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风险范文

2024-05-24

外汇风险范文(精选12篇)

外汇风险 第1篇

一、外汇风险概述

1. 外汇风险产生原因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 美元大幅贬值, 固定汇率制度被废除, 世界各主要经济大国都采用浮动汇率制度, 由此汇率开始发生频繁的波动, 使得国际贸易结算中由于汇率的波动出现了汇兑损益, 对进出口企业的收支状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产生了外汇风险。

同时为了规避外汇风险, 外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金融衍生工具, 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大多都是高杠杆交易, 在规避外汇风险的同时, 也将外汇风险进一步放大, 一旦对未来的汇率走势预测准确, 就能规避外汇风险, 甚至能获得超额收益, 但是一旦预测失误, 那么所带来的损失往往是致命的。

随着经济与金融的发展, 特别是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 金融衍生工具种类层出不穷, 金融工程化的不断发展, 使得金融衍生工具在规避外汇风险的同时, 也使外汇风险在高杠杆下急剧放大。到目前为止, 在外汇市场进行的交易中, 每天的平均成交量达到2.5万亿美元, 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用于国际贸易结算的需要, 大多数都是对冲平仓, 即绝大多数都是投机, 往往就是套期保值者有投机者之间的一个零和博弈。这也大大加剧了外汇市场的波动, 使得汇率瞬息万变, 大大提高了外汇风险管理的难度。

虽然目前对于外汇汇率的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理论, 如利率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国际费雪效应、汇率超调模型, 能够对汇率的走势进行有效的预测, 但是由于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些很苛刻的假设基础上, 而实际情况并不能符合这些理论假设, 所以实际的汇率走势往往会与正常的理论预测相悖, 这也大大提高了外汇风险管理的难度。

2. 外汇风险的种类

外汇风险大致包括以下四种:交易风险、经济风险、折算风险、国家政治风险。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或个人未了的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后进行外汇交割清算时所出现的风险。这些债权、债务在汇率变动前已经发生, 但在汇率变动后才清算。因此交易风险会影响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资产负债结构, 管理不善甚至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 因此必须进行谨慎管理。

经济风险是指汇率波动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影响程度。这往往是不可测的, 需要企业对未来的汇率走势作出判断。

折算风险是指跨国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所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

国家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或投资所在国政治环境方面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需要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原因

由于企业面临上述外汇风险, 所以企业的现金流以及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往往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对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债务人都会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和分配活动, 管理的好会使企业进入更好的发展环境, 如果管理不当则会恶化企业的生存坏境, 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

因此, 企业必须认识到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认真对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进行管理。

二、工商企业外汇风险管理

工商企业外汇风险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管理外汇风险, 是一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限制, 因为只有世界上主要的结算货币才有与之相对应的金融衍生工具, 但是企业涉及的经纪业务是用非主流货币结算的话, 就找不到相应金融衍生工具对其进行风险管理。

利用货币市场进行外汇风险管理, 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金融衍生工具管理外汇风险的不足, 即利用货币市场上的投资收益对冲外汇风险损失, 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即企业优化自己的资产负债结构, 使得资产所面临的外汇风险头寸与负债所面临的外汇头寸相互抵消, 做到“无为而治”,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方法。

定价策略, 可以通过销售价格来面对外汇风险, 这中间涉及到一个短期利润与市场份额的权衡;也可以通过调整计价货币来管理外汇风险, 尽量在出口销售中用硬币计价, 在进口采购中用软币计价;还可以通过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 转移价格来实现资金的有效流动, 这对于管理折算风险和国家政治风险特别有效。

三、金融中介机构外汇风险管理

一般来说, 金融中介机构所需要管理的不仅仅是外汇风险, 还需要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 甚至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比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更为重要。因为, 由利率平价理论、国际费雪效应、汇率超调模型可知, 利率是影响汇率的最重要因素, 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汇率的变动, 而且利率风险管理本身也是金融中介机构必须认真管理的重要风险。

下面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外汇风险管理与利率风险管理一一进行介绍。

金融中介机构的外汇风险管理与工商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不同, 因为金融中介机构处于交易被动地位, 因此其管理的难度更大。

金融中介机构应该保持中性, 即尽量使每日的头寸为零, 或者对每日所保持的头寸进行严格限制, 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特别是对于各业头寸的管理最为重要, 因为外汇市场是24小时交易不间断, 而银行在下班期间所保有的隔夜头寸是容易导致银行风险的因素, 许多银行的倒闭都是由于对隔夜头寸管理不善的结果。

必须对每个交易员的头寸限额进行严格的限制, 并且保持交易与结算的独立性, 加强内部控制, 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由于里森既进行交易, 又进行结算。

对于头寸的管理也是运用以上介绍的风险管理方式, 进行对冲交易, 与工商企业大致类似, 此处不再累述。

以下重点研究金融中介机构的利率风险管理。

目前对于金融中介机构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的计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是对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计量, 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 敏感性资产的数量大于敏感性负债, 正缺口 (Positive Gap) , 处于资产敏感状态 (Asset Sensitive) 敏感性资产的数量小于敏感性负债, 负缺口 (Negative Gap) , 处于负债敏感状态 (Liability Sensitive)

利率敏感比率 (或利率敏感度) 的概念来衡量银行的资产负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利率敏感比率=利率敏感资产/利率敏感负债。

第二是对存续期缺口的计量。银行的存续期缺口, 是指银行的资产存续期与负债存续期之间的差额

银行净值 (Net Worth, NW) 的变化幅度与其资产负债的期限有很大关系。银行的净值等于其资产价值 (A) 减去负债价值 (L) , 即:

为了完全规避利率风险, 银行只须调整资产存续期或者负债存续期, 只要二者基本相同, 即存续期缺口近似为零, 银行就不会蒙受什么利率风险了。如果资产和负债的存续期不相同, 银行就会暴露在利率风险之下。存续期缺口越大, 银行净值受利率波动影响而变化的敏感度就越大

对于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 主要就是对其缺口的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就是利用对应的金融衍生工具管理缺口, 将其对冲。

摘要:外汇市场是目前所有金融市场中成交量最大的市场, 而且大量交易都是高杠杆交易, 在产生高收益的同时, 也产生了巨额的风险。外汇交易的主体主要有工商企业、金融中介机构、投机者, 而真正需要对外汇风险进行管理的主要是工商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 本文主要研究工商企业与金融中介机构的外汇风险管理。

关键词:外汇风险,工商企业外汇风险管理,金融中介机构外汇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郭林艳.企业综合竞争力理论框架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创建[D]江南大学, 2008

[2]涂永红.外汇风险管理.2004

[3]陈琦.我国外汇衍生品创新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 2008

金融外汇风险 第2篇

一、金融风险的表现及危害

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金融风险,主要指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由于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问 题,金融政策的失误以及经济主体在从事金融活动时因决策失误,客观条件变化或其他情况而有可能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等原因,客观上会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导致一国国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风险。其主要表现和危害:

1、信用风险。广义地讲,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债券发行人不能到期履行债务,偿还 借款的风险。其结果就是债权人将遭受部分或全部损失。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市场利率或价格逆向变化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价值,收益及整个金融状况的影响。这种风险的影响是以净利润或资产净值的减少来衡量的。市场风险一般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

3、操作性风险。这是指由于金融机构内部信息系统和内控系统出现问题而使其遭受损 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严格有效的内控措施,人为的错误。

4、信誉风险。在经济活动中,有许多原因或因素都可能使金融机构的信誉遭受损失。在实际生活中,金融机构违反有关法规,资产质量低下,不能支付到期债务,不能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以及管理不善等,都可能受到社会公众的怀疑和指责,从而带来信誉风险。

上述这些金融风险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如果不能及时化解就会给金融业带来影响。假如这些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酿成对整个经济社会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金融危机。1997年以来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证。这场震惊世界的金融危机历时已超过一年,席卷了东南亚各国,进而波及韩、日、俄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本国的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危害。

二、金融风险的原因

金融业所经营的商品是一种特殊的虚拟商品,如银行存款、债券、股票、期货和保险等,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以信用为基础。信用就是以将来某个时候兑现为条件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但这种信任将来总有不确定的一面,这就决定了经营该商品的金融业自始至终要冒较高损失和失败的风险。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引发金融风险都有一

些共同的原因:(1)投资过热、经济结构不合理。(2)汇率僵化和国际游资的冲击。(3)过份依赖外来投资和国际市场。(4)金融监管不力和金融秩序混乱。(5)国际金融投资商兴风作浪。结合我国的金融业进行分析:我国金融业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金融隐患。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风险意识普遍淡漠。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币币值稳定,金融机构运转正常,人们没有尝到金融危机的滋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也出现过通货膨胀、利率调整、股市动荡等现象,但还未让人们感到有切肤之痛,人们的金融风险意识普遍淡漠,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只重视发展经济,从不过问金融安全,甚至盲目投资,大脚大手花钱,报喜不报忧,把大量金融隐患置于脑后,漠然处之。

2、最大的金融风险来自于银行体系本身。据统计,1996年底,我国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中的呆帐、坏帐已达人民币一万多亿元,几乎三倍于银行的自有资产,国有企业拖欠银行的利息就超过一千亿元;国有银行的贷款70%投向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负债70%来自国有银行贷款;目前我国有近70%的国有企业经营亏损;若不是国有银行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信誉,吸引了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8520亿元,才得以使国民经济和金融业正常运转,否则银行体系本身的一般运转都较为困难。

3、我国企业改革和金融中的局限性加大了金融风险的累积。我国的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在目前的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中,不少国有亏损企业破产拍卖后的资金主要用于安置退休和失业人员,银行的欠债连个零头都收不回来。

4、非法集资屡禁不止。大批国有企业欠债不还,银行有钱也不愿再借给他们,宁可投资国债赚息,或把资金投放股票、期货市场赚钱。1992年和1993年的投资热、房地产热、股票热曾风糜一时,一些单位和个人搞乱拆借、乱集资,乱设金融机构,引起金融秩序混乱。

5、对外来资金监管不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各部门积极引进外资,一些人急功近利,良莠不分地把一些被人们称为“引致贫困性的外来投资”,如把残酷掠夺性投资(掠 夺紧缺资源产品)、蒙骗性投资(转让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差的产品和技术)、垄断性投资(出口 渠道垄断、关键部件和技术保密、短期资本控制证券)、较隐蔽的损害性投资(投资与腐

朽势力勾结)等盲目引进。这些投资对经济发展并无裨益,相反,接受这种投资越多,对经济发展越不利,引发的金融风险就越大。

三、防范与规避金融风险的对策

第一,加强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金融风险意识教育。防范金融风险,首先要从教育入手,要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金融知识,金融法规政策教育。全体金融职工,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好,自觉地按规律和金融法规办事,积极配合党中央、国务院解决经济和金融领域里的深层次矛盾,争取在消除金融隐患问题上有重大突破。同时,也要在人民群众中加强金融风险意识教育,使他们懂得金融风险是金融业和全国人民共同面临的风险。

第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最大限度盘活国有资产。当前,国有银行背负着国有企业的巨额呆帐,因此,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要遵照“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要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要采取改组、联营、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最大限度盘活国有企业资本金,才能逐渐化解国有银行背负着的巨额呆帐、死帐资金,这是化解我国金融风险最重要的举措,也是最艰巨的任务。

第三,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金融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最关键的当然是金融体系本身能以安全的方式有效地动用和分配社会资金,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是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力争用三年时间大体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关键是建立独立经营的国有商业银行。

第四,优化外资利用结构,避免国际金融冲击。金融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国际短期资本 也就撤走。由于地缘和文化背景的原因,中日与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经济贸易联系十分密切。东南亚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要影响我国部分外贸出口和投资增长态势。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积极引进外资;也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外贸外汇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出口,保持正常的外贸顺差,使出口增长和进口增长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 ;维持足够的外汇储备,完善外汇管理制度,适时微调人民币汇率,提高人民币币值抗干扰 的能力,筑起防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防风墙。同时要警惕和防止那些“引致贫困的外来投 资”,利用外资既要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又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出口创汇能 力的提高;提高外资直接投资的比例,改善外资投资结构和流向。在外债

结构上,应以中长 期外债为主,防止国际金融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影响。

第五,加强金融专门人才的培养,迅速开展风险管理业务。当前,中国金融机构的专业 人员基本不熟悉金融风险管理业务,他们虽都是从财经院校和综合大学毕业的,但在大学基 本上没有学过有关的课程,而且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这方面的训练。高校要面对中国金融风 险管理现状廉顾面向未来的需要,立即组织专家编修金融风险管理教材,超前培训高校师资,加速培养熟悉金融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尽快充实各级金融机构,改善我国金融风险管理 技术的落后状况。要重视培训金融机构的在职人员,让他们尽快掌握金融风险知识,增长驾 驭金融风险的才干。

三、具体案例分析

(一)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的业务情况

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医药进出口企业。作为原国家药监局的专业外贸公司,有很强的医药行业背景和相应的经营资质,连续15年跻身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是海关评选出的11家AA级外贸企业之一,被海关总署批准为“红名单”企业。拥有多家中外合资药厂,例如:大冢制药、西安杨森、上海施贵宝、华瑞制药、苏州胶囊、青岛华钟、越南中央制药厂等,并为包括它们在内的多家知名制药企业供应药用辅料。与国外知名生产商如DOW、HUNTSMAN、SHIFELD等密切合作,独家代理DOW、HUNTSMAN产品,保质保量、供应稳定。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是一家在北京的国有企业,成立于1981年,注册资本高达人民币505万,以生产加工的经营模式,员工人数高达1000以上,研发部门人数100人以上。主要客户来源制药企业、保健品企业、化工企业,一年进口额和进口额均可达人民币1亿元以上。主要市场是日本、杯美、南美、西欧、东欧、东亚、东南亚等全球各地。主营行业有表面活性剂、其他水处理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生物化工、原料药等。

(二)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规避风险的可选办法

基于医药外贸行业目前的经营特点,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规避风险。

首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要想在国际市场站得住叫,产品质量才是关键。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别化战略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技术革新,增加廉价原材料或辅料采购比例,减少能耗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这样,来降低汇率风险对产品价格的冲击。

另外,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市场。以医药行业来说,重要就是一个很好的优势产品,虽然目前国际市场对重要的认识度还不高,海外市场需求还不大,但正是因为如此,说明海外市场还处于未充分开发的阶段,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现主要产品是一些化工制品,药品以西药为主,可以尝试中药的研究和中成药的开发。

提高出口价格,向价格要效益。直接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就是提高出口价格,但是这是一把双刃剑,在规避一定汇率风险的同时,带来的企业竞争风险。但是中国医药对外贸易公司的客户来源比较稳定,所以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采用这种方式。

调整财务管理思路,改善财务管理。如缩短美元货款的应收期,减少应收账款的数额;或减少账户中美元的持有量。由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呈走低趋势,账户中美元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越大,企业要养成随时注意汇率波动的习惯,及时结汇;灵活选择结汇时机,避开月底结汇,一般趋势是月中汇率结汇点较月底高。而且,可实施投融资方式多元化,即企业在投融资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采用不同币种,通过这些币种之间升、贬值的相互抵消,使得未来的债权、债务成本趋于稳定,降低汇率风险。

最后,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特别是国有出口企业,要加快海外转移,强化海外生产体制,扩大多边贸易,培育两个市场。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优势,建立全球化生产体制。同时,提高当地原材料或者辅料的采购比例,培育当地协作企业,扩大多边贸易。这样,既可以提高对汇率变动的抵抗能力,又能确立全球化的内部分工体系,还可以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当企业在多个国家拥有子公司,从事多边贸易,有多个购销市场,实行多种外币交易可供选择时,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经营风险。

规避外汇风险敞口 第3篇

直面外汇风险敞口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兑美元开始波动,中国企业开始面临人民币升值风险。当年9月中国政府陆续颁布人民币远期执照,使得企业可以运用最基本的外汇远期锁定换汇价格。可是这一运用在向大部分出口企业推行时受到阻力,当时人民币远期贴水,如果企业选择外汇远期锁定未来外汇收入,即肯定了美元的未来贬值,大部分企业并不愿意期初就承担如此高额的人民币升值成本;同理,进口企业可以用远期在期初锁定人民币升值的好处,操作的积极性反而较高。然而随着人民币在2006年的加速升值,操作远期购汇的企业无法享受到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好处,而没有操作远期结汇的企业开始真正感受到了人民币升值对他们的利润造成的大幅缩水。出口企业也开始积极地寻求其他规避风险的方法。

中国的境内市场对于人民币兑美元的规避风险手段还是比较单一。人民币境内的期权市场并没有建立,一年以上人民币兑美元的远期市场流动性也较差。一些中长期收入美元的企业如果要通过远期进行避险,需要承受非常高昂的流动性成本费用(这些成本隐含在中长期远期价格中)。很大一部分出口企业仍然在做与不做之间两难,操作外汇远期锁定成本,就是承担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如果人民币到期时并没有达到远期隐含的升值速度,企业高层领导可能会追究财务人员的责任;而如果没有操作,虽然财务人员不会有明显责任,但企业却暴露在外汇敞口风险中,完全无法预知最终的人民币收入。

避险衍生品孕育而生

中国企业应积极和外资银行接触,寻求一些其他的外汇规避手段。最流行的做法就是境内外的套利行为。由于境外人民币NDF市场和境内人民币远期市场存在一定的点差,在境外有注册分支机构的企业可以通过境内外同时低买高卖操作美元/人民币远期,来进行无风险套利。这种做法的风靡也跟财务人员对此无需承担任何责任,无风险赚取利润有关。然而一些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一旦操作套利行为,企业真正的外汇敞口就没有进行规避,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仍然要承担人民币的升值风险。虽然套利行为对出口企业有一定的利润补充,但是一旦人民币升值速度超过境外NDF的价格,出口企业最终的换汇收入会差于简单的避险行为。

2007年人民币外币交叉(Quanto)远期的出现,给了企业一种更激进更冒险的换汇方法。企业通过选择一些波动较小的标的(如美元30年利率,欧元30年减2年利率差等)进行挂钩,一旦市场符合设定区间,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换汇价格。然而由于外汇合同时间比较短,一旦市场发生逆转,企业很难用重组(restructuring)方式改善旧的合同。而2007年出现的整个美元及欧元利率市场倒转,使得这些产品基本全面亏损,大量企业在操作时并没有预料到的小概率事件,使企业面临巨额的本金亏损。

2007年年末非美货币大幅升值,使企业不但面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风险,还面临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贬值风险。进口欧洲、日本的企业急切需要一些衍生品工具来进行风险规避,普通远期仍然是境内企业的第一选择。同时一些外币结构性远期开始进入企业的选择范围。由于人民币兑外币是由人民币兑美元和美元兑非美外币组合而成,而人民币兑美元目前还没有期权,所以在避险时应分开操作。

外币兑外币的衍生工具变化多种多样,最主要的就是运用期权。期权和远期的差别,其实在于它只有权利并没有义务,所以一旦买入期权,所承担的风险只是固定期权费用,而好处是无限敞开的。然而如果企业只是单纯买入期权,会在前期支付一笔期权费用,一般企业并不愿意。所以更多的情况是,企业在买入期权的同时也卖出期权,使得期权费用前期为零。为了获得更好的执行价格(即把期权费用体现在兑换价格上),企业一般会选择卖出更多的期权或者买人更少的期权,这样即意味要承担风险。卖出更多的期权一般运用杠杆原理,在市场不利于企业的情况下,企业须以约定的执行价格买人或卖出两倍或更多的金额,市场上所谓累计期权(Accumulator)是其中的一个变异,其每天观察来决定金额是否加倍并在最后一天交割。买人更少的期权一般引用击出机制,在市场对企业有利的情况下,结构突然终止,市场上所谓目标期权(Target)也是其中的一个变异,即当企业赚取一定的收入时,合同终止。企业甚至可以同时承担这两种风险,目的是为了换取远远好于普通远期的兑换价格。然而,2007、2008年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也令一些企业面临大额亏损甚至倒闭。

如何运用好衍生品

那么企业就不应该操作衍生产品了么?衍生产品的出现给了企业多一种选择,使得企业能够更灵活地管理风险敞口。企业需要认清衍生产品中所涵盖的风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沟通上,企业需要充分表达自己要达成的目标和可以承受的风险。如果企业只是需要锁定未来价格,可以通过简单外汇远期来达到;如果企业觉得目前市场水平非常不利,不愿意在目前的市场水平锁定价格却又担心市场更加恶化,也可以简单地买人期权来避险。而杠杆原理的运用要小心加倍事件产生,最大交割金额必须小于本身敞口;击出风险会影响锁定敞口的时机,因为企业会面临再锁定的风险。另外,企业要了解衍生产品公允市价(Mark-to-Market)波动对账面造成的影响,这也需要和外部审计人员进行沟通。

在目前波动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注意几个要点:

第一,防止不锁定敞口和超额锁定敞口。完全地把企业暴露在外汇市场波动下和锁定敞口超出企业本身实际,都是风险非常大的。特别要注意的是,超额锁定敞口也包括超前锁定敞口,即企业在还没有签订合同前,就根据以往的经验需求把敞口锁定。往往最终合同签订的数额仍然与届时的汇率水平相关,那么企业之前的锁定就反而带有投机性质。

第二,外币对外币的风险远远大于美元兑人民币的风险。一些企业把美元收入转化成欧元收入,以为这样就规避了人民币升值的风险,不进行风险锁定。其实没有注意到,这样反而引入了欧元对美元的波动风险,最终企业可能会面临到欧元和人民币的双重贬值。一般国际市场货币的波动更加剧烈,敞开敞口更不值得。

第三,尽量不要引入跟企业本身不相关的风险。企业本身如果同利率市场没有关系,完全不需要关心Quanto产品挂钩的指数。这些指数往往看似安全,其实运用了大量的杠杆原理,如果企业不是非常地了解,一旦小概率事件出现,企业承受的风险根本无法再次规避。

第四,规范文件签署。长长的英文版ISDA令企业非常的头痛,目前中文版NAFMII已经实行,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净额结算(netting),这对企业和银行都是有利的。

中国外汇储备风险探析 第4篇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出现的持续巨额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量增长迅速。2006 年2 月,我国外汇储备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同年10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迈上1 万亿美元的台阶。2009 年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2 万亿美元,2011 年年末突破3 万亿美元,达到31811 亿美元,截止到2013 年6 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5 万亿美元,相当于德国的经济总量。如图1 所示,在2003—2008 年的五年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年均增速40%以上。时至今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一、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

毋庸置疑,拥有适度的外汇储备有利于保证一国的国际清偿力和维持汇率的稳定,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作为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一国币值的稳定,是抵御外部金融危机风险冲击的坚强后盾。但如果形成相对于自身经济不相适应的高额的外汇储备,就会给一国经济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合理水平,截至2013年6 月,中国外汇储备存量达到3.5 万亿美元,已经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1、巨额外汇储备导致通货膨胀

从货币数量论的角度看,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也就是发行的货币多于经济体系运行所需要的货币,物价就会上涨,造成通货膨胀。外汇储备最终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央行大量购汇,在国内就形成了与外汇储备等量的外汇占款。近几年,外汇占款成为中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体部分。大量的商品和劳务输出到了国际市场,与其等量的外汇储备通过央行的收购,形成基础货币,又通过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乘数机制的放大,投放到了国内市场,这就形成了“过多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的局面。只要央行无法尽数对冲掉外汇占款,就会造成单位货币的贬值,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和潜在的通胀压力不断增大。这就像17 世纪西方国家从殖民地把大量黄金运回本国,提高本国货币供给而引发大通胀一样。例如2011 年,中国增加了3848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当时的1 美元兑6.31 元人民币计算,就是24280.88 亿元的人民币基础货币投放(不考虑对冲因素)。

(注: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历年统计数据。 )

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为:巨额外汇形成→央行购汇→外汇占款→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通胀压力。

图2 给出了M2 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情况,红线是M2 的年增长率,绿线是CPI的年增长率,可以看出,2008 年之前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长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显著,2008 年后,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增强,通货膨胀率对于货币增长率的弹性小于历史水平。

2、降低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为了使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确保人民币币值稳定,央行不得不对冲大规模的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且不得不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以阻止基础货币投放过多所导致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到2010 年底,为持有2.85 万亿美元的国家外汇储备,央行用了约20 万亿的人民币购汇,其中80%已被对冲。

为兼顾汇率稳定和人民币币值稳定,央行不遗余力地一边用基础货币购汇,一边又发行票据回收货币,但是尽管如此努力,但是终究还是不能达到货币调控的目标。究其原因,主要在调控上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新增基础货币没有100%对冲掉。上文提到对冲掉80%,而剩余的20%就是实实在在增加的流动性。截至2013 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4426.49 亿美元。2005—2012 年的7年间,外汇储备净增24927.57 亿美元,其中20%的转入商业银行,按照5 倍(经验值)的货币乘数,以2009 年底6.8282 的汇率计算,大概可投放给市场货币总量为17.021 万亿。2005 年底的货币供应量为298755.48 亿元,2012 年底M2 的值为974148.80亿元,这7 年间我国M2 增加67.54 万亿,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货币投放对货币供给的贡献率达到25%以上。

(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得到。)

其二,调控的滞后性。众所周知,央行每天都在动用基础货币来购汇,商业银行只要有外汇卖给央行,就可以增加信贷投放。在央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回购这部分货币之前,商业银行早就开启了“创造货币”的程序。“时间就是金钱”,这也是历年来我国M2 的增速远高于基础货币增速的一个原因。

3、巨大的财务成本和机会成本

财务成本是指持有超量外汇储备的财务损失。这种财务损失既包括外汇储备资产的收益损失,同时也包括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

2008 年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收益率在33%左右,而中国对美国国债投资的名义收益率只有3%左右。目前,中国是美国的债权国,但中间巨大的收益差,使我国变成事实上的债务国。

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汇率风险主要是由于美元汇率不稳定造成的我国储备资产受损。金融危机后,美国连续实施量化宽松的政策,导致全球美元流动性进一步泛滥,美元的购买力持续下降,人民币愈加面临持续升值的压力。2005 年以来,人民币已持续升值24.26%。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至2013 年3 月,人民币持续升值17.09%。尽管央行从未公布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等数据,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世界各国外汇储备的美元资产平均比重为65%左右,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美元资产比重在70%以上。2013 年3 月我国外汇储备为34426.49 亿美元,若按70%的美元资产计算,2005 年汇改以来,仅汇率一项损失就高达5846 亿美元。另据外管局高管透漏,人民币每升值1 分钱,外汇储备损失将高达340 亿人民币,按现行汇率计算,2005 年以来我国储备资产损失高达1 万亿美元。

二、高额外汇储备的深层原因分析

1、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美元是全球交易和储备货币,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主导了世界分工格局。美国将自己打造成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为世界输送美元储备和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金融投资工具,同时还保留了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并使这些制造业在全球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注定了今天的国际分工的格局。美国处于国际分工的顶端位置,以大量的对外投资实现产业转移,将落后的产业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金融业,形成强大的金融优势,成为全球的“金融管家”。而以中国为首的新型工业化国家,通过外商的直接投资,成为世界工厂,向全球提供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为美国等高消费国家提供物美价廉的消费品以满足其消费需求,形成了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赚回了大量以美元为主的外汇。为使巨额外汇储备保值增值,各国只能投资美国的国债等有价证券。美国用来支付购买产品的美元,再次流回到美国国内,维持他们的高消费、低储蓄。美国等发达国家再用流回到国内的美元对外投资,来获取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的高收益。中美之间形成了出口创汇—对美金融产品投资—美国对外投资的恶性循环机制。

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体系成就了美国主导的经济循环,对美国而言,百利而无一害:资源国、生产国输出资源和产品给美国,美国支付美元,资源国和生产国形成外汇储备,美国输出金融产品,资源国和生产国支出外汇储备。可以说每一次交换美国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全球商品供美国消费,全球资本供美国使用。

2、国内的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储蓄率持续上升,居高不下,尤其是2011 年,中国的国民储蓄率更是达到52.73%,如图3 所示。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在一定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对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高储蓄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消费,致使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我国居民消费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在出口导向性政策的引导下,大量产品出口,又形成大量贸易顺差,外汇储备势必增加。低消费导致高储蓄和高投资,高投资致使大量产品出口,外汇储备随之增加,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注: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三、化解中国外汇储备风险的思考

对于巨额的外汇储备,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关系到我国的金融安全,更关系到国计民生,对于面临的风险必须积极应对,及时化解,有效解决,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1、渐进式的调整,应对储备资产贬值

基于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我国处于“美元困境”中进退两难,如果大量抛售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可能没有开始抛售,就会引起其进一步下跌,使我国损失惨重;如果继续以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持有美元资产,面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美元货币供给急剧增加,美元持续贬值,无异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面对严峻的形势,笔者认为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渐进式的调整不失为一条值得考虑的路径。

(1)实施增量调整。基于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和目前的国际形势,大规模的存量调整不是明智的选择。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每年千亿规模的增长,因此需进行增量调整,停止购买美元资产,以其他形式的资产存放起来。在不改变存量的情况,改变我国美元资产一股独大的现状,调整我国不合理的币种结构,降低风险。

(2)增加战略物资储备。随着我国工业化进入中后期,我国对进口原材料的依赖性也日益凸显,尤其是铁矿石、原油等大宗物资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其价格也是一路上涨。动用每年新增的外汇储备进口我国经济发展急需的战略物资,并将其储备起来,一方面,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短缺的局面,规避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高风险,另一方面,更多地参与国际大宗物资交易,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家的影响力,取得更多的定价权,还有利于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2、通过金融改革减轻外汇占款的负面影响

(1)通过金融创新,加大对冲力度,减轻通货膨胀压力。目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仍然是对冲外汇占款的主渠道。由于持续正回购,央行所持有的可用债券数量不断减少,且面临着先前一部分正回购操作的债券将陆续到期的事实。因此,定期发行较长期限的央行票据将是不得已的选择,尽管这会加重央行的财务成本负担。由此,通过金融创新,开辟对冲外汇占款的另一条渠道就显得极为迫切。

(2)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在早期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金融机构主要是通过银行动员储蓄,然后通过贷款等手段配置到需要的企业项目中去。虽然当时很大程度上是靠行政指令向优先发展的产业、国有企业倾斜贷款,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但基本适应了当时的我国经济货币化的趋势,也解决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储蓄主体和投资主体逐渐分离的矛盾。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金融功能开始不断升级,从创造信用到转移风险、孵化财富的过程,创新“储蓄—投资”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成了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具有改革尝试性质的资本市场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随之深刻影响了我国“储蓄—投资”机制的变迁。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为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牵线搭桥,而且还促进了资金由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把资金供需由间接交易变成了直接交易,大大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所以发展资本市场,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不仅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渠道,也是降低储蓄率,让居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重要途径。

3、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调整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的位置

外资企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构成部分,这实际上相当于我国承担了投资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顺差,因此,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调整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实现产业的转移,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

(1)鼓励资本输出,支持央企国际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大型央企国际化,也是化解外汇储备过高风险的一条途径。考虑到我国目前人才、技术、制度环境,投资海外大型跨国公司比投资海外金融机构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促使我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2)调整经济结构,鼓励产业整体向外转移。我国经济过去30 多年的高速增长,部分得益于我国的成本优势以及由此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近几年来,随着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成本的逐渐上升,国内市场的产品产能过剩,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根据雁行形态发展模式,我国部分产业已经可以整体转移到其他更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就地进行生产。

我国的过剩产业整体转移,就转入国而言,可以带动就业,创造税收和产值,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而对我国而言,对外投资进行产业转移,相当于把投入我国的部分外资直接转移到其他国家,既可缓解我国资源的压力,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的外汇储备额度。

4、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

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为解决外汇储备问题提供了渠道。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创造条件先行先试。在试验区内实现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探索面向国际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全面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上海自贸区将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内含的货币、债券、外汇、大宗商品及股权交易市场也都会得到全面的发展。相对于企业而言,外汇可以在自贸区内自由流通投资,相当于在外汇管理方面就打开了一扇与国际接轨的小窗户,无疑给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 第5篇

中小型企业还可以采取财务管理策略,财务管理在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中也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比较适用的财务管理策略就是调整资产负债的结构。它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将资产负债的结构进行调整,在企业总收益不改变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低风险。具体操作方法就是要使外币资产与负债在数额上保持平衡,以便减小受险头寸。如果外币是贬值的,应通过调整侧率使外币负债尽量减少到外币资产的水平。反之相反。不过这种方法在现实中可能难以做到,只是一种理想的做法。因此,企业常用各种金融工具来构造方向相反、数量相等的现金流,使之能很好地消除外汇风险。

如何规避巨额外汇贬值风险 第6篇

最近,人民币对美元连创新高。自6月9日人民币汇率恢复浮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超过1.5%。估计中国外汇储备由于人民币的升值而损失高达600 亿美元。

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开的数据来看,目前中国外汇储备中既有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也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属于分散的货币结构组合。中国近期在减持美债的同时,大幅增持了日本和韩国债券,上半年共计增持1.73万亿日元(约合203亿美元),增持韩债亦至3.99万亿韩元(约合34亿美元)。

有专家认为,我国转增持非美元货币释放出了外储多元化的信号。在真正化解外储管理风险上,应多管齐下,应鼓励发展主权财富基金,将外汇储备的债券转化为全球配置的股权投资,令庞大的外储转化为中国的金融话语权,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同时,让外汇储备管理模式由“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转变,令外储品种多元化。

其实,对于巨额的外储(2010年6月底达24542亿美元)如何管理(包括持有、分配、投资等活动),从2007年开始我国金融界就常有议论。多数人认为应购买更多的实物性资产(如黄金与石油等),要分散化投资、持有多种货币等。但这些主张都被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击得粉碎。在新的环境与条件下,传统思维已无法规避持有巨额外储的风险了。

按照传统智慧,外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清算支付、偿还外债、保证本币稳定及对外汇市场进行一定的调节等。但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外储的功能其实主要是保证本国货币、经济及市场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一国外汇储备的关键在于外储如何积累起来,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外汇储备传统功能和持有量已不是最应关注的问题。

近年,中国外储的积累大致有三个来源:贸易顺差、FDI(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前两项之外的跨国资本流动。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升值,不少国外资本通过正式或非法渠道疯狂流入。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连创新高,今年8月份外汇流入2400多亿美元,也创下了今年新高。因此,当外汇增长成为一种趋势时,我们不应过多地关注其增长,而更应关注其如何有效地加以管理。

很多人一直认为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就是借钱给美国人用,是为华尔街的贪婪买单。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及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我国政府管理层和市场都更关心中国外储贬值的风险,希望增持非美元货币,发展主权财富基金,将外汇储备的债券转化为全球配置的股权投资,来化解与分散这些风险,增加中国的金融话语权,推动中国产业升级。

其实,当前中国外储管理的最大风险是美国经济不确定的因素。这不仅在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如果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比重过低,其所面临的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风险更大),而且在于美国经济低迷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金融海啸爆发的情况来看,只要是外汇资产,无论是否分散化投资,当全球快速流动的资金都进入避险时,持有非美元货币及非美元资产都会处于极高的风险中。

有人认为,如果发展主权财富基金,将外汇储备的债券转化为全球配置的股权投资,将是中国庞大外储有效管理的好出路。因为,利用股权投资全球布局能源、其他资源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将外储转为中国核心竞争力。这个建议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实际上全球配置的股权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会更高(它包括了市场风险及政治风险)。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及全球金融保护主义盛行的形势下,这样的风险会更高。

可以说,只要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退出,如果美国经济复苏过于缓慢,那么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就将面临较大的贬值风险。如何来规避及分散这些风险?我们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外部,而应从中国经济本身入手。比如,如何加大中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能源、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进口及人才引进;如何调整我们现行的进出口外贸政策,特别是在出口方面要从要素市场化入手,让土地、资源、劳动力等价格市场化;如何进一步加快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步伐,通过这种改革开放让巨大的外储投资与持有风险分散给企业及居民。如果能够在这些方面入手,再加上非美元货币及全球股权投资多样化的合理配置,那么中国外储的多元化管理就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从而减小其可能发生的损失和风险。 ■

易宪容

1958年出生,江西上高人,1989年获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做合作研究。现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2007年辞去这一职务。代表作有《金融市场的震荡与发展》、《经济繁荣与权力运作》等。

浅析外汇风险管理 第7篇

随着中国加入WTO, 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 他们在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越来越大的外汇风险。由于参与国际贸易的大多为中小企业, 他们的外汇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在这种环境下, 讨论企业特别是外贸型企业其面临的外汇风险就显得尤为主要。

二、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外汇风险, 又称汇率风险, 是指在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 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 致使有关国家金融主体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外汇风险的种类

1.会计风险 (Accounting Exposure) 。会计风险, 又称折算风险或转换风险。这是一种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 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的财务报告时, 由于汇率变化而引起资产负债表中某些以外币计量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 在折算成以本国货币表示的项目时可能产生的账面损失。

我国大多数企业选择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选择其他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的企业, 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也要折算为人民币。

2.交易风险 (Transaction Exposure) 。交易风险, 是指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应收资产与应付债务价值变化的风险。

3.经济风险 (Economic Exposure) 。经济风险, 又称经营风险 (Operating Risk) , 是指由于外汇汇率发生波动而引起国际企业未来收益减少的一种潜在的损失。

4.国家风险。国家风险也称作政治风险。它是指企业或个人的外汇交易因国家强制力而中止所造成的损失的可能性。一般的汇率变动对国家风险的直接作用不大, 但国家风险确实与汇率变动有关系。

三、外汇风险管理的原则

外汇风险管理, 是指对外汇风险的特性及因素进行识别与测定, 并设计和选择防止或减少损失发生的处理方案, 以最小的成本达到风险处理的最佳效能。

企业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时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价值保持原则。企业进行外汇风险控制的目的是将成本锁定, 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 而不在于利用风险进行投机活动。

二是成本最低原则。

三是预期止损原则。外汇风险管理必须依靠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期, 这种预期必然会产生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形, 企业需要从成本控制角度进行止损管理, 及时纠正错误判断, 并将外汇风险控制费用纳入正常的成本支出范畴。

四、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

(一) 内部避险 (自然避险)

1.利用货币选择、优化货币组合。在交易中选择有利的合同货币、优化货币组合能够使企业和银行在一定范围内回避外汇风险。

(1) 选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自由兑换的货币。这样做既便于外汇资金的调拨和运用, 也有助于转移货币汇率风险。因为作为支付手段, 这些货币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通和使用, 一旦某种货币出现了汇率风险, 就可以立即兑换为其他的货币来转移风险。

(2) 收硬付软。企业在国际贸易中, 出口争取以硬货币 (汇率比较稳定而且有上浮趋势的货币) 报价, 进口争取使用软货币报价的避免风险的措施。但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 要注意:各种货币之间的软硬是相对的,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货币的选择并不是由一方的意愿决定的, 而是需要交易双方共同协商决定的。在国际贸易中, 货币的选择还必须与商品的购销意图和国际市场联系起来。

(3) 争取使用本币计价。对外经济贸易中, 以本币计价就不存在本币与外币的兑换关系, 从而也避免了因兑换汇率发生变动而承担外汇风险的问题。

(4) 采用“一篮子”货币计价结算。即同时使用多种货币保值的办法。具体做法是, 先选定若干货币作为保值货币, 把合同中所规定的支付货币钉住各种保值货币的汇率。

一篮子货币的含意是多种货币的组合。在浮动汇率制下, 各种货币的汇率每时都在变化, 但变动的幅度和方向并不一致。用一篮子货币保值就是在合同中规定用多种货币对合同金额进行保值。

2.采用价格调整的方法。在国际贸易中, 往往是交易的一方承担外汇风险, 而一方却不承担。调整价格法就是作为一种弥补措施, 通过对进出口商品价格的调整, 把外汇风险分摊到价格中去, 达到减少外汇风险的目的。调整价格的方法主要有加价保值和压价保值两种。价格调整并没有消除外汇风险, 只是风险程度相对减轻而已。实际的运用中, 要把握好尺度, 既要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损失, 又能为对方所接受。

3.提前或滞后支付。企业根据对外汇汇率变动趋势的预测将外币计价结算的日期提前或推迟, 以避免外汇风险或得到汇价上的好处。如果支付货币预期升值, 则可以加快支付 (提前支付) , 以便在货币升值前完成支付。如果支付货币预期贬值, 企业就将延迟支付 (滞后支付) 。但是, 企业不应只考虑该货币的收益或损失, 还要考虑增加或降低流动性的成本 (即价格冲击指数:指完成一定金额或数量的交易对市场价格造成的冲击程度) 。这种工具因可以同时管理流动性和风险而得到广泛用于规避交易风险。

4.利用国际信贷防范外汇风险的方法。企业在中长期国际支付中, 利用恰当的国际信贷形式, 一方面获得资金融通另一方面转嫁或抵消外汇风险。国际上常用的方式有:

(1) 外币出口信贷。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买方信贷是指由出口商国家的银行向进口商或进口商国家的银行提供的信贷, 用以支付进口货款的一种贷款形式。其中, 由出口方银行直接贷给进口商的, 出口方银行通常要求进口方银行提供担保;如由出口方银行贷款给进口方银行, 再由进口方银行贷给进口商或使用单位的, 则进口方银行要负责向出口方银行清偿贷款。

卖方信贷, 是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商业贷款。出口商 (卖方) 以此贷款为垫付资金, 允许进口商 (买方) 赊购自己的产品和设备。出口商 (卖方) 一般将利息等资金成本费用计入出口货价中, 将贷款成本转移给进口商 (买方) 。这种贷款协议由出口厂商与银行之间签订。卖方信贷是银行直接资助本国出口厂商向外国进口厂商提供延期付款, 以促进商品出口的一种方式。

(2) 福费廷。福费廷是Forfeiting的音译, 是一种中期、固定汇率、无追索权的出口贸易融资方式。福费廷交易, 是出口商向进口商提供货物或服务, 并将对这些货物或服务收款的权利出让给福费廷机构, 然后从福费廷机构取得这些货物或服务的现金支付的一种融资手段。福费廷可以有效规避远期首款可能产生的利率, 汇率, 信用以及国家等方面的风险同时, 也有利于改善外贸出口企业资产负债表结构。

(二) 外部避险

当内部避险技术不足以应付外汇风险时, 企业可以联系银行或直接到市场上寻求外部避险。与内部避险相比, 外部避险更加复杂和昂贵, 并非所有企业都承担得起。但还有许多企业利用外部避险且效果很好。外部避险工具是一些外汇衍生产品, 如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

外部避险主要有货币远期, 货币期货, 货币期权恶化呼唤交易等几种方式:

1.货币远期。利用远期和期货的原理是相同的, 建立一个与现货市场头寸相反的头寸。一家出口企业逾期收到的外币将贬值, 就可以卖出远期从可能的贬值中获益和补偿因贬值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 一家进口企业担心一想外币债务的货币将升值, 于是买进远期 (或期货) 对冲外汇风险。外汇远期合约通常是在场外市场交易, 企业的交易对手一般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标的资产是货币, 交易双方约定在将来规定日期按事先确定的汇率买卖一定数量的货币。各种世界主要货币远期汇率一般是已知的, 所以达成远期合约非常方便且无需成本。而且远期合约属衍生产品, 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因此很受欢迎。货币远期适用于规避各种类型的风险。

2.货币期货。货币期货与货币远期非常相似,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交易所内交易。与远期相比, 期货在流动性、标准化和安全性方面不如前者。因此在规避风险时, 期货的使用频率不如远期高。

3.货币期权。货币期权是规避外汇风险的另一种选择。出口企业若预期收到的外币将贬值, 可购买这中外币的看跌期权, 相反的, 进口企业若预期支付的外币将升值, 则可以购买该外币的看涨期权规避风险。

4.互换交易。互换交易又称掉期交易, 是指交易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汇率, 利率等条件, 在一定期限里, 互相交换一组资金, 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互换交易的交易成本低, 安排灵活, 而且属于表外交易工具不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因此虽然发展的时间不长, 但却十一中备受欢迎且大量使用的避险工具。

五、我国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

1、汇率风险意识淡薄。

由于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观念较淡薄。特别是国有外贸企业, 仍未转变经营理念, 总认为汇率变动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国家会出台政策来买单, 缺乏主动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

2、外汇风险管理水平较低。

对外汇风险认识的不充分, 导致外贸企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 外汇风险管理缺乏前瞻性。在发生外汇风险后, 更多依靠资产负债表表内管理的方式, 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了解及应用不多。

3、缺乏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

由于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 国有外贸公司的组织结构中, 很少设风险管理部门。再加上我国汇率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因此, 对外汇风险进行管理的专业更是少之又少。

六、结论

当前, 我国正在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频率加快, 国内企业尤其是进出口企业面临的的外汇风险凸现。本文所讨论的外汇风险的种类和各种避险工具和使用方法, 对国内企业提高外汇风险防范水平具有指导意义。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具体风险个案, 选择合适的避险方法和工具, 力图以最小的成本从规避外汇风险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潘菁.浅谈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科技信息, 2010. (12) [1]潘菁.浅谈外贸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科技信息, 2010. (12)

[2]向冰洁.人民币升值趋势下我国跨国企业外汇风险研究.现代工贸企业, 2010. (15) [2]向冰洁.人民币升值趋势下我国跨国企业外汇风险研究.现代工贸企业, 2010. (15)

[3]徐暖心.面对经济危机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研究.财经纵横, 2009 (9) [3]徐暖心.面对经济危机我国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的研究.财经纵横, 2009 (9)

[4]黎志明.浅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下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财经界, 2010 (4) [4]黎志明.浅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下企业外汇风险管理.财经界, 2010 (4)

外汇风险 第8篇

一、外汇期权概述

外汇期权是指期权的买方支付给期权的卖方一笔期权费, 从而获得一项在未来约定时间或者时期内, 按照约定的汇率即执行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外汇资产的权利。需要指出的是, 外汇期权的载体虽然是两种货币间的买卖, 但其交易的对象并不是货币本身, 而是一项将来可以买卖货币的“选择权”。买方支付一定的期权费, 取得这项权利, 于到期日, 当市场汇率有利于买方时, 买方可以要求卖方履行合约, 如果市场汇率不利于买方, 买方可以放弃执行这项权利, 即买方可以不要求卖方履行合约, 损失的只是期权费;对于卖方而言, 只是在期限时间内承担一种义务, 根据买方的决定履行合约与否。

外汇期权分为买权和卖权两种。外汇买权指的是外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未来约定时间内按约定汇率从卖方买进一定数量的某种外汇, 买进买权基本上预测标的货币会上涨, 因为买权拥有以固定价格购买标的货币的权利, 因此标的货币价格越高, 买权的价值会越高;如果标的货币价格下跌, 买权的价值则为零, 买方损失掉期权费。外汇卖权是指外汇期权买方有权在未来约定时间内按约定汇率向卖方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外汇, 买进卖权则会预测标的货币会下跌, 卖权拥有以固定价格卖出标的货币的权利, 因此标的货币价格越低, 卖权的价值则越高;如果标的货币价格上涨, 卖权的价值为零。期权的卖方只有收取期权费的权利, 承担着按期权买方要求履约的义务。

二、外汇期权与远期外汇、外汇期货的比较

作为规避外汇风险的手段, 外汇期权相对于远期外汇和外汇期货来说, 具备独特的优越性。外汇期权既能避免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又能保留可从有利的汇率波动中牟利的机会, 而远期外汇和外汇期货在避免汇率波动风险的同时, 也丧失了从有利汇率波动中牟利的机会。在远期外汇合同签订后, 即使合同到期前出现了有利的汇率变动, 也必须按预定的远期汇率履行合同, 从而失去了本可能得到的汇率差价的利益。外汇期货合同签订后, 虽然可以在有利的汇率变动时, 在期货合同到期前做反方向的交易冲销, 但进行外汇期货交易必须缴纳保证金, 并根据清算价格计算每日盈亏, 必要时还要追加保证金, 有时其亏损程度甚至会超过最初缴纳的保证金, 所以期货交易无法限定损失量。外汇期权则可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 自由决定是否执行权力。市场汇率有利时, 行使期权可获利, 市场汇率不利时, 则可以放弃期权, 损失只限于期权费。

三、外汇期权的套期保值原理

假设某企业在外汇市场上做多, 在T0时刻以市场汇率S0买入一单位外币, 在之后任意时刻T1 (T1>T0) , 该企业卖出外币时的价格则为此时刻的市场汇率S1。如果S1>S0, 该企业则会获利, 而S1<S0时, 该企业将会遭受损失。可能的收益和损失随着市场汇率的变化具有不可确定性。该企业若想在汇率上涨中获取收益, 也就必须承担汇率下降可能带来的损失。

外汇期权则为企业提供了另一种最佳选择, 它既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把损失降到最低, 又可以让企业在某种概率上获利。假设该企业在外汇市场上买入看涨期权, 约定在T时刻按执行价格P买入一单位外币, 期权费为C, T时刻市场汇率为St。在期权到期日, 如果St>P, 该企业则会执行看涨期权, 所获得的收益为St-P-C;如果St<P, 该企业则会选择放弃执行看涨期权, 其损失为期权费用C。在汇率的波动中, 该企业的获利将会随着St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其损失有限, 最大为所支付的期权费C。同理, 当该企业在外汇市场买入看跌期权, 约定在T时刻按执行价格卖出一单位外币, 期权到期日, 如果St>P, 该企业会放弃执行看跌期权, 损失为期权费用C, 如果St<P, 该企业会执行看跌期权, 所获取的收益为P-St-C。

企业通常运用外汇期权的套期原理, 就是将需要避险的资产或负债和一个与其价值变动反向相反的外汇期权组合, 从而合成另外一个外汇期权。例如, 某企业将来某一时刻T将支付一单位的某种外币, 当前该外币的市场汇率为P。那么, 该企业可以在期权市场买入一单位该外币的看涨期权, 执行价格为当前的市场汇率P, 期权费用为C。在期权到期日T, 该组合的损益情况如下:如果市场汇率St>P, 执行该期权, 可获利St-P, 但其所持有的负债将损失相同的金额St-P, 考虑到期权费用C, 该组合的损益为-C;如果St<P, 放弃该期权, 则持有的负债将获利, 收益为P-St, 扣除期权费用C, 该组合的损益为P-StC。因此, 通过外汇期权的套期保值原理, 该企业不仅把外汇风险的最大损失额度控制在期权费用之内, 还保留了可从有利的汇率波动中牟利的机会。

四、外汇期权套期原理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1、买入看涨外汇期权 (买入买权)

期权买方通过支付一笔期权费后可以在未来约定时间内, 享有在特定价格买入相关外汇的权利, 同时不必负担必须买入的义务。购买该期权的套期保值企业通常持有未来标的货币的负债, 预测所购买的货币价格将会上涨。如果汇率变动如其所料方向大幅上涨, 买方可以执行看涨期权, 以较低的执行价格买入标的货币, 弥补其到期负债因为市场价格高涨带来的损失;如果价格走势相反, 买方可以选择不执行看涨期权, 这样虽然损失了期权费, 但由于汇率的下降, 企业到期负债出现的盈余弥补了期权费的损失。

例如, 西安一家石油公司需要在三个月后支付英国一家石油公司100万英镑的款项, 而西安这家公司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定活期存款。为了规避三个月后英镑对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 该公司买入100万三个月的英镑看涨期权合约, 执行价格 (GBP/USD) 为1.4837, 期权费标价为4.5 (每英镑0.045美元) 。该公司需要支付的期权费用为4.5万美元 (100×0.045) 。三个月后该公司需要付款时, 如果市场利率高于1.4837, 则执行该期权, 买入看涨期权所获得的收益和该公司所持有负债的损失相抵消, 公司通过支付期权费避免了由于汇率上涨带来的外汇损失;如果市场汇率低于1.4837, 则放弃该期权, 该公司损失了期权费, 但是其持有的负债在现汇市场上获利, 支付100万英镑负债所需的美元数量减少。当市场汇率低于1.4387 (1.4837-0.045) 时, 公司负债收益大于其所支付的期权费用。因此, 该石油公司通过在外汇市场上买入看涨期权对其将来所持有的负债套期保值, 不仅成功规避了风险, 还保留了可能的收益。

2、买入看跌外汇期权 (买入卖权)

期权买方通过支付一笔期权费后可以在未来约定时间内, 享有在特定价格卖出相关外汇的权利, 同时不必负担必须卖出的义务。购买该期权的套期保值企业通常持有未来标的货币的资产, 预测所购买的货币价格将会下跌。如果汇率朝着它所预测的方向变动, 买方可以执行看跌期权, 以较高的执行价格卖出标的货币, 弥补其到期资产因为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如果价格走势相反, 买方可以选择不执行看涨期权, 这样虽然损失了期权费, 但由于汇率的上涨, 企业到期资产出现的盈余弥补了期权费的损失。

例如, 西安一家石油公司预计将在三个月后收到一笔100万英镑的英国某石油公司的款项, 这家石油公司的外汇储备主要为美元。为了规避英镑对美元的汇率风险, 该公司买入100万三个月的英镑看跌期权合约, 执行价格 (GBP/USD) 为1.4837, 期权费标价为4.5 (每英镑0.045美元) 。该公司需要支付的期权费用为4.5万美元 (100×0.045) 。三个月后该公司收到付款时, 如果市场利率低于1.4837, 则执行该期权, 买入看跌期权所获得的收益和该公司所持有资产的损失相抵消, 公司通过支付期权费避免了由于汇率下跌带来的外汇损失;如果市场汇率高于1.4837, 则放弃该期权, 该公司损失了期权费, 但是其持有的资产在现汇市场上获利, 所持有的100万英镑可兑换的美元数量增加。当市场汇率高于1.5287 (1.4837+0.045) 时, 公司资产收益大于其所支付的期权费用。因此, 该石油公司通过在外汇市场上买入看跌期权对其将来所持有的资产套期保值, 不仅成功规避了风险, 还保留了可能的收益。

同理, 企业还可以通过在外汇市场上卖出看涨期权和卖出看跌期权等手段, 通过获取一定的期权费, 弥补未来市场汇率变化可能所带来的损失。在外汇市场上, 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所要运用的方法。

五、小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活动越来越多, 其所持有的外汇资产也大大增加。我国的外汇市场由于起步晚, 与国外的一些市场相比还很小, 外汇期权在我国企业风险管理中还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在国际金融市场外汇风险不断加剧的情况下, 控制外汇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我国企业应该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积极运用外汇期权工具来完善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系统, 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摘要:外汇期权作为一种新兴金融衍生产品, 经过20余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一种重要的避险和投资工具。我国企业目前还没有广泛运用这一金融工具作为风险管理手段。文章结合实例阐述我国企业如何运用外汇期权进行套期保值, 规避汇率风险, 并提出国内企业应该积极运用外汇期权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外汇期权,套期保值,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舒年:国际金融[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2]约翰.赫尔著, 张陶伟译:期权、期货和其它衍生产品[M].华夏出版社, 2000.

[3]罗宇明、任永平:外汇期权在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 2003 (6) .

[4]谢为安、谢一青:外汇期权在规避外汇风险中的作用[J].上海综合经济, 2004 (7) .

企业外汇风险及防范策略 第9篇

一、企业外汇风险类型及原因

我国企业外汇风险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外汇交易风险、会计折算风险以及经济风险, 其中外汇交易风险最为重要。

(一) 外汇交易风险

外汇交易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波动而引起的企业应收债权与应付债务的价值发生变化。企业在外汇交易过程中主要承担对外贸易结算风险和对外债权债务清偿风险。

1. 对外贸易结算风险

对外贸易结算风险是由于以外币计价进行物资或劳务买卖而形成债权和债务时间与办理结算付款时间的不一致, 并在办理结算时需要进行货币兑换, 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己签订的以外币计价的进出口合同,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即承受着对外贸易结算风险。

例如:在进口业务方面, 国内某企业2002年12月向德国西马克公司购买设备, 双方商定以欧元计价, 总价10000万欧元, 8个月后付款, 签约时市场汇率为欧元/人民币8.6。

2003年8月支付设备款时, 欧元升值, 欧元/人民币上涨到9.2, 由于欧元在签约后升值, 企业又没有采取相应的外汇风险防范措施, 导致企业在2003年8月购买欧元所支付的人民币比合同签订日多支付人民币10000万元。可见因为欧元汇率上涨导致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外汇损失, 进口设备投资成本急剧增加。

同样在出口贸易方面, 若出口结算外币贬值, 会导致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外汇损失, 企业经营成果因汇率下跌而荡然无存。

2. 对外债务清偿风险

企业在外汇借款过程中, 因借款日与偿还日的时间差, 借入的外币兑人民币存在汇率波动而产生外汇借款清偿风险。企业向国外金融机构或国内银行取得外币借款, 然后在借款到期时以人民币兑换成外币予以还款, 如果企业在外币借款清偿时外汇汇率上涨, 则借款企业就得付出更多的本币来购买外币偿还借款。

例如:某企业于2002年6月份向中国银行贷款5000万欧元, 借款期限2年, 当时欧元兑人民币汇率8.2。然而2年后欧元大幅度上涨, 此时欧元兑人民币汇率10.2, 按此汇率计算, 当初借入5000万欧元, 这时偿还需要比借入时多支付人民币10000万元去购买欧元。这些多支付的人民币就是由于欧元汇率上升而造成的损失。

(二) 会计折算风险

会计折算风险又称转换风险, 是由于会计上根据汇率变化, 对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金额在折算成人民币价值时进行账面调整而可能产生的账面财务损益。

会计折算风险是会计上出于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而暂时估计的财务损益, 非实际支付或收到的汇率损益, 只有等到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实际结算时才能实现, 它存在于报表日需调整外币资产和负债余额的企业。

会计折算风险是对各个受险项目最终风险大小的预期或警告, 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 及企业利润和所得税,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看, 是不能忽视的客观存在的外汇风险。

例如:某企业2002年12月银行存款100万欧元, 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为8.6, 在企业财务报表中, 这笔欧元资产核算为860万人民币;假设欧元升值, 2003年年末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0.3, 该笔欧元资产折算后在财务报表中为1030万人民币。由于欧元兑人民币升值, 同样的100万欧元资产, 一年后折算为人民币的账面价值增加了170万元, 同时在利润表中利润总额增加170万元。

(三) 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也称经营风险, 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动, 影响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减少的一种潜在损失的风险, 是由意料之外的汇率变动所造成的影响, 它通过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 继而影响企业未来收支, 最终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从企业的长远利益看, 经济风险的影响比对外贸易结算风险、对外债务清偿风险、会计折算风险的影响更为重要, 因为这种风险着眼于对将要发生的经济事件的可能结果的预测, 直接影响企业的未来效益及整体价值, 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二、外汇风险防范对策

企业大都采取两种方式来规避外汇风险:一种是从经营方面;另外一种则是运用金融工具。从经营方面可以选择计价货币、调整价格法、提前与推迟付款、参加汇率保险、制定保值条款、利用对销贸易等;利用金融工具来规避外汇风险可以运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外汇买卖交易、货币互换交易、货币择期交易、期权交易等。

(一) 从经营方面规避汇率风险

1. 灵活选择计价货币

在国际经济交易中, 进出口商应争取人民币为计价货币, 因为人民币为计价货币不涉及到货币的兑换, 故无外汇风险。

当企业出口或构成债权时, 应尽量争取汇率稳定趋升的货币为宜, 即选择“硬货币”, 这样对出口商或债权人有利, 可以将收到的外币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当企业进口或构成债务时, 应尽量选择汇率趋降的货币为宜, 即选择“软货币”, 这样对进口商或债务人有利, 可以用更少的人民币来兑换外币偿还债务, 例如目前美元对人民币大幅度贬值, 可以在进口业务及外汇贷款中尽量采用美元为结算货币, 这样企业可以享受由于人民币升值而带来的汇兑收益。

企业也可以使用一篮子货币计价进行保值, 由于篮子中的各种货币与计价结算货币的汇价变化有升有降, 因此, 能够分散汇价风险或把风险限制在一定幅度内。

2. 签订商务合同时, 加列保值条款

涉外企业在进出口商务合同中, 可以通过加列货币保值条款的办法防止汇率变动的风险。在合同中写明, 若外币支付日汇率与签约日外币汇率差距太大, 则按汇率浮动幅度调整货价, 以求双方分摊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3. 进行外汇风险保险

进行外汇风险保险是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之一,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设有外汇风险保险机构, 专门为某些外汇风险提供保险服务。外汇风险保险制度实际上是将交易中汇率波动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的一种制度。但由于成本高, 无汇差收益, 所以被保险者应全面考虑, 慎重选择。

4. 调整进出口业务

从经营角度看, 在汇率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结算期限、进出口业务、提高国内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率等方式来规避汇率风险。

如果企业的经营能力、市场控制能力和融资能力很强, 在外汇汇率剧烈变动的时候, 可以提前或推迟结汇, 寻求出口创汇和进口付汇的平衡来实现外汇收支冲销, 以规避汇率风险。例如大型钢铁企业在出口钢材赚取外汇与进口矿石支付外汇之间寻找平衡点, 以规避时常变化的汇率风险。

(二) 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1.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是指客户与银行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 约定未来结汇或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期限及汇率, 到期时按照该协议订明的币种、金额、办理的结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业务分为固定期限的远期交易和择期交易。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优势一在于:企业采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可以直接锁定外币与人民币之间远期结、售汇价格, 很大程度上可有效规避汇率风险, 锁定未来时点的交易成本或收益, 避免企业在未来汇率高时购汇, 汇率低时结汇, 减少企业汇率损失;同时通过择期交易, 客户可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有利的交易时机和交易价格,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优势二在于:采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保值还可以享受到高利率外汇的远期贴水带来的好处, 例如欧元的远期汇率就明显低于即期汇率, 人民币远期购入欧元就可以享受欧元贴水带来的收益, 因此采取此种方式不仅可以锁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 而且进口成本节约可以即时体现出来。

例如:2008年3月24日国内某公司与中国银行办理期限三个月、金额100万欧元的人民币远期售汇保值业务, 交割日为2008年6月24日。其中办理三个月的远期售汇人民币/欧元汇率10.54, 三个月后 (6月24日) 即时汇率10.66。则由于办理了人民币远期售汇保值业务, 公司已经在10.54汇率水平上锁定了购汇成本, 规避了汇率风险, 同时享受了欧元远期合同汇率就明显低于即期汇率所带来的收益12万元。

人民币远期结售汇劣势在于: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根据目前政策规定, 叙作后无法进行对冲交易, 到期时必须按合同规定交割。

2. 远期外汇买卖

企业通过叙做远期外汇买卖业务, 可以事先将某一项目的外汇成本固定, 或锁定外汇收付的换汇成本, 从而达到保值的目的;也可以叙做远期外汇买卖业务对冲交易, 实现对冲获利。

远期外汇买卖优势一在于:锁定外汇成本或收入。目前远期外汇买卖业务主要是卖出美元, 购入企业所需要的外汇, 在到期后, 用人民币买入美元, 将美元卖给银行, 再向银行买入所需要的欧元或日元等外汇。在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条件下, 通过远期外汇买卖在锁定外汇成本的同时, 可以享受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

远期外汇买卖优势二在于:利用远期外汇买卖具有对冲交易功能, 实现动态获利保值, 规避汇率风险。如果企业未来一段时间需要支付欧元、日元等外汇进口设备款, 且预期外汇有上涨的趋势, 则可以在低价位时与银行叙做远期外汇买卖业务, 锁定付汇成本。同时企业在远期外汇买卖协议日与到期日这段时间, 根据外汇市场汇率上涨、回调的走势特点, 抓住时机, 在汇率上涨时将已做远期外汇买卖业务的外汇债务进行对冲交易, 获取对冲交易收益;在汇率回调下跌时又将原外汇债务叙做远期外汇买卖交易进行保值, 通过反复不断的叙做远期外汇买卖交易和对冲交易实现动态获利保值, 规避汇率风险。

3. 货币互换

货币互换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 主要用来控制中长期汇率风险, 把以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转换为以另一种外汇计价的债务或资产, 达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货币互换即可以将外汇债务置换成美元债务, 锁定外汇债务付汇成本, 也可以叙做货币互换对冲交易获取收益。

例如:某企业通过货币互换方式将三年期的5000万欧元债务在欧元/美元1.20的价位上置换成美元债务, 锁定未来欧元债务的付汇成本。考虑到未来三年内欧元汇率是波动上升趋势, 有回调下跌的机会, 则企业可以在欧元/美元1.30或以上时叙做货币互换对冲交易, 将美元债务还原成欧元债务, 获取对冲收益500万美元 (5000× (1.3-1.2) =500) , 待欧元回调下跌到欧元/美元1.3以下时又可以进行货币互换将欧元债务置换成美元债务。企业抓住汇率波动时机, 反复进行上述货币互换及对冲操作, 一方面避免了欧元汇率上涨导致债务成本的增加, 固定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可以在动态保值对冲交易中获取收益。

企业通过货币互换将欧元债务置换成美元债务后, 由于美元利率一般低于人民币的贷款利率, 因而采取置换方式较直接贷款人民币购汇还贷可以减少利息支出;另外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使得企业在未来三年后偿还美元贷款时还可能享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可见货币互换在规避外汇债务风险、降低成本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4. 外汇期权买卖

外汇期权买卖是近年出现的一种交易方式, 外汇期权实际上赋予了期权买方一种权利, 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按约定的汇率向权力的卖方 (如银行) 买进或卖出约定数额的外币, 同时当汇率朝向不利于自己变动的时候, 期权的买方可以放弃此权利。

为了享有期权的这种全面性好处, 企业必须先行支付一笔买期权的费用, 具体的期权费与交易货币的波动率、时间长短、协定汇率等因素相关而随行就市, 一般情况大概为交易金额的2%-4%左右。

三、树立正确的外汇保值避险理念

外贸企业如何规避外汇风险 第10篇

一、什么是外汇风险及外汇风险的种类

(一) 外汇风险是指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经济活动中, 因汇率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外汇风险产生于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 一旦涉及到货币的兑换, 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汇率风险。一般来说, 风险是指既可能使当事人受损, 也可能使其获益的不确定性。在这里, 外汇风险主要指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问题与对外贸易紧密相关, 尤其是对外贸易企业, 由于其主要经营进出口业务, 贸易量又比较大, 因此, 外贸企业预防和化解外汇风险尤显重要。

(二) 外汇风险的种类

外汇风险一般分为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交易风险是以外币计价或结算, 从交易发生到完成的这段时间里因汇率发生变动而使得实际收到或支付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化的风险。前面本文讲述的就是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又称折算风险, 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在与海外的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汇率的变化所引起资产负债表某些项目产生账面损益的风险。经济风险是由于外汇汇率发生变化而引起国际企业未来收益变化的一种潜在的风险。外贸企业关注的和本文讨论的主要是交易风险。

二、在实际工作中, 外贸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成功的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 (据2010年8月28日大连日报报导) 我市一家做海外工程承包的企业, 由于工程周期一般都是三五年, 收汇期很长, 汇率风险也大。在银行的帮助下, 这家企业从去年开始通过结构性远期买卖套保产品来规避汇率风险, 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但多数外贸企业对套保业务虽然认知度较高, 在选择套保时却存在着做金融衍生品有否投机的顾虑, 甚至有的企业还简单地停留在套期保值是为了利润最大化, 有盈利才做套保, 把结果用“赢”或“亏”来考量的层次上。“其实企业套保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增加盈利本身, 而是通过提前进行成本锁定, 增加盈利的确定性, 回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渣打银行大连分行行长田翎表示, “正确的套保评价原则是, 坚持既定政策的套期保值, 即使亏损也是正确的;反之, 即使盈利也是错误的。这是套期保值成功的关键。

案例2、美元贬值无疑在不断侵占着出口企业本已薄弱的利润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 出口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但是同样的前提下, 也有一些出口企业找出了应对办法, 2009年初, 我们的记者在大连制作“危机中的转身”这期节目时, 发现一家做服装出口生意的企业, 成功躲过了2008年那场汇率波动, 他是怎么逃过这一劫的呢?李桂莲告诉记者:“我们锁定一个汇率就是7.5, 按照7.5的这个汇率给我们来结算, 以后的汇率就是降到6了那么咱们相互也要保持这样一个, 那么将来它要回到8了, 或者回到更高了, 那个咱们再坐下来谈, 也就是2007年就开始和他们客户谈, 就开始执行这个。所以2008年客户给我开玩笑说, 真没有想到你怎么那个走在这个危机的前面。你要现在和我们谈, 我们根本就没法和你俩谈。”

对汇率的提前下手无疑为李桂莲减少了很多风险, 但绑定汇率, 并不是所有的外商都能轻易答应的谈判条件, 与大型出口企业相比, 很多中小型出口企业在跟国外客户议价时, 常常处于劣势, 所以很难以此应对风险。

案例3、谷歌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跨国知名企业, 其足迹遍布全球各地, 其收入来自世界各地, 根据谷歌在7月16号公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 来自美国以外的收入35.3亿美元, 占到其总收入的52%。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海外市场对于谷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庞大的海外市场必然会相应的带来一个问题, 即汇率问题, 汇率的变动会对其的整体营收造成重要的影响, 正如谷歌在其近期财报中所显示的那样, 汇率风险成为了谷歌所面临的首要市场风险, 而如何对外汇风险进行管理成为了谷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头疼问题。

而面对如此风险, 谷歌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各种金融衍生产品来规避由汇率变动引起的损失。从谷歌的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 谷歌到今六月为止, 共购买了价值7.06亿的远期外汇合同, 约占外汇收入的20%, 而在去年这一数据是5.94亿美元, 通过各种远期外汇合同的套期保值, 谷歌很好的锁定了有关汇率风险。

通过对以上典型案例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对外汇风险的成功规避, 不但减少了前沿的损失, 在某种程度上, 还取得相应的收益。

三、外贸企业应对外汇风险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 灵活运用贸易结算方式

收回销售货款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环节, 强调“安全及时”收汇是外贸出口应始终贯彻的原则。“安全”有两层涵义, 一是出口收汇不致遭受汇价波动的损失;二是外汇收入不致遭到拒付。“及时”与“安全”密不可分, 及时收汇则汇率波动的时间风险会大大缩短, 拒付的可能也受到限制。因此, 要做到安全及时收汇, 防止外汇收入不能收回的风险, 还应根据业务实际, 在了解对方资信的情况下, 慎重而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有预付货款、赊销、跟单信用证和跟单托收等, 各种结算方式在规避汇率风险方面作用不同, 需在关注外汇局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灵活掌握。

(二) 考虑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

既然汇率的波动现在已经比较频繁了, 那不如干脆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就留有余地, 因为在一定的周期内汇率的波动还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一般在3%--5%之间, 报价时就考虑进去这个区间。同时也可以和客户约定如果超出这个比例, 那么风险共担, 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因汇率波动而带来的利润损失。或者约定报价有效期, 目前很多客户都从原来1~3个月报一次价格缩减到了10~15天, 甚至有客户开始每天按照汇率波动更新报价单。

(三) 加快付款或推迟付款

我们假定, 按照付款合同规定, 进口商必须用出口商所在国的货币进行支付。如果进口商预测本国货币相对于国外供应商的货币会升值, 则推迟付款利于自己的公司。相反, 如果进口商预测本国货币相对于国外供应商的货币会贬值, 则加快付款利于自己的公司。

四、远期结售汇

即确定汇率在前而实际外汇收支发生在后的结售汇业务。客户与银行协商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 约定未来办理结汇或售汇的人民币兑外汇币种、金额、汇率以及交割期限。在交割日当天, 客户按照远期结售汇合同所确定的币种、金额和汇率向银行办理结汇或售汇, 如到期违约则需缴纳违约金。目前, 各家银行开办远期结售汇的币种包括美元、港币、欧元、日元和英镑等;期限从7天到3年不等;交易可以是固定期限交易, 也可以是择期交易。远期结售汇业务可帮助外贸企业事先锁定交易成本, 从而起到规避汇率风险的作用。

五、存货避险法

由于存货价值不受汇率变化的影响, 因而在资金和成本允许的限度内, 存货可以作为防止外汇风险的一种措施。这些存货在货币贬值后可提高价格出售。

随着我国外汇市场的不断完善, 汇率期货、汇率掉期、汇率期权等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推出, 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将有更多的选择防范汇率风险。

综上所述, 世界正逐步向全球一体化方向发展, 各国对他国经济上的依赖性日益加强。入世后, 国内企业的发展同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外汇市场的发展使得人民币汇率开始走向市场, 受世界货币体系的形象, 汇率变动的频率和范围将大大增强, 外汇汇率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摘要: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 我国外汇市场加快发展, 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几年来,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强, 也给外贸企业带来了汇率风险。从理论上讲, 货币升值实际上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本身价值, 只是改变了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价格, 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人民币升值3%, 就相当于出口产品成本提高了3%, 出口竞争力降低了3%。一国货币升值后, 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 外国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下降, 出口规模受到制约。同时, 该国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下降, 会刺激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进口规模得以扩大。那么, 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 外贸企业应如何规避外汇风险呢?。

关键词:外汇风险,案例分析,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外汇风险定义及种类

[2]2010年8月28日.大连日报外汇风险相关报导

[3]2009年8月29日.中国财经报道

[4]外汇网.2010年8月4日.看谷歌如何运用金融衍生品规避外汇风险

[5]中国机电贸易网.2011年12月23日.进出口企业如何规避汇率风险

消除外汇储备风险,促进贸易发展 第11篇

[关键词]外汇储备;风险管理;贸易发展

外汇是主权国家发展经济和开展对外贸易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大量积累。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规模

我国的外汇储备自1992年以来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1992年我国外汇储备总额为194.43亿美元。截至2012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至此我国已连续第6年外汇储备全球第一。并且早在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经达到8536.7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由此可见,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越来越多。而外汇储备的迅速积累是与我国对外经济的不断拓展,对外贸易日趋频繁是密不可分的。

(二)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

一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实质上是由该国的国际收支盈余累计而成。①我国的外汇储备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巨额的贸易顺差(特别是货物贸易顺差),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迅速增长的阶段,对外贸易经常项目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施了针对FDI流入的优惠政策,FDI大规模流入国内,从而造成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再加上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投机分子的热钱通过投资,贷款或者其他渠道进入国内,造成我国外汇储备量大规模上升。

二、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对外贸发展的利弊分析

充足外汇储备是完成各种贸易支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积极改造国内企业,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促进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外汇储备资产并非多多益善,过量的外汇储备会给我国经济和外贸的平稳发展带来一系列风险。主要体现在:我国货币升值压力加大,进而影响对外贸易稳步发展。②

一方面,持续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顺差通常会强化货币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国际游资的大量涌入,使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对外汇市场和经济稳定的冲击严重。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外汇市场外币相对于本币供给上升,央行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必然会采取在外汇市场上买入人民币的外汇措施,从而强化了人民币升值预期。

人民币升值,会使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价格上升,利于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削弱了国内一部分实力较弱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后危机时代以来,我国国内出口企业普遍受到产品外销受阻等问题的困扰,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步下降,使我国许多外向型产业举步维艰,冲击我国经济发展。

但是,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出口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有利于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利于我国对外贸易长远发展。其次,人民币升值,会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并且使得国内企业进口原料,机器设备等中间产品成本降低,推动这类商品价格下降。以及本国货币购买力提高,同等数量的人民币能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提高国内居民的福利。

三、消除外汇储备风险,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措施

过多的外汇储备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因此,采取诸多有力措施以消除外汇储备风险,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实现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管理,扭转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奖出限入”外贸战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而外汇储备资产并非越多越好。把大量的外汇储备用来进口所需物资,实实在在用于国内建设,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的福利。目前来看,我国大量重要资源和能源需进口,如石油,大豆等,可用外汇购买,同时也为国内建设提供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另外,可以动用目前过剩的外汇储备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装备,改造国内落后技术。因此,改变传统的单一追求顺差的贸易战略,平衡国际收支账户,是缓解我国当下复杂的贸易环境,减少与贸易伙伴的摩擦与冲突的重要措施。

另外,我国的外汇储备高增长是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结果,同时也是过度依赖外部需求的表现。③近年来,由不断攀升的对外贸易量可见,我国的对外依存度显著地在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单一化风险逐渐显现,特别是在经济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市场的需求明显不足。因此,笔者认为,解决外汇储备激增的关键在于应积极转变我国出口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积极努力地发展内向型经济。

(二)调整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优化升级

我国目前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发展显著增加,但其高新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低下。当下,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上随着我国物价水平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不断上升,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我国应加快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制造业和加工业的不断升级,生产高新技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出口优质高效的产品,鼓励企业优化升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培育和树立自己的品牌,增强出口导向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最终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积极引导“资本输出”,鼓励国内有实力和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

近年来,我国的国内资本短缺状况已明显缓解,而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国内出口企业普遍面临国外市场需求明显不足,产品外销不利等诸多问题。在这个背景的制约之下,迫切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经济效益较好和竞争实力较强的国内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进行对外投资开发与跨国经营,大力拓宽产品的国际市场,积极贯彻实施出口“多元化战略”,努力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束语

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高增长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证明。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我国完成各种贸易支付,优化我国的国际结算手段,稳定宏观经济和金融,防范和化解风险的重要保障和坚实基础。但是,毫无疑问,外汇储备风险并非越多越好。因此,规避外汇储备过量风险,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②邓博然,王丽华.我国外汇储备与对外贸易的关系[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071002。

③谢伟杰.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第33卷 第7期。

[参考文献]

[1]邓博然,王丽华.我国外汇储备与对外贸易的关系[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071002.

[2]邹睿蓉.我国外汇储备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1,(2).

[3]廖峥嵘.中国需努力化解外汇储备风险[J].半月谈,2010(5)

[4]邓晓馨.论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战略性调整[J].商业时代,2012,(1).

[5]吕奕星.防范化解日益增长外汇储备风险的对策分析[J] 呼伦贝尔学报第20卷第2期.

[6]谢伟杰.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7第33卷 第7期.

我国外汇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第12篇

一、外汇风险的内涵

由于汇率变动常常会引起外汇风险, 因此外汇风险又可称之为“汇率风险”, 主要指一个经济实体或个人在国际贸易、金融等活动中, 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负债的价值因外汇汇率的变动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凡从事对外经济往来的公司、企业、个人以及国家外汇储备的营运与管理, 通常在国际范围内收付交易大量外币或持有外币的债权债务或以外币表示其资产负债的价值, 由于各国使用的货币不同, 加之各国货币汇率、利率间经常发生变化, 因此在上述往来结算中就会产生风险。外汇风险通常的风险有两种, 一是获利, 二是损失, 无论是哪种结果都与汇率差价联系紧密。外汇风险的主体主要涉及从事对外贸易、投资及金融活动的政府、公司、企业及个人, 由此我们又可以将外汇风险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 从事对外贸易、投资及金融活动的政府、公司、企业及个人持有外币债权债务, 或以外币标示其资产、负债价值时, 国际间货币汇率变化导致结算时发生的风险, 对外汇持有主体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我国外汇风险的种类

我国外汇风险种类繁多, 并且按照不同的尺度与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综合看来, 以下四种外汇风险最为常见。

(一) 外汇交易风险

外汇交易风险简单地讲, 就是外汇持有者在交割、清算对外债权债务时因汇率变动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是外汇风险中最为常见的险种之一。外汇交易风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交易主体间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即期或延期付款的商品或劳务, 货物已经装船运输或劳务已经提供后, 汇率突然发生变化, 使得出口主体和进口主体承受出入口费用上升或下降的风险。二是国际投资和借贷活动中, 债务尚未清偿或完全清偿, 受到国际汇率的变化, 使金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

(二) 外汇经济风险

经营风险或资产风险是外汇风险中经济风险的另外两种别称, 即它是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由于始料未及的汇率收益变动而产生的一种潜在性风险。同样地, 外汇经济风险也有两种最主要表现方式, 一种是资产风险;另外一种是经营风险。经济风险对跨国企业的投资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跨国企业对经济风险的预测能力、准确程度、融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 外汇储备风险

外汇储备通常主要是被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外汇汇率, 同时偿还对外债务的积累, 是证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强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国际汇率的变化或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发生时, 会对国家的外汇储备造成损失可能的风险称为外汇储备风险。汇率风险和冲销风险是外汇储备风险最常见与最核心的两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汇率风险即由于汇率的变动造成的外汇储备资产收益不确定性和损失的可能性, 冲销风险即央行防止货币的过快投放, 不断的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对冲, 从而给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四) 外汇会计风险

外汇会计风险的汇率引入需要考虑到金额增减所造成的风险, 其中的汇率转换也会导致风险的发生。外汇会计风险的组成形式比较复杂, 有单独风险发生情况, 它是指企业在汇率转换过程中前期和后期的鲜明的对比。合并会计风险的属性比较复杂, 这种在外汇交易中比较容易发生, 外企在信息汇总时, 由于汇率变化而造成海外企业资产、负债在母公司会计报表上的损益变化。无论是哪种风险的存在, 都会对外汇持有主体造成直接的影响, 我们需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我国外汇风险出现的原因

我国实施浮动汇率制度已有十一年,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外贸经济的健康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与浮动汇率相挂钩的体制机制依旧尚未健全, 使得外汇风险频发。总的来说, 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 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存在漏洞

政策的完善程度不仅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行业的发展状况, 这同样适用于外汇风险管理中。客观地讲, 我国在依法治国战略的推动下, 各行各业都高度重视建章立制, 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 外汇风险管理相关制度体系在进一步完善, 但是这与规避外汇风险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以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为例。正如我们所知, 国外的商业银行对本国外汇风险政策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非常严格和详细的规定, 并且列出了同意对每种外币的具体交易产品所开展交易的产品清单, , 同时限定了对特定的外汇产品交易的证券种类。我国商业银行在制定政策的时候, 更多的是从理论上考虑, 并且政策程序没有覆盖到各分支机构和各项产品、业务, 执行起来较为困难, 大大降低了外汇风险管理的效度, 导致应对风险乏力。

(二) 外汇储备超过实际需要

通常情况下, 外汇储备风险与外汇储备的规模呈正相关。我国外汇储备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规模和增长速度都较快, 再加上对外汇储备管理的效率较低, 外汇储备风险无疑大幅增加。从外汇储备的需求方面来看, 我国目前仍对资本项目实行一定程度管制, 外汇需求受到了抑制, 而强制结汇制度导致外汇供给是充分的, 这就导致了外汇储备超过了实际的需要。

(三) 外汇风险识别和监控能力较弱

降低外汇风险的两种重要的途径是有效的识别与监控。我国经济国际化时间较短, 企业国际化运作时间不长, 使得部分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的认识严重不足, 以商业银行为例。欧美国家普遍使用敞口头寸计算市场风险是从上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 然而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大型国际化发展的企业之一, 其风险敞口计算却只是在近年才开始的, 更可悲的是, 我国部分商业银行至今仍然不能准确地计算出本行所承担的敞口头寸以及其他所有外币的总敞口头寸。此外, 我国还缺少专业部门和人才来研究外汇风险, 经验做事成分客观存在, 进行全面地分析和预测外汇风险的能力严重匮乏, 导致金融风险规避的能力较弱。

四、我国外汇风险的化解路径

要想我国经济稳步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去化解外汇风险, 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不断优化外汇储备质量、不断健全外汇风险管理系统, 这样一来我国的外汇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被大幅度地降低。

(一)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

政策制度体系的完善能给外汇风险的降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们要着力在外汇交易法规和市场运作规则上发力。第一, 完善外汇交易法规。完善的外汇法规应包括外汇立法、管理规章两大部分, 当前这几个方面的立法都较为薄弱, 我们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尽快制定、完善外汇法规, 在相关领域形成依法交易、依法监督、违法必究的约束机制, 为外汇市场的公平交易、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二, 完善市场运作规则。良好的市场运作规则往往会带来外汇市场的健康、持续稳步的发展。我们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交易清算、市场退出处罚的相关规定, 进一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同时, 充分依靠现代科技, 发挥好电子交易平台实时采集市场全面信息的优势, 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督管理。

(二) 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质量

合理的外汇储备是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 但是倘若外汇储备超过了国家的实际需要, 一方面将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 另一方面则会加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深入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水平要做到;第一, 合理控制外汇储备规模。我国的外汇储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庆幸的是我们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外汇储备过多同样也会带来危害, 并正在积极的准备应对措施。2016年5月, 我国公布的数据指出, 5月份的外汇储备环比从1917.4亿美元下降到了279.28亿美元, 同4月32196.68亿美元相比, 减少了279.32亿美元, 创2011年12月以来新低, 这是一个很好运作的趋势, 我们要以此为契机, 理性的去优化调整外汇储备的数量。第二, 提高外汇储备经营效益。拓宽外汇储备的投资范围, 提高外汇储备经营效益是对抗外汇风险的重要方法, 要加强中投公司等国家主权基金的管理与运作水平, 同时为了达到投资收益和外汇储备风险的最优状态, 我们还必须灵活的运用储备资产。

(三) 进一步健全外汇风险管理系统

上一篇:家政素质教育下一篇:机制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