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范文

2024-09-13

产业转移范文(精选12篇)

产业转移 第1篇

目前长三角的发展出现了其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 并且这一问题日益严峻。一个比较现实、合理的解决方法是推动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长三角欠发达地区转移。

一、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发生于20世纪末至今。这次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 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能力的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形成的全球共享型生产的规模在2005年已达8000亿美元, 相当于世界制造业贸易的30%。主要发达国家生产能力转移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例如, 日本的出口额中, 出口给海外制造业子公司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20%上升到2006年的35%;美国跨国公司的出口中, 出口给国外子公司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从1999年的68%增至2006年的78%。90%的美国公司其内部业务至少有一项被外包, 业务外包到海外的比例2003年为5%, 2007年提高到了23%左右。与前几轮国际产业转移相比, 这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世界经济格局与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前几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发生时, 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还远未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跨国公司没有以压倒性力量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并对各国政治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各国资本、市场、技术甚至经济制度都没有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贸易体制远不如现在发达, 更不存在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稳定的多边贸易体制等。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已经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深深交织在一起, 利益关系复杂而深刻, 多种矛盾纵横交织,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而“以邻为壑”式的应对战略已经难以为继。

2、资源与环境约束程度不同

在前几次国际产业转移中, 各国关心的主要是如何解决要素短缺和经济增长问题, 较少关心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外部性和社会性问题。而在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 资源与环境问题正成为其重要驱动因素。特别是发达国家受本国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 将高消耗和高排放的产业或生产环节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随着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的生效, 发达国家 (美国除外) 为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 可能加快其高消耗和高排放产业的向外转移。

3、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美国和日本在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国时, 贸易条件和贸易环境总体上比较宽松。如日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承接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产业转移时, 可以利用外汇、财政、税收、金融和贸易管制等多种政策为本国汽车、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贸易保护。即使在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 A T T) 之后, 日本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拖延战术, 直到10年之后才真正完全放开本国市场。相比之下, 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突飞猛进的背景下进行的, 各经济体相互依存, 全球贸易与投资规模达到空前规模, “以邻为壑”的保护主义政策反而会影响各国的切身利益。反倾销、反补贴与贸易保障机制已经成为W T O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成员针对另一方成员的贸易保护措施更加透明化。信息产品协定、纺织品协定等专项协定相继生效;区域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壁垒、安全标准、环境要求等非关税措施正成为重要的隐性贸易保护措施, 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出输出构成新的威胁。中国在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时面临的是W T O这样高度制度化和组织化的多边贸易体制, 中国为加入W T O所作出的承诺较其他国家要苛刻得多。

二、国际产业转移对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的启示

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反映了各国和各地区对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和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定位。在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 长三角区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许多相似点, 因此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

长三角欠发达地区不能一味照搬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和经验, 必须在战略和战术上进行适应性调整。在战略上, 必须强调走“开放与共赢”的工业化道路。既要保持该区域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比较优势, 也要为长三角发达地区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既要对该区域战略产业提供一定的保护与扶持, 也要为各类资本的进入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开放与透明的竞争舞台。

1、产业政策是长三角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

虽然竞争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但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践表明, 在结构变化剧烈的时期, 如果没有配套的产业政策来弱化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对某些经济部门的冲击, 结构变化的过程就会受阻,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产业政策可以实现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在短期内大规模的重新配置, 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提供市场无法提供的大环境。

九州曾是日本的主要煤炭产区, 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煤炭的开采条件开始恶化, 而且受到廉价进口石油的巨大冲击, 日本政府最终决定在60年代初期放弃对这一煤炭工业区的扶持和保护。这一决定导致大片煤井关闭、十几万煤炭就业者以及数十万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失去了保障。日本政府马上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 如设立专门的机构并向其提供资金和给予土地转让权, 使其主持在九州开发适合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工业区;以优惠政策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家前来投资, 对这类投资者给予财政、税收和金融等各方面的优惠;对雇佣煤炭工人及其子女的企业给予补助, 对那些愿意对失业煤炭工人进行培训后再雇佣的企业, 政府将负担其培训费用。这些产业政策成效显著, 到20世纪70年代初, 九州这块旧工业区上已建立起76个新工业区, 大量新企业和从其他地区迁来的企业入驻, 整个工业开发区的利用率高达85%;原来的煤炭工人及其家属基本找到了工作, 没有发生严重的失业问题。

随着我国成为W T O的成员国, 长三角各区域现在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竞争对手, 应该主动借鉴日本等东亚先行发展国家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的理论和经验。应及时地运用产业政策帮助各区域有目的、有步骤地改革自身的产业结构, 改善产业布局, 保护尚未成熟的主导产业, 为实现各区域经济发展融入全球一体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保障。

2、充分利用产业转移促进长三角结构调整和升级

将长三角发达地区的夕阳产业或者不适宜继续发展的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 为朝阳产业和适宜在本地区继续发展的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从而为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契机。因此, 不能只转移而不调整、不升级, 而应将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产业转移对人才、自然资源、资金等要素的重新配置作用, 服务于新产业的引进、扶持以及主导产业的巩固。例如日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向亚洲“四小龙”、东盟四国转移大量轻工业及一部分重化工业的同时, 对从这些产业分流出来的劳动力进行了大规模的再就业培训。同时, 日本进一步放开人才市场, 鼓励劳动力进入新兴产业;设立专门基金, 扶持企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对原有工业区进行基础设施的重新建设和改造, 提高信息化程度等。

3、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

这是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原则。无论是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的“雁行发展理论”, 还是美国学者费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其本质都是比较优势的变迁和转移。长三角各区域不应盲目地追随国际潮流, 因为每个区域的比较优势都存在差异, 同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也会随着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进行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和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时, 一定要先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了解各区域的比较优势, 还要通过对各区域内部的纵向比较了解本区域内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以及农村比较优势的差异。这将为正确制定各区域的产业政策树立科学、合理的标准, 为高效、有力地执行这些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核心区域之一, 其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有目共睹。然而目前其内部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一个比较现实、合理的解决方法是推动长三角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长三角欠发达地区转移。本文在总结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的基础上, 阐述了其对长三角域内产业转移的启示。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长三角,启示

参考文献

[1]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2]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李作战:全球产业转移背景下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J].企业经济, 2007 (4) .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则和思路[J].中国产业经济动态, 2007 (3) .

产业转移 第2篇

学者们大多是从产业转出区效应和产业承接区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而较少社会效应或环境效应的角度进行产业转移效应的研究。

潘未名从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的“产业空心化”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当今世界的国际分工类型开始发生转变,从垂直型国际分工向混合型和水平型国际分工转变,跨国公司开始构建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一条龙的海外生产体系,从而打破了国际产业转移主要转移国内衰退产业的传统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资源配置体系。这样的产业转移就使得母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推动了“产业空心化”的形成。

卢根鑫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效应。对发达国家而言,产业转移的正效应是有利其产业结构转换升级,负效应是降低就业率和造成技术流失和产业“空心化”等;对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正效应是推动产业成长和升级、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等,负效应是产生技术和产业级差,导致收入分配不平等及污染产业的转移与有害产业的扩散。

陈刚认为,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经济效应可以分解为:由于较高技术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产业层次提升引致产业“优化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产出水平上升引致就业“扩大效应”;由于高质量产业移入,引起承接地关联产业发展引致产业“发展效应”。

我国区域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趋势 第3篇

摘 要:本文从技术层面构建了绝对和相对、静态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和识别产业集聚发展阶段的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各种指标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澄清了在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指标应用上的误区与混乱。上述指标从不同侧面更精准的反映了我国近20年绝对产业集聚和相对产业集聚现状、产业集聚速度及产业转移趋势。

关键词:绝对产业集聚指数;相对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动态产业集聚指数产业转移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施了沿海开放战略,从四个特区设立,14个沿海城市开放,到浦东开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要素由低回报地区向高回报地区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廉价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流动,全球资本与我国廉价劳动力在东部地区结合,形成了制造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的格局。随着产业在东部的集聚,近几年东部地区面临着土地资源受限、地租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短缺、民工荒等问题。为此,我国产业集聚状况和转移趋势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根据笔者长期从事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研究的经验,对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通常使用的几种方法的“恰适性”和“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以澄清研究方法的误区与混乱。

二、我国区域产业集聚趋势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区域产业集聚既可以用静态指标测度,也可以用动态指标考察,两者包含的信息不同。静态指标反映的是一个行业在某地区现有生产能力在全国的地位,是衡量行业当前生产分布的指标。动态指标加入时间因素,反映的是某行业在一定时间段内的集聚速度,体现行业生产的区域转移及速度。

(一)静态产业集聚指数。静态产业集聚指数是衡量行业当前空间分布的指标,又分为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和相对产业集聚指数。

相对产业集聚指数表示i地区j行业产值占i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j行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之比。绝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全国视角,反映j行业在全国的分布和集聚状况,i地区j产业占比越高,表明该地区j行业在全国绝对优势越明显。相对产业集聚指数基于地区视角,表示的是j行业在i地区的比较优势或劣势。本文利用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6个行业历年的绝对产业集聚指数Sij、相对产业集聚指数Qij。

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的相对产业集聚指数;(2)用*标注的行业无1990年的数据,用1993年的数据代替。

结合两个指数观察,东部地区的一些行业不仅绝对优势非常明显,相对优势也很可观。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92%,1.39)、化学纤维制造业(88%,1.3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5%,1.29)1。东部地区创造了我国上述产业的绝大部分产值,同时这些产业也是东部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虽然缺乏绝对优势产业,但一些行业的相对优势非常可观。如石油天然气开采业(35%,2.68)、烟草制品业(33%,2.52)等。

(二)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产业集聚现状的考察,还应采用动态指标研究产业集聚的速度。本文构造的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如下:

数据分析表明,1990-2005年间,产业向东部地区集聚趋势明显:1990-1995年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有18个,中部地区有10个,西部地区仅有4个;1995-2000年、2000-2005年两个时段中,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分别增加至22个、21个,远多于中西部地区。2005-2010年间,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初见端倪:在这一时期,东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行业减少为3个,而中西部地区动态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的产业明显增加,分别为20个、23个,绝大多数的行业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趋势。说明东部地区这些行业的绝对优势在1990-2005年间不断提升,而中西部地区绝对优势在不断下降;2005年后,这些产业逐步向中西部集聚,东部地区的绝对优势开始下降,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优势逐步上升。

四、结论

产业转移 第4篇

中国经济一直以来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但在高速增长的背后, 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渐凸显。在全球经济需求普遍不振的后危机时代, 如何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地区间平衡发展已变得迫在眉睫。就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来看, 即便是文化同源、自然条件相近的两广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2010年广东省GDP约46013亿元, 人均44736元;而毗邻的广西自治区GDP仅为9502亿元, 人均18742元。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 两广地区的经济结构差异并未促成我们想象中的大面积产业对接与转移。

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在探讨区际产业转移问题时多从宏观整体的视角出发, 运用增长极、梯度转移理论来论证两广产业对接的可行性, 由于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且实施对象的界定较为模糊, 因而提出的建议存在缺乏针对性与可行性的问题。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已不能单纯将产业转移视作地理空间问题而忽视其背后的动力机制。魏后凯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就是企业的空间扩张过程, 产业转移是大量企业迁移的结果, 而企业进行区位调整的最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本文将立足于企业的区位选择这一微观理论视角, 通过梳理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脉络与研究前沿, 从企业层面说明区际产业发展差异的原因, 而后针对两广地区产业转移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区际产业转移理论的微观基础

企业的区位选择与区际产业转移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一般而言, 前者是本质与原因, 后者是前者在宏观与中观层面的表现。区位理论的演进正是伴随着对企业区位选择问题的深入探讨, 因此区位理论实际上从空间角度丰富了产业转移理论的微观基础。下文将沿区位理论的分类方法, 从新古典学派、行为理论学派和制度学派对企业区位选择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的梳理。

新古典学派在一系列经济假定下, 将企业自身组织视作黑箱, 得出决定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传统的与成本相关的区域因素, 如运输成本、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其分析方法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框架, 将企业的区位选择视为在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之间权衡的结果, 认为追求更低的成本是企业进行区位调整的主要原因。

行为学派强调企业自身知识有限和行为非完全理性等现实局限性, 因此企业的区位决策无法做到完全最优, 只能是一种以主观上满意为目标的行为。该派理论重点关注了企业区位决策的内部因素, 认为内部因素与企业的扩张相关, 即在当前区位限制了企业扩张时, 企业就有了迁移的要求;外部的原因与新古典学派所考察的成本因素类似, 如交通成本、市场规模和政策环境。行为学派综合考虑了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 其理论视角是对新古典理论学派较好的补充。

制度理论学派的研究关注了企业与环境间的互动。该学派将企业的区位转移视作其与供应商、政府以及其他机构在价格、工资等影响企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上进行谈判的结果, 认为企业之间的联系不仅包括在生产环节的前后向联系, 而且还应包括其与消费者、公共组织等机构之间的非正式网络。同时, 企业的区位活动需要放在动态环境进行分析, 不仅要关注企业自身的决策行为, 还应考虑影响这些行为的社会因素。由于企业是嵌入在当前的社会制度之中的, 因此企业的区位决策行为会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征。

3 区际产业转移的微观机制

Melitz首先将企业异质性纳入一般均衡模型框架, 从生产效率差异的角度说明了异质性对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Baldwin和Okubo认为企业的异质性强化了其在地理空间上的自我选择效应, 即生产率较高的企业会聚集到大城市或发达地区, 而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则会逐渐向外围转移。此外还有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 企业的区位选择效应是我们分析产业转移问题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Satio认为企业的区位选择效应会导致区域的不平衡, 这是因为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适应能力以及区位偏好不同, 在市场环境下其各自的条件与决策使其在地理区位上产生了分离:高生产率的企业成本负担能力强, 且往往对市场规模和知识、信息关联等效应具有更强的偏好, 而这些都是外围地区所无法提供的, 因此高效率的企业多向核心地区集聚;而低效率的企业则由于生存能力所限, 被迫迁往欠发达的外围地区。他认为, 相对于集聚效应, 这种异质性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更能促进核心地区的繁荣, 从而加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在产业政策的问题上, Baldwin等人认为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 当自我选择效应过大时, 政府的产业转移政策只会吸引效率低下的企业去接受补贴, 使得发达地区转出的都是各行业中效率最差的企业, 结果造成受到政策扶持的落后地区接受的都是低效率、高污染甚至是濒临淘汰的产业。因此若政府试图通过产业转移政策来平衡地区差异, 前期应当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环境优化等工作, 只有在降低地区的各种显性、隐性交易成本的基础上, 吸引产业转移的政策才能更具实效。

通过对经典区位理论主要流派的对比分析和对理论前沿的梳理, 我们了解到企业自身的条件及其与区位环境的互动关系在理解区际产业转移问题时的重要作用。总结以上研究, 我们将基于异质性企业的区际产业转移过程描述如下:

图中A、B分别代表两个地理、资源环境条件相似的地区, 初始状态下, 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大圆环代表高效率企业而较小的圆环则表示效率较低的企业, 发达地区A由于其较强的市场关联而形成产业的高度集聚。

最初, 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效应决定了企业会集聚于发达地区A来分享巨大的集聚收益, 地区A的既有优势对其下的产业造成了路径锁定效应, 因此很难会有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

当地区A的市场逐渐饱和但地区B的交易成本仍然较高时, 虽然过度竞争等因素造成A地区产业的交易成本上升, 使得扩散效应大于聚集效应, 但对于地区A的任何企业来说, 转入地区B都意味着外部性收益的丧失。高效率的企业由于其成本负担能力较强, 且往往对良好的外部网络环境具有更强的偏好, 因此其转移的意愿相对于低效率企业来说更小。这时, 即便是政府实施诸多的产业政策支持来引导地区A的产业向地区B转移, 也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 反而会导致一些濒临淘汰的低效率企业去赚取政策利益。

地区A中的产业向地区B 转移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企业自我选择效应的减弱, 即地区B至少应与地区A有同样低的交易成本, 这时两地区间是否发生产业转移主要取决于分散效应与聚集效应的角力, 当A地区的拥挤成本过高时, 较高的分散力会使得地区A中高效率的主导企业开始考虑向其他地区转移, 此时地区B政府配合以税收、补贴等政策, 地区A的产业将会随着地区B经济环境的逐渐提升而随之转移。

4 对两广地区产业转移的启示

就两广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广东地区的产业集聚能力仍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原因如下:首先, 粤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异, 就广东地区内部而言市场还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其次, 从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上看, 虽然沿海地区的过度集聚带来了拥挤、污染甚至犯罪等社会问题, 但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经济层面来讲, 目前这一集聚效应所带来的收益更大, 因此这一客观趋势还将继续存在。

从地区的相对差异上看, 全国一半左右的产品设计企业集聚于珠三角地区, 因此不同于其他多数地区的主导产业多处于低附加值层次, 该地区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就广西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 即便是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制造业, 相对来看仍处于欠发达的状态。现阶段广东的本地市场具有强大集聚效应, 不大可能会出现制造业向广西大范围转移的现象, 因此从企业层面来解决两广产业结构差异问题会更加有效。

现实的经济差距决定了目前不是发展广西地区省级产业链的最佳时期, 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与广东的产业链整合上。在充分认识到企业差异性的基础上重点扶持互补性高的产业发展, 突破地域限制、制度限制和交易成本限制, 促成两广地区相似产业中差异化企业的跨区域整合, 按照高端企业、物流配送企业、销售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合作方式进行大量企业间的整合, 使各个企业的职能都得到充分发挥, 实现更专业化运作和收益共享。

参考文献

[1]Satio.H, M.Gopinath.Plants'self-selectio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regional productivity in Chile[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4) :539-558.

[2]J.R.Baldwin, T.Okubo.Heterogeneous firms,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spatial selection and sorting[J].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6, (3) :323-346.

[3]M.Melitz.The impact of trade on 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 and aggregate industry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 2003, (6) :1695-1725.

[4]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 (4) :11-15.

第二节 产业转移 第5篇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

第二节 产业转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基本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学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3、通过模拟活动,表达、交流、反思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通过“对珠三角产业转移”案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课前自主预习】 1.产业转移的类型

① 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② 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2.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本质原因:企业生产是为了追求 ②直接原因:为降低、扩大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 调整

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加快本国或地区的 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 进程

②促进 与

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 产业;发展处于 和 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 和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展 和 的产业;发展处于 和 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 产业转移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

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 ;产业转移伴随着 的转移与扩散:发达国家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国内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发展中国家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纳污染,国内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 ④改变 的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 向国外转移,国内 增加

发展中国家:大量吸引,有助于缓解 【例题分析】

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1)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

A.为接近原料产地 B.为利用廉价劳动力 C.为接近消费市场 D.为追求更高的利润

(2)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产生的影响是 ①推动经济全球化 ②促进了全球政治一体化 ③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 ④明显缩小了世界南北贫富差距()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影响三企业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因素 B.市场因素

C.劳动因素 D.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4)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的纺织厂最有可能是()

A.棉纺织厂 B.毛纺织厂 C.合成纤维纺织厂 D.麻纺织厂(5)三企业区位选择的共同优点是()

A.劳动力廉价 B.交通便利 C.原料丰富 D.水源充足 【巩固练习】

1.日本20世纪60~90年代,一直在东亚、东南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亚、东南亚人口稠密,可利用廉价劳动力

②东亚、东南亚气候适宜,河流众多

③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利用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

④日本寻找海外投资有利于工业分布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亚洲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往日本和美国,主要原因是

A.亚洲与日本、美国相隔很近,海运便利 B.亚洲资源丰富,市场广大

C.日本和美国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D.日本和美国现代化交通发达,临空型工业布局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入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 某跨国公司工业投资地域变化图,a、d两国均为发达国家,b、c两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3.在阶段I,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D,原材料 4.在阶段Ⅱ,影响跨国公司投资设厂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水平 D.原材料

2009年6月23日,由空中客车天津总装厂组装的首架空客A320飞机正式交付使用。5.空中客车公司选择在我国建设欧洲之外的第一个总装线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A.科技实力雄厚

B.消费市场广阔 C.土地价格低廉 D.劳动力资源丰富

6.空中客车公司落户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主要原因为该地区()①制造业基础好 ②便捷的水陆交通 ③科教发达,人才众多 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

7.图A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 8.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 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式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

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 9.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区位因素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大量廉价劳动力 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

10.中国正式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IT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 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

11.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有“世界工厂”的美誉。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掌握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GE(美国通用电器公司)产品流程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制造电器及中国品牌电器占世界市场份额

(1)根据材料一判断CE公司和中国企业在生产领域各自的优势是、(2)材料二说明我国电器生产企业___ ___。(3)对于中国电器生产企业来说,该过程对其发展的影响是。

(4)就中国电器企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教学后记】

【学习反思】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二地理教学案

2014-9(1)技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2)生产量大,但名牌少;注重生产环节,但不注重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宣传(4)有利:缩短其产业升级的时间,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不利:处于生产环节的加工环节,附加值低

产业转移越南的背后 第6篇

据统计,至2007年,越南累计引进外资项目9500个(50%合作经营),注册资金(相当于到位资金)总额980亿美元(含增资额),现存8590个项目在生产经营,注册资金额831亿美元。外资为越南创造了130万个就业岗位,对GDP的贡献率由1991年的6.3%提高到2007年的17%。

我国企业投资越南主要为两类:家電、纺织。越南有纺织企业2000多家,500多家是外资,中资企业有200家,以江浙一带企业为主。在家电领域,进入越南市场最早的是TCL,目前,其产品在越南市场的占有量排至第3位,仅次于韩国的LG和三星。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使越南金融市场动荡不已,越南盾急剧贬值,虽然目前越南股市已开始回暖(回升30%),但中国企业却不得不思考,产业转移,越南到底是否是个理想选择地?

越南魅力

越南,国土面积32.96万km,人口也不过8500万,其中农村人口更是占73%,人均GDP2007年还不到900美元,这样一个弹丸小国为何在短短数年间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如此成绩,尤其在吸引以加工贸易为代表的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方面更显其优势。

据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许利平博士介绍,越南的这一魅力首先得益于它的地理优势。越南拥有32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岸线的漫长导致港口众多,所以远洋运输就比较有优势,这对以加工贸易为导向的出口型企业极具诱惑力。

廉价的劳动力也是它的魅力之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整个越南人口60%是30岁左右的青壮年劳动力。众多劳动力也导致其工人的薪水比较低,目前在越南,一般工人的月薪是50~70美元。

越南人口的90%是京族,这个民族的特点就是非常勤奋。据说现在的日本人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了自己当年重建家园的身影,这也是吸引很多日本企业到越南投资的原因之一。日本电子产品生产商OLYMPUS已把其在中国的两个生产厂合并为一家,同时加大了在越南工厂的投入。

同时,拥有8500万人口的越南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费需求地,尤其在一些特定产品方面,如摩托车。河内的现有人口约300万人,摩托车的拥有量是200多万辆。在胡志明市,每家甚至拥有多辆摩托车。重庆的力帆集团抓住越南市场的这一特质,在越南摩托车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

低关税是吸引国内企业投资越南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和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越南出口美国的产品,享受特惠关税待遇。另外,越南的很多产品,如纺织品,出口欧盟享有配额。更重要的是,至2010年,东盟内部全部的关税会降低到0~5%,这为在越南的中资企业产品出口东盟市场带来极大的便利。

规避国际非贸易性壁垒也是中国企业转产越南的原因之一。中国制造的强势逼近,使世界其他国家感觉中国产品到处都是,似乎都是在倾销。国内企业在越南生产并出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对中国制造的恐惧感。

作为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产业的转移地,许利平认为,越南在最近的3~5年绝对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这段时间,越南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2007年,越南GDP约达713亿美元,同比增长8.5%,创10年来新高,2008年其GDP更有望增长8.5%~9.0%。同时,由于越南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目前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非常到位。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段时间是一个黄金时段。

产业升级是目的

国内加工贸易企业目前为实现产业的升级,转移部分产业到各项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另一方面,能源的高消耗已经支持不了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这种发展模式。据估算,以目前国内的这种产业发展模式,需要有3个地球资源才可以满足其能源消耗。

针对目前国内有些人提出,产业转移是否可以考虑“内部消化”,转移至国内相对贫困地区或内陆省份。许利平认为,目前,国内企业经历的这次产业转移不能简单的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来考虑。

国内的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以高消费、高能耗为代价的,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这种生产力的增长方式必须得到根本的改变,那就是产业升级。

转移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成为解决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压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燕型”模式,日本居首,中间是“亚洲四小龙”,后面是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国家。近几十年来,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并确立了自己的成功模式,尤其是其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业模式,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检验。这些,对于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是个宝贵的经验。目前我国企业面临产业升级,我们要把这种成功模式搬到不发达的东南亚中南半岛国家。“这是生逢其时”。面对国内对加工贸易企业产业转移的些许担忧,许利平认为,我们应该鼓励,这是企业更新换代的一个良机。

当然,越南也不是产业转移唯一的选择地。中国在柬埔寨的纺织企业在整个中南半岛目前仅次于越南,柬埔寨对外资也有着优惠政策,并且,柬埔寨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友好,唯一的不足就是其基础设施不如越南。还有如孟加拉,孟加拉是一个人口大国(1亿多人口),劳动力低廉,但由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导致物流成本可能会比较高。另外,像印尼、菲律宾都是国内加工贸易企业潜在的产业转移地。

注重风险防范

2008年的越南金融动荡,对国内加工贸易企业产业转移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使得国内一些企业放慢了产业转移的步伐。许利平认为,目前国内的这种产业转移只是刚刚开始,风险时刻存在,但可以通过相关措施把它们降至最低。

面对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市场越来越苛刻的劳工环境,劳资纠纷经常出现。在聘请翻译时,最好使用国内翻译。据国内在越南投资企业称,聘请越南当地翻译时,在劳资纠纷处理中,他们经常给当地人通风报信,使国内企业在同劳方谈判时往往陷入被动境地。

产业转移似乎不可避免,但在选择转移地时中国企业却可以自己把握。越南的金融动荡让中国企业警觉,金融风险成为产业转移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小国,其币值极不稳定,容易受到外来资本的冲击。中国企业在选择前要评估当地的金融风险,在选择后更应建立相关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在企业结算方面,尽量避免使用当地货币。如这次越南金融动荡中,有些中资企业,其越南工厂的产品基本上是在越南本地销售,因此是以越南盾计价的,越南盾的贬值当然对它产生很大影响。对于其他以出口为导向,只是在越南组织生产的企业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它们多以美元结算。由于目前人民币也面临国际化的趋势,以人民币结算也不失为化解汇率风险的良策。

产业转移乱象 第7篇

在韶关城市规划展厅内, 上百位企业老板观看着展现韶关全貌的沙盘, 沙盘上方的大屏幕播放着宣传片, 并不时地将一些影像和数字投影到沙盘上相应的位置。

“看了这么多地方产业转移园的宣传片, 真是花样迭出啊。”一位企业老板边参观边感叹道。

2008年启用产业“双转移”以来, 广东省各地纷纷摸索产业转移路径。

但同时, 具体的转移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阶段性问题, 横亘在转出地、转入地、企业、地方等各大利益群体之间。

而这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在全国声势浩大的产业转移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

土地指标之痛

在东莞与韶关共建的产业转移园中, 目前已经吸引了不少佛山机械行业的企业落户, 已初具规模, 而后续更多的佛山同行业企业也在谋划着进入。

但令韶关市政府苦闷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随着产业转移形势的好转, 企业进来了, 却发现土地越来越稀少了。

“前些年, 我们这里有大量的土地, 而珠三角用地紧张, 所以, 一些土地指标就被卖给珠三角, 而今轮到我们发展了, 土地指标却没有了。”一位当地官员诉苦道。

类似的情况也正发生在清远市的清新县。

2007年, 佛山禅城 (清新) 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了承接佛山陶瓷、建材产业的转移, 在用地指标不够的情况下违法征占农用土地, 今年5月, 遭到国土部的点名通报。

当地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倒苦水, 多年前, 当地和很多欠发达地区一样, 以几千元一亩的便宜价格将用地指标卖给了珠三角地区, 如今却追悔莫及。

广东省社科院宏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成建三表示, 此前在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土地资源缺乏, 就需要采用占补平衡的方式, 把粤东、粤西或粤北的土地指标调过来, 现在轮到不发达地区发展了, 却发现土地是多么珍贵。

“肉搏”招商政策

当初, 为了达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效果, 广东省提出“双转移”战略, 并为每一个转入地在珠三角找到一个对口城市, 比如, 佛山 (云浮) 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 (梅州) 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 (汕尾) 产业转移工业园等。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企业转移到省外, 全国各地产业转移园强大的招商声势和不惜血本的政策优惠令广东省内产业转移园难以招架。

据《新世纪》周刊报道, 2009年8月, 重庆市为了吸引惠普落户, 政策之优惠令人咋舌:惠普项目建成投产十年之内, 不仅对地方财政无任何所得税、营业税等税收贡献, 地方政府还必须列支大量财政资金, 用于返还惠普公司所缴纳的国税部分所得税。

在关键的用地问题上, 各地为吸引企业亦是花样百出。

记者从多个产业转移园的招商资料上都看到了如下条款:工业用地按照国家、广东省规定的最低土地价格标准实行挂牌出让, 对年度投资额和纳税额较大的企业, 给予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另外, 又有产业转移园承诺, 如果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固定资产投资达到较大额度以上的工业项目, 土地优惠可以“特殊商议”。

一位企业家在考察产业转移园时向记者透露, 这些承诺“特殊商议”的条款, 其实暗藏玄机。比如一家高科技或具有较大税收贡献的企业过来, 名义上, 当地政府以最低土地价格实行挂牌出让, 但事实上, 又用税收返还、减免、政府补助等多种形式, 将地价又返还给企业。

“等于企业没花多少钱就把土地拿了下来。”这位企业家说。

低价圈地博弈

正是由于各个产业转移园在用地方面争相推出优惠政策, 部分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便打起了土地的主意。

港商陈先生说, 他认识的许多企业家更为重视土地的价值。“过去5年, 广东加工制造业的利润不仅没有上升, 反倒是下降了许多, 而土地的价值已经不知翻了多少倍, 土地增值或出让所产生的收益非常可观。”

陈先生说, 早前在东莞开厂租用农民的厂房, 土地事实上还是农民的, 土地的增值也与工厂无关, 现在正好趁着产业转移的机会, 在转入地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企业拿到土地以后也不一定就要空置在那里, 或者等着以后将其转让出去, 因为土地的转手费用很高, 主要是谋划如何转变土地的使用用途, 将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 将来用以发展房地产, 这个利润是可以翻倍的。”他说。

湖北省政府委托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所作的调研报告《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与湖北产业承接的机遇研究》抽样调查显示, 17%的企业是冲着可申请发展用地而来的。

这种打着产业转移的旗号, 低价圈地的倾向也引起了政府的警觉。

“我们早就发现了这种情况。”韶关市副市长陈秋彦对记者说, 我们在与企业签订合同时, 有很多条款进行约定, 比如根据企业的投资强度、产值、投资规模划定土地面积以及何时投产都是有时间约定的。

“不是企业一转移过来就给地, 以前是可以, 现在是不行了。”陈秋彦说。

而记者在一些产业转移园的招商资料中也发现了类似约束性条款, 比如说, 至购买之日起满两年尚未动工开发的, 可认定为闲置土地, 由国土部门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予以处理, 而能够尽快建成投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规模和效益的, 会给予奖励等。

企业忧心政府态度变化

时近年末, 面对愈演愈烈的“民工荒”, 珠三角加工制造业的老板们总要纠结一番。广州一家酒店用品企业的陈老板向记者暗示, 今年的民工荒可能来得更猛烈, “不得已, 我们提高了工厂的机械化水平, 机器总比人可靠”。

然而, 谈到将工厂搬离珠三角, 大部分企业还是持观望态度。一位来自香港并在珠三角拥有多家企业的叶先生对记者说:“能够在珠三角多挺一段时间就不会过早转移。”

他的理由是, 自从2008年以后, 国家已经明显不支持加工贸易企业, 地方政府对其的优惠政策也大幅减少, 如今转移到哪里都差不多。比如说, 企业转移到中国西部地区, 过几年西部发达了, 当地政府还是会减少对企业的政策支持。

“另外, 不发达地区的政策不成熟, 当地领导换届之后, 很多既往的政策可能都会变, 所以风险太大。”他说。

而这种观望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转入地, 很多产业转移园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很难吸引到他们理想中的高新技术企业。

比如在直接对口东莞企业转移的韶关, 真正来自于东莞的企业屈指可数, 当地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东莞市政府层面虽然支持对口转移, 但下到镇街就遇到了阻力, 一方面镇街害怕旧企业走了, 新企业不进来, 不愿企业离开;另一方面企业本身也不积极。

“而那些愿意转移出来的有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我们又不想要。”该官员说, 看到珠三角土地稀缺的教训后, 当地也预留了部分土地, 宁愿先空置着, 也要为以后到来的高新技术企业预留出空间。

产业转移文献综述 第8篇

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研究, 现有理论主要基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 宏观角度即在国家的产业层次上分析产业转移的动因。微观角度即从微观层面上分析企业的空间扩张或者转移的原因。目前, 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有关理论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宏观角度, 相应的有成本上升论、产品生命周期论、边际产业转移论等。微观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 比较典型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石奇的集成经济论。

(一)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

1. 成本上升论。

阿瑟·刘易斯 (W.Arthur Lewis) 最早对产业转移动因问题进行探讨。他分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现象并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 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并最终使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 产品生命周期论。

弗农 (R.Vernon) 以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 他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 他认为, 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 产品的特性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相应地, 在不同生产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的国家之间转移。

3. 移入需求论。

劳尔·普雷维什 (Raul Prebisch) 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考察产业转移。他认为, 出于发展的压力而被迫实行的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 是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因为正是进口替代战略为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打开了大门。同时, 普雷维什强调发展中国家被迫性的产业移入需求对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

4. 边际产业转移论。

小岛清 (Kiyochi.Kojma) 认为,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 (投资国) 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 (可称为边际产业或夕阳产业, 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依次进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 不仅研究整个产业的国际转移, 而且已涉及到企业、生产工序的国际转移问题。

5. 垄断优势论。

斯蒂芬·海默 (S.Hymer) 认为, 美国跨国公司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 并非是追求直接的利润, 或者说利润的差异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 垄断优势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它可望获得长期利益。而这些垄断优势主要包括资金、技术、规模、组织管理、信誉和商标优势, 其中技术知识是企业资产中最核心的部分。

6. 梯度转移论。

以缪尔达尔 (Gunnar Myrdal) 为代表的梯度发展理论研究者认为每个国家与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 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低梯度上的地区传递下去。

7.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邓宁 (J.H.Dunning) 在产业转移的微观层面, 用O-L-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他认为, 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 (O优势) , 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特定优势 (L优势) , 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特定优势 (I优势) , 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

8. 集成经济论。

石奇用集成经济的原理解释产业转移的微观机理。他认为, 产业转移是企业实现市场集成的手段。所谓集成经济, 是指企业通过市场重组和集成的方式对产业链中不同价值环节的最优利用而实现的经济。他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在技术手手段之外通过对市场的重组和集成实现经济性的结果。

这些理论, 对于解释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走上国际化道路,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国内产业的国际再转移现象有一定说服力。

(二)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动因的理论

目前, 国内对产业转移的动因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 但有不少学者对此做出论述。主要观点如下:

1. 王先庆认为, 不同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成长差”和

不同区域产业主体之间存在相关“利益差”共同构成的“产业差”是产业转移的基础。“成长差”的存在导致不同区域间进行无休止的产业升级运动。“利益差”则使得各类产业总是向着能获取最大利益的区域转移。

2. 魏后凯认为, 企业是否决定迁移不仅取决于来自现有

区位的推力和来自目标市场区位的拉力的大小, 还取决于一些促使企业在现有区位的阻力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到企业迁移所造成的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损失, 维持现有劳动就业关系, 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以及管理者旅行成本增加等。

3. 戴宏伟认为, 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在产

业结构方面具有极大的差异性, 这种产业梯度与要素禀赋的差异带动了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与组合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从而推动产业在区际的转移。

4. 陈刚等人认为在撤退产业转移中, 发达区域的衰退性

产业是主体, 而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消长转换则是衰退性产业空间移动的内在根源和基本动机。

5. 李小建等从区域基础、国家政策、发展战略等因素, 认

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降低, 存在梯度差异, 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将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向其他欠发达地区转移。

二、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模式的相关理论综述

现有文献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比较零乱, 没有形成系统, 且多数研究还比较浅, 理论深度不够, 模式分类也不严格。理论性较强的主要有雁形转移模式、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 其他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一)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雁行发展模式”。

该模式由赤松要提出。他通过对日本棉纺工业从进口发展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的进程进行考察, 认为后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 由此其产业会承接先进国家或地区的转移, 实现相继更新或发展。

2.“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该模式由弗农提出。他指出产品遵循“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更新的产品开发”的循环顺序。产品经过这一顺序不断循环, 带动了工业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金进而向技术密集型演进, 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边际产业扩张模式”。该模式由小岛清提出。描绘了

以直接投资为表现形式的产业转移轨迹以及由此在转移地区和被转移地区形成的先后继起的产业发展形态。他认为, 转出地区为了维持成本优势, 将把产品的生产转移到转入地区, 不仅加大了在转移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直接投资, 而且向比较优势产业转移了经营资源。

4. 区域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

缪尔达尔 (Gunnar Myrdal) 和赫希曼 (A.O.Hirshman) 分析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认为某产业在新产品阶段应布局在高梯度的大城市, 在成熟阶段应布局在第二梯度地区, 在标准化阶段应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缪尔达尔还发现梯度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即极化、扩散和回程效应, 他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

(二)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目前国内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去考虑, 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 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

1. 梯度模式转移论。

该理论由何钟秀、夏禹龙、冯之浚等国内学者明确提出, 认为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技术梯度, 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 (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 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 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 梯度推移主要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

2. 逆梯度转移论。

该理论的提出者是郭凡生和谭介辉, 主要针对欠发达区域实施转移提出相关战略与对策。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有跳跃性。因此, 欠发达区域可以利用资源丰富的后发优势, 实行赶超战略, 通过新科学技术的直接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提升产业层次, 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从而可以反过来向发达区域转移。

三、总结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 电脑和其他信息技术设备得到极大普及, 社会产业结构再度升级换代, 国际产业转移规模扩大化, 这一切都促使国际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当前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应进一步突破国别的限制, 在研究范围上, 应以国际区域、跨国公司、一国内部某一地区等为单位展开研究;在研究内容上, 不仅限于对生产领域的转移问题研究, 还应对研发和服务领域的转移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目前, 国内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还存在如下问题: (1) 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 (2) 对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不足。 (3) 对影响产业转移的经济因素研究比较多, 而其他因素考虑相对少。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逐渐成为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从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来看, 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等几个方面, 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理论进行回顾。

关键词:产业转移,动因,模式,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W.A.Lewis, 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139-191.

[2]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6, (2) :190-207.

[3]Kojima, K., 1973“:A Macro-economic Approach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 14 (June) , pp.l-21.

[4]Kanbur, R.and Zhang, X., 2005“: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A Journey through Revolution, Reform and Opennes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9, Issue 1, pp.87-106.

[5]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

产业转移 第9篇

对于产业转移, 国外的研究理论有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Lewis) 提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1]、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 (Kojima) 提出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2]、美国跨国公司研究专家弗农 (Vernon) 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KanameAkamatsu) 提出的雁行模式理论[4]、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5]、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提出的“两缺口”模型[6]等, 以上理论从不同方面分析了产业转移的动因、路径和机制。

广东省2002年发布《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提出“双转移”战略, 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 把部分或全部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 从而使产业表现为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7]。

2005年3月, 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 (试行) 》 (粤府[2005]22号) , 正式拉开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孙群燕、李婉丹利用泰尔系数结合珠三角、东西翼及粤北山区这四个地区的GDP及相应的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率、人口率等, 分析区际的产业结构效应和就业效应, 表示产业转移有利于缩小四大区域的经济差距[8]。赖红清、陈湘青利用“结构相似法”及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矩阵来研究各区域工业结构差异程度, 同时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产业互补效应、就业效应和经济效应[9]。郝洁就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企业经济效应、城市化效应、国家效应的正负效应两方面来进行理论分析[10]。

上述文献从经济、就业、环境、社会等效应去研究, 但具体到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影响的研究不足。文章通过探讨四大区域的经济效应及经济差距, 对区际产业转移效应进行分析, 印证广东省“双转移”战略实施以来的发展成果,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政策建议。

1 产业联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产业联动效应的实证分析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经济协调发展效应和就业扩大效应说明产业转移对四大区域所产生的效应。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8年至2012年的《广东省统计年鉴》。本文通过对比分析2007年以来的数据, 分析论证产业转移对四大区域所产生的产业联动效应。

1.1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如图1所示, 自2007年广东省四个经济区域的第一产业产值占该地区的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下降, 粤西地区较为明显, 由2007年的占比21.5693%下降到2012年的占比19.3637%, 下降2个百分点;珠三角地区下降了0.4个百分点。总体来说, 四个经济区域的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下降得不是很明显。

第二产业在广东省四大区域中都占据主导地位, 特别是粤东和粤北山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明显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珠三角的第二产业整体来说是一直下滑的, 2008年下滑明显, 2009年出现反弹, 粤东和粤西也出现了类似现象, 粤北山区从2009年出现下滑, 2010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原因为:一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广东省制造业普遍受到冲击, 造成外需急剧减少与制造业产值下降的局面;二是广东省为了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 加大了“双转移”的投入, 增强了区域间的联动效应, 推动我省经济的恢复进程。

第三产业比重在四个地区中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珠三角地区在2009年时, 第三产业以49.7587%的比重反超第二产业47.9904%的比重, 自2009年之后, 珠三角的第三产业开始迅猛发展, 在2012年比重高达51.5786%, 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的总和, 成为支柱产业。同时, 粤北山区的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最快, 由2007年的33.37%迅速上升到2012年的占比40.65%, 共增长了7个百分点。粤西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也上升比较明显。从此可以看出, 粤北山区和粤西山区作为产业进行转移的转入方, 产业的转入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1.2 经济协调发展效应

单从产业所占比这个指标来看还不能说明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因此, 文章还将引入泰尔系数来进一步分析说明四大经济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泰尔系数是由Theil (1967) 提出来的, 用以区分区际间经济差异和区域内经济差异。现将广东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四大区域, 泰尔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总体泰尔系数 (T) =区际间泰尔系数 (Tb) +区域内泰尔系数 (Tw)

式中, Tb表示区际间经济差异, Tw表示区域内经济差异, , Gij表示第i个区域中的第j个地级以上市的GDP占i区域GDP的份额, Pij表示第i个区域中的第j个地级以上市的人口数占i区域人口的份额。

数据来源广东省2007年至2012年的《广东统计年鉴》。将历年数据输入eviews软件发现, 除了茂名和韶关之外, 其他各市的人口都成线性相关, 2012年的人口数据将通过线性回归方法计算得出, 茂名和韶关采用2011年末数据经计算得到广东省经济总体差异、四大区域内及区域间的泰尔系数, 结果如图2。

由图2可以看到, Theil系数 (T) 、区域内经济差异 (Tw) 呈现明显逐年减少的趋势。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立, 推动广东总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1.3 就业扩大效应

就业扩大效应在这里主要是指就业增长率的提高。如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珠三角的就业增长率继2009年之后明显降低, 而粤东、粤西以及粤北的就业增长率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这个结果显然是由于产业转移带来的就业效应的影响造成的。总体来说, 广东省在2008年的就业比率出现明显下降, 甚至出现负增长, 再对四个地区具体比较分析, 可以发现, 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增长率总体相差较大, 珠三角地区在2010年前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吸收就业人口, 继2010年之后, 就业率急剧下降;而粤西地区的就业率呈现震荡型增长, 粤北山区增长率基本趋势变化不大, 但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上。

数据来源: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2 结论与政策建议

广东省各地区的效应如表2。

首先, 优化产业结构效应。通过实施产业双转移政策, 广东省四个区域的产业结构都产生了正效应。其中, 珠三角地区的优化效应最为明显, 第三产业所占比超过了第二产业。

第二, 协调经济发展。Theil系数 (T) 、区域内经济差异 (Tw) 和区际间经济差异 (Tb) 三个系数都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 说明广东省实施的产业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广东省内四大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第三, 扩大就业效应。就业增长率的变化在珠三角地区表现比较明显, 从2007年4.8%的下降到2012年的3.8%。

针对上述的分析, 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首先,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协调各方利益, 调动入园积极性。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完善当地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建设。总结成功经验, 形成一套普遍有效的利益分享机制;推进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革,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匹配的考核体系, 逐步弱化GDP考核指标的权重, 强化“转出地”政府的积极性。

其次, 合理设置入园,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转入地政府要选准发展方向, 合理设置入园条件, 以自身丰富的资源为依托, 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 以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为目标, 大力引进相关龙头企业, 注重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同时, 转出地也应强化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发展定位, 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 集聚创新要素, 提升产业研发、创新能力, 实现与相关产业园区的对接, 最终形成“‘转出地’研发、‘转入地’生产”, 各方得益的“双转移”局面, 并推动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再次, 注重劳动力素质培养, 形成产业园专业人才体系。产业园区内集群效应的形成, 除了吸纳产业转移输出方的生产能力, 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 以达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的效果。

最后, 珠三角地区要推动产业转移同时兼顾自身发展, 提高产业升级优化。珠三角地区应调整服务业结构, 着力扶持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 集中资源整合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等现代产业, 使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优化升级, 保证自身经济健康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阿瑟.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32-86.

[2]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108-116.

[3]Raymond 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6 (80) :190-207.

[4]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以机械仪表工业为例[J].一桥论丛, 1956 (38) :5.

[5]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172-175.

[6]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吴奇, 王松宝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89:135-155.

[7]陈红儿.区域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2 (23) :16-18.

[8]孙群燕、李婉丹.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分析[J].南方经济, 2011 (12) :70-78.

[9]赖红清、陈湘青.广东产业“双转移”效应分析[J].经济论坛, 2011 (05) :114-116.

产业转移与核心城市新兴产业的选择 第10篇

一、引言

任何产业都有一个兴衰周期, 产业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变化规律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当今全球经济剧烈震荡时代, 如何把握我国核心城市产业发展阶段, 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产业发展规划, 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向更高阶段迈进意义重大。

目前, 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我国整个经济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东亚经济模式”的延伸。鉴于政府主导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地位, 如何判断当前核心城市的衰退、新兴产业, 能够加快衰退产业转移, 同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按阶段划分的经济模型, 来分析核心城市产业发展状态, 为城市产业转移和扶植新兴产业提供科学指导。

二、衰退、新兴产业识别模型

下面将使用区位商法和阶段划分法识别衰退、新兴产业, 一般来讲衰退产业是产业转移的重点。这种模型适合对核心城市主导产业进行分析。

1、区位商法判定产业优势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强调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我们可以使用区位商分析法, 分析一个核心城市有比较优势或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 为产业转移、新兴产业培育提供依据。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 i表示地区, j表示产业, Z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产值, Qij表示i地区j产业的区位商。

使用上面公式, 通过用全国数据与单一城市数据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得出所研究城市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当城市中一个产业区位商Qij小于1时, 表明这个产业没有比较优势;当Qij约等于1时, 表明在这个产业处于城市内自给状态;当Qij大于1时, 表时这个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

使用区位商法分析一个城市产业状态时, 还应当结合该地区区位、资源、劳动力等具体情况, 只有通过综合评估后才能确定一个产业是否为衰退产业。

2、阶段划分法

按上述计算方法分析一个城市当前产业是否处于衰退状态是十分有效的, 但对于寻找处于萌芽状态新兴产业还显不足。下面我们结合区位商法提出对未来主导产业的预测模型, 寻找城市下一个经济增长阶段的主导产业。

Z为产业状态指数, 其中α、β、γ为系数, 在一般分析时我们将系数限定为:α=1;β=2;γ=3。F、S、T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分析时首先以发达国家数据为基础, 这里可以使用多个发达国家汇总数据, 将相关数据代入上述公式, 可以计算出发达国家按年代排列的产业指数序列。其次, 根据所研究的核心城市数据, 计算出待研究城市产业状态指数。完成上述步骤之后, 从发达国家指数序列中找到与所研究城市最接近的年份, 向后延长5-10年, 再使用区位商法计算该时期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 以此来预测所研究城市未来主导产业。

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产业转移理论基础上的, 在分析具体产业时一定要分析特定产业能否实现跨越发展, 对确系发展必经阶段的产业, 可将其选为所研究城市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辽宁核心城市未来应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

使用上述分析方法, 通过研究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数据后, 我们发现, 当今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金融业是辽宁中心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辽宁这个以重化工业为核心的省份, 第二产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应由中心城市向二线城市转移, 沈阳、大连等核心城市应通过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迈进。

为培育辽宁未来产业, 地方政府应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加大对未来主导产业的扶植。对金融业发展来说, 大连已经具有一定基础, 沈阳起步较晚但具有区位优势, 打造东北金融中心可以在沈阳、大连同时进行, 未来繁荣的金融业可能不仅仅孤立在一个特定城市。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说, 沈阳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中具有不可替代位置, 在实施“五点一线”国家战略及中部城市群开发时, 应将沈阳谋定为科技研究发中心, 同时利用大沈阳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般来说是一个配套的产业, 辽宁要实现从重化工业社会向服务业为主社会过度, 产业转移是必须的, 也只有当二线城市工业化进程达到一定阶段, 辽宁核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才能真下培植起来。

四、结束语

本文依据比较利益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 通过模型分析法对城市未来产业转移以及产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本研究不但可以找到核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衰退产业, 还能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中寻找到产业发展方向。但应当关注的是, 许多传统产业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得到升级的,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对特定产业是进行产业转移还是升级, 应尽可能多地让市场来做出选择。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转移和比较利益有关理论, 建立一个寻找城市衰退、新兴产业的数理模型, 使用该模型能够对我国核心城市培育新兴产业, 转移夕阳产业提供参考。同时, 本文利用模型并结合辽宁核心城市未来产业发展实际情况, 给出了促进辽宁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核心城市,区位商

参考文献

[1]、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4)

[2]、鹿爱莉等: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比较优势[J].资源经济, 2004 (11) :15~46

[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47.

产业转移:撤退还是升级? 第11篇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一首《如梦令》,恰恰暗合皮革业今日之境。

昨夜雨疏风骤,没有甘露,只有狂风:原料价格大幅攀升,用工成本一路上涨,人民币不断升值,环保压力与时俱进、用地用电日益紧张……

与醉酒人不同,风雨之中,皮革业界有着难得的清醒,利润的减少让他们头痛不已。

与卷帘人不同,重压之下,他们有着切身的体会:皮革如海棠,红的是东部沿海,仍是方兴未艾;绿的是中西部地区,却如初生之苗。前者经历风雨,后者却迎来发展机遇。

留守还是转移?这是个问题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李玉中说:“劳动密集型行业始终遵循从成本高的地区向成本低的地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浙江省企业调查队对浙江近年来外迁的474家企业进行调研表明,皮草加工、塑料编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据主流。“温州本土的发展空间日渐变得狭窄,企业的生存条件大不如前。”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土地、用工等要素成本成为温州鞋企外迁的一个主要原因。

东艺鞋业有限公司外贸负责人宋卫辉谈到,温州制鞋成本总体上比广东便宜一些,前几年陆续有广东鞋厂曾往温州转移。现在温州企业也难以承受成本压力,随着劳动力、材料涨价以及人民币升值,有些订单基本没钱赚。一尺牛皮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涨了1元,员工工资也在继续上涨,而且还招不到工人。这次在广交会上,企业提价10%~15%,客户普遍不愿接受,海外采购商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价格又贵了”。“完全向客户转嫁成本是不可能的,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要内部消化部分,企业在安徽开了新厂,新厂规模是我们温州工厂的三倍。虽然运输成本增加了一些,但整体上而言,内迁后的成本还是有所下降。”

早在2007年,温州一些中小鞋企的老板就在考虑将温州模式“移植”中西部省份,现如今,四川、重庆都建立了温州制鞋生产基地。2009年6月,温州一家14年的皮鞋企业搬到了重庆璧山。“璧山每亩工业用地只要3万-4万元,温州要300多万元,我为什么不走?”这家企业的老总对此没有一丝犹豫。他还算了一笔账:璧山制鞋成本比温州节省20%。其中,工业电价每度便宜0.15元,员工工资低两三百元,原材料便宜约50%。现在,他们更有理由为当初的选择庆幸。继安徽皖江、广西桂东之后,国家批复的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根据批复,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璧山等7个区县,而璧山将被打造为产值千亿的产业承接基地。

诚然,产业转移是个系统工程,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转,而在于何时转、如何转。上海启邦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皮具生产向低成本地区转移是大势所趋,但不到万不得已,企业不会轻易转移。他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一个上下游产业链相对配套齐全的环境中,产业转移不是“一个人的战争”。他们主要制作手带、皮夹子等皮具,上海及周边有众多工厂为其提供皮革、金属配件、饰品等的。如果公司搬迁到中西部,那里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远不及长三角。虽然中西部劳动力成本可能低一些,但加上物流、设计等其他成本,综合成本比长三角还要高,这也是很多企业决策者很是纠结的重要原因。

产业不是你想转,想转就能转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节能环保,严格产业准入。加强生态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强化污染防治,严禁污染产业和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产业承载能力。

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苏超英认为,汇率变动、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能源涨价、环保压力,都是促使皮革业转移的原因。这是十分自然的,而且已经开始了,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皮革业发达的广东、浙江等沿海省市,部分企业已经向江西、安徽、河南和广西、辽宁转移。不过,好些企业只是将中低档产品生产转移出去,而高端产品、研发设计、资讯、物流和营销仍留在沿海地区。他说,我们协会鼓励企业转移,因为这有利于各地平衡发展,但不鼓励将制革企业转移到西部,因为西部环境十分脆弱,环境污染付出的代价太大。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徐秋芳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严格监督管理,防止污染企业转移的建议》,建议各级政府严格控制污染转移。同年5月,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公开指出:“确实有东部地区淘汰的落后产能、落后设备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现象。”

还要看到,当前承接产业转移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比如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一些核心甚至是基本的零部件要从外地购进,而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有待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而承接地区交通物流发展相对滞后,现代物流业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也成为限制产业转移的瓶颈。

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时间却很短暂。根据有关方面分析,国内东部地区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这就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加强政务环境建设、抓好人才教育培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做,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企业“无障碍转移、无顾虑发展”。

不是撤退,而是升级

今年3月,国际服装鞋业零售巨头ZARA带着4000万鞋子的订单来到中国女鞋之都,寻求能够生产符合国际市场要求鞋子的厂家。虽然成都此前有三家企业在帮他们代工做鞋,但这次ZARA却空手而归。在成都考察的ZARA负责人解释说,订单暂时没有找到下家的主要原因是材料供应链不能直接对接欧美市场。成都鞋企通过中间渠道拿原材料,原材料进货时间太长,造成工厂无法在规定时间内交货。除此之外,不少工厂本身条件也不具备接单能力。

成都鞋业已经到了升级转型的关键时刻,欧美原材料配套等问题是成都鞋企亟待破解的瓶颈。要让成都女鞋走俏世界,要加入世界鞋业格局变革的主潮流,就要充分利用当前“东鞋西移”的发展契机。制鞋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承接、改造和发展中要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中西部地区要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张淑华指出,目前,地处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的皮革企业为突破发展瓶颈,都把再创业的目标转向中西部,在有序转移和有效承接中实现着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她还指出,当前的产业转移是有序的梯度转移,是东部地区采取的主动的战略调整,理性地把生产加工选择性外迁,其目的在于加快总部经济的发展,强化先进管理、设计研发、物流营销、品牌运作等核心环节。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承接转移不是简单的产业搬家,而应该是一个调整结构、产能置换、产业提升的过程。在产业转移中,尤其要培养和发展自主创新人才,并将先进的设计理念加以推广,从而推动行业更快发展。

因此,在承接皮革产业转移时要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皮革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第12篇

1 产业跨国转移的动因分析

1.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刘易斯 (w.Arthur Lewis, 1984) 认为20世纪6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至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 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 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即不同国家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的差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

1.2 重合产业转移理论

卢根鑫 (1994) 认为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某些产业具有相似的技术构成, 生产相似的产品 (重合产业) , 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值小于发达国家相同产业的劳动力价值, 结果导致发达国家的重合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1.3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小岛清 (1987) 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不具有比较优势, 而在投资对象国却具有或潜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 投资国从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对外直接投资, 而投资接受国则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 从而使潜在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因此, 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对于投资国和投资对象国是福利最大化的选择。

1.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 (R.Vernon, 1966) 通过对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活动进行分析, 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他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 在不同的阶段, 产品的特征会发生由技术知识密集型-技能或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转化。这意味着在该产品生的各个阶段, 不同类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是在变化的, 从而推动企业根据产品所处的生命阶段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之间安排生产活动。

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企业是国际生产和国际投资的主体, 企业跨国投资在宏观层面上形成了国际产业转移, 因此,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构成了产业转移理论的微观基础。英国学者邓宁 (J.H.Dunning) 用O-L-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 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 (O优势) , 要素赋存结构决定的区域特定优势 (L优势) , 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特定优势 (I优势) , 是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

2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引起学者的关注:

2.1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和所涉及领域不断扩展

潘悦 (2006) 对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趋势进行了总结:一是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提速, 这种态势的直接表现就是产业全球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三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链条不断延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 服务业的国际投资开始超越制造业, 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

元小能 (2004) 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实践发现, 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从以产业结构转换型和资源开发型向技术创新型和产业国际型转变。, 研发投资和第三产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

2.2 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

傅强、魏琪 (2013) 指出, 在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一部分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 这主要是由于生产链条的碎片化, 产业转移不再是整个生产过程的转移;企业组织全球生产的方式多样化, 降低了国际产业转移对资金等条件的依赖;另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国际贸易条件的改善, 国际产业转移环境也日益宽松。在此背景下, 转型期和发展中经济体较之前更易于集中优势进行某项核心技术或关键环节的突破, 从而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并进行全球生产布局。

朱刚 (2006) 指出利用生产前后向联系和市场的关联效应, 转移并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的趋势, 一群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供应商以及相关的机构位于同一地理区域, 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 相互之间进行精细化的专业分工但有高度协作的产业群落, 这种模式在中国东南部地区这一趋势表现的非常明显。

元小能 (2004) 对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分析后发现, 生产和服务外包成为当前新兴的国际产业转移方式, 从产品价值链看, 跨国公司所控制的价值增值环节集中于少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 而把其他低增值部分加简单的生产加工外包给较不发达国家的供应商。另外, 跨国公司不再遵循传统的产业转移模式进行投资, 而是主动的带动和引导相关投资, 发展配套产业并建立产业群, 将整条产业供应链搬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深远, 而且这种影响所涉及的范围也不只局限于经济, 而是扩展到政治, 金融, 文化等领域。

潘悦 (2006) 认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表现在:第一, 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了全球产业格局的变换;第二, 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了国际分工格局的深化和广化, 带来了国际贸易格局的巨大变化;第三, 国际产业转移改变了国际利益分配格局, 加剧了全球分工利益的不均衡;第四, 国际产业转移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 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经济摩擦;第五, 国际产业转移导致了国家相对实力的消长, 造成国际关系的不平衡。

梅琳 (2011) 认为国际产业转移是导致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失衡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在完成大量制造部门和产业的国际转移后, 出现了比例关系失衡, 即服务性产业部分的比重远远超过物质生产部分的比重, 这种产业结构倾向被称为“产业空心化”。在产业空心化趋势的影响下, 资本的逐利性推动虚拟经济在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机制中逐渐膨胀, 而实体经济则日渐萎缩。

朱刚 (2006) 认为国际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效应主要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可能造成经济结构失衡, 而且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抑制了自主研发能力的开发, 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级差固化;在进行国际经济交流过程中, 汇率制度的变革可能带来的金融冲击。

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不断持续和扩展, 很多始料未及的经济现象不断显现, 对国际产业转移及其影响我们仍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清楚的问题。 (1) 产业转移对发起国与承受国会带来何种经济影响?双方国家的产业结构会如何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对就业岗位的影响是长期还是短期? (2) 随着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逐渐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发起国,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如何进行国际分工协作的? (3) 国际产业转移是否导致发达国家的“产业空心化”?发达国家如何平衡国际产业转移和本国产业结构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4) 国际产业转移是否导致发达国家的实体产业弱化, 致使大量的资金流入金融领域, 结果导致“资产泡沫”的形成?

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 并将更加深刻地改变世界。

参考文献

[1]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学术季刊, 1994 (4)

[2]钟胜阳.跨世纪国际投资与外资政策新变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7 (1) .

[3][美]阿瑟, 刘易斯.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商务印书馆, 1984.

[4][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5]汪斌, 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J].浙江社会科学, 2003 (6) .

[6]张为付.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与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房屋资源下一篇:喘息型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