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心理范文

2024-08-24

职业健康心理范文(精选12篇)

职业健康心理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职业枯竭问卷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吉林地区19所中小学校共1 192名教师进行调查,检测出存在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81人,随机抽取32人;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64人,随机抽取30人;然后对62名班主任所教班级的3 346名学生,采用中小学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 982份,有效率为89.12%。其中男生1 554名,女生1 428名;小学生1 396名,中学生1 586名。存在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32名班主任所教的小学生761名,中学生515名;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的30名班主任所教的小学生635名,中学生1 071名。

1.2 方法

1.2.1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采用王芳、许燕提供的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1],分别筛选出无职业枯竭和存在职业枯竭的班主任。并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分别筛选出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然后在19所中小学校进行随机抽样。

1.2.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采用中小学生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进行测量。《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该量表有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即测谎量表)。8个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A)、对人焦虑(B)、孤独倾向(C)、自责倾向(D)、过敏倾向(E)、身体症状(F)、恐怖倾向(G)、冲动倾向(H)。内容量表总分反应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同时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

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应用Foxpro程序建库录入数据、筛选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表1结果显示,心理健康者2 676人,占有效问卷的89.74%。其中中学生1 460人,占92.06%;小学生1 216人,占87.11%。男生1 394人,占89.70%;女生1 282人,占89.78%。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小学生(χ2=19.752,P<0.01)。心理障碍者共40人,占有效问卷的1.34%。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2.2 教师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2.1 不同性别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2结果显示,小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2.2.2 不同性别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结果显示,中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对人焦虑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2.3 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4结果显示,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的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注:A为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B为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

注:A为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B为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P<0.05。

注:A为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B为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P<0.05,**P<0.01。

3 讨论

3.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况

在所调查的中小学生中有心理健康的占89.74%,有心理问题的占8.92%,有心理障碍的占1.34%。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小学生。叶苑[4]的研究显示,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常的有82.7%,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有14.8%,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有2.5%。说明吉林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3.2 教师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有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一直受到关注。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教师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小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男生的孤独倾向和女生的对人焦虑有统计学意义。中小学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及心理健康水平低,对男生的孤独倾向有影响,说明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导致男生孤独、抑郁,人际关系不良,表现为退缩、自我评价较低、受同伴欢迎的程度较低。小学女生的恐怖倾向较明显,说明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使本来就胆小的女生更害怕教师,进一步泛化害怕所有的“权威”,导致恐惧心理,控制点不适宜,表现为退缩、问题行为、面对困难无法应对。而中学女生的对人焦虑明显,说明女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退缩、怯懦、依赖性强、自卑感强,在他人面前常感不安、焦虑、不善表达,在人际关系上容易产生焦虑。

班主任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可使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恐怖倾向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的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学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使小学生易产生情感障碍,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敢向教师请教,也不知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导致学习焦虑;教师情感枯竭,可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减少,进一步影响到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退缩,表现为孤独、自我封闭。另外,由于吉林地区小学班主任的带班时间长,一般是3~6 a,这使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而小学又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而中学班主任的不良情绪情感、认知、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学阶段恰是学生的青春期,此时的自我意识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心理是否健康往往在人际关系中得到反映;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害羞、胆怯、自卑、嫉妒和闭锁心理。

研究结果显示,教师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等方面。这说明教师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学生的情绪情感、人际关系、学习成绩、自信心方面有影响。因此,应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对其学生的心理健康给予积极的影

响。主要应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入手,如政策支持、社会舆论、家长的理解、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讲座及必要的个体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吉林地区中小学班主任职业枯竭及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枯竭问卷和90项症状自陈量表,对吉林地区19所中小学校共1 192名教师进行调查,随机抽取有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32人,无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常模的班主任30人;对2组班主任所教的3 346名学生,采用中小学生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小学生。班主任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导致男生孤独倾向和女生恐怖倾向、对人焦虑,小学生学习焦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和中学生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教师职业枯竭和心理健康状况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关键词:职业,疲劳,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36(5):568-57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3]郝秀刚.某职业中专学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8,22(1):73-74.

职业健康心理 第2篇

说明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

健康职业心理说的就是一个在职场上的人一定有对工作不同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简单一点就是工作人的心理!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理想、信念、世界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

健康的职业心理重要意义:

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就业心理、预防不良就业心理、调整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

一方面,诸多不良就业心理的形成,多是由于个人定位、职业定位方面的问题而引起的,而这些正是职业发展方面的基础技能。通过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完成个人职业素质的分析、完成社会对应职业的调查和个人职业目标的定位,以此为基础的就业观念的形成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就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就业。

另一方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更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基础。首先,在进行职业规划阶段,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完成设计、实施训练的保障,影响到职业规划的实施是否具有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科学性,而不良心理状态会造成态度、深度、准确度方面的很多失误。另外,个人职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业就业不过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不良的就业心理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求职时的状态和行为,更会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不断产生负面干扰,从而影响个体整个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从大学生活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从职业规划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在职业目标的选择时注意预防和调试不良就业心理,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就业心理,这样的职业人生才会更加辉煌。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攀高心理。大学生选择理想职业的标准普遍存在三高问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高是要求工作环境好,又有发展前途,最好是弹性坐班的单位。薪水高,就是注重经济收入,追求生活水平高。职位高就是要求社会地位高,最好是国家各大部委、各大公司。在怕苦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学校一宣布某外企招聘人,几个名额能有几百人参加;而一些国家需要但不能满足“三高”的单位求贤若渴却无人问津。这种局面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大学生求职的失败率和困难,有些同学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就是死守“三高”标准的结果。怕苦的心理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因此大学生求职前就应克服怕苦的心理。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能吃苦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不能吃苦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即使是“三高”职位也同样需要吃苦。曾有过一些大学生,千方百计挤进了外企后,又很快跳槽了,其原因是受不了外企紧张的节奏和工作的高效率。另外也应认识到最艰苦的环境,最容易锻炼人,也最易成功。当然,要克服怕苦的心理,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更需要实践,大学生要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有意识地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这对求职成功会大有益处。

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对他们的求职就业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就拿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富士康跳楼事件来说,跳楼者有大部分是在读的大学实习生。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这些年轻人迈入社会踏出第一步之后,就迎面遇上了一堵墙,“而我们

所有的机制都是排斥他们的,我们所有的声音都是告诉他们,你们是打工的,你们不属于这里,所有信息对他们都是不利的,所有东西融合在一起,就加剧了他们的这种困境。这种矛盾没办法解决、克服的时候,那么脆弱一点的人,就会选择自杀的形式,来克服这种困难。”大学生刚走向社会,就好像从美丽的童话世界一下子回答了现实,从一个学习和转变到职业者。现实是残酷的,它不会适应人类的发展,只有人去慢慢的适应社会。所以大学生在学校就应该树立起这种职业意识,以便于在刚走出社会后不会手足无措,甚至走上不归路。

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必须培养健康的职业心里,使自己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职场不会一帆风顺,职场驰骋,首先要转变观念,必须树立起将强的自信心,要勇于面对失败,保持平常心,以常态面临及解决问题。总之,要培养自己的健康的职业意识!

职业健康心理 第3篇

关键词 中职生 中等职业学校 心理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校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中职生完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职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中职生的心理特征

中职生正值青年初期,他们的生理发展水平迅速走向成熟,相对的,心理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对社会和自我没有准确的认识,人格尚未健全。他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需要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要求,学习与同学、老师交往,接受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与此同时,还要承受自卑、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等消极的情感体验,这就大大提高了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

(一)自卑自弃。中职生多数经历中考的失败,对自己缺乏信心,因为世俗的观念认为上中等职业学校被社会歧视,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加上他们本身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佳,面对完全不同于基础教育的职业教育,更是无所适从。因此,不少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低,进而产生厌学、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自暴自弃,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二)情绪不稳定,情绪控制能力较低。处于青年初期的中职生,好奇心强,情绪波动较大易走极端,行为易受情绪牵制,情绪控制能力较低。有职校心理辅导老师说,“职校生的情绪时好时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遇到挫折很容易消沉,感到前途一片黑暗”,“部分职校生时常觉得自己心中闷得慌,总想好好地发泄一下”。

(三)学习目标不明确。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育方式、课外生活等方面都与普通学校不同,有自己的特点。很多中职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对职业教育是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的综合教育这一认识不够,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活动时间。

(四)人际交往障碍。处于青年初期的中职生,个体的自我意识、认知态度差异显著,加上他们多为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生活能力和处事能力差,导致他们不会独立生活,不会与人沟通。个别学生会因为家庭贫困,生理缺陷和疾病,成绩落后等不同的原因,自卑甚至有自闭倾向,导致他们主观上拒绝与他人交往,逃避群体,个性孤僻,情绪压抑。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以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关注的实际问题为依据,以发展性、积极性心理素质教育为主导,以引导心理发展、开发心理潜能、维护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为目标,以实现职校生的个性和谐发展和人格现代化为根本。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班级团体辅导。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场所,许多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也在班级中产生,比如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敏感、异性交往、信任危机等。因此笔者认为,在班级这个熟悉的环境中,进行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营造团结、信任的氛围,使学生在参与和互动中,体验、成长,有效地解决共同的成长问题和心理困惑。具体方法有: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团体心理游戏等。此外,同班学生从入学起,需要适应的学校、班级环境和学习生活的模式都是相同的,素质的完善和身心的发展也基本同步,他们普遍存在入学适应、自我认同、认识专业、毕业和就业的迷茫等阶段性的心理问题。通过班级团体辅导,我们可以面向全体学生,省时省力地排解他们的心理问题。

(二)个人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对于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中职生,我们有必要进行个人心理咨询,并建立他们的心理档案,跟踪干预后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开展心理咨询,有以下几个注意点:1.有一个独立的、隐蔽的、温馨的心理咨询室;2.宣传心理咨询的科学知识,强调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让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咨询;3.心理咨询的专职教师应信守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尊重来访的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咨访关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有调查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构成复杂,许多学校以前任德育课、文化课的教师为主体,分别为37.05%、25.90%;曾经担任过心理咨询者仅占6.93%;目前只有32.60%从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其余均为兼职;兼职的人员仍以德育课和文化课教师为主,分别占31.94%和12.71%。可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力量较为薄弱。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专职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应积极引进心理专业的教师,并定期组织心理专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和学术交流会,不断提高心理专职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班主任本身的教育思想对学生也有深远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心理健康培训班,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知识水平,倡导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校生心理问题与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观察与思考,2005.

[2]班华.试论职校学生心理教育特色问题[J].观察与思考,2005.

[3]丁淑新.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

[4]俞国良.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

浅谈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4篇

一、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心身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竞争压力的增大,思维方式的变化,心理调节能力差使他们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能妥善处理,因而引起心理和行为的失常。

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中有的是在经历了“应试的洗礼”、经受人生第一次挫折后站立起来,向职业学校走来的;有的是抱着对职业校园的希望与憧憬,来到我们面前;有的还怀有深深的自卑。不少来自于下岗职工、农民工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们,还在感受着生活艰难、学习上无法自助的困难,肩膀上承担着摆脱家庭贫困的重任。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成长的烦恼,面临生活的独立,经受学习的再次考验,面对社会、职业的选择与竞争。因此,与同年龄段的高中生相比,职校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显著,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二、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

1. 青春期因素

职校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身、心两方面变化最大,是一生中第一次生理和心理飞跃突变的重要时期。有的学生因精神空虚、自卑、失恋或由于敏感、多疑,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这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令这些青春期学生苦不堪言。

2. 职校生的家庭环境对其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通过查阅相关学生的档案发现,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较大的家庭因素有:父母间关系不和,单亲家庭,父母(主要领养人)的教育方式为粗暴式的家庭教育,父母文化程度低、健康状况差等。

3. 职校生的个体因素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高中生的根本原因

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认识得到提高,想学好,但底子太差;想做好,又没有毅力克服以往养成的坏习惯,这种心理冲突便引发了抑郁、强迫、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

4. 就业的巨大压力是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近几年来高等学校的就业率出现了滑坡,职校生更感就业的艰难,加之多数职校的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没能使学生学到谋生的一技之长,造成职校生对自己的前程感到渺茫,却又无可奈何,内心对家长的期望感到愧疚,又难以启齿,往往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学生越临近毕业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并且人数呈递增趋势。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通过心理卫生讲座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了解生理发育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友谊感、义务感,增强自信心、意志能力和抗挫能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通过人格化教育管理,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促进良好的个人品质的发展,指导学生调整期望,符合实际,减轻心理压力。

职业健康心理 第5篇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和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常态心理、轻度失调心理、严重病态心理;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二、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是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到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疾病模式和健康模式;

(三)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

1.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

2.评估性会谈:是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评估性会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又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情绪、态度施加影响。

三、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2.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和补充;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3)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以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2)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3)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2)学科渗透;(3)班主任工作;(4)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5)家庭教育;(6)环境教育;(7)社会磨砺;(8)其他途径(少先队、板报、校报、广播等)。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5.小组辅导 第二节 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一)心理辅导的内涵

1.心理辅导的概念:是指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2.理解心理辅导的概念:(1)学校心理辅导强调面向全体学生;(2)辅导以正常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发展辅导为主要内容;(3)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3.心理辅导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3)尊重与理解学生;(4)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5)个别对待学生;(6)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

(二)心理辅导的目标: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二、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处罚法;6.自我控制法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雅各布松)全身松弛法(全身松弛训练):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氛。

2.(沃尔帕)系统脱敏法: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全身放松训练;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3.肯定性训练(自信训练、果敢训练):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尊重别人的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1.认知疗法:建立求助的动机;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2.来访者中心疗法(患者中心疗法):罗杰斯

3.理性-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艾利斯,具有如下特点:人本主义倾向;教育的倾向;人们持有的不合理信念总结起来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三、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儿童多动综合症

1.概念: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8-10岁。2.特征: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3.原因:先天体质的原因;社会因素;

4.治疗方法: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行为疗法;自我指导训练;

(二)学习困难

1.概念:又称学习障碍,即学习技能缺乏,指在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的过程中缺乏策略和技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困难综合症是指某些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儿童,因神经系统的某种或某些功能性失调,使其在听说读写方面能力降低或发展较慢,以致陷入学习困难;

2.表现:知识水平方面:知识背景贫乏、概念水平差、基本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差、知识结构水平差;认知方面:注意力差、感知觉能力差、记忆不良、阅读困难、言语落后、思维水平低、学习策略与学习方式差;

3.应对策略:多赞扬鼓励学生,培养其自信心理;学法指导,即教会他们怎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

(三)焦虑症和考试焦虑

1.概念: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2.表现:情绪方面: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注意和行为方面:注意力集中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反应过度,难以做出决定;躯体症状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 考试焦虑: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3.原因:学校的统考和应试教育体制使学生缺乏内在自尊;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学生的个性过于争强好胜,缺乏对于失败的耐受力,知识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应试技能等;

4.治疗方法: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方法;认知矫正程序,知道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

(四)儿童厌学症

1.概念:又称学习抑郁症,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厌恶学习的一系列症状; 2.表现: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

3.原因:学校教育的失误;家庭教育的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4.治疗方法: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家长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采用民主式教养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纠正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尽量避免这些风气对儿童的不利影响;作为学生自身来说,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自信心,以坚毅的性格、乐观的态度为人处世,坚信付出必有收获;要彻底遏制“厌学”的根源,还必须从根本上改造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必须将素质教育的推广落到实处,要让教育成为大众的、快乐的科学教育;

(五)恐怖症

1.概念: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分为单纯恐怖、广场恐怖和社交恐怖; 2.表现

3.原因:直接经验刺激,观察学习,对某些事物或情境的危险做出了不切实际的评估; 4.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最常用;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适当减轻当事人的压力;

(六)强迫症

1.概念:反复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复数栏杆等;7-8岁是继2岁以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症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2.表现:强迫计数;强迫洗手;强迫性自我检查;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3.原因:社会心理原因(学习过度紧张、家庭要求过于严格、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个人原因: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

4.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建立支持性环境;森田疗法(强调放弃对强迫行为做无用控制的意图,而采取“忍受痛苦,顺其自然”的态度)

(七)抑郁症

1.概念: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2.表现:情绪消极悲观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对生活的兴趣;消极的认知倾向,低自尊,无能感,对未来没有期望;动机缺乏、被动、缺乏热情;肢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3.原因:行为主义者认为是由于多次不愉快的经历、生活缺乏强化鼓励造成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来源于各种丧失和失落;认知学派认为,源于个人贬低式的思维方式或者不适当的归因方式;

4.治疗方法:要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与鼓励;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调整当事人消极的认知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愉快;服用抗抑郁药物;

(八)人际交往问题

1.概念:在人际交往方面主要存在这样一些心理问题: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孤僻心理、嫉妒心理、逆反心理、逃避心理和放任心理等 2.原因:受到错误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往生活中遭到“挫折”,造成心理创伤;个性上的缺陷;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愉悦的经验;

3.调适方法:克服怕羞的毛病;学会清除误会;正确对待被人嫉妒和嫉妒别人;消除厌世心理;

(九)自我意识方面:表现在过于追求完美、过度自我接受、过度自我拒绝等;

(十)性偏差;

(十一)网络成瘾;

(十二)人格障碍

1.概念: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2.表现:依赖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和关心;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

3.原因:个人先天素质和后天教养的产物;

4.治疗方法:观察学习的方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行为范例;奖励当事人的积极行为,惩罚他的消极行为;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四、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观念改变;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二)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三)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第三节 教师职业心理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

(一)教师的角色心理

1.教师角色的概念:是指由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并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

2.现代教师角色观: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班集体的管理者;心理健康的管理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阶段:教师角色的认知;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师角色的信念;

(二)教师威信 1.教师威信概述

(1)教师威信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作用:有利于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角色的实现;有利于教师作为班集体管理者角色的实现;有利于教师作为行为规范的示范者角色的实现;(2)教师威信的分类: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3)教师威信的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 2.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发展:

(1)教师威信形成的过程: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2)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3)教师威信的维护: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二、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育知识;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教育机智等。

申继亮采用内隐理论的研究范式,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分为: 1.教学认知能力(基础):观察力特征、思维特征、注意力特征; 2.教学操作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3.教学监控能力(关键):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调节的能力;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1.职业信念: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1)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提高方法:

从教师自身方面来说: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向他人学习;教师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从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来说,在社会上,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在学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以及努力创立进修、培训等有利于教师发展和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2)教学归因

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原因的解释和推测,这种解释和推测所获得的观念必然会影响其自身的教学行为;

2.职业性格:理解学生;与学生相处;了解自己。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 1.教师的教学行为 可以从六个方面衡量:(1)教师行为的明确性;(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3)任务取向;(4)富有启发性;(5)参与性;(6)及时评估教学效果。2.教师的期望行为

(1)教师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2)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三、教师的职业成长心理

(一)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区别 1.课前计划的差异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1)在课时计划的内容上,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知识突出了课程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并未涉及一些细节;新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2)教学的细节方面,专家型教师认为,教学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行为决定的;新教师的课时计划往往依赖于课程的目标,仅限于课堂中的一些活动或一些已知的课程知识,不能把课堂教学的计划与课堂情境中的学生行为相联系;

(3)制定课程计划时,专家型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来安排教学进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新教师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并想办法去完成它,却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他们的计划;

(4)备课时,专家型教师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新教师则认为自己不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1)在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上,专家型教师制定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手型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难以坚持执行;

(2)在维持学生注意上,专家型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新手型教师则相对缺乏;

(3)在教材内容的呈现上,专家型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的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新手型教师则不能;

(4)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灵活运用;新手型教师或缺乏或不会使用教学策略; 另外,在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方面也存在差异:专家型教师奖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而非必经的步骤,检查学生作业有一套规范化、自动化的常规程序,时间短、效率高。3.课后评价差异 关注焦点不同:新手型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而专家型教师则更多地谈论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情况和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 4.其他差异

(1)在师生关系方面,专家型教师能热情、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具有强烈的成就体验;

(2)在人格魅力方面,专家型教师具有注重实际和自信心强的人格特点,能更好地控制和调节情绪,理智地处理面临的教育教育问题,并在课后进行评估与反思;

(3)在职业道德方面,专家型教师对职业的情感投入程度高,职业义务感和责任感强。

(二)教师成长的阶段和途径 1.成长的历程(福勒和布朗)(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2.成长的途径: 基本途径:(1)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2)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 促进教师成长:(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为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最大特点:训练单元小);(3)进行专门训练;(4)进行教学反思(布鲁巴奇指出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有: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四、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3.热爱教师事业,积极地爱学生;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5.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8.具有教育独创性;

(二)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主观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其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自身因素的制约;

客观方面: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挫伤积极性,使教师缺乏成就感和前途感;学校组织中人际关系复杂;家庭关系不和谐等。

(三)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 1.职业压力

(1)概念:主要是由工作引起的,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产生的情绪反应;

(2)职业压力的来源:伍尔诺和梅将教师职业压力按性质的不同分为五类:中心压力(较小的压力及日常的麻烦);外围的压力(教师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或压力情节);预期性压力(教师预先考虑到的令人不愉快的事件);情境压力(教师现在的心境);回顾压力(教师对自己过去的压力事件及相关经历进行的评价)

(3)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直接行动法、缓解方法 2.职业倦怠

(1)概念: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2)职业倦怠的特征(玛勒斯):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3)职业倦怠的原因

社会因素:教师职业的声望压力;职业因素:教师担当的多种角色所产生的角色职责压力、角色冲突、学生问题、升学考试压力;工作环境:教师与学生、家长、领导、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压力,学校的考评、聘任制度所带来的压力;个人因素:教师个人的认知方式和应对紧张的策略与心理压力产生密切相关;

(4)职业倦怠的干预:个体的自我干预(观念的改变,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组织有效的干预;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学校和社会的关心与重视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外部因素和前提条件,而教师自身积极、主动和科学的自我维护则是保障教师心理健康状态的内部动因和根本途径。1.社会支持策略; 2.学习发展策略;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与职业教育 第6篇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职业教育

中职生正处在心理矛盾最多的青春期,只有针对他们的生理、心理的特征,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沟通、咨询和辅导,才能使他们摆脱心理障碍,克服心理困惑,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掌握一技之长。多角度、全方位的关注学生,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管理体系,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职业人作为目标,从而构建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职业教育模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职业教育现阶段在大部分学校进行的是相对封闭的教育,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手段在学习生活中对学生造成一定的约束,管理者大多也采取强硬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学生的对抗心理,经常会有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发生冲突,不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价值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忽视人的生命整体的价值观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都对生命的价值认识产生了片面的倾向,给学生个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惑。自我价值迷茫是学生中突出的心理问题。中职学生学习成绩和遵守纪律等方面相对较差一些,加之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也使得中职生容易产生自卑感,生理的、社会的、精神的、行为的、认知的、情感的受挫渐渐发展为心理问题。

1.人际冲突引起的心理问题

作为90后的中职生,自我意识强烈、个性张扬,现代社会对个人的独立与自由又赋予了新的理念,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生活节奏的紧张,青春期的自我封闭心理,使得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的疏导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形成心理阴影,这就成为心理问题的源头。还有一些学生缺少集体生活中的责任感,事事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加之交流沟通不够,造成同学之间的不和睦,从而引发冲突,甚至流血事件。

2.外界的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他们的心灵无时不刻不受到社会风尚的冲击,特别是来自电视、网络、明星偶像的影响绝对超过了学校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很多电视剧和引进大片灌输的都是张扬个性、独来独往、崇尚暴力,这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他们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是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生活等方面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严重地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建立教师的健康教育理念,自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出现的问题深层次的分析,注重工作方法,让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不要给学生留下心理障碍。

(二)加大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1.关注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建立健康档案

中职教育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针对每位学生教师应掌握家庭状况、人生经历,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与学生多进行交流沟通,遇事不要偏听偏信,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建立自信,改善人际关系,转变处事方式,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2.结合学科特点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引导教师坚持以课堂为主渠道,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师应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通过不同教学途径,并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不仅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而且在心理素质方面都得到提高和锻炼

3.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倡导积极健康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应该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使孩子在心理方面能自我调节,帮助孩子稳定情绪,培养健康心理。

4.建立良好的自我情绪管理

情绪本身无好坏之分,也无价值高低之别,不过因个体的情绪作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与影响。培养正向的情绪,使自己更加乐观、充满希望,并能化负向情绪为建设力,为自己开创美好人生。通过良好的自我情绪管理,人们可以避免行为失误,提高自己的成就。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对未来职业教育的意义

开展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的掌握,可以促进中职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有助于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中职教育要利用一切条件,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东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

[2] 陶佩琳.“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J].职业教育研究,2012.

[3] 卢红,刘小青.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 职教论坛, 2007.

[4] 马维东.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研究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 ,2007.

职业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7篇

一、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合力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越来越多的职校老师感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单纯的说教往往并不奏效,尤其是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说教、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引发学生极大的反感。结合多年的实践,我感到在教育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还应研究怎样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指导其进行合理的宣泄而非压抑,帮助其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由于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冲击,以及网络发展带来的诱惑力,某些家长潜移默化地给了孩子物质至上和混张文凭的“投资理念”,这些都使他们迷失了方向。而离婚率的攀升则使越来越多的单亲孩子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与信任感。独生子女的比例呈直线增长,在溺爱、纵容、娇惯下养成的懒惰、责任感缺失、独立性差等,这些特征在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尤为突出,境况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各种媒体对一些偶像明星的渲染,某些家长“拳头+枕头”的简单教育方式都冲击着这些单纯的心灵,让处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孩子茫然不知所措。而学校这方“净土”更让其很早就深刻体会到了“竞争的激烈与压力的困扰”,面对现实,他们不知何去何从。既然找不到方向,那么干脆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这就让有些学生开始放纵自己。

无论我们所面对的孩子具有怎样的内心状态外显行为,都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因此,要改善这种状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是各方“合力”。心理健康教育绝不应只是学校行为,还应是政府行为、家庭行为、社会行为。

二、转变职业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并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非治疗心理疾病。很显然,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环境,健康成长,助其学业成功,实现自我。这就要法我们帮助学生维持正常的心理,预防并避免其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并帮助已经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学生及时摆脱,恢复正常平衡的心理状态。

心理专家调查研究发现,能发挥或超水平发挥学习潜力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心情放松愉快、深入思考的忘我状态;而常常处于心烦意乱的焦虑状态,或无所事事状态的学生,往往不能专心于学习,也体会不到学习收获的乐趣,如此不仅学习搞不好,工作后也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不适合脑力劳动。

因此,职业学校教育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较好地学习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做好这项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工作,其目的都是培养学生完善健康的人格,力图使学生自知、自信、自控、自律、自强、情绪稳定、承受力强、意志坚定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学生的成长问题,即怎样帮助学生积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困难,战胜内外挫折,确立明确目标,发挥潜能。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有工作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同时具有扎实全面的基本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班主任与生活老师在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主力军。有的老师工作热情、积极主动、有事业心,但缺乏教育技巧,心理教育的知识略欠。比如有个老师曾这样说:“某某你睡觉也可以,看课外书也可以,只要上课不讲话,不打扰别人就行。”可是,四十分钟,听不明白,又不想听,还不能言语,会有什么感觉呢?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怎么忍受呢?每个人都向往快乐,渴望成功的体验,如果一提起某一门课就让他联想到痛苦,他又怎么会愿意学?又如何接受该科老师的教诲呢?有时,学生需要的不是评价与批评,而是方法、理解、耐心。权威型的管理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但不会长久。表面上乖乖端坐,风平浪静,而内心的逆反早已波涛汹涌,蓄势待发。因此,有时老师管得很辛苦,学生却并不领情,甚至还很反感。可见,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技巧并应用到实践中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职业定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第8篇

关键词: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

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职业”, 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应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需要, 直接为受教育者的就业需求服务。目前人才市场信息显示:一方面, 高职毕业生求职者众多, 另一方面, 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员工。导致这一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职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因此, 开展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显得刻不容缓。

笔者拟结合对1360名高职一年级学生职业心理状况调查的情况, 对开展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加以探讨。

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

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在分析学生个人特点和职业活动要求的基础上, 以培养学生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职业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和咨询活动。职业心理素质是个体为适应特定职业的需要而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包括职业需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气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

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内容

(一) 帮助学生全面地分析和评价自己, 即“知己”

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个人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 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 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 是个人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从表2中可以看出, 部分高职学生的职业理想与其所学专业完全无关。表1第一题的调查结果反映出大部分高职学生缺乏长远的、明确的个人发展计划, 第二题的调查结果反映出部分学生有什么工作就做什么, 别人让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或者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 职业选择处于被动状态。职业理想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具有导向、调节和激励作用,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已经发现, 没有明确和切实的职业理想的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减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等学习心理问题, 尤其是在学习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 他们往往推卸责任、心灰意冷。因此, 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大一的迷茫期”, 在入学教育中就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明确的、切实的职业理想。

个人特质在我国职业院校招生的过程中, 没有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测评, 学生的个人特质与职业大多不相吻合, 因此, 学生厌学、弃学, 导致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某学生在回答表1第三题时表示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 目前就读于艺术专业, 面谈咨询了解到, 其理想职业是从事商业活动, 就读现在的专业完全是父母的安排, 目的是取得学历证书, 自己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 将来也不打算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成绩显示, 该学生属于事业型人格, 职业兴趣代码是EIS, 即如果成为商人是比较适配的。一般而言, 能力倾向相对稳定, 而兴趣相对易变, 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职业人格都会对职业兴趣产生显著影响。根据职业兴趣的环形结构模型 (如图1所示) , 该学生比较适合的事业型工作与目前学习的艺术型专业具有中等一致性, 因此, 在现有条件下, 可以帮助其转换对专业的认知方式, 将专业学习作为其理想职业的一部分培养学习兴趣, 将“敲门砖”转化为职业发展道路的基石。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心理素质要求也不同, 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测验量表, 如《气质类型调查表》、《性格倾向性测试》、《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职业能力倾向等个人特质, 协助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 以便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行业选择范围, 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 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坚定性的职业选择态度和行为, 对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表3的结果显示, “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工资高, 福利好”、“工作稳定有保障”、“工作环境 (物质方面) 舒适”等是高职学生在职业选择时比较看重的因素, 而“能提供较好的受教育机会”、“社会需要与社会贡献大”等均不太受关注, 显示出高职学生在岗位和待遇问题上, 既渴望工作稳定、轻松自由, 又向往较高的经济收入, 表现出职业价值评价标准现实化和具体化、职业价值目标短期化和功利化、职业价值取向复杂化和矛盾化等特点。因此, 应通过开展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目标, 以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

(二) 帮助学生了解目标岗位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 即“知彼”

李建松曾对网上1742个岗位的招聘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 将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提出的具体要求分为三种: (1) 对人际交往 (合作精神) 、个人素质、思想品质及职业道德、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职业知识、领导及管理能力、意志情绪品质、处理工作的能力、智力素质、职业需求、职业情感及价值观等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 (2) 对学历文凭、资格证书等方面的要求; (3) 对工作经验 (经历) 、成功案例及作品等方面的要求。从这三种要求的关系来看, 第一种要求是本质要求, 是招聘要求的实质, 第二、第三种要求是第一种要求的表现形式, 是第一种本质要求的评价性、刚性指标反映, 是以评价标准的形式反映的第一种要求。

表1第四题的调查结果反映出约有35%的高职学生对与所学专业对应的岗位要求不了解, 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因此, 开展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职业目标所指的行业、职业、工种所需的心理素质结构和特点, 帮助学生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些要求, 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不打无准备之仗。例如, 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音乐表演和教学基本技能, 面向幼儿园、小学、文艺团体、企事业单位等行业, 从事教学、演出、文艺活动组织与指导等工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如果学生的职业目标是幼儿教师, 那么, 就应结合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基本结构 (如图2所示) 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素质的培训和潜能开发。

(三) 帮助学生寻求个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 即“人职匹配”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理论, 具有每种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 个人的人格与工作环境如果匹配得好, 就容易适应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获得成功。人职的适配和对应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的基础, 开展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协助学生寻求、选择与自己人格类型相一致或相近的工作环境, 实现人职匹配。

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学生的理想职业既因专业、性别有所差异, 也表现出明显的集中性, 公务员 (158人, 占11.6%) 、企业负责人 (141人, 占10.4%) 、工程师 (139人, 占10.2%) 居于受调查学生理想职业的前三位, 但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却与这些职业并不相对应。以将“企业负责人”作为理想职业的学生为例, 约15%的学生在解释表达能力、商业洽谈能力、事务执行能力、交际技能、领导技能、办公技能方面的自评得分均低于4分, 即认为自己的这些能力低于同龄人。针对此情况, 一方面应在开展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较好的条件, 提供更多机会, 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为其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提供助力。另一方面, 要帮助学生根据理想职业与自身能力结构的匹配情况对职业目标进行实践和校正, 特别是对从事理想职业所需要的能力较弱的那部分学生, 要帮助他们对自己重新进行认识和评价, 并对理想职业进行再次分析, 以便更加理性地对未来职业进行选择。

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对一年级学生, 应遵循心理、职业及社会发展原理帮助其认识职业心理素质。一年级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比较肤浅, 主要来自于家庭、社会和各种媒介的相关介绍, 对职业的价值和职业心理素质缺乏实际的感性认识, 往往从职业本身的社会声望和自己的兴趣出发, 容易陷入理想主义状态。因此, 从学生入校起就应立即进行有关职业心理素质的意识、认识、引导、规划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例如, 可利用宣传栏、网络、广播、电视、宿舍等阵地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 了解职业的心理素质需求;可邀请专家、劳模、杰出校友等做报告, 帮助学生对职业心理素质产生感性经验;可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素质测评, 建立心理档案, 帮助其认识和分析自己的职业心理素质特点及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 以便制定科学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计划。

第二阶段:对二年级学生, 应开展能力拓展式心理辅导, 帮助其培养职业心理素质。在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了初步判断的基础上, 可通过开展能力拓展式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开发潜能、查漏补缺。如针对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我探索能力、自信心等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 可采用演讲、辩论、征文、角色扮演、心智拓展、团体辅导等形式, 设计系列训练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 认清自我价值趋向,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设计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计划。

第三阶段:对三年级学生, 应结合职业实践场景帮助其提高职业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不能单靠传授或演示获得, 需要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养成。现代企业特别强调的敬业精神、合作能力、创新意识、自控能力、承受能力、应变能力等素质, 不是仅凭“我知道了”或“我练习过”就能真正具备的, 学生必须在生产和服务的职业环境中通过磨炼才能获得和提高。三年级学生主要是在实习、实训、顶岗工作过程中, 感受、印证、尝试、履行相关岗位的职业心理素质, 在该过程中, 可从职业定向的心理适应入手, 帮助学生提高职业心理素质。例如, 学生在实习实践活动中可能因期望值过高产生失落感、因不能正确认识实习产生不公平感、因适应力差产生挫折感、因不善人际交往产生孤独感、因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茫然感等, 对学生出现的各种不适应, 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 引导学生对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工作活动、工作需要及自身行为主动适应, 在具体的职业环境中提高职业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将来大多要走向企业, 从事企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 良好的职业素质既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也是企业对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 实施职业定向心理健康教育, 既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职业素质, 也可以将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到职业发展的高度, 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学生择业、就业、立业的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淑睿.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的特点与教育对策[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6.

[2]付庆向.职业面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6) :24-25.

[3]张大均, 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3, 12 (2) :1-7.

[4]杨力.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倾向测试量表》探究“厌学现象”的成因——文秘班女生的职业倾向与专业匹配调查[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 2007.

[5]刘业政, 鲁建敏, 赵勇, 张启平.商业企业员工职业兴趣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 2009, (12) :175-177.

[6]吕国富.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47 (4) :95-99.

[7]王健.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与教育引导[J].高教论坛, 2008, (2) :13-15.

[8]李建松.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缺陷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 2005.

[9]张凤, 刘云艳.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4) :39-42.

[10]庞东辉.浅析三个重要的职业心理过程[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 2003, 61 (1) :32-35.

职业健康心理 第9篇

职业健康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跨越心理学的多个相关分支领域, 结合公共卫生、职业医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律、人体工程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目的在于为职业从事者创造安全健康的职业环境和提升从业者的工作品质。在职业健康心理领域, 社会工作者从来都是一个需要集中关注的群体。事实上, 对于工作倦怠的早期系统研究就是以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 (M a s l a c h, 1981) 。社会工作者 (以下简称社工) 是相对社会工作提出的, 是现代社会工业化的产物。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服务等领域, 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性工作, 帮助个人恢复因生理、心理、精神或其他社会原因等造成的社会适应性失调等问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 伴随着社工职业在美国的出现, 社工管理者和研究者就发现该职业存在着高于其他行业的离职率, 而这样的高离职率无疑对于社工的管理和社会职能的实现有负性的作用 (Munson, Carlton E, 2002) 。为了有效的实现社工的社会职能, 社会学者、心理学者、公共政策学者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并逐渐发现职业倦怠, 工作压力, 替代性创伤等变量对于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的影响。在一些社工制度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的国家, 对于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的研究已经向纵深发展, 比如美国对于社工工作倦怠展开了长期调查的纵向研究 (J o h n Poulin and Carolyn Walter, 1992) , 更多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被引入 (Hansung, Stoner, and Madeleine, 2008) 。

二、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的影响因素:

总结已有的研究结论发现:社工的职业心理健康主要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威胁:

(一) 替代性创伤对于社工身心健康的破坏性影响

当个体在遭遇灾难性事件后, 整个心理系统都有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创伤, 甚至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 社工的干预可能有助于个体的身心恢复, 然而对于社工个人来说, 在帮助当事人恢复的同时, 自己也可能受到创伤事件的受害者, 这种现象被称为替代性创伤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Mc Cann&Pearlman, 1990) 。目前, 这种替代性创伤现象已经被广泛发现存在于社会工作者、救火队员及其他救援人员、家庭中的精神受害者等 (Fullerton, Mc Carroll, Ursano, &Wright, 1992) 。Saakvitne和Pearlman (1996) 对替代性创伤提出了明确的界定:它是“一种助人者的内在经验的转变, 是共情投入于当事人的创伤题材所产生的结果。”即助人者在与创伤事件的当事人互动中, 被当事人的内在经验所影响, 间接感受到了灾难发生时当事人的创伤性体验, 由此给助人者带来的影响。Cunningham (2004) 发现社工中替代性心理创伤的人数持续上升, 高达80%。

替代性创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厌食、易怒、睡眠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 (Kassam-Adams, 1995) 。根据Mc Cann和Pearlman (1990) , 替代性创伤的最大危害是它会影响个体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正如Maddy (2004) 所说“替代性创伤将改变个体的认知图式”。具体来说, 社工在发生了替代性创伤后, 世界观会发生偏移, 对事物的评价会变的悲观, 充满怀疑, 整个价值观体系受到破坏, 比如, 个体模糊了生活和职业的界限, 而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个体因缺乏安全感, 而失去了公平感和信心;个体自感人际关系的不可靠而出现社会性退缩、感情迟钝;因长时间的接触负性事件而产生职业倦怠等等 (Cunningham, 2003;Becvar, 2003) 。简而言之, 个体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受到巨大影响, 这种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这个替代性创伤的存在, 并且及时干预消除影响, 个体的认知体系可能受到永久的伤害。

(二) 工作环境和繁重情感性劳动带来的工作倦怠

在对社会工作者长期的研究中, 研究者已经发现, 社工的工作倦怠对于包括社工个人工作绩效、身心健康、对组织的承诺水平、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和社工组织的组织效率、组织稳定性有严重的负性影响。

这些研究也同时发现来自社工组织, 社工个人以及社工服务对象的特征是三类对于社工的工作倦怠有主要影响的因素。组织特征如:工作压力、上级支持、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工作自主性、组织的奖惩体系、组织支持、组织给予员工的参与程度、组织资源等 (例如, Arches, 1991;Cherniss, 1980;Le Croy&Rank, 1987;Mc Culloch&O'Brien, 1986;Poulin&Walter, 1993) 。服务对象特征如:服务对象问题的严重性、与服务对象直接互动的时间、对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等 (Blostein, Eldridge, Kilty, &Richardson, 1985;Corcoran, 1987;Poulin&Walter, 1993) 。社工个人特质如:内/外控、自尊水平、自我效能感、个体期望值、健康状况、年龄、性别、工作年限等 (例如, Kahill, 1988;Koeske&Koeske, 1989;Golembiewski&Kim, 1989;Poulin&Walter, 1993) 。例如有研究发现角色冲突、角色模糊性对于工作倦怠存在正相关, 这种相关受到应对策略, 社会支持等变量的调节。

此外, 社工这样的人际服务领域的职业相对于其他非人际服务领域的职业要求较多的情绪性劳动, 这种情感性劳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领会工作对象的内部情感和表达对工作对象的特定情绪。这要求社工具有较高的共情能力, 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 产生对他人生活事件的情感卷入, 同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关注和同情等情绪 (Munson, Carlton E, 2002) 。由于社工面对的工作群体更多的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和较差的生活环境, 经历更多的负性情绪, 社工个人的共情能力影响了他们情感卷入他人生活事件的程度, 这种工作中的情感卷入将引起社工个人的情绪被工作对象的情绪感染, 同时由于职业角色要求社工在不考虑个人情绪的情况下一致地表现出对于工作对象所处境遇的关注和同情, 这种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情感性劳动内容导致社工相对于其他不要求情感性劳动, 或者较少情感性劳动的职业更容易发生工作倦怠, 例如, 已有的一些研究已经发现, 这种情感性劳动与工作倦怠中的情感耗竭显著相关 (Munson, Carlton E, 2002) 。

(三) 缺乏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造成的低幸福感。

社工是社会福利发达的表现, 作为独立的职业体系已经一百多年, 但是社工所处的社会地位始终微妙。一方面, 作为专业社工要求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法律、医疗、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是名副其实的专业技术人士, 另一方面, 最早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 其中社会地位较低的女性占多数, 长久以来虽然社工的受教育水平和专业水平都显著提高, 女性地位的变化也是不言自明, 但是对于社工的“刻板印象”却已经形成。

陈锦棠 (2008) 在对深圳社工的调查显示, 过五成的社工觉得“社工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偏低。八成左右的社工认同“社会工作者是专业人士”, 但有九成左右的社工认为与其他同等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士相比, 自己的晋升机会“中等或中等偏低”;在薪酬方面, 较多的受访对象认为“适中或偏低”;超过五成社工觉得社工的社会地位偏低。

Munson, Carlton E (2002) 总结说大多数社工都经历着低社会评价, 低社会认同, 高工作投入低工作回报 (包括工作效果的回报和经济收入的回报) , 作为专业人士的地位不被大众承认, 社会地位较低, 缺乏社会支持, 工作资源有限, 超负荷工作, 职业发展阻滞等超出个人控制范围的诸多困扰。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社工的工作绩效降低, 幸福感低下, 家庭关系紧张, 自我认同困难, 经历多重身心困扰,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 很多人选择了离职改行。

三、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的干预手段

考虑到社工职业健康问题使得社工个人、社工组织和社会付出的巨大代价, 对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的干预改进策略的研究始终在进行。很多研究的结论已经支持一些干预方法会对社工的职业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例如:Meyer和Ponton (2006) 对替代性创伤的应对策略进行了小结, 概括如下: (1) 提升专业水平 (2) 掌握自我调节方法 (3) 开展团体分享。而以下策略有助于改善社工工作倦怠的状况: (1) 提供社会支持 (2) 学习积极应对策略 (3) 改进组织设计 (4) 明确工作边界。Cohen和Gagin 2005年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了应对技巧学习在改善工作倦怠方面的显著作用。同时还要致力于社工地位在全社会的提高, 建立针对社工的友好社会环境。

四、社工职业健康心理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在中国, 由于社工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的职业刚刚开始确立, 很多制度性的规范也是正在探索和建设中 (李林凤, 2007) 。在这样的情况下, 国内对于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的研究几乎为零, 对于社工的心理健康、工作压力的研究几乎没有。这固然与我国社工事业的发展阶段相符合。可是, 对于一个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全面社会工作网络的国家, 再考虑到社工的工作心理状况和情绪健康对于社工本人的工作表现和社工有效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社工个体的职业健康心理研究将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我国大陆学者在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的研究还很薄弱, 国际上有关中国社工的研究都基本局限在香港地区, 而事实上, 香港社工的现况和有关规律并不能很好的代表中国社工的发展情况和规律。中国学者除了在上文提及的三个方向上进行尝试, 同时需要做出更多的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研究的本土化努力:验证国外研究发现的结论和规律在本国的适用性, 同时发现本土社工的特殊职业健康心理规律。在中国, 由于社工这一专门职业的发展也是刚刚起步, 对于社工的研究也是非常初级的, 目前国内社工研究的重点在制度建设和工作方法上, 对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的关注基本为零, 这是我国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亟需填补。此外, 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 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首先, 研究方法的改进, 目前的研究大多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Tony S.K.Tam and Lilian P.K.Mong, 2005) , 对于环境变量的控制比较薄弱;同时现在的研究大多是横向研究 (Hansung Kim, Stoner, Madeleine, 2008) , 较少纵向的长期追踪研究。横向研究在对变量的预测性上缺乏说服力, 从而使得很多研究结论在应用于实践时受到更多的怀疑。其次, 以往针对社工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在社会学背景下的探讨, 心理学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介入都比较少, 在以后的研究中, 尤其是在社工职业健康心理的研究中, 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应该超越学科局限相互合作, 才有可能实现对该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第三, 在寻求理论突破的同时, 也要致力于这些研究结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如何改进管理方式, 提供心理支持, 最终实现社工身心健康, 个人和职业的发展等。

摘要:文章回顾了社会工作者职业健康心理研究的主要进展, 归纳了社工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类主要影响因素:替代性创伤、高工作压力和情感性劳动、低社会支持和社会认同。总结了社工职业心理健康的干预手段:社会干预、组织干预和个人干预。提出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对象的细分和文化差异, 实现研究的本土化。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职业健康心理,替代性创伤,工作倦怠

参考文献

[1]、李林凤,  论社会工作者的族群文化敏感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种探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28 - 33.

[2]、Kim,  H.,  & Stoner,  M.  (2008) . Burnou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 social workers:effects of role stress,  job autonomy and social support.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32 (3) ,  5-25.

[3]、Meyer,  D.,  & Ponton,  R.  (2006) . The healthy tree: A metaphorical perspective of counselor well-being.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8 (3) ,  189-201.

[4]、Munson,  C.  (2002) . Handbook of clinical social work supervision: Haworth Social Work Practice Press,  Binghamton,  N.Y.

正确对待职业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10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心理障碍,焦虑,自卑,多疑,抑郁

一、前言

在我们参与的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研究》问卷调查的研究中, 我们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在当前, 高等院校不断扩招, 职业教育出现滑坡, 学苗素质大幅度下降, 招生越来越困难的特殊形式下, 虽然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强了扶持力度, 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所面临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压力, 使我们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一些问题, 产生了一些心理障碍如:焦虑、自卑、多疑、抑郁。通过调查和研究, 我们对这些心理问题采取一些对策, 使我们的教师都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压力和挑战。

二、调查对象方法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锦州市九所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调查人数为四百人,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 集体座谈和个别访问调查法。本次调查我们总共分为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 主要从教师生活方面和心理方面进行研究。其次是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为了避免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做必要的指导。最后根据问卷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三、结果和分析

根据本次抽样调查的分析我们认为, 当前我们中职教师普遍存在的几种心理障碍问题有:焦虑、自卑、多疑, 抑郁等几种情况。如下是我们对这几种心理障碍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们研究焦虑。焦虑是教师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 教师常常因工作任务繁重, 社会期望值太高, 自身条件受限所带来的精神压力而产生焦虑, 或因身体状况欠佳, 体弱多病。子女的就业与再就业很困难, 大龄而未寻到中意的伴侣, 人际关系紧张等事产生焦虑等等。

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 它有利于人们冷静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激发人的斗志, 积极引导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但如果焦虑的时间持续长久, 过度了, 则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往往成为不愉快, 受压抑, 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活动过程, 这就会阻碍人正常的认识活动的进行, 影响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对消极的焦虑心理要想方设法加以控制减轻各种心理压力, 避免焦虑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种心理障碍是自卑。自卑从心理学观点看, 那种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不如他人的惭愧、羞怯、畏缩等消极情感的心理, 就叫做自卑心理。自卑是很多人都有的心理, 只是个人的表现方式程度有所不同罢了, 中职教师的自卑心理主要是源于与大专院校和平级别的中学教师的比较, 对别人评价过高, 对自己否定过多, 对困难估计过大, 自卑心理过强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没有能耐, 缺乏和他人平等的感觉, 不尊重自己, 觉得自己是一个社会的失败者, 从而意志消沉, 无精打采, 无所作为;有时明知自己不能从事某项工作, 却偏偏去干结果把工作搞得更糟从而更加自卑。要想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增强自信心, 消除虚荣心, 以勤补拙, 用顽强的奋斗精神去磨练自己, 表现自己。

第三种心理障碍是多疑。多疑表现为对自己接触的事物常常持过分的怀疑态度。教师是知识分子,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多疑是教师职业中的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怀疑别人不相信自己, 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 怀疑自己上课时把教学内容讲错了, 怀疑领导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等。教师多数都很爱面子, 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首先想着别人怎么评价, 做事总是瞻前顾后, 犹豫不决, 疑心太重。长久下去, 便对什么都怀疑, 有的发展成疑心病神经功能症。消除多疑首先要多参加集体活动, 陶冶情操, 学会看事物光明的一面。

第四种心理障碍是抑郁。抑郁心理状态表现为情绪低沉、心胸狭隘, 把一点小事或得失加以夸大, 表现为郁郁寡欢、愁眉不展, 对一切事物不感兴趣, 食欲不振, 不愿与人交往, 精神萎靡, 倦怠无力, 如果长期发展下去, 会导致抑郁性精神病。教师产生抑郁心理的原因有多种, 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繁重的工作和超负荷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必要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等等。消除抑郁心理首先要端正观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正视过去, 把握现在, 憧憬未来, 心情舒畅, 乐观向上。

四、建议和措施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过程中, 我们认识到职业学校教师乃至与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部分教师本身的素质较差, 他们在各方面压力面前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首先从外部环境入手, 我们的教育领导者和各级主管部门在师德教育活动中, 有必要为我们的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 减少教师心理压力,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教师聘任中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消除教师情感压抑, 关注教师生活, 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 提高教师生活质量。为辛勤工作的教师提供实现自我, 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消除教师的失衡心理, 让教师们体验到被尊重、被关爱、工作有价值, 建立起职业自豪感, 学校还要为教师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鼓励教师不断学习, 钻研业务,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功机会, 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增加教师交流交往的机会, 促进教师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还要从教师的自身入手,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掌握自我调节策略, 保持心理平衡, 不逃避心理问题的存在, 解决心理问题的同时促进自身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会沟通, 学会角色互换, 加强与同事、学生、家人、朋友的沟通, 让身边的人多了解自己, 支持自己, 理解自己。最后是要加强身体锻炼, 健康的身体是心理健康的稳定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0引言

近几年来,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主要问题是对环境变化不适应的比例较大,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缺乏目标和动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等。实践证明,解决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时,必须依据他们心理发展规律,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所以,认真研究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探索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职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1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1.1心理健康的涵义对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解释,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看法,通常心理健康的定义既指心理健康的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结合其他的阐释,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是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主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够适应当前和未来发展,能够愉快而积极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生命活力,能够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1.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国内外的有关研究,结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如下一些规范。

1.2.1智力正常。一般而言,智商在90以上,为正常。智力正常是一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人适应环境、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心理保证,是心理健康首要标准。

1.2.2情绪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据优势。虽然有时也会有消极情绪体验,但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1.2.3意志坚强。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具体表现为:①主动性、独立性强:②决不轻易放弃对既定目标的追求:③在复杂的情况下善于当机立断,迅速有效地执行决定和投入行动;④;能够控制与实现目标不一致的思想情绪和外界诱因,能忍受各种磨难与痛苦。

1.2.4人际关系和谐。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对人尊重、信任、理解、乐于相助;能与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

1.2.5自我意识正确。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做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够定得切合实际。

1.2.6人格完整统一。人格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格具有独立性,即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二是人格完整协调,表现为人格结构的各个要素没有明显缺陷和自相矛盾,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相统一;三是人格积极向上,具有高度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

1.2.7社会适应力良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协调一致。

1.2.8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应具有与同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2高职新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表现

2.1大学生心理问题所谓大学生心理问题是指大学生个体在大学生活、成长和学习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状态,其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2.1.1心理成长问题,指个体整个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良好,本人不觉得痛苦、他人不感到异常、社会功能良好。

2.1.2心理不良状态,又称第三状態或亚健康状态,其持续时间短暂、损害轻微、能自己调整、心理状态改善较快较好。

2.1.3心理障碍问题,指个体在情绪反应和人格系统方面存在某些缺陷,从而导致在与外界接触及交流过程中遇到障碍和麻烦,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但其认识能力还是正常的,意识清楚,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有比较迫切的要求。

2.1.4心理变态或心理疾病问题,指整个人格系统或某个重要的心理机能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变,导致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无法与外界进行正常的接触与交流。其特点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如空白感、忧郁、行为失常、意志减退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损害很大,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需要心理医生的治疗,自己不能调节恢复。

2.2高职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通过对高职新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普查(使用UPI量表),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环境适应问题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尤其是对高职大学新生有重要影响。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消费休闲的变化、语言隔阂等,都会给高职新生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影响。

2.2.2自我适应问题随着心理的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的日渐完善,在大学初始阶段的青年人已经注意到自己的优缺点,并产生了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和强化自我的需求。但是,有的人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没能够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由此产生适应不良。另外。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比较混乱,他们往往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人生观,也即失去自我、失去生命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2.2.3人际关系问题首先,要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新生们往往缺乏必要的成功体验。其次在人格方面,部分大学生人格特质中存在着一些发展不良方面或缺陷,导致不能很好适应学习生活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再次在人际交往方面,易出现交往障碍。

2.2.4性成长问题①性意识的困扰。青年人的性生理已经逐渐发育成熟,与之相伴随的性心理也基本成熟。新生们基本上都受到来自自我性意识的困扰,比如被异性吸引的体验、性幻想、性梦、遇到异性就脸红等,与性冲动相对应的还有对性的自我压抑。这些困扰通常都会带来一股程度的不安和躁动。但是,当这种困扰达到严重程度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②性心理的困惑。伴随性意识觉醒,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获得一些不正确的性知识,或对性有不正当的认识,就会造成心理压力,严重的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面对大学生婚恋自由度的开放,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在各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片面追求性体验,这也带来了众多心理困惑。③性行为异常。在一些特定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会出现性变态行为,并且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着他们的安全感和平静的学习生活。

2.2.5学习目标模糊问题学生们刚从高考的高度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心理上都有一种轻松感。跨八大学之初,学习心态还未能调适过来,大部分新生都没有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目标:即使树立了新的目标,由于角色定位不准,新目标就显得比较模糊,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强,学习兴趣淡化,学习理想缺失。

2.2.6其他伤害性不适应问题①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这些重大丧失有::严重的外伤或疾病、亲人亡故或重病、家庭遭受重大灾害、经济状况严重不佳、丧失重要的机遇等。②早年伤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少数新生在幼年、儿童时期甚至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历程中,曾经历过不幸的事件、境遇,并造成严重的伤害性体验。

3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3.1外界环境因素

3.1.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社会的变化、生活节奏、社会风气、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从主流上我们应首先看到,当今大学生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和经验,性格开朗、独立,富于挑战性,不再为单一的价值观所束缚。当代大学生处在中西文化交汇、多种价值观冲突的年代,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们常感到茫然和疑虑。

3.1.2学校环境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1.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体生活的中心,是个体身心发展受到最早影响的生态因素。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其中,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是最关键的。Erikson指出,如果个体没有得到父母的细心关怀,而遭受忽视、抛弃、敌视,他们长大后可能会不信任别人和周围环境,尤其是不信任自己的能力,并能感受到持续不断的焦虑和脾气变化无常,形成神经官能症的性格结构。

3.2个体因素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主要是个体生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

3.2.1个体生理因素影响新生个体生理因素包括个体遗传因素和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尤其是一个人的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活动特点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众多调查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在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精神发育不全、抽风发作、性情怪僻、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病或异常心理行为表现的人的占相当比例。严重躯体疾病生理机能障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

3.2.2个体心理因素个体的心理因素主要从认知、情绪和个性等方面进行分析。①认知结构缺陷或各认知因素之间关系不协调。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程度使人們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坏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②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弱。情绪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稳定而积极的正性情绪状态,使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而负性情绪状态,则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力涣散、失去控制,身体衰弱、无力。③人格不健全。人格因素又称个性因素,其是心理活动的核心。研究表明,对大学生而言,很多心理问题、精神障碍或问题行为都源自于人格存在缺陷。例如,谨小慎微、优柔寡断、敏感多疑等强迫性人格缺陷,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

总之,上述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的,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因此,在分析和诊断新生心理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治疗。

4加强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4.1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高职新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增强新生的思想素质。

4.2建立相应运行机制,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地运转,就必须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要提高实效性,必须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心理健康教育要有自己的科学方式,主要突出活动,但又不是纯粹的活动,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4.3采取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以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4.3.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新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4.3.2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紧密结合,形成~种协调效应。这不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也是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4.3.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与研究工作。有意识地开展新生心理问题研究,进行归纳、整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现的情况。

4.3.4注重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活动。通过给新生开办讲座,充分利用墙报、广播、报纸、宣传册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和手段,广泛开展知识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4.3.5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新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它心理疾病,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4.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这点对新生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加强院报、院刊和广播电视的建设,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高职院校还要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从而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全面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

浅谈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12篇

一、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职业学校的生源大都是没能考上高中、甚至有的连初中都没有读完的学生, 他们的成绩普遍较差, 有相当一部分在初中就有严重的不良恶习, 如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由于自身的不成熟, 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这些不健康的因素, 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 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 性格偏异, 产生不良结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个性及认识障碍。

这类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神经系统还比较稚嫩, 他们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和实现的愿望, 又感到一种无形的“定位”压抑着。这种“自尊”和“自卑”的交织, 使他们在个性上表现为:失去自我控制, 喜怒无常。另外, 由于原来学习基础差, 而教师、家长对学生又期望过高, 要求过严或者遭到学生的嘲笑、歧视, 教师教学方法错位等, 结果使这些学生不能够或不愿意完成学习任务, 整天无所事事, 上课不注意听讲, 下课不完成作业。

2. 情绪、行为障碍。

由于心理因素, 他们常在无特定原因的情况下表现出孤独、胆小、害怕、退缩、不愿与同学交朋友。在面对客观事实和处理人际关系时, 他们经常表现出焦虑和紧张, 有的对客观事物或自身状况漠不关心, 常有消极言论;或者是当一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 往往暴怒, 如顶撞老师、打架斗殴、破坏公物, 尖叫等。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在教学工作中发现, 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 严重的厌学情绪、早恋、极度沉迷于网络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他们, 以及来自生理、家庭、学校、社会诸要素作用的结果, 使很多青少年现在正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固有的逆反心理。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自尊心、成人感日渐增加, 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服从长辈的意思淡薄;喜欢独立思考, 不愿别人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有些青少年过分强调自我, 对于老师、家长善意的批评、帮助不愿接受, 有意反其道而行之, 他们经常用反抗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种心理如果加以引导, 可以激发青少年求异的思维和创新的火花, 成为一种积极的因素。但由于心理尚未成熟, 思维过程容易表面化和片面化, 自我认识还不全面, 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自我评价容易受情绪波动影响, 因而其成人意识得不到社会的承认, 这一矛盾造成了学生内心的苦恼、孤独。

2. 脆弱、孤独的封闭心理。

从许多家庭的教育看, 存在两个方面的偏差。一方面, 家庭望子成龙心切。尽管在子女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却达不到预想的目标, 于是对子女轻则训斥, 重则打骂, 与孩子形成对立, 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 更忽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有些孩子就会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 不愿与老师、同学谈心里话, 把自己的心理封闭起来。另一方面, 某些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 有求必应, 养成孩子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性格。导致这些孩子独立能力差、毅力不坚强、个性心理脆弱等。

3. 学校、社会因素。

目前, 一些来自社会的不良风气给学生的心理素质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影视、网吧以及外来文化等严重地污染学生的听觉、视觉, 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健全性格的塑造极为不利。而职业学校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 学生毕业后大多数直接就业, 要求动手能力强。过多精力用在理论、实操学习上, 这样就会忽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学生在学校里稍有不顺, 就感到老师不理解、尊重和关心自己, 从而产生抵触心理, 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

三、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 学校应加强学生青春期心理卫生指导, 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

学校管理上, 第一, 增设心理健康课程, 对学生心理进行卫生指导, 形成健康的男女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将其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上, 第一学期就应开设实操课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操作时间, 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基础差而对理论的畏惧和乏味。另外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和各项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第二, 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 使学生能充分展现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 培养他们爱生活、爱集体、爱社会的向上精神。

2. 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

首先在家庭内部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健康的氛围, 孩子就容易受到良好教育的影响。高尔基说过:“爱, 连母鸡都会。”非常重要的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 遵循善良的理性, 过多的溺爱和袒护会导致孩子的任性、胡闹、不听从吩咐, 有时还会表现出不道德行为。要增强孩子的自制能力, 必要时拉孩子一把。孩子总是孩子, 想想我们小时候的淘气相, 可能会使人心平气和地处理孩子的一些麻烦事。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 生活习惯也不同, 自己的经验不能等同于绝对真理。教会孩子宽厚待人, 富有同情心, 凡事不应斤斤计较, 退一步海阔天空, 对朋友要体贴关心, 尊重别人, 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3. 构建和谐社会,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进一步加强综合治理社会环境, 消除不良影响。让学生增加信心, 努力学习专业技能, 同时引导学生走出择业误区, 转变就业观念, 扩大就业渠道,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之,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新的教育过程, 只要大家共同努力, 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会大大提高, 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上一篇:中关村产学研模式下一篇:推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