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技术员范文

2024-06-02

村级技术员范文(精选9篇)

村级技术员 第1篇

1.1 贵州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开展情况

中国政府和德国政府于2005年6月签署了政府间财政合作协议, 2007年7月中国财政部与德国复兴银行签署了财政协议, 之后又签订了项目分立协议, 将贵州省可持续森林经营项目 (以下简称项目) 纳入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南方森林可持续经营整体项目之内, 并将可持续与近自然林业原则纳入中国林业政策与计划制定的探索之中。项目在试点社区林区通过森林经营单位开展可持续森林经营。森林经营单位是以村、村民组或者个体农户为基础进行组织, 将其作为森林经营实施主体, 以近自然林业可持续森林经营为原则, 采用参与式方法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目前, 项目共完成65个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 编制面积达到20000hm2以上, 其中实施面积已达到6500 hm2以上, 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1.2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

经林权制度改革后, 南方集体林区绝大部分集体林地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已经归个人所有, 造成了以家庭为主的分散林业生产现状, 分散林业生产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 经营规模不景气;管理水平不高, 资源利用率低;林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融资困难;产品标准化低, 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1]。不同农户不同的经营兴趣可能会导致相互间协调困难, 特别是如果完全以户为单位, 需要投入更多劳动力管护, 造成管理成本增高。然而, 就分散的家庭经营来说, 成本提高就意味着收益减少, 如果林业生产低于其他产业的利润, 林农就会放弃经营[2]。根据项目实施地的全面走访调查发现, 这些地方之前基本上没有开展有序的森林经营活动, 更没有深入到可持续森林经营层面。

2 试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

2.1 基本信息

包括:森林经营单位名称、森林经营方案有效期、建议的修订年度、编案日期或期间、参与规划人员、方案的审查、森林经营方案批准等基本内容。

2.2 森林经营单位及其森林资源概述

森林经营单位位置、森林经营单位成立时间及组织形式、森林边界及其划分由来、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历史、主要森林功能和森林类型的统计数据一览表、林分状况的简要描述 (立地条件、主要树种和稀有树种及分布, 经营条件, 特殊立地, 受损情况, 面临风险等) 、森林资源调查的概要性结果 (面积、林分类型、发育阶段、密度、蓄积、更新情况、受损情况等) 。

2.3 森林经营的目标

长期经营目标 (生态、经济、社会层面) 、十年规划的主要目标 (所有小班经营目标的归纳汇总) 、计划的营林措施一览表、十年规划期内总费用与收益计划 (收入与支出) , 包括所需的劳动力以及项目提供的补助。

2.4 其他各种计划

森林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森林保护方案、边界划分、标牌和维护、巡护、防火、关于放牧和收集薪材的规定等。

2.5 林分描述、活动规划表与记录

林分描述与规划表, 包含:小班/林分编号和面积、林分描述及调查结果、规划期内的经营目标及生产目标、营林措施相关的指示。

活动记录表/执行情况表, 在所计划的营林操作实施后填写, 包括至少的信息有:实施日期/期间、作业区域、采伐木总株数、采伐的蓄积总量、观察结果。

2.6 专题图纸

位置示意图/总体布局图 (比例尺1:25, 000左右) ;营林规划图 (比例尺1:10, 000) 。

3 经营方案编制的程序和步骤

3.1 实施主体确定

3.1.1 森林资源预调查:

利用贵州省第3次森林资源规划调查成果或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资料对村级森林资源状况进行预评估, 主要评估林地总面积、乔木林面积以及可采取人工干预措施的森林面积, 考察其是否具备实施项目的资源条件。

3.1.2 成立森林经营单位:

县项目办在森林资源预调查的基础之上, 经与村支两委沟通、召开村民大会宣传森林经营理念、召开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森林经营委员会, 森林经营委员会与县项目办签订相关协议后, 确立森林经营方案实施主体。

3.1.3 实施主体:

一般是以村为单位、村民组为单位, 或者是联户经营 (要求集中连片) 为单位编制经营方案。

3.2 森林经营规划

3.2.1 设定长期的经营目标:

告知森林经营单位, 森林经营单位就该长期目标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

3.2.2 小班区划:

草拟地图、小班和林分清单。

3.2.3 小班/细班调查及经营规划:

完整填写外业规划调查表。

3.2.4 其他规划:

森林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森林保护计划。

3.2.5 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及制图:

按照模版编写书面文档, 包括规划结果表, 完善规划图。

4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特点及建议

4.1 实施主体明确

之前, 我们没有或者很少有在南方集体林区编制森林经营单位级别的森林经营方案, 也没有获得足够的经验或信息来评判森林经营方案实施主体不明确对于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影响, 但从县级森林经营方案的实施情况来看, 所有权和经营权错位带来较多的弊端。首先是林权所有者应该是经营权拥有者, 但大部分林权所有者并不知道森林经营方案是什么, 也不知自家林地是否要开展经营活动、开展什么经营活动、什么时候开展、怎么开展、有什么好处或坏处;其次县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在实施主体不明确或者传统惯性思维情况下其实施主体就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 但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在失去林地所有权者支持的情况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在法理上是说不通的, 并且面对整个县的集体林地也无力实施, 也承担不了这样的巨额投入, 因为他们无权获得间伐收益, 或者长期的经营收益。

4.2 外业工作量降低

与传统调查方法相比项目采用的外业调查技术不同之处有以下3个方面:

4.2.1 采用样圆调查技术。

圆形样地与方形样地相比, 不用进行周界测量, 也没有闭合差的要求, 因此样圆调查技术能够节约大量的外业调查时间。

4.2.2 定性因子与定量因子结合。

本项目采用穿越式调查方法, 将样圆调查定量数据与线路观察定性评价结合予以综合评价, 能够定性的则以定性评价代之, 减少了外业调查数据收集的工作量。有经验的调查人员知道, 无论设置多么周全和完善的调查因子, 其数据都不能够完整的反映林分状况, 即完全依赖于数据分析往往会导致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果。

4.2.3 满足于经营需求的数据精度, 而非单纯的追求数据精度的科学性。

对于森林经营措施和实施年度等两项核心问题的确定而言, 技术人员通过穿越式调查, 完全可以通过目测现地确定实施措施和年度, 除了需要做采伐作业设计的林分外多数经营措施类型并不需要设置样地;另外项目规定的以5cm为一个径阶也有利于目测技术的应用。

4.3 文本编写难度降低

(1) 在项目内, 评价一个森林经营方案的优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外业调查数据精度是否能够满足于确定经营措施的需要;b.经营措施类型及规划年度是否合理;c.数据统计是否有误, 文字是否通顺;d.主要内容是否齐全;e.方案编制程序是否符合项目规定。

(2) 与其他的方案文本评审或审查相比, 在本项目内森林经营方案的不同点有:a.本项目内经营方案审查重点是在外业把关, 而不是专家评审会;b.对于文字和表格审查, 主要参考标准是看得懂、能应用;c.不需要在文本撰写优美程度方面有过多的要求, 避免反复修改;d.只要能够满足基本描述和特征描述, 并不需要追求文本篇幅和论述的完整性;e.尽量利用数据库软件的统计结果表格, 不需要技术人员单独测算;f.避免了生长预测以及财务测算等的相对复杂计算;g.本项目森林经营方案编辑的内容必须对森林经营活动有指导意义, 否则可以不必编写。

5 参与式方法的作用

本项目采用了参与式方法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 林主意愿得到了充分尊重, 具体体现在:

5.1 方案编制的前期工作

对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前期工作 (即组织成立森林经营委员会或森林经营单位) 已经积淀了参与式工作基础, 林主或林主代表已经同意对其所有的林分开展森林经营活动。

5.2 外业调查中的交流与沟通

在森林经营方案外业调查过程中, 项目办技术人员和森林经营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外业调查, 其间有3个方面作用:其一是林主或林主代表参与了森林经营措施的确定过程, 其经营权得到了体现和尊重;其二是林主或林主代表有充分的机会与县项目办技术人员做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包括对经营措施的理解、实施方法、对森林经营的认识、对林分经营的意义、预期收益、生态环境的好处等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探讨;其三是县项目办技术人员可以获得林主或林主代表的想法、意愿或者经营难度, 以及其他方面相关建议等。

5.3 实施过程中的培训

在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的过程中, 做到了及时有效的培训, 并且灵活组织施工方式。每一个新开展经营活动的森林经营单位都要对其进行技术培训, 至少做到森林经营委员会主要成员能够基本理解和应用;根据当地劳动力情况和林主意愿, 至少有2种施工方式给予选择, 一是自主实施, 自得的劳务报酬;另一种是在协商好劳务报酬分配的前提下组织专业队进行施工。

5.4 监测与信息反馈

在项目实施之后, 县项目办和监测中心及时进行监测, 做到了实施效果评价与信息反馈。在监测过程中邀请林主代表或者实施人员到场共同探讨和评价实施效果, 实施效果较好的给予赞赏, 发现有问题的提出来现场讨论, 并给出合理化的整改建议;县项目办和监测中心对于一个小班实施总体合格与否给予相对宽松的尺度, 发现问题并不完全意味着不合格, 问题更多的作用是作为现场探讨的例子, 而不必对林农的实施技术过于苛刻, 以免伤害其积极性, 当然恶意破坏的需要请当地林业主管部门出面处理。

参考文献

[1]伍士林, 蔡细平, 谷红兵.分散林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的对策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 (双月刊) , 2006, 26 (1) :76-79

村级技术员 第2篇

村级汇报通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是 村党支部书记,村位于***乡,耕地 亩,总人口 人,户,党员 名,活动场所位于。

一、按照上级十八个一的要求购置:(牌匾、国旗、三务公开栏、锻炼器材、标语、绿色植被、党旗、远教平台、档案橱、图书报刊柜、黑板、喇叭、桌椅、制度、地图、电话、日志、热茶),对活动场所进行(墙面、地面),装修。

二、我村自活动场所提升以来,从之前只有,到现在有,(村务公开后有利于提升工作透明度,让群众信服;有锻炼器材后有利于村民强身健体;有宣传标语后有利于树立村班子为民服务的好形象;悬挂党旗后可以让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职责,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有远教平台后可以为村民提供农技教育服务;村情民情档案入柜上锁保存有利于本村原始资料的积累;装上喇叭后下通知、搞宣传更加方便了;有办公座椅后村干部值班有地方去了;),群众对活动场所提升后反应,党员对活动场所提升后反应,我认为活动场所的提升后对我村有以下几点好处:(办公条件好了,村级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地方了;配套设施完善了,村干部办公更方便了;三务公开班子形象变好了;严格坐班制度村民办事不用出村了)。

三、今年我村村集体收入 元,(是否)达标,(是否)今年的立项村,我村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村级技术员 第3篇

关键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财务,管理

一、我市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现状

我市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在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完善中逐步得到了加强,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负责村级财务的业务指导,乡镇政府负责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村级财务实行“村财村用、乡镇代管”制度,乡镇的农经部门具体负责所辖乡镇范围内村集体财务的记账工作。 根据《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纪发【2006】24号)、《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的意见》(苏办发〔2005〕33号) 等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我市也相继出台有关政策,对村级财务的管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细致的要求。 然而, 村级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村级财务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科目核算混乱;乡镇政府对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村账乡镇代管”流于形式;村级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 缺乏有效的内控制度等等。

二、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管理体制方面:目前,村级财务中的业务指导管理工作在很多地方却归属于县级的农业部门负责。 这样的管理体制使农村财务工作与地方财政部门的整个会计工作管理体系相脱节, 不利于村级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思想意识方面:个别乡镇领导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思想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理财”“重指标轻实效”的片面认识。 而广大的农村村民群众学历层次普遍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集体观念、民主参政管理思想认知度不高,导致村民民主监督管理流于形式。

会计基础方面:大部分财会人员没有经过会计专业知识培训。 报销审批和报销凭证不规范,账款结报不及时。 对财会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和学习村屯会计账薄、科目设置不规范,会计员对账不及时,凭证传递不规范,档案管理不善;有的村会计员调整后,移交档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账册凭证。 村会计员重记账、轻监管,只审凭证、不审开支是否合法, 使违规票据凭证得以入账;财务公开存在欠细欠具体的问题,对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开,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程度可见一斑。

监管体系方面:农村财务监管体系不健全,惩戒力度不够。 乡镇政府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对村级财务的监督执行无法做到位,发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 财政审计部门也几乎缺少对村级集体财务的监管审计工作制度。

三、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村级财务管理关系村民的根本利益, 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保障村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在新的形势和新的条件下,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必须创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监管农村集体资产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要安排专人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监管,并加强对这些监管人员的培训。 同时通过统一招考,招入一些专业对口的高素质大学生,为基层财务管理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从根本上改善经管站人员专业不对口、年龄偏大的现状。 在农村, 村级会计员是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者, 要加强村级会计员的培训工作,每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村级会计员进行业务培训或轮训, 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素质高、会管理的村级会计员队伍,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全方位的内外监控体系,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首先加强村集体财务的监督管理制度的建设,可以因地自宜、从易到难,从健全各项村级财务岗位内部牵制入手,通过设置村财务内部审计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形式搞好村级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其次审计、财政部门要把村级财务监督纳入本部门业务管理工作范围内, 积极开展对村集体经济的经济责任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对村级财务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乱纪行为要加大处理力度。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强化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才能有效遏制农村经济违法行为。 我们要结合农村实际,建立健全财务公开、村民查账、开支审批、集体存款管理、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公开、会计档案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等制度,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加强村集体开立银行账户的监督管理,每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原则上只能在当地银行部门开立一个账户, 所有资金都必须存入开户银行, 不得以个人名义存取村集体资金, 严禁设立账外账、搞小金库和多头存款,严格实行支票管理。 严格按照财政部颁布的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规定的操作流程规范进行账务处理,并定期公开村级财务。

加大财务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提高村民参政意识: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村民的农村财务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通过定期制定“农民普法”任务、组织法学大学生深入农村等途径宣传法律知识,充分提高广大村民对农村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村民的参政意识。

做好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加强信息化建设:各地财政部门、各乡镇财政所通过分散或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 增强他们做好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的能力。 推广实行会计电算化,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村级会计核算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强财务公开的透明度,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寿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12-09-15

村级技术员 第4篇

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按照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现就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

(一)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有效整合各种监督力量,在全县行政村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形成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决策机构、村民委员会为管理执行机构,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

(二)形成监督制约机制。对村干部行使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制约,确保各项监督制度得到落实,实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构建向村级组织延伸,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

(三)保障农民群众权益。进一步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依法监督。进一步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自我完善和发展,调动村民参与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由村民广泛参与、依法监督、职责明确、程序完备、充满活力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中心,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为着眼点,以切实保障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为落脚点,着力提高村级组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三)坚持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积极探索村级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规律,总结完善村级民主监督组织的运作机制,拓展监督工作内容,加强对村干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履职情况等方面的民主监督,不断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确保取得实效。

三、主要内容

建立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在行政村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具体负责实施村级民主监督工作。

(一)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定位

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实行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组织。

(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设置及人员产生

1、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设成员3至5名,其中主任1名,成员2至4名。

2、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一般与村民委员会换届同期进行,任期与村民委员会相同。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下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等小组。

3、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村党组织成员兼任,成员应从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督机构的负责人一般应列为候选对象。成员采取回避制度,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及近姻亲不得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主任除外),村文书、村报账员不得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及其下设机构的人员。

(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任职条件

l、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国家政策法律意识强,且有一定协调议事能力;

2、能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热爱、关心集体公益事业;

3、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4、本村村民,比较熟悉本村情况。

(四)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在村党组织领导下,配合和支持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正确履行职责,引导村民支持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协助做好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2、积极履行监督职责,有权列席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开支的村务会议,对村级各项收支、集体土地征用征收、工程项目招投标等村务公开内容和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定期不定期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情况;

3、联系村民,认真受理村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反映村民对村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4、对应当依法由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决定的有关事项,而村民委员会不组织召集或擅自作出决定的,应及时向村党组织报告,必要时向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反映,督促村民委员会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

5、本村五分之一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未在法定时间内启动罢免程序的,经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同意,可主持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

(五)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管理运行机制

l、村党组织应切实加强对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领导,全力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并为其正确履行职责提供保障。

2、村务监督委员会应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不直接参与具体村务的决策和管理,每半年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接受村民或村民代表监督。

3、当村务监督委员会无法履行监督职能时,有权向乡镇(街道)党委或县有关职能部门反映情况,乡镇(街道)党委和有关部门应及时予以妥善处理。

4、每年由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务监督委员会进行信任度评议。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提出不信任案的,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评议,信任票未达到到会村民代表人数50%的,应自动辞职,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新的成员。

5、加强对村级民主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依法依规开展监督工作的水平。

6、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不脱离生产,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给予适当补贴。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监督组织是完善村级自治组织和机制,加强基层民主监督的有力举措。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办事处)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纪检、组织、民政、农业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不断把村级民主监督工作引向深入。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强宣传报道,扩大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社会影响,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为推进村级民主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全面推行,确保实效。根据全市工作进展情况,我县要

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在总结昆铜乡试点工作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乡镇、行政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注重实效。力争到4月底,所有行政村建立村级民主监督组织,并逐步规范村级民主监督组织的运行,努力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村级技术员 第5篇

关键词:防雷,必要性,危害,措施

经过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的几年努力, 我县广大的农村都实现了与城市有线电视联网, 今年还实现了数字电视整体平移, 农村群众同城市居民一样能看上了近百套清晰的数字电视节目和地方新闻台。但许多农村都在海拨很高的高山上, 一年中雷击次数很多, 尤其是在我县东部农村, 大多村子都在1000米以上, 人口分散, 小村子又很僻远, 这些地方的有线电视网络电缆线路往往比较长, 更容易造成雷击事故。这些村子的网络一旦被雷击损坏, 由于路途遥远很难得到快速及时修复, 其可靠性显得更为重要。从以往的维护经验看大部份严重故障都是雷击造成的, 要保证“村村通, 长期通”, 优质地服务好广大农村电视用户, 就首先要做好农村小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工作。雷电对人类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由于有线电视系统设施的特殊性, 使其受雷害的程度相对更大, 因此如何采取有利的防雷措施,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 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损害

应不大于10d B, 我们规划中要求在光站输入端的各支路的上行路由增益差要不大于6d B;在放大器的输入口, 各支路的上行路由增益差不大于4d B。所以, 上行链路的调试, 就是去达到“上行路由增益差”各分段指标, 要求整个网络中的各条支路

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损害主要分2种情况。一是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村级前端也就是光节点和线路中有源设备的损害, 这类损害击坏的有设备电源、设备中的模块器件等;二是闪电对有线传输网络中的无源器件的损害, 这类损害击坏的主要是传输网络中的分支分配器甚至是线缆。经过几年的有线电视网络维护工作积累经验, 多次观察处理有线电视网络雷击现场, 发现受损部位主要为以下几处:

(1) 村级前端光节点中的光接收机, 有的仅仅是烧断保险丝, 有的打坏电源盒, 严重的连光模块和功率放大器模块都损毁。雷击故障中光接收机损坏是占很大比例的;

(2) 线路放大器被击毁。大多数是放大器中的变压器损坏, 也有部分是模块损坏甚至报废;

(3) 传输网络中的分支、分配器、电缆损坏, 主要现象是分支分配器中的端口电路板铜箔熔化, 耦合变压器线圈烧断, 严重的部分电缆熔化烧毁,

上行信号的电平, 在其相应的汇集点趋向一致, 最终的目的是尽量使到达CMTS输入端口的各路信号的电平, 接近或等于60d BμV (确保上行路由增益差指标不大于10d B) 。图3是上行链路方框图。 (图中单位全部是d BμV)

上行链路调试只是根据设计图纸要求, 调整各级之间的功率增益量。对于上图中6个关键点的电平, 应该在设计时精心计算予以确保, 所谓调试只是简单这类故障是比较严重的一类, 一般都伴随前面两种损坏, 出现的概率相对小一些;

(4) 用户终端盒及接收设备损坏。

2 受雷击的原因

通过分析, 认为引入有线电视系统中的雷电流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 一方面来自供电局的220V电源, 前面讲的前端中的光接收机、放大器的电源部分损坏, 雷击一般是从220V电源线路进入造成的。这里的雷电可能是直接击中电源线路的直击雷, 也可能是电源线路的感应雷。

(2) 第二方面雷击来自有线电视网络本身, 因为电视传输电缆中有大量的导电性能很好的铜铝等导体材料, 而且覆盖面积又大, 所以很容易招致直接雷击和感应雷的袭击。直击雷好理解, 就是雷电直接击中有线电视电缆导致事故, 这里就不多做说明, 而感应雷却有好几种不同情况:

(1) 避雷针。避雷针是接闪器。由于其尖端处曲率半径很小, 在雷云逼

设置电平而已。

经过4年的努力, 我们顺利完成了40多万户的双向HFC网络改造任务, 目前我们已开通了100多套的电视节目 (包括模拟、标清数字、高清数字) 、VOD高、标清点播、宽带上网等多功能业务, 达到了网改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伟斌, 双向HFC网的建设和改造实践, ICTC'2000国际有线电视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杭州, 2000.11

(温州市广播电视网络中心, 浙江温州325000)

近时, 其尖端电荷集中使周围电场畸变, 形成电离区。当它与云中的异号电荷汇合时, 首先接闪的就是避雷针, 并形成很强的闪电电流, (一般可达1×104A) , 经引下线入地。同时, 闪电电流在四周产生很强的脉冲电磁场, 对其附近的设备外壳及电缆外导体产生旁侧闪击, 使它们感应上很高的电压, 从而导致上述第一种损害发生。

(2) 有线电视系统中架空干线电缆, 除了易遭直击雷外, 还有闪电对其袭击而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波, 它的概率比直击雷大得多。尤其平房建筑区, 是这种雷击事故的多发地带。

当雷云到来时, 靠近的电缆外导体由于静电感应而积聚起大量的与雷云下端电荷异号的电荷、雷云放电时, 云下端的电荷消失。这时, 电缆外导体上感应的电荷就可以自由移动, 它与地面物之间的电场就可以产生对地面很高的电压, 并沿电缆外导体向两端传播。由此形成的感应雷过电压波与电缆线架空高度成正比, 与落雷点到电缆线的最短距离成反比。

另一种感应电压来自雷电放电时强大的放电电流 (上万安甚至百万安) 脉冲产生的强电磁脉冲使电缆导体感应出很高的感应电压;

上面的过电压波沿着电缆外导体传送, 如果没有很好的泄放回路, 当传到干线放大器、分支、分配器, 或传到用户终端时, 足以损坏它们。

(3) 第三方面的雷击损坏来自用户家中的用电器受雷击损坏通过-5线向有线电视网络放电。

3 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要点及措施

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的防雷与其他系统工程的防雷的方法和原理是一样的, 就是要做好“挡”和“疏”, “挡”就是把能隔离的设备尽量与室外的网络隔离尽最大限度降低雷击电压, 这种措施主要针对前端的机器设备。“疏”就是象大禹治水一样, 建立更多更容易的通道让雷电电流不流经我们的设备很快很容易地流入大地入土为安。这个措施主要针对室外网络等设施。

(1) 在有线电视村级前端电源线加入保护电路。通过前面的分析有近百分之四十的雷击是造成有源设备的电源损坏。而这种雷击的主要来源是来自220V交流电源, 而不管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供电线路我们是无法采取什么有效措施的。所以这里我们就采用前面讲的“挡”的措施, 在电源进入处安装保护电路, 尽量减少来自供电网的雷击电压进入机房来击毁有线电视系统设备。我们采用的是深圳的盾牌防雷箱, 有三相和单相两个系列, 因为我们的前端设备都是单相电源供电, 所以选用单相的就可以了.其内部在相线和零线之间安装有德国进口的限压模块, 使加到设备的电压不超过其限定的安全电压.在零线和接地座之间装有同样是德国进口的放电模块, 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来自电源线的雷电通过自身泄放入地, 保护设备安全.这里关键是要把避雷器的接地座用16平方以上的铜多股导线与避雷地相连.有条件的还要在避雷器后加一个1比1的隔离变压器, 这样不但避雷效果更好, 还可以防止因设备漏电使设备外壳及网络带电的安全事故。

(2) 在架设前端的地方要安装避雷针, 因为避雷针是引雷入地的, 依靠这一作用可避免前端受直击雷的损坏, 避雷针的高度要达到能有效笼罩保护前端, 并要达到能抗击八级以上大风的机械强度。前端、避雷针与底座及部件连接均应焊接, 并在焊接后的部位涂防腐漆, 然后可靠接地, 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为减小引下线电感及电阻, 引下线不应少于2根, 并尽量采用截面积和表面积较大的导体。

(3) 村级前端的所有设备外壳要用粗铜线连接在一起, 使它们之间完全等电位, 然后再接地, 这样当有雷击产生强的感应磁场时, 所有设备感应到的电压都会一样, 不会造成两两设备之间放电损坏设备。这样做还可以防止万一有什么设备电源漏电而损坏其他设备的情况发生。

(4) 有线电视系统中架空干线电缆的防雷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干线放大器, 应首选内部带有防雷保护的。当干线电缆遭受雷击时, 其外导体带有高电位, 较长的架空电缆金属外导体易感应雷过电压波, 故应将它们的外导体接地, 达到拦截沿电缆传播的过电压波并泄放入地的目的。因此, 架空电缆线路在分支杆、安装干线放大器的电杆以及矿野线路, 每隔5~10根电杆处应装设防雷接地线。

架空电缆直接引入建筑时, 在入户处加装避雷器, 并同样作接地处理。尤其当有线电视架空电缆与架空电力线共杆时, 这个措施更为重要。它不仅可减轻雷电的危害, 也能消除电网对有线电视造成的强干扰危害, 这点对于现在的数字电视来说更为重要。

(5) 在用户分配网中, 使用杭丽产的双隔离分支分配器, 将用户家中的设备与有线网络用高压电容隔离开来, 有效地防止网络和用户家中设备在雷击时牵连损坏。

此外, 不宜直接在两建筑屋顶铺设电缆, 应将电缆沿墙降低高度再架到另一建筑。

以上措施是有线电视施工过程中都应注意的, 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了防护, 才能将雷电尽量地挡在设备之外及早地泄放入地, 保护网络设备, 效果才能显著。

参考文献

村级债务化解浅析 第6篇

湖北麻城市农村经营经济管理局赵其艳

农村税费改革后, 村级债务已成为影响农村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十分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笔者认为:

第一, 村级债务难点。虽然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已开展多年,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目前化债资金来源更加馈乏, 在充分利用相应手段和办法的基础上, 如果要在村级债务化解上有突破性进展已是举步为艰。其主要难点为:一是村级资金来源相对狭窄, 村集体经济薄弱, 大部村仅靠财政每年拨给转移支付来维持村级政权的运转, 且无其他收入来源渠道。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后, 中央、省委严禁清收农民历年欠款, 村级债权不能清收, 导致部分债务难以偿还。三是市、乡两级财政只能保工资, 保吃饭, 不能保证化解村级债务。四是地区“普九”债务大, 难化解, 村级用于“普九”建校形成的负债额大, 占总债务比重也较大。五是税费改革前由村干部借款垫交税费等原因, 由于村干部向个人借款数额大, 占总债务额比重较大, 部分乡镇原村干部借款完成上交, 多次向村要债, 村里无力偿还, 导致多次到市上访未解决。六是部分乡镇旧债未化, 又添新债。近年来公益事业、乡村道路、村部建设发展较快, 由于国家给专项工程的资金存在缺口, 村级不得不举债填补。

浅谈村级财务公开 第7篇

近几年, 农村各地逐步推行财务公开制度, 定期向群众公开财务活动情况, 密切了干群关系, 加强了基层班子的廉政建设, 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村级资金具有村民共有的特点。因此, 在村级财务管理的工作中, 村民应当具有收支和财务状况的知情权。同时, 村级资金也具有社会公共属性,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 应当对其履行好监管责任。作为群众监督的重要渠道, 村级财务公开涉及到广大村民以及政府职能部门, 根据农业部、监察部1997年发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 以及地方各级部门出台的对应措施, 可按规定实施财务公开, 不过, 村级财务公开在一些地方的开展比较困难, 往往会产生反复的情况, 引发大家的关注。本文将对该问题给出一些思考。

一、村级财务公开的意义

所谓村级财务公开, 作为检验村财务管理质量的标准, 对村财务监督、民主理财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作用在于使村民了解并掌握村资金的运转状况, 共同参与村级财务管理, 加强对村民切身利益的维护, 积极提升村民参政, 议政的热情, 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总之, 财务公开对于村财管理的完善, 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具有关键的作用和显著的意义。

二、村级财务公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村级财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中,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村务和财务公开制度的充分认识, 使得公开往往成为形式。对于上级部门领导而言, 通常会忽略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工作的重视程度, 尤其是县、乡镇党委、政府等单位, 尚未将本工作提升为农村工作的关键任务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其次, 在村级领导干部的意识中, 对财务公开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二, 监督措施缺位, 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集休经济组织民主理财小组以及乡镇政府未能行使各自的监督权利和职责, 导致公开缺乏可信度。第三, 对于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各项制度, 尚未完全构建和完善, 在民主管理工作中, 欠缺规范, 导致财务公开往往无法根据规定的程序进行。第四, 相关部门往往不给予积极配合, 导致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和全面的实施, 并长期坚持。

三、完善村级财务公开的思路

1、构建全村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机制。

乡镇领导必须将村财务公开工作作为村级干部廉政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来加强, 将其纳入关键的议事日程中, 构建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制度, 有关部门应当对村财务公开工作进行支持和引导。同时, 要努力提升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素质, 完善对村级干部、村财务监督小组成员以及村民代表的培训效果, 加强其思想政治和相关工作的能力, 提升其民主法律意识, 引导农民广泛参政、议政,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而维护农村安定, 贡献和谐社会建设。

2、提升和加强规范村级财务公开制。

首先需要加强村财务公开制度的完善, 加强对村级财务预决算、财务公开以及现金管理、开支审批等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加强村财务监督小组财务审核机制构建, 完善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 狠抓民主理财制度, 积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提升村级财务管理监督约束效力, 提升以审计为核心的业务监督, 推广民主评议村干部工作制。

3、充分发动群众, 加强对实际问

题的解决。将民主理财、财务公开, 列入农村工作的议事日程, 常抓不懈。一要通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 选举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变事后被动监督为事前主动监督。二要广泛听取群众对财务公开的反映意见, 对查询或批评意见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三要把财务公开的执行情况纳入村领导班子考核范围, 明确每个班子成员在财务公开中的具体职责, 制订明确的考核奖惩办法。四要认真抓好存在问题的查处工作, 扭转过去只公开不查处的倾向。对于财务公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 一抓到底, 不留尾巴, 让群众放心满意。

4、严格村财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

对于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 必须在县级主管部门的统一管理下, 通过内容详实、操作性强的形式给予公开示范。对于村民关注的焦点、热点, 例如村财计划, 各项收支、干部报酬、债权债务、基建项目等内容, 应当如实公开。就公开的形式而言, 大多是公开栏的形式进行, 公开栏的设置应当注意到交通的方便性, 便于群众观阅。对于规模较大的村和多个自然村的村, 应当实施多点公开, 在固定形式公开的同时, 采取其他灵活多样的公开办法, 例如村财情况通报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就规范公开的程序而言, 在公开前, 村委会需要针对村的各自情况, 结合有关要求, 给出具体方案的公开, 通过村财监督小组的内容审查, 给予正式公布, 获取群众的质询, 对集中的问题给予整改, 并进一步公开。

参考文献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 第8篇

1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 完善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任何财务管理行为的实施都需要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 而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原本就比较落后, 出现城乡差距较大的问题。加之我国农村人口众多, 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一种切实可行又深入人心的财务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其不仅能够帮助广大的农民朋友发家致富, 还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村级财务管理有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最近几年,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居民上访的现象, 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混乱使得很多村级干部走向贪污、受贿的犯罪道路, 将农民辛苦赚的血汗钱据为己有, 这无疑会引起群众的不满, 只有完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这样的现象。与此同时, 村级财务很少采取公开、公示措施, 即便是公示了也不一定有村民会看, 这就使得经费的花销得不到村民的认可, 自然会引起民事纠纷和一些动乱现象。因此, 完善村级的财务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2 分析我国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

村级财务管理部门主要由会计处理日常事务, 但是, 由于我国农村会计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都比较低, 不能规范地进行财务管理等相关的操作。这使得会计账目的记录和科目的设置都不符合我国财务管理规范, 导致出现了经济问题也很难找出原因, 不仅使一些贪官有机可乘, 还严重地影响整个村级的经济建设。农村的会计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培训, 对一些明细账的记录不很清楚, 可移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出现混乱, 甚至公有资产和个人资产界限不清, 出现很多个人占用集体经济的现象, 出现问题也只能采取调节、赔偿等措施, 并不能服众, 严重影响农村的稳定发展[2]。

2.2 财务管理混乱

我国村级的财务管理非常混乱, 首先表现在一些村民的个人财产被无常征用, 例如修路占用了个人的耕种田, 兴建工厂占用了居民的房屋。占用之前承诺取得经济效益后双倍赔偿等, 但最后由于各种原因无力偿还居民的赔偿款, 引发群众的极大不满。其次, 一些村级领导干部不能够深入体察民情, 很多项目的建设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负担和影响, 例如工厂在村民居住地附近, 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还污染周围的环境。村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不能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导致财务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 很多违规账目被会计编造出来。最后, 就是村级的财政支出缺乏预算, 不能够科学、准确地估算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 造成流动资金不足, 项目无法启动的尴尬现象。而财政监督也形同虚设, 根本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2.3 村帐乡代管流于形式

村帐乡代管是我国多数农村采取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 由于一个乡镇可能包括很多村子, 而村子中缺乏能够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的人才, 因此, 很多村子的财务都交由乡级人员来管理。但是, 这种制度却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 一些乡镇的管理人员不能对工作认真负责, 甚至对每个村子的财务状况没有了解导致支出和入账严重不符。与此同时, 乡镇的经济条件也是有限的, 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也比较少, 很多日常的事务不能及时有效地办理, 导致农村经济建设步伐滞后。而且, 经济管理费用的取得渠道也很少公开, 一些借贷账务的费用不能够维持农村的正常开销, 加之财务人员更换频繁, 更影响了当地村民取得经济效益的机会。

3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3.1 规范农村财务管理

任何制度都需要予以规范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成效, 对于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制度更是如此。首先, 通过制度的统一来促进规范建设。我国已经颁布了有关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 其中对于财务的预算以及资金的支出等情况都做了明确的说明和规范, 应当以此来对村级干部进行约束。其次就是票据的统一。要求会计使用全国统一的财政票据, 对于没有票据凭证的支出不予认可, 这样能够有效地防止一些官员以权谋私。再次就是审核制度的规范。最好在我国各个农村都设立专门的、严格的审核监督机构, 对财务部门的运作和资金的收入支出做监督审查。同时通过推行全责制度来规范财务从业人员的行为, 确保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的公正、公平、公开, 让所有的村民都明白村政府的工作性质。这样即使是在资金运转出现状况的时候也能够得到村民的支持, 这也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3]。

3.2 提升财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我国农村的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因此, 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 鼓励一些综合型的管理人才到农村去发挥自己的潜力, 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做出贡献。首先, 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 以及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同时, 村政府也可以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 通过开展知识讲座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其次, 就是将一些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实际技术技能的人员去除, 引进一些具有创新思想和远大理想的优秀年轻人, 并通过选拔找出最适合的人选, 严格按照从业资格证的等级聘用人员。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可以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到村级的财务管理当中, 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减轻村镇财务管理的负担, 还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为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帮助。

3.3 坚持民主理财制度的实行

要想切实地搞好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 就应当把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民主理财制度能够将农村的财务细节告知群众, 通过群众的监督搞好官民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其他活动的开展。民主理财还能够约束村级干部的行为作风, 需要强调的是一些财务状况的公布要实事求是, 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村民心里有数, 把我党对人民的态度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与此同时, 乡镇会计管理站的功能不容忽视, 可以通过会计委派制度签署相应的财务管理合同, 促进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实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我国的农村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非常大, 而较大的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只有切实地做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构建和谐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长禄, 王丽红.浅谈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J].科技资讯, 2011 (5) :353-455.

[2]张会娟.浅谈如何加强村级财务管理[J].决策与信息, 2012 (3) :112-234.

完善程序才能保护村级民主 第9篇

现行《村委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并未对贿选行为作出明确界定, 这导致村级选举出现了大量“贿选”纠纷, 也使许多贿选行为难以得到追究。而通知明确要求, 禁止候选人或候选人指使的人私下拉票, 防止出现为当选进行个人捐助村内公益事业“财物比拼加码”的现象等。这些禁止性要求, 对于防范贿选现象有很强的针对性。

以“捐选”现象为例, 尽管在不少乡村, 一些富人以捐助公益的方式参选已普遍存在, 但其合法性一直面临着巨大争议, 有人认为这是表达“从政”愿望的一种合理方式, 也有人质疑这是“变相的公开贿选”, 村级选举中也的确出现了“谁捐多谁当选”的“斗富式竞选”。通知的有关要求, 实际上划出了一条相对平衡和合理的底线, 在一定程度上既能保护参选人的捐助积极性, 同时又能防止以“捐助”之名行“买票”之实。

针对投票这一至关重要的选举环节, 通知也明确了一系列细节的规范, 包括全面设立秘密写票处, 普遍实行秘密写票制度, 严格规范委托投票, 限定选民接受委托投票的人次, 严格控制流动票箱的使用等。事实上, 流动票箱、委托投票曾是保证农村高参选率的重要手段, 但缺乏必要约束的随意运用, 却造成了“人情投票”、“作弊投票”等不良现象。通知的严格规范, 对于保障村民的投票自主权, 以及真实表达其投票意向, 可谓有的放矢。

由此说明, 农村基层民主要摆脱贿选等种种困境, 离不开选举程序的规范, 也离不开技术细节的完善, 只有通过程序性、细节性、技术性的制度改进, 才能阻挡各种选举的“危险”和“偏差”, 从程序正义达致选举公正。就此而言, 两办通知的实施效应值得期待。

按照这样的逻辑出发, 基于中国农村政治生态的复杂性, 一些细节性问题有待在未来实践中进一步考量。比如, 禁止私下拉票后, 如何保证村民选举的竞争性、公开性, 如何以更加开放、务实的思维, 进一步改堵为疏, 设计出公开、有序的拉票竞争机制, 划清“合法拉票”与“违法贿选”之间的界限等;还有, 对委托投票的严格限制后, 在大批农民工外出就业的现实语境下, 如何才能鼓励这一群体积极参选, 同时又保证其低成本地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有消息表明, 1998年出台、实施已有10年之久的《村委会组织法》, 已正式列入2008年的修法议程。细化民主选举程序、完善民主权利救济渠道、全面激活村级民主权利体系, 以及建立对村委会权力的刚性监督机制等等, 理应是修法的重点议题。

尤为重要的是, 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层面的制度改进以及具体执行, 都应当以尊重村民自治为基本出发点, 应当是规范竞选而不是限制竞选, 因此我们应当保护民主而不是管束民主, 要避免越俎代庖, 让“行政性”遮蔽了“自治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村级技术员】相关文章:

村级资源06-27

村级会计07-22

村级干部05-17

村级档案建设05-23

村级后备干部06-27

村级党课材料05-15

村级规划方案07-26

村级财务制度08-06

村级民主监督05-15

村级组织设置论文07-18

上一篇:自动化焊接下一篇:二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