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艺术大学范文

2024-07-09

伦敦艺术大学范文(精选7篇)

伦敦艺术大学 第1篇

一、伦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艺术教育

伦敦艺术大学由艺术、设计、服装、影视表演、大众传媒和新闻出版六所著名的学院组成, 即坎伯韦尔艺术学院、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服装学院、伦敦传媒学院和温布尔登艺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于150年前建校, 如今已成为欧洲最大的艺术类综合性大学。

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 (以下简称切尔西) 的艺术教育在英国甚至在欧洲是非常有特色的。切尔西的本科只有四个专业:平面设计、美术 (纯艺术) 、室内和空间设计及纺织品设计。其中本科美术专业课程 (BA Fine Art) 和硕士美术专业课程 (MA Fine Art) 是英国最好的纯艺术专业课程之一。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有些是特纳 (Turner) 奖的得主和被提名的艺术家。美术专业课程包括绘画、雕塑、影视、摄影、数字多媒体、声音、出版印刷、表演等。30%的本科毕业生会继续攻读硕士课程, 硕士研究生专业除包含本科所有专业外, 增设一个艺术评论与策展实践专业。2005年, 切尔西把绘画、雕塑和新媒体三个专业合并成为一个美术 (纯艺术) 专业。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也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从原先以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为主, 转变为更注重学生之间讨论的研讨式教学方式。

纯艺术课程的创作实践与教学主要是在学生工作室进行, 每个工作室有专职的导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指导。此外就是大量的理论课程, 每个星期共有15个小时左右的课时。理论课大多是艺术家、评论家、策划人及各种学者专家的讲座和研讨会,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指涉方向和学科。由于理论课教学都是由兼职老师担任, 因此不同学期的同一课程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特殊性, 在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宽广背景下了解当代艺术实践者的实践情况。而且所讲的课程都是用来讨论问题的,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课题。

切尔西纯艺术专业的本科教学目标是把促进学生的实践和理论的综合学习作为教学重点, 强调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每个阶段不同的课程使学生对艺术事件和相关的事物进行参与和讨论, 使学生在工作室中的创作实践得到不断的进步。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不断地对事物进行反思, 并站在批评的角度去思考事物, 从而求得观念上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能熟知艺术外部的信息, 以及贯通艺术史所需要的上下文关系和条件, 目的是让“这些关系和条件使学生形成及架构起当代艺术的实践, 最终发展出一种思考和实践相结合的前进式的专业模式”[1]。

在切尔西学习的核心是同学之间和小组之间的讨论。这样做的原因是只有在集体辩论中才能够互相学习, 并且能够使学生充分学会利用这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与同伴谈话的方式, 在交流中了解志同道合的人, 对他们以后的合作和展览起重要作用。切尔西的学习课程提供给学生一个思想、位置以及价值讨论的论坛, 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领域中进行个人和小组讨论, 分组辩论, 给予学生向同伴学习的宝贵机会。这种交流式课程包括两个核心过程: (1) 构思的方法:也就是在自然意识中的构思, 这个过程就是使作品创作的构想变得具体、可行。 (2) 思考的方法:这是创作的中心环节, 不断对作品进行推敲将伴随作品完成的整个过程, 这对于作品的完成是至关重要的。

在切尔西的教学语境中, 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学生想学什么与想做什么都由自己决定, 老师起的只是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导师也极力避免将个人的品位、喜好与价值观加在任何学生身上。老师与学生的交流, 是从学生的思路出发, 对他 (她) 的方案和想法提出建议, 而且不同的老师会有完全不同甚至相左的意见, 这时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做出决断, 去思考与探究自己的创作思路。切尔西的老师一般是艺术家或是其他学科的学者, 在教学外还从事其他领域的研究或创作, 与当下社会有比较紧密的关联。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知识面也得到很大扩展。但兼职老师往往单纯以上课为目的, 对学生的指导缺少连贯性。

切尔西的纯艺术专业涵盖了广泛的多媒介领域, 对于新媒介的材料和技术, 在教学中不设专门的技术课程, 该类作品的技术和制作问题由各种工作室中的技术老师来解决, 如木工技师, 剪辑技师或暗房技师等。导师对学生的想法和方案进行指导, 一般专注于作品观念上的解惑与梳理;而技师不做方案评价, 只是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制作, 或对寻找特殊材料和特殊专业人员给予介绍和提出建议。

工作坊课程和专题讨论课, 是具体反映切尔西教学理念的特色课程。工作坊是纯艺术专业2007年新设的课程, 三个年级的学生都可参加, 加强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课程时间约为两个月, 每个星期有2到3小时的课时, 内容从纪录片、绘画等不同媒介到Fina Cut与Photoshop的纯技术讲授, 每个课程都包括理论的讲授与过程的实践。例如一个纪录片的工作坊课程, 讲授纪录片的概念、历史、拍摄方法、剪辑等;在上课时播放不同的片子, 讲解拍摄技巧, 或播放学生自己的作品, 进行相互讨论, 交流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方案。工作坊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进入不同媒介和观念的窗口。

专题讨论课也是切尔西的特色课程之一, 每个学期有10到12个兼职老师开专题讲座, 每个老师有四个星期的课程。这些讲师往往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长, 把正在研究的某个课题介绍给学生。课程讨论的主题本身往往不属于任何学科或是跨学科的, 如“人和动物”、“被生产的空间”、“崇高”、“艺术家的写作”、“艺术与人类学的对话”、“摄影中的身体”等等。老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激发学生对这些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要求学生介入哲学、科学、政治、人类学和神学等各种领域的研究, 以这些研讨会作为一个起点, 向学生介绍那些在作品中提出这些问题的思想家和艺术家。目标是看学生怎样介入这样的问题中, 去提出他们自己的假设和态度。这些系列性的研讨会事先都有详细的主题介绍和推荐书目, 学生可以提前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 并通过个人的分析和理解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课时间并不多, 大多数时间用来引导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或辩论, 这样的讨论往往没有标准答案,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思考是最重要的。

理论的讲述以交叉和综合的方式进行。史论选修课讲授当代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知识, 未必以一种系统的方式进行, 而是老师以讲座形式讨论艺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如把艺术史与心理学或哲学结合起来;或是讨论当代史上的文化与艺术现象, 如“激浪派”、“朋克”潮流等。每个学期有十多个不同的老师, 按年级上课。选修课对学生没有限制, 可以自由选择。

二、英国当代艺术教育的社会和环境因素分析

英国的当代艺术教育从整体上看, 可以归纳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特的艺术创作语言, 还有一个方面是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设置和安排。这两个方面是互为依赖、互相补充的。

对照艺术史我们可以发现, 西方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19世纪以前艺术教育是纯粹的技能传授, 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随着观念艺术的出现和艺术概念的多样化, 西方的艺术教育也从原来对艺术技能的传授转变为更注重对学生的艺术观念和创造力的培养, 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慢慢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教育模式。英国的艺术院校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进行艺术教育体系的改革, 打破艺术门类的界限, 把不同专业和媒介的学科放在一起, 由学生自己去选择喜欢的创作媒介;在创作观念上强调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并强调艺术作品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英国当代的艺术教育结合了各种师资力量, 艺术家、思想家、各领域或跨领域的学者, 把社会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 提供给学生新的不同的社会性的信息和引导。“艺术教育是如此重要以至于不能归到任何一个群体——甚至是指定的‘艺术教育家’的任务中, 艺术教育需要的是艺术家、教育者、管理员、研究者, 和学生自己的合作团队, 以及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和其他的领域的专家”[2]。这些教师未必有某方面的技术专长, 但他们大都有广博的人文知识, 精通艺术史, 对艺术和文化现状有很全面的了解, 因此在宏观上可以给学生相应的引导。

在艺术院校这样一个信息交流与艺术实验的空间中, 学生能了解比较系统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知识, 在得到专业认同 (艺术家身份) 的同时其创造力和展示欲也受到激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建立起人脉关系网, 为以后进入职业艺术圈打好基础。在这种教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 或许没有很高的专门艺术技巧, 但具有符合当代艺术家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Richard Hickman.Why We Make Art:And why it is taught[M].Intellect Ltd, 2005

伦敦艺术大学申请 第2篇

伦敦艺术大学的课程十分丰富,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学习任何程度的艺术与设计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兴趣和潜力起了变化,学校为他们所打下的良好的知识基础也使学生能够改换专业。

360教育集团介绍说,伦敦艺术大学的规模很大,这使学生能享有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专业设施,与此同时学校又仍然能够对他们因材施教。学校不断发展提高,以确保学生们能拥有最好的设施、图书馆和指导。

由于学校注重因材施教和发挥6大学院的集体优势,新生将在最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最适合自己的学术风格的环境下学习。学校鼓励学生们具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同时学校也为他们提供世界上最好的艺术与设计方面的指导。

近年来,伦敦逐渐成为世界的一个创意中心,传统和现代在伦敦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碰撞出了无数激动人心的火花。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伦敦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如此丰厚的精神土壤成为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在伦敦艺术大学的校园中四处可见异域的面孔,现在学校拥有超过65个不同民族、地区的学生前来就读。不同文化的冲击,力求独特、创意、自由、甚至是极端反叛的英伦艺术氛围,令智慧的头脑充分利用自己民族特有的生活艺术,融合前为理念,使自己卓而不凡。伦敦艺术大学涵盖各领域的设计渗透到了伦敦的各个角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伦敦创意产业推手的作用。

申请程序

1、从上海、广州及香港各代表处或国际中心获取申请表,也可从大学网站上下载申请表。

2、准确完整的填写申请表,本人签名和填写申请日期;

3、提交正式的英文学校成绩单;

4、提交作品集(根据课程需要)。如果当地有代表处,他们会为你安排在当地的面试机会;或邮寄提交你的作品集;

5、提供你的英语成绩证明。如果你的英语不是母语,则需要提供你的英语考试成绩(雅思或托福)以证明你的语言能力达到课程要求。如果你尚未参加以上考试,你需要参加一次考试,并在申请材料里说明你的考试日期安排;

《伦敦场地》的叙事时间艺术 第3篇

关键词:《伦敦场地》,叙事学,叙事时间

马丁·艾米斯是英国当代重要的作家之一, 和小说家伊恩·麦基万等一起, 被誉为“牛津新才子”, 马丁·艾米斯小说的时间观念很强, 他深知时间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对叙事时间非常敏感和讲究, 并且巧妙地处理好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关系, 体现了独特的叙事时间策略。

一、预叙

如果叙事话语中的时序与故事中的时序不同, 则说明话语中出现了“时间倒错”现象, 如倒叙、预叙、中间叙等。故事时序是固定的, 不变的, 而叙事时序是可变的。马丁是一个喜欢使用新技巧的作家, 在他的很多作品当中, 叙事时间变成了可以逆转的时间, 这也不同于传统作品中的叙事时间。在《伦敦场地》这部作品中他采用了预叙的方法。所谓预叙是指对未来事件的暗示或预期, 是“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即事前叙述。他的效果是事先揭破故事的结果, 既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读者急于想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使读者进一步阅读下去, 又可以在最后把读者最初的惊讶化为乌有。

《伦敦场地》一开始就让读者了解到小说中的作者对未来的一切了如指掌, 他不仅认识谋杀者和被谋杀者, “还知道时间、地点、动机和方式”。故事的背景时间设定在1999年, 这是一个一切都行将结束的时刻, 女主人公妮科拉为自己的死亡设定了时刻表, 作者萨姆森·扬也“临近最后期限了”, 他设定了整个计划, 并且以故事的见证人的身份介入故事的整个过程。接着, 一个错综复杂的谋杀、被谋杀、见证谋杀的故事徐徐展开, 主人公和作者的死亡也都顺理成章地安排在故事的结局。故事开始的时候, 作者以及女主人公就像熟知过去一样驾驭未来, 对于女主人公而言, “故事还没有结束, 但生命已经结束了”。未来的故事可以当成过去的经历一样讲述, 时间 (35岁生日) 、地点 (伦敦的某个小巷) 、方式 (驾车奸杀) 比已经发生的谋杀案还要精确。这种阐释的作用是为下文打下了伏笔, 增强了阅读的心理效果。在这部小说中, 马丁描述了整个谋杀计划, 这个计划在时间上已经安排好了的, 但是由于计划中人物的不断变化, 心理状况的不断改变, 叙述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回到整个谋杀计划中来。当计划的制定者萨姆森发现一切已经脱离他的掌控时候, 为了能让计划成功, 很多人都猜测到最后是他结束了妮科拉的生命。其实在故事的一开始马丁已经定下了萨姆森的悲剧性命运, 或许他的命运要比是妓女的妮科拉还要悲惨。

在这部小说里, 马丁对于叙述时间进行了各种尝试, 传统的方法是将事件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 而在处理《伦敦场地》的谋杀事件的时候, 他运用了他的独特手法, 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已经安排好的谋杀计划。马丁认为:如果当前的这种状况不改变, 小说中描述的场景就一定会到来, 在这个意义上, 马丁成功地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叙述时间, 它避免了故事时间那种严格的线性叙事而采用了语篇时间, 陈述了一个发生在将来的故事, 也就是说他采用了预叙的手法。预叙就是《伦敦场地》的一种叙事技巧, 随着情节的发展, 叙述者了解每一个人物的命运, 他们在小说之中就已经死去了, 但是作者还是在描述着他们的行为, 直到故事结尾真正的死去。通过预叙这种方法, 作者将事件的顺序重新安排, 他不急于去揭示结果, 而是通过对事件的重组造成一种悬念, 然后再慢慢地展开, 预叙引起了读者的阅读期待, 使得阅读具有了新的体验, 新的叙事时间 (比如预叙) 给了读者更多的享受。

二、时距

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指出,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常常是“非等是”的关系, 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长短的比较构成时距。根据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关系, 时序可分为缩写、场景、延长、省略和停顿。在时距方面, 马丁·艾米斯喜爱用场景和延长。

马丁喜欢借用场景来叙述故事的实况, 这是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大致相等。场景在《伦敦场地》中主要的体现是对话, 对话是马丁最拿手的, 《伦敦场地》中的对话经常不带导入语。

延长是指叙事时间远远大于故事时间的叙事策略。可以说《伦敦场地》是马丁·艾米斯延长叙事特点的代表作。故事从妮科拉34岁开始, 到35岁结束, 其时间跨度充其量不超过一年, 而叙事时间却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漫长, 被扩展成了一部578页的小说。叙事的主体内容是妮科拉精心谋划的谋杀与被谋杀的故事, 另外一方面的叙事是作者萨姆森·扬的与谋杀计划毫无关联的零星琐事。另外的一个层面就是妮科拉对整个叙事的决定权或者说对谋杀计划具有决定权。她不仅准确地预测了自己的死亡, 还牢牢控制住两个谋杀者, 使其成为自己的奴隶。

实际上整个故事非常的简单, 在小说的一开始读者就已经明了整件事情, 但是读者会发现阅读时间要比事件时间长得多, 阅读时间是读者脑中的心理时间, 而事件的时间则是物理时间或钟表时间。如果有人曾经对马丁·艾米斯把一个已经安排好的谋杀的故事扩展成为一本254页小说的才能感到惊讶的话, 现在他应该知道这其中的秘密了, 正是频繁的评论和描述, 从技术上拉长了叙述时间和阅读时间或者心理时间。作者萨姆森在故事发展的整个阶段, 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对叙事时间的延长。

三、频率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之间存在的第三种关系:频率。频率指的是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叙述中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时间框架确定了, 如何用叙述语句来表达故事内容?这必然会牵涉到叙述的频率和速度, 马丁·艾米斯不断地变化着叙述频率, 求得叙述节奏的丰富性、多边性, 使得小说能够进一步吸引读者。

马丁采用了热奈特称之为“重复叙事”的手法, 也就是多次讲述一件事情。它的作用一是强调, 二是用来表现人物精神上的某种困扰, 如心理上始终被一件事所纠缠, 无法摆脱, 致使它在任务的对话、思想以及潜意识中反复出现。读者所关心的不再是事情本身, 而是叙述者对同样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感觉, 所感兴趣的也是叙事文本和故事文本频率之间的关系。《伦敦场地》中重复叙事的一个明显例子就是“死”字的不断出现, 这个词在书中出现了若干次。戴德里克也曾经说, 从本质上讲, 这部小说是关于爱情死亡的黑色喜剧。死亡成为小说中最普遍的现象, 似乎一切都在死亡, 小说中出现的死亡举不胜举。在故事的一开始, 作者萨姆森就向读者告知, 我是一个即将死去的人。而他要写的小说也是关于死亡的。妮科拉预知了自己的死亡, 平静而有条不紊地为她的死亡做准备。死亡对她来说没有情感上的任何震动, 她冷静地制定死亡计划, 并将其分为计划A、计划B。死亡使她获得了透明性和最终的完满, 对死亡她甚至怀有一种感激。“她对任何事物的死亡都表示欢迎及喝彩。这是一种陪伴。它意味着你并不是孤独的……”这段话不过是100多个字, 但是却出现了14词的“死”。虽然这里所提及的都是不同事物的死, 但是叙事者却向读者描叙了一种死亡情境, 让读者感受到了死亡的无所不在。这种重复叙事会使读者深刻感受这种死亡的冷漠, 生与死在马丁·艾米斯笔下全然颠覆了传统的意义, 生不值得祈盼, 死更不令人恐慌, 生与死的关系也变得混乱不堪:“谋杀者可以先于被谋杀者出现, 死亡可以像旅馆房间一样预定”。

马丁·艾米斯娴熟地把握了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关系, 控制了叙述的节奏, 张弛有致, 对于叙述时间的处理是马丁·艾米斯小说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也是《伦敦场地》这部小说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了解马丁的叙事时间技巧之后, 读者就会享受阅读过程, 他成功地颠覆了传统的叙述时间而创造了一种新的叙事时间, 并且不断变化运用着各种叙事时间技巧。马丁·艾米斯被著名小说家兼评论家布雷德伯里称为“最受人尊敬、最为人效仿而又最令人质疑”的作家, 独特的叙事策略成为他作品成功“无声的证明”。

参考文献

[1]马丁.艾米斯.伦敦场地[M].梅丽,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

[2]程爱民.20世纪英美文学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罗刚.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伦敦艺术大学 第4篇

大学校长应该是什么样子?在网络时代和公众传媒时代,我们看到了一批网上展示出的校长,有的利用网络语言与学生套近乎,引起巨大反响;有的因出言不慎饱受网络挖苦;当然也有不少卖萌、扮酷、玩潮的。那么,理想中的校长应该是什么样的?校长应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养和才能?

今天,我们不谈前程仕途,也不对学术造诣作任何评价。我们只谈可以看见的印象。

上大学前,一直都认为校长应该是样的。

然而,在我几十年读书生涯中,校长却是这样的——每次都隔得太远,从来看不清校长长什么样„„

出国之前以为国外的校长都长这样:

但是万万没想到,有时校长也可以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

嗯哼,这个人正是伦敦艺术大学的新任校长。

不要认为这是他的某一场化妆舞会的装扮,其实这是他的日常打扮。是不是嫩嫩哒~

更重要的是,你没看错,是他,而不是“她”。其实他回归性别的时候,还是蛮有男子艺术家的个性的。

而他的老婆,名叫Philippa Perry,是一位精神治疗师。

他们还有一个女儿,一家三口都很有个性呢~~

不过,校长这个位置绝非哗众取宠就能胜任的。Grayson Perry虽然打扮的很夸张,但是人家的业务水平也是棒棒的。

格雷森?佩里于1960年出生于埃塞克斯郡的切姆斯福德。他先后在布伦特里继续教育学院(Braintree College of Further

Education)和朴茨茅斯理工学院(Portsmouth Polytechnic)求学。

2003年, 佩里因其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和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Barbican Art

Gallery)的展览而被授予特纳奖。佩里利用陶瓷诱人的品质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来对社会不公和虚伪进行秘密评论,并探讨各种不同的历史和当代主题。作品的美能吸引我们近距离地对他的作品进行欣赏。佩里精制的锅,外面覆盖着刮花图、手写和喷刷文字、摄影照片转用和丰富的釉料,拥有巨大的吸引力。只有当我们凑近作品才开始被其中叙述的故事所吸引,它可能暗指环境灾难或虐待儿童的黑暗主题,不过,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们也难以辨别清楚连贯的叙事。正如他所说:“我的许多作品一直采用游击战,也就是一种隐形战术。我想让眼中看到的东西是漂亮的艺术品,但仔细检查,将会发现其中所涌现出的一种争议或思想意识。”

伦敦艺术大学 第5篇

关键词:伦敦地铁,公共,当代艺术,管理机制

1. 伦敦地铁艺术的发展历程

英国伦敦是世界上最早开通地铁的城市, 至今已有150 多年的历史。伦敦地铁的范围覆盖大伦敦 (1) 辖区, 由伦敦交通局 (Transport for London) 负责管理与运营, 目前总计有11 条路线、270 个车站, 日载客量平均高达三百万人。一个多世纪以来, 伦敦地铁与城市的发展并肩而行, 在履行交通职能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 尤其为当代艺术的生长与传播提供了独特的公共媒介。

1.1 早期的艺术先锋

长期以来, 伦敦地铁一直是城市公共艺术最先锋与最执着的传承者。回溯至20 世纪早期, 伦敦地铁局时任负责人Frank Pick曾负责地铁艺术与设计方面的管理工作, 得益于其“总体化设计”概念的远略与卓识, 伦敦地铁由此开始在艺术领域大放异彩——它沿用至今的醒目的红蓝圆形标识设计, 开启了世界地铁圆形标识的滥觞;它VI系统的Johnston字体 (2) 设计被视作视觉传达领域的经典, 也被伦敦交通局注册为企业唯一官方字体;它的地铁地图设计, 突破性地从真实的地理比例局限中解放出来, 设计者Harry Beck均衡各站点距离, 将线路简化为平行、垂直和对角图标式关系, 并用不同的颜色标识线路, 使其不仅被评为英国最伟大的设计作品之一, 也成为至今仍被各国地铁城市效仿的蓝本;此外Pick还委托多位知名艺术家与设计师为伦敦地铁进行地铁站设计、海报设计等系列艺术项目。诸多艺术成果的汇集使伦敦地铁以惊艳的姿态跃然于历史的舞台, 也为其最终能够被世界所认可抒写了一章精彩的序幕。

1.2. 计划组的传承与突破

2000 年, 为延续并支持地铁公共艺术事业, 伦敦交通局特成立了专门的地铁艺术管理与执行机构——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 (Art on the underground) 。 计划组旨在通过多样的艺术计划丰富每天数百万乘客的旅程体验, 并加深人们对伦敦地铁身份的理解与认知, 因此制定了明确的愿景规划: (1) 为地铁乘客、员工和伦敦多样化的社区提供一个体验当代艺术的国际化环境, 使其更好地理解和享受当代艺术; (2) 加强地铁与使用者的联系, 通过艺术重塑人们的想象空间并改变其体验城市的方式, (3) 代表伦敦面向国际声援当代艺术, 为世界范围内的新老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艺术作品的独特平台; (4) 通过一系列多样的临时性和永久性的艺术项目, 为伦敦都市艺术设计遗产和文化景观做出贡献; (5) 在英国乃至国际社会, 拓展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声望和社会认可度。

成立至今, 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通过与众多顶级艺术家、设计师以及一些地铁站特别艺术委员会合作, 完成了在建筑装饰、海报设计、列车表皮和内饰等多方面的艺术创作, 在为城市传播高水准的当代艺术领域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录。可以说在计划组的指引下, 伦敦地铁艺术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更清晰的逻辑以及更有序的节奏, 向国际级的艺术高度又迈进一步。

2. 伦敦地铁的公共艺术现状

时至今日, 伦敦地铁艺术已然颠覆了单纯借由平面设计、装置装饰等视觉传达手段美化地铁网络的传统模式, 计划组善于利用新媒体与新技术, 不断尝试与推行新的艺术形式, 并积极与学校、社区、艺术机构等进行广泛的社会合作, 力图使公众最大程度地分享与体验地铁艺术之旅的匠心独运。

2.1 多元化的艺术形式

伦敦地铁的艺术形式十分多元化, 通常可分为永久性艺术作品和临时性艺术项目两类。前者多为通过绘画、装置等美术范畴内的艺术手段对地铁站及沿线设施进行装饰与美化。尽管伦敦地铁在这种“传统”领域早已经验丰富, 但计划组却力图通过永久性作品塑造经典, 以扩大其持续的影响力。比如在2016 年即将竣工的地铁站托特纳姆法院路 (3) 的优化改造项目中, 计划组就将邀请对象锁定著名的法国艺术家Daniel Buren (4) 。作为他在英国的处女作, Buren以“形状、颜色和他标志性的条纹”为概念出发, 为该站量身打造全新的站内空间, 不仅延续了他个人的艺术实践, 也使这样的国际级艺术作品走进地铁乘客的日常生活。

至于临时性艺术项目涵盖的范围则更加广泛且灵活, 既包括展览、表演、公众创作等为时数周或数月的艺术活动, 也包括那些经常更新的海报、手册等平面设计作品。以围绕着地铁口袋地图展开的一系列艺术工作为例, 考虑到地铁网络的变化, 计划组每年都会对其进行更新, 并与不同艺术家合作完成地铁地图的封面设计。至今已有十多位艺术家参与过这项艺术工作, 2011 年计划组还专门在皮卡迪利广场站 (Piccadilly Circus) 为口袋地图数年来的一系列设计成果举办了短期展览。而同年著名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受邀为地铁封皮进行创作, 她将鲜明的个人符号 —— 波卡圆点运用在该设计中。可以说, 这枚缩微的口袋地图影射了其背后丰厚的伦敦地铁艺术成果。

2.2 动态的艺术旅程

历经百年, 伦敦地铁丰硕的艺术成果早已渗透于整个地铁网络, 人们穿梭于其中, 或邂逅一场音乐表演, 或驻足观看一段影像, 或欣赏一份平面作品……如同进入一个想象力不断增长的多维空间, 享受一场动态的艺术旅程。为提供给乘客更生动的艺术体验, 计划组不断完善与改进艺术项目, 利用新媒介、新技术拓展艺术形式并开展相关艺术活动。

项目“迷宫”及围绕其展开的相关艺术活动对此进行了很好的印证。2013 年, 为纪念伦敦地铁150 周年, 计划组特委任Turner奖 (5) 获奖艺术家Mark Wallinger创作永久性艺术作品“迷宫”, 该作品由安置在地铁网络中总计270 个地铁站的不同的子作品构成。他们使用共同的图式语言但却有不同的环形迷宫路径形, 每个迷宫的入口位置都会放置一个的“X”标记以提示旅客由此追踪路线, 并使其联想到每天的地铁旅程线路。而“迷宫”作品的实质就是对每天穿梭于地铁中数百万乘客的旅程体验的一种恰当的隐喻, 它标志着一天之行的开始和结束, 逐渐成为乘客熟悉的日常符号。伴随“迷宫”项目的完成, 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主题艺术活动与事件随之展开, 包括建立一个客供网上互动的微型网站;制作影像视频供观众解读;开放的主题导览、学习与讲解活动;面向中小学校展开的艺术教学和竞赛活动等, 它们由同一个主题衔接起来, 为观众提供了一次完整且动态的“迷宫”体验计划。

2.3 公益性与公众参与

伦敦地铁以“公众参与”为前提, 开展了公众创作、主题导览与讲解、主题展览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 鼓励公众参与艺术事件, 激发人们探索与思考艺术主题的深层含义及其涉及的社会问题。“传递友善 (Acts of Kindness) ”是2011-2012 年度由艺术家Michael Landy组织发的一个艺术项目, 他的目的是引发人们对地铁中的友善行为做出思考与传递。Landy通过媒体和网络, 面向地铁乘客和员工征集关于人们亲身经历的传递友善的故事, 然后对它们进行筛选和整理, 制作成一系列的平面设计作品, 并安置在中央线的多个地铁站以及列车车厢内进行展示。该项目得到了公众的积极参与, 成功地通过艺术践行了公益实践。

同时, 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积极与中小学校以及社会艺术机构进行合作, 通过开展地铁站及沿线的相关艺术活动, 为普及艺术教育、提升社会公益性做出贡献。在前文的“迷宫”项目完成之后, 计划组以此为依托面向青少年及儿童开展了主题活动。第一项是由3 位艺术家分别带领来自12 所小学的学生参加创意工作室的活动。每位艺术家负责一个主题:Beth Atkinson, 场所感知;Holly Graham, 艺术与制图;Anne Harild, 标志与符号, 每个小学选择一个带队艺术家跟随其进行主题学习, 探索“迷宫”项目背后的内涵。学生们最终以版画、摄影、拼贴画等多种类的艺术创作完成学习, 而他们的成果则在网站和部分地铁站内得到展出。另一个项目是面向伦敦49 所学校展开的海报绘画竞赛, 比赛主题同样以“迷宫”为依托, 以“未来旅行”为关键词, 参赛者通过绘画勾勒其对伦敦地铁200 周年时的想象。最终由Mark Wallinger亲自在800 多名参赛这种选出三位获奖者, 而他们的作品同样在地铁站内向公众展出。

3. 伦敦地铁公共艺术管理机制

3.1 英国文化政策的影响

英国在文化艺术方面采取“分权化”的管理体制, 三个管理层级包括: (1) 统管全国文化事务的中央一级管理机构, 主要负责制定文化政策和统一划拨文化经费; (2) 与各级政府对应的、准自治的非政府的公共文化执行机构, 即各类艺术委员会, 主要负责执行文化政策和具体分配文化经费; (3) 基层地方政府及地方艺术董事会、各种行业性的文化联合组织, 如电影协会、博物馆/美术馆委员会等38 个机构。这三级管理机构之间奉行“一臂之距”原则 (6) , 各自保持独立运行的权利, 不存在直接管辖的关系, 而处于中间层级的中介非政府文化机构是关键角色, 它协助政府执行对下一级的各文化单位进行专业评估和具体拨款, 实现文化网络的紧密联系。

这种文化政策直接影响了伦敦地铁艺术的管理机制。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是直接负责管理地铁公共艺术的机构, 它隶属于伦敦交通局, 但是具有独立策划与执行艺术项目及相关事务的权利。然而, 由于地铁艺术处于城市交通领域与文化艺术领域的交叉口, 作为伦敦市重要文化艺术事业之一的地铁公共艺术, 同样受到国家艺术政策的扶持。英格兰艺术委员会 (7) 是其上一级中介非政府文化机构, 负责对它进行相关的艺术审议评估与资金划拨, 但无权干预计划组的艺术管理工作。综上所述, 伦敦地铁公共艺术由伦敦交通局下辖的地铁艺术计划组直接负责具体的艺术管理工作, 同时受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作为中介非政府机构的支持而非管理干预。

3.2 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作为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汇集了多方面的相关人才, 其人员与职务构成如下: (1) 计划组主席, 作为整个团队的核心领导者, 负责带领计划组朝向世界一流的方向迈进并制定现实可行的战略, 同时有权代表计划组与伦敦地铁局和外界的社会艺术组织、团体等进行交涉; (2) 艺术策划和助理艺术策划, 即计划组常设策展人, 负责艺术项目的策划与运行工作, 最大限度地协助艺术家实现与地铁员工、社区及公众之间合作的可能; (3) 技术项目经理, 负责管理艺术项目的技术交付与安装工作、以及财务预算与进度安排工作; (4) 项目管理, 主要负责会议与行政管理工作, 以及与艺术项目相关的媒体、通讯、销售、联络等综合事务;此外, 地铁艺术计划组还成立了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 其成员包括来自伦敦交通局的高层管理者, 来自多个社会文化艺术机构 (如伦敦泰特美术馆、伦敦艺术理事会) 的从业者, 来自于皇家艺术学院的学者以及多位独立艺术家,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为计划组提出指导建议。

可以说伦敦地铁的日臻完善, 很大程度得益于计划组人员的专业背景与从业经验, 尤其是策展人员, 他们往往在艺术项目的构思、组织和实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比如计划组目前的首席策展人Louise Coysh, 其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现代艺术策展专业, 从加入计划组至今参与策划了诸多重要艺术项目, 包括庆祝伦敦地铁150周年的项目“迷宫”“60幅银禧线员工的肖像”“善举”等。同样参与艺术项目的策划工作还有计划组时任主席的Eleanor Pinfield, 其本人曾受任于伦敦泰特美术馆, 有着与多位知名艺术家合作的经验, 并拥有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的艺术史硕士学位。而计划组也正因为集合了整个团队的专业视野与执业能力, 才能不断地辅佐伦敦地铁艺术迈向更高的舞台。

3.3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伦敦地铁公共艺术项目的经费由计划组负责管理与分配。资金直接的来源渠道是伦敦地铁局, 计划组在其架下同时接受伦敦市长交通战略项目的基金扶持。此外, 英格兰艺术委员会, 作为计划组上一级的中介非政府公共文化机构对其实行部分财政补贴, 这比补贴资金部分是通过英国推行的“使用彩票公益金资助艺术项目”的政策获得的。同时由于英国政府对文化艺术事业施行“有限制”的支持, 鼓励艺术机构争取社会赞助, 因此计划组通过积极与社会团体、文化艺术组织以及企业展开合作, 达成艺术项目上的交流并获得经济上的援助。计划组的合作艺术机构组织包括:伦敦交通博物馆 (The London Transport Museum) , 现代艺术学院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 英国泰特美术馆 (Tate Britain) , 艺术与商业组织 (Arts &Business) 等。以前文所提到的艺术项目“迷宫”为例, 作为伦敦地铁150 周年纪念特别艺术项目, 其经费直接来源于伦敦交通局的专属计划经费以及伦敦市长交通战略项目基金, 另一部分则来自于英格兰艺术委员会对国家彩票公益基金的划拨, 此外, 企业JCDecaux (8) 公司为其提供了额外赞助。

3.4 艺术项目的策划与征选

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致力于发掘并支持那些能够促进伦敦地铁和伦敦交通局发展的艺术项目。因此, 计划组以关注地铁公共空间和注重分享艺术体验作为艺术策划的出发点。对于反复循环的主题, 计划组一般会提前两年成立临时项目委员会以策划和筹备艺术项目, 比如地铁专线计划委员会。计划组迄今已完成的地铁专线系列包括卡迪利线、银禧线和中央线。专线计划通常将围绕着一个契合该线的主题策划若干艺术项目, 并针对各艺术项目展开一系列面向公众的艺术活动与事件。以计划组在2015-2016 年度的重点打造的维多利亚线为例, 其主题名为“下划线 (Underline) ”, 该系列内的五个艺术项目包括:一个由作曲家组织合作的音乐创作项目, 一个由新晋建筑师组合发起的维多利亚线周边旧建筑更新项目;两个由艺术家拍摄的关于维多利亚线的影像短片, 以及一个由艺术家组织的向伦敦历史上的优秀设计巡礼并将再创造的艺术品回归维多利线的项目。这些项目涉及了多样的艺术类型, 旨在揭示维多利亚线沿线的历史文化、社区风貌以及与地铁网络的关系。计划组进一步根据每个项目的内容策划了包括导览与讲解、青年论坛合作、手作工坊、校园展览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 推动艺术项目的持续作用, 鼓励人们探索维多利线背后更多的文化内涵。

至于艺术项目个体, 艺术计划组通常会进行公开征选或委请艺术家体进行创作。计划组旨在面向全球声援其现代艺术, 艺术项目的征选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征选对象包括处于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的艺术家, 无论是那些在艺术界初露锋芒的艺术新秀还是声名远扬的国际艺术大师, 都有机会通过在伦敦地铁的公共艺术实践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找到一席之地。方案征选的相关工作, 主要由计划组成员和常设的艺术咨询委员会负责, 但对于一些临时性项目和艺术专案, 有时也会设置临时艺术委员会进行专项艺术方案的评选工作。对于永久性的艺术项目, 作为伦敦地投资计划一部分, 其征选将奉行精益求精原则, 以求打造新的地标并加强对地铁乘客的吸引力, 提升其作为永久项目的特殊价值。

4. 结语

一百多年来, 伦敦地铁公共艺术历久弥新, 不断地丰富着城市艺术文化遗产。早期的伦敦地铁曾一度成为传播当代艺术的前沿阵地, 而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的成立又将其推向新的高度, 使其国际化的艺术水准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在英国“分权化”管理的文化政策影响下, 伦敦地铁艺术计划组具有独立策划与管理艺术事务的权利, 并接受其上一级审议机构——英格兰艺术委员会的评估与关键资助。计划组以公众参与为前提, 通过策划组织多元化的艺术项目与活动, 积极展开与学校、社区和艺术机构等面向社会的广泛合作, 致力于使伦敦地铁艺术网络日臻完善, 并发挥其独特的社会公益价值。

参考文献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模式 第6篇

关键词: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研究,学术研究,机构合作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在教育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声望,其教育研究的模式较独特。表现在以学术研究为根本,积极传播研究成果,主动与相关部门或机构合作,共同推进教育及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

一、以学术研究为根本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作为英国教育研究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其典型研究事迹为教育学院纵向研究中心对出生于1958年、1970年和2000年的三个年龄群体所做的跟踪调查研究,被誉为“社会研究王冠上的珍珠”。该研究旨在揭示健康、财富、教育、家庭和就业对人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三代群体揭示社会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数据被世界多个研究团队引用,并为英国政府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教育学院还开设有专门的教育循证研究门户网站,提供相关研究的搜索引擎。教育学院的学者及学校培训与发展委员会、英国教育通讯技术委员会等33家机构的学者参与提供研究成果,使该网站成为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循证研究数据库。

二、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传播研究成果

(一)通过学术界

一是通过期刊、书籍或网站发布。伦敦教育学院的研究论文通常会在本院刊物或其他著名期刊发布,并同步发布电子版本。一些重要研究课题不仅发表系列论文、出版专题报告,还开设专门网站,提供详细研究成果。二是通过讲座和主题活动发布。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科研人员会举办讲座或邀请其他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讲座以讨论热点话题,发布科研成果。比如英国大选后新任政府主张开办更多特色学校。针对这一问题,学院邀请美国教授就中学学校改革进行系列讲座,引起诸多探讨。三是通过研讨会发布。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各研究中心经常组织国际研讨会,邀请教育及相关经济、社会等领域著名学者参加,发布其研究成果,并共同探讨解决对策。纵向研究中心曾两次成功在牛津大学举办研讨会,还邀请到诺贝尔奖得主参加。

(二)通过决策者和公众

一是通过研究成果简报传播。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除将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公布外,还用较通俗的语言概括后供决策者和公众阅读,并定期与相关政府工作人员交流。二是通过咨询与培训传播。伦敦教育学院各研究中心都对外界提供咨询服务,使其学术成果惠及实践。此外,教育学院也举办一些研讨会、培训班或短期课程,对一线教师或感兴趣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传播学术成果,扩大学术影响力。三是通过媒体传播。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些重要研究项目会在《卫报》等重要报纸刊登研究报告,并邀请英国广播公司(BBC)相关电视频道做专访节目,《经济学家》有时也会刊登部分研究成果。还通过网站、facebook、twitter等一些社交网络广泛发布学术信息及学术成果;某些学术活动还提供音频或视频下载,以广泛传播其学术成果。

三、主动与相关部门或机构合作

(一)项目研究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项目研究方式有一定借鉴意义。以科技教育为例,教育学院研究科技教育的人员会与国内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中科技教育研究人员合作,同时联合科技教育一线教师共同进行研究。研究项目组也会不定期举办研讨会,并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此外,他们还与国外机构合作,进行人员互访、合作举行研讨会等。

(二)机构合作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的合作伙伴包括伦敦科技学习中心、国家成人读写与算术研究和发展中心及布卢姆斯伯里的五所大学等。合作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三)数据分享

前文提到的教育循证研究网站即为典范。全国范围内相关研究机构共筑平台,分享研究成果,整合全国力量促进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成果惠及相关群体。

(四)关系网络

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参加学术讲座,到场者通常被要求留下姓名及单位。如果对该领域研究感兴趣,还可留下电子信箱地址,活动主办方会在再次举办活动时邮件告知。这样可以建立起相关兴趣网络,大家就共同感兴趣的议题进行探讨,促进学术研究。另外,学院还利用校友和研究人员广泛拓展其国内外关系网络,进行合作研究。

由于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合作与努力。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曾经做过的“三年龄群体项目”以及“助教项目”,引起经济、社会等相关领域研究人员以及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现改为教育部)甚至首相府战略人员的重视,影响首相府的决策,儿童、学校和家庭部也会同其他各个部门共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如和卫生部合作解决学生肥胖问题,和内政部共同处理学生吸毒问题等。

作者简介:张晓光,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交流处助理研究员责任编辑:清风

责任校对:周鹏

Outside World域外视界

P73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研究模式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在教育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世界声望,其教育研究的模式独特,具有诸多特点。如,它以学术研究为根本,拥有众多的知名学者和影响力期刊,教育科研成果以其原创性、重要性及严谨性在教育科研成果评估中名列榜首;通过学术界、决策者和公众以多种方式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项目研究、机构合作、数据分享、关系网络等主动与相关的机构或部门进行合作研究,并传播研究成果。

P75芬兰多科技术学院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在我国,“985”“211”高校以外的近千所本科大学所培养的学生基本上在科研和实际操作上都不占优势,处境十分尴尬。因此,这些本科院校如何发展的问题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芬兰建立了有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多科技术学院,这些学院由最初的不受认可到后来的广受欢迎,得益于其独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芬兰在这方面的做法,或许可以给我国类似的高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芬兰多科技术学院;应用型人才;招生制度;课程设置;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11)02-0075-05

P80美国和日本博士生教育的科研训练特色及启示

博士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由此,作为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科研训练应贯穿于博士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博士生培养过程的中心环节。美国和日本在博士生教育的科研训练方面各具特色,它们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博士生科研训练;课程教学;实验室训练;实践训练

伦敦艺术大学 第7篇

关键词:慕课,课程建设,教学实践

0 引言

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就在这一年,慕课从“开放课”脱胎换骨,并以席卷全球之势渗透世界各国的教育领域,范围遍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领域有享有“三驾马车”之誉的Couresera,Udacit和ed X,基础教育领域有可汗学院。之后,我国的各大高校纷纷加盟世界慕课平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2013年5月加入ed X。同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复旦与Coursera结盟。2014年5月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后,中国大陆地区至少有32所高校已经开展了慕课教学[1]。

然而,在各大高校纷纷建设慕课的同时,支持之声与质疑之声夹杂而来。高校领导以及政策制定者们往往认为慕课是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良机,慕课能够改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而来自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则深深忧虑:学生能在课外自觉学习慕课内容么?用慕课教学,还需要老师教什么?产生这种种困惑的原因是大多数的高校教师对慕课的功能以及如何开展慕课教学等问题认识并不清晰。一线教师是运用慕课教学的核心主力,他们面临的不仅是如何运用慕课教学生的问题,还将以专业教师的身份面临慕课建设的诸多问题,包括设计与开发慕课课程、运行与管理慕课等等。

因此,本文尝试以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 of London)教育学院开设的一门慕课“初等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ICT in Primary Education)为例,阐释慕课的功能,解析慕课的建设与运行,从慕课团队的组建、慕课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慕课的教学运行与维护等方面深度解读,或许能够为我国高校实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以及后期开放课程的运行与管理提供借鉴。

1 课程的目标定位

慕课创立之初,仅是一些大学教师尝试将自己的校内课程借助于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开放,允许任何人自由免费注册,参加学习而已,实际上是一种“开放教学”的探索。这种基于“教育机会均等”价值观的教育实践,使得学习者不论种族、经济状况等均可申请,获得免费的优质学习资源。目前盛行的慕课平台基本上都保持了这一传统。伴随着慕课的推行,慕课的社会认可度逐步提升,对慕课学习经历的认可需求也逐步提升,学习者渴望在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学习慕课课程之后,获得相应的证明。于是,慕课衍生出另外一种运行模式,即自由注册,缴纳少量费用,学习测评合格可以颁发由任课教师签名的课程结业证书。

因此,我们可以依照现行的慕课运行模式将慕课的目标定位分为功利性目标与非功利性目标两类。一门慕课往往兼具两种目标模式,允许学习者在两类中自由选择。非功利性目标慕课的学习多见于学习者依照自己个人兴趣选择学习,并不期待学习结果可以带来一些外部效益,如提职加薪等。功利性目标慕课的学习由于其便捷、费用低等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及在职人士的欢迎。例如:2012年9月,Udacity首创慕课与大学学分挂钩,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全球校区允许其学生在完成了Udacity提供的“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学习后,花89美元在考试中心通过Udacity提供的考试,获得证书之后,可以转为该校的学分。

伦敦大学学院的“初等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慕课是该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一个国际项目[2]。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各国初等教育中的领导者、教师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初等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学习材料和资源,交流分享各自不同观点以及各国的教学与实践体验。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来自174个国家的9 000多名教师注册,课程运行六周,最后一周的在线学习者超过1 000人,课程结业合格后支付少量费用(49磅)可以提供相应的证书。

2 课程的建设过程

2.1 课程团队

一般而言,慕课建设团队由专业教师、研究者以及技术设计人员构成。“初等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慕课的课程建设团队由来自英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师和研究者组成,共8人。他们已经出版相关书籍2本,其中1名成员为主讲教师,同时担任课程团队主席,负责向教育学院汇报课程建设与运行情况;技术设计人员2名,一名是来自教育学院的技术设计师,是在线学习和Coursera平台的专家,负责将团队课程设计发布到在线平台上;还有1名来自教育学院的在线学习专家,负责审查课程团队每周的设计方案和成果,给出客观评价,提供建设性建议。

2.2 设计过程

在时间安排上,课程建设项目从启动到正式上线历时14个月。团队成员采用面对面研讨的方式讨论6周的课程框架,团队中的每个成员负责1周的课程内容。项目开始的2个月内,教材编辑根据课程的设置选择教学内容。第三个月后,主讲教师在此基础上拟定课程内容框架草稿,使用Coursera平台模板编辑,团队其他成员评阅。按照Coursera课程建设标准的规划,团队在2014年5月完成课程建设的所有工作,课程上线。

课程内容建设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最为关键。团队成员使用共享的Googledoc来规划教与学的活动。第一周课程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由主讲教师完成,提交团队成员讨论后确定,形成模板,后续每周课程授课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均参照这个模板进行。

2.3 质量保证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开发参照Coursera课程建设标准,同时在线学习专家对每周的课程内容建设以及教学活动设计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意见,保证课程开发质量。

课程建设在课程上线前8个月完成,在线学习专家需要对所有课程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活动设计给出反馈,提交伦敦大学国际课程(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s,ULIP)慕课委员会进行评估,获得最后通过后才能上线。另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也会根据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对课程进行微调。

2.4 成本与工作量核定

慕课的预算是由教育学院与外部专家合作决定的,主要的成本如下:(1)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为课程设计、制作等提供的基本条件,约9 600磅;(2)七位专家在课程准备阶段和课程实施阶段每小时付费50磅,约30小时,约8 950磅;(3)助教每小时付费20磅,每周约5个小时,约600磅;(4)5分钟专业级别的推广视频制作成本约1 428磅。

课程准备以及后期课程运行与维护的成本约在20 278磅。这个数字较之许多其他的慕课是比较低的,一般慕课开发和运行成本在30 000磅至100 000磅之间。

该课程之所以维持较低的成本,主要采用了几种方法:第一,学习材料由课程团队自行开发;第二,采用录制PPT的方式制作教学视频,仅制作了一个专业级推广视频;第三,免费开放网络资源与视频;第四,每个助教以及讲师监督论坛与同伴互评控制在每周6小时以内;第五,使用同伴作业互评(占总分值的30%)。

3 课程的教学实施

3.1 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教师持续专业发展项目(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PD)开设的课程之一,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增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测2015年新教师的需求量可达到160万人,到2030年将增至330万人。由此,课程期望可以获得以下几项学习成果:(1)建立学校(教师)教学社区,支持有效的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教学实践。(2)学校领导者能够发展、促进以及分享各自学校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教与学优化发展的策略和机制。(3)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校的利益相关者、机构与公司能够支持骨干教师和专职人员发展相关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4)使得所有的参与者明晰应用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教育革新,学会运用免费的技术工具提升初等教育水平。

3.2 教与学的方法

课程提供的主要学习资源有课程教学微视频、论坛以及课后作业等。学生的学习活动则是围绕课程资源进行,主要是观看课程视频、参与论坛讨论以及完成课程作业或者测试等。

在论坛讨论中,学习者以同伴小组的方式共同学习,分享体验、观点和专业知识。同时,学习者也会受邀提供一些他们各自基于信息通信技术教学的研究案例、技术工具使用案例,以及在他们教学中曾经使用过的资源。在论坛中他们能够分享和评论彼此的工作。

3.3 教学设计与实施

课程参照ULIP对一门课程的要求,设计每周学习者学习时间为10个小时,课程团队将10个小时的学习活动划分为两个部分:4个小时的“核心”活动与6个小时的“可选”活动。在课程主页上,每一个活动都清晰地标注了“核心”或者“可选”,同时给出建议学习者完成的时间。

典型的慕课教学模式中,一周的学习总是以一个概述开始的,然后会有一系列的视频讲座、小测验、论坛以及其他的资源提供给学习者选择[3,4]。“初等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慕课团队决定不采取常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设计每周的“学习指导”。“学习指导”是由一系列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序列构成的,且每项资源和活动都附有使用建议和指导。采用“学习指导”还便于课程团队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例如,通过学习者使用不同资源的种类以及方式,辨析运用资源激励学习者投入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保证学习者有所收获的方法之一是建议学习者记录学习日志。在“学习指导”中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导学习者记录日志。例如,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新想法,用来评估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学习指导”会提供记录空间,便于学习者书写,作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备选。

另一个帮助学习者学有所获的方法是采用作业的方式。学习者在整个课程中要完成4个作业,这些作业包括:(1)创建并描述一个学习目标;(2)提供一个针对他们所在的学校或者班级的技术决策;(3)准备一条建议,用以解决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挑战;(4)设计一个两页纸的小册子,用以告诉政策制定者有关教学实践的内容。

3.4 学习测评

课程采用的主要测评方式是同伴互评。依照标准的CPD课程设计,课程作业有明确的评价量规,一旦学习者递交了作业,他/她的作业将会分配给4个以上的学习者,按照评价量规进行测评,并给出10个以上的批注和建设性建议,据此给出测评成绩。

3.5 学生体验反馈

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对象是课程的注册者,回收问卷174份,占第六周活跃用户的21%。在对课程满意度的调查项中,99%的用户选择了“非常好”“很好”或者“好”。

在具体问及学习感受时,包括“我投入时间在这门课程中,我为我学到了知识而高兴”“我发现这门课程能够满足个性化需要”“我学到了我希望得到的内容”“我在这个课程中的目标达到了”“课程内容对我当前的工作以及未来工作有用”等,“同意”与“非常同意”的总分值超过90%,同时被调查者也显示出对后续课程学习的渴望。

4 借鉴与启示

从上述对伦敦大学学院“初等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慕课建设与运行过程中的诸多方面的深度解析,我们对慕课如何建设以及如何运用慕课进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尽管伦敦大学学院的慕课建设定位以及教学实践方式与我国高校情况并不相同,但从中仍可以总结出慕课建设以及教学实践的一般经验。

(1)目标模式:高校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慕课的建设可以满足这一需求,慕课的目标定位可以灵活地兼具功利性与非功利性。慕课建设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以及学习支持服务,而且允许学习者自由选课,自主学习,成绩合格后获得相应的证书,换取学分。目前,功利性目标定位的慕课的开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打通慕课学分与大学学分互认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教学与管理的问题,例如:哪些课程学分(必修或选修)可以通过慕课学习获得?这种通过置换的学分占比可以达到多少?若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学习获得学分,高校中的专任教师角色如何转变?

(2)课程准备与建设:对于慕课的准备与建设,高校教师往往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观点:其一是“慕课建设需要懂好多网络技术、课件制作技术,可我是个技术盲,怎么办?”其二是“我只要把课程教学内容提供给慕课制作的技术人员就可以了,慕课建设就没我什么事了!”显然,造成这两种认识误区的原因是对慕课建设中专任教师与技术设计人员角色分工认识的模糊。慕课建设需要主讲教师团队与技术设计人员协同工作,但主讲教师仍是慕课建设的主力军,担当着“设计师”的角色。主讲教师团队的主要任务除了提供课程计划和资源,包括课程大纲、授课思路、知识点,以及在线课程脚本等,更重要的是要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以及课程学习资源。技术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视频拍摄以及将课程内容转换到在线平台上,同时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资源的修改提供技术指导与帮助。在慕课建设的准备阶段,主讲教师团队需要与技术设计人员协商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设计框架,并在后续几周的教学中遵照这一框架进行资源设计与教学实践。在慕课的教学运行和后期维护阶段,主讲教师团队与技术设计人员形成内容供给与平台搭建的分工合作的工作生态,协同工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

(3)工作量认定:我国高校对于慕课的建设和应用的政策支持,绝大多数采用的是提供课程建设经费的方法[5],采用这一方法的直接原因是慕课建设与运行工作量的认定存在困难,这涉及慕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工作量相比如何量化的问题。“初等教育中的信息通信技术”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工作量认定方法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按照周工作小时的计算方法可以将慕课的教学工作量转化为传统教学工作量,这一核算方法也将使慕课教学常态化成为可能。

(4)多元学习测评:与传统教学中学习测评方式不同,基于信息技术的慕课学习测评能够实现多元化。慕课在线平台能够记录下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以及轨迹。视频看了多长时间?在什么时间登录在线课程?视频观看过后习题的完成率和正确率是多少?参与论坛讨论的帖子有多少?与同伴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同伴互评作业给出的评价是什么?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记录能够保证每一个学习者与学习材料的真实交互,多元的过程性记录能够为客观评估学习者学习绩效提供证据。

除此之外,慕课的建设与实施过程的质量保证是慕课教学持续发展的关键,过程性监控以及设立专门的慕课委员会把关的做法值得借鉴。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地使用“学习指导”,以及精确量化教学与评估的做法都是该课程给予我国高校慕课建设与运行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崔璨,刘玉,汪琼.中国大陆地区2014年高校慕课建设情况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9-24.

[2]DIANA L.Anatomy of a MOOC for Teacher CPD[EB/OL].[2016-11-21].http://www.lkl.ac.uk/cms/files/jce/reports/anatomy_of_a_mooc_for_teacher_cpd_ucl-ioe.pdf,2015-11-12.

[3]陈琳,唐毅谦,周明圣.慕课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5(4):51-53.

[4]李亚员.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5(7):55-60.

上一篇:心理护理能力下一篇: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