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风格论文范文

2024-09-23

作品风格论文范文(精选12篇)

作品风格论文 第1篇

发表了《惑》《异国之恋》等作品之后的三毛, 十年中几乎没再发表作品。这十年她去读了大学, 也体验了爱情的滋味, 更远赴西班牙求学。十年的人世变迁、岁月积累, 使三毛变得更加的成熟、别有韵味, 但也更向往那种无拘无束的流浪生活, 向往自己的理想之地———撒哈拉大沙漠。

独立、坚定、执着的三毛带着梦想义无返顾的走进了撒哈拉沙漠, 为了抒发对大漠的痴迷的情感, 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喜爱和了解大漠, 三毛拿起了她那搁置已久的笔。重新用文字回到人们视线中, 她已经不再是迷离中的少女。经过十年风霜岁月的洗礼, 她的文字不再是忧郁而感伤的, 而是健康、豁达、洒脱不羁, 令人耳目一新的。

初入撒哈拉大沙漠的三毛, 无论她走到哪里看到的都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人和事、情与景, 带给她的是震撼与惊奇。这时的三毛用她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大漠的生活中, 她把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毫无保留地在作品中尽情挥洒。在《沙漠观浴记》中, 读者就随着三毛感受了一番与众不同的洗浴方式, 也让人们见识到了异域的特殊的习俗。三毛在此如实的记录了她的经历和感受, 使读者在惊奇之余, 看到了撒哈拉的贫穷与落后。当然撒哈拉沙漠带给三毛的还有险恶, 《荒山之夜》就让人们见识了大漠的无情、险恶, “我打开车门一面叫一面向他跑去, 但是荷西已经踏进这片大泥沼里去了, 湿泥一下没到他的膝盖, 他显然吃了一凉, 回过头去看, 又踉跄地跌了几步, 泥很快地没到了他大腿”, 好在“我”和荷西有惊无险地逃过了一劫, 安然无恙。就是这样“我”还是想继续冒险, “什么时候再来?”, “明天下午。”这种洒脱、毫无顾及的生活, 将三毛性格中开朗、自信、洒脱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使得她的作品无形中也受到了影响。《芳邻》中尽显了三毛的豁达与宽容, “我哥哥说, 要借一只灯泡”, “我妈妈说, 要一只洋葱”, “我爸爸要一瓶汽油”。这一切本是“我”想和他们打成一片, 融入其中的小手段, 可是没想到的是, 从此以后永无宁日了。可当有一天“我”看到“所有的女人都用我的红药水涂满脸和双手, 正在扭来扭去的跳舞唱歌”, 我也就没气可生了, 这倒成了一件趣事了。以后“我”用豁达包容他们的无知, 他们也就不知不觉的成了我的朋友, 这正是“我”想要做到的。三毛用一种宽容、豁达来看她的邻居给她的麻烦, 这使她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和喜爱, 也让她的作品洋溢着洒脱、豁达之情。

二.走入婚姻爱的洒脱

撒哈拉大沙漠带给三毛这个异域女子的新奇、冲动, 毕竟只能是短暂的美好。它虽美好而神秘, 但对于三毛这个习惯了流浪和四处漂泊的人来说, 要安定下来并非易事。真正能让一个人安定下来的就只能是爱情, 所以真正让三毛扎根于大漠中的是那个爱她, 她也爱的荷西。这在她的《白手成家》中已有明确的阐述, “其实, 当初坚持要去撒哈拉沙漠的人是我, 而不是荷西。后来长期留下来, 又是为荷西, 不是为了我。”

拥有了爱情的三毛是个幸福、快乐的小女人, 荷西给了她爱与依赖, 给了她心灵的归宿, 这让孤身一人漂泊多年的三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与幸福。结婚后她全心全意的爱丈夫, 爱她的家, 但作为新时代的女子, 即使为人妻, 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因此在《大胡子与我》中, 她说“结婚以后亦没有喜新厌旧, 改头换面做新装, 经常换洗的, 也仍然是牛仔裤三条, 完全没有主妇风采”。多么洒脱的女子, 即使结婚也不希望改变彼此, 束缚彼此。三毛的洒脱, 就这样在作品中悄然的展现。

甜蜜、美满的婚姻生活, 使她的作品也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她并没有把自己笔下的世界仅停留在幸福的生活中, 而是走入撒哈拉沙漠贫苦人们的生活。用她手中的笔真实的描绘出撒哈拉人们的生存状态, 生活环境。从而我们看到的作品, 是真情中有理智, 同情中有无奈, 风格也趋向于洒脱、豁达。

在《巨人》和《哑奴》中, 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苦而不失情的世界, 虽然他们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幸, 但是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三毛对达尼埃和哑奴不是简单的同情、施舍, 而是用真心去爱他们, 打动他们的心灵, 让他们尝到人间的真情与爱, 让他们本就苦而平淡的生活中多一些希望和曙光。三毛这些发自内心的举动透过她的文字, 打动了读者, 也感染了自己, 三毛同情他们的遭遇, 用自己的情感溶入其中, 可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他们的命运。他只能理智、无奈地接受这一切, 她能做的就是把他们的生活展现出来。这就使得三毛变得平静、坦然、豁达、洒脱地看待沙漠中的人与事, 尽量客观真实地描绘生活、感悟生活, 做一个客观的笔者。三毛是个热爱生命和生活的人, 所以她作品所要表达的决不是一种绝望的孤独而是一种淡淡的怅然, 一种幽怨的豁达, 一种超然的洒脱。

一次次的面对撒哈拉的人与事, 使得三毛更加爱这片土地和人民, 所以在她的笔下不仅仅看到了爱情的美好、真实生活的残酷、异域的奇风异俗, 还为我们描写了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英雄人物和贫苦人民的反抗斗争。她写了令人感动的《哭泣的骆驼》, 美丽得惊人、善良可亲, 大方得令人敬佩的女主角沙伊达, 无怨无悔的为爱人的事业牺牲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毫无怨言。而那神出鬼没、声东击西凶猛无比的游击队领袖巴西里, 虽然在小说中只出现两次, 但因为前有烘托, 后有“我”的赞叹, 也就令人瞩目。当然, 他并不是理想中的神, 而只是深深扎根在他所生活的那块土地上的人。因此, 他才会错误地估计了形势, 把独立的希望寄托在联合国的调解上, 这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虽然他们的革命没有成功, 但是那种无畏的献身精神又怎能令人不感动呢?三毛就是用真情来打动读者, 就像她自己说的:“我的手写我的口, 以我的口, 表达我的心声。”

三.爱人逝去沉痛的豁达

大漠的生活改变了三毛, 她真诚地袒露自己的生活, 用自己的经历记录作品, 幸福中不忘关注周围人的命运变迁、生活境遇。如果没有变化, 可能她就这样的生活下去, 写下去, 直到终老。可是不幸的事, 却偏偏发生了, 这件事的发生再一次改写了三毛的命运。

在一次潜水工作中, 三毛挚爱的荷西, 撒手而去了, 留下了孤独的、悲痛欲绝的三毛。荷西的不幸离去, 使她从此失去了情感的归依, 家不成家, 心也无处栖息了, 再好的生命给谁看呢?生命成了她最大的负担, 她一度想随荷西而去。但是三毛并没有因此而选择沉寂, 在家人和朋友们的关怀与劝慰下, 三毛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洒脱地面对生活。虽然选择了坚强的活下去, 但还是放不下对荷西的感情, 因此她留在了曾经和荷西生活过的地方。在那里她并不孤独, 那里有她和荷西的朋友、邻居, 还有美好的回忆。她曾对她母亲说:“不要以为我在受苦, 个人的遭遇, 命运的多舛都使人被迫成熟……再说,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苦难, 我的这些挫折又算什么呢?”坚强而又热爱生活的三毛, 令人振奋, 给人以鼓舞。

三毛即使是在最悲痛的日子里, 她还是在用她的文字为爱她的人们, 续写着她的故事。因为这是她最好的抒发悲痛的方式, 她要让她的读者朋友们知道, 三毛在选择坚强、选择勇敢, 虽然荷西已经离去, 但她不会, 她会为爱她的人们活下去。但此时, 她的文字中尽显痛苦, 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处处流露出荷西在她的生活中并没有离去, 只要她呼唤他, 他就会出现, 陪伴在她的身边。可以说这时的三毛, 虽生犹死, 整个人处在一种迷离的状态中, 但她既然选择了活下来, 就已经是一种豁达、洒脱。要是以前的三毛一定毫不犹豫的选择死亡, 这说明三毛经过岁月的洗礼、婚姻的磨练已经成熟, 她清楚地知道, 无论发生什么, 生活仍将继续, 她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因此她选择在作品里尽情挥洒她对荷西的思念, 她的悲痛, 她的不舍, 如果不是深爱着荷西, 她又怎能写出这样的语句“埋下去的, 是你, 也是我。走了的, 是我们”, “那个十字架, 是你背, 也是我背, 不到再相见的日子, 我知道, 我们不会肯放下”。这是怎样的一种深情, 怎样一种强烈的爱, 这种爱让我们震撼。我们应该感谢三毛用自己的痛来为读者们书写美丽的篇章, 这是大悲伤、大悲痛下的一种洒脱与豁达之情, 而不是用自己痛苦的经历来换取读者的感动、同情, 这是一种情感自然的流露。

三毛这一时期付出最大心力笔耕的, 是撒哈拉大沙漠和大西洋几个岛屿独有的景色, 特有的人和事, 以及荷西死后用血泪写成的文字, 她文字中所表达的都是她的真情实感。三毛以极大的毅力和心力, 执着地换取特殊的生活经验, 把自己所见所闻所历所感, 凝结成艺术的奇葩, 敬献给读者, 从而得到大家的喜爱和欢迎, 是理所当然的, 是受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三毛《三毛作品集》北岳出版社

[2].三毛《三毛全集》广西漓江出版社

[3].三毛《送你一匹马》广东旅游出版社

张小娴作品风格 第2篇

关键词:女性经验; 都市化; 经典语录

张小娴的作品中,往往在不经意间强烈透露出一种对女性的关注。她的作品通过描写都市里平凡男女的爱情故事来展示了女性内心的隐蔽的复杂的情感世界,并且在作品人物经历中闪耀出很多平实而充满哲理的经典爱情语录。她作品中对女性生存空间的关注、对都市爱情的解构、对人生、人性的感悟都表现出张小娴特有的作品风格。

一、对女性的关注

(一)女性经验的融入

女性经验是女性意识觉醒的起点,作为创作主体意识的呈现,它需要强调这种经验在女性阅读与写作中的权利和价值。只有这样,女性阅读才易与女性作家的文学思想产生共鸣。

张小娴的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就带有浓烈的自转色彩。小说中主人公程韵与林方文是大学同学,由于林方文并不起眼,程韵一开始没有注意到他,直到有一次,程韵发现他竟是自己最欣赏的词曲家林放。后来两人相爱了,恋爱开始总是美好的,但她后来发现林方文还惦记着以前的女友(画家费安娜),这引起两人关系的紧张,甚至两人的分手,但分手后两人都无法忘记对方,友人苇丽丽的意外死亡使两人都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两人又在一起了,后来又因为友人乐姬的刻意离间,两人再次分手,当误会消除后,两人和好。这个故事很简单,但里面有很多张小娴学生时代的朋友、同学以及自己的经历。1985年,张小娴考入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主修媒体学,不久便结识了同学王孜,而他正是歌曲《金背斑鸿》的作词作曲人,张小娴当时非常喜欢这首歌。从此,情窦初开的张小娴对王孜多了一份仰慕之情,而王孜则被她的才女气质所吸引,两人很快坠入爱河。但后来,王孜结识了比他大5岁的女画家,由于女画家复杂的社会关系有助于王孜的事业,他背叛了张小娴。张小娴将此真实的女性经验创作为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这部小说因有了张小娴的真实体验而变得真实、感人,这充分说明了张小娴的作品对女性有着强烈的关注意识,表现出一种更为女性化的同情、理解和宽容,更多一份女性的细致和关怀。

(二)女性意识的自我成长与变化

在张小娴的作品中,女性与男性都有着思考个体生命价值的愿望和能力,但女性不再那么依附男性和婚姻,她们能够摆脱依附性而逐渐变化与成长。

张小娴笔下的.女性大多是不幸的,或是第三者,或是失恋的人,这些女性都具有犀利的心灵。她们在爱情面前,常常思考许多问题。比如关于缘分、命运、爱情等等。可是,现实终究是复杂和残酷的,她们越是思考,越是想找寻答案,其结果越是迷惘。她们总是不由自主地陷入自己所编织的陷阱中,但最后痛苦的只能是自己。如《三月里的幸福饼》中的周蜻蜓有一个镶着昆虫标本的钟,叫浮尘子钟。因为这个虫叫浮尘子,而时光就像浮尘,来去匆匆。文中的幸福饼是藏着用来占卜自己的爱情,最终得到的却是不幸与悲伤。

张小娴笔下的女性一开始是比较懦弱的,对爱情比较依赖的。她小说中的女性,在“爱着一个人的时候,连折磨也是一种幸福”,女人沉浸于爱中,常常受伤吃苦。《面包树上的女人》中林方文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而主人公程韵却深爱着他,明明自己受了委屈,也默默地忍受;明明想离开他,却一次又一次的回到他身边,似乎只有他才是她的归宿。后来林方文用“死亡”为借口,在国外心安理得地住下来,程韵却苦苦思念死去的他,并压抑着自己的新感情。就像文中程韵所说:“一生一世是那个人背叛了你,你仍然希望他回到你身边。”张小娴写到:“爱情,是一件令人沉沦的事,所谓理智和决心,不过是可笑的自我安慰的说话。” 张小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为爱而生的。再理智的女子,也会为了爱而冲动;再聪明的女子,也会为了爱而迷糊;再乐观的女子,也会为了爱而郁郁寡欢;再坚强的女子,也会为了爱而潸然泪下……《面包树上的女人》中的程韵一直以为爱情是人生的全部,对男性、爱情都带有强烈的依附性。六年后,张小娴创作了《面包树出走了》,小说中,程韵的成长很明显,男性的自私让女性承受了爱情的沉痛。后来,《流浪的面包树》中的程韵的女性自我意识出现突现:开了一家名叫“面包树”的书店,在与葛米儿共同缅怀林方文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当她发现林方文用“死亡”来逃避爱情的责任与压力的时候,她用“成全”来完成了自我的成长过程。

张小娴将女性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发人深省。《荷包里的单人床》里的男主人公一直忘不了死去的恋人,并在等她回来,而女主人公又固执的爱着这个男人,她渴望感叹嫉妒伤感无奈,却一直在坚持,直到故事最后。“光阴流逝,却拉近了我们的距离,而你,不再离我很远。”是的,爱情和死亡同样霸道,失去的永远不再回来,但活着的人还是应该好好活下去。张小娴写暗恋:“失望,有时侯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所以才会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并巧妙引用泰戈尔的句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深刻地表现了爱恋的无奈,内心的挣扎。

二、对都市爱情的解构

在张小娴的作品扉页上,都能看到一段简介:“她相信承诺,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漂亮的衣服、美丽的食物、男人的诺言……她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她的作品写的就是一种千回百转的爱情。张小娴写的是我们身边的爱情、我们的爱情。她的爱情与金钱无关,与社会无关,有的只是都市男男女女情感的纠葛,平常却真挚的爱情,有暗恋、三角恋、单恋,只要是我们生活可能有的恋爱关系,张小娴都有写出来。这也就是张小娴作品中对都市爱情的诠释。《雪地里的奄列》讲的就是一个很平常的爱情故事。阿枣对爱情执着,一心想一生只守侯一个男人,后来,她与漫画家李澄相爱,但是李澄向往自由,害怕承诺。一切美好的爱情变得沉痛而无望,阿枣最终远赴异国,而李澄一直等着她。十四年后,李澄来到阿枣居住的地方,才知道她早已死去。这个故事很平淡却耐人寻味,李澄和阿枣是相爱的,但并不是两个人只要相爱就可以为对方改变,生活中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张小娴写爱情本身的弱点,其实是写恋爱中人们本身的弱点。如《再见野鼬鼠》中,高海明喜欢邱欢儿,并倾其所有的爱和心思给她。可是邱欢儿和区觉晓青梅竹马,她选择了区觉晓,当她发现区觉晓只是利用她做跳板,而自己真正爱着的人是高海明的时候,高海明已经远离。于是,她苦苦地寻找高海明,最终两个人在一起了。文中说:“爱人是很卑微、很卑微的,如果对方不爱你的话。”“爱情只有两个结果—你得到很多尊严,或失去很多尊严,”邱欢儿在区觉晓身上花了十年时间,可他剥夺她的尊严;而被她夺取尊严的高海明走了以后,她才发现给她尊严的是他,这就是我们常说得人的通病: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摆在眼前的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张小娴也写现代都市男女爱情的彷徨、混乱,男女双方都面对着众多的选择并随时改变着自己的选择,及时行乐。《CHANNEL A》系列描绘得就是这样的故事。人生就像一个又一个怪圈,彼此缠缠绕绕,错综复杂。住在你楼下的,就是你爱怜的人;你爱上的是爱上了别人的女朋友的第三者;两对男女合住在一起,其中一对的男人却跟另一对的女人私奔,你暗恋着一个人,那人却暗恋别人;你跟妻子坐飞机,却遇到抱着你孩子的情人......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不断地去爱和放弃爱,总是有着复杂的情感和意想不到的结局,爱中有了背叛与不忠,爱中有了眼泪与心痛。张小娴揭示到:“爱情是百孔千疤的,我们在背叛所爱的同时,也被背叛。或许,我们背叛了所爱的人,正是因为没法背叛自己。”

张小娴作品写的就是都市里平凡小人物的爱情故事,她笔下的男男女女们是平凡的,是努力生存的,所以真实,令人动容。如《情人无泪》,尽管故事情节老套,但却十分感人。张小娴将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无私的爱刻画得细致生动,扣人心扉。小说中男主人公不息日夜工作的辛苦,为逐渐失明的女主人公读书;男主人公暗地里已经知道女主人公失明,独自一人躲在书房里偷偷地哭泣;最后女主人公死了,只留下孤单、只有回忆的男主人公。这些微小的细节描写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

张小娴最新力作《我在云上爱你》在不改变以往创作的都市爱情小说爱情模式的基础上改变了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她将目光投向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我在云上爱你》讲述了活泼开朗的十六岁高中生维妮,在开学前听到与自己一起打工的女友说起了一个叫大熊的男生的故事,没想到这个懒散纯真、傻乎乎的男生在开学一个星期后转到了她的学校,并且与她同班。从此维妮发现自己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傻傻的可爱的男生,维妮想尽一切浪漫的方法,使大熊成为自己的男朋友。后来,两人终于在一起了。在会考前夕,维妮希望两个人一起升入大学,然而大熊考上了,维妮却落榜了.......张小娴将少男少女的情思萌动、情感失落、青春叛逆等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小说中维妮想和大雄交往得方法竟然是给他出智力题,每次约会都是一次解答,三次机会便要一直在一起,而智力题却是“先有鸡,还是现有胆蛋?”,这个问题确实比较奇观,可以说没有标准的答案,然而维妮表面上表现的理直气壮,其实内心底非常心虚,这一段张小娴写的又淘气又惹人怜爱。这也充分展现了张小娴的幽默机智,刻画出每个女生都会经历的一段初恋的浪漫历程和羞涩温馨的昨日回忆。少女成长的故事看来平淡,但经过张小娴的娓娓道来却变得细致动人。

三、对人生、人性的感悟

张小娴描写故事的语言比较平和,叙事性强,但却句句富有哲理,她的每部作品中都有几句平实而充满哲理的话,而这些话读来却仿佛是读者自己心里溢出来的,自己来不及说的,或是想说又不知如何表达的。张小娴把他们全说出来了,感觉淋漓尽致。如:“爱,总是有遗憾的。阴晴圆缺,并不单单是月色。”“人生总是要我们从遗憾中领略圆满。不是吗?我们从分离的思念中领略相聚的幸福。我们从背叛的痛苦中领略忠诚的可贵。我们从失恋的悲伤中领略长相厮守的深情。”张小娴告诉人们爱与人生从来就是有遗憾的,分离相聚不仅使人们欢乐悲伤,同样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思考与觉悟。“爱人是很卑微、很卑微的,如果对方不爱你的话。” 这句话非常经典,它道出了天下爱人的心声,的确,爱情最怕青黄不接,你爱的人不爱你,而你却不放弃,默默地为他做着一切,希望有一天能够感动他,可是,即使你牺牲再大,他也不会感受到、不会在意你。你只是被伤害,你只能独自流泪到天明。爱一个人真的很卑微,你会为他舍弃很多、改变很多、牺牲很多。可是,往往受伤的还是自己,他还是不能接受你。这句话算是对天下所以“卑微者”人生的感悟吧。“拥有的时候不曾好好珍惜,失去的时候又深深地怀念,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犯的错吧......”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可能是人们的通病吧,什么东西都得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可是,一切已经晚了,只留下深深地遗憾与无奈,人生亦如此。张小娴将爱情融入到人生中,刻画出在爱的世界中男男女女的相守与分离,其实是提醒人们要时时对人生、人性进行感悟,这样才不会失去太多。

总之,从张小娴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强烈的女性关注意识,一个个不尽相同的爱情模式下,却是一个个平凡感人的都市爱情故事,以及一句句表现人生、刻画人性的富有哲理的刻骨铭心的经典爱情语录,而这些恰恰构成张小娴个人独特的作品风格,她的作品堪称当代都市文学中的一道诱人风景。

参考文献:

1、依灵萱.浅谈亦舒与张小娴小说的差别.晋江原创网.01月02日

老舍作品的幽默语言风格 第3篇

关键词:老舍;语言幽默;技巧;思想内涵;喜剧意味

每位作家都具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最为突出的是语言的幽默感。在其他作家作品中也有不少的语言幽默的作品,但老舍先生的作品幽默感有着他独立的写作特点,和他独立的语言风格,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没有什么上层社会和大人物的描写,更多的是描写的是在社会底层,为生活奔波,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小人物形象的描写,老舍先生的文章更贴近当时的现实生活,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特点突出,写作手法生动,朴素,和读者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在一个社会生活中,普通人是占绝大多数的,他们是社会的主体 ,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的现状。

一、采用比喻的描写手法

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巧用比喻的描写手法,把在表面上看来丝毫没有联系的人物,事件,通过比喻的描写,把他们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更快的进入故事中,一起分享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老舍先生笔下的比喻描写手法,让读者印象深刻,过目难忘,老舍先生文中的比喻显浅易懂,很容易让人理解,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老舍先生的比喻描写手法在每一个地方都用的很恰当,很有新意 。比喻的描写使文章读起来,更生动更形象。平民的生活本就简单,单调,一日重复一日,但经老舍先生笔下写出来的人物,场景,虽然也是一样的平凡,但是通过老舍先生的比喻,使人物形象顿时鲜明起来,场景更加细致,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深一步的了解文中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人物特点表现更深刻,是读者读起来更自然。老舍先生运用比喻使文章更精彩,艺术效果更好,使人物形象更传神,更立体化。在每一片文章中,都要用到各种描写手法,这样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艺术性,使读者能尽快的进入到人物故事当中去,随着人物的故事发展,一步一步深入故事内部。

二、书面语和大白话相结合

在老舍先生的文章中,更多的是小人物的描写,很多描写的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所以在描写手法上,语言都比较朴素,显浅易懂,书面化的描写往往达不到所要描写的人物的形象效果。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不论写什么,都要信赖大白话,即使要说明比较高深一点的道理,也不接二连三的用术语和名词,老舍先生文中所引用的白话描写,使人物更接近现实生活,每个人物都能找到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子。在文章中运用白话的描写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朴素的描写一样能达到好的传达思想的效果,每一个阶层的人都能看得懂,这也是老舍先生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欢的主要原因。

三、对人物外表,个性特点的详细描写

老舍先生对人物的外表描写上,往往都很细致入微,通过对人物日常生活的朴素描写,通过人物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了生活改变人们的伟大力量,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都有其人物影子的存在,通过老舍先生的描写,平凡的人变得不再平凡,小人物的形象也变得高大起来。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描写过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渗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通过对人物外表和对人物性格方面的描写,反映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现实的无奈,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态度,透过小人物反映了整个社会现状。

四、引用各种语言的落差,增强文章的幽默感

老舍先生的文章,涉及到了各行各业人物的描写,这样在语言方面就有很突出的表现,运用语言夸张的描写,把人物推上了故事的高潮,达到了幽默效果;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还有很多比喻的描写,把表面看起来似乎毫无联系的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老舍先生的作品由着他本身独特的特点,在语言上,敢于运用各种形态的语言方式,使读者在阅读时,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语言的前后落差描写,增加了故事人物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感。

五、与人物身份地位相符的语言艺术描写

前面说过,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几乎覆盖了整个社会当中,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都具有自身的人物特点,老舍先生深入生活,结合不同人物形象,安排了与其相符的语言风格,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体现出了幽默感。世界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人物外表,语言表达方式,心理变化等方面。

幽默是老舍先生文学语言的一大特色,被人们称为“幽默小说家”。在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上描写细致入微,人物语言上独具特色,虽然都是一样的小人物,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虽然讲述的是平凡人的生活,但又透出了人物形象的不平凡。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都变得活泼起来,富有生命力,人物各有各的特点,每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一面。老舍先生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热爱文学,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朱卫国.试论丁玲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作家,2014.

[2]李春林.《活着》对中国式生存文化的解读[J].电影文学,2013.

试论庐隐作品的风格 第4篇

庐隐———这个名字, 现在的青年人很少有人知道, 更少有人提起了。但是, 当年她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创作曾吸引过不少的读者, 庐隐曾与冰心齐名, 同为“五四”拓荒时期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的佼佼者, 堪称人所瞻目的双子星座。

庐隐是“五四”的产儿。在初期的学生会时代, 这个北京女高师的学生是个积极的活动分子。新思潮在她的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留下了时代的深深的足迹, 而女高师国文系的教育又提供给她丰富的古典文学的滋养。这就是她的小说不仅散发着“五四”这个特定时代的浓郁气息, 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上又显然地带有中国古典小说和古典诗词的影响的原因。作家个人短促而曲折坎坷的一生, 她那旷达英爽而又多情善感的禀性, 则使她的小说弥漫着一种感伤、悲愁的气氛。她的作品如一枝带雨的梨花, 散发着素雅、清新的异香, 开放在现代中国新文学的园圃里。

早在二十年代, 庐隐就被称为“描写男女恋爱的专家”, 称“感伤派”“浪漫派”。翻开《海滨故人》《曼丽》《灵海潮汐》这几个短篇集, 几乎十有八九写的是恋情, 更不用说《归雁》《女人的心》《象牙戒指》等几个中长篇了。在刚刚冲破封建礼教羁绊的当时, 男女恋爱和婚姻问题本来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以此为题材, 表达新一代青年的追求, 披露在这种追求中由于黑暗势力和传统观念酿成的种种悲剧, 正是“事势所使然”。庐隐小说的情调、韵味和风格, 恰恰是对这特定题材、内容的有机切合。

庐隐笔下的人物, 主要是青年女性, 每每有着不幸的身世、坎坷的经历, 或寄人篱下、孤苦无依。也有的, 先是饱尝了好友星散的离愁, 既而又亲历了恋爱的苦痛和煎熬。也有的, 未婚之前, 或许有过短暂的欢乐, 结婚之后, 不是哀叹所嫁非人, 就是不堪闺房的寂寞……她们无处追寻精神的寄托, 只觉得一切都该诅咒, 一切都只是欺骗。人生只是糊涂一团, 哪里有什么究竟?于是, 有人终于喟然长叹:“我何尝游戏人间?只被人间游戏了我。” (《或人的悲哀》) ;有人低吟着“人间兴废莫问起, 且消受眼底温柔”的温软之曲, 沉溺于忘其所以的享受与自我麻痹中 (《前尘》) ;有人虽然历尽艰辛, 冲出了封建家庭这个“狭的笼”, 不久却又带着“胜利以后”的迷惘, 发出了“何处是归程”的呼问。她们入世愈深, 创痛愈烈, 厌世之想, 出尘之念也就愈执拗, 认世界为寄旅, 视人生为地狱, 在痛苦中呻吟, 在悲哀中徘徊。叔本华的“人世一苦海也”这句话使她们感慨甚深。终于, 她们说:“只有悲哀, 它是永驻于我灵宫的骄子。”无论是《海滨故人》中露莎, 《憔悴梨花》中的倩芳, 还是《女人的心》中的素璞, 《象牙戒指》中沁珠, 在命运之神的鞭子面前, 都不免如“雨后梨花”自伤沦落……

庐隐并不着力去刻划那些女主人公们本来是千差万别的个性 (有时候, 我们甚至都分不清她们的音容外貌) , 但她却以全部的心血和同情写出了她们各不相同的遭遇、经历和命运, 从而引起了读者自然、强烈的共鸣。正是人物的命运这样紧紧系住了我们的心, 也正是她们蹇促的命运给这些作品染上了浓重的灰色情调, 读来自不免有低沉郁闷之感。

哀怨、忧郁的情惘, 是这些以恋爱为外衣的作品的主旋律, 正如庐隐所说的“我无作则已, 有所作, 必皆凄苦哀凉之音。”“我简直成了悲哀的叹美者。” (《庐隐自传》)

但是庐隐的这种悲愁和哀怨, 并不是如有人所说是“苍白无力”的。她并无伤感癖, 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地在无病呻吟。庐隐的伤感是真实的。而“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 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在《篮田的忏悔录》中, 隐女士说过:“我决意的写, 质实的写……无论是可喜、可悔、可悲、可怒的, 我一律想质实的写。”“要用诚恳的笔墨为伤心人一吐积愧。”这位隐女士的话, 其实也可看作是作者庐隐的创作自白。这不仅是指感情的“质实”“诚恳”———恐怕还是更主要的。

唯其真实, 也就有力。读着她那些浸渍着血泪的小说, 谁能不感到, 在那里, 处处都跳动着女作家寻求人生究竟, 探索生活真谛的一颗赤子之心呢?可以说, 她的全部创作乃是一种坚执而又苦恼的寻求。

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可以看到, 尽管命运对庐隐是那般苛刻, 她都没有在命运的打击下却步, 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她的探索和寻求。这种寻求是如此执著, 这种探索是如此坚韧, 她心心念念, 朝于斯, 夕于斯……流动于她小说字里行间的, 就是这种内在的、深沉的有力。感伤而不乏力, 这就是庐隐式的感伤。

悲伤、伤感不是庐隐的过错。庐隐的小说, 表现的是二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正是“五四运动”的落潮期, 是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的过渡时代。黑暗浓重的旧中国此时虽已是晓色初开, 但漫漫长夜不是“五四”的一阵清风就能吹散的。前面的道路该如何走呢?瞻望前程, 茫然不知所亡, 不禁涕泪沾襟、悲从中来。希望之后的失望是比本无希望痛苦更甚的。这是一种时代病。“五四”时期一些作家的创作中大多有着同庐隐相类似的感伤情调, 这正说明了时代对作家的不可抗拒的影响。

庐隐小说中的人物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希望和失望相交织的年代。一方面, 她们的心中萌动着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时代要求, 一方面, 她们身上又残留着几千年封建礼教的传统的历史重荷。感情的潮水和理智的堤岸时时在搏击, 咬啮着她们的心灵。这种感情和理智的冲突, “智和情的交战”构成了庐隐小说主人公们各种不同的命运而相似的基调。应当说, 庐隐提供的人物回廊里, 确实没有坚强奋斗的形象, 她们耽于幻想, 怯于行动, 并没能指明有效的奋斗之路, 这无疑是它的不足处、欠缺处。谁也不能否认庐隐的作品真切地刨示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男女的心理, 给后代留下了一群生活在“五四”这个特定时代的、有血有肉、有灵魂、有追求、有欢乐、也有痛苦悲愁的永远活生生的“人”———人的艺术形象。正如茅盾先生所说:“读庐隐的全部著作, 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从这一的点看起来, 庐隐的代表作《海滨故人》及其姐妹篇是应该给予较好评价的。”

庐隐小说的感伤, 不仅有着时代、社会的原因, 还有着作者本人经历、个性, 乃至文学修养、艺术趣味诸方面的原因。

作为女性作家, 比起一般人来说, 庐隐有着更曲折、更坎坷, 也更令人同情的际遇。从记事起, 庐隐幼小的心灵就带着创伤, 从家庭里它没有吸吮过爱的乳汁。以后又独行千里, 寄居异乡, 为了谋生, 她的足迹几乎遍于半个中国, 真如“秋风里的一片落叶”飘来荡去。郁郁寡欢的庐隐承受着世人的冷眼, 各种浪漫的谣言又常常加在她的身上。她过早地尝到了世态炎凉的苦味, 也过多地经受了失爱双亲、远别挚友、爱情波折等等的重击。在她身上, 不幸的际遇与冷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更加尖锐, 这样在她的文学作品中, 感伤的气氛也就更加浓重。

身世之感与永囚之痛, 织成了庐隐悲愁的网, 她在这网中艰难地挣扎着、焦灼地呼号着, 哀伤地低吟着……加之她的个性很强, 感觉神经似乎也更敏锐, 热烈的情绪总没有一些掩遮。她常常歌哭忘形, 放浪不羁。热, 要热到沸点, 冷, 要冷到冰点;笑, 则笑到一切人心跳;哭, 则哭到把所有人的眼泪哭干。她醮着自己的心泪和胆汁写, 她带着人生经历上的创痛写, 她怀着对故旧的殷殷的追忆写, 她更满含着对祖国、对民族的拳拳的忧虑写……满腹愁思结成满纸沾泪的文字, 真可谓“沉沉恨, 重重愁, 未语泪先流”, 字字都有泪, 行行显露悲哀。这样的眼泪绝不是没有力量的, 因为, 她不止是为自己哭, 也是“为不幸的中国哭”。

我并不赞成悲观、厌世。过度的伤感会侵蚀读者的感情。但是, 生在那样一个理该诅咒的社会, 文学家究竟怎样去感受人生、反映人生呢?我认为与其沉醉, 不如带泪的倾诉, 痛斥!我们怎能忍心去责难这个备受生活磨难之苦的女作家呢?我们只能同她一起, 为她的主人公们不幸的遭遇叹息、鸣不幸, 因为我们知道, 她的痛苦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做为二十一世纪的读者, 需要理解作者内心的痛苦, 全面分析作品在今天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不能被庐隐小说的感伤情调熏染, 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这是不足取的。

庐隐具有相当深厚的古典文学的修养。从老庄、屈原到李白、苏东坡, 从“婉约派”词到古典白话小说, 她都怀着真诚的喜爱, 在创作中也借鉴了不少的手法。

庐隐的小说总能造成一种哀切动人的意境。你不读她的作品则已, 一读起来, 你就会不由得被她情深语秀的文笔所创造出来的抒情气氛和感伤的情调所包围、所感染。

如:《前尘》:“那时正是夕阳满山、野花载道、莺燕互语的美景中, 你站在短桥上, 慢吟新诗, 我倒骑牛背, 吹笛遥应, 正是高山流水, 感音知心, 乃至暮色苍茫, 含笑而别, 怡然各归……这是何等超绝的美趣啊!”景物鲜明, 情致幽婉, 读起来如诵诗文一样有味。

顾城作品风格与性格 第5篇

作为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早期的诗歌作品带有孩子般稚嫩单纯、梦幻情绪,所以又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表达方法来抒发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

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

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满载着一个成年人的忧伤。

这忧伤虽然有时很淡,但有时又像铅一样的重金属沉重。

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用他不被尘世间污染的思想,用象征隐喻、抽象变形、通感、物象叠合、物人转换、因意取象和省略跳跃等七种艺术特点,让你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关键词:顾城;诗歌;艺术;朦胧派;语言表达;意境;童话诗人

对顾城的诗歌按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大致的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前童话时期”“中童话时期”和“后童话时期”。

但在笔者看来,仅凭舒婷的一首《童话诗人》就作这样的划分确实有些许的牵强。

看过1992年顾城在德国波恩接受《袖珍汉学》杂志的编辑采访,顾城谈到不断变化的“我”的阶段性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把自己诗歌创作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然阶段、文化阶段、反文化阶段和无我阶段。

从顾城早期诗歌来看,正如舒婷诗中所描写的:“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童话诗人之名的确名副其实,舒婷写于1980年的《童话诗人》也正是对诗人早期作品客观真实的总结概括。

但从80年代开始,特别是中期以后,也就是按顾城自己划分的“反文化的我”与“无我”状态时期,因为在生活中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无奈,更多的内心情感的变化,使得诗中多了很多灰色的意象,例如“墓地”“死亡”“黑夜”“杀人”等意象开始频繁的出现,并在后期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所以,此时的诗人已不再是那个“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的童话诗人了。

因此,顾城一生的诗歌语言艺术就有了分显的前后差别。

一、顾城早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和北岛、江河一样,顾城是朦胧诗的代表,他的诗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运用大量的隐喻、暗喻和通感等写作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顾城的诗歌,无论早期还是后期,都带有较为明显的个性特征,那就是童真和稚气以及对沉溺于幻想和假定的沉醉。

但早期的诗歌还是有几个明显于后期诗歌的不同。

一、客观实体与回忆的重合

这种写法也可以说是现在与过去的对接。

看到眼前的实景种种,心中自然涌出《穷,有个凉凉的鼻尖》中的一句感慨:一切都没有改变啊。

诗中另处的描写:蓬起的草棵和田鼠落进门里,落进灰里,灶台上燃着的无色的火焰,还有那走在堤坝上的穿着粉红色衣服的.妇女,这所有的景象都写满了贫穷和无奈。

此时,诗人对自己幼时由于贫穷带来的最刻骨的印象的回想自然在情理之中浮现。

同样也是因为贫穷。

冬天里,异常寒冷,在一起玩耍的孩子们冻得瑟瑟发抖,鼻尖凉凉的,弹玻璃球的手冻得红红的。

整首诗里,此景是虚笔,是回忆,可是,它又曾经是不久以前发生过的真实。

于是,诗中的“凉凉的鼻尖”和下面一系列的热象如“金晃晃的太阳光”“太阳风吹起的尘爆”“火焰”就有了自然的重合,重合点当然是“穷”。

二、诗歌表达的生命意识

顾城还很多次谈到他小时候有过的一次经历。

那时他还小,有一次大人都出去了,他一个人被关在一个亮着灯的屋子里。

忽然,他从被灯关照着的墙壁上看到了一双双眼睛象从雾里慢慢浮起来,这些眼睛都是空洞洞的,一种迷茫的无可奈何的感觉。

他感到害怕,而且马上知道,人死了就要变成灰烬涂在墙上,他自己迟早也会这样。

他说他从那一刻起,对世界的看法就形成了。

他的短短一生充满着对生命和死亡的启示。

只要说到诗,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死亡。

毕光明和樊洛平曾说:“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明白,为什么生命意识成为顾城诗歌的萦绕不绝的主旋律,为什么他的诗勾勒的只是一条永恒生与死的轨迹,这完全为一种生命的直觉体验所决定。

顾城是最善于把生命融进诗歌的诗人,他的一生便是诗的一生。

对于顾城的研究目前有很多,但多数集中于他的诗歌的审美价值研究或者是津津乐道他死亡的前因后果。

对于他诗歌中最能感动读者的根本之点及意象中表现的生命意识的研究则未涉及很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顾城诗歌的价值不在思想性上,也不能简单地从艺术价值方面来品读,而是要掠过一切通常意义上对某个作家某部作品的“一般性”品读,跨越到参悟其诗歌中隐含的深沉生命意识。

为灵魂而写作的顾城自然将自己的灵魂赋给了诗歌,这就要求我们在品读他的诗歌时要深切感受作品中体现出的“灵魂之音”深切的感悟其诗歌中的主旨。

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把握顾城诗歌的内核,从其诗歌的意象中反应出来的生命意识这个角度看,在现代诗歌创作和品读的领域里是应该值得一提并且有推广的价值。

三、不同意象的联想

“意象”即意中之象。

简单的说,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诗歌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但感情并不是诗,从感情到诗,这中间有一个具体的外化的过程,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所写的景,所托的物,都是客观的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的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所以,我们对顾城的诗歌的阅读鉴赏,要以意象为突破口。

例如在《一代人》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首诗里的意象便是组合意象,将有关的罗列发现形、色、声、味都会体会到,确立联想方向,发挥想象,把作者蕴涵的意象中的主观色彩挖掘出来。

诗中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任何联系,也所无指,但深层却有着无穷的意蕴。

它是由“黑夜”“我”“黑色的眼睛”等组成的意象集合,都有本身的意义,又远远超出了词汇本来的客观意义,加上标题的理解,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强烈的象征性。

“黑夜”象征那一代人内心无法抹去的阴影,“眼睛”象征一代中探索路道上的眼睛,渴望着光明的眼睛,“我”则是象征着一代人。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渴望阳光及充满希望的情感。

在诗歌《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也有这样的诗句: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画下清晰的地平线的水波,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画下丘陵——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他们挨的很近,让它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这首诗包含了白描的意象。

浅议莫扎特的作品风格 第6篇

关键词:莫扎特;作品;音乐风格

莫扎特作品的产生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可以说莫扎特的生活环境是其作品产生的背景。莫扎特出生于宫廷乐师之家,其本身有着良好的音乐功底,他在11岁时就已写下人生的第一部歌剧。此外,他在音乐创作方面还进行了学习和锻炼,如1784年他参加了共济会,对共济会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有着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迪下创作了许多作品。莫扎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写出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涉及到了音乐艺术的各个领域,留下了很多不朽的杰作,其主要作品有《虚伪的善意》、《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卢齐奥·西拉》、《假园丁》、《牧人王》、《伊多梅纽》、《后宫诱逃》、《女人心》、《蒂托的仁慈》、《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和《魔笛》等20余部。

另外,莫扎特的演奏风格也以典雅、精致、纤巧、细腻而闻名,而这也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生活环境造成的。例如《第十一钢琴奏鸣化曲》创作于1778年,其主要创作背景是1772年莫扎特结束旅行演出后,回到了家乡成为了宫廷乐长,但当时大教主专横、粗暴、野蛮压制,迫使莫扎特不得不到别的宫廷寻求职位,所以1778年他随母亲远赴巴黎。而到巴黎后,其境遇也不随人愿,最终也没有求得一官半职,母亲也在这个时候去世了,虽然遭遇了种种不幸,但莫扎特仍写下了五首优秀的巴黎钢琴奏鸣曲。这些乐曲情感内容深刻,大都乐观、明朗,带有一种启蒙时期特有的自信与乐观,而乐曲中也不时会流露出哀伤的情调,这五首钢琴奏鸣曲的完成也标志着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创作的完全成熟。例如《A大调钢琴奏鸣曲》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首乐曲,而且采用了莫扎特继承和发展的阿贝尔梯的低音手法,乐曲第一乐章是由主题和6个变奏曲目组成的变奏套曲,主题带有再现二部曲式主题的体裁风格,近似意大利西西里舞曲民谣特性,旋律朴实、明朗,富有歌唱性;此乐曲在性格上更为抒情,音乐的安详情绪接近了莫扎特的精神,表现出的温暖情感的深度是空前的;乐曲主题优美的行板,6/8节拍,A大调,附点的节奏,音乐时值基本上一拍一音,旋律有意简化,同音反复也为后面变奏留有余地;在此乐曲主题的4个乐句中,前半段为8小节,后半段为10小节,每句前半旋律流畅抒情,后半段音响加厚是和弦式陈述,而每段乐句开始都以西西里舞曲特性节奏开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当时来说,莫扎特的作品与贝多芬的作品有着默契的互补性,就像大阳和月亮、树林和飞鸟、天空和大海,永远是呈现互补的状态,但又有着绝对的统一性,使得两者作品所表达的含义真切生动。

莫扎特的众多作品对后世音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部分歌剧作品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主要包括《费加罗的婚姻》、《唐璜》、《魔笛》等。

《费加罗的婚姻》于1786年进行了首演,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在布拉格也家喻户晓。但这部歌剧没有采用当时夸张、滑稽的手法,而是将重点转移到人物性格的描写上,增强了抒情性,展示了作品重唱的技巧和表现力。《唐璜》则是在1787年出现的作品,它是由典型的意大利式戏剧演变而来的,加强了人物的心理刻画,运用戏剧化的重唱增强了矛盾的冲突。《魔笛》是在莫扎特生命的后期创作出的,它主要反映了作者在当时所追求的启蒙主义和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这部歌剧是由德国民族童话的代表作《鲁鲁的魔笛》(《Lulu oder die Zauberfl?觟te》)发展而来的,此歌剧的创作标志着18世纪德奥小歌剧的发展告一段落,并为后来浪漫主义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交响乐是每个音乐家的基本领域,也是音乐重要的创作领域。莫扎特的作品就包含有50部交响乐和50多部协奏曲,其中代表作有7部:第31交响曲“巴黎”具有法国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音响;第35交响曲“哈夫纳”实际上是一首小夜曲;第38交响曲“布拉格”只有3个乐章,不再是对意大利交响曲的模仿,常被称作“没有小步舞曲的交响曲”;第36交响曲“林茨”反映了受J·海顿交响曲创作的影响;第39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第40交响曲富有戏剧性和乐观主义情绪,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第41交响曲“朱庇特”宏伟豪迈、乐观向上,预示了莫扎特英雄性交响曲的出现。协奏曲则是除歌剧外莫扎特在音乐创作上的突出题材之一,也正是由于莫扎特的这些协奏曲确定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原则,例如其作品中3个乐章对比并置的套曲结构,双呈示部,展现了独奏乐器的技巧性;其27部钢琴协奏曲占有突出地位,代表作有d小调、c小调、A大调等;7部小提琴协奏曲中,G大调、A大调、D大调比较突出。

莫扎特有很多作品都受到了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并被作为经典流传下来,究其原因在于其作品风格一直是乐观向上、旋律优美,而且把握了含蓄、典雅、玲珑剔透的音乐风格,最重要的是他有着自己的特色。首先,莫扎特的作品有着很强的旋律性,在欣赏其作品时,可以感受到每个音符的透明度,有着浓烈的艺术韵味;其次,作品晶莹而透亮,在指触上主要以Non Legato为主,用指尖触键,快速而不生硬,奏出均匀清晰的音粒,受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音符的跳动;再者,强弱的合理安排。莫扎特的作品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强弱对比,差不多每一句都有渐强渐弱的曲线,其作品中很少出现F-PPP的强烈变化,但乐句与乐句之间却经常出现前后照应、强弱对比,犹如对话一般,一问一答、错落有致,有时短短的两个乐句要弹好都并不容易。同时,每个乐句本身又有着强弱曲线,使句与句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如第一乐句可以演奏得稍微弱一点儿,像是在提出问题,第二乐句则可以演奏得较第一乐句稍强,以达到回答问题的效果,当然还有其它的处理方法,但都必须有所变化,形成前后力度和强弱的对比;最后,作品的细节性。乐谱本身有着各种各样的标记,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时没有太多自由处理的机会,而是按照其标记进行演奏的,如跳音、连音、休止等能较准确的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展现了莫扎特注重细节性的一面。因此,在演奏莫扎特作品的时候十分讲究,如正确的使用右踏板。一直以来,对于弹奏莫扎特的作品是否应该使用右踏板这个问题上,始终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应当使用,但要少而精炼的使用,决不能因为使用了右踏板而使织体清晰度、句法和奏法变得含糊不清,应尽量让人察觉不到,只在为了音色使一个难以应付的连奏变得更为容易而短时间地使用。恩格尔曾写过“哲学和美学文献中的莫扎特”,里面列举了大量的欧洲哲学家和文学家对莫扎特的崇拜和赞扬,其中有人提到说:“两百年过去了,作为欧洲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莫扎特音乐不仅活着,而且还成为欧洲时代最强音之一。谁能想象要是没有了莫扎特的音乐,欧洲精神会成什么样子呢?世界难免会觉得单调和寂寞。”也正如德国作家司汤达所说:“被莫扎特音乐迷住的人,将无法从其他音乐家的作品中得到满足。”

综上所知,莫扎特是世界杰出音乐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也成为了世界音乐史的珍贵遗产,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其诚挚、细腻、通俗、优雅、流利的音乐风格、充满乐观向上的思想和对美好社会追求的反映,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给受众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卡尔·巴特.莫扎特:音乐的神性与超验的踪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瓦尔纳.莫扎特:作品和生平[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卡尔·巴特.论莫扎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文学院

怎样演奏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 第7篇

一、要仔细把握了解乐曲的背景时代及风格

比如王建中改编的《梅花三弄》是一首古琴曲, 打开音乐史料:我们便会了解在晋代时就已经有这首曲子了。不过当时是笛子吹奏曲叫《梅花引》, 进入唐朝后, 音乐家们又将其改编为古琴曲。经宋代不断完善正式命名《梅花三弄》。再从现代音响资料方面来了解, 第一是鲍蕙荞的演奏录音。感情充沛, 充满了女性的母爱及阴柔的力量。并富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音乐特点。第二是从俄罗斯归来的双博士卞萌的录音, 就带有俄罗斯风格, 她在演奏中不自觉的加入俄罗斯印象派的朦胧手法, 声音纤细飘渺, 柱状和弦采用重锤式的演奏风格, 很有力韵风骨。第三是钢琴家石叔成的演奏。体现出梅花的傲霜凌雪, 特具有男性的刚强, 坚实及憨厚的音色……

二、对比中西方乐器的演奏特点, 精准把握民族音乐之灵魂的精髓

中国民族音乐里“腔”的韵味是每一个钢琴学生必须体会的。这种“腔”调无处不在, 具体体现在音与音的连贯是不一样的, 快慢不一样, 完满的格式也不一样。每个音在弹奏上音色上的要求都不一样, 比如《二泉映月》的钢琴曲, 在弹法上有叫做“润腕”的特殊弹法。旋律上要求委婉和连贯, 音乐上要求有很深的意境。弹奏时要弹的很轻, 很慢地抿在键子上, 如此产生“润腕”带来的相互连粘的特殊感觉;另外还可以根据二胡演奏法的特点或是哼唱的“润腔“感, 在具体安排钢琴的弹奏法。钢琴演奏的中国作品必须突出旋律尊重传统勇于创新努力打破西方乐器难于驾驭中国民族音乐的枷锁。

钢琴是西方乐器, 当然其演奏法肯定是放在西洋乐理之上的, 在弹中国曲时其弹法肯定有“不顺感“的情况。你比如, 如何用钢琴来学习演奏民族调式 (调式音阶和弦及琶音等) 又如何使旋律更加突出, 而在弹中国曲时如何形成合理指法……所有这些都需要学生查看历史资料, 包括原始文字及最早的音响资料等, 最终才能真正把握演奏内涵。

三、仔细读谱, 认真研究作品本身才是掌握作品风格内涵的重要途径

认真细致地研究一首作品, 一句一句, 一小节一小节地读谱, 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 认真理解每一个表情记号, 力度记号及速度记号, 深刻体会这些符号在音乐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因为作曲者在写作时已将他的全部感受蕴藏在作品之中了, 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理解作曲家的特殊音乐语言, 再结合自己纯技术的部分, 终将演绎成宏伟的音乐效果。

总而言之, 钢琴学生一定要多演奏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锻炼自己驾驭五声、六声、七声调式的能力, 以及提高学生民族歌唱性钢琴演奏能力, 最终才能把握好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2][美]艾尔德, 叶俊松译.钢琴家论演奏—近代外国著名钢琴家采访记.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中国钢琴作品的风格演进初探 第8篇

20世纪初, 中国已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文化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量涌入中国的。1913年,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和平进行曲》, 被誉为是中国第一部钢琴作品。在他的带动下的, 李荣寿也发表了一首《锯大缸》, 这几首作品的形式都比较简单, 相当于儿童练习曲的程度, 在技巧上也主要以模仿和借鉴为主。如《和平进行曲》, 是以欧洲的功能和声为主导, 融入了民族音乐的旋律;而《锯大缸》则是在民族旋律的基础上, 进行了欧洲传统和声的配置。虽然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仍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但是仍然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的诞生。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 一大批有着海外留学经历的音乐家纷纷回国, 如黄自、萧友梅等。他们归国后, 创作出了多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而艺术歌曲正是以钢琴作为主要伴奏形式的, 虽然这些钢琴伴奏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作是钢琴作品, 但是却也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总体来说, 在这段萌芽期内, 主要有两个特征, 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钢琴作品诞生了, 一个则是艺术歌曲和钢琴伴奏的紧密结合, 为后来的钢琴音乐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固的基础。

二、雏形时期的风格特征 (1930年—1949年)

该时期的二十年, 是中国钢琴作品的雏形时期, 具体来说, 可以分为30年代和40年代两个部分。30年代中, 有很多外国音乐家来到了中国,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齐尔品, 其对中国钢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1934年, 齐尔品举办了“具有中国风味的钢琴创作比赛”活动, 贺绿汀凭借《牧童短笛》获得头筹, 老志诚和江定仙也分别获得二、三等奖。从这些获奖作品中可以总结出30年代中国钢琴作品的主要风格, 即民族化风格。中国的钢琴音乐家对民族音乐素材予以了创造性的运用, 使其和西方作曲技法有机融合起来, 使钢琴这种乐器第一次奏出了具有中国风情的音乐。第二个阶段是40年代。进入40年代后, 正值中国反对侵略, 争取民族自由和独立的关键时期, 救亡成为了当时艺术创作的主题。相对于钢琴作品来说, 歌曲无疑是更能够适应当时的“救亡”需要的, 所以40年代的中国钢琴作品, 还是延续了30年代的风格。其中丁善德的《春之旅》、瞿维的《花鼓》、江定仙的《北京万华集》等, 都体现出了较高的的艺术水平, 而且也表现出了多元化的创作观和创作技法, 为中国钢琴创作第一次繁荣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繁荣时期的风格特征 (1949——1966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各类艺术创作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特别是“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方针的提出, 更是大大激发了创作者们的创作热情。桑桐、蒋祖馨、陈培勋等作曲家, 都是该时期钢琴创作的佼佼者。如桑桐, 除了创作出了中国第一首无调性钢琴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外, 50年代的桑桐也创作出了一大批佳作, 如《内蒙民歌七首》《春风竹笛》和《随想曲》等等;蒋祖馨也是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 先后创作出了《庙会》《山花集》等, 还有很多的练习曲作品;陈培勋则将创作植根于传统文化中, 创作出了《卖杂货》《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和《思春》等, 这些曲目直到今天还在广为流传。纵观该时期的作品, 其特点和风格是十分鲜明的, 即创作者本身都有着较为扎实和完善的西方作曲技法, 一方面能够创作出丝毫不逊于西方的钢琴作品;一方面则体现出了一种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作出了大量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如桑桐创作的《内蒙民歌七首》, 创作的原素材就是内蒙民歌, 由此改编而来的钢琴作品, 自然也是民族风格的。陈陪勋的《卖货郎》, 仅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 这是一首地道的中国钢琴作品, 在具体创作中, 作者使用了大量的粤剧小曲, 使整个作品的风格活泼和幽默。可以说, 让中国钢琴作品体现出民族风格, 是该时期音乐家们的共同追求, 也为后来的钢琴创作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四、转折时期的风格特征 (1966年——1976年)

1966年到1976年, 这十年间, 包含钢琴艺术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 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 甚至使中国音乐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癫狂时期。在这种形式下, 艺术家们不敢贸然创作新作品, 只能进行一些改编创作。尽管如此, 还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改编的佳作。1969年, 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等集体创作的钢琴协奏曲《黄河》, 被誉为是中国钢琴音乐史上的一颗明珠。该作品最初是一首合唱曲, 由光未然作词, 冼星海作曲, 以抗日战争为背景, 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的化身, 热情赞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来侵略中的壮举。该曲顺利攻克了用钢琴来表现中国传统乐器的难关, 对每一个乐章都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处理, 能够让每一个听过此曲的观众激动不已。除了这部作品外, 还有储望华创作的《二泉映月》、黎英海的《夕阳箫鼓》、陈培勋的《平湖秋月》、王建中的《梅花三弄》和《百鸟朝凤》等, 虽然都是一些改编曲, 但是仍然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可以看出, 虽然在文革这个极端的大环境下, 中国钢琴作品还是表现出了巨大的进步, 如作品的主题和内涵表现的更加深刻, 标题和作品的内容结合的更加紧密、中国民族调式和欧洲和声体系有了更加巧妙的融合、扩展了钢琴的表现性等等, 都是该时期钢琴创作所特有的风格。

五、多元时期的风格特征 (1978年至今)

1978年的改革开放, 让中国真正走出了文革的阴影, 走出了一条光明的发展道路。一时间, 包含钢琴在内的中国音乐创作也迎来了又一次高潮, 老中青三代音乐家都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崔文玉的《第一奏鸣曲》, 通过局部和声的突破, 带给了观众以前所未有的欣赏感受。石夫的《第二新疆舞曲》则巧妙实现了钢琴对新疆弹拨乐器的模仿, 将新疆音乐的风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赵晓生作曲《无极》则使用了其独创的太极作曲系统, 其不但是对中国音乐丰富, 同样也是对世界音乐的贡献。夏良创作《西双版纳风情》则大胆使用了大量的平行音阶进行, 并削弱了传统和声的色彩功能。这些作品风格迥异的作品, 共同推进着中国钢琴创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多元化时期。所以该时期的风格主要表现为大量全新作曲技法的运用, 体现出了中国当代音乐家的与时俱进。如无调性技法、十二音技法、太极作曲系统等。其创新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从钢琴音乐创作题材的宽泛性、形式的多样性、技法的创新性以及音乐所表达思想内涵的丰富性, 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民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这一创作观念己成为这个时期钢琴音乐创作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综上所述, 纵观钢琴传入中国的这一百年, 其所获得的巨大成就, 是足以为每一个国人所自豪的。这其中, 自然离不开一代代音乐家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从音乐风格的角度来说, 看似是一种音乐观念的变化, 实则反映出的是整个民族钢琴水平的进步和发展。所以作为今天的钢琴演奏和教学中来说, 理应对中国钢琴作品足够的重视, 主动演奏中国钢琴作品, 以体现出这门艺术在当代人身上的传承。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 对中国钢琴的风格演进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引起更多人对中国钢琴的重视, 为推动中国钢琴作品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梁海东.从中国钢琴作品看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J].艺术教育.2004 (06) .

[2]唐平.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性风格分析[J].音乐研究.2006 (04) .

[3]张静薇.试论中国钢琴作品对民族文化的音乐演绎[J].乐器.2007 (03) .

[4]魏玲, 魏欣.如何体现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风格[J].人民音乐.2007 (03) .

冰心作品《小桔灯》之艺术风格 第9篇

在冰心的抒情空间里, 没有赋予长江的奔涌、大海的壮阔和威武的山峦, 而恰似一江春水, 有上游慢慢的流过, 汩汩淙淙。她抒发感情的文笔, 永远也激不起大波大澜, 却能给读者带来一种细泉似的脉脉温情。《小桔灯》作为晚期作品的代表作, 在抒情的章法上, 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在个性表现上, 也赋予了她自己做固有的清丽、细腻、温婉等风格。同时一改空幻、迷茫的那种忧愁感, 而是以一种舒缓、欢快的旋律, 向作品中添加了几分清新和美妙之情感。在不施藻饰, 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 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之情。

一、朴素洗练的语言

不事雕琢, 语言通俗易懂, 自然流畅是《小桔灯》写人叙事的重要特点, 呈现出朴素洗练的审美特点。如文章开篇“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一句话, 很简短的叙述, 如实的交代的事情发生的世间长短。这样一个开篇, 统领全文, 并为下文蓄势, 所以说, 虽然用词简短, 朴素洗练, 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后文的展开毫无羁绊, 任凭开阖。另外, 这样一个开头直切故事主题, 毫无冗余, 内容简练, 惜墨如金, 达到了以简驭繁的效果。下文在朋友的办公楼里, 通过电话的对话介绍, 引出王春林家里病了这一事情发展的切入点。

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 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 找胡大夫, 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 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 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 她就会来的。

作者在文中的用词是如此的简练, 如下面的对话:“你要打电话吗?”的“我要××医院, 找胡大夫”, “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等等, 通过简短的语言沟通, 把语意表达得简洁严密。对知道地址后的那种迫切心情, 又做以介绍:

我把电话打通了, 她感激地谢了我, 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 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作者用了一个连续的动词, 连用“登”, “登”、“登”、动词, 将“我”去小姑娘家的迫切心情呈现出来, 简洁凝练, 如行云流水, 准确流畅, 语意表达得既简洁又准确。

二、深挚含蓄的情感

《小桔灯》已经触及人们的心灵, 作者将在这里投入了真诚的情感。而《小桔灯》的情感抒写具有深挚含蓄的审美特点。如文中未遇到小姑娘时有一段自己动作的描写:

我又回到里屋去, 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 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 看了一半, 天色越发阴沉了, 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 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 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 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 塞在手提袋里, 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 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 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 表现作者心里有点等不了了, 心里有些着急了。“还不回来”、“无聊”、“望着”等名词短语, 既突出了我这此时的状态, 又表现了作者对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的担心, 也包含着作者对小姑娘的喜爱和赞赏。在艰难的生活境遇中仍怀有着一颗善良的真挚爱心制作出来的, 正是这种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美好人格, 打动了作者, 更感动了无数的读者。本文撷取小姑娘的话“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中的“小桔灯”写作素材, 也足以见出小桔灯是如此的吸引作者和作者对小姑娘的赞赏。《小桔灯》的情感书写表达得真挚而动人、深沉而含蓄。

三、细腻温婉的风格

细腻温婉的写作风格是《小桔灯》典型表现。如文中叙述我进入小姑娘家后, 与小姑娘的攀谈后的情节:我站起来要走, 她拉住我, 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 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 像一个小筐似的, 用一根小竹棍挑着, 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 放在里面点起来, 递给我说:“天黑了, 路滑, 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拿过”表示用手取, 又用了“敏捷地”修饰, 更显出动作的熟练, 也含蓄的表现出小姑娘平时做了不少家务活, 所以家里的照明工具了如指掌。“挑着”、“拿了”、“递给”等动词, 营造出一种十分细腻、早熟、懂事的感觉。文章接着写“我”离开小姑娘家后的心里活动: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 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 实在照不了多远, 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这段文字, 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了离开小姑娘家后的心里想法。“灵巧的”、“朦胧的”、“照不了多远”等几个形容词的采用, 突出了“小桔灯”的客观外表和作用, 语意中带有怜爱的情味。“微微地冒着热气”, “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表现一种对生活的一种向往, 而不是消极者, 表现出一种温柔而略显光明的环境气氛, 与小姑娘母亲病重的情形形成照应, 用笔十分细腻。再看下面我离开山村后, 对小山村的眷恋:

当夜, 我就离开那山村, 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但是从那时起, 每逢春节, 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 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每逢春节”、“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 文章此处表现我对的小姑娘生活产生的一种美好的生活向往。“大家”都“好”了, 既突出了作者内心里美好的祝愿, 用词轻柔温婉, 也从侧面表现了小姑娘对母亲的深爱。微的描写, 生动传神的刻画出一个孝顺果敢、细心周到的小姑娘的形象, 整个场景由此呈现出一种温柔静默、深婉细腻的审美风格。

四、结论

“童心美”是冰心展现个人作品风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并且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童心美”赋予了时代价值的催化, 带来了心灵上的净化、思想上的启迪还美感上的挚爱。柔和细腻的笔调, 微带忧愁的色彩, 委婉含蓄的手法和清新明丽的语言, 构成了冰心艺术风格的基本特色。她的作品常常让人感到流畅无比、轻灵隽丽、婉约典雅。这种美是众人追求的。当我们阅读冰心老师的文章时, 我们充分领悟到了其中的精神所在。

我们中国的民族多年来能够跨越艰难困苦, 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这种不畏艰辛, 坚持斗争的传统精神。冰心与她的艺术道路足够显现出来了我们的祖国艺术工作者的精神, 孩子们应该具有一定责任意识, 通过撰写相应主题文章为我们的儿童文学, 做出贡献。使我们儿童得到无尽的精神力量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人生活缺乏勇气和信心的孩子。它的魅力就在于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是新世纪的, 新一代孩子们的导航灯, 小橙灯为我们的照亮前途, 当我们走在泥泞和坎坷的道路, 小桔灯成为驱散黑暗, 照亮我们心灵, 带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力量和勇气。我们应该感谢冰心, 感谢她的“小桔灯”。

摘要:冰心, 原名谢婉莹, 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 一生创作诗歌、散文、小说颇丰, 还有许多翻译成果。冰心的散文语言有自己的创新, 有自己的鲜明个性特色。她的笔触清新自然, 画面美丽恬淡, 寓意含蓄委婉, 意境新奇高远, 每一个字都如水洗过般清纯, 每一个字里又都饱和着作者情感的笑语与泪滴, 因此被誉为“冰心体”。《小桔灯》创作于1957年, 是冰心散文的名篇之一, 以“小桔灯”为线索, 讲述了一个朴素温情的故事。全文结构和谐紧凑, 语言明白晓畅, 情感细腻动人, 是一篇玲珑剔透、诗意盎然的精美散文。本文旨在对《小桔灯》的结构、语言、情感等做一具体评析。

关键词:冰心,小桔灯,艺术风格,审美风格,童心美

参考文献

[1]王平.冰心《小桔灯》的美学分析[J].文学教育 (上) , 2011 (3) :23-25.

[2]谢燕妮.冰心散文《小桔灯》评析[J].语文建设, 2012 (5) :9-11.

[3]张仲良.读冰心的《小桔灯》[J].河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45-47.

[4]罗小红.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计划的制定标准与实施策略——以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图书馆《“小桔灯”阅读推广计划 (2009~2012) 》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 2013 (3) :33-34.

浅谈中西钢琴作品风格之差异 第10篇

一、中西方演奏技巧之差异

钢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 在浪漫主义晚期才传入中国。也就是说, 当西方钢琴音乐发展到鼎盛时期, 中国才接触到这一乐器。因此,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不及西方优秀作品。但是, 中国作曲家通过几代人的努力, 以本民族的音乐语言作为创作的母语, 进行了中国风格音乐创作的研究和实践, 创作出了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 又具有鲜明时代风貌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乐思清新、风格鲜明、笔法简洁, 民族特色突出, 情感朴素而真诚。在风格上与西方的传统和现代钢琴音乐都有很大的区别, 在演奏方法上也应该有别于西方音乐。尤其在节奏、节拍以及速度等方面, 中国传统音乐的“拍无定值”“死曲活奏”的演奏意识同欧洲传统音乐严谨刻板的演奏意识迥然不同;在调式、音阶、和声以及旋法等方面, 中国的传统音乐多以五声性 (宫、商、角、微、羽) 调式为主, 单声音乐思维处于支配地位, 和声构成原则以二、四、五、六度等非三度叠置为特点。显然, 用钢琴来演奏中国音乐作品, 首先要关注作品的中国风格和韵味, 必须意识到旋律的独特地位和不同的和声织体特点造就的特殊演奏技术。只有掌握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文化内涵、风格意蕴和特色技法等, 才能够正确地诠释中国风格钢琴作品。

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在中国钢琴作品中是显而易见的, 钢琴毕竟是西洋乐器, “民族化”的中国作品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西方传统的功能和声体系和曲式、调式特征等。事实上, 离开了基本的西方创作体系, 也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钢琴音乐。中国作曲家和钢琴家近百年来一直在努力使中国钢琴音乐既符合钢琴这一乐器的演奏特点, 又能够贯穿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对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创作及演奏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和推动音乐工作者对中国钢琴音乐现状的关注, 进而使中国音乐文化在保留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 与世界音乐文化更多地接轨。

二、中西方审美文化之差异

每个民族、国家的审美文化艺术都是其主体审美价值观的物化, 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事实上也就是不同的审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磨合、碰撞过程。然而在中国与西方的审美价值观交融过程中, 我们看到一种文化的隔膜长时间横亘其中, 这说明中西方审美文化, 从价值观的角度考量, 二者完全是一种异质文化。西方以美即真、美即科学、美即写实表现, 以及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审美理念作为审美价值观的核心观念。而中国或东方, 则以美即精神个性, 美即虚拟性表现, 以及以泛自然主义的审美理念等作为审美价值的核心观念。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 都是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形式并自成体系, 都有一定的结构与顺序和一定的生成道理。这从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去理解, 就容易接受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发展的概念, 既有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审美和艺术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优秀审美传统, 也有近现代以来在西方美学影响和塑造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多元化审美新潮, 还有直接来源于我们当代审美、艺术实践的新生审美形态。中国钢琴发展大约200年, 这200年中有许多重要的音乐思想, 不仅有音乐观念的差异, 更有文化观念的差异。中国是文明古国, 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民族文化, 本身就有属于自己的审美准则和价值标准, 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钢琴音乐极强的生命力。

中西音乐的不同, 中西文化的不同, 归根结蒂在于其哲学基础的不同。而思维方式则是体现中西方哲学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张岱年先生曾经指出, 哲学即表现为一种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综合;西方人的思维特点是分析。所谓综合, 就是看问题从整体出发, 注重事物各方面的普遍联系。所谓分析, 就是从微观处着眼, 将事物分门别类地进行考察。这种差异, 可看做形成中西文化乃至中西音乐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 主要立足于对美的本质的抽象分析。西方古代美学并不以实用为最高目的, 而是首先看能否言之有理, 符合逻辑。西方人不像中国人那样重视道德价值, 而是更重视实践价值。西方音乐作品 (主要指西方专业作曲家的创作) 的创作方式, 具有个体性、一二度创作分离性的特点。西方音乐作品属于作曲家个体劳动, 体现出浓厚的个性特征。同时, 在一二度创作上呈分离状, 即作曲家的创作仅仅是完成乐谱而已, 还须由歌唱家或演奏家进行第二度创作才能最终将乐谱变成音响送人听众的耳朵。歌唱家或演奏家虽然在按谱演绎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加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但首先必须遵循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基本宗旨, 一般不允许脱离乐谱进行即兴发挥。这从中也体现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确定性”原则。西方人作曲, 首先是依据一定的音乐规则, 即从前人作品中抽象出的一套技术体系, 或曰作曲技法, 然后才是创作材料的运用。按西方模式, 作曲的关键不在于创作的自由性, 而在于专门构成的特殊技术。西方作曲过程中体现的是方法与材料相分离的特征。学习西方的分析思维, 建立自觉的音乐学科理论意识是中国的音乐学术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环节, 把直接搬用西方的音乐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音乐和借鉴西方的分析思维来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相区别开来, 无疑是钢琴音乐民族化进程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中西方文化之差异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钢琴艺术, 应当是悠长、久远的中国音乐传统在20世纪内外条件下新发展的产物。中国钢琴艺术的文化血缘与中国音乐传统应当是一脉相承的;但其形式、风格又因带有新时代的显著特点而有异于旧有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并创造了优秀的文化艺术, 形成了一种民族传统。传统的文化艺术植根于民族生活、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之中。我们研究中国钢琴音乐必须理解中国民族艺术独特的意境创造和表现体系。中国作品追求意境深远、超旷空灵, 正如中国绘画讲究留白, 绝不可以简单地根据旋律音数的多少, 速度的快慢, 篇幅的长短来判断好坏, “言简意赅”、“意味深长”都不是长篇大论所能表现出来的。普遍意义上讲, 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大多是小篇幅的简单结构音乐, 但却运用有声表现无声, 有限表现无限的美学原理, 创作出画面式的音响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宋代诗人陆游说过这样的话:“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所谓“诗外”, 就是指对文化、生命、宇宙的体验和感悟, 是指在诗中表现出的人生情味。这样的精神同样表现在音乐中, 成为中国音乐人着意追求的艺术生命和灵魂。因此, 欣赏和演奏中国钢琴作品, 都必须提高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 从文化的角度去诠释音乐, 并通过“钢琴”这一西洋乐器, 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

如何把握二胡作品的演奏风格 第11篇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由于时间的推移、地域的划分、时代的发展等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了大量不同种风格的二胡作品。所谓音乐风格就是指音乐作品所表现的主要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更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那么怎样掌握各具特色的二胡作品,敲开风格的“大门”,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作品

从哲学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二胡作品当然也不例外。当我们拿过一首作品,首先必须对它有所了解,不应盲目地去演奏乐谱。这里的“了解”不只是力度,表情术语……更重要的是它的背景,其中包括作品产生的时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作品的创作意图。这些才是作品的“根”。另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作品的“双重性”,即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地域性,就是指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乐曲。我国民族众多,各有各地的方言、各地的民歌、各地的地方戏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时也为二胡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多样化的地方音乐素材。例如:江南的语调柔和,自然环境优美,它所形成的音乐都有着细腻、柔和的特点;那么相对于南方来说的北方音乐,由于北方人的语言粗犷、性格豪爽,那里没有江南水乡的秀雅,但却有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这便形成了刚劲、有力、豪放的北方音乐风格。所谓时代性,它是指不同的乐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突出的时代意义。例如,有控诉了黑暗旧社会的不平等,憧憬着美好未来的;也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激励人们永远向前的。

二、抓住特色

在已经了解作品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看它具有什么地方性的特殊技巧、特殊的语调和特殊的旋律线条,这些都是构成区域性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掌握这一点,笔者认为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就是多听、多唱。演奏二胡也应像说话、唱歌一样,有呼吸、有语气、有各种表情,无论是活泼、欢快、委婉、优美的乐曲都表现出一定的内容,即使是最简单的几个音也是有生命的,有的坚定有力、有的轻捷跳跃,一定要表现得地地道道、有声有色。只有“心声相融”,才能掌握作品中的乐感和旋律的起伏流动,从而得到最美妙的“声”。

大多数二胡作品都是与我国的民间音乐相联系的。有的来源于某地区的民歌;有的来源于歌剧或地方戏曲;还有的则与民间说唱有关。因此,多听、多唱与其相关的音乐材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乐曲的源头,还可以丰富我们的大脑,有益于我们掌握各地区的音乐的特点,并富有歌唱性地去演奏。以《江南春色》为例,这是一首有着浓郁韵味的江南乐曲,此曲向我们展现了山清水秀的江南美景。受当地民歌风格的影响,它的旋律线条仍逃不出江南音乐的柔美细腻,再加上其地方特有的润腔风格,使乐曲独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笔者建议大家多听、多唱一些江南的民歌,像《茉莉花》、《无锡景》、《姑苏风光》等,这会使你更加确定地去表现美好的江南景色,这也是地域性风格相统一而形成的。再如《豫乡行》、《河南小曲》,它们都是中州地区韵味较浓厚的乐曲,其中借鉴坠胡的大幅度悬腕滑揉手法,这种滑揉要求滑动速度快、幅度大、有强音头,且持续不松劲,要表现得粗犷、豪爽,以表现河南人民豪放的性格。另外,其旋律俏皮、诙谐、流畅,掌握这一类型风格的乐曲,我们也要多听一些河南地区的音乐素材,多唱河南坠子以及豫剧中的唱腔,了解其音乐的语汇。例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中的片断等等,模仿其唱腔去演奏会使我们轻松地掌握河南地区这类个性音乐的特点。

三、培养感情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是人们情感的凝聚。在二胡的演奏中,技巧固然重要,没有技巧的演奏就像没有翅膀的鸟、没有轮子的车,寸步难行。但有了过硬的技巧,却缺乏感情的投入时,那音乐也是一样的苍白无力。因此,任何一首作品都应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这样符合艺术审美活动的规律。音乐的两个更为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声”,即音响;另一个是“情”,即“情感”,两者缺一不可。成书于汉代的《毛诗序》中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可见,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郑晨洁插画作品艺术风格简论 第12篇

当代美术趋向多元化发展, 插画最初作为文字附带的插图存在于文章之中, 是为了帮助读者充分理解其含义。如今, 它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日本动漫的影响下, 插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愈加丰富。

郑晨洁, 湖北美术学院大四学生。一直坚持插画创作, 喜欢用画笔去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她看来, 使用文字就好像婴儿学走路, 磕磕绊绊总不尽如人意。唯有画笔能让她挥洒自如, 尽诉衷肠。

一、郑晨洁通过插画怀念母亲, 赞扬母爱的伟大

作品《绘爱》是一部回忆录, 记录郑晨洁从小到大与母亲的点滴记忆, 以此来缅怀在天堂的母亲。这组画作对于她来说, 最大的意义在于母亲本身。沉浸于对母亲的思念中, 眼泪让她明白了母亲不言语的爱。冬日寒风凛冽, 母亲担心女儿会穿不暖, 连夜织了一条厚厚的红围巾为她抵御严寒。在母亲的呵护下披上围巾, 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爱意, 幸福洋溢在她的笑脸上 (图1) 。

记得第一次去动物园时, 她看到满园蹦蹦跳跳的小动物就无比兴奋。瞪着大大的眼睛指着小动物问母亲, 这是什么?为什么它没有脚?为什么它会游泳?为什么……对于她而言, 动物世界是新奇有趣的乐园 (图2) 。与其他小朋友一样, 她也曾为了想要买心爱的电子琴, 蹲在地上哭着耍赖不肯走, 无论母亲怎样劝说也没有用。那时家里条件并不好, 买一个电子琴相当于要花掉母亲半年的工资。但是为了女儿, 她还是咬了咬牙买了, 谁让女儿真的很喜欢呢 (图3) !母亲的突然离世, 如晴天霹雳般让她措手不及。她从城堡里倍受呵护的小公主, 一瞬间沦为铁笼里的囚鸟。渴望挣脱出去, 但是却没有勇气面对外面的世界 (图4) 。她对生活失去信心, 开始沉沦、自暴自弃, 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不愿与外界交流。画插画是她唯一愿意做的事情, 她以这种方式与自己交流, 成为宣泄消极情绪的有效手段。在父亲的关爱与亲朋的开导下, 她逐渐走出阴霾面向阳光。当她发现爱从未走远时, 才是真正鼓励她站起来的力量。因为她知道, 永不死去的是母亲爱她的那颗心。然而, 画作里从始至终未曾正面出现过母亲的形象。只因她迷人的容貌和善良的心, 美到出尘脱俗。正因太美, 无一形象可与之比拟。她感恩母亲曾给予的爱, 但爱往往隐藏在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只有当失去的那天, 她才不得不承认她也曾毫不例外的忽略了它。正因如此, 她选取最平常的事件作为绘画题材, 通过画作告诉还在爱中的人们“珍惜”的意义。是啊, 我们总是渴望爱, 却又常忽略爱。能够一直不变的爱下去, 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只怪我们都不太懂得珍惜, 只有当失去时才追悔莫及。但愿这组简单的画作, 可以唤起人们重视爱, 懂得爱, 更珍惜爱。让我们尽情享受生活的馈赠, 无论这些是酸甜还是苦辣。要知道, 风雨过后必有阳光。爱, 永无止与那些商业气息浓重、夸张的表现风格不同, 她的插画以漫画形式表现。用色淡雅, 小清新而不造作。在每张画作中, 你都能看见一个扎着两小辫的女生, 她的原型就是郑晨洁本人。泛黄的底色给人一种怀旧与思念的情绪, 喜欢用插画代替写日记的形式, 随笔让时间定格在最美好的瞬间。在互联网发达的微博时代, 她把这份特殊的日记上传与世人分享, 在了解她生活的同时, 也在欣赏她插画创作的成长历程。作品主要描绘的是她的生活经历, 通过画作传达她对世界的认知, 记录着自己的小心情。艺术中的美来源于生活中的美, 是生活中的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她大多数的插画中, 都会选择用黄色作背景色。黄色给人轻快, 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画作中的女生时而眯眼浅笑、时而咧嘴大笑, 无时无刻都在向人们传达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望。

二、郑晨洁插画风格、特点分析

与那些商业气息浓重、夸张的表现风格不同, 她的插画以漫画形式表现。用色淡雅, 小清新而不造作。在每张画作中, 你都能看见一个扎着两小辫的女生, 她的原型就是郑晨洁本人。泛黄的底色给人一种怀旧与思念的情绪, 喜欢用插画代替写日记的形式, 随笔让时间定格在最美好的瞬间。在互联网发达的微博时代, 她把这份特殊的日记上传与世人分享, 在了解她生活的同时, 也在欣赏她插画创作的成长历程。作品主要描绘的是她的生活经历, 通过画作传达她对世界的认知, 记录着自己的小心情。艺术中的美来源于生活中的美, 是生活中的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她大多数的插画中, 都会选择用黄色做背景色。黄色给人轻快, 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画作中的女生时而眯眼浅笑, 时而咧嘴大笑, 无时无刻都在向人们传达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愿望。

在她的作品中, 希望展现当代年轻人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哪怕天空阴霾、人生跌宕, 只要相信有爱, 人生就充满希望!她勇于尝试和运用当代表现手法, 表现形式并不是写实主义的传统造型技法, 而是以漫画形式去表现人物造型, 带有浓烈的小女生情怀, 清新可爱。精神世界是一个看不到的庞杂体系, 影响人的行为。我们心理状态的微妙变化有时也是难以言喻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画家通过作品间接表达出自己对事物的看法, 传递生活中的真、善、美。让观众通过画作与画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与郑晨洁插画风格相似艺术家的对比

上一篇:建造过程下一篇:教师师德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