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分析思考论文

2024-05-09

现状分析思考论文(精选12篇)

现状分析思考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中国扬琴,外国扬琴,发展及现状,音乐思考

扬琴在中国乐器中的地位极高, 由于宽广的世界性和极为特色的民族性使得其发展和流传源远流长。扬琴这种乐器有以下一些特点:1、拥有的历史非常长;2、乐器的流传地域性低于十分广;3、品种特色众多4、覆盖的国家欧, 亚, 美, 非与大洋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的影子。现在的扬琴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性的存在。各国历史沉积中都有其辉煌的银子, 也是各国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扬琴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地理特殊性和特色的民族文化心理。总的来说, 如果要从其各个方面不同的含义、或者是风格特点来划分的话, 主要有三大体系, 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国扬琴、欧洲扬琴和西亚—南亚扬琴。

一、中国扬琴发展现状

中国的扬琴是由我们祖先所独立创造发明的, 世界上所有的扬琴都没有我们的“变音扬琴”, 我们不能把传统扬琴的两排码并列和现代扬琴的三排码并列看作是仅仅为“一排码之差” (59年生产了三排码小转调) , 这一码之差是新旧两代扬琴兴亡的关键, 这项发明是中国扬琴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为迅速发展到现代扬琴打下了坚实基础。自从“洋琴“传入中国, 经过数百年“民族化“的演变发展到中国传统扬琴, 而传统扬琴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发展到“中国现代扬琴“, 因此可以说它们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发展方向是 (1) 洋琴—外国进口; (2) 传统扬琴—民族化乐器; (3) 现代扬琴—民族现代化国产乐器, 概括来看, 这简直就可以看成中国式扬琴发展的缩略史。在世界扬琴三大体系当中, 首推的是中国扬琴体系, 因为其在世界上应该用得最多, 演奏者也最多、发展也是最快的。在明朝的时候, 扬琴流入我国, 瞬间就点燃了当时的中国音乐市场, 从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也红遍了大江南北。很多年过去了, 经过无数兖州家的世代相传和不断改造。中国扬琴和流入以来的扬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击弦工具, 演奏方法和技法等都有了很多的变化。从流入后短短50年的历程, 就已经形成各种地域性质的流派。举个例子来说, 像是广东扬琴、四川扬琴、东北扬琴、江南扬琴都各具特色当地流派都被创造了出来。同时, 在演奏技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彻底的改善。这期间像是独奏, 重奏, 齐奏, 伴奏, 扬琴弹唱和扬琴乐队等这些不同的演奏方式都被创造了出来并得以广泛的流传。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东方独树一帜的中国扬琴体系。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 社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提高, 对于音乐界来说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个领域里, 中国扬琴作为中国乐器中的重要一环也有了很大的改革和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演奏方式和演奏技巧的方面更是高歌猛进。扬琴有其重要的艺术特色, 通过扬琴来表现的艺术思想会更鲜明更有说服力和艺术情感。随着近年来在扬琴领域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音乐形象的塑造更加趋于丰满。当然事情都有两面的, 随着扬琴的不断改革和进步, 对于扬琴的日常演奏和训练有了相当的变化, 同时, 对演奏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不断地训练以满足变化多端的演出需要。最近的一段时间以来, 国内外扬琴交流和互动进行得十分频繁, 各国都汲取他国所长来丰富本国的演奏扬琴艺术。这使得扬琴的教学理念和和教学水平有了飞速的进步。当然, 虽然扬琴领域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地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其存在的局限性。首先, 扬琴在歌唱领域的表现性不是很好;其次, 扬琴虽然是民族乐器, 但是它缺乏中国特色音腔的表现力;还有就是扬琴在和声领域的表现也不是十分好;最后扬琴的艺术表现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二、欧洲扬琴发展现状。

欧洲扬琴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文艺复兴时期起, 上至宫廷, 下至平民, 扬琴一直流行于欧洲社会各个阶层而成为一件时髦乐器。十八世纪以来, 欧洲的城镇流行一批“吉普赛乐队”, 这种乐队由两个小提琴, 一个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有的还加木管, 扬琴在乐队中时而领奏旋律, 时而配奏和声, 并加以辅助音、经过音和八度低音, 使整个乐队流动和谐, 扬琴成为这种乐队的核心。它是东欧最流行的民间乐队组合形式, 促进了东欧扬琴的发展。当时匈牙利被奥地利吞并, 奥女皇玛利亚?特妮莎拥有一个吉普赛乐队, 常在宫廷音乐会表演。吉普赛人能歌善舞, 热情豪爽而带野味, 直接对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发展起了催化作用。

在古典乐派时期, 欧洲扬琴出现崛起和兴盛的景象, 开始创作了一些扬琴奏鸣曲、协奏曲及重奏曲。十九世纪, 随着欧洲音乐史巨大变革的到来, 以乐器制作改革为先行, 作曲家的专业创作为主导, 深植于民间为基础, 迎来了欧洲扬琴的现代复兴。

欧洲扬琴主要用于民间歌舞伴奏和民间乐队合奏, 由于其深厚的民间基础, 乐器的改革完善和作曲家的专门创作, 欧洲扬琴呈现了现代复兴和发展, 成为具有独特品格的独奏乐器, 全面地担任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重奏及独奏等多种表演形式, 并在欧洲、北美及大洋洲很多国家广泛流行。特别是欧洲音乐会大扬琴发音浑厚恢宏, 擅长华彩润饰, 演技熟情豪放, 具有浓烈的欧洲音乐风格特征。如今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欧洲扬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量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诞生, 把欧洲扬琴推向新的高潮。

三、西亚—南亚扬琴体系发展现状。

西亚—南亚扬琴体系, 处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次大陆文化背景中。这两大文化传统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交流和汇通。在土耳其、叙利亚、亚美尼亚等高加索地区的国家, 扬琴在当地的传统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民间乐队的主要乐器之一, 也常为各自的民族歌舞和民间唱诗伴奏。南亚的扬琴历史较短。伊斯兰音乐, 特别是乐器, 扩散到东方各地, 首先是从印度开始。西亚—南亚音乐的律制调式体系比较复杂, 阿拉伯—伊斯兰音乐采用二十四平均律, 印度音乐每八度中有二十二个音, 繁多的调式和“拉格”种类, 更有大量的“中立音”与“活音”, 扬琴为了适应这些特点, 采用移动的单个棋子马, 以便根据不同调式或“拉格”的需要, 临时对音高加以调整。西亚—南亚扬琴富有即兴演奏的创造才能, 形成了跟欧洲和中国扬琴完全不同的异国情调与神奇色彩。今天, 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促进了西亚—南亚扬琴艺术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中外扬琴艺术的交流。

四、中外音乐的差异。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 2005年第八届世界扬琴大会在我国举办。几十个国家的扬琴艺术家相聚我国, 互相交流、学习、借鉴, 既能向世界各国充分展示中国扬琴艺术的风采和魅力, 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又将为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音乐、乐器交流和中国民族音乐及民族文化产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机会。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 感受颇深。他们对待音乐的心态特别好, 这一点是我看过那么多演出很少看到的。他们更多的是在娱乐, 即使台下有那么多观众, 他们的演出看似很随意, 有很多即兴的成分, 很放松的状态, 个人比较喜欢。由此笔者又引发了对中外音乐艺术的思考。西方音乐从浪漫主义晚期起, 写作技法日趋繁富。其对传统的叛逆大致从理查.斯特劳斯开始, 经过德彪西的“质的飞跃”, 勋伯格的“异化”, 一直到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斯托克豪森, 技法愈来愈精细, 其装饰性因素之多, 正可说是前述之“错采镂金”。而中国人更习惯于音乐的韵味, “情”和“韵”始终贯穿于中国音乐的指导思想之中。因此, 一切技法 (包括写作、演唱、演奏等) 都围绕着“情、韵”二字。中国扬琴悠扬、清丽, 可以和几乎任何一种器乐达到和谐。与二胡能搭配, 和钢琴和电子乐配, 也不觉得别扭, 比较中性, 如同音乐中的黏合剂——这里体现着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重和谐的特质。欧洲扬琴受吉普赛文化的影响很大, 民间色彩浓郁, 舞曲居多, 狂放不羁, 很有个性。西亚南亚扬琴则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较大, 易引发人的冥想。

音乐无国界, 扬琴作为一件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乐器, 有条件成为中国民族乐器进入国际乐坛的首选, 中国扬琴家已具备了这个实力。中国扬琴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登上西方主流音乐舞台。

参考文献

[1]、项祖华《世界扬琴分布概况》

[2]、李岩《中国音乐年鉴》

[3]、姚思源《论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4]、马达《20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概况》.中国音乐教育.

[5]、王丹《中西方音乐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

[6]、李岩编《中国音乐年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7]、王文礼《中国扬琴音乐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的思考》

区域村庄建设现状分析思考(定稿) 第2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深刻系统阐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

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在党中央和省、市政府号召下,**区政府于 2006 年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工程,编制了《**区村镇体系规划》,以解决当前村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优化村镇产业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形成分工明确、功能互补、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协调发展的村镇发展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不少困难与问题涌现出来,亟须加以引导与解决。现以**区为例,进行一些探讨。**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1.1 区域村庄现状问题分析

1.1.1 自然村聚居程度低

**区现有村庄 433 个(5 个街道办的纯社区除外),其中规划建成区之外的村庄共有 379 个。目前,在区域现有村庄中,1000 人以上的大村有 151 个,500 人— 1000 人的中等村有 190 个,500 以下的小村有 92 个。村庄在区域内的分布相对均衡,南部山区村庄分布稀少,北部平原地区村庄分布较密,村庄小而散的居住状况,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到位难、水平低,而且使用效率低,有些甚至无法进行配套。

1.1.2 村庄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

**区村庄经济发展呈现区域不平衡现象,南部山区和北部偏远地区乡镇财政比较困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部平原地区依托城区优势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村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滞后,特色产业的发展缺乏引导。

1.1.3 村庄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区自然生态、人文资源丰富。南部山区及东南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但工业及化工企业的发展对大气和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附近的村庄;铁路和高速公路对附近村庄的噪音污染极为严重,**作为齐国故都,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古迹遗址分布众多,但是这些古遗址受到了村民生产生活的威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区地下水含量丰富,西部有化学工业区和齐鲁石化公司,工业用水量较大,而且缺乏对工业废水的处理,直接排向河流,部分河流已成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污沟,严重影响部分乡村居民及牲畜的饮用;部分工业重镇的地下水开采过度且污染也相当严重,严重威胁着广大村民的生命安全。

1.1.4 村庄内部环境 “脏、乱、差”现象突出

目前**区农村居民点分散,规模过小,布局凌乱,大部分村庄没有排水设施和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村民建房缺乏科学设计和示范引导,建筑面积越建越大,房屋外形仿效攀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资源浪费惊人。村内普遍存在着垃圾杂物乱堆、污水横流、电力电讯线路乱拉和路面不平整等现象。村庄的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能力极其脆弱。

1.1.5 村庄公共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偏低

一直以来,农村基础设施一度被公共财政忽视,基本上靠农民投工投劳自力更生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自身经济积累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农民不能享受基础设施配套,普遍存在路面不硬、四周不绿、路灯不亮或没有路灯等问题,而且村内道路、给水、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性、共享性差。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严重滞后,相应的处理设施缺乏。

1.2 农民生产方式和传统意识问题

**区村庄分散,浪费土地的问题比较突出,形成目前的现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多次提出要求抓好新农村规划。但在基层,农业生产的方式还基本处于传统的、落后的手工耕作阶段,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低,相当一部分农民还是依靠第一产业为生,客观上对耕作半径有较大限制,给大幅度的村庄撤并带来实际困难,加之农民受传统意识影响,农民对就近建房的愿望还比较强烈,导致上层与农村基层之间认识和重视程度上严重脱节,造成农户实际建房与规划脱节,新农村规划不能得到有效实施。

1.3 相关制约因素分析

在**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四大主要制约因素:(1)土地政策制约。三十年土地承包责任制要求农民承包田相对稳定,这对跨户、跨组调地造成很大难度,村级组织对土地的调控能力又相当差,往往遇到此类问题就束手无策。还有农民放弃旧宅基地,到新安排的位置建

房,如占用耕地,除新宅基地自身建造比老宅基地造价高外,还需多交上千元的耕地占用税,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另外新农村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问题,土地利用规划以原有居民点为主布置,布点数量多、规模相对较小,而新农村规划布点少,规模相对较大,两者差异比较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很难调整,农房审批时两个规划依据时常发生矛盾。加之国家土地政策的严格调控,使农村用地紧缺,造成村庄整治用地指标难以解决,大部分整治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无法启动,并且旧村改造政策迟迟未出台,影响一些地方旧村改造的积极性。(2)规划制约。目前,在全区 433 个行政村中,虽然有一部分村庄曾做过村庄规划,但未予以实施,乱搭乱建乱占现象随处可见。大部分村庄历史上从未做过规划,仍属规划空白点。村民对规划意识比较淡薄,一说到新农村建设,就想着要盖新房,使得村庄建设的定位、基本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难以得到明确。(3)财力制约。**区村庄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村庄经济发展缓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资金筹措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新农村建设,并且政府财政投入也不足,扶持力度不大,在公共基础设施上历史欠债较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很大的阻力。(4)思想制约。对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些基层干部还存在等待、观望、应付的思想,工作只停留在会议上,对本地的新农村建设还没有一个整体的考虑,把新农村建设视为短期工作目标,缺乏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对策措施

2.1 加强规划建设引导力度

2.1.1、规划方面

(1)统筹城乡建设规划

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布局,尽快实现**全区 668平方公里规划全覆盖。树立片区发展的规划理念,按照产业发展合理划分区域功能,形成中部城区、东部齐文化旅游区、西部工业区、北部高效农业区、南部自然生态区“一城四片区”协调发展的大格局。

(2)制定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全区村庄布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各乡镇、街道办编制完成镇、村建设规划。

村庄规划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规划村内居住、供水、排水、通讯、交通、防灾、供电等基础设施。充分考虑不同行政村的自然禀赋、发展水平、风俗习惯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选择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城郊区农村要立足城乡产业的对接,可建设城郊社区型新农村;有条件的地方可推进村庄整合和人口聚集,建设社区聚集型新农村;村级集体组织经济较强的村可建设村企合一型新农村;山区农村要发挥生态优势,积极建设生态环保型新农村。统一安排编制村庄规划,组织力量设计多种类型、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图样供农民无偿使用。依据国家发布的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合理确定国家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

(3)全面抓好典型示范,树立新农村样板

为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区、乡镇、村都应建立示范样板。对示范村注意人、财、物的适当倾斜,更主要是认真帮助规划,及时指导实施,协调各类矛盾,建立各种机制。示范村要在村庄建设、经济收入水平、农村文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作为农村全面小康的表率。

2.1.2 建设方面

(1)村庄旧村改造方法及土地整合措施

村庄旧村改造宜采用市场化手段来运作,有效集中处置闲置宅基地。对于分布在城镇郊区和集体经济较雄厚的村庄,采取集体出资或村民自愿筹资,统一购买旧房拆除的方式集中宅基地,统一投入基础设施,统一安排地基,统一建设。对于偏远且经济实力较差的村庄,采取政府补贴、村民出力的方式统一规划、逐步改变村民居住条件。对于经旧村改造整治后的富余土地,必须在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立农村土地收益归农民以及合理用地、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原则下,进行土地资源整合。在村庄迁移新建和旧村改扩建的过程中,可采用 “土地置换”的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即把现有农业用地征用为建设用地来进行村庄改造整治,而把经村庄改造整治后留下的闲置建设用地,通过复耕和复垦等措施退还为农业用地,以满足国家保护耕地、保证粮食安全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对于整合后的农村土地资源,需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

(2)村庄基础设施改造措施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在村镇建设过程中,规划应先行,统筹安排村镇各项建设,建立合理的村镇体系,形成合理的村镇布局和产业布局。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城乡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

合理编制村庄居民点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农村产业布局规划,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贯穿生态理念,体现文化内涵,反映区域特色,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村庄规划生活、生产区布局合理,体现乡村特点,做到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统一,优化农村产业布局,合理确定优势产业区、特色产业区的布局,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规划一经确立,必须严格执行,调整与修订规划必须按程序报经批准。

2.2 调整土地管理政策,加大监管力度

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实现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改进和完善村镇供地结构,合理利用土地,开展土地整理,将闲置土地加以利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处理好村镇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好基本农田,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责任制度,也是决定新农村建设具有成效的标志之一。

2.2.1 加大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

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乡镇人民政府要确保基本农田的稳定;鼓励农民努力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和等级,不断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非农业建设一般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的,必须严格审批程序,控制占用面积;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弃耕、抛荒者,由农村集体组织收回承包经营权。

2.2.2 整治空心村,合理布置居民点

加强村庄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监管,村庄建设规划应立足于旧村改造为主,充分利用现状建设用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整合,改善生活居住环境。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将农村闲置土地加以改善利用,村庄建设用地应避开山洪、风口、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并应避开自然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

2.2.3 通过迁村并点,实现村民宅基地集约化

引导自然村和区域规模小、群众有要求的行政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把经村庄改造整治后留下的闲置建设用地,通过复耕和复垦等措施退还为农业用地,以满足国家保护耕地、保证粮食安全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实现土地经济效益最大化。

2.3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央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 21 个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又组织了百村调研活动,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同时与地方政府为示范村(场)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典型案例,结合**区实际情况,为优化**区农村产业结构提供一些借鉴。

(1)城市郊区村:规划锁定“有机农业 + 旅游” , 定位为以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的城郊生态型新农村,兼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在一个村的范围内进行总体布局的规划,实现最小范围的功能布局。按照生态产业为主的发展目标,村域土地分为设施农业生产区、养殖区、休闲采摘区、居住区、基本园田、基本粮田和其他区。如稷下街道办事处,位于**城区北部,辖 33 个行政村,1 个社区居委会(纯社区)。利用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的优势,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2004 年发展花卉苗木基地 8 个,占地 133.33 万平方米,1000 个蔬菜大棚实现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下一步应从本身特色出发,发展相关休闲观光农业。

(2)农业产业村:规划瞄准现代农业,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势打造农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和引进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外向农业,建成特种种植区、特种养殖区、绿色食品加工区、科研示范区和休闲观光区等五大功能区。其规划的重点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示范建设,二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三是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四是观光农业示范村建设。如梧台镇,南部有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于 2001 年 7 月,是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南靠济青高速路,北依张皇路,东靠辛河路,西至博临路,规划面积 1000 公顷。设有新技术试验示范园、高效种植园、现代化畜牧养殖园、农副产品加工园 4 个功能区。齐城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被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列为 “ 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

(3)特色产业村:规划选择“一村一品”模式 , 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其规划的一大亮点。如皇城镇,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已建成列入省三 o 工程的蔬菜新品种科技示范园一处,市区级农业科技示范园 6 处。全镇新建改建高标准蔬菜大棚 5000 余个,全镇瓜菜种植面积 4300 万平方米,总产量 459885 吨。此外全镇的畜牧养殖业逐渐成为继蔬菜产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村域。布局分为生产区、商业区、居住区和产业园区。此类村庄推进“一村一品”的具体措施有:一是树立发展重点,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质精品村。二是开始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积极开展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三是延长产业链。四是发展运销服务组织,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能力。五是以主要产业为主开发乡村旅游业,重点开发以农业科技园、“农家乐”和民间传统艺术展示为主题的都市观光农业圈。

(4)特色保护村:即具有独特自然、人文景观、特殊性质(水源地)和古遗址周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村庄,规划提升特色旅游品牌,以开发人文自然资源旅游为主业。如齐都镇,辖区内古文物遗址分布众多,辖区内有齐故城遗址、桓公台、殉马坑、齐都博物馆、孔子闻韶处等古迹,另外辖区内还有大小的古墓遗址多处,风景旅游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村域布局应在保持村庄原有基本格局、布局形态、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评价,确定保护、整饰、拆除的建筑,改善村庄居住环境,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将居民点规划为搬迁型、控制型、缩小型和聚居型四种基本类型。

(5)贫困山区村:规划推行“整村推进”,把重点放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如边河乡,地处**区南部、沂蒙山区的北缘,位置偏远。规划应以“整村推进”的理念,以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为中心的农村能源建设。配合沼气工程,进行改圈、改厕、改厨,形成以户为单元的“畜—沼—菜(桑、烟、果等)”农业生态种养模式。同时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美化村容村貌;设置垃圾收集点,建立村物业服务站;发展卫生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结语

高校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及思考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诚信

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是每一个人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根基,是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然而在当今中国社会,道德规范失序和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并已侵蚀到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环境。

一、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分析

(一)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现象

当前高校中学生诚信缺失主要有以下几类。

1.学习生活中诚信缺失。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作业抄袭,论文东拼西凑,甚至完全照搬他人论文。考试不认真复习,靠舞弊过关。

2.经济生活中诚信缺失。有学生伪造家庭贫困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有学生干部利用职务之便优先申请助学贷款;有学生贷款逾期不还,或以各种方式躲避还款责任。

3.集体生活中诚信缺失。学生间存在不信任,勾心斗角争夺奖学金、干部职位等荣誉。

4.就业过程中诚信缺失。为获得一份好工作,简历作假,随意毁约的现象屡见不鲜。

高校学生的诚信缺失现象已经成为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只出现少部分学生中,但其负面影响巨大。少数学生诚信缺失获益、诚信学生利益受损现象破坏了正常秩序,导致无序、恶性竞争和漠视责任,并可能会引发学生心理疾病,造成人际关系异化,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并且学生在校期间失信行为一旦得逞,易形成投机取巧、徇私舞弊习惯思维,产生冒险和侥幸心理,养成漠视规则陋习,为将来可能的犯罪埋下祸根,给社会的稳定和谐带来隐患。

(二)高校学生诚信缺失探究

1.社会大环境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逐“利”观念不断在社会各个角落和层面放大。经济领域中坑蒙拐骗经营;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甚至科研教育领域中教师抄袭论文、伪造科研成果骗取国家科研经费等等,使得人们产生了畸形认知: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生存手段,获得利益的一个捷径。

处于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大学生,社会观和价值观正在成型中,在认知上具有不稳定性、易变性、易受暗示等特点。当今社会,学生很容易从互联网、报刊、杂志中接触到大量缺乏诚信的社会现象,导致他们对是否坚持诚信产生动摇。在从众心理驱使下,很容易在社会群体的影响下,随波逐流,放弃自己对诚信问题的正确认识,而做出缺乏诚信的行为。可以说“诚信缺失”的社会现实间接的造就了“诚信缺失”的大学生。

2.校园小环境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下,无论是学校、家长,以及很多的用人单位,学生的文凭、分数成为衡量学生优秀程度的唯一标准或第一标准。而学生在完成艰苦的高中生活考入大学后会出现阶段性的目标空白。进入大学后,学生个人生活上不再有家长的强制约束。面对大学中丰富多彩的半社会化生活,学生往往会主观放松,精力分散,对学习不再提的起兴趣,又希望获得好的分数和顺利得到文凭。作弊成为唯一的捷径。

人都有逐利本性,大学生也不外其中。在高概率获利而无明显诚信破坏成本的情况下,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诚信破坏的冒险。且当前大学生破坏诚信行为所受惩罚带来的个人负面影响基本只存在于高校期间,不会对其之后的社会生活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所以学生敢于冒险。

二、高校诚信教育建设思考

(一)思想教育

学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方法应该多样化,教育过程应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点点面面去感知和积累。比如大学生有着纯洁的理想,崇拜成功人士,模仿性极强。学校可以经常组织社会名人讲座,从正面人物的行为和思想上直接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学校还可以组织诚信等社会道德方面论题的辩论赛,以互动的方式使大学生在思想意识深处真正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对于社会大环境的现状,高校无法去改变。但是高校可以净化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小环境。通过和学生的家长充分沟通,形成健康的家庭环境;高校教师以身作则,在校内形成健康学校环境。从而为学生树立一面诚信的旗帜,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环境中的价值准则和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统一的。进而营造一种讲诚信的氛围。通过校园内各种宣传渠道,利用舆论力量约束并规范着大学生的诚信行为。

高校和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校可以进一步降低普通考试成绩在学生评价中的比例,更多的采用实践考察方式,具体的形式可以依据具体的专业不同而设计。通过评价体制的改变,使学生改变学习为分数的目的,摆脱“破坏诚信”作弊的动机。

(二)诚信标准制度化

有完善法制的社会才可能有和谐的社会。同样,必须在大学生中建立起一套诚信制度,把大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用制度加以规范。人与制度之间建立起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使每一个人在自律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并获得应得利益。

建立一套合理的诚信考评标准,使用有效的数据来标明大学生的诚信度。并且可以把诚信考评结果作为学校奖学金、学生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守诚信者受到舆论的肯定、宣传,并获益;让不守信用者受到惩罚和舆论的谴责。

建立和社会接轨的诚信档案,记录在校期间的诚信评价,把个人信用档案当作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并且可以通过高校合作,建立全国高校统一的学生信息库,存入学生在校期间诚信记录,为用人单位、银行等社会机构获取查询对象在校期间诚信信息提供方便的查询方式。当大学生诚信档案成为社会信用记录的一部分后,破坏诚信的成本提高,会对践踏诚信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威慑。

三、总结

高校学生的面貌就将是国家未来的面貌,面对高校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我们要积极思考,勇于应对,对症下药,努力建立和谐诚信的校园环境,培养诚实守信、素质过硬的大学人才。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郎晓芳.论西方人权理论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J].理论观察,2003,(4).

[2]章志光.学生的价值观、价值取向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5,(4).

县级会计人员现状分析与思考 第4篇

(1) 会计人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称偏低, 业务素质不高。由于各种历史原因, 目前在岗的会计人员中, 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起来的, 而且许多人员是转行从事会计工作, 这部分人员在就业前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 尽管工作后边学边干, 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系统的财会专业知识仍比较欠缺。

(2) 会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 职业意识不强。持证会计人员中, 从年龄结构上看, 呈结构老化趋势, 该年龄段的会计人员, 不注重学习, 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日常工作中, 默守阵规, 对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认真学习和钻研。从每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情况看, 许多会计人员把继续教育看成是为了应付财政部门的从业资格检查。他们由于对我国现行新的会计制度很不熟悉, 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要求。

(3) 会计人员结构不合理, 农村会计队伍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推进, 要全方位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 会计人员不能局限于单纯的会计核算, 而是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预测分析能力、综合协调能力。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本行, 还必须具备网络信息、法律、金融、管理等知识, 但从会计队伍的实际情况看, 大部分会计人员只了解简单的核算知识, 会计工作局限于记账、算账和报账, 没有参与分析决策和管理。农村会计队伍也不稳定:村委会换届选举, 不能保证会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新领导一上台, 会计人员也立即换人;农村财务人员有的身兼数职, 忙于应付事务, 从事会计工作业务时间无法保障, 村级人员变动更换频繁, 队伍建设极不稳定, 群众利益得不到维护。

(4) 会计管理主体不明确, 农村会计人员管理错位。过去乡镇农村会计接受乡镇经管站的管理, 乡镇经管站为会计管理主体。乡镇经管站隶属于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 业务上受上级农业部门的领导, 会计工作专业性、乡镇经管站会计专业性、会计职业化特点不突出, 难以有效地管理会计工作。这样, 不利于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继续教育以及进一步推动农村会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实际上, 县财政部门只管理到本行政区域内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县办企业的会计工作。

县级会计人员问题的对策

(1) 抓好会计人员培训。相当数量的持证人员, 虽然已有从业资格证书, 有的甚至已从事会计工作多年, 但工作仍然觉得力不从心, 只能应付简单的会计事务。做好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 是搞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以县为单位, 以县财政局为主体, 建立会计培训中心, 对现有本级会计人员及会计后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要通过多种形式做好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创新会计培训模式:提供菜单式培训服务。传统的培训方法使培训内容陈旧单调, 导致会计人员对培训失去兴趣和耐心, 同时, 指令性的培训忽略个人需求, 学员没有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利。培训机构应推出菜单式培训, 培训部门根据市场调查, 将有关的培训内容、培训课时、培训形式、培训费用等, 供会计人员自主选择, 同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会计人员的不同需求等, 调整内容。实施课堂实践性教学。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工作, 用人单位往往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直接上岗承担会计工作。课堂实践性教学可分为出纳实务教学、企业会计实践教学、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仓库管理实务等, 手把手地指导学员建账、日常核算、成本核算、账项调整、年度决算等。坚持以需求为导向, 做到施教与需求有机结合。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做充分的调查和分析, 在坚持内在需求和现实需求相结合的基础上, 做到分层次、分行业、分岗位、分时间培训, 逐步将农村会计从业人员纳入会计人员规范化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体系, 同时, 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安排与农村工作的对应性, 培训知识的层次性, 培训方法的灵活性等, 确保从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新法规、新政策要及时组织学习, 使他们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定期组织学习, 并由乡镇财政适当解决经费鼓励农村会计人员参加函授学习, 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认可的会计从业证书, 持证上岗。

(2) 明确会计管理责任主体。按照《会计法》的规定, 把农村会计工作划归财政部门管理, 在县财政局设立农村会计管理股 (室) 。由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 (室) 对农村会计工作和农村财务工作实施管理。县财政局农村会计管理股 (室) 的任务是:对农村会计人员任职资格进行审查, 批准聘用或解聘农村会计;组织农村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业务学习和培训;对农村会计人员业绩进行考核定级;建立农村会计人材档案;对农村会计工作进行指导;对农村财务工作进行检查;维护农村会计人员的合法权益;查处农村会计人员违法违纪行为。

(3) 稳定会计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是搞好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 而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除加强理论业务培训, 提高政治素质外, 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保持会计队伍的稳定性, 使其在实践中不断磨炼, 积累丰富的业务知识, 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会计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保持会计队伍稳定, 有利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有利保持财务账目的连贯性和资料的完整性, 有利搞好财务管理。对农村会计人员应当实行聘任制和双重领导 (县财政局和村民委员会)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 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会计人员可以参加村民委员会选举并当选村委会委员, 但不一定非要村委会委员才能担任村会计工作。完善选用制度, 要明确村级会计任职资格和条件, 保证选出的人员政治合格、业务过硬, 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村民委员会聘用或解聘会计人员, 须事先报请县财政局并征得县财政局同意。未经县财政局批准, 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不得聘用或解聘会计人员。

(4) 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制定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 促进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保障经费, 特别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报酬待遇, 一定要保证落实, 以消除财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他们能够安心地去工作。对自觉参加财务知识、财经法规、村级财会、会计信息化、会计知识更新学习培训, 对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人员实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5) 加强会计人员考试考核。建设一支觉悟高、业务精、作风硬、守纪律的会计核算专业队伍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 加强对村会计人员考试考核是关键, 要结合改革发展形势, 制定科学的财务人员考核办法,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 对履行职责差, 业务水平低的人员及时予以调整或限期整改达标, 以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思考

(1)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首先要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工作报告、工作计划、预算方案等都需要有简捷、明快、有深度的文字表达出来, 以提高办事效率。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会计人员除了自身本质工作外, 还应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 如法律、人文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等, 只有这样, 思路才能开扩。最后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此外, 还应具备较高政治素质。身为财会人员, 应具有诚实谦虚的本性、严谨正直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的精神,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 要通晓各项方针政策、财经纪律、法规和相关财务制度, 并认真执行, 维护集体经济的安全与完整, 以集体利益为重, 工作坚持原则, 应具备较高业务素质。在业务技术上, 熟练掌握会计基础及财务管理的知识, 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管理财务工作时, 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与思考 第5篇

财会界关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理论研究、实践探讨、指导意见和法律规范,无疑对我国企业推行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然而,在这种推动和促进的作用下,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究竟如何?―――

1.贵公司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吗?

(1)从总体上看,有88%的样本企业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但仍有12%的样本企业不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

(2)从行业来看,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建筑业的比率最高(100%),其次是制造业(91.89%)、商品流通业(87.50%)、交通运输业(83.33%);房地产业的比率最低(62.50%),其次是服务业(78.57%)和其他行业(80%)。

(3)从企业规模来看,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企业集团的比率最高(95%),其次是大型企业(89.47%),中小企业的比率最低(83.33%)。

(4)从企业性质来看,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民营企业的比率最高(100%),其次是国有独资企业(91.67%),国有控股企业的比率最低(82.35%)。

(5)从企业类别来看,知道什么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上市公司的比率为(100%),非上市公司的比率为(87.14%)。

2.贵公司了解财政部4月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的有关内容吗?

(1)从总体上看,有70.67%的企业了解财政部204月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的有关内容,但仍有29.33%的企业表示对该文件的内容不了解。

(2)从行业来看,了解财政部年4月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

对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分析与思考 第6篇

关键词:建筑 节能 措施

0 引言

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我国每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量却为发达国家的2至3倍,同时我国建筑耗能的效率仅为发达国家的35%左右,建筑节能发展的空间很大。不仅已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8%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物中96%以上也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建筑节能的担子任重而道远。如此迅猛的建设速度和巨大的建筑规模,它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和包袱,因而建筑节能概念的提出对改变我国目前的建筑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谓建筑节能,具体来讲就是在满足人类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调设备和隔热保温的新型墙体材料,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目前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艰苦路程,在这期间颁布了若干法律法规和标准,尤其是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这是指导全国节能的大法,对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1.1 建筑节能设计缺陷

我国的设计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相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他们的3~4倍,外窗为4倍左右,屋面为3.5~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5倍左右。现在发达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7.57kg标准煤,而我国目前采暖耗能每平方米都达到13.5kg,约为发达国家的1.5倍。经分析,这些能源大多是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差的外墙、屋顶、窗户损失掉了,所以我国必须对现有建筑进行大范围节能设计改造。

1.2 缺少配套完善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但未制定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所以建筑节能工作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发行的标准来设计,可以做到节能50%左右的目标,但此标准公布十余年来,真正能够实施的,在新建的建筑里还不到20%,大多数地方政府对此未予以高度重视,中央政府也未将建筑节能放在关系全局的高度来进行指导。

1.3 国家对建筑节能技术创新技术支持力度不够

正在起步发展中的建筑节能产业,普遍存在起点低,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弱的问题,国家在建筑节能技术开发和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1.4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进度缓慢

据报道,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但80%的产品都进行出口,在国内建筑应用的比率依然很低。原因在于,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标准至今尚未出台,虽然建设部于1995年就已经发文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至今仍处于试点阶段。

2 提高我国建筑节能的措施

2.1 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

建筑节能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建筑材料的节能,包括节能门窗、外墙保温材料等。引进新型建材生产技术,应用新型材料节能,开发生产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是节能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外墙外保温系统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以下五种:1)EPS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2)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保温系统;3)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EPS板外保温系统,用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体系;4)现浇混凝土复合EPS钢丝网架板外保温系统,用于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体系;5)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保温系统。

2.2 加强和完善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贯穿建筑施工和设计的全过程。所谓广义的建筑节能设计包括了建筑前期设计、建筑材料及设备选择、以及后期的建筑设备节能运行设计。整个设计流程应包括建筑节能规划设计,建筑采光计算、建筑材料热工设计计算、围护结构节能设计、供热与制冷节能运行设计等。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在设计的全过程中始终把节能与建筑的观赏性、功能性综合加以考虑,逐步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节能设计流程。

2.3 健全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制度,建立节能监管体系

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建筑节能提供一个坚实的法律基础。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还应运用相关管理手段进行强制推行,并应建立起施工监督管理和竣工节能验收制度、对于不符合节能标准的住宅建筑不给予验收或进行整改后方能验收。

2.4 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科学研究,发展建筑节能产业

建筑节能是一门新兴科学,它包括施工、通风、空调、采暖、照明、电器、热工、建材、环境、能源、检测、计算机应用等许多专业内容,所以应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积极开展组织设计和攻关工作,组织科研机构、高校、新建材开发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研究和攻关。另外要积极引导生产企业重点发展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节能墙体屋顶以及门窗,特别是外墙保温技术和高效节能窗技术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成套技术,开发各种新型高效节能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高性能建筑玻璃及其应用技术。

2.5 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

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站等公共媒体的宣传,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贯彻工作,把建筑节能的政策规定、作用和意义讲深讲透,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到建筑节能的意义,了解到建筑节能与自己的利益关系,让全社会都重视和支持建筑节能工作。同时,要广泛开展建筑节能培训,组织建设开发、设计、施工、监理、审图机构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定期学习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关政策文件,并定期考核,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建筑节能专业知识水平。

3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低,不但人均资源少,能源利用效率也很低。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建筑节能发展的大好时期,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节能思路和节能产品涌现,我们应积极地研究并推广使用节能产品来满足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建立生态建筑思想,尊重自然环境,用科学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方法进行规划和设计,将节能意识贯穿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使建筑节能获得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满足各阶段节能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培琴,刘淑敏.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J].煤气与热力.2002,22(3).

[2]陈浩然.浅谈建筑节能设计及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1期.

高中书法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 第7篇

1.甘肃省临夏州部分高中书法教学现状

1.1学校领导对书法教学不够重视。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 临夏州的一些高中学校对学生的书法课不够重视, 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书法课, 有的学校连专门的书法教师都没有, 甚至有些学校的书法课由语文教师兼而代之。 学校对书法教学管理很随意, 对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价不落实。 加上书法课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费时、费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付的成分较大, 课堂教学就难以体现书法课的学科特点, 平时缺乏教研意识, 不注意积累和总结经验, 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1.2高中学生学习任务较重和电脑的普及使用。

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 主要是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压力。 调查发现, 部分老师平时往往不顾及学生当天是否能完成作业量, 大量布置作业, 不管学生能否完成, 只要勤写、多练, 必定有进步, 尤其是晚上及临近期末考试这段时间的作业量更多。 这样, 学生在繁重的作业量面前, 不管字写得好不好, 只要完成任务就行了, 导致写不好字。 电脑的普及, 使人们忽略了书法艺术的重要性, 有的家长和孩子错误地认为, 练的字多不如打得字熟, 写的字好不如打得字快, 甚至认为现在有了电脑这种便捷的工具已经不需要练习写字了, 只要会写就行, 写的好坏并不重要, 导致学生写不好字。

1.3学生对书法学习的兴趣不浓。

学习书法确实是一件比较枯燥乏味的事情, 因为它既不像画画那样有鲜艳的色彩、生动的造型, 又不像唱歌、跳舞那样有美妙的旋律和优美的动作。 书法只有黑白两色, 线条抽象, 技巧性强, 结构复杂, 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在书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写字热情, 是每一位书法教师要认真对待、仔细研究的课题, 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 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练字的习惯。

2.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 提出对策和建议

2.1让学生明确书法学习的意义。

兴趣产生的前提是需要, 只有当学生感到有了某种学习的需要, 他们才会相应地产生某种学习兴趣, 只有当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要学习书法的道理, 他们才会把写字当成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电脑的广泛普及, 使学生对练字的意义更加怀疑。 因此, 让学生认识学习书法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在书法教学第一课就要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也就是学好书法到底有哪些好处。 如学好书法有利于学习, 有利于以后工作, 有利于健康, 有利于提高智力, 有利于培养好的性格和习惯。 书法不仅有实用性, 还是一门艺术, 可以抒情言志, 供人欣赏, 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培养高雅的业余爱好, 等等。 还可以通过实例说明写不好字会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升学考试。 学生知道了学习书法有这么多好处后, 就会增强学习书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把练字进行到底。

2.2落实常规检测, 提高对书法教学的重视。

学校领导应对书法教育给予高度重视, 要充分认识到书法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开发学生智力的主要入口。 在课表中单独设置每周一节的书法课时, 首先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 要求各任教书法学科的教师不得将书法课挪作他用, 切切实实地将书法教学开展下去。 学校教务部门加强对书法课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测, 并将检测结果纳入年度常规考核之中, 使每位任课教师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2.3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赞美是一种心灵的雨露。 在书法课堂上, 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 “亲其师, 信其道”, 学生如果经常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 便会激发出情感, 使得书法课堂生机勃勃,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书法的动机, 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 学生表现欲望强烈, 他们期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 同时更渴望得到同学, 尤其是老师的激励和赞扬, 这是他们实现持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有效保障。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书法教学中, 通过科学的评价及时反馈信息, 坚定学习信心。 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 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的成效, 可以激发起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 一方面, 学生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 改进方法。 另一方面, 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相同错误的再次产生而增强学习动机, 从而保持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学生练习时, 不停地来回巡视, 加强个别辅导, 找出共同问题, 集体辅导, 及时纠正。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 对甘肃省临夏州部分高中的书法教学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临夏州的大部分学生对书法学习的认知水平不够, 学习书法的热情不高, 学习书法的时间得不到保证。作者根据其成因对临夏州高中学生书法教学尚存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使得我州书法教学能够蓬勃发展, 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临夏州,高中,书法教学,现状,思考

参考文献

[1]李前龙.谈书法教学中隐性因素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小学教学参考, 2008 (21) .

[2]徐虹敏.书法教学的十种方法[J].教学与管理, 2003 (02) .

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第8篇

改革开放30多年, 给农村群众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农村群众文化已经进入了历史的最好时期。但农村的文化产业不尽如人意, 尤其在东北地区更是如此, 品牌、精品不多, 生产没有形成规模, 所以, 农村群众文化依赖政府、靠财政投入的现状基本上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农村文化产业的主体成分是农民、个体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 这就决定了文化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但是, 从事制作和生产文化产品主体的局限性, 导致农村文化产业不能快速发展, 成为农村生活主体的经济来源。

(一) 农民生活的基本结构制约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的主体即农民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但大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特别是北方, 季节性生产是无法改变的。一些文化产业项目受季节影响比较大, 因而也会产生季节性, 这就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 二人转演出方面就是生动的例子。过去走南闯北的民间二人转艺人, 在农村的生产闲季演出, 还能勉强有些收入。如果把它产业化, 在城市可能行得通, 在农村就大相径庭了。季节性生产的忙季, 不单观众廖廖无几, 就连演员、学员都要回家忙耕作。再说收入方面,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 消费能力不足, 国家已经连续四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某乡镇二人转演出拥有一定的观众, 外地来团, 人们趋之若骛。镇文化馆经过请示镇领导和文化上级主管部门, 成立了仅次于专业化的二人转农民小剧团。刚开始还说得过去, 也培养出在全国都小有名气的演员, 并且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二人转艺术之乡”而名噪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坚持了一段时间就走下坡路了, 到现在已经名存实亡。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的承认, 农民的生活水平比起改革开放前, 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农民消费能力还是受到很大制约, 文化产业也就受到影响。受其影响, 农村产业化、市场化程度偏低, 产品附加值低, 农民从中获利较少。

(二) 传统习惯的小农意识限制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作为文化母体的农村, 在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文化艺术的起源在农村, 经过历史的积淀, 凝聚为一个民族的共同财富。到了一定的历史阶段, 农村朴素的文化以人们的流动迁徙为载体, 进入城市之后, 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更具新鲜气息和时代特色, 成为在农村文化所衍生的更具鲜活性的文化元素, 使一个民族的文化走上愈加时尚、先进的良性循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所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 发展很不平衡, 文化、教育等资源的分配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这也导致农村的生活主体的小农意识形成了痼疾。我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一年一届的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对其见闻感触颇深。我们带出去的是农民画、彩绘葫芦、剪纸等。在我们的展位上有一个硕大的彩绘葫芦十分抢眼, 有1.4米高, 造型非常漂亮, 彩绘的是八仙过海, 具有民间风格, 很是生动。时间不长, 组委会的翻译就带来了外商, 问价格。在展位上的是一位50多岁的不像农民的农民。他稍微迟疑了一下, 回答为两千。翻译忙问:“是美元还是英镑?”他不假思索, 脱口就说:“人民币!”这话连外商都听懂了, 翻译不好再说什么,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两千元拣了个大便宜。事后有人问他, 他满足地回答说:“这我还以为要多了, 我可卖上价了。实话告诉你们, 我的本钱还没用上200元!”话语之间, 脸上洋溢着幸福感。而外商带回去卖了三万美元, 翻了一百倍, 被国外民间美术爱好者收藏。再说农民画, 农民作者苦于找不到市场, 就自己找路子, 把所画的片子以每张40元的价格批发给经销商, 经销商稍微进行加工装裱, 转手就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翻番。见利就走、给钱就卖的思维定势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传统习惯中小农意识的根深蒂固。

(三) 新老交替的知识存量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知识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从总体上还根本不能适应世界的知识更新节奏,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科学文化知识要素直接制约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的文化产业个体虽然有电脑, 能上网, 但对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经营知之甚少, 也缺乏相应的人才来搜集信息, 销售渠道单一。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是融资能力差, 主要靠自筹资金或贷款, 吸引外资能力弱。高新技术农村文化企业比例很低, 企业实力不强, 抵御风险能力差, 谈判能力弱。农村文化产业组织形式还存有一定局限, 农民往往处于产业供销链条的最低端, 根本不能适应世界的知识更新的节奏,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过去的封闭半封闭的生产生活状态致使他们摆脱不了知足常乐、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思考

(一)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突出特色

上面说过的农民画, 虽然存在着低价贱卖等不尽如人意之处, 但是, 如果没有表现东北地方特色的艺术感染力, 绝不会一路走到今天。在农民画的作品里, 地方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屋檐下玲珑剔透的冰溜子与火红的辣椒串形成对比, 田野里铺天盖地的白雪和红袄绿裤形成反差, 还有还有那抓一把能攥出油来的黑土地和这黑土地上收获的金黄。这里的作品为什么能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分庭抗礼, 成为中国民间绘画各具特色的领跑者, 就是因为东北农民画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和作品中所反映的地域风情、生活习俗是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二) 脱离政府的扶持不行

这一点不能说是决定性的, 但确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 在任何时期、任何历史发展阶段, 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性、导向性、推动性作用。早在1998年《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农村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单位, 要增强产业意识, 积极探索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途径。农村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 既要采取措施, 加以保护, 又要制定优惠政策, 充分开发利用, 使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要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要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 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确定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各级地方政府更是通过更加具体的措施积极推动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三)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 第9篇

1 全科医学教育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全国一些省、市开始进行全科医学的试点和研究工作。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随后,卫生部等有关部委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出台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和《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对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发展原则、措施和培训标准等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部署。2006年2月,全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上述文件的颁布,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为未来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 全科医学培训机构

2000年10月,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成立。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除海南和西藏外均成立了省级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形成了以国家培训中心为龙头,省级培训中心为骨干的全国全科医学培训网络[1]。此外,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相继成立了全科医学专业学会或专业委员会,全国大部分省、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 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截至2004年,全国28个省开展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还启动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部分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专业本、专科学历教育。此外,全国20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选修课程[2],一些省、市启动了全科医学继续教育,要求全科医生每年参加全科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并取得一定学分。初步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1.3 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

一批热爱全科医学事业的教师和医生,通过培训成为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除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组织师资培训外,全国20个省、市均开展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这些师资在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4 全科医学教育的教材

卫生部教材办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全科医学本、专科教育规划教材和全科医学培训规划教材;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翻译了一套美国家庭医学教材;江苏、浙江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编印出版了全科医师培训教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出版相应系列教材10余套。

2 全科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全科医生队伍问题

2.1.1 全科医生数量不足。

经过10余年的努力,我国全科医生队伍不断壮大。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全科医学的偏见,全科医生数量仍显不足,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如在澳大利亚,平均每10万人口有70名全科医生[3];英国平均每10万人口有63名全科医师[4];德国平均每千人口拥有3.5名医生,而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15%[5]。

2.1.2 全科医生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全科医生的质量与国外的全科医生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中将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视为同等重要的学科,对全科医生培养投入的财力和物力与对专科医生的投入是基本相等的[6],全科医生基本上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并在业务上相当于主治医师的水平。而我国的全科医生目前大多数只有中专或大专学历,医学基础知识较差,业务素质偏低,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较慢,很难适应人群对于医疗保健的需要。

2.1.3 人员结构不合理。

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结构应是医生、护士、预防保健等专业人员占全部人员总数的75%其他人员占25%。而目前大部分社区卫生机构中50%是其他人员,医生、护士、预防保健等专业人员少,且结构不平衡[7]。

2.2 师资队伍问题

由于我国现阶段没有全科医学师资的认证制度,师资队伍管理不够规范,呈现出师资缺乏,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尤其是专职师资缺乏,大部分临床兼职师资以及社区基地师资未经过正规的培训,全科医学教学能力不强。

2.2.1 师资整体水平不高。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2003年对其中心师资培训班部分学员及全国推荐的全科医学教育师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全科医学教育师资中,大学本科学历者占67.30%,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23.08%,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9.62%。这与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制定的全科医学师资标准[8]相差甚远。

2.2.2 师资知识结构不佳。

目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师资队伍,主要包括三方面的人力资源:医学院校教师、临床教师和全科社区基地教师。医学院校教师在理论和科研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对全科医学临床和社区实践经验缺乏,难以在授课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将实际的案例贯穿在教学中;临床教师多由各专科医师组成,对全科医学的理解不深,往往不能用全科医学的思维和方法指导学生;而社区基地教师普遍学历层次不高,素质和业务水平较低,很难达到理想的带教效果。

2.2.3 师资培训不力,流失严重。

目前,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仍缺乏规划,师资培训内容少、时间短,有些地方急于求成,只培训几天或只参加了一两次短期培训,无法保证全科医学教育的质量。此外,在师资严重不足、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下,还有经过培训的全科医学师资流失的现象。据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对其培训的全科医学师资的问卷调查显示,只有41.7%的人经过培训后仍从事全科医学教学与培训工作[9]。

2.3 全科医学培训开展面临的问题

2.3.1 岗位培训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按照卫生部规划目标,到2005年年底基本完成大中城市的岗位培训,从目前的情况看还存在较大差距。有些地区尚未开展岗位培训,有些省只是在省会城市和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了此项工作,全国社区卫生服务调查显示,至少60%~70%的社区医生尚未接受过培训,这将严重影响社区医生综合水平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在已开展培训的省、市中岗位培训存在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甚至存在只开展理论培训而未开展临床实践或社区实践,实践技能的培训不足,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2.3.2 规范化培训推广困难重重。

目前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开展了规范化培训的试点工作,但由于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制定以及体制上的原因,使培训人员在上岗、晋升、工资待遇等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一些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人员无工作岗位,不少人进入医院急诊科或综合科,影响了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向全国推广3个省、市的经验,扩大试点面尚存在许多困难。

2.3.3 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滞后。

目前,全国10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中只有20余所开设了全科医学选修课,使在校医学生全科医学知识教育普及程度不高,不利于21世纪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全科医师后备队伍的培养。

2.4 教材问题

全科医学的教材,最初大多是国外教材的编译版本。为满足全科医生培训需要,不少办学单位积极组织人员写教材,但从内容和结构来看模拟性强、水平不高、缺少中国特色[7]。此外,教材编者往往不是全科领域专家,导致教材或是理论性太强,或是与临床实际结合不够,或是过分强调各个专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难以体现出全科医学的理念和特色,影响了全科医学培训的效果。

3 促进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3.1 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要使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和教育机构的有关人员及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师队伍是开展优质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是彻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措施。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克服各种困难,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3.2 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和政策导向。建议设立全科医学培训的专项经费,或是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专门用于全科医学培训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的各有关部门应协调制定出配套的激励政策,解决参加培训的时间和经费问题,逐步满足全科医师通过教育培训后,能够获得相应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就业岗位、专业发展等实际需求。

3.3 进一步完善全科医学教育,构建由“医学生在校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组成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首先,以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为重点工作,加快岗位培训的工作进程,解决全科医生数量不足的矛盾;其次,制订相关规定,强化对医学生全科医学教育,提高“准医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第三,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切实提高全科医生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第四,逐步完善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对完成规范化培训和取得全科医师中级职称的人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及职业发展活动。

3.4 加强规范化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卫生服务教学基地的建设。修订基地建设的标准,制定有关政策,要求作为教学基地的三级医院或者是二级医院有责任接收基层医生的临床进修学习和业务辅导。加强社区基地互动性的业务联系,社区教学基地应具有示范性,并能够具体展现全科医疗服务模式,逐步完善全科医学的教学案例,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的教学基地。

3.5 鼓励医学院校开展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国外进修或在国内设几个师资培训基地培养全科医学专职师资,以强化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投入,设立国家级、省、市级专项建设经费或者专项的科研基金,重点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教育中面临的难点和关键问题的研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学科体系;加强全科医学的学术交流,积极争取并利用各种国际资源和国内资源,推动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的发展,广泛学习与借鉴国内、国际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疗服务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经验。

3.6 研究并制定全科医师准入制度的具体规定,规范全科医生的岗位职责,统一全国全科医师考试和专科考试要求,并与各类人员的资格认证等工作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加强医生自律[10]。

3.7 在坚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以及疾病流行状况的实际,确定一定比例自选的培训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的准入资质进行分层教学和管理,使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员能够尽快脱颖而出,成为骨干的全科医师,以推动全科医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健,王家骥.我国现阶段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刍议[J].中国社区医师,2008,1(1):3-4.

[2]孟群,解江林,吴沛新,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6,2(3):175-176.

[3]张晓玲,韩建军.澳大利亚与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比较和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4,7(5):302-304.

[4]张为佳.英国的全科医生与全科医学教育[J].中医教育,2001,9(5):60-61.

[5]郭清,王勤荣,杜亚平,等.中国全科医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4,7(5):291-297.

[6]迟宓宓.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04,5(5):383-385.

[7]梁万年.中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J].中国全科医学,2008,2(3):187-188.

[8]迟宓宓,郭爱民,路孝琴,等.中国全科医学师资准入要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9-11.

[9]门寒隽,韩建军.当前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6,2(3):185-187.

居住小区绿化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第10篇

如今居住区的绿化普遍受到重视, 绿化水平已是评判商品房档次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些开发商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不惜工本对小区进行绿化, 一些小区, 不仅构思新颖、造型美观, 而且对植物品种的配比也恰到好处, 造就了一些精品;但也有不少建设与设计者由于对居住区绿化缺乏专业知识, 绿化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1“为绿化而绿化”

主要表现在一些居住小区绿化规划只考虑是否符合规范, 而忽视情趣、意趣。有的甚至拒人于园外, 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栅栏包围, 这样的绿化虽然绝对化覆盖面积达标, 但其绿化的实用功能却远远发挥不了作用。

1.2 居住区绿化缺乏个性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楼盘的广告, 其中不乏有洋楼、庄园、小镇等名词出现, 仔细品味似乎都是外国的名称。走进住宅区参观一下, 可以看见具有强烈西方园林特色的要素在里面, 大型的罗马柱、喷泉水池的组合、几何的布置形式、修剪整齐的花木……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 先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传统的造园思想, 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运用到现在的绿化设计中, 充分发扬我国的优秀园林艺术和设计思想。改变现在许多小区一样的植被, 一样的空间布局形式, 以适应居民的心理需求。

1.3 居住区绿化缺乏文化气息

居住区绿化作为园林的部分, 是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空间艺术, 要满足人们精神文明的需要。但很多居住区的绿化不是充斥着强烈的人工气息, 就是做工粗糙, 更谈不上会有诗意了。园林艺术是一种动态艺术, 这种艺术不是简单的栽植一些奇花异草或是建造一些亭台楼阁便可以体现出来的;建设者应拓展视野,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1.4 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严重失衡

花卉植物是小区绿化中主要的造景要素, 它们以其特有的色、香、姿、韵和特有的层次感, 改善了生态环境, 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提高了人们美化环境的意识, 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不但能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益, 而且还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实际生活中, 许多绿化设计者 (或决策者) 的植物造景意识不强, 在有限的可绿化空间里不以植物造景为主, 却硬加上亭台楼阁、假山叠石等景观要素, 不顾具体环境, 单纯为做景观而做景观, 使本已严重失衡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比例更加失衡。片面追求硬质景观的结果, 必然使人们期望的自然环境和宁静惬意的小区氛围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1.5 各绿化要素与居住楼体风格、人文环境难以和谐统一

当前一些居住区绿化忽略了与居住楼风格、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 有的盲目遵循“什么时尚造什么, 什么好看建什么”的原则, 东凑西拼的各种园林绿化要素风格不一致, 使环境显得杂乱无章、不成体系, 反而对居民的身心会造成伤害。

2 现代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规划应坚持的原则

当今, 居民的住房消费更趋于理性化和理想化, 居住区绿化在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在现代居住小区设计中, 一般要求绿化率30%, 高档住宅区要达50%——60%。为实现住宅小区绿化达到“方便、安全、整洁、环保”的目的, 需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就是合理利用立地条件, 充分利用居住区原有地形地貌、植物结构, 有效地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降低建设成本。在小区绿化工作中倡导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园林植物, 这样既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又能节省成本。此外, 在绿化设计时, 还应征求住户意见, 充分考虑到居民生活习惯, 将生活习惯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

2.2 以人为本原则

居住小区建设目的, 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 提供休闲、娱乐、交流与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 人们普遍追求的是一个更健康, 与自己更有亲和力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综合规划, 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居住区绿化中, 不仅要考虑到美的要素, 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人的需要, 从人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 进行必要的美的处理, 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3 注重创新原则

居住区绿化设计, 要不断创新, 才能各具特色, 各有立意。要创新, 设计者不仅应有广博的知识, 而且要灵活运用。在规划构思上, 力求自然、协调, 体现主题风格与特色, 同时要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 将景观创造与有关的文化、民情、习俗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体现“文化建园”的科学内涵。在材料运用上, 多选用新型、环保的园林景观构成材料。

3 提高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的具体建议

针对当前居住小区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统一规划, 协调布局

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 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 根据使用功能要求, 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 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 并与城市整个自然绿化要求保持统一。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 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居住小区绿化景观。

3.2 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 体现人性化

适地造林、借景寓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要最大限度利用原地形地貌, 少动土方, 适当保留原有树种。在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乡土植物为主, 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 改善居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3.3 小区景观要与生活、文化相结合, 讲求实用性

小区绿地是区内居民游憩、锻炼身体、休闲、交流的场所, 因此小区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情味。如儿童活动区树种树型要丰富, 色彩要明快, 比例要恰当, 一般采用生长健壮, 少病虫害, 树姿优美、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而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荫, 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

3.4 植物配置上注意层次性、协调性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应注重其层次的搭配, 利用乔灌木、地被混合配置出高、中、低、地被层四个层次, 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时, 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6为宜, 草皮面积不高于绿化面积的30%, 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要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的搭配, 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要巧用草本花卉以弥补木本之不足, 在组合时必须考虑小区中植物的色泽、花型、树冠、形状、高度等方面, 做到互相协调。

3.5 突出主景, 切忌主次不分

每个园林都有一个题思想, 每一个园林也必须有一个视觉焦点,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园林主景。对于居住区绿化设计来说, 必须考虑焦点景物的配置, 可以是水景, 可以是山石景, 也可以是植物造景, 只要能与环境协调就是好。现代园林本身就是一种思想, 一种文化的存在, 我们尊重这种存在的同时, 就必须理解园林中主基调的作用, 定了基调才能创造出小区的园林氛围, 才能表达出主题。

总之, 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营造高质量的居住小区自然生态环境, 使居家与自然融为一体, 使人们能获得重返大自然的美好享受。在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时要不断创新, 设计出真正人性化、生态化和自然化的园林景观。

摘要: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绿色生态居住区成为城市人的梦想。目前在小区绿化上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在针对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小区绿化应坚持的原则和一些建议。

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化,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吴林春, 丁金华.对居住区情况配置中绿化计划的思考.修建知识2002 (3)

[2]张建霞.浅析城市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理念.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4)

[3]李汉飞.情况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情况景观计划.中国园林2002 (2)

[4]郭淑芬, 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现状分析思考论文 第11篇

目前,生产一线班组“职工小家”建设面临的现状问题:一是生产作业区域,硬件投入不够,班组“职工小家”很难将职工聚在一起。在生产一线班组中,职工休息室大多数是简陋的岗位小房,或依在机器旁,或靠在皮带边,有些长年露天作业的岗位,连岗位小房也没有。而已有的岗位小房,也面临着粉尘、高温和噪音。二是企业在严格管理和考核中,由于一些管理者方法简单、粗暴,缺乏必要的思想工作,使职工在“小家”中感受不到温暖,也激发不了职工抓好小家的热情。三是随着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职工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过去提出的“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但由于受岗位限制,企业在定员定岗中,即使工作努力了,也有可能被裁减下去,致使一些职工产生了明则保身的想法,对班组“小家”漠不关心。四是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职工的收入没有成比例的增长,职工遇到困难或困惑时,如本人及家人生病等不能在小家中得到很好的解决,职工往往负债累累。这些都将对小家建设产生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抓好生产一线班组“职工小家”建设特做如下思考:

第一,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效益增长后,要加大硬件投入,建好职工“小家”。目前在厂办公楼、车间办公楼改造后,要积极加大对岗位小房的改造力度,对过去自己搭建的岗位小房,要重新规划,统一设计,对职工较集中的地方,建一个像样的休息室,安装冷暖设施,并将班组的管理制度、经济责任考核上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增设书、报,建好职工园地,使职工有家的归属感。

第二,加强设备更新换代,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改善职工的作业环境,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为建设好“小家”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职工对工作环境有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给职工讲清环保设施投入的渐进性,以及目前已建再建的项目的情况;另一方面,不能把历史欠账的责任都推给历史,多立足眼前,多建一些短、平、快而又有较好效果的项目,有些应随设备的升级而自动改善环境。要让职工看到,企业生产发展了,自己的身体更健康,生活质量更好,也更能充分地调动职工建好“小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企业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同时,不断增加职工的收入,以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四有”小家最终的落脚点,是要让职工有利可得。这些都要求把增加职工收入放在重要的位置。近年来,攀钢新钢钒炼铁厂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增加一线职工的收入,但由于受公司总量控制,这种增加与同行业相比、与职工的需求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企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增加职工的收入、改善职工的住房条件放在重要的位置,以便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让职工全身心地投入企业的生产工作中,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

第四,抓好凝聚力工程建设,抓好温暖工程,让职工充分地感受到“小家”的温暖,也是调动职工热爱“小家”,建好“小家”的源动力。企业在严格管理、照章办事的同时,要辅以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职工气顺。要在干部和职工中进行诚信的宣传教育,遇事领导带头按制度办事,要避免拍脑袋,积极推行班务公开和车间事务公开,涉及职工的奖惩,通过召开班务会,集体研究,努力在一线班组营造公平、公正和谐的氛围。要积极弘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公司应建立职工大病保险互助基金(钢钒公司工会已征求意见,职工非常赞成),积极宣传省工会女职工大病保险的有关规定。用好,用活政策,使职工在生重病、大病时不会使家庭返贫。

总之,对生产一线班组“职工小家”建设,把以“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责可负,有利可得”为主要内容的“四有”小家建设落到实处,必须冷静地思考职工的所思和所想,加大硬件的投入,改善职工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增加职工的收入,使职工在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古筝教育现状的分析及思考 第12篇

关键词:古筝教育,古筝艺术发展历史,思考

一、古筝音乐艺术的发展

首先, 从形制上来讲,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 施于竹如筑, 秦蒙恬改于十二弦, 变形如瑟, 易竹于木, 唐以后加十三弦”。这句话表明筝在秦朝时期经历了形制上的变革, 由最初的五弦变为十二弦。在唐宋时期筝又演变为十三弦, 明代时已出现十五弦筝。由于乐曲表现力的需要当代的古筝经历了16弦筝, 18弦筝, 21弦筝, 23弦筝以及25弦筝的发展, 现在弦数最多的为26弦筝。由于演奏曲目的需要, 又出现了移码式踏板转调筝, 44弦转调筝等一列转调筝。

其次, 在定弦方面, 清代所用的十四弦筝已用了七声音阶的定弦方法。在《律吕正义合编》中记载:“……今筝十四弦则五声二变为七, 倍之为十四也”。这里所说的“五声二变为七, 倍之为十四也”, 即指七声音阶定弦。当代古筝一般以最传统的五声音阶定弦为主, 近年来不少专业作曲家为了适应民族风格和音乐调式需要, 大胆的突破传统的古筝定弦规律, 创造出新的音节调式和定弦。如《木卡姆散序与舞曲》的定弦为57124 (一个八度内) 。

再次, 从音乐上来讲《呜呜歌》1是迄今为止所能查阅到的最早的筝曲名称。

传统筝曲记载可查到汉代的《陌上桑》及民间流传的《天下大同》《寒鸦戏水》《高山流水》《出水莲》等。在秦筝东渐南移的过程中, 与当地的戏曲, 说唱音乐等相融合, 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流派和风格。如河南筝、山东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等。近现代是曲艺和戏曲发展的巅峰时期, 单纯的器乐演奏遭到了冷落。西洋乐的进入对中国传统音乐也造成一定的冲击, 只有一些民间曲社中还依然用筝作伴奏乐器, 独奏曲目多是些小调或板头曲。当代筝曲的创作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势头。除改编传统曲目如《月儿高》《高山流水》等, 又出现了大批新的作品。如《幻想曲》《黔中赋》《临安遗恨》等。这些曲目既保留了民族风格, 又充满了时代气息。有的取材于历史故事, 有的根据现实生活而创作。这些曲目已成为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由于古筝音乐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古筝技巧满足不了乐曲的要求, 这促使演奏者在演奏技巧领域作了更深的探索。20世纪50年代赵玉斋受钢琴演奏的启发, 创作了《庆丰年》, 在演奏中把左手从单纯的按弦中解放出来, 使之与右手相互配合。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 大大加强了筝曲的力度、厚度和旋律变化上的丰富性。此曲成为左手参与演奏旋律的里程碑。赵曼琴先生根据对称和惯性的理论在70年代首创了快速指序这一技法。此技法在《井冈山上太阳红》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这种技法突破了传统的八度对称弹奏模式, 使四个手指获得了独立弹奏的能力和任意组合的可能性, 为筝的演奏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古筝由色彩乐器向旋律乐器行列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二、当代古筝教育的现状及思考

随着古筝音乐艺术的蓬勃发展, 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古筝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忽视作品的文化意蕴, 一味训练技巧

首先, 许多古筝作品的标题本身就具备着丰富的文学内涵。《渔舟唱晚》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句“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学习《渔舟唱晚》时, 我们不仅仅学习乐曲的旋律和技巧, 而且要掌握乐曲的文学内涵。

其次, 古筝音乐多与历史事件紧密相关。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创作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选用传统乐曲《满江红》粗犷的旋律素材, 表现了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陷害, 在赴刑场前夕, 他对社稷面临危难的焦虑、对家人处境的担忧、对奸臣当道的愤恨, 以及对自己精忠报国却无门可投的无奈而引发的感慨。练习此乐曲时, 不能只是一味的练习乐曲中快速指序、双食点奏等指法技巧, 我们要在熟练掌握演奏技巧的基础上, 更多的去揣摩如何才能准确充分的把岳飞焦虑、担忧、愤恨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

再次, 古筝音乐多体现了浓厚的地域文化。我国广大的地域文化孕育了诸多的古筝流派, 而这一地域的地理环境、风俗民情和当地的民间音乐都对筝曲风格及演奏技法等产生深厚的影响。如筝曲《黔中赋》是以贵州民族民间音乐的音调创作而成。第一段“琵琶咏”, 以具有独特韵味的贵州地区民间音调“琵琶歌”为旋律素材;第二段“木叶舞”, 描绘了朴实、粗犷的民间舞蹈场面, 具有奔放的山野之风。左手轻压规定音域的琴码右侧弦, 右手同时扫弦, 产生出少数民族打击乐音响效果;第三段“黔水唱”, 歌唱性的旋律具有苗族“飞歌”的音调特点, 左手快速奏出的三连音音型构成的伴奏织体模拟流水的各种形态。独特的调式以及旋律使人只闻其声便能朦胧的看到贵州美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而许多老师往往忽视乐曲的民族特色, 只注重乐曲中的技巧。使得大量的学生弹奏出的《黔中赋》如同一首音调怪异的琶音练习曲。

中国的古筝艺术博大精深, 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有一颗“心为主, 技为从”, “善巧兼备”的“艺术心”。一首乐曲演奏的好坏不能仅仅从技巧上来评断。技巧固然主要, 但是如果只有技巧而弹奏不出乐曲的味道, 那么这样的演奏听起来就像一杯白开水, 平淡无奇。只有在掌握了乐曲的意境的基础上, 经过不断的揣摩才能弹奏出乐曲的味道。音乐作品分析是演奏好一个作品的初级阶段, 所以我们在拿到一个乐曲的时候应该先了解乐曲背后有关系的任何知识, 再逐段的分析乐段的含义, 以便更深刻的对对乐曲有整体的把握, 最后再进行指法技巧的练习。技法的精湛可以通过勤学苦练来达到, 但“艺术心”的具有却只能靠内心的不断感受和领悟来完成, 所以, 古筝教师要走出“炫技”的误区, 培养学生的“艺术心”。

(二) 忽视学生的二度创造, 使学生刻板地练习乐曲

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 作为对音乐创作的成果——音乐作品的表演而获得它的独立品格以来, 一直被人们称作第二度创造, 或再创造。顾名思义, 音乐表演的基本含义就在于, 它是在第一度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必须把第一度创造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这应是对作为第二度创作的音乐表演的基本要求。然而, 音乐表演既是作为第二度创造, 那么它的本质意义就不仅限于对第一度创造的表达和再现, 它还必须能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

古筝演奏属于二度创造, 每个人都会对乐曲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在演奏作品时表达的不仅仅是作曲家的感受, 最多的是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所以我们在练习一个古筝作品时不能死板的按照谱面上的强弱标记去弹奏。很多老师在学生学习新乐曲时, 往往以自己对乐曲的理解为标准。苛刻的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练习, 那么学生在演奏时往往是按照老师要求的指法、标明的强弱记号等原封不动的弹奏。这样演奏出来的乐曲是没有任何灵魂的, 即使技法十分的熟练, 也只不过是在做重复的机械运动。

21世纪的教育是思考力的教育, 批判性思想的能力。孩子从老师那学到的不是知识, 学到的应该是如何思考的技能。作为一个合格的古筝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创造意识与表演能力的培养。首先, 所有的音乐教师都应该根据音乐表演艺术的实际情况切实明确地告诉学生:没有创造意识就没有艺术。音乐艺术是一种心声, 最怕演奏者心头没有体会, 无动于衷。反之, 有创造精神, 不断琢磨、不断挖掘, 就能将作品的风格、情趣、意境等活生生地体现出来。其次, 充分调动学生综合性的创造潜能。这就要求古筝教师不但是古筝专业技巧的能手, 而且应具有多方面的修养, 教师本身理当是一位有丰富艺术修养的艺术家, 而不只是传授技巧的匠人。再次, 注意培养学生表达感情和创造意境的能力。音乐的各种形式因素, 各种形态、各种风格, 是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和体现一定的音乐意境的元素。所以老师应该将自己对作品的深入体验告诉学生, 启发学生。经常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实际的启发和指导, 就能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感情和创造意境的能力。最后, 加强学生的舞台艺术实践。舞台艺术实践中演奏者必须用音乐来感染听众, 所以它最能检验出演奏者的优点与缺点。多种多样的实践向学生提出发挥创造能力的要求, 也给学生提供激发创造的因素。因此, 学生通过舞台艺术实践, 才能最有效地调动他的创造意识, 发挥他的创造能力。

(三) 忽视演奏者内心感受, 过多注重肢体动作

在现代社会, 夸张的舞台表演似乎成了一种时尚。舞台上的肢体动作是演奏者内心情感起伏的一种昭示, 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完美地表达出乐曲的情绪。过于夸张的动作会适得其反。《吕氏春秋》记载“凡音者, 产乎人心者也, 感于心则荡乎音, 音成于外而化乎内。”这就是说音由心生, 心有所感就表现于音乐。而很多老师单单只注重学生的肢体表现, 把肢体动作当成一个单独的课程来教, 一个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在弹同一个曲子时, 肢体动作是一模一样的。学生的内心感受不被重视, 在只有花哨的肢体表演的演奏中作品的音乐性早已从他们似乎是很投入的举手投足间流失。

音乐艺术作为第二度创造的音乐表演, 它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深刻揭示和完美再现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而从演奏者心理来说, 为完成这一重要的艺术使命, 仅仅依靠理智和冷静的表演设计是不够的, 只有投情, 才可能真实、生动地传达与再现音乐中的情感内涵, 并使听众也受到同样的感动。美国著名教育家雷默先生曾提出, 每一个动作实际上都是一种感情的符号, 像高兴得起来, 恐惧得发抖, 他们都是感情的真是表达。但是, 他又说道:“没有一个身体动作需要任何艺术形式。它们都是自发的, 不自觉的, 不拘泥于形式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似乎经过排练, 很自觉, 又拘泥于形式, 我们就会强烈地怀疑, 情感的表达没有真实感—此人仅仅是‘把那些动作做完’而已。”一个成熟的演奏者对乐曲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演奏时感情会自然的流露出来, 身体就会自然地随着音乐而动, 这样的肢体动作才是最自然, 最完美的。

完全没有肢体语言, 平淡地弹奏和过分的肢体表演这样两个极端都应该是古筝演奏者和教学者应该避免的。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他们主动地体验和表现的积极性, 因材施教, 培养他们各自独特的演奏风格和表现方式,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才能真正有效地发展古筝艺术。

结语

在古筝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习惯的做法是把乐曲中的重点、难点挑出来仔细讲, 但是关于古筝的历史沿革、流派特点等传统文化却很少系统的讲解。学生们也都很少去翻阅书籍查询这部分的内容。有的教师甚至忽视传统筝曲的教学, 只喜欢教一些演奏技法多变的乐曲。他们认为乐曲演奏最主要的是炫技和夸张的舞台表演这些外在的因素, 而音色, 乐曲的风格等关键的内在因素却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因此, 他们更不会注重学生们对乐曲的理解和演奏时地感情处理。有些老师甚至还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而我认为, 在古筝教学中不仅要加重对传统筝曲的学习以及古筝音乐艺术发展知识的扩充, 更重要的是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艺术文化的修养并且全面掌握科学的音乐教学手法。只有这样才能使现在的古筝学者从整体素质上提高, 而非仅仅停留在指法技巧的提高上。

古筝艺术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拥有很浓厚的古典气息。对于不断发展的古筝音乐艺术来说, 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所以我们现代的古筝学习者尤其是古筝教育者应该牢固地掌握传统文化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担当起保护与传承这门艺术的责任, 使古筝音乐艺术发展得更加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焦金海.筝演奏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7.

[2]上海音乐出版社成员.中国古筝名曲荟萃[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3.

[3]袁静芳.民族器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赵曼琴.古筝快速指序技法概论[J].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1.

[5]汪莎.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6]张前, 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上一篇:大型施工下一篇:繁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