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不平衡范文

2024-08-22

供求不平衡范文(精选6篇)

供求不平衡 第1篇

进入新世纪后, 信息作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要资源的地位越来越凸显。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对信息的重视度也日益提高。信息这一概念被广泛的应用, 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研究信息、描述信息。从而也致使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定义。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 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参加者的市场知识, 与经济环境中的时间状态 (主客观不确定性) 之间概率性建构的知识差。

可见, 从发送和接收的角度来看, 信息有三层含义: (1) 自在信息, 这是发送方输送出的客观存在的信息, 不以接收方是否接收为转移; (2) 积存信息, 这是接收方根据特定的目的, 辨别选择自在信息的能力; (3) 自为信息, 这是接收方根据自身辨析能力最终获取的信息。

因此, 信息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根据特定的目的和自身的辨别能力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资源的认识。正是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及主观的目的性, 使得经济主体不可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资源进行全面完全的认识。加之, 信息的时效性、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不完全性成为信息的一大特性。即经济主体获得的信息与客观存在之间存在着缺失。信息的缺失不仅存在于同一经济主体, 对不同经济主体而言缺失更为明显, 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经济主体间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的缺失会导致经济主体做出不同的判断决策, 导致各种的经济行为的发生, 最终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产生相应的影响。

二、我国农民工用工市场信息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农民工的信息缺失。

对农民工而言, 获取企业用工信息的渠道有人才市场、老乡朋友介绍、劳务中介、网络等。其中以老乡朋友介绍和劳务中介为主, 而老乡朋友介绍会导致民工信息获取量不足, 可选择范围狭小。劳务中介虽然有一定可选性, 但一方面由于劳务中介不规范, 质量参差不齐, 造成很多虚假信息的传递, 导致部分民工遭受一定的损失, 致使这种信息途径受到一部分民工的排斥, 转而更多选择老乡朋友介绍;另一方面由于劳务中介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致使民工找工作的成本增加, 如果新工作的工资福利不够理想的话, 往往民工在还没有真正接触企业前就会选择放弃, 从而阻塞了民工与企业面对面获取一手资料的信息途径。人才市场和网络对用工者的技能要求比前两者都明显要高, 这样也使得很多年轻、经验缺乏的民工只能望而却步。正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 导致农民工无法获得真实的用工信息, 无法进行合理的判断选择, 致使一部分地区会出现农民工“就业难”, 给当地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二) 信息的时效性导致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出现“用工荒”。

对企业而言, 招募员工的途径并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问题是招募人员能否符合企业的用工需要。但实际上, 由于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 信息渠道的不畅通, 导致一方面企业对员工的数量、工作能力方面的需求无法在第一时间让应聘者获知;另一方面应聘者, 尤其是那些符合企业需求的应聘者的需求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让企业获知。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全球蔓延, 我国许多企业开始思考并着手从粗放型的加工制造向技术型升级换代转变, 企业对员工技能、协作程度、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企业的发展需求, 尤其是对员工的要求却不能迅速的被求职者所获悉, 更多求职者也因自身能力和经验的欠缺不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企业在用工岗位上的不足, 使得很多企业不能招到适合的员工, 不得不放弃一部分订单。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时期, 城镇化水平从2005年42.99%提高到2009年的46.59%, 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城镇化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城镇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们发现目前的生活成本明显大于五年、十年前的生活成本, 一些农民工尤其是年轻的农民工的兴趣、爱好、追求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生巨大的改变。而企业既不能及时更新这些信息, 也不愿进行一定的变革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改变企业的招聘条件。从而使得一部分企业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 出现了“用工荒”的尴尬局面。

(三) 市场信息成本影响劳动力市场主体的主观判断。

在市场经济中, 对于信息商品的卖者而言, 他更多地愿意以信息商品的成本 (费用) 定价, 而对于信息商品的买者而言, 他更愿意以信息商品的效用 (效用价值) 定价。换而言之, 对于信息商品的买者而言, 信息价格与信息成本是实际相关的, 信息成本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从而信息价格也随之下降。具体到劳动力市场, 对农民工而言, 他们所支付的找工作的成本取决于所找工作的长期性和待遇的持久性。由于工作的长期性和待遇的持久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对于农民工而言, 他们不愿意花费太多的信息成本。这样也导致其往往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总是处在频繁的失业、就业状态。

相应的, 对企业而言, 他们也更看重员工工作的持久性, 但由于企业对应职者能力信息了解的缺乏, 企业在最初招聘员工时开出的工资和福利条件不可能十分优越, 即企业也不愿意支付过高的信息成本。这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通过简单的面试, 无法真正而全面的了解求职者的能力, 如果求职者道德缺失, 伪造虚假信息, 那么对企业而言就存在着风险, 为了把风险可能降到最低, 企业只可能开出最低的工资福利待遇,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考核后才逐步提高待遇以留住一些有特殊技能、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信息缺失产生的后果

(一) 道德风险加大, 逆向选择出现。

由于企业与民工之间的信息缺失, 部分民工为获得工作而伪造个人信息, 使得道德风险增加, 企业与民工之间的信任度减弱, 企业不希望招募到无法胜任企业岗位需求的员工, 因此通过增加工资福利来招募员工对企业而言风险成本过大, 有一定技能的民工又不会选择工资福利过低、保障性制度不完善的企业。过低的工资福利成为企业无法招募满意员工的最大门槛。工资福利是民工选择企业的先决条件, 一旦工资福利不符合民工的要求, 民工不会去考虑在企业的长远发展, 首先就否决了对企业的选择。较低的工资福利就只能招募缺乏技能经验的民工, 从而会使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被挤出市场, 企业发展招聘不到技能经验丰富的员工, 新招募的员工又需要技能培训, 加大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更不可能提高招聘者的工资福利, 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二) 信息成本加大, 资源利用不均衡, 社会整体福利受损。

由于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低, 技能知识缺乏及未来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使得很多的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差, 这样就加大了他们寻找工作的成本。同时, 由于不注重信息的积累和利用, 更多的农民工在对企业的选择时, 只考虑工资, 而不考虑自身的综合发展, 即不看重在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只注重眼前利益, 其结果就是在频繁跳糟的状态下, 自身能力却未得到提高, 只能长期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工种。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 往往就成为失业的主力, 造成了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对社会整体福利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此外, 由于区域间工资水平的差异, 加之农民工的流动性强, 信息辨析能力差, 工资的离散也会导致农民工单纯的从低工资区域向高工资区域流动, 使得一方面相对较高工资区域的就业压力增大, 社会安定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则出现低工资区域用工的短缺。导致农民工供求区域不均衡, 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对社会整体福利而言也是极为不利的。

四、对策及建议

(一) 通过构建员工信用评价体系, 建立良好的用工信息网络系统。

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强、数量多, 从企业成本考虑, 企业往往对于农民工的管理、考核投入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鼓励”了一些技术型人才的流失。所以企业可以利用强大的电子信息网络, 对农民工的表现定期进行考核、评价, 将资料上传到网络系统, 任何一家企业要想了解某个员工的工作经历和技能情况就可以进行查找、核对。而这个系统也可以防止有些企业在员工离开后刻意抹杀其在企业中的良好表现, 为农民工后选择的企业提供较为真实的用工信息。

(二) 规范中介服务, 发挥中介的市场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 职业中介、人力资源市场应该是企业与用工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中介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行业的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完善, 既不能有效的传递真实信息, 却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和用工者的信息成本。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进行适当引导, 鼓励一部分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中介与企业订立规范的委托招工协议, 明确各自职责权益, 提供个性化服务, 深入了解某行业企业、甚至是某企业的用工需要, 对应聘者进行初步考核, 为企业招募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员工。同时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中介还可以把自身所接触、掌握的农民工的求职需求反馈给企业, 既可增加自身收益, 也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求职者的信息, 及时了解求职者的需求变化, 增加企业的灵活机动能力。

(三) 企业要主动走出去, 与政府、行业协会、中职类学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随着区域性竞争的日益激烈, 区域的聚集效应, 往往使得个别优秀企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大幅下降。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有效, 企业的招工信息可以减少中间环节, 直接传递给农民工输出大省的政府相关部门或职业中介。企业不再是等着农民工上门, 而是主动去请农民工, 从而可以避免被动的“用工荒”, 也可以挑选到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企业与企业之间、与当地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也要密切, 发挥行业协会、区域组织的作用, 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区域就业环境,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企业也可以更好的利用当地的学院优势, 双方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 既可定向委培一些企业专需的人才, 也可以让企业新招募的员工接受学院相对较为系统、满足企业需求的培训, 由学院替企业进行筛选, 既避免了道德风险的产生, 又减少了企业的部分信息成本。

五、结语

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个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有着长远的意义, 我们既不能忽视农民工就业诉求, 也不能忽略企业的发展需要, 相关部门、经济组织应该创造更为有利的就业环境, 让企业与员工有更多更有效的交流、了解, 更好的发挥农民工这个团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文章着力分析企业、农民工在用工、就业方面信息缺乏的原因,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 探讨导致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就业难”、“用工难”矛盾现象出现的原因,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信息缺失,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平衡

参考文献

[1].乌家培, 谢康, 王明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陈宪.农民工就业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9, 18:30~32

[3].王亚静.当前形势下农民工就业及收入特征分析——以德阳市中江县为例[J].西南金融, 2009, 11:24~25

[4].王光岩.劣币驱良币:由“民工荒”会不会到“大学生荒”[J].辽宁经济, 2007, 2:99

论供求平衡与经济发展 第2篇

一、需求曲线的建立及其经济意义

有效的需求是由货币支付能力和商品供给量两方面决定的。有效商品需求是以消费者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消费者价格是指货币支付能力和商品供给量所决定的, 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不同的需求状况总是通过不同的消费者价格对不同的商品供给量所作出的反映表现出来的。当货币支付能力一定时, 消费者价格与该种商品的供给量呈反方向变动, 两者之间的这种反比例关系就构成了需求函数,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供求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需求曲线, 从性质上看, 是从消费者角度所反映的供求关系——消费者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在生产和消费之间, 不仅生产决定着消费——供给是消费的前提之一, 而且消费也制约着生产——消费受到货币支付能力的限制, 如果供给增加而价格不下降至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最高界限, 增加的部分就卖不出去;如果降低价格, 则必须同时降低成本, 否则, 既定的利润目标不能实现, 又会影响到未来的生产和消费。因此, 需求曲线说明了生产和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是互为前提的, 发展经济的根本途径只能是依靠科技, 不断降低成本, 提高消费购买力, 实现供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二、供给曲线的建立及其经济意义

不同的供给总是通过不同的生产者价格对不同的需求量所作出的反映表现出来的。在生产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 生产者价格取决于满足一定需求量所对应的边际成本。但生产者价格并不直接等同于边际成本。前者所体现的是与一定需求量相联系的价格属性, 后者所体现的则是与一定产量相联系的成本属性。虽然价格与成本具有密切联系, 但所反映的经济关系存在着本质区别。据此, 可得到供给曲线如图1。

图1 中, 边际成本线先于平均变动成本线的最低点相交于D点, D点为停止营业点;与平均成本线相交于F点, F点为保本点;与边际收益线相交于G点, G点为最大利润点。D点以上的边际成本线构成供给曲线。为什么边际成本线在D点以下部分不能构成供给曲线?因为在D点以下, 生产者所能接受的最低价格连变动成本也不能全部补偿, 贡献毛益是负数;而在D点以上, 才可获得贡献毛益。在F点以上才可获利。从现代管理会计理论看, 贡献毛益为负数时必须停止生产。供给曲线表明:生产者价格随需求量的增加而上升。供给曲线, 从性质上看, 是从生产者角度所反映的供求关系——生产者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即社会生产耗费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它说明:企业的边际成本状况, 决定了它满足需求的能力, 而市场需求状况, 又通过市场价格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盈亏, 从而决定着供给。它同样揭示了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经济的基本要求、途径。

三、供求均衡的形成及其实质

无论消费者价格还是生产者价格, 都不是市场实际价格, 都只是由各自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能够接受的价格限制或要求。只有市场价格才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对现实供求状况所作出的综合反映。但是, 供求双方从根本上来讲都不能以牺牲对方的利益而存在, 而必须相互兼顾。两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力量斗争的结果, 使供求得以实现均衡。这一过程可用图2作出说明:

图2提供信息归纳起来,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消费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市场价格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背后, 通过生产者之间、消费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同一竞争过程自发形成的, 是平均数规律和供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2、供求均衡不是指任何意义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 而是指市场价格与消费者价格、生产者价格三者一致时的供求状况;3、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决定了市场价格的波动范围, 但这只是供求双方由各自条件和利益所决定的对市场价格的一种基本要求, 并不意味现实市场价格总能同时满足双方的要求;4、任何形式的供求失衡都有碍于经济发展。供不应求制约着消费, 反过来又限制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供过于求制约着生产, 导致生产无利甚至亏本, 也就使未来消费能力降低, 生产和消费二者一损俱损。只有供求达于均衡, 才能使供求双方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最佳结合, 才能使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持续增强;5、供求均衡是暂时的, 只是供求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点, 但它又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因此, 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 就必须及时发现供求失衡的性质和程度, 据以采取措施调整供求关系。

四、供求均衡理论对当前经济问题的启示

近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建国以来所未遇到过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商品严重积压, 价格持续下降, 企业亏损严重, 资金链条断裂,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也就只有两条: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 提高消费支付能力。具体来讲, 从宏观上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调整生产资金与消费资金的比例,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消费支付能力;降低储蓄率, 促进消费资金及时转化为现实消费, 从根本上疏通资金流动渠道, 实现社会资金形态的顺利转换。

2、调整生产结构, 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实现供求结构的动态均衡。

3、调整收入分配在职业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合理差异, 提高低收入阶层现实消费水平。

4、大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应用, 降低社会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

5、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创造条件扩大出口, 拓展实现供求均衡的空间。

6、严厉打击走私、造假等不法行为, 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正当利益。

摘要:供求均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核心规则。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建立具有主要的经济意义。近年来我国商品库存积压严重, 内需不旺是供求不平衡造成的。调整产业结构, 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建立新的供求平衡机制是当务之急。

中国水产品区域供求平衡能力预测 第3篇

合理区分我国不同地区的水产品生产的潜力,并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有助于有效的发挥水产品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保障水产品的有效供给,同时也将有助于各地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在水产品供给和消费的区域差异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并且一般只关注东南沿海地区的渔业资源分布[3,4,5]。本文依据对各省、市、自治区的供给和消费的差异划分不同的区域,并预测不同地区的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以便有关部门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区域的发展规划,实现我国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0-2005年的水产品产量数据和1990-2004年的水产品消费量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5)、《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90-2005)和《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1990-2004)。

实际计算中,对于少数缺失数据用相邻年份的加权平均值进行了补全。为了弥补在外就餐消费的水产品没有进入统计和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口径不一致带来的问题,考虑到水产品的绝大部分在国内消费,本文假定国内水产品消费量等于同年产量的90%,利用原始消费数据按比例进行了实际消费数据的估算。

2 水产品区域供求现状和分区方案

2.1 各地区水产品区域供求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区水产品供求的基本情况为:东部沿海地区产需两旺,产量超过需求量较多,可以大量调出水产品以满足其他区域的需求;长江流域各省份也是产需两旺,基本自给自足;其余省份大多需要调入水产品以满足需求。近期分省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的具体数值见表1。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4年)。

2.2 聚类分析和分区

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省份的水产品区域供求平衡能力进行区域划分。使用Spss11.0软件,根据表1中的4项指标进行的聚类分析,其结果显示全国大致可以先分为2大区域,即主产区和非主产区。这两大区域分别为:(1)主产区:海南、广东、福建、山东、辽宁、浙江、湖北、江苏、上海、广西、江西、湖南、安徽、天津、北京;(2)非主产区:四川、贵州、重庆、云南、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山西、河南、河北、吉林、黑龙江。

2.3 基于水产品区域供求平衡能力的分区方案

根据上述聚类分析的结果作为基本的分区方案,适当调整后的分区方案为:(1)主产区:山东、辽宁、海南、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广西(东部沿海区);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长江流域区);北京、天津、上海(大城市区)。(2)非主产区:云南、贵州、重庆、四川(西南区);内蒙古、陕西、新疆、宁夏、甘肃、青海、西藏(西北区);吉林、黑龙江(东北区);河北、河南、山西(华北区)。

3 1990-2005年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3.1 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的变化趋势

根据基于水产品区域供求平衡能力的分区方案,可以计算得出1990—2005年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份额和1990—2004年各区域水产品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份额。

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份额呈现不同特征:东部沿海区、长江流域区、华北区所占份额基本稳定;大城市区所占份额在1990—1995年间逐渐减少,但在近10年基本稳定;东北区所占份额在1990—2000年间逐渐减少,但在近5年基本稳定;西北区和西南区所占份额均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近5年的变化不大。

各区域水产品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份额也呈现不同特征:长江流域区、大城市区、西北区所占份额基本稳定;华北区和西南区所占份额在1990—1997年间逐渐增加,但在近5年基本稳定;东部沿海区和东北区所占份额在1990—1999年间逐渐减少,但在近5年基本稳定。

3.2 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总产量和总消费量的份额现状

计算各区域2005年水产品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份额和各区域2004年水产品总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份额,计算的具体结果见图1和图2。

近5年来,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总产量和总消费量份额变化很小。因此,本文假定2020年之前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的份额基本不变是合适的,并在后面的分析中采用上述份额计算未来各区域水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

4 2010—2020年区域水产品供求平衡能力预测

4.1 1990—200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首先对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时间序列做图,具体结果如图3所示,1990-200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1990—1995年间增长速度较快,1996年后增速趋缓。由于图1显示出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随时间增加的趋势,本文认为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变化趋势是合适的。

经对1990—200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的时间序列进行经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此时间序列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且存在时间趋势,因此采用传统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分析。为了确定时间序列模型的基本形式,进一步分析图3可知,1996年后水产品产量增速趋缓,可以考虑将时间趋势T的开平方项作为自变量;水产品产量的临近年份之间相关性比较明显,也考虑将水产品产量的自回归项作为自变量;另外,1996年后水产品产量增速明显减缓,提示可能出现结构性变化。综合上述观察,设定模型如下(1):

使用Eviews5.1对时间序列模型(1)进行拟和,回归结果见表2。如表2所示,模型的参数T统计量(2)和整个方程的F统计量均显著,调整后的R平方为0.99,单位根落在单位圆之内。为了进一步确定模型的有效性,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和高阶序列相关检验,WHITE异方差检验表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高阶序列相关检验表明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至此,模型的所有检验均已完成,模型总体拟和效果良好,各种检验均通过,可以对未来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进行预测。运用上述模型对2010年、2020年的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为:2010年全国水产品产量为5900.44万t;2020年全国水产品产量为7192.37万t。

4.2 2010、2020年水产品区域供求平衡能力预测

根据2010年和202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预测值,可以计算出2010年和2020年各区域水产品总产量的预测值。本文还假定2010年、2020年全国水产品消费量等于总产量的90%,结合表3所给出的2010年和202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预测值,可以计算出2010年和2020年各区域水产品总消费量的预测值。最后,根据上述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的预测数值,可以对2010年、2020年水产品区域供求平衡能力进行预测,预测的具体结果见表3。

2010、2020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并可以少量剩余进行出口;其中东部沿海区产需两旺,产量超过需求量较多,可以大量调出水产品以满足其他区域的需求;长江流域区也是产需两旺,但需求量大于产量,需要少量调入水产品;其余区域均须调入水产品以满足需求。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不同区域间的水产品供求关系差异明显,部分省份供求关系发生较大变化

本文将产量和消费量结合,对全国进行了基于水产品供求平衡能力的区域划分。这种划分将水产品生产和消费特征都比较接近的省份划分为一个区域。比起只考虑生产因素的区划方案,这种区划方案的区内同质性和区际差异性都更加明显,也能够更好的考察各区域内部供求相抵之后能够全国范围内流通或出口的水产品数量。

分区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区、长江流域区和大城市区是我国水产品的主产区,但这3个区的供求平衡程度差异较大;东南沿海区产量超出需求量较多,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品供给和出口区;长江流域区产量和消费量均较大,消费量略大于产量,需要少量调入水产品;大城市区水产品消费量多于产量,需要调入水产品较多。其余5个非主产区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均相对较小,消费量大于产量。从不同省份的角度看,传统上属于主产区的一些省份,如四川和重庆,已经成为非主产区,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由于消费需求带动,成为主产区。

5.2 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份额趋于稳定,消费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

从时间趋势上看,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的份额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变动,但在2000年之后变化不大。目前,我国水产品生产高度集中在主产区。东部沿海区和长江流域区是我国水产品的主产区,两区域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90%左右;其余5个区域的产量份额均在1%-3%之间,对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影响非常小。水产品消费份额的地区分布相对更加均等。东部沿海区和长江流域区由于人口密集、饮食习惯和水产品运输成本较低等原因依然占据了约3/4的消费量份额,其余5个区域的消费量份额在3%-8%之间,均高出本区域的产量份额。

我国水产品的生产高度集中在东南沿海区和长江流域区,而水产品消费则相对分散,这种供求关系的空间结构要求主产区的供给能力比较稳定,并且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外需求。在海洋捕捞被严格控制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水产品主产区的生产稳定增长,中央和主产区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主产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修建各种水产养殖所需的基础设施,提高各种设施的配套程度。另一方面,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也亟待加强,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引导主产区的水产加工和运输企业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将生产优势有效转化为对国内外的实际供给能力。

5.3 未来十几年我国各区域水产品供求关系比较稳定,总产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并进行出口

我国水产品产量自1990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1位,但是在1999年之前我国的海洋捕捞增长过快,造成了渔业资源衰退。1999年后我国严格控制海洋捕捞,从而能够使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保证了我国水产品产量继续稳定增长。总之,我国的水产品生产一直具有比较优势,可满足国内需求并有能力进行出口。

通过时间序列模型,本文预测2010年、2020年全国水产品产量分别为5900.44万t和7192.37万t,水产品产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并可以少量剩余进行出口;其中东部沿海区产需两旺,产量超过需求量较多,可以大量调出水产品以满足其他区域的需求和进行出口;长江流域区也是产需两旺,但需求量大于产量,需要少量调入水产品;其余区域均须调入水产品以满足需求。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内外对水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我国应加大对各区域尤其是主产区的水产品质量的关注,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促进水产品出口。同时我国也应促进水产品生产结构的调整,加强优良种苗选育、引进和推广,增强我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摘要:本文利用1990-2005年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划分为7个区,其中东部沿海区和长江流域区是我国水产品的主产区,两区域水产品产量之和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90%左右;之后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在过去十几年间的变化趋势,7个区域产量和消费量变化具有相似性,各区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比例趋于稳定;最后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预测了全国和各区域在2010年和2020年的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2010年、2020年全国水产品预测产量分别为5900.44万t和7192.37万t。

关键词:水产品,区域,产量,消费量,预测

参考文献

[1]陈卫忠,李长松,胡芬.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近况浅析[J].中国水产科学,1997,4(3):39-43.

[2]柳卫海,詹秉义.东海区渔业资源变动分析[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9,8(1):19-24.

[3]马宁.长江以南沿海六省区渔业经济区域类型划分[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5,21(2):83-85.

[4]苏奋振,周成虎,邵全琴,等.东海区鱼类资源时空变化[J].中国水产科学,2001,8(3):15-19.

供求不平衡 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供给,人力资源需求,对策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一词是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中首次提出的。在讨论管理员工及其工作时, 德鲁克引入了“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所谓人力资源, 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总和。通常, 我们用一定范围内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的, 从事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示。人力资源的数量由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量来衡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由拥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文化程度、能力和技能来表示。

(二) 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 在分析组织人力资源状况的基础上, 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 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 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 保证组织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而在现实生活中, 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绝对平衡是不可能的, 我们只能追求两者之间的相对平衡。更多的时候, 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是不平衡的。第一种情况是总量平衡, 但结构不匹配, 第二种情况是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 第三种情况则是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

二、农村企业人力资源的供求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民人口众多。仅从人力资源数量来说, 乡村人口相比城镇人口而言具有一定优势。虽然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但截至2007年底, 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仍然达到了55.06% (见图1) 。

从全国人口的年龄构成来看, 15岁-64岁人口 (即劳动适龄人口)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一直维持在70%以上。这表明我国人力资源数量是非常充足的, 同时也意味着我国现在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通过整理统计年鉴的数据发现, 我国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与实际就业人口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农村人力资源的供求不平衡, 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 农村地区存在较多的剩余劳动力 (见表1) 。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农村企业承担着较大的压力。而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沿海大批企业倒闭, 许多农民工提前返乡, 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口就业的严峻形势, 给当地农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数据来源:根据2001-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三、我国农村企业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形成原因

农村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外部原因, 也有内部原因,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性过剩

综上可知, 目前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呈现结构性过剩, 存在大批剩余劳动力。农村企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面临很大的压力。国家鼓励农民从事非农业生产, 进入企业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使得许多农村企业被迫“扩招”, 其招聘的员工数超过了自己的实际需要。加之近两年金融危机的冲击, 沿海大批中小企业倒闭, 农民工返乡, 进一步加重了当地农村企业肩上的担子。

(二) 农村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农村企业一般地处偏远的山区, 当地经济比较落后, 所以很难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其人力资源的主要来源是当地的居民, 这使得农村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普遍偏低。某调查显示, 湖南农村中小企业员工学历在大专以上的仅占员工总人数的14.61%, 中专以下的占到了总人数的85.39%, 其中初中或以下学历的占42.7%。部分农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都不是专业的管理人员, 而是一些经验较丰富、在公司呆过较长时间的老员工。他们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时, 往往不是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来预测企业的员工需求, 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确定人员的需求量。最终导致了企业在招聘时引入了过多的人才。

(三) 农村企业领导人的过多干预

相比城镇企业而言, 农村企业无论在经营规模上, 还是管理体制上, 都处于落后的地位。先进管理思想在农村企业的传播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用人决策机制, 往往是根据领导的意见来录用人员。高层领导利用自己的职权, 将自己的亲戚或朋友介绍进公司, 而不管企业究竟需不需要引进人才。这也是农村企业出现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我国农村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的对策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矛盾的措施有很多, 如鼓励员工提前退休、储备人才等。然而这些措施并不具有通用性, 即同样的措施对于不同的企业发挥的效力不同。我们在分析该问题的时候, 应该充分考虑农村企业的自身情况, 根据企业出现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原因来寻求其解决对策。

(一) 扩大经营或拓展新业务, 吸纳多余人员

当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且企业处于成长期时, 如果企业内部存在多余人员, 我们可以采取此种措施。这是因为良好的经营状况确保了企业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用于扩大经营或拓展新业务。企业可以将同一岗位上多余的人员从原来的部门转移出来, 分配到新开拓的业务部门。一方面可以解决原来部门人员冗杂、员工重复作业的问题, 另一方面, 可以降低公司成本。因为, 这部分转移出来的员工相对于外聘员工而言, 更加熟悉公司的运营环境、具体的岗位职责以及企业的文化内涵, 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公司创造高绩效。因而该项措施较适合于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发展前景的公司。

(二) 缩短员工工作时间, 实行工作分享或降低员工工资

部分企业出现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状况是周期性的, 它是基于企业的生产周期或销售周期而存在的。显然, 企业在销售旺季所需的员工数量会多于处于销售淡季需要的员工数量。当企业生产的产品处于销售旺季时,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 企业往往需要更多的员工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假定此时企业的人力资源供求处于平衡状态。当企业迎来自己的销售淡季时, 由于市场需求的减少, 企业必然要减少自己的生产线, 避免产品的积压。这时, 一开始处于平衡的人力资源供求状况将被打破。在销售旺季恰到好处的员工人数相对销售淡季而言显得多余, 即此时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大于需求。基于该种情形, 企业通常可以通过缩短员工工作时间, 实行工作分享或降低员工工资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求。这样可以避免因采取裁员或辞退员工这种激烈的手段而给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 如引起企业内部员工的惶恐、降低员工的士气等。同时, 这也为再次到来的销售旺季储备了足够的人力资源。

(三) 冻结招聘, 停止外聘, 让其自然减员

招聘渠道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两种。所谓内部招聘是指在单位出现职务空缺后, 从单位内部选择合适的人选来填补这个位置。而外部招聘是指在单位出现职务空缺后, 从单位外部选择合适的人选来填补这个位置。目的在于识别并吸引组织外的求职者, 在众多求职者中做出雇佣决策。内部招聘通常不会增加公司的总人数, 只是公司的人员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外部招聘由于引进了新人, 通常会增加公司的总人数。因而, 当企业出现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时, 我们可以通过停止外部招聘减少公司人员的输入。而一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因为其他原因离开公司的人员无形中扩大了公司人员输出。最终人力资源的供求会因为人员输入的减少和输出的增多而趋于平衡。

(四) 永久性裁员或辞退职工

此种措施是解决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最有效的手段, 但通常也是企业管理人员最不愿采取的。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和员工之间不再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 员工是作为企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而存在的。裁员或辞退员工会影响留任员工的工作情绪, 使他们对组织产生不信任感, 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被迫离开公司。然而,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企业还是会因为一些原因而最终选择这样一种解决方法。这主要是基于两种情况。一是企业经营进入衰退期, 为了避免破产, 企业不得已而为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这两年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据统计, 2008年美国裁员最多的企业是花旗集团, 其裁员人数超过了73000人, 紧随其后的是美洲银行, 其裁员人数也超过了35000人。排名裁员人数前十名的企业累计裁员人数超过了248000人。另一种情况是当多余的人力资源不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 无法给企业带来预期效益时, 企业会采取辞退员工的方式。这样企业可以解决多余人力资源的问题, 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

五、不足之处

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不仅指数量上的平衡, 还包括质量和结构上的平衡。而本文在分析农村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问题时, 仅从数量上进行研究, 得出结论, 认为农村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大于需求, 分析略显浅薄。其实, 农村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但他们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是高文化、高技能的管理人员, 而不是只能从事简单农业生产的员工, 即在农村人才市场上, 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间的不平衡最主要的不是数量上的失衡, 而是结构上的不匹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 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探讨农村企业人力资源质量需求与供给上, 以完善现有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明生.人力资本计量及优化配置研究[D].厦门大学, 2003.

[2]、张红.A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广西大学, 2005.

[3]、唐玉凤等.湖南农村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J].经济地理, 2009 (8) .

[4]、张妮娜.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核心员工内部招聘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供求不平衡 第5篇

一、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对粮食供求的影响

1. 粮食消费增加。

玉米加工业迅速发展的直接结果是玉米消费大量增加。据统计, 2010年东北地区加工业实际消耗玉米1000万吨, 比2005年增加1倍多;预计2011年东北地区加工业实际消耗的玉米将达2400万吨, 比2005年增加1500万吨, 届时占东北地区玉米产量的40%以上, 占玉米消费量的比重比现在增加1倍。但加工业消耗的玉米并不是完全作为工业原料被消费掉, 其加工后剩余的部分还可生产DDGS饲料、玉米脐饼、玉米油、蛋白粉等, 能替代一部分饲用玉米和粮油。还有一些玉米加工产品可直接减少粮食消费。如, 生产的食用酒精大部分用来勾兑白酒, 这就减少了酿酒用的粮食, 生产淀粉糖则减少了制糖用的甘蔗和薯类, 由此节省下来的耕地也可转种玉米和其他作物。因此, 目前工业加工每用1吨玉米, 实际上大约只增加了0.7吨玉米消费。

2. 粮食供求平衡趋紧。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水资源短缺, 粮食供给增加受到很大制约。当前我国粮食供求是总量平衡, 丰年有余, 欠年不足。在品种上, 正常年景稻谷年产量1.9亿吨, 消费量1.86亿吨, 有少量净出口;小麦年产量1亿吨, 消费量1亿吨, 基本平衡;玉米产量1.35亿吨, 消费量1.28亿吨, 是出口的大宗品种;大豆年产量1700万吨, 消费量4500万吨, 年进口量2800万吨。根据我国粮食生产规划目标, “十一五”期间粮食生产能力将达5亿吨, 比2005年增加1600万吨。而在此期间, 仅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业消费量就增长近1500万吨, 全国将增长2000万吨, 只此一项消费增长量就已超过粮食供给增加量。而且,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 饲用玉米消费也将有较大增长。因此, 按照现在玉米加工业发展势头, 必将打破我国现有的粮食供求平衡格局, 使我国玉米乃至粮食总供给趋于紧张。

3. 粮食出口减少。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玉米已成为我国粮食出口的主要品种。“九五”期间全国净出口玉米2500万吨, “十五”期间净出口玉米4500万吨, 平均每年净出口900万吨。但随着国内玉米加工业迅速发展, 玉米净出口量也在迅速减少, 2006年上半年我国净出口玉米225万吨, 下半年出口就已明显减少, 预计全年不超过300万吨, 比“十五”期间平均出口水平减少2/3, 预计2008年玉米净出口量将接近于零。

4. 东北地区粮食外流量下降。

东北地区是我国商品粮食的最主要销出区域, 现阶段每年销往关内的粮食达5000万吨左右, 其中玉米占一半左右, 对国内粮食供求平衡起重要作用。随着玉米加工业迅速发展, 东北地区玉米外流数量也将不断减少。2005年东北地区粮食外运量为5500万吨, 其中玉米2400万吨, 约占44%;2006年东北地区粮食外运量为4600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下降到3000万吨, 净减少40%以上。

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东北地区玉米消费的大幅增加导致玉米供求关系变化, 玉米需求增加必然引起价格上涨, 并通过替代作用和比价关系带动粮价上涨, 使粮食价格登上一个新台阶。目前东北地区玉米加工工业对粮食价格的推动作用已显现出来, 2006年底, 全国玉米价格比2005年底约上涨15%。

二、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对策

面对东北地区玉米加工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必须更新观念, 采取积极对策加以引导, 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的前提下, 更好地发展玉米加工业。

1. 优化种植结构, 增加玉米供给。

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 增加了玉米的需求量, 必然也要求增加供给量。但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东北未开发的耕地也不多, 要满足玉米需求增长, 必须从市场需求变化出发, 以价格为杠杆, 辅以必要的政策支持, 适度压缩其他经济效益较低的农作物播种面积, 提高玉米种植面积,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并把增加玉米种植面积的眼光扩展到开发利用周边及世界各国富余的耕地。要适当增加玉米生产投入, 改进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提高玉米单产, 努力增加玉米供给能力。

2. 政府应科学规划、正确调控。

玉米兼口粮、饲料、工业原料三者于一身, 在玉米开发利用上必须正确处理这三者关系。首先要保证口粮安全。其次在饲料与工业用粮间, 应按照综合效益优先、兼顾人民生活需要原则安排, 在二者综合效益相差不大、肉蛋奶不能满足国内人民生活提高需要时, 应先保证饲用玉米;在加工业效益比较高、进口肉类也合算时, 可先满足加工业需要;在肉蛋奶能满足国内需求时, 可任由市场选择。宏观调控也要以经济手段为主, 必要时, 辅以门槛限制、规模限制、总量控制、项目控制等行政手段, 防止重复建设, 造成资源浪费;要严格环保标准, 实行绿色生产, 达不到环保要求的, 不许开工。

3. 积极支持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发展。

东北地区的玉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 它对提高玉米综合效益、解决农民卖玉米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工业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 应继续支持加工链条长、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好的玉米深加工项目发展。如, 各种变性淀粉、氨基酸、化工醇等, 从而在东北建立起世界一流的玉米加工业基地。

4. 合理利用玉米资源。

供求不确定条件下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第6篇

配送中心选址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的决策问题之一。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物流需求将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因而确定合理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经典的选址方法有专家打分法[1]、Delphi法[2]等定性方法,以及重心法[3]、Baumol-Wolfe法[4]、 多准则决策等定量方法。随着对选址的不确定性因素的认识,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就不确定环境下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Chen等[5]提出了一个多准则决策方法来解决模糊环境下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他们用模糊三角数来描述每个方案的评分及每个指标的权重。Awasthi等[6]利用模糊理论的量化标准下的不确定性和模糊Topsis来评价选择,以解决城市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问题。Liu等[7]结合粗糙集理论和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了一种混合启发式算法来解决分销网络中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该算法首先采用粗糙集方法以获得目标的权重。他们主要考虑了配送中心选址评价中的不确定性,而在现实问题中需求等其他因素的不确定性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另外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均为模糊综合评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在现实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中,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各供应地的供应量与各需求地的需求,往往只知道大概是多少这样的模糊量。在很多现实问题中,往往已经确定了候选配送中心的地址,需要通过规划从这些候选的配送中心中确定几个来建设,以达到用最小的成本来满足各需求地的需求的目的。这里的费用主要包括经过配送中心的总运输费用和总配送费用、因保管而产生的可变费用等。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而展开研究的。

1 问题分析

在配送中心的候选地址已经确定的情况下, 主要考虑产品经过配送中心的总运输费用和总配送费用、因保管而产生的可变费用。首先要在分析影响这些费用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得出各项费用的表达式。

为了简化所研究的问题,作如下假设:

(1)货源点到配送中心的运输成本,及配送中心到需求点的运输成本都与运输量成线性关系。

(2)配送中心的容量可满足需求点的要求。

(3)不考虑配送平均固定管理费用、因送达延误而支付的损失费以及建设配送中心的基建投资费用等。

(4)假设存储成本Si与配送中心配送量di之间的关系为Si=μidiμk为常数。

(5)各供应地的供应量及各需求地的需求是随机的,为模糊三角数。

2 带有模糊变量的模型的建立

首先不对需求的模糊性进行处理,建立带有模糊变量的选址模型。模型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结合产销不平衡运输问题的思想,各供应地的运出量不大于该供应地的模糊供应量,各需求地的运入量不小于该需求地的需求量。而对于各配送中心,必须满足运入量等于运出量。具体可建立如下带有模糊变量的数学模型:

mini,j,k(cki+hij)Xijk+iuidi(1)

s.t.i,jXijkak¯,k(2)

k,iXijkbj¯,j(3)

kXijk=jXijk,i(4)

Xijk≥0 (5)

式中,cki为从工厂k到配送中心i每单位运量的运费;hij为从配送中心i向用户j发送单位运量的发送费;Xijk为从工厂k通过配送中心i向用户j发送的运量;di为通过配送中心i的运量,即di=kXijk=jXijk;ui为配送中i的单位运量的存储费用;ak¯为工厂k的可供货物量,为模糊变量;bj¯为需求点j的需求量,为模糊变量。

在该模型其中,式(1)为目标函数,为使配送中心的总费用最小,该费用包括运输费用和存储费用。式(2)为约束工厂k的运出量不大于工厂k的可供货物量。式(3)为约束需求点j的运入量不小于需求点j的需求量。式(4)为约束配送中心i的运入量等于运出量。式(5)为非负约束,约束运输量Xijk非负。

3 机会约束的建立及模糊约束的清晰化

在本文中,用三角模糊数(ak1,ak2,ak3)来表示货源点k的可供货物量ak¯,用三角模糊数(bj1,bj2,bj3)来表示用户j的需求量bj¯。因为ak¯bj¯是模糊变量,约束条件中式(2)和式(3)均含有模糊变量,模糊变量的存在使得约束条件的意义并不明确,这个数学规划模型是没有定义的。因此,将上述带有参数的随机规划模型转变机会约束规划模型[8](FCCP)。转化方法为,保持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式(4)、式(5)不变,将约束条件式(2)、式(3)转化为机会约束。

将约束条件式(2)转化为机会约束:Ρos{i,jXijkak¯}α,k(6)

将约束条件式(3)转化为机会约束:

Ρos{k,iXijbj¯}β,j(7)

其中Pos{·}表示{·}中的事件成立的可能性,αβ分别是事先给定的置信水平,本文取α=0.92,β=0.96。

求解模糊约束规划的一种方法是把各机会约束转化为相应的清晰等价类。根据模糊规划的相关理论[8]有:

约束条件式(6)可以转化为如下的清晰等价类:

i,jXijk(1-α)ak3+αak2,k(8)

约束条件式(7)可以转化为如下的清晰等价类:

k,iXijk(1-β)bj1+βbj2,j(9)

4 算例

在某公司的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中,已知工厂有2个(F1、F2),产品主要向8个客户(C1,C2,…,C8)提供。初步规划有5处配送中心候选地分别为:W1、W2、W3、W4、W5 。2个生产商的的生产能力(单位t)的模糊三角数分别为:工厂F1为(40,42,44);工厂F2为(45,50,54)。8个客户的需求量(单位t)的模糊三角数分别为:客户C1为(9,10,11);客户C2为(8,10,11);客户C3为(10,11,12);客户C4为(13,15,16);客户C5为(4,5,6);客户C6为(14,15,16);客户C7为(9,10,12);客户C8为(13,15,17)。

各候选地的单位存储费用分别为:候选地W1为70元/t;候选地W2为80元/t;候选地W3为75元/t;候选地W4为80元/t;候选地W5为70元/t。各生产基地到物流中心及候选物流中心到用户的单位运费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通过采用Lingo编程计算得到选址的结果为:选择W1、W4 ,它们的配送量分别为:d1=40.42,d4=50.32,总费用为2 065元,调运方案如表3所示。

注:字母Wj为所使用的配送中心,括号内为运输量。

5 总结

本文针对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考虑了各供应地的供应量与各需求地的需求的模糊性,建立了相应的带有模糊变量的数学规划模型。通过用模糊三角数来表示模糊变量,建立了机会约束并将模糊约束的清晰化,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供求不确定条件下配送中心选址的数学规划问题。通过具体的算例可以看出,所建立的规划模型能有效地解决供求不确定条件下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摘要:主要研究工厂的供应量与客户的需求量为模糊变量的情况下,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首先建立了带有模糊变量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接着将模型中带有模糊变量的约束条件转化为机会约束,然后再将模糊机会约束清晰化。最后,给出了具体的算例,并进行了简单地总结。

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模糊变量,机会约束

参考文献

[1]魏光兴.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综述.物流与交通,2005;9:32—33

[2]高更君,王震宇,黄卫.基于多目标模糊决策的公共物流中心选址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4;21(9):140—144

[3]苗兴东,李映红.费率非线性重心法选址探讨.物流技术,2004;8:32—33

[4] Baumol W J,Wolfe P.A warehouse-location problem.Operations Re-search,1958;6(2):252—263

[5] Chen C T.A fuzzy approach to select the loc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center.Fuzzy Sets and Systems,2001;118(1):65—73

[6] Awasthi A,Chauhan S S,Goyal S K.A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for location planning for urban distribution centers underuncertainty.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1;53:98—109

[7] Liu S,Chan F T S,Chung S H.A study of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based on the rough sets and interactive multi-objective fuzzy deci-sion theory.Robotics and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11;27(2):426—43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供求不平衡】相关文章:

平衡/不平衡转换器09-03

不平衡理论05-08

不平衡故障05-09

叶轮不平衡06-20

不平衡电网06-24

负荷不平衡08-05

不平衡分类方法07-04

不平衡报价法07-26

三相不平衡负载08-04

电流不平衡保护09-07

上一篇:软体动物下一篇:奥美拉唑克拉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