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范文

2024-05-30

非处方药范文(精选12篇)

非处方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针对药品零售单位编制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并于2015年1月起落实实施该分类质量控制管理模式。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零售药店2014年1———12月200条处方药销售记录,另随机抽取2015年同期200条处方药销售记录,将2014年、2015年销售记录抽样作为研究资料。

1.2 方法

1.2.1 严格按照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标准分类摆放药品

对药店内区域布局重新设计,划分处方药专区及不同类型药品专用柜台,部分处方药不采用开架自选方式销售。更换落后、陈旧货架,按药店布局设计定制统一的新型可调节货架。所有药品先按处方及非处方分类,然后再按住口服、外用等不同剂型分开摆放,易混淆、易错药品分开摆放,中药饮片单独设立柜台。

1.2.2 强化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对药店工作人员应组织定期培训,熟记卫生部关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各项制度及规定。定期组织药学知识培训,增加药理、药性、临床药学方面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药学知识,可指导患者或顾客正确用药,并给予不良反应相关提醒。当前,零售药店执业药师培训及学习较少,应增加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学习机会,保证驻店药师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

1.2.3 增加发药审核环节

店内定期检查药品,查看药品有效期、外观、性状等有无改变,临近效期药品单独拿出,并在销售系统设置提醒,过期药品尽快下架及处理。处方药销售严格按照审方、核对、发药三个程序进行,应由资深执业药师审查处方,2名店员查对取药发药,经手人员均作记录。执业药师针对处方药特征,告知患者和顾客剂型、剂量、用法、不良反应等信息;对于存在疑问的处方,不可凭主观臆断评估,须拒绝售药,要求顾客带回处方,由处方医师评估。发药时,须注意多发、少发等问题。执业药师不在店期间,禁止销售处方药。

1.2.4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销售

抗菌药是非处方药品目录中的重点管理种类,须单独列柜、列架摆放,零售药店工作人员要根据执业医师处方针对性销售抗菌药,不可主观估测更换药品,禁止无执业医师处方销售抗菌药。各类抗菌药规格、剂型差异较多,售药时要根据实际药品重新对用量、用法作详细说明,明确说明最长用药时间,对磺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要强调胃肠道等不良反应较多,应予注意。

1.2.5 增加执业药师总占比

零售药店增加执业药师在员工群体中的总占比,招聘的药师必须具备一定临床工作经验,不可只凭学历及证件招聘,对于无临床经验者、临床药学知识不足的执业药师应慎用,或经过严格培训后再上岗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两年抽样销售记录进行调查,分类统计处方审核差错,剂量用法指导错误、药品错拿(含多发或少发)、超剂量销售、无执业医师处方销售处方药等不规范销售行为,并统计其发生率,作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不规范售药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2014年(9.00%),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 讨论

本次研究总结了一套零售药店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质量控制管理模式,通过对实施前后不规范销售行为抽样调查发现,应用该质控管理模式后,不规范销售行为发生率显著降低,有效提高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规范性。

执业药师是具备综合药学业务水平的专业型人才,只有保证执业药师的数量,才能真正保证患者或顾客用药安全,同时也能规范销售行为。为此,药品零售单位要尽快增加驻店执业药师数量,为处方药及非处方分类管理打好基础,为零售单位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药学服务[2]。

综上所述,零售药店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规范售药行为发生率,有助于提高分类管理成效,应推广使用。

摘要: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零售药店2014年1——12月200条处方药销售记录,另随机抽取2015年同期200条处方药销售记录,2014年、2015年销售记录抽样作为研究资料,对销售记录进行调查,分类统计各类不规范销售行为发生率,评估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实施效果。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不规范售药行为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2014年(9.00%),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零售药店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不规范售药行为发生率,有助于提高分类管理成效,应推广使用该管理模式。

关键词:零售药店,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伟.建立我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战略分析——用三圈理论剖析零售药店推行凭处方销售抗菌药物制度[J].首都医药,2005,10(08):6-7.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制度 第2篇

1、处方药必须严格遵守药品验收、养护、销售等有关规定办理。

2、处方药必闭架销售,不得与非处方药混放。

3、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

4、对处方必须留存2年备查

5、员工以任何方式直接向患病者推荐、销售处方药。

6、必须建立处方药销售记录。

7、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式自选销售方式或者有奖销售、附赠药品或礼品等销售方式。

8、非处方药必须严格遵守药品验收、养护、销售等有关规定办理。

9、药师应对患病者选购非处方药提供科学、合理、客观、可靠的用药指导。

非处方药使用要点 第3篇

一、服用前要弄清药物的剂量

众所周知,药物都有一定的用量范围。在治疗剂量限度内,一般是用量越大,效果越显著。药量不足时,不仅效果差,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即使以后再加大用药量也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反之,当剂量超过治疗限度时,则可产生毒性反应,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另外,有些药物多次服用后,因其排出缓慢而积存。如在体内越积越多,可造成蓄积中毒。因此,药物的用量均有严格规定,一般不得超过治疗剂量的范围。由于成年人、老人、儿童、妇女等生理情况不同,用量的规定也就有所不同。所以,自我用药者在服药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该药品的说明书或标签。例如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胶囊),其剂量在说明书上有明确规定,口服一次0.1~0.2克,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二、不要自行加大剂量

药物的剂量是根据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以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病理生理状况等因素确定的。剂量过小难以产生应有的作用,剂量过大则会造成中毒。例如,一男性患者因头皮痛去单位医务室就诊,医生按毛囊炎处理,给服磺胺类药,共服3天。复诊未愈,又服3天,均为大剂量。服药期间患者觉头晕、记忆力减退、纳呆、恶心、呃气。并伴有嗜睡、无力、面色苍白、尿少、脸面及下肢浮肿、心慌气短、恶心呕吐,尿中出现磺胺结晶。约三个月后经用肾透析及他它疗法无效而死亡。磺胺类药在体内排出慢,超剂量服用可使其在体内大量蓄积,形成结晶尿,以致造成中毒性。肾病、尿闭、肾性高血压心脏病、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进而导致死亡。因此,自我用药者必须按剂量服用,若无效,应去找医生咨询,问清是否需要加大剂量,或者改用其他药物。

三、要按时服药

多数药物都规定了“饭前”、“饭后”或“两餐间”等不同的服药时间。“饭前”是指饭前30分钟内;“饭后”是指饭后30分钟内;“两餐间”指饭后2小时,此时食物在胃中已基本消化。自我用药者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规定的服药时间服用,不可随意更改,以免降低药效。如前面所说的诺氟沙星胶囊,标签上明确规定“空腹”时服用。

四、要注意禁忌症

各种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这在药品的说明书或标签上都有明确的说明。尤其是患有该药禁忌症者,不得服用该药,应另换其他药品。否则将损害健康,甚至产生其他疾病,危及生命。例如,一诊断为窒息、颅内出血、硬肿症的早产新生儿(出生一天),应用安定1毫克,肌内注射,结果引起患儿窒息而夭折。安定为中枢性抑制药,禁用于婴儿。

五、宜单用的药物不宜合用

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自我用药者每次宜单服一种药品。若用两种以上药物,可以隔3小时后再服用另一种药物,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因为两种药物之间可能产生化学反应,药物配伍不当会降低药效或加重不良反应。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严重反应的事例很多。这里仅举1例,就可看出合用不当的严重后果。北京有一位年仅20岁的少女,因患肾炎合并使用强的松和硫唑嘌呤。后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增用四环素每日2克。1周后,病人即腹痛、稀便,迅即下泻不止,抢救无效而死亡。这主要是由于病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抵抗力低下,用常规剂量抗生素(四环素)只1周,便使肠内菌群严重失调,从而出现伪膜性肠炎,导致死亡。

论合理应用非处方药 第4篇

1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

1.1 选择药物不当

对症下药是用药的基本常识, 但消费者由于自我诊断错误, 误用或滥用非处方药导致掩盖其他病痛, 加重病情。如流行性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春冬季流行病, 应以抗病毒为主, 但患者一感到感染症状, 就立即购买强效广谱抗菌素, 而不考虑病原菌的种类。结果感冒症状非但没缓解, 反而越来越重

1.2 重复用药

普通退热或抗感冒的非处方药往往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重复给药可使该药剂量过大, 导致药物性肝损害, 严重者可致肝昏迷死亡, 尤其是3岁以下小儿及新生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 如不慎使用了该成分的非处方药后果十分严重。

1.3 联合用药导致药物疗效减弱 (给药间隔时间不恰当)

当几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可出现其中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引起另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弱, 影响患者的整体用药效果, 如吗丁林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可加速胃肠蠕动, 促进胃排空, 从而缓解腹胀症状, 但与法莫替丁胶囊同时联用, 可使法莫替丁在胃肠道滞留时间缩短, 吸收减少且血药浓度难以达到所需峰值, 而使疗效减弱, 故此吗丁林 (包括其他增强胃动力药品, 如胃复安) 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应间隔2 h左右, 必要时可增加其它药物剂量, 不合理使用非处方药, 不仅能引起药源性疾病而直接影响疗效, 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浪费了医疗资源, 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

2促进合理用药的措施

2.1 全民必须增强合理用药意识, 掌握一定药物知识,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适宜剂量用药方法。如注意一些食物成份及服药时间, 对其疗效的影响;根据时辰药理学选择适宜服用药品时间, 可达到顺应人体生理规律的变化, 充分调动人体免疫和抗病因素, 增强药效。

2.2 进行健康知识讲座, 加大健康教育力度, 提高居民用药能力, 规范非处方药品的包装和药品说明书管理, 广泛开展消费者用药咨询服务, 加强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非处方药 第5篇

国药监安[2001]25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及我局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总体部署,现公布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乙类非处方药药品名单。

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乙类非处方药药品是从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经组织医、药学专家临床评价后确定的,共194个药品制剂,其中,化学药品制剂88个,中成药制剂106个(见附件)。

请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做好对辖区内涉及生产乙类非处方药药品的生产企业的审核登记和备案工作。全部工作应于2001年9月30日前完成,并按第一批非处方药药品审核登记的有关要求于10月30日前报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国家药典委员会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特此通知

附件: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乙类非处方药药品名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五月十八日

附件:

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

乙类非处方药药品名单

一、化学药品部分

阿司匹林片 维生素C颗粒剂

阿司匹林肠溶片 维生素E胶丸(5mg、50mg)阿司匹林泡腾片 碳酸钙片 阿司匹林栓 碳酸钙颗粒剂 阿司匹林散 碳酸钙咀嚼片 赖氨匹林散 枸橼酸钙片 阿司匹林钙脲散 葡萄糖酸钙片 阿司匹林锌胶囊 双氯芬酸二乙氨盐乳胶剂布洛芬乳膏 对乙酰氨基酚片 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片 对乙酰氨基酚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 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对乙酰氨基酚颗粒 对乙酰氨基酚栓 对乙酰氨基酚泡腾冲剂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 对乙酰氨基酚溶液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吲哚美辛乳膏(软膏)吲哚美辛贴片 吲哚美辛搽剂 干酵母片 乳酶生片 胰酶肠溶片 甘油栓 开塞露 酚咖片 维生素A胶丸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乳酸钙片 复合维生素B片 多种维生素片 复方碳酸钙片 多维元素片(29)善存液 善存银片 小儿善存片 小儿善存液 钙尔奇D300咀嚼片 枸橼酸钙咀嚼片 维D钙咀嚼片 玛特纳片 克补片 祈富乐T片 小儿维生素咀嚼片 松节油 松节油搽剂 煤焦油洗剂 氧化锌软膏 尿素软膏(乳膏)苯扎氯铵贴 苯扎溴铵溶液 碘酊

聚维酮碘溶液 2 维生素AD胶丸 苯扎氯铵溶液 维生素AD滴剂 硫软膏 维生素B1片 克霉唑软膏(乳膏)维生素B2片 克霉唑溶液 维生素B6片 克霉唑涂膜 维生素B6缓释片 联苯苄唑凝胶 泛酸钙片 联苯苄唑乳膏(软膏)维生素C片 联苯苄唑溶液 维生素C泡腾片 酞丁安搽剂 十维铁咀嚼片

二、中成药部分

桑菊感冒片 桑菊感冒颗粒 桑菊感冒散 桑菊感冒糖浆 桑菊感冒合剂 桑菊感冒丸 银翘解毒片 银翘解毒胶囊 银翘解毒颗粒 银翘解毒合剂 银翘解毒丸 午时茶颗粒 午时茶 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片 板蓝根糖浆 板蓝根胶囊 板蓝根口服液 清凉油 十滴水 十滴水软胶囊

酞丁安软膏 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钙尔奇D600片 人参养荣膏 人参归脾丸 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片 十全大补口服液 十全大补酒 十全大补膏 十全大补糖浆 十全大补颗粒 龟鹿二仙膏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片 六味地黄胶囊 六味地黄口服液 六味地黄颗粒 六味地黄膏 六味地黄软胶囊 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片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片

3 清凉含片 参苓白术颗粒 仁丹 参苓白术胶囊 大山楂颗粒 参苓白术丸 大山楂丸 参苓白术口服液 大山楂咀嚼片 人参健脾丸 川贝清肺糖浆 阿归养血颗粒 补中益气丸 阿归养血糖浆 补中益气口服液 养血安神丸 补中益气片 补中益气合剂 补中益气膏 阿胶补血膏 阿胶补血颗粒 阿胶补血口服液 八珍丸 八珍胶囊 八珍袋泡茶 八珍液 八珍膏 八珍颗粒 人参养荣丸 驱风油 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口服液 金银花露 金银花合剂 脚气散 愈裂贴膏 金莲花口服液 金莲花颗粒 金莲花片 藏青果喉片

养血安神片 养血安神糖浆 枣仁安神颗粒 枣仁安神液 烧伤喷雾剂 京万红 风油精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三黄膏 克伤痛搽剂 克伤痛气雾剂 伤湿止痛膏 史国公药酒 藏青果颗粒 槐角丸 地榆槐角丸 当归丸 当归苦参丸 当归红枣颗粒 益母草膏 益母草颗粒 益母草胶囊 益母草口服液 益母草片

我国非处方药的管理 第6篇

【关键词】非处方药;管理;现状;对策;风险

【中图分类号】5R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87-01

非处方药(OTC)是指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主要针对常见、多发、表现较轻的病症。销售类别主要是咳嗽、感冒药、止痛药、维生素、矿物质、胃肠道药和皮肤用药这几大类产品。非处方药一般都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比较安全、可靠;购买、使用、携带、贮存均较方便;药物本身性能较稳定;作用温和、疗效可靠;使用说明书详细具体,价格较适宜,包装适应消费者自选要求等特点。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就是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的管理,有利于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利于推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促进医药行业与国际接轨。

1. 非处方药的特点:

(1)非處方药使用时不需要医务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

(2)非处方药按标签或说明书的指导来使用,说明文字应通俗易懂。

(3) 非处方药的适应症是指那些能自我做出判断的疾病,药品起效性快速,疗效确切,一般是减轻病人不舒服的感觉。

(4) 非处方药能减轻小疾病的初始症状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5) 非处方药有高度的安全性,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不在体内蓄积,不致诱导耐药性或抗药性。

(6)非处方药的药效、剂量具有稳定性。

2.非处方药的来源

非处方药来源于处方药,是经临床长期使用,积累经验,认为安全、有效、性能稳定,使用方便,并由医药学专家评选,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颁布施行。同时随着医药科技不断发展和医疗改革体制逐步完善,非处方药品种也随着调整。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2.1 甲类非处方药:必须在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并配备执业药师(或驻店药师)的药店调配.销售的非处方药。

2.2 乙类非处方药:可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调查显示农民对非处方药品认知存在一定的空白;而大部分大学生对药品的分类和安全用药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了解不够[3]。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应用多种途径普及自我药疗知识,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非处方药品,减少应用中的风险。例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网络等多种媒介,或组织社区培训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宣传自我保健自我药疗的基础知识;召开座谈会、组织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消费者有关自我药疗知识的需求,并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与教育,防患于未然。

3.我国非处方药使用管理现状

药品要发挥疗效,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药品的质量,另一是正确合理使用。所谓合理用药就是要保证药品应用安全、有效、经济、方便,这是人类对药物疗效的理想和追求。也是全球关注的问题和难点。我国每年由于用药不当而需住院治疗的人数达250万人次[3]。其中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者约20万例.而且有70%的药品因各种原因浪费,因此,如果能合理用药,60%的浪费可避免[4]。

3.1 OTC药学服务素质程度不够

我国目前药师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提供大量的OTC用药咨询与指导。执业药师的职责是保证药品服务质量,即不仅对人民安全用药负责,而且还要提供用药咨询和信息,指导合理用药。“重医轻药”的传统思想尚存在,合理用药尚未

予以足够的重视。截止2007年底,我国执业药师仅为153153人。而且大部分并不在药品经营单位。另外,我国执业药师对医学知识了解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够宽,具有医院药学工作背景者少,因此对于提供OTC咨询、指导合理用药的作用,药师尚难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3.2 OTC的质量再评价体系薄弱

OTC的质量问题短期难以发现和显现。需在上市使用后经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验证、追踪评价。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追踪再评价体系,只依靠药物不良反应中心进行监测。由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对药物不良反应关注不够,责任心不够强,政府又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很少来自企业。2006年中国由制药企业报告的不良反应例数只占不良反应报告总数的6.7%,因此对其再评价缺乏第一手资料,主要依赖国际信息和来医疗机构的资料,对于国际信息较少的中成药,目前更显得力不从心。同时药物不良反应中心侧重于不良反应,对疗效等其他必要指标并不涉及,评价也不够全面。

总之,我国OTC管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行业、全民同努力,确保OTC使用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提高全民卫生保健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6—101.

[2]刘菲菲,张霞.大学生非处方药认知度问卷调查[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6):658.

[3]王功立,孙忠实.中国非处方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1):40—41

非处方药 第7篇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售药模式是以售卖机为载体, 消费者根据自身需要, 通过投币自主购买售药机所提供的非处方药 (OTC) 的一种自动化售药方式。由于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具备24小时无间断售药、用地面积小、设备成本较低、售点多等传统药店难以具备的优点, 可以方便、高效地满足社区、校园、公共场所等人群的用药需求。早在2002年8月, 中国第一台非处方药自动售药机就在上海亮相, 后陆续在太原、西安等城市出现[1]。然而, 十多年过去了, 自动售药机的市场发展不容乐观。据调查, 上海市的自动售药机数量仍然停留在当年的50台, 且主要设置在地铁站, 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还有相当多消费者对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知之甚少。为此, 针对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发展现状、内外环境和发展条件, 运用SWOT模型, 进行深入分析, 制定有利于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发展的策略, 满足消费者购药需求。

一、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SWOT分析

(一) 优势分析 (S)

1. 时间优势

目前零售药店是非处方药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零售药店考虑到经济、人力成本, 难以保证药店24小时营业, 这使得一些深夜急需非处方药的消费群体难以及时买到所需药品。传统零售药店的销售模式虽然具备咨询等服务, 但仍然受到时间的限制, 不利于消费者夜间购买药物。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在理论上具有“24小时”售药的优势, 能够打破时间限制, 保障消费者24小时随时购买所需药品。“24小时”售药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一些夜间急性病症患者购买药品, 及时缓解或制止患者病症。

2. 区位优势

零售药房在距离上有严格限制, 有关部门规定, 300米以内不能重复开两家药房。而自动售药机则没有这方面的严格限制, 这使得电子药柜的布点具有灵活性[2]。自动售卖机由于无明显区位限制, 可根据消费者的密集程度及流动程度等情况更加灵活、合理地设置机器的位置, 例如, 可以放置在社区、校园、繁华商业步行街以及距离药品零售店较远的区域。这种灵活性的区位优势是零售药房无法具备的。

3. 价格优势

目前, 中国传统药品销售模式主要是“生产企业—大型批发企业—大片区或省级市场 (经销商) —地市市场 (经销商) —县级市场 (经销商) —销售终端 (医院、药店) —消费者”的药品流通渠道[3]。这种药品销售模式的流通环节多、流通渠道长, 中间销售环节重复导致药品成本增加, 最终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而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销售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销售模式, 厂商可以直接将药品发放至具有销售资格的代理商, 由代理商将药品配送至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中。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药品流通环节, 压缩成本, 保持价格优势, 直接受益者将是广大药品消费者。新的销售模式, 也促使药品流通渠道多样化, 有助于消费者个性化购药体验。

4. 保护隐私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自身的隐私权, 相当部分的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 尤其是购买计生用品时不愿他人知道。而传统的零售药店售药方式即人工售药方式让一些消费者觉得尴尬。但自动售卖机的自助购药方式则避免了这些尴尬, 既能让消费者快捷地购买所需药品, 同时也尽可能地保护了消费者的隐私, 受到他们的欢迎。

(二) 劣势分析 (W)

1. 知晓程度低

虽然上海市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已经存在十余年之久,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推广, 导致受众群体知晓度普遍偏低。据调查, 仅有8.7%的知道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 91.3%并不了解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 甚至从未听说过。上海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市场主要以地铁站流动群体为主, 难以形成固定的消费群体, 地铁站内流动性较大, 且OTC售卖机在外表装饰上又缺少明显的区辨性, 与其他物品售卖机、LED广告相类似, 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直接导致消费者对OTC自动售卖机的不了解。

2. 药品种类有限

自动售卖机药品种类以家庭常备药及计生用品为主, 同时也提供部分应急药品等。目前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由于受机器限制, 目前市场上的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能提供30-40种药物。根据消费者对非处方药品需求的调查, 消费者常用的非处方药品及计生用品大约有100种左右, 可见, 目前自动售卖机药品种类仍十分有限, 不能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自动售卖机仍需改进, 不断增加药品种类。

(三) 机会分析 (O)

1. 消费者使用意愿强烈

尽管目前消费者对于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了解不多, 但是根据调查, 有55.5%的消费者表示愿意在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上购买自己所需药品。尤其是18—30岁年龄段的消费者对新兴事物充满好奇, 加上自动售卖机易于操作, 方便快捷等优势, 他们的使用意愿比较强烈。由于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市场推广措施未能及时跟上, 导致相当部分消费者并不了解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优势, 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对该销售模式的使用意愿, 若能广泛推广及宣传, 消费者使用意愿会进一步提高。

2. 市场需求巨大

非处方药行业的发展是建立药品分类管理规定实施的基础之上, 相对于医药制度行业较为发达国家来说, 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具有起步晚、增长快、潜力大的特点。2000—2011年期间中国非处方药行业市场规模扩大近6倍, 年复合增长率为18.4%[4]。截至2008年第二季度, 中国有近3年时间非处方药销售额平均增长率以及最新一年非处方药销售额增长率均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17年, 中国非处方药市场价值将超过163亿美元[5]。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优势, 通过广泛宣传、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 快速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 拉动非处方药品市场的发展。

3. 政策扶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未来中国居民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自我医疗意识提升, 消费者者自行选购OTC药的情况将会变得越来越普及, 市场需求将会持续扩大。于此同时, 为了缓解医保支付压力, 国家政策将有望加大对非处方药市场的政策扶持力度, 加快推动OTC药品转换, 引导OTC药物市场比重增加, 中国OTC行业将会步入持续稳定增长阶段[4]。

(四) 威胁分析 (T)

1. 市场竞争激烈

非处方药既是药品又是商品, 就决定其在市场中处于竞争状态。目前,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除传统医院、药店与其进行市场竞争以外, 还面临着新的网络市场竞争。日前, 国家食品药品监察管理局发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中拟规范网上销售处方药, 这势必会冲击医药机构长期主导药品销售市场的现状, 也会对包括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在内的所有药品销售终端产生影响。但是,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具有方便、及时的优势, 网上药品销售成本不一定比自动售卖机的成本低, 加之各类电商资质良莠不齐及相关网络监管机制尚未完善, 网上销售药品目前仍有一定困难。药品经销商应该重视自动售卖机市场的开拓, 扩大消费群。

2. 药品安全问题

药品关系到人的生命与健康, 药品安全历来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必须提供安全合格的药品。安放在地铁站内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 在使用时间上能与地铁运营时间保持一致, 在空间上也能享受到地铁站内干净、恒温等便利条件, 因此, 自动售卖机的定期维护、药品的检查与更换等工作易于开展, 药品安全性也比较容易得到保证。

问题在于, 如果将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投放到居民社区、校园或其他户外地点,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药品的检查与更换等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同时成本也将增加, 如何保证药品的安全性是值得考虑的。

3. 设备的功能需完善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不同于其他自动售卖机, 所销售的产品为药品, 因此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必须具有安全警示功能, 即当有不具备购买药品资质的人群 (如儿童) 通过设备购买药品时, 设备能发出警示, 并能够有效防止其继续操作设备, 避免该类人群随意购买药品而导致发生意外。

二、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市场推广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知,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自身优势明显, 未来市场发展机会很大, 必须努力扭转劣势, 消除威胁, 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具体有以下策略。

(一) 加强宣传、促进合作

消费者习惯了传统药品消费模式, 对新型销售模式缺乏认知,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自动售卖机市场的推广。所以, 药品销售公司应加强宣传力度。一方面, 可以在自动售卖机周边张贴显著广告, 利用药品LED显示器滚动播放药品使用方法等内容, 加强平面媒体宣传力度;另一方面, 可以向社区居民发放自动售卖机使用手册、宣传页等, 加大宣传力度, 拓展消费群体。在宣传上, 要突出自动售卖机区别于传统药店、医院售药的优势, 主打便捷、24小时销售等特点。

(二) 细分消费市场、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

目前各自动贩药机药品种类、数量等都是统一配送和放置的, 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应进一步细分消费市场,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 采用不同的药品配送和放置方案。例如, 在校园内则主要配送一些急性药品、跌打损伤、五官保健等药品以满足学生群体的需求, 而在居民社区则需要增加慢性病药品及一些计生药品的配送。此外, 药品品类还应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动态投放。

(三) 加强药品安全监管, 不断完善设备功能

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药品安全问题, 药品公司应保证所售药品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内, 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安全。加强对自动售卖机的后台管理、定期维护, 药品更换等, 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销售、设备正常运行, 营造一个安全的销售环境。此外, 应根据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不断完善设备功能, 如增加医保卡支付、手机微信支付等功能。

结束语

通过对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SWOT分析可以发现,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有其独特的优势, 市场潜力巨大;同时, 也存在种种需要改进的问题。可以从加大宣传力度、合理设置网点、丰富药品种类、确保药品安全性等方面入手来促进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市场发展。随着中国药品行业法律法规的发展和非处方药分级制度的不断完善, 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必将成为一项完善的便民措施。

摘要: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是以自动售卖机为载体, 消费者可根据需要自行购买的药品售卖设备, 具有便利性、自动化、个性化等优势, 是非处方药传统销售渠道的必要补充, 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运用SWOT模型, 对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销售市场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的分析, 提出了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市场发展策略, 从而帮助相关企业进一步开展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的市场推广及满足消费群体更方便地购买所需药品。

关键词:SWOT分析,非处方药,自动售卖机,药品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誉.自动售药机:公益在前, 盈利何时跟上?[N].21世纪药店, 2013-01-21 (CO6CO7) .

[2]范彦萍.自助“药房”入小区24小时服务供应9大类非处方药, 购买者还可现场连线药师进行免费用药咨询[N].青年报, 2008-04-14 (A1-7) .

[3]李先国, 杨洋.中国非处方药 (OTC) 流通渠道模式研究[J].财经论丛, 2007, (3) :86.

[4]中航证券.非处方药行业:品牌壁垒提升, 差异化决胜市场[EB/OL].http://finance.qq.com/a/20130301/005423.htm, 2013-03-01.

非处方药 第8篇

1 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1.1 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分析

非处方药具有药品属性, 在大量使用情况下难免会发生不良反应。美国曾经报道某年由于不当使用非处方药而使17万多名消费者住院。总结国内外非处方用药的不良反应, 我们发现儿童用的非处方用药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出现的比较频繁。有人收集了221例儿童非处方用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 由大剂量或者长期服用维生素AD所引发的儿童 (1~7岁) 不良反应有8例, 其中3例急性中毒、5例慢性中毒。

1.2 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概括地说, 由于使用非处方药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药物本身的特性, 也就是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具有的药物性质。 (2) 药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 新的非处方药品在上市之前, 由于接受试验用药的人群数量不多, 并且受到其他条件的受限, 导致不良反应没有及时未发现。但是, 随着非处方药品的大量使用, 一些不良反应可能会有所增加。 (3) 非处方药使用比较广泛。这表示可能存在合并多种疾病、合并多种用药的情况发生, 势必会不断增加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4) 不科学使用非处方药。比如, 有些消费者对非处方药品缺乏一定的了解, 对自己的病症判断并不够准确导致选药不正确, 没有按照说明书指导用药甚至误买误用。

2 有效规避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2.1 掌握用药知识, 规范用药行为

消费者应该科学掌握非处方用药的知识, 这是规范用药、指导正确用药行为的基础。一般来说, 消费者选择购买非处方用药之时, 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应该认识到非处方用药需要慎重使用, 从心里上要严肃对待此类药品的购买与选用。二是应该认识到全部非处方药品既存在风险又存在利益。三是应该遵循有疑问、先咨询的原则, 因为药师或医师能够帮助消费者解释疑问, 并引导其科学合理使用非处方药品[2]。

2.2 明确非处方药的标签说明

在购买非处方药之时, 应该认真浏览其标签说明, 这是正确、安全选择非处方药之关键。因为, 标签说明上标出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1) 药品本身的信息。这些信息有药品名称、药品成分、药品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规格、贮存、批号以及有效期等。 (2) 用药指导信息。比如, 用法用量、适用人群、何种情况应停药、何种情况应咨询医师或就诊、服用期限等。 (3) 警告信息。主要包括禁忌、不宜使用的情况、药品可能引发的良反应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科学使用非处方药品的标签说明, 也是对自我药疗的一种负责任行为, 认真遵循非处方药品的说明书进行合理用药, 则能够有效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不安全风险的发生。

2.3 药学或医学专业人员要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

药学或医学专业人员应该树立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 做好非药品消费者用药的指导工作。他们对非处方药品所掌握的信息与使用药物的建议, 对消费者掌握服用药品之相关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药学或医学专业人员应该对消费者在使用非处方药的时候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从而降低消费者自我药疗所存在的风险。

2.4 加强全社会范围内的消费者教育

我国人口比较多, 每一个非处方药品的消费者的文化素养并不是一样的, 人们对医药知识的掌握也层次不齐。有人研究发现, 农村消费者对自我药疗的非处方药品知识的知晓率远远低于城市消费者;学历较高的消费者在使用非处方药的过程中更能做到理性对待, 且不科学用药的发生率也更低。鉴于此, 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对消费者的教育, 提升防范非处方用药的各种健康风险。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加大教育的投入, 全面提升消费者之文化知识。可以说, 提升消费者的文化素养可以促进其更好地接受健康保健知识。为此, 应该不断加大教育各种投入, 大力普及义务制等各类教育, 尤其提升农村消费者知识水平。二是加强宣传, 提高消费者的健康素养与自我药疗知识。可以运用报纸、广播、电视与网络等各种媒介或者其他宣传渠道, 大力宣讲关于人体健康之常识, 全面提高我国人民对机体健康的各种认识, 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 降低非处方药所引发的各种风险。三是在全社会范围内, 认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帮助与指导广大消费者建立正确的用药行为模式。

总的说来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 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 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 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其中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 (如皮肤) 。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患者, 定期采用青霉素G, 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 防止风湿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他适当的抗生素, 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 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 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 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摘要:非处方药在消费者自我药疗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非处方药也是药品, 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存在安全隐患。为此, 应该高度重视非处方药的合理使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非处方药不良反应及原因, 然后提出了有效规避非处方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非处方药,合理使用,不良反应,规避对策

参考文献

[1]刘立藏, 刘国恩, 徐菲.我国城乡居昆自我药疗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9, 19 (4) :23-25.

非处方药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下半年无锡市中医医院每月随机抽取门诊抗菌药物电子处方, 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规定进行点评, 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提供依据。

1.2 点评方法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 对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统计结果

点评发现不合理处方316张, 占所有抽查处方的2.1%, 单张处方有多处不合理仅计为1张不合理处方。316张不合理处方中, 依次为用法用量不适宜、无用药指征、药物选择不恰当、给药间隔不适宜、停止用药时间不适宜、处方缺项、诊断不确切、未遵循联合用药原则等, 见表1。

2.2 分析

经分析, 以上处方不合理问题可以主要归纳成三类, 即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

2.2.1 不规范处方

不规范处方包括处方缺项:年龄、性别等18例及诊断不确切15例。

我院处方缺项发生较少, 原因是采用电子处方系统后, 处方的前记部分是患者在办理就诊病历卡时录入的, 在患者办理病历卡时便采集相应基本信息, 患者挂号后, 医生只需选择患者的姓名或ID号, 处方前记中的各项信息如年龄、性别、就诊日期、就诊科室等可由信息系统自动补充完整。同时, 通过医生工作站开具处方, 不规范的药品名称或不正确的药品规格等现象均无法再出现。这样既给医师开具处方带来了便利, 又使简单错误得以避免, 减轻了药师在处方点评中基本信息的审核工作。

诊断不确切处方包括诊断感染时, 未注明感染部位, 其为诊断的要素之一, 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或其他感染主要的致病菌完全不同, 若不注明, 不利于药师对处方的审核;其他的不确切诊断如外感、咳嗽等中医诊断, 使用抗菌药物时, 医师应将西医诊断同时注明。

2.2.2 用药不适宜处方

药物选择不恰当:例1, 诊断为痤疮, 选择头孢克洛分散片治疗, 因β-内酰胺类药物很难渗透到毛囊、皮脂腺, 指南推荐使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或磺胺类药物[1]。例2, 诊断为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 选择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胶囊, 抗Hp治疗选择阿莫西林即可, 无需选择加酶抑制剂的复方阿莫西林, 酶抑制剂对根治Hp无增效作用, 反而增加肝肾负担[2]。例3, 诊断为膀胱炎, 选择地红霉素肠溶片治疗, 其抗菌谱未覆盖膀胱炎常见的致病菌, 同时在尿液中浓度极低, 但选择此药物不利于膀胱炎的治疗。

给药间隔不适宜:例1, 头孢地尼胶囊0.2 g qd使用不合理, 按照说明书用法应每天3次使用;若患者伴有肾功能不全等其他情况, 应在诊断中注明。例2, 阿奇霉素 (0.125 g tid) 使用不合理, 其半衰期超过40 h, 每日顿服即可, 每天3次使用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利于保持患者依从性。

停止用药时间不适宜:例1,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开具罗红霉素缓释片3盒, 共可服21 d,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

给药途径不恰当:例1, 金霉素眼膏不为口服, 可能为笔误。例2, 处方中阿莫西林舒巴坦3 g+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给药途径为静脉推注, 可能为医师笔误。

无联合用药指征:例1, 诊断为尺骨开放性骨折使用头孢西丁+替硝唑注射液, 预防用药品种过多, 头孢西丁可覆盖厌氧菌, 若仅为预防感染使用, 无需加用替硝唑注射液。

未遵循联合用药原则:例1, 处方诊断急性扁桃体周围炎, 使用阿莫西林舒巴坦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三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 抗菌药物品种过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指出, “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 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 如结核病的治疗。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经验治疗一般选择1~2种抗菌药物, 再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例2, 诊断支气管炎, 开具阿奇霉素肠溶片以及地红霉素肠溶片, 这两种药均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联合用药不适宜, 建议选择其他种类的抗菌药物, 如β-内酰胺类, 与其中一种大环内酯类联用。

用法用量不适宜:例1,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每天2次用于41岁成人, 用量偏小, 应2~4片bid使用。例2, 诊断前列腺炎, 开具头孢克肟胶囊50 mg bid使用。处方中头孢克肟胶囊剂量偏低, 建议100mg bid使用, 严重感染可加倍, 前列腺为药物不易穿透的部位, 更不建议低剂量使用抗菌药物。

有轻微的不良反应:例1, 左氧氟沙星在尿液p H>7时易出现结晶尿, 此患者同时开具左氧氟沙星与碳酸氢钠片, 两者尽量不予同时使用更为安全;若必须使用, 要注意将两种药物给药时间间隔开, 并提醒患者多饮水, 每日尿量>1 200 ml, 避免结晶尿的发生。

2.2.3 超常处方

点评中出现的超常处方为无用药指征的处方, 在患者患有其他合并疾病时, 部分医师未将诊断标注完全, 使处方不合理, 无用药指征。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可以反映出一个医生的业务水平, 同时还有非常严肃的法律意义, 也是判断一张处方是否合理的基础, 并关乎患者的利益, 所以认真对待诊断的书写是医生素质的具体体现, 以期能够严格按规定填写。

3 讨论

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处方点评能够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不断提高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并强调处方质量的重要性, 增强医师、药师工作责任心, 养成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告知各科室及个人, 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对处方合格率高的科室或个人有所奖励。处方点评工作可以激励药学人员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内涵, 充分体现药学人员专业技术能力。只要通过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才能实现合理用药中“安全、有效、经济”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郝飞.《2008年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讨论稿) 》抗生素应用解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5 (25) :13-14.

非处方药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分别选取2008年1至12月的门诊处方质量检查情况汇总以及2009年1至12月的门诊处方质量检查情况汇总资料。

1.2 数据处理

以“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主要问题进行排序。

2 结果

2008年门诊处方抽查48000张,不合格处方总数达2736张,占抽查数的5.7%;2009年门诊处方抽查48000张,不合格处方总数达1872,占抽查数的3.9%。不合理问题分类见表1、表2。

3 讨论

3.1 主要问题的比较与分析

3.1.1 缺项与信息录入错误

在广泛使用电子处方前,处方“缺项”一直是较常见的问题,反映了医师工作不严谨的问题。广泛使用电子处方后,由挂号收费处在患者挂号时录入患者信息,基本杜绝了缺项问题,但由于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HIS系统中患者年龄项下系统自动默认为1900年,故挂号人员只要漏修改患者年龄信息,处方上呈现的患者年龄都为109岁高龄,实在对处方的严谨性有很大伤害。

3.1.2 书写不规范与药品用法录入不正确

2007年5月《处方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做了严格的要求。手工处方中书写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不规范的药品名称书写和疾病诊断两项。药品名称的不规范比如“精致银翘解毒感冒胶囊”缩写为“银翘感冒胶囊”;“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缩写为“头孢西丁”;“注射用精致破伤风抗毒素”简写为“TAT”。诊断的不规范中、英文缩写占了绝大多数,比如“上感”、“慢支”、“尿感”、“CG”、“DM”等。在使用电子处方后药品名称的不规范和医师诊断的不规范得到很大的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药品的使用方法录入不正确。一度出现口服药都是“Tid”,外用药都是“涂抹患处”的现象,通过一段时间的督促改正,医师在熟悉软件的情况下,此类情况出现好转。

3.1.3 配伍用药的不合理

在医师工作站使用一段时间后,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在HIS系统中嵌入了合理用药软件,有效地识别和提醒临床工作人员对不合理药物配伍的判断,减少了药品配伍禁忌的发生率。

3.1.4 抗菌药物使用方面

无论在手工处方还是电子处方的使用中,抗菌药物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合理。比如青霉素类、头孢类等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需要将每日用药总剂量分3~4次给药,临床上经常是每日一次加大剂量给药,达不到增加药效的作用。溶媒使用不当。表现为部分抗菌药物对溶媒酸碱性要求较高,临床在不清楚地情况下做了不合适的配伍,导致效价降低,甚至出现沉淀。还有就是医师选药起点过高。在处方调查中,发现三代头孢和喹诺酮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应当引起注意。

3.2 处方质量的提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无论是手工处方还是电子处方,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医疗行为的规范是保证处方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在克服电脑使用不熟练等客观因素后,加强管理,改变不良习惯,增强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将处方分析、评价制度进一步落实,联系工作人员考核、奖惩,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

摘要:目的 了解和对比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在使用电子处方前后门诊处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医院在处方的质量管理方面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收集整理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普通处方以及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门诊电子处方检查记录, 以“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处方不合格率由2008年的5.7%下降到2009年的3.9%, 主要问题也从手工处方表现为缺项、不规范的诊断缩写、适应证不符、用法用量不正确到电子处方中患者信息录错、诊断与适应证不符、药物配伍禁忌、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结论 处方的不合理问题不仅由医师的不良处方习惯造成, 也与医师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密切相关。通过处方分析工作能够提高处方质量。

偶尔失眠:非处方药哪家强? 第11篇

一项于去年底在线发表于psychiatrist.com旗下杂志《Prim Care Companion CNS Disord》(PCC)的系统回顾研究中,研究者探讨了上述常用药物改善一过性睡眠紊乱或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者系统地检索了2003年至2014年7月31日之间,PubMed中针对上述药物的英文人类临床研究,并对926项研究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筛选,最终共纳入了18项相关性最高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苯海拉明3项,褪黑素8项,缬草7项。结果显示:

苯海拉明

疗效:3项针对苯海拉明的随机对照研究中,苯海拉明的剂量均为50mg/d。总体而言,在患者自评及客观指标(由多导睡眠图衍生而来)方面,三项研究并未显示出一致的获益;其中一项规模最大的研究显示,苯海拉明组在患者自评睡眠效能及失眠严重度指数方面显著优于安慰剂,但另外两项研究均未能观察到苯海拉明针对健康个体PSG关键指标(入睡潜伏期、睡眠效能、总睡眠时间)的显著效应。总体而言,苯海拉明的疗效证据并不一致。

不良反应:一项研究显示,前一天晚上11:45使用苯海拉明50mg/d,可导致次日早晨与下午1-back任务中显著的精神运动性损害及觉醒水平的下降;另外两项研究探讨了用药后的停药反应或反跳性失眠,结果显示苯海拉明及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褪黑素

疗效:总体而言,无论是速释剂型还是缓释剂型,褪黑素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自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及晨间觉醒度,尤其是当长效缓释剂型用于确诊失眠的老年人时。

不良反应:一项规模相对较小的研究评估了褪黑素对精神运动/认知功能的残留效应,受试者为40名年龄≥55岁的个体。结果显示,每晚睡前2小时给予长效剂型2mg,为期3周,并不损害患者的功能表现及次日的精神运动测试结果。褪黑素速释及缓释剂型的耐受性均较好,不良反应为轻度且发生率较低,与安慰剂相仿。缓释制剂同样未见停药或反跳现象。

缬草

疗效:缬草常用于失眠及焦虑的辅助治疗。在研究所纳入的7项研究中,有3项达到了其主要终点,包括绝经后受试者自评的睡眠质量、单剂给药后睡眠数量的增加及客观睡眠潜伏期的延长;另外4项则为阴性结果。其中一项纳入超过400名受试者的研究中,14天的缬草治疗并未显著改善睡眠质量,但在夜间觉醒及总体自评改变方面,缬草组稍优于安慰剂组。总体而言,缬草改善一过性睡眠的证据不一致。

不良反应:两项研究显示,前一晚服用缬草并不会导致次日的残留不良反应,但这两项研究在疗效均未得到阳性结果。

据此,研究者得到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常用于治疗暂时性睡眠问题的药物,尤其是抗组胺药物及缬草,尚缺乏疗效及安全性的有力证据;相比而言,长效褪黑素制剂似乎有助于改善入睡相关的问题,但这一效应可能局限于55岁以上个体。

来源:医脉通

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的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门诊处方,处方点评,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开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医疗文书, 是患者取药的一种凭证[1]。笔者为提高我院处方书写质量, 规范处方管理, 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抽取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门诊处方6000张, 其中每月随机抽查5d, 每天抽取100张, 将抽查的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给以点评, 现将2012年度门诊处方点评工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门诊处方6000张, 其中每月随机抽查5d, 每天抽取100张。选取的处方样本覆盖门诊各个科室,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处方的汇总具有重要意义。

1.2 评价方法

将2012年度抽查的处方按照我院制定的处方评价表进行填写, 最后将评价表进行统计、分析, 并将开具的不合理处方用药情况进行总结。其中处方评价表包括的主要方面:平均用药种数, 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抗生素使用百分率, 平均花费金额, 不合理用药情况, 将不合理用药处方归类, 并进行分类、总结。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情况

主要统计处方基本指标:每张处方平均用药种数, 抗生素使用百分率, 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平均花费金额, 其统计结果详见表1。

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 (2005版) [2]、药品说明书, 对于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中2012年度抽取处方中发现不合理处方264例, 占总处方的4.4%, 其不合理用药情况详见表2。

3 讨论

通过对抽查处方基本指标的统计、分析, 我院单张处方平均用药种数为3.26种, 按照每张处方低于5种药品的要求, 但临床医师开具的处方中药物种类达到7种以上, 尤其对老年慢性病患者, 开具药物种类颇多, 这样不但药物达不到治疗目的, 反而增加了药物的不良反应。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58.64%, 说明临床医师未按照2004年卫生部《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中细则开具, 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统计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45.82%, 在注射剂使用方面也存在不合理应用, 应遵循能吃药控制者, 不给以输液点滴, 患者平均每张处方花费为62.54元, 花费较高, 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尽量使用低廉但能治病的药物。我院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方面都存在不符, 要求我们应减少注射针剂及抗生素药物滥用现象。

统计2012年度抽取处方, 发现不合理处方264例, 占总处方的4.4%, 主要包括诊断与用药不符, 用法用量不合理,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 联合用药不合理, 重复给药。其中诊断与用药不合理占总不合理处方比例为17.42%, 如诊断糖尿病, 开具了头孢氨苄缓释胶囊;用法用量不合理占总不合理处方比例为15.91%, 如头孢氨苄缓释胶囊0.25g, 用法用量为一日3次口服, 而正常用量为一日2次, 因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半衰期约12h, 故只能一日二次给药[3];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占总不合理处方比例为26.89%, 如诊断为咽炎, 选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用药不合理占总不合理处方比例为11.36%, 如左氧氟沙星与尼美舒利联用, 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症状和抽搐发生的危险性[4];重复给药总不合理处方比例为7.95%, 如患者女, 45岁, 诊断为关节炎, 同时开具血塞通颗粒, 腰痹通胶囊, 这两种药品都含有“三七”成分, 功能主治都为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为重复给药[5]。其余还有部分门诊处方中出现病人信息采集错误, 对出现患者信息采集错误的临床医师, 应给以教导, 让临床医师认识到处方书写的重要性, 不要因贪一时之快而出现书写错误, 导致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而言之, 我院门诊处方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主要原因为临床医师对开具的药物不了解, 未对不熟悉的药物进行查询, 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医师自我约束, 严于利己, 对药物说明书进行详读。我院对应加大处方管理制度, 加强门诊处方的监督, 并对临床医师及药师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他们开具处方的能力, 提高处方书写质量。

参考文献

[1]宫淑艳, 谭洪泉, 石春生.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指标调查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 9 (3) :280-281.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36-237.

[3]曲连悦, 陈曦, 冯婉玉.我院门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0, 7 (26) :10.

[4]关爱武, 李玲, 盛琳, 等.我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研[J].中国药房, 2007, 18 (25) :94-9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非处方药】相关文章:

上一篇:中国能源安全下一篇:高校资产档案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