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2024-09-16

高中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精选9篇)

高中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第1篇

运用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方法与技巧, 要用得得体, 恰倒好处, 教师就得要从儿童品质和心理出发,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需要灵活综合运用体育课堂语言艺术。这样可使语言表达更具有针对性和感染力, 避免信息的“误递”和“曲递”。教师还必须加深理解、丰富联想和增强体验, 语言必须做到思想明确、意图清楚、生动形象。体育课堂艺术是充满情感的语言, 学生乐于接受。思想的交流, 离不开情感作媒介。所以成功的思想教育也是体育课堂语言情感表达的艺术。

一、运用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作用

在心理学中, 把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称之为学习动机, 这种内部动力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我要学”所引发的。在小学的众多课目中, 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需要能浅层地体现出“我要学”的动机。在课堂中, 教师一定得把学生这种本能、浅层的学习动机加以煽动、引导、组织,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加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 这样才能使课堂的学习效率达到最佳。

在课堂中, 学习效率随着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而提高的。学生学习的本能和核心在于学生学习动机, 要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在于教师在语言上的煽动、诱导和组织。我们只有把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提高、加强, 使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转化为更高层的主导学习和“自我”学习, 那么学生在任何的时候的学习都是高效率。因此, 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课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其作用由之可见。

二、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创造, 是在遵循一定规则下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创造性综合运用多种学科、语言表达方式的产物。它的表达效果的提高必须通过优化语言表达方式来实现, 这种课堂语言的艺术创造, 必须重视创造性地综合、灵活运用和优化的语言表达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教育的需要, 表达策略的需要, 语境的需要和课堂环境的需要。做到因人、因事、因境、因时而异。

1. 朴实明快法

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风格, 同时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其具体表现在:话语质朴、丰富自然、通俗坦率、简洁明确、立意深远。

2. 超常变序法

即指在用语和确定词序及语句结构上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选择和变化措施, 使语义超常出新或发生质变, 语言所强调的重心发生转变, 造成一种出任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点, 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有新角度, 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阐述不同一般的见解, 有效地点化和启迪学生。

3. 反复冗余法

根据口语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有意采取词语、句式结构上的反复、重叠, 增加语言的“冗余度”, 以突出重点, 强调要害, 加深印象的一种表达方法。例如在教学途中的技巧时, 教师反复几次提醒:同学们看到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后, 再比较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 大腿的动作是否标准, 小腿的动作是否标准, 脚的动作是否标准, 摆臂的动作是否标准, 身体的倾斜度是否标准。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自觉性和模糊性而说的, 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玩”和学习只要能行这样“半桶水”的情况, 就需要教师反复多次地提醒, 反复多次地使用“是否正确”一词语, 就是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4. 宽泛模糊法

美国查德教授认为, 在自然语言中, 句子中的词语大部分是模糊集的名称, 如“多少”“少数”“大多数”“比较好”“相当好”等词。这并不与“语言表达要明确精当”的要求相矛盾, 科学地运用模糊语言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巧, 是一种交谈策略, 有利于教师在眼前认识尚不清楚或一时间无法找到答案时机智地巧将问题渡过难关。

三、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技巧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 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 从这种范畴意义上班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

1. 声势变化技巧

在这种有身语言中应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 你们又迟到了”, 这句话语把强调音放在“又”字上, 即表达教师的严重警告之意, 有表达了教师严肃批评的意见。

2. 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 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 用气均匀合理, 语言流畅自如, 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 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 语调变化技巧

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是情感的交流过程, 在课堂上同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除了要配以丰富自然的情感变化外, 还有一个语调变化的技巧问题, 如果教师讲话时词汇缺乏、呆板单调, 学生听到教师老是这几套俗语, 就会觉得教师很做作、很假, 说话没有水平, 就会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4. 态势语变化技巧

在体育教学中, 态势可分为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课堂的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的隐含的思想感情, 是极其丰富的微妙的。举手投足、神色变化都直接诉诸人的视觉, 对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感示, 比声音先一步在听者心理形成心理视觉形象, 从而对有声语言起到铺垫强调或替代作用。教学态势, 也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所将的示范教学。是体育课区别其他课目的标志之一。体育课中的教学态势在教学任务上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 教师要赋予态势以艺术魅力, 感情态势表现必须与心理活动协调一致, 必须直白而含蓄, 自然恰切, 精当和谐, 教学态势表现前与教材和教学任务紧密相连, 必须与语言想吻合, 同步进行。

5. 辞格技巧

语言辞格是一种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具体的课堂环境特点选择最贴切、最完美的形式, 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在课堂中, 教师的语言要为学生的所愿意听、乐意听, 除了要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规则外, 还需做到生动形象, 富有情趣和感染力,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辞格技巧。

6. 幽默技巧

对于幽默, 教师队伍, 尤其是教师运用幽默技巧, 利用课境 (课堂环境) 恰如其分的, 能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深思联想, 出神入化的点明主题, 引起学生愉快的心理反应, 激发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 造成和谐的教育气氛。恰如其分地应用幽默, 可以把教学内容、任务和教育的意图直接导向学生, 实现心理沟通, 沟通师生感情。

教师语言经过“遮面隔纱授学问,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教学方法, 已经优化为精炼的教学语言。因此, 体育课堂语言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从很多方面影响到教学任务、效果、成果、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 我们应重视。

摘要: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运用语言与学生交流, 目的只有一个: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学会体育各方面的知识和运动技巧。因此, 课堂语言的表达要做到准确、明了、生动、得体,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审美体验, 从而乐于接受, 这就是体育课堂的艺术所在。

浅谈体育课的课堂语言艺术 第2篇

【关键词】体育课 语言艺术 要求 技巧

体育学科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它牵涉音乐、美学、力学、理学、伦理学、思维科学、交际学、逻辑学、生理学、医学、营养学、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架构。在基础教育阶段,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比较广泛,尤显突出。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

一、语言艺术的作用

心理学把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之为学习动机。这种内部动力应该是学生“我要学”的学习需求所引发的。课堂上,教师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学习动机,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高效率。如果教师的语言普通平淡,没有艺术性、情感性和行为化,学生课堂上就会任其自我,无的放矢,这种本能的学习动机会持续很短,并且会产生负面作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靠教师的语言艺术吸引而产生的。学生学习的本能和核心在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在于教师语言上的吸引、诱导和导向作用。我们只有把学生本能的学习动机开发出来,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本能地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主动学习、自我学习,那么学生在任何时候学习都会收到良好效果。因此,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语言艺术的要求

(一)纯朴明了

体育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精确严谨,言简意赅。纯朴明了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更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风格,这体现在:用语标准,简单明了,表达准确。体育术语是说明体育动作的专门用语,有严格的规定,而错误的俗语会对动作要求的解释产生歧义。

(二)变序创新

教师的工作是复杂、动态、创新的,所以要求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必须具有创新性。学生学习运动技术,不仅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也是一个积极思维认识事物的过程。教师必须真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点和启迪,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安排设计语言表达的先后顺序,让学生欣然接受。通常使用比喻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启发引导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启发性问题,有助于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比如进行铅球授课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影响成绩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哪些因素更重要?”相比通过抛掷的原理帮助学生分析,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强调了学科间的整合,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四)激励评价

体育教学离不开课堂评价,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如“完成得很好”“进步很大,继续努力”等。对学生的激励要于正确处激发潜力,既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语言的艺术技巧

(一)声调变化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达,除了要丰富、自然外,还要有一个语音语调的变化。如果教师的表达能力较差,语言呆板,没有变化,学生就会觉得教师说话没有水平,就会直接降低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要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让学生觉得真挚、恳切、生动,从而愿意接受。

(二)语速变化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做到语速适中,语言流畅自如,有自己的表达特点和风格,要把握好快慢、重轻、停顿等等。

(三)语态变化

语态变化在体育课中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大方高雅,入理入情,和谐自然,动情动听,入化传神,富有感染力。但体育教师仅仅口齿伶俐还不够,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把肢体语言、心理语言与生动明了、准确自然和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因此,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有艺术魅力。

(四)风趣幽默

幽默(hunour)是外来词,意思是语言、动作有趣,易引人发笑。教师高品位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影响力不仅仅是博人一笑,还会使学生获得精神快感,加深记忆,活跃教学气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语言。语言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华民族文化经过五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的语言内涵,这些丰富的语言内涵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和谐,情感更为融洽。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一门学问,教师必须修整、简化自己上课时的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并且了解学生的心理想法。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语言,会让学生容易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并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一名体育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技能充满自信,并以丰富的语言有激情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必定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上这样的课,学生会感受到快乐,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也能展现出教师个人的魅力。

总之,课堂语言是一种艺术创造,是教师精心设计、认真构思的结晶。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语言魅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也能使教师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白慕炜,梁建辉.“人格感化”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04):415-416.

浅谈体育课堂的语言艺术 第3篇

一、体育教学的语言艺术

成功的导语激励, 往往会给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愿意学、我想学的想法, 这样就可以创设出宽松、和谐、平等、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例如, 在教学排球垫球时, 笔者看到部分学生的双手始终握得紧紧的, 便模仿着学生的动作说:你们今天下课后是不是还要保持着这个姿势回家啊!大家都笑了笑, 立即把手松开一些。一句玩笑话,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试想, 如果一位教师整天板着脸, 常用命令的口气向学生布置任务, 常用强制的手段逼迫学生学习, 即使这位教师满腹经纶, 学生心里也会不平衡,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抵触感。所以同样一个教学内容, 教师如果用激励的方法去布置学习任务, 效果就完全不同, 学生会很乐意接受任务并积极给予配合, 这样就能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幽默是一种艺术。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在语言表达上, 一方面, 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 要注意趣味性与灵活性, 更要把握好运用幽默语言的时机。例如, 教师在上篮球课时, 个别学生偷懒坐在一旁观看, 见教师走过去便立刻站起来, 教师灵机一动马上说:你们在现场看直播吗?学生哄然大笑。教师巧妙地运用语言的幽默感给学生一个台阶下, 学生便很快再一次投入到练习中去, 这样会使体育课变得更富有生机、更具艺术性。当然, 教师在运用幽默时要把握好分寸, 不能为了幽默而一味地搞笑逗乐, 这样只会弄巧成拙, 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恰到好处的运用幽默语言, 可以使紧张、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既能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 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在行军打仗时认为, 士气可鼓而不可泄。这句话强调的便是士气, 士气的建立便在于鼓励。而在体育教学中, 鼓励也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时, 需要承担一定地运动负荷, 体育教师应像一位善战的指挥员一样, 率领几十名“战士”在“战斗”, 不断地运用鼓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与疲劳、胆怯及其他不良情绪反应做斗争。例如, 在耐久跑时, 教师可以用“坚持就是胜利”“不怕苦和累, 看谁最坚强”等话语来鼓励学生, 让学生坚持到最后;当学生完成动作情况良好时, 可以用“好”“不错”等来评价;当学生学习进步时, 教师可以用“很好”“有进步”等及时予以鼓励, 毕竟鼓励性的语言是学生最好的兴奋剂。

三、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学生语言具有情感色彩的特点, 因而教师语言也应富有情感。以声传情、以音动心, 给学生一种亲切之感, 这样有利于沟通师生情感, 使学生受到感染,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并通过情感的迁移产生巨大的动力,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师巧妙地语言滋润会使学生不愉快的心情豁然开朗, 就是在批评学生时, 教师也要以满腔的热情、善意的话语来讲清道理, 打开学生的心扉, 使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诲, 通过动之以情, 达到晓之以理。生动形象的语言具有直观的作用, 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的情绪更加饱满。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合理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顺口溜和教学口诀等,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 用“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来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表态和动态的神韵;用口诀“手把方向要低头, 快速滚动像皮球”来教学前滚翻, 把动作要求与具体的事物形象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表象, 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形象生动描绘的同时还要注意声音要亲切、语调要柔和, 并具有音韵感、抑扬顿挫, 语气强弱、节奏快慢要配合得错落有致, 高而勿躁、低而不咽。

四、教学语言的简明性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而且极不稳定, 如果讲解过于隐晦, 学生就会云里雾里, 容易分散精力。所以教师的语言要高度概括、简练, 尽量“拧”去多余的“水分”, 同时要与示范相结合, 使直观与思维相互联系, 做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谭达人.幽默与言语幽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2]张松涛, 张宏.浅谈体育教学语言[J].运动, 2010 (12) .

高中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第4篇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基本动作术语 教师体态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149-01

体育教学语言不是一般的口头语言和背诵教案,而是一种规范化的、专业化的有色彩的特殊语言,既体育术语。在整个教学的组织、讲解、示范等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一个对动作技术掌握的非常好的教师,由于言语乏味,不能正确运用语言对一个内容、一个动作的讲解,讲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能领会其意思。而有的教师口齿伶俐,驾奴语言的能力很强,了了几句话就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并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技巧。实践证明,在体育这一以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的较为特殊的教学科目中,语言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体育教学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只要会运用哨子做示范就行了,对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而忽略了对语言的要求,往往使学生喜欢运动,而不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教师缺乏应有的尊重,而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清晰,而且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语言技巧的运用包括很多方面,而声调占着一个重要的地位,因为教师声调的抑、扬、顿、挫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音与声的美感,象音乐一样悦耳,悦耳的讲解,实质上就是语言艺术的美感作用,讲课时,如果教师普通话标准,声调抑、扬、顿、挫,音量适中,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增添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形象、幽默又能对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及技巧提供方便,语言的生动形象、幽默又可发展学生无穷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为自己学习提供可能性、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探索。

体育教学这一以人体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教学语言的运用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一般由体育术语和体态语言构成。

一、基本动作术语是教学的重要语言

1、体育动作术语的含义

基本动作术语是动作和技术的专门用语,如体操里就有动作方向的术语,说明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术语等。

2、体育动作术语运用的重要性

①设计和书写体育课的课时计划,一般都需要运用一系列术语,这些术语对准确表达课的设计思想,正确表达体育教学的概念,简化课时计划的书写具有重要意义。②体育术语具有准确、简练、通俗的特点,正确运用动作术语,有助于教学、训练、竞赛和科学研究的顺利进行。③其中动作部位、动作方向、动作形式是动作术语的主要成分,不能正确运用的话,就不可能讲清楚一个动作,使学生不能真正了解其含义。

3、体育教学语言的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语言越丰富,词汇越广泛教学效果就会越好,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使用好语言,我认为要做到遵守教学语言的原则:准确性、艺术性原则。

二、体态语言是体育教学的主要表现

1、体态语言的含义

形体语言是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潇洒、漂亮、完整的示范动作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这一特殊而良好的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为此,体育教师平时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强化专业训练,提高自己示范动作的水准。注重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体态语言是以身体作为媒介载体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体态语言主要有仪表、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示范等。

2、体育教学中体态语言的表现方式和使用方法

①手势。手势是配合教师讲解教材内容的模拟性动作或想象性的动作,是体育教师教学中运用的各种手势做出的相应姿势所传递的无声语言,体育教师运用这些生动的示意性体态语言,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讲解效果。另外,体育教师的手势还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进步时,竖起大拇指或拍手表示表扬。②动作示范。动作示范属于第一信号系统,它最直观的诠释了教学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是边讲解边示范的,两种语言同时刺激学生。因此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能使学生形成一个初步的动作概念,另外当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教师可以用动作重现刚才的错误动作,起到“镜子”的作用,使学生能更直接的感受到动作的错误处。③眼部、面部表情。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在课堂上能通过目光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当你讲解一个动作时,如果学生流露出的是赞许敬佩的目光,说明师生引起了共引;如果流露出茫然、疑惑的目光时,就应该中止或调整讲解内容,反思自己的讲解内容。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能投以鼓励信赖的目光,能一下子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会使学生信心十足。

3、体态语言的特殊作用

体态语言是体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的又一鲜明的区别,“身”教重于“言”教,体育教师洒脱、漂亮、完美的动作就和教学过程中乐观、自信、开朗的特点,以及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从以上的分析和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学语言,体育教学语言是体育课堂教学和训练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经过平时点滴的积累,多融合其他学科的长处,特别是语文水平的提高,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深深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感悟体育语言的文化含量,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应有的娱乐健身功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领悟体育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王会生,体育语言.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潘少伟,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如中杰等《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试论体育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技巧 第5篇

1、声势变化技巧。

在这种有身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的表现 (强调音) 比其它班级好, 我真为你们班高兴 (降调) ”。这种对学生表示由衷的赞叹、祝愿、期盼的语言中运用降仰语势, 效果往往比运用上升语势好, 让学生显得真挚、恳切, 没有做作之感, 又寓意学生能继续发扬。又如:“这节体育课, 你们又迟到了。”这句话语把强调音放在“又”字上, 即表达教师的严重警告之意, 有表达了教师严肃批评的意见。

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 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 用气均匀合理, 语言流畅自如, 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 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语调变化技巧。

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是情感的交流过程, 在课堂上同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除了要配以丰富自然的情感变化外, 还有一个语调变化的技巧问题, 如果教师讲话时词汇缺乏、干瘪做作、呆板单调, 学生听到教师老是那么几套俗语, 就会觉得教师很做作, 很假, 说话没有水平, 就会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4、态势语变化技巧。

也是我们常说的态势语。这一语言在体育课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要做到自然和谐, 入情入理, 传神入化, 优美高雅, 动听而富有启发性, 仅依靠丰富的词汇和发声技巧还不够,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想生动、准确、明了、自然、恰当地表达情意还需讲究态势技巧。

在体育教学中, 态势可分为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课堂饿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的隐含的思想感情, 是极其丰富饿微妙的。举手投足, 神色变化都直接诉诸人的视觉, 对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感示, 比声音先一步在听者心理形成心理视觉形象, 从而对有声语言起到铺垫强调或替代作用。教学态势, 也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所将的示范教学。是体育课区别其它课目的标志之一。在其他学科教学中, 可以借助黑板、电化媒体等把内容形象化传授, 我们知道, 中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上是处在一种表象思维上, 我们教育者只有把抽象的逻辑性强的, 难学的内容形象化才易于被学生接受。因此体育课中的教学态势在教学任务上占很重要的地位。你的一招一式, 一招手一投足, 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体育教师来说, 教学态势必须要求很严格。如在途中跑的教学中, 教师除了口若悬河的语言外, 同时教师本身要进行示范教学, 使学生更加通俗易懂, 根据学生在走和跑中一些常见的不标准动作, 示范出标准动作, 模仿出不标准动作, 加以比较, 让学生记忆深刻。

5、幽默技巧。

幽默 (hunour) 是外来词, 意指言语行为有趣、滑稽可笑, 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 它是经愉悦的方式使人获得精神快攻感的一种行为特性, 其影响力不仅仅是博人一笑。要善于运用幽默, 教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和高品位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运用幽默技巧, 利用课境 (课堂环境) 恰如其分, 能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深思联想, 出神入化的点明主题, 能引起学生愉快的心理反应, 激发学生对上体育课的兴趣, 造成和谐的教育气氛。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十分推崇幽默, 他认为“教育工作者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通过自己的课堂经验, 确实合理, 恰如其分的应用幽默, 可以把教学内容、任务和教育的意图直接导向学生, 实现心理沟通, 沟通师生感情。如在体育课的教学中, 某同学不认真, 且轻言已经会了。教师说:“其实, 也没什么学得了, 不过, 既然你已经会了, 那么, 你来当老师, 教我和同学学习。”教师本想讲一翻严肃的话, 但这样一来学生往往当作耳边风, 用这种愉快的反语说出来, 造成一种“可以随意”的假象, 但学生听后可以理解老师的真意。

语言对于现代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常言道“言传身教”,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语言更是“传道授业”的重要工具。教师语言艺术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而且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素质修养。教师语言艺术对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 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教师语言艺术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有重大的影响;教师语言艺术对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重大意义;教师语言艺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重大影响。在课堂中只要你了解教师课堂语言的特性、作用以及学生心理特征, 很好得运用课堂语言技巧, 那么在这一堂中语言运用是成功的, 你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而现在大多数体育教师都忽略了课堂语言艺术, 一节课往往事倍功半, 因此, 体育课堂语言的灵活运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它从很多方面影响你的教学任务、效果、成果、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 我们应该重视它。

参考文献

[1]陈银银论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

[2]范旻琦教师语言艺术

[3]李磊明浅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第5期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有的语言艺术 第6篇

一、教学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 ,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那么即使是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形象生动的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讲解中往往会遇到体育术语,而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把术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口语,化难为易。例如,教后滚翻时,我把“团身紧 ,后倒快速及时……依次滚动 ”变成富有儿童色彩的“团身如刺猬 ,后滚像皮球”。学生易于接受 ,掌握动作快 ,而且课堂充满快乐气氛。

再如《越过障碍》练习中,教师用战斗故事创设情境,把一些障碍物比做壕沟、小山丘等。小游击队员们,现在前线急需药品和粮食,你们要看清地形,安全、快速地将急需物资送到前线,争取最后的胜利。结果,学生个个认真,情绪高昂,全身心地投入练习。

二、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我们可以强拽一匹马到河边 ,却不能迫使它饮水”。教学中,师生关系亦然,要求教师注重学生自身需求,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矛盾,产生求知欲望,同时运用的教学语言又要切入学生思维及知识结构,以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如体育教学中,当学生明确了徒手操的目的和要求后, 教师提问:“我们能否自编一套与老师做得不一样的徒手操? ”在学习了一些垫上练习动作之后,教师提问:“看谁组合的垫上练习与众不同? ”在学习了一些基本舞步后,教师提问:“在音乐的伴奏下,看谁自编的舞蹈最美观?”等。除了这些开放性教学语言,教师还可以问:“你跑这样快(跳这么高,投这么远),平时是怎么练的,讲给全班同学听好吗? ”“你们小组游戏竞赛获奖的原因是什么,讲给其他小组听好吗? ”“这位同学跳山羊不成功,大家帮助他(她 )一起分析原因何在好吗 ? ”总之 ,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既充满兴趣,又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

又如教授“后滚翻”这一教材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 然后做后滚翻示范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否在自主练习中结合完成前滚翻的经验完成后滚翻? ”后滚翻较之前滚翻,对滚动的初速度和滚动中收腹团身的主动性要求较高,因而不少学生在自主练习中无法逾越这一学习障碍。面对学生的困惑和焦急,教师因势引导学生在助跳板上做后滚翻,当学生由高处从低处顺利完成后滚翻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之时, 教师适时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由高处向低处做后滚翻容易完成呢? ”经过同学们的认真思考和讨论,加之教师的诱导,后滚翻技术要领深入学生心中, 从而有利于学生在随后练习中尽快掌握这一技能。

三、教学语言要具有针对性

教学语言要有针对性, 就要求教师运用的教学语言既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又针对教材重点和难点。教学语言要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如进行耐久跑教学时,针对学生跑步中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沉重不愿跑现象时,教师的语言要抓住产生这种生理反应的原因和克服方法。因学生有亲身体会,所以才会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教学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现代体育教学要求以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发展内部动力为目的,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激励性语言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如“谁来帮助这个小同学”,“你的动作好极了 , 如果能帮助你的伙伴完成,那就更好啦! ”再如“大家一块儿做,看谁学的小动物最像! ”等等,这些语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激励,积极思考,达到“不治而治”的境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同时,应注意到对学生的激励并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而是于正确处发掘潜力,于错误处激发信心,为学生指明前进方向,才能既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将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教学语言的运用看似简单, 但实施起来往往有相当的难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教学语言活动表现出更强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教学语言的正确观念, 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教学语言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摘要: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既起到基础作用,又起到桥梁作用。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语言修养和掌握语言技巧,使教学语言富有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和激励性,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体育课堂语言艺术 第7篇

一、善用规范简洁的教学语言,彰显教学个性化与美感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既要运用准确而科学的教学语言,也需运用富有个性与节奏感的教学语言,以彰显教学风格,使政治课堂绽放生命色彩。

第一,运用准确而科学的教学语言。政治课程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有着较多的政治术语,在表述政治原理或概念性知识时,教师则需注意准确用语、科学用语、规范用语,避免模棱两可。同时,利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把握知识本质特点,抓住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辨析能力。例如: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对于一些相近、相似的概念,学生易于混淆。这就需要利用准确的语言,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以权利与权力为例,权利属于法律概念,相对于义务来说,主要体现为公民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享有的权力与利益,如公民依法享有被选举权与选举权;而权力属于政治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即国家的强制力,又如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等;另一方面,主要指职责范围之内的指挥与支配权,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第二,运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语言来传递知识与情感,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发现道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奔放豪迈、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来开展教学,以增强教学感染力与吸引力。另外,教师还可适当运用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配上身姿语、手势语,则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运用富有节奏的教学语言。在运用教学语言时,教师需要注意节奏性,实现抑扬顿挫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语速、语调、语音等,以强化表达效果,提高语言感染力、吸引力。此外,还需注意运用简洁语言,彰显教学个性。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在表述理论知识时,应精炼简洁,富有条理,特别是在小结环节,应运用概括性语言,突出教学重点。例如:教学《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时,教师可运用简洁语言总结概括。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①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②矛盾的基本属性:其一,斗争性:排斥、对立;其二,同一性:吸引、联结,其中联结又可细分为依赖和转化两种类型。③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①矛盾的普遍性体现为:其一,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其二,方法论意义。②矛盾的特殊性体现为:其一,含义;其二,情形:不同事物、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同一事物的矛盾双方三个方面。

二、巧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增强教学趣味性与生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幽默教学可以体现出教师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情趣。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若教师能够运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可变抽象知识为具体与形象,可将复杂知识简单化,可让课堂教学更充满美感与艺术性,让学生受到语言感染、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陶冶,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综合素质。同时,运用幽默艺术,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热情。另外,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利用幽默语言,尤其是顺口溜、口诀等,可帮助学生有效记忆知识。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若要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教师则需注重幽默教学,善于发掘幽默元素。

首先,充分利用政治课本上的幽默。在当前政治教材中,编排了不少形象生动的幽默插图,可让学生在愉悦中深入思考,理解知识。其次,善于发掘与收集艺术作品的幽默素材,如幽默谜语、小品相声、幽默漫画、笑话等,都富有趣味,蕴涵深意。若教师能够巧妙运用,既可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也可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牢固地记忆知识。譬如:俗语“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体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类似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但对一个人而言,环境只是外因,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只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通过这一俗语的引入,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因与外因的知识,让学生学会以政治观点思考现实问题。

浅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第8篇

一、语言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著名历史教育家赵恒烈教授把人生境界之一“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这句话和中学历史教师的语言表达技能联系起来, 他认为第一境界是把你所想的东西能如实表达出来, 使学生听了, 也如你所想的那样, 想得清楚, 说得明白, 能完整地表达思想。这句话明确了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必须准确、规范, 没有任何科学性、知识性的错误, 必须要有历史学科独特的特点———言之有据, 言之有史。它要求教师在讲历史、明概念、评人物等教学活动中, 用语要精炼、准确, 以引导学生从中接受正确观点, 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和人生观。例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时, 如果说这次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那就与历史史实相违背了。因为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语言千万不能有任何的虚构夸张。讲述人物事迹必须与史实相符;分析历史事件等, 必须以史定论,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比如, 沙俄和苏联、联邦制和邦联制的区别等等。除此之外, 历史教学语言需具有科学性, 还应做到用词严谨, 语音准确。比如在讲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提问:“秦始皇建立秦朝是在哪一年?”不能提问为:“秦始皇建立秦国是在哪一年?”因为秦朝和秦国是不同的历史概念, 一定要准确区分。要做到历史语言的科学性, 一方面专业知识水平要高, 重要历史概念和知识点要准, 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水平, 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此外, 业务要精。如果一个历史老师的专业知识不精不专, 态度不够严谨, 那么, 他的教学语言更难以做到准确严谨了。

二、历史教学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人生的第二个境界: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的话。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就要求教师声情并茂, 使语言、表情、动作配合起来, 表达得活灵活现, 使之传神而动听, 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及合作探究等能力。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 教师教学应当满足学生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让学生能听懂;另一方面让学生喜欢听。每天40分钟的课一堂接一堂, 对于好奇、生性好动的学生来说, 可能是一种难以忍耐的“煎熬”。针对此种现象, 历史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当出声、出彩、出形。只有巧妙地驾驭好课堂语言, 切忌平淡无奇, 平铺直叙, 尽量用有趣、生动的课堂语言, 才能使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使学生从原本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想象不到的乐趣, 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教学进度, 根据学生的反应, 巧妙地穿插一些形象生动或者比较幽默的话语。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节教学节奏, 也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首先, 运用形象的语言或画面刻画历史人物或历史阶段,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能给学生感官上的冲击,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引发其思考。如讲中国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时, 就可以先引入四句话:“小荷才露尖尖角, 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呼万唤始出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再出现产生;初步发展;春天;萧条;随后可以让学生做连连看的游戏, 老师再做适当的解释。其次, 用比喻, 用当时的民歌、民谣、谚语等再现历史现象, 使抽象变具体。如在讲必修二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中的大跃进时, 可以用当时流行的民谣形象地显现当时的场面。再次, 要使语言形象生动, 还要补充一些与中心内容有关的材料。在讲红军长征时, 就可以插入长征途中感人事迹或语言, 感染学生, 使其在感动中思考长征胜利的精髓———长征精神。要做到历史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其一, 平时要注意搜集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材料, 以便在讲授课程内容中恰当地、适当地对课本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其二, 要多“充电”自我训练, 提高语言的音、形、情、意美。

三、历史课堂教学语言要简练

俗话说文史是一家。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历史学科是一门带有综合性的学科, 它包罗万象, 内容广泛。要使学生很好地掌握历史教学内容, 抓住要领, 更好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提高教学成效,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必须做到言简意赅, 字少语精, 提纲挈领, 牵一线而动一片, 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针对性。总之, 历史课堂语言要言之有物, 言之有史, 言之有序。例如, 如讲太平天国运动时, 教师可将兴起概括为: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简短的十六个字, 学生还可以加入相关的地点, 使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主要环节一目了然。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就课堂语言而言, 它是教学的重要工具, 更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正因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所以,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语言艺术,形象,生动,简洁,激励

参考文献

[1]王建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考试周刊, 2011, (29) .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谈高中生物课堂的艺术性教学语言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语言特点 艺术性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17-02

谈到生物课堂的语言的艺术的时候,首先让我们探讨一下教学的语言艺术,通过对董杰锋、郭启明、钱威等人的学术观点分析,结合自身的教学体验,我认为教学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知识性和教育性的特点。然而结合生物教学,我认为,除以上特点外,在生物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还应具备以下几点特点:

一、生物教学中的语言特点

(一)科学性

科学性,这是教学中使用语言的基本特征。语言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课堂上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完整。

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科学性的语言表述也是必须有的。首先体现在能够准确地表述课本中概念和生物学规律能,其次能用语言客观正确地解释生物的多样性现象。语言的准确性是生物学科教学的核心。作为新时期的生物学教师,只是简单的掌握课本知识是不够的,面对新时期的学生,生物课教师不仅需要准确地理解课程中的概念、规律,还应进一步把握其本质内容,通过准确的语言把事物现象及本质描述出来。

(二)严谨性

教学语言的严谨性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即对具体课本中的概念、生物规律的解释,生物现象的描述,不仅要准确,更重要的是要严谨恰当。比如,“能量”不等同于“能源”、胚囊”不等同于“囊胚”、“脂肪”不等同于“脂质”。二是指对概念的描述要确切、肯定,不能出现“可能”、“也许”、“应该”之类的非确定性词语,避免学生获得的信息无法准确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理解和建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制语的使用,以避免把问题绝对化。

(三)生动性和趣味性

课堂上语言的生动性,是指将课本中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复杂的理论通俗易懂化。生物课堂上的语言生动性必须在保证语言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基础上,把抽象、复杂的内容变得形象、浅显和熟悉,便于学生接受和掌握。课堂中的语言生动性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

生物的课堂语言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语言的生动性,更重要的是语言的风趣性上。在讲到植物的时候,我曾做过这样的讲诉,植物是生物生存的基础。但是植物的命运是不幸的,植物从来不会主动地惹是生非,但是其他生物若想活下来,即使不直接食用植物,也得摄取靠植物生活的生物。植物永远处十食物链的最底层。课堂的语言的生动风趣可以使本已较为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同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相对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进而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中学生物课堂语言艺术的优化

教师需要优化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才能更好的服务课堂,更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语言艺术性重点在于它的严密度。严密性主要是指内在的逻辑性。语言的内在逻辑性十分重要,如果出现语言上的逻辑错误,表述不够严谨、周密、条理不清,会给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如果表述得当,则可以给教学增加感染力,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我认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性,教师个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首先,语言表达能力的改善。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名教师必备的基础技能。语言的表达能力体现在教师对知识、定义的表述上,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要表述准确,表述不能让学生产生歧义和误解,更重要的是,当遇到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或观点时,教师能够及时的将这些词语与观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说明相关内容,便于学生的接受。

其次,扎实的理论功底。扎实的理论功底,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本身去组织安排教学,让课程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更重要的是方便教师对课本外延知识的组织更具有关联性,有利于教师的对课堂的内容、节奏和知识的掌控,让教师更多的有更多的精力在课堂语言的组织上。无论是教材本身,还是知识的外延,教师在授课前都要在学生易于接受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造,使课堂的安排更合理,知识的联系更紧密,语言的组织更具逻辑性。这样,学生在对知识加工的过程中,才更容易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再次,恰当的掌握声调和节奏的变化。外界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方面,变化的,活动的刺激物比静止不变、千篇一律或多次重复的东西,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声调和节奏的一成不变是导致课堂上学生精力不集中、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在授课过程中,声调上的抑扬顿挫、高低快慢的变化,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课堂变的更富有感染力,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堂气氛的变化。节奏的改变也是有助于教学目标完成的又一技巧。教学节奏太快容易使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无法及时处理传递的信息,使学生感觉到填鸭式教学的存在,进而产生跟不上,学不进,不愿学的恶性循环。节奏太慢则容易使学生有精力来处理课堂以外的事情,是学生精力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的源头。会让学生产生拖沓的感觉,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最终会导致学生失去对这门课的兴趣。因此,根据学生课堂的的表现及时更改教学节奏,非常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知识的接受。

上一篇:多维音乐下一篇:排污监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