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手法治疗范文

2024-05-06

正骨手法治疗范文(精选10篇)

正骨手法治疗 第1篇

1 一般资料

本组114例, 其中男性30例, 女性84例;年龄在19~52岁之间;多发于T3~T10之间;病程短则1天, 长则2年;均拍胸椎正侧位片, 排除骨质病变、肿瘤、结核等。

2 诊断依据

2.1胸椎关节突关节错位多见于胸椎过度旋转时损伤或合并有胸椎间盘的退变, 背痛、有沉重感, 多为胀痛, 劳累或受寒后加重, 胸椎旋转、屈伸活动受限, 平卧翻身困难。压痛点位于损伤节段的棘突旁开1~1.5cm处, 部位较深, X线检查可见损伤关节的间隙稍窄或胸椎间隙变窄。

2.2肋椎关节错位者多见于胸椎退变性或有慢性劳损伤的患者, 多有反复发作史, 背痛多合并有同侧胸闷痛或上腹胀, 劳累后加重, 严重时出现心脏功能改变, 出现心率、心律的异常, 以及消化系统的功能异常, 棘突旁往往压痛不明显, 但有叩击痛, X线检查发现间隙变窄及椎体骨质增生改变。

2.3肋横突关节错位多见于胸腔压力突然增大, 背痛多伴肋间神经痛, 深呼吸活动受限, 压痛点位于病变节段的棘突旁开2.5~3cm处。部位较浅, X线检查无异常。

3 治疗方法

治疗时查明是新鲜性错位还是陈旧性, 新鲜性正骨手法1~3次治愈, 陈旧性的一般3天1次, 治愈为主。

3.1俯卧位, 令患者俯卧于硬板治疗床上 (床高50~60cm) , 双上肢自然置于身旁或向上置头两侧, 周身放松, 脸部旋转至一侧, 不垫枕, 医者摸准胸椎旁痛点, 以患者右侧为例, 医者站在患者右侧, 医者右手掌根尺侧压正痛点, 左手掌根重叠压于右手背, 令患者深吸气后呼气, 在患者呼气时, 医者突然向下用力, 此时听“咔喀”声, 表示手法成功。然后用撑揉法局部放松肌肉。

3.2仰卧位, 令患者仰卧于硬板治疗床上, 两手交叉抱于胸前, 以患者右侧为例;医者站于病人左侧, 右手摸准椎旁痛点, 右手握拳, 拳背对准痛点, 左手前臂置于患者胸前两手交叉处, 在患者深呼气时, 医者上半身通过左手向下用力, 此时亦听到“咔喀”响声, 表示手法成功。

4 治疗结果

本组114例, 痊愈101例, 有效13例, 有效率100%, 最短治疗次数1次痊愈, 最长2个疗程, 5次为1个疗程。

5 讨论与体会

正骨手法治疗 第2篇

方法:自2011年7月-2012年4月,我院肩关节前脱位患者43例,采用郑氏正骨手法复位。

结果:本组病例43例,均手法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达100%。

结论:肩关节前脱位为常见的骨伤科急症之一,分析损伤的机制,明确脱位的过程,采用郑氏正骨手法治疗,加以适当外固定,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郑氏正骨手法肩关节前脱位

【中图分类号】R2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78-02

肩关节脱位是指肩肱(或称盂肱)关节脱位,是骨伤科急症之一。外伤引起的肩关节脱位占全身四大关节脱位的40.1%[1],分前脱位和后脱位,以前脱位常见,约占97%以上[2]。肩关节脱位起病急、症状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早期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采用正骨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疗效快,被广大患者接受。筆者自2011年7月-2012年4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采用郑氏正骨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17-88岁;右肩26例,左肩17例;喙突下脱位31例,盂下脱位11例,锁骨下脱位1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21例;受伤原因为跌仆损伤26例,运动损伤10例,车祸致伤5例,暴力扭打致伤2例;初发性脱位39例,习惯性脱位4例;伤后就诊时间在20分钟-6小时。

1.2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3]中的有关诊断标准。①有外伤史。②多发于青壮年。③肩部肿胀,疼痛,压痛,功能障碍。上臂弹性固定于外展30-40°,呈方肩畸形,肩峰下凹陷空虚,在喙突、锁骨下或腋窝处可扪到脱出的肱骨头。搭肩试验阳性,直尺试验阳性。④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了解是否合并骨折。

2治疗方法

郑氏挂法,此法为我院已故著名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所创。在不需要麻醉的情况下手法复位,复位时患者取坐位,助手立于患者后面,用两手扶按患者双肩,待整复时用力向下按,勿让患者站起。术者立于患侧,用手臂从肩后穿过患侧腋下,并握住腕部,使其屈肘,用另一只手握住患肢肘部,使其靠近术者胸侧,将患肢轻轻摆动、旋转,然后,术者以穿过腋下之手臂往外搬肱骨上段,并以胸壁抵挤伤肢肘部,同时术者握患侧肘部的手用力往下牵拉,当有震动感时,表明肱骨头被牵出,再顺势向肩胛盂推挂,即可复位。再次检查患肩有无方肩畸形,杜氏征是否阴性,肢端循环、感觉是否良好,患侧肘、腕、指间关节活动是否正常。并拍摄X线片证实复位成功。复位成功后,患肢屈肘90°,三角巾悬吊前臂,腋窝垫棉垫、上臂贴胸绷带固定3周;合并大结节撕脱性骨折,行小夹板外固定,固定4-6周。复位成功后即指导患者做手指、腕部及肘关节功能活动练习,循序渐进;解除外固定后可以逐步增加肩关节功能活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3治疗结果

复位标准参照《中医骨伤学》[4]肩关节脱位复位标准:①方肩消失,肩峰恢复饱满状态,触诊可及肱骨头在关节盂内;②杜氏征阴性;③X线检查肩关节回复正常结构。

疗效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3]拟定:治愈:关节结构正常,合并之骨折愈合,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关节结构正常,合并之骨折接近愈合,肩关节功能受限在40°以内;未愈:脱位未复位,症状无改善,功能障碍。

本组43例,均在无麻醉状态下1次复位成功,患者复位后疼痛立即减轻,方肩畸形消失,杜氏征、直尺试验阴性,患肩X线片示:肩关节对应关系未见明显异常。随访6个月,结果治愈36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100%。

4讨论

肩关节是活动度最大的关节,但在解剖上结构欠稳定,肱骨头大而关节盂小,只有1/3到1/4的接触面,关节囊的下壁最为薄弱而松弛,肱骨头容易从此滑出脱位。由于解剖学特殊,其脱位大多为前脱位,根据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四型:喙突下脱位、盂下脱位、锁骨下脱位、胸腔内脱位,又以喙突下型最为常见[5]。肩关节前脱位多是在上肢外展、外旋、伸展情况下受外力的结果。肩关节脱位后主要为肩关节囊的破裂和肱骨头的移位,肱骨头由于胸大肌的作用发生内旋,又因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及肌肉的作用,使肱骨头紧紧卡于肩胛盂或喙突的前下方,使肱骨呈外展内旋及前屈位弹性畸形固定,丧失肩关节各种活动功能[6]。肩关节脱位后,由于疼痛刺激,关节周围肌群容易产生痉挛性收缩,其中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的向内牵拉和肱二头肌短头及脱位的长头腱的阻挡,使肱骨头难以外移复位。肩关节复位的关键是将移至前内方的肱骨头移动到外方,使其通过关节囊破口处复回原位。临床上肩关节前脱位整复方法较多,遵循的总的原则为“逆损伤机制”。我院已故著名骨伤科专家郑怀贤教授博采诸家之长,结合多年临床体验,归纳出郑氏正骨12法,摸捏按提拉顶,端送搬摇旋挂。我院急诊科采用郑氏正骨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综合采用摇、旋、拉、搬、挂等方法,先通过摇法使得患侧肩部的肌肉放松,减轻痉挛,然后旋转上臂,纠正因胸大肌等肌肉牵拉出现的上臂内旋,接着往外搬肱骨上段,利用杠杆原理,将移至前内方的肱骨头移动到外方,同时顺着肱骨干往下牵拉,屈肘位牵拉可使肱二头肌放松,避免肱二头肌长头腱紧张对肱骨头的嵌顿和阻挡,不但省力,而且使复位成功率明显提高。当有震动感时,表明肱骨头被牵出,再顺势向肩胛盂推挂,脱位的肱骨头即可克服较小阻力越过关节盂前缘,逆脱位路径,经关节囊前下部破损裂口,滑入关节腔,肩关节脱位即可复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肩关节会随着脱位的整复一起复位。本组病例43例,均一次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达100%。

肩关节前脱位为常见的骨伤科急症之一,分析损伤机制,明确脱位过程,采用郑氏正骨手法治疗,加以适当外固定,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是一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理想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毓华,王友和.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97-402

[2]卡内尔(cannale,s,t.),贝帝(Beaty,j.h.).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3卷)[M].王岩译.1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2096-209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9

[4]张安桢.中医骨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4

[5]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2-415

正骨手法治疗 第3篇

关键词:中医正骨,腰椎滑脱,按揉分筋法

各种过度机械应力是引起腰椎滑脱的主要原因, 腰椎滑脱的诱因包括搬运重物、外伤、磨损及撕裂等, 常发生于50岁以上者, 是因为腰椎各种结构老化并使得机构发生异常[1], 中医骨伤科是中医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正骨方法已经得到发扬光大, 合理使用正骨手法可以解决很多临床问题, 本文介绍我院应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滑脱,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35例, 治疗组男性25例, 女性10例, 年龄在36~65岁之间, 平均 (48.8±5.2) 岁, L4滑脱12例, L5滑脱23例;对照组男性24例, 女性11例, 年龄在34~62岁之间, 平均 (49.6±5.5) 岁, L4滑脱14例, L5滑脱21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仰卧位, 胸带固定于两侧腋下, 骨盆固定与髂嵴上缘, 捆绑松紧适中, 牵引重量为体重的50%, 每次30min, 牵引时在患者的膝关节下放置三角支架, 髋关节、膝关节各屈曲60°。治疗组患者加用中医正骨治疗, 松筋整复, 患者取俯卧位, 自背部至腰骶部垂骶棘纤维方向及腰椎小关节, 用双拇指按压, 弹拨2~5次, 松解腰背部肌肉;斜扳法:患者取侧卧位, 下边肢体自然垂直, 上边肢体尽量自然屈曲, 面对患者站立[12], 两肘分别按压患者肩前部及臀部, 上下扳动, 腰部被动扭曲, 用力时可听到咔咔声响;整复脊柱:患者俯卧位, 双手置于患者腰椎左右, 交叉用力推压, 腰部左右滚动, 松动腰椎小关节, 用手掌根自上而下推腰椎棘3~5遍;牵拉抖动法:患者俯卧在床上, 双手扶住床头, 用双手分别握住患者双踝部, 用力向后, 上方牵拉, 在牵拉基础上用较大力量抖动。每天1次, 连续治疗2~3周, 本病在治愈后要加强功能锻炼, 开始为仰卧呈现屈髋屈膝抱膝体位锻炼, 动作要轻柔, 每天锻炼2~3次, 坚持6~12个月。随访3~6个月,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入选标准

腰痛及腰骶部神经压迫症状, 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退行性腰椎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滑脱, 排除其他腰椎疾病。

注: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

1.4 疗效评定

显效:症状消失, 椎体序列明显好转, 能恢复到腰椎受损前体力;有效:症状显著减轻, 椎体滑脱程度较前有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减轻, 椎体滑脱程度无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使用χ2,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人数×100%。

2 结果

2 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3 讨论

椎体滑脱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椎体向前移位, 脊柱内外失衡失调时脊柱疾患的发病基础, 椎体移位会继发关节突关节面错位, 改变了关节突关节、椎间韧带的张力, 在此基础上椎体更容易产生退行性变。椎体滑脱导致椎体间错位, 椎管和椎间孔有效容积变小[3], 挤压血管、神经出现腰腿疼症状, 上述病理改变致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到刺激, 相应的椎间孔及椎管管径变小, 破坏了脊柱的内在平衡, 也引起外在平衡的相应变化, 产生一系列症状。中医正骨手法复位的原理是根据滑脱的不同方向, 施以反复用力使之复位, 纠正椎体错位[4], 解除神经、血管的压迫, 缓解症状, 在正骨的同时配合中药可解除肌肉痉挛疼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营养功能, 促进局部水肿或无菌性炎症的吸收, 在进行正骨复位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准确判断病理性棘突偏歪的移动方向是治愈该病的前提, 恢复滑脱腰椎的解剖或代偿位置, 使脊柱重建恢复内外平衡是治愈本病的关键。本病在治愈后要强化锻炼, 加强脊柱的内外平衡, 巩固疗效预防该病复发。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2004:201.

[2]方军.手法治疗腰椎滑脱78例l隘床体会[J].中医正骨, 2006, 8 (8) :55~56.

[3]陈建明, 肖茂明, 王元山, 等.腰椎滑脱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 (6) :1031.

正骨手法治疗 第4篇

(广西南宁市中医院广西南宁530001)【摘要】目的 分析、判断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骨外科2009年6月-2010年1月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观察组,实验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15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时分为3期,分期施治;对照组同样采取颈椎牵引治疗方法,另加膏药外贴。结果 实验组35例根性颈椎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尤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疗效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中医正骨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佳,临床值得推广、研究。现将实验具体情况汇报如下。【关键词】中医正骨手法;颈椎牵引;神经根型颈椎病;综合治疗;治疗效果;骨科【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65-01 随着办公设备电脑的推广、普及,颈椎病人群逐渐扩大化,颈椎病已俨然成为中医骨外伤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现代病。虽然其不会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会引起心压不稳、头痛、胸闷、神经性功能紊乱等各种症状,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病理学上颈椎病大多数是神经根型,除此之外,还有椎动脉型、混合型、脊髓型等。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重要韧带的松动和错位,导致颈神经根受压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候群。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患者共50名,均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男性患者21名,女性患者29名;年龄在16-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岁;病程2d-5年零7个月,平均病程为二年零八个月。为对比疗效,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5名,观察组15名。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1.1.2诊断标准 患者的各项诊断结果均符合以下几项标准:1)颈椎有劳损或退行性病变;2)长期为电脑工作者或长期看电视;3)头晕、视线模糊、上肢麻木、颈椎放射性疼痛;4)颈部活动受限、左右旋转时症状加重;5)颈椎压痛、肌肉萎缩,颈部硬板;6)臂丛神经牵拉试验结果呈阳性;7)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颈椎相关方面的异常表现。X线检查可见椎间隙椎间孔变小,椎体增生;CT检测神经根管变窄、椎间关节退变[2]。

排除颈椎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无明显脊椎椎体滑脱、椎管狭窄患者。1.2治疗方法:实验组:本组实验组3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是中医正骨治疗手法配合脊椎牵引。(1)中医正骨治疗法具体操作步骤:将患者反坐于凳子前,医者站其后方,用一些常规放松肌肉的方法放松颈部肌肉,如推、捏、揉、拉等,后行中医正骨治疗手法,(患椎棘突为右偏突向),单拇指摸清颈椎棘突,用左拇指桡侧面顶住偏歪棘突的一端,本组实验为右端,指导患者颈部先前屈35°,再左偏45°,施法过程中医生始终以右手掌拖住患者左面颊。医生用右手掌向上托起颈椎病患者的头部,使患者颈部沿矢状轴上旋 45°,同时,左拇指顺着左侧水平方向顶住偏歪棘突,当听到类似骨头交错的声音时,表明患者的棘突已经改变的原本偏突情况,由右偏逐渐向左移。施法后,于患者头颅部中立位处顺压棘突,活动韧带。后期中医正骨治疗法重复上述操作,患者每三天正骨一次,大概一周二次,二次为一个疗程,一般而言,4个疗程左右患者症状能得到缓解或治愈[3]。(2)颈椎牵引治疗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中度或轻度患者,采取作为进行牵引,重症患者、年龄较大患者采取卧位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为6kg,牵引时间为半小时,每天牵引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一般而言,4个疗程左右患者症状能得到缓解或治愈[4]。对照组:采取颈椎牵引,外加膏药外贴的综合治疗方法。颈椎牵引力量为6 kg,每半小时一次,每天牵引一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左右。外贴膏药为天和骨通贴膏,外贴于脊椎,每次2贴[5]。2.疗效评定标准于实验结果本组实验统计的结果均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头晕消失,肌力恢复正常,脊椎压力消失,肢体功能恢复,工作、生活恢复正常。显效:原有主要症状体征缓解,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有效:主要症状体征稍微改善,生活基本能自理。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本次实验的结果统计标准本次实验人数50人,实验组35例患者1期痊愈有18例,显效1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体显效率为94.3%。观察组15例患者治愈有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体显效率73.3%。具体统计情况见表一。35例实验组、15例观察组不同疗法后效果对比表(表一)总有效率对比,x2=6.8283,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3.结论各种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临床反应的发生,其发生机制只要有:1)各种各样的外界压力会直接压迫、牵拉脊椎神经根,又是还会继发局部反应性水肿,患者临床表现为根部症状;2)通过脊椎神经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表现为颈部症状3)患者在同时拥有前两种表现的基础上,导致肌肉、韌带、关节囊等组织受压[6]。神经根型脊椎病的发生是由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年龄的增长和先天性的发育不良能使脊椎发生病理性的退变;风湿受凉、脊椎劳损与外伤也能导致脊椎病的发生,造成那个脊椎病患者脊椎动力性失衡、失调。神经根型脊椎病能致使椎间孔变窄,导致脊间盘退化,其治疗方法方面,目前仍以保守治疗为主。从本次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35例患者中,痊愈率达到94%以上,这表明:脊椎牵引和中医正骨手法是该病很重要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观察组的1期总体显效率为73%以上,相比较实验组, P<0.01,具有可比性,它提示其疗效上不及实验组,但是其2期的恢复情况较为可观。颈椎牵引能让后纵韧带和纤维环后部紧张,对髓核产生推动力,迫使髓核向椎间隙内回纳,减轻神经根的刺激于压力。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分析如下:(1)整复椎体滑脱、钩椎关节错位的情况。(2)扩宽椎间隙,分离有粘连组织,使受压神经得到释放,促进脊椎神经功能的恢复。(3)剥离粘连组织,消除炎症和局部水肿,控制肌肉收缩。(4)减少脊椎间隙,恢复其内、外生理平衡。(5)增宽后的脊见缝隙较少,为椎间盘及其纤维环组织复位突出提供复位条件。(6)保证颈椎、椎动脉的长度比例关系,维持正常脑血液供应[7]。实验组中医正骨手法的作用机理是纠正关节错位,通过准确的位移手法纠正关节,扩大狭窄椎间孔,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还可以恢复肌肉张力,消除或缓解脊肌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恢复脊椎内外的平衡。正骨疗法应用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渗入了"筋骨并重"的治疗思想,克服了传统上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的片面看法,中医正骨手法配合脊椎牵引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它的推广使用为颈椎病的治疗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中医上普遍认为脊椎病是气血不足、局部经络阻滞、风寒湿邪侵犯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观察组使用的天和骨通贴膏就是利用这一观点,给予外贴膏药,辅助脊椎病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防方面,建议要注意适当休息、改变用枕习惯、积极锻炼,还可以利用热敷减轻症状,缓解疼痛感。参考文献[1]王俊,龙启顺. 新医正骨疗法配合民族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03)[2]范德辉,刘刚,王廷臣,黄凡,王小寅,曾红文,周飞雄,姚国新,陈旭林,许荣达,李盈. 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0(11)[3]吴启富,翟素珍.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 2011(S1)[4]黄东来. 颈肩臂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D].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5]郑晓斌,朱其广,林远方,刘特熹. 颈夹脊穴位注射配合卧位牵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0(11)[6]范德辉,刘刚,王廷臣,黄凡,王小寅,曾红文,周飞雄,姚国新,陈旭林,许荣达,李盈. 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10(11)[7]邵湘宁,罗湘筠,徐伟辉,何龙,艾乐群,江永桂,赖琳.

正骨手法治疗 第5篇

40例均为2007-03~2011-06本院推拿科患者, 男性18例, 女性22例, 年龄18~65岁, 均晨起颈项活动受限, 头歪向患侧, 呈斜颈, 颈部疼痛, 不能向后旋转, 颈椎片示5例无异常症状, 25例生理曲度变直, 10例骨质增生。

2治疗方法

2.1 放松颈部肌肉

患者取坐位, 医者站其后。一手扶患者头顶部, 另一手在颈部操作。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在患侧颈项及肩部施术约3~5分钟, 使患者颈部明显发热, 颈部肌肉此时可得到放松。

2.2 点按阿是穴并活动颈椎

医者一手扶头, 另一手大拇指在患侧颈部 (以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痉挛处为重点) 寻找压痛的最痛点 (即阿是穴, 多数患者该处可摸到呈小核的痉挛条索状肌腹) , 然后按住最痛点不放, 力量由轻至重, 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在按住最痛点的同时, 嘱患者做头部最大范围的左右旋转动作, 旋转动作宜缓慢, 旋转幅度由小到大, 旋转到病侧的最大限度时可停留片刻, 医生扶头的一手可配合患者做头部左右旋转动作, 左右旋转3~5次, 时间约2分钟。

2.3 颈椎旋转扳法

用提拿法提拿颈部肌肉, 在颈部肌肉完全放松的情况下, 医者一手持续托起下颌, 另一手扶持后枕部, 使颈略前屈, 下颌内收。双手同时用力向上提拉, 并缓慢左右旋转患者头部10~15次, 以活动颈椎小关节。摇动旋转之后, 在颈部微前屈的状态下迅速向患侧加大旋转幅度行颈部旋转扳法。手法要稳而快, 手法的力度和旋转的角度必须掌握在患者可以耐受的限度内, 切忌暴力蛮劲, 扳时不必追求弹响声。最后医者按揉风池、风府、肩井、天宗、肩外俞等穴, 每穴30秒钟, 手法由轻到重。然后轻拿颈椎棘突两侧肌肉。

2.4 纳米穴位敷贴治疗

推拿结束后, 用上海曼吉纳米穴位贴膏, 敷贴阿是穴处24小时, 每天1次。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颈项疼痛、酸胀消失, 颈部活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颈项部疼痛减轻, 颈部活动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本组40例全部治愈。其中经1次治愈10例, 2次治愈23例, 3次以上但最多不超过5次者7例。总有效率100%。

4体会

落枕属于常见病、多发病, 尤其近年来, 随着自动化办公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再加睡眠时枕头过高, 过低或过硬, 以及躺卧姿势不良等因素, 致使颈部一侧肌群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过度伸展牵拉位, 在过度紧张状态下而发生的静力性损伤。笔者认为, 推拿是治疗落枕最有效的方法。点按阿是穴并活动颈推可理顺肌筋, 是本推拿方法的重要治疗步骤, 它能起到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理筋整复, 从而恢复颈部活动功能之功效。点按阿是穴时如患者能够耐受, 用力要狠, 力度越大越好, 但要注意, 对于年老、体弱及耐受力差的女性患者, 点按阿是穴时用力不可过大, 以免发生晕厥。采用正骨手法复位, 纠正了小关节错位, 恢复了颈部肌肉的力平衡, 症状随之消失。

纳米穴位敷贴是利用纳米陶瓷材料在常温下恒定辐射的远红外线来刺激经络穴位, 产生热效应, 使局部皮下组织温度升高, 促进血液循环, 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一种外用穴位贴膏。颈部推拿正骨配合纳米穴位敷贴, 提高了1次治疗效果, 缩短病程, 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正骨手法治疗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 女29例;年龄28~55岁, 平均年龄 (44.8±5.4) 岁;病程2个月至12年, 平均 (5.2±2.6) 年;发病节段为:18例为L3-L4, 22例为L4-L5, 28例为L5-S1, 8例为其他, 4例为至少2节;26例有肌肉劳损史, 24例有外伤史, 22例为邪气侵蚀, 8例为其他不明原因;突出情况:44例为侧方突出, 18例为中央型突出, 14例为旁中央型突出, 4例伴有椎间盘钙化, 42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7例为腰椎小关节紊乱症, 6例为骶髂关节错位, 13例为腰肌劳损, 2例为腰椎管狭窄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40例患者以常规方法治疗, 观察组40例患者则以中医正骨复位法治疗。通过CT确诊, 两组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腰腿痛、肌紧张、活动受限等症状。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腰椎牵引联合局部封闭等方法治疗。牵引力保持在20~60kg, 并以患者的耐受能力为准, 牵引时间保持在15~40min, qd, 直至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观察组以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 主要采取旋转复位法:患者取仰卧位, 使其平躺于按摩床之上, 以两拇指对患者两侧臀的上皮神经与臀中肌进行自上而下的按压, 力度应从轻到重, 循序渐进, 以患者小腿外侧与大腿近膝关节部位有胀麻感为准, 确定侧偏的明显棘突, 并以一拇指固定, 再将另外一手通过患者腋下向前伸展, 将手掌部位压于患者肩部, 使患者向前屈曲60°~90°, 一边以拇指将棘突推挤至对侧的外上方, 同时另一只手自后上方旋转[2], 当听到“咯”声时, 表明复位成功, 正骨手法复位完毕。2日1次, 20次为1疗程。

1.3 疗效评判标准

以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进行疗效评判[3]。患者所有临床症状消失, 可进行正常的生活与工作为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基本不会对其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在帮助下可正常生活与工作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x珋±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22例治愈, 13例显效, 3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7例治愈, 10例显效, 14例有效, 9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7.5%,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n)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临床常见的治疗腰腿痛的方法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但手术治疗会引发不良反应, 后遗症相对较多, 且治疗费用昂贵[4]。因此, 中医正骨复位法是基层医院常用的方法。为保证疗效, 中医正骨复位法除了采用旋转复位法进行复位外, 还要进行后期的按摩拉筋处理[5], 主要包括: (1) 臀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 首先以手掌的根部对患者的臀部进行按摩, 再以拇指指腹对臀中肌进行分筋理筋, 在梨状肌处采用由轻及重的手法进行按压, 最后按压其大腿内侧; (2) 腰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 以常规按摩手法进行按摩, 以达到放松肌肉、缓解疼痛的目的, 再使患者屈髋膝, 将其双肩部按住, 待屏气之后对其骨盆进行过度按压, 再将下肢伸直牵引; (3) 直腿抬高拉筋法。医生应一边将患肢踝部握住, 一边将其膝部把住, 再做牵拉大腿和抬高下肢的动作, 持续4~6次, 力度和幅度均以患者的耐受度为限。

本次研究中, 采用中医正骨复位法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 而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7.5%, 组间差异显著, 提示与常规治疗相比, 中医正骨复位法治疗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压迫症状, 且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40例患者以常规方法治疗, 观察组40例患者则以中医正骨复位疗法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2例治愈, 13例显效, 3例有效, 2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7例治愈, 10例显效, 14例有效, 9例无效, 总有效率为77.5%, 两组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治疗,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更佳,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压迫症状, 且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正骨手法复位,腰腿痛,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海军, 张万海, 高越, 等.椎旁臭氧注射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 2012, 33 (2) :157-158.

[2]杨翊.痛区肌肉附着处压痛点局部取穴针刺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腿痛[J].中医正骨, 2012, 24 (10) :36-38.

[3]杨玉林.新医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功能煅炼的指导[J].医学信息, 2012, 25 (1) :250-251.

[4]李武峰, 郑海焕, 张洪文, 等.胶原酶盘内注射配合正骨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浙江中医杂志, 2012, 47 (2) :155.

正骨手法治疗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根据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 所有200例患者均经腰部CT扫描临床确诊。其中, 男122例, 女78例;年龄24~70岁, 平均39.5岁;病程最短1d, 最长4年6个月, 平均约8个月。L3~4突出者84例, L4~5突出者199例, L5~S1突出者34例, 2个部位以上突出者67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法推拿

麻醉状态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痛觉消失, 肌肉充分松弛。推拿时腰及下肢关节活动度增大, 有利于推拿力量施于病灶, 施术一次多可见效。麻醉方法可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麻醉后具体手法: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仰卧位, 两助手分别拉住患者两腋部和两踝行对抗牵引1min左右。然后将患肢屈髋屈膝、旋转髋关节3~4圈后, 再将患肢最大限度抬高, 并将踝关节充分背屈3次, 健侧同法也作3次。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侧卧位, 患侧在上。医者立于患者身后, 以一例手臂托起患侧大腿, 另一手压住患侧腰部, 先转动髋关节2~3圈, 然后髋关节外展30°位置下作过伸动作3次, 同时将患者腰部顺势推向前, 再转体180°同法作另一侧。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俯卧位, 医者一手臂托住患者两腿, 另一手压住患腰, 将两下肢抬高数次, 然后过伸腰部2~3次。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俯卧, 两助手再次对抗牵引, 同时医者以手掌根部按压病变椎体棘突部, 共作3次, 每次约1min。

1.2.2 中药消痛散药袋治疗

三棱10g、莪术10g、红花10g、归尾10g、桃仁10g、细辛10g、生川乌10g、生草乌10g、姜活20g、牛七20g、桂皮20g、独活20g。

上方全部药物粉碎成粉, 过细筛、用布袋包好封口, 加适量酒、醋、加热后热敷患腰, 每次40min, 每包药粉可用1d;每日2次, 15d为一疗程。

1.3 疗效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 直腿抬高70°以上, 参加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 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本研究中患者200例, 治疗2~3个疗程, 治疗组总有效率95%, 对照组总有效率78%,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详见表1。

注:与对照比较, P<0.05

2.2 症状改善

两组治疗前后部分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比较参照岳寿伟[1]制订的LIDH非手术疗法的评定标准, 满分100分, 其中疼痛和麻木满分20分, 行走能力16分, 生活及工作能力16分, 压痛16分, 直腿抬高试验16分, 膝、跟腱反射16分, 每项分4个等级, 各有对应得分。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中医认为腰腿痛 (腰椎间盘突出) 的主要病因病机是肾气虚伤, 风寒湿邪乘虚而入, 结于筋脉肌骨不散, 加之伤劳过度, 扭闪挫跌, 复致筋脉受损瘀阻经络, 不通为痛, 故见腰痛如折, 转摇不能, 腰腿酸麻拘急, 往往迁延难愈[2]。因此, 外伤及风寒湿邪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因, 肾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因。

祖国医学认为推拿治疗的主要作用为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和舒筋活络、活血散瘀、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此外, 配合中药外敷法同治, 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达到较好的保健康复作用。其主要机制是: (1) 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2) 使突出物复位回纳, 改变突出物的位置; (3) 调节后关节紊乱并使之复位, 以解除神经根压迫[3]; (4)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消除炎性反应, 松解粘连, 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 (5) 放松腰腿部肌肉, 促进局部气血循环, 促使受损伤的神经根恢复; (6) 缓解疼痛。

手法正骨时注意事项: (1) 整个手法过程, 牢记一个“松”字。通过每一步手法, 逐渐达到松脊、松盆、松髋的目的, 恢复脊-盆-髋的力学平衡; (2) 手法力度应以患者能够忍耐为度, 做到手法轻、旋转柔、节奏匀, 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 (3) 各项手法作用不同, 相互关联, 因此要求操作时必须按程序规定的脊-盆-髋固定顺序进行, 不宜调动先后顺序[4]。

本研究中结果表明, 治疗组手法与对照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手法及对照手法治疗的随访疗效均较满意。治疗后两组综合疗效对比有明显差异。随访时两组综合疗效对比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 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过程中, 患者依从性较好, 未出现中、重度不良事件, 安全性良好。由于本手法具有简明精要、操作量化规范、易于掌握、安全性良好、患者容易接受、疗效满意等特点, 具有一定的研究推广价值。研究结果预期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临床资料,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采用单纯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疗法。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袋热敷治疗。疗程后按统一标准予以临床疗效判定, 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 (JOA) 对腰椎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为95%,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 两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后部分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结论 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正骨,消痛散药袋

参考文献

[1]岳寿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检查[J].中国疗养医学, 1998, 7 (2) :80.

[2]鲁玉来, 蔡钦林.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102.

[3]张宗福, 张超.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推拿疗法杂志, 2003, 2 (4) :36.

正骨手法治疗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尺桡骨双折患儿40例, 其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3~14岁, 平均 (7.3±2.1) 岁, 创伤至入院时间为1h至7d。类型:11例青枝型, 19例横断型, 5例粉碎型, 5例螺旋型。

1.2 方法

40例患儿均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

1.2.1 拔伸旋转

患儿取抱坐位或坐位, 依据合作情况、年龄对氯胺酮麻醉方案或臀丛阻滞麻醉方案作出选择, 麻醉起效后, 呈90°屈曲肘关节, 肩外展90°, 于旋前位放置, 拉患儿前臂做3~5min持续对抗牵引, 对成角移位及重叠移位充分牵引纠正。

1.2.2 夹挤分骨

维持牵引状态下, 医师环、中、示三指于骨折部掌、背侧分别放置, 沿前臂纵轴方向, 细致对骨间隙行夹挤操作, 使桡尺骨断端向桡侧、尺侧各自分离, 使骨间膜达到紧张状。完成上述步骤, 通常一根骨端可达到对位效果[2]。

1.2.3 折顶回旋

重叠移位通过拔伸操作较难被完全纠正。保持分骨状态, 错位的骨端由医师用两手拇指经背侧对突出的骨折断端实施推按, 其它四指对另一侧向掌侧下陷的骨折端行托提操作, 向原成角变化方向使成角渐增大, 至下陷与突出的骨皮质有相顶的对端出现后, 向回反折。反折拇指时向攀侧推按突出, 具体达背侧的骨折断端位置, 而下陷的骨折另一端, 向背侧用示、中、环三指用力托提, 若骨折端有背向移位情况出现, 则对受伤机制进行分析, 可取回旋手法。若为在扭转暴力下患肢远端段出现骨折, 则需以近端为操作轴心, 轻柔回旋骨折远端;若骨折为手掌撑地暴力所致, 近折端有旋转发生, 诱导背向移位, 则以远端为轴心, 将骨折近折端回旋。骨折远近两端分别由手术操作者握住, 一手回定近端或远端, 另一手在两骨端紧贴时, 按原来骨折移位方向逆向回旋, 对背向移位纠正, 促使断端达吻合效果。观察骨折端, 如凹陷不明显, 骨折端表现为平整状, 提示骨折已复位, 复位达到成功标准后, 取分骨于骨折处垫置, 透视, 确定复位情况, 理想后, 采用四夹板行包扎固定处理, 并将前臂用旋中板于中立位固定。

1.3 疗效评估[3]

治愈:手术后骨折与解剖复位达接近效果或达到解剖复位, 观察显示有连续性骨痂形成, 骨折功能评估基本或完全恢复, 骨折已愈合;好转:手术后骨折对线理想, 对位1/3以上, 前壁旋转<45°, 受限;未愈:治疗后伤肢不愈合或畸形愈合, 功能明显障碍。

2 结果

40例患儿均治愈或好转, 达到有效固定。尺桡骨折3~6周即稳定愈合, 患肢随访6个月, 外观无畸形, 腕关节功能正常, 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中医在处理骨伤时, 正骨通常为重要手段, 为医师基本功, 在对新鲜的移位骨折处理时, 需对移位机制明确后, 确定复位方法。只有对骨折移位机制明确, 才可合理、巧妙地制定复位方法。对骨折移位的整复手法包括分骨、拔伸、折顶、旋转、纵压、挤按, 合称基本手法[4]。

分析小儿前臂双骨折临床特点, 以间接暴力引发居多, 儿童跌倒时, 通常手部着地, 暴力首先传至桡骨, 身体侧旋转至尺骨和肱骨, 诱导尺骨骨折。于尺桡骨起止的有旋前方肌、肱二头肌、旋后肌、旋前圆肌, 因尺桡骨骨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述肌肉、骨膜平衡, 固定及手法复位时, 需对上述因素予以考虑。对小儿前臂双骨折实施整复操作, 需由术者在牵引下行分骨处理, 使骨间膜的间距得以恢复和保持, 在此前提下, 完成复位操作。引发骨折移位的力具体为肢体重力、肌肉牵拉力、外力, 外伤的作用在损伤过程结束时也消失, 但肢体重力和肌肉牵拉力仍发挥作用, 需对有害影响加以克服, 将此种有害且消极的因素向积极的促骨折整复相关因素转变。

采用转动手法, 松解于骨折断端嵌夹的周围软组织, 对骨折治疗时, 需加强对软组织的保护, 使骨折顺利愈合。采用此种固定方法, 技巧易掌握, 操作简单, 对固定中及固定后骨折再移位有防范效果, 并可防范前臀缺血性肌挛缩[5]。另外, 家长需密切配合, 对伤肢血运观察, 夹板松紧度调整常识加以掌握, 带患儿完成复诊, 一般整复完成后3天、7天、10天、14天行X线片复查, 若骨折有移位, 可实施复位操作。小儿前臂双骨折特征与成人有差异, 小儿骨折愈合快, 有较强的矫形能力, 组织疏松, 肢体在受伤后出现肿胀较快, 易诱导张力性水泡出现, 故创伤发生后应立即复位。小儿前臂力量不大, 肌肉不厚, 均为骨折端牵开及分骨提供了条件, 按上述方法随诊、固定、复位, 大部分患儿预后理想。初诊对X线片行摄取操作时, 需包括腕关节、肘关节, 以避免孟氏骨折漏诊, 引发不良后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 40例患儿均治愈或好转, 达到有效固定。尺桡骨折3~6周即稳定愈合, 患肢随访6个月, 外观无畸形, 腕关节功能正常, 无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 儿童尺桡骨双折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创伤小, 可显著改善预后, 对保障患儿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双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尺桡骨双折患儿40例, 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结果:40例患儿, 均治愈或好转, 达到有效固定。尺桡骨折36周即稳定愈合, 患肢随访6个月, 外观无畸形, 腕关节功能正常,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双折创伤小, 可显著改善预后, 对保障患儿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尺桡骨双折,儿童,中医整骨手法,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罗平.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J].现代临床医学, 2013, 39 (6) :446-448.

[2]曹舸飞, 宋小平, 何思君.儿童尺桡骨下1/3骨折完全型背侧移位的临床治疗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 (5) :82-83.

[3]吴长平.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65例分析[J].中医正骨, 2009 (7) :61-62.

[4]朱粟才, 许能新.中医整骨手法在尺桡骨双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 2012 (23) :41-42.

[5]黄信源, 杨燕, 唐镇江, 等.弹性稳定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J].中医正骨, 2012 (9) :56-57.

正骨手法治疗 第9篇

【关键词】正骨;正骨;正骨;正骨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20-01

腰肌劳损为临床中极为常见病症,对患者生活及工作均有较大影响,且该症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因此需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推拿在该症治疗中作为首选方法,已得到广泛认可,而有学者指出[1] ,采用正骨复位治疗予以配合,可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对兩组患者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正骨复位配合推拿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腰肌劳损患者中选取7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21-54岁,平均(37.6±3.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8±1.2)年;对照组36例,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20-55岁,平均(38.1±3.2)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2±1.1)年。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腰肌萎软,腰部隐痛、倦怠乏力等症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肌劳损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腰肌劳损诊断标准患者;病程≥6个月患者;与本研究配合患者;排除标准:具有其他腰椎疾病患者;具有局部皮肤破损患者;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及妊娠期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推拿疗法,患者取俯卧位,使用拇指对患者腰大肌、竖脊肌及骶棘肌进行5-10min按揉及点按,然后使用双手指端,对患者命门、肾俞及大肠俞等穴位进行按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正骨复位治疗,以腰椎为界限,使用固定带对患者腰椎以上腰部进行捆绑,并对髋部进行捆绑,使用50-60kg牵引力,对腰椎进行缓拉,在第4腰椎棘突相应部位感觉陷落时,完成复位。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在治疗后进行3-9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包括身体疼痛,活动功能及精神健康,均采取100分制,分值同恢复情况呈正相关性。

1.4疗效判定

治疗效果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中相关标准进行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除,腰部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腰部活动障碍减轻;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

1.5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得数据,在SPSS19.0软件中录入,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t检验,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同对照组73.81%比较,明显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腰肌劳损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通常女性较多,患者患病后,可出现持续性腰痛,倦怠乏力等症状,且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腰肌劳损产生因素较多,长期过度负重,椎体旋转移位等,均可导致该症。腰肌劳损在中医中归属于“腰痛”范畴,由于腰节损伤、闪失以及扭挫等原因,导致气血瘀滞,脊窍错移,进而引起疼痛,同时加之寒湿侵入,正气亏虚,导致患者气血运行不畅,经脉闭阻。因此,中医治疗该症,以活血通络为主。推拿治疗是中医常用治疗手法,其通过对患者命门、肾俞、腰阳光及大肠俞等穴位进行刺激,进而使局部温度上升,使毛细血管能有效扩张,最终改善血液循环状况,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之效。而有学者研究也发现[3] ,推拿手法可促进炎性介质吸收,同时减少体内多巴胺等物质产生,具有消炎去痛作用。同时,临床观察发现[4] ,腰肌劳损同椎体旋转移位具有重要关联,采用正骨复位治疗,可对移位进行有效纠正,使解剖位置恢复,保持脊柱内平衡,对局部微循环进行改善。推拿与正骨复位疗法结合,能起到较好协作效果,促进症状缓解,同时能有效改善预后,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效果及远期生活质量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好(P<0.05),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综上所述,在腰肌劳损治疗中,采用正骨复位配合推拿治疗,近期与远期效果较好,应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冯卫国.活血化瘀中药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肌劳损103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1):1624-1625.

[2]周官明.推拿配合锻炼治疗腰肌劳损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23(3):46-46,47.

[3]覃荣周,雷鸣鸣,程松苗等.推拿灸法配合足底反射疗法治疗运动性腰肌劳损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7(9):9-10.

正骨手法治疗 第10篇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热敏灸,龙氏正骨手法

近年来由于长居室内伏案工作, 生活中大多数人群习惯保持不良的颈椎体位姿势, 颈椎病发病率逐渐增高且呈现年轻化。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 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上肢放射性疼痛、下肢多表现为麻木、无力等反应, 其症状易复发,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笔者2011年1月~2013年1月观察热敏灸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对患者远期、近期疗效评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山市阜沙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114例, 按首次就诊次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热敏灸正骨组、正骨组、热敏灸组, 每组38例。热敏灸正骨组男20例, 女18例, 年龄30~65岁, 病程1个月~1年;正骨组男19例, 女19例, 年龄30~64岁, 病程1个月~1年;热敏灸组男18例, 女20例, 年龄31~65岁, 病程1个月~1年。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 患者临床诊断标准按照1994年颁布的疗效判定标准作为依据。 (2) 入组标准: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颈椎病标准, 且颈椎疼痛多为颈神经支配区域内, 患者的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顶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等均呈现阳性;知情同意并配合完成相关检查治疗。 (3) 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急性外伤性椎间盘突出者;网球肘、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有颈椎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局部皮肤溃烂等;有各系统的严重原发疾病。

1.3 方法

1.3.1 热敏灸正骨组

采用热敏灸联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 (1) 热敏灸首先查找热敏点。在头枕部、颈项部、肩臂手部附近的经穴 (如风池、颈夹脊、百会、大椎、肩井、肩中俞、手三里、后溪、至阳等) 、压痛点、皮下硬节等附近, 用点燃的纯艾条距离皮肤2cm左右施行温和灸。针灸穿刺选择皮肤直接向里穿刺, 针灸点可选择由中心向外扩散, 或者循环向远处传导, 若施针部位出现酸痛、压、胀、冷、疼、麻木等感觉。探查出所有的热敏穴后, 采用纯艾条 (规格为直径2.5cm、长12cm) , 分别在每个热敏点上施行回旋灸2min、雀啄灸和往返灸各1min, 接着再行温和灸直到热透现象消失, 直至透热现象消失, 每次施灸剂量。针灸时间按照人的体质差异进行选取不同的时间, 一般的针灸时间为20~30min。 (2) 龙氏正骨手法先用滚、揉、按、点、拿等手法松弛头颈背部的软组织。根据X线片表现按三步定位诊断法, 分清椎体错位形式, 给予纠正。如用仰头推正法治疗椎体前后滑脱式错位;侧向扳按法治疗侧弯侧摆式错位;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卧摇肩法治疗椎体旋转或错位;若为混合式错位, 应综合相应的手法予以复位。治疗1次/d, 以10d为1疗程, 疗程间休息3~4d, 共治疗2个疗程 (包括疗程内痊愈者) 。

1.3.2 正骨组

采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方法、疗程同热敏灸正骨组。

1.3.3 热敏灸组

采用热敏灸治疗方法、疗程同热敏灸正骨组。

1.4 疗效标准针

根据国家颁布的诊断标准进行判断[1]。其主要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四个等级。治愈:患者的颈椎不良症状消失, 肌力逐渐恢复正常, 各个关节活动更加顺畅;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减轻, 但是颈部和肩部有轻痛, 头部和肢体的活动度改善明显;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肢体疼痛等症状较之以前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消失, 改善情况不明显。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χ2检验, 检验标准α=0.05, 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个疗程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 对比3组的愈显率, 热敏灸正骨组的近期和远期愈显率均高于正骨组和热敏灸组,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热敏灸正骨组近期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正骨组、热敏灸组;正骨组、热敏灸组两组愈显率相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

注:*与热敏灸正骨组比较, P<0.05;#与热敏灸组比较, P>0.05

注:*与热敏灸正骨组比较, P<0.05;#与热敏灸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本病属中医学“痹证”、“颈肩痛”范畴。针灸法其主要以温经通络、避风驱邪为主, 在临床治疗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针灸方案。传统艾灸仅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只是简单的传热温通机制。若患者生病, 则腧穴会发生敏华, 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时候选取针灸法对于穴位的刺激性反应较强。腧穴热敏化态下, 若进行艾热刺激则患者很可能触发灸性感传, 可使气至病所, 大幅提高临床疗效。热敏灸正是利用这一点更好的发扬艾灸的治疗作用[2]。

龙氏正骨手法[3]是在传统中医的脊椎推拿正骨基础上, 结合现代脊椎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原理, 根据个体影像学脊椎关节错位的病理变化总结出的一整套思路明确、行之有效的治疗脊椎关节错位病症的手法。用于本病可以调整椎间关节和椎间盘的错位失衡, 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 促进突出的纤维组织消肿和回缩, 牵开重叠的小关节或被嵌顿的关节膜, 减轻神经根的压迫, 使局部失衡的生物力状态趋向平衡, 可以起到较好的长期疗效。

本研究表明, 热敏灸和龙氏正骨手法两者联合, 其近期、远期愈显率较单一疗法有明显提高。考虑可能机制为热敏灸主要能松解软组织挛缩、粘连, 而龙氏正骨手法主要能纠正硬组织颈椎关节错位, 两者在治疗机制方面各有优势, 联合治疗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6.

[2]陈日新, 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5.

上一篇:思维条理性下一篇:课程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