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2024-06-21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精选11篇)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周期不固定, 经量不稳定, 半数以上伴发不同程度的贫血。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护理组, 各40例。对照组年龄43~62岁, 平均年龄 (50.66±3.75) 岁, 住院时间5~22天, 平均住院时间 (8.23±1.67) 天;护理组年龄42~60岁, 平均年龄 (49.34±3.59) 岁, 住院时间6~23天, 平均住院时间 (8.28±1.59) 天。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入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主要包括以下: (1) 病房应保持安静舒适状态, 有利于患者休养,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患者日常接受治疗及护理服务的时间, 尽量保证患者睡眠时间8~9 h[2]; (2) 安排专人监控患者每日出血量, 若出血量较大, 则需同护理人员进行及时沟通交流, 并抓紧时间止血, 若患者出现大出血, 则需预先准备好输血、肌肉注射药物等措施进行抢救。

(3) 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期间, 应多摄入富含钙铁等矿物质的食物, 如红枣、动物肝脏, 以及菠菜、牛奶等。

(4)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因自身病情、治疗恐惧, 以及是否仍能怀孕等方面相关知识不了解, 或因经济压力等产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需及时进行有效疏导, 并针对患者提出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 促使其建立治疗及护理信心, 同时嘱咐患者适当活动, 加强个人卫生管理, 避免发生感染, 尽可能避免性生活[3]。 (5) 适当使用中医及西医护理措施, 有利于患者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1.3 观察指标

察指标包括术后止血时间、贫血发生率、术后反复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 满意度。其中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估根据患者出院前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 问卷调查表包括护理服务技术、护理人员态度、科室及病房环境等多个项目, 总分100分, 0~59分为不满意, 60~79分为一般满意;80~100分为非常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 (8.63±2.17) 天、贫血发生率27.50% (11/40) 以及反复出血发生率为12.50% (5/40) 均显著高于护理组的 (5.30±1.66) 天、17.50% (7/40) 以及0.00% (0/4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显著低于护理组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病原因在于内分泌神经系统的调节生殖系统功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导致出现月经周期不固定、周期异常, 月经量较大, 或不规则出血, 贫血, 心理压力过大等临床表现, 可在月经初潮及绝经期中间任意年龄。本病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心理负担以及环境情况等, 其中心理负担包括因出血量过大, 周期过长, 导致合并其他重度疾病, 多表现出食欲差、呼吸频率快, 血压提升等多项不良表现[4];或因担心临床疗效, 导致出现由于、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或因治疗护理效果期待过高, 导致对主治医师或责任护士行为语言比较敏感[5]。

针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心理出现的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能够有效缓解不良心理状态、疏导不良情绪, 促使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度提升。本次研究中, 护理组患者术后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者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治疗康复的信心, 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本次治疗中, 护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 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更年期患者而言, 掌握其心理状态, 及时疏导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不仅能够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度、有利于护患之间关系和谐, 还有利于患者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出血量, 降低贫血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更年期患者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所具有的临床表现, 总结有效护理措施, 从而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患者80例,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护理组, 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贫血发生率以及反复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显著低于护理组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日常护理服务中加入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有利于术后恢复, 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

参考文献

[1]孙桂尚.4 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 2013, (26) :25-26.

[2]李萍, 李家玟.5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 2015, 36 (2) :328-329.

[3]武春英, 石玉侠.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5, 2 (8) :169-170.

[4]林红梅.综合护理对缩短功能性子宫出血止血时间及改善预后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 2015, 13 (1) :80-8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方法 第2篇

2.药物治疗 内分泌治疗极有效,但对不同年龄的对象应采取不同方法。青春期少女以止血、调整周期、促使卵巢排卵为主进行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止血后以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使用性激素治疗时应周密计划,制定合理方案,尽可能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作严密观察,以免性激紊应用不当面引起出血。

(1)止血:对大量出血患者,要求在性激素治疗6小时内见效,24~48小时内出血基本停止,若96小时以上仍不止血,应考虑有器质性病变存在。

1)孕激素:无排卵性功血由单一雌激素刺激所致,补充孕激素使处于增生期或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停药后内膜脱落,出现撤药性出血。由于此种内膜脱落较彻底,故又称“药物性刮宫”。适用于体内已有一定水平雌激素的患者。合成孕激素分为两类,常用的为17-羟孕酮衍生物(甲羟孕酮,甲地孕酮)和19- 去甲基睾酮衍生物(炔诺酮,双醋炔诺酮等)。可选用对内膜作用效价高的炔诺酮(妇康片)5-7.5mg口服,每6小时一次,一般用药4次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或停止,改为8小时一次,再逐渐减量,每3日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每日5mg,持续用到血止后20日左右停药,停药后3-7日发生撤药性出血。

2)雌激素:应用大剂量雌激素可迅速提高血内雌激素浓度,促使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创面而止血。适用于内源性雌激素不足者,主要用于青春期功血。 目前多选用妊马雌酮1.25~2.5mg,每6小时一次,血止后每3日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1.25mg;也可用己烯雌酚1~2mg,每6-8小时一次,直止后每3日递减1/3量,维持量每日lng。口服己烯雌酚的缺点是胃肠道反应重,药物吸收慢,不易迅速奏效,必要时可口服微粒化17β-雌二醇、妊马雌酮,或苯甲酸雌二醇肌注。以达到快速止血。不论应用何种雌激素,血止后2周开始加用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转化,可用甲羟孕酮10mg口服,每日一次,共10日停药。雌、孕激素的同时撤退,有利于子宫内膜同步脱落,一般在停药后3-7日发生撤药性出血。

3)雄激素:雄激素血而减少出血量。但大出血时雄激章不能立即改变内膜脱落过程,也不能使其迅速修复,单独应用效果不佳。

4)联合用药:由于性激素联合用药的止血效果忧于单一药物,因此①青春期功血在孕激素止血时,同时配伍小剂量雌激素,以克服单一孕激素治疗的不足,可减少孕激素用量,并防止突破性出血。具体采用孕激素占优势的口服避孕药1片。每6小时一次,血止后按上法递减至维持量,每日一片,共20日停药。②围绝经期功血则在孕激素止血基础上配伍雌、雄激素,具体用三合激素(黄体酮12.5mg,雌二醇1.25mg,皋酮25mg)2ml肌注,每12小时一次,血止后递减至每3日一次,共20日停药。

5)抗前列腺素药物:出血期间服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氟芬那酸200mg,每日3次,可使子宫内膜剥脱时出血减少。主要通过改变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之间的平衡而起作用。血栓素A2为血小板凝聚前体和合成平滑肌收缩物质,而前列环素是一种有力的平滑肌松弛剂和抗血小板凝聚物。

6)其他止血药:安络血和止血敏可减少微血管通透性,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等可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有减少出血量的辅助作用,但不能赖以止血。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3篇

【关键词】更年期;子宫出血;功能失调;西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291-02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更年期患者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因素是更年期妇女激素水平和内分泌失调导致,临床治疗主要是应用药物调理治疗。我院对在我院治疗治疗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200例,自行选择用药,其中100例为西药治疗,100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更年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患者200例,依据患者治疗要求进行分组,西药组患者100例,年龄41-54岁,平均年龄(46.50±2.00)岁,病程时间2.50-24个月,平均病程时间(6.50±2.00)个月;联合组100例患者,年龄42-55岁,平均年龄(46.00±2.50)岁,病程时间2.50-23个月,平均病程时间(6.00±2.50)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时间等无明显差异性,(P>0.05)。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出血倾向。

1.2治疗方法

西药组患者100例,单纯进行西药治疗,主要是依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晨起空腹口服米非司酮片1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3个月。

联合组10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西药治疗同西药组患者,中药主要是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理论分析后,针对于患者的体质和具体情况,应用熟地黄、枸杞子、白芍、白术、丹参各15g,续断、杜仲、茯苓、太子参、牛膝各10 g,升麻、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分2次服用。同时对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和血常规情况进行严格的观察,一旦发生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

1.3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11.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2.1临床特征

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特征主要为:患者年龄均在40-55中年女性,处于闭经年龄阶段,均处于更年期,同时患者主要症状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不同度的贫血、月经周期紊乱。

2.2治療情况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差异性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详见表1、表2,两组患者没有因用药产生过敏反应发生。

3讨论

更年期是每个女性都会面临的阶段,因个人体质不同每个人的表现也不相同,但因激素水平调节能力降低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患者发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部分患者长时间大量流血导致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营养不良,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

临床上主要是依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患者雌激素的补充治疗,用来缓解患者的月经失调和功能紊乱的症状,米非司酮在受体水平拮抗孕酮作用,本身并无孕酮活性;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下丘脑一垂体系统,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2];另外,对卵巢的直接或间接负性作用影响卵泡发育,使排卵延迟,结合其诱导黄体溶解作用,使得体内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下降,但雌激素的补充除对患者产生治作用外,还会导致不良反应和副作用[3]。中医治疗是我国传统的医疗,对患者的治疗以调理为主,因此在治疗中更加具有针对性,远期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同时中医治疗更加具有安全性,不良反应和过敏比例较低[4]。

我院为更好的提高子宫功能失调子宫出血临床治疗,患者自愿选择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结果显示联合中药治疗临床检测激素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越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性明显,(P<0.05)。

综上所述,针对于更年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治疗,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贫血的发生和发展,降低手术切除子宫的比例[5]。

参考文献

[1] 孙学武.80例诊断性刮宫术合并炔诺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18:65+67.

[2]方友琴.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78-79.

[3]张晓丽.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0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04:51-52.

[4] 涂玉增.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3:526-527.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4篇

关键词:安冲汤,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健脾补肾,益气固冲

本研究观察安冲汤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简称更年期功血) 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治疗的46例更年期功血患者。年龄41~ 50岁26例, 51~ 54岁10例;患者病程最短3个月, 最长病程3年余。入选标准均符合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为脾肾气虚型。均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如内外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

1.2 方法

方药:生黄芪25g、炒白术15g、牡蛎20g、白芍15g、干地黄12g、川续断15g、海螵蛸15g、茜草15g、荆芥炭20g、血余炭10g。结合临床辨证加减:如经来量多, 色紫黑、黏稠者, 加炒地榆、炒黄芩、侧柏炭清热凉血止血;夹大量血块者, 加益母草、三七粉等活血祛瘀, 久漏不止加炒蒲黄、艾叶炭。气虚明显者重用黄芪、加人参或党参, 加柴胡配参芪升举阳气;腰酸困重, 出血日久、淋漓不净者, 加炒续断、桑寄生、覆盆子补肾止血;五心烦热者, 加旱莲草、地骨草养阴清热止血。若阴道大量出血, 宜先加用生脉散补气敛阴止汗固脱。服法:1剂/d, 水煎2 次, 早晚各服1次, 7d为1个疗程, 若仍未止血, 再用1个疗程。后续以安冲汤为基础辨证加减用药治疗3个月。

1.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患者经期与经量以及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 并且能够维持达到3个以上月经周期。治疗后好转:患者的经期与经量, 以及其月经周期均能够恢复正常, 而不能维持达到3个以上月经周期;以及月经量减少, 和月经周期有所缩短。经治疗未愈:患者阴道出血没有任何缓解。

2 结果

治愈5例, 好转23例, 未愈8例, 总有效率为82.6%。

3 讨论

更年期功血通常为无排卵型功血, 主要机制为卵巢功能的逐渐减退。诊断性刮宫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还可采用大剂量激素止血, 以雌孕激素后续治疗调整周期止血, 同时可适当应用止血药物和抗生素治疗。但停药后往往会复发。

祖国医学认为更年期妇女功血的病机为由于脾肾不足, 冲任不固, 以致不能够制约经血引起子宫的藏泄失常。若长期过度不良因素的影响, 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改变、劳累过度或代谢紊乱等, 均可引起脾肾气虚, 冲任不固导致崩漏。故治疗应以健脾补肾、益气固摄、固冲止血为主。

安冲汤出自近代医学家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原方由白术、生黄芪、生龙骨、生牡蛎、大生地、生白芍、海螵蛸、茜草、川续断组成。临床上以补肾健脾为主。更年期无排卵型子宫出血患者久病亦易致肝肾亏虚。因此其治疗原主要为养精益气, 摄血固冲。本汤方应用黄芪、炒白术以益气健脾, 固脱止血, 加白芍则补气合营, 并补益肝肾;煅龙骨、煅牡蛎、海螵收敛止血, 荆芥炭引血归经, 固经止血;生地、茜草根, 以凉血止血, 共奏止血而不留瘀之效。现代中药药理证明, 黄芪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可使子宫平滑肌间歇式收缩而起到加速子宫内膜剥脱而止血的作用[1]。生地凉血止血;白芍养血柔肝;续断补肝肾, 续筋骨, 行血脉;茜草凉血活血, 祛瘀, 通经。药理学研究表明, 茜草可以使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 从而发挥其促凝血作用[1,2];血余炭有明显的缩短出、凝血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对原方进行酌情加减, 笔者总结出, 可以血余炭替换原方中生牡蛎、生龙骨, 适用于出血量多的患者。诸药相伍, 可调脏腑平阴阳, 共奏健脾益气、固冲止血之功, 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慧君, 王莉, 薛辉, 等.安冲汤止血调经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5 (10) :868-870.

功能性子宫出血110例临床分析 第5篇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排卵型功血;无排卵型功血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24-02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是指在检查后未发现有全身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主要是由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等。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数量、性质变化分类可将子宫功能型出血分成7种类型,但在临床中主要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排卵型功血两种类型[1]。两种功血的出血机制和治疗方法迥然不同,需要在临床中加以甄别。为总结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一般诊断、治疗等方法,本院对2014年5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预见性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接诊的11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病历作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均已排除生殖器官肿瘤、感染、妊娠异常、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或由血液系统、肝、肾等功能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功能疾病造成的阴道出血。根据患者年龄、疾病类型、治疗原则将患者分为青春期组和围绝经期组。青春期组患者36例,年龄在12~23岁之间,平均年龄(15.78±2.15)岁。病程在3w~2a,主要症状为眼花、头晕、月经量多、月经不规律等。围绝经期组患者74例,年龄在39岁~54岁之间,平绝年龄(41.05±5.32)岁病程在4w~2a之间,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多、周期不规律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贫血纠正、抗炎治疗、感染预防等一般治疗,并适当运用止血药物。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年龄、子宫出血的特点、避孕情况、生育等方面的情况,在检查过程中着重对患者子宫、宫颈、附件大小及贫血程度进行观察。

在此基础上,青春期组患者采用补佳乐进行治疗。如患者无贫血症状,可直接口服补佳乐,每天1次,每次用药1mg[2]。如患者出血量较多,发生贫血,可每d肌注苯甲酸雌二醇6~8mg快速止血,分2~3次注射。血量减少或血止后,补佳乐递减至维持量。患者可于止血后20d停止服药,在停药前10d加用黄体酮注射液,每日肌内注射20mg。雌、孕激素的同时撤退可促进子宫内膜脱落,在停药后3~7d产生撤药性出血。在调整阶段,采用雌、孕序贯疗法人工周期促使子宫内膜发生用药反应造成其周期性脱落。可持续治疗3~6个周期,如果患者仍无排卵,可使用克罗米酚改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an-uterus axls,HPOU)功能。可在出血后第5d起,每日服用50mg克罗米酚,连续服用5d。对于排卵失败或体重在50kg以上的患者,可增加克罗米酚药量至100mg/d。

围绝经期组患者先行诊刮术,并将组织送检,排除其他疾病。诊刮术后5d,给予患者口服安宫黄体酮胶囊8~10mg/d,连续用药20d。在治疗后3个周期内,每次月经来潮第5d均重复以上治疗[3]。

1.3观察指标

以患者在治疗后1w内止血,在一个疗程结束后患者月经量、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且保持3个月以上,基础体温双向或更年期患者血止绝经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7~10d内止血,一个疗程结束后月经量、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但维持时间在3个月以内,或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缩短,基础体温双相或不典型双相为有效;患者在治疗后10d内未止血,治疗1个疗程后病情复发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诊断,110例患者中,子宫内膜炎23例,单纯性增生过长33例,增生期34例,不典型增生20例。治疗后,69例患者显效,33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72%,详见表1。

3 讨论:

无排卵型功血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青春期功血是由于HPOU不成熟所致。垂体促卵泡激素分泌持续低水平,促黄体素无高峰形成,在多批次卵泡生长的情况下,依然无法排卵,导致卵泡在发育到一定情况后发生退行性变[4]。更年期功血主要是由于内膜增生等原因引发。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卵泡骤减,但残存的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雌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对垂体的反馈作用减弱。促性激素血含量增高,无法形成排卵高峰,发生功能性子宫出血。刮宫术可取出增生的子宫内膜,可迅速止血,送检组织可作为诊断依据,探明患者体内病症。本次研究中,子宫内膜炎23例,单纯性增生过长33例,增生期34例,不典型增生20例。为疾病的发现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据临床统计有80~90%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无卵型功血。补佳乐也称戊酸雌二醇片,与孕激素联用进而建立人工月经周期,可补充人体自然生成的与人工绝经相关的雌激素缺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更年期时,卵巢雌二醇会分泌减少并最终消失,造成功血,适量的补佳乐能有效的减少骨吸收,可延缓雌激素减少造成的病症。补佳乐服用后可完全被吸收,会进一步代谢为雌酮、雌三醇、硫酸雌酮,在用药4~9h后达到最高血清浓度,与白蛋白和雌激素相结合,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排卵型功血分为排卵型月经失调和黄体功能障碍两种。排卵型月经失调主要表现为卵泡期异常,月经频发或过少等。黄体功能障碍为黄体期缩减到10d以内,见于不孕、早期流产、人工流产等[5]。小剂量雄激素可起到改善黄体功能的作用,也可用孕激素补充体内不足,或用绒毛膜促性激素徐进黄体发育。本次治疗中,69例患者显效,33例患者治疗有效,8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2.72%,说明补佳乐和黄体酮胶囊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做为这一病症的常规用药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玉华.阴式子宫切除115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134,136.1007-614x.

[2]卢美磷,俞超芹,翟东霞等.不同年龄阶段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诊治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185 -187.1007-4813.

[3]温明芳,朱清华.复方醋酸棉酚联合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22(7):15-16.1006-4931.

[4]郑建新.三种黄体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3):185-186.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门诊妇科2 0 1 4年2月~2 0 1 6年2月门诊患者应用宫腔镜进行诊查配合病理诊断, 采用崩漏止血方加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 (优思明) 进行治疗, 单盲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 0例, 对照组6 0例。治疗组患者年龄3 9~5 7岁, 平均 (4 6.3±1 1.4) 岁。病程0.5~3年, 平均 (1.7±0.5) 年。出血时间1 5~3 7 d, 平均 (2 3.7±5.6) d。对照组年龄3 8~5 7岁, 平均 (4 6.5±1 0.9) 岁, 病程0.4~3.2年, 平均 (1.7±0.8) 年。出血时间1 2~4 0 d, 平均 (24.5±6.3) d。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优思明 (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J20140085, 产品批号:319A) 治疗, 用法:3mg/次, 1次/d, 口服21d, 一个疗程为1个月。治疗组患者采用崩漏止血方联合优思明治疗, 优思明治疗疗程同上, 崩漏止血方组分:生白术15g、黄芪15g、煅牡蛎25g、炙甘草10g、酸枣仁25g、五倍子10g、地榆炭15g、海螵蛸20g、酒萸肉15g、棕榈炭15g、三七8g、远志12g、茜草10g、白芍15g、杜仲炭15g。纳差者加神曲10g、佛手10g;腰酸痛者加桑葚10g、杜仲10g。1剂/d, 1次/d。持续服用21d停止使用1周, 再继续服用。共接受3个疗程治疗, 连续随访6个月, 并记录复发时间、复发次数等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4] (试行) 中相关标准评价临床疗效, 显效:停药后半年内阴道出血停止, 临床症状消失;闭经或周期正常, 经期≤7d, 经量适中;有效:停药半年内阴道少量出血,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月经周期不定, 经期7~12d, 经量较少, 无需再次服药;无效:停药后阴道出血未改善或加重, 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月经无明显改善。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 (%)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率

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1%, 对照组为81.4%, 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复发情况

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更年期功血复发率及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 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和复发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的5.7% (4/70) 分别为腹泻2例, 恶心及头晕各1例,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更年期功血是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退化导致排卵障碍、正常性激素变化失调, 进而引起的阴道不规则流血[5,6]。更年期功血患者常见表现为月经紊乱、子宫不规则出血、经量少、经期无规律, 部分患者伴有出汗、烦躁、心血管系统疾病等。西医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主要方式为孕激素治疗, 但是诸多研究显示, 孕激素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 短期止血效果差[7]。本研究显示, 对照组单独服用优思明治疗后, 临床有效率为81.4%, 复发率18.3%、平均复发次数和复发时间分别为 (2.4±0.5) 次、 (3.2±1.1) d。本研究结果符合既往研究报道[8], 表明单用西药优思明治疗效果不佳。

中医将本病归为“崩漏”范畴, 认为的冲任不固、气血失调, 肾水不足导致虚热内生, 血海蓄溢失常, 经血非时而下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应根据补气补血、健脾益肾、滋阴清热原则治疗[9,10]。本研究使用崩漏止血方治疗更年期功血, 可达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功效。本研究显示, 治疗组患接受重要崩漏止血方联合西药优思明治疗后, 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 复发时间更晚, 表明崩漏止血方联合优思明治疗更年期功血的疗效更佳。安全性方面, 治疗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安全可靠。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血)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妇科符合入选标准的崩漏患者120例, 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120例患者经宫腔镜诊查加之病理诊断后, 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崩漏止血方加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 (优思明) 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优思明治疗, 连续随访6个月, 并记录复发时间、复发次数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1%, 对照组为81.4%;治疗组患者更年期功血复发率及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 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和复发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4.3%, 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更年期功血的疗效, 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关键词:更年期功血,中西医结合,崩漏止血方,优思明

参考文献

[1]唐海英.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 2011, 17 (19) :142-143.

[2]Fu Liqin.Menopause DUB Randomized Parallel Group Study Ankun Soup and Cognitive Therapy and Psychotherapy[J].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2014, 28 (9) :1789-1792.

[3]王胜菊.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112例临床观察[J].中药与临床, 2014, 5 (6) :46-47.

[4]张俊梅.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108例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4:25-26.

[5]许松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血61例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5, 166 (2) :120-121.

[6]杨玉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 2014, 27 (7) :87-88.

[7]刘伟.妇科养荣胶囊联合炔诺酮治疗无排卵型功血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 2015, 36 (4) :467-468.

[8]王健.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3, 34 (29) :6062-6063.

[9]翁洁群.炔诺酮片联合雄激素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26:8-9.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9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妇产科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予以确诊, 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月经紊乱和贫血等。随机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 每组48例。甲组患者中年龄42~55岁, 平均年龄 (46.3±2.9) 岁;平均病程 (9.2±2.6) 个月;平均血红蛋白量 (74.9±7.5) g/L。乙组患者中年龄41~56岁, 平均年龄 (46.9±3.2) 岁;平均病程 (9.5±2.5) 个月;平均血红蛋白量 (75.6±8.9) g/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甲组患者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 具体方法:于患者月经第1天或是诊刮后第1天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生产厂家:荷兰欧加农公司;批准文号:H20120041) , 2次/d, 1片/次, 用药3 d后调整剂量, 减至1次/d, 1片/次, 持续服用21 d后停药, 如果发现发生撤退出血, 在出血后第1天继续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21 d为1个疗程, 一共治疗3个疗程。乙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 具体方法:服用米非司酮片 (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70) , 1次/d, 10 mg/次, 持续服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子宫内膜厚度以及治疗效果。子宫内膜厚度于超声下测量;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不振、呕吐、恶心以及头痛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经6个月随访发现阴道未见异常出血;有效:治疗后经6个月随访发现月经有规律周期或闭经, 经量显著减少, 经期明显减短;无效:治疗后经6个月随访发现经量和经期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控制出血与完全止血时间对比

甲组患者平均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分别是 (38.48±7.25) 、 (69.37±9.47) min;乙组患者分别是 (17.57±5.48) 、 (43.69±8.47) min;乙组控制出血与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甲组 (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对比

甲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分别是 (11.98±2.42) 、 (8.35±1.28) mm;乙组患者分别是 (12.63±2.23) 、 (5.48±1.13) mm。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变薄 (P<0.05) , 且乙组显著小于甲组 (P<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甲组患者中, 显效30例, 有效15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是93.75%;乙组患者中, 显效29例, 有效18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044, P=0.307>0.05) 。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甲组患者中, 恶心2例, 皮疹2例, 头痛2例, 腹部不适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4.58%;乙组患者中, 恶心2例, 皮疹2例, 头晕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81, P=0.537>0.05) 。

3 讨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科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是因为女性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失调以及性腺功能低下等, 如果没能给予及时处理, 易引发贫血、继发感染以及心理障碍等, 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现阶段临床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根本原则是调整月经周期、止血、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以及减少经量等。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属于一种新型复合口服避孕药物, 其中的主要成分乙炔雌二醇与迪索高诺酮可以对卵巢排卵予以抑制, 而乙炔雌二醇还能加快垂体分泌性激素, 迪索高诺酮还能加强雌激素活性, 从而对子宫内膜发育予以有效抑制;同时还能加快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进到分泌期, 让子宫内膜萎缩保持一定厚度, 实现快速止血, 还能预防停药后过度出血。米非司酮属于一种新型抗孕激素, 对子宫内膜有直接作用, 以此下调孕激素与雌激素受体的含量, 对子宫内膜的生长予以抑制;同时还可减少子宫内膜的动静脉生成, 实现抗子宫内膜增殖的效果;此外还能通过对中枢神经-下丘脑-垂体-卵巢产生作用, 对卵泡发育进行抑制, 促进卵泡衰退而达到闭经目的[3]。本次研究结果发现, 乙组控制出血与完全止血时间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小于甲组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其原因可能是米非司酮在受体水平拮抗孕激素, 经神经体液反射减少黄体生成激素 (LH) 释放激素水平, 从而减少卵泡数量, 达到人为闭经, 相较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在子宫内膜上直接发生作用, 更能抑制子宫内膜动静脉生成。

综上所述,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均能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但是米非司酮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效果更显著, 止血速度更快, 更适用于更年期女性。

摘要:目的 对比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两种药物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 随机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 每组48例。甲组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 乙组应用米非司酮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甲组患者平均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分别是 (38.48±7.25) 、 (69.37±9.47) min;乙组患者分别是 (17.57±5.48) 、 (43.69±8.47) min;乙组控制出血与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甲组 (P<0.05) 。乙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小于甲组 (P<0.05)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均能获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但是米非司酮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效果更显著, 止血速度更快, 更适用于更年期女性。

关键词: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功能性子宫出血

参考文献

[1]吴佩蔚.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加米非司酮联合归脾丸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广东医学, 2015, 8 (1) :139-140.

[2]季红珍, 黄红燕, 应翩, 等.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中国性科学, 2014, 10 (8) :27-29.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8篇

关键词:米非司酮,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目前,更年期功血发生率升高,以往常用刮宫、性激素调整月经周期,甚至是采取手术行子宫内膜切除或子宫全切治疗,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认为在更年期发生功血,考虑是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卵泡在发育过程中因退行性变而不能排卵引起的[1],患者不需考虑生育问题,因此治疗以止血、减少出血、防止子宫病变为主[2],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确切的疗效,不良反应小,疗效稳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本院确诊为更年期功血患者30例,年龄43~54岁,平均(45.4±2.5)岁,临床症状均有月经周期长,出血量多,伴有大血块,心慌、头晕等贫血症状,或者淋漓不断的表现,患者不同程度地进行过雌激素以及诊断性刮宫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排除妊娠、肿瘤、炎症、外伤和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宫内节育器放置的出血,其中9例无生育史,排除肝肾功能障碍、高血压、血友病等,患者平均血红蛋白值为(67.79±4.65)g/L。

1.2 方法

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液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和雄激素(T)浓度测定以及肝肾功能监测,采用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片剂(国药准字H1095003),12.5 mg顿服,每日1次,口服1个月,继续减半量口服2个月,3个月为一疗程,贫血患者配合铁剂治疗,纠正贫血。

1.3 疗效标准

(1)痊愈:患者7 d内停止出血,3个月治疗结束后,月经量以及月经周期可以维持3个月经周期正常,或者直接进入绝经期。(2)好转:患者出血时间缩短至7~10 d,但是月经量和周期不能维持3个月正常,基础体温双相或不典型;(3)无效:治疗2周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无改变,疗程结束后病情没有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性激素变化对比

30例患者治疗后出血量、出血周期均有改变,血清FSH、LH、E2、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0.05),其中E2、P的变化最为明显(P<0.01),查肝肾功能均正常。见表1。

2.2 临床疗效

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3.3%,好转率为13.3%,治疗有效率为96.6%。

*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

2.3 止血效果

治疗前止血时间为(31.2±1.1)d,治疗后止血时间为(5.7±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服药3个月均出现药物性闭经,用药期间无反复出血。

2.4 其他情况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其后8例绝经,10例月经变为稀少,11例恢复正常月经,1例再次出现月经过多改用其他方法治疗。贫血纠正27例,治愈率90%。

2.5 不良反应

本研究组无雌激素所引起的出汗、潮热、干涩等症状,亦无关节疼痛等抗糖皮质激素副反应的发生。

3 讨论

3.1 更年期功血发生的基础

妇女进入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巢的激素水平下降,失去了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卵巢中残存的卵泡虽然也有发育,但并不排卵,子宫内膜腺体在长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呈持续性的增生反应,可以发生轻度增生过长、腺囊型增生过长或腺瘤型增生过长现象。当雌激素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时,子宫内膜就不完整的脱落,发生不规则子宫出血。一般情况下,雄激素止血不能起到迅速止血的目的,采用孕激素止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破性出血,孕激素的安全性也有待确定[3]。

3.2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

人类孕激素受体(HPR)分为三种亚型,HPRA、HPRB和HPRC。米非司酮与PR的亲和力高于孕酮5倍,其中去一甲基衍生物与PR的亲和力最高,经过竞争性结合内源性PR形成结合性受体二聚体抑制基因转录活性而浮现抗孕激素作用[4]。米非司酮是“复合型”孕激素拮抗剂,具有抗孕激素和孕激素作用,小剂量浮现抗糖和抗盐皮质激素作用[5]。在子宫内膜、妊娠黄体、胎盘绒毛、肾上腺内,米非司酮与PR结合后形成药物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DNA结合,激活PR结合区C-端抑制性功能基团,抑制DNA转录,靶细胞生长和生理功能[6]。

临床实验中发现,米非司酮导致子宫内膜发育不同步,可以延缓内膜发育以及抑制孕激素诱导的分泌活性,从而干扰内膜的生长发育[7],低剂量米非司酮显示出对内膜产生微弱的孕激素效应,降低FSH、LH的释放,进而达到影响子宫内膜增生的目的。

3.3 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分析

米非司酮作为新型的避孕药除了运用于紧急避孕外,目前更为广泛地运用于产后胎盘残留、子宫肌瘤的治疗,疗效显著确切,但是随着大范围运用而出现的副作用也日渐显现,例如不同的月经周期用药,可引起月经周期的缩短或延长,导致闭经[8]。另外,米非司酮还可引起阴道分泌物的改变,降低性欲;对于过敏性体质的患者也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在治疗子宫肌瘤或柯兴综合征过程中出现糖皮质激素缺乏。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米非司酮的副作用还包括潮热出汗、关节微痛、头痛、乳房胀痛、口苦、恶心、乏力嗜睡、纳差、低热等。许多文献也在研究米非司酮的适合治疗剂量[9],笔者在参阅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的观察发现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疗效稳定,同时由于小剂量的药物就可以使体内雌激素维持在卵泡早期水平,避免了雌激素所引起的出汗、潮热、干涩等症状,亦无关节疼痛等抗糖皮质激素副反应的发生,与相关报道一致[10,11,12]。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9篇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 对促进性腺激素的反应下降所致的常见病, 多发在45~55岁之间。主要表现为无规律的子宫出血, 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 甚至休克。治疗原则采用止血, 调整月经或诱导闭经及改善全身状况。常用的方法是诊断性刮宫, 性激素治疗, 子宫内膜切除, 效果不佳者则子宫切除。米非司酮在临床应用以来, 用于终止妊娠及子宫肌瘤的治疗, 取得可喜的疗效。按照米非司酮的作用还可以用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作用。自2000年以来, 我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28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 取得较好的疗效。用药期间均出现闭经, 其中23例药后直接进入绝经期4例月经稀发, 量少, 1例恢复正常月经, 无1例行子宫切除, 15个月以上者1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0年4月至2001年12月来我院就诊和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出血患者28例, 其中40~44岁2例, 占7%, 45~49岁7例, 占25%, 50~55岁19例, 占68%。病程<3月4例, 3~6月14例, >6月10例。经量增多12例, 经期延长11例, 月经紊乱5例。出血期间子宫内膜诊断刮增生18例, 分泌早期1例, 单纯增生过长8例, 腺囊性增生过长1例。实验室检查血HB (91~100) g/L, 10例, (61~90) g/L, 12例, 60g/L以下6例。并发症:卵巢囊肿3例, 子宫肌瘤 (30mm直径以下) 2例, 内膜异位症1例。28例患者均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心, 肝, 肾功能均正常, 有14例曾接受过中西药及性激素治疗, 停药后复发, 有3例曾反复诊刮, 亦复发。

1.2 方法

诊断性刮宫报告排除恶性病变后开始治疗。米非司酮10mg口服, 每天1次, 用药6个月。每3月复查肝, 肾功能, 盆腔B超情况。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 其中23例直接进入绝经期, 4例月经稀发, 量少, 1例恢复正常月经。疗效与病程长短及年龄无关。1例内膜异位症痛经病人疼痛消失, 停药后复发。6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潮热, 出汗, 心悸, 考虑为更年期综合症所致, 加用谷维素, Vit-E及中药治疗后好转。3例病人出现短时间转氨酶升高, 未发现其它副作用。停药后随访观察15个月以上者11例。

服药3个月时B超盆腔检查, 子宫大多正常或略偏小, 停药3个月后B超盆腔检查, 子宫大多正常或偏小, 2例合并小肌瘤者, 子宫肌瘤有渐缩小的趋势:卵巢最大径线均<48mm。

3 讨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性障碍引起的无排卵型出血。卵巢虽有雌激素分泌, 卵泡能发育, 但不成熟, 没有排卵, 没有黄体形成, 极少孕激素分泌。米非司酮为一种孕酮受体 (PR) 阻断剂, 理应对该征无效, 但临床观察, 本组病人用药后均闭经, 这说明米非司酮不仅有拮抗孕激素P的作用, 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均有作用, 米非司酮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主要是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延迟排卵。除直接作用卵巢外, 还通过抑制促卵泡生成激素, 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而阻止卵巢发育加速了卵巢残存卵泡的萎缩而使接受治疗的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

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只要是诱导月经和阻滞子宫内膜发育。更年期功能性出血患者无排卵, 无黄体期, 故无明显诱导月经作用。Reinsch等用彩超阴道超声证实米非司酮明显减少子宫动脉血流, 增加血管阻力。

从对我院28例治疗中还观察到, 米非司酮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是可逆性抑制作用。有1例患者停药6周后恢复正常月经说明了这一点。因此, 能否进入绝经期可能取决于卵巢内残余卵泡数量。该例病人可能是暂时性卵巢障碍, 虽用米非司酮后闭经, 但停药后短时间即恢复功能。

综上所述, 米非司酮可影响生殖, 由内分泌轴的多个部位, 且有多种作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出血, 经临床证明, 疗效可靠, 且无明显副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 (第一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765.

[2]朱四军, 赵白鸽, 谢衷明.RU486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内膜的功能影响[J].生殖与避孕, 1995, 15 (4) :245.

[3]YenSS.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ifiprestone Dc[M].National Academg Press, 1993:197.

[4]廖爱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4, 10 (1) :15.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10篇

【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7例患者,常规检查排除其他恶性疾病后给予米非司酮10mg/d,清晨空腹口服,连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患者用药后除雌二醇外内分泌激素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出现恶心头晕、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小。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围绝经期

【中图分类号】R7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28-01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女性生殖器中常见疾病,多数患者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围绝经期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多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存留的卵泡对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反应性降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对垂体的负反馈减弱,出现无排卵性功血[1]。治疗原则为止血、调整周期,使其平稳过渡至绝经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具有抑制出血、缓解腹痛和缩小子宫的作用。米非司酮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其机理是通过一系列药理连锁作用,造成性腺功能低下、血流量减少。本研究采用米非司酮临床治疗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7例患者,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7例患者,年龄45~57岁,平均年龄51.6岁,其中45~49岁43例,50~57岁24例。月经周期不规则51例、月经量增多31例。所有患者均经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4mm23例,子宫内膜厚度在5~15mm之间者44例,均在出血期行子宫内膜诊刮,病理诊断不典型增生12例,增生期21例、单纯型增生过长34例。所有患者肝、肾和心功能检查正常。其中15例宫内置环。患者治疗前均未使用过激素类药物。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检查均伴有贫血,平均血红蛋白为84.83±5.23g/L。

1.2治疗方法患者就诊后接受基础监测,依据检查患者贫血情况给予输血、输液对症支持治疗及抗感染治疗。按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统一标准,评价患者出血量,用药前行诊断性刮宫术止血。组织送病检,均排除子宫恶性病变及其他疾患。患者给予患者米非司酮10mg,每天1次,清晨空腹口服,连用6个月,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每个月测内分泌功能一次,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彩超随访盆腔情况。用药前后分别测定内分泌激素水平,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的标准。

2结果

结果治疗期间23例于服药后2个月内出现闭经,25例用药后4个月闭经,随访1年后14例绝经,25例月经稀发,其余28例于用药后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患者服用米非司酮后,表现出不良反应有恶心头晕8例,呕吐2例,腹泻2例,给予对症治疗症状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治疗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结果,见表1。P<0.05,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具有抑制出血、缓解腹痛和缩小子宫的作用。米非司酮虽为孕酮受体阻断剂,但并非单纯拮抗孕酮的作用。使用米非司酮后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米非司酮可能直接影响组织中孕激素受体数量,故它能阻断孕激素的作用,其靶器官是子宫内膜,特别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诱发无周期性激素模式,导致排卵停止[2]。此外,又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破坏了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促使子宫肌瘤退缩,并诱发闭经。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均有可逆性抑制作用,作用于下丘脑抑制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分泌,作用于垂体抑制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对卵巢的影响主要是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延迟排卵,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主要是阻滞子宫内膜发育,另外能明显减少子宫动脉血流,增加血管阻力,子宫血供减少。围绝经期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虽然仍有雌激素分泌,卵泡能够发育,但不能成熟及排卵,在持续低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不断增生,呈增生期内膜,持续增生则形成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当雌激素不足以维持增厚的子宫内膜时,内膜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脱落和出血。临床可表现为子宫出血量多或长期不规则出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O;269-361.

[2]杨瑞,张嫒,张新清,等.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769.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来自我院2007年2月~2009年1月门诊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8例,年龄45~58岁,平均47.5岁;病程2~28个月,平均病程8.5个月。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月经量增多有血块、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月经紊乱表现,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乏力。出血期间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报告提示,单纯性增生过长20例,增生期43例,腺囊性增生过长5例。实验室检查Hb 90~100 g/L 41例,60~90 g/L 19例,60 g/L以下8例,平均(71.6±11.5)g/L。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年龄大于45岁;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报告为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疾病及行分段诊刮除外恶性病变;无使用米非司酮禁忌证,肝肾功能均正常,近3个月无服用激素史,无心血管疾病、血液病、内分泌系统疾病。

1.2 方法

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上海华联制药厂)每晚睡前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连续应用3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内容

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红蛋白、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治疗前和治疗后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用彩色B超测量,按公式4nЛabc/3 cm3(a、b、c分别表示子宫三维径线的半径值)计算子宫体积[2]。治疗前和治疗后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并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AS 3.0软件,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8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均顺利完成1个疗程治疗。所用病例均在治疗服药后出现暂时性闭经。停药后30~50 d内月经来潮18例,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减少,月经紊乱表现消失。停药后直接进入绝经期55例,5例因病情反复而行子宫切除术,临床总有效率为92.64%。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变化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因主要是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卵巢功能障碍引起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卵巢虽有激素分泌,卵泡能发育,但不能成熟,没有排卵,没有黄体形成,极少量孕激素分泌。体内仅有单一雌激素作用,缺乏孕激素作用,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继而发生雌激素撤退出血或突破出血[3]。

米非司酮是法国Rous-sel-Uclaf公司在1980年研制的一种具有抗糖皮质激素、抗孕激素作用的甾体类药物,它和孕酮、炔诺酮一样都与孕酮受体有亲和力,它对孕酮受体亲和力比天然孕酮强5倍,但本身并无孕酮活性,在受体水平拮抗孕酮作用[4,5,6],不仅具有单纯抗孕激素作用,并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诱发闭经,还能通过抑制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分泌而阻止卵泡发育,加速了卵巢残存卵泡的萎缩使接受治疗的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7,8]。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2.64%,充分说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应用方便,安全可靠,对年龄大于45岁、无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更为适用[9]。

参考文献

[1]汤希伟.妇产科疾病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杜,2006:263.

[2]何福仙.Ru486对子宫内膜增生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2001,28(1):34.

[3]徐苓.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4):199.

[4]袁毅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74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65-66.

[5]吴振沁,罗晓英,丹措吉.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20周妊娠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8):73.

[6]陈洁.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中药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85-86.

[7]冬娥.女性围绝经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8):473.

[8]张曙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1~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9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相关文章:

更年期子宫肌瘤06-08

更年期论文05-08

更年期症状06-29

更年期抑郁07-02

更年期/针灸疗法06-25

更年期潮热范文05-22

更年期妇女的症状07-12

更年期门诊诊疗常规09-05

更年期潮热怎么调理09-05

更年期一日门诊管理09-05

上一篇:神经性耳聋耳鸣下一篇:室内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