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4-09-19

现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精选12篇)

现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就是学校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而安排的语文科目教育内容及其进程, 包括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的设置和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等 (1) 。课程资源, 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语文课程资源即形成语文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现实中的许多语文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语文课程的要素来源, 也包含着语文课程实施的条件, 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人力和环境等课程资源就是如此。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 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 就是校内课程资源, 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内部的课程资源, 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

在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中最为常见的几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利用录音机、录放像机、投影仪、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等电气化设备, 来开发并利用课程资源。“这些现代化教育技术媒体和手段比传统的语文教育媒体和手段更加形象和直观, 更容易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综合刺激人脑。它极大地延伸了人体器官的功能, 使知识信息的储存和传播更加迅速、更加久远。” (2) 这些手段与方法中, 录音机与录放像机正逐渐为多媒体设备所取代, 而投影仪也成为依托计算机的一种成像设备。

在这几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中, 最主要的是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技术。用它来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手段。

一、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策略

1. 前提和必备条件

必须在硬件上具备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设备, 且这一设备得具备必要的相关配置和软件系统甚至可以上网;同时,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者必须得具备运用新技术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并且, 一个教育场所如学校, 至少得具备一个多媒体教室, 这样, 现代教育技术下开发出来的语文课程资源才可以得到很好的利用。

2. 要读懂教材

显然, 要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 绝不是“抓到篮中就是菜”, 必须考虑到它的优先性、适应性、科学性等几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时, 要注意到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要充分考虑到, 课程资源不仅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还要与教师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首先, 教师在备课时, 第一要做到的是读懂教材。

3. 要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分析哪些课程资源在整个课程资源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对于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意义。为学生们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参加一些感兴趣的研究, 这些活动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创造一种灵活的, 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学生学习环境确保学习环境的灵活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安全性。教师必须能掌握课程资源, 也必须被赋予权力, 使自己不但能够选择出最合适的材料, 也能决定什么时候、什么场所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们去利用这些资源。教师在作选择的同时, 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资源的适当用途和可获得性, 也要让学生们能够保持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让学生们有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的机会。

因此, 教师也需与时俱进, 在科学与技术爆炸的年代, 在现代教育技术高歌猛进的今天, 教师不能畏首畏尾, 裹足不前, 而恰恰要成为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排头兵, 不仅要学好, 会用, 而且要用得纯熟, 这样才能给学生以榜样, 同时能将之更好地用于教育教学, 更好地与学生交流, 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同时, 在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 教师本身也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4. 根据需要引导学生参与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 同时也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者, 在接受现代教育技术方面, 孩子们的接受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一点儿不比为人师者差,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将他们的智慧开发出来, 让他们为我所用, 为自己所用, 融入语文课程中去, 利用已有的、在学的甚至自我探索的现代教育知识, 开发并利用一些语文课程资源, 则一方面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探索新知识的喜悦后则必然带来学习的兴趣, 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就真正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目标;同时可能还会有一些附带的好处, 比如中学的计算机课程也会使学生学有所用, 而趋之若鹜, 一举多得, 何乐而不为?

反之, 如果将学生置于被动的受教状态, 学生被动越久, 能动性就散失越多, 久而久之, 则会变成学习的傀儡, 而散失了学习的兴趣, 这就是现在有些原本应该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变得面目可憎的原因。因此,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需要学生的参与, 把语文课由要学生上变成学生要上, 乃至把学生由参与者变成设计者, 是一场革命。

5. 需要制度的约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需要制度的约束。任何一项新技术的使用并将之运用于课堂, 除了需要通过使用知其利与弊之外, 也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加以制约。制约的主要内容为趋利避害, 扬长避短。教育工作者要能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下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和适度性, 同时也不可忽视传统教学中的有利因素, 只有这样准确定位, 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趋于良性发展。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1. 学校硬件不足带来的问题

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课程资源状况可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 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 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 往往很不平衡。从目前我国中小学的一般情况来看, 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状况要比中西部地区优越, 城市比农村优越, 重点中小学比一般中小学优越。

2. 先进教育教学设备下的隐患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 远与近, 动与静, 快与慢,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 启迪学生的思维, 扩大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师在使用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现在的课, 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 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 讲课教师不惜花费一周甚至数周的时间精心制作课件。可结果并不理想, 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搬家, 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 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果适得其反, 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 忘记了听老师讲课, 而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而砍掉了本该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 使学生成了观众;有的教师因为有了多媒体, 干脆不再写板书, 一节课下来, 听课者大饱眼福, 可黑板上除了课题没有其他任何痕迹;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练, 造成课上到中途而无法进行, 只好在旁边配个“助教”;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 链接不好, 导致讲课老师手足无措, 致使课件只能成为一种点缀, 甚至成为累赘。

3. 教师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缺失

由于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不足, 或者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 在利用课程资源时带来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上也层出不穷。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渐渐有了消失的趋势。

4. 学生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教案】水资源的利用开发与保护 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举例说明水资源枯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明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

3、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水资源如地下水,海水等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

1、组织一次环保实践活动,如参观污水处理厂等,写一篇观后感。

2、配合“节水周”编写地理小报。

3、结合当地实际,采用适当的形式,适合开展环保主题宣传活动。

4、调查学校的用水状况,设计一份学校的节约用水的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2、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难点】

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 读图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关地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多媒体放映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 生:【回答】

师:不同国家在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国家问题不同。

由于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世界水资源形势相当严峻。而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形式。所以这节课我们以水资源为例来学习一下世界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问题,以及怎样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第二章的第三节:水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早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资源危机将成为石油危机之 后更为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一、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师:通过刚刚的图你们可以发现几类资源问题。生:【回答】

1.缺水; 2.水污染;

3.时空分布不均。师:【总结】虽然地球被称为“水球”,但世界上的淡水占世界水量的2.5%,而可利用淡水却只占0.0075%。目前,全球约有100多个国家缺水,13亿人缺少饮用水,30亿人的饮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有40%的河流被污染,每年至少有1000万人因饮用水不合格而致病。

水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

1、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减少,生活、生产、环境生态缺水;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某些国家因争夺水资源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3、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的水资源污染,加剧水危机。【多媒体放映图片】世界淡水资源丰缺状况图

【问题】世界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有哪些? 生:【回答】 师:【问题】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产生的原因?如沙特阿拉伯为什么缺水? 生:【回答】沙特阿拉伯缺水有两方面的原因:自然原因是处于热带沙漠地区,气候干旱;人为原因是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用水量不断上升。师:【问题】非洲大陆上为什么缺水? 生:【回答】

1、非洲大部分是处在热带,常年高温,水份蒸发旺盛;

2、非洲以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为主,降水少;

3、非洲以沙漠和草原为主,森林较少,所以整体蓄水能力低。

师:【总结】从这张图上看到世界淡水资源缺乏区,大都在气候干旱,降水少的地方。

我国的水资源情况又怎样呢?

【多媒体放映图片】中国淡水资源丰缺状况图,阅读上图可以看到我国 东南部地区的淡水资源比较丰富,西北部地区淡水资源比较贫乏。

北方由于乱采地下水、过度使用,水在北方已经成了稀缺物质。现在南方的江、河、湖基本上都污染了,形成了水质型缺水;我国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状况:按水资源总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多一点,世界排名第110位之后。思考: 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配上有何特点?

【多媒体放映图片】

简述中国水资源的面临主要问题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中国水资源的面临主要问题:

(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

(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①水资源分布于人口、土地分布的极不平衡。②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成倍增长,人类对水的需求量超出可供的水资源量。③天然存在的劣质水体,以及水资源污染所造成的污染水体所占水资源比例较高,造成严重的“水质型”缺水。④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在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尤为如此。

(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①区域地下水为持续下降,降落漏斗面积不断扩大。②泉水流量衰减或断流。③地面沉降。④由于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大幅下降,地面失衡,在覆盖型岩溶水源地和矿区产生地面塌陷。⑤海水入侵。

(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活健康,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逐步解决缺水问题。在开源方面可以采取修筑水库、开渠节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等措施,还可以采取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措施。在节流方面,应提倡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并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课外学生活动】结合课本上的地下水,海水等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分小组调查学校周边的用水情况,设计一个自己的节水方案。

第二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生:【展示活动成果】 师:【总结】有很多方法同学的都有自己的方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包括

1、保护合理利用地下水

2、海水淡化;

3、重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再利用;

5、注重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析 第3篇

关键词:水资源;布局;开发;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93-1

在当今世界上,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耗费也不断增长,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已愈益突出,这给水利工程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课题。怎样才能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呢?

1 根据水资源特点调整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

要根据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平衡的特点,有计划的调整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使各地农村的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耕作制度,作物布局,以及工厂厂址的选择,城市发展的规模等等,都与水资源的情况相适应。例如,在缺水地区要实行有机旱作的农作制度,减少嗜水作物的栽培面积,防止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的建设等等。

2 开发水资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开发水资源的途径:一是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土面水蒸发、提高大地蓄水保墒的功能。二是兴建水利设施。重点抓现有灌区的续建和配套工程,以便尽快地、充分地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功效。同时也要有计划地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建设。一是要建设地面水库,扩大地面水蓄水能力,减少弃水;二是要重视建设地下水库,即通过人工措施将地表水、降水引入地下储存,发挥地下调蓄作用。地下水库具有地面水库所不及的许多优点:工程量小,投资少;不淹没农田,不需迁移人口;能避免地面的直接污染,净化水质;减少蒸发和渗漏的损失;以及能防止咸水化和地面沉降等。正是因为这样,地下水库作为人工蓄水措施已引起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三是跨流域引水。这是调节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做到水量相济,余缺相补,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缺水的一项重大措施。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要解决北方缺水问题,非从外流域调水不可,因此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由于水资源有限,也由于我国用于开发资源的投资有限,无论从长远还是从当前来看,在开源的同时,都应更加重视节流,这是缓解水的供需矛盾更为现实可靠的途径。因为我国的水浪费极为严重,节约用水有着很大的潜力。就农业灌溉这一方面,还有很多是沿用古老落后的大水漫灌法,水的利用率非常低,绝大多数灌溉渠道没有防渗措施,输水渗漏量占输水的30%~40%。节约用水的途径主要是:引进推广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的喷灌、滴灌技术,这种方法既省水又能增产。因水制宜,在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的同时,实行科学用水和采取防止渠道渗漏等节水措施。据初步估算,这些措施可以节约用水一半以上。推广薄膜覆盖栽培技术。这种措施,既能提高地温,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在我国北方有显著效益。此外,工业生产也要重视节水,主要抓水的重复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改进耗水量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耗水量。为了节约用水,对工农业生产制定用水标准,实行定额供水。为了使节水卓有成效,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形成“惜水如油”的节水新风;还应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行政干预,把节水与企业、个人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3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外防治水污染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的实际,抓好水资源的保护,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建立污染监测机构,加强水质监测,掌握水污染的动向和规律,查清污染源,要着整治工业污水的排放,对于已被污染的水域,要实行综合治理,使之恢复生机。

4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水资源管理不善密切相关。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对于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缓和水的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建立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水资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资源,地表水与地下水是互相补给的。各部门、各行业都需要水。只有统一管理,才能克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多龙治水、互不协调等分散管理的弊病。要妥善处理农田排泄、防洪、发电、航运、渔业生产、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等方面的矛盾,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查清水资源数量及其分布情况,遵循自然规律,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科学的管理。既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管理,也要加强对与水有生态联系的自然因素的管理,以防止发生水体污染、水土流失、水源枯竭、地面沉降等严重问题。要健全法规,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管理水资源。对于地表水资源的开展利用、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库管理、工业用水、节约用水、农田灌溉等方面都应有完善的法规,使各地区、各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要改进用水管理,尽可能降低水量消耗,减少损失浪费,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用水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现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4篇

一、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 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巨大内驱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其独特的技术优势, 直观的图形图像, 会刺激人的视觉神经, 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力,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化学理论课的学习中, 对于微观的 (用眼睛看不见的) 或抽象的知识点, 将有助于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使化学教学过程更具直观性和活泼性。

如在初中化学中学习分子、原子的有关内容时, 有一个例子: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是200毫升吗?宏观实验可以看到结果是小于200毫升。但是, 从理论上解释的原因:两种分子之间相互挤占了间隙的结果, 这样, 初中学生比较难理解。如果用计算机设计的动画表现出来就变得直观了。首先在两个量筒中分别装着两种不同的分子微粒 (一个装的是大的, 一个装的是小的) , 许多分子堆积起来时, 中间有一定的间隙, 当把一种分子放到另一种分子的容器中, 小分子就挤占了大分子的间隙, 像一盒乒乓球放到一箱篮球中一样, 所以两种物质混合后的总体积不能直接用原来各自的体积相加, 在多媒体的课件中就能非常容易、清楚地表现出来。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 化学多媒体软件在内容组织上采用大量的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像画面, 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一环。

2.化解教学难点

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 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 而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 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 从而对化学变化的本质能一目了然。在化学教学中的模拟教学, 主要适用于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和难理解的内容, 如原子核的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溶解和结晶、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氨分子结构等。比如, “离子键”的教学, 在这一节内容中化学键的概念、离子键的形成和概念, 这些知识点比较抽象, 要求学生从陌生的微观世界来分析问题, 得出相应的概念, 学生往往较难理解, 为了突破这些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微观世界的变化, 就可以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教学。

例如, 首先, 用计算机模拟一个容器中多原子的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碰撞, 有些原子互相结合, 而有些原子则没有结合。然后, 通过分析原子间相互作用时的不同变化情况, 概括出化学键的概念。其次, 计算机模拟显示钠原子和氯原子 (球型, 内有一些电子) 的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 在碰撞时, 一个钠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给一个氯原子, 同时原子变成阴阳离子, 然后吸引靠近, 排斥推开到一定的距离 (把这一过程设计成能多次重复, 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 还可以用计算机从电子层结构方面模拟上述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出离子键的概念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信息意识和能力是现代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化学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平台。由于网络资源具有高度的共享性, 强大的交互性以及丰富的内容, 因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的检索、收集、筛选、分析、处理等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内容, 让学生上网查询一些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科学知识, 扩大知识范围, 如“纳米材料”“有名的化学家”等与化学学科有关的科学发展前沿动态等, 用自己查询的资料编写“化学手抄报”, 使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 既获得了知识又为今后自身的发展志向打下了基础。总之, 化学学科有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只要以现代教育理念去辩证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化学人才。

校内的信息资源建设更多的, 是关注给学生提供信息的渠道和信息本身。因此, 依托校园网的学校, 化学教育信息应以其内涵建设为中心:

1.建立教师备课系统, 提供教师与各种资源的链接, 实现教师间的交互。

2.建立学生的网上学习系统, 提供网上探究的主题, 引导与各种资源的链接, 实现学生间及师生间的交互。

3.建设信息资源库, 开发和筛选引进的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及网络课件、各种学习资料, 推介各种网站资源信息, 收集学生的优秀作业和探究论文等。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多媒体课件制作容量过大, 喧宾夺主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 就是为了优化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教学资料, 也省了许多写板书的时间, 但是有时却容易走入误区, 认为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代替粉笔板书, 而且教学信息量大, 当这些内容超过了一定的“度”时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教学内容过于饱满。这样没有起到真正运用多媒体课件来活化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的作用。所以, 必须注意多媒体课件要解决的问题, 必须十分明确它的目的是什么, 不能冲淡主题。往往是老师连续不断地向学生展示搜索到的丰富多彩的事例和材料, 而学生不但没有足够的思考、“吸收消化”时间, 更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效果下降,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变成了“电灌”。例如, 在讲“燃烧和灭火”这一内容时, 我做的课件中, 又是燃烧的短片 (将近5分钟) 、古代人用火的图片和知识点的脉络, 还要忙着做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课件的容量过大, 学生又要做笔记, 没有时间思考, 吸收, 结果40分钟忙完, 收获很小, 后来经过改进后, 取消了短片和学生笔记, 用充足的时间做实验, 看图片, 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使大多数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很深刻,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不利于师生交流

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交流过程, 是灵魂的对视”, 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 只管击键讲解, 被电脑牢牢固定在讲台上, 只能把学生放在一边, 师生很少交流, 少了一份亲切感;为了能看清楚屏幕, 又拉窗帘又关灯, 由于光线不好学生会乘机开小差、睡觉等, 有时课堂纪律也难于控制, 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兴趣不专心学习, 也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科技在不断发展, 知识在不断更新, 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也是时代的要求, 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要尽量设计到学生合作、思考、表述的过程, 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但多媒体只能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不能成为教学的主体, 只要能用得适时、适当, 发挥它的优势,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学曼, 徐国良.化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保山师专学报, 2003, (05) .

[2]王凤芝, 李德才.实验条件控制方法在化学教学法实验中的运用[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6, (08) .

现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5篇

姓名:袁俊领

学号:20085080194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专业

摘要:开发利用水资源常常必须兴建水利工程(如蓄水工程,引水工程,防洪工程,水力发电工程等),而水利工程的兴建必然引起环境变化(这正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变化就是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后果,具有两个方面:积极的有利影响方面和消极的不利影响方面。自古以来,水利工程都是以改善环境,促进生产发展为使命,从消除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来说是对环境的极大改善,这是主导方面。我国水利建设遵循“除害兴利,综合治理”的原则,取得了巨大成就,举世公认。全国现有水库86000多座,总库容4000亿立方米,占我国地表径流的六分之一;水闸25000多座,堤防160000千米,灌溉面积7亿亩,排灌站7000万马力,水电站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机电井2000多万眼。这些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是过去侧重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等生产需要,从生态观点,生态平衡的分析角度分析甚少。水利工程兴建必然要以破坏某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为代价的,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冲刷、淤积、地下水位升降、土地淹没、次生盐碱化、沼泽化、诱发地震、气候变化、疾病传播以及阻鱼、碍航等生态环境问题,限制了工程效益的发挥,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影响;化学影响;生物影响 什么是生态观点?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主要研究生物和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美国生态学家E.奥杜姆认为: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结构和机能的科学,是对自然界最大的综合研究。生态学把生物学和环境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环境是生物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对生物有直接作用的环境因素称生态因素,各种生态因素不是孤立地对生物起作用,而是综合起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素的这种综合就构成了生态环境。在生态学中,还常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用生态系统的概念来加以研究。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自然界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密切联系,所形成的占有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自然有机整体。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其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且在外来干扰下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来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就是“生态平衡”。

生态学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整体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它分析食物,不仅 考虑单个因素,还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仅考虑目前的情况,还要考虑将来的影响发展。生态观点,就是生态学理论中心思想的体现。

在水利建设事业中,往往只顾及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影响;只考虑到单方面的效益,而未考虑对整个环境生态的影响。这类例子很多,例如我国修建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水库淤沙带来的严重后果,导致工程不能使用。又如埃及阿斯旺高坝修建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典型的,它的不良后果是:(1)水库建成后,蓄泄关系改变,且清水下泄,使水库下游河流沿岸侵蚀加剧,岸边村庄被冲毁;地中海沿岸的侵蚀亦加重,海水倒灌。(2)尼罗河上游有丰富的有机质,每年由洪水带至下游,对农业灌溉十分有利,由于水库修建,致使尼罗河三角洲,广大的冲积平原,肥料来源减少,农业生产受到影响。(3)含有丰富有机质的泥沙减少,使以此为养分的水生浮游生物减少三分之一。进一步影响到水生浮游生物为饲料的沙丁鱼,据统计,沙丁鱼的捕捞量,从建库前的每年18万吨降到500吨。(4)加剧了血吸虫病向下游新灌区蔓延,对居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此外,库区淹没,盐渍化损失也是较大的(当然,阿斯旺大坝的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因此,对它的利弊和成败的评价,长期争议)。

由此可见,兴建水利工程,如果缺乏生态观点,往往会事与愿违,且会给子孙后代留下灾难的祸根。这就使我们必须对每一项水利工程研究其修建后所产生的影响

对于许多已修建的水利工程,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称为回顾评价。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进一步克服或改善不利影响的措施。对拟建工程事先估计可能发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为减少不利影响应当采取的措施,称为预断评价(事先评价)。对水利工程引起的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1973年第十一届国际大坝会议有关大坝和环境的论文达50多篇。美国政府于十年前就要求在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设计时,必须对各种方案都要作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的方针是,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同时并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开垦荒地,围海、围湖造田、新建大中型水利工程等,必须事先做好科学调查、切实采取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措施,防止破坏生态系统。”同时还要求,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在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及各设计阶段,均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关于水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工程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一般认为应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加以考虑。现针对蓄水工程,且侧重不利影响分述如下:

主要分为物理影响、化学影响及生物影响。1.1 物理影响

主要包括河库的演变、水文情势的变化,以及对气候的影响和对地震的影响。1.1.1 淤积和冲刷

水库建成后将引起河床的演变,上游河床因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淤积而不断提高。泥沙淤积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使水库库容减小,乃至危及水库的使用寿命。我国三门峡水库1960年建成蓄水后,一年内泥沙淤积达12.8亿立方米,占入库沙量的93.2%,至1964年汛后,淤积量已达40亿立方米,水库淤积延伸至渭河下游,潼关以上干流60余公里。蓄水期间潼关河床抬高4.5米,渭河河口形成拦门沙,以后不得已被迫停止蓄水改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泥沙淤积也是突出的例子。

修建水库后,下游河床因清水冲刷可能出现下切,坝址下游的严重冲刷有可能危及坝身的安全,在下游一定范围内,两岸岸坡,堤防基础,桥墩,沿江码头都将受到冲刷。三门峡水库蓄水后,清水下泄淘刷下游黄河大堤,造成严重威胁。丹江口水库下游冲刷范围长达500千米,至1975年的冲刷总量已超过3.75亿吨。

1.1.2 水文径流条件的改变 水库蓄水,进行径流调节,必然引起上下游的水位、流量、流速、水温等一系列水文条件的变化,并由此带来各种影响。

大幅度水位变动的库区,常可以造成库岸大规模的侵蚀和坍塌;库区地下水升高又可造成土地盐渍化、早泽化。水库的调蓄与泥沙沉淀,使河流洪枯水流量比减小,并改变下游河道天然情况下的水沙过程,从而引起下游河道的再造床作用,引起同流量的水位下降,比降减缓,流速减小等变化

其次,库周围地区的大小支流,在水库形成后,其下游段是水库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库水位的顶托,支流库尾段泥沙淤积,致使支流洪水下泄不畅,导致沿河洪水位抬高,洪水淹没面积增大,淹没时间增长。同时,还由于产流、汇流条件的改变,洪水进入水库距离变短,洪水波进库后的传递速度增快等,将使干支流洪水变得迅猛和洪峰增大。

1.1.3 对气候的影响 建筑水坝后,水库库面形成广阔的水域,蒸发量加 大,太阳辐射热得到调节,使河床区及邻近地区气温及温度等要素发生改变,引起区域小气候状况发生变化,如水位的变化,降水分布的变化,以及季节温差可能变小或比较稳定等。

1.1.4 对地震的影响 诱发地震,这是水库蓄水可能产生的一个新问题。世界上迄今发现约有三十座水库在蓄水后地震活动有所增加,我国的新丰江水库,建坝前坝区从未发生破坏性地震。1959年9月蓄水,水位猛涨,地震活动加剧,1962年3月19日发生6.1级地震。可见水库可能诱发地震。但对此尚有不同意见,认为仍然是构造性地震,而不是诱发地震,故还需进一步探索。

1.2 化学影响

化学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水质。

1.2.1水库建成后,水流速度减缓,水库的澄清作用显著,水的感官性状可有所改善。但是流速降低以后,水库的稀释扩散自净作用降低,如果水库周围有污染源存在,必将对水质带来恶化的影响。由于水库蓄水,水位升高,水压力加大,库区如有有害矿物,可被水淹没或通过岩体裂隙、溶洞外渗,也可造成水库水质污染。

1.2.2水库泥沙可以吸附污染性元素(铅、汞、镉、砷等),从而改变水中化学元素的性质,影响水质。如水中汞易被泥沙吸附而沉淀,在底泥中转化为硫化汞,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

1.2.3当库内排入大量的有机物质(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使氮、磷元素增加,促进水库内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生长,而大量的藻类在水面又形成密集的“水花”。这时,将耗去大量溶解氧,使水质恶化,水库逐渐富营养化。这种富营养化的水库,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不能养鱼、灌溉,水体原有生物区系发生改变,整个水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库一旦富营养化后,很难恢复本来面目。怎样预防水库富营养化以及如何治理富营养化的水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3 生物影响

1.3.1 水库建成后,改变了库区及周围的环境条件,如水库淹没、库水位的变化等可影响沿岸生物的生长,原有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植物群落改变,水库的岸边常生长一些浮叶及挺水植物。这种植物群落的变化可以导致水库周围的早泽化。

1.3.2修建大型水库,还影响到鸟类及一些哺乳类动物的天然觅食及栖息地,这种生活环境的改变将引起动物的重新分布。对于珍贵动物,必须加以保护以防绝种。

1.3.3对鱼类的影响,也是特别严重的,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修建大型水库,能形成广阔的水域,为养鱼提供良好条件。但同时也改变了鱼的生态环境。如河流建坝以后,切断了洄游性鱼类减产,甚至绝种;鱼类产卵场的淹没破坏,影响鱼的繁殖;由于下游水文条件改变,引起鱼类饵料生物的变化,也直接影响鱼类的经济产量;高坝溢流,水流翻滚,卷入大量空气,造成水中氮气过饱和,可使鱼得气泡病而死亡。如何采取措施,保持原有鱼种,发展渔业生产,这是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对人类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考虑是否会造成疾病的蔓延,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为水库建成后,淹没区扩大,库边往往是杂草丛生的沼泽地,为许多传染性疾病的昆虫(如疟蚊),钉螺提供了滋生的场所。对此,必须引起充分的注意。

兴建水库,可获得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的综合效益,大大改善了人类生活条件。但也可能使人类的社会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情况。

2.1 土地的淹没损失:大型水库蓄水后,不可避免地要淹没大片农田,这对人多地少的国家而言,是一个严重问题。淹没损失的补偿,是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慎重对待。

2.2 移民问题:水库淹没带来的大量居民及工厂的迁移和安置也是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要统筹兼顾,妥善解决。

2.3 文物古迹,铁路公路,桥隧涵洞,矿产资源等遭受淹没问题,需要慎重对待,妥善处理,有些可能拆迁,有些不允许淹没又不能拆迁,这就迫使工程的规划设计改变方案。

2.4 景观影响:一般来说,大坝和水库可以使自然界景观增添光彩,成为旅游圣地,但这必须事先注意到避免设计与施工中破坏景观(如刊发林木,乱设取料场等)。在水库水位変幅区,也要考虑库岸的草木植被。

此外,施工时的污染(噪音、污水、灰尘等污染),泄流水雾等都是工程兴建带来的环境问题,都必须认真对待。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兴建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全面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由此衡量水利工程开发兴建的利弊,并提出对策和措施,这是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施成熙、梁瑞驹编,陆地水文学原理,中国工业出版社,1964年。【2】 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编,径流形成原理(讲义),1980年。【3】 南京大学地理系,中山大学地理系合编,普通水文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4】 R•K林斯雷等著,工程水文学,水利出版社,1981年.【5】 Raudkiui,Arued J., Hydrology, Pergamom, 1979年。

【6】 Donald M.Gray, Handbook on The Principles of Hydrology, IHD,1970年。

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思考 第6篇

关键词 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3.072

饲料资源是指一些能用作家畜饲料的资源,一般是指各种天然饲料物质,经过适当的加工和处理一些矿物质、动植物,使其成为饲料,满足养殖的需要。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各种动植物、矿物质丰富,如小麦、豆类、玉米等常规饲料和玉米酒精糟、苹果渣等非常规资料等都可以被开发利用,十分有利于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对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可开发利用的饲料资源

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结合当地的资源储备情况,多针对一些易开發、潜力大、数量多、需求大的资料。而玉米、苹果、葵花等是乡镇中常见的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具有可行性。

1.1 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的原料是玉米,通过将玉米脱胚、碾碎、过滤渣滓、提取淀粉得到黄浆水,对其浓缩和干燥处理后所得的产品即为玉米蛋白粉。如果利用湿磨法加工,会形成20%~70%的粗蛋白质,其含量比玉米还高[1]。这种蛋白粉含有丰富的纤维、胡萝卜素、铁、天然黄色素及氨基酸,更易消化,相比豆粕、米粉,有更高的饲用价值。在畜禽饲料中,玉米蛋白粉的含量约为60%;在鸡饲料中,为了保证鸡的采食量,以低于5%为宜;而在猪饲料中有15%的用量,猪食用玉米蛋白粉有助于其消化,有较好的适口性。玉米蛋白粉还可以与豆粕搭配使用,达到平衡氨基酸的目的,同时肉牛和奶牛饲料中也可加入玉米蛋白粉,但添加量约在30%[2]。需要注意的是,玉米蛋白粉在使用时要检测霉菌的含量,在育肥牛羊时要注意适量,避免对动物健康造成威胁。

1.2 玉米芯

玉米芯即玉米脱粒后剩下的穗轴,占玉米质量的20%~30%。玉米芯含有较丰富的营养,包括0.5%~0.7%粗脂肪、50.0%~52.9%可溶性无氮浸出物、32.0%~36.0%纤维素、2.0%~6.0%粗蛋白、30.0%~33.1%粗纤维、3.2%~3.5%粗灰分、35.0%~40.0%粗纤维和半纤维素[3]。主要用作草食动物的饲料,而且使用方式简单,只需用粉碎机将其粉碎后用水浸泡,在混合到其他饲料当中即可。而且玉米芯饲料有非常多的益处,既能节省饲料,又能帮助家畜消化。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干喂玉米芯,以免消化不良,要按比例搭配其他饲料。玉米芯作为饲料使用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节约,将很多丢弃的玉米芯回收利用,喂养家畜,育肥效果良好。

1.3 苹果渣

苹果渣是由果核、果皮、残余果肉等果汁加工剩余的副产品组成,其本身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矿物质、可溶性糖、纤维素、维生素等。将其做成风干做成饲料后,成分更是多样,包括26.94%粗纤维、7.56%粗蛋白、50.0%~52.9%可溶性无氮浸出物、3.95%粗脂肪、2.23%粗灰分、0.09%磷和0.24%钙。同时,苹果渣饲料中含蛋氨酸、赖氨酸高出玉米1.2倍、1.7倍,含铁量高出玉米4.9倍,维生素B2的含量高出玉米3.5倍。另外,无氮浸出物中总糖的比例高于15%。

苹果渣饲料已经有了一定的开发,但由于苹果渣中水分含量达75%~80%,易腐烂、降解,既不利于存储,又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自然晾晒、人工干制、鲜渣贮存等是目前常用的保存方式,自然晾干易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人工干制则需要大量的投资,这两种方式的弊端比较明显。而鲜渣贮存安全可靠、简便易行、还可作为多汁饲料喂养家畜。将苹果渣和玉米秸秆一起存储,具有很多好处,如适口性强、廉价、营养高、味香和质软。苹果渣主要用于反刍动物的饲养中。

1.4 葵花盘

葵花盘是取出葵花籽后剩余的部分,将其用作饲料也属于废物利用。将葵花盘制成饲料后营养丰富,含有5.04%粗脂肪、6.9%粗蛋白、25.5%中性洗涤纤维、18.0%粗纤维、14.2%粗灰分、0.12%磷、45.6%无氮浸出物、1.23%钙和25.2%酸性洗涤纤维。并且,无氮浸出物和粗蛋白的含量几乎与粮食中的含量持平。此外,芳香果胶也是其中一种成分,作为多糖,制成饲料,能够提高牲畜的食欲。

葵花盘制成饲料的方式十分简单,只需撕成小块后用粉碎机将其粉碎即可成粉。这种葵花盘粉的营养价值极高,相当于大麦的70%~80%,玉米的60%~65%。即可直接喂养,又可配比其他饲料喂养。葵花盘若不制成粉,也可以青贮,或与玉米秸秆混贮,比例为1∶3。混贮的方式能够提高营养价值,有3.2%粗脂肪、49.6%无氮浸出物、7.4%粗蛋白质、10.2%粗灰分和20.2%粗纤维。

1.5 马铃薯渣

马铃薯是第四大粮食作物,其价值不言而喻。马铃薯加工过后剩余的残渣含有4.1%~4.9%粗蛋白质、8.4%粗纤维、0.14%粗脂肪,将其用作饲料,缺乏营养价值,且适口性差,虽然干渣和鲜渣都可以作为饲料使用,但品质较低,能够混合其他饲料使用是最好的。另外,也可以将马铃薯渣和秸秆一起青贮,既增加了钙、粗蛋白、磷的含量,又降低了粗脂肪、干物质、粗纤维的含量。

2 促进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首先,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可以弥补饲料供需不足的现状,但非常规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易受原料配比的影响,不同的比例其粗蛋白、干物质、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均有所不同。因此要研究合理配方,多次试验,保证最终的配方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原料中的养分,提高消化率。其次,加工方式的不同、原料来源的不同会对饲料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设计配方前要做好营养成分的测定工作,在日粮的配置中平衡营养素的浓度。保证其营养价值能够满足畜禽的需要。再次,在饲料合成过程中需要用一些方式来提高商品的价值,如香味剂、色素、抗氧化剂的使用,及氨化、制粒、粉碎、发酵等处理。最后,为了保证饲料的安全性,要严格检测原料中的有毒物质或抗营养因子,用添加剂或通过特殊的加工处理方式来消除其毒副作用。

3 结语

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给饲料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现有的饲料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必须要大力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玉米蛋白粉、玉米芯、苹果渣、葵花盘、马铃薯渣等都是一些常见资源,平时的利用率不高,大都当作废料处理,但将其制作成饲料营养丰富,既能缓解资源紧张问题,又能变废为宝,满足养殖业的需要。同时,还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涂远璐,孟梅娟,高立鹏,等.体外产气法评价南方农区非常规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J].江苏农业学报,2015(4):855-864.

[2]谷子林,陈宝江,陈赛娟,等.我国家兔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养兔,2012(11):4-7.

[3]楼立峰,范京辉,章学东,等.桑叶粉作为家禽饲料资源的研究概况[J].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63-1666.

邯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第7篇

一、邯郸水资源及水系基本情况

(一) 水资源状况。

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部, 太行山东麓,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主要地表水源为清漳河、浊漳河、滏阳河, 主要地下水源为西部山区的黑龙洞泉域、东风湖泉域和东部平原的浅层地下水。邯郸多年平均水资源自产总量为13.3亿m3 (其中, 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1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11.05亿m3, 水资源总量为扣除二者重复计算量) , 通过跃峰渠年均从境外调水约3亿m3, 利用岳城水库和卫河水量0.8亿m3左右。人均水资源量仅157m3, 在全省排最后一位, 属极度资源性缺水地区, 水的供需矛盾突出。

(二) 水资源的年内和年际变化。

邯郸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23mm。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 降水特点年际变化大, 时空分布不均, 年降水的76%集中分布在汛期6~9月间, 常形成灾害性暴雨, 而春季农作物生长需水季节又常形成“十年九旱”的局面。

受年降雨量变化影响, 枯水年和丰水年交替出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持续干旱, 邯郸曾一度面临“水荒”, 河道干涸, 水库空“腹”。进

□文/冯蔚

入21世纪以来, 太行山山区年降雨量回升, 岳城、东武仕等水库蓄水较多, 2004~2009年均调蓄水量约6.4亿m3 (其中, 岳城4.3亿m3, 东武仕2.1亿m3) , 两库均多次利用汛前弃水实施向境外调水。

(三) 水系及水利工程概况。

邯郸河流属海河流域南系, 主要有漳卫河、子牙河、黑龙港、马颊河四大河系, 漳河、卫河、滏阳河、洺河、老沙河等骨干河道。几十年来, 邯郸修建了大批水利工程设施, 形成了13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现有水库80座, 总库容为15.57亿m3, 兴利库容8.55亿m3, 其中大型水库2座, 中型水库4座, 小型水库74座, 主要分布在西部6个县 (市) 区。万亩以上灌区18处, 其中大型灌区4处, 中型灌区14处。中小型蓄水闸151座, 其中中型21座, 总蓄水能力为3, 950万m3。现有机电井97, 512眼, 年提取地下水16亿m3。

(四) 水环境状况。

由于邯郸市老企业多、生产工艺落后以及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 导致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外排, 全市年废污水排放总量为1.6亿m3, 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境内主要河流除漳河岳城水库以上段水质较好外, 全市半数以上河道水质属Ⅴ类或超Ⅴ类水, 局部河段甚至丧失使用功能。洺河、卫河常年没有地表径流, 河道内全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水质全部为劣Ⅴ类。邯郸的“母亲河”———滏阳河, 除东武仕水库出库断面为Ⅲ类外, 磁县以下段属V类和劣V类。地表水污染已波及到地下水质, 东部平原70%的浅层地下水基本上已不能作为生活水源。

二、邯郸水资源利用现状

目前, 邯郸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事业的发展已基本实现了骨干防洪除涝体系完备、重要工业和农业高产区供水有保障、水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抑制的发展环境, 尤其是在供水保障方面, 水利工程每年平均向800万亩耕地提供水源13.3亿m3, 向邯钢、马电等重点企业提供水源4.3亿m3, 生活和生态用水2亿m3, 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目前全市水资源形势仍然存在着缺水、透支地下水、水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

(一) 邯郸地下水超采严重, 水资源供需形势非常严峻。

据水利部门统计, 2004~2009年全市年均实际用水量20亿m3, 其中用地表水4亿m3、占总用水量的20%, 采用地下水16亿m3、占到总用水量的80%, 地下水严重超采, 目前已远远超过了地下水的可开采量, 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近10年间, 东部平原浅层地下水位下降1.06~13.35m、下降速率为0.52m年, 深层地下水下降4.72~17.57m、下降速率为1.49m/年, 已形成了东杨庄、天台山等四大漏斗区, 浅层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已达1, 504km2, 深层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已达1, 034km2。

按照邯郸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分析及河北省用水定额测算, 考虑到人口增长、城市建设发展规模、项目建设以及火力发电用水的协调配套增长, 预计2010年全市工农业、生活和生态总需水量将达到34.8亿m3左右, 通过水源调节和节水、中水回用等措施, 加上南水北调每年分配邯郸3.5亿m3水量, 水资源可供量预计可达到25.3亿m3, 将缺水9.5亿m3, 如果保持现有供给水资源总量不变, 且没有新开水源地的情况下, 仍靠超采地下水补给, 不仅不能实现水资源供给平衡, 其所造成的生态恶化后果将无法想像, 缺水将严重制约邯郸经济社会发展。

(二) 水资源利用率低

1、主要河系、水库和灌区利用率低。

据统计, 2004~2009年邯郸主要河流漳河、卫河、滏阳河、洺河、老沙河年平均总来水量15.36亿m3, 实际年利用量2.75亿m3。大中型水库经过除险加固后已基本能够达到原设计的防洪标准, 但水库汛限水位兴利水位 (正常运用最高水位) 并未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调升, 调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2004~2009年大中型水库年均调蓄水量7.16亿m3。小型水库由于建设标准低, 安全隐患较多, 基本上没有调节水量。灌区干渠工程比较完备, 但支斗农毛渠不配套, 工程老化失修, 灌区利用率较低。18处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42万亩, 2005年实灌溉面积仅53.88万亩。

2、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 存在着“利用率低、近水远调”的现象。

前几年, 邯郸进入相对丰水年, 岳城水库来水较多, 由于防洪需要, 每年弃水量约3亿m3。东武仕水库近年来也有不少弃水, 2004年曾向邢台、衡水输送水源1, 816万m3。2004~2009年两大水库利用弃水先后实施了济淀、济衡、济沧、济鲁等多次境外输水, 年均输送水量2.1亿m3。2006年春, 岳城水库又通过漳河向沧州输水1.2亿m3。此外, 河北的邢台、衡水、沧州, 山东的聊城、德州, 还有天津等地, 近年来纷纷要求从邯郸调水。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一是认识上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 在工业化大发展的形势下, 农业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水源涵养观念淡薄, 用水经费得不到保障。近年来, 邯郸仅2004年从岳城水库调水4, 500万m3回补地下水, 2006年从岳城水库调水5, 000万m3用于农业灌溉, 大量的岳城水库的水卖向境外;二是水源上的原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 邯郸进入相对枯水期, 岳城、东武仕等水库蓄水较少, 水源没有保证。为保证邯郸生活用水和邯钢、马电用水, 不得不大量挤占农业用水。渠系工程由于10多年来无水可蓄、无水可调, 大都被闲置起来, 不少渠道老损毁坏严重, 有的甚至被老百姓平渠种田;三是工程上的原因。邯郸骨干河道和干渠以上工程比较完备, 但渠道调蓄工程和田间支斗农毛渠系不完善。如, 跃峰渠上没有一座调蓄工程, 卫河、卫运河没有河道, 拦蓄工程, 漳卫河骨干蓄水工程也较少, 难以保障灌区渠道的引水规模和标准。同时, 邯郸现有水利工程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 由于人为和自然破坏, 工程建筑物老损占66.8%, 渠系利用系数仅0.4左右;四是机制上的原因。过去浇地靠政府、工程靠集体、收费靠提留的机制目前已不复存在, 而新的灌溉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导致灌区管理单位连年水费亏欠, 运转艰难, 也导致了灌区用水逐年减少, 灌溉面积逐年萎缩。

怎样谋划邯郸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呢?笔者认为, 针对邯郸市实际, 要站在全局的角度,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在处理好近期和远期, 大项目与小工程规划配套, 打破各自为政格局的基础上, 努力构建水源开发、城乡经济社会建设和灌溉一体化发展, 实现水资源经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三、开发利用的思考

针对邯郸目前缺水形势, 当前急需我们做好的文章是如何利用“近水楼台”的优势, 研究用好岳城水库水, 争取多买水, 用好外调水、过境水和弃水, 把岳城水库以及卫河、卫运河3亿m3的可用水留在邯郸, 并使之循环起来, 充分利用, 尽量多地弥补邯郸市用水缺口。

(一) 要先行调水, 实现沟渠通水。

邯郸现有的民有渠、团结渠、东风渠横贯南北, 渠系工程比较完备, 只要有水, 就能引蓄。制定用水政策机制, 落实调水经费, 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统一规划, 调节使用, 使之更好地发挥服务农业的功能, 实现效益最大化。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工程建设, 实现骨干渠道通水后, 对原有河渠排水体系进行清淤、扩挖、疏通, 并修建一些拦水坝、橡胶坝和闸涵等, 完善民有渠、滏阳河、东风渠、卫运河四大工程体系, 即可实现岳城东武仕两库贯通、四大工程体系联网、互为调剂、优化调度的格局, 利用骨干渠道提水, 不仅可实现沟渠通水, 改变多数沟渠河道常年干涸的局面, 而且使农民受益。在此基础上再利用1~2年时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就可建成“水系大循环”的邯郸水网。这样, 除汛期外, 冬春也可实现“河渠有水, 丰蓄枯用”的目标, 不仅能满足东部平原13个县的农业、工业生产, 补充地下水, 涵养水源, 为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还能保证邯郸市主城区约2, 000万m3的生态和景观用水, 为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水源保障。

(二) 落实两项保障措施, 创新用水和管水

机制, 实现改善生态、造福农民、水润邯郸的目标。岳城水库建在邯郸境内, 水源多年来一直都是优先满足邯郸。在这次调研中, 岳城水库负责人表示, 可以低于现行水价政策保证邯郸用水。邯郸只需用较低投入, 即可获取巨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按每年引岳城水2亿m3, 引卫河、卫运河水1亿m3测算, 便可实现恢复、改善、扩浇面积150万亩, 不仅可减少地下水开采, 还可以回补地下水。几年后, 东部平原县大部分耕地可实现地表水灌溉, 整个水源环境将得到很大改善。同时, 河水养分足、水温高、费用低, 不仅可肥地增产 (按每亩地增产50斤计算) , 而且可为农民节省大量生产成本。据测算, 年可增产粮食约3, 750万公斤, 农民节支约6, 000万元。二者相加可为农民增收节支1亿元左右。此外, 还可满足邯郸主城区约15km2的生态和景观水面用水。这个目标一年就可见效益。

邯郸市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 财政有能力对农业用水给予支持。建议我们继免收农业税后, 在农业水费上制定适当的财政补贴或免收农业水费政策, 改善农业用水条件, 促进农民增收。按照上游建水库调蓄、中游层层筑坝拦截、下游建塘坝蓄积补源的总体思路, 根据邯郸降水季节集中的实际, 积极探索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 做到蓄住天上水、拦住过境水、节约地下水、生态涵养水。同时, 结合文化旅游, 加强景观水利建设, 打造旅游开发新亮点。

一是西部山区要做好“引水调蓄文章”。充分考虑水资源的供给总量问题, 把培植新的水源点作为重点,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积极开辟新水源, 抓好水源工程建设, 千方百计增加供水量。制定科学、可行的调蓄水工程建设规划, 确定中长期引水、保护、开发的目标。实施沿途梯级开发、拦蓄塘坝工程, 开辟后备水源, 为漳河、跃峰渠尽量多的拦蓄汛期降雨和山区径流, 加大拦蓄补给量, 不断丰富漳河、跃峰渠的来水量;科学合理调整岳城、东武仕等大中型水库的汛限水位和兴利水位, 增大调蓄水量。

二是主城区结合城市规划做好“水生态景观文章”。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按照“城市河道公园化”的治水模式, 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 充分利用主城区周边现有水利工程布局和水资源条件, 实施“连通两库、规划三湖、整治五河”工程。具体思路是:通过河渠连通岳城、东武仕两大水库;规划利用渚河、支漳河分洪道梯级拦蓄造“南湖”, 整修齐村大坝造“西湖”, 整治黄粱梦围堤造“北湖”;整治滏阳河、沁河、渚河、支漳河分洪道、输元河。如此, 主城区将形成以滏阳河、引岳济邯输水管线两经, 渚河和支漳河、沁河、输元河三纬, 经纬成“日”形, 南、西、北三湖环绕, 丛台、赵苑、滏阳、龙湖、罗城头五“湖”点缀, 河湖相连, 水水相通的城市水系框架, 建成集防洪、供水、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亲水乐园, 形成“碧水萦回、温润叠翠、灵动祥和”的古城秀丽美景。

三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各县 (市) 要做好“水林经济链”文章。邯郸各县 (市) 大都有河渠穿绕城区, 要结合城镇建设、工农业供水、河渠绿化、景观开发, 坚持高起点统筹规划, 每建一处工程, 就要形成一个亮丽的景点, 既形成水城环绕的景观, 又做成能发挥防洪、灌溉、生态效益, 打造“一泓清河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生态水利新亮点。

浅谈克州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8篇

1 克州的水资源

我州有克孜河、托什干河、盖孜河、库山河、恰克马克河、布谷孜河等六条主要河流。自治州成立50多年来, 在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建设成了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截止到2010年, 共建成中小型水库12座设计库容10300万立方米, 最大蓄水量9800万立方米 (其中:中型水库两座) ;水利引水枢纽工程9座, 引水规模157.5立方米/秒, 年引水能力7.75亿立方米。 (其中:中型引水枢纽工程5座, 引水规模145立方米/秒, 年引水能力6.50亿立方米。小型引水工程4座, 引水规模12.5立方米/秒, 年引水能力1.25亿立方米) ;各级各类渠道6000余公里 (干、支、斗三级防渗渠道1700余公里) ;各类渠系建筑物近万座;永久性堤防16公里;机电井660余眼;灌溉面积近110万亩;形成固定资产超过7亿元, 初步形成引、提、排、供水水利工程灌溉体系。在防洪减灾, 发展自治州国民经济, 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保护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克州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的是:

2.1 夏洪

各河上游均无拦河调节水库, 大多引水设施十分简单, 年年防洪, 年年遭灾。良田冲毁, 房屋倒塌, 洪旱交错, 损失巨大。

2.2 盐碱

多年来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过量引洪, 管理粗放, 重灌轻排, 引入的水大半渗入地下。

2.3 生态破坏严重

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的需水量没有得到很好重视, 以致大量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等现象日趋严峻。

3 近期开发利用克州水资源的重点

要管好用好现有水利工程, 抓好平原骨干工程的建设, 总结多年来水利建设的经验。水利建设要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 必须全面的解决水土平衡、引水平衡、生态平衡三大问题。克州的工农业和商业经济基础的建设主要在平原, 水利要为之服务, 因此, 我州水利工作的重点在平原。具体措施是:a.抗旱: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 以节流为主, 狠抓灌溉管理, 改进灌溉方法, 推广先进技术, 降低灌溉定额, 提高水的利用率, 为此要健全水管制度和责任制, 大抓田间配套工程。组织好好水库的调节运行, 搞好防渗。b.防洪:以河道治理和龙口修建为主。c.治碱: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因地制宜, 讲究实效控制灌溉与工程排水。

4 对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几个问题的看法

4.1 地表水、地下水结合起来开发利用

在克州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有两种看法, 有的主张开发利用地表水的方式, 不主张开发利用地下水, 主要是成本高, 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有的主张抽取地下水, 随用随取, 适时适量灌溉, 控制地下水位防止盐碱化。这两种看法从理论上, 技术都是可以办到的, 但实际却难以办到, 而且也是不经济的。所以在克州要大力开发利用地表水, 又要适当开发利用地下水, 结合起来开发利用。

4.2 节约用水, 合理利用水资源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州用水量在不断增长, 不少灌区缺水日趋严重, 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满足社会各方面的要求, 加速我州经济的发展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从社会发展和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发, 需要更多的水资源。由于“开源”受到很大限制, 我们只有合理使用现有水资源, 从“节流”方面想办法,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节约农业用水。这是因为农业耗水量大, 节约的潜力也大。目前我州绝大部分农业用水用于灌溉, 而常规的灌溉方式蒸发、渗漏损失大, 有效利用系数低。我州有一些地区大水漫灌, 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

在节约农业用水方面, 要做的工作很多, 主要是发展设施农业, 改善地面灌溉, 完善工程配套, 因地制宜发展喷灌滴技术, 大力改进灌溉管理, 合理利用水资源。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对水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作为水利工作者唯有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新的方法, 才能伟为克州的跨越式发展添砖加瓦。

摘要:结合实际, 重点探讨了克州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关键词:克州,水资源,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袁浩鑫.材料与装饰艺术[J].装饰, 2004 (, 10) :89-90.

现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9篇

一、我国城市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1、水资源不足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 北方降水不足, 河流稀少, 因此, 很多北方城市都存在着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 笔者发现, 北方缺水城市大多存在着水源单一的问题, 缺乏辅助水源。比如, 郑州的大部分城市用水都依靠黄河水, 我国西北的大部分城市用水都依靠河流。另外, 很多城市缺水严重, 因而大量地开采地下水, 一些耗水量比较高的企业受到利益的驱使, 也在厂房私自打井抽取地下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造成了海水入侵、地面下沉和河道干枯等严重的后果。

2、污染严重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部分企业排污不当, 以及农村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使得我国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水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据统计我国80%的水域和45%的地下水已被污染, 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目前我国江河湖泊70%被污染,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很多城市的地下水均出现了水质富营养化、铁锰超标等问题。

3、浪费严重

目前,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严重的浪费问题。在工业用水方面, 我国的工业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高耗水、高耗能和低产出的现象十分严重, 洗浴以及洗车等行业对水资源的浪费尤为严重。再比如, 我国的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单位用水量比国外同行要高出很多。在生活用水方面, 我国居民的节水意识比较单薄, 生活用水中浪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

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既满足当代人

对资源的需求的情况下, 不损害下一代人需求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城市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必需品, 也是城市安全的重要风险。因此, 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

1、增加水源

针对很多城市供水水源单一的情况, 开发不同种类的水源, 增加辅助水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增加水源的第一种方式是海水淡化, 我国有着十万千米的海岸线, 同时又有很多的城市是滨海城市, 这些滨海城市大多具有非常强的经济实力, 因此具有海水淡化的可能性。目前, 我国天津、烟台等地区的海水淡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这些成功为我国的海水淡化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发展水循环利用

水的循环利用是解决目前水资源缺乏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水的循环利主要包括雨水再利用、污水处理以及跨流域调水三个方面。雨水资源化是解决目前水资源匮乏的重要渠道之一, 它具有直接性合经济性的特点。目前, 雨水资源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雨水储留设备, 通过屋面的雨水拦截来利用雨水;二是通过改善城市的绿化面积来改善城市的小气候, 产生一定的生态环境效应。

我国的无数排放量十分巨大, 同时这也表明污水处理有着很大的潜力。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污水处理的研究和规划, 二是筹措资金, 建立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并且使之正常运作。三是通过改造城市的排水系统来实现雨污分流。

跨流域调水, 是通过将水资源较丰富地区的水资源调到水资源缺水问题。目前我国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将南方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北方缺水地区,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北方的缺水问题。目前, 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案例, 如南水北调、引滦入唐等等。

此外, 洪水利用也是解决水资源缺乏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对洪水资源进行拦蓄, 将其适时地转化为一定可利用的水资源,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3、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首先, 应当完善和水资源相关的法律。目前, 我国水资源的管理存在着多部门交叉管理的现象, 部门之间的交叉和纠纷比较多, 缺乏统一的管理。新《水法》的实施,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水资源管理混乱的情况。另外, 通过界定水权, 能够提高农民的节水灌溉意识,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 政府应当通过一定的宣传来提高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政府要加大宣传的力度, 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 使人们了解因节约用水带来的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激发人们节水的主观能动性, 让人们充分认识因节约用水带来的现实利益及长远收益。从而可以使人们自发地节约用水、减少污染。

最后, 应当充分利用价格杠杆, 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调查显示, 水价对于居民的用水态度能够产生重大影响。据调查, 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的2%以下时, 对居民心理影响不大, 易导致用水浪费现象发生;占2%~5%时将引起重视, 居民开始关心用水量;大于5%时则会有较大影响, 并注意认真节水;超过10%时影响很大, 将考虑水的重复使用。

总之, 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需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通过海水淡化的方法来增加水源, 另一方面应当通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节约用水来提高水的利用率, 达到“节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效琴:《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南开大学, 2007年。

[2]姚倩倩、王伟锋、邓爱丽、鹿新高、庞清江:《城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0 (02) 。

现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0篇

1.1 水文监测的概念

水文监测是指对为了对水资源进行管理、保护、调度、配置等而对水质和水量进行监测,它是从水文概念中所产生的一个新的名词。通过水文监测可以有效地管理水资源,而且对于水利工作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水文监测是水文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构成部分,注重水文工作中对水文监测的拓展、延伸也是发展水文工作的客观需要

1.2 水文监测的作用

水文监测对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管理、管理和保护水资源、对旱涝水灾的防御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监测同时也是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水资源的质量及其变化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测、分析、评价和控制是水文监测的主要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同时也为政府和国家对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等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因此,水文监测对于水利工作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3 水文监测的特点

当代的水文监测有传统性、及时性、随机性以及标准性4个主要特点。对水资源进行循环的有规律的检测和记载的过程反映了水文监测的传统性,它是进行水文监测最基础的工作;水文监测的及时性主要是指通过水文监测可以对于突发事件(例如洪水)等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传达,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决策和调度工作;随机性主要是指在进行水文监测时需要考虑很多不确定性的方面,主要是因为发生旱涝等灾害的时间、地点等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水质的变化也存在突发性;而标准性则是指进行水文监测是要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参照《水情拍报标准》、《水文测验规范》等进行规范进行[1]。

2 水文水资源监测服务于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几个方面

a)有利于水资源的配置。通过对一个区域、流域或者跨流域的水资源的发展趋势和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利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对产业进行调整,在宏观和战略上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b)有利于水资源的管理。通过水文水资源的检测能够为取水许可、分配水资源、转让水权及其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关方面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c)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通过水文水资源检测可以对水质进行检测,例排污口、饮用水的水源地、行政区的交界处、国际河流等,如果发生了重大的水体污染事故还可以进行快速的检测;d)为水环境、水生态管理保护服务。可以进行水资源的管理,为水资源提供监测和预报工作,有利于生态坏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e)有利于水资源的调度。通过水文监测所服务的水资源调度包括:实时或年纪间的调度、跨水域的调度、区域不同水体调度、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调度、将洪水进行资源利用等,并对这些调度进行检测、分析以及预报。

3 水文水资源监测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3.1 防洪工程的兴建改变了水文要素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和城市为了防洪对重要河流和大型的水库进行了加固和治理,还有的城市为了美化市容或者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了水土保持工程、拦河枢纽工程、堤坝建设等工程,以及对于地下水的超量采取等,这些方面的工程建设通过闸门对水流量进行了控制,从而影响到同济水位的流量以及流速,使水文要素发生了变化进而改变了原有的水文要素的相关规律。这也就直接影响到了对水文资料的分析和水情信息的提供。针对这种现象的产生,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水文水资源进行监测,水资源的管理部门要对于水位流量的关系产生的变化、测流方式的精简工作、测流系数的相关实验、水位流量单值化等进行相应的资料收集、研究和分析的工作。

3.2 水文监测采用了新技术扩大了水文作业的范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在进行水文监测时引入了先进的系统和技术,如固态存储、遥测系统、超声波水位计、微机测流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这就要求进行水文测试的工作人员要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使对水文从业人员的一个挑战。各水文工作单位要在及时引进新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3.3 水文监测模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目前在全国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已经建立了很多的橡胶坝和拦河坝,这些堤坝的建立严重影响到了水文的监测工作。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些水文站的建立影响了水文数据以及水文要素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了水文资料以及水情信息。所以相关的水文监测站要随时掌握河道的洪期规律、水域内相关工程的情况,以根据这些规律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相应的管理部门对水文资源的一些要素如水位流量、测试方式、测流系数等进行试验、分析和研究。此外也存在一些人类的活动给水文监测工作带来了影响,例如跨流域调水、开发滩地、河道引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国家对农业种植结构以及治水方略的调整、水文断面的水流受到控制等等[2]。这就要求水文断面检测人员改变原来的的工作模式,抛弃原来只对检测断面进行坚守的工作方式,加大水量巡测、强渠道测流、控制引水口的工作力度,提高水文调查的工作。

3.4 资料整理与测验工作的不匹配导致资料整编对测验工作指导困难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水文资料几乎都由计算机进行编整,计算机编整造成了原始资料的检查、流域内观所有测点的一致性检测等都存在不足,尤其是容易导致上下游水流出现偏差、个别观测点的资料编整不合理等现象。所以在采用计算机进行资料编制的前后要通过上下游水量的核对、分析水量是否平衡、参照降雨流径等方式严格审查观测资料的合理性,以此来提高计算机编制水文资料的可信度和质量水平。

3.5 不能够将日常的监测工作和资料的分析研究相结合使劳动重复

对于各水文站点的单值化分析、泻流曲线的率定、水位流量关系的分析等应该引入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文监测站相应工作人员的劳动,还能够提高水文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6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急协调能力不够

由于水文监测相应的设施设备落后,使得水文监测对于水质、水量的检测等都缺乏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对于水文监测的基础设施的相关建设加以重视,尤其是对于应急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建设,以提高水文监测的精度和应急防范能力。对常用的检测设施和设备进行完善的同时也着重提高水文监测系统自动检测预报的功能、水文监测系统的快速性、智能性,并加大对重点的水域和地区进行自动检测系统的普及,通过以上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水文水资源的综合能力,还能够使水文水资源的管理符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

3.7 水文水资源监测的服务意识不够进而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作为水文水资源的从业人员一定要有使水文信息社会化、公开化,让水文资源作为社会的公共资源为广大民众所使用,以胜任水文水资源监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中所担当的角色。通过充分发挥水文水监测信息的作用来为社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和支持。

4 结语

通过水文水资源监测,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进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水文水资源监测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政府在进行引导改进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一位水文监测的从业人员从自身做起,提高职业素养,完善水文水资源的监测工作,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

参考文献

[1]孙长风,马刚.刍议水文监测与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的关系[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6(03):22.

[2]林祚顶.水生态监测分析[J].水利水文自动化,2008(04):98-99.

绘本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1篇

一、选择“绘本”作为课程资源的原因

绘本是一类以绘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以读图为主的绘本阅读,正好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绘本中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夸张搞笑的语言、丰富的色彩和简洁而有韵律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二、“绘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获国际大奖的作品和畅销经典可以作为课程资源的首选。这些作品无论从艺术价值、特殊创意,还是从图文和谐、寓教于乐等方面都是有品质保证的。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逃家小兔》《月亮,晚安》《爷爷一定有办法》等。

如何在这些获奖作品中做出选择呢?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选择篇幅适中、故事情节简单、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绘本。这类绘本能够让学生感觉亲切而有趣,容易参与。例如:《一颗超级顽固的牙》《大卫,不可以》等。

2.多样性原则

选择的绘本在类型、主题和表现形式上要力求丰富、多样。

(1)选择充满幻想和冒险趣味的绘本,对学生来说,绘本的趣味性是第一位的。充满幻想和趣味的绘本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和想象力。

(2)选择一些资讯类的绘本、情绪管理的绘本、训练逻辑推理能力的绘本等,帮助学生发展多种能力。例如:《神奇校车》系列。

3.参与性原则

(1)选择文本呈现方式富有想象力,文字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绘本。这类绘本文字朗朗上口,学生乐于朗读,也能从中体会到文字节奏和韵律的美。

(2)选择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

对话丰富的绘本。这类绘本能发挥学生的表演天分,通过几个人的合作将绘本精彩的故事表演出来。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秋秋找妈妈》《最强大的勇士》都适合进行绘本表演。

(3)选择一些可预期故事结果的绘本。读这类绘本时,学生就会像福尔摩斯一样,做一个小侦探,不放过绘本中任何一个细节来推测故事的结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观察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绘本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1.享用绘画呈现之美。好的绘本,每页图好像都会说话,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其图画往往用诗一般的笔触,细腻、含蓄、优美地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与感觉,符合低年级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读图”时期,绘本以美观的图片提供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儿童非常自然地进入绘本的世界,在愉悦的翻阅中,养成捧起书来读书的习惯。绘本对低年级学生的智力、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激发和启迪,正是他们以后幸福生活的源泉。

2.巧用语言复现之美。绘本语言运用得体,多采用重复回环句式,韵律感十足,且与图画相得益彰,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如在《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中,光“因为“一词就出现了14次,在看图读文中既达到了识字巩固之目的,又避免了机械重复记忆的乏味。

3.随性诱导。绘本中蕴含着细节的描写、有趣的故事情节以及起、承、转、合的节奏设计,我们可以挖掘利用,引导学生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尽情品味阅读的幸福和满足。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与学生们一起去欣赏会走路的树、会说话的小动物、会飞翔的超人……随性诱导,同学们在专心聆听中欣赏绘本图画的悦目色彩,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韵律,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中感悟绘本的意境与意蕴,时而欢呼雀跃,时而眉头紧蹙,时而伤感泪流,时而笑逐颜开……

4.因势利导。从某种意义上说,绘本阅读是儿童生活本身的需要,它的本体价值,就是儿童生命价值的体现。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一边“读”着画中的语言,一边用耳朵听文章,心中还想象着故事情节,听、看、想同时进行,这是学生们平时读书所不容易做到的。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艺术审美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都会得到提升。

5.品味意蕴。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是一种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程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不仅是讲一个故事,学一点知识,还可以帮助儿童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21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我有友情要出租》教会儿童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儿童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向家人表达真挚的感情;《蚯蚓日记》教我们用儿童的视角来看世界;《爷爷一定有办法》每幅图下方画着的老鼠一家其乐融融,仿佛是人类世界的一个缩影;《獾的礼物》告诉儿童要学会给予,互相帮助,学会正确面对死亡;《一片叶子落下来》告诉我们什么叫生命,什么叫死亡,把我们这些大人很难解释清楚的事情讲得形象生动;而《石头汤》让学生们明白: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 付出越多,回报也就越多……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为他们建造起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中学语文电教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2篇

一.开发利用电化教学资源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 教师会越来越感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欠缺, 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 重视终身学习, 不断学习新知识, 掌握现代技术运用的理论与实践, 才能适应培养现代人的需要。电化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脱胎换骨”, 在当今信息时代, 教师只有具备现代教育思想, 掌握现代教学手段, 运用先进的现代化设备, 在传统教材中融进现代生活的内容, 传达时代的信息, 才能引导学生更加密切地关注现实和未来, 学以致用。

2.有利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 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 落实到学生, 教师需要用一些新的手段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的潜力。电教媒体以其特有的生动形象和声、光、色、动画、特技等表现 手段及表现手法,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科、学习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 (心理) 特点, 选择和运用合适的电教媒体于语文课堂教学, 既能让学生看有情景、想有思路、说有内容, 又能展示学习内容, 交流学习结果, 给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 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使学生通过看、听、写、议、评等一系列活动, 在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又动脑的同时, 不断锻炼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

3.电教手段的运用, 能够实现信息及时反馈

任何一门学科, 个别化的教学, 教师才可即时收到学生的反馈信息, 当场及时调整传授的方式方法, 消除学生学习中的障碍。如果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时, 则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对大部分学生很难实现反馈。语文写作教学更是如此。传统语文写作教学走的是“教师指导———学生写 作———教师评讲”这条路。教学中需要留较长时间给教师批阅, 学生的写作信息得不到及时反馈, 教师也无法及时消除学生写作中的障碍, 教学效率不高。电教媒体介入教学过程, 为教学信息的反馈、为教师调控教学过程或检测学习结果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和方法。采用合适的电教媒体进行写 作交流反馈, 反馈之及时, 反馈量之多, 反馈面之广, 都是传统反馈手法所无法实现的。对于教学中要求学习写作的环节, 笔者常常运用投影片出示学生分组当堂完成的写作片段, 通过小组代表自评、互评、师评等步骤, 或表扬, 或肯定, 或指正错误及不足之处。如此交流若干组写作内容, 使学生不仅明确自己所写内容的优劣, 而且也了解了其他同学写作的好坏,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取长补短的目的。

4.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信息时代正在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及获取知识的方法, 人们要求同时接受视觉与听觉全方位、交互式的感官信息。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电化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感官需要, 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充实、最具体的经验, 收到快速度、高质量的效果。

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 电教媒体传递教学信息速度快、容量大、通道宽, 这是毋庸置疑的。阅读分析教学中, 合理采用电教媒体, 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或向学生提供典型的分析材料, 作读析示范, 尝试交流, 不仅比单纯听读句子的感知效果好, 比当堂板书节约时间, 而且可以极大地加快教学信息的传递, 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冰心的《小桔灯》是一篇脍 炙人口的课文, 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 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作用,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投影片出示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方面的典型句子, 迅速、直观地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 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开发利用电化教学资源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 传统的教学观、知识观占主导地位, 把媒体视为传递知识的工具, 再现书本的知识, 学习者仍然处在被动状态, 学习者的自主性、创造性, 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教育技术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改善。而开发利用电教资源, 通过合适的途径, 则会较好的适应现代语文教学。

语文电化教学的资源比较少, 虽然教学软件大约有上千种, 但能用于语文教学的不过几十种。尤其是教学课件的开发速度大大低于教材更换的速度和教学要求的变化速度。

1.用好现成的教学软件以及图片、配音

图片包括作者照片、课本插图、教学挂图、资料照片、课文绘画等等。投影图片讲解课文, 其直观形象性能够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和主题思想的理解。如用鲁迅的照片教学《一 面》, 能使学生看到鲁迅先生“硬骨头精神”;用《苏州园林》的教学挂图, 能再现课文说明的内容, 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强调了音乐陶冶人们的情感, 以至完成道德修养的巨大威力。常见的配音表现形式有解说词、音效 (配合动画而发出的声响) 和背景音乐等。声音的使用, 可使多媒体信息的传播具有声图并茂的作用, 渲染气氛, 引起共鸣。教学诗歌、散文、说明文等, 加入声音效果最佳。音乐的旋律和曲名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 能使学生产生联想, 倍受感染。

2.巧用影视节目

作为声像同步的电视艺术, 它的直观效果、传递速度和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科技博览”、 “电视散文诗”等节目水平高, 效果好, 政策性强, 教育力度大, 是电化教学的可贵资源。 (1) 直接使用, 有的电视节目短小精悍, 与教学内容完全吻合, 可以直接使用。如教学《岳阳楼记》, 可用《上下五千年》中对范仲淹的介绍。教学 《小桔灯》和《我的老师》, 可用“电视散文”中的同名作品。这些节目既有对课文最为得体的朗诵, 又有非常恰当的画面和十分和谐的背景音乐和解说词, 能最大限度地增强课文的感染力。 (2) 剪辑使用, 在语文教学中, 需要的信息是非常多的, 而有些信息散见于许多电视节目中, 需要剪辑。如教学《向沙漠进军》, 剪辑火山爆发和洪水、泥石流、飓风等大自然快速杀手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视频, 让学生体会到“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之一”一词的准确性。教学文学名著片段, 可以剪辑电视连续剧片段辅助教学。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的精彩片段, 可以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解读课文。 (3) 配套使用,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电视节目配套教学, 比较学习, 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拓宽知识面。如教学《小桔灯》, 用“电视散文”《冰灯》《萝卜灯》比较学习, 这两部电视艺术作品都反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对培养学生珍惜亲情, 懂得宽容和谅解, 完善自身人格, 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语文网络教学中, 重点培养学生的网络加工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 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在教学中可采用任务式教学策略, 如:让学生制订一个暑假旅游计划, 学生可以在网上自由搜索, 选择任何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旅游胜地, 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源, 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 根据任务需要进行重新加工, 最后用演示文稿或网站展示一个合理的、可行的、有创意的暑假旅游计划, 完成学习任务。

利用网络技术作为协作工具进行教学整合, 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交互渠道, 利用计算机网络中的大量工具库、资源库和知识库, 通过参与学习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活动, 来实现群体之间的共同学习和工作, 共享合作成果。在计算机网络通讯工具的支持下, 学生们还可以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课题等协作性学习活动。这种整合教学, 可以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个性与群体的融合, 达到促进教学、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如写作训练、片段练习、资料阅读等, 都可以网上交流, 获得更好的教学收益。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 在指导学生的同时, 还要注意做好学生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上一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一篇:创设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