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翻译观范文

2024-07-11

正确的翻译观范文(精选12篇)

正确的翻译观 第1篇

商朝末年的政治家吕尚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乃天下之天下也, 同天下之利得天下, 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 天有时、地有则, 能与人共之仁也, 仁之所在, 天下归之”。中国人最基本的方式具体表现在天与人的关系上, 它认为人与天不是一种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而是处在一种部分与整体或为学之初与最高境界的关系之中。老子有一句名言“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愈为, 既以与人已愈多。”就是说圣人从来不积攒什么财富, 尽量为别人做好事就多了, 自己也就有了尽量把东西给别人, 自己也就多了, 这个就是舍与得的关系。像毛泽东、斯大林、甘地、罗斯福这样的超级伟人, 实际上都是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 他们从未为自己和子女留下什么财富。

穷人是整个生态的基础。正如没有泥巴就没有虾米, 没有虾米就没有小鱼, 没有小鱼, 大鱼也活不了。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米, 虾米吃泥巴, 而穷人就是泥巴, 处在食物的最末端。穷人虽然渺小, 多一个少一个确实无关紧要, 但整个的穷人却是社会的基础。没有穷人谁都活不好, 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富人拯救了穷人, 离开了富人地球就不转, 恰恰相反, 穷人才是社会的基础。穷人是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的衣食住行, 文化娱乐就是一个生物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通俗点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要是世界上没有了穷人, 富人的日子也没法过, 更谈不上扩张和发展。

二、人类之间有竞争但也有协调

道德永远都是必须的, 人之为人就在于首先人不能变成兽, 也不能变成神, 所以人不能没有道德感。无论是西方信仰的宗教道德, 还是中国仁爱的宗教的道德, 大都反对在金钱的、物质的、理性的面前节节败退, 直到完全沦丧。因为这样的文明只会倒退与没落, 人不再是物, 而完全被物化了的人类已经不再是人。

人类社会毕竟不同于动物世界, 人类之间有竞争, 但也有协调, 这个协调的本质就是人类文明。一个好的社会需要大家共同推动, 每个人都有责任,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要负担更大的责任, 无人格之善不成其为善, 无尊严之爱不成其为爱。让爱有声, 让爱有形, 让爱有格, 让爱有尊, 让爱与善不再成为一种企盼, 而是从一个有骨骼有体魄的人身上出发的。因此, 它们与人格尊严互为因果关系。《诗经》中说, 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 就会有人敬仰他, 行为光明磊落的人, 就会有人仿效他。哲学家马克斯末尔说“同情是你能给予他人最好的礼物。”人的善念是可以被唤醒的, 就看你怎么去唤醒, 任何人的心里其实都有一根善良的弦, 这根弦只要有爱心, 才能拨动他。要想别人善良首先就得付出你的爱, 饱暖后, 应想到社会的责任, 想到自己的操行。读书可以提高自己, 捐学可以培养后代, 拓业以效力社会, 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 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而且, 博爱的升华往往要通过信仰来获得。心理学家认为, 之所以有宗教信仰的人感到的幸福更多,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 几乎所有宗教都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他们会感激空气、水、食物、亲人、朋友以及一天的平等。

三、正义、责任、和谐、同情和慈悲是富人的基本价值

在中国文化中, 自我的范围比较大, 自我不仅包括自己本身, 更多的时候还代表自己的家庭, 主要是自己的种族。他们在择自己行为的时候, 不仅考虑自己内在需要和情感, 更多的时候要考虑的是有没有达到他人的要求利益和期望。可以说, 中国文化中, 在做一事情时, 实际上也同时是在实现他人的心愿满足他人的愿望。比如汉代的韩信就曾念念不忘刘邦的“推食食我, 解衣衣我”之恩, 这句话的意思说“自己的肚子饿了要吃饮, 想到别人也要吃饭, 自己身上冷, 便知道别人也想穿衣服”这种有饭大家吃, 有衣大家穿的思想和作派在中国传统中是大得人心的, 也是一种财富文化的积淀。

美国的比尔盖茨认为, 他赚钱绝不是为自己花的, 他有一套价值理念, 有一种终极关怀。他认为, 人固然是要赚钱的, 他赚钱绝不是为了把钱挥霍掉, 而是为了一个目标而赚钱, 为了赚钱本身而赚钱这个活动是持续不下去的。人们在分析中西方不同财富伦理观后, 通常会得出两个结论, 用以解释这种差异, 一是故鼓励慈善的税制, 我们没有, 二是西方有基督教的传统, 鼓励回馈社会, 我们没有。

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第2篇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有的人不加强自身学习,不树立学习是一种责任的理念,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重任。但在现实中,有的同学往往无视学习的价值,把学习当做迎检迎考的任务被动去做,浅尝辄止;以完成考核规定的任务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应付去学,敷衍了事。个别党员干部甚至认为学与不学差不多,多学与少学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没有什么太多影响,在思想上存在学习可有可无的观念,故而一提到学习,便习惯强调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平时的所谓学习心得并非自己的“心得”,而是网上下载、粘贴复制所得。

二、树立学习是需要的理念

如果学习是为应付考核检查而学习,为提拔晋升而学习,为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而学习,就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持久性,因而难免就会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是一件烦躁的事、是一件不得已被外力强迫的事,对所学的东西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故而安不下神来,静不下心来,显得心浮气躁。

树立正确的语文复习观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复习观 方法探究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内容上没有深浅,宽泛无边,而且中考和高考语文的成绩占的比例很大。一个字的认读,属语文;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所表现出来的修养气度,亦属语文。难怪有些同学把语文成绩归结为考试时的运气和感觉,事实上语文学科与你最强的学科一样,是学得好的,只要方法对了,语文同样就会变成你的强科,而方法取决于正确的观念。

一、中心观——语文复习应以阅读为中心

(一)原因。一是语文试卷阅读题有文言文、现代文、诗歌等,所占比重大。二是题干的审读,干扰项的创新,作文的审题等也是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三是阅读量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前后贯通,使语文知识和写作能力等有可能在整体上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绝大部分考生的致命弱点是阅读的“量”积累不够。读得太少,知识面狭窄,不能正确理解原文,无法提取文中信息,缺乏正确的语言习惯,没有语感。二是绝大部分同学没有养成反复阅读原文、从整体上把握原文大意的习惯,没有提高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特殊含义或深刻含义的能力,一些同学习惯于断章取义、孤立地、割裂地肢解文章。三是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阅读技巧,不了解出题规律。

(三)正确的指导思想。一要靠尽可能扩大课外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而不是指望单是埋头做阅读题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题得不到分,主要是读得太少,曾有命题者明确提出:“要让那些读书多,会读书的考生在高考中大大地占便宜。”书读多了,知识面宽了,自然会“心有灵犀一点通”,会读书,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久而久之,阅读能力自然得以提高。二是要养成反复阅读原文,从整体上把握原文大意的习惯。要培养整体把握的意识,一定要读一些“不带题”的完整的文章或相对完整的文段。三是熟练掌握几类文体的阅读技巧,明白阅读题的出题规律。鉴赏诗歌,关键在“情气投入感情,理解大意;体验感情,领会意境;升华感情,拓深意蕴”。出题者往往从词义、句意、内容、表达方式、意境、立意、艺术形象等角度拟题。文言阅读,关键是实词理解,所命题目直接有文言实词的考查,句意理解、文句翻译和文章的鉴赏评价,都是以文言实词为基础的。平时阅读文言语段,应注意积累实词,正确把握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科技说明文阅读,要冷静地逐句地提取文章信息,应耐心地把选项内容与相关原文仔细对应,最忌粗心急躁。命题者往往就数量范围,已然未然,或然必然,源流先后,术语概念,程度深浅,是否判断,现象本质,主要次要等方面拟题。

(四)禁忌。一是一味地看而不想。看过之后一点印记也没有,等于没看,重要的东西要记笔记,甚至把它背下来,养成做好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读了几篇,未见提高,便丧失了信心,放弃阅读。应该相信,读一篇就有多读一篇的收获。无论谁要提高阅读能力,都不能跨过“扩大阅读量”一关。看得多、读得多、知道得多,你的联想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就强得多,自然阅读能力就强得多,就能“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就能“阐发”“抽象内容”,就能“解释”“含蓄词句”,阅读题就会迎刃而解,写起文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二、全面观——语文复习应立足全面系统

(一)原因。一是语文试卷内容完备。语文卷结构基本定型,综合各板块体现一个合格中学生必备的语文知识及能力的合格结构,从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二是知识点琐细,应系统化地清理。

(二)存在的问题。部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知识点不全面。阅读可以的,写作又不行了;写作较好的,基础知识又不牢。琐细的知识点更是从未归纳过整理过,总是孤立的、死板地学某一个具体知识,不懂得应联系的理解的学习一类知识。其知识没有体系,就易忘记,同一个知识变换个方式出现就拿不准了。

(三)解決的办法。一是建立语文知识库,注重积累,把自己平时的所学所得分门别类地放进仓库里,需要的时候再从仓库里拿出来。

三、信念观——相信自己能学好语文

语文试题有完整的知识结构,从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到写作,每一块都有明确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只要经过严格的全面的系统训练,就会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就是信念观。

(一)正确的思想。首先,有严谨踏实、认真刻苦的学风。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做好笔记。认真对待每一张试卷,搞好归纳总结。其次,养成背诵记忆,运用功具书(每人应该有一本成语词典、新华字典),反复阅读等一系列复习、应试的良好习惯。再次,上课、课外阅读、作文、练字四条线应齐头并进。最后,培养心理素质。

(二)禁忌。一是对语文有偏见,不能正确地对待语文。复习阶段,各科并进,互不相让,争分夺秒,对你们来说,压力是有的。有些同学觉得语文范围太广,不着边际,短时间内不大见效,便产生了消极“无为”的思想,不再花费力气,而抱着碰运气、靠天收的想法。二是独自蛮干。有的学生抛开课本,一头扎进题海之中,盲目地做着一本本的“冲刺”、“指津”,自行其是,对教师的系统复习训练却置之不理。老师在台上讲,他在台下做自己的事。这类同学可能本来语文成绩不是很差,但由于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科学地复习,很难提高语文成绩,吃了亏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第4篇

我认为, “中国梦”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强国梦, 就是国家要强大, 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让人家看得起我们、尊敬我们, 不敢欺负和侵犯我们;二是幸福梦, 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美好生活, 让全体人民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好处,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真正感受到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骄傲和幸福, 让别人真正羡慕我们。

而对于民营企业的梦想我想无非有两个方面, 一是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为国家多做贡献;二是让社会进一步认可我们、尊重我们, 真正实现和谐发展。

针对当前社会的仇富心理以及一些富人大搞奢靡之风、铺张浪费, 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我认为, 全社会都应该转变对财富的看法, 特别是我们民营企业家, 更要有正确的财富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绩效观 第5篇

谈起绩效观,可能很多员工会比较模糊,如果说绩效考核,许多员工都会认为非常熟悉,不就是每月的绩效考评嘛?然而,工作中许多员工都在努力工作,最终的绩效考核结果却不尽相同。为何会出现如此现象呢?我们要明白效益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班组经营的核心。如果想提升效益,就必须在班组内部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念—多劳不一定能够多得,关键要看多劳是否有存在的效益。为此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作为在烟站的基层人员,我们该如何去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念,从下面三个方面去展开探讨: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绩效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从字面意思分析,绩效是绩与效的组合。绩就是业绩,体现企业的利润目标,又包括两部分:目标管理(MBO)和职责要求。企业要有企业的目标,个人要有个人的目标要求,目标管理能保证企业向着希望的方向前进,实现目标或者超额完成目标可以给予奖励,比如奖金、提成、效益工资等;职责要求就是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要求,比如业务员除了完成销售目标外,还要做新客户开发、市场分析报告等工作,对这些职责工作也有要求,这个要求的体现形式就是工资。效就是效率、效果、态度、品行、行为、方法、方式。效是一种行为,体现的是企业的管理成熟度目标。效又包括纪律和品行两方面,纪律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等,纪律严明的员工可以得到荣誉和肯定,比如表彰、发奖状/奖杯等;品行指个人的行为,“小用看业绩,大用看品行”,只有业绩突出且品行优秀的人员才能够得到晋升和重用。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是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业绩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个体的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在企业中进行业绩考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相关工作。首先,必须对业绩考评的涵义作出科学的解释,使得整个组织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绩效考核是现代组织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种周期性检讨与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管理系统,是指主管或相关人员对员工的工作做系统的评价。有效的绩效考核,不仅能确定每位员工对组织的贡献或不足,更可在整体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从而可以改善组织的反馈机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更可激励士气,也可作为公平合理地酬赏员工的依据。第三个问题:如何对待绩效考核结果

绩效考核的结果,很多企业都是跟薪酬挂钩,别无他用,下面先了解一些绩效考核结果的几大用途:

1、培训需求分析管理者可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及相关记录,发现员工与岗位工作标准的差距,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进而判断是否需要培训,需要哪方面的培训。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提高和改善绩效,帮助员工成长。

2、人事调整对于连续考核优秀的员工,要予以晋升,对于连续绩效不良的员工,要降级或调岗。

3、员工职业发展计划企业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员工也在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可以使员工职业生涯实现有序发展,而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薪资调整:对于绩效不良的员工,要降低绩效工资,促进尽快改善。绩效优秀的员工根据标准进行合理的调整。绩效结果运用于薪资调整能起到提高内部公平感的作用。

5、奖金分配:奖金分配的形势多种多样,但由于很多企业由于没有客观的绩效考核标准,导致增加了内部矛盾,严重的还导致员工离职。如果有公开透明的标准,员工都能自己算出该拿多少奖金,则矛盾会大大减少。

总而言之,我们基层职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无论绩效考核结果如何,都要一颗平常心看待,不要因为他人优秀就嫉妒排挤,更不能因为自己优秀就骄傲自满低看他人。我们只需要认真踏实工作,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安排工作,时刻保持积极上进的工作态度,为企业的效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理财观 第6篇

如何对待“钱”,是人生道德取向衡量的重要标准。孩子对零花钱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成年后道德的形成。家庭是所有价值观的发源地,父母首先需要进行自我教育,然后利用适当的方式给子女以积极健康的教育。古人说:爱子女则为之长远计。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给孩子零花钱时,别忘了同时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金钱观。

孩子有较多机会接触及运用金钱,是可以让他们更早获得有关理财教育的机会的。在良好的引导下,他们可以对金钱、甚至财务有更全面的认识,透过日常经验,学习初步理财。可惜的是,并非所有家长都能意识到培养孩子养成正确金钱价值观念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只是让孩子自由发挥,这其实是值得忧虑的。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我们这里的农村家庭日益富裕起来,孩子们的零花钱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上涨,有的甚至到了让人膛目结舌的地步。我们学校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是对于穿着打扮,可都是“行家”。上千元的户外名牌衣服,“NIKE”的鞋子,“SONY”的MP3,苹果手机……真可谓集名牌于一身。请客吃饭、吃喝玩乐的也大有人在。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传统中,父母们都会用零花钱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比如:勤俭节约、财务自理。但在今天,生活富裕了,孩子的那点零花钱家长也不会放在心上。但这种超前消费意识是不适合小学生的,将给他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

首先是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小学生,一旦身上有了钱,见到喜欢吃的零食便会毫无节制地买。卖些廉价的冰棒、棉花糖、油炸食品等。吃零食本身已经对身体无益了,更何况他们购买的往往是一些三无食品。这样一来,不但浪费了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身体健康。

其次养成了浪费的习惯。许多学生自以为有的是钱,所以对很多东西都不珍惜。比如,买了丰盛的午饭一句“没胃口”就原封不动地“退回”了;不愿意吃的食品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给了“垃圾桶”,等等。他们还会认为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很潇洒。

再次养成了攀比的习惯。孩子之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孩子的心理失衡。今天你们搓一顿几十元;明天我在“某某酒家”摆一桌几百元,看谁更有风度。现在的孩子谁手里要是没几个零花钱,看着同伴经常拿着钱去买这买那,总是羡慕得很,又尴尬的很。这种羡慕、尴尬处理得好那是幸运,若是处理得不好,带来的后果将不可想象。据我所知因攀比而打架现象时有发生。

最后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以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不知道应认真学好知识,不懂得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有的孩子,把父母的叮咛嘱咐、老师的教诲当成“耳边风”,只懂得吃喝玩乐,腹中空空如也。甚至可能会导致某些孩子走上犯罪之路。

那么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培养劳动意识。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比如,孩子做了什么家务劳动,学习上取得了什么成绩或进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作为零花钱。让孩子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其次是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花钱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就像学游泳一定要亲自下水一样,不让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钱,他们就学不会合理消费,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是不利的。再次是培养自立能力。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给孩子零花钱是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孩子自己乘车、买文具、买图书,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购买”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专家建议,至少在孩子七八岁时,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合理提高孩子自由支配的数额。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

金钱和物质是靠辛勤劳动换来的,让孩子体验劳动获得金钱的不易;用金钱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学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获得精神快乐;学会合理支配金钱,让金钱在孩子的生活中处于合适的位置。所以家长和学校应该尽早教会孩子花钱,学会理财,这是孩子成长中得到的最珍贵的财富。

班主任要坚持正确的“距离观” 第7篇

一、廉洁自律, 与请客送礼保持“远距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变得宽裕, 一些家长为了让子女得到班主任的“优厚待遇”, 不惜代价, 甚至以请客送礼等方式“贿赂”班主任。

个别班主任接受了学生家长的“好处”后, 便对这些学生给予“特殊照顾”, 关爱有加, 在排座位、评选三好学生、挑选学生干部、课堂提问等方方面面给以优先考虑;为了提高这些学生的成绩, 班主任为他们“开小灶”;当这些学生犯了错误时, 班主任在批评他们时还得小心翼翼、委曲求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严格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清清白白做人, 明明白白做事, 不能贪图小便宜, 丧失人格和师德, 否则会有损人民教师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而且, 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 班主任的“偏心眼”和“势利眼”做法, 学生会看在眼里, 记在心上, 从而使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大打折扣。因此, 班主任必须自觉抵制“糖衣炮弹”的侵袭, 主动谢绝学生家长的“好意”, 与请客送礼的学生家长保持“远距离”, 绝不沾染上任何“铜臭味”, 更不能以“暗示”等手段向学生家长提出请客送礼的无理要求。

二、一视同仁, 与所有学生家长保持“等距离”

有的班主任在待人处事时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 “优等生”能给班主任带来“业绩”, 因此就得到特别优待;“后进生”不仅在成绩上落后, 而且经常破坏纪律, 惹事生非, 给班主任增添麻烦, 便因此成为班主任的“眼中钉、肉中刺”。相应地, 个别班主任把对学生的态度迁移到学生家长身上, 每逢家长会或家长来校咨询情况时, 将“优等生”的家长奉为嘉宾, 笑脸相迎, 显得热情而“迁就”;而面对“后进生”的家长时则冷若冰霜, 爱搭不理, 着实让“后进生”的家长感到心寒。也有个别班主任对于家庭背景好、家长有权势的学生格外照顾,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的孩子或农民工子女态度冷漠。个别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距离”完全以自身的情感好恶为标准, 以分数、金钱和地位为依据。人情冷暖的鲜明对比, 让部分学生家长感到失望、厌恶、内心极不平衡。

班主任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不能有失公平、以分取人;同样, 班主任对学生家长也要一视同仁, 不能以貌取人、以势取人。作为班主任, 如果想赢得学生家长的积极支持和有力配合, 就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圆”的“圆心”, 与所有学生家长保持“等距离”, 决不能“因人而异”, 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三、团结协作, 与学生家长保持“近距离”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教育, 离开了任何一方的教育, 都会削弱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能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败。

以区域调研考试引领正确的评价观 第8篇

一、以区域调研考试的命题研究带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对考试评价的研究是许多学科教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对于考试评价的研究能力,即从命题研究到质量评价的系统研究和实践能力,是部分学科教研员专业化水平的体现。我们觉得,对调研考试的研究,不仅要在教研员中开展,而且还要带动区域内的学科教师一起研究,并使之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由于命题工作相当于教育测量的工具设计环节,测量工具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此教研室鼓励相关学科以教研员为核心建立命题研究小组,以区域调研考试为载体开展命题研究。几年来,我们发现通过命题研究,教师能逐步形成严谨的评价观,懂得科学的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在考试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并能逐步形成在教学中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习惯,善于从中挖掘学习评价的切入点。这些都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直接表现。

二、以区域调研考试的管理促进各校考试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任何成功的管理离不开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考试作为当前学校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活动的主要形式,其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要促进学校考试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建设,首先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应共同认清:“反对应试教育”不能和“反对考试”划等号,其次不能滥用不科学的考试及其产生的不科学的评价信息误导各项教育教学管理与决策。调研考试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区域调研考试的任何一个环节若出现问题,都会对区域相关学科教学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教研室需十分重视每次调研考试的命题过程、考务管理、阅卷质量和评价信息,在教研员中确立区域调研考试的质量意识。

三、以区域调研考试的评价导向正确的质量观与评价观

对于区域调研考试的评价研究,我们将重点放在了考试评价的导向上,着重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注重发挥调研考试评价的导向作用。

区域调研考试正逐步从过去只注重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和评定,走向充分利用测评结果指导、改进教学过程,注重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教研室对每次调研考试都进行细致的质量分析,利用分析软件把全区的调研考试数据作详细分析,并反馈给各科教研员和各学校,用以指导教研工作和改进教学过程。我们充分重视学校和教师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考试评价成为教研室、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2. 注重研究和发挥“个体内差异评价”的作用。

在对区域调研考试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教研室也注意避免排名评价,淡化被评价的学校或教师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比较,而注重对个体进行自身纵向比较或个体诸侧面比较的“个体内差异评价”,研究被评价者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我们正尝试建立常模数据库,通过持续的数据跟踪,使学生及其家长都能借助数据信息成为主动的自我评价者,发现学生在考试中暴露的问题,同时客观地分析自身可能的定位,更科学地指导学生的复习或志愿填报等各项工作。

3. 采用多元的教育统计方法作为调研考试评价的工具。

建立正确的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观 第9篇

一、基础知识

对于初中生而言, 他们首先需要掌握的是语文基础知识, 可是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却有许多是一些汉语言知识, 而不是我们真正要求的语文基础知识, 学生也不是必须学习这些汉语言知识才能学习语文的。因此, 在现代语文的教学中, 我们必须要对语文的基础知识重新认识, 对那些牵涉到多而繁杂的汉语言知识的内容, 如语法、文章学等知识内容可以大胆舍弃, 而对于那些只要求死记硬背知识要领的知识内容, 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重点放在语言运用上, 力求避免死记硬背, 尽量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体验语言的魅力, 掌握语言的运用规范。还有些知识不作过多、过细要求, 只要让他们知道就达到目的了。所以, 在现代教学的评价中, 应该把重点定在关注教师对语文知识的有效落实, 关注他们在教学中处理语文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关注如何提供语言环境规范语言知识并应用语言知识等方面上。

二、文章阅读

要想学生能够真正对所学习的课文有所收获, 有所感悟, 就必须让学生把握语言的规律, 通过阅读感悟课文的思想, 感受文章的魅力, 逐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体验审美情趣, 且在思想与道德情操等方面也有所提高, 文化积淀也获得逐步的提升。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关注点是学会如何去处理教材, 并能把握阅读的重点, 阅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如何去解决, 在阅读中针对实际情况是否需要把阅读内容进行拓展等。关于拓展性阅读, 我们常常会看到, 一节课中为了分析一篇文章, 阅读的容量大大缩水, 有时候一节课连一篇文章都没有阅读完, 这样的阅读教学, 肯定难以保证教学的效果。尤其对高年级学生来说, 如果还是让他们停留在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分析与讲解, 句式的判断等内容上, 不仅难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也容易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枯燥的程序性学习中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信心。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在所学课文的基础上, 拓展相关学习资料, 包括文章产生的背景、相关文章的评论资料、作者的文学风格等等。这样的教学, 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在拓宽知识面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使他们获得更广泛的文化熏陶。

三、作文

“命题—讲解方法—讲评”是过去作文教学的三个步骤, 它强调教学的程序性和知识性, 忽视了作文教学的生活感受性, 因而也就失去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体验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因此, 作文教学应着眼于生活,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事, 表达对他们的认识, 发表自己观点和思想, 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果作文教学只是命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去写作, 往往收效甚微。 因为作文是一个复杂感情的信息加工与外化的过程, 首先需要学生收集信息来源, 而这些信息来源恰恰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所闻所见, 将之与自己已有的精神世界进行融合, 进行信息加工, 然后才能形成具有情感性的语言外显出来。所以说, 真正的作文教学, 应该让学生写一些生活中他们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 才能让他们有所真实地思考并借用有关资料辨析问题、认识问题。

至于作文的方法与技巧, 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 我们的通常的做法是, 把写作的框架和概念传授给学生, 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写作框架结构进行模仿。 实际上, 这样的教法忽视了学生的生活, 违背了他们的认知特点。一个人只有经过生活和语言的积淀, 对生活有更多的感悟, 才能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丰富情感。所以说, 对学生的作文方法与技巧的教学, 应建立在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语言的积累上, 并经过一定的写作实践后再进行, 而不是在由概念灌输下的框框束缚式中作文, 所谓“皮之不存, 主将焉附”就是这个道理。

作文讲评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应改变只有教师独白的形式, 而让作文讲评课成为师生和生生之间进行交流的活动方式, 引导学生探讨生活经验, 相互交流思想认识, 当然也可以探讨作文中语言表达是否符合文义,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层次。作文指导切不可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 比如说用文学创作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平, 这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无疑是难以达到的要求, 只要学生能选取真实的生活材料, 真诚地表达出生活情感, 语言能够通畅流利, 文章结构完整, 就值得肯定和表扬。

总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依据的, 我们应转变教学观念, 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内涵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给予语文教学的内容赋予真正的价值。

摘要:针对新时期学科教育理念的要求, 从学生发展观出发, 对现代语文教学的语言基础知识、阅读内容以及作文知识等内容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正确的学生观有助于师生共同成长 第10篇

1. 先调整自己, 再引导学生

记得我刚接手现在这个班满怀期待地问学生对我上课的感觉时, 他们说:“老师, 我们感觉您讲课跟讲故事似的, 虽然说话很有意思, 但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的, 我们都不知道您要说什么!”我很尴尬, 但我终于醒悟到了自身的问题。是的, 任何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做久了, 就容易滋生倦怠, 社会在变, 环境在变, 学生的思想也在变, 我们就不能幻想着以不变应万变。上届学生我带了3年, 许多话无需说得那么直白, 稍稍提示一下, 他们便明白我的意思。可眼前的这些新学生不懂, 我忘记了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 忘记了师生需要磨合, 于是我在没认真备好课, 没“备”好这些学生的情况下, 就用所谓的“老经验”来教育他们, 自然是拔苗助长。了解到这些后, 我不再抱怨, 而是心平气和地重新调整教育教学的方式。做到先调整自己, 再适应学生, 引导学生。

2. 对学生的成长要有信心和耐心

接手一届新生, 我们总是恨不得一下子将所有的班级工作都做得井井有条。但实际上, 要让全体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些习惯看起来不难, 比如让学生规规矩矩做事, 安安静静学习;让他们坐有坐相, 站有站姿。但实际上, 他们做事总喜欢拖拖拉拉, 喜欢随手丢弃垃圾, 站队时东倒西歪等。

其实, 要管理好班级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一个不断摸索, 不断感悟的过程。比如书本上、电视上、网络上的各种先进管理经验, 我们要不要学?当然要学。但这个学习不能生吞活剥, 需要我们仔细筛选斟酌, 不断摸索改进。一个人思想的转变不是一夜间就能完成的, 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有等待的信心, 有坚持的耐性。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观察, 看看自己的话语有无效果, 如果学生没反应或者起了副作用, 就要赶紧打住, 重新调整。如果我们偏要驴不喝水强按头, 凭借班主任的强势打压学生, 只能让学生孕育着反抗的种子。就像前面提到的坏习惯问题, 学生只要有一点小进步就及时表扬, 而对个别习惯不好的学生, 私下进行批评指正, 学生就能愉快地接受, 较快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3. 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我认为, 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是教育者的最大责任。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多次讲到:“我最好的学生, 就是那些毕业时脑子里充满了问题的学生。”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多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 通过各种“规范训练”, 迫使学生接受统一的标准答案。这种强制性灌输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服从高于自主, 听话高于思想, 接受高于创造, 一致高于独立”。这就把一个人身上最主要的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健康人格、质疑勇气都给抹杀掉了。

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想法最奇特、行为最乖张的时期。他们对教师不再仰视, 对教师的某些做法、某些说法不想盲从, 不想按部就班……我感觉这正是引导学生深入思索各种问题的时机。思想的碰撞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沟通和交流, 只有权威的压制和命令。一个好的教师, 应该让学生学会仰望星空, 学会独立思考, 让他们成为有理想的人———这是他们未来开启自信人生的基础。

正确认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观 第11篇

摘要:重温马克思《资本论》四卷,生产劳动的定义是从劳动者对社会生产的关系中得出的。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看,生产剩余价值和为资本增值服务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则受雇于资本的商业劳动和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而从简单劳动过程看的生产劳动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仅适用于产品生产的社会。斯密在划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时发生了二重性的错误,同一种劳动按两个定义来界定,既可以是生产劳动又可以是非生产劳动。我国理论界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正统”观念,恰恰落入了斯密的窠臼。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坚持“社会性”原则。

关键词:生产劳动; 非生产劳动; 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志码:A

一、引言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学界争论的理论焦点之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在经济理论上加以阐释和发展;另一方面是马克思论述生产劳动,在不同的地方由于问题对象不同而对生产劳动范畴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说法。不同的经济学者在论证和表达自己的理论观点时,对马克思理论观点存在不同的理解并或多或少存在着各取所需的倾向,所持观点也就必然不同。因此,准确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资本论》中,有三个地方集中论述了生产劳动范畴及其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一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论述劳动过程时给出了与简单劳动相应的生产劳动的定义;二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篇论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时,一方面对上述生产劳动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另一方面给出了与资本主义生产相应的生产劳动的定义;三是《资本论》第四卷(郭大力译《剩余价值学说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专用一章对斯密和其他经济学家的生产劳动、非生产劳动学说进行批评,并科学地划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范畴,从多角度给出了生产劳动的定义。在其它地方,马克思也有一些零星的论述。笔者认为,仅从《资本论》第一、二、三卷的论述来理解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是不够的,必须联系第四卷的相关论述才有可能正确把握马克思的理论观点。所以,本文先探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正面论述,得出必要结论;然后,通过对第四卷相关论述的探讨,来加强和丰富前面的结论。

二、从生产产品的劳动出发定义的生产劳动

《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从生产产品的劳动出发定义了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这里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1]这就是学术界理解的生产劳动范畴的物质规定性,即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但马克思在这段话中的一个注释被不少学者忽略了。注释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在第14章还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这个注释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把生产劳动定义为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是从自然的物质规定性来说的,是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角度,从产品生产的角度来说的,是“撇开它的各种历史形式,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来考察的。”[1]555从这个意义上说,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但这并不是说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生产劳动,也并不是说凡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就一定不是生产劳动。是否生产劳动,还取决于其社会规定性。

对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的理解,还需要在更为现实(如商品经济)的背景下来进行。马克思认为,当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的发展,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原本属于同一生产劳动过程的多种劳动从原来的生产过程中独立、分离出来。一些本来属于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变得不再直接,比如运输、部分包装和销售等业务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为直接生产提供便利的各种服务(如咨询、信息交流、资金融通等)外化为服务业;另一方面,现实的劳动过程往往需要由更多的劳动者共同协作才能完成,比如一件产品,从决策到投资到生产到出厂由不同的劳动者来承担。这样“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上面从物质生产性质本身中得出的关于生产劳动的最初的定义,对于作为整体来看的总体工人始终是正确的。但是,对于总体工人中的每一单个成员来说就不再适用了。”[1]555-556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不仅涵盖了商品经济社会,而且对现代化大生产同样适用。在现代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些不直接从事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人,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了物质生产的某种职能,可以看作是物质产品生产者。若从单个成员来看,他(她)已经不是物质产品生产者,但仍然是生产劳动者。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不仅为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提供了基础,而且为我们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提供了钥匙。

由此笔者认为,一些学者认为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并把其称之为“生产劳动一般”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在研究斯密时,就引用布隆基的评论说“当他(斯密——引者注)把财富的范围完全限制在体现在物质品的价值上时,他就把无限巨量的非物质性的价值,文明国家的精神资本的产物,完全从生产账簿上取消了。”[2]当然,如果另辟论据,那当别论,但请不要标上马克思主义的标签。

三、从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出发定义的生产劳动

《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篇从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出发定义了生产劳动。马克思的论述遵循了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论,由简单(一般)劳动过程再到复杂(具体)的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探讨简单劳动过程只是为探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做铺垫,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讨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在生产劳动理论的探讨上,马克思持同样的方法。

马克思把上述现代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同时又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值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和为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这里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从劳动的社会规定性,历史地来给生产劳动下定义。从定义本身来理解,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如果不能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例如手工业生产者的劳动、尽管生产商品但不增值,就不是生产劳动。而非物质生产劳动,如受雇于校董的教师的劳动,隶属于资本的商业劳动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都是生产劳动,因为他们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所以马克思说:“生产工人的概念绝不只包含活动和效果之间的关系,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包括一种特殊社会的、历史地产生的生产关系。”[2]556

在以上论述中,马克思举例受雇于校董的教师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并且是把它作为物质生产领域以外的例子。在生产劳动理论上持宽派观点的学者把这作为非物质产品生产的劳动也可以是生产劳动的基本论据。而持窄派观点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所举的例子,主旨是强调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并不是说教师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而只能说是“形式上”的生产劳动,是资本家认为的生产劳动。就像马克思所讲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名誉、良心也可以成为商品,但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商品,只是取得了商品的形式一样。而笔者认为,从文字表述来看,马克思肯定地指出受雇于校董的教师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作其它的解释只能是穿凿附会。关于商业劳动是否生产劳动的问题,

持赞成观点的学者往往引用《资本论》第三卷中的一段话作为论据:“对产业资本来说,流通费用看来是并且确实是非生产费用。对商人来说,流通费用表现为他的利润的源泉,……因此,投在这种流通费用上的支出,对商业资本来说,是一种生产投资。所以,它所购买的商业劳动,对它来说,也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劳动。”[3]持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这仅仅是从商业资本家的角度来看的,也是“形式上”的生产劳动。实际上,在上文中马克思所讲的“为资本的自行增值服务的工人”,“是生产工人”,已经明白无误地说明了受雇于资本家的商业劳动和服务劳动就是生产劳动。因为它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为资本增值服务的劳动。后面,我们从马克思在第四卷中的论述可以更坚定地确认这一点。

生产劳动理论争论中的窄派所持的生产劳动观,源于他们在经济理论上的一个误解:是生产劳动,就应该是生产的,在封建社会生产地租,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剩余价值,而它们的载体是物质产品。既然马克思认为,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生产商品,创造价值,那么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首先就应该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否则就不能生产价值,更谈不上剩余价值。顺着这样一个逻辑,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挑挑拣拣,专拣有利于自己的论据,而对一些明显与自己的观点相悖的、回避不了的论述,则进行穿凿附会的解释。

四、从马克思对斯密关于生产劳动见解二重性的批判中深入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观

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论述了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作出了两种说明:“第一种说明:把生产劳动看为是同资本交换的劳动”;“第二种说明:把生产劳动看为是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2]145、152而这两种说明在斯密的著作中常常是搅在一起,纠缠不清。斯密时而用第一种见解来诠释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时而又用第二种见解来诠释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这样,同一种劳动按第一种见解是生产劳动按第二种见解则是非生产劳动,比如被剧院老板雇佣的演员的劳动;反之,同一种劳动按第二种见解是生产劳动按第一种见解则是非生产劳动,比如个体裁缝的劳动。[4]

马克思认为斯密的生产劳动理论中的第一种见解,是他“最大的科学成就之一”。“他把生产劳动当作直接与资本交换的劳动来定义:也就是通过这种交换,因为有这种交换,劳动的生产条件和价值一般(货币或商品)才变为资本。”[2]147从而开创了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层面来认知生产劳动范畴的先河。有了生产劳动的定义,非生产劳动的定义就绝对明确了。“非生产劳动,是那种不和资本交换,但直接和收入……交换的劳动。”例如一个给资本家赚钱的演员或教师的劳动,一个裁缝去资本家家里为资本家缝衣的劳动。前者与资本相交换,他们所从事的就是生产劳动;后者与收入相交换,他所从事的就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所举的这两个例子,一方面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概念给出了通俗的例证;另一方面对《资本论》第一卷的观点从另一层面给予进一步论证,——与资本交换的劳动才能生产(带来)剩余价值,从而生产资本。演员不是物质产品生产者,但他是生产劳动者;裁缝生产物质产品,但他不是生产劳动者。如果反过来,演员到资本家家里唱堂会,裁缝在服装公司上班,则演员是非生产劳动者,而裁缝是生产劳动者。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生产劳动一般”,任何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劳动都是特殊的范畴。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的定义,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一种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与其产品的物质性质毫无关系,而只与其表现的社会生产关系相关。因此马克思强调说:“生产劳动者的劳动所借以体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是极无意义的。这种物质性质,和它的这种其实只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的特性,完全无关。”这一观点,马克思在多处不断的加以强调,而许多学者恰恰对其视而不见,坚持认为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有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甚至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这恐怕已经基本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至于所谓从资本家眼里看的、“形式的”生产劳动,其实恰恰就是马克思所讨论的生产劳动。因为马克思说:“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这里,总是从货币所有者的观点或资本家的观点来理解,而不是从劳动者的观点来理解。”[2]147-148显然资本家购买劳动是为了剩余价值,工人出卖劳动是为了收入。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是否具有生产性,完全取决于资本家的观念。生产劳动从资本家的观点来定义也就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观点来定义”:“一切依某种方法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体力劳动者,到经理、工程师(各种和资本家有别的人),当然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2]147

马克思认为斯密的生产劳动理论中的第二种见解实际是:生产劳动会生产商品,非生产劳动不生产“任何商品”。按照这种见解,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已经不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斯密在这里“已经放弃了以上所说的按社会形式来下定义的方法,已经不再由劳动者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来决定谁是生产劳动者,谁是非生产劳动者。”[2]164、153 这样一来,斯密就发生了许多混乱,有时会回到重农主义者的立场,有时甚至滑入重商主义的观点。马克思认为,斯密在给生产劳动下定义时暗含着一个假定前提:资本支配着全部生产(家庭工业已经消灭),一切产品的生产都是为了买卖,而不是为了直接消费,则生产产品的劳动就是生产价值、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间的物质区别就变得非常明显:生产物质产品(商品)的劳动是生产劳动,生产非物质产品(从事个人服务)的劳动是非生产劳动。[2]152因为前者生产商品、生产价值,后者只生产使用价值,不生产价值。[2]159岂不知从事个人服务的许多劳动也生产物质产品;而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许多劳动却能为“资本增值服务”,带来剩余价值。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提,那就是再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商品界可以分为劳动力和商品本身两类。按照斯密第二种生产劳动观,资本主义社会中凡生产商品的劳动,都符合生产劳动定义的种种规定性,因而生产两类商品的劳动都应该是生产劳动。但斯密把生产劳动力的劳动剔除在生产劳动之外,尽管是“专断”的,“但在一定程度内包含着一种正确的本能”。[2]166这里,说斯密“专断”是因为符合其生产劳动定义的劳动被排除在外;说斯密“正确的本能”是因为若把生产劳动力的劳动也叫生产劳动,那就等于说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一样具有生产性,也可以生产价值。近几年来,有些学者在扩大生产劳动范围时,明确提出再生产劳动力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这已经远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

归纳起来,斯密关于生产劳动的二重性理论,说到底,是斯密用双重标准来衡量劳动的生产性。按此标准,如果分别进行衡量,会产生一系列混乱。但若把两个标准合为一体,则可以得出一个非常狭窄的生产劳动定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严格地说,只有受雇于资本家且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这个观点恰恰是我们一些学者所坚持的所谓的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观,可事实上是斯密的生产劳动观。一些学者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可能是没有读懂马克思,也许读懂了但不敢承认。因为这些学者往往把生产劳动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密切联系起来,由于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一般劳动才生产价值,便认为只有生产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价值的劳动不一定都是生产劳动,比如家庭作坊的劳动,生产商品,生产价值,但不生产剩余价值,所以不是生产劳动;不生产价值的劳动有可能是生产劳动,比如受雇于资本家的商业劳动、一些服务劳动和一些精神劳动等,不生产商品,不创造价值,但能为资本增值服务,带来剩余价值,所以是生产劳动。

五、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确定生产劳动范畴的基本原则

受篇幅限制,本文无意于详细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而仅就马克思论述所给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探讨一下确定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范畴的基本原则。

第一,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同样要遵循“社会性”原则。笔者深刻地体会到,生产劳动是个历史范畴,它由劳动者与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来决定,而不是一个形而上学永恒不变的范畴。这就是“社会性”原则。所谓“生产劳动一般”实际上就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所以是不存在的。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定义是从劳动者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关系中得出的,那么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定义同样要从劳动者对社会主义生产的关系中得出。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服从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也要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所以要确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首先要搞清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而社会主义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中国社会目前是处于初级阶段中的初级阶段,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阶段。笔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关系的状况会大不一样,因而生产目的就不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只有在完全搞清了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目的以后,我们才能给不同阶段的生产劳动下定义。否则,理论上的含糊和笼统,可能会导致实践上的损害。如果我们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那么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国现阶段所有参与经济、政治、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娱乐、体育、医疗保健、水利,环境、国防、安全等所有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因为这些劳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当所有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的时候,就无所谓非生产劳动,那么讨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第二,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有益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劳动的“有益性”比劳动的“有用”性的范围稍有扩大。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家使用的劳动范畴通常是指“有用”劳动,意指能够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包括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性劳动除了能够把劳动力的价值再生产出来并添加到生产物之中之外,还能提供一些剩余;非生产性劳动能够生产供人们享用的有形的或无形的使用价值。在这里,他们把无用劳动、无效劳动、有害劳动剔除在外了。无用劳动指该劳动产品既无法自用,也无法它用;无效劳动指生产废品或次品的劳动;有害劳动指危害生命财产安全和违背公共道德的一些活动,其中有许多则是犯罪活动。当然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有用”劳动的内涵可能会有些不同。比如在我国现阶段,为了国计民生的需要,有些产品的生产,即使亏本(就是说连劳动力的价值也不能得到全部的补偿)也要继续,则生产这种产品的劳动理应部分地归于“无效”、“无用”劳动,但它对社会是有益的,是有益性劳动。当然所有的有用劳动理所当然的是有益劳动。再比如,在我们看来是有害劳动,在别的一些国度可能是有用劳动,这取决于法律和价值判断。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5.

[2] 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第一卷,郭大力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68.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37.

[4]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303-321.

也谈政治教学中正确教材观的培养 第12篇

一、认真研读教材,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和其他学科相比,我们政治教材担负着“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说,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基本内容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作为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熟读教材,明确书本上所承载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我们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直气壮地用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教育学生。

二、思考知识结构,重新解读教材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写的,同时又按照课程标准对相关知识结构做了一定的调整。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教授书本知识时,要依照书本的逻辑顺序展开。从商品到货币,从外汇到汇率,从物质到意识,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但是我们也要思考,我们可不可以找到一个更加合理的顺序,以取得更加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个框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主体来进行讲授。本框题中的第一个主体是人民。涉及的知识点有人民的地位、权力以及权力运用的方式。第二个主体是人民代表。涉及的知识点有人民代表的地位、人民代表的产生以及任期、人民代表的权力与义务等等。第三个主体是人民代表大会。涉及的知识点有人民代表大会的构成、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等等。在三个主体的逐一分析后,学生的思路清晰了许多,整个知识结构就很容易构建出来了。在讲《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将两框的内容围绕民族精神这个主题词压缩成一课展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学生学习清楚了,掌握知识的速度也必然加快了。当然我们一定注意,解读教材的结构是有需要而为之,如果在教材本身结构很清楚的情况下为了结构而结构就有画蛇添足的嫌疑了。

三、运用生活资源,拓宽视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内容设置上,教材中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等栏目,以及教材的“探究”活动,都紧扣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使学生能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同时进一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引发思考。如果我们教师对这些资源视而不见,只从本本出发,会将学生的思维僵化,创造力被扼杀。反之,则会让学生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实现知识的迁移,轻松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在呈现方式上,教材多选用一些生活化事例或者镜头作为话题呈现问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这种呈现问题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把学生的热情集中到解决某一问题上来,另一方面又促进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我们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必须运用好这些教材中的生活资源。从政治教材来观察书本给出的一些资料、图片做到图文并茂的。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我们能不能列举出更加新的资料,我们在分析时能不能有更好的角度。我们可以不可以从当前的生活中、我们的周围生活中进一步挖掘教学素材,将教学问题与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起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如果照本宣科是可以讲清楚,但是学生的理解稍微欠缺,我们组织学生走访地方税务机关,走进社区去进行调查走访,获得一手的资料。通过学生的归类整理,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自是深刻,对知识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对《政治生活》中的知识处理,要更多发挥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能力。我们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手来,通过上网、走访、查阅资料等各种途径,获得先期的知识。在教学中要能让学生畅所欲言,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获得一个准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是用活教材,我们的教学又是超越教材。

上一篇:引导的创造下一篇:防误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