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融合范文

2024-07-30

环境融合范文(精选12篇)

环境融合 第1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危机事件,传播

近年来我国频发重大危机事件, 从南方雪灾、山西矿难到西藏拉萨打砸抢事件再到汶川大地震等, 这些事件无不直接考验着整个社会的危机应急和处理能力。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作为社会的主要舆论机构, 传统媒体当仁不让地成为危机传播的主力军, 肩负起了危机中沟通各方和协调组织的重要使命。但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媒介大融合的力量, 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我们可以在同一平台上感受到文字、图片、视频的不同传达效果, 我们可以从手机、博客、网络即时工具QQ、MSN上来接收自己希望得到的信息, 可见媒介融合状态下危机传播会呈现出它特有的传播特点。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 (Itchier De Sola Pool) 提出的。1983年, 他在其《自由的科技》 (The Te ch-neologie s of Fre e dom) 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 (the conve rge nce of m ode s) 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1]

我国的年轻学者, 中国人大传媒经济学博士王菲认为:“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 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 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2]综上, 我们认为, 媒介融合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融合, 更是在技术推动下的对信息的生产、传输、销售领域的一种大范围的融合。

二、危机传播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危机传播作为一个新兴的多学科研究的领域, 属于传播学研究的子学科, 其概念专指危机事件演化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传播, 核心在于研究危机事件的基本特征及其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 明确危机管理者和媒体在危机信息处理中的角色地位, 建立危机传播的基础理论并指导危机传播的实践。[3]

危机传播研究发端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它被用来预测假设的政治形势, 其目的是防止类似危机的发生, 并预测采取措施的价值。1982年在泰勒 (Tyol) 案例中, 危机传播研究领域从政治领域拓展到商业、企业领域。1989年埃克森 (Exxon Valde z) 石油泄漏事件使危机传播计划广泛应用在商业和企业管理, 并开始进行危机传播的次一级学科研究。在整个20世纪九十年代, 危机传播研究迅速发展起来。伦斯 (Re ins ch) 形象地把危机和组织传播研究称为“多样的、正在进化的领域”。

斯蒂芬·芬克 (Steven Fink, 1986) 提出的危机传播的“阶段分析理论”。该理论把危机事件的过程分为危机潜伏期、危机爆发期、危机延续期和危机解决期和评估期, 并针对危机事件的不同阶段分析其信息传播的特点, 总结出不同阶段危机传播的应对策略:在危机潜伏期, 消息的制作应关注“内化性信息”, 告知公众“组织在危机中处于何种位置, 并发布一系列正面的观点, 稳定人心, 获取支持;当危机进入爆发期时, 信息内容将转为“指导性信息”, 向公众传播“如何应对危机”;当危机进入解决期和评估期时, 传播则转为“调整性信息”, 帮助公众从心理上恢复正常, 同时“内化性信息”再次被强调。然而, 现实生活中的危机事件表现的形态是复杂多变的, 很难按照以上的阶段去界定。

威廉·彼德 (William Beniot, 1995) 提出的“形象战略理论”, 其核心思想认为形象战略理论是组织应对危机事件中的关键环节, 认为许多危机传播策略都是围绕着形象战略而展开, 并从战略战术角度提出来了一系列措施 (如否认、淡化、补救和认错等策略) , 以维护危机传播过程中的组织形象。该理论偏向微观操作而忽视宏观理论, 且重点是从企业危机管理而不是从公共危机管理的层面去分析危机传播的。[4]

国内对危机传播的研究的时间较短, 大致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以后才刚刚起步。“非典”事件后, 国内传播学界有大量有关文章发表, 主要是以“非典”为案例进行中国媒体危机传播的实证研究以及建立危机传播中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等。这些研究虽然对于改进新闻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新闻报道和建立突发事件中的媒体快速反应机制起到积极作用, 但更多的仍停留在现象描述层和对策应用层, 而很少上升到理论的层面。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危机传播方式和特点

危机事件的传播方式形式多样, 渠道丰富, 囊括了现有的几种主要的传播方式, 但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 所发挥的作用有所改变:

(一) 危机事件中的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人们获取和了解危机事件信息的最重要渠道, 它可以加快信息在公众中的传播速度, 对危机的预警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现在互联网、QQ、MSN、个人博客、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和即时媒体的应用, 使人际传播的方式变得更加快捷和先进, 在危机传播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然而, 人际传播在危机事件中也有负面的效应, 最突出的是容易造成流言和谣言的传播,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大众传媒信息不畅的情况下。谣言是“在人们中间流传的, 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阐述和诠释。” (彼得森·古斯特) , 是一种未经证实或歪曲事实真相的“小道”消息, 人际传播是其传播的最主要的渠道。危机事件中人们急于了解与自己休戚相关的各种信息, 但如果“正式的”信息渠道出现了阻塞或滞后, 流言和谣言就会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大肆传播, 形成巨大的影响流。

(二) 危机事件中的群体传播

所谓群体传播是指群体与成员、群体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传播互动机制。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群体传播在危机传播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正面意义来讲, 我们可以利用个体在信息、感情和社会安全感的依赖和需求, 针对不同群体的情况, 进行有关危机事件及危机管理方面的信息传播与沟通, 并形成群体的共识, 团结一致战胜危机;从负面意义讲, 我们要防止群体传播中的集合行为对危机传播带来的干扰和影响。[5]

集合行为 (collective behavior) , 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 例如洪水、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 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会、游行、上访, 流言、谣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等, 集合行为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 而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是一种非常态的传播, 较有代表性的是“群体感染”和“群体模仿”。而群体感染是指在危机事件中, 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和感染机制的支配下, 以异常的速度在群体成员蔓延开来, 使群体成员失去理智和自控, 出现恐慌、流言、骚乱等非常态行为, 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如游行、示威、聚众闹事等, 往往都与群体感染有关[6]。

(三) 危机事件中的组织传播

组织属于社会群体的一种, 但与一般群体不同的是, 组织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制度和纪律, 有着严格的分工和统一的指挥管理系统。凡是有指挥管理系统工程群体, 如政党、军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民间社团等, 都属于组织的范畴。组织传播的形式极为广泛, 如开会、电话、传真、书面文件、闭路电视、计算机通信系统等等, 个人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手段也可用于组织传播。

以危机管理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组织传播活动。在危机管理中, 无论是预警阶段、应急阶段, 还是恢复总结阶段, 都需要通过信息的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外部环境保持着互动, 做好危机事件中组织内的下行传播 (上情下达) 、上行传播 (下情上达) 、横向传播 (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为了保证对传播的畅通无阻, 在组织外则要建立一个迅捷可靠的信息系统, 如DSS (决策支援系统) 、MIS (战略信息系统) , 做好各种形式的对外宣传工作, 广泛地取得社会对危机管理组织的支持和理解, 保证危机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的组织传播在危机事件的预警、应急以及恢复等阶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 危机事件中的大众传播

由于大众传播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传播方式的性质和特点, 使它在危机传播中有着其他传播方式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在危机还未到来的潜伏期, 我们要通过大众传媒向公众发出有关危机的预报, 向公众传播有关安全防范的意识和措施;在危机出现的爆发期, 我们要通过大众传媒如实地向公众报道危机发生的发展的情况, 告诉公众政府为解决危机已经和正在采取的措施;在危机还没有结束的延续期, 我们要通过大众传媒去澄清各种干扰抗灾抢险的流言、谣言和小道消息, 去安抚和疏导公众的情绪, 增强公众战胜危机, 渡过难关的信心和勇气;在危机过去后的恢复期, 我们更要通过大众传媒去鼓舞公众增强信心、克服困难,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运用到今后的危机管理中去。[7]

当我们的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 媒体的种类扩展到网络, 网络媒体成为继电视、广播、报纸以来的第四种媒体。早期的网络媒体主要包括各类新闻门户网站, 它们以We b1.0的特点为主。自2003年We b2.0的诞生并流行以来, 许多新媒介形式由此促生。其中以赋予草根网民内容创造权的新型网络媒体形式———自媒体正在崛起。像当前较流行的博客、播客、网络即时通信工具、BBS、E-mail等都是典型的自媒体。这些媒体能促使大众生产、创造出的有意义内容信息即时传播给不确定的其它网络受众。其核心在于普通市民的信息自主提供与分享。

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呈现出与大众传媒、传统网络传媒所不同的信息传播形式, 其本质区别在于社会公共信息的生产方式由专业的新闻媒体工作者转向了一般的社会大众。从拉斯韦尔建构的传播一般过程看, 传播者通常为个体网络用户而非专业传播机构;传播媒介则是以网络为依托的电子媒介 (延伸至手机等无线终端) ;传播内容呈现出多样化形态, 形式则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为主;受众为横跨时间和空间的不确定的人群;传播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对于传播者而言, 其增加了个人的表达空间, 对于受者而言, 广泛的信息来源增加了其获取更为客观公正的信息的可能性, 而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 自媒体的产生不仅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更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改变, 加速着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媒介融合的现象依托网络这一平台开始显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在此背景下危机事件的传播也因此而出现了新的形式和特点。

四、媒合融合背景下危机传播的新特征

媒介融合状态下危机传播会呈现出它特有的传播特点。它集合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网络的传播优势和接收媒体的移动性, 在危机事件的传播中共同发生着巨大的作用。传统媒体的采编能力的强大是不言而喻的。网络的传播优势在于它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 张海鹰在《网络传播概论》一书中, 提出了一个网状的传播模式。它是把八边形的各个点连接起来, 形成的一个网状结构, 表示网络可以“一点对一点, 也可以是一点对多点, 或者多点对多点, 多点对一点”进行传播, 这种传播也消解了传、受关系, 具有无中心的新特点。此外, 新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无论是传播速度、传播方式和内容上以及舆论、把关、信息可信度等各方面都展现出它们的魅力。[8]

(一) 危机传播速度成倍增长

和传统媒体相比, 媒介融合下的, 网络传播技术充分的运用了新媒体的特点, 展现了它在传播速度上的优势。新媒体把点对面和点对点的传播模式结合在一起, 既能实现大众传播式的广泛覆盖, 又具有了人际传播的亲和力, 可以实时互动, 结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状传播结构。在这个网状传播结构中, 传者和受众的界限消失了, 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 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这一点对危机事件有着特殊意义。在危机状态下, 公众容易出现群体性的社会恐慌, 社会传播系统呈现高速运转。如果一条信息经过手机、QQ或博客这样的自媒体进行传播, 就能够迅速利用其人际网络和群发功能一传十、十传百, 以一种几何级的传播速度扩散开去, 结果危机状况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为广大公众所知晓和注意。

(二) 危机传播内容和方式体现个性化

博客、播客、网络即时通信工具、BBS、E-mail等作为一种私人媒体, 它们不会像传统媒体那样把信息强加给受众, 而是给公众比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由公众自主决定传播什么以及如何传播。

这种个性化传播的特点正好适应了危机传播的需要。在危机事件中, 公众所需要的信息不仅庞大而且繁杂, 而传统媒体的“官方视角”和“公共视角”是很难满足公众个体需要的。因此, 公众需要个性化的传播媒介来弥补传统媒体的传播盲区, 提供新的信息内容或传播视角。

比如QQ群在危机传播中显示出强大的信息发布功能和个性化的传播方式。据调查, 新华社正式发布汶川地震报道的时间是当日14时46分, 而在此前后, 网络上已充斥大量关于地震的消息, QQ群里更是反映热烈。很多网友在群里表达自己最切身的感受。QQ名为“绮梦”的网友从地震一线发来的关于温总理的即时报道, 更是堪称此次网络危机传播的经典案例。她在QQ聊天中提到的“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老爷子的手臂受伤出血了, 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总理电话里大喊, 我不管你们怎么样, 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 这是命令。他把电话摔了”等一系列现场信息在不同的QQ群之间迅速传播, 使总理的亲民形象深入人心。而关于救灾子弟兵的妻子临产前被困在车内的消息, 经过QQ群等广泛传播之后, 使事件得到了迅速妥善的解决。

(三) 设置的议题与舆论的多元化

网络空间内的信息来源丰富、受限制程度低、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在网民的互动参与过程中, 由于个体的知识、阅历、社会背景的不同, 受众理解某一新闻报道时, 总是结合个人的经验加以判断, 因此经常会出现对同一信息做出多样解释的情况。特别是在危机发生初期, 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 人们往往对危机的性质、强度、发展趋势、利害关系等缺乏明确的界定, 这个时候, 受众往往运用他独特的经验, 以自己的背景来弥补信息的多义性和不明性, 形成意见多元化的情形。各种意见交锋会相当激烈, 但随着事件的发展, 特别是相关真相的逐渐清晰, 在危机事件中期会逐步形成趋于一致的情况, 但少数的或相反的舆论会继续存在。

(四) “把关人”效应减弱

危机时期网络流言和信息恐慌的孳生是必然的。从互联网本身来看, 它在技术上的设计, 本来就是“分散”的和反控制的。扩散消息是它的优势, 控制消息却不是。在危机事件中, 即使网络社区为了防范谣言扩散而设置了关键词过滤, 但是, 这个社区控制了, 其他社区跟进;国内社区过滤了, 国外社区跟进;BBS删帖, 社区通讯、OICQ聊天室、E-mail、新闻组跟进。因此, 网络在传播学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效应注定只能是很宽松、很微弱的。[9]

(五) 信息可信度降低

和传统媒体有着严格的把关不同, 自媒体的信息来源和出口是多元化的, 每个用户既是信息的传播者, 又是信息的接受者, 这就使其信源和信宿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辨认, 造成了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缺乏有效的规范, 比较自由随意。特别是在事态紧急和演变迅速的危机状态下, 这就容易把大量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甚至谣言给传播出去, 混淆人们的视听, 出现真实与虚假信息并行传播的局面, 大大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因此, 除新闻网站以外的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本质上是一种低可信度的传播, 其信息唯有经过验证才能使公众最终相信并接受。

参考文献

[1]高钢, 陈绚.关于媒体融合的几点思索[J].国际新闻界, 2006 (9) .

[2]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7:28.

[3]赵志立.危机传播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7:41.

[4]楮建勋, 等.复杂的危机传播—危机传播研究的理论述评[C].第四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4:33-35.

[5][日]见田中介, 等.社会学事典[M].东京:弘文堂, 1988:439-440.

[6]赵志立.危机传播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7:41-45.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11:95-97.

[8]张海鹰, 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1.

媒介融合环境下微视频课程教学研究 第2篇

摘 要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媒业界发生巨大变革。作为高职高专类院校的新闻专业,更应从传媒实际出发,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探寻创新路径,以顺应时代要求的变革。概述对媒介融合环境的认知,指出媒介融合对高职高专院校新闻专业微视频教学的时代要求,重点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实践体系创新和课程环节设计创新三个角度,探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专业微视频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专业;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2-0127-02

前言

随着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纸媒停刊消息不断,越来越多的媒体精英投身于新媒体行业中,而新媒体发展最为迅猛的视频内容领域也就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2015年始,主流媒体迎来媒介融合的元年,并开始了新闻采编机构的重组和流程再造。以《人民日报》为首的主流媒体为了顺应数字化、碎片化的传播特点,先后进行了采编创新改革,建立了集文字、图片、视频为一体的全媒体采编平台。如何在当今时代的新趋势下培养出新型的传媒人才,以适应传媒市场需求,是如今高职高专院校新闻专业教育最为关心的问题。对媒介融合环境的基本认识

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媒介融合一词被提出并迅速引起传播学界的关注,不同的学者对其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里奇?高登指出,融合这个术语的使用是非常混乱的,它可以指合并战略(如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合并)、技术发展(视频点播和互动电视)、营销手段(报纸和电视台的结合)或叙事技巧等。作为媒介融合的倡导者,美国堪萨斯大学的甘特里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一种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个人数字助理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出现的信息平台进行讯息传递、广告售卖的能力。”而温德兰认为,媒介融合是将网络与报社、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受众对新闻品质更高要求的一次技术突破。总的来说,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几乎覆盖了?c传媒相关的所有方面,内涵过于宽泛,因此,媒介融合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

在中国,较早开始对媒介融合进行研究的是蔡雯教授。她在对国外的媒介发展进行考察和理论梳理之后,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非常广阔的研究领域”,提出媒介融合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融合,即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的媒介融合是指媒介产品的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传播媒介,所以其媒介产品也大多趋向于信息化的内容的融合;中观层面的媒介融合,即媒介组织的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组织机构之间的融合;宏观层面的媒介融合,即整个媒介产业的融合。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的媒介融合环境的影响。微视频课程及其在新闻专业中的教学意义

微视频的概念 微视频,是在“数字视频”大类下的一个细分,泛指时间较短的视频短片。关于微视频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准确、统一的定义,一般指长度为30秒以上但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内容。微视频的内容广泛,形态多样,涵盖电影、记录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以通过多种视频终端摄录和播放。往往微视频的长度不是它的绝对标准,微视频短小精简,使得它具备数字视频方便快捷的特点。另外,微视频由于自身的特点,适合在所有终端浏览和展示,尤其是手机媒体。

微视频制作的教学意义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新闻专业来说,市场的人才需求是学生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量点。而现今的媒介融合环境下,学生今后求职所面对的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与目前传媒行业的布局息息相关。在经过调查研究的国内17家媒体中,有七家把短视频作为新媒体布局的重心之一。《广州日报》《文汇报》《北京青年报》新媒体负责人认为,对传统媒体来说,短视频很可能就是下一个热点。微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过去一年受到广泛关注的新媒体产品,这部出自“复兴路上工作室”的短片,用动漫的形式讲述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这条视频在“爱奇艺”平台上被播放163万次。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作为高职高专类艺术院校,新闻专业每年毕业的学生有将近78%进入传媒相关行业,而这当中不乏进入各地区新闻传播行业一线的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在传媒行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础上,增加传媒创新教学,使毕业生具备技能竞争力。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从对一些行业经营管理人和资深传媒人访谈中得知,不少传统媒体中的新媒体人,都把探索新媒体业务当作拓展媒体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渠道。为此,他们在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不遗余力地发展和开拓新媒体市场,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新兴媒体发展壮大同样需要人才队伍的支持。而正是这样巨大的人才需求,使得微视频课程的教学首先具有了市场价值意义。

微视频课程主要教授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影视表达能力和创作思维,视频的拍摄和制作是课程学习的实践基础,这与高职高专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相互契合。学生在经过一年级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后,进行微视频的创作和实践学习,基本上能够掌握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有利于接下来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化锻炼,也为学生的毕业作品创作提供了课程上的衔接和技能储备,在整个课程架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专业微视频教学创新

注重高职高专特色,融合新媒体技能的人才培养创新 不同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艺术类特色的高职高专院校,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即可看出彼此的课程设置方向差异。高职高专类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技能化训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得一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更为重点突出。与传统的影视专业视频类课程不同,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新闻采编专业为例,专业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诚信敬业、积极进取,有较强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新闻采编基础知识,掌握新闻采、写、编、录及网络技术等多项应用技能,熟悉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手机全媒体采编流程,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为主要平台的记者、编辑、策划、公关、传播以及二级网站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

主张专业化的微视频课程体系研究、教学实践创新 在为期一年的研究中,专业从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理论先行、再做实践训练的教学模式,主张先实践、后理论的方式,提升专业化的微视频课程体系研究,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特色突出。

1)突出技能课程比例,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约为2:1;按照模块分化,将各模块按照层次递进排列,从基础技能课程到应用技能的实训和强化,体现出科学的阶梯式。

2)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相对接。将具体的项目实践带入课程教学中,把微视频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和媒体运营融为一体。每学期一个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微视频创作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学习新媒体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并且及时通过市场化的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以及技能和理论掌握的欠缺。

3)教学的阶段性目标清晰明确。微视频课程的每一阶段都由该阶段的模块知识点构成,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每一个模块的知识点后,通过阶段性测试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到扎实推进。

4)课程的评价体系与传统的视频类课程有所改进。降低课堂评分比例,提高实践成果的评分权重。与微视频项目的媒介实际要求相配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专业性和效率得到提高,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得到??质性的强化,教学效果显著。

加强与微视频教学研究相应的硬件设施建设

首先,充分利用原有平台进行教学与实践。微视频课程是新兴课程,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新闻专业的学生主要依靠传统的视频网站进行作品的上传和分享,将在阶段项目实践中的作品依次上传至专业网站和优酷网,利用网络进行作品的反馈和交流。此种方法效果不佳,主要是上传速度慢、反馈不及时,课堂无法直接进行交流等。而经过改良学校的专业网站,以及利用原本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微视频作品的浏览,且可以做到受众范围更广,作品反馈更加迅速;缺点是实践内容的传播内容存在局限,专业性的检验不够,因此还需加以解决。

其次,增设适合上传发布的新媒体平台终端。2014“媒

体融合元年”开始以来,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一系列传播方式的改变。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中,有一些媒体已经建立自己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如2016年的全国教育(民生)新闻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和使用,已经让各省市教育电视台和院校教育电视人尝到甜头。其中,上海电视台CPTN平台于2014年开始使用,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节目资讯分享平台,是目前行业内规划最大的平台,已有150多家成员台成为机构会员。在调研中了解到,该平台的使用情况突破了原有的视频审查和上传方式,利用手机终端可以实现实时上传分享,而学生的微视频新闻作品也可以在该平台进行上传发布。利用这样的平台可以实现教学的分享和资源下载,学生在完成自我实践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浏览和获取教学资源。

最后,尝试建立专业化、个性化的作品数据库。微视频课程的实践教学和研究不仅需要依靠新媒体的平台建设,还要有数据的支撑。技术和硬件是媒体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未来媒体竞争的重中之重。在大数据时代,“分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需求,“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是内容生产的重要途径。要想在未来的行业领域获得提升,对于数据的把握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微视频课程的纵向和横向研究也可以依靠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为教学研究奠定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融合”洗礼下的企业计算环境 第3篇

互联网泡沫在给IT产业造成巨大创伤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技术遗产。半导体、网络、显示等数字技术发展到了能够全面取代模拟技术的境界。于是,在技术界、产业界以及各个应用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前景:传统的、基于模拟技术的各种行业被数字和计算机技术全面渗透,这些行业与IT行业的技术基础趋同,从而走向融合。于是,通信、消费电子、娱乐等行业与IT产业相融合成为当代不可逆转的潮流。以数字技术为前导的产业融合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从前不可能的事情有可能实现了,技术界、应用界以及产业界突然间发现了无限拓展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IT主导者们重提技术创新,IBM、HP、Intel以及微软的总裁先后发表言论,宣称本公司仍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风险投资再度活跃,众多以技术创新为己任的新兴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技术创新在沉寂了数年之后再度活跃,成为产业融合的原动力。在融合的大背景下,细究计算环境,可以看到一些事情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CCD、Flash存储、数据压缩、USB及1394等接口技术的进步,从前基于模拟技术的音频、静态及动态图像生成和处理技术全面数字化,人们得以以极低的成本获得高质量的音频及视像资料。突然间大量涌入的音频及视像文档成为企业计算环境必须处理的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数据不仅可以10Gbit/s的速率在电脑间传输,甚至还能以无线的方式实现,互联网进而将全球的电脑联接在一起。这种情况使得电脑间的数据交换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任何一个企业级计算环境都要处理来自全球的访问。经过多年努力,平面显示器终于能以较低的成本量产,重量轻,耗电省,价格低的数字平面显示器终于使有数十年历史的CRT模拟显示器成为了历史。以上随融合而至的技术发展导致企业计算环境产生新的需求,处理能力要更大、I/O功能要更强、存储技术要改进、移动计算要发展。2003年在以上领域已经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将持续到今年以至今后的若干年。2003年令人们感触最深的是在服务器和台式机两端都出现了更加强烈的64位化运动;I/O性能更好的新一代外存接口技术也日趋成熟;存储系统从服务器中脱离,以SAN或NAS的形态独立;笔记本电脑已经普及。配合处理器性能提升的新一代高速存储技术DDR II的发展速度虽未如人们预期的迅速,但随着DDRⅡ内存于2004年第一季度的正式供货,DDR II也将得到全面发展,并逐步取代DDR 而成为企业计算环境事实上的工业标准。然而,不管有多少种新技术出现,在企业级计算环境中,领头的、引导其他技术发展的仍是处理器。随着2003年AMD分别推出面向服务器和台式机的两款64位处理器,使得企业计算环境进入了全面64位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可能会持续数年,Intel迟早会做出应对反应,中低端处理器的64位化会推动芯片组技术、I/O技术、显示技术等几乎所有相关技术的变革。在融合的大背景下,企业计算环境质的飞跃已经开始了。

融合媒体环境下电视安全播出初探 第4篇

1 电视台发展融合媒体是新形势下的必然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新兴媒体快速崛起, 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16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1]。访问方式的改变, 导致传统电视收视市场的不断萎缩。虽然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在不断接受、消化新技术, 广电媒体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但是封闭固化的播放模式与注重开放互动的新媒体相比, 竞争力明显不足, 传统广电媒体要想不被淘汰, 顺应时代潮流, 向融合媒体转型升级已是必然。

2014年8月, 中央深改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 强化互联网思维,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2]。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高度重视融合媒体技术平台建设, 先后发布了《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 时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加快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主题报告中, 也从融合发展的趋势、融合发展的新影响深入分析, 提出要推动广电行业的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顺应融合新趋势,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 推进内容制作、集成播控、监测监管“三大平台”建设[3]。

2 融合媒体播控平台的初步建设构想

可以说, 目前融合媒体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融合媒体环境下播控平台应该建设成什么结构, 具备哪些功能, 还都在探索实践中, 存在一些分歧。保守一些的思路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在传统播出独立的基础上, 增加多屏发布平台;另一种是开放播出领域, 构建多渠道播发平台, 实现融合播出, 多屏发布;融入互联网思维, 改单一播出为双向互动, 提高用户体验;采集、分析各种大数据, 针对市场与用户的反馈及时做出响应, 提高播出效果及影响力。我个人认为, 从长远来看, 第二种才是融合媒体的发展趋势, 为此, 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应该满足以下目的:

1) 改变传统播控网络封闭、只能播控视音频的模式, 增加IP流服务器, 兼容多种媒体形式。

2) 改变传输分发模式, 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 有效调配空闲系统资源和网络资源, 提高传输效率。

3) 改变传统媒体单一接收的模式, 改为多屏发布、多业务在线、增加与用户的互动性。

为达成以上目标, 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内容服务云平台。以高清为主、面向全媒体, 通过搭建多功能平台, 采用虚拟化技术智能调配系统资源, 减少冗余网络节点、优化网络架构, 构建一套基于云计算架构、适合融合媒体的播出内容服务云平台。

2) 总控IP传输分发平台。因传统视频矩阵只能实现SDI信号的分发, 而新媒体数据基本都是以IP流形式存在, 所以应该采用“SDI矩阵+IP矩阵”的异构方案, 实现对多形式视音频、数据等的统一控制及分发。同时实现矩阵管理、路由控制、设备和信号监控等功能。

3) 智能监管平台。能够基于大数据分析理念, 收集设备、业务、软件等信息, 并根据预设规则汇总分析处理, 实现报警结果向相应岗位进行多终端的精准发布。同时结合业务流程, 建立可视化的业务监管系统, 提高系统预警能力, 减轻人力负担。

4) 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建立全台统一的内容数据管理系统, 有效管理利用数据资源, 减少重复工作, 避免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拓展用户规模, 增加用户黏性, 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树立电视台品牌形象。

3 融合媒体安全播出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融合媒体环境下电视播出呈现出多手段、多渠道、多样化的趋势, 新业务的发展相应增大了安全播出风险。各类新媒体在安全播出理念及管理上都达不到传统电视播出的安全需求, 在业务交互中可能会带来安全威胁。

2) 不同于完全物理封闭的传统播出网, 融合媒体环境下开放的网络信息安全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对安全播出是个新难题。

3) 技术变革使广电系统架构和工作流程有了很大变化, 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给播出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融合媒体系统集成度、关联度、复杂度都比传统播出要大, 对播出维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融合媒体作为新兴事物, 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 带来的副作用是由于很多播出人员对其认知不足, 知识有所欠缺, 融合媒体平台的运行维护管理目前也还不成体系, 亟待规范所造成的。

安全播出是历来广电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电视中心实施细则》中, 从播出系统建设到管理都有着详细的规定, 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除此之外, 对于融合播出平台的安全播出保障, 笔者认为我们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全台网规划层面, 理顺业务流程, 优化结构, 全面梳理播出隐患和薄弱环节;有效调配资源, 提高部门间协作效率;考虑到技术发展和功能升级的需要, 预留扩展升级余地;有序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及等级保护。

2) 在技术层面, 需增加有效的安全播出投入。除传统的备份、应急系统外, 还应当加强文件和日志管理、用户行为控制监控等;网络连接应采用双网络设备双链路, 以免出现单一崩溃点;主要网络设备应选用万兆设备, 避免业务繁忙时出现网络拥堵;应充分考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减少风险, 播出网和业务网的边界应建立足够有效的防护, 防止黑客攻击;注意全媒体环境下的新媒体云安全防护, 包括但不限于对外发布业务安全防护、Web应用防护、恶意流量识别、抗DDOS攻击、应用流量识别与控制、云平台安全防护等。

3) 在播出管理层面, 应提高对安全播出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制度预案, 建立落实安全播出责任体系;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并影响安全播出的问题, 尽量把应急处理变成预防, 提前预知, 提前应对;切实做好安全播出事故的分析、整改及总结工作。

4) 在监控预警方面, 有效利用网络化平台互联互通的优点, 完善监控监测预警报警系统, 打造一个智能化播出平台,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 在队伍建设方面, 加强人员培训和演练,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尤其是关于新系统、新设备的培训, 打造一支精干的播出队伍。

4 结论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现在还只是一种尝试, 传统媒体从思维到认识, 从内容到渠道、从平台到经营, 仍亟待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需积极探索融合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保证融合媒体环境下安全播出, 必须做到思想认识不存侥幸, 强化管理不留死角, 技术设备不拖后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6.

[2]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4.

环境融合 第5篇

《方案》指出,要以提质、降本、增效为导向,以融合联动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精准衔接,改革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发展,构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新体系。到2018年,初步形成开放共享的交通物流体系,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较2015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建成设施一体衔接、信息互联互通、市场公平有序、运行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发展新体系,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较2015年降低2个百分点。

《方案》要求,要着力打通全链条、构建大平台、创建新模式,加快交通、物流与互联网三者融合。一是打通衔接一体的全链条交通物流体系。完善枢纽集疏运系统,优化交通枢纽与物流节点空间布局,构建便捷通畅的骨干物流通道。重点推进多式联运,拓展国际联运服务。推行物流全程“一单制”,实现货物“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次认证、一单到底”,强化一体化服务保障。二是构建资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平台。加快专业化经营平台建设,推动跨境交通物流及贸易平台整合衔接。打造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合作、交换与共享。加强各类平台信用记录归集,根据信用评价实行分类监管。三是创建协同联动的交通物流新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联动公路港网络,完善公路港建设和优化布局,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加大运输设备集装化、标准化推广力度,加强技术标准支撑保障。发展“互联网+城乡配送”,推进“互联网+供应链管理”,强化“物联网+全程监管”。

《方案》强调,要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保障,构建融合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一要优化市场环境,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市场准入制度,研究完善无车承运人管理制度,加大公路超限超载整治力度。二要统筹规划建设,制定完善全国性、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规划,加强与交通专项规划等的衔接。三要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国有运输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铁路运输企业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建立口岸管理部门联合查验机制和促进一体化通关。四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大交通物流公益设施用地支持,加大财政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和信贷投放,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方式多渠道融资。

移动互联环境下的融合新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移动出版;知识产权运营;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纸屏融合

【作者单位】张新华,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北京地区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JDZHA003。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互联网+”、文化强国、媒体融合等国家战略和行动的进一步推进和实施,我国出版移动化转型和融合步伐加快,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从孕育走向成熟,产业实力继续壮大,整体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实际,谈谈2016年可能出现的几个显著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引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方向

2015年,我国提出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和应用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便捷、共享特性渗透社会生活和商业服务的各个领域。同时,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无线网络及手机等智能终端快速普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占90.1%;手机成为新增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1]。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推动了我国数字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带动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体中互联网的使用,提升了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另一方面,它还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改变了网民的日常生活和媒介行为,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移动互联网改变着数字出版产业格局。2015年,为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契机,传统的出版社、报刊社、网站等媒体纷纷向移动端迁移,“两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客户端)成为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标配;互联网巨头BAT、“数字出版第一股”中文在线等,利用资本手段合纵连横,在移动端展开角逐,通过布局网络文学,将竞争延伸到电影、电视剧、游戏等领域。当当、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也都向移动端转移,电子书业务增长迅速。清华同方、龙源期刊网、掌阅、咪咕传媒等内容集成发行商和运营商,加大了移动端应用和市场的开发。同时,移动互联网也使我们进入了“泛媒体时代”,向公众传播信息不再是专业媒体的专利,任何人和机构都可以自建媒体,生产信息并向外发布,带来内容生产力的解放。由此,媒体人获得了相对于媒体机构的独立性;个人性和机构性自媒体涌现;商业传播(广告、品牌形象等)对专业媒体的依赖减弱,商业机构纷纷开设自媒体,在进行品牌传播、市场营销和联络客户的同时,也生产和传播与本企业及所在行业相关联的内容。但是,随着阅读类新媒体的野蛮式生长和内容泛滥,注意力资源将更加稀缺,读者对阅读产品的质量、体验性、个性化要求更高,专门为用户进行内容订制和把关的机构应运而生,优秀的阅读推荐类新媒体价值飙升,如“罗辑思维”“十点读书”等。如上变化,为数字出版业注入巨大活力,推动着数字出版业迈入移动化时代,新的产业格局逐渐形成。

移动互联网也给阅读市场带来重要变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仅带动了网民和新媒体用户规模的增长,还提高了个体用户的阅读率和新媒体接触率,扩大了数字阅读市场的规模。相关报告显示,在2012—2015年间,我国移动阅读的用户量从2012年的1.34亿上升到2015年的3.28亿[2]。同时,移动互联网还引发了网民阅读从PC端向移动端迁移,移动阅读的场景化、碎片化、个性化、交互性和社会化趋势加剧,读者的阅读行为与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衔接得更加紧密,新的阅读和内容消费形态涌现,为数字出版创造新的商机。在电子书、微博、微信、APP等推动下,移动用户的阅读和支付习惯已经养成全面,活跃度明显提高,移动端的付费阅读和广告盈利模式逐渐成熟,微博、微信的打赏机制也得以确立,移动阅读的收入规模快速扩大。2012—2015年间,移动阅读的市场规模从1.34亿元[3]上升到100.8亿元[4],移动阅读成为我国阅读产业领域内增长率最高的产业。

移动出版方兴未艾,经过2015年的急剧调整,2016年将会有更加稳健的发展。阅读市场将逐渐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读者群体和产业规模将稳定扩大。企业对内容资源和用户资源的争夺加剧,阅读的体验性、交互性、社交性将更受重视,满足移动读者新需求的应用型产品逐渐增多,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显著。

二、知识产权运营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下,以优质内容为基础,进行全版权运作,开发衍生品及专利产品,注册商标开展品牌化运营,是出版传媒企业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的主要手段。在开放、融合的环境下,原来束缚出版业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域经营的制度性和技术性障碍逐渐消除,基于优质内容进行知识产权运营的出版策略已初露锋芒,并将在2016年获得新的发展。

大众阅读和娱乐领域的IP热将继续漫延。2015年,我国网络文学衍生版权开发呈井喷之势,以版权为核心的网络娱乐产业链释放出巨大商业价值,由热门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屡创收视新高,其改编的游戏也迅速获得大量粉丝;而影视和游戏的改编又反哺网络文学本身的发展,促使其商业价值扩大。2015年初,由腾讯文学与盛大文学整合成立的阅文集团,利用其庞大的内容储备、作家作品和多元化的跨终端产品等优势,运用泛娱乐的IP开发战略,与游戏、动漫、影视等行业合作,以文学作品为源头,打造了贯通出版、游戏、影视、周边等新兴产业链。2016年初,阅文集团公布与Hobbymax公司合作,面向全球推出《全职高手》的主角人物模型。《全职高手》是阅文集团白金作家蝴蝶蓝创作的网络游戏竞技小说,全网阅读点击量达数亿,实体书已授权出版中文简体、繁体,日文等多种版本,并畅销各地市场[5]。这种以内容和版权经营为核心,以全媒体出版和多渠道传播为手段的经营方式,扩大了原有大众文化产品的粉丝圈层,使高点击率原创作品的版权价值倍增,已经在网络文学和诸多内容产业领域推行。据易观国际分析,2016年我国将迎来IP的高速发展期,同时,网络文学及相关行业IP评估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应用,将有助于IP模式运作理性化发展。

nlc202309011752

知识产权的运营在网络文学之外的专业出版和科技出版领域也逐渐兴起。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10年前进入手工图书领域,已累计出版了上千本手工图书。在获得了手工类图书的资源优势并居于市场领先地位后,该社从2012年开始,以图书为基础创建“玩美手工”和“HOOHUU”品牌,在线上开设玩美手工网,构建网络社区、商城、在线课程、资讯服务等业务,在线下开设“玩美手工馆”、手工体验店和直营店等,并与学校、社区合建绘本馆,开展原创性手工项目和图书开发、手工图书阅读推广、手工材料销售、手工课程培训等实体经济业务。2014年起,该社在郑州创办 “中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厂商参加。迄今为止,该社通过图书版权、手工专利开发、品牌创建和授权经营、销售渠道建设等方式,已经打造了一个集产品开发、图书出版、工具和材料生产、产品销售、课程培训、行业会展于一体的产业平台,为出版与科技、教育和文创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报道,安徽科技出版社、大连出版社、青岛出版集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也开展了知识产权综合运营的探索,并获得良好效果[6]。它们利用本社图书品牌和优势版权资源,与外部机构合作,开展全媒体出版和品牌化经营,并努力开发衍生品,进行特定垂直行业的全产业链运作,开拓了出版业经营的巨大空间。

以版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综合运营,既可实现版权价值的多元化开发,又能克服出版多元化经营中产业关联度低的缺陷。未来,随着我国媒体融合、出版融合等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出版产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知识产权运营将成为一种主流模式,迅速波及出版和新兴的数字内容产业等领域,推动我国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和融合深化。

三、商业模式创新助力网络文学产业升级

经过十余年成长,网络文学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和较为稳定的产业格局。但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推动了以网络文学为创意源头的游戏、动漫、影视剧、网络剧等的急速发展,由此带来网络文学新热潮的兴起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2015年,网络文学蓬勃发展。面对潜力巨大的市场,BAT纷纷参与布局网络文学,相继成立阅文集团、百度文学和阿里文学,并与各自旗下的其他内容业务对接,完善数字内容生态,大举开展IP运营。其中最受瞩目的是腾讯阅读和盛大文学联合成立的阅文集团,它统一管理和运营原腾讯阅读和盛大文学旗下的网络文学网站和品牌,致力于构建以IP运营为核心的泛娱乐生态体系,使网络文学成为整个泛娱乐生态系统的支柱。在阅文集团、中文在线、掌阅文学、阿里文学等平台的共同推动下,网络文学的IP运营在2015年经历了爆发式发展,带来了网络文学商业模式的转变:由过去主要依靠点击收费和广告收入的模式,转变为版权综合经营的模式。

网络文学商业模式转型可能会给产业链带来良性联动效应。首先,它会促进网络文学写作方式的调整和作品创意水平的提升。过去,在付费阅读、微支付运作机制下,网络文学写手主要靠点击量从网站获得分成;在上架和更新机制下,网络文学写手变成“码字工人”,偏重于构建曲折离奇的文学情节和拉长篇幅。在 IP运营模式下,影视、动漫、游戏及更多衍生品的开发,不仅依赖成熟、完整的网络文学作品,更依赖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可进行多种符号表达、多种媒体传播的创意,这就可能带动网络写手更加关注文学作品的创意和表达。其次,它会促进以网络文学为中心的创意资源扩大。多元化的网络文学价值实现方式给网络文学作者和版权经营者带来收入的乘积效应,大大提高优质作品创作者和经营者的经济回报,这会吸引更多写作者和机构参与,有助于推动网络文学自身规模扩大,为我国本土文化娱乐产业提供更丰富的创意资源。再次,网络文学版权价值的增加将掀起整个行业对网络文学原创资源的抢夺热潮,现有内容版权及其创造者的价值将提升,新作者、新作品的培育将更加受到重视。最后,除了内容,决定IP价值的最主要因素是网络文学作品粉丝群体的规模及其潜在的商业价值,这就要求网络文学的经营者在产品和用户两个方面发力,更加注重阅读产品的体验效果、社交功能,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黏度。

2016年,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发展,已被列入我国“2016年全民阅读工作计划”,国家鼓励创新、版权保护的力度将继续加大。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版权综合经营商业模式的成熟,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将更加繁荣。

四、纸屏融合促进图书形态更新

近两年来,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促进了图书形态的更新。在原有的纸质形态和数字形态之外,出现了纸质图书和数字资源融为一体的图书形态。纸屏融合形态的图书一般通过在纸本书页面设置二维码、ID账号等方式,使读者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或计算机访问特定的网络空间,体验相应的数字资源或服务。目前,在融合形态的图书中,纸、屏两种形态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大致分三类。

一是数字资源与纸书内容互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训练教材》、安徽教育出版社的“二维码交互式教辅”项目就采用这种方式。读者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扫描纸书中的二维码,进行登录、注册和验证后,就可以阅读、下载出版者预存在网络中与书相配套的资源。这类图书克服了纸质书信息类型单一(只承载图文信息)、容量有限、更新困难等缺点,提升了传统图书信息的表现能力和传播能力。

二是数字资源对纸书内容和体验的延伸。童趣出版有限公司在2015年研发的3D涂色书——《开心超人联盟之超时空保卫战》,就是把时下流行的AR技术与涂色书结合。读者可以选一个页面涂好颜色,然后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打开“开心幻影涂游”APP,扫一下涂好的作品,3D动画效果就会立刻呈现出来转动图书,3D画面也会相应旋转,读者还可以用手指在屏幕上进行简单的交互操作[7]。北京出版集团在2016年1月出版了“大开眼界——恐龙世界大冒险”丛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纸质绘本与立体全沉浸式视觉映像的结合。此外,接力出版社在2014年6月出版的《香蕉火箭科学图画书》、天地出版社在2015年6月出版的《拍拍乐创意童书》,科技出版社在医学教材上所展开的探索等,都属于这种情况。它们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发影像资源和相应APP,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打开APP阅听内容,就可以对虚拟影像进行互动操作,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nlc202309011752

三是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近几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其发行的每一本皮书上都附设一个价值100元的“皮书数据库”充值卡,读者在皮书数据库网站注册为会员后,可以为自己的账户充值,用来购买数据库中的任何资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十天突破IELTS写作完整真题库与6—9分范文全解》,在封面贴上带密码的学习卡,读者可以用它获取在线导学服务或下载学习资源。从内容角度看,这类图书的数字资源为纸本书读者提供了额外的价值;从经营角度看,数字资源被出版方用作诱饵,吸引纸书读者转变为数字产品用户,这里的纸本书就成为出版经营者获取用户的一个有效入口。

纸屏融合图书形态的出现,打破了纸本书和数字图书二元对立的发展格局。它既保留了传统纸本书的外在形态、制作工艺、内容及其组织方式等特点,又吸收了数字媒体的诸多优点,如表现手段丰富、信息容量大、体验性强等,为传统图书和新兴媒介的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径。随着出版融合的深化发展,2016年纸屏融合形态的图书在品类、品种上将更加丰富,形式将趋于成熟,读者和用户资源的获取和经营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此外,图书纸屏融合还会带来新的出版商业模式,并引发出版产业链的重组和新型产业组织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6年1月22日.

[2] 中国IT研究中心. 2015年第2季度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研究报告[EB/OL]. http://www.cnit-research.com/content/201507/13

23.html .

[3]刘爽爽. 中国是亚马逊全球用户增长最快的国家.[EB/OL]. 财新网. http://culture.caixin.com/2016-01-25/100903610.html .

[4](速途研究院)郑春晖、李国琦. 2015年Q4移动阅读市场报告[EB/OL] . http://www.sootoo.com/content/555300.shtml .

[5]阅文集团热门IP《全职高手》手办即将全球发售引关注,http://www.ccidnet.com/2016/0114/10082419.shtml.

[6]王婷. 一个内容多个创意:出版立体开发,打造IP产业链[N].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2-16.

[7]韩国AR技术顶级企业SN公司与中国动漫“领头羊”广东奥飞动漫携手合作,http://www.yaolan.com/news/20151009145

1503.shtml.

试论绿色建筑与环境的自然融合 第7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环境

要处理好绿色建筑与环境问题, 首先要从人的素质入手, 即提高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的素质, 使其与绿色建筑相适应。因此, 要建立绿色建筑设计者的道德观念, 努力保护环境, 使绿色思想始终贯穿于建筑设计的全过程, 每一个细部的设计都体现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造者要用生态的观念及方式去建造绿色建筑;使用者也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的观念, 以这种观念来使用建筑, 才能使绿色建筑成为现实, 从而明确地体现出绿色建筑三个鲜明的主题:1) 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2) 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3) 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

1 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之所以强调室内环境, 因为空调界的主流思想是想在内外部环境之间争取一个平衡的关系, 而对内部环境, 即对健康、舒适及建筑用户的生产效率, 表现出不同的需求。

1) 热环境。首先, 热舒适明显地影响着工作效率。传统的空调系统能够维持室内温度, 但是,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室内达到绝对舒适, 容易引发出“空调病”问题, 且消耗大量能源, 增加氟里昂对臭氧层的破坏。而绿色建筑要求除保证人体总体热能平衡外, 还应注意身体个别位如头部和足部对温度的特殊要求, 并善于应用自然能源。另外, 现在常采用的特大玻璃面建筑在夏季可能发生温室效应, 而在冬季发生来自冷玻璃面的低温辐射效应。2) 光环境。不同的室内光环境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室内气氛。绿色建筑中引进无污染、光色好的日光作为光源是绿色光环境的一部分。但舒适健康的光环境同时应包括易于观看, 安全美观的亮度分布及眩光控制和照度均匀控制等因素。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调节强光从而不影响阳光的高品质。3) 声环境。健康舒适的声环境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绿色声环境要求不损伤听力, 并尽量减少噪声源。这样, 设计时通常将产生噪音的设备单独布置在远离使用房间部位, 并控制室外噪声级。4)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满足人们对环境要求的程度。通常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包括:空气流动、空气的洁净程度等。如果空气流动不够, 人会感到不舒服, 流动过快则会影响温度以及洁净度。因此, 应根据不同的环境调节适当的新风量, 控制空气的洁净度、流速, 使得空气质量达到较优状态。同时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有效控制也是室内环境改善的主要途径之一。

2 建筑与室外环境的协调

绿色建筑创造的居住环境, 既包括人工环境, 也包括自然环境。在进行绿色环境规划时, 不仅重视创造景观, 同时还要重视环境融和生态, 做到整体绿化。即以整体的观点考虑持续化、自然化。可持续的应用, 除了建筑本身外还包括所需的周围自然环境, 生活用水的有效 (生态) 利用, 废水处理及还原, 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等。

1) 绿色环境的地域意义。绿色建筑要考虑如何与所在地的气候特征、经济条件、文化传统观念互相配合, 从而成为周围社区不可分离的整体部分。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次级系统依存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 包括绿色房地产都不能脱离生物环境的地域性而独立存在。绿色建筑的实现与每一个地域的独特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现存人类建筑、社会水平及文化环境有关。

2)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即利用自然能源或者不依靠传统空调设备系统而仍然能维持适宜的室内环境的方式。自然通风最容易满足建筑绿化的要求, 它一般都不用外来不可再生资源, 而且常常能节省可观的全年空调负荷量而达到节能以及绿化的目的。但要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必须考虑建筑朝向、间距和布局。例如:南向是冬季太阳辐射量最多而夏季日照减少的方向, 并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向, 所以从改善夏季自然通风房间热环境和减少冬季的房间采暖空调负荷来讲, 南向是建筑物最好的选择。自然通风是环境绿化的重要手段, 是引进比室温低的室外空气而给人凉爽感觉的一种节能的简易型空调, 绿色环境常用的送风方式是地板送风暖通空调方式。

3 绿色建筑的资源环境问题

1) 能源问题。绿色建筑的出现源于环境危机, 而环境危机很大程度上是能源危机所导致的。作为一栋绿色建筑, 应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来节约能源:一是提高能源的效率,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使用保温材料以及多层窗等方式来实现;二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

2) 土地资源问题。地球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而且大量的土地还要用于农业生产等, 因此, 绿色建筑应该节约土地。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建筑用量;限制使用和淘汰实心粘土砖;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将节约土地与高效利用相结合, 优化土地使用等。

3) 水资源问题。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之一。绿色建筑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水资源, 减少污水的排放;对雨水和污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鼓励采用节水器具, 降低用水量等。

4) 材料问题。绿色建筑应该使用可再生和可循环材料, 发展高强高性能材料, 以及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处理, 对有机物进行生物处理, 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5) 基地环境问题。绿色建筑必须保护环境, 利用环境。具体来讲就是要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于绿色建筑来讲, 很重要的一点是应该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中:绿色建筑要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 使当地建筑有其历史性和地域性;绿色建筑应该继承历史, 对古建筑要加以保护, 以及继承传统的技术等;绿色建筑要融入城市, 就应继承当地的景观特色, 使建筑和城市和谐地存在;绿色建筑要活化地域, 还应保持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 让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

4 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效率的途径

绿色建筑的建设不但要和环境融合, 更要经济实惠, 让投资人有适当的收益。在这样的过程当中, 最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高效率。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条件。提高能源效率途径包括:减少建筑寿命期限能量可以采用延长建筑及其设备的寿命;使用耐用的建筑材料、设备产品;另外, 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上考虑维修、保养等等。具体措施包括:宽余的建筑设计;采用容易运行管理的机器及系统, 便于维修及更新;选用具有耐久性以及耐振性的材料;适当的施工方法等。

5 结语

浅析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沟通和融合 第8篇

关键词:建筑,自然环境,和谐融合,地域文化

引言

随着社会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兴土木的不可避免, 与之产生的是工业的兴起、人口爆炸等等问题, 这就给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带来了较大破坏。例如:雾霾产生、能源枯竭、水资源破坏等等。我们知道, 传统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大多数是在消耗着自然环境, 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负担。但是, 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后, 建筑物则不仅仅是单独满足其使用功能, 同时还需承担起保护直至改善周边自然环境的作用。荷兰伟大建筑学家基·考恩尼曾说过:“建筑绝不只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它与构成自然的许多次序一样, 也是庞大次序中的一个”。这也就说明建筑的设计不能仅仅是建筑本身的设计, 还要包含周边环境的设计, 也就是要创造出适合人们精神生活的环境。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在满足人们生活功能的同时, 还要满足适应周边环境、保证城市空间的整体性、最大程度的体现出人本化、自然化的设计理念。

1 建筑与自然沟通融合的现状及必要性

随着国门的开放, 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到国外, 大量模仿国外建筑的奢华外观, 却没有考虑借鉴他们的设计精髓, 仅仅追求表面的奢华, 不顾当地区域文化、地域文化、经济利益的限制, 大量的资源投入到“钢筋水泥的丛林”建设, 最终导致很多“城市垃圾”的出现。

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不是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而是要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而当前, 社会的快速进步, 导致人口膨胀、环境破坏、资源匮竭。人们在建筑开发方面显得过于急功近利, 从而给环境和人类文明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压力。那么, 鉴于这些问题, 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使用生态学的观点。所谓生态学的观点是指在宏观的角度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 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适应自然, 而不是破坏自然。例如方案设计阶段, 建筑在满足人们生活功能需求的同时, 要充分考虑活动空间的灵活性、考虑使用当下最为热门的新能源技术;在建筑施工图阶段, 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考虑节能建筑材料, 尤其是可再生的、可循环利用的建材, 力求最大程度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基于上面种种因素, 当今建筑设计师要积极创新设计理念, 立足本土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双重使命。必须尊重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效沟通融合的建议

2.1 强调建筑与环境的整体性

我们知道, 建筑设计本身就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考虑创新外观设计的同时, 还要充分考虑人本化的设计理念, 既使得人们能享受到建筑的外观造型, 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和自由的生活功能场所。这就说明, 建筑设计时就要把实用和美观放在同一水平线上, 最终做到以结合周边环境为基础, 创新周边建筑外观为目标, 使得建筑与环境得以完美融合。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体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可持续建筑设计, 其理念是指, 在满足当前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 也不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显得另类。这就需要结合环境的同时, 富含历史文化背景, 这种符合文化历史背景的建筑不易被时间的长河所淹没。如果不考虑与环境的完美融合, 必然显得另类, 会给人一种孤立、不伦不类的感觉。

作为建筑设计经典之作的流水别墅则是一个在建筑与环境融合方面颇具可持续性的大师作品。它是由现代建筑设计师弗兰克.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其设计理念是随和、自然。让室内空间与外界阳台完美结合,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其将悬的楼板锚固在自然山林之中, 让平台与道路完美结合, 实现建筑物与山林自然景色和谐相处。而建筑材料的用石也是在附近山林取得, 主要运用白色的混凝土与附近山林取来的栗色毛石。整体设计符合取自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的意味。有效实现了自然和人悠然共存的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2.2 强调建筑设计符合地域文化

我国是一个传统大国, 拥有56个民族, 各民族也有着各自千年沉积下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那么, 在建筑设计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文化特色, 符合地域文化、历史。然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国际化趋势愈发剧烈, 更多的人们走出国门, 他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国外建筑, 被国外一些浮夸的建筑外观所吸引, 从而将很多国外的建筑理念、外观生硬的引进国内。这种简单的“拿来主义”往往会忽视国内地域特色及民族文化, 使得为数不少的新建筑在传统建筑群中不是新颖, 而是另类。

所谓地域文化就是指在历史长河中沉积下来的文化底蕴, 它是存在于客观实体以外的文化精髓。更多的是包含人们的精神和奋斗历程。这种地域文化是一种动态的, 而不是具体的固有模式, 更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所以, 在建筑设计时, 就要不断创新, 发扬地域文化特色, 弘扬地域建筑魅力。在已有的怀旧基础上, 不断创新, 重视对建筑地域性的理解、文化脉络, 是地域文化建筑的根本。

苏州博物馆, 地域文化建筑的代表之作, 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独特的文化内涵, 要求设计师必须解决这座新建筑与苏州古城的结合问题。在整体布局上, 新建筑巧妙的借助水面, 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 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续。在建筑结构造型上, 硬朗的几何造型, 淡化了苏式的温婉, 不至于新馆只限于苏式建筑的古典园林气氛之中。总的说来, 苏博新馆就是新建筑与传统地域风格的一次完美结合, 体现了一个原则:中而新, 苏而新。

2.3 理念与新技术有效融合

建筑设计本身就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那么在设计中就要充分利用好自然理念与新技术的辩证关系, 发挥他们各有的优势, 使两者完美结合从而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动态平衡。例如, 萨伏伊别墅就是技术与艺术的最好代表。它是勒·柯布西耶的著名杰作, 强调了建筑要与时俱进, 又要有得舍弃。即主张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 又要摆脱传统建筑物的束缚。这就需要建筑师大胆创新, 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做出一个好的动态平衡, 力求发挥建筑的最大人文精神平衡。

3 我国建筑与环境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 我们缺乏的往往不是建筑施工技术, 而是创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如何一改传统的“钢筋水泥园林”, 弘扬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就成了众多建筑设计大师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呼吁世界人们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筑设计中就更要积极正确引导, 在已有的环境基础上进行开发, 而不再是简单的因为建筑本身去开发周边环境。我们要更多的考虑如何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如何发展地域文明而又不破坏地域文明;如何创意做到节能、环保而又因地制宜;如何做到引入社会高新科技而又不破坏建筑本身理念等等。

总结

总之, 我们认识到在自然界的循环中, 人类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良好、准确的定位对于建筑设计理念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建筑设计, 源于自然也要走入自然;建筑设计, 不能仅仅考虑到其的使用性, 还要充分发挥周边的环境可能对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正面影响。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本化的设计理念, 结合地域特色、人文精神设计相应的建筑风格, 强调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尊重。真正实现建筑源于自然、融入自然的根本理念。

参考文献

[1]郭敏.传统建筑水空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彭颖超.岭南地区住区设计中景观利用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3]李艳霞.广州市现代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4]崔恒.对我国住宅小区水景设计的研究与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环境融合 第9篇

1“内容为王”的差异性存在

无论是对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内容为王”都是两者在数字化时代生存发展的根本。

论及“内容为王”之源,其实,新媒体刚问世不久,传统媒体曾以“内容为王”而引以为看家本领,对新媒体技术领先、内容滞后的发展态势了然于心而窃窃自喜。甫一交锋,新媒体在掌握日渐成熟的数字传播技术和渠道营销资源之后,清醒地回过头来,拿起“内容”的利刃,披上“王牌”之盾,以不甘示弱、后生可畏的勇气,与“内容大佬”——传统媒体展开交锋,一时间,“王牌内容”的生产和营销成为两者赢取受众、竞争发展的共性选择,争“内容”而得天下者不在少数。

细而究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为王”还是差异明显。

1.1影响力深浅

深度决定影响力。传统媒体在内容产品的纵深度上占据高点,与之对应的是新媒体在这方面的“短板”。传统媒体积累了丰富的深度报道经验,在选题、策划、纵深等方面不仅具有独家性而且统治影响力;新媒体虽然已经把深度报道作为提升自身认知度和可信度的可靠途径,但“内容”的历炼非一日之功,深度的发掘也非现有新媒体编辑记者们与传统媒体精英们所能抗衡,加之刻意满足受众碎片化新闻阅读喜好的惯性,网页的特性使然,重“标题”而轻内容等等因素,导致在内容的同质化竞争中因深度不够而趋于弱势。

1.2原创性强弱

原创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被视为新闻的灵魂所在。传统媒体原创性新闻从策划到制作再到出炉,都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工序,并依托专业强势的实力加以保证,而新媒体源自其发轫时代靠粘贴新闻这种最原始方式赢取时间快中取胜的法则,原创性先天不足,后天也不力,于是大量的外链、海量的复制、转载的粘贴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可喜的是,新媒体新闻原创性研究已经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得以重视并已起步。

1.3渠道化优劣

近年来,诸如金庸被死亡、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山东警方电死外星人等等虚假新闻纷至沓来。虚假新闻的炮制出笼,绝大多数为新媒体的作为,而渠道的劣势正是这种作为的直接原因。传统媒体资源渠道宽广、信息丰富权威,比较而言新媒体采编过程缺少直面新闻当事人、现场调查取证的过程,消息源的真实性核实难以落实,失实报道的出现难以阻止,这也正是新媒体公信力备受质疑、人们更多诉求新闻真相于传统媒体的重要原因。

2从“内容为王”到“内容更为王”

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容为王”的差异性存在,是为了得到这样一个命题:内容更为王。

当下传统媒体转型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实现转型,今天的传统媒体明天又将呈现何种面目?这是时代交付传统媒体从业者们必须应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面对新媒体的强势介入,曾经视新媒体为“纸老虎”并高枕“内容为王”而无忧的传统媒体,当以“田忌赛马”的策略,坚持固守“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信条,打一场“内容为王”的攻坚战,让内容更加为王,让王道更显霸气。

新华社原社长李从军先生近期就“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专题进行巡讲,在谈到传统媒体应对融合发展趋势的策略时,依然把“内容为王”提到首位,“‘内容为王’的定律依然有效。高品质的内容以及基于这些内容的产品,仍然是(传统)媒体机构在新时代生存发展的根本”;他还指出:“要实现‘内容为王’,就必须有‘王牌内容’,在独家性、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上下功夫,大力提升内容质量和品质。”

这里就涉及到从“内容为王”升级为“内容更为王”的途径和策略的问题,时势要求传统媒体做好“内容”的升级版,打出“内容”的新王牌,唯其如此,才能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中更好地实现取长补短。

其实,理性地梳理不难发现,“内容更为王”不仅是传统媒体从业者对拥有“内容王道”价值的信心和基于“内容为王”优势而习惯性延展出的转型方向,也是他们应对新媒体悟出“内容王道”后挟技术优势而操戈出击、咄咄逼人的战略思维。传统的优势加之当下的技术创新、集群整合,必然让“内容王道”如虎添翼,在传统优势基础上更添厚重的竞争砝码。

3“内容为王”的“五度”路径选择

传统媒体诸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均推出自身的新媒体网络平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参与新媒体市场的竞争,融入媒体融合发展的变局,在诸如内容为王、渠道为王、营销为王、终端为王等诸路“王道”的纠结中,清醒而理智地执掌“内容王道”。

如何破解新形势下“内容王道”而成为货真价实的“王者”?传统媒体人必须面临“内容王道”的路径选择。

结合传统媒体立身融合发展环境下的外力竞争挤压和内在规律要求,笔者在此试列出“内容为王”的“五度”针对性路径,谨以求解。

3.1速度更快

速度体现在新闻落地的时效性。传播速度是新媒体比较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网络新闻的即时性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但传统媒体可借助于身的品牌、资源和人才三大既有优势,通过推出与自身同质化的新媒体,融合传统优势与新型技术,信心满满地参与新闻传播的“速度战”(这种“速度”更准确地说是传统媒体的华丽转身,而不是传统媒体的本身)。相信具备三大优势的传统媒体,一旦搭上新闻速度战的战车,定能提升新闻传播速度,与新媒体上演一场“龟兔赛跑”的精彩对决。

3.2深度更沉

早在2007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经历了该报百年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当时这家媒体的总编辑认为:“读者已经习惯从网络获取即时信息。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的那些新闻已经没有意义。而分析、深度、见解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自此,这家传统媒体大幅压缩和减少了新闻资讯,放大和增加了具有内容附加值的深度新闻报道。重视深度,捍卫优势,《华尔街日报》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传统媒体要在网络时代寻求突围,公认的突围方法就是立足传统优势,在“深度”上做文章。深度新闻报道赋予传统媒体以强大的生命力,这点勿庸置疑。事实上,近年来国内许多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较量中,都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深度报道”的尚方宝剑,策划深度报道,借以引导受众深度阅读的习惯,影响深度阅读的受众群体。但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有更新更高的要求,深度报道的理念面临创新的压力:一方面这种深度要有速度作保证,即是更有速度的深度,滞后的深度难免落入“昨日黄花”的境地;另一方面这种深度要更加多维立体,即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媒体化、立体化、全息化、全方位的深度报道,可以借鉴新媒体传播技术融入诸如新闻背景、相关链接、综合评论、声频音画等元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线性的展开拓展。只有这样,深度才能更深沉。

3.3广度更宽

广度,既指资源渠道的广度,也指发布平台的宽度。传统媒体固然有资源渠道的广度优势,但要实现当下“内容更为王”之道,就得借鉴新媒体交互性、跨时空的传播技术特点,在保持资源渠道广度优势的同时,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与受众缺乏交流互动的先天不足,拓展自身的发布平台,开门办报(刊、台),加强报网互动,增开受众热线,开辟互动栏目等等。尤其是如今新媒体势头正猛、自媒体日渐盛行,传统媒体如果一味靠权威性和公信力打天下而视内容的广度于不顾,难免陷入闭门造车、作茧自缚的窘境。

3.4角度更新

新闻的角度,无疑是关乎新闻报道成败的重要切入点。在媒体竞争白热化的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还要依赖自身的人才优势(这种优势是经久性品牌历练而成),独辟报道角度,追求新颖脱俗,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另外,新的角度,不仅要贴近生活实际,从受众的切身需求出发;而且要根据媒体自身的特点和定位,量身打造。

3.5温度更热

让新闻有“温度”,这曾是在抗震救灾新闻报道过程中,围绕记者是先抢抓新闻不参与救助还是放弃采访先救人的争议而援引出的话题,演变至今,人们对新闻有“温度”的认识和实践已经到达媒体记者必须具有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高度。新闻报道要兼具新闻理想和良知情怀,要敢于担当社会责任,要充满人情味,要闪烁出人性的光辉,要体现对生命的关照和对温情的倾注。并非冰冷的、吸引眼球的、放大效应的新闻才能获得受众的关注,那些有温度的新闻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震慑力和影响力。传统媒体极为深厚的历史和人文积淀,在与当下新媒体的竞争和融合中,更能体现出社会责任、人文关怀意识,让更多更快的新闻变得有“意义”。

以上“内容为王”的“五度”路径,并非是单一或单向的;相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比,更需要在这“五度”路径中寻求整合、互补之道,比如更有速度的深度,更有温度的角度,在深度的基础上提升温度,通过速度拓宽广度等等,这样才能使融合发展更具互联网思维,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也因此而达到最大化。

摘要:本文客观分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制作传播上的差异性,明确阐述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不仅要坚持“内容为王”,而且要“内容更为王”。为破解媒体变局下的“内容王道”,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速度、深度、广度、角度、温度等“五度”王道路径。

环境融合 第10篇

1 新闻来源与政务材料

在实际的政务新闻报道时,电视记者应该坚持从材料中找新闻的原则,而且也是政务新闻报道创新的重点。

在政务活动中,都会具有一些基本的政务材料,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从政务材料中寻找新闻内容,严格按照新闻价值进行新闻选择,在实际的材料寻找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能够准确地找出材料中的重要内容,并且,还要保证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新鲜感且内容精彩、有特色、能够吸引眼球,最重要的还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才是新闻的灵魂所在[1]。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新闻报道时,抓住重点,能有效地避免新闻习作过于混乱的现象,导致观众丧失阅读兴趣。

另外,在政务材料中,有时候能够找出一些敏感的新闻,工作人员在新闻写作时,应该积极从观众角度出发,切忌从领导角度出发,进行新闻报道。同时,在政务新闻报道时,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一个具体的新闻进行报道;不能对每一件新闻都进行报道。

一般来说,从相关的政务材料中找新闻有一下几种方式:(1)依据相关材料进行新闻采写。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地从材料中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符合实际、贴近群众;并且,还要根据结合相关内容,才能采写出好的新闻[2];(2)积极从材料中找线索,相关新闻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善于观察,积极从材料中找线索,然后进行补充,就会获得良好的新闻内容;(3)加强和其他记者的合作,保证一些基本资源的共享,这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

2 积极寻求故事

一般来说,积极地寻求故事是政务新闻创新报道的又一个途径,在一些政务活动中,有时候找遍整体材料,都不能找到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点,不具备报道的价值,这时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整合政务活动工作人员讲话过程中的故事,形成一篇极具价值的新闻。通常来说,在一些表彰大会上,是最好找到新闻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从表彰的人物中找一位进行专访,然后进行综合报道。

3 从政务活动的参与者中找新闻

在实际的新闻工作过程中,所谓的从政务活动参与中找新闻,是指从参与者的身份着手,记录其相关的话语等,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发挥。一般来说,身份包括国籍、籍贯、职业等方面。同时,相关新闻工作人员还要善于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发掘到有价值的新闻。例如,“2015年绿年会在沈阳举行,各路大咖云集沈阳,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对此次会议的参与者进行报道;并且,还要积极对其拉动沈阳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进而形成有价值的新闻[3]。

4 积极挖掘独家新闻

作为电视台的新闻中心在新闻工作过程中,积极挖掘独家新闻也是政务报道创新的重要内容。通常来说,新闻的发布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闻点,各个媒体都不会错过这个新闻点;但是,这种新闻难以出现独家新闻。如果想要这种新闻出彩,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新闻发布会的主办单位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找到独家内容,保证自己的新闻具有独特性,和其他新闻与众不同。

所谓的新闻背景是指新闻出现的原因、环境、条件,以及历史背景、知识背景等。通常来说,工作人员能够挖掘到独家新闻的方式有三种:(1)积极分析事件的原因以及结果,通常都会有新的发现,进而发掘出一些有价值的新闻;(2)积极从事件的矛盾处着手,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积极分析相关事件,采用各种手段,解决问题,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3)积极从相关事件的大背景入手,通常来说,在新闻中报道中,相关事件都会有一定的背景;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从某事件的大背景出发,还可以对某事件的前后日期进行分析,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 结语

在媒体融合环境中积极进行政务报道方式的创新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地推动媒体的发展,还能帮助人们获取最新消息。因此,在实际政务报道创新过程中,相关新闻工作人员不仅要对相关的政务材料、活动背景、重要讲话等进行分析,还要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及观察力,才能发掘出有价值的新闻。

摘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融合是指通过采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主要内容,通过相关形式,实现不同媒体的融合以及相关信息的传播,有效地推动了新闻传播工作的发展。因此,对于政务报道也应该积极进行创新。文章主要通过对基于媒体融合环境的政务报道创新进行研究分析,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促进政务报道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政务报道,媒体融合,独家新闻

参考文献

[1]刘良龙.媒体融合发展中如何创新政务报道[J].新闻知识,2014(12).

[2]薛岩,张振吉.媒体融合环境下促进图书馆服务创新和转型的策略[J].卷宗,2015(7).

论绿色植物与室内环境的融合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植物;室内绿化;融合

0 前言

本文从室内绿化的生态、空间、美学、怡情修身的功能及作用入手,探讨室内绿化的理论基础及应用原则,并从绿化植物的选择、配置方式、布局方面对室内绿化的材料进一步细化,辅以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首先,按功能的不同将室内空间分为公共空间与居室住宅两大类,再将公共空间按办公空间、医院、酒店厅堂、餐饮空间的不同分别进行绿化应用,然后将居室空间进行了客厅、阳台、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的划分,并对不同功能空间的绿化进行不同的应用研究。

1 论绿色植物与室内环境的融合的必要性

植物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生命,花果飘香,使人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植物的形、色、质、味、枝干、花叶、果实所显示出来的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力量,引人奋发向上、热爱生活、崇尚自然。长势旺盛的植物,充满生机,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增添生机和魅力。生长于岩石、墙垣之上的植物,盘根错节,横延纵伸,显示着生命的礼赞。它是一种自然美,纯洁、朴实,即使人工剪栽,仍然自强不息。身处如此环境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室内绿化的功能与作用已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它兼具生态、空间与美学功能,还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使人们获得绿色的享受,同时由于种类繁多、经济适用,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室内绿化以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为出发点,配合整个室内环境进行设计、装饰和布置,让大自然的美融入室内环境中,使人们既能领略大自然的清新,又置身于家的温馨,达到人、室内环境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主要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组织、完善、美化室内空间,协调解决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一定量的植物配置,让人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不论工作、学习、休息,都能心旷神怡、悠然自得。例如,苍松翠柏,给人傲然挺立、不屈不挠之感;累累硕果的金橘,能给室内带来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兰花其香也淡,其姿也雅,境界幽远;竹则象征高风亮节;植物有四季景象,不同的景象能创造不同情调的室内气氛,给人不同的感受。

2 论绿色植物与室内环境的融合的可行性

2.1 符合美学的观赏原则

美,是室内绿化装饰的重要原则。美需要创造,如果没有美感就根本谈不上装饰。因此,必须依照美学的原理,通过艺术设计,明确主题,合理布局,分清层次,协调形状和色彩,才能收到清新明朗的艺术效果,使绿化布置很自然地与装饰艺术联系在一起。為体现室内绿化装饰的艺术美,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使其体现构图合理、色彩协调、形式谐和。绿化装饰要求构图合理(即构图美)。构图是装饰工作的关键问题,在装饰布置时必须注意两个方面:其一是布置均衡,以保持稳定感和安定感。其二是比例合度,体现真实感和舒适感。布置均衡包括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形式。人们在居室绿化装饰时习惯于对称的均衡,如在走道两边、会场两侧等摆上同样品种和同一规格的花卉,显得规则整齐、庄重严肃。与对称均衡相反的是,室内绿化自然式装饰的不对称均衡。例如,在客厅沙发的一侧摆上一盆较大的植物;另一侧摆上一盆较矮的植物,同时在其近邻花架上摆上一悬垂花卉。这种布置虽然不对称,但却给人以协调感,视觉上认为二者重量相当,仍可视为均衡。这种绿化布置的轻松活泼、富于雅趣。比例合度,指的是植物的形态、规格等要与所摆设的场所大小、位置相配套。室内绿化装饰犹如美术家创作一幅静物立体画,如果比例恰当就有真实感,否则就会弄巧成拙。例如,空间大的位置可选用大型植株及大叶品种,以利于植物与空间的协调;小型居室或茶几案头只能摆设矮小植株或小盆花木,这样会显得优雅得体。

2.2 符合实用性原则

室内绿化装饰必须符合功能的要求,要实用,这是室内绿化装饰的另一重要原则。如果绿化完全就是为了美观,完全没有任何的实用意义,那绿色植物在室内设计中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根据绿化布置场所的性质和功能要求,从实际出发,做到绿化装饰美学效果与实用效果的高度统一。卧室是供人们睡眠与休息的场所,应突出恬静安逸、温馨典雅的特点。例如,茉莉、米兰、龙舌兰、虎皮兰、凤梨、金琥、景天树等。总之,要根据现实情况,选择设计中所用的绿色植物。也只有符合实用性原则的绿色植物,才能兼顾到其美观性和经济性。

2.3 符合经济性原则

室内绿化装饰除要注意美学原则和实用原则外,还要求绿化装饰的方式经济可行,而且能保持长久。设计布置时要根据室内结构、建筑装修和室内配套器物的水平,选配合乎经济水平的档次和格调,使室内“软装修”与“硬装修”相协调。同时要根据室内环境特点及用途选择相应的室内观叶植物及装饰器物,使装饰效果能保持较长时间。上述原则是室内绿化装饰的基本要求。它们联系密切,不可偏颇。如果一项装饰设计美丽动人,但不适于功能需要或费用昂贵,也算不上是一项好的装饰设计方案。

3 总结

人得益于植物绿化的,不仅仅是生态学意义上的功利,更有充满活力的形象,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慰藉。眼见绿色,心中便会泛起清新、舒畅的感受和无限遐想。室内环境中绿色有机体的存在,使环境也拥有了生命,富于灵气,充满“人情味”。植物绿化形态各异的形象,丰富多彩的颜色,千变万化的质地效果与室内环境的空间实体,与家具设备形成了趣味盎然的对比,以富有生命的自然美,增强了室内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刘松茯.西方现代建筑传入中国的前哨站——谈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的特征和历史地位[J].建筑学报,1996(11).

[2] 段祥奂.世纪之交的璀璨瑰宝——新艺术运动建筑在青岛[J].考试周刊,2008(21).

[3] 赵前,赵鹏.关于新艺术运动文化背景的研究[J].华中建筑,2009(11).

[4] 吴涛梅,洪元.浅谈哈尔滨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的发展与保护[J].华中建筑,2008(07).

[5] 王瑞珠.现代智利建筑[J].世界建筑,1984(04).

[6] 高峰,依杨.流畅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马迭尔宾馆[J].黑龙江史志,2010(17).

[7] 杨小复.迎接世纪末的挑战——重庆《世界建筑与中国建筑学术研讨会》后记[J].新建筑,1992(01).

[8] 穆拉,Charles Kimicil,周轮.壁纸的艺术(二十九)[J].家居主张,2013(08).

[9] 陈松.有益健康的100种室内植物[M].哈尔滨出版社,2008.

[10] 来增祥.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环境融合 第12篇

国内专家认为, “媒介融合”是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 以及这些技术在报业、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 使得媒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同时, 新媒体层出不穷, 媒介终端可实现的功能逐步强大 (1) 。在我国, 由于高速发展的传播技术的驱动, 媒介融合的趋势在2005年就初露端倪。对于媒介融合带来的影响, 首先会引起传播业务整合和流程管理的变化, 与此相应的是未来新闻传播人才需求也将因此发生巨大变化。未来的融合媒介最需要的是两类新型人才, “一类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 (2)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各种媒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 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彼此渗透的格局。媒介融合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现状,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而且对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同时也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影响着新闻教育的理念与人才培养的模式。

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过渡的主要力量, 担负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和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 是我国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基地。作为由地方政府投资和管理的高等学校, 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

目前, 地方院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 在强调“大众化”教育、追求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同时, 却也面临诸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兴起, 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办学规模空前扩大, 地方院校纷纷开办了新闻传播类专业。据统计, 到2006年, 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448所,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点737个。在校生估计超过10万人 (3) 。专业点的急剧增加, 虽说促进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但更加剧了新闻传播人才的竞争。地方院校在新闻传播教育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人才培养定位不明晰, 缺乏地区性差异办学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性。地方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到区域环境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 其财政支持、师资力量、生源质量、设备条件等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 都有较大差距。然而, 一些地方院校没有正视自身的局限和特点,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自身条件不相符合, 没有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定位, 体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性, 而是盲目照搬名牌大学的模式, 定位过高。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上缺乏个性与特色, 而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又无法同重点大学相比, 这样, 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竞争力方面难以体现自身优势。

二是师资力量不足, 成分单一新闻传播学专业既需要有深厚理论修养的高学历教师, 也需要有较长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应用型教师, 这样才会形成相互补充, 共同发展的态势, 这是由本学科特点和属性所决定的。而不少地方院校引进师资时在学历 (要求硕士或博士学位) 等方面的要求上, 所有专业几乎是一个标准, 这就使得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队伍难以摆脱构成单一的局面。而一些新升格的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原本就比较缺乏。

三是缺乏地域优势作为地方院校, 一般而言在地域上不占优势, 多数不在省城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有的甚至地处偏远, 加之自身影响比较小, 因此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 缺乏对学生的环境影响, 特别是缺乏重要媒体、名记者、媒体资深人士的影响, 很难经常性地聘请到业界前沿著名人士来给学生讲学, 传播业界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 专业眼界就会因此受到局限。

发展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对策

在当今媒介融合背景下, 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克服种种不利因素, 挖掘自身潜能, 谋求壮大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准确定位, 明确培养目标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不同层次的高校应明确不同类型的定位。地方院校的特殊就在于其“地域性”, 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 面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 直接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 以贡献求得自身的发展, 才能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作为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一定要立足地方, 确定准确的办学定位和方向, 不可盲目攀比, 求大、求规模, 以短搏长, 这样只会使自己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显得更加被动, 相反要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 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必要的调整, 使之更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为地方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服务。

在高科技发展的推动下, 我国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 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日新月异, 急需补充大量的新生力量。有专家预测, 我国传媒在未来数十年内将继续呈蓬勃发展之势, 受过专业基本训练, 掌握先进传播工具, 具有策划、编辑、采写、管理等基本能力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将大受欢迎。据调查, 目前各地市级新闻传播领域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组织能力, 能在新闻媒体、文化传播机构、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传播、策划及管理等工作的人才还比较短缺。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迅猛发展, 网络延伸至各个角落, 地方各级政府及组织都意识到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急需网络传播专业人才。

所以, 作为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 要在充分了解、密切关注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加强对地方新闻传播人才市场的研究, 努力做到适应市场, 以需求为导向, 积极调整办学理念和思路, 找准办学特色, 并将之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上, 体现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等方面。为适应地方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要修订培养方案, 将学科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与社会经济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将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联系起来。

2、关注传媒产业动向, 拓宽培养路径和就业渠道

传媒产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传媒产业日益繁荣, 规模和结构都在发生迅速变化。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媒业的冲击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闻信源和传播主体的变化;二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 由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传播, 由媒介组织对大众的传播, 转向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三是传播载体发生变化和传播方式变化带来的传播组织结构和信息管理方式发生变化。 (4) 所以, 优秀传媒人需要了解的东西很多:未来媒介产品及形态、新媒介产品生命周期、人们的基本需求、新的媒介技术带来的生活形态的改变、新媒介发展趋势等等。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 地方院校在新闻传播教育上要根据地方需要, 拓宽培养路径, 设置新的专业方向, 如网络传播方向、公共传播方向、传播策划方向等等, 使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宽口径化, 以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闻传播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除了做新闻记者外, 还可以从事传媒策划、公共关系、文化传播、媒介管理等领域工作, 从而拓宽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就业渠道。

3、强化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何谓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而言的, 它强调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为取向, 面向社会基层和生产一线, 既具备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同时还有较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 这种人才需求占有较大的比例, 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 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 也为地方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有研究者指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培养目标应包括高素质、应用型、创新能力。二是培养规格应该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三是培养过程中注重基础教学, 加强实践环节, 实施个性化培养。 (5) 作为地方院校, 其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需要, 为地方社会经济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新闻传播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更要高度重视并且强化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环节。

在媒介高度融合环境下, 地方媒体等传播机构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不仅要提供文字和图片, 还要提供音频和视频;不但要能采写, 还要能拍照片、录声音、编辑视频, 也就是要熟悉不同媒体的生产要旨, 具备多媒体生产的能力。而这些技能的获取, 仅凭理论熏陶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依赖反复实践。

实践课程的教学是理论课程教学的延伸。在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中, 实践教学并不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它是整个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环节。虽说媒介融合对传媒人更高层面的要求是思维层面的, 但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切实提高其整合传播的思维力, 进行有效的整合传播。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同时, 要紧贴当下媒介融合及其发展变化, 将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四年的本科教育中, 通过课堂实训、实验课程、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等环节, 提高学生全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针对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 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教学手段的实用有效, 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采用“案例式”、“互动式”、“讨论式”等开放型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教学效率,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与地方媒介对接, 探索新闻传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又被称为“合作教育”。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在全世界第一个提出合作教育计划。当时该校的一位工程教授Dr.Herman Schneider认识到他的学生如果缺乏了实践训练就是一个不完整的教育, 于是他说服当地雇主, 聘请了他的27名学生, 在一段时间内轮流从事不同工作。该项目的成功, 为美国其他高校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后, 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学校采取了合作教育模式。

我国的合作教育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 进入90年代后, 以全国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会的成立为标志。在十几年的探索中, 我国的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了订单式教育的试验, 在帮助学生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经验。 (6)

当下大学生就业难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其原因是复杂的。而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断层是其中原因之一。作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 其办学定位就是为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输送专门人才, 可以借鉴高等职业学校的订单式教育模式, 加强与地方媒体、传播机构及人才市场横向联系, 实现供需双方的对接, 通过深层次的沟通、调研、考察, 供需双方找到利益契合点。对高校而言, 一方面可以根据用人单位人才需求, 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这样对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培养出适应地方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找到一个适合的路径。事实上, 我们培养的许多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本地广电媒体、报社的业务骨干, 受到单位好评。

5、加强师资建设, 打造具有高层次新闻传播理论修养和实践技能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无疑是新闻传播教育十分重要的环节。新闻传播教育要求教师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新闻媒介现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 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有充分认识。当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 网络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任何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 都会带来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和新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要盯紧业界的最新动态,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收集更多的新信息, 从而能够指导学生理解和探讨业界前沿问题。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站得高、看得远, 才能尽快接受新知识、新观念, 学生的视野才能更开阔。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和要求, 地方新闻传播院系除了自身拥有新闻传播理论学术水平的高学历教师外, 还应该借鉴比较规范成熟的美国新闻传播教育, 从媒体业界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记者、编辑、资深策划创意人士等来充实师资队伍。

同时, 鼓励中青年教师在学习和深化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 加强与相关专业的横向接触与贯通, 特别应营造环境, 帮助和鼓励中青年教师自我培养成知识全面、素养较高的教育工作者。加强与地方媒体业界合作, 对于没有从事过新闻传播实践的教师, 由学校出面提供条件和政策支持, 让他们到媒体业界挂职工作一个时期, 或到媒介单位进行短期业务实践, 以便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发展和规律。

此外, 还可以聘请一些资深传媒专家定期前来讲座或开设选修课。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比较有效。笔者所在的系开设的《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 几年来都是采用聘请所在省、市广电媒体或报社专家、负责人前来讲座的形式进行的, 取得良好效果, 受到学生欢迎。

在新技术的发展下, 媒介融合趋势无法阻挡, 这已经成为一种无所不在、影响巨大的现象。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 地方高校只有紧紧依托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点及需求, 构建合理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 在其专业思想、技能、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才能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实现自身价值, 为地方输送更多合格人才。

本论文系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一般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 《新闻战线》, 2009年第4期[1]董广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 《新闻战线》, 2009年第4期

[2]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 《新闻战线》, 2005年第9期[2]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 《新闻战线》, 2005年第9期

[3]赵玉明、庞亮:《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近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新进展评述, 《现代传播》, 2008年第5期[3]赵玉明、庞亮:《从新闻学到新闻传播学的跨越———近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和研究新进展评述, 《现代传播》, 2008年第5期

[4]吴闻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素质, 《中华新闻报》, 2008年12月31日[4]吴闻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人才素质, 《中华新闻报》, 2008年12月31日

[5]黄朝钦:《新建本科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黄朝钦:《新建本科院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上一篇:教师的幽默感下一篇: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