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内容范文

2024-05-17

诗歌内容范文(精选11篇)

诗歌内容 第1篇

一、写景抒情

诗人往往通过描写景物, 营造一个特定的意境来抒发感情。清代李渔在《窥词管见》里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然二字亦分主客, 情为主, 景是客, 说景即是说情, 非借物遣怀, 即将人喻物, 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而实句句是情, 字字关情者。”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 诗人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或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 或以景结情, 以乐景衬哀情。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诗歌运用桂花、春山、月出、山鸟等自然景物, 创造出静谧的意境, 寓情于景, 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山涧景物的喜爱之情。韦应物《滁州西涧》、李华《春行即兴》、王勃《山中》、杜甫《登高》都属于这类诗歌。

二、思乡怀人

这类诗歌常借助于某些具有固定化内涵的意象 (如大雁、月亮、杨柳等) , 抒发了诗人思乡、怀人、念友之情。有写羁旅愁思的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 有思亲念友的 (苏轼《水调歌头》) , 有写边关乡思的 (范仲淹《渔家傲》、王昌龄《边塞》) , 有写闺中怀人的 (李清照《一剪梅》) 。理解了传统文化中意象的内涵, 诗歌蕴含的感情就能把握了。

三、托物言志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而采用象征、比兴的手法, 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常见的象征物有梅花、菊花、莲花、松柏、寒蝉等。鉴赏这类诗歌要辨明物的特征, 明确所要表达的主旨。比如梅花, 迎寒早开, 美丽脱俗, 诗词中梅花常是坚忍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象征, 是清高隐逸不随波逐流的智者。陆游曾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落梅》) ,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 出于众花之上, 他的《卜算子·咏梅》,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托梅寄志, 表现陆游性格孤高, 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四、忧国伤时

古代不少爱国诗人以天下为己任, 写出了许多忧国伤时之作, 尤其是战乱时期, 如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时期, 南宋偏安江南时期, 涌现了大批爱国诗人: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这类诗歌有抒发爱国情操, 表现民族气节的, 如《正气歌》《金陵驿》等;有歌颂边防将士誓死杀敌精神, 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 如《塞下曲》《从军行》等;有渴望结束战乱和平统一的,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有表达年老力衰仍想报效祖国的, 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有忧国伤时, 表达对国家命运前途担忧的, 如《题临安邸》等。理解这类诗歌要联系时代背景, 做到知人论世, 进而领悟作者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五、咏史怀古

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对古人、古事、古迹的描绘, 或借古讽今 (《过华清宫绝句》《台城》) , 或怀古伤己 (《蜀相》《念奴娇·赤壁怀古》) , 或发表某种感慨、观点 (《题乌江亭》《赤壁》《乌衣巷》) 。理解这类诗歌要联系写作背景, 弄清写作意图, 还要正确理解所运用的一些典故, 如理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就要联系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背景, 又要理解运用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典故的含义, 既表达了对统治者不思恢复失地的不满, 也表达了对统治者不重用自己的愤慨, 借古讽今, 又怀古伤己。

六、边塞诗

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 他们借诗歌或表现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 或表现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或表现自己报国杀敌的豪情壮志。理解这类诗歌要品味诗句的语气, 进而品味诗歌的思想内容。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但使”“不教”两个词语中, 可以看出作者对统治者用人不当的不满;他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表现的则是守边将士誓死杀敌的豪情, 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表现的则是守边将士思念家乡的感情。

七、临行送别

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情别恨, 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 或用以激励劝勉, 或借送别表现某种胸襟抱负的。把握这类诗歌要从情景两方面入手, 如柳永的《雨霖铃》开篇三句“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写别时之景, 点明了地点、季节, 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 融情入景, 暗寓别意。“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晓风残月。”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风景之清幽, 离愁之绵邈, 完全凝聚在画面中。

八、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 有的含而不露, 引人思考。著名的有朱熹的《泛舟》《观书有感》, 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 苏轼慨叹身在山中反不识山的真面目之时, 其实是识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真知灼见。是经过了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 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诸认识因而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 才悟到在山的某一局部时反而不识其真面目的事理。

当然诗歌从思想内容分还有其他类别, 如山水田园诗、爱情诗、闺怨诗、无题诗等, 很多诗歌的思想感情也不是单一的, 我们要因诗论诗, 因人论诗, 因事论诗, 不能随便套用某首诗的评价内容。我们在鉴赏时要认真体味, 仔细分析, 依据特定的诗、特定的作者、特定的时代作出特定的分析。

注释

1沈从文《长河·题记》开明书店1948年8月版:

2[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 1985.

3[2]金介莆, 符家钦.沈从文传[M].湖南文艺出版, 1992.

4[3]凌宇.沈从文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8.

5[4]朱光潜, 张允和.我所认识的沈从文[M].岳麓书社, 1986.

诗歌手抄报内容 第2篇

诗歌手抄报作品一

一、诗歌手抄报内容:甚么是绝句?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联句”,《文心雕龙·明诗》所谓“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唐宋两代,是中国经典诗歌的黄金时代,绝句风行于世,创作之繁华,名章佳什如同群芳争艳,美不胜收,可谓空前绝后。

二、诗歌手抄报内容:杜甫的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代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外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很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骚乱、揭穿统治者的丑陋行动,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堕入贫困失望的地步。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固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依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固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丢脸出杜甫的英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固然在世时名声实在不显赫,但后来申明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存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诗歌手抄报作品二,该幅诗歌手抄报内容有“春晓”、“天净沙.秋”等。诗歌手抄报作品三,该幅诗歌手抄报内容(第3页)有“诗经彩薇”、“春夜喜雨”等。

略论《文选》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3篇

关键词:萧统;《文选》诗歌;思想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029-02

萧统《文选》共录诗444首,这些诗(以下简称《选》诗)反映了从战国末年到梁代七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包含了复杂的思想内容。我们结合萧统的《选》诗分类,可将这些内容大致分成几方面:

一、讽谏说教,歌功颂德

宣扬儒家正统思想,为政治生活服务。萧统将西晋人束广微的六首《补亡诗》置于《选》诗之首,其中头两首(《南陔》、《白华》)纯属对孝道的宣扬。我们联系萧统的生活经历,发现这方面的诗歌被置于《选》诗首要位置并非偶然。萧统自幼受儒家道德观念熏陶,在母亲病重及去世期问,他“朝夕待疾,衣不解带。及薨,步从丧回宫,至殡,水浆不入口,每哭辄恸绝。”“自是至葬,日进麦粥一升。虽屡奉敕劝逼,日止一溢,不尝菜果之味。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每入朝,士庶见者莫不下泣。”显然是一个大孝子,从萧统的生活经历来看,他重视这两首《补亡诗》是理所当然的。

封建的孝道往往与忠君思想联系在一起。萧统本人就是一位集忠孝于一身的人物,“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东宫虽燕居内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宿被召当入,危坐达旦”。“忠”和“孝”,就是被萧统用这种可以说极端的方式自觉贯彻到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之中了。他选录西汉韦孟的《讽谏诗》就写出了作者对朝廷的赤胆忠心,可谓“谈经圣笔,亦不能删”。

明代诗人谢榛提出:“书孟诗,雅之变也;昭君歌,风之变也;三百篇后,二作得体。梁太子不取昭君,何哉?”《昭君歌》在藝术上的成就不亚于“韦孟诗”,萧统取韦孟而舍昭君,显然是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考虑。有“天下皆称仁”,“仁德素著”,之誉的萧统,把张华的《盛志诗》、颜延之《秋胡行》也编入了《文选》,它们大力鼓吹“仁义”、“礼教”,反映了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歌功颂德之诗,有些颂扬英雄人物的文治武功和道德情操,如谢灵运的《述祖德诗》;有的属应诏而作,一味恭维、赞美,言不由衷,如陆机兄弟在诗中都把白痴皇帝司马衷吹捧成一个盛世明君;也有些诗,如曹植《责躬诗》、《应诏诗》反映了他窘迫的生活处境。这些诗在歌功颂德之余,也暗含了对清明政治的憧憬和追求,在《选》诗中还是应占有一席之地的。

二、描写动荡现实,反映人民疾苦和统治阶级腐朽生活

这类诗数量虽不多,但它们或抨击时政,或抒发抱负,或倾诉不平,具有较高的思想意义。王粲《咏史诗》、曹植《三良诗》都取材于春秋时代子车氏三子为秦穆公殉葬的史事,表现出他们的仁政爱民思想。潘岳《关中诗》、王粲《七哀诗》(其一)写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陆机《从军行》写出征军人生活的艰辛,都给人深刻印象。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政治的腐败,社会的动乱,固然使人民滇沛流离,苦不堪言,但志士豪杰,应时而起,或中流击楫,逐鹿中原,或闻鸡起舞,扬名塞外,都希望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刘琨《扶风歌》、鲍照《出自蓟北门行》都写了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言之有味,掷地有声。曹植《白马篇》塑造了一位少年英雄形象——“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位少年为保卫边疆,骑着一匹白马,转战四方,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体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是这类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三、抒发壮志难酬的感叹,描写思念之情

鲍照《咏史》叙述上流社会“明星晨未稀,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的生活之后,对比自己“身世两相弃”的寂寞处境,不平之意,溢于言表。左思《咏史》(其二)也写了一个君子失意,小人得志的社会: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刘琨《重赠卢湛》末两句“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抒写功业未成的伤感和惆怅。欧阳建《临终诗》更是写得凄婉动人。

诗人们多抒发哀怨之气与他们的身世也是有关的。他们中虽有不少人出身显贵,但战火纷飞的社会却不能成为过安逸生活的庇护所。他们置身于风云变幻、如火如荼的斗争环境中,无法把握自身命运,往往历经坎坷,哀怨至深,结局悲惨:曹植后半生屡遭压迫,汲汲无欢,抑郁而终;阮籍终生潦倒,以酒浇愁;陆机、陆云成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牺牲品;左思出身寒门,不为当世所重,虽博学能文,但始终沉于下僚;谢灵运获罪被杀;谢眺下狱而死;郭璞、王赞、刘琨、卢谌、谢混、王僧达、欧阳建、殷仲文、范晔等人皆为当权者诛杀,鲍照死于乱军之中……,其中多少辛酸苦难,又怎能一语道尽。诗人们坎坷飘零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作品的总基调是抑郁深沉而非活泼明朗,是面对现实吟咏情性,而非远离尘世构筑富有浪漫色彩的理想世界。大量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民歌未被《文选》收录,使这一基调更加鲜明。

此外,曹操《短歌行》、张华《答何劭》、陆机《赠弟士龙》、潘岳《悼亡诗》、古乐府《伤歌行》、曹丕《燕歌行》等都抒写思念之情,真挚而沉痛,此类诗在《选》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四、描写游仙、隐逸、山水、田园生活

魏晋南北朝时代,佛、道两教很盛行,由佛道结合形成的玄学思想反映在文学领域,就出现了大量的玄言诗。刘勰说的“诗必柱下之旨归”就道出了这种情形。《文选》中王康琚的《反招隐诗》、陆机的《招隐诗》、何劭的《游仙诗》、孙楚的《征西官属送于涉阳侯作诗》等诗歌作品都流露出浓厚的老庄思想,反映出诗人的消极情趣。与之相适应地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游仙诗,在当时影响很大,但萧统仅象征性地收录何劭的一首,却收录郭璞《游仙诗》七首之多,他对“游仙”这类诗的态度可由此推想而知。郭璞《游仙诗》借“游仙”来咏怀,其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栖榛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他在《诗品·序》借“游仙”来抒发人生忧郁,反映了那个苦难时代人们的普遍心态,其思想成就非一般游仙诗所能比拟,这样的游仙诗实际上已突破了玄言诗的范围。

描写田园生活的杰出诗人是陶渊明。萧统曾专门作《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传》,对他推崇备至。陶渊明的诗歌,描写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非一般描写隐居生活的诗歌所能媲美。如《饮酒》(“结庐在人境”)表现出的那种清新、平淡、敦厚、淳朴、率真的生活气息,使人难以忘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摇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选》诗收录陶诗不多(只有八首),但所选录的诗歌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选》诗中那些模山范水、流连光景的诗歌,往往把高尚的情操寓于对山光水色的细致描绘之中。诗人们笔下的名山巨川,风姿绰约,秀美如画,给人美的享受。这方面诗歌的代表作有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他们的诗歌,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在用语上颇有讲究,确有自己的风韵,《选》诗选录较多。

总之,《选》诗的思想内容复杂多样。有些诗句深刻慨括了诗人们生活旅途中的真实感受,比如傅玄“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友长”(《杂诗》);曹摅“富贵他人台,贫贱亲戚离”(《感旧诗》);江淹“大厦须异才,廊庙非庸器”(《杂体诗》);就写得精深美妙,富于哲理成为《选》诗众多佳作的一部分。。清人宋征譬指出:“《选》诗,‘衣葛常衣寒,穴处识阴雨,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俱是格言。”但由于诗人们几乎都来自社会上层,阶级的束缚使他们囿于个人主义的小天地中,以个人为中心来抒情咏怀,少有忧国忧民的作品,反映的几乎都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有明显的局限性。另外,萧统主张文质并重,一些艺术上较有特色,但在思想内容上不符合他选录要求的作品,如为数众多的乐府民歌及一些风格艳丽的爱情诗均未收录,也影响了《选》诗思想的深度和内容的多样性。应该指出的是,《选》诗有辞藻华美的特点,但它所写的内容却比较庄重严肃,许多诗篇流露出的思想往往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联。这与萧统认为诗歌应“有助于风教”(《陶渊明集o序》)有很大关系。

参考文献:

[1]南史·萧统传[M].

[2]杨文生.杨慎诗话校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4.

[3]明·谢棒.四溟诗话[C]//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1145.

[4]粱书·萧统传[M].

[5]刘勰.文心雕龙·时序[M].

[6]钟螓.诗品[M].

[7]清·宋征壁.抱真堂诗话[C]//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17.

作者简介:张和群(1970-),男,福州市闽江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古代诗歌内容鉴赏的简单方法 第4篇

一、品标题

标题是一首诗的灵魂精髓, 是其内容的集中体现。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 单从标题看, 这里的“居”即居住, “山居”就是“居住的山中”, 而“秋”指季节“秋天”, “暝”是“晚”的意思, 所以这首诗的标题就很清楚的显示了诗人想要写的是山中秋天傍晚时间的景象。又如, 白居易的《卖炭翁》, 这里“翁”即“老人”, “卖炭翁”顾名思义就是写卖炭的老人的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标题简单明了告诉我们, 这首诗描绘的是望庐山瀑布时所见到的壮观景象。还有一些诗的标题在很多时候也会折射出作者的观点倾向。

二、观作者

纵观历史, 很多诗人诗风都较稳定, 苏东坡赞王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鲜明强烈的动感, 声音效果和形象和谐地融为一体。《山居秋暝》就是典型代表, 诗中景色优美恬淡, 形象深动, 让人回味向往。李贺素有“鬼才”之称, 最大的特色, 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上访天河、游月宫;下论古今、探鬼魅, 他的想象神奇瑰丽、旖旎绚烂 (部分语句套用自百度《百科名片----李贺》) 。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竟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北国八月飞雪之美, 使荒蛮雪封冰冻之地顿时变得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 寒冷的天气, 依依的离情别绪, 悠悠的思乡愁思, 在诗人的笔下都着染了绮丽豪放、浪漫乐观的异彩 (《部分语句套用自《百度知道----“岑参为何成为边塞诗人”》) , 所以他的边塞诗想象奇特, 豪迈奔放, 慷慨悲凉。

当然鉴赏诗歌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还要做到知人知世, 所谓“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 了解他们的生平, 知道他们的经历, 有关他们的史实, 甚至他们的创作风格。“知世”就是在鉴赏诗歌时要结合作者的生活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世事去对内容了解。因为每位诗人都生活在一定时代, 那个时代很自然都会在他们身上打上烙印, 因而诗人生活的年代、心境、遭遇不一样, 其创作风格也就迥然不同。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想要抒发的情感都会诉诸于他们的诗作中。李白生活在经济文化都很繁盛的盛唐, 当时社会稳定, 国富民强, 所以他的诗豪放不羁, 有“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壮;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之时, 尤其是安史之乱后, 民不聊生, 他所深切感受道的世间处处是“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所以他的诗作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同是一个人, 李清照, 南渡前, 生活优裕, 妻唱夫和, 这一时期她的诗作清新活泼, 节奏明快, 有“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的闲暇和喜悦, 而南渡后, 国破家亡, 她的词风就变得“凄凄惨惨戚戚”, 进而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它晚来风急”, 词风含蓄深沉、凄凉飘零。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 一生“位卑未敢忘忧国”, 他的诗作则更多表现的是要收复失地的理想, 在《示儿》一诗中还不忘告诫子女“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勿忘告乃翁”。司马光的《客中初夏》:“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 唯有葵花向日倾”。如果把这首诗单纯地理解为一首写景诗那就错了, 只有结合作者写这首诗时的背景, 当时宋神宗推行新法打算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 司马光虽坚决推辞, 但对皇上忠心耿耿, 这首诗就表明了他的心迹, 告诉人们他不是随风飘忽不定的柳絮, 而是时时向阳的葵花。由此看来, 在品标题的基础上, 适时通过对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了解把握, 所读之诗的内容在心中就大致有底了。

三、析内容

鉴赏诗作正文时, 不妨这样:第一步:疏通文字。也就是说首先从字面上, 用翻译文言文把单音节词用双音节展开的方法, 用意译的方法, 给每句话润色, 使它形象、丰满、生动起来, 这种疏通文字的方法通常要与文尾的附加注释结合起来一起完成, 因为注释中往往会对文中关键字、生僻字、关键句子作必要阐释, 这都有助于我们对诗文内容的了解。如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从字面上不难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在一个夜晚, 诗中主人钓鱼回家, 船也懒得去栓, 因为这时候, 江村月亮已即将落山, 这里的“堪眠”指月亮即将落山, 犹如人要睡觉一样。一夜的捕捞, 人显得太太疲劳, 就放放心心睡上一觉吧, 纵然一夜江风要把船儿吹走, 最多也只是吹到长满芦花的浅水边。这首诗“不系船”是全诗的诗眼, 表明归钓后的那份懒懒的闲散的好心情。这首诗只是短短的四句话21个字, 我们用意译把每句话展开, 给每句话润色, 再调整一些语序, 那它的内容不是非常清晰明了了吗?所以疏通文字是我们鉴赏诗歌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二步:把握诗中意象。意象即意中之象, 也就是一首诗中所描绘的形象。在疏通文字后, 这首诗写了什么时间, 哪些人, 哪些事, 哪些景, 抒了什么情, 揭示了什么理, 我们心中都会有底了, 当然这一切也还可以通过诗中意象去把握。诗歌意象很多都有它共通之处。“杨柳”在古诗中往往有惜别怀远之意,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诗人以“宫墙柳”暗喻唐琬, 抒发两人离别后再度相见甚难, 可望而不可即的悲伤。

四、悟注解

美育,中学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5篇

关键词:美育 中国诗歌 教学 内容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239-01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首先阐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陈述在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感知——理解——鉴赏——创造”。学生在直觉中感知审美;在理解中引发与作者情感的融合;在鉴赏中再现拓展审美。然后正确引导学生去审美。同时还要注重运用一系列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当然为教学提供优越的条件,而触发学生审美的情感,让其做到声情并茂也缺一不可,因而朗读这一教学方法是永远不会落后的。

1、“感受-了解-欣赏-创新”是养成审美能力的必由之路

在美育的教学中,学习的一方在用心感受审美,在思考把自己的感受与作者情感达到融会贯通,在鉴别中再度展现审美,最后在审视美丽的创新中达成理解与情感的升华。

1.1在直觉中感受审美

大家对事物的认知,都是把感觉事物做为开端。优秀的语文题材是写作者感知人民生活的结果,炫丽多姿的外部世界是作家感受的非间接目标和创作的一大源头。从另一角度看,感觉又是美丽状态的门户。审美一定要有某个对象当作外来刺激,主要借助感受才可以升华出美感。在文学的欣赏和鉴别里,主要个体一定要借助感受与审视对象发生关联,才能制造出美感。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大化把学生的视、听觉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唤起学生感知审美的能力。讲授《三峡》一文时,因为学生中绝大部分没有去过三峡,所以为了唤起学生对美的感知与唤醒其热爱大自然与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本人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聆听配乐朗读,欣赏三峡风VCD,从听觉和视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境和丰富其感受。并以此为基础,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学生的生活经历,启发他们的想象。

1.2在审美中激发情感共鸣

教育的功能就是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以透过感性认识理性,从而把握问题的实质,只用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在字里行间里读懂作者的真实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之产生共鸣。从事教学工作,经常会遇到一些优美的文字,要把好的文章选择出来,引导大家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思考,比如老舍的文章《济南的冬天》讲课时,笔者就会把文章里面精彩的语言“济南城……暖和舒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拿出来,慢慢的读给大家听,让学生进入情境,理解文章含义、感受作者独特的魅力也就顺理成章了。

2、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常用方法与途径

2.1让学生通过审美教学,最终学会独立审美

独立审美是美育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所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激励就显得弥足珍贵,教师的讲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自学更是对教学效果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学相长说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为所有能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学习,基本都是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方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适合合作学习这样的模式,对于学习新知识是如此,对于领悟“美”的真谛也是如此,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传统的教学都是简单的“授--受”的转换,教师只管宣扬自己的观念和主张,学生只管被动的接受,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学效果差。

2.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审美情操

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带有很多的科技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和工具层出不穷,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机,认真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在课件制作中,都要充分运用录像机、投影仪、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将声、图、信息以多样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起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增强审美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真正的走入文章深入,去体会作者情感的波澜,愉快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要重视自身形象。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处处注重自身修养,从穿戴,到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做到模范,板书要书写规范,美观大方,朗读用语规范,带有感情,语言艺术运用充分,风趣幽默,以身示范。尤其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一定要加强,因为一个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势必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教师一定要站在为学生负责的高度,塑造自身,带动群体,以真善美的形象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第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熏陶,也要延伸到课堂之外,进行良好的课外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涯很漫长也很短暂,要充分利用课内课外两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理论是实践结合,美学与文学结合,在文字的激扬当中,更加深刻的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进而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诗歌翻译中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第6篇

在讨论诗歌翻译的形式与内容关系时, 必须首先深入把握诗歌这一概念的含义。关于诗, 刘辰诞等人有如下定义 :“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或者是这两者的结合。它也许依靠固定数目的音节, 像日本徘句、中国的旧体诗那样。按照性质, 诗可以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按照体裁, 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按是否押韵, 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刘晨诞等 , 206) 从刘晨诞等人对诗歌的定义可以看到, 作为诗歌两大组成部分的内容和形式, 在诗歌这个系统中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说,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既要关注原诗形式上的特点并将其完整充分地表达出来, 还要注意内容和思想的传递以及意象的重构。

除了要明确诗歌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所具有的含义和特点, 译者还要注意从具体层面关注诗歌翻译所要考虑的问题和达到的要求。作为一个整体, 诗歌包括几个具体层面 :词句, 诗节和篇章。在词句这一层面, 诗歌的翻译需要注重词句的选取和提炼 ;在诗节层面, 翻译则必须体现原诗的意象等 ;在篇章层面, 诗歌的翻译就要求译者能够有全局观念, 传达原诗的主题和思想。在英诗翻译中, 对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而与诗歌的组成部分相对应, 诗歌翻译的对等包括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对等两个方面。翻译方面的对等自然不是要求译者追求字字忠实原文, 不做任何词序或语序的改变 ;但是, 在整体思想风格上, 译诗却应当保留原诗的特点。换言之, 诗歌的翻译在传达诗歌风格思想同时, 还要追求和原诗形式方面的对等。比如, 如果是无韵诗 (free verse) , 就不要翻译成律诗 ;如果是十四行诗 (sonnet) , 就不要译成二十行。从内容方面来讲, 传递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同时, 作为文学翻译一个组成部分的英诗翻译, 同样需要关注的是诗歌的形式。

内容与形式要达到具体、真正的统一, 要求翻译工作者能够从功能对等和意义对等两个不同的方面达到要求。而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译者必须在平时的翻译实践中多下工夫。从功能方面看, 译诗是否应当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要参照原诗是否符合源语的相应规范 ;在意义方面, 则应当尽量传达原诗精神, 达到“神似”。虽然原诗和译诗在受众的时代、文化背景等方面差异可能性极大, 但既然同是读者, 就会对诗性有着类似的期待, 同时认知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不同。即使一首诗歌在形式上大胆新奇, 超出常规, 只要诗歌的译者能够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尽量传达诗歌的含义, 译入语读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也能够理解进而欣赏这种新形式。更何况, 作为诗歌语言, 它本身就享有诗的破格自由。如Wallace Stevens的一首诗Anecdote of the Jar的第一句

I placed a jar in Tennessee,

And round it was, upon a hill.

可以看到, 该句第二个分句语序颠倒了, 形容词round被放在了开头, 与全诗其他句子相比显得与众不同。细究起来, 可以看到作者是为了要强调瓶子圆的形状, 给后文铺垫。为了完整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以及突显诗歌风格, 诗人往往会破格组织语言, 如语序颠倒、大小写、拼写等各种手段。所以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充分关注诗人的遣词造句并在转换中体现这一特点。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切忌生搬硬套, 但也不可天马行空, 不考虑原诗的形式和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还要注意自己对诗歌的态度问题。有些译者往往用心良苦, 为译入语的受众考虑而擅自将原诗的形式乃至内容、思想作较大乃至根本性的改变。这样的主观愿望很好, 却极有可能扭曲原诗的本来面目。这种情况下, 即便译者正确领会了原作者所要传达的审美感觉, 也在事实上剥夺了读者自由理解作品、独立进行审美体悟的权利。因此奈达 (Nida) 说过, “译者不能随意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原文和译文, ”而“应该努力保留这种形式特征, 以便反映原文中潜在的诗学价值。” (Nida, 154-155) 否则, 作者原汁原味的鲜活意义就会在译者的意义破解中消失殆尽。

好的英语诗歌都是形式和内容辩证统一的典范。作为在东西方之间承担交流重任的“中介”, 翻译工作者应当在翻译实践中秉承对等原则, 尽力兼顾原诗和译诗歌格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统一, 以使原诗中的内涵和精华在翻译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

摘要:自鸦片战争以来, 国人开始积极翻译西学, 而翻译中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问题也受到关注和讨论。本文通过对诗的定义的把握, 认为要从意义对等和功能对等两个方面达到原诗与译诗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形式与内容,意义对等,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刘辰诞, 方杰, 刘保安:《西方文学术语词典》[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6年。

[2]王德春, 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3]王东风:有标记连贯与小说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以意识流小说Ulysses的翻译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5) :303-308页。

试析真德秀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7篇

四部丛刊本《西山集》收真德秀诗1卷,另有帖子词等,共150余首,《全宋诗》本西山诗另有辑佚诗8首,《全宋诗订补》又有辑补诗2首,共计160余首。真德秀的诗歌内容多样,主要有送别诗、题诗、赠诗、行旅诗等。

一、送别诗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真德秀的诗歌中含有不少的送别诗 , 如《送曹晋伯令尹之官》、《送呈定夫西归》、《送裘司直得请西归》等等。真德秀的送别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每首送别诗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例如在《送曹晋伯令尹之官》中“原布中和政,毋怀忿疾心。归田当有日,好听宓生琴。”勉励友人应提高自身修养,努力当好百姓的父母官。在《别汤升伯》中“我如潦尽寒潭水,君似天空明月秋。夜雨几时重话旧,故人闻早共归休。临岐赠别无他祝,莫忘邹陈为国忧。”既有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有对友人的勉励之意,可谓情深意长。

二、题诗

题诗是指就一事一物、一树一画等,抒发自己的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在真德秀的诗歌中,题诗也占了不少的比重。如《题湖山清隐》、《题金山》、《题来青馆》、《题李立父高远楼》、《题南岳》、《题全氏三桂堂》、《题隐者苏翁事迹》等。

从真德秀的题诗中,我们可以追寻这位理学大儒曾经的足迹和他的思想。如《题来青馆》“客梦成时夜向阑,幽泉挟雨响潺潺。清魂便觉超尘世,何况真栖岩石间。”写出来青馆环境的优雅,主人的超凡脱俗。再如《题全氏三桂堂》中“劲节松可友,孤芳梅谓兄。丁宁命诸郎,我岂贪浮名。爱此臭味同,故以书吾楹。尔曹方茂学,志取宫袍青。”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梅花代表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的形象 ;松枝傲骨峥嵘,且四季常青,历严冬而不衰,象征坚贞高洁。诗人以松为友、以梅为兄,写出诗人对高洁志向的向往。

三、赠诗

赠诗即真德秀赠予亲友的诗歌。在这类诗作中,诗人一般会回眸往昔与亲友的交往点滴,饱含诗人对亲友的深情,以及对亲友的祝福。如《贺外舅转官》、《泉州贡闱庆成》、《赠叶子仁》、《赠张童子》等。在《贺外舅转官》中“黄山桃李闹春风,曾见先生化育中。经界力行师孟子,井田有意复周公。几年凋俗成佳邑,一旦新纶赏旧功。明主已知材智美,渭川行起钓璜翁。”在这首诗中,真德秀叙说外舅力行孟子、有意复周公,表达对外舅才智的赞赏之情和对外舅转官的祝贺之意,可谓浓浓深情溢于言表。

古人曾云 :“难莫难于寿词”。因此有人视此为畏途,然而 , 真德秀对这一领域却情有独钟。在真德秀赠诗中 , 从题序中标明“祝寿”“庆诞辰”“生日”等字样的“祝寿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如《寿杨苏父》(共有三首)、《寿陈宰昉》、《寿外舅杨开国》《志道生日为诗勉之》等,真德秀通过诗歌这一文学样式表达对亲友的生日祝福,于平常生活中凝练诗意之心。

四、行旅诗

真德秀的行旅诗,描述了他游览山水间的所见所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如《舞鹤亭歌》、《新桥行》、《挹仙亭》、《游上天竺》等。在《游上天竺》中“事事不可了,还须入此山。遥寻黄叶路,迥出白云间。沦茗止烦渴,谈空得笑间。飘飘有余兴,归去掩柴关”描述诗人游览山水时的沿途所见所感,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游鼓山》中,真德秀以诗人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气魄宏大的鼓山图景 :“迟明陟危亭,云涛渺空虚。烟霏倏开阖,峰峦时有无。伟哉此绝观,雄压东南隅。苍崖万仞立,四面环琼琚。翠木巧蔽亏,亭午清阴敷。”诗歌末尾,诗人不由感慨“愿言祝同社,著力相携扶。禅伯亦可人,新结峰顶庐。老我故倦游,轩冕非所娱。会须脱尘韈,来依懒瓒居。”

五、结语

浅析杜审言诗歌题材内容的新变 第8篇

文学发展到南朝, 诗歌开始讲求声律和对偶, 注重语言的形式美和音乐美。初唐的诗坛, 承六朝余音, 诗风依然轻靡华艳。到高宗、武后时期, 才开始逐渐发生变化。一方面, “梁陈宫掖之风”余烬未灭, 另一方面, 一些诗人已有意识地以汉魏风骨来矫正六朝的“采丽竞繁”。 (1)

杜审言的诗作多成于应制之作仍盛的武后执政时期。杜审言不拘成规, 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进作品, 或发愤懑之情, 或抒失意之感, 于“文章四友”之中, 风格清新, 较少浮靡之气。明代的陆时雍颇有见地地精当评论道:“杜审言浑厚有余。” (2) 闻一多先生更肯定他已转变为纯粹的唐代诗风。

杜审言作品虽存不多, 但在题材内容上颇有拓展和创新, 形成了卓立于初唐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唐至清, 诗评家一直都很重视杜审言的诗歌成就, 把他当做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来研究。纵观杜审言现存之作, 其中, 应制诗九首, 边塞送别诗八首, 山水诗十七首, 伤怀之作九首。下文便以上述四个类型分而论之。

二、阿谀迎奉之声中的异调

宫廷诗发展至初唐, 在题材、辞藻和结构方面都形成固定的规范和程式。一般而言, 以典故为喻, 以丽藻为言, 其内容不外乎是称颂帝王功德, 讴歌升平景象, 多粉饰太平之词而缺乏真实情感。杜审言作为宫廷诗人, 又身处王朝繁盛之际, 奉命写作一些应制之作, 是其工作与职责使然。

杜审言的应制诗占现存作品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 纵然也涉及陪幸侍宴、扈从出游等内容, 但较之其他宫廷诗作, 立意新颖深刻, 语言也清新活泼, 通俗易懂。其原因有二。一方面, 杜审言傲岸不羁, 对宫廷诗虚伪、阿谀的格调多有不满, 甚至有意采取保留、远离的态度。另一方面, 杜审言因贬官流放, 能接触到广大中下层的社会和人民, 很好地汲取民间通俗诗风的营养, 即使是应制之诗, 也充满着异调新声。如《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一年衔别怨, 七夕始言归。敛泪开星靥, 微步动云衣。天迥兔欲落, 河旷鹊停飞。那堪尽此夜, 复往弄残机。

全诗以织女情感变化为主线, 缓缓展开, 贯穿始终。“一年衔别怨, 七夕始言归”, 是望穿秋水地等待之后, 夙愿实现之际的期盼与兴奋。“星靥”、“云衣”生动地勾勒出织女的神态、表情, 把织女轻盈婀娜的体态和渺渺天际的神秘描绘得活灵活现。颈联是景物描写, 突破了传统七夕之作中喜鹊搭桥, 明月相随的场景, “兔欲落”、“鹊停飞”表达一种无奈的悲凉。融情于景中, 情感更显真切。尾联把伤感的气氛进一步烘托、升华, 既写牛郎织女隔河遥望的煎熬落寞, 又感自己一生的失意愁苦。诗虽为侍宴而作, 但不写宴会盛况, 而是借题抒情, 展现出诗人真情与骨力。再如《宿羽亭侍宴应制》:

步辇千门出, 离宫二月开。风光新柳报, 宴赏落花催。碧水摇云阁, 青山绕吹台。圣情留晚兴, 歌管送余杯。

该诗以叙事的方式展开, 描写宴会的环境和过程。首联开门见山地交代宴会的时间、地点。中间两联是景物描写, “新柳”、“落花”、“碧水”、“青山”分别用了“报”、“催”、“摇”、“绕”四个动词进行修饰, 被赋予了生命的力量, 以一种运动的状态呈现出来。而且, 颔联为倒装句式, 颈联为正常句式, 一正一反两联, 表现出语式、节奏的多变, 与景物的动感相互照应。尾联两句, 诗人抒发了宴会结束时意犹未尽的兴致和恋恋不舍的心情, 以契合诗歌的主旨。全诗格调高雅、意境开阔, 不用华辞艳藻, 充满盎然的生机。诗人陶醉于春日的和煦温暖与江山的多娇妩媚, 表现了极为真实的情感。景中有情, 情中寓景, 打破了前人应制诗中情景隔离的生硬模式, 为宫廷诗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三、昂壮雄吟的边塞送别

边塞送别诗是与边疆、离别关系密切的诗作。多有高亢之声, 而无低泣之音。初唐, 边塞战争不断, 不少文人怀抱远大理想慷慨赴边, 寻求报国立功的机会。杜审言身处初唐后期, 又曾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渴望以满腔热血报效朝廷, 极其关心边事与战争。

杜审言的边塞送别诗超出了一般送别诗仅叙个人情谊的狭小范围, 多了边塞之作的慷慨激昂和壮志雄怀, 又于传统写将士乡愁、思妇离恨的边塞诗中融入个人的际遇与对事业的追求, 呈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如《送和西蕃使》:

使出凤凰池, 京师阳春晚。圣朝尚边策, 诏谕兵戈偃。拜手明光殿, 摇心上林苑。种落逾青羌, 关山度赤坂。疆场及无事, 雅歌而餐饭。宁独锡和戎, 更当封定远。

此为公元678年在长安送娄师德而作。气势雄浑厚重, 语言朴质无华。“圣朝尚边策, 诏谕兵戈偃”, 立现泱泱帝国的神威霸气。“拜手明光殿, 摇心上林苑”, 简单的拜别场景, 使者身负军国大事, 沉重却高尚的使命感昭然若见。后三联是诗人大胆、丰富的联想, 从战场上的大捷、胜利后的庆宴到朝廷的嘉奖。虽时空跨度大, 但衔接紧密, 一以贯之。诗人的艳羡之情也于诗中有所体现, 他外露又婉转地表达了其渴望为国征战戍边, 尽忠效力, 以求取仕途康庄的情感。“更当封定远”, 又岂知不是作者自己的祈愿呢, 同时这也是有唐一代大众士子们的共同心声。又如《送崔融》:

君王行出将, 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 军麾动洛城。旌旗朝朔气, 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扫, 秋风古北平。

此为诗人696年在洛阳送崔融随武三思东征契丹时所作。首联点题, 后三联为军容战况的描写。“祖帐连河阙, 军麾动洛城”, 颇有一种铺天盖地、浩荡壮阔的气势, 有着咄咄逼人的气象。“坐觉烟尘扫, 秋风古北平”, 表达了诗人对战事旗开得胜, 大军凯旋的美好愿望。诗中描述了“关山朔气”、“戎衣羌笛”这些塞外疆场特有的自然景象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 抒写了将士们杀敌报国、保卫边疆的豪迈情怀与昂扬斗志。该诗格调雄健、场面宏大、笔力雄健。诗人将时代精神和风貌, 寓于严整凝练的五律体中, 开盛唐边塞诗慷慨宏吟诗风之先河, 对后来的高适、岑参的创造有莫大的影响。

四、山水羁旅诗之寄情寓景

南朝, 诗人开始关注自然山水, 山水诗兴盛起来。唐人对自然风景艺术的关注, 使得山水诗在唐代多有发展。在体例上, 偏于近体;在结构上, 趋于疏散;在表达方式上, 重视写意, 初步具有了自己的风貌。

杜审言因屡次受贬流放, 其山水诗数量最大。诗人常触景生情, 因物兴感, 写途中的磨难与苦况。他重视自然与人生、人文的结合, 打破了物、我分离的局限, 转变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关系。呈现出雄奇、警拔、奔放的气象与格调。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

此诗是诗人在江阴任职时与同郡僚友晋陵丞的唱和之作。诗人落笔便交代自己“宦游人”的特殊身份, 一个“独”字把诗人外放做官复杂的心理写得透彻明白。季节气候的变换更替本是自然界的规律, 无所为奇, 诗人却用“偏”、“惊”点出自己敏锐特殊的感受———借冬去春来的感叹和伤春之情以抒发诗人的离情别绪。颔联、颈联承接首联, 由所感转写眼前所见的明媚春光。云霞、江海、梅柳、莺啼、绿草, 韶光融融, 生机勃勃。诗人使用拟人的手法, 使画面呈现着一种流动的美感, 把对春天的审美体验和蕴藏在春景图中的自然活力一并浮漾于纸上。尾联, 诗人突然笔锋一转, 写道:“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借着赞美陆丞的诗, 诗人强烈的归思宣泄而出。一个“忽”字与首联的“宦游人”前后映照, 由兴发而转感伤, 由眼前景而勾起归乡情, 由郁郁春色而引发身处异乡的寂寥愁怀。明代胡应麟誉之为“初唐五言律第一” (3) , 可见该诗构思的巧妙、句法的紧凑以及经营上的匠心独具。再如《度石门山》:

石门千仞断, 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 桥欹绝涧中。仰攀人屡息, 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 云埋伏兽丛。星躔牛斗北, 地脉象牙东。开塞随行变, 高深触望同。江声连骤雨, 日气抱残虹。未改朱明律, 先含白露风。坚贞深不惮, 险涩谅难穷。有异登临赏, 徒为造化功。

诗歌描绘了石门山凶险陡峭的壮景。“千仞断”、“落遥空”, 开篇便从宏观上把握住一种磅礴逶迤的大局, 定为全诗的基调。定调之后, 诗人以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气势。“道束悬崖半, 桥欹绝涧中”虽是写悬道、欹桥, 却衬托出山势之险怪峻奇。“泥拥奔蛇径, 云埋伏兽丛”, 山道泥泞狭窄, 又似盘蛇般蜿蜒曲折, 山间云绕雾缭, 且形如群兽聚集, 神秘莫测。这种惊心动魄的景象激发了诗人对险境的征服欲, “开塞随行变, 高深触望同”诗人勇攀险峰, 尽情享受着寻幽探胜乐趣。诗人在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之功之余, 更是坚定了自己不言惮、不言败的意志。有别于以秀美山林为内容的作品, 诗人以暴力美学的方式发泄了积郁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

五、愁苦幽怨的自怜伤怀之声

“诗言志、歌咏言”, 诗歌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诗人婉约表达情感意志的方式, 且多是愤慨、抑郁之情的传播载体。至唐朝, 诗歌于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之情怀的技巧发展得更加炉火纯青。

杜审言一生仕途抑郁不得志, 虽曾以老子“处下不争”的思想自嘲自解, 但毕竟仍是积极干世者, 对重返朝廷并得以重用心存侥幸和幻想。同时, 他桀骜的性格也使他对自己的处境无法坦然释怀。诗人无论于春日、夜月或是节日, 均会有叹有感于个人的身世、遭遇, 满腔皆是沉郁顿挫的音调。如《赋得妾薄命》:

草绿长门掩, 苔青永巷幽。宠移新爱夺, 泪落故情留。啼鸟惊残梦, 飞花搅独愁。自怜春色罢, 团扇复迎秋。

《妾薄命》是乐府古题, 属《杂曲歌辞》, 内容多写妇女的哀怨, 此诗借美人失宠以寄寓流贬不遇之意。“长门”、“永巷”配之“野草”、“青苔”, 顿感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啼鸟惊残梦, 飞花搅独愁”, 凋零衰败的意境, 与女主人公的身世、心理十分贴切。且“惊”字、“搅”字下力较重, 很有骨力。虽有“啼鸟”、“飞花”字样, 却并不柔弱、绮丽, 而是透露出一种哀怨的气息, 与六朝句律迥然有别。尾联中, 则用“团扇”之典以自怜而寄不忍忘君之意。此诗首联即用工对领起, 一路精整, 到最后散结, 既精严又自然, 不留雕琢的痕迹。

然而, 杜审言的这类题材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诗人幽怨感伤的对象总是自己, 他没有意识和心情去放眼看更广阔的世界, 没有对国计民生的担忧、也没有对国家前途的惆怅, 一切只是以自我为中心, 沉溺于自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他悲天悯人, 自伤自怜, 常常凄凄切切, 很难突破心中的壁垒, 在境界上少有突破。尽管如此, 其对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仍旧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结语

杜甫曾经骄傲地宣称:“吾祖诗冠古。”杜审言在诗歌风格气象、体制形式和章法句式、选词炼字等方面, 对杜甫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杜甫的写景纪行诗, 雄浑壮阔、清新秀丽的特点, 就是对其祖父诗歌的传承和发展。杜甫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领军人物, 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 真切地反映了社会矛盾。虽在内容意境上较其祖父有飞跃性地拓展, 但其沉郁顿挫的风格却是来自于杜审言浑厚且忧郁的诗风。

同时, 在性格上, 杜审言的“謇傲”对杜甫狂放性格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杜审言自高自许, 矜诞狂傲处事态度, 杜甫颇有继承, 表现出张狂乐观, 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自信的情怀、直率的言行和勇敢的精神也能从杜审言的身上找到影子。

杜审言出现在“四杰”之后, 略早于沈、宋。他的诗作体现出初唐的普遍特征, 也蕴含着时代文风的新变。杜审言于诗歌题材内容的拓展是诗歌史上不容忽视的, 与其对近体诗的贡献一样, 绽放着绚烂耀眼的光彩。

摘要: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 杜甫之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友善齐名, 称“文章四友”。其诗作内容除部分应制之外, 大都是写景、纪行、酬唱之作。其风格浑厚, 笔力遒劲, 初步展示了初、盛唐接壤时期的气象。本文以杜审言诗歌作为考察研究对象, 对其作品的题材内容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杜审言诗歌,题材内容,特点

参考文献

[1]徐定祥注.杜审言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乔象锺, 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诗歌内容 第9篇

所谓“期待视域”,即读者在阅读理解前对作品呈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规定了可能理解的限度。[2]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强调,作品的艺术特性取决于“期待视野与作品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的接受所需求的‘视野变化’之间的距离。”对此,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做过详细介绍:“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3]。所以,在教学诗歌的时候,教师可在诗歌众多层面选择一个与学生的期待视域“距离”比较接近的层面来确定教学内容,以达成“不即不离”的最好效果。

然而,诗歌与读者“不即不离”理想“心理距离”的获得,是一个作品与读者相互选择的过程,须充分考虑文本与学情。

一、展望文本预期旨归,预设教学内容

伊瑟尔指出:“文本有着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实际阅读只是实现了阅读的一种可能性而已。”[4]不同的读者会受自身的审美经验、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文本中创生出带有鲜明个体色彩的情感,获取不同的作品。为此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考虑诗歌的体例特点,预设教学内容的宽度。

诗歌是艺术之根、文化之源,乃直指人内心世界的文学体裁。其语言一般简洁凝练,迥异于口语和一般书面语;其基本元素是意象,通过意象之间的对比、叠加、包容、递进等方式以象尽意;其最基本特征是结构上的跳跃性,使诗歌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而音乐性又是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诗歌含蓄凝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总体特征。在预设教学内容时,只能根据诗歌的体裁特征来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洋溢浓郁的诗歌味,而不能泛泛而谈,失去教学边际。

(二)考虑编者的教学意图,预设教学目标的高度。

诗歌一旦被编入教科书,必然承载着编者的教学意图,体现着编者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接受水平、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等“期待视野”的准确预判,而这种预判会在课程总目标、阶段性教学目标、编辑思路、选文标准、结构体例、教学任务等内容中加以体现。因此,在确定诗歌教学内容之前,语文教师应站在教科书编辑的角度设想大致的教学内容。具体而言,应围绕“以语言、思维、精神的发展目标为主,其他目标为辅”这一原则,统筹考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指导意见》以及单元教学目标对诗歌的要求,明确所教篇目在教学单元中的位置以及前后课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弄清将使学生获得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教到什么程度,从而明确所教诗歌应承担的教学任务及需要实现的教学价值。[5]

(三)考虑教师的教学目的,预设文本解读的深度。

语文教师作为一名特殊的读者,要完成阅读与教学的双重任务。教师往往从自己的期待视域出发,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文本,展开想象和联想,填补文本的空白点和未定点,体会作者的情绪、感情、心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处境、创作状态等。只不过由于语文教师拥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形成了较高的文学素养,相对于学生而言阅读鉴赏水平更高、理解更深刻、见解更独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应立足自身的文学涵养与教学目的,有所选择的教,努力做到“不教就会的,别教;教了也不会的,也别教;那教什么呢?一教就会的。”[6]

二、立足学生视域期待,拟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和学生共同创生的。教师所讲的内容能否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是否能弄清学生的期待视域情况。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问个体期待视域。期待视域既是阅读得以可能的基础,又是其限制。不同层次的期待视域必然导致学生对诗歌教学内容的理解不一样,对文本的审美层次不一样。为此,语文教师可通过课前问题反馈、问卷调查等方式大致弄清学生的期待视域。具体可问学生:“对于诗歌的初读感受是什么?你的学习疑点在哪里?你认为诗歌好在哪里?你希望老师讲什么?”从而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弄清起点水平与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深度等所存在的差距。

二问公共期待视域。诗歌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和班级的存在,教师不可能围绕学生的期待视域差异一一施教,只能依据学生的共性,酌情而教。具体而言,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并思考,独特体验并表述,独到见解并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原先期待视域有差异的学生会通过讨论产生一些共性的问题,聚焦一些大家普遍关注和都易产生理解偏差的共性内容,以此来确定班级的“公共期待视域”。

三问期待视域差异。在了解公共期待视域的情况后,还应在预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期待视域之间找到一个“若即若离”的最佳距离,产生一个“不即不离”的适度区间。换言之,学生的期待视域是起点,预设的教学内容是终点,而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应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所教的内容就应是那些难度虽略高于学生的实际能力,但一教就懂的内容。那么何谓最佳距离?即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与学生既有的审美经验、生活经验呈相似、相反或相关关系的内容。

三、寻求生本视域融合点,确定教学内容

明确“最佳距离”后,基于期待视域具有转换作用的特点,当“一部分作品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域不一致甚至冲突时,它只有打破这种视域使新的阅读经验提高到意识层面而构成新的期待视域”[7],为此,可重点关注唤起学生填补空白、连接空缺、更新视域的文本召唤结构,探讨诗人究竟是“怎样表现的”?只有做好这部分内容,我们才能借助对语言的感受,在欣赏表现手法的妙处中走进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认知诗人所要表达的观点、情感与美学意义,真正做到“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宗旨,以学生语言思维逻辑的养成为皈依,以学生精神发展的丰富与人格的完善为追求”的目标。

(一)关注文法知识空白处。

诗歌须遵循一定的文法。正如元代揭曼硕《诗法正宗》所言:“诗有诗法,字有字法,凡世间一能一艺,无不有法。”就诗歌“文法”而言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写作规则即“文律”,注重内在的情感律动;二是结构间架即格局,讲究一定的字数、句式、平仄、押韵、对仗;三是作诗之术即“技法”,诗人会综合运用一些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和起承转合等谋篇技法。在多年的学习中,学生自身储备了不少文法知识,自然无需再面面俱到,而应在教学目标和学生期待视域的最佳距离内,围绕所教篇目的“文法特点”有选择性地讲解学生不太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文法知识空白点。

(二)关注音律知识欠缺处。

诗是有音律的纯文学。音乐性是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于诗歌的节奏、停顿、韵律,其虽重节奏,但更重意义。在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由地诵读吟咏,领略诗歌的音律节奏;然后再提供范读的音频资料,使学生感知自己的不足和两者的差距。然后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找出学生吟诵不足的原因和存在的知识遗漏点,有选择地讲解学生欠缺的音律知识,引领学生感知诗歌的美妙。

(三)关注文字情趣玩味处。

诗歌的生命在于“情趣”。在教学时得设法找到相应文字,通过丰富的想象从中体味出某种情趣。如意象移情处、语言变异处、省略跳跃处、形象刻画处和矛盾冲突处等。正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所言,大部分好的诗歌都隐藏着一些“冲突”,如爱与恨、生与死、美与丑、短暂与永恒等。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学生如能深入挖掘诗里的“冲突”,就易把握作者的精气神,体会诗歌的情趣味。

总之,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须在预设文本和学生的期待视域间找到“距离”最佳处,抽取出诗人运用语言的规律,便于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2][4][6][7]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

诗歌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 第10篇

诗歌作品的教学与其他文学作品教学一样,旨在通过对作品的感知、理解、欣赏来认知作品中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的内省体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顺利达成这些目标首先要确定教学内容。

一、学情调查,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要关注学情,以生为本,备足学生。学生的学情是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的,对此,王荣生先生曾说:“所谓的‘学情,就是学生自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什么地方能读懂,能理解、能感受、能欣赏,什么地方读不懂,不能理解、感受、欣赏。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学生们由于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局限尚不能理解、感受、欣赏的地方。”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切实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学情调查越细越好,要弄清什么是学生已经懂的,什么是学生不懂但读教材可以懂的,什么是学生读教材也搞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什么是教师必须讲授、非讲授不可的,什么是老师讲了也弄不懂、需要通过活动才能够掌握的。在学情调查的基础上,整合出问题,即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聚焦到学生在阅读作品时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例如,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前,我对即将受教的高一学生做了学情调查。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有些问题是我在备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如:

1.课后练习里说这首是抒情诗,为什么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呢?

2.文章大量的排比句,如果不分行是不是就成了散文?

3.同样是抒情诗,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有很大的不同,不押韵、形式也自由,究竟美在哪里?

这时必须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方案,解答学生的疑惑才能够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对学生已知的不讲或只作复习回顾式略讲,对学生模糊的和未知的要精讲。只有充分考虑学情,才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发展。

二、文体特性,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一篇课文要能够体现一篇文章的文体特点,不能够把诗歌上成散文或其他,要在教学中体现和把握诗歌的特点。诗歌的教学重点在于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朗读背诵、鉴赏形象、品读语言、体会情感、分析技巧来实现。教师要教诵读的技巧,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体会诗歌的情感;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如何写景,如何抒情,把握意境;要带领学生品鉴语言、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炼和精妙;要帮助学生弄清景与情、事与情、情与理之间的关系,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

以“读”为例,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需要“读”,但诗歌教学的课堂对“读”的要求最高。一个人对诗歌的理解、与诗人的共鸣全在他诵读诗歌时的抑扬顿挫里,许多含蓄蕴藉、抽象朦胧的诗,其意文字难以“言传”,但“诵读”可以表达。可以说没有诵读就没有诗歌教学。所以诗歌教学要在“读”上下工夫,并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突出诵读这一主旋律。诗歌诵读应注意三个方面:要找准感情基调,抓住诗歌的灵魂;要读好快慢停连,感受诗歌的内在节奏;要注重轻读重读,再现诗歌意象美。教师应在范读、引领的前提下,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诵读实践,从而掌握诵读技巧,进而领悟诗情,把握诗境。

再如体会诗歌的情感,要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诗歌的内核。诗歌的情感不同于散文、小说中的情感,它复杂、细腻、含蓄,非要细细品味才能够感受、领悟得到。它需要学生深入作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用生命和心灵去体验和感受,进而读懂作者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理由。所以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带领学生分析、感悟、把握诗人的情感。以周邦彦的《苏幕遮》为例,词中词人为什么要起那么早?是不是一夜都没有睡好?他为什么如此细致、敏感地观察麻雀窥探屋檐的动作和眼神,又为什么要紧盯着荷叶上昨夜落下的雨滴看个没完,直到雨珠被晒干留下点点滴痕?分析词作能够得知:这时的词人久居异乡,思乡心切,孤寂无聊,加上溽暑难捱,所以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早起看喧闹的麻雀,进而走到户外呆望风荷和雨痕。由此可见词人空虚时间之长,无聊的观察之细腻。词人写眼前景正是为了抒心中情。如果不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词人的内心,而只是讲解一下诗歌内容,总结归纳一下写作手法和特色,那就忽略了诗歌的文体特点。

三、“语文味”,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的课堂要有语文味。没有语文味的课堂很有可能变成政治课、历史课,语文味在于语言的品味、文学的意味、文化的体味。比如《诗经》里的作品,历史课语文课都会有所涉及,对于《诗经》的基本知识,语文课和历史课都会讲,但讲述的侧重点和方法肯定是不同的。语文课除了讲清那些基本常识外,着力点应该放在诗句的品读上,读通词句,体悟感情,咀嚼诗韵,进而陶冶情操、审查人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而历史课可能更关注这部文学作品反映出的社会生活、历史事实、形成“史识”。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就是要上出语言之美、文学之美、文化之美。

语言之美在于语言的积累、赏析、品味。任何一首诗歌的教学都离不开语言的品味。诗歌的语言通常会打破日常语言范式的束缚,以反常的结构创造审美张力,表现诗人独到的生命体验和审美追求。不仅对于古典诗词中诗人着力“炼”的字,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赏析,对于现代新诗也要重视语言的品味。例如人教版选修教材《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其结尾中“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这一句包含两个暗喻:“历史是小河”,“你们(金黄的稻束)成了思想”。前一个暗喻比较符合思维习惯,后一个暗喻把“稻束”比作“思想”显然违背逻辑,这里具象和抽象纠结在一起,诗句变得玄奥起来,隐喻着诗人对宇宙、历史、人生的关注,激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以及理性的思考。教学时应该对这种错置的语言带来的张力进行品鉴。再如诗中“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一句,“肩荷——疲倦”就值得我们去品味,“疲倦”在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疲倦后省略了中心词,学生要理解这句诗的意思就要调动自己的想象,结合语境去补充这个中心词,是疲倦的经历?疲倦的身影?疲倦的头颅?疲倦的思想?还是疲倦的收获?带着这样的想象,我们才能真实地体验到作者寄予其中的厚重的思想情感。

文学之美在于艺术手法技巧的赏鉴,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每个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都会涉及。我认为教师在结合课文作示范分析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我赏鉴。教师要紧扣诗歌中的“景”“事”“情”“理”,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情景关系如何、如何写景、如何抒情、如何寓理。比如如何抒情,学生比较容易分析出借景抒情,但对于借事抒情理解不够,教师在教学相关诗歌比如《沁园春·长沙》中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众多的生活画面,《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遭遇,《长恨歌》中的“东望都门信马归”,《归园田居》中的“开荒南野际”等等时,要能够有所点化分析,帮助学生把握这一手法。再如诗歌中描写声音、音乐的手法,在教学《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等诗作时也要重点分析赏鉴。

文化之美在于体悟作品的思想情感、精神内涵。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歌里渗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教学时也应该有所探讨,比如陶渊明、王维等人诗歌中的隐逸文化,柳永、李白等人诗歌中的离别传统,张若虚、苏轼等人诗词中的宇宙意识,白居易、杜甫等人诗中的忧国情怀;再如一些意象中审美传统:闻雁思归、折柳送别、望月怀远等等也是诗歌教学要确定的内容之一。以柳永的《雨霖铃》为例,教学时要能够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真实情境。要还原“离别之景”,上片的惜别场面、环境描写、别后的思念,下片的酒醒心情、心理刻画等等。还原文本真实是为了提炼新的文本生命,即将具体历史环境中的“离别之情”赋予普遍的文化内涵。词中“多情自古伤离别”中“自古”一词即为从古至今,那么古代如此,现代又如何呢?此时教学方向应该过渡到探究现时心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生命体验去沟通古今情感,赋予原文本全新的文化生命。

四、结语

总之,由于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法众多,所以诗歌教学内容的确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基于学情调查、抓住诗歌文体特点和语文味的内核去确定教学内容,能够让我们的诗歌教学找到清晰的方向,也能够起到净化诗歌教学课堂的作用,从而将诗歌教学上得有高度、有厚度、有深度。

诗歌内容 第11篇

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是指作者对诗中的景物、事件与人物命运等的态度、评价。每一位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的直白,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的含蓄,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的隐晦,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可自留”;有的张扬,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作,其观点与态度是不易把握的,这只能从诗作的隐含中仔细领悟与思考。此外,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涉及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

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 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

(1)边塞诗

边塞诗派指以反映边塞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边塞诗多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将士杀敌报国的意志和不畏辛劳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对亲人的思念,讽刺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2)山水田园诗

诗人把审美对象或投向静谧的山林,或投向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3)闺怨诗

闺怨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这些诗或抒发别离苦情,或描写美人迟暮,或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4)咏物诗

咏物诗指的是诗人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5)咏史诗

咏史诗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6)借景抒情诗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大量的借景抒情诗歌,诗人在诗作中不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而是融情于景,移情于物,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使景物带上人的感情色彩。

(7)送别诗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或表达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或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挂念,或表达一种激昂的情绪,等等。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

(8)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对自然、事物的顿悟或体察诉之于诗作。

2.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 (2) 反映离乱的痛苦。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4)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龟虽寿》) (2) 保家卫国的决心。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 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 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1) 羁旅愁思。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 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 边关思乡。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4) 闺中怀人。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 (2) 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 (3) 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 (6) 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

(5)送别抒情

上一篇:医疗纠纷分析下一篇:劳动合同法与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