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注射液范文

2024-05-24

氨溴索注射液范文(精选10篇)

氨溴索注射液 第1篇

1皮疹

张月莉[2]报道1例50岁女性患者,哮喘20余年,因咳嗽、 咳黄脓痰入院治疗。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环丙沙星注射液20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盐酸氨溴索注射液60 mg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2次。1天后患者出现整个左耳廓红肿、皮疹、瘙痒,全身其他部位未见皮疹。停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继续使用环丙沙星注射液,未再出现上述类似症状。

2呼吸暂停

赵小凤等[3]报道1例1岁零9个月的患儿,女,因咳嗽3天入院,门诊诊断: 支气管炎,给予头孢噻肟钠、病毒唑、 能量合剂,静脉滴注,2天后患儿流涕症状减轻,但仍有咳嗽, 时伴有喉中痰响,予第3天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 5 mg溶于5% 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约1 min左右,患儿出现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呼之不应,查体: 心率50次/min, 心音低钝,无呼吸,考虑为盐酸氨溴索所致,立即停药,鼻导管吸氧,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入约1 min后,患儿面色逐渐转红,口唇无发绀,意识恢复。

3过敏性休克

李荣梅[4]报道1例儿童患者,女,因发热、咳嗽、咳痰2日入院。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给予抗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 mg溶于5% 的葡萄糖溶液100 m L中静脉滴注,患儿咳嗽减少,病情好转,第二日继续进行相同治疗,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约2 min时,患儿出现心慌、胸闷、继之出现面色苍白、 呼之不应、大汗淋漓、心率血压急剧下降。诊断为盐酸氨溴索所致的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停药、吸氧、静脉注射5 mg地塞米松、3 mg的洛贝林、0. 8 mg肾上腺素注射液,同时联合胸外心脏按压操作等措施,约5 min后患儿心脏功能恢复。

4全身各系统损害

黄元等[5]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上报的40例有关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出现全身性损害24例次,占构成比32. 9% ,其中过敏样反应8例次,寒战6例次,过敏性休克4例次,高热2例次,面色苍白2例次, 发热1例次,无力1例次; 呼吸系统损害22例次,占构成比30. 1% ,其中呼吸困难14例次,憋气5例次,胸闷2例次,呼吸急促1例次; 心血管系 统一般损 害16例次,占构成比21. 9% ,紫绀16例次;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例次,占构成比4. 1% ,多汗2例次,皮疹1例次; 胃肠道系统损害3例次,占构成比4. 1% ,其中呕吐1例次,恶心1例次,腹痛1例次; 心率及心律紊乱2例次,占构成比2. 7% ,其中心悸1例次, 心动过缓1例次; 神经紊乱1例次,占构成比1. 4% ,焦急不安1例次; 心外血管损害1例次,占构成比1. 4% ,潮红1例次; 用药部位损害1例次,占构成比1. 4% ,局部麻木1例次。

赵建波等[6]报道,对29例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不良反应累积全身多脏器,主要表现为紫绀、寒战、过敏性休克、高热、出汗、皮疹、瘙痒、潮红、荨麻疹、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恶心、呕吐、腹泻、胃灼热、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头晕头痛、心悸、排尿困难、肌肉痛等。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呈现为速发型和迟发型,并与用药剂量有相关性,其严重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儿童和中老年人患者,多发生在给药5 min之内, 且发生迅速,症状凶险,伴有严重的多系统多器官损害,因此,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在用药前详细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加强用药后监护。

5配伍禁忌

唐森[7,8,9,10,11,12,13]对103名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药物配伍禁忌: (1) 青霉素类: 两种药液混合出现乳白色浑浊现象,24 h后浑浊不消退; (2) 头孢菌素类: 盐酸氨溴索与头孢菌素类药物混合,2 ~ 3 min后出现白色絮状物,放置24 h后出现颗粒状白色沉淀物; (3) 喹诺酮类: 环丙沙星与盐酸氨溴索混合,出现浅黄色絮状物; (4) 硝基咪唑类: 两种药液按照一定剂量混合2 h,盐酸氨溴索的含量降低至84. 4% ; (5) 免疫增强药物: 盐酸氨溴索与胸腺肽混合,在莫非氏管内立即出现白色浑浊液,并有白色沉淀形成; (6) 质子泵抑制剂: 两种药液混合出现乳白色絮状物,放置30 min后呈淡红色; (7) 激素、茶碱类、利尿类、酸碱平衡药物等均与盐酸氨溴索发生反应,存在配伍禁忌; (8) 中药: 盐酸氨溴索与清开灵混合后出现絮状物,放置30 min后不消失,盐酸氨溴索与丹参注射液、 鱼腥草注射液等也存在配伍禁忌。

6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加强用药监护,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氨溴索注射液 第2篇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Ambroxo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AM,沐舒坦)为溴己新的体内活性代谢物,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粘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日渐广泛[1]。氨溴索是目前临床上疗效肯定且应用最广泛的祛痰药物[2]。法莫替丁是组胺H2受体拮抗剂,对胃酸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 返流性食管炎以及胃泌素瘤 由于大量新药的涌现,静脉用药品种繁多,联合用药非常普遍,在配伍禁忌屡有发生,但很多新药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在药品说明书中及相关报道资料中缺少相应介绍。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时有发生盐酸氨溴索注射剂配伍禁忌的现象,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且成为临床应用中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观察积累,发现新药配五禁忌,不断完善新药的配伍禁忌内容和参考依据。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注射用法莫替丁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对此现象核对了两种药物说明书及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均未说明这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2013年2月入住我科住院治疗。在应用15mg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推注后,遵医嘱法莫替丁20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推注时,发现无菌注射器乳头部与头皮针连接出口处出现乳白色絮状物。予立即拔针后更换头皮针重新穿刺,再次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时,头皮针内液体呈透明状,静脉推注完成后,未见不良反应,并向患者进行解释说明,患者无不适。

2实验方法

首先配置生理盐水20mL加法莫替丁20mg的稀释溶液,各取2ml注入6支试管内。再取盐酸溴索注射液0.1mL、0.2mL、0.3mL、0.4mL、0.5mL、1mL分别加入6支试管内,使其混合,观察变化。通过六种不同剂量的实验发现,将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立即发生白色絮状物及沉淀,程度与氨溴索注射液的浓度呈正比,静置12小时后,白色沉淀物不分解,尤其显著的是,实验到第六种剂量时,将试管平放,其中液体不流出,倒置试管液体流出。说明两种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3讨论

氨溴索注射液的化学名称为:反式-4-[(2-氨基-3,1-二溴苄基)氨基]环乙醇盐酸,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为无色澄明液体,为溴己新的体内活性代谢物,具有粘液排促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可以良好的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从而改善排痰促进呼吸状况,临床适用于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肺部疾病[3]。随着临床治疗应用的广泛,氨溴索注射液在其他药品配伍使用较为常见。有报道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溶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及埃索美拉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4-5]。综合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盐酸氨溴索(pH值5.0)与大于pH值6.3的溶液混合使用致其中的游离碱沉淀。法莫替丁为一咪噻唑衍生物,是组胺H2受体拮抗剂,对H2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对胃酸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比西咪替丁强40-50倍,比雷尼替丁强7-10倍[6]。临床在十二指肠及胃溃疡、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粘膜出血、胃泌素瘤以及反流性食管炎等病症中均广泛使用[7]。有报道法莫替丁注射液与呋塞米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8]。

笔者经临床使用及实验结果,证明法莫替丁注射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并且二者之间药物浓度越大出现不相溶性混合物越多。此两种药物的使用说明书均未介绍配伍禁忌,作者查阅《400种中西藥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也未说明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因此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上述2种药物不能序贯推注,临床应避免这两种药物配伍使用,确实需要应用上述2种药物时一定要在二者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或遵医嘱应间隔给药,以免发生用药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

同时,告诫同仁日常工作中,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不管在配药或更换输液时,一定要严密观察药物性状有无改变,输液过程中若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使用。同时严密观察患者反应,保留换下来的液体,输液管以备检测,记录不良反应药物的名称、厂家、生产日期、批号及时上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配置药物前都应严格阅读使用说明书,都应仔细观察及核对,时刻关注不良反应及相关配伍禁忌,以便发现更多的在之前的工作中或文献中尚未见到的药物配伍禁忌,以防发生意外,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利锋.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J].安徽医药,2006,10(6):425.

[2]MALERBAM,RAGNOLIB.Ambroxol in the 21st century:phar-macological and clinicalupdate[J].ExpertOpinDrugMetabTox-icol,2008,4(8):1119-1129.

[3]栖惠娣,徐彬.氨溴索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44.

[4]商江丽,齐海妮.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盐酸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中国误诊医学,2010,10(18):4507.

[5]粟海燕.注射奥美拉唑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5):369.

[6]杨宝峰.药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6.

[7]章宏,陈春晓.法莫替丁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2):114-115.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第3篇

1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作用机制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祛痰、修复急性肺部损伤效果显著。盐酸氨溴索本身内含的盐酸溴环己胺醇等成分可有效调节呼吸道纤毛摆动频率与黏液分泌情况,促使纤毛功能积极发挥,调节黏液分泌,方便痰液的顺利排出。患者有肺炎症状与急性肺部损伤时,缺氧、炎症及急性蛋白的渗出会加重肺泡造成的细胞损伤,导致黏液分泌不畅、呼吸障碍等,刺激上皮细胞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渗出与分泌,盐酸溴环己胺醇等成分进入肺部后有助于增加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维持肺部细胞功能的稳定,从而减轻急性肺部损伤,促使患者呼吸道畅通[1]。

国内外临床实践中均有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改善急性肺部损伤的报道,应用动物模型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注射液可促进肺部组织病理细胞及超微结构改变,在改善细胞氧化应激、凋亡等指标方面效用显著,可显著改善肺部组织验证,改善氧化失衡,抑制白细胞介素1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通过减少肺部组织细胞凋亡达到减轻、修复损伤等效果。

2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国内儿科临床的应用

国内临床儿科中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早产儿肺透膜病、新生儿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等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小儿支气管肺炎作为临床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由于小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很容易发生病毒与细菌感染,由于儿童呼吸道管腔狭窄,一旦分泌物增加或者呼吸阻碍、排痰困难,很容易导致气道阻塞发生窒息等症状,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有效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恢复患儿呼吸。临床报道中用常规治疗与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后者无论是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等)消失时间还是住院时间都显著缩短,患儿咳嗽、气促、肺部啰音、发热等症状改善效果显著,用作辅助治疗效果较好[2]。在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症状效果优越的基础上,盐酸氨溴索副作用也较小,疗效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小儿患者,因此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首要选择。临床中有报道对比了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氧驱动泵雾化吸入糜蛋白酶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前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后者78%,证实了其优越疗效[3]。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常规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缓解患者气喘、哮鸣音、咳嗽、湿音等症状所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疗效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在治疗期间,对不能自行排痰的患儿给予人工吸痰,应用盐酸氨溴索后吸痰次数显著减少,患儿身体负担减轻,用药耐受佳,后续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减轻了临床住院治疗的身心负担与经济负担。

有关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预防早产儿肺透膜病的临床报道较多。早产儿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商业可显著保护呼吸系统,减少并发症、降低肺透明膜病发生率,对于保护患儿肺功能有良好效果。临床中早期应用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患儿动脉血氧分压显著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氧合指数显著升高,通气、换气功能恢复快,症状改善效果佳、时间短,显著提升了患儿存活率[4]。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可显著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防治肺透膜病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的应用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发病率与死亡率,减少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率,提升患儿耐受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新生儿肺炎作为新生儿期常见病,及早诊断与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盐酸氨溴索的应用可促进痰液分泌与排除,增强呼吸道黏膜表面活性,加强对呼吸道功能的保护。常规抗炎、抗病毒、排痰治疗基础上,盐酸氨溴索介入新生儿肺炎治疗,可显著提升患儿治愈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疗效显著优于必嗽平等药物,见效快,有助于修复患儿呼吸系统,虽然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但是停药后实施对症治疗均好转,意味着其在新生儿急性慢性肺炎治疗中应用效果好、价值高。盐酸氨溴索在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预后方面效果佳,疗效安全可靠,是新生儿肺炎治疗的药物首选。

另外,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给予雾化辅助抢救疗效显著,可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价值高。因盐酸氨溴索在改善患儿症状、体征方面优势显著,因此联合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更好[5]。有临床报道对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雾化吸入疗效显著优于静脉滴注,患儿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药物副作用等指标均表现良好,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有保障,适用于儿科大力推广应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小儿支气管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早产儿肺透膜病、新生儿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等症状与体征,提升临床治愈率,效果安全可靠,推广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梅忠卓.沐舒坦佐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7):188-189.

[2]罗洪霞.盐酸氨溴索预防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42-43.

[3]符宗敏,夏晓玲,赵琳,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7(3):214-217.

[4]段捷华,樊小阳,覃睿,等.氨溴索雾化及静滴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比较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10):945-948.

盐酸氨溴索工艺革新 第4篇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祛痰合成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30-02

盐酸氨溴索(Ambroxol Hydrochloride Ⅰ)化学名称为反式-4-[[(2-氨基-3,5-二溴

苯基)甲基]氨基]环己醇盐酸盐。该产品系由德国Boehringer lngelheim开发。临床用于祛痰以及支气管炎的治疗。报道合成路线如下:

路线一(如图1、2、3):

此工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工艺路线较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工艺存在安全隐患;工艺收率只有47.7%左右,原料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本文从工业化实施,消除安全隐患,降低原料成本角度出发,用中间体2-氨基-3,5-二溴苯甲醛作为起始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制得盐酸氨溴索。总收率为78.78%。原料成本为老工艺的40%,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工艺合成路线如下(如图4、5、6):

实验部分

反式-4-[[(2-氨基-3,5-二溴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醇(Ⅲ)

向干燥洁净250ml反应瓶中投入2-氨基-3,5-二溴苯甲醛(工業品25g,0.089mol),反式-4-氨基环己醇(工业品10.3g,0.089mol),无水乙醇150ml,启动搅拌,升温至40~60℃,保温反应10~15小时。然后降温至20~30℃,向反应系统中滴加75ml饮用水,析出大量固体,分离,干燥得浅黄色固体Ⅲ(33.5g,收率:99.4g mp:120~124℃,GC纯度:99.4%。)。

反式-4-[[(2-氨基-3,5-二溴苯基)甲基]氨基]环己醇盐酸盐(Ⅱ)

向干燥洁净500ml反应瓶中投入Ⅲ(自制32.5g,0.086mol),无水甲醇130ml,启动搅拌,升温至40~60℃,保温30min,然后降温至20~30℃,向反应系统中滴加硼氢化钠水溶液(NaBH4:3.25g 0.086mol H2O:29.25g配制溶液),滴加完后,保温反应1.5h。然后加入水,再加入二氯甲烷,搅拌静置,分层,有机溶剂进行干燥。然后蒸干有机溶剂,加入丙酮,通入氯化氢气体成盐,析出大量固体,分离,干燥得浅黄色至类白色固体Ⅱ(32g,收率:89.3% mp:230~234℃,HPLC纯度:99.4%)。

盐酸氨溴索(Ⅰ)

向干燥洁净250ml反应瓶中投入Ⅱ(20.7g,0.05mol)加水,加活性炭脱色,抽滤,滤液减压蒸干,加入丙酮60ml,析出大量固体,出料,干燥得白色结晶状物料Ⅰ(17.6g 收率:85.0% mp:232~234℃HPLC纯度:99.9%)。

化验部分

熔点用毛细管法测定,温度计经过校正,GC纯度使用国产北分气相色谱仪,气相柱采用SE-52柱子。HPLC纯度采用岛津SPD-10A VP SHIMADZU

液相柱采用C18液相色谱柱。红外(IR)采用Bio Rad FTS-185型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KBr压片法,测定。

参考文献

[1]日本专利,JP4005265.

[2]日本专利,JP2001226264.

[3]贾伟元.氨溴索合成路线图解.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26(5):235~237.

[4]Merk Index 12th:401

氨溴索注射液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7名研究对象均是在本院进行ABX输液后出现ADR的病例。

1.2 方法

依照监测过程记录的完整的病例资料, 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药物过敏史、给药方式、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和表现的症状等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及年龄情况

本组患者男13例, 女14例, 分别占48.15%、51.85%, 男女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年龄方面, <14岁及>45岁的患者发生率较高, 合计所占比重为92.59%。见表1。

2.2 原发疾病与药物过敏情况

24例患者的原发疾病是呼吸系统感染, 占88.89%, 全部患者均无盐酸氨溴索过敏史。见表2。

2.3 给药方式、给药剂量与联合用药情况

本组ADR病患均是静脉滴注给药, 药物剂量为7.5~100.0 mg, 除了12例单独用药, 其余15例给予其他药物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药物具体有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布地奈德混悬液、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等。见表3。

2.4 累及系统-器官及症状表现

本组ADR累及的器官以全身性损害为主, 呼吸系统次之, 还有胃肠道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附件等均有累及。见表4。

2.5 不良反应出现时间

本组患者, 最快出现不良反应是用药后2 min内, 大部分是在用药后30 min内, 最慢是4 h出现。见表5。

2.6 转归

本组23例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消失, 其余4例未经特殊处理自行好转。

3 讨论

ABX是目前祛痰效果较好、临床普遍采用的药物之一[2]。市场上ABX的制剂种类繁多, 本院常用的剂型有注射液和口服液两种。虽ABX制剂日处方量较大, 但不良反应率较低, 本院在2012~2014年2年间只监测到27例ADR病例。经过本研究的详细分析, 发生ADR的男女性别差异不大, 但与年龄的相关性则较大。本组<14岁及>45岁的病例比重达到92.59%, 表明儿童及中老年人是盐酸氨溴索ADR的高发人群。推测与儿童呼吸系统尚未发展成熟, 中老年人肺功能减退、支气管黏膜的纤毛运动变差相关, 导致痰液较难排出[3]。ABX的注射剂的使用说明提到, 6~12岁:2~3次/d, 15 mg/次;2~6岁:3次/d, 7.5 mg/次;>12岁:2~3次/d, 15 mg/次, 严重者可增加30 mg/次。由表可知, 临床给药时, 普遍存在不严格遵守给药要求的情况, 且单次给药剂量过大问题十分突出, 尤其是对于成人群体, 单次剂量大大超过严重患者单次使用量30 mg。本文对联合用药导致的ADR尚未有清晰的结论, 需进一步研究。而据表5所示, ABX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多, 可能发生严重损害, 说明ABX可引发急性的严重过敏反应, 但作用机制尚未有统一观点, 推测与体制、滴速、剂量过大等因素相关[4]。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 临床要提高ABX注射液应用的安全性, 需严格注意以下几点:严格依照用药说明给药, 注意掌握适应证与禁忌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科学合并用药;用药后加强观察, 如发现异常, 立即停药观察、处理, 并及时上报ADR监测中心。

参考文献

[1]洪冰.盐酸氨溴索不良反应8例.医药导报, 2010, 29 (9) :1242-1243.

[2]黄元, 李泮海, 田月洁.40例盐酸氨溴索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分析.中国药物警戒, 2013, 10 (3) :163-165.

[3]程国印.氨溴索致不良反应21例分析.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8A) :13.

氨溴索注射液 第6篇

关键词:氨溴索注射液,小儿肺炎,临床疗效

在小儿时期, 小儿肺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 特别是婴幼儿时期, 具有较高的发病概率, 在小儿死亡原因中, 位居首位[1]。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有着较多的分泌物, 痰液难以咳出, 肺部体征呈现为缓慢的消失, 炎症容易发生扩散加重病情。本文主要对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 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112例, 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60例, 男32例, 女28例, <1岁40例, 1~3岁20例, 治疗组62例, 男34例, 女28例, <1岁42例, 1~3岁20例, 入院时发热88例, 咳嗽120例, 喘息79例, 鼻翼扇动及吸入三凹征32例, 双肺听诊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120例, 肺纹理粗乱112例, 斑片状阴影86例。将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症状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 P>0.05, 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喉部痰鸣音, 多伴有发热, 双肺听诊可闻及固定性湿啰音, 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 可见点片状阴影, 体征表现为鼻翼扇动和三凹症, 循环系统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心音低钝;神经系统表现为可出现中毒性脑炎;消化系统表现为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当出现上述症状均应结合辅助检查。排除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及先天性喉喘鸣等疾病, 均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2]。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辅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2 m L:15 mg, 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223) 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15毫克/次, 2次/天, 加入生理盐水3 m L, 以5 L/min, 疗程7 d。对照组辅以静脉滴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 15毫克/天, 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 m L中静脉滴注, 疗程7 d。

1.4 疗效判断:

通过7 d的治疗, 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消失, 肺部检查结果显示阴影消失, 判定为显效;通过7 d的治疗, 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基本上消失, 肺部检查结果显示阴影消失, 判定为有效;通过7 d的治疗, 患者的体征以及症状没有明显的改善, 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 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检验与χ2检验, P<0.05,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2例, 有效34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90.32%, 对照组显效18例, 有效21例, 无效21例, 总有效率6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2=11.346, P<0.01) , 具有临床意义。两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有显著差异 (P<0.01) , 见表1。

3 讨论

在小儿时期, 容易出现肺炎, 主要是由于黏液分泌较少、血管丰富、肺泡数少以及充血等因素所引起的[3], 同时小儿在咳嗽排痰方面能力比较差, 痰液难以咳出, 容易造成气道狭窄, 甚至影响换气功能以及通气功能, 威胁患者生命。在治疗小儿肺炎的过程中呼吸道保持通畅、气道分泌物清除以及祛痰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 盐酸氨溴索在临床中可以静脉给药, 对黏液性分泌进行调节, 降低黏稠性, 有助于排出痰液。有关研究表明, 盐酸氨溴索能对呼吸道黏液分泌产生促进作用, 使黏液留滞得以减少, 能促进患者排痰, 使呼吸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4,5]。报道显示[6], 在发生肺炎期间渗出蛋白能抑制肺表面的活性物质, 炎症以及缺氧会损伤上皮细胞, 进而对肺表面分泌活性物质产生影响。盐酸氨溴索属于黏液溶解剂, 能将糖蛋白的多糖纤维分解, 降低黏稠度, 增加支气管腺体的分泌, 对活性物质产生刺激, 这样有助于修复支气管上皮细胞, 并且能分解痰液内的酸性粘多糖, 对中杯状细胞以及支气管黏液腺内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产生抑制, 使痰液黏滞性降低, 有助于患儿排痰。此外, 还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能将氧自由基清除, 对炎性介质释放产生抑制, 有助于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合成, 使气道平滑肌松弛, 稳定肺泡, 避免肺泡出现塌陷, 发生损伤[7,8]。

抗生素同盐酸氨溴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同红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联合使用时, 能加强巨噬细胞杀死以及吞噬细菌的功能;使气道中抗生素浓度得以增加, 加强抗感染力, 减少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时间, 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支气管平滑肌以及气管得到松弛, 特别是对由于组胺所造成的平滑肌痉挛的松弛作用比较强, 使呼吸保持通畅。氨溴索注射液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吸收主要是通过黏膜, 药物在靶器官直接作用, 使用剂量比较小, 静脉给药需要在血液循环过程中方能起到药效, 并且一些药物在肝脏灭活的作用下, 起效比较慢, 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本文主要是采取氨溴索注射液氧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 并对比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中有6例患者无效, 有34例患者有效, 有22例患者显效, 有效治疗概率为90.23%;对照组中有21例患者无效, 有21例患者有效, 有18例患者显效, 有效治疗概率为65.00%,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在肺部x-±s音消失时间、喉中痰鸣音以及咳嗽时间方面,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说明对于小儿肺炎患儿使用氨溴索注射液氧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 能使呼吸道分泌物得到清理, 有助于患儿排痰。总而言之, 对于小儿肺炎采用氨溴索注射液氧驱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 能使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提升, 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能将药物转变为细小雾粒, 便于到达肺泡以及支气管, 有湿化排痰的功效, 并且能使患儿缺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有助于患儿依从性的提高, 这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周莉婷.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12 (4) :100-103.

[2]陈春秀.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34 (28) :145-147.

[3]王爱萍, 尹晓飞, 李慧.盐酸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120例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刊) , 2010, 34 (11) :177-179.

[4]周云建.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3 (14) :167-169.

[5]胡锦华.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9 (20) :157-159.

[6]童静渊, 金增乾.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 (31) :16-18.

[7]吴彩霞.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小剂量肝素静滴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54 (1) :17-20.

氨溴索注射液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本院儿科在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230例小叶肺炎的患儿。其中男178例, 女52例。患儿的年龄9个月~9岁, 平均年龄 (3.4±0.9) 岁。患儿均有3 d~2个月的病程。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和发病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30例小叶肺炎患儿, 将其分为Ⅰ、Ⅱ两组, 用注射氨溴索联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Ⅰ组患儿, 用常规的方法治疗Ⅱ组患儿, 比较和分析两组的效果。

1.2.2 小叶肺炎诊断方法

若患儿中出现白细胞数量明显升高者、发热咳嗽黏痰者、呼吸困难急促氧饱和降低者、斑状肺部阴影者可诊断其为小叶肺炎患儿, 应对其及时进行相关治疗。

1.2.3 治疗方法

Ⅱ组给予必嗽平12 mg/d, 3次/d, 10 d。Ⅰ组在Ⅱ组的基础上辅以氨溴索液体注射, 2周岁以上的患儿, 14 mg氨溴索溶于10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 1次/d, 注射10 d, 2周岁以下的患儿药量减半。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医护人员记录用药反应和氧饱和度、呼吸频度等数据。疗效显著:咳嗽等体征、症状7d内完全消失;疗效良好:大部分体征、症状7 d内消失;疗效不明显:体征、症状未减轻或更加重。总有效率= (疗效显著+疗效良好)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Ⅰ组和Ⅱ组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 Ⅰ组的治疗显效率87.8%, 明显高于Ⅱ组的63.5% (P<0.05) ;Ⅰ组总有效率99.1%, 显著强于Ⅱ组的88.7% (P<0.05) ,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小叶肺炎是儿童常见病之一, 往往具有极高的致死率, 多数因细菌感染导致。小叶肺炎预防十分关键。小叶肺炎的预防强调加强锻炼和饮食的补充, 以增强易感人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并在去人口聚集的场合时注意防护, 避免感染, 则能有效地降低感染的几率, 从而降低死亡率。

在治疗方面, 氨溴索具有溶解糖蛋白纤维、降低痰液黏稠度的溶解作用和调节黏液分泌和运输的功能, 是一种治疗肺炎及呼吸道疾病的新型药物, 也是治疗小叶肺炎的一种较好的辅助用药选择, 但由于其有一定副作用,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应酌情使用。从文中的数据看, 辅加以氨溴索的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强于单纯的常规治疗, 患儿的咳嗽、黏痰、发热等症状在7 d内明显减轻, 说明单一的常规用药不及联合氨溴索共同用药作用效果明显, 分析知道氨溴索的某种作用会促进常规药物的疗效, 两者共同作用,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 辅以氨溴索治疗儿童小叶肺炎的作用明显, 值得在更为广泛的呼吸道及其他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韦家美.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1) :61.

氨溴索注射液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 本组共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00例, 均为住院病人, 诊断标准“内科学”叶任高主编,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6版, 分氨溴索组及常规治疗组。氨溴索组54例, 男28例、女26例, 年龄40~61岁, 平均55岁。病程6~13年, 平均9年。常规组46例, 男27例, 女19例。年龄41~63岁, 平均53岁, 病程5~11年, 平均8年。2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2g加入至0.9%氯化钠注射液100m L1d1次静脉滴注, 同时给予支持对症治疗。氨溴索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 (盐酸氨溴索为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1473) 注射液30mg, 每8小时静脉推注1次, 共用7~10d。

1.3 疗效评定

显效:用药3d内咳嗽、咳痰、喘息明显减轻, 10d内上述症状消失。有效:用药3d内咳嗽、咳痰、喘息减轻, 10d内上述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用药3d咳嗽、咳痰、喘息无减轻或反而加重、或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2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总有效数 (包括显效及有效) 共52例, 对照组总有效数 (包括显效及有效) 共35例, 2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特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气道分泌物增多, 导致气道相对狭窄, 弹性减退, 纤毛运动差, 痰液阻塞不易咳出, 细菌极易在气道生长, 发生感染, 导致炎症加重, 使病情反复及病程迁延[2~3]。因此, 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对有效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重要意义。而氨溴索注射液为粘液溶解剂, 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 减少粘液腺分泌, 从而降低痰液粘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 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 使痰液易于咳出。其次是抑制粘液腺和杯状细胞中酸性糖蛋白的合成使唾液中的唾液酸含量减少, 痰液粘度下降, 利于痰咳出。还具有促进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及具有恶性祛痰作用, 还能增加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 提高疗效, 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疗效且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495.

[2]张生大, 丁洁卫, 唐志华.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J].海峽药学, 2009, 21 (9) :81~82.

氨溴索注射液 第9篇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0例,均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1],排除了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支气管异物等疾病。无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女28例,男32例,年龄2个月~7岁;对照组60例,女19例,男41例,年龄3个月~8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例在性别、临床表现、年龄、肺部体征和胸片检查均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止咳平喘、镇静、吸氧、抗炎、抗病毒、退热、雾化吸入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滴。>6岁15mg/次,2次/日。2~6岁7.5mg/次,2次/日;<2岁7.5mg/次,1次/日;连续用药5~7天。

疗效判断标准:①无效:咳嗽、憋喘、啰音、体温无好转。②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憋喘、啰音减少;③治愈:均治疗7天,咳嗽、憋喘、啰音消失,体温降至正常。

结果

治疗效果:对照组无效11例,有效20例,显效29例,总有效率81.7%。治疗组无效1例,有效28例,显效31例,总有效率9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不良反应:本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讨论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支气管肺炎大多由细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等。支气管肺炎的发病常与上述细菌中致病力较弱的菌群有关,它们通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内的常驻菌。当患传染病或营养不良、恶病质、昏迷、麻醉和手术后等状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这些细菌就可能侵入通常无菌的细支气管及末梢肺组织生长繁殖,引起支气管肺炎。

在我国,肺炎患儿占住院总人数的24.5%~56.2%,其中婴幼儿肺炎住院数为学龄儿童39.5倍[2],可能与此期小儿免疫力低下及呼吸道解剖特点有关,支气管肺炎主要病变散布在支气管附近的肺泡,肺泡壁因充血水肿而增厚,支气管因黏膜水肿而变窄,肺泡腔内充满炎症渗出物,影响了通气与换气。支气管肺炎为小儿常见肺炎,特别在婴幼儿期易患此病。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当炎症进一步加重时,可使支气管管腔更窄甚至堵塞,发生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致使机体代谢及器官功能障碍。导致缺氧、CO2潴留,主要症状为气促、喘憋、发热、咳嗽,重症常伴心力衰竭、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症状,婴幼儿症状尤为明显。因此,使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血氧分压明显增高显得尤为重要。在本组资料中,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明显优于对照组,缩短病程。能迅速缓解症状。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成分为盐酸氨溴索,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具有进作黏液排除促用及溶解分泌物特性,改善呼吸状况,支气管肺炎的病变特征是在肺组织内散在一些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症病灶,随着病情进展,一些红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病灶中支气管、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肺泡腔内出现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往后中性粒细胞渗出增多,渗出物成为脓性,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可有浆液性渗出,严重时,病灶相互融合,呈片状分布,形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3],患儿黏液的分泌可恢复至正常状况,呼吸道黏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特别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时,咳嗽及痰量通常显著减少,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改善呼吸道症状,能迅速缓解、縮短病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华儿科杂志,1987,25:47-48.

2 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8.

3 杨光华.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5.

氨溴索注射液 第10篇

1 试验观察

1.1 药品

利福霉素钠注射液0.5 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 为第1组液体;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溶入10 mL生理盐水中, 为第2组液体。

1.2 方法

从第1组、第2组液体中分别取2 mL加入同1支试管中, 为1号试管;从第1组液体中取4 mL、从第2组液体中取2 mL, 按先后顺序加入同一支试管中, 为2号试管;从第2组液体中取4 mL、从第1组液体中取2 mL, 按先后顺序加入同一支试管中, 为3号试管。上述3支试管中, 在2种药物刚接触时液体立即变浑浊, 随即出现絮状沉淀物, 20 min后3支试管中的絮状沉淀物均未溶解。

2 讨论

上一篇:气质类型下一篇:熔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