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药理学

2024-08-09

药学专业药理学(精选11篇)

药学专业药理学 第1篇

关键词:药理学,试卷分析,评价

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该课程又历来是学生反应比较难学、难记的学科之一。因此,如何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一直是药理学教师们探索的重要问题。试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且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教与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我校2006级药学专业学生的药理学考试试卷进行分析,以期总结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学及命题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考试共收集到2006级药学专业药理学考试试卷225份。试卷总题目为61道,其中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52道,分值60分;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9道,分值40分;全卷满分100分。各题型所占比例见表1:

1.2 研究方法

试题由西安医学院药理学与毒理学教研室教师背靠背出题(任课教师不参与所带课程的命题工作,即考教分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对学生的要求设置个章节题型所占分值。试卷的评判根据提前制定的评卷标准和标准答案,按照流水方式进行阅卷,每个教师只负责一道大题的评阅。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安排,采用单人单桌专人监考。

1.3 资料统计与处理

用Excel2000建立数据库,将各题的编号、得分、答对情况和每个学生的成绩等项目录入计算机,利用Excel2000的函数公式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均数、标准差、难度(P)和区分度(D)。主观题难度采用公式P=X/Y(X为该题的平均得分,Y为该题的满分值),客观题难度采用公式P=V/W(V为该题的答对人数,W为受测试人数)。区分度的计算方法:将考试成绩由高向低依次排列,从两端各取27%,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采用公式D=PH-PL=2(H-L)/N(PH为高分组难度指数,PL为为低分组难度指数,H为高分组答对人数,L为低分组答对人数,N为两组人数之和)。

2 结果

2.1 成绩分析

药学06级实际参加考试人数225人。试卷满分100分,平均成绩62.05分,标准差13.50,最低分27分,最高分92分,全距65分。成绩近似正态分布,峰值在60~80分之间。各分数段成绩分布柱形图见图1:

2.2 试卷分析

试卷共61题,其中客观题和主观题数量比例为5.8:1,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6:4,符合出题要求。一般认为,好的试卷P值为0.5-0.7,D>0.2。本试卷的难度系数P为0.62,区分度D为0.3,属于优良题。

2.3 试题分析

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是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反映了大部分学生对该题考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其主要靠难度系数(P)来评价,而难度系数是由该试题的通过率来计算的。区分度(D)是指能够区分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高分段和低分段学生的难度系数来计算的。本套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分别见表2和表3。

3 讨论

好的试题难、中、易的比例分配分别为20%、60%及20%。本试卷难度为0.62,属难度适中试题,但难、中、易比例分别为22%、33%、及45%,其难度适中试题比例偏小,而难度较易试题比例偏大,因而本套试题并不能真正区分优秀学生和中等学生,也不能充分评价教学效果。在45%的较易试题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几乎各占一半,如主观性试题中的名词解释、论述题等都答得很好;同样,客观性试题中的单选、判断和填空也答得不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学习,对记忆性的知识点掌握较熟练,并且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而22%的较难试题主要分布于多项选择题等客观性试题中,并且15道多项选择题中有6道属较难试题。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该类题型难度较大,对考生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对知识的理解有点呆板,不懂得前后联系、融会贯通。

本试卷区分度为0.30,区分度尚可。而试题区分度差、一般、良好和优良的比例分别为28%、16%、20%和36%,试题的区分度良好。在28%区分度差的试题中,难度较易的试题占70%((30分),难度适中占16%(5分),而较难试题占14%(4分),且在70%的较易试题中考察记忆性知识点的居多数,表明学生对记忆性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区别不大。为了区分好、中、差学生应适当增加综合应用知识试题的比例。

4 对教学及命题工作的启示

通过对本套试卷的分析,提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对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理解不透彻;(2)对记忆性的考点掌握不够牢固,药物之间存在混淆;(3)不注重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多选题失分较多。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加强联系生理、生化、解剖等基础医学知识,同时应安排一定的学时,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的复习,避免混淆;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临床实践,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套试卷存在的问题:整套试题偏易,对记忆性的知识点考查较多,而对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较少。论述题仅有一道:"试述强心苷的中毒及其防治",本题考查的范围比较窄,很难真实的测试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也不能很好的区分出优秀学生与中等学生。因此,在以后的命题工作中,应降低记忆性知识点的考查比例,提高综合分析题的比例。譬如论述题最好以病例分析的形式出现,并且加大论述题的题量,如此不仅能更好的联系临床,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提高试题的区分度,进一步优化题库。

参考文献

[1]张青,李斯剑,程晓玲《.护理计划与实施Ⅰ》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530-531.

[2]张正祥,王廷慧,候延丽,等.药理学试卷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324-326.

药学专业知识药理学 第2篇

掌握 地高辛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熟悉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b1受体激动剂、转化酶抑制剂、at1受体拮抗剂的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理作用特点。

22 抗高血压药

掌握 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哌唑嗪、氯沙坦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 可乐定、利舍平及其它常用药物的抗高血压作用特点及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23 抗心绞痛药

掌握 硝酸甘油、硝苯地平、普萘洛尔抗心绞痛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其它抗心绞痛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了解 抗心绞痛药物的联合应用。

24 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掌握 洛伐他丁、考来烯胺和普罗布烤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氯贝丁酯、烟酸及其他常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25 利尿药和脱水药

掌握 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 各类常用药物及主要作用部位。

了解 利尿药的分类。

26 作用与血液的药物

掌握 抗凝血药肝素和华法林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熟悉 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和尿激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了解 抗贫血药(铁剂 叶酸 维生素b12)、促凝血药(维生素k)、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 氨甲环酸)、抗血小板药(双嘧达莫 噻氯匹定)、促白细胞增生药(升高白细胞的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7 呼吸系统药物

了解 常用镇咳、祛痰、平喘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8 消化系统药物

熟悉 抗消化性溃疡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了解 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和利胆药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29 组胺和组胺受体阻滞药

熟悉 h1受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熟悉 临床常用的h2受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30 影响子宫平滑肌药物

了解 缩宫素、麦角生物碱、前列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1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掌握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32 性激素类药和避孕药

熟悉 口服避孕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了解 雌激素类药、抗雌激素类药、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的药理作用特点。

33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熟悉 甲状腺激素和硫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途及不良反应。

了解 碘和碘化物的药理作用特点。

34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掌握 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药学专业药理学 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医院和用人单位对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在进行药师培养中还是存在问题的,其专业的设置还没有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发展。所以,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课程教育应该着力改变教学方式,完善药学课程体系,提高药学教学实用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并且坚持学工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医院的药学服务模式实现了更新,传统的药学服务方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所以在高职高专的药学教学中,对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革新,使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一、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师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学科界限过大。在高职高专的药学专业教学中,教师主要对学生的制剂方法进行培养,但是医院现在对药物制剂方面的人才需求并不是特别多,单纯药剂学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中,应该坚持学工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的理论知识融入实践,学校和企业应该建立联系,学生定期参加企业实习。在对调剂和处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围绕药师的实际工作展开,在药店完成相关的实践课程。在药剂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制药专业的,他们对调剂和处方方面的知识了解并不是特别深,在教学中具有局限性。而且药事管理课程中大多数是药品的生产管理和药品的经营管理等,这些课程开设的时间短,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不能学到扎实的知识。

(2)专业课程的特色不突出,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在药学专业基础课程中,必须开设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而且教学内容应该与工作的实际相符,但是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药理学和临床药学教学中,其培养目标并不完善,学生在毕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行业的发展。例如学生在大二阶段课开设药理学,但是这门学科主要是理论知识,偏重于对药物机理的讲解,但是缺乏临床实践的环节。

(3)实践环节与专业要求不符。在药学教学中,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这两门课程应侧重在实验室进行,但是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与其他的课程区别开来,而且学校只是进行理论教学,没有采取学工结合的形式,学生在学习完成后不能到岗位上实践,所学的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导致学生在岗位上长期不能适应岗位的工作。

二、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的课程改革分析

(1)学习与调研的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对国家颁布的教学文件及政策进行分析,然后对药事管理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熟悉掌握,在对药师进行培养中应该产生新的认识。在对医药管理的过程中,各基层单位应该积极为药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实践的方式提高技能,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的人才,药学专业的学生要构建药理学的知识体系。

(2)完善课程的标准。药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在新的培养目标引导下,完善学习,学校应该收集药理学的新知识,然后结合专业的方向,细化药理学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与岗位的需求结合起来,建立药理学课程的标准。

(3)完善药理学教学内容的整合。在进行药理学教学中,不能孤立的教学,教师应该将其他的课程与药理学这门课程联系起来,而且在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既不能晦涩难懂,也不能长期使用旧版教材,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分析药事管理学和药剂学,以及在药品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让学生掌握药品管理的基本规范,在临床用药方面应格外强调,在药品讲解中要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不能忽视法律。在对处方和调剂讲解中,应该强调实用性。通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在药理学的教学中,应该对新的知识重新整理修订,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让学生可以准确的对各类药物进行分类,并且在平时应该注重临床实践,分析常见药物的使用方法,在用药指导教学中多花时间。

(4)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工学结合。在药理学的教学中,课程应该分成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在理论环节,教师为学生教授一般概念,在实践环节让学生对一些病例进行分析,开展合理用药的实践,在保证理论课程完善的情况下,强化实践课程,积极在药房中实践,学以致用。

(5)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的环境。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中,将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整合成一门课程,但是,药理学主要是对理论教学,临床药理学是实践环节,二者融为一体,会导致工学结合的效果不完善。

三、结语

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药理学教学中,不仅仅要进行理论教学,同时要完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燕芬,冯爱琼,郑恒,刘燕,陈妙茹,赖文思.以“用药指导”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药学药理学实训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71-72.

[2]赵燕芬,胡苹,郑恒,陈妙茹,赖文思,闫莉.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药理学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05:443-445.

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改革与实践 第4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次教学改革对高职药学专业学生(96名)的药理学实验进行调整。具体方法见图1ㄢ

注:(1)遴选实验具体步骤: (1) 对原有药理学实验系统回顾, (2) 与新教材和新大纲比较, (3) 临床调研及查阅资料,包括医学文献、杂志、计算机网络资源等, (4) 遴选实验(确定保留、删除、修改和增加的实验内容);(2)设计和验证实验包括保留实验内容的修改和新实验的设计(验证收录的实验、确定实验动物、药物剂量等)

2 结果及讨论

2.1 实验教材改革

根据药理学实验的特点及效果,把实验内容分为三大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实用性实验。

(1)验证性实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具有代表性的验证性实验见表1ㄢ

(2)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尽量参与实验的全过程[1],是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一种改革方法,也是实现培养创新、创造、创业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实验教材的编写中增加了设计性实验(见表2)。每次实验课前,教师提前把实验项目告诉学生,并由教师提出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和实验提供的药品、仪器等,让学生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提出操作注意事项等。学生在写实验设计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会学会分析和思考。这样学生既加深、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学会了科研性思维方法[2]。

(3)如今药学专业的绝大部分学生会到医院和药房就业,为了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使其适应市场需要,我们在药理学实验教材中大比例增加了实用性实验(见表3)ㄢ

(1) 药物说明书的阅读与解释。由于医疗制度的改革,许多人在患小病时都自行到药店购药,他们在使用药物时一般都依赖于药物说明书。药物说明书的用语过于专业,令一般的购药者难以理解。因此,要让药学专业学生具有阅读药物说明书的能力,熟悉药物说明书的基本格式,对过于专业的说法能给予补充和解释。例如,一些抗菌素的说明书只标明“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疾病”而未列出具体适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向患者作进一步说明;一些药品说明书只用mg、g或U表示用量单位,学生在必要时需将其换算成通俗易懂的单位介绍给患者;对于“儿童用量酌减”的不规范说明,学生就需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患者推算用量。此外,一些进口药品没有配备中文说明书,学生还应进行英语常用专业词汇的学习,达到能对其进行基本阅读理解的程度。

(2) 书写药历的训练。药历是以药物治疗为中心的技术档案,亦是进行医疗决策的依据,在当今实行的医疗改革中,它还可作为向单位及保险公司报销费用的参考依据。药学专业的学生亦应学会书写药历。

(3) 发药后交待的训练。配药后发药,多数人认为药剂师的工作已完成,但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环,就是发药后的交待工作。由于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社会的药房,要想让购药者得到满意的服务,使其合理、放心地用药,就应训练学生做好发药后的交待工作,这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表4为硝酸甘油发药后交待的具体事项。

(4) 对特殊人群用药分析的训练。在病例用药分析中,以往多将重点放在药物方面,对于用药设计则往往忽视。特殊人群,如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老人和小儿等在用药时就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几乎所有药物均可通过血浆-乳汁屏障,因此若小儿连续通过乳汁摄取药物,可能会对其身体产生影响和危害,尤其对肝、肾等脏器发育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则更易产生毒副作用。又如,老年人代谢功能减退,血浆蛋白含量下降,与药物的结合力降低,同样剂量的药物可能造成老年人血中游离型药物的浓度增高、药物蓄积等。故在病例用药设计时应当考虑这些人群,让学生进行全面的讨论与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特殊人群用药。

2.2 实验教学效果调查结果

实验内容调整后,对2006级高职药学专业的9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实验内容组成(验证性实验占56%,设计性实验占19%,实用性实验占25%)的合理程度及调整后实验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帮助作用(见表5)。由此可见,在调整后实验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通过对调整后实验内容的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对实验课的兴趣,激发了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为其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问题及策略

3.1 问题

对实验教材进行改革,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在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过程中,体现出学生基础不扎实,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实验的积极性不高。

3.2 策略

教师应不断完善实验考核方法;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基础实验的多媒体课件内容;对于一般性验证性实验,要充分利用电视教学、多媒体动画模拟实验等不同形式,在节约动物和时间的同时,使学生了解更多实验方法,开阔视野,启发思维,增加学生的练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3];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和诱导学生,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4]。

4 意义和应用前景

通过对药理学实验指导与报告的优化和重组,可以提高药理学实验教材的应用水平,改进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增强实验设计的实用性,把药理学的实用性更多地渗透到药理学的教学之中,使药理学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和培养严谨求实的作风。但囿于时间和水平,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况且教与学是一个相长的过程,只有两者不断互动,才能得到真正的完善,因此期待同行、专家和学生能给予积极的指导与反馈。

参考文献

[1]张泽, 刘永信, 周润景, 等.优化实践教学计划加强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4 (9) :13~15.

[2]田健, 尹祥敏.新型药理学教学模式的创建与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6 (9) :812~813.

[3]乔利平, 刘云章.21世纪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3, 2 (4) :26~28.

药学专业药理学 第5篇

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姚干,王允,江怀仲,闫光凡,刘圣蓉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重庆 南岸 400065)

摘要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和药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应用技术学科,药理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针对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弊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增加学生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和时间,给学生提供和创造自主选择实验题目和内容的空间,增加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Study On Parctice And Reform In Pharmac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Of

Pharmacy Specialty YAO Gan,WANG Yun,JIANG Huai-zhong,YAN Guang-fan,LIU Sheng-rong(College of Bioinformation,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

Abstract:Pharmacology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for pharmacy students.The

experiments par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education of pharmacology,while the pharmacology experiments education presently can not adapt the need of working.In our practice,we explored a new way of pharmacology experiments education by changing the identification into creativeness and systematicness.As the result, we found the reform was successful i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of students.Key words:Pharmacology experiments;Reform;Innovation

药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提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观察、搜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综合科学素养,为今后独立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 现行药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有实验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的重复操作为主,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实验教材+教师讲解+学生操作+实验报告”的单一模式,由教师设计准备,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和演示,按部就班地根据程序操作,对学生思维的启迪较少,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自主思考实验内容,从而无法达到真正参与实验的目的[1]。这样的实验过程对学生而言,从教学手段方面来讲不生动,从知识掌握方面来讲不全面,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药理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编号:2008ZDKC16)作者简介:姚干(1970-),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及中药新药研究。Tel:023-62471286,E-mail:cdyaogan@sina.com 文档

文档

从科研能力方面来讲不深入,从思考问题方面来讲不主动,无法达到新时期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目的的要求,从而难以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药学人才。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必要积极开展药理学实验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探索和改革。2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的方法

为突破药理学传统实验内容对人才培养的束缚,我们在广泛调研学生意见的基础之上,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改革方案。在维持原有实验教学学时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实验内容进行增删重组,删除部分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将以往零散单一的实验内容重组构建成综合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强的创新实验,增加学生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和时间。改革后的创新实验涵盖了要求学生掌握的大部分基本技能,涉及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剂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包括了动物实验、免疫组化、光镜观察、RT-PCR、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多种先进的实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以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麻醉兔血压的影响实验为例介绍具体的实施方法。

2.1 提出问题,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

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实验目标:观察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并根据受体学说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要求学生掌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酚妥拉明、普萘洛尔、氯化乙酰胆碱和阿托品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常用剂量等基本性质,熟悉传出神经系统常见受体的种类和作用,并提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其次,教师提出指导意见,介绍有关资料。最后,学生自主查阅资料,除利用已有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外,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专业书籍,还可以登录学校网站,利用文献检索功能查阅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

2.2 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查阅、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要求学生独立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仪器、试剂及药品、注意事项等。要求每一个实验环节的方法要具体。在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时,应通过对比、分析,明确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让学生到现场熟悉实验室可能提供的试剂、药品和仪器,根据现有条件进一步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

2.3 完善实验方案

采用Seminar 教学法,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首先,每个实验小组由一名同学阐述本小组的实验方案。其次,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具体的实验环节进行讨论,找出既有合理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最后,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完善并最终确定实验方案。

2.4 完成实验操作

学生根据选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利用RM6240信号采集系统观察受试药物对麻醉兔血压和心率的影响,并适时记录关键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进文档

文档

行过多的干预和指导,只在必要时予以协助。在实验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明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加深学生对整个实验的理解力。

2.5 书写和点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书写和点评是实验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再认识再提高。实验报告按照一般科技论文的格式书写,明确实验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采用的实验方法,获得的实验结果,得到的实验结论。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应根据实验记录把握重点,将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并从理论与实验的结合上找答案作结论[2]。教师不仅仅根据实验的成功与否评分,还要根据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程度评判。教师点评的内容要抓重点有例子,以使学生铭记在心。

2.6 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模式,客观评价学生成绩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检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药理实验考核模式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而且实验教学成绩往往占总成绩的比例不高,导致学生轻视实验教学,时有部分学生抄袭实验报告和不认真做实验的现象。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动力,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我们扩大了实验教学成绩的考核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实验技能考核、平时成绩、考勤、综合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及多媒体制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3]。3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

本次实验课教学改革在我院药学专业2007级和2008级两个年级的学生共计95人中试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1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与传统教学活动相比,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活动难度和强度均明显增大,但学生积极性高、主动性增强,实验进展顺利,成功率很高,达到95%以上。从实验报告撰写情况来看,学生对实验内容、过程和结果都有深刻的理解和自主思考,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2 学生认可度高

参加本次改革的学生均经历过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通过亲身体会和比较,一致认为改革后的实验内容和方式较传统教学活动更适合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更符合现阶段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不仅综合性较强,而且能够很好地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3.3 明确了改革方向

通过改革实践我们确定了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改革方向。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促进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做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文档

文档

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为深化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由于认识到科研思维方法和能力要从本科实验时培养,我们对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经过改革的实验课程教学整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同时,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并从实验课学到更为实用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今后进一步完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践经验。

3.4 获得了宝贵经验

通过改革实践,我们构建了新的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突破了传统的“依葫芦画瓢”模式,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动脑、动手,允许失败和失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如动物麻醉剂量的确定等,对进一步完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4 结语

药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智能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实践的主要形式,应走出验证理论的模式,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以学生为主体,改革实验内容与考核方式,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增加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内容,将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于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新能力,对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有宽广的业务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总结,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增强对实验工作的组织驾驭能力,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培养学生,提高他(她)们的综合素质[4]。

参考文献:

[1] 孙培培,敖英,汪晖.药理学探索性实验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4):417-418.

中药学专业《药学英语》教学体会 第6篇

[关键词] 药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642;G2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31-0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教学阶段,并分别规定了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明确了专业英语教学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1]。但现在却普遍存在学生只重视基础英语的学习,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后,认为英语的学习已完事大吉,对于大学后期开设的专业英语课普遍重视不够的现象。笔者在多年从事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英语——《药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简要做以介绍。

1 教学内容的设置

1.1 注重传统与现代内容的结合

目前笔者采用自编教材进行授课,在教材的编写上,笔者选取了集专业性、科普性、实用性、趣味性的文章介绍给学生。考虑到中药学专业的特点,笔者选取的文章将传统中医药学内容与现代药学的内容等相结合:如在中医药部分笔者选取的文章有The Characters and Fun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里面重点介绍了Properties and Flavors of Drugs(四气五味),Actions of Lifting、Lowering、Floating and Sinking(升降沉浮)等以及有关The Processing of Drugs(中药炮制)与Dosage Forms of a Prescription(中药剂型)等内容。此外,笔者也选择了有关现代药学的文章,如Determinate Errors(测定误差)、Methods of Extraction and Isolation(提取分离方法)、What is pharmacognosy等(什么是生药学)[2]。

1.2 注重实用性

自编教材内容的编写中,将《美国药典》等作为主要参考资料,使学生既可以接触到严谨、精炼、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同时这部分内容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很好的补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笔者教材的编写和教授过程中,还有关于如何用英语写科研论文,介绍一些固定的格式和写法,有关外文专利知识的介绍以及说明书阅读等内容。

2 教学方法的采用

2.1 专业词汇教学

单词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使用者对于英语的应用程度,药学英语亦如此。专业词汇的学习虽然比较枯燥和单调,但许多药学专业词汇又多是合成词,由词缀、派生、复合等方式组成,通过教授一些构词法,能够帮助同学记忆。例如,pharma-(药的,药学的)是一个常见的词缀,通过它可以构成诸如像pharmaceutic(制药的)、pharmacology(药理学)、pharmacist(药剂师)等专业词汇。通过对构词法的领会,学生可以逐步举一反三,加深对单词的记忆。还可以采用诸如联想记忆法等方法,如physiological(生理的),联想到与此相关的pharmacological(药理的)、pathological(病理的)等词汇[3]。

2.2 开展互动式教学

以往一提到医学英语课,就会想到教师在课堂上逐句翻译课文,一个一个讲解单词,而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而开展互动式教学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完某一内容或章节的基本专业词汇后,由教师提出主题或问题,由多个学生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围绕主题或问题回答,回答不对或用词不妥的,由别的同学纠正或补充,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或分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教师提出主题或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各人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围绕主题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意见[4]。

2.3 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训练

由于专业英语课的学时数较少,因此专业英语能力的提高仅靠课堂时间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专业词汇需要靠平时学习积累,流畅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仅靠几篇范例或课文的学习就能完成的。教师必须对学生在自学方法上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使学生获得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向学生介绍各种常用辞书、词汇习得、记忆技巧、阅读能力练习要旨等,还包括向学生介绍学习资料的获得途径,包括相关的教科书等。还应根据学习内容相应地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阅读或翻译任务。

除以上几点体会外,笔者认为,除课堂教学外,应多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从事中医药对外交流的必要能力,以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艳.医学院校开设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及方法探究[J].医学信息,2007,30(3):403.

[2] 赵向奎.专科药学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高教论坛,2008,4:130.

[3] 邴照宇.高职药学专业英语实用教学之我见[J].药学教育,2008,24(1):39.

[4] 孙兆姝.浅谈中药专业英语教学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5(2):177.

(收稿日期:2012-02-17)

药学专业药理学 第7篇

关键词:药理学,课程建设,实践

药学专业作为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 在长期的中专教育期间积累了一定的办学基础, 但是学校升格以后, 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 为适应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高标准地开展课程建设, 对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因此, 我校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及系部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在教学计划调整的基础上, 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以创建药理学精品课程为目标, 结合药理学学科的发展, 从多方面对药理学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现将近几年来药理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 突出《药理学》作为药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 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规划, 结合我校课程建设状况, 以进一步提高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以培养“理论扎实, 动手能力强, 专业思想牢”人才为目标, 从客观实际出发, 充分借鉴省内外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 大胆创新, 突出特色, 使药理学课程建设进一步贴近社会, 贴近岗位,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医药产业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素

1. 修订教学大纲, 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作为课程教学的规范性指导文件, 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近年来, 随着药学事业发展和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 用人单住对从业药师业务素质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药理教研室在2007年根据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教学大纲, 实施一个周期后, 在2010年通过在医药行业开展了广泛调研, 了解各工作岗位对本门课程的要求后, 又进行了再修订, 将实验课的比例明显增加, 优化教学内容, 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 加强教材建设, 体现办学特色。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集中表现形式。尽管目前高职层次教材很多, 但大多都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 或是中专教材的延伸, 难于突出高职层次的办学要求。为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教研室抓住教育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万种教材建设项目的机会, 积极参与各类规划教材的编写。几年来, 作为主编、副主编、编者单位, 积极参与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的编写, 目前共编写或参编《药理学》教材3部, 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并选用杨宝峰主编《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豫清主编《新编药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等优秀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籍。在实验教材方面, 教研室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角度出发编写了《药学实验教材》, 融入了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加强了教学改革进程。

3. 优化教学内容, 适应专业层次教学需求。

学科在发展, 知识在更新, 教学内容必将与时俱进。药理教研室始终坚持“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 突出重点, 删繁就简, 优化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上, 教研室有计划选派教师到医院顶岗挂职锻炼, 把握临床用药最新进展, 并把教改研究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 收集临床典型病例引入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方面, 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间关系, 将临床少用或不用的“老药”删略不讲, 如巴比妥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呋喃类等仅让学生自学, 而临床多用且教材中介绍较少的药物予以重点讲授, 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万古霉素、磷霉素等, 以满足药学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

4. 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促进教学工作规范化。

为规范教学管理, 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新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教研室制定了关于课程建设和质量提高的系列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开学、期中和期末教学常规工作检查, 实现教学督导的常态化, 采取多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 有力地保障了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也促使课程建设系统化和规范化。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按照学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 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方式, 以打造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为目标, 加大投入加强队伍建设。近年来, 引进硕士研究生1名, 在职攻读硕士1名, 脱产攻读研究生1名, 选送1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复旦大学药学院学习, 选派8人次教师到全国参加短期培训学习。通过几年的努力, 目前药理教研室在编教师6人, 其中教授1人, 副教授2人, 讲师2人, 助教1人, 全部皆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 硕士学历教师3人。教研室教师经常互相听课, 取长补短, 团结协作、爱岗敬业,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广泛倾听学生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严格执行“以老带新”制度, 制订翔实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和培养记录,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6. 加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

(1) 理论教学的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2]。围绕打牢基础, 强化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 在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基础上, 广泛开展调研, 重新调整各章节教学时数, 根据需要适当取舍和整合教学内容, 使课程设置更精练、合理, 重点突出, 避免重复、遗漏, 又实现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衔接。在教学手段上, 选择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 以传统教学手段为辅, 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全套教学课件,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 实验课教学的改革。职业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点[3]。按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增加实验课时的比例的同时, 将实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使其包含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项目、综合性实验项目, 改变了原来的单纯动物验证性试验。另外, 根据药学专业学生近几年的就业去向, 在社会药房和医药公司从事药品销售的占较大比例, 在药理学实训项目中增加了用药推荐实训模块。实验教学采用“三阶段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为“三基”训练,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阶段为“综合性实验”训练, 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思维能力;第三阶段通过患者和药师的角色扮演, 开展用药推荐,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建立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

科学的成绩评价体系可引导学生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药理学学课程分为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 从三方面来综合测评学生成绩, 包括理论成绩占60%, 实验成绩占30%, 平时成绩占10%。理论成绩主要以考试的形式测试基本理论和常用药物的作用特点, 实验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实验报告的书写水平,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出勤等。通过综合性考核制度有利于实现素质化人才培养, 避免了用纯理论考试来检测学生能力的弊端。在考试中严格实行教考分离, 聘请省内外兄弟院校的药理学教师进行命题, 按照等效原则建立试题库, 每次考试从中抽取试题进行测试;每份试卷的试题要求难易度适中, 并覆盖教学大纲的各章节内容。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摸索, 现行的考试制度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成绩。

三、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 药理学课程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 制定了与高职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大纲, 进一步统一了授课计划, 制作了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多媒体课件, 编制了涵盖全程教学内容的试题库, 形成了常态化的教学监督管理机制, 《药理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药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基本实现了“教学内容和就业岗位相协调”的目标, 教学效果良好, 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几年保持在98%以上, 且专业对口率达80%以上, 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度高。实现了中专教学向专科教学的平稳过渡,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尽管我校的药理学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我们也认识到存在着诸多不足, 比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课程的CAI课件尚需更进一步完善, 距离国家级精品课程尚有很多的差距。药理教学团队将不断探索、创新与改革, 以解决上述问题, 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任亮, 康红钰, 等.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6) :124.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药学专业药理学 第8篇

面对21世纪医学科学及生命科学发展的严峻挑战, 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与有限的学时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从总体水平上看, 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 基本知识的掌握并不差, 但面对具体科学和实验问题缺乏自信, 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钻研精神,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活跃同学的思维, 改善学生实验条件, 加强专业外语教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二、药理学课程改革创新的策略

(一) 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广泛交流, 博采众长

教研室每周举办学术讨论会, 充分交流教学及实验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以及先进的经验和技术, 对理论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通过作专题讲座逐一攻克, 使教师专业基础知识功底深厚、涉面宽广。

2.建立科研启动基金

鼓励教师积极申请科研经费, 并组织课题申请小组, 群策群力, 共同提高申请的中标率, 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 将申请到的科研经费按一定比例提成, 奖励给课题负责人, 以此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3.给青年教师创造机会, 送出去培养深造

通过优先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出国访问进修, 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短期脱产深造, 参加国内外学术和教学研讨活动, 为他们成就事业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开阔视野, 提供各种机遇和条件,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二) 专业定位明确

药学专业岗位群必须具备大量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基于药学服务工作任务进行的药理学实训课程改革, 主要选取的项目多为药学工作中的实际应用项目, 明确了专业定位。

(三) 加强技能素质培养和提高

根据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标准, 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目标

依据药学专业工作岗位要求对药物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药品基本商品知识等理论知识广泛了解。

2.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处方审核与分析、用药指导、医药咨询、药品保健等相关药学职业技能, 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悟自得的能力, 具有继续学习和职业变化的能力以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素质目标

让学生树立“人民用药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意识, 培养其严谨、务实、科学的工作态度,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四)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理论和实践操作同步进行, 加强药学职业技能训练, 使学生提前接触实际工作岗位, 掌握所需的岗位技能, 更早、更好地适应岗位要求。

1.实训场所方面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该通过与药房药品公司合作, 建立全仿真药房门店作为实训基地, 建立与医院一致的门诊西药房, 营造了真实的工作环境, 强化了学生药学服务的技能。

2.实训方案设计实施

实训内容上选取以药学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为适用性、代表性原则、实训项目方向突出实用性。实训内容以模块化为主, 如用药指导方面选取了几种常见疾病的药物推介, 如感冒、消化性溃疡等, 处方分析则选取了医生开具常见的错误处方等。实训形式上根据药学高职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岗位的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采取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方式。实训教学中学生占主导地位, 完全让学生融入实际工作场景中, 扮演药学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 实践各项目的技能, 达到尽可能仿真要求。将原来验证性动物实验转变成针对学生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五) 评价体系

高职学院对内必须建和完善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按照标准逐条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考核, 全面反映教学成果。高职教学的实践教学还可以邀请企业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评价, 学校评价与企业考核相结合, 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全面反映教学成果。

三、结论

高职院校在药理学课程改革过程中, 应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真实性和职业性, 注重学生学习实训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一致性、课堂与实训场所的一体化, 并通过校企合作、校院合作来探索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基本可以达到工作岗位技能要求, 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张龙.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9) :149-151.

[2]张晋, 马庆发.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0 (1) :127-131.

[3]李金.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26-28.

药学专业药理学 第9篇

一、初探药理学教学内涵及现状

所谓药理学是指探究机体和相应药物两者之间内在作用规律特征的一种科学,药理学可以说是现今药学专业关键课程之一,更是药学和相应临床医学构建起紧密关系的重要桥梁,从药理学本质上讲具备丰富的内容,同时具备较宽的涵盖面以及较强理论性,坚持的是实践联合理论的教学原则,严格依据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规划,为了更快更好地提升药学专业实际人才质量,进而教学培养目标定在了依托于客观实际,将人才作为培养核心,并突出专业特色大胆创新,最终促使药理学建设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贴近,为专业人才更好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当前对于药理学该门课程所需要掌握知识内容较为复杂且多,却不具备较强系统性。简单来讲就是较多的知识必须在实际理解基础上才能够良好记忆,而对于具备薄弱基础药学专业相关学生而言无疑是加大了学习难度。以往在药理学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常常以课堂讲授为主,即教师在讲台中滔滔不绝地讲解枯燥的药理学相关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性将教师传授知识内化。随着当前教学改革日渐深入,此类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于当前课堂教学,仅将课堂中心建立在教师基础上并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教学评价展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针对药理学该种教学现状,需要专业教师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适应当前药学专业发展,进而在教改中有所改善。

二、探析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理学改革建议

(一)课程内容的良好优化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药学专业改革药理学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具体来讲:现今学科不断发展,而相应的学科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因此教学内容必须要随着课程予以相应调整。针对药理学而言其遵循的是实用以及够用教学原则,所谓实用就是知识内容能应用于实践,所谓够用就是回避不需要的内容,同时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实践和理论予以融合。药理学相关知识内容的关键在于重点知识突出,做到删繁就简,在设计相应课程内容方面更加需要紧随临床最新用药进展,如以往在药理学上往往关注代表药的实际知识内容增加,但是实际临床中无论是医院还是药店涉及代表药较少,而又常常忽略自学内容,如钙铁剂以及维生素和相应的消化呼吸系统药品内容知识,但是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内容则常常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因此药理学实际课程内容不仅仅是要参考教学大纲以及具体的教材,而且还需要真正将内容与时俱进,而与时俱进则需要将课程内容和临床用药相结合,把握药物新品种以及新剂型和相应的常用药动态,总结来讲药理学该门课程优化改革需要做到上述课程内容删繁就简以及与时俱进。

(二)教学方式的灵活应用

高职院校方面药学专业改革药理学除了需要从课程内容着手之外,还需要从教学方式上下工夫。因为课程内容是教学的依据,将其予以改革能够为药理学发展奠定前提条件,而教学方式则是课程内容得以深入学生心中的手段。如果这种知识传播手段较为单一,则即使课程内容多么与时俱进也难以被学生有效吸收,由此可见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而对药理学这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强调了灵活应用,需要创新并丰富教学方式,可以引入以下两种新型化教学手段:

1.趣味教学方式

曾经有心理专家指出情感是兴趣萌发源头,而兴趣更加能够调动行为,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往往有趣形象而又生动,相关教学语言更加能够唤起学生情感并激发起内在学习兴趣,而兴趣一旦被调动学习劲头也会更足,因此药理学相关教师可以针对难懂晦涩药理学原理,依托于幽默诙谐有趣教学语言予以传授,例如对于药品阿司匹林其实内在不良反应具体表现在瑞夷综合征以及胃肠道和相应的凝血障碍、水杨酸、过敏反应上,而这些不良反应完全可以应用生动形象的谐音来代替,这样学习记忆阿司匹林将更为简单且便于理解;再比如对于药物青霉素来讲药理作用可以实施歌诀理解记忆,“竞争菌体是转肽酶,粘肽合成受阻碍,过敏反应比较大,需要一问二试加观察”,趣味化歌诀将青霉素药理作用和相应的注意事项等予以涵盖,学生学习起来自然生动且积极性较大。

2.案例教学方式

所谓案例教学指的是能够依托于教学目标利用案例展开知识内容的讨论学习,促使学生加深案例理解,并将课堂知识深化。例如药理学教师在实际讲解有机磷农业相关中毒解救内容时就可以引入具体的中毒病例,在此过程中将学生划分为一个个小组,让小组讨论中毒症状以及药物作用机制,完全将课堂转交给学生,学生在小组讨论之中能够畅所欲言将自身的看法予以表达,最终形成小组统一的意见,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仅仅充当引导作用,如从问题的提出到总结各个小组答案并最终予以点评,均是建立在小组讨论基础上,而该种透过具体案例展开的小组教学将能够真正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也较程度上赋予了学生重要的主体性地位。当前药理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以探索和挖掘的方式,引入上述两种新型教学模式以丰富教学手段。

(三)教学团队的素质提升

一门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依托于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化,更加需要教学团队素质的良好提升。因为所有的课程均需要教师予以实际传授,而教师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知识讲授的有效性以及课堂效果,因此必须要对药理学整体教学团队进行素质拔高。具体来讲,药理学联系着临床医学以及基础医学,教师一方面需要肩负教师职能,另一方面也需要肩负药师以及医生职能,这样才能真正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并将知识授之于人。简单来讲,药理学优秀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学习,可以参加定期学校组织的教学培训班,也可以自行参加校园培训等,还需要经常性进行临床实践,通过网络途径对于药理学最新发展动态方向做到了解和把控。同时更要对新药研制以及最新用药资料进行不断研究,将自身药理学方面知识拓展以及更新。此外,教师还要掌握计算机方面教学技能,尤其是在当前多媒体良好教学背景下,教师依托于计算机方面技能能够促使教学效果提高,为更好胜任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分析可知,时代以及社会更新促使教育行业拥有了较大发展空间,针对高职院校而言也应该紧跟时代脚步,将药学专业相应药理学课程予以深入改革,因为药理学该门课程是药学专业重点课程之一,对其予以优化能够促使该专业具备较强实践性,能够为药学专业现今及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卫生医药体制的改革,药学事业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高职院校而言,药学专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药学人才的培养。因此作为药学专业重要课程的药理学,教学革新势在必行。基于此,就药理学实际教学内涵及现状着手分析,并对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改革药理学予以可行性建议,为药理学方面课程研究和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唐莎莎.药理学教学改革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影响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5(23):163-164.

[2]任亮,刘金宝,朱吾元,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方向课程体系现状与改革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4(1):9-10.

[3]李荣霏,刘志华.浅谈基于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理学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4(9):14-15.

药学专业药理学 第10篇

关键词:药理学,试卷分析,中药学专业

中药学专业是广西中医药大学招生最早的专业之一, 《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为其以后工作过程中不仅提供必要的药物方面的专业知识, 还可为其提供一定的新药开发思路。《药理学》是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 在现有比较局限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 考试无疑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 同时也可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高低, 通过试卷分析可以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为处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 笔者对广西中医药大学2010级中药学专业162名学生的《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 结论如下。

1 资料来源

2010级中药学专业的《药理学》理论教学课时数为48学时, 总人数为164人, 由教研室2名高年资教师授课, 期末考试试卷是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统一命题, 按照教学课时数统一分配各章节知识点所占分值, 自学内容部分的分值控制在5%以内, 试卷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后, 交由教务处考试中心统一安排和组织考试, 采取专人监考, 考生单人单桌且座位由监考老师随机安排, 阅卷由教研室组织, 采用流水作业, 集体阅卷, 试卷评阅标准依据事先制定的评卷标准和标准答案进行, 由专人复核阅卷情况后统分, 提交至教务处教学管理系统。由于旷考2人, 实际分析试卷数为162份。

本期考试卷共66题, 其中客观题 (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 50题, 分值50分;主观题 (包括名词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 16题, 分值50分;满分100分。试题结构比例见表1。

2 资料处理与统计

应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 将各题的编号、得分、答对情况和每个学生的成绩等项目录入计算机, 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公式进行统计处理, 计算均数、标准差、难度 (P) 和区分度 (D) 。主观题难度采用公式1计算;客观题难度采用公式2计算;试卷整体难度采用公式3计算;区分度采用公式4计算。计算公式及说明如下。

公式1:P=X/Y (X为该题的平均得分, Y为该题的满分值) ;

公式2:P=V/W (V为该题的答对人数, W为受测试人数) ;

公式3:试卷整体难度系数=平均分数/试卷满分。

公式4:D=PH—PL=2 (H—L) /N (将考试成绩由高向低依次排列, 从两端各取27%, 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PH为高分组难度指数, PL为为低分组难度指数, H为高分组答对人数, L为低分组答对人数, N为两组人数之和) 。

3 结果

3.1 成绩分布及分析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 平均成绩为75.10分, 标准差为10.84, 最低分32分, 最高分96分, 极差为64分, 各分数段频数分布见表2和图1。

3.2 试卷分析

本试卷难度系数 (P) 为0.75, 区分度 (D) 为0.26。

3.3 试题分析

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是评价出题质量的主要指标。难度系数中若P<0.4表明难度较大, 若0.40.7表明难度不大;区分度中若D<0.2则评价为差题, 若0.20.4则为优良。通过分析, 结果表明本试题难、中、易比例分别为28%, 48%, 24%;试题区分度差、一般、良好、优良的比例分别为21%, 37%, 33%, 9%。结果见表3和表4。

4 讨论

本次考试成绩呈偏态分布, 以75~85分的成绩居多, 平均分为75.10, 表明该专业《药理学》中上学习成绩的学生居多, 标准差为10.84, 说明成绩频数相对集中。

试题的区分度是试题质量分析的另一个主要指标[1], 与学生学习水平高低直接相关, 本试卷采用在分数分布两端中各选取27%作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分析。本试卷整体区分度为0.26, 而各题型区分度差、一般、良好、优良的比例分别为21%, 37%, 33%, 9%, 表明本试题的区分度较好, 基本能使对知识点掌握程度高低不同的学生在考分上拉开差距。

试题的难度是试题质量分析的一个数量指标[2], 与学生考试成绩有直接关系。采用极端分组法进行试题难度分析。一般认为, 一份出得好的试卷整体P值范围为0.5~0.7, 考试试题中难、中、易比例分配分别约为20%, 60%, 20%[3]。本试卷整体难度系数为0.75, 属难度适中试题, 难、中、易比例分别为28%, 48%, 24%, 基本上属于可接受范围。分析各相同难度系数的各题型还可发现客观题的难度稍大于主观题, 这样比例分配可能会导致学生过多重视记忆性的知识点, 而忽略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另外在客观题中, 多项选择题失分情况较严重,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 多项选择题的严格评分标准, 即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2) 多项选择题对握跨章节知识点融会贯通的要求高, 是试题难度较高的一类题型。

考试是评估课程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考试考核, 不仅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又能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及反馈, 得以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试卷命题是整个成绩考核工作的关键环节。提高命题质量, 使试题全面、客观、准确反映教与学的情况, 真正起到引导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作用。而评分的根本目的是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正确评价考试结果, 有效地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试卷质量分析检查, 从而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 及时发现、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 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新平, 刘存侠.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M].科学出版社, 2003.

[2]田考聪, 彭斌.试卷质量定量分析系统中的几个参数及其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 2004, 3 (4) :52-54.

药学专业药理学 第11篇

1 研究背景

1.1 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 药学专业毕业生以药厂、医院药房、药店、药品检验所等为主要就业方向, 从事药品生产、药品质量检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岗位。步入工作岗位后, 就要求学生具有药物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可方便其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又能够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既能够生产药品, 又能够进行药品质量检验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技能型药学专业人才。

较多的基础内容, 较差的针对性、实用性、选择性、灵活性和时代性, 较弱的专业服务功能是现行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技能型、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的需要。

1.2 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法是根据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按多元目标来系统整合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将复杂且相互交叉的课程结构划分成为若干个基本的教学模块, 之后将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教学内容重新组成数量不等的知识模块, 来实施教学活动。

在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时, 围绕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 打破常规的教学理论体系,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形成不同的教学单元模块[1], 是这种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所在。以应用型能力培养为导向是模块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2]。高职高专药理学属于应用型课程, 模块化教学模式适宜应用于药理学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 重视全面发展, 重视培养智能结构和思维品质,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提升其整体素质[3]。

2 药理学课程模块化体系构建的思想和达到的目标

2.1 模块化体系构建思想

这次课程目标的重新修订, 改变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和记忆, 理论脱离实际的旧课程体系, 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教案, 课程体系尤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理实并行、互动, 满足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需求[4]。

在课程定位、内容取舍、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和评价等方面要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其核心要点, 采用PBL教学法,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动手操作强, 能学以致用”;完善教材, 根据学生实际和岗位需求编写“校本课程”;增加实践课程,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构建模块化体系, 可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 成为以学生及其发展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

2.2 模块化体系达到的目标

药理学采用模块化教学, 预计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根据工作岗位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的分类, 广泛了解、熟悉或掌握常用药物的种类、品名、剂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相互作用及其单药或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

岗位能力目标:具备正确审核和分析处方并进行合理用药指导等的基本能力;具备初步用药咨询和宣教以及监测和报告ADR的能力;具备药品的生产、药品质量检测的能力;具备接受继续教育、职业提高和职业创新的能力。

职业素质目标:培养严谨、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 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安全用药意识, 培养良好职业意识和高度责任感的职业道德。

3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及体系

3.1 构建的原则

新的药理课程体系必须紧扣课程目标、合理取舍;在注重基础、贴近时代的原则下, 处理好细节的整合和舍弃。课程内容的选取要依据课程目标、依托原有的教材,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 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 将教学参考资料的合理成分, 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重新编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详略得当, 有所讲, 有所不讲。常用的、重点的药物要详细讲解, 不常用的略讲或不讲, 采用线上学习的方式, 提问、答疑来完成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要根据教材重点和课标要求,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有效整合和舍弃教学内容。

3.2 整合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

归纳总结药理学教学内容分为4个模块。

教学模块一:基础知识必修模块, 包括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药理学研究内容、药物体内过程。实验室规则、实验课前的预习、实验结果的记录、实验报告的书写、处方的组成、书写方法及意义。

教学模块二:岗位能力需求模块, 采用PBL教学法, 病例分析法等, 学习传统神经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内脏系统药物、化疗药物等, 临床常用药物剂型、品种、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在讲授各个章节内容时, 选用临床常用药物做动物实验, 观察现象, 寻找问题, 解决问题。用作用机制解决实验现象, 用药理作用指导临床应用, 收集患者用药反应, 总结归纳药物的不良反应。

教学模块三:前沿应用拓展模块适合于基础较好、求知欲较强的学生。以专题讲座形式进行, 选取与职业有关、较深的内容, 做专题讲座。

教学模块四:模拟练习和课间实践。利用校内的模拟药房和药店, 具有和实际工作相适应的柜台、货架、药品、广告、药品说明书等, 加强学生对药物分类、摆放、储存等练习。通过去药厂、药店、医院药房等实训基地, 让学生亲身体验工作环境, 在更为广泛的学习背景中观察、发现问题, 查找文献、药典, 解决问题, 在实践中加深对药物的分类、应用、不良反应等知识的理解, 药物商品名等知识的记忆。

4 模块化建设的教学团队

课程的模块化建设需要一支有能力、有活力、肯专研的教学团队, 基于药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模块化建设目前初具模型, 可借鉴的经验、案例较少。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做指导, 由该专业骨干教师主讲该课程, 并组织编写教学大纲、授课计划, 力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5 模块化教学的反思

通过加强药学专业《药理学》模块化建设, 可以根据岗位需求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更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技能等级水平, 学生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和适应实际工作岗位, 同时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在教学实践中, 要进一步强化课程模块设置的精细化程度, 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开发校内该专业课程, 切实发挥模块化教学法的作用,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是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中所进行的课程模块化教学的一些内容,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领域中值得探索的地方很多, 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创新, 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前瞻性。

参考文献

[1]蔡敬民.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以合肥学院为例[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2.

[2]章衡.应用型能力培养导向在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意义[J].科技风, 2014 (24) :185.

[3]李万岭.“模块教学思想”的研究与践行[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3 (28) :7-10.

上一篇:班主任的教育功能下一篇: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