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代诗歌范文

2024-08-26

初中古代诗歌范文(精选12篇)

初中古代诗歌 第1篇

一、基础色彩教学, 提升能力感知美

在进行古代诗歌的色彩感知教学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在看到诗歌色彩的时候能够产生特定的感受, 就需要让学生学习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 让学生对诗歌色彩的创作要素进行了解, 让学生在看到色彩词的时候, 能够像条件反射一样来理解诗歌中的意思。在我国古代中色彩不仅代表着人们的主观感受, 还标志着权利的大小, 比如在周代, 红色被古代人们认为是正统的颜色, 到战国时期紫色也开始成为帝王衣服的主要色彩, 而到了隋朝的时候开始认为黄色是正统的颜色。此外, 色彩还具有性格的特征, 黑色代表正直, 黄色代表善战, 而白色代表诡计多端等。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 教师要引导学生来理解诗歌色彩背后所体现出的美感, 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内容。

比如在“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中, 就通过天、莲、花、叶以及日落等意象的色彩互衬, 将荷花在夕阳中的美感表现了出来, 在诗歌中既有碧叶, 也有夕阳红日。在李清照的《怨王孙》这首词中有“秋千巷陌人静, 皎月初斜, 浸梨花。”这样的诗句, 在诗句中就将梨花的雪白和月光的银白结合起来, 在月光的照耀下, 梨花的更加的莹白透亮, 学生此时若是将白色的纯洁善良的意思结合起来, 就能够通过这两句诗来感受到词人善良、纯洁的心境, 但是通过透过白色也能够感受到作者些许的忧伤。古代诗歌中的色彩世界格外绚丽多彩, 要通过表面的色彩文字来看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二、抓住文章主旨, 反复诵读感受美

古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 往往并不是单纯地描写诗歌中的色彩, 而是要通过色彩来表达某种意、情以及韵, 许多诗歌只能够大概了解主要内容, 是不能够深究的, 因此为了感受诗歌的主旨, 理解作者的情感, 就需要反复诵读这些含有色彩字眼的诗句, 在反复诵读中的学生就能够提出出诗歌中所沉淀出来的情感。中国诗歌在进行创作的时候, 往往注重心理感受, 而对形式较为忽略, 这也就为反复诵读提供了依据,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因此学生在诵读中来感受色彩词的运用, 去体会中国文字的奇妙组合。

比如在杜甫创作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一句绝佳的运用色彩词的好诗, 诗句中使用了黄、翠、白、青这四个色彩词, 色彩之间相互衬托, 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 听着黄鹂声, 仰看白鹭, 远眺千山, 近看千帆, 通过色彩词的衬托, 能够将作者那种畅快愉悦的心情表现出来。在杜甫另一首诗《蜀相》中,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中, 也是大量运用了色彩词,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需要对这些色彩词进行反复吟诵, 让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也能够调动自己的主观情感, 能够不仅仅局限于诗句中的内容, 还能够通过诗句看到信的东西, 这样才能够达到更高的阅读境界。

三、进行大胆想象, 冲破束缚体会美

在进行诗歌赏析的时候, 需要通过大量的想象来对诗歌的美感进行题目, 如果没有想象, 那么纯粹就是字词的学习, 是不可能完全理解诗歌的意境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所提倡的就是要人们进行尽情的想象, 让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诗句中展现出的画面, 尤其是包含色彩词的诗句, 画面感更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与诗句有关的画卷让学生感受美。

比如在李白创作的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有这样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这句诗中所体现出来的色彩的意象来进行作画, 在作画过程中来体会诗句的含义,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对图画进行讲解, 这样就能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在空阔的江面上, 好友登船远行, 孤帆渐行渐远, 渐渐消失, 但是诗人依据伫立在江头, 波涛远去, 仿佛是在追逐着远去的友人, 整个画面中体现出一种苍凉寂寥的跟青, 浩瀚缥缈, 读完给人留下久久的回味。再比如在王维创作的这首《使至塞上》中有这样两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整个诗句中并没有出现色彩词, 但是在读的过程中却是满眼的色彩的, 这就是靠学生的想象来达到的。昏黄的大漠, 苍白的孤烟, 涌动的黄河, 红色的希望, 短短十个字就将一幅大漠中黄河夕阳的景象表现了出来。作者的在诗句中运用了隐藏的色彩, 使得画面更加的沧桑。

综上所述, 古代诗歌中呈现出了色彩纷呈的视觉, 将诗歌美和色彩美充分体现了出来, 站在色彩的角度去理解诗歌, 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吕崇龄.诗歌意象的审美心理内涵及审美特征.昭通师专学报 (季刊社会科学) , 1997 (4) .

[2]邹琳.色彩感知与中学古代诗歌教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5.

初中语文七年级古代诗歌说课稿 第2篇

一、说教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古代诗歌更是中国璀璨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历尽千百年岁月的淘洗而仍光彩夺目。《古代诗歌四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套教材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三大板块来建立整体框架,第三单元属于人与自然的这一板块,要求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自然的审美体验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从这意义上说,本单元在本册课本乃至整套课本中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诗歌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四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乘马,赏花观鸟,咏春吟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学习诗歌,一是要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这样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1.积累优美的诗句。

2.在诵读中熟悉作品,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联系作者的处境,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提高朗读能力。

3.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比较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诗歌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较诗歌作品的风格异同,了解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二、说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诗教学大都沿用“朗读——讲解——翻译——背诵”这样比较固定的模式,因而对古诗词只是停留在知道而缺乏理解、读过而缺乏情感共鸣、能背但不懂鉴赏的层面上。还有的教师又容易过多分析解释字句,而忽略了作品的整体价值,肢解式的分析使诗歌阅读走进死胡同。新课改强调“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

新的课程标准主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认为落实到古诗教学中,就是要使学生喜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对古诗要愿意读、会读、能读懂;在新的学习方式下通过学习诗歌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至于本课诗歌,字词知识不多,诗句表层意思易懂,但这些诗句生动凝练,寓情于景,值得品味和比较探究。所以我计划引导学生把握作品情感基调,体会作者情感,品味寓情于景的诗句韵味。师生在合作中了解写作技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我在课堂上尽量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利用每个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和情感基础,通过学生的自读体验、合作交流、比较迁移来完成学习的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下列两组词语:

A.秋风、大海、波涛、石山、岛屿、草木、太阳、月亮、星辰

B.秋风、夕阳、流水、乌鸦、老树、枯藤、道路、房屋、小桥

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一组,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语组合之后描绘成一幅画面,或者讲述一个故事。

这个环节旨在调动学生的诗性思维,激发兴趣,使学

生比较容易进入读诗、学诗的思维状态。

(二)初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读《观沧海》《天净沙·秋思》,要求在初读过程中通过合作读准字音,基本读通语意。

在初读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积累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诗文不是让学生成为背诵、翻译和默写的工具,学习者本身应该有一定的.方法,所以先确立了“读准”“读通”两个标准。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受作品的内容。

(三)赏读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的默读、朗读、吟读,学生逐步探究这两首作品都是以描写秋季的景物为主,其流露的作者情感上有何不同。小组通过了解作品内容、作者处境等,逐渐深入了解作者的感情,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怀,感知作品风格的差异。尝试描述两首作品中不同的主人公形象,进而带着感情分别进行吟诵或朗诵这两首诗歌。

(四)品读

通过与导入环节中学生的发言进行类比,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同样是描写秋季的景物,在不同人的思维中,所展露的情感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差别?进而总结前人的写作手法,完成课堂教学的难点突破。

(五)运用

课程标准提倡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运用学习经验,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

通过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学生进行朗读、交流、探究,学习《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感知、比较《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鉴赏和学习这两首描写春天到来的作品中巧妙的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六)交流

选取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者本课中自己最喜欢的几句诗进行朗诵展示,要求在朗诵中展现自己所理解的作品情感。

(七)作业

1.熟练背诵这四首诗歌。

2.把这节课开始时同学们选的一组词语,进行扩展描写,要求能够寓情于景。

A.秋风、大海、波涛、石山、岛屿、草木、太阳、月亮、星辰

初中古代诗歌鉴赏课的模式探讨 第3篇

【关键词】 古代诗歌 朗读 感知 入境 吟咏 出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2-070-02

艾特略说过,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我国的古代诗词曲常常以短小凝练的形式,形象含蓄的语言,表达诗人丰富的感情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生活。古代诗歌离现在年代久远,而且初中学生的感悟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古代诗歌鉴赏课上,同学们依然觉得意蕴较难把握,因此构建一定的课堂模式很有必要。

最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我觉得阅读诗歌的目的在于引起共鸣,体验情绪,丰富情感,构建精神底蕴。另外,诗歌凝练的语言也是值得学习的方面。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曾说:“我们所创造的优秀课型,要表现出我们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初中古代诗歌鉴赏课的效率,我在实际教学中围绕课程标准不断地尝试、反思和积累,归纳了“朗读——感知——入境——吟咏——出境”五个环节的教学模式。下面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诗词曲五首》为例,谈谈我对初中古代诗歌鉴赏课课堂模式的一些认识。

余映潮老师在他的《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收录了《<律诗二首>教学实录与评点》这一内容。整节课以“读”为线索,一诗四读,包括“吟读、译读、背读和说读”四个板块,但是我觉得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余老师安排的第一个环节是“吟读”,我认为还是“朗读”比较合适,“吟读”这个环节应放在后面进行。吟读的要求比较高,古诗的创作遵循一定的声律格式,吟读时要有节拍,而且这个节拍要在准确揣摩作者的心思前提下才能准确读出。学生在对诗人、诗歌不了解的情况之下就开始吟读,效果不大。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个环节还是以“朗读”为佳,包括最基本的读准字音,把握明显的节奏,而细致的感情暂时不用很准确地把握。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学生要留意的字词有“赋”“翻”“畔”;《赤壁》中要留意的是“戟”“销”“郎”“雀”;《过零丁洋》要注意“汗青”的字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要注意“阙”“绮”“缺”“婵娟”的字形;《山坡羊潼关怀古》要注意“踌躇”“宫阙”“做”等字词。让学生按照律诗节奏划分的方法划分节奏,然后初步朗读。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是七律,《赤壁》是七绝,大致就按照“二/二/三”的节奏划分。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师生间隔读、学生齐读、学生个别读等,以初步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归纳出的第二个环节是“感知”。感知这一环节包括知人论世和概述内容两部分。初中学生虽然在小学背诵了不少古诗,但据我了解绝大部分同学对各位诗人的人生经历还是知之甚少的,因此在深入赏析古诗词前,教师还得较详细地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作品的背景。这个细节看似普通,实际上很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知人论世,更进一步去体味作者的情绪和诗歌的意蕴。例如同学们比较熟悉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词句,但是有的同学不知道子由是谁,不清楚苏轼为什么要写词给子由,也不知道“婵娟”的含义。我补充了苏轼在散文、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和写这首词的背景后,不少同学称更加仰慕苏轼了,也明白了他写这首词的缘由,再次朗读就渐入词境了。

感知环节的第二个部分是概述内容,让学生对作者整体情绪的判读做准备。我请学生思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词、曲)叙述的事情。抒情总离不开经历见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作品所叙之事、所绘之景,对作家的创作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情随事迁,把握感情就比较容易了。同学们概括出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叙述了刘禹锡讲述自己被贬流落外地多年后回乡的感慨以及自我鼓励的情怀;《赤壁》叙述了杜牧在赤壁之战的遗址那里拾到了一把锈蚀了的折断的戟,由此联想到当年的战况,发出感慨;《过零丁洋》叙述了文天祥被元军俘虏,经过零丁洋时追忆过往经历,抒发壮志豪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叙述了苏轼在中秋月圆之时,望月怀人,浮想联翩,最后遥寄祝福的情景;《山坡羊·潼关怀古》叙述了张养浩路过潼关的所见所想,抒发忧虑国计民生之情。

古诗词赏析课的第三个环节是“入境”。袁行沛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一文中写道:“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赋予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生活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词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防止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或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的阅读体验。学生可结合创作的背景,进入情境,把自己当作诗人,自己就是刘禹锡、杜牧、文天祥、苏轼和张养浩,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意境,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境界。

这个环节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译诗,即余映潮老师提及的“译读”法。不过,余老师的要求比较高:把古诗译成现代诗,以诗译诗,不要译成文;力求押韵;用解释拓展的方法来翻译。我认为初中的学生能够达到余老师的要求固然很好,但是把诗歌译为文已经是足够的了,因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更细致地把握诗歌的内容。

第二部分,我请学生继续思考:如果你是作者,你写这个作品要表达什么感情呢?你是怎样传达这种感情的?这两个问题起到引领的作用,既能让学生思考和表达,又不会游离主题。例如在了解了相关写作背景后,学生说如果自己是文天祥,那么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要表达的情感就是坚贞不屈、以死报国。接着学生就会或多或少地从艺术的角度出发,谈谈怎样传达感情。例如有同学谈到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出自己和国家的命运,巧妙地把地名和心情联系起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旧友、感慨物是人非的情感。学生讲到哪一点,教师就应该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和归纳,例如《过零丁洋》中心情和地名联系起来的是双关的修辞手法、“汗青”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也是一种技巧。刘勰《文心雕龙》有“意婉而尽,藻丽而富,气畅而凝”,抓住典故所涉及的事件和意义,对把握诗歌的艺术境界,理解诗人的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点拨,学生本来觉得很难把握的表现手法如以动写静、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渲染衬托等也比较容易判断和掌握了。

古诗词赏析课的第四个环节是“吟咏”,也即余映潮老师所提的“吟读”。在前面几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都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也能有真切的感受,因此能较快地进入诗境,自然地吟咏诗歌。关于诗歌的朗读吟咏,我一向主张个人发挥,只有在疏通字词、明辨读音的环节可以进行集体朗读,其它环节应由学生个人吟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节奏地把握,按照思维的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感受吟咏出来,这时候教师和其他学生就是听众,不要否定吟咏者的朗诵,要从分享艺术的高度来欣赏。

最后一个环节是“出境”。我认为出境即跳出一首古诗词的范围,引导学生开阔眼界,从懂得一首到接触一批,从了解一位诗人到了解多位诗人。比较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获益匪浅。

赏析古代诗歌是一个陶冶性情的过程。实践证明,教师遵循思维的规律,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一定的模式下欣赏古代诗歌,有利于使单纯的阅读行为转化为主动的、创造性的行为,从而提高鉴赏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阅读教学艺术50讲》.余映潮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古代诗词常识》刘福元.杨新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如何鉴赏古代诗歌 第4篇

一、诗歌形象的鉴赏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自然形象、诗人的自我形象。读完一首诗, 首先要看它塑造的形象, 形象把握住了, 感情色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通常的分析角度有分析形象的色彩、动静、指向、强度、虚实等。形象的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表现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 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 组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传达着诗人心情的愉快。

形象的指向性不同和强度大小不同可以反映出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品风格。如李白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选取的形象是“明月”, “向上”的指向给人以飘逸之感。形象还常常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 传达情感。如:“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诗中所写的“明月、清泉、浣女、渔舟”这些意象, 既使诗歌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同时又通过动态描写, 更加突出地显示了雨后秋景的幽静, 可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二、诗歌语言的鉴赏

诗贵含蓄, 诗歌的语言往往具有以下特点: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 隐喻性等, 分析时应注意这些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应注意诗中的哪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 或用得生动, 或感情色彩浓烈, 尤其要重视其中的动词、形容词。如《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28字, 在描摹景物时, 准确地把握住了事物的特征。“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出了秋之肃杀、凄清, 为羁旅客漂泊异乡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再细细咀嚼“古”、“瘦”、“夕”、“断肠”等词语, 游子那源源不断的乡愁就会汩汩流入鉴赏者的心田, 引起情感的共鸣。

分析诗歌的语言还应注意品味诗人“炼字”的妙用和诗中重要语句的作用, 因为关键字和重要语句就是诗歌的眼睛, 即“诗眼”。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三、诗歌艺术技巧的鉴赏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内容很多, 常见的分析角度如: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行文构思如“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采用一句一景的方式;“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采用意象相加的形式等等。

诗中常用的修辞特点有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比喻、反复等。看看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表达了什么感情或创造了什么意境, 尤其要注意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如《琵琶行》写琵琶女演奏的一段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其中有的是用读者熟悉的声音作本体, 表现乐声的富于变化, 如“如急雨”、“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如裂帛”;有的是用有形的喻体表现无形的乐声, 如“花底滑”、“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比喻既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又将她的演奏描摹得生动可感。

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等。描写又有白描和细描, 如白居易、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 王维的很多诗则善工笔细描。抒情又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如《春夜喜雨》,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无比喜爱之情, 而“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用典、比兴、象征、虚实结合等。如: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 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歌中, 则旨从侧面着意描写, 作为陪衬, 使需要刻画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 如“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 如“耿耿残灯背壁影, 萧萧暗雨打窗声”, 烘托出上阳白发人秋夜难眠的孤独苦闷的心情。

初中古代诗歌 第5篇

教学目的:

1、能真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

2、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3、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层意思,尝试加以运用。

4、能通过比较,学会辨析赏析同题材的诗歌异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名句。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探究、合作互动,比较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所学过陆游的诗作,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知诗人,解诗题】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传世。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由于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住在山阴镜湖之三山村。“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这首诗作于次年春。【听范读,想画面】

学生活动:认真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释诗句,明诗意】

分组合作,结合注释,想象画面,能准确、流利地描述各诗句的内容。明确: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味薄,丰收之年他们款待客人菜肴丰足。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1、教师板书,总结诗句含义:

首联:人美----热情好客

颔联:景美----山村美景(对偶)

颈联:俗美----淳朴民风(对偶)

尾联:愿美----抒写愿望

2、引导,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风景美,民俗美,人情更美 喜悦、赞颂、热爱、留恋(情景交融)【入意境,悟哲理】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生动地写出了江南农村山水环绕、绚丽明媚的自然风光。又在写景中蕴含哲理:身处困境之时,只要你坚定信念,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就会迎来一个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崭新境界。(景中寓理)

小结主题: 《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本诗紧扣“游”字,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顺序,生动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农村风光图,表达了对古朴淳厚的乡村民俗的留恋和热爱之情。【再拓展,作比较】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比较阅读,学生分组探讨学习)明确:

《过故人庄》以亲切的语言,如话家常,写诗人到农家做客的情景,描绘了恬静秀美的田园风光,歌颂了淳朴诚挚的友情,表达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比较两首田园诗

1、相同之处:

都是律诗;都先写做客原因,再写路途见闻,最后写重游之愿;都表达了对优美田园风光的热爱。

2、不同之处:

《游山西村》中,“拄杖无时夜叩门”,表明诗人重游的时间不确定;而《过故人庄》中,“待到重阳日”,表明重游时间是确定的。《游山西村》侧重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古朴民风的留恋;《过故人庄》更侧重于表达对深厚友情的赞美。【课堂总结】

“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雷声,因为四季都有马达轰鸣。”这句话深深道出了都市的无奈,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一只都市侯鸟都重返田园,但请我们在心底常常忆起“农家、山水、腊酒、春社、鸡豚、桑麻、重阳……”,常常哼唱《乡间的小路》,常常吟咏《游山西村》、《过故人庄》,也许它会洗去烦躁、郁闷,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种宁静与旷达。【布置作业】

1、抄写诗歌,准备默写。

2、将诗歌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古代诗歌对比赏析 第6篇

考卷上还有些问题则是这样设置的: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简要分析这些(这首诗或其中某句)表现方式。这首诗(这两句、后两句或某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表情达意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简要说说这首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从表现手法角度对诗歌作简要赏析等。在这里,无论是“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还是“表现方式”“艺术手法”,意思都大致相同,都是指诗歌“语言”运用的特点和“表达技巧”,这属于对诗歌形式方面的考查题目。

“表达技巧”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描写和抒情,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和抒情。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物抒情,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即事咏怀,托物言志等),两种抒情方式诗歌都常用。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双关、互文、用典、化用、比兴、叠字等。4、描写方法:虚写实写虚实结合、写动写静动静结合、明写暗写对比映衬、正写侧写正侧结合(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工笔精雕和白描勾勒、乐景写哀和哀景写乐、声色结合、点面结合、抑扬结合、象征联想等等。5、结构技巧(艺术手法):首句标目、曲笔入题、开门见山、以景结情、卒章显志、先景后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渲染烘托、过渡衔接、铺垫照应等等。也有人将描写方法和结构技巧(艺术手法)合在一起,统称“表现手法”。回答“表达技巧”这类问题,也必须抓住三个词:“明辨手法”“简析运用”“阐述效果”,就是辨别清楚诗歌运用和题目所问的究竟是那种手法和技巧,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在诗歌中运用和体现的这些技巧的,还需要用术语简明扼要地阐述诗歌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一般来说,考卷上的古诗鉴赏题通常设置两道题目,一道题从“内容”方面着眼考查,即从“景”“情”“境”方面命题;另一道题则从“形式”方面设置,即考查“语言”运用和“表达技巧”,回答问题只需要简要评析诗歌所用手法并阐述作用和效果就可以了,不必长篇大论全面深入地分析表述。

明白了古诗鉴赏试题的常见问题和赏析古诗的一般知识,就可以留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分析鉴赏古代诗歌了。如果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题材相同主旨相近手法各异或相近的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的不同诗歌,通过比较阅读对比赏析,在同中求异,从异中求同,就能够收到事倍功半的赏析效果,古诗鉴赏能力就可能会得到更大更快地提高。

以下试从十个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古诗进行比较,摭谈相异或相同的鉴赏答问。

一、比较行旅诗描写的相同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相同(或不同)的主旨。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

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 瑕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看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过南楼。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抒发怎样的感情?

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季南归,有往来迁徙特性。秋天大雁南飞之景象往往会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这两首诗歌都是游子思乡借景抒情类。诗考查诗歌意象和诗人抒发的感情,同题同旨,都属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考查。

二、比较送别诗抒发的相同感情,指出诗人运用的不同的抒情方法。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两首诗皆为送别诗,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李诗以眼前所见“帆远空尽”“江流天际”等景物间接抒情;孟诗除了借想象“荆吴相接”“春江渺茫”的景物间接抒情外,还有“天涯一望断人肠”的直接抒情。

三、比较咏物诗描绘的不同形象(或相同物象),说出诗人寄托的不同感情。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雪

罗 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1.两首诗都以“雪”为题,但构思不同,请说说构思的差别。

柳诗由雪写到人物,重在写人;罗诗由雪议论道理,重在说理。

2.两诗都描写了人物,请说说人物形象的不同意义和抒发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柳诗中的“蓑笠翁”,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也是诗人抒情的需要;罗诗中的“长安贫者”,则是诗人为发表议论而做的铺垫,好使末句的议论言之有据。

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相同:柳诗借歌咏隐居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罗诗以“丰瑞年”为话题,表达了对那些保暖无忧的达官贵人的讽刺和憎恶,暗含着深沉的愤怒。

再看下面两首诗,简析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同:两个采莲少女都进入荷塘采莲,辛勤劳作。

异:王诗中少女在荷叶与荷花间若隐若现,少女的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白诗中少女欲语还止、含羞带笑如在眼前,腼腆活泼的情态和羞怯的心理活动活灵活现。

四、比较怀古诗吟咏的陈迹旧事,简评诗人抒发的感慨抱负和所用的艺术手法。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 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说说两首诗的共同特点。

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题材相似,主题相同;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2.谈谈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不同之处。

《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并定格在今日荒凉破败的越宫遗址上,以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抒写了昔盛今衰的世事变化和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和落寞,以今古自然常新的景物杨柳来衬托人事的反复无常,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感慨。

3.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请简要分析。

对岁月流转人事变化的感慨、对盛衰无常昔盛今衰的慨叹和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阅读下列三首关于项羽的咏史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杜诗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王诗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李诗是从做人节操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抗拒,项羽败局已定,不可挽回。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气节操守,活着就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顶天立地;死了也要气壮山河,铁骨铮铮。

五、比较寄情诗采用的不同构思,分析诗人表达的不同情感和借景抒情的不同效果。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天末怀李白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

1.分别找出这两首诗的主旨句,说出两首诗的同一主题。

李诗主旨句是“思君若汶水”,杜诗的主旨句是“君子意如何”。两首诗的共同主题是思念友人。

2.两首诗开头都以景入笔,因景生情,但抒情的风格有别,试加以比较说明。

李诗抒情热烈直率,以长流不断的汶水为喻,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而杜诗抒情含蓄深沉,通过频频设问,遥寄对友人的牵挂思念。

3.这两首诗,虽主题相同,但构思不同,请简要分析。

李诗前六句只写“我”,极写自己的无聊和孤独,却正为最后两句烘托、蓄势,把对杜甫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婉转而又深沉无尽。杜诗则以秋风起兴,次句看似不经意的寒暄,反而表现出对友人的倍加关心和深切怀念以及对其身世的同情,情感表达千回百转意味深长。

六、比较山水诗选用的相同景物,阐述相同物象的不同意境和情感特点。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什么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傍晚 西风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情感特点”可以理解成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和作者的情感倾向以及诗境基调效果。

七、比较咏史诗评议的相同对象,简析不同诗作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

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什么之感。

都通过燕子表达了深沉的盛衰兴亡之感。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八、比较古代诗歌的不同体裁,辨识相近题材表达的不同感情。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

[中思•喜春来]春思

胡祗遹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这两首古诗体裁是否相同?《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和《春思》中“谁唤起,窗外晓莺啼”写莺啼的目的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春怨》是唐诗(五言诗),《春思》是元曲(小令)。

《春怨》写黄莺是为了表现少妇不愿意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她对征戍亲人的思念和对征战的怨恨之情。《春思》写黄莺莺是为了展现黄莺欢唱中的美好春景,表现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闲适与喜悦心情。

九、比较同一诗人的同题诗歌,区分同一诗人表达的不同感情和运用的不同手法。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其二)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刘禹锡的同题诗歌《秋词》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前诗(其一)侧重描写秋天的生机与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后诗(其二)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

2.两首《秋词》都描写了春天,诗人对“春”的感情评价和“春”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致。前诗并没有否定春的生机与活力,并且用来衬托秋的生机与活力(正面衬托);后诗否定了繁华浓艳教人轻狂的的春色,用来反衬秋色的清净高雅(反面衬托)。

十、比较相近题材诗歌所咏的相同意象,领悟诗人托物所言之志。

菊

郑 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高。

画 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和《画菊》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都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华、不羡富贵,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忠贞不渝、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菊》和《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一是都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都把菊花人格化了,“由来不羡瓦松高”,“宁可枝头抱香死”,这都是把菊拟作人;二是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唐诗将菊花和瓦松对比,宋诗将菊花和百花对比,更鲜明地凸现了菊的高尚品格节操。

以上例题都是对诗歌的意境、语言和技巧所做的分析和简答,还有对诗歌“炼字”“炼句”“诗眼”的作用效果进行提问的,也有对前人的不同诗评进行评说议论的,这都需要储备一定的诗歌知识,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来品读玩味咀嚼鉴赏古代诗歌了。

【作者简介】

张凤祥,高级教师,执教于浙江省东阳市中天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古代诗歌鉴赏管见 第7篇

一、语言的品味

中国古代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而一些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的需要,就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需要详加分辨。例如:王昌龄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活用作动词,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就如“雨肥梅子”一句,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所谓的关键语句,即能揭示诗的主旨、艺术内涵的语句。这些句子多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等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语句,深入地剖析,才能找到切入全诗的关键点,进而深入地把握全诗内涵。

二、意境的展现

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这也是中、高考可能考到的一种题型。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含问话的方法,精简为20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也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得是“明月”“清风”这样熟悉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整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对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在文字阐述中有各种说法。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意象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于文学作品中,即单个意象和整体意象。单个意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的艺术形象,整体意象则是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就是意境。除了辛弃疾的这首诗外,还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更能体现这个特点,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断肠人”等就是些单个意象,而这些意象又有机地组成了一副凄清苍凉画面,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境界,带有凄凉色彩的大的境界意境。这样一解释学生就很清楚了,很容易地掌握住这一特点。

有时意境其实也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所以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赏析时也要学会从多角度仔细品味。

三、真情的流露

借境抒情、情景交融,则是古诗的另一大特点,其中真情的流露则是必不可少的,而大多诗人写诗也是为了表达他的思想情感。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就需要写景来引起情感的抒发,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感情对于诗而言,犹如人之血液,花之水分。古人云:“诗言志。”诗人写诗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均为抒发自己的感情。因而要鉴赏诗歌,就应该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要想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意象,以人为本,仔细品味诗人的情感。其中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其中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揉造作。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是一首在“安史之乱”后写的抒怀诗,诗人于吟咏寻常的事情之中,潜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前两句是当年上流社会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回忆。后两句是说四十多年后,这两位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和艺术家又一次不期而遇,不胜感慨。短短的四句,时间跨度四十多年,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历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却未从正面涉及一字,透过诗人的追忆慨叹,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

古代诗歌应该怎么教 第8篇

一.诗歌教学应该强调慢读慢吟

古代诗歌是语言、情感高度凝结的文体, 快速的朗读只能读懂字面的意思, 但无法了解体会诗中情感的细腻、意象的优美、练字的巧妙。只有在“慢”读“慢”吟中才能去咀嚼品味, 从而发现诗人的情感、诗歌的美感, 才能将许多“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东西慢慢体会出来。“慢”读“慢”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 是一个逐渐领会诗歌风格的过程。

比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学生只有慢慢地读“细草微风岸, 危情独夜舟”, 才能从诗人对细草微风的感知中看到他夜愁不寐, 从危樯独夜的意境中察知他漂泊中的危难感和孤寂心。而“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这个名句也只有在慢慢细读中才能体会其意境的美妙、用词的准确。如“垂”, 星点如垂, 光脚接地, 垂挂天际, 表示“星”与“平野”的相对位置, 描写出天空、原野的悠远空阔;“涌”形容大江涌动东流的状况。“星垂”、“月涌”中两个动词, 塑造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境。而“名岂文章着, 官应老病休”只有在慢读中, 才能体会到作者不想仅靠文章著名, 很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才能体会到他面对同僚们的排斥不得不辞官的愤懑之情。在慢读中才能体会到“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句所蕴含的悲愤之情:老病一身, 飘泊一生, 无处寄身。如果不慢读慢吟, 就无法体会出词中丰富的情感。

二.诗歌教学应该还原古典意境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相互交融。因此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转变自己的身份, 化作诗人, 置身于诗歌所设置的意境中, 进而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巾。”这首诗描写初春之景, 写离人归思之情, 情景交融, 臻于化境。在体验这样的意境时, 我们必须把原诗的意境还原出来, 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将初春的景象描绘出来: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 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 霞光灿烂, 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 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 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 晴日的阳光把萍草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还原了诗歌的具体的意境, 接着就让学生化身为作者, 置身于初春的早晨, 体验这样的景, 然后再感受作者所欲表达的情,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在诗的意境中体会到诗人面对初春的美景, 乐中生哀, 诗人长期在外不能归家, 有着思念家长的深深的苦痛。

三.诗歌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 在诗歌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帮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全诗画面优美, 围绕“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 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这首诗特别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老师可以用乐曲《春江花月夜》配乐朗诵, 也可以让学生听音乐朗诵。还要以用多媒体呈现春江花月夜的的优美画面, 并与诗歌的意境配合起来, 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意境美。

还可以让学生用诗化的语言来再现这种优美的意境, 如诗的前八句学生是这样再现诗的美的:江面广阔无垠, 春潮涨起, 似与大海连在一起。夜幕慢慢地把整个大地笼罩, 这时, 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在月光的映照下, 江面上腾起的水气似雾似烟, 如蝉翼轻纱, 久聚不散。月光随波流动, 轻洒银辉, 将春江景物浸染成梦幻般的银色。江流弯弯曲曲绕过开满花草的春之原野, 月色洒泻在花树上, 就像撒上了一层洁白晶莹的雪珠。空中月光似天将流霜, 不见飞动,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和成白茫茫的一片, 使人无从分辨。此时此刻, 月如花, 芬芳四溢;月如醇, 令人陶醉。经过改写后, 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浅谈古代诗歌鉴赏 第9篇

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 于题目不轻下一字。”可见标题的重要, 它是文章的眼睛, 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它往往富含着诸多的信息, 认真研读标题可初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 推测作者的情感思想, 进而为下一步鉴赏作品打下基础。

1. 研读标题, 明白内容

李白《听蜀僧?弹琴》, “听”点明了事件, “蜀僧”点明了人物。

2. 研读标题, 理解情感

李绅《悯农》, “农”点明人物, “悯”则表明了作者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怜悯之情。

3. 研读标题, 推断题材

杜甫《登高》, 古人有登高、望远、抒怀的习惯, 因此, 可初步推断, 这应是一首借景抒情诗。

知道了诗歌的题材类别, 就能很快推断出诗歌的主旨及表现手法, 这样, 鉴赏诗歌就容易多了。

二、研读作者

作者是作品的主导者, 是诗歌情感的源头。读懂了作者也就基本掌握了诗歌的思想方向。所谓读懂作者, 是指“知人”和“论事”。

知人是指要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古代诗人们大多有自己的信仰、思想倾向。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如, 杜甫的沉郁顿挫,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陆游的悲壮爱国, 高适的苍凉悲壮,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论事, 主要指的是作者的生平遭遇、社会背景。任何作品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在鉴赏时, 必须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从写作背景着手, 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容易体会诗歌的内容、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研读正文

正文是作品的主体部分, 诗歌的血、肉、灵魂均浓缩其中, 是诗歌鉴赏的关键核心所在。在研读诗歌正文部分时, 要注意意象和关键字眼这两个问题。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鉴赏诗歌时, 要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 领悟意象的寓意, 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 领会诗歌的主旨, 感知诗人的情感。

另外, 一首好诗中, “诗眼”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是全诗的关键, 牵一发而动全身, 抓住“诗眼”便能很快入诗, 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及作品的主旨, 从而更准确地鉴赏诗歌。

四、研读注释

一首诗歌, 一旦给了注释, 往往会有很重要的作用。阅读诗歌时必须认真研读注释, 因为注释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诗歌的阅读难度。若能充分把握每一个有效的信息, 就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浅谈古代诗歌教学 第10篇

一、了解背景

诗歌创作往往钟情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阅读诗歌必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必须对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详细介绍,从中使学生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有助于其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内在意蕴。

比如: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里有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和《声声慢》。课前,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生涯。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作前、后两个时期。她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十八岁时,与宰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生活安适美满。宋钦宗靖康元年宋室南渡后,她流寓南方,不久赵明诚病逝。金兵南下,她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境遇更加孤寂凄苦,她的创作也因此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作品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情感;后期作品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再让学生读课文注释,即可得知:前者是作者早年的作品,后者是作者南渡后晚年的作品。加上反复朗读,学生能感受到两首词同是写愁思,但它们所蕴涵的情感和深厚意蕴不尽相同。

二、读懂大意

前面说过,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题。大部分地区这一试题的分数是6分,不多也不少,但很多考生往往输在这一题上,这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所以,教会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尤为重要。而要能鉴赏古代诗歌,首先要读懂诗歌大意,否则一切将会是空话,读懂诗歌大意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前提。那么,如何读懂诗歌大意呢?可以从关注题目、寻找诗眼、阅读注释等方面入手。

比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由于这个题目本身含有隐性信息,要引导学生将其挖掘出来。我们可以围绕题目设置几个问题: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这几个问题依据原文和注释,不难回答:诗人从“尘网”、“樊笼”(官场)中归来;因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所以回归;归向“园田”;归去后,过上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句所描述的那种田园生活。紧接着提问:这些问题是紧扣题目中的哪个字提出的?学生很快答出:“归”字。原来这个“归”字就是本诗的诗眼。这样,学生基本上把握了这首诗的大意。

三、赏析意象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换一句话说,诗歌中的许多意象经过人们长期的感情投射,被赋予了独特的意蕴情感,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每一个意象都隐含着它的暗示性。所以,古代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分析、理解诗中的意象,进而准确概括其特点,体会暗含其中的诗人的情感。

比如:赏析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名句时,先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即“杨柳”、“月”在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含义:“杨柳”象征离情别恨或柔情;“月”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寄托思乡、思亲之情,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然后,请同学披文入情地分析“杨柳岸”——作者想象自己站在杨柳岸边,睹柳思人,倍感伤痛;分析“晓风”——秋天拂晓的晨风更让人觉得清冷,肌肤之寒极易引发离人的凄恻之情;分析“残月”——让人想到人缺(分离),孤单寂寞,重逢难再。“杨柳”、“晓风”、“残月”是表达“依恋”、“凄恻”与“恨别”的三个最有表现力的典型意象,将别时之愁抒发得酣畅淋漓。

四、品味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往往一字、一词就能生动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或深刻反映出诗歌的思想内涵,古代诗歌语言尤其如此,所以,品味语言是古代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我们应特别注重体会诗人推敲字词、锤炼句意的良苦用心,因为只有准确理解作品的语言,才能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鉴赏。

比如: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可见这两个字的妙处。请问:妙在哪里?提示学生:结合全诗的主旨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品味。待学生回答后明确:这首诗写出了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而“直”字,正表现出了大漠中“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直观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

五、分析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表达感情、营造意境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方式。它涉及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也因此,分析表达技巧成为古代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能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比如:教学《归园田居(其一)》可以提问学生: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它们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待学生回答后归纳:首先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用“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生活,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其次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四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美似仙境的田园生活画面。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境,但更是心境——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当然,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齐读以及配乐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初步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感受能力,直至熟读成诵。

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 第11篇

一、炼字题

1.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意。如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数量词产生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2.名词。考生可以通过一些意象名词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意象名词连用时,会营造出一定的意境。特别是表达送别相思之情的诗歌常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

3.动词。鉴赏诗歌时,考生要重点关注动词,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同时诗歌中也会出现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结合文言文中动词的用法,考生可以快速分析出诗歌中动词的“潜台词”。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这两个动词在这里都是使动用法。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作者溅泪惊心罢了。

4.形容词。形容词具有形象性、富有表现力的特性,所以诗歌中的形容词往往在摹写情态的同时,增强意象的气氛感,很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反映思想感情。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字展现出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甚为壮观。

5.“诗眼”。“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在诗词的关键之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表难表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鉴赏诗歌的“诗眼”,既要从字眼的表层含义上去理解,更要结合诗歌的上下文从深层的内涵上去揣摩;既要从字眼所用的技巧手法上去分析,更要从该字眼所在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上去探究。

常见题型: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炼句题

在古代诗句中,有一些特殊结构形式的句子,在运用时能表现出特殊的表达效果。

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七组叠音词,形象地勾画出作者晚境凄凉、内心悲凉的特点。

2.倒装。一般起突出强调作用。如辛弃疾的《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正常表述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通过倒装突出了星之稀少,雨之小。

3.意象名词罗列。使描写更像特写镜头,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作者将六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拼合联结起来,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一小桥一流水一人家,三样景物写出了家庭的温暖和作者对家的思念。

常见题型: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句诗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一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题步骤: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第二步,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第三步,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代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旋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能真切表现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 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请对首句中的“老”字進行赏析。

答:

2.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宿甘露僧舍[注]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僧舍: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诗评家说,本诗中“放入”二字显得很有气魄,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2.怎样理解“开窗放入大江来”一句诗?

答:

3.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的一点作出评论。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阳关曲 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①无声转玉盘②。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银汉:银河。由无数星星组成,夜间像银白色的光带,故称银河。②玉盘:指月亮。中秋的月亮最圆。

1.本诗题目是“中秋月”,但作者却从“暮云”提笔,有什么好处?

答:

2.“银汉”原本是无声的,作者说“银汉无声”是不是多此一笔?谈谈你的理由。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长安晚秋

□赵 嘏

云雾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思念故乡的鲈鱼,便辞官回家。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楚国攻打郑国,战败,楚人钟仪沦为战俘并被送往晋国关押,虽然做了阶下囚,他依然戴着南方楚国的帽子以示不忘家乡故国。

1.这首诗歌的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称赵嘏为“赵倚楼”。请你就颔联某一方面的艺术特点做简要分析。

答:

2.请赏析颈联“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答:

3.请结合全诗分析“凄清”二字的作用。

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注]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鹿车:佛家所谓“三车”之一,小乘如羊车,中乘如鹿车,大乘如牛车。此处借指归隐山林。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居位时边境受侵,朝内统治严酷。

1.赏析颔联“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答:

2.名家云:“欧阳公文字好者,实而有条理。即章法严谨,丝成茧成。”请你就本诗的“章法结构”上的特点作一具體分析。

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第12篇

语言是构造意象的材料, 意象是寄托情思的载体。所以说, 意象既是诗人表现情感的方式, 更是诗歌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因此, 诗歌蕴藏的诗人的情感和情绪, 当然只能从意象中解读。

我们从古诗文中所见到的典型意象, 都是经过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 在继承相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及共同的文化心理、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的基础上, 形成的独特的审美文化心理意象。在诗人的眼里, 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花鸟鱼虫, 风霜雨露都浸透着人的情感, 都能反映人的精神世界, 而且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给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例如,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 “松柏”自《论语·子罕》中说:“岁寒, 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如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 岁寒松柏犹依然。”。“南浦”自从屈原在《九歌﹒河伯》里说“子交手兮东行, 送美人兮南浦”之后, 便成了中国古代诗人送别时常用的词。

这些本来毫无感情色彩的自然景物, 由于诗人赋予它们极其丰富的内容, 融入了诗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体验, 通过它们传达出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感受, 这种感受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 而是极具内涵的诗歌意象。

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歌中, 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 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 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它是分析诗的情思、语言的关键。现就此谈谈古代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第一、寓情于物, 使作品赏心悦目

意象的作用之一, 就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 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 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如果诗意对于人生是一种精神的维生素, 那么诗人提供给读者的不是纯粹的维生素制剂, 而是富含维生素的苹果、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 因为后者色香味形皆佳, 口感好, 可以使阅读诗歌成为一个愉快的享受。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就是通过六个意象的叠加来透露诗的背后的情思, 还有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如果不是将一腔情思蕴涵在野草丛生、夕阳残照, 尤其是燕子归巢不见故人故居这一意象组合中, 而是直抒胸臆, 说“谢安王导今何在, 富贵荣华难久长”, 我们也许就读不到这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了。

第二、物象组合, 使情思独特奇异

意象的作用之二, 是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 使相同的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表现。如果诗人要把同一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 他会把富含这一维生素的一类水果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奉献在读者的面前, 就像一千个家庭就会有一千种爱情故事一样, 没有雷同之感。

譬如爱情诗, 古今中外的所有爱情诗都是同一个主题, 也就是“我爱你”、“真的好想你”、“如果你要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为什么爱情诗永远写不完呢?因为蕴涵强大生命力的诗歌能以不同的姿态和面貌来表达人类的复杂情感。这当然要借助意象来完成这一使命。因为意象选取材料不同, 使得不同的爱情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气质、艺术魅力。唐朝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游。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的少女春心萌动, 只顾贪看年少的意中人, 信马由缰, 任船漂流, 还忍不住主动抛莲子示爱, 当这一场景被诗笔速写下来, 一首独特的爱情诗就产生了。正因为意象选择与组合的无限丰富性, 使爱情诗这几千年唱滥了的题材, 仍然可以不断地别出心裁。

第三、委婉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上一篇:地域基层群众文化现状下一篇:复合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