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执行品牌建设

2024-06-08

项目执行品牌建设(精选7篇)

项目执行品牌建设 第1篇

2005年~2006年期间, 笔者就某工程项目的竣工结算与相关单位进行了长时间的磋商。该工程是由16个小单体组成的群体工程, 建设单位在2002年10月具体确定了施工单位, 当时的招标办法采用的是统一预算口径并总价下浮的定价办法, 拟定工期153 d, 因为设计变更、总平规划调整, 相关单体工程因为开工时间推迟导致实际工期达到525 d。由于该工程涉及工程延期后的材料涨价调整、固定费用开支的增加造成实际损失、实施过程中甲方对投标材料暂定价项目的认价调整、部分单体工程因为设计变更导致个别单体项目按实结算等问题, 故结算情况异常复杂, 极具代表性。笔者将借此作一些分析。

1 合同组成材料的解释顺序对确定造价的影响

在建设工程标准合同文本协议书部分中, 专门明确规定了合同组成文件的解释顺序:1) 协议书;2) 中标通知书;3) 投标书;4) 专用条款;5) 通用条款;6) 标准、规范和技术文件;7) 图纸;8) 工程量清单;9) 报价书。在遇到合同内容前后矛盾时, 应以此顺序先后为据来解释。此次决算中就遇到了这类问题, 在单体1中有一个材料“焊接钢管”调价的问题, 施工单位当时的报价存在明显的错误。报价书显示了报价中焊接钢管的价差计算公式:703 m× (150元/m-4.16元/m) =102 525元, 即焊接钢管数量703 m、市场价150元/m、定额价4.16元/m。而按照图纸计算的焊接钢管数量仅20 m, 同时招标文件中预算编制要求体现的2002年第四期指导价为4.81元/m, 这两项数据与报价书中体现的数据差距相当大, 按此标准该价差计算公式应列为20 m× (4.81元/m-4.16元/m) =13元。由于该项材料牵涉到工程延期涨价的问题, 故存在一个如何调整的问题。审计和施工单位争执不下, 为此提出两个不同的调价公式:

6.11元/m的单价是甲乙双方确定的目标单价, 两个公式中的目标单价是唯一确定的不变内容, 而工程数量和基准单价数据的使用存在较大分歧。在工程数量和基准单价这两个指标上, 报价预算书与图纸、招标文件等依据性资料出现矛盾时, 究竟以何为准, 简单地归结一下就是材料调整的基础性依据来源问题。笔者在仔细对该情况分析后认为施工单位的报价预算书作为调价依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它仅仅是合同中规定的依据之一, 同时笔者认为图纸、招标文件也是合同中规定的调价依据, 而在两者一致的时候, 即合同依据是唯一的, 问题就不会出现, 而在两者不一致的时候, 即合同中有了不一样的两个依据时, 根据合同法规定, 笔者认为应当使用合同法中的合同组成材料的解释顺序来解答这个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 招标文件、图纸、合同应当优于投标预算书。根据这样的合同分析, 一旦出现两个不一样的依据时, 优先选取投标报价的依据性材料, 按照以上解释, 笔者认为应该按照调价公式:20 m× (6.11元/m-4.81元/m) =26元。

2 公平是合同法的立法之本

该工程中, 单体2的决算价格调整同样引起笔者的注意。在2002年9月底施工单位确定后, 建设单位便开始了单体2的设计调整。在2003年9月, 单体2完成了新的施工图设计, 这是一个与原有报价图纸完全不同的新的设计内容, 甲乙双方协商的结果是该单体按照招标文件的预算编制要求结算后同比例下浮, 同时甲方认价部分不下浮。关于新的实际造价的投入, 甲乙双方的共同意见是按照标书编制依据和投标下浮率汇总得出初步造价 (a) 后, 再加上甲方认为不下浮的那一部分 (b) , 就可以得到新的实际造价 (a+b) 。甲乙双方的矛盾分歧主要集中在原有报价如何退出, 甲方观点是按照原有部分实际造价 (c) 退出后, 还需补足报价中暂定价项目的投标下浮内容 (d) , 即退出价格为 (c+d) ;但是乙方的观点是退价部分仅仅考虑 (c) 。具体公式:

甲方观点:

a+b- (c+d) ,

乙方观点:

a+b-c

在对该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后发现焦点集中在暂定价项目的投标下浮内容是否应该扣除。在投标资料中, 暂定价由于明确不作下浮, 故这部分的同比例下浮造价是由投标人在暂定价以外造价内容中消化。这样的问题在相关法规上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 但是合同法的立法基础明确公平是行为之本。依此笔者认为鉴于该单体工程的特殊性, 确保该单体工程造价的完整性将最大限度保证合同双方的权益。把这个复杂问题来个简单化处理, 如果该项目的变更行为调整为该单体工程取消, 那这个项目的造价调整如何确定, 我认为从公平的角度出发应该仅仅是将该单体价格扣除也就结束, 如果将该暂定价项目补足扣除实际上是将其他单体的造价作了消减, 无论对取消的内容还是留下的造价内容都是不合理的, 这样的做法是不符合公平原则的。故多方权衡, 补足投标下浮率的内容是不合适的。

3 结语

工程决算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众多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我们如果仅仅从一个预算定额应用的角度考虑问题, 那么难免会在一些问题的判断上出偏差。 通过以上案例的处理分析, 笔者认为处理好决算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对预算定额的使用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 同时熟练运用法律法规, 在处理复杂造价问题时才能作出公平的判断。

摘要:通过具体案例, 对建设项目决算审计中合同法规执行情况进行了一般性介绍, 就合同组成材料的解释顺序对确定造价的影响作了论述, 并指出公平是合同法的立法之本, 在处理复杂造价问题时应作出公平的判断。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合同法,造价

参考文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报告 第2篇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博特建材(天津)有限公司位于武清区汊沽港自行车王国,占地面积35682.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其中,一车间建筑面积3844平方米(1层,高14.4米);生产楼建筑面积3744平方米(4层,层高4.44米);乙类仓库建筑面积2690平方米(1层,高10.5米);公用工程房建筑面积1658平方米(2层,层高5.5米);门卫室建筑面积64平方米。建筑密度36.9%,容积率0.77,绿地率19.2%。主要产品为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年产量10万吨。

二、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1.工程分析

1)PCA-304生产工艺流程

一、备料

1、聚合釜备料

清洗并清空聚合釜,并将称重归零,投料搅拌升温。

2、引发剂备料

清洗并清空引发剂配料釜,并将称重归零。

二、升温

三、加料聚合四、保温

五、中和出料

2)PCA-305生产工艺流程

一、备料

1、聚合釜备料

清洗并清空聚合釜,并将称重归零,升温滴加物料。

2、引发剂备料

清洗并清空引发剂配料釜,并将称重归零,添加物料并搅拌。

二、加料聚合三、保温

四、中和出料

3)PCA-401生产工艺流程

一、备料

1、聚合釜备料、升温

清洗并清空聚合釜,并将称重归零,滴加物料

2、引发剂备料

清洗并清空引发剂配料釜,并将称重归零,加入工艺水和物料。

二、加料聚合加料过程中通过聚合釜夹套蒸汽、夹套循环水或内盘管的冷却水对聚合釜温度进行调节控制,直至加料结束。

三、保温

四、中和出料

4)PCA-403生产工艺流程

一、备料

1、聚合釜备料、升温

清洗并清空聚合釜,并将称重归零,搅拌升温。

2、引发剂备料

清洗并清空引发剂配料釜,并将称重归零,加入工艺水并搅拌。

二、加料聚合滴加物料,持续升温至物料滴加结束。

三、保温

四、中和出料

5)PCA-801生产工艺流程

一、备料

1、聚合釜备料

清洗并清空聚合釜,并将称重归零,升温滴加物料。

2、引发剂备料

清洗并清空引发剂配料釜,并将称重归零,搅拌并加入工艺水。

二、加料聚合三、保温

四、中和出料

2.大气污染物

1.本项目在生产车间使用丙烯酸及BB32时会有少量的挥发,产生刺鼻的气味,经车间的排气装置排到大气中,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在设备焊接时会产生烟尘,叉车工作中的尾气排放。

3.本公司设有员工食堂,主要为30余名员工提供每日三餐,以天然气为原料,在烹调过程中产生燃烧废气和烹调油烟,经10米高的油烟净化装置后排放到大气中。

3.废水污染物

生产废水:聚合生产中盘管中的冷却水温度会升高,之后排放到工厂的自备蓄水池,上清液可循环使用。

生活污水:来源于食堂、洗手间、宿舍楼等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级沉淀后排放到园区污水管网,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4.噪声

为降低噪音的影响,本厂产生噪音的设备都安装在生产车间,水泵、加料泵、叉车在工作中会产生噪音,设备在购买时已选用低噪音设备,并采用绕行连接的方法,避免刚性连接。车间远离办公区域,极大地降低了噪音的影响。

5.固体废物

生产原料包装物,废旧的设备等一些工业废物均由外购公司回收:职工食堂、宿舍、洗手间、办公室产生的垃圾等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及时清理。

三、企业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

总经理:采万红主管:李海波巡查员:曹楠楠

1、总经理职责:

1)负责在公司范围内,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

2)组织制定全公司环境保护长远规划和计划,健全环境保护各项制度、并领导实施和落实工作。

2、主管职责:

1)监督检查分管部门贯彻实行环保方针、政策、法规及环境长远规划和计划制定。

2)研究和制定污染治理工程方案、检查和督促工程进度和质量。

3)审查污染治理工艺流程和处理效果,审批环保设备检修及设备更新方案。

4)在布置、检查、总结生产的同时要布置、检查、总结环保工作。巡查员职责:

1)巡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及污染问题,并在公司安全环境例会上提出,交主管领导处理。

2)负责相关环保费用的缴纳。

2、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1)、对办公区和活区进行绿化,实施进行清理打扫。

2)、固废物分类摆放,并由厂家回收。

3)、各部门要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降低原水消耗,减少废水排放量。

4)废物的存放位置由生产部门负责运送制定位置并进行管理。

四、环境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及完善计划:

为使公司环境管理工作更为规范化、制度化、坚持持续改进,提高企业形象,我公司有一下计划:

1)、做好车间的通风换气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美化厂区环境。

2)、做好厂区绿化、美化工作。

3)、定期对该项目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并做到稳定达标排放。

4)、加强对职工的环保宣传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四、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计划

1、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厂正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基础设施刚刚建设完毕。绿化、美化工作刚开展不久,人员力量短缺,缺少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手段严重制约着我厂的环境保护计划的开展,2、完善计划

1)加大环保工作的人员力量。

2)加大巡查力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组织培训学习环保知识,高标准高质量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博特建材(天津)有限公司

以战略项目管理推进中国品牌建设 第3篇

品牌建设十字路口的战略思维

中国品牌也叫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中国品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崛起,代表了我国相关行业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借鉴国外企业发展经验,我国许多企业也开始走“品牌战略之路”,陆续涌现出了以华为、联想、海尔为代表的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品牌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在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中,中国品牌还存在着品牌价值小、品牌实力弱、品牌管理乱、品牌发展慢、品牌存在时间短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这源于我国品牌建设缺乏清晰的品牌发展战略,企业的品牌定位与核心能力相脱节,不能基于自身核心能力规划品牌的价值定位和差异化品牌策略,品牌建设也未能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有效结合,从而造成品牌发展失位与错位。难以发展不可复制的品牌价值,难以发展基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从而导致中国品牌价值成长缓慢,企业品牌建设受挫。

以“李宁”为例,作为一代体操王子,李宁在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之后,又创造了中国品牌的神话,成就为我国服装运动类品牌翘楚,赢得了更大辉煌。但根据不久前在香港上市的体育运动品牌李宁集团公布的2013年业绩显示,去年李宁公司收入58.24亿元,同比减少12.8%;利润方面,公司去年亏损3.92亿元,同比减亏约16亿元。有数据显示,李宁去年削减了519家门店,占总门店数量的8%。除此之外,李宁还退出了一些非盈利领域,将此前过长的产品线逐渐收窄。这类现象在当今中国绝不是孤立的,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内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同时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我国其他自主品牌也存在此类隐患。这也从另外的角度反映出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中国品牌建设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这考验着中国企业家的智慧。

缺乏品牌建设能力是中国品牌面临的一大难题,这导致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道路困难重重。中国有众多优秀的OEM(代工生产)制造商,也积聚了雄厚的生产制造能力,但是如何转入创新发展模式,有效创建自有品牌,提高品牌价值,提升产品利润空间,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是诸多企业所面临的重要战略选择。许多企业由于缺乏科学的品牌管理策略和方法,盲目以广告宣传和明星代言为核心的思路来推广品牌,付出了高额广告费用和代价,但创建自有品牌道路依然漫长,依然难以突破OEM制造商的价值定位。企业自身希望建立什么样的品牌立体架构,就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建设思路,搭建什么样的品牌框架,如果品牌都没有建立起来,品牌项目管理及品牌拓展便是空谈。

应当说,企业的品牌管理是一个过程,有着自身的期望和追求。诸如,自身品牌建设向何处去?自身的品牌将优化成什么样子?这都需要以战略的眼光来进行品牌项目的管理。品牌能体现出企业鲜明的特色,又是企业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因而,要打响品牌必须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

科学管理不能脱离品牌的本质

在中国品牌建设中,将科学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是由品牌建设自身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品牌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面临诸多的问题和不确定性。从实践角度看,在品牌建设中,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项目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笔者在对多家企业实地调查后发现,许多企业家对“品牌建设包含什么”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理解。这源自人们对品牌战略的理解不全面和不够深刻,往往依照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概念以及对品牌的认识,将品牌现象误认为品牌本质,或过于重视品牌的形象宣传而忽略品牌项目管理。譬如,营销专家认为品牌就是营销工具,战略专家认为品牌就是战略差异化工具,美术设计人员甚至直接就认为品牌就是logo,这必然造成品牌建设中重宣传、轻管理,重现象、轻本质的状况。我国很多知名企业可以一掷上亿元在国内外做品牌宣传推广,却不愿将精力投入到项目管理之中,可想而知,项目管理自然也纳入不到战略高度上来。尽管通过广告效应可能使企业品牌知名度短时期内有所提高,但由于管理缺失,产品创新乏力,企业品牌的影响力难以持久,甚至会由于一系列失误而将用心血打造的品牌毁于一旦。试问,这样的教训还少吗?

当前,我国企业的项目管理存在以下缺陷:没有将品牌建设纳入到战略的高度,而只将目光落在近期产品生产中;缺乏专业人员或机构进行品牌项目管理活动,往往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只针对自己的任务(项目)独立地采取一定对策,缺乏系统性、全局性。这就造成项目管理脱离了品牌建设的本质,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其实,企业的科学管理应当以创新品牌为中心,不能脱离品牌建设的本质。有一些企业及部门将企业管理与品牌建设脱钩,或者根本就没有品牌建设与科学管理相互依存的概念和意识,因而,企业项目管理基本是一种被动式管理,常见的现象是临时性、一次性的应付活动,这对于品牌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品牌建设是一个浩大和长期的工程,必须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层面系统地、科学地展开。

中国品牌建设尚处于探索的起步阶段,品牌管理科学也处于研究薄弱环节,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初始阶段。尽管经济理论界经过多年探索,品牌研究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但对品牌建设与品牌项目管理认知的争论却始终阻碍着品牌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品牌学的发展要求对品牌尽快有个统一的认识,也就是要求品牌管理科学尽快完成对品牌本体论的研究。说得再透彻些,就是要对品牌这一现象的本质有一个系统、科学的认识,而且必须是统一的。

品牌本身就是差异化工具,无法依靠标准化来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管理对品牌建设就无所作为。从理论上讲,对标管理是和战略联盟及企业再造并称的“三大战略工具”,简而言之就是对照标杆找差距,是企业进行战略分析和设置考核标准常用的方法,具有普遍实用性,操作性强。在逆向建模思路下进行品牌建设,可借用对标管理的模式渐次推开。尽管人们对能否将对标管理的原理使用在企业品牌管理中还有待商榷,但笔者认为科学而理性的经营管理是实施品牌战略的必经之路。对标管理实施的第一步,便是制定战略计划并确保品牌发展与公司战略相一致。尽管品牌建设不能替代企业的总体战略,但没有品牌战略,企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并走向辉煌。

以战略项目管理推进品牌建设

品牌就像一个空间,它展示给人的是一种立体的感觉,包括品牌的无形价值,如形象美、气质美、价值美和品牌的有形价值,如延伸度、覆盖度、传播度和持久度等方面。品牌又是人做出来的,代表了人的一种灵性和精神,是要鲜活地在消费者、客户心里得到认可的,所以品牌代表了一个企业最人文的东西,代表了一种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经营理念。当消费者、客户提起一个品牌的时候,他联想到的不应仅仅是一种商品,更应该反应到这个品牌所代表的企业能提供的服务、企业的形象和文化。

品牌不是朝夕便能形成的,它需要企业经营的不断完善和理念的不断演绎,需要企业文化的不断沉淀和企业形象的不断提升。只有当品牌具备一定“价值”时,企业才有可能保持长期的增长。品牌价值中的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犹如拉动品牌腾飞的两驾马车,二者互相结合带动品牌的发展,从而在象征性、美誉度、延伸度、覆盖度、持久度等方面体现出品牌的立体感。

品牌的“价值”就是品牌的厚度,这种厚度是一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这种厚度也是由企业科学的经营管理所决定的。如果没有厚度,那么任何花哨的品牌框架都是虚无的,都是经不起考验的。厚度是品牌存在的坚实基础,延伸度是品牌发展的不竭动力,广度是品牌成熟的深厚内涵,三者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空间各个维度全面的扩展和延伸,形成一个互动的、不断发展的整体,真正构建品牌立体架构。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推动企业品牌化建设,但一直进展不快,不仅未能形成合力,反而形成了难以逾越的品牌困局,究其根源就在于我国至今专业品牌管理人才匮乏,企业科学管理还未能形成长效机制。所以,培养品牌建设管理人才,以科学管理品牌建设发展是解开中国品牌困局的关键环节。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曼哈顿计划”中实施项目管理取得的巨大成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之后对项目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并使项目管理最终成为企业管理中一门独立的学科。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将项目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应用到中国品牌建设上,并将其作为推进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措施之一。

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模式(ESPM)包含五个要素: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目标、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组织、企业战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系统方法、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文化。它的特点在于将企业战略项目管理平台、战略管理、集成系统三者联系起来,研究在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下,系统地、前瞻地用战略视角来解决企业项目管理问题。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理应纳入这一战略项目管理模式之中。

从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目标来看,品牌建设要以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将视角瞄准世界前沿领域;从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组织来看,品牌建设要依据项目的需要,每道程序都包含一个或多个人,尤其要选一个好的管理者;从企业战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来看,要覆盖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整合管理九大要素;从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系统方法来看,要全方位对项目需求进行科学管控,全面规划项目,做好各个阶段的品牌建设工作;从企业战略项目管理文化上来看,要从高层到基层每位员工的积极参与,在全方位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利用系统思维方法去解决企业范围内的项目管理问题,使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的理念、方法等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

品牌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命运,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工程的实施取决于企业品牌建设的思路和规划基调。因而,借鉴国内外项目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分析研究,可以预见,对项目管理“战略关注”的大趋势将逐渐成为推进中国品牌建设的突破口和主流形态。

作者简介

曾叔云,现任《中国商报·中国品牌报告》主编,兼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特聘研究员、西安现代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西安邮电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商贸服务业中国自主品牌建设促进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市场营销教育与研究协作会品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整合营销传播(IMC)研究生课程进修项目专业顾问,《品牌管理专业人员技术条件》行业标准审定专家。

项目执行品牌建设 第4篇

伊朗MIS油田位于伊朗南部Khuzestan省MIS镇, 德黑兰以南约600KM, 距省会阿瓦兹120km, 属沙漠性气候和半沙漠性气候, 常年以干热季节为主。该油田开发方为中油国际和当地公司组成的联合公司CNPCI/NESCO, 通过Buy-back合同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获得开发权, 油田地面建设则通过EPCC合同由川庆钻探油建公司承担。

工程设计规模:日生产原油25000桶 (约合125万吨/年) , 天然气65万立方米/日。主要工程量:油气联合处理厂 (PU&DP) 、油气集输站 (FPF) 各1座。站外系统, 包括15口油井和2口注水井的井口配套设施, 4″-8″集输管道77km, 11kv架空电力线路25km。

2 回购合同与EPC合同对比

甲方项目公司 (CNPCI/NESCO) 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之间的合同是BUY-BACK (回购方式) 合同, 项目公司出资建设油田, 建成后伊朗方面按照合同约定, 在油田建设达到规定的产量 (25000桶) , 开始对项目公司的建设投资成本进行返还, 并按合同约定的投资回报率给予回报, 相当于还本付息, 合同完成后再将油田的运营交给伊朗国家石油公司。

EPCC合同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跟进, 项目公司给予总承包商较大的管理自主权, 看重的是最后的工程质量和效果是否满意, 作为一种交钥匙工程总承包商承担绝大部份风险, 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EPC合同管理方式与传统采用独立的"工程师"管理项目不同, 业主对承包商的工作只进行有限地控制, 给予承包商选择工作方式的自由。

3 在回购合同下执行EPCC合同所带来的困惑

(一) 设计方面

合理材料替代, 该做法在MIS项目上不被接受。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的监理公司只坚持使用伊朗石油标准IPS, 国际上通用认可的API标准, 等同甚至优于伊朗石油标准IPS的材料标准都有可能不被监理公司接受。

(二) 物资采办

按照海外项目EPCC管理执行的惯例, 采购的整个过程中, 业主方主要是把握以下几个环节:技术标评审、下订单、工厂检验及到现场后的材料检验。

但是在回购合同的条件下, 由于伊朗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与回购合同的特殊性, 使得EPC总承包商无法按照一般EPC快速跟进的管理模式迅速推进工作, 不得不经常在项目公司的指令下等待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以其监理公司的层层审批, 时间较长。

(三) 施工方面

在EPC合同中没有对施工分包招投标程序的任何规定, 但是, 在伊朗的实际情况是地方利益关系复杂, 伊方业主以及监理公司为了实现其当地利益会以各种借口给中方总承包商制造障碍, 规定新的招投标程序或者直接干预影响参与投标的公司达到其目的。

4 项目主要瓶颈

(一) 供货商名单

由于资源所在国的政府机构一般都会为本国企业谋利, 投资方往往会选择长期合作熟悉的、价格低的国外供货商, 因此EPC项目的采购供货商短名单往往就是博弈的焦点。MIS项目供货商名单从整个项目招标到签订合同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一直未能真正明确, 直到项目进行11个月时, 在中方反复呼吁要求下, 伊朗国家石油公司高层才安排专人集中突击审批部份供货商短名单。

(二) 劳务签

MIS项目EPC合同里规定承包商为了工程执行根据自身需要可以引进有经验的国外人员, 项目公司协助承包商获取签证和工作许可等。但由于没有明确规定人数, 对承包商施工需要足够数量的工作准证造成很大影响。

中方承包商在海外EPC项目的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体现在抢工期上, 短时间内完成项目。而在回购合同下伊方为了解决其国内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对当地化用工要求严格, 中方人员劳务签因此很难获得, 造成中方总承包商需要大量国内施工人员的计划受阻。因此不管是回购合同或者该模式下的EPC合同在签订前都应与伊方明确足够数量的劳务签。

5 回购合同下执行EPCC地面建设项目, 如何整体效益最大化

MIS项目现有这种封顶成本的回购大合同下, 项目公司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 减小投资回收风险, 必然要压缩EPC合同金额。中方承包商的EPC合同总价被压了又压, 又由于过度严格管理造成工期延误, 对项目公司成本回收和投资回报造成影响。项目公司和承包商双方都没有获取到利益谈不上双赢, 倒是伊朗方真正引进了外资留下了生产设施, 如果以后的项目继续MIS项目这种回购合同模式执行EPC合同对保证或者提高整体效益将是十分困难的。

6 相关性建议

(1) 回购合同或者该模式下的EPC合同都应与伊方明确足够数量的劳务签, 并且在合同签定后限期批准。

(2) 在EPC合同签订前必须与项目公司和伊方明确供货商短名单, 而且由伊方石油公司背书认可。

(3) 建议合同谈判过程前就相关工程所需土建, 安装等当地分包单位由项目公司和伊朗方给出初步短名单, 同时明确EPC合同总包方的施工分包招投标, 保证中标者在已批短名单即可, 没有必要必须报批项目公司认可, 仅让项目公司知悉足以。

(4) 中方在伊朗企业定期碰头, 资源、经验共享, 避免重复工作, 重复错误, 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徐华, 杨文.业主指导下的石油工程EPC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 2013 (20) .

[2]侯海青, 周东彦.论EPC总承包业主的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3) .

工程项目如何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 第5篇

【 摘要 】执行力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是达成计划和目标的必然途径,执行力文化将影响管理层、协作队、作业层都能认真负责的开展工作。

【关键词】项目管理 执行力 文化建设

随着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加强管理现实安全、质量、进度等全方面可能才能达到项目增盈,确保各项目标可控的需要解决执行力因素,只有执行到位,各项目标才将确保。因此,如何提高执行力、构建项目执行文化成为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重在领导执行能力建设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着力创建学习型、责任型、效能型、服务型、节约型、廉洁型项目团队,模范遵守公司管理制度,令行禁止,大力加强项目团队执行力文化建设,重点扎实抓好以下几项能力建设。

一是突出班子执行能力。班子作为项目部的领导者,首先要明正思想,树立领导班子执行能力建设的正确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执行理念体现正确的方向。当前在各项工作中执行力不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少数干部表率作用差、作风不够深

1入,安排部署多、身体力行少,不愿面对矛盾,做事不够踏实。因此,在执行力文化建设中,项目班子是关键,只有坚决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到基层,快速落实到一线。遇到难题,不等不靠,多想办法,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全过程控制,加强风险源排查,消除安全、舆情隐患;注重全面预算和质量、进度、成本方面的管理,做到环节可控,重点掌握。

二是提升部门管控能力。项目部门是各生产、管理要素中的重要管控部门,是管理的监督、指导、执行机构,工程好坏,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正常运转。在项目管理中,个别部门在落实工作中本位主义思想时有显现,尤其是在工作职能的交叉部位,使全局性工作的发展合力、执行力明显衰减,工作得不到最佳成效等。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项目领导必须带头解放思想,不断强化执行意识,提高认识,使执行理念不断得到提炼升华,抓大事、谋大局,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领导能力。因此,强化系统管理意识,讲求投入与产出效果,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要有前瞻性,符合施工一线实际,能够帮助解决施工生产中的具体困难。

三是强化现场合规能力。现场即可以是作业层,也可以是最基层的管理层,这理称之为现场管理。施工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均经由他们这控制,过程的好坏直影响到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最终结果。对于现场管理,要严格合规能力建设,充分认识和

准确把握各项工作的内在规律,做到完善内控体系,严格遵循程序,认真按照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标准规范作业,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二、执行文化建设重在建章立制

在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工作的推进、任务的完成、创新活动的实践均离不开管理规章制度,好的管理制度能确保执行文化的推广和执行到位。

一是将建立“执行文化”与学习紧密结合。在项目管理中,仅有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具有执行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把执行力烙进职工的思想意识中去,要建立一种项目执行文化。在企业执行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的能力。只有有效地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才能培养有效的管理执行力,才能实现“三心合一 ”(员工的责任心、部门的上进心、班子的事业心)。项目领导应该有意识地倡导规范管理、规则至上的文化观念,营造有效执行力的氛围。

二是将执行力与绩效考评激励机制相结合。执行力文化建设时期,推进工作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管理层和作业层进行指标评价工作,业绩考核干部,坚持对员工负责,只有充分调动和保护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员工积极进取,埋头苦干,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度。为了有效确认执行

力度,通过考核验证管理人员完成任务的指标,考核要真正发挥导向作用,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和处罚措施要严格执行不能估息。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激励,肯定他们的成绩。激励要做到“三个到位”,即:力度到位、描述到位和兑现到位。

三是将解决问题程度与执行力相结合。施工生产中,问题随时都会出现,将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正常运行作为执行到位的标准放在一个突出位置来抓好、抓实,将有效改善执行不力现象。建立良好地处置现场合规问题的程序、方法、制度,现场出现问题及时高效的予以解决,保证施工优质高效,谋求项目平衡高效的发展环境。

三、提高执行能力重在真抓实干

执行力就是战斗力,对项目来就创效能力,提高执行力建设就是要真抓实干、令行禁止。公司将今年定为“执行力建设年”项目围绕目标,很抓执行力文化建设,从施工现场实际,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全面预算管理重控成本。全面预算管理是项目确立目标指导管理,实现成本管控。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永恒的主题,要建立涵盖调度、设计变更、施工进度、安全质量、设备物资、资金管控等全过程的全面成本管理责任制。

二是注重材料物资管理避免浪费。材料物资在工程成本中所

占比例众所周知,严控材料物资的采、供、用,将有效关注浪费、降低成本。材料物资的使用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涉及部门较多,加强过程控制考核,建立好分部定限额发材料台帐,并进行严格考核,避免浪费。

三是注重安全质量管理控制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也需要加强管控,安全质量事故一旦发生,直接投入和间接成本不可估量,所以不发生安全质量事故是最大的节约成本,所以不能小视安全质量事故的影响,要做到环节把控,重点部位旁站,不轻视、不忽视每一个细节。

四是狠抓绩效考核强化队伍建设。项目管理中,加强队伍绩效考核工作,将有效提高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对部门和队伍实施全过程的培育、跟踪和考核工作,充分调动优秀技术人才在技术岗位上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鼓励员工积极进取,埋头苦干,进一步提高员工和队伍的执行力度;

五是做到全员参与执行力文化建设。执行文化是项目全体员工认同并在贯彻的战略思想、目标计划和制度法规中的执行意识、执行作风、执行能力、执行速度、执行质量的综合反映。因此,要在员工中大力培养快速反应、雷厉风行的执行意识和“言必行、行必果”的工作作风,消除拖拉、懈怠的不良习气。要建立和健全强有力的考评、考核制度,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具

体化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到企业各项工作之中。

项目执行品牌建设 第6篇

茶叶在现代社会中运用非常广泛, 无论是在人们日常的饮食方面, 还是在休闲、养生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益于广阔的茶产品市场, 茶品牌建设得到了快速地发展。据中商情报网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精制茶加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2011年有919家, 2012年有1122家, 2013年有1308家。此外, 2014年10月, 长江商报报道, 2014年第七届武汉秋季茶博会将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展出面积达2m2万, 参展企业比去年增长45%, 展出10万余种行业产品。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茶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茶品牌建设取得良好的发展。但是, 在看到我国茶品牌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 还需要充分地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 我国是茶叶大国, 却不是茶叶强国, 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品牌。[1]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够强, 加快茶品牌建设显得非常紧迫。

2 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的重要性

茶品牌建设是茶企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在茶品牌建设方面不仅要关注内部建设, 而且还要关注外部建设, 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休闲旅游必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未来人们外出旅游的首选。[2]由此, 将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显得非常重要,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外部的力量, 以此来推动茶品牌建设。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的重要性还表现为:一是有助于拓宽茶品牌的宣传范围。以往的茶品牌建设过多地只是采用短暂性的宣传方式, 如广告宣传等, 这种宣传方式只是起到了非常短的宣传效果, 而且宣传范围存在着局限性。将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 则能够借助旅游项目开发的力量来促进茶品牌建设的宣传, 有助于更好地拓宽茶品牌的宣传范围。二是提升茶品牌的文化生命力与经济价值。茶品牌建设并不只是某一个层面的建设, 而是多个层面的建设, 除了要创造良好的经济价值之外, 还需要关注相应的文化建设。通过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 既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又可丰富旅游资源和促进旅游业发展。[3]这样, 可以很好地提升茶品牌的文化生命力与经济价值。三是增强茶品牌的影响力。茶品牌的影响力并不只是通过宣传就能够实现的, 而是需要消费者的评价与认同。而在茶企数量不断增多的市场环境中, 消费者更加理性, 对茶品牌的认同需要建立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将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 则能够为消费者在休闲旅游的过程中获得亲身体验茶品牌的机会, 从而不断增强茶品牌的影响力, 让消费者切身体会到茶品牌的无限魅力。

3 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的策略

3.1 开通茶品牌旅游景点, 为消费者提供体验平台

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加, 消费能力的持续增强, 对休闲旅游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开通茶品牌旅游景点, 让消费者在获得休闲旅游享受的同时, 获得茶品牌的体验平台。在当前的茶品牌建设方面, 往往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 过多地关注茶产品的功能开发, 集中体现在产品的外型层面, 使茶品牌建设只是一种价格路线的表现, 难以迎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但是, 处在体验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中, 茶品牌建设要求将生活与情境作为切入点, 塑造感官体验与思维认同, 这样才能够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改变消费行为, 为茶产品找到更多的生存价值与发展空间。相比传统经济模式, 体验经济模式以体验作为基础, 积极开发新产品, 为消费者提供新活动, 侧重于产品与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 并以体验作为导向来设计、生产以及销售茶产品, 这样能够很好地触动消费者的内在情感与情绪, 增强茶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从而提升茶产品的附加值。由此, 在将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方面, 开通茶品牌旅游景点, 为消费者提供体验平台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茶品牌建设的实际分布情况, 划定合理的区域来建设茶品牌旅游景点, 让消费者能够到这些茶品牌旅游景点获得休闲旅游的享受, 从而积极体验茶产品的功能与服务, 带动茶品牌建设。

3.2 设置多样化的场景, 充分利用茶文化资源

消费者参与消费的目的, 除了消费产品之外, 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愉悦与享受。将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 可以设置多样化的场景, 充分利用茶文化资源。这是因为, 茶文化旅游作用的发挥在于消费者与茶品牌文化资源互动来实现, 只有消费者来到茶文化旅游场所, 茶品牌文化资源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最大化地体现出来。由此, 设置多样化的场景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推动茶品牌建设时, 茶文化旅游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场景, 利用真实再现和人文构造等科技手段, 使消费者真实的体验茶文化旅游的内涵, 从而感受茶品牌的内涵以及旅游场所的丰富性。设置多样化的场景时, 需要真实再现茶品牌文化历史的真实面貌, 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茶文化资源, 如在茶文化体验性场景的内容表现上, 也可立足于茶文化资源的地域性特质, 从而挖掘出地方文脉, 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风融合进来, 以丰富消费者的体验性需求, 从而提高茶品牌建设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此外, 还可以将其它休闲旅游项目融入其中, 拓宽茶品牌建设的范围, 如采摘、登山、野营、垂钓、森林浴等, 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旅游项目开发的经济价值, 为茶品牌建设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3 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 为消费者营造舒适的环境

茶品牌建设不能局限于现有的建设方式, 而应该从传统文化元素的角度来寻找发展方向。在将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方面, 需要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 为消费者营造舒适的环境。如果只是局限于从茶文化内涵入手开发旅游项目, 消费者在旅游路线上的活动仅仅只是停留在参观现有的茶文化旅游展馆或是制茶工艺, 这样显得非常单调, 难以增强茶品牌建设的吸引力, 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旅游的需求。由此, 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 在展现茶品牌建设中的茶园、茶博物馆、茶楼等旅游区域的基础上, 可以呈现其它的文化元素, 如在茶园中呈现工作人员采茶时的勤劳工作的场景, 在茶园中开辟出绿色运动区域, 为消费者提供运动休闲;在茶楼中融入我国传统的茶艺表演以及古典音乐演奏, 还可以将传统的园林建筑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民俗以及饮食文化等元素融合其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结合起来, 让休闲、保健、歌舞以及农家乐等元素与茶品牌紧密相连, 以策划出多样化的, 具有独特性与富有吸引力及充满体验性的茶品牌旅游项目。在推动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亲近性原则,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加以推动, 让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享受与愉悦, 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中, 体验身心得到放松时的快乐感受, 这样消费者对茶品牌的认同感也就会得到相应的增强, 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的效果才能够得到充分地体现出来。

3.4 突出地区特色, 彰显茶品牌的地方风情

茶品牌建设除了要紧密结合市场大环境之外, 还需要关注地区特色, 特别是要突出地区特色, 这样茶品牌才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由此, 将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方面, 可以突出地区特色, 彰显茶品牌的地方风情, 这样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 可以领略到浓郁的地方风情。茶品牌建设有着明显的地区性特点, 在开发茶品牌旅游景点的时候, 需要因地制宜, 深入挖掘茶品牌所在地区的文脉, 以此形成更具地方特色的茶品牌旅游产品。在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中突出地区特色方面, 可以营造出与所在地区生活方式相协调的风格, 如将原有的古村落改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村落, 并将当地民俗文化与人文景观融入到里面, 让消费者体验当地人的生活习俗, 这样可以在提升旅游项目的知名度的同时, 还能够很好地彰显茶品牌的地方风情。此外, 在主题文化村落里, 还可以将茶品牌作为主体建立茶品牌文化博物馆、茶文化建设基地等, 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茶品牌文化来了解地区特色, 感受到地方所富含的浓郁地方风情。

结束语

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是当前茶品牌发展的重要方式, 尤其是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 茶品牌建设需要创新发展方式, 积极从旅游项目开发的角度来获得发展动力。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需求方式从传统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 加快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则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让消费者在休闲旅游的同时, 能够获得精神享受, 并近距离地领略到地方风情, 这样茶品牌的文化内涵才能够得到提升, 茶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才能够增强, 茶品牌的发展也就能够获得更为坚实的保障。

摘要:茶品牌建设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 如何有效地推动茶品牌建设成为当前众多茶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对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的策略进行研究, 介绍了茶品牌建设面临的环境, 分析了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的重要性, 从而提出了茶品牌建设与旅游项目开发结合的策略, 以期能够提高茶品牌建设水平。

关键词:茶品牌,建设,旅游项目,开发,结合,策略

参考文献

[1]韩颖, 牛炳秉, 童肖, 樊潇潇.以茶文化促进茶品牌建设研究—以洞庭碧螺春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 (5) :29-31.

[2]史术光, 张晓明.江西茶文化休闲旅游深层次开发研究[J].农业考古, 2013 (2) :256-258.

项目执行品牌建设 第7篇

近几年来借助国家开发大西北和新疆工作会议精神, 新疆各施工企业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尤其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发展战略的明确和实施, 更使施工企业的发展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 施工企业确实也急需一批能干大项目、资金实力雄厚和管理能力强的建造师 (项目经理) , 这也是施工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培养综合实力强、具有品牌效应的建造师 (项目经理) , 并通过建造师 (项目经理) 体现出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 因此培养品牌建造师 (项目经理) , 不是一件简单的培训事项, 而是一项长期、综合的培养过程, 以下是对培养品牌建造师 (项目经理) 的几点思考。

1 品牌建造师应具备的能力

1) 品牌建造师 (项目经理) 必须先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理念。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 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 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简单地说, 就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么样和“不应该”怎么样的问题。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文明礼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勤劳节俭、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和开拓创新。

诚信是指诚信即责任, 是指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一心一意, 任劳任怨, 精益求精;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 言必行、行必果。诚信即品质, 是指诚信是人品的呈现。诚信理念的核心是正确的义利观, 只有认识到诚信在“利他”的同时实现了“利己”, 才能将道德的利他性与经济的利己性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讲诚信才能从一种外在的要求, 变成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 诚信理念才能为更多的企业员工所接受, 从而形成诚信文化。

建造师 (项目经理) 是企业派驻项目的管理者, 是受施工企业法人委托的项目管理代理人。建造师 (项目经理) 在项目管理中的行为, 在第三方或上级主管部门来看, 是代表了施工企业的企业形象, 而干大项目的建造师 (项目经理) , 更能代表施工企业在社会上的企业形象。因此这样的建造师 (项目经理) ,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 是承担项目的必要的、首要的条件。因为担任大项目的建造师 (项目经理) , 必须要时刻为施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考虑, 不能只顾着自身的经济利益。但目前在建筑行业, 还是有少数个别的建造师 (项目经理) , 虽然有较高的技术业务水平, 有能力干大项目, 但牵涉到经济利益时, 还是先考虑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失, 没有为施工企业的整体利益考虑, 个别建造师 (项目经理) 甚至还做出损害施工企业利益的事情。他们表面上干着大项目、重点项目, 背地里在外面承接些小活外挂在其他企业, “以大养小”为自己获取利益。这样的建造师 (项目经理) 是不能培养的, 即使他们有很高的技术能力, 有很多的荣誉, 但却缺失了作为项目经理建造师 (项目经理) 的最基本的道德水准: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我认为培养这类大项目的建造师 (项目经理) , 企业领导确定人选时要考察全面, 选对培养对象才能真正培养出“品牌”建造师 (项目经理) 。

2) 品牌建造师 (项目经理) 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

每年有承揽超亿元产值的建造师 (项目经理) , 在项目管理中应该要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这些综合管理能力包括如下内容:良好的政治素质、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勇于负责的担当精神、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较强的学习总结能力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等八方面的综合能力。我们知道, 上亿元产值的工程项目, 一般来说是群体项目或是几个上千万较大项目的总和, 要将这样的项目管理好, 难度肯定较大, 在合同管理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生产控制、项目成本控制和分包单位控制等对内对外方方面面管理工作的实施, 都必须由建造师 (项目经理) 来指挥运作, 他的技术水平可以不拔尖, 但他必须懂基本的业务知识;他的安全管理知识不全面, 但他必须要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 全面支持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 让项目管理人员以项目经理为管理核心, 全面开展各自的管理工作, 调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在具体分工中应依据各类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管理经验和道德品质综合考虑, 妥善安排, 优化组合, 发挥项目部的团队作用, 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 才能使项目管理实施全面到位。

3) 品牌建造师 (项目经理) 要有一支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项目班子。

目前在新疆的施工企业项目经理, 约40%没有二级建造师证, 持一级建造师证的项目经理就更少了。而大部分持有建造师证的人员基本都在分公司或在项目的施工技术人员岗位上, 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对较弱的。少数项目经理不是从基层的施工技术员干起, 而是通过关系承接工程, 自己本身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几乎是一窍不通, 所以如果这样的项目经理承接到大型的施工项目, 那么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有较高的要求, 才能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加之大型、重点工程的施工项目, 大多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工期要求紧, 对项目经理的综合组织协调能力要求高, 如果项目在这方面存在弱项, 那么在项目班子里必须要有一两个能主事的管理人员, 他要承担起项目经理对施工现场全面管理的角色。目前存在这种现象的项目也不在少数, 因此我认为, 在培养品牌建造师 (项目经理) 的同时, 也要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强的项目管理人员, 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4) 品牌建造师 (项目经理) 要有一支优秀的劳务队伍。

近几年来, 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呈跨越式发展突飞猛进, 援疆建设、外商投资等经济建设迅猛发展, 造成各地区各施工企业劳务用工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需要。工程项目开工多, 劳务班组匮乏。以前劳务班组到处找项目经理揽活, 现在是项目经理到处找劳务班组干活, 工价年年涨, 部分项目找的劳务班组还要管吃管住才来干活, 而且项目管理难度也在加大, 对工期和质量要求稍微严了, 就以走人来威胁, 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大型项目需要的劳务班组必须在数量、作业水平和班组管理等方面满足施工的各项需求, 但这样的劳务班组目前数量不多, 也希望施工企业在劳务引进方面加大加快速度, 建立自己的劳务基地, 才能积极适应施工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 结语

上一篇:局域网的安全管理策略下一篇:社会责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