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电力安全论文

2024-08-15

现场施工电力安全论文(精选12篇)

现场施工电力安全论文 第1篇

1 电力施工现场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未合理安排工期

工程的施工工期与工程的建设质量密切相关。未合理安排工期, 是指电力建设单位没有在承包合同中与业主方合理的约定施工工期, 或者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合同约定而缩短工期。若想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合理的施工工期的约定和施工工期的严格执行是最基本的要求, 但实际情况是, 业主方出于想早日投产获得收益的目的, 通常对工期进行压缩, 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对工期进行抢赶, 为了赶上施工的进度, 施工方往往加班加点, 施工人员在高强度的工作下身心劳累、精神紧张, 容易发生疏忽, 造成安全隐患, 引发安全事故。

1.2 安全投入过少

现阶段来说, 电力建设工程的承揽采用的是招投标的方式, 各建设单位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 因此, 投标方为了中标, 往往把标价压的很低, 如果控制工程的成本费用, 就只能是保本或者有微薄的利润, 如果不注意成本控制, 就会发生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 施工方对于施工安全方面的投入很难达到要求。另外, 即便是投入了足够的安全资金, 也经常会出现资金应用不到位或者挪用的情况, 这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条件无法得到改善、安全施工的措施无法得到落实、安全防护的设备无法得到购置, 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

1.3 不重视隐患排除

电力工程建设具有交叉作业、室内作业、室外作业、参建队伍较多的特点, 施工现场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 但施工人员对这些往往因为安全意识不强, 安全思想麻痹, 这些隐患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除, 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引发的几率。

1.4 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电力建设是一项大工程, 工序非常多, 工作量非常大, 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招聘大量的人员来扩大自身的施工力量, 而在其招聘的人员中, 农民工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高素质的施工人员非常少, 导致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同时, 农民工往往缺乏在安全操作和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 自我的防护能力较弱, 再加上施工单位的培训力度不够, 所以在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上非常容易发生问题。

2 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督查管理现状

如上所述, 对电力施工现场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若想解决这些问题, 施工单位就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督查工作。但实际情况是, 部分电力建设施工单位的现场安全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有些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没有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思想比较浮躁, 管理的方式仅止于走过场和瞎指挥, 而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检查, 对现场第一手的、真实的信息缺乏了解, 没有监督现场的安全措施落实不位;还有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不够深入和细致, 没有严格依照各项安全工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各项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 而只是做表面功夫, 是为了对各种评比和检查进行应付的形式工程。

3 加强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督查管理的措施

3.1 增强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 各个环节各个程序都离不开安全工作, 有着普遍性的特点, 这就要求安全管理部门要管理者要随时随地的关注安全问题。企业的安全监督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做好督查管理工作, 包括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相关法规规范的执行是否严格、安全设施设备是否需要购置更新等。上级部门要加大重视, 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 增强自我防护的能力。总之, 电力施工现场的每一位人员都要增强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才能更好的推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3.2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

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督查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工作的效果, 因此, 若想把施工现场的安全督查管理工作做好, 就要注重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那些安全素质不高、责任心较差、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不了解相关规范标准、不重视安全隐患排除的管理人员, 必须进行批评教育, 责令其改正。此外, 安全管理人员自身也要主动汲取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 积极参加企业的安全培训, 丰富自己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 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做好安全督查工作, 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

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的开展, 也可以推进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督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它包括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首先, 施工人员是电力工程的直接建设者, 其行为对于施工现场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安全事故又主要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 必须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包括技能教育和安全教育, 使其具备稳定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强烈的安全意识, 在施工时可以严格遵照施工规程, 不违章进行操作。其次, 对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 可以提高其在关键时刻对紧急危险的判断处理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别能力、对安全规章制度和相关制度规范的执行能力等、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制止, 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

3.4 建立良好的安全体系运作机制

电力企业及施工单位应建立一个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为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管理平台, 体系从作业工具、作业环境、应急事故管理等多个角度对安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督查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化管理。因此, 根据作业环境的实际环境,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 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4 结束语

总之, 安全督查工作是维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 也是对电力工程施工的最基本的要求。施工现场的各级人员都要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予以足够的认识;上级部门发挥好协调作用, 切实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加大职工培训, 建立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切实做好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督查管理工作, 最大化的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 电力工程建设越来越多, 电力市场上各建设单位之间的竞争持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 电力建设单位若想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就必须保证工程的质量, 而施工现场的安全督查管理是工程质量的一大保障。在文章中, 我们首先就电力施工现场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现状做一个分析, 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一下加强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督查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希峰.浅析加强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在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重要性[J].装备制造, 2009 (6) .

[2]乔荣巨.供电企业现场安全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5) .

[3]程虎.新形势下如何搞好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电力建设, 2009 (3) .

现场施工电力安全论文 第2篇

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带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本身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该立足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

1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如高空坠落、触电等,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使得施工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尤其是最近几年,电力工程施工企业没有对相应的安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也没有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导致电力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此,在进行电力工程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各种施工设备进行管理,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安全生产管理,可以有效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从根本上对施工单位以及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对安全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进行有效的贯彻落实,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稳步发展[1]。

2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2.1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的提高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核心所在,应该认识到,电力工程的建设需要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参与,其本身的安全生产意识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管理的整体水平和成效。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对于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引导其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可以对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进行完善,增强施工人员的危机意识,使得其能够主动参与相关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安全生产意识。

2.2完善保障体系

电力工程的施工时多工种同时作业的,施工现场的管理相对繁琐,在这种情况下,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就需要对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完善。具体来讲,施工现场安全保障体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指导思想,如预防为主、封闭管理、把握重点、有始有终等,确保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严格依照相关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在安全保障体系确立并且完善后,必须保证其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上至项目经理,下到施工人员,都必须熟悉保障依稀的内容,从全局角度着手,将传统单一的物资管理拓展到对于人员、资金、物资等的全方位管理和防护,将事后处理转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充分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同时,应该对安全管理的职责进行落实,明确各级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权限,强化节点管理,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措施的针对性。

2.3落实责任制度

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是保证电力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也是必须得到重视的问题。施工企业应该立足实际,构建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经分析论证和完善后,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必须关注细节问题,做好施工安全相关的防范工作,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和处理措施。同时,必须对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标准进行严格执行,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为电力工程的施工提供指导。对于施工企业本身而言,应该结合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确保其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个人,对电力工程安全施工的权责进行规范,发挥其应有价值[2]。

2.4强化风险管控

风险管控同样是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关键性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其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关系着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展开。一方面,应该强化对于危险点的分析和管控,尽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施工环节,必须将危险点的查找工作贯穿全过程,做好分析处理,编制出完善的施工现场危险点清单,针对清单上的每一个危险点,都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和管控措施,通过疏导、隔离、消除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于重点项目的管控,消除其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定期开展事故应急演习,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将事故的危害和影响控制到最低。

2.5注重监督考核

应该认识到,无论安全管理模式多么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多么完善,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只能沦为一纸空文,必须通过有效的监督考核,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良好的管理效果。在构建监督体系时,应该确保其层次性和方向性,保证每一个监督部门都具备独立的监督任务,做到各司其职。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违章操作的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能继续施工。另外,监督部门应该强化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确保其在开展监督工作时,能够做到公平公正[3]。

3结语

对于电力施工企业而言,想要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就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升安全意识,完善保障体系,落实责任制度,强化风险管控,结合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全面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推动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现场施工电力安全论文 第3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施工进度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3-0195-02

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阶段,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施工单位在具体实施施工过程中为实现安全施工的目标而进行的有效管理活动。多工种,立体化作业是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此外,施工现场影响因素众多,例如,临时性安装设施、多变的施工环境、工作人员流动性强,进而造成施工现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通过大量作业事故证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事故占据电力工程事故中的大多数,且均与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没有真正贯彻管理制度有关。因此,施工单位应重点关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完善和加强,坚决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

1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1.1 单纯的追求电力工程施工进度

大部分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现场施工阶段为节约建造成本,加快施工速度,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比较忽视。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往往被轻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去制定。因此,难以有效控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

1.2 电力企业缺乏安全生产措施

电力企业因疏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施工措施和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与此同时,在电力工程实际施工阶段,很多企业更是没有告知施工人员有关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措施没有在电力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落实到位,制约了施工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执行。

1.3 施工现场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施工人员本身没有正确树立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生产意识。极大的阻碍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执行。鉴于难以将管理条例有效落实,造成实际管理细则无法真正发挥效用,也因此难以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现场有可控的安全管理。由于现场负责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的不重视,监察施工现场的工作也难以令人放心。此外,在把握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细节问题时也难以考虑周详。

1.4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制度

鉴于很多不安全因素不在于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在进行实际工程施工时,由于缺少相应安全施工管理机制,暴露了很多实际施工问题。此外,电力工程安全系数也会因安全制度的缺失为大幅度降低,而且对施工进度有比较大的影响。

2 改善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重要 方法

施工企业要想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产生管理的质量,就要加强对其策略的研究分析。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重要方法,如图1所示。

2.1 构建完善并落实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电力施工临展顺利与否与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完善程度有很大关系,为此,施工企业在开展有关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并构建出符合企业自身的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并监督其具体执行情况。

为保证施工建设的顺利推进,必须加大安全管理的程度,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至每个人身上。施工单位的领导应对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隐患进行科学且全面的分析,务必将防范危险因素工作执行到位,并要求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国家颁布并要求执行的安全施工法律法规要严格执行,相应电力领域的规范和章程也应严格遵从,以便施工过程有理可依。

施工企业在指定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时,应依据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当制度制定完毕后,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各班组人员、各职能部门都可以更好消化和吸收制度内容,真正提升工人们的安全施工意识,最大程度体现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意义。

2.2 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①施工企业为避免因施工问题产生安全事故,在电力工程施工前应掌握并了解安全技术规范和施工工艺流程,而且建立监督机制和员工奖惩制度前要综合考虑施工企业自身情况,将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升至更高层次。

②科学合理设计施工方案,改进并优化安全生产防护举措,施工指导文件应科学制定,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施工要求进行规范,建立标准化以及规范化的施工标准,实现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的有效性、统一性和可行性。

③坚持以身作则,管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情况,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施工现场的情况,了解具体施工信息,更好的发挥其指导作用,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

2.3 进一步增强对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必须遵从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方可更好的提升施工火车安全施工管理的水平:

①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隐患,对那些安全施工意识淡薄、不具备施工技能和轻视安全施工的工作人员予以清退或惩罚,积极组织作业人员参加技能和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各工种的安全思想。

②所有用于电力工程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或电气设备都应定期维护,按照规定的时间段进行保养和检查,维修过后还需进行安全性能十堰,试验成功后方可继续参与到施工中。

③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防止出现安全生产管理疏漏,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施工指导,以便在施工阶段更好的贯彻落实,检查易于疏漏的施工环节,并采取针对性强的办法去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2.4 高度重视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

全体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到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过程中来,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员工安全施工意识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因此,提升安全施工意识是电力施工单位手摇解决的问题,让所有人员参与到提升安全施工意识的大讲堂中来,以便更好的提升其安全劳动意识。

结合前文所述的奖惩机制,真正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建立竞争机制,加快提升施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和安全意识,进行促进施工质量提升,从而保证施工进度不被延缓。

2.5 施工现场实行

相关管理人员在正式施工前要开展“三查,三交”的站班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应详细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但要保证其真正生效,还需要工程管理负责人校核后方可下发,现场实际施工负责人员有责任告知其施工团队危险控制措施,让施工人员明确其工作流程、安全措施和危险因素,待其全部了解后确认签名。

此外,对用于施工作业的设备和特种作业机具也应由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化管理,遵从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管理,制定吊装装置和其它相关设备清单,派专人详细记录维护周期和检修项目内容,遵从维护日程规定进行设备的养护,做好设备维护保养的台账,将设备操作守则分发到位,确保设备相关年检资料和其出厂证明齐全且合乎标准,注意在进行关键工序施工前,做好设备的相关检查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为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高可靠保障。

3 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所应坚持的 原则

3.1 安全与质量的关系中安全优先

长期以来,制约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电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电力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也属于安全管理的工作范围,为控制好电力工程质量,必须要同时做好安全控制工作。

3.2 安全与工期的关系中安全第一

从表面上来分析,工程施工进度与安全措施的贯彻与否有直接关系。安全防护设施应在施工前与施工后进行摆放和撤除。尽管摆放这些安全设施会影响一些施工进度,但从长期来看,施工人员在有安保措施的施工场地施工,其可以更专注的进行相关作业,不用担心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减少施工工期,节约施工成本。反之,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是因为没有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不仅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会延误工期。

3.3 安全与资金投入的关系中安全第一

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然而实际上,安全管理所需要的费用多数是包含在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里的,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已经从建设单位那里获得了相应数额的安全管理费用。一旦施工企业贪图眼前的利益,漠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将安全管理费用挪为己用,就会使安全管理工作陷入瘫痪。因此,在处理安全与资金投入的关系时,也需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工作是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坚持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真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张欣欣,甘团杰.基于风脸评级及控制的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 [J].电力安全技术,2010,12(7):1~3.

[2] 任建军.简述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22(13):35~36.

[3] 汪吉文.加强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思考[J]. 黑龙江科学,2015

电力施工企业如何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第4篇

1电力施工企业目前的现状特点

(1) 施工现场布局分散。电力施工企业不像一般的工厂, 具有固定的生产场地和生产部门, 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流动性强, 施工点多、面广, 施工力量分散, 施工任务具有临时性, 往往施工完一项工程就得换一个地方。因此, 电力施工企业就施工场所而言, 在布局上就有分散明显、流动性强的特点。

(2) 施工内容涵盖面广。作业现场是电力施工企业的主战场, 是企业经济目标向物质成果转化的场所, 现场管理内容十分丰富, 涵盖了场容、高空作业、特殊工种、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机械、材料、环保、环境卫生、消防保卫、政策处理等, 内容涉及范围广泛。

(3) 施工队伍结构复杂。大多数电力施工企业, 其职工队伍结构比较复杂, 既有学历低但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也有知识水平较高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而外包单位的加入虽然充实了施工力量, 但其大部分职工都是由农民工转换而来, 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员构成的团体, 因技能的差别, 经验的不足, 文化素质的悬殊, 各自对安全的认识停留在不同层面, 由其组成的施工力量具有相当的复杂性。

2目前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控制难度大, 监护困难。由于施工流动性强, 现场工作负责人担负现场技术监督、安全技术监督、现场材料调配、政策处理等多项工作, 导致安全监护比较困难, 力度不够强。

(2) 危险系数大, 预见性不强。因施工内容涵盖面广, 临时用电、起重设备、高空作业、现场消防设施等因素较为繁杂, 且有的环节需同步进行, 导致监护不全面。

(3) 现场布置杂乱, 环境不优。随着施工项目的推进, 不同材料和工器具陆续进场施工, 材料繁、杂、多, 隐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没有真正实现“计划—实施—检查—优化”的闭环管理。

(4) 作业人员麻痹大意, 意识不强。由于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人员来自不同层面, 安全生产意识不够强, 存在侥幸心理且对外包队伍没有真正纳入管理。

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1) 合理布置现场是基础。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流动性很强, 随着工程的进展, 需要不同专业的人员进出现场, 不同用途的机械设备也随之进入或撤出现场。特别是施工材料, 种类多, 消耗大, 哪些材料该进, 哪些材料要缓进, 进多少, 都要根据工程进度需要, 及时作出调整。如果不该进场的进了场, 就会造成现场拥挤混乱, 不但影响施工的正常秩序, 影响施工进度和安全, 还可能浪费材料。为此, 管理者必须熟悉工程工序, 对各工序所需的人力、物力进行准确测算, 把安全管理分解到“人、机、料、法、环”每个环节, 并根据场地、环境、条件指挥调度, 才能使现场安全管理有序进行。

(2) 创建工地文化是前提。针对流动性强, 监护不到位这一弊端, 电力施工企业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创建工地文化为落脚点, 关注一线员工智力、体力、情绪、心理情况的变化, 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 及时做好员工“心理消缺”工作, 在施工现场制作移动警示牌、安全标语、安全漫画、操作规程等, 集亲情呼唤为一体, 对危险区域跟踪警示, 实现全程有形监督, 为一线员工创造具有人情味的安全文化环境。

(3) 科学挑选项目经理是关键。项目经理是一线指挥员, 是项目的管理者, 其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 而且关系到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劣和成败, 所以选好项目经理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在现场管理中, 项目经理由于工作多, 压力大, 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是不可能胜任的。所以要求项目经理必须要做到脑勤、腿勤、嘴勤, 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督促检查, 及时全方位地掌握现场的实际状况;指出并纠正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及时总结经验, 做到在工作过程中不间断指挥, 在施工现场查实情、管实事、求实效, 扎扎实实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谈电力施工现场管理 第5篇

谈施工现场管理

加入WTO,中国市场更紧密地与国际接轨,市场更国际化与专业化,建筑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建筑企业纷纷外抓市场,“抢滩圈地”壮大势力,企业内部不断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向,现代企业制度不仅看重经营,更是向管理要效益,逐渐倾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筑企业也不例

外。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同时也是企业产品的形成地,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施工现场因其重要性,成为建筑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业内人士也对此达成共识。

一、施工现场管理是基础

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建筑施工企业IS09000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的效益。可见,施工现场管理意义重大,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现状却令人堪优。尽管建设部、省、市建委对施工现场要求文明施工多年,也略见成效,但施工现场管理松弛混乱,“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人员伤亡、塌陷事故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阻碍了建筑建筑业的高效率发展。

二、现场施工进度管理

1、现场施工进度管理

现场施工进度管理控制是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主要是通过完善项目控制性阶段进度计划,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项动态控制工作,协调各单位关系。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以求实际施工进度达到计划施工进度的要求。它控制得好坏与否影响着现场施工管理控制的其他步骤的有效施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资金和工程的质量好坏,关系着施工单位的可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可见现场施工管理控制尤为重要,需要谨慎处理,严格把关。

通过对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分解、细化、优化调整,加强对施工单位申报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查,跟踪工程施工进展,对工程进度存在动态控制外,并开展内部业务讨论,有分管总监组织每周一次进度分析会,对进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不仅对工程关键路线,而且对整体工程进展进行分析、评价,并落实解决问题的负责人。施工企业内部也应制定各种规划来进行控制,同时协调参加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

最有效的是经济手段,通过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利益的方法来控制进度。如建设银行通过投资的投放速度来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在承包合同中写进有关工期和进度的条款;建设单位的进度优惠条件和工期提前奖励和延期罚款,通过物资的供应进行控制等。

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项目施工中材料费用在建筑产品投人所占的比例很重,一般为60-70。因而搞好现场材料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充分发挥流动资金的经济效益。从建筑材料进人施工现场到施工结束清理现场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材料管理,均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其内容包括:材料计划管理、材料进场验收、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材料领发、监督材料使用和材料的回收。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在施工中,根据工程的建筑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变更以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施工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计划,从而保证材料按实际需求给予供应。进人施工现场的材料,必须根据进料计划、供料凭证、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的验收,并且严格按照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验收完后要对材料作好详细的记录,并办理眼验收手续。进场的材料需要验收人库,现场堆放的材料应做好防火、防潮、防变质等措施。材料的安全保管具体落实到个人,做到谁保管谁负责,谁丢失谁赔偿的原则。施工设施用料应根据工程定额用料计划领取材料,凡超限额用料领取需办理相应手续,在填制领料单时注明超耗原因。供应人员对定额或超定额领料单进行保护、核算。现场管理负责者对施工过程材料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程变接手续,是否按规定图堆料等进行监督。班组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材料管理部门需造表上报。

3、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机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

施工现场施工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安全管理决策和目标,以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经常受到确定或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威胁和伤害,并且认为操作随着自身事物或施工器械的运作故障,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材损失,将导致工期延误,达不到工期的预期效果,最终将损害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施工安全管理,要从安全教育、检查、生产责任制与管理保证体系等方面展开。

意识的能动性是不可忽视的。施工企业应从上至下地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意识,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企业施工生产过程的群体强化施工现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与效率、效益的辨证统一的关系。企业应从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教育,生产、专业等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等方面,不断升华企业职工的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通过加强现场安全巡逻,建立安全监督网,完善现场安全措施等,来保证安全生产。

事物的内因和外因是同时起作用,外部检查起着监督和促进的作用。首先是查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认识和贯彻程度,再查管理和制度,企业安全管理的到位情况,制度的健全程度,主要是其落实情况。同时要查隐患和事故处理,要深人到施工现场,检查劳动环境和条件中的不安全因素,检查对发生的工伤事故是否按照“三不放过”原则。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将施工安全管理各方面组织起来,形成互相协调、促进的整体,形成管理保证体系。这方面可以借鉴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监理部,它不仅设置了数位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各处、站指定了安全责任人,并且还指定一位副总监理工程师专门负责安全工作。

4、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好范文版权所有

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后市场竞争的需要,质量管理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每个部分项目工程的质量随时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影响。工程质量往往会因某个因素而出现问题,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能最低限度的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手段:1)、指令文件控制,即监理通过书面形式对施工承包单位提出其所需完成的建筑任务,指出施工单位存在的问题,明确施工单位的责任;2)、驻地监督控制,在施工现场中观察工程的变更过程,及时处理有质量隐患的事故,对有危险苗头的项目予以重视并上报建立人员;3)、实验控制,监理工程师判定材料和各工程项目在品质是以现场实验数据作为评判标准的,分部工程中的每道程序所用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结构的抗拉、压、弯各项强度及拌料的配合比,通常需利用现场实验所得数据来评判质量、情况;4)、测量控制,施工前监理人员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对质量建筑实体所能出现的容许误差作出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工程体的几何尺寸、高程校核等随时进行检查,对不合乎工程实体基本测量要求者,应及时指令施工单位处理;5)、利用支付手段控制,施工单位未能全部按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施工,当工程质量部分出现问题从而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时,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支付工程款,显然这种控制是直接有效的手段。

工程质量检查一般采用现场生产工人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人员相结合的方式,其依据为国家或部门办法的工程施工验收及验收规范、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从原料进场、各施工单位工序构配件的生产到工程竣工等全过程都必须在现场项目施工中进行质量检验。好范文版权所有

近年来,现场质量管理受到了建筑行业内部的极高重视。例如,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监理部除了采取常规措施,还特别加强了下面三项质量控制措施,1)、对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检查,包括对其质量检测机构的合同资质认证,对施工单位质量检测人员、施工质量检查员、主要技术工种作业人员等的岗前培训、技能考核、合同资质认证、挂牌上岗和每月考核评审制度;2)、联合巡检制度,每周定期由分管质量的总监组织各站质量负责人一起在施工现场巡视检查,检查后对所发现问题进行现场讨论,分析其根源,还对施工中所发现的典型加以表扬、推广;3)、质量缺陷现场分析会,对在施工中所发现的质量缺陷,无论大小,均组织有关责任人员,施工单位质检员、施工员、带班工长及项目经理,监理处有关人员召开现场分析讨论会,以教育、警示作用,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浅谈电力安全生产现场监督的重要性 第6篇

关键词:电力生产 现场 安全监督 重要性

一、安全监督的概念及重要性分析

什么是安全呢?安全是一種状态,是系统在输人人力或外力的作用下,系统能维持现有状态,那么系统此时称为是安全的。安全监督就是对系统的这种状态进行察看并督促其处于安全的状态。为什么要进行安全监督呢?人就其本质而言是追求自由的动物.在缺乏约束的条件下,人的自律与自制力会大大降低。个人行为往往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是个人犯错误的根源,行为失去监督时,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放任,违规、违章、违纪的概率增大,就更易犯错误、更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有效的监督可以纠正个人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或避免犯错误。如果将决策权、 执行权和监督权集于一人之身, 权利的行使便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 抓好对各级人员的有效监督, 可以纠正个人行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使其顺从客观规律的要求.可有效减少或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降低人、财、物的损失。由此可见,在电力生产中,安全监督人员之责任的重要, 他们的职责是代表上级监督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规程的执行情况.深入基层及时了解、 发现生产过程中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问题并协调解决.指导基层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 保证安全生产,是上级领导的前线兵,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扫雷兵。

二、电力生产现场监督项目

1.检查监督工作票中停电范围、工作地段、工作任务、危险点、安全措施及控制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并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2.检查现场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如:地线的安装、 围栏的设置、标示牌的悬挂、监护人的安排、危险点控制措施的执行等。

3.检查监督现场人员着装、安全工器具、人员精神状态及车辆情况。

4.检查监督班前班后会活动中对作业现场的危险点分析、 设置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是否交待清楚到位。

5.对大型作业现场中重点要监督项目实行人逐级审批制度, 做好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从总体和宏观上确保安全,监督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的执行并为安全措施的正确性负责。

6.坚决制止现场的违章指挥和冒险蛮干行为, 必要时向上级安监部门报告, 避免同类不法行为的发生

三、实现生产现场安全监督的方法

1.用法规制度约束人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执行力将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执行力有效推行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要强化监督,健全规章制度,提升企业执行力,这也是增加企业效益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2.安全监督要执法必严,并形成激励机制。安全监督人员敢于向违章说不,执行安全监督过程中一定要严肃认真,不因老同志、老领导、老熟人及现任上级领导而将安全监督流于形式,要用制度、法规指明事件的违规性。违反现有规程决不允许,除非已形成的书面规定。作为一个合格的安全监督人员还要时不时排除来自其它各方面的利益、感情的困扰,要争做上级领导安排在生产现场的一堵防火墙.杜绝和严防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和消灭不安全因素在萌芽状态。

3.加强被监督对象对规程制度的学习。 加强业务培训与岗位实践,提高员工安全技能, 每年分区分片举办关键岗位人员培训班,加强对工作负责人、班组安全员、专责监护人等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现场作业安全风险识别、分析、防范和应对能力。新分大学生一律充实至生产一线,让他们通过岗位实践增加才干,并促进生产一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国家电网系统发生的事故、障碍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寻找原因,研究对策,强制性地要求员工查找本人、本所有无类似设备隐患、人员思想隐患,从中吸取教训并制定防范措施。另外, 也可组织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价值观念和目标追求是提升队伍素质和员工水平的动力源泉, 各基层单位应加强类似活动的开展,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和个人实际提炼出自己独特的人生箴言,在全体人员的会议上互相交流,提出并阐释自己的价值理念,从而引起大家的共鸣,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在制度的培训中一定要加强对制度的理解深度,要重实际效果, 既然我们花时间费人力,那么就要有效果,否则就不培训,让生产现场中的一言一行多一份思考。

4.安监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安全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到现场不仅要抓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的这种浅层次问题,重点要抓每个单位、每个现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影响安全的关键性问题。让被监督者从心里真正服从你,所以安全监督人员应是一位高素质的人员。

5.各个上级层面对安全监督工作的支持。 首先要提升安全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组织协同专家及领导对重点工程进行监督巡查,印发监督检查情况通报,检查施工单位落实监督检查意见的整改情况;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 抽查人员资格、 施工、 验收情况; 抽查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控制情况等,在工作中由安全监督人员现场兑现奖励并及时发布奖励通报。 对该奖励的一定要奖励,让职工明白奖励的意义是责任心、是爱企精神,是企业对员工表明心迹的一种方式从中也能提高各参建方的质量和安全意识,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其次,提高安全监督经费,在实施安全监督工作中部分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实施监督工作的技术难度大,监督工作量成倍增加,经费不能随着监督工作量的变化而增加,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甚至影响安全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安全监督工作的深度。再次,是上级领导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不仅要了解大量的法律、法规、部分专业知识,他还要有虚心和敬业的工作态度,深人基层单位,作业现场调查研究,细心听取各方面意见,聚集集体智慧,抓住本单位、本公司安全生产主线,在情况多变的形势下客观思考,具体分析,做出该层面决策意见,更重要的是他能发现和提拔一些工作中踏实肯学求创新的人才,实现人才最大化开发、储备,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四、结束语

现场施工电力安全论文 第7篇

1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1.1 安全管理的现实意义

电力建设的施工现场是一个多流程、多工种的复杂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关系到整个电力建设项目链条运转的稳定性, 如果电力企业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 就无法使长期的安全保障体系得到完善, 将会严重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进度。总体来说,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是实现电力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客观需要, 也是排除电力建设项目安全隐患的重要保障。

1.2 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以来, 各地的电力主管部门以及电力施工企业在电力设施建设、电网整合建设、电力电源格局等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工作, 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是, 由于电力改革中的众多政策调整、颁布或者区域性的地方规划, 致使有些电力建设项目处于建设停滞或是建成后未使用的烂尾状态, 其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项目质量更是无人问津, 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随着经济多样化的发展, 众多的非涉及电力领域的企业也加大、加快了对电力建设的投资, 而这些企业对电力项目建设的流程和方法缺乏足够全面的了解, 对电力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未能重视, 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安全责任未能落实到位。

1.3 实现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第一, 坚持"五统一"原则, 强化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统一思想、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统一行动, 这是强化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思想。具体地说, 统一思想就是要求部门领导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一线施工人员明确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的重要职能,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法规管理制度, 执行具体标准绝不含糊。统一规划就是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分区域的管理模式, 分清主次矛盾, 把握重点问题的解决, 有始有终不断改进。统一管理就是由主管部门统一领导, 具体分配, 各级人员要职责分明, 合理调配各部门、各人员的工作方向, 全方位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统一监督就是在整个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当中, 有监理部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检查监督, 有效的避免工作当中忽略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统一行动就是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管理方针, 对于设备、材料、资源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 以人为主制定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应急预案, 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做到防治结合的有效统一。

第二, 加大施工现场保护力度, 稳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国家电力主管部门一直狠抓安全上的问题, 尤其是在电力建设的施工现场, 足以看出施工现场的人是第一位的, 因此, 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结合施工现场人员的职业安全和周围环境保护安全, 仔细分析评价作业风险度, 分清危险源, 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控制, 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三, 规范操作机械设备, 确保机械安全状况优良。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当中, 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是必然的,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也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一定要严格遵守具体操作流程, 规范操作,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 确保机械安全使用状况优良。

2 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控制

2.1 质量控制的意义

目前很多电力建设施工企业一味的追求宏伟气派、形象美观, 严重忽视了质量安全的实用性, 这种豆腐渣工程的电力项目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质量控制务必要严格, 其直接影响到电力建设项目的安全系数, 影响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2.2 质量控制的基本现状

由于很多电力建设施工企业是冒牌的, 根本不具备电力项目施工的资质, 无法一步到位的完成整个项目的作业。因此就承包给其他施工企业, 对整个施工现场疏于管理, 对施工质量把控不严, 基本矛盾问题得不到解决。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混乱、相互推诿, 例如, 原材料保管不严、不能严格的履行相关手续, 监理不闻不问, 施工企业主管部门又趋于疏忽, 导致材料是不合格产品, 这样给整个项目施工带来不便, 这样的质量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2.3 实现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第一, 强化行业内监管。日前,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发出通知, 要求各级电力建设单位, 要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电力建设安全管理工作, 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 加强制度建设, 做到有法必依, 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电力主管部门、电力建设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电力行业的监管措施, 才能有效的相互监督, 实现监管。

第二, 贯彻落实制度, 从严把控质量关。电力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要严格执行已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履行合同内容, 做到具体检查督促, 进一步明确责任要求一一落实。使用规格标准材料, 严禁偷工减料,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知识教育培训后上岗等都是从严把控质量关的途径。

3结语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但电力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在大力发展电力产业的同时,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依然不能松懈, 应该牢牢抓住"安全管理和质量保障"这个中心, 使得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有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宋志利.关于建立电力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的思考[J].价值工程, 2010 (31) .

[2]杨翔翼.浅谈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今日中国论坛, 2012 (10) .

[3]郭海龙.电力建设项目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电源技术应用, 2013 (08) .

[4]李文仁.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河南科技, 2011 (24) .

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重点的研讨 第8篇

1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1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是密不可分的,质量问题往往会形成安全隐患,而不安全隐患又有可能转化为质量问题。电力工程施工应该应用现代安全理论,认真落实《电力建设工作规程》、《安全生产法》、《劳动保护法》,完善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这是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1.2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构成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其基层是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各级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度,中层是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和责任体系,高层是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目标,通过这一体系在不同层面上的严格考核和规范,可以使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得到落实,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动作得到规范,使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真正实现安全管理。

1.3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是对电力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要展开安全教育的评定和考核。二是强化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宣传、黑板报、标语、图片的展示,促进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形成新的了解和认知,不断丰富和建立安全意识。三是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旁站和交底工作。电力工程施工的重点部位和环节要推行旁站监理和技术交底,以此来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同时使施工者深刻了解安全知识和管理制度,从意识上和态度上重视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2.1 建立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项目部应该在开工伊始就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管理目标,指导和教育电力工程施工各部门和个人重视工程质量,让员工懂得“占据质量优势就是占据竞争优势,占据竞争优势就是占据市场优势”的道理,以更为严格、标准、规范的管理措施,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

2.2 建立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质量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应该根据施工的专业和项目组织化技术资料的检验,做到技术上无瑕疵,工艺上无漏洞,认真把好电力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关口,避免因技术问题而影响电力工程施工质量。

2.3 完善电力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

除了常务性的技术管理工作,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应该制定详尽的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全面掌握电力工程施工的要求,领会电力工程施工的意图,真正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为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2.4 建立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奖惩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由于环境复杂、人员数量众多、施工技术和环节多样,所以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建立施工质量的奖惩制度,通报质量低劣的项目,对质量优异的施工予以适当的奖励,通过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和惩罚,形成全面高度关注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环境和氛围,为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3 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项目管理的经济手段

一是从组织上建立由项目经理、各专业施工队队长组成的成本管理体系,落实责任,确定成本目标。二是各专业化施工队应该完成降低施工成本指标,每月组织计划部门、财务部门进行考核,做成本分析,对节余奖励,超支进行处罚,促使各专业化施工队在人员投入、材料领用、机械使用上精打细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三是电力工程材料采购要实行招标,避免人情价、乱采购导致的资金流失。四是实现对各专业队的成本控制,避免材料库存积压。

3.2 项目管理领导的带头作用

一是加强自身素质培养,不断学习专业技术,加强管理理论学习。二是领导层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各专业、各科室人员相互了解。三是班子成员要及时交流,营造一个团结的氛围,增进了解,做到团结协助、友爱互助。四是领导应该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尤其是在急、难、险的施工情况下干部必须到场。项目部领导要积极参加各部门组织的安全质量大检查,要参加成本分析会议,了解电力工程各项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领导者指挥和现场决策。

3.3 创建有利于项目管理的企业文化

我们应该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营造一个优良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给项目管理一个宽松的空间。通过企业文化的创建可以规范每个员工的行为,影响他们的思想,让项目管理找到切实的群众基础和认识基础。

4 结语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进行思考,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为核心,全面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以切实的制度、可行的规章、宽松的氛围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志斌,龚文平.论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11,(01):78-79.

一种电力零散作业现场安全监控方法 第9篇

小型零散作业广泛存在于电力系统, 主要应用在表计轮换、采集终端安装维护、线路及光缆巡视维护等零星工程。这类工程具有位置不确定、时间短、电压等级低及生产计划变化频繁等特点, 无票、超范围及违章作业屡禁不止。建立安全管控系统, 对人员进行定位, 对拍摄照片进行自动识别, 抓住人、地点及工作票等三要素, 可以有效地实现规范现场员工工作行为及规范工作作业流程的目的, 使现场作业达到可控、能控、在控。

1 方案设计

现场作业安全风险监控系统, 包括服务器、客户端及现场安卓手机客户端, 结构如图1所示。安全人员从客户端进行现场工作任务派工单管理, 包括开票、制定工作范围、制定现场照片类型、派工单查询、负责人管理等一系列功能。要求作业人员通过预安装手机客户端, 将现场工作状态的反馈及照片实时上传, 与主服务平台进行数据逻辑互动。数据库后台分析各类上传的照片是否符合规范, 现场的工作情况是否符合作业单的工作范围、工作地点及工作人员。

数据库服务器作为数据中心, 用于存储所有的采集数据、流程数据及后台分析结果数据, 采用oracle11g作为软件平台。Web服务器作为客户端及手机的通信服务器及中间件, 其可自动根据手机上传的图片进行安全帽和人脸自动识别, 并定时或立即定位手机。

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2 关键技术

2.1 定位技术

为了更准确、方便地定位手机持有人, 采用GPS+运营商三角定位技术。需要手机开启GPS定位功能及允许, 直接采用android的开发包获取经纬度信息。核心代码为:

采用基于电信基站的三角定位方法, 通过webservice接口对其进行调用, 软件仅需对wsdl进行解析及调用即可。

尽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基站定位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 但它可以弥补GPS信号无法覆盖的区域。

通过双重定位, 可以很好地确定人员的工作范围及移动路线, 有效地把控工作地点和工作票要求地点的一致性。

2.2 安全帽及人脸识别算法

安全帽的识别较为简单, 因为图片是静态的, 因此只需考虑区域识别算法及干扰过滤算法即可。通过背景减除法, 分析当前帧与背景帧的差分, 可以进一步得到目标的位置信息, 再加入颜色识别和头部识别算法即可完成一次识别过程。目前国家电网公司主要以蓝色及红色安全帽为主, 因此颜色的识别并无难度。而头部的识别可根据场景的比例定义, 如安全帽占人物比率的20%等, 系统采用三角形区域定义以识别头部。

人脸识别算法采用Open CV, 它是一个开源的跨平台计算机视觉库, 可以运行在各类操作系统上, 由一系列C函数和少量C++类构成, 同时提供了Python、Ruby、MATLAB等语言的接口。Open CV实现了基于PCA的特征脸人脸识别, 整个算法分为样本训练和人脸识别两个过程。在样本训练阶段, 将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转换为特征向量表示, 并投影到PCA子空间, 最终将这些向量数据保存到xml文件中;在识别阶段, 同样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使用PCA子空间的向量表示, 通过计算待识别图像的向量与样本中的向量之间的距离, 寻找其中最相近的人脸图像, 作为识别结果。

3 结语

系统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对设备日常运行的监测, 对异常情况的报警, 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减轻信息通信设备日常管理的压力, 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及效率, 降低了信息通信设备的维护成本。

参考文献

[1]邢卓异.基于图像的目标识别与跟踪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电力现场作业安全工器具管理探讨 第10篇

关键词:电力安全,工器具,现场作业,移动应用,作业表单,风险预控,RFID

0 引言

电力现场作业会遇到各种风险,只有对这些风险具有高度认识及警惕,在每一次作业过程中进行强调,严格按照安全要求进行预防,才能尽量避免风险,达到长期的安全生产目标。而随着移动计算设备的日益普及,基于3G无线网络的移动现场作业已变得可用,因此可考虑将作业表单及作业指导书进行电子化后固化到移动终端中,工作人员使用移动终端下载工作任务并打开后,将自动套用固化的作业表单,以指引工作人员按照作业表单中的要求逐项进行操作,且终端软件能根据任务类型自动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及预防。

1 工器具库的目前状况

1.1 工器具的管理分类

(1)个人工器具。如钳子、螺丝刀、扳手、电笔等经常使用的工器具,由个人随身携带,平时存放在个人工具包中。

(2)普通公用工器具。如梯子、接地线等公用低价值工器具,以班组或供电所为单位,存放在库房中,需要时从库房中自行取用,使用完毕后放回库房。

(3)专用工器具。如红外测温仪、现场校验仪等专用、高价值工器具,一般由专人保管,需要时从保管人员处借用,使用完毕后归还。

1.2 存在的问题

因为供电所的工器具管理目前还未涉及到每个人及每件工器具,所以存在以下问题。

(1)一般性问题。未对所有工器具登记造册;未记录工器具现场使用中的报废、遗失处理;未跟进工器具现场使用中的损坏及后续的修理过程;影响工器具的采购、报废管理流程。

(2)高级别问题。某种工器具不可领用(如未购置、维修中、丢失、被借用)情况下,能否用其它工器具代替;由于一些复杂的工器具需要经过专业的操作培训才能够使用,而目前尚未建立培训体系及流程,因此在工作人员领用该工器具时,不能判断他是否具有使用资质,也不能根据工作人员的资质进行合理派工;目前尚未对工器具的定期检定进行管理。

2 工器具库的定义

本文介绍的工器具库是以供电所或班组为单位,对公用或高价值的工器具进行建库及使用管理。

一般钳子、螺丝刀等个人工具性质的工器具,可在物资管理系统的个人物资领用中进行处理。工器具的申购、采购、入库、注销等固定资产类的管理,纳入局方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中进行。

工器具属性定义了工器具编号(如已做为固定资产管理,则使用资产编号)、所属工器具库、条码或RFID、类别(关联到类别定义表)、出厂编号、出厂日期、保质日期、入库日期、上次检验时间、当前状态(在库、领出、修理、检定、报废、遗失)、存放位置、领用人、领用时间。工器具类别定义工器具类别、名称、生产厂家、工器具型号、电压等级、使用说明(可以是文字、图片、文档等信息)、检验周期。

3 工器具库的管理

(1)工器具入库。入库时需要对工器具进行登记造册,记录工器具的各种属性。可考虑给工器具加装RFID纽扣、RFID标签或条码标签,领用与归还工器具时可通过机器进行识别,以提高效率。

(2)工器具的领用。①有专人管理的工器具库,由管理员在工作人员领用工器具时对所领用的工器具逐个进行登记,可在桌面软件或PDA中操作。②无专人领用的工器具库,工作人员在工器具库中通过终端的识别功能对所领用的工器具逐个进行记录,领用记录保存到后台数据库中后,更新工器具的状态及领用人、领用日期等信息。

(3)工器具的归还。①有专人管理的工器具库,由管理员在工作人员归还工器具时对所归还的工器具逐个进行登记,可在桌面软件中操作,也可在PDA中操作。②无专人领用的工器具库,工作人员在归还工器具时通过终端的识别功能对所归还的工器具逐个进行记录,归还记录保存到后台数据库中后,更新工器具的状态。

(4)工器具的报废及遗失。现场使用时损坏工器具,造成工器具报废的,应在系统(桌面软件或PDA)中登记。现场使用时遗失工器具,应在系统(桌面软件或PDA)中登记。对工器具的报废或遗失登记,在经工器具库管理人确认后,对工器具状态进行变更。

(5)工器具的损坏维修。工器具损坏后进行维修时,由管理人员将工器具的状态标注为维修中。维修好后,重新将工器具入库;维修失败的,按报废方式处理。

(6)工器具的检定。由管理人员定期对需要定期检定的工器具进行检定处理安排,并将工器具状态标注为检定中。检定完毕可以继续使用的,重新将工器具状态变更为在库;检定后不能再使用的,按报废方式处理。

以上所有对工器具的操作处理,不仅需变更工器具的状态,还需产生日志记录。

4 工作表单中对工器具的定义

在工作表单中将工器具分为以下两类。

(1)个人工具部分:直接在表单中编制该种工作所需的每种工器具类别、名称(型号)、数量。

(2)工具库工具部分:按工具库类别定义中的数据,进行工器具类别、名称(型号)、数量的选择性定义。

5 工作前后的工器具核对

工作前按工作表单定义准备工器具,可逐项或整体确认。

(1)若某项工器具不具备,则要判断该任务是否还能执行;若不能执行,则注明原因,然后将该任务挂起或退回,否则注明未领用该工器具。

(2)若某项工器具数量有变化,则修改数量。

(3)若新增某项工器具,则手动添加。

现场工作完毕后,应按照工作前的工器具领用记录,对工器具逐项检查并确认。对损坏、报废或遗失的工器具,要做好记录并上报。

6 应用功能

工作表单可提供以下基本应用功能。

(1)可随时查询个人领用的工器具清单(包括工器具编号、名称、领用时间)。

.(2)可随时查询工器具库中所有工器具的情况,并可发送信息催促领用人归还。

(3)可随时查询某种工器具的使用说明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在网络速度及网络流量许可的情况下可考虑视频)。

该查询应用功能可为在线式,不需事先在终端中下载保存。在以上基本应用功能实现后可考虑扩展以下高级应用功能。

(1)工器具的替代方案定义及实现。

(2)工作人员对某种工器具的使用资格定义。

(3)对某种工器具的使用方法培训。

(4)新工器具或数量短缺工器具的采购申请。

(5)工器具的维修、检定处理流程。

7 结束语

浅谈施工现场安全问题 第11篇

1.建筑市场尚有管理空白点

目前本市大部分一、二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和部分外省市高资质企业都已演变成纯管理型的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较多公司并无过硬的劳务施工队伍。试想,一个大公司一年承接几个亿的施工任务,需要多少劳务队伍去完成?因此有些公司一旦工程中标后,全部分包给有关的专业队伍,公司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人员配备本身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公司任命的项目经理要么是挂牌的,现场基本不到,或者很少到;要么是有职无权的。

在这种情况下,要按有关规定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在一个工地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项目安全负责人看到几个民工安全帽没戴,就上去劝阻,没想到这几个民工不仅不听劝阻,还要打这个负责人。他们说:“我们又不拿你的工资,谁要你管”这就是层层分包引起的后果。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少建筑商为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价,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是忽略不计的。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的省、能拖的拖。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据统计,近几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个人不安全行为造成的;80%以上生产安全伤亡事故发生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小企业。

2.专业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农民工现在已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据统计,仅在浦东新区,就有外来建筑务工人员十多万人。一个农民从农村放下锄头到大城市的建筑工地当民工,是很难马上适应的。从近几年发生的安全死亡事故分析来看,其中有80%左右的死者从农村到城市工地工作不满三个月。他们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那么谁应该负起培训他们的责任呢?回答是用人单位。假如是整建制的合格分包工队伍,安排培训民工还是有可能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分包队伍都做不到。

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施工安全培训问题上,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施工安全知识,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已经颁布施行,加强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应当成为施工企业的当务之急。假如一个技术工人在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中,连如何保护自己都不知道;一个工程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熟视无睹。这样的工地不出事是偶然,而出事才是必然的。列如:某工地在清理基坑时发生土方坍塌事故,发现一人被埋,在没有认清情况时盲目指挥抢救,发生第二次坍塌又埋里四人,结果造成四死一伤的重大死亡事故。如果这一层面的工地骨干在施工安全方面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又怎么去要求更多的民工呢?

3.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据了解,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中,经常可以发现工地上民工不戴安全帽,即使有的戴了,也不扣帽扣,而帽扣不扣等于不戴。具调查曾经有个工地上先后发生4起坠落死亡事故。坠落高度都在2至3米之间,假如这些人帽扣扣紧了,是完全可以避免死亡的。

目前,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好的队伍,从工程开工第一天起,就能高起点、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各级主管部门任何时候去检查工地,都能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如哈尔滨长城建筑集团施工的哈尔滨枫桥国际B栋楼工地。这个工地在一年多的施工期中,无论哪一天去检查,都可以拿来评文明工地。但也有不少工地,哪怕事先已经通知要来检查,等到了现场一看,问题还是很多。而有的问题是在以前的检查中曾反复强调要整改的,结果是今天改了,明天又反复。

4.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管理盲区

笔者认为,针对上述诸多问题,应由有关主管部门牵头各方协力才能徹底解决问题: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有意识、有计划地培育劳务施工队伍。凡参与工程分包的队伍,要加强其资质审查和从业人员的考核。不能高资质企业中标以后,除了收管理费,低资质企业就可以全额分包。

现场施工电力安全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移动作业,PDA移动终端,UMPC安全防护

0 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移动设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移动应用技术不仅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处理公务, 还可以及时应对紧急事件。在电力行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移动终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各种原本通过现场人工记录数据并录入系统的工作, 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进行解决。近年来, 利用移动终端开展电力业务现场作业, 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方式之一, 如用电管理、抄表作业、电力线路巡检作业、物资管理、应急作业处理等电力业务都实现了移动终端作业[1]。电力现场移动作业已经成为电力单位的建设重点。鉴于此, 本课题通过研究构建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移动作业应用, 为电力业务应用的移动作业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与应用支撑, 一方面可减少同类系统的重复建设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便于系统统一管理维护, 提高系统安全访问控制能力。

1 移动终端在电力企业应用现状

目前, 大部分电力企业采用了P D A、超便携移动个人电脑 (UMPC) 、智能移动设备等进行现场作业。如在电力生产应用方面, 运行检修人员在巡视和现场作业之前, 利用PDA从业务系统获取巡检、检修任务[2]。现场作业过程中记录作业结果信息, 同时对作业过程发现的缺陷、隐患信息进行登记, 作业完成后, 将现场操作信息回传主站业务系统, 这样即省时又省力,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避免了重复劳动。在电力营销应用方面, 以前的作业方式为工作人员携带纸质资料去现场, 经常发生现场携带数据不全, 无法查询相关信息, 需返回公司补取相关资料而多次往返现场与公司的现象, 作业成本较高。通过智能终端将用户信息下载到移动终端, 在移动终端上不仅可以时时查询用户用电信息、欠费信息, 而且可以查询电表信息、线路信息等, 这样既保证了及时解决用户用电问题, 同时也为抄表管理人员提供了用户详细信息。在电力应急指挥应用方面, 当紧急情况出现时抢修指挥中心基本采用传真的方式通知下属供电公司与分公司, 经相关人员确认后成立抢修小组。抢修进行过程中, 抢修现场的故障情况、抢修进度等信息都是通过电话告知指挥中心, 而用户单位或媒体无法及时知晓, 抢修过程通过单个文档或报表的形式保存, 不便于归档或日后的查询。在物资管理应用方面, 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物资、设备密集的特点, 纷繁复杂的各类物资, 采用PDA结合条码等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手段, 则是化解这日益加重的信息识别和采集问题的有效方式。条码的先进自动识别技术不仅是对数据处理手段的补充, 还能实现各环节真正的物流、信息流的集成和高度统一。

2 电力企业移动终端应用安全现状

安全问题是电力业务实现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于移动终端应用的安全, 主要的疑虑涉及敏感数据的泄露风险, 例如移动设备、存储卡丢失或被盗等情况;其次, 在移动作业过程中, 移动设备、网络通道等都是病毒入侵、漏洞攻击的对象, 这些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增加了内网系统的安全风险[3]。

目前, 绝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移动终端应用, 均在移动终端与主站业务系统之间采用直连方式实现数据交互和业务访问, 这样就带来了信息网络的安全漏洞。所以, 在服务器端要求提供安全可信接入, 即对移动终端的合法性进行明确、有效区分, 防止非法终端冒充合法身份与移动作业主站系统通信。通过硬件特征、数字证书等实现强身份认证后的可信接入, 建立双向加密通道, 保证数据安全传输, 保证移动作业应用系统和主站系统的安全和移动作业任务的执行。

由于移动设备客户端本身还存储了一部分业务数据, 还需要从数据传输、硬件安全等方面考虑。从同步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多方面进行安全性加固, 防止外部通过移动作业终端对电网信息系统进行攻击, 窃取系统数据。

3 移动终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对电力企业移动终端应用现状和安全现状的汇总分析, 我们把目前移动终端应用存在的问题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建设思路不统一。基于移动终端构建业务应用初期,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布局, 各个系统单独建设, 每个系统各自独立, 缺少有效的整合和联系。后期即使想打通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 也由于初期缺乏规划而难以进行, 无法使各个系统共同形成有效的合力, 进一步发挥系统价值。

2) 存在安全性隐患。目前信息网络接入终端种类众多、数量庞大、系统接入分散、业务模式差异性大、安全防护水平不一, 给安全防护、安全管理、集中监管等工作造成较大困难。

3) 系统可扩展性、规范性差。目前, 业界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 其软件运行环境也不尽相同。直接面向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进行应用定制开发, 其技术难度高, 工作量大。

4) 系统应用复用性差。移动终端上构建的专业应用, 如移动办公、物资盘点、输变电巡检等, 各专业应用独立设计、开发, 采用技术路线不统一、模块设计差异性大, 影响了各专业共性模块复用和集成。

4 构建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

4.1 逻辑架构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是建立在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上的应用系统, 该系统存在在线、离线2种作业模式, 从用户的操作习惯及技术复用等角度考虑,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统一采用C/S多层架构体系, 分为数据层、应用服务层和应用表现层, 系统总体逻辑架构如图1所示。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的数据层包括主站系统数据和移动终端数据, 分别适用于在线和离线作业模式。移动终端数据依赖于主站业务系统数据, 其数据关系、数据范围均遵守主站业务数据规范。数据层包含安全生产应用的业务模型和实例数据, 该部分数据主要由业务应用系统管理维护, 但其中部分数据, 如设备台账信息等也被图形应用系统共享和复用;数据层的总体设计原则是模型统一, 数据唯一, 尽可能避免数据冗余现象, 降低数据维护的工作量和复杂度。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表现层采用C/S模式, 基于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封装的典型控件, 进行二次开发, 形成用户的使用场景。

4.2 数据架构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的数据构成包括配置信息、日志数据、基础数据、台账数据、运行数据和检修数据。移动终端从主站系统下载移动终端需要的数据和配置信息, 形成移动终端数据库和配置信息。数据部署如图2所示。

离线作业模式下, 移动终端操作的相关数据仅存储在移动终端数据库中, 在作业完成后, 进行一次性上传操作, 将新增、修改的数据同步到主站业务数据库。

在线作业模式下, 移动终端操作的相关数据存在2种存储情况。第1种情况是大量只读数据, 如历史缺陷记录、历史检修记录等, 只在主站业务数据库中存储, 移动终端通过相关服务访问主站数据库, 是一种纯在线操作模式;第2种情况是移动终端应用过程中, 新增、修改的现场作业相关数据, 同步存储在移动终端数据库和主站业务数据库中, 为离线+数据同步的操作模式。这种设计思路, 可以避免网络故障时相关数据丢失等情况的发生。

4.3 运行架构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存在在线、离线2种作业模式, 在线模式应用的运行架构依赖于主站业务系统。目前,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运行架构采用集中式部署的方案, 移动终端以客户端方式通过网络登录到网省集中部署的服务器上完成有关业务操作, 具体运行架构如图3所示。

由于时空差异及网络条件的限制, 现场作业过程中无法保证实时在线, 即生产管理系统移动作业应用必须同时兼顾在离线模式下进行作业并记录作业信息等功能。移动终端在离线作业模式下, 其数据库、应用服务、业务管理数据存储在本机中, 是一种单机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下, 移动终端在作业前, 通过一次性下载服务, 遵循数据下载规范, 下载相关作业数据到移动终端;作业完成后, 移动终端通过一次性上传服务, 遵循数据上传规范, 将作业过程中记录的相关信息, 同步到主站系统中。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统一发布后, 由各网省公司进行应用程序安装, 应用程序首次安装后, 后期基于移动终端应用程序提供的自动升级功能进行自动更新。

4.4 功能框架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功能框架如图4所示。

系统管理部分提供企业部门、企业员工的查看功能;设备管理部分提供输电架空、输电电缆、变电3个专业相关设备台账的查看;任务管理提供输电架空、输电电缆、变电3个专业的任务处理信息填写以及相关运行、检修记录的登记维护;运行工作管理是生产管理系统移动终端主要的功能管理模块, 提供输电架空、输电电缆、变电现场作业过程中作业文本、缺陷、隐患、检修、检测、运行等记录的管理功能。

4.4.1 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关系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以工作任务单为主线, 在处理工作任务单过程中, 可以填写工作任务单关联的一系列工作记录, 如作业文本、工作票、操作票的执行信息。同时, 在作业文本执行过程中, 可以登记、维护试验报告、运行记录、检测记录等。检修工作一般来源于任务, 在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的移动终端部分, 检修记录一般在工作任务单、工作票、作业文本的基础上登记或自动生成。在现场作业中, 包括日常巡视、专业检修等场景, 对新发现的缺陷、隐患等, 提供登记、维护功能。功能模块关系见图5。

4.4.2 与主站业务系统的应用集成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的终端应用模块是主站业务系统在现场工作的延伸, 是主站系统相关应用的一个或几个应用节点。没有主站系统提供的前置或后置应用节点, 移动终端应用只是孤立的应用, 不可能完成用户实际的应用。移动终端与主站系统的集成关系如图6所示。

关于主站业务系统与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集成关系说明如下。

1) 移动终端初始化时, 首先下载主站业务系统相关基础数据, 如企业部门、企业员工、设备类型、作业类型、电压等级、公共代码等。移动终端对主站业务系统基础数据是数据集成, 不存在应用集成关系。

2) 移动终端初始化时, 根据业务需求及相关条件一次性下载相关设备台账信息, 为工作任务管理、运行工作管理的业务功能提供作业对象。

3) 在现场作业前期, 移动终端下载主站业务系统安排的任务及相关的作业信息。

4) 移动终端应用过程中, 登记并维护现场作业过程中相关记录, 上传到主站系统, 同时遵循主站系统业务逻辑, 自动更新相关记录的业务流程、业务关联等。

5 移动终端设备安全防护策略

生产管理移动作业应用系统的安全防护主要通过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提供安全防护策略, 从终端设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安全3方面考虑, 进行移动终端的安全加固, 总体安全防护体系设计如图7所示。

5.1 终端加固

根据移动终端的不同接入环境分别进行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对于采用离线接入方式的移动作业终端, 进行数据同步认证以及作业数据加密存储等技术研究;对于采用在线接入方式的移动作业终端, 开展安全接入、加密通信等在线安全接入技术的研究;开展国产移动密码模块在移动作业终端的应用技术研究。

通过在PC终端、移动PDA、手机终端、表计终端上部署带安全加密芯片的加密卡或智能卡电子钥匙, 包括相关安全接入软件, 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建设的PKI证书系统, 实现对终端用户的强身份认证。

5.2 通道加密

以第三方运营商提供的VPDN/APN专线通道为基础构建基本安全通道, 同时进行二次加密, 以防范依赖运营商通道及其无线弱加密算法带来的风险。

由专用加密芯片为核心的TF接口加密卡、加密机、USBKEY智能卡等提供了基础密码运算以及内嵌数字证书功能, 根据标准SSL等协议, 可实现密钥协商、隧道加密等功能。

5.3 数据安全

提供基于数据库、文件、Soc-ket报文等数据格式的“安全裸数据落地”功能, 提供白名单、数据格式定义、应用层Web页面URL控制、关键词过滤功能等安全机制进行安全的数据交换。提供对XML-RPC调用接口、Web Service调用接口的安全过滤和访问控制。

6 结语

随着信息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移动技术将加速发展, 智能化终端产品也将不断涌现, 而伴随移动计算硬件平台的技术改进和价格的不断下降, 移动作业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 电力企业对移动应用的需求将会稳步增长。基于本文构建的移动应用体系, 能安全地实现电力现场作业相关应用, 并能减少建设成本, 提高企业信息化成效和工作效率。通过对安全防护体系的研究可以为电力企业移动应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谢荣岳, 李军.基于PDA移动作业系统的设计[J].网络信息技术, 2005 (1) :42-44.

[2]张金玲, 黎峰, 刘镇顶.基于PDA的移动作业标准化管理系统[J].计算机软件, 2008 (7) :1831-1833.

上一篇:向量思想下一篇:智慧城市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