则是通过购买先进的材料/原件/机器设备来满足外资企业 (顾客) 的高要求。

4 政策建议

本文分析了闽粤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外资企业对本地企业技术外溢效应以及这些外溢效应之间的关系。根据上面的结论, 对本地企业的管理者来说, 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 不管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 本地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和竞争中应该重视各种技术外溢渠道所产生的效应。因为, 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 虽然外资企业对本地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方式和程度不尽相同, 但是技术外溢都是存在的。

第二,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本地企业来说:首先,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获取竞争优势, 模仿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是比较有效的, 这可以通过雇佣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完成。其次, 尽量争取成为外资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因为, 通过与外资顾客保持紧密联系和生产更物有所值的产品以满足外资顾客的高要求, 这使得企业能更有效地进行生产和技术创新。

技术与产业 第9篇

在经济学中,演化是指某一经济体进入与退出产业集群渐进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变化、选择、维持等诸多环节。而产业共生演化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产业种群演化行为相互影响、演化路径相互交织的现象,产业共生演化视角有利于分析多个产业间的演化过程与特征。若将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视为两个生态种群,它们通过群内和群间关系组成一个复杂的共生演化系统。如图1所示,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二者的演变基本趋于同步,两个产业种群的密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会带来正的溢出效应,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包含各大领域的核心技术,其发展壮大会为文化产业部门提供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技术支持。这一共生演化系统具有与生态种群演化相似的开放性、非线性、自适应性等复杂演化系统的典型特征。因此,利用共生演化的分析框架,审视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互动与演变,具有现实研究意义。

目前有关两大产业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如下两类:一类是将高新技术作为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因素来研究。这一类文献侧重于研究技术因素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Florida等人通过对美国124个城市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技术因素对加速文化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另一类则侧重于分析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满霜认为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打破了各自原有的发展模式,寻找到了符合各自发展特点的新的路径,找到了市场、技术与业务融合的立足点。然而从共生演化的角度来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即使有部分学者尝试从演化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Nolsonr等研究者将科技创新或技术进步引入演化分析的视野,吕庆华等研究者基于数量与质量的演化规律以及产业关联的演化规律研究了文化产业演化机理及趋势,但是均没有把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纳入共生发展的框架去研究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忽视了由于两大产业间的互动、演变而产生的影响。

资料来源:湖南省统计年鉴与统计公报

从湖南省1998年到2015年的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各年度增加值(图1)可以看出,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基本相似,伴随着时间的增长会呈现出关联性,其发展也基本处于同步的状态,那么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是否存在共生关系?若存在,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共生演化关系属于哪种共生模式?为探究以上问题,本文构建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间的Logistic共生演化模型,选取湖南省1998—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两大产业的共生演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模型检验

(一)共生演化模型构建

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照一定的共生模式所形成的关系,共生关系包含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三大要素。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是指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单元外所有影响因素的总和,包括制度政策环境、自然资源环境等;共生行为模式是指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两个共生单元相互影响的方式。本文为检验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是否存在共生演化关系,借鉴Logistic函数,构建两大产业的共生演化发展模型,探索湖南省两大产业的共生演化过程。

设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种群密度分别为N1和N2,共生自然增长率分别为r1和r2,K1和K2分别表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共生体种群在政策环境、自然资源环境等制约下所能够承载的最大环境容量。因子(1-N1/K1)、(1-N2/K2)分别表示由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有限资源的消耗而产生的对其本身规模增长的阻滞作用。考虑到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互影响,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两个种群相互作用时的Logistic共生演化模型可以表示为:

上式中σ1和σ2分别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对文化产业种群的共生作用系数和文化产业种群对高新技术产业种群的共生作用系数,通过二者的取值范围判断两大产业间共生关系为何种发展模式。

1、当σ1,σ2=0时,表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独立,不存在共生关系。

2、当σ1=0,σ2>0或σ2=0,σ1>0时,表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演化过程中,共生系数为正值的共生单元对共生系数为零的共生单元无任何影响。此时二者关系为偏利共生发展模式。

3、当σ1,σ2>0时,表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共生关系为互惠共生模式。若两个共生系数大小不同,说明二者在共生演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不同,为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若两个共生系数相等,说明二者在共生演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相等,此时二者的关系为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4、当σ1,σ2<0时,表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属于竞争模式,不存在共生关系。

5、当σ1σ2<0时,表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共生演化过程中,共生系数为正值的一方受益,而共生作用系数为负值的一方受到损害,此时二者关系为寄生共生发展模式。

(二)模型检验

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增加值反映了二者在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增加值,增加值受政策环境、自然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不能无限增大,其数值改变体现了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种群密度的演化特征。因此,本文选取湖南省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表示各自的种群密度。应用Matlab7.0软件,通过推导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所能承载的最大环境容量迭代公式和两大产业种群密度估计值公式,采用Nelder-Mead Simplex算法不断迭代,分别得出两大产业自然增长率及每一年对应的最大环境容量,从而实现对分时段叠加Logistic共生演化模型的参数估计与检验。

共生系数取值不同,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动态演化过程发展模式不同。本文先分析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互独立发展,即σ1=0,σ2=0,判断高新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是否存在共生关系。应用Matlab7.0软件,得出湖南省文化产业的自然增长率和最大环境容量分别为0.2536和2916,高新技术产业的自然增长率和最大环境容量分别为0.3274和8741,并做出湖南省两大产业相互独立发展时的动态演化Logistic曲线,见图2和图3。

由上面两幅图可以知道,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独立发展时的情况与logistic曲线拟合较好,然而两大产业在共生演化发展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更精确的拟合?为了更精确描述两大产业动态演化过程,引入共生演化因素,即σ1>0,σ2>0。本文借鉴唐荣强等研究者提出的分时段叠加变化Logistic模型,将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种群密度演化的时间按年份分成较小的时间区间t∈[ti,ti+1](i=0,1,2,...,n),两大产业种群密度演化的Logistic曲线可以近似看成各区间Logistic曲线的顺序联结。由于在较小的区间[ti,ti+1]内,可以用区间两端点间线段的斜率近似代替在此区间上各点的斜率,以λ1=r1(1+σ1N2/K2),X1=K1(1+σ1N2/K2),λ2=r2(1+σ2N1/K1),X2=K2(1+σ2N1/K1)置换(1)(2)中的相关参数,则模型公式(1)(2)可以转换为分时段叠加Logistic共生演化模型,即:

其中,λ1和λ2定义为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共生演化发展时共生自然增长率,X1和X2为两大产业种群的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最大共生环境容量。由于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种群密度N1和N2随时间不断变化,两个种群相互作用共生的结果使得共生自然增长率λ1、λ2和最大共生环境容量X1、X2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体现种群共生演化的动态特征。通过应用Matlab7.0软件对公式(3)(4)编程,得到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最大共生环境容量和共生自然增长率(详见表1、表2),及两大产业共生演化时各自的动态演化曲线(见图4、图5)。

由上述分析可知,2015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最大共生环境容量分别是27748.387亿元与11499.827亿元,这一数字明显比两大产业相互独立发展的时候得出来的结果要高出很多,即代表了通过二者之间的共生作用,两大产业彼此之间都能够更好的发展,也就说明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共生演化发展的关系。

那么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属于何种模式?根据两大产业共生自然增长率迭代公式及共生作用系数(σ1和σ2),采用Newton迭代算法不断迭代,得到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共生作用系数σ1=0.00218691和σ2=0.00101524,且σ1>σ2,因此可以判断出二者的共生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二者在共生演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不均等,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明显大于文化产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三、最大共生环境容量模型

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共生作用的影响下,通过建立最大环境容量模型,可以预测未来最大环境容量的变化趋势。本文选择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增加值作为自变量,利用SPSS19.0软件,对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共生最大环境容量分别进行对数、二次项及立方拟合估计。

(一)文化产业最大环境容量曲线估计

通过拟合,所得到的结果可由图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立方拟合能够更好地描述种群密度及最大共生环境容量,其可决系数R2=0.999,说明拟合效果很好。同时,通过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表明,F=6877.56,sig=0.000,回归方程高度显著,拟合度很好。因此,湖南省文化产业的最大环境容量曲线可以表示为:

(二)高新技术产业最大环境容量曲线估计

通过拟合,所得到的结果可由图7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立方拟合能够更好地描述种群密度及最大共生环境容量,其可决系数R2=0.999,说明拟合效果很好。同时,通过拟合优度检验,方差分析表明,F=4403.041,sig=0.000,回归方程高度显著,拟合度很好。因此,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大环境容量曲线可以表示为:

根据公式(5)(6)所建立的最大环境容量模型,可以对未来湖南省文化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大环境容量进行预测,给定未来任意一个年度的产业增加值,根据模型便可以获得对应的最大环境容量,求得二者的比值,就可以判断出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对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行预测。

(三)结果分析

(1)由前文的分析可知,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独立发展及共生演化发展情况,得出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存在共生的关系,这与本文最开始提出的研究假设相吻合。

(2)通过软件分析及其相应的参数求解,得出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共生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的模式。即两大产业在共生演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平衡,两大产业从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不相等,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明显大于文化产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3)如表1和图4所示:2004年以前,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呈现缓慢增长,2004年以后,其种群密度增长迅速。2010年,在湖南省将文化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其增长态势更加显著。2015年的文化产业的种群密度占最大环境容量的21.2%,根据Logistic曲线性质,说明文化产业的演化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初期,与实际的增长情况相符。如表2和图5所示,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上升趋势明显,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最大环境容量的26.6%,处于Logistic曲线成长期的初期,也与实际情况吻合。

(4)通过立方及二次项拟合分别对湖南省文化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大共生环境容量进行建模,可以利用模型对未来几年内的最大环境容量及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行预测。

四、政策建议

由于对称互惠共生是最稳定最有效率的共生模式,具有最大的共生能量,是产业共生演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积极调整湖南省文化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文化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使得文化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横纵向联系更为紧密,可实现知识、信息、社会资本等资源的最优组合,达到两大产业间最稳定、最具效率的对称互惠共生演化发展模式。

(2)制定对湖南省文化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专项支持计划。建立科技、文化复合产业基地,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成果的相互转化。同时,加大科技文化自主创新支持力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文化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湖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进一步拓展、完整,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增长点。

(3)注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科技文化自主创新及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均需要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可以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同时,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文化创新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4)加强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合作。通过与国外优秀文化企业、文化机构合作,引进相关先进技术并将其融入于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中,提高湖南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科技可以改变文化产品的形态以及消费方式,引发更大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将支持科技文化产品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实现湖南省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稳步发展,提高两大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技术与产业 第10篇

从2005年起, 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问题, 明确指出“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但总体看, 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业科技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分工不明、协作不力等问题缺乏有效措施, 特别是在农业科技工作和产业经济发展之间, 仍然缺乏有效的链接机制。而这些问题恰恰是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的“瓶颈”问题。如何在现有体制下探索农业科技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构建新机制,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2007年上半年, 按照农业部和财政部领导的批示, 两部门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 提出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思路: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 围绕粮食等主要产业发展需求, 以农产品为单元, 以产业为主线, 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从而在每一个产业中形成一支服务国家目标的基本研发队伍。

目前, 由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组织实施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正在全国稳步进行, 该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综合试验站2个层级构成。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设置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231功能研究室、945个岗位专家和970个综合试验站。

2 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结构

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由营养饲料、疾病控制、遗传育种繁殖、设施与环境控制、产业经济和加工与质量控制6个功能实验室, 34个综合试验站组成, 首席科学家曹冰海。以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为依托的齐齐哈尔肉牛产业技术服务综合实验站, 是黑龙江省仅有的2个肉牛综合实验站之一。

3 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任务核心内容

3.1 重点任务

⑴肉牛饲养管理成套技术研发与实验示范;

⑵肉牛主要病疫安全预警与防控技术研发与示范;

⑶牛肉安全预警与品质控制技术研发与示范;

⑷肉牛良种的确立及其经济配套操作与快速扩繁技术研发与示范;

⑸产业结构和相关政策法规及其变化与肉牛产业经济效应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 (Input-output Analysis) 。

3.2 基础性工作

3.2.1 营养饲料功能研究室

⑴丰富肉牛饲料原料成分表及随时发布新饲料原料成分值、定期发布肉牛营养需要量推荐值;

⑵随时公布实用性新技术及其研发动态 (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正在研发的技术) , 发布日常生产中有关饲料和营养、饲养管理领域的简易办法、注意事项;

⑶随时公布对饲料、添加剂等产品的检验、验证结果;

⑷以月报形式公布主要饲料原料的价格变化及其原因。

3.2.2 遗传育种繁殖功能研究室

⑴建立国家专用、兼用种公牛个体档案和信息库, 随时公布种公牛及其产能信息;

⑵随时公布实用性新技术及其研发动态 (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正在研发的技术) , 发布日常生产中有关遗传育种繁殖领域的简易办法、注意事项;

⑶随时公布种牛的性能测定结果;

⑷以月报形式公布国内各肉牛产区品种别精液价格、使用数量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3.2.3 疾病控制功能研究室

⑴建立产地疫苗接种推荐程序、疫病发生状况档案、牛场卫生管理与消毒、检疫规范的信息库, 随时公布预防疫病技术信息;

⑵随时公布实用性新技术及其研发动态 (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正在研发的技术) , 发布日常生产中有关疫病控制领域的简易办法、注意事项;

⑶随时公布病例、治疗过程和结果;

⑷以月报形式公布国内各肉牛产区疫病发生状况变化及其原因。

3.2.4 加工与质量控制功能研究室

⑴建立肉牛屠宰加工车间卫生与消毒推荐程序、牛肉安全档案和信息库, 随时公布预防疫病技术信息;

⑵随时公布实用性新技术及其研发动态 (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正在研发的技术) , 发布日常生产中有关牛肉质量控制技术领域的简易办法、注意事项;

⑶网络周报公布各地牛肉价格和动向;

⑷以月报形式公布国内各肉牛产区屠宰头数、牛肉产量变化及其原因。

3.2.5 设施与环境控制功能研究室

⑴建立肉牛场舍卫生保健与环保推荐程序、建立粪污排放与增益化处理技术参数档案、建立肉牛各产区定点 (场) 内外环境监测档案和信息库, 随时公布牛舍内外环境指标对应关系的监测信息;

⑵随时公布实用性新技术及其研发动态 (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正在研发的技术) , 发布日常生产中有关牛场建筑与设计、舍内外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的简易办法、注意事项。

3.2.6 肉牛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

⑴以地缘关系、 (粮食、饲料原料和畜产品的) 国际贸易关系、肉牛和土地资源的共享潜力为原则, 建立中国与国外的畜牧业政策、气候环境、粮食产量、草地收成、贸易状况的数据信息库。建立国内肉牛各产区定点 (企、场、户、活牛交易市场、牛肉交易市场) 的档案和经营动态数据库。随时公布监测信息;

⑵随时公布实用性理念、思路、技巧、技术及其进展动态 (可推广应用的技术、正在研发的技术) , 发布日常生产中有关肉牛产业经济领域的经营指导方针、注意事项。

搜集、整理、丰富国内外肉牛营养饲料、饲养管理研究;肉牛疫病防控研究;肉牛遗传育种繁殖研究;牛肉加工与质量控制研究;肉牛场设计与环境控制研究与生产领域;产业经济研究、国际关系信息。

3.3 前瞻性研究

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和满足未来技术需求为原则, 借助以往研究理论和成果, 研究、储备, 支持我国肉牛产业未来健康发展的理论、技术、方法、机制、产品。

3.4 应急性任务

调研肉牛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 提出切实可行的应急技术方案和措施。完成农业部和肉牛体系交办的临时性任务。

4 管理体制

不与我国现行科技和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大的冲突前提下, 通过机制创新来解决科技深层次的问题。一方面为国家服务, 为国家行政部门提供肉牛产业急需的技术, 提供相关政策提出的建议、紧急事件的解决办法等;另一方面, 不影响本职工作, 继续为黑龙江省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工作任务, 由体系内共同制定, 由农业部考核;资金使用上专项资金专项使用, 年终上报给国家财政部门。

5 运行机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每5年为一个实施周期, 每年30万, 实行体系内上下联动, 体系外横向联合的“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一方面, 配合各岗位专家完成相关实验研究, 并进行技术示范、推广的工作任务, 另一方面, 紧紧围绕黑龙江省肉牛发展趋势和相关项目、政策, 加强肉牛产业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

6 几点体会

6.1 以为国家服务之心, 谋农户需求之事

“科技入户”这一命题, 国家各管理部门一直在做, 科研单位与大专院校在做, 全国有一百万科技推广员也在做, 可效果不尽人意。这主要受到体制、研究内容、成果可操作性、农户素质、农户经济条件、产业链长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了科学院校-企业-农户各行其能, 虽然有些效果, 但只是“星星之火, 未能燎原”。这次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坚持改革创新, 研究并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实验站—示范县为主体的产业技术体系其目的, 就是要研究出一系列从“农田养畜到餐桌”包含推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技术。特别是研究出农户急需用, 用得了, 用得起的技术, 在各个综合试验站予以推广, 达到“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科学技术对我国农业的科学贡献率。

有幸成为体系的一员, 是国家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虽然, 各岗位科学家, 功能研究室, 综合试验站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 不进站也开工资也有效益, 但既然成为体系中的一员, 我们就要以为国家服务之心, 谋农户需求之事。“无为而治”, 品德先行, 做好做坏农户会给一个评价, 行业同僚会给一个评价, 国家会给一个评价, 公道自在人心。

6.2 以诚为本, 实事求是

中国有13亿人口, 能人很多, 老师可以从一堆学生里选一个最好的接班人。对于体系构建和体系成员, 国家也是从最好的里进行选择, 竞争是残酷的, 选择是残酷的, 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出一个完美的结果是很重要的。诚实可信, 要做到这一点, 可能会舍弃一世英名, 舍弃发展机会, 舍弃丰厚的报酬, 但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我们要以诚为本, 真抓实干, 做好自己要做的, 实事求是上报调研的结果, 试验做出的结果。

6.3 认真工作, 主动完成任务

肉牛产业就像一个青年, 从事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细胞。这个青年要健康的生活, 首先要四肢健全、大脑灵光、能做事、会挣钱。这就需要不断地吸取营养, 转化为自身的血液, 输送到全身;需要不断学习, 充实自己;需要锻炼身体, 抗得住风吹雨打。

这个体系就是要解决肉牛产业生存、发展的各种问题。这个体系来源于肉牛产业内部, 服务于整个肉牛产业。做好了, 这个体系就像一本书, 合理指导产业快速发展。做不好, 就像几根线拽着一个木偶, 线动一动, 木偶动一动, 没有实际意义。作为体系的成员, 虽然我们各司其职, 担负着各自的使命, 但我们目的是相同的, 我们要团结一心, 精诚合作, 共同为肉牛产业的发展做一些好事、实事。

体系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 肉牛产业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进入这个行业, 走出这个行业。只要这个体系的构架、机制不变, 进进出出的人都是在为产业服务, 个人的荣辱得失淡化了, 体系也会一直良好地发展下去。

摘要:为了加快畜牧业发展, 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布局基地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 逐步实现我国畜牧业现代化, 由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组织实施的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正在全国稳步进行。本文介绍了其成立背景, 工作内容, 旨在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技术与产业 第11篇

关键词:竞争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

一、经济发展概况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民财富是唯一代表是金银,重农主义者认为农产品是社会的第一财富,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阶段,亚当-斯密认为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总量,物质生产部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部门。直到进入20世纪,世界各国仍把国民生产总值看成是第一财富。20世纪末人类社会开始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世界总财富的63.9%是人力资本。1969年世界上最富和最贫20%的人口收入之比为11:1,1989年上升到17:1,衡量世界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也有0.44上升到0.55。造成国际收入分配不公平,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双方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努力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事实证明,其政策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三架马车”投资和净出口占GDP增长的比重分别为50%和30%。我国常年对外贸易的顺差是基于廉价的人力资本,而非产品所包含的技术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次贷危机之后,我国进出口差额在缩小,人力资本的廉价优势在降低,国际竞争力在下降。

二、 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其特点就是掌握着知识的人力资本对于该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但只充分运用政府动员资源和控制资源投向的能力,向政府指定的项目投入足够多的资源,事实证明,这不是一条多快好省的道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得好坏快慢的症结,在于是否建立了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去激励人力资源的创造,然后提高产品的技术竞争力,提高竞争优势。

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中就明确指出“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 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落后国家缺乏有效率的激励机制是经济发展缓慢并长期在贫困中徘徊的重要原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的途径是制度创新, 它通过把个人的努力与报酬、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提高社会生产率, 促进经济增长。其中,荷兰和英国较之西欧国家表现得更为优异,如陈振汉所说,“乃是由于这里的人享有其他国家所享受不到的民主自由权利,工商业者要比西班牙、法国和欧洲其他地方更能抗拒当地政治、宗教或城市行会势力的压迫、垄断和横征暴敛,因而身家财产比较有保障,也能比较自由地经营企业,使这里的私人收益率较高,与社会收益率比较接近”。

因此我们要想发展我国的高科技技术产业,就首先应当热心于落实各项制度激励的改革措施,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安排才是推进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

三、政府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准备合适的制度环境

在我国现今形势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就要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大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虽然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产业聚集的效果,进而降低交易成本。但事实上,显然没有抓住事物的根本。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一项政策支撑应该要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或者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近年来西方一些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决定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高新技术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提出的“非正规制约”便是指行动准则、行为规范和习俗。他在文章中曾指出:“然而,勾划与确认社会所设计的正式法规比起勾划与确认人类形成其互动结构的非正式方法容易得多。虽然非正规制约大部分不能被确认,而且也非常难检证其是否显著,但是它们是重要的。”

美国学者A.萨克森尼安的《地区优势:128公路地区与硅谷》便是对造成美国这两个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差异的非正规制约因素作了深刻的比较分析。特别指出硅谷特有的创新文化是使硅谷超越128号公路地区的重要因素。发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存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A.萨克森尼安认为:“人们,包括硅谷人,往往都没有意识到硅谷那种合作与竞争的不寻常组合连同其它要素共同构成的制度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成就。”两个地区的企业组织模式的不同导致了128公路地区的人才大量流向硅谷。128公路地区的大公司具有分散的自给自足的组织结构,使他们偏重于在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改进,而对市场信息的重要性不够灵敏。硅谷的企业家们摒弃传统的企业模式,它们力图把企业建成不存在社会差别的共同体,公司实行灵活的工作制,让职员拥有一定的公司股票。以上种种机制使得人力资源从128公路地区流向了硅谷。而且在这里,任何等级制度在这里毫无意义。

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该注重建立使人力资源发挥其创造力的经济体制,公司组织形式和社会文化环境。政府的主要职能应当是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准备合适的制度环境。建立好游戏规则,确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四、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政府的策略

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基于我国基本国情,政府在支持其发展的基础上要讲求一定的策略。从各国历史经验看,在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些国家运用政府的力量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市场体制的形成,同时保护自己的幼稚工业,保证潜在比较优势的发挥。但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不同时期需采用不同的策略。在有后发优势的情况下,后进国家具有相对充分的信息,在此情况下,政府要发挥调动资源的力量,集中发展。然而当处于创造者身份的时候,对未来信息不充分,此时对于未来的不可测,政府就显得反应迟钝,此时就应该发挥小企业的灵活性与对市场形势,未来局势的灵敏嗅觉。

五、总结

一、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创新很重要,资源投入,人力资本的培养对于产业发展也很重要,但是需要政府制定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人力资源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二、政府的性质和结构决定其在市场运行中的不具有公司对于市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制定了游戏规则之后,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要有个清晰的认识,在高新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策略。(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曾繁华. 中国企业技术成长机制及竞争力研究[M].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05-01.

[2]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2-06-01.

[3]诺斯. 西方世界的兴起[M]. 华夏出版社, 2009-06-01.

[4]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2-06-01.

[5]A-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05-01

数字传播技术与传统广告产业形态 第12篇

广告公司业务形态:从单一到多元

广告业普遍推行的广告代理制, 使广告公司居于广告经营活动的核心。广告公司在广告产业中的主导地位, 意味着广告公司的生存形态是广告产业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告公司选择何种生存形态, 与其经营业务密不可分。从全球范围内广告公司的业务发展脉络可以发现, 广告公司业务代理的角色一直没有改变, 但是代理的业务却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 并促成了广告产业的两次重大升级。

广告公司从无到有、广告公司业务从单纯的媒介代理到综合业务的专业化代理, 标志着广告产业第一次重大转型和升级的完成。广告产业的第一次重大升级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广告公司相继出现, 推动广告业发展成为独立产业;二是广告公司的核心业务集中于广告代理服务领域。广告产业第二次重大转型和升级的时代背景是数字传播技术兴起后整合营销传播的新需求。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广告业在整合营销传播代理的实践中成功实现战略转移, 将产业经营领域由广告代理服务拓展到整合营销传播的多个领域, 由此促成了广告产业的第二次重大转型和升级。

数字传播技术使广告产业第二次重大转型的需求更加紧迫, 进程进一步加快。数字传播技术导致全球营销传播环境的改变:经济全球一体化引发国际贸易和全球传播的营销需求, 数字技术促进媒介形态和传播形态的变革, 媒介市场和社会阶层细分导致企业营销策略的调整, 企业集团化发展催生新的经营战略的制定。整合营销传播的现实需求迫使广告公司业务领域从广告拓展到营销咨询、促销、公关等多个领域, 同时各类专业化公司也加强了对市场的争夺, 大量的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公关公司、形象策划公司等展开了营销传播业务的全面争夺。

另一方面, 随着新兴数字媒介的不断涌现, 广告主意识到新媒介对消费者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尝试着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 新媒介广告在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由此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新媒介广告代理的广告公司。由于企业网站、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以及数据库技术这些营销手段已经广泛运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 因此广告公司在数字传播时代要想更好地满足广告主的营销需求, 就必须精通更多的新媒介技术, 进行数字媒介广告平台和资源的开发, 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如果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广告公司则要探索如何在数字媒介搭建的平台上运作资讯, 满足数字传播时代消费者对广告资讯化和交互性的需求。

广告产业链:原有格局被改变

产业链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关于企业内部分工的论断, 他认为产业链是生产企业的内部活动, 是把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和销售活动传递给零售商和用户的过程。马歇尔把企业内部分工扩展到企业与企业之间, 强调企业之间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这是产业链理论的真正起源。“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 以产品为对象, 以投入产出为纽带, 以价值增值为导向, 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 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的、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③广告产业链, 是以广告服务为核心, 因广告的供需关系围绕在广告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周围的各企业按照特定方式联系起来的链式中间组织。广告产业链由广告主、广告公司和广告媒介三大主体构成。

广告主处于链条的上游位置, 是广告产业链的源头。因为一切广告活动的开展都是源于广告主对广告的需求, 他们要通过广告达到营销的目的。对于广告公司来说, 广告主开发的产品及其所掌握的产品信息, 是最为重要的广告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 毫无疑问, 广告主成为广告资源的供应商。

广告公司是广告市场的主体, 它利用广告主提供的广告资源进行广告的生产, 并负责广告在媒介上的发布, 是连接广告主与媒介的重要纽带, 因此在广告产业链中处于中间位置。广告公司有综合性和专业性之分。这里主要是针对综合性广告公司而言。对于专业性广告公司来说, 它们会因所处专业领域的不同而与处于产业链中游的综合性广告公司形成不同的关联形态, 由此向产业链上游或下游衍生。例如专业的媒介购买公司进行媒介代理, 由此处于下游位置。

数字传播时代的市场运作特征导致广告产业链发生变化。在产业链上游, 广告主大量削减广告预算, 广告资源供应相对减少, 同时随着依托数字技术诞生的如楼宇视频广告、公交视频广告、搜索引擎广告等多种新媒介广告形态的盛行, 催生了大量相关的专业化新媒介广告代理公司, 它们分割了大量原本属于广告公司的业务。在产业链下游, 出现了很多实力雄厚的媒介购买集团。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 全球四大广告集团都在中国成立了媒介购买公司, 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 通过大批量购买以获得价格优惠, 形成媒介资源垄断格局, 大量分割广告公司的媒介代理业务, 由此严重压缩了广告公司的利润空间。媒介购买集团甚至成为产业链的主导, 获利最为丰厚, 极大地改变了原有产业链格局。原本处于产业链中游、走自有资本积累发展之路的传统广告公司, 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更加靠后, 利润更加微薄。

广告产业发展业态:业态边界模糊化

当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广告产业形态这一概念时, 对当下全球范围内广告产业集群的发展业态就不能忽视。国际上已经形成纽约、伦敦和东京三大广告业中心。美国纽约麦迪逊大道、伦敦苏荷区广告村是广告业集群的典范, 且广告集群出现世界级广告中心从美国向英国的转移。④我国也已经形成广州、上海和北京三大广告公司集中地。“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 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 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⑤广告产业集群的概念更加明确, 它的范围限定于广告产业这一特定领域, 特指与广告产业相关的各企业、部门在地理上的集聚。

集群化是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广告产业一直处于高度分散和高度弱小的状态, “低集中度”已使中国广告产业由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高利润产业沦为劳动密集型的低效率产业。而“泛专业化”问题严重消解着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低集中度与泛专业化这两大核心问题, 造成了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严重危机。建立广告产业集群, 可以弥补中国广告产业由低集中度导致的规模化不足的缺陷, 也能为解决泛专业化问题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它是实现中国广告产业的整体改造和升级的必由发展路径。

数字技术引发的产业融合在营销传播领域的实践导致传统广告业态边界模糊, 广告产业融合趋势明显。广告产业集群开始在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寻求更好的发展。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动力。数字技术在不同产业间的扩散和应用引发了溢出效应, 导致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又消除了不同产业间的技术进入壁垒, 使不同产业形成了相同的技术基础, 产业技术之间的传统边界趋于模糊, 甚至逐渐消失。因此, 在数字技术推动下的产业融合时代, 广告产业也正在经历与其他产业的融合过程, 呈现出产业形态的规律性发展特征, 成为推动广告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来源。

注释

1 张金海、程明主编:《新编广告学概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2 王国平:《产业形态特征、演变与产业升级》,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 (6) 。

3 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年。

4 徐卫华编著:《新广告学》,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上一篇:急诊留观患者下一篇:数学远程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