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管理框架

2024-06-20

职业教育管理框架(精选12篇)

职业教育管理框架 第1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会计领域重要的举措之一是大力加强管理会计工作。通过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管理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进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14年,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主要任务之一是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和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明确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以提高单位持续价值创造力为导向,以提升管理会计实务能力为重点,推动研究发布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2012年,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联合成立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认证一个新的全球性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 (Chartered Global Management Accountant, 简称CGMA)。2014年,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发布了《全球管理会计原则》(Glob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inciples,简称GMAP) 和 《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CGMA Competency Framework,简称职业能力框架)。GMAP是第一套用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的全球管理会计原则通用报告, 旨在帮助各类组织提高决策能力,实质上相当于管理会计概念框架。职业能力框架旨在帮助管理会计人员认识到在当前和未来承担职责时所需必备的知识和必会的技能。 GMAP认为成功的组织都具有高效的管理会计职能,而管理会计职能要做到高效,那么,承担管理会计职能的人必须是胜任的。而管理会计人员是否胜任要由职业能力框架来规范。因此,职业能力框架对管理会计原则而言,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GMAP的主要内容有七个部分:引言、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如何应用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在业绩管理中的应用、在实践中的应用、最新修订及相关事项、术语汇编,它们对应的具体内容为: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定义、管理会计的四项原则、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管理会计的应用指引等。而有关《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方面的研究和解读尚不多见,本文主要对《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中的“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图”与 “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进阶图”进行详细解析,并对我国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提出相应的借鉴。

二、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

《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 通过三个阶段的工作构建了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图,如图1所示,该框架包括:专业技能,商业技能,影响,领导力和伦理、操守与职业化。

(一)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指管理会计师运用专业技能对数据或资料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为组织提供信息,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和报告、成本会计和管理、商业计划、管理报告和分析、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税法遵循和筹划。其中,财务会计和报告技能具体包括财务会计准则、记录、报告;成本会计和管理技能具体包括成本会计、成本管理;商业计划技能具体包括计划、预测和预算,资本支出和投资评估;管理报告和分析技能具体包括财务分析、管理报告、业绩管理、 定量分析、标杆管理;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技能具体包括现金管理、兼并与收购、财务政策与财务风险管理、企业估值、筹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技能具体包括风险管理策略与程序、风险识别与评价、风险应对与报告、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会计信息系统技能具体包括信息系统环境、会计系统应用、技术发展与应用;税法遵循和筹划技能具体包括税法、编制与审核税收返还、税务会计、税务审计、税收筹划。从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图看,专业技能是第一个技能。

(二)商业技能商业技能是指管理会计师运用专业知识将信息转化为商业机会,主要包括战略、市场与监管环境、过程管理、商业定位、任务管理、宏观分析。

(三)影响影响是指管理会计师通过沟通去影响决策者和所有者们的决策、行动和行为,主要包括影响力、协商与决策、沟通、协作与建立伙伴关系。

(四)领导力领导力是指管理会计师在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主要包括团队建设、指导与监督、业绩驱动、鼓舞与激励、改变。

(五)伦理、操守与职业化伦理、操守与职业化要求管理会计师将道德观应用于商业行为中。商业伦理对个人的行为和组织整体的行为都会产生影响,管理会计师要实现帮助组织提高决策力的目标,在组织行为中必须遵守商业伦理。管理会计师应该追求终身学习和职业持续发展, 必须是客观的、遵守伦理道德和关心公众利益。从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图看,伦理、操守与职业化是该框架图中的基础因素,为上述四项技能提供支撑。

三、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阶段

《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中,还构建了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阶段图,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该阶段图分三个部分,最左一列是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的知识领域,涵盖四个:专业技能、商业技能、影响和领导力;中间一列是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的资格领域,对应着左边的四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包括一系列的资格要求,具体要求如上文能力框架所述;最右边一列是按熟练水平定义的四个阶段:基础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和专家水平,每个阶段对涵盖的四个知识领域要求的权重各不相同。其中,基础水平指入职员工层次的,要求能够独立完成自己的工作。中级水平指经理层次的,只需为同事工作负一定责任。高级水平指高级经理层次的,需要为同事工作负正式责任。专家水平指决策层次的,需要为自己高层决策承担正式责任。

从图2可以看出,基础水平阶段要求专业技能占64%, 商业技能占16%,影响占14%,领导力占6%,基础水平对专业技能要求最高,商业技能次之,影响再次之,领导力要求最少;中级水平阶段要求专业技能占39%,商业技能占24%,影响占21%,领导力占16%,中级水平对专业技能、商业技能、影响、领导力要求依次递减,但相对基础水平,对后三者明显提高;高级水平层级要求专业技能占24%,商业技能占25%,影响占25%,领导力占26%,高级水平对四个技能要求相对均衡,相对基础和中级水平,要求的趋势变为前低后高;专家水平层级要求专业技能占13%,商业技能占25%,影响占23%,领导力占39%,专家水平对领导力要求最高,商业技能次之,影响再次之,专业技能要求最少。总之, 随着阶段的提高,对管理会计师领导力、商业技能和影响的要求会明显提高,而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会相对降低。

四、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特点

通过对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和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阶段的解析,可以得出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了职业能力框架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网站上发布的资源中,被点击阅读最多的前两位是《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和《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开篇指出,管理会计职业人员在帮助组织规划、执行和修订战略时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与如何运用管理会计四项原则于管理会计职能的14项主要活动中同等重要。可见,职业能力框架为管理会计原则提供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创立了“四项核心要素”的职业能力框架结构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框架创立了四项核心要素:专业技能、商业技能、影响和领导力,并对每个要素给出了具体的资格要求。这四项核心要素是职业能力框架的主体内容,为《全球管理会计原则》中提出的管理会计目标(旨在帮助组织更好地进行决策,对其所面临的风险作出适当的反应,并对其所创造的价值进行保值)的实现提供支撑,与管理会计四项原则(影响力原则、相关性原则、价值量原则、信任度原则)紧密联系。

(三)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职业能力要求按照熟练水平,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职业能力发展分四个阶段:基础水平、中级水平、高级水平和专家水平。每个阶段对“四项核心要素”分别有不同阶段的要求,基础水平阶段对专业技能要求最高,专家水平阶段对领导力要求最高。“四个阶段”为管理会计师职业发展提供了一整套技能指引。

五、结论

教育心理学框架 第2篇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

④测验法

⑤个案法

⑥教育经验总结法

⑦产品分析法

二、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

心理发展的概念

2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

3

个体心理发展的本质

①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

②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

③反映认知机能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规律

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不系统向稳定、系统化发展

4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②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③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⑤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与衰退的辩证统一

5

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①童年期

注意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②少年期

认知的发展;情绪的发展;意志的发展

③青年初期

认知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个性发展

6

个体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①学习准备

②关键期

2认知发展与教育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①建构主义的发展观

②认知发展阶段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岁)

③影响发展的因素

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化

2

维果斯基的发展观和教育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②心理发展观

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表现

心理发展的原因

③内化学说

④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⑤基于“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支架式教学

3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1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信任-怀疑(0-1.5岁)

②自主-羞怯(1.5-3岁)

③主动感-内疚感(3-6、7岁)

④勤奋感-自卑感(6-12岁)

⑤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岁)

⑥友爱亲密-孤独(18-30岁)

⑦繁殖-停滞(30-60岁)

⑧完美无憾-悲观绝望(60岁以后)

2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①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

②适应统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

4个别差异与教育

1

智力差异

①智力类型差异

②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③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④智力的群体差异

2

学习风格差异

①学习风格的概念

②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

感觉通道

认知风格: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反思型与冲动型;具体型与抽象型;辐合型和发散型;同时性和继时性;齐平化和尖锐化

3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①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改革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③运用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手段

三、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概述

01

学习的概念

02

学生学习的特点

①学习内容:以系统掌握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②学习形式:以接受学习为主

③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03

学习的分类

①学习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②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机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机能

③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

④学习内容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⑤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内隐学习;外显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01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①经典实验

②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基本规律

③联结试误说的教育意义

④对联结试误说的评价:联结试误说的积极意义;联结试误说的局限与不足

02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①经典实验

②经典条件作用论: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基本规律

③对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评价: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积极影响;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局限与不足

03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①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②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③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教育意义:新行为的塑造;程序教学

④对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评价: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积极影响;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的局限与不足

04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①班杜拉的经典实验

②社会学习理论:交互决定论;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基本规律

③对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社会学习理论的积极影响;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认知派学习理论

01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①苛勒的经典实验

②完形-顿悟说

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③苛勒的完形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联接试误说

④对苛勒的完形顿悟说的评价

02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①托尔曼的经典实验

②符号学习理论

③对符号学习理论的评价

符号学习理论的积极影响;符号学习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03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①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学习观;教学观

②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发现教学模式;重视对直觉思维的培养与训练;螺旋式课程的构想

③对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评价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积极影响;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04

奥苏贝尔的意义-同化论

①意义-同化论的核心内容

学习的最佳方式——有意义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意义-同化学习的类型

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同化

②意义-同化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讲解式教学;“渐进式”课程

③对意义-同化论的评价

意义-同化论的积极影响;意义-同化论的局限与不足

05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①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核心内容

学习结构模式;学习过程的阶段

②信息加工学习论的教育意义

“九五矩阵”教学法;课堂教学阶段的划分

③对信息加工学习论的评价

信息加工学习论的积极影响;信息加工学习论的局限与不足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0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①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习的分类;意义学习的特点;促进意义学习的条件

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教师的角色;促进学习的心理因素;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0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

①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

②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

③开放课堂教学模式

03

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影响

②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01

建构主义的不同取向

①激进建构主义

②社会建构主义

③社会文化取向

④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02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

①知识观

②学生观

③学习观

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0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

①抛锚式教学模式

②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

③随机进入教学

④支架式教学

04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影响

②建构主义的局限与不足

四、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概述

01

学习动机的概念

02

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①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②学习期待与诱因

03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①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②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04

学习动机的分类

①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在现代职业教育框架内论质量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9-0015-02

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此,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从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达到“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目标。

如何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重大命题,其中蕴含诸多问题,包括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质内涵的把握、对质量及质量评价标准的认识、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如何推动教学改革等。这些,都需要缜密研究和慎重实施。

人才培养质量是所有类型教育的原点与归宿,它要求培养的人才符合既定的类型和层次,达到基本的规格和质量。职业教育因其性质,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适应一定业务范围的职业技能和关键能力。这种技能和能力会因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一经确立,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取向更加明晰: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需求,实现产教高度融合、中职与高职通畅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并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这是立意高远的宏大目标,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发展目标,必然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必将从整体上拉动职业教育的改革。

众所周知,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学工作,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核心任务是教学质量管理。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教学的场所,必须切实发挥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现阶段,职业教育内部应该强化教学质量保障意识,按“体系”要义完成系列制度安排,力使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形成,即要建成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评价监测体系。教育部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正逐步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目前已修订中职、高职专业目录,启动中职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课程标准的制订,还拟定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应该说,宏观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关键在于落实。职业学校必须顺势前行,因地、因需强化教学规范管理,在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从学校实践层面而言,教学管理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为主旨,以妥善处理教学规范管理与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之间关系为重点,以促成学校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它上承宏观(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内涵要义),下涉微观(指导、监管教学活动),是名副其实的中枢。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工程”的设计、建设不可轻忽,应关注教学管理,把判断、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第一要务。

现代职业教育要依靠课程证明,通过课程结构体现,经过课程组织转化,并在课程实施中活化。构建何种课程结构,决定学生将具备何种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如何实施课程,决定学生能不能具有这种知识、技能、能力与素质。现代职业教育要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上对接,无一不是通过课程及其实施而转化、落实的。课程是在课堂(此课堂非专指教室,乃是完成课程内容与实现课程要求的场所)通过教与学活动被活化而逐一达到的。因此,课堂是实现五个对接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否顺利。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关键所在”(习近平语),先进理念、正确决策、合理设计、完善策略,只有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落地、实现。教育部始终把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并对职业教育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成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如果从教学能力、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三个维度考量,目前教师的专业水平需提升的空间确实很大。仍有部分教师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对教师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这个群体缺乏研究意识的问题普遍存在,以致先进教学观念仍停留于认知层面,尚未实现深度转型,这一问题集中表现为教学活动中主体意识、资源意识、生成意识不强。

当下,应以增强教师课程意识为指向,通过各类平台,采取各种措施,促使教师进行研究与反思,结合所教授的课程切实理解为什么要教,并掌握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和怎么考;同时,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什么必须学、学什么和怎么学。在教育教学目标已定的前提下,教师体现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保障作用。

职业教育管理框架 第4篇

在过去,不同层次职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基本不会考虑中高职衔接问题,忽略了中高职教育对象的差别,使得中职、高职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教学内容、专业课程体系等大致相同,其后果就是学生培养定位不明确、不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专业发展, 也阻碍了中高职教育的无缝对接。 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主要服务于其培养目标。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办学系统存在着五年制高职、三年制高职及开放本科等多种层次的教学对象,学校在制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时进行统筹, 衔接同一专业的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衔接

中高职课程衔接是指中职和高职阶段不同的课程内容或学习经验,通过垂直(继续性)与水平 (整合性)的衔接,使它们之间相互发挥累积的最大效果以达成中高职培养目标。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开展远程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终身教育理念, 将开放教育、远程教育纳入到整个现代职教体系,人才培养从“以就业为导向”向“以需求为导向”转变。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群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具体实践时,在三年制高职、五年制高职等中高职教育形式的课程设计方面,从过去的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实现宽口径就业,转变为直接与有关行业、企业合作,开设特色班、企业班等,学生培养按需进行、实现订单式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全省系统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优势,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师资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并建立系统内的中职、高职以及开放本科的学制衔接体系,更好实现中高本一体化、协调发展。

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层级化、模块化、特色化、学分化”的原则,对中高职课程的设置和衔接加以整合,探索适合本校系统特色的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模式。

层级化即是根据不同教育层次的培养目标,从中高职衔接课程的能力目标角度确定不同层级的能力标准,即以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为衔接参照制定能力层级的课程标准。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简单的处理成“中职+高职”,而是应该明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分段实施:中职课程设置时要重基础和岗位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初步职业概念;高职课程设置时就必须重实践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模块化。根据中职、高职等不同培养目标和不同级别的要求,将层级化的职业能力课程,按照不同层次和级别,由校本部的各办学点的优秀教师、行业协会、物流企业等深度参与课程开发建设相应模块。这些模块可以以项目、微课、 M O O C (网络公开课)等形式体现,通过模块化将不同层级的能力转换为课程,从职业特定能力纵向延伸向行业通用能力、跨行业能力横向拓展,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中职和高职的教育过程。

特色化。就是根据校本部和各办学点的特点,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经济和合作企业特点,安排特色课程,更好地适应地区、企业的需求。有关办学点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本地区的特色而开设的一些特色课程,有些侧重于生产经营性企业的物流、有些则侧重于流通性物流,如校本部就与苏宁等大型企业合作,设置课程,开设苏宁班等。

学分化。这是为实施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搭建一个柔性化、系统化的管理平台,为各层次学生提供方便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支持服务,并进一步的与开放大学结合起来,将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讲,主要措施一是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初、中、高等不同层次的模块课程,规定相应的最低学分,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时段,选择不同能力的模块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分并作为取得双证的依据;二是对不同层次的相同或相近课程制定学分认定和学分折算的标准,以利于中高本的高效衔接。

课程教学资源衔接

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要体现和便于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重点体现,其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对象的层次定位。 学生中职阶段结束后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一线操作人员,能胜任岗位对员工技能操作及职业素养的要求;高职阶段培养重点是在不断娴熟技能基础上,具有一定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不仅能胜任一线的技能操作,更要在区域的技术应用,生产管理方面要有一定的积累,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因此,中职阶段的教育资源更多强调动手能力,淡化专业理论基础及结构性;高职阶段,在保持技能训练不间断的情况下,着重构建学生对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基于项目实施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考虑到中高职衔接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资源建设时还必须包括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相关内容。

职业教育过程主要由两个阶段构成:在校学习阶段和毕业实习 (顶岗实习)阶段,这两个阶段都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更好地开展。首先是借助于现代远程教育,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活动从课程延伸到课前、课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远程教育平台,实现布置预习内容、监控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实时疑难解答、提供师生交流渠道等;其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比较完善网络环境完成自我测评,实现自我主导、灵活多样、效率更高的“自主学习”; 最后,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学校教师可以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实现远程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时, 也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实时远程观看企业现场,真正实现企业走进课堂、课堂融合企业。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特点是面向世界,开放社会所需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对中高职教育来说,M O O C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参考M O O C对所授课程进行个性化设计,根据学生特点添加个性化内容。学生可以借助于M O O C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通过有关高校的M O O C平台取得相应的认证学分,实现中职、高职及本科的有效衔接。职业院校在未来的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可借鉴MOOC的先进理念,开展网上在线教学、线下分类教学、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活动。

与学分银行对接

对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就是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推动下,在不同类型教育间(包括不同形式学历教育、 非学历教育的不同课程) 以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所谓“学分银行”(credit bank) , 实质上就是一种模拟或者是借鉴银行的某些功能特点,对不同类型学习成果通过学分进行认证、累积、 转换的一个形象化的表述。这种管理模式不仅使学生能够突破学习时段的限制,储存所学成果的学分, 而且能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把通过不同学习途径的学习成果与相关的学历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专家评估,实现学分在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相互转换。

资产管理框架 第5篇

资产管理,是指资产管理人接受资产委托人的委托,依照委托人的意愿或请求,对委托资产进行管理运作,以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这种特定目标可能是资产保值、增值,也可能是其他目标。广义的资产管理指资产所有人将其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以实现资产所有人所期望目的的行为。狭义的资产管理,特指证券市场范围的资产管理业务,即资产委托人以其货币或证券资产,委托专业中介机构管理,专业中介机构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运作,以实现委托人期望的保值、增值或特定目标的行为。

一、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面临的困难

1、对金融领域认识模糊,思路及运营模式不清晰,难以准确定位。

2、难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3、不熟悉游戏规则,容易走弯路,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4、合适的专业人才难求。

因此,产业资本要立足于现有资源,深入分析自身优劣势,清晰思路、明确目标,本着谨慎及量力而行原则确定合适切入点,利用多种手段整合各方面资源,注重平台搭建,循序渐进,不急躁、不冒进,在平稳发展中寻找实现突破的机会。

二、资产管理投资渠道概述:根据目前实际情况,可行的投资渠道有以下几种:证券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不良资产处臵、委托贷款、短期高息资金拆借。

(一)、证券投资。证券投资(investment in securities)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证券投资过程基本分为五个步骤:(1)确定投资政策,包括投资目标(风险与收益)及投入资金规模。(2)进行证券投资分析,确定投资目标范围。主要方法:技术分析及基本面分析。(3)组建证券投资组合。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确定投资标的(个股)、投资时机、预期收益。(4)投资组合的修正。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投资目标会不断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5)业绩评估。确定风险收益比,评估投资回报率的同时评估投资者所承受的风险,综合评价收益。

投资思路:充分利用与券商、证券基金方面的人脉关系,辅以自己的研究分析,确定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坚持以价值和成长理念为核心,通过筛选建立重点股票池,注意把握投资机会,以达到预期的收益目标。

风险控制:(1)根据市场情况,控制总体仓位,并设立单只股票投资额上限。建立投资组合,适当分散风险。(2)设立止损止盈线,严格操作纪律,止损要坚决,达到盈利目标,出货不犹豫。(3)加强投资后的跟踪研究,定期对基本面和个股风险作出适当评估,并据此调整仓位。对不确定性事件保持高度敏感,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把可能发生的损失降到最小。(4)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投资决策体系,降低决策风险。

证券投资作为资产管理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具备较强的技术性和延伸性,可衍生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并购重组等业务,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可成为切入金融领域的重要突破口。(详情见附件:以资产管理(证券投资)业务作为突破口切入金融事业的可行性分析)

(二)、私募股权投资

Private Equity(简称“PE”)也就是私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广义的PE为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相关资本按照投资阶段可划分为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发展资本(development capital)、并购基金(buyout/buyin fund)、夹层资本(Mezzanine Capital)、重振资本(turnaround),Pre-IPO资本(如bridge finance),以及其他如上市后私募投资、不良债权和不动产投资等等。

狭义的PE主要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后期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而这其中并购基金和夹层资本在资金规模上占最大的一部分。在中国PE主要是指这一类投资

1、面临的风险:中国的VC和PE发展非常快,而且取得了很大成功,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很快,长远前景非常乐观,但是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目前投资风险较过去而言有所增加。

由以往成功案例来看,PE的回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投资的企业高速度增长带来的收益,二是上市以后资本市场提供的高溢价,尤其是在股权分臵解决解决以后,资本市场的溢价水平是很高的。但是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国际资本市场回调,国内的资本市场虽然还有较高溢价,但是审批方面的不确定性非常大。因此目前中国的私募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企业利润的增长可能会放慢,中国的宏观经济开始由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发展势头有所放缓。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能源涨价等都会增加企业在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增加等方面的压力。因此需对所投资企业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

其次,还要考虑行业的周期性,行业周期发展不可避免,目前资本市场回调后,行业风险更是越来越大。但周期性的出现也同样是机会,因此PE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及其所处的行业,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急于求成、盲目跟风,对行业和企业的选择要更加谨慎。

第三,要考虑中国的各种生态环境。金融生态环境方面,PE投资的企业要想在A股上市,需要与各级监管层进行沟通,政府环节也很重要,PE需吃透国家政策,充分理解政府思路,找出共赢方案。融资生态方面,人民币基金已经从法律大的框架上和主要投资人的动向上有了突破,但是法律、工商、税务、监管制度、投资人的成熟和融资的法律框架还都有待完善。

最后,私募股权投资在退出机制的选择上也要评估成本收益率,降低退出时机选择错误的风险。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通道有三:一是被投资企业公开上市;二是向其他投资者转让股权;三是由被投资企业回购股权。在这几种方式中选择退出,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当时面临的宏观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微观环境,让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

2风险防范:

总体上讲,在初始阶段要依托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开展业务,可行的模式为:(1)通过各种渠道(银行、政府部门、商会、担保公司等)发现具备上市潜力的优质企业,推荐给规模较大的风险投资公司,参与整个投资过程,采取跟进投资的方式实现目的。(2)利用在投资界的人脉关系,作夹层投资,成为第二、第三批投资者,充分利用可转换债、含转股权的次级债、可赎回优先股等方式实现投资目的。虽然这种方式成本较高,但风险也相对较低。

大型风险投资公司一般拥有一批各个领域的专家,他们不仅熟悉资本运作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而且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管理经验使得他们熟悉企业的成长历程,对于被投资企业来说,在技术和产品上有优势,但缺乏规范管理和公司治理制度建设,缺乏持续扩张的能力和资源,而这正是风险投资公司的特长。因此,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企业是一个资源优化配臵的过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小企业获得了宝贵的资金,就要放弃一部分管理权,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分享,一些申请创业投资的企业家没有这个思想准备,会造成投资者之间的误解和不信任,最终导致投资项目的失败。风险防范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阅读和检查对企业定期提供的财务报告,密切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

2、定期到企业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市场状况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要求企业做出说明或整改措施。

3、对企业的重大人事变动予以关注,需要时加以干预;

4、控制企业的重大融资行为;

5、对企业的投资价值定期做出评估。

6、向风险企业提供必要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作为创业家的顾问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与专业人才中介。(2)协助进行内部管理与策略规划。(3)帮助企业后续融资。(4)协助解决重大经营决策。(5)介绍有潜力的供应商或客户。(6)协助企业进行组织重整、兼并;协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财务制度,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上市。

由于风险投资的不确定性很强,在投资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最终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投资成功与否存在较大的运气成分。通常来讲,20%的投资项目成功,即可保本,在运作过程中要本着谨慎原则,优中选优,分散投资(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不将投资集中在一个行业,另一方面单个项目投资额不宜过大)。

(三)、不良资产处臵

不良资产处臵是指不良资产管理者运用诉讼追偿、资产重组、债权转股权、处臵抵押物、租赁、资产出售、资产臵换等方式处臵由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取得收益的行为。

作为资产管理的重要方面,我国的不良资产处臵主要由长城、信达、华融、东方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运营,其运营模式为: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臵因收购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按照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管理和处臵资产,在转让资产时,主要采取招标、拍卖、竞价等方式。

经营模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资产管理公司拟出售的不良资产情况,综合分析风险收益,确定合适的标的。以投标、竞价等方式取得不良资产(一般是多个项目打包方式,偶尔也会有单个项目),本着先易后难、灵活处臵的原则,经过分拆、重组,运用诉讼、变卖、租赁、债转股、资产臵换等手段处臵不良资产,取得收益。要点:

1、选择瑕疵少、有优质资产抵押或符合行业整合概念的项目,事先深入了解情况,设定预期目标,准确评估可行性。这就要求与资产管理公司有良好的关系,能够拿到第一手资料,更好的了解细节。

2、由于不良资产项目都存在一定的法律或手续方面的瑕疵,因此,对这些瑕疵的了解、评估尤其重要,这直接决定投资的成败。同时要具备解决瑕疵的能力,这就需要与法院、税务、房产、土地、工商等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

综上所述,不良资产处臵业务有一定的机会性,且在处臵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如果不是专业的公司很难把它当做日常性工作来做,因此可对此业务保持关注,待发现合适机会后介入。

(四)委托贷款

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委托贷款是企业短期投资的一种,有效规避了企业之间不能直接借贷的风险,一般期限不超过一年,利率理论上讲上限为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四倍,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达到,一般最高能达到10%-15%。

委托贷款需要企业自己确定借款人,这就要求有较高的风险评估、控制的能力,需要引进专业人才或借助银行资源。比较可行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只对自己了解且能有效控制风险的下游企业放贷,二是通过银行(包括小额贷款公司)渠道寻找目标客户。委托贷款业务收益虽然不高,相对来讲风险较低,可控性强,可作为低风险资产管理业务来配臵。

档案知识管理的管理框架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档案知识管理框架特殊性

Abstract:The article designs the fram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files from the basic elements of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analyzes its particulari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ain body of knowl edge management of files should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spac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independent degree ; the objects of knowledge manage ment of files should focus on all types of archives which contain rich knowledge ; the valu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files should focus on decision-making support and wealth transition ; the environment Settings about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files should not be the pursuit of unity ,bu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Keywords:Archives ;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 ; Particularity

2000年,我国学者首次引入并论及实施档案知识管理的可能性,[1]引发了相关研究热潮,从“知识经济的视角间接涉及知识管理的有关内容,并对知识产权档案及其管理进行了集中研究”,[2]到甚至引发“档案思想的根本性变化”。[3]在此期间,档案界对档案知识管理实践的批判却一直不断。[4]这些批判可归纳为:将解决方案等同于档案知识管理系统;[5]将档案知识管理等同于人力资源管理;[6]或将档案知识管理等同于信息管理[7]等等。可以说缺乏系统性,是这些反思性结论的共同指向。为此,笔者拟从档案知识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的视角,根据管理要素包括谁来管,管什么、为什么管,怎样管的分析框架,重点结合档案及档案工作的特殊性进行系统分析。

一、档案知识管理的主体如何定位

档案知识管理的主体定位并不明确,其原因在于一是档案部门一开始并未被赋予知识管理的职责,档案法规或相关规章制度并未明确提及;二是知识管理主体多元,从知识主管、知识项目管理者、知识工人到知识中心等。在这种情况下,档案部门如何保证在与其他相关主体既区别又联系中既不“失位”又不“越位”,决定其在实施知识管理中需结合自身特性找准定位。具体而言,档案部门开展知识管理,其主体定位视不同情况有不同特色。作为内设机构的企业档案室(馆),主要扮演参与或配合者的角色,以企业整体战略为导向,以盈利为最终目标。而作为独立机构的国家档案馆,其知识管理的推进更多体现出独立性和公益性,但这种独立性受制于馆藏结构,使其后劲相对不足。

(一)在认识转型的背景下确定主体定位

知识管理思想全面被认可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不到20年,档案领域的引入时间更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先进管理理念,各领域均在积极探索,档案部门也不例外。为此,档案部门实施知识管理时,首先需在观念上将自身定位为探索者,或是跟进者,而不是事实上的知识管理者。

(二)主体定位在于身份的追加

从时间维度看,企业档案馆(室)较早开展知识管理。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档案馆(室)更需充分发掘档案的知识功效,以增进“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可以看出,具有知识管理者的身份,是企业档案馆(室)适应环境变化而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追加,而并非放弃了原有的角色。即如有人在比较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异同后发现,知识管理并不能取代档案管理。[8]在实际角色扮演中,也有学者调查发现:“从知识管理来看,文件、档案是组织核心的知识资源,但并不是组织知识资源的全部。”[9]这从侧面反映了企业档案馆(室)仅提供实施知识管理所需资源的一部分,也说明其更多体现出一种参与者的身份,而非“单兵作战”。所以,有学者认为,档案部门开展知识服务应定位于“参与”而不是“单干”。[10]相似的身份追加也适用国家档案馆。不同在于,其作为独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它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扮演相应身份的独立性较之企业档案馆(室)更强。但是由于其馆藏结构相对单一,适应市场竞争压力相对不够,决定了其扮演角色的后劲相对不足。

二、档案知识管理的对象怎样锁定

档案不等同于知识。实施档案知识管理,就是从档案中抽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实现从档案到知识的有效转换。其中,必然涉及对档案知识管理对象的锁定问题,即如何有效抓取档案中蕴含的知识。

(一)档案具备知识属性,是使档案知识管理实施具备可行性的基础

“全面正确地认识档案的知识属性,是科学有效地管理档案这一巨大的社会知识财富和充分发挥它应有作用的必要前提。”[11]有效认识档案的知识属性,能为档案知识管理对象的锁定提供方法论基础,实现从可能到现实。一般认为,档案具备如下知识属性:档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含大量的知识;档案作为“组合”的概念,在其历史联系中可以发掘知识;在电子文件时代,“描述档案形成过程、结构、格式、形成背景等隐性知识可能比文件实体本身所记载的内容更有价值。”[12]更有学者指出:档案所记录的知识基本上都属于言传知识;每一个档案馆(室)所保管的档案,都具有明显的“本土知识”特征;大部分档案所包含的知识和信息内容具有内部性或保密性等等。[13]这些属性规定并引导档案知识管理的操作方向与实现路径。

(二)档案知识管理对象的锁定应有所侧重

从效益与效率的观点看,所有档案门类中数量较多的文书档案,或称为政务档案,“其实更多的只是信息记录,而非系统的知识结晶”。[14]加之档案类型众多,“其中既有可能转化为知识的有用信息,也有无知识价值的信息,其中不少信息只是因为追溯与凭证而需要留存。”[15]因此,其对象锁定不宜一概而论。鉴于此,有学者认为,“若在档案部门当中谈知识管理,似乎从科技档案的管理入手更适合,也更容易些。”[16]显然,科技档案蕴含更丰富的知识,对其优先实施知识管理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是分布于社会各领域的专门档案,因其专业性带来的知识丰富性,因其信息结构的规范性使其实现知识挖掘更容易,这部分档案也应是知识管理对象锁定的重点。

三、档案知识管理的价值如何把握

纵观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早期档案界对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关系的探讨,[17]到知识管理理念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价值问题一直被忽视。“档案界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知识管理概念的简单嫁接上。”[18]“档案知识管理尤其是企业档案知识管理的研究,必须要注重学术界的研究与研究对象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效果之间的关系”[19]如何把握档案知识管理的价值?普遍认为,“知识管理的本质是知识的智能性转化”[20]。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智能性转化又可归为两类:一是思想认识上,根据档案的凭证和参考作用,为相关主体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二是物质表现上,为生产力和财富的增长服务。也就是说,决策支撑价值和财富转化价值可视为档案知识管理的两个主要价值维度。

(一)决策支撑价值

国家档案馆主要面向社会提供知识服务,以公益性为主。为此,其决策支撑价值主要体现为社会价值或文化价值而非经济价值。其中又因政府掌管大量社会事务,为政府决策服务自然成为国家档案馆知识管理价值创造的主要指向。实际上,在国外,“大多将档案馆看做是政府决策的辅助机构之一,政府机关自然是档案馆的主要服务对象”。[21]在国内,也有学者提出把档案馆建设成思想库的构想,“可以提供档案信息咨询和知识服务。”[22]实践中,在我国辽宁省档案馆已经出现为政府决策提供档案专题信息简报的尝试。相较国家档案馆,作为内设机构的企业档案馆(室),其知识管理主要为本机构事务决策服务,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二)财富转化价值

国家档案馆定位于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开展知识管理以精神财富的创造为主,如编纂档案史实,把储存在多份文件中的信息整合成系统知识;提供智力咨询,通过研究档案史料,为用户提供专题信息服务;参与历史或文化研究,直接贡献知识等。相较而言,企业档案馆(室)以物质财富的创造为最终目标,其价值链体现为知识共享,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价值创造,[23]并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等。

三、档案知识管理的环境怎样配置

狭义的档案知识管理,仅指对档案知识本身的管理,如知识获取,知识分类、知识应用等。但广义上看,还应包括与档案知识相关的其他活动,如组织设计、制度支撑、文化营造等。目前,档案学界普遍从广义角度理解档案知识管理。

档案知识管理具体应设置怎样的环境,通常借鉴经济领域相对成熟的模型,即“知识管理是人本管理、能本管理和知本管理的综合。”[24]即除对知识本身管理外,还包括围绕知识人的管理及环境营造。为此,有人借助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平台,把档案知识管理的环境配置设计为档案馆知识资源管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学习型档案馆环境,以知识为对象的档案馆业务管理等。[25]或者在其他实践层面,提出注重档案馆人员的隐性知识开发,促进档案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推行面向知识的档案资源管理,建立面向知识管理的档案馆服务体系。[26]甚至总结后保管范式下的档案知识管理模式,即“以编码化知识管理模式、档案后保管范式为指导,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档案知识积累、档案知识组织、档案知识评价、档案知识服务,以及相应企业文化营造、组织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运用,满足用户对档案信息知识的需求,从而支持公司业务运转,推动企业战略落实。”[27]

可以发现,目前就档案知识管理的环境配置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均肯定了知识管理氛围营造的重要性。也可以认为,意见的不统一,自身也可能说明知识管理环境的设置并没有统一口径,仅需要在一些基本原则指导下灵活操作。而这些基本原则归纳起来,可概括为:组织文化氛围的培养,包括重视人力资源,倡导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的文化理念;面向知识管理的组织业务流程或制度设计的重组或变革;知识管理技术的采用等。

本文设计的档案知识管理的管理框架分别对应管理活动中谁来管,管什么、为什么管,怎样管的四个维度。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档案知识管理的上述框架设计清晰界定了档案知识管理实施的边界,结合实际,又使这种分析体现普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管档案知识管理的框架众说纷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从管理活动的四要素分析,还原了档案知识管理的管理属性,是一种问题的本原性与理性回归。

*本文为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一般项目)“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顶层设计”(项目编号:2011MDYB029)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刘永,常金玲.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J].档案管理, 2000(4):6-7.

[2]雷慧.2006年~2010年我国档案知识管理研究述评[J].档案管理,2011(5):64.

[3]丁华东.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225.

[4]翁美飞.知识管理叫好难叫座[J].科技咨询导报,2006(2):49.

[5]瞿晓静.企业选择知识管理解决方案应避免的五个误区[J].图书情报工作,2005(1):87-89.

[6]付兵红,彭礴.知识管理认识的误区[J].华东经济管理,2005(3):65.

[7]王海英,王树芬.浅析知识管理的误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0):181.

[8]贾玲,刘彤,周晓林等.知识管理不能取代档案管理——再论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J].档案学研究,2015(2):75-79.

[9]徐拥军.“档案知识管理”系统构建的原则与策略[J].档案学通讯,2009(2):58.

[10]周毅.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研究[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227-228.

[11]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管理[J].浙江档案, 2005(12):7.

[12]冯湘君.谈档案知识资源的挖掘[J].浙江档案, 2006(8):14.

[13]伍振华.档案的知识特征初探[J].档案学通讯, 2002(3):18-20.

[14][16]黄世喆.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之二)[J].档案管理,2007(5):63.

[15]蔡盈芳.企业档案信息的知识管理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4(2):44.

[20][24]柯平.知识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7-72.

[17]刘永,常金玲.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J].档案管理,2000(4):6-7.

[18][19]倪代川,丁华东.档案知识管理研究分析(2000-2006)[J].档案管理,2008(5):68-69.

[21]黄霄羽.外国档案事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3.

[22]张斌.构建档案思想库提升档案工作服务能力[J].档案与建设,2013(1):4.

[23]王会粉,于文莲.档案知识管理的特征及其系统构建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181.

[25]姚乐野,蔡娜.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策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25-126.

[26]张晓娟,左田原,朱宁.我国档案馆运用知识管理的案例研究——以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为例[J].档案学研究,2010(2):14-16.

职业教育管理框架 第7篇

所谓高校主体教育管理观, 就是一种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教育观, 其实质是一种主体性的教育管理, 本质是促使个体化与社会化的统一。这种教育管理观不仅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问题, 同时也承认管理者和施教者的主体地位, 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管理观。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是我国主体教育管理观的本质要求。

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

所谓“和谐”是指当矛盾双方相对稳定地处在统一体中, 一方的发展对另一方的发展有利, 即呈现“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互利双赢”的状态, 是事物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一般认为, 和谐校园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等五大特征。民主法治, 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 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为了让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 是为了让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学校和个人能够共同发展;诚信友爱, 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 是为了让广大师生员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 增强学校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充满活力, 就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 充分调动起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让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 就是学校的组织机构健全, 制度完善, 秩序良好, 环境安全文明, 师生员工安居乐业, 学校协调发展。

主体教育管理观的基本概念

教育管理观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教育管理的一种系统的理性认识, 包括教育管理本质观、教育管理价值观、教育管理实践观和教育管理质量观。

主体教育管理观, 是一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教育观。这种教育管理观不同于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中的主观主义教育管理观, 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基础的一种教育管理观, 是由中国学者自己提出来的, 可与西方学者提出的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整合主义流派相并行的一种理论流派。其教育理论基础是, 在教育本质观上, 它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使个体个性化与社会化统一的过程。在教育价值观上, 它认为教育的价值在于把个体培养成为具有能动性的社会生活的主体, 从而使教育达到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种教育管理观认为, 在客观上, 国家应以指导服务为主、监督管理为辅的方式来管理教育;在微观上, 应把严格管理与宽松管理结合起来, 使地方和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 能更好地发挥管理者、施教者的主体性。其哲学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用主体教育管理观来管理教育, 能真正做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统一。因为一个人在实践中获得主体性本身, 就是人的发展的根本标志, 而只有具有这种主体性的人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本质属性。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首次明确提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又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马克思对人的内在本质的认识表现在人的“实践性”和“社会关系性”二个方面。⑴人的感性活动就是实践。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 当作实践去理解,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 即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具有主观的能动性。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要同他人和社会交往, 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在此过程当中, 个体的人的“实践”必然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人的才能的差别主要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通过实践去改变其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关系, 同时又改变着自身。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 未来新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未来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为了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发展, 包括自由、全面、充分、和谐四个环节, 即它是由人的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等四个部分构成的。第一, 人的自由发展, 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的发展, 是把人作为目的的发展, 是为了人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社会进步的发展。第二, 人的全面发展, 即如马克思所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 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全面性。”第三, 人的充分发展, 是指人使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力、活动、关系得到极大程度的丰富和发展, 是人的潜质、潜能在新的条件下的更进一步拓展和显示。第四, 人的和谐发展,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个人自身内在各方面的关系的协调与优化。

“学术自由”是实施高校主体教育管理观的根本落脚点

1.“学术自由”的概念和历史回溯。一般认为, 所保障的是教师在学术探索与研究中不受控制与限制。除此之外, 还应包括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大学所表现出诸如强烈的学术价值追求、浓厚的学术氛围、内部的学术自由空气、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理念就是对学生进行思辨精神、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合作精神的培养。

1852年, 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在他的《大学的理念》开宗明义指出, 大学要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 向学生传授普遍完整的知识, 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智力, 探求真理, 掌握真理。

1923年, 雅斯贝斯发表他的《大学的理念》, 大学应该强调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 他认为自由是大学之生命的首要原则.自由应该包括学生学习的自由, 老师教学和研究的自由。

“学习自由”理念是大学教育实践中的一次飞跃, 它于20世纪初在美国大学得到确立, 并很快为世界各国所借鉴, 它大大改变了世界高等教育的面貌, 推动了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完全学分制的实施。有学者认为, “学习自由”的具体内容除了包括学生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 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之外, 还应包括选择教师的自由和转专业、转学的自由等。在这些自由中, 学生选择学什么的自由, 即选择课程的自由居于核心地位。完全学分制 (又叫弹性学制) 的实施正是“学习自由”理念在大学教育实践的具体体现。所谓完全学分制 (弹性学制) , 它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 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 它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其教学环节以学分的形式进行量化, 学生不受学习时间的限制, 在学习内容和挑选教师上也有较为自由的选择空间, 完成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在不同的时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 学有余力者, 可加修学分。

我国高校从80年代开始相继采用了学分制的教学管餯理体系, 90年代后改为学年学分制 (又叫计划学分制) , 即在教学计划编制及执行中按学时计算学分, 将所有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 (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 以及实践课, 对理论教学课程按每16学时计1学分, 对实践教学课按每周计1学分, 通过计算, 在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须修满多少学分 (总学分及分类学分) 才可以拿到毕业证书。不管是学年制还是学年学分制, 其弊端在于对教与学统得过死, 单一刻板。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 不符合“学习自由”的大学精神和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 不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的发挥。究其实质, 我国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主要体现的还是一种“从属社会”的教育管理观, 即只看重教育本质的社会属性, 片面强调教育对社会的从属关系, 并实行强有力的干预;在微观上, 学校领导对学校也要实行严格管理, 教师对学生要严格, 应以教师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它忽视了教育的特点、规律和相对独立性, 忽视了受教育者、教育者、管理者的能动性, 是和主体教育管理观相对立的一种教育管理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 “人的全面发展”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高校主体教育管理观的实践不仅仅表现在教师和学生的“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上, 也不仅仅是实施完全学分制 (弹性学分制) 就能够解决全部的问题。但是, 任何改革和创新都必须寻找突破口, 学分制的不完全实施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同国外拉开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闻曙明.高等学校主体教育管理观哲学思考[J].学海, 2004年5期.

[2]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 2007年3月20日.

[3]邢宝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 2005年10月26日.

[4]孙绵涛.教育管理哲学[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版, P22.

职业教育管理框架 第8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历史制度主义,深层结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

在我国, 高等学校的学籍学历制度属于国家制度, 具有政策性强等特点。高校学生的学籍是学生具有合法大学生资格的唯一凭证, 学历则是代表对毕业生身份的认可, 学籍学历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自恢复高考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从最初的高校自主管理到学历证书备案制度, 再到目前全国高等学校学籍学历注册已全部实现网络电子化注册, 管理日趋完善和规范。从2004年以来, 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网上认证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这对高等学校办学行为特别是招生工作、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项管理制度, 历经了高校自主管理到完全没有自主管理的权力, 从分权到集权, 看似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有较大矛盾, 为什么国家会制定这种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是哪些原因、哪些动力推动这项政策制度的改革?这种学籍学历的集中管理对高校的发展是利大于弊, 还是弊大于利?本文将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下, 剖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改革的行为过程。

一、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 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要点

作为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之一, 历史制度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学派, 主要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对制度进行研究。“历史主义制度通过关注制度, 将理性主义中的‘行动者’与结构主义中的‘深层结构’联结起来, 建立一种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1]“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论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寻找制度背后更具普遍意义的基本因素 (制度的深层结构) , 然后用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因素来解释特殊的、复杂的制度现象。第二, 在普遍存在的基本因素与我们看到的特殊的制度现象之间, 通过关注其中的行动者, 建立逻辑联系。”[2]历史制度主义基本假设是路径依赖, 是指制度一旦形成, 就会不断强化, 并在自我强化的机制下一直走下去。历史制度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在分析制度产生时, 强调宏观社会背景和偶然事件的作用;在分析制度的发展过程时, 强调路径依赖。

(二) 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

学者们在历史制度主义基础上, 建立了间断—平衡分析框架。“该理论致力于解释一个简单的现象:政治过程通常由一种稳定和渐进主义逻辑所驱动, 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不同于过去的重大变迁。”[3]就是强调制度在变迁过程中, 在基本上维持稳定的情况下, 偶尔也会出现断裂。该分析框架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影响制度的宏观因素分析, 主要是分析制度背后的深层结构, 把对制度起支配决定作用的背景概念化, 一般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第二步是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分析, 制度变迁中常常出现锁定现象, 是制度的回报递增使现行制度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 使制度被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路径中, 不断向前;第三步是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分析, 制度变迁的否决点是改变无效的制度的关键点, 当外部重大变化使现行制度复制受阻时, 就可能为制度创新提供契机 (黄容霞, 2010) 。

二、理论解释:路径依赖与制度变迁

(一) 学籍学历管理制度的深层结构分析

1. 经济体制。

我国在1978以前实行的是完全计划经济体制, 其经济运行方式是国家指令性计划调控, 国家的一切都是计划说了算。高等学校的管理首当其冲纳入计划中, 为了显示国家对高校的绝对控制, 其招生计划更是被牢牢掌握。即便在改革开放后, 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 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却从未拥有过, 因此有人说高等学校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在这种情况下, 中央政府拥有对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绝对控制权, 为了巩固和保障这种权力, 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对学籍和毕业证书的完全控制。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 中央政府对高校的放权越来越多, 只有招生计划这一条自始至终没有放松, 并且在管理上更加严格。

2. 选拔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制度是“高考”, 是一套以统一考试为主、单独考试和少量免试保送为辅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是有竞争存在的, 不论刚刚恢复高考时5%的录取率, 还是现在近80%的录取率, 总会有人在高考中被淘汰, 就算是通过高考被录取的学生, 其学校层次也是相差巨大, 所接受的教育和享受的资源是大不相同的, 文凭被社会的认可程度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作为高考选拔制度的制定者, 维护这种制度是他们的责任, 集权管理便是保证相对公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与此同时, 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高考选拔的公平性极为关注, 对学生上大学后的优越性也看得很重, 因此, 他们自然成为这种制度的坚决拥护者。

(二) 学籍学历管理制度的路径依赖分析

制度变迁中常常出现一种锁定现象, 也就是制度被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路径中, 无法自拔。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回报递增使现行制度具有自我强化的趋势。实际上, 行动者经常面临两种选择:是遵守现行制度还是改变现行制度?决定行动者选择结果是哪种选择使其预期收益更高。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在具有国家的强烈主导性政策———国家控制招生计划、颁发学历证书———环境下, 体现了较强的制度惯性, 并不断强化行动者的目的。

1. 政府的理性选择。

政府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权的行使主体, 为了贯彻教育方针、维持高等教育的稳定持续发展, 对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进行了严格的把关, 绝对不能容忍社会出现假文凭和高校乱发文凭现象。20世纪80年代, 社会一度时兴文凭热, 有人甚至去买“文凭”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某些单位在提拔用人时, 把文凭与能力等同并论, 往往给造假、买假文凭的人有“上位”之机, 严重危害社会。政府如果不认真对待并解决这个问题, 将会造成社会上的假文凭泛滥, 并严重影响高等教育的公平性。

自恢复高考以来, 我国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一直承担着高等教育“中央控制”的重要职能, 政府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籍学历的管理, 保证了在统一高考选拔人才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的严肃性和唯一性, 实现了国家的政策意向, 如果高校自主管理无疑将消减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依据历史制度主义的观点, 一项制度的确立, 会在相关的政策领域产生协调效应, 促进其他相应制度的产生, 从而形成制度网络。就学籍学历管理制度本身而言, 就是一系列的相关制度的集合, 这种相互关联的制度集合使变迁的成本高昂, 其结果是往往回到路径的“锁定”状态, 也使得政府更愿意在原来路径上继续前行而不愿意变更。

2. 高校的理性选择。

从建国之初到恢复高考后, 高等学校就一直隶属于国家的行政部门, 由国家举办和管理。即使今日, 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呼吁下, 大学成为拥有法人自主权的办学主体, 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从来没有放松, 对关键点 (招生与学历学籍管理) 依然牢牢掌控。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从一开始就习惯了这种集权式的中央管理, 没有思考也没有能力去反抗现行的制度, 只能适应制度并在现行制度下尽量趋利避害。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高等学校外受经济利益诱惑, 内遭人情关系之碍, 又担心出现冒名顶替的责任事故, 所以对于国家的集权控制有时会有一种解脱轻松的感觉, 既能规范管理, 又能把内部解决不了的矛盾上交, 何乐而不为?因此, 高等学校对这种管理制度其实是认同并支持的, 不具有强烈的改革动机。

(三) 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变迁分析

历史制度主义认为, 制度变迁有四种类型, 即制度微调、制度转换、制度置换、制度断裂。“前三种制度变迁是在原有的制度框架下进行的渐近演化, 第四种制度变迁是与旧制度彻底决裂而形成新的制度结构。”[4]回顾1978年以后我国学籍学历管理政策制度的演变, 这几种类型的制度变迁基本上都有体现。

1. 制度断裂。

“当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引发巨大的新冲突, 而原有的制度又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进入闭锁状态、失去调适功能而不能容纳这种冲突时, 就会导致原有的制度出现断裂。”[5]“制度剧烈变化”是这种制度变迁的显著特点。1993年以前的高校自主管理阶段, 谁具有高等学校的学籍, 高校的学历证书就发给了谁, 国家知道的信息甚少。但随着社会上假文凭的泛滥, 国内名校的“文凭”都可以买到, 国家、高校、社会、学生之间出现了极大的信任危机, 政府感到旧的管理制度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国家必须介入高校的学籍学历的管理, 于是从统一印制毕业证书入手来管理高等教育的学历。

2. 制度转换。

社会经济背景的变化或者政治权力平衡的变化也可能产生一种情势, 尤其是当新的行动者开始出现并利用现存制度来追求他们的新目标时, 旧的制度有可能开始服务于新的目标, 从而出现制度转换现象[6]。“制度功能扭曲”是这种制度变迁的典型特点。1993年以后, 国家加强宏观管理, 针对乱发文凭和假文凭的不正常现象采取了措施, 以国家统一制作的学历证书作为学历管理的核心手段。但这种管理方式仍然没有建立完整的学历认证及查询体系, 行动者制定政策的初衷并没有完全实现。于是从2000年, 教育部开始试点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并在网络平台发布, 也就是建立了公开的学历查询系统以杜绝不法分子伪造、买卖假文凭, 学历制度的转换是从纸质证书的管理到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3. 制度置换。

社会经济系统和政治背景的大范围变化可能产生出某种特殊的情势, 在这种情势下, 制度序列会发生变化, 原来重要的制度会变得不重要, 原来不重要的制度则可能变得重要, 从而产生制度置换现象[7]。“外围创新”是这种制度变迁的典型特征。2004年起, 在原来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的基础上, 教育部开始试行比对新生信息, 也就是将毕业时注册的信息向前伸展, 2007年, 教育部正式要求高校实施新生学籍注册, 并规定今后的毕业生证书的电子注册的数据以新生学籍注册信息为准。这样一来, 原来的毕业证书电子注册的唯一性、重要性就不如以前了, 更加重要的是在新生入学时的学籍注册, 有了电子学籍才会有将来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4. 制度微调。

在制度仍处在路径依赖的正常时间内, 也有可能出现制度自身的微调[8]。“走小步、不停步”是这种制度变迁的典型特点。在学籍学历管理制度中, 由于制定政策的人自身的认识范围和实践的限制, 不可能预测到以后的所有情况, 这些没有被预测到的情况将会在制度运作过程中产生一些非预期的后果。一旦出现这类后果就有必要对制度进行微调, 以保证制度的存续。比如, 在学历电子注册的最初阶段, 与学生相关的信息只有学生的姓名, 在后来的实际操作中, 发现由于信息量的缺少依然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于是在注册时又增加图像、身份证号码等信息。2008年颁布的在校生学籍注册办法是为了加强在校生的学籍管理, 也是属于制度微调。

三、结论

(一) 我国学籍学历管理制度由自主封闭转向公开透明。

在国家进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之前, 高等教育的学籍学历是高校自主管理, 虽然国家在总体上的计划数有所控制, 但具体管理操作权力在各高校, 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互相之间信息没有沟通, 谁有学籍、给谁发文凭全由高校说了算。这种自主封闭式的管理模式让一些管理不严的高校钻了制度的空子, 也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而随着学籍学历注册的国家集权控制, 学生信息公开透明, 准确度也极大提高, 并且由于信息的公开, 使得政府、高校、社会、学生互相监督, 高校办学更加规范, 也满足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信息的需求, 同时也防止了学籍学历造假现象的出现。

(二) 我国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受制于宏观的“深层结构”, 包括我国的经济体制与高等教育的选拔制度。

国家在高校实行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高校招多少人、招什么专业, 不是学校做主, 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做主;而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决定, 具有高校学籍学历的人一定是通过严格考试、规范学习的人, 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获得的。这些“深层结构”对我国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 我国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呈现出强劲的路径依赖现象, 制度被锁定在一种无效率的路径之中。

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 政府、高校、社会都能获得一定的回报递增, 行动者各方都缺乏打破这些制约的动力。有权改变制度的行动者缺乏改变制度的动机, 加上信息的不完全, 很难从初始条件中跳出来重新寻找新的路径, 只好仍在原有路径下缓慢演进, 甚至导致路径的锁定。

(四) 从总体上看, 我国学籍学历管理制度的变迁呈现一种渐进的过程, 体现出间断均衡的特点。

从1993年出现制度断裂, 学籍学历由国家集中管理后,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类制度一直在自我修正与自我完善。断续式均衡意味着制度会在特定的均衡下维持一段时间, 之后产生改变, 变动后的制度就重新形成另一个均衡, 继续运行下去。

参考文献

[1][2][4][5][6][7][8]周光礼.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治学引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职业教育管理框架 第9篇

企业利用商务智能技术(Business Intelligence,BI)帮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多,企业的决策不仅需要正确地、还需及时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适时商务智能技术(right-time BI)的提出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适时商业智能技术是从企业的业务活动中提取信息,在最优的时间限定内(可以是实时,也可以是几分钟,或是几小时),帮助决策者及时地发现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决策,自动地调整企业业务流程。如何将商务智能技术与企业的业务流程联结起来,并且能够有效地进行交互是适时商务智能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将业务活动管理的相关理论运用到适时商务智能中,能够实现商务智能与业务活动有效交互。业务活动管理(BAM)以企业的业务活动为研究对象,从中获取业务活动状态变化的信息,根据规则分析信息,以达到对业务活动实时的监控。

1 适时商业智能的提出

1.1 商务智能的基本概念

商务智能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渐进的、复杂的演进过程,而且仍处于发展之中。1989年由Gartner Group的Howard Dresner首次提出商务智能。1990年至1995年,对于商务智能的研究集中在数据库与数据建模;1996年至1997年,集中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研究;1998年至2000年,对商务智能的研究呈现多样化,学者对竞争智能、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数据质量、机器学习等不同方向进行研究,同时诸多IT厂商开发出了不同的实现商务智能的产品。2000年以后,BI研究的主题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企业的战略层面,平衡计分卡、战略竞争分析等,对于BI的研究覆盖了企业的各个层面[1]。

商务智能的传统定义是指将存储于各种商业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转换成有用信息的技术[2]。由于商务智能的研究往往出现技术比理论先行的特点,因此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其定义有不同的理解。

IBM(企业界)认为BI是一种能力:通过使用企业的数据资产来制订更好的商务决策。企业的决策人员以数据仓库为基础,经过各种查询分析工具、联机分析处理或者是数据挖掘加上决策人员的行业知识,从数据仓库中获得有利的信息,进而帮助企业提高利润,增加生产力和竞争力[1]。

Kamel,Rouibah,Samia Ould-ali等学者(2002)认为,BI是一种系统地依据战略决策,瞄准、跟踪、传达、转换企业的弱信号,成为可行信息的一种战略方法[1]。

商务智能系统架构通常由数据源层、数据获取层、数据存储层、数据分析层和数据展示层组成[4]。

数据源层,也可称作操作型数据层,是整个数据仓库的基础,也是商业智能的基础。ERP,SCM,CRM,以及文件管理等其他系统存储着最基础、最原始的数据。

数据获取层,是通过ETL技术将数据转换到数据仓库中。ETL技术包括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加载(load),它决定了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的质量。

数据存储层,是按主题分析和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的数据源。元数据库存储描述关于数据仓库中数据的信息,便于对数据发现、识别和组织。

数据分析层,该层是根据用户的目的与需求从数据仓库中获取相关的数据,利用相关的规则和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结果传递给用户。主要的技术包括数据挖掘和OLAP分析。

数据展示层,是将商业智能提供的信息方便、快捷、合理的展示给用户。门户网站将企业的功能集成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整合服务。商业智能产生的信息是通过商业智能显示板发送到业务使用者空间的。BI显示板提供了获得底层商业智能工具和应用的接口。它的目的就是对外掩盖了商业智能环境的复杂性。

从商务智能的逻辑架构和实际的商务智能系统中,可以发现目前商务智能有以下两方面不足:

(1)由于存储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需要经过ETL等复杂技术处理,因此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历史数据,具有延迟性,不能反映目前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

(2)商务智能所提供的业务信息不能用来作出即时的决策。BI系统将交易数据集成到数据仓库中,这些数据往往应用于策略层和战略层的分析,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大多用于制定中期和长期的决策,很少用来管理和优化每日的业务活动。从一个问题发生到使用者采取相关的措施之间的行动时间不仅包括分析信息,向使用者发送警告和使用者采取行动,还要包括信息分析等延迟[5],如图1所示。

1.2 适时商务智能的基本理论

适时商业智能的提出能够解决商业智能所面临的以上两方面问题。适时商务智能是指根据业务的具体需要以最合适的时间频率来运用商务智能技术解决问题。合适的时间频率可以是实时的,或者间隔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商务智能技术运用到每天的业务操作当中;另一方面,可以将不同层次的数据分类处理、分析,提高商务智能技术的效用和效率。

适时商业智能包括适时数据集成(Right-Time Data Integration),适时报告(Right-Time Data Reporting)、绩效管理和适时决策与执行(Right-Time Performance Management)四方面内容[6]。适时数据集成是利用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技术,创造一个连续的、集成的存储实时交易数据和主数据的数据库。集成的数据库可以与分布在不同系统上的源数据保持同步和异步。同步数据库存储实时发生的数据,如实时数据库(operational data store);异步数据库存储存在延迟的数据,如主数据库、数据仓库。

适时数据集成主要有两种方式:数据结合(data consolidation)和数据连接(data federation)。二者的区别在于:数据结合技术是将来自于不同数据库的数据实际地集成到一个新的数据库中,然后进行相关的操作;而数据连接技术根据需要为用户提供一个逻辑上集成的视图,并没有对实际存放的数据进行物理上的改变。

数据结合包括数据复制、企业内容管理(ECM)和ETL,其中ECM是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文档,网络数据)的数据内容集成到内容存储器中。数据结合的主要目的是为用户使用者提供一个共享的、连续的、集成的并能够进行有效管理的查看数据的方法。数据结合通常在以下情况使用:

(1)用户需要历史的或趋势性的数据。这两种数据在操作层数据源中是不能获得的,并且通过数据结合流程建立这两种数据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2)用户的需求是重复性的或可以预测的。往往用户访问的是数据库中一个固定的子集,这就可以为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建立一个副本,方便使用者的查询和使用。

(3)数据的转换和过滤工作非常复杂。

数据连接为分布在不同数据库或系统中的数据提供单一的逻辑视图,不需要实际地将数据复制或移动到同一个数据库中。在获取所需数据的过程中,首先要将查询语句划分为几个子查询,然后根据子查询来获取相应的数据,进行整合,然后发送给输入查询的应用模块或使用者。数据连接的主要技术是企业信息集成(EII 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企业信息集成是一种能够在多个性质不同的数据库中实现联合查询的技术。EII的作用是:将分布在不同数据库中的,以不同形式存储的数据整合为统一、正确的形式存储在数据仓库中;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查询需求,将从不同数据库中获得的结果以统一的逻辑视图的方式提交给客户。

EII为使用者和应用模块屏蔽了从不同数据库中获取不同格式的数据的复杂性。然而数据连接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数据结合方式,它在满足特定业务需求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数据连接方式通常在以下情况使用:

(1)适时地获取变化迅速的数据。如果要为变化迅速的数据建立一个复本,成本是相当大的,而且对数据的处理过程,必然会导致延迟。数据连接方式可以直接进入操作层源数据,而且没有对这些数据进行实际操作,保证了适时性,但是获取数据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的考虑。

(2)对原始数据的复制很困难。将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往往是很困难的事情,这就影响了数据复制的过程。同时有些原始数据是在被其他的组织控制,基于安全性、隐私和注册等原因,数据的复制也是被禁止的。

适时数据报告基于使用者的需要为其提供业务交易数据和相关的主数据。需要的数据来源可以是业务交易文件,数据库或实时数据库。

适时绩效管理使业务使用者能够管理和优化一天之内的业务操作。它是适时商务智功能的核心。它的一个主要的特点为它是以事件驱动的。在业务交易系统中发生的事件被传送到业务绩效管理应用模块中。应用模块对事件进行分析后,产生实时测量绩效的规则。

适时决策和执行需要根据在系统中定义好的若干商业规则,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帮助决策者作出决策,并自动完成相关操作。商业规则通常包括:分析规则、环境规则、预期规则和行动规则。通过适时绩效管理模块建立的测量绩效是这些规则中的最主要的部分。他们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分析规则结合企业日常的详细业务交易数据来制定绩效准则;环境规则是绩效准则与企业的目标和预期联系及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形成对于企业切实可行的行动准则;当目前的业务活动与行动准则不符,并且超过预先定义好的例外规则时,系统就会向业务使用者发出警报;行动规则可以帮助进一步分析产生警报的原因,并且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根据行动规则自动化地采取措施来解决交易流程中出现的问题。

2 业务活动管理(Business Activity Management,BAM)

业务活动管理(BAM)集成了商业智能和业务交易流程,使组织能够通过业务分析对日常的业务操作获得实时的监控。BAM延伸了BI系统的功能,在策略层和战略层的决策制定之外,还能够管理日常业务。Gartner group预测,在企业中快速反应将成为衡量企业操作效率的关键,BAM正好满足这一点。BAM最显著的特点是对业务活动的监控和调整接近于实时,这一点正为将商务智能技术扩展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提供了可能。

目前对BAM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很多分歧。首先,BAM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为了成功的应用BAM,企业往往需要修改他的业务实践,培训他的业务使用者。这样才能发挥BAM的最大效用,增加企业的收益。其次,BAM必须集成现有的BI和企业集成方案,没有这样的集成,企业就会出现信息孤岛,BAM就不能发挥它的全部作用。

业务活动管理(BAM)的架构如图3所示[7]。BAM服务器跟踪业务流程,提取能够反映业务流程的相关数据,并将其保存在实时数据库中,同时以缓冲存储的形式供分析引擎(包括报告和分析工具)使用。分析引擎一方面获得来自于商业智能和数据仓库的信息,另一方面则将反映操作层流程的数据放入具体的企业环境中,并产生关于操作层绩效的评分板(scorecard)。关于当前操作层流程的绩效报告和评分展示到显示板或是企业门户上。分析结果还可以被传输到相关规则引擎处理,向业务使用者发出警报,或是直接向操作层系统发出活动信息。BAM的流程和分析都是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下进行的,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可测性和可靠性。

通过将商务智能的架构与BAM的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1)BAM服务器除了能获取和ETL服务器相同的事件或信息之外,它还能获取在发生在硬件设备上,譬如ATM,POS的事件。BAM服务器管理和获取导致操作层流程状态改变的事件,并将这些事件存储在实时数据库中,这些事件同样可以作为建立数据仓库的数据源。

(2)BAM管理的是每天的业务流程,它是典型的以流程为驱动;而商务智能是以数据为驱动,很少关注业务流程。

3 基于业务活动管理的适时商务智能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运用业务活动管理的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地从业务活动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用以实现适时商务智能的数据集成,适时报告、绩效管理和适时决策与执行四方面功能,可以说业务管理活动在企业业务流程与商务智能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商务智能技术能够应用到企业日常的业务流程中。但是BAM是以流程为驱动,而商务智能是以数据为驱动,如何能够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利用业务活动管理理论实现适时商务智能的核心问题。图4提供了二者结合的框架图[8]。

从图4可知,每一个业务交易活动对应一个管理活动模块,它是业务流程与数据库、数据仓库之间的一个接口。管理活动模块的作用主要有:能够及时地从业务流程中提取相关数据;与数据库交互进行在线分析,将反映业务流程的数据信息存储在缓存数据库或是操作层数据库中。商务智能系统根据商业规则对反映即时业务流程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绩效评价,并向业务人员发出警告,自动做出决策,对当前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同时还可以进行离线分析。进行在线分析,还是离线分析取决于时间的限制。同时,在操作层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样也可以经过加工,存储到数据仓库中。流程驱动的BAM与商务智能结合的最大优势就是BAM将反映业务流程状态和变化过程的信息提取出来,存储在数据库中,商务智能利用分析技术和绩效管理准则对该信息分析,从而准确及时地判别当前业务活动是否与企业的业务目标相一致,并自动地作出决策,调整业务活动。

利用业务管理活动理论,在有效地建立起业务流程和商务智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商务智能实现了适时管理与决策的功能。基于的适时商务智能的框架如图5所示。

该框架具体的流程为:BAM服务器从业务流程中提取相关数据,并根据需要将数据存储在数据仓库和操作层数据库中。操作层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经过处理存储到数据仓库。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经过数据挖掘,OLAP分析等得出相关的信息,有助于战略层和策略层决策的制定,并将结果传递到计划展示板。另外,操作层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BAM报告和分析工具得到操作层的业务绩效。操作层的业务绩效一方面传递到操作显示板中,计划显示板和操作显示板都集成在企业门户中。另一方面根据得出的绩效水平,通过BAM服务器,对业务流程进行调整,达到实时管理企业业务活动的目的。

该框架从企业业务流程中提取出日常的业务数据,进行有效地集成,存储到操作层数据库中,利用业务活动管理的绩效准则以及商务智能中的分析技术进行实时的监控与操作,甚至部分操作可以根据制定好的行动规则通过系统自动执行,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还兼顾传统的商务智能的技术,使商务智能贯穿于企业决策的各个层次。

4结束语

职业教育管理框架 第10篇

1 职业教育体系平台的搭建

必须要确定职业教育应由哪几个教育层次构成, 这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按照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分成“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两个层次。既然已经明确了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仅有中职、高职两个层次还不够, 必须增加“本科高职”这一层次的职业教育, 以便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地位, 更为了在招生、教育、就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社会需求等相适应, 这样就形成了由“中职”、“高职”、“本科高职”构成的职业教育系列。其中, “中职”和“高职”这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可由现有的独立建制的职业学校构成, 而“本科高职”可由现阶段的普通本科院校中的一部分进行改造, 即相当于国外的应用技术大学, 以职业应用教育为主体。

2 现代职业教育应与招生制度改革有机结合

教育体制与招生制度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按照初步构建的职业教育体系, 即由“中职”、“高职”、“本科高职”等构成的职业教育框架, 对应的招生渠道、方式等必须结合现有的招生机制及其改革方向, 中职院校仍然招收初中毕业生, 以各省市统一组织的中考成绩为基准。高职院校仍然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 以全国统一组织的高考成绩为基准, 同时还可以继续实行招收中职毕业生、技校毕业生、职高毕业生等, 并结合目前已经推广实施的自主招生改革政策, 完成高职院校的招生。作为本科高职院校, 招生渠道主要应来源于两大主体, 一是应届高中毕业生, 以全国统一组织的高考成绩为基准, 学生自主选择。二是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 由国家或各省市制定招生的原则和方法。但是两种生源在教育学制以及教育重心上要有所区别, 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 应以修满4年学制为基准, 并在专业理论和职业实践两方面加强培养。而对于高职生源, 本身也是高中毕业生, 并在高职院校已经学习3年, 有相应的职业实践教学, 再次升入本科高职后, 学制上应有不同, 即学习2年, 且应以专业职业的理论提升为主要教育目标, 以职业实践为辅助教学目标。

3 现代职业教育应与就业市场协调一致

教育要按照以人为本, 满足个性发展,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根本原则, 除了按照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系列安排就业以外, 政府更应关注职业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性, 既要满足个人的意愿, 又要满足社会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按照这一理念, 中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本科高职毕业生等均可选择就业和继续教育。

4 现代职业教育应与继续教育以及就业等有机融为一体

不同教育阶段的就业和继续教育均为满足个性发展要求的重要内容, 继续教育更是进一步提升在岗人员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 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高职 (即应用技术大学) 已经形成了正常运行机制, 但还可继续完善。职业教育的各个阶段允许毕业就业和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还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本科高职后的继续教育问题, 二是不同阶段就业后的继续教育问题。现阶段将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形成并行的两个方向, 其中本科高职后, 还可以继续读硕士研究生和工程硕士。按照国家目前的政策可以顺利实施, 但工程硕士后, 应考虑个人的发展及提升要求, 具备录取条件的可以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制定实施文件。

5 职业教育不同教育阶段的专业设置应有相对统一的规划

目前, 已经总体上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专业目录, 但结合全新的职业教育框架, 还应继续调整与完善, 以便合理地实施政府指导的功能, 同时还要满足社会企业对不同层面人才, 即中职、高职、本科高职等的专业需求, 要结合招生、继续教育等模式, 顺利实现专业对口与衔接的问题。

6 学制的确定应与普通教育的初中、高中、本科大学等相适应

按照构建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 考虑招生生源、继续教育衔接、初高中的学制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学制情况等方面, 应合情合理地划定各个职业教育阶段的学制, 包括已经就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学制的确定, 均应适应整个教育机制, 适应继续教育专业学习的需要。同时中职、高职、本科高职的学制, 须与其他各项改革的新机制协调一致。

7 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应层次分明

在国家层面, 以往各个等级的职业院校都制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一些学校常常会根据社会企业的市场需求进行调整, 有的甚至调整比较大, 造成了中高职的培养目标相混淆。借助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体系的建设, 结合专业设置与市场对接的关系, 应进一步做出明确的划分, 使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清晰, 不越级, 且规定不允许做较大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 还应同时考虑有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框架、系列化教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摘要:目前, 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本研究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模型, 并进一步阐述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市场需求、在职继续教育、人事工资制度以及职称评聘制度等的相互关联。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探析 第11篇

关键词 信息素养 高等教育 美国

分类号 G254.9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12.020

Analysis on ACRL’s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Zhu Tian

Abstract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 (Framework) is promulgated by Associati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ACRL) in March 2015.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ramework from the aspects of background, theoretical basis, basic framework and content.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amework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LE) is presented in three aspects: ILE should attach greater importance to the information?morality and information using ability, instead of information awareness; academic research is the core of ILE;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librarians need to extend cooperation with the faculty.

Key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Higher education. USA.

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以下简称ACRL)批准了一份旨在指导和评估高等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标准,即《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标准》)。在接下来的15年中,该标准的制定和广泛运用,为美国乃至全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依据,为高校评价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提供了工具,也为全球高等教育环境下探讨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一个框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高等教育环境变迁,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涌现,信息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为了适应多样化的信息生态系统,人们的信息素养外延不断拓展。原有的信息素养标准在新的数字环境和教育环境下逐渐捉襟见肘。新的信息素养标准呼之欲出。

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ACRL在2015年2月颁布了全新修订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以下简称《框架》)。新《框架》的颁布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深入地理解《框架》的内容和精神,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 《框架》概述

1.1 背景和变迁

信息技术的推陈出新和Web2.0应用的深化,以及社会化媒体和社交平台的广泛使用,使得网络信息用户的角色发生了改变,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更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同时,信息的创造、组织、传播模式也日趋多样化。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情景下该具备怎样的信息素养,该如何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引发了学术界广泛地讨论和研究。学者们对《标准》是否能继续适应当前的信息环境也提出了质疑。2011年7月ACRL成立特别工作组着手对《标准》的内容进行评估。2012年6月工作组提议对《标准》进行更新和修订,并于2013年提交了修订建议:在知识创新和传播过程中对现有的思想进行反思;适应全球高等教育环境的改变;从具备信息素养到信息通晓的转变;拓展信息素养的内涵,包括元素养、媒体素养、数据素养、全媒体素养等。2014年的2月、4月和6月工作小组先后发布了《框架》的第一版、第二版,并通过ACRL和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广泛收集反馈意见和进行开放性调查研究,同年11月发布了《框架》的第三版。ACRL信息素养标准委员会(ACRL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Committee)和ACRL标准委员会(ACRL Standards Committee)在12月对《框架》第三版进行了审查和评估,并由ACRL标准委员会向ACRL董事会提交《框架》最终版本。2015年2月在芝加哥举行的2015ALA冬季会议上,ACRL董事会发布了《框架》的正式官方版本。

nlc202309090100

1.2 《框架》的理论基础

《框架》之所以没有沿用原来《标准》的称谓,而启用“框架”的提法,是因为整个《框架》建立在一系列灵活、开放的核心概念基础上。它打破了《标准》教学大纲的形式,摒弃了具体的执行指标,将关于信息、研究和学术的相关概念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概念交叉的网状体系。

1.2.1 阈值概念

阈值(threshold concept)又被称为临界概念。阈值这一概念源于英国教育学界,由Jan H. F. Meyer和Ray Land提出,是指学习者实现创新观念、理解学科和拓宽知识域所需要的基础概念,是通向任何学科领域的基础概念[1]。阈值概念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科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转换性(改变学习者态度或观点)、整体性(将不同概念统一为一体)、不可逆性(一旦被理解就不会被忘记)、界限性(确定学科的界限)和困惑性(针对学习障碍)五大特征[2]。《框架》以6个阈值概念为主体结构,并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阈值概念提供了详细的解释,同时在每个阈值概念下设置了知识实践(knowledge practice)和意向(disposition)两部分知识体系,辅助阈值概念的理解和学习。

1.2.2 元素养

元素养(metaliteracy)是催生其他素养的素养,是一个通过整合和吸收其他素养的理念和技术,指导人们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社会化媒体和在线社群开展信息的获取、生产、分享的综合素养框架,能提升人们在数字化时代的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3]。元素养的学习主要由四个领域构成:情感(Affective)、行为(Behavioral)、认知(Cognitive)、元认知(Metacognitive)。元素养概念在2011年由Thomas P. Mackey 和Trudi E. Jacobson提出,并引起了ACRL的极大重视,Jacobson女士也被ACRL聘请为特别工作组负责人,着手对原《标准》进行评估和修订。元素养对信息素养的发展作出了全新的展望,希望人们作为信息的消费者和创造者从行为、情感、认知和元认知等方面更好地适应信息生态系统,实现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协同创新。

1.3 《框架》的内容和结构

《框架》由简介、框架和附录三部分组成。简介对阈值概念、元素养以及新的信息素养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框架主体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框架》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系列综合能力的集合,包含反思信息的发现过程,理解信息的产生和价值,并利用信息创造新的知识,还包括参与信息活动的伦理道德。

《框架》的主体部分由信息权威性的建构与情景有关(Authority is Constructed and Contextual)、信息的创建是一种过程(Information Creation as a Process)、信息具有价值(Information Has Value)、研究即探究(Research as Inquiry)、学术即对话(Scholarship as Conversation)、检索即策略式探索(Searching as Strategic Exploration)六大阈值概念以及辅助理解和学习每个概念的知识实践(knowledge practices)和意向(dispositions)组成(详见表1)。阈值概念描述了本部分涉及的相关知识范围和内容,知识实践着重展示了如何掌握“阈值概念”所阐述的内容,意向表述了学习者对待本部分知识应持有的态度和心理建设。

附录部分由附录1《框架》的实施(Appendix 1: Implementing the Framework)、附录2《框架》发展的背景(Appendix 2:Background of the Framework Development)和附录3关于《框架》的进阶阅读资源(Appendix 3:Sources for Further Reading)三部分组成。附录1对图书馆员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如何运用《框架》给出了建议,建议馆员利用自身的知识与《框架》核心概念相结合来帮助学生拓展学习,创新信息素养课程,鼓励与其他的馆员一起讨论、研究和分享教学经验,并争取与教师更广泛地合作。同时,也对教师和高校管理层支持《框架》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的运用提出了建议。附录2介绍了《框架》发展的背景以及特别行动组成员的名单。附录3为想要进一步研究《框架》内容以及运用阈值概念开展教学活动的人群提供了进阶阅读的资源。

2 《框架》的特点及启示

2.1 弱化信息意识,拓展信息能力,突出信息道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Web2.0的深化应用以及学习环境的全面数字化,信息已经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不可分,他们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有意识地获取信息。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管理,合理评估信息价值,利用和整合信息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一大难题。

《框架》认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高校学生能理解并适应动态的信息世界,能发现、评估和管理信息,开展批判性的思考,进行知识创新且具有学术道德。与《标准》相比,《框架》内容对个人信息意识的描述相对弱化,拓展和细化了信息获取、信息创建、信息加工、信息评估、信息利用和交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信息能力范畴的内容,突出了尊重知识产权、规范网络行为、合理引用他人成果、信息安全等信息道德内容。

根据《框架》的精神,图书馆员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过程中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细化信息管理、信息评价、信息分析与利用、信息分享与协作创新的内容,并加强信息社会道德培养。信息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产权是法律和社会的共同产物,从而更好地区分各种知识产权相关概念及其特点,同时让学生进行一些案例分析,参与知识实践,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在信息社会中的权利和责任。

2.2 信息素养教育以学术研究为中心开展

nlc202309090100

《框架》将信息素养培养与学术过程相融合,引入批判性思维对学术权威提出挑战和质疑,重视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信息行为,强调学术探究和信息交流,更符合高校的教育环境。Web2.0的深化应用,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环境全面数字化,他们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渠道更多来源于互联网,如何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成为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一大挑战。《框架》认为权威的构建与情景有关,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权威构建标准,不同信息需求会影响对信息权威的判别。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要强化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思,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失误,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的立场,从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框架》将学术研究看作是一个与信息相关的开放式的探索过程,并且学术观点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对该学术问题持续的信息交流和交换来实现,学术对话将推动学术研究的开展。大学生应该合理定位自身在学术研究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思考自我的学术价值,积极地与权威或者合作者开展对话。《框架》建议信息素养教育要涉及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专业技术课程、学术研究以及团队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学习中合作性的培养,扩大学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参与性,并不断提升其创造力。

2.3 加大图书馆员与教师的合作力度

《框架》鼓励馆员争取与教师的更大合作,从整体上设计信息素养课程计划,将信息素养教育充分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去。馆员应学会分析高等教育环境中信息素养核心阈值概念及其相关元素的特点,将特定的概念与不同等级的课程相结合,结合本校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贯彻信息素养教育理念,积极与教师沟通交流,及时获取教师的反馈意见,并进行相关的教学效果评估,适时调整信息素养教学内容。同时希望馆员能与同行分享教学经验,开展同行之间的交流和探讨。

为了更好地贯彻《框架》精神,推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框架》对高校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教师能加强与图书馆员的对话,并从学科学习和研究的需求出发,提出更好地开展该领域学习和科研所需要掌握的专业信息技能和信息行为方式,与馆员合作将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入日常教学,设计更利于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实践和作业等。

3 结语

《框架》对在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情景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方向,作为一个灵活、开放和包容的指导性文件,《框架》建议广大馆员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适时调整和补充《框架》的内容,以不断完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深入领会《框架》的精神,理解和掌握《框架》的核心概念,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结合国情和校情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 1 ] MEYER J H F, LAND R,BAILLIE C. Threshold concepts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M].Rotterdam:Se-

nse Publishers,2010:4-7.

[ 2 ] 彭立伟.美国信息素养标准的全新修订及启示[J].图

书馆论坛,2015(6):109-116.

[ 3 ] 杨鹤林.元素养: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新标准前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5-10.

[ 4 ] BURGESS C. Teaching students, not standards:the new ACRL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 and thres-

hold crossings for instructors[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5(1):1-6.

[ 5 ] ACRL.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EB/OL].[2016-01-12].http://www.ala.org/acrl/

files/issues/infolit/framework.pdf.

朱 甜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浙江杭州,310002。

(收稿日期:2016-03-25 编校:陈安琪)

浅析企业价值管理实施框架 第12篇

关键词:价值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总收益,经营总收益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不同, 企业价值具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简单来说, 价值管理 (value—based management, VBM) 就是按照一项业务只有在它的回报超过它的成本时才创造了价值这一标准进行管理。本质而言, 企业价值管理是指在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中遵循价值理念, 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 探索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种决策和控制制度。它曾被财富杂志评为迈向2 1世纪最能满足企业利益相关的期望和最具有整和性的管理体系, 与其他管理体系相比, 推行效益更高、涵盖层面更广、影响力度更大。

一、企业价值管理的特定内涵

1. 价值管理的目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和主要西方发达国家, 在公司治理领域逐渐形成一种主流的观点, 这就是管理的首要职责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尽管无论企业界还是理论界, 关于公司的目的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是追求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均衡的争论还在继续, 但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股东价值正在转变为评价企业的一个全球化标准。采用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不同, 形成了当今世界上两种主要的企业治理模式, 即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典型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治理模式, 和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在美国和英国看来,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 董事是股东们选举出来的代表, 公司的目的就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而德国和日本的企业, 则更看中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如债权人利益、员工利益等。尽管存在对企业价值包含的范围的差别, 价值最大化目标却都是被广泛认可的目标, 都要将企业总收益这块“蛋糕”做大。股东价值最大化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治理模式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美国英国的企业逐渐重视债权人、企业家和员工等的利益, 而德国和日本的企业也逐渐强化股东的利益。

企业契约缔结各方中谁的利益放到优先位置, 主要看在竞争中哪种要素起主导作用, 哪种要素对企业价值创造中起主要作用。农业社会和小生产社会, 劳动力要素起主要作用, 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决定力量, 按劳分配是主要的分配形式, 企业治理中自然要重视劳动的力量。工业经济社会, 机器设备为表现的资本成为价值创造的主导力量, 出现了所谓的资本雇佣劳动, 企业治理中当然重视资本的作用。到知识经济社会, 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起主要作用, 企业治理中自然要关注人力资本的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的渐进性和不同步性, 导致同一时期多种形态并存。在同一时期里, 既有农业社会的生产组织, 也有工业经济的生产组织, 还有知识经济形态的生产组织。所以, 不能简单地说哪种治理模式是占绝对优势的。德国和日本主要采用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治理模式, 并不是说德国和日本已经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 这可能与历史和文化传统有关。

现在全球主要还处于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 所以主要还以股东价值最大化治理模式为主。这一点可以从各国公司法的规定中得到体现。中国的公司治理也以股东价值最大化模式取向为主。中国公司法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会、监事会职能的规定就说明了这一点。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 实质也是说股东权利不到位。

2. 价值管理的特征分析

要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就必须对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进行管理, 也就是要实行价值管理。价值管理除了财务管理之外还需要几乎企业所有部门的管理活动来支撑, 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视角和观念, 与传统的财务管理区别显著。其主要特征如下: (1) 重申机会成本概念。只有公司投入资本的回报超过成本是, 才会为公司创造价值。 (2) 承认公司价值的多因素驱动。 (3) 奉行“现金流量为王”的准则。VBM观念强调的是长远的现金流量回报, 而不是逐季度地斤斤计较每股收益的变化。 (4) 决策模型化。 (5) 强调以过程为导向。总之, VBM不只是采用一些时尚的新型业绩指标或是会计工具, 它是一种管理理念, 也是一种管理技术, 更是一种管理制度。它是根源于企业追逐价值最大化的内生要求而建立的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的新型管理框架。

3. 价值管理的度量

正如一句著名的管理格言所说的“要什么, 就必须度量什么”。而要对价值进行管理, 首先要能够对价值增值进行科学的度量。传统的业绩度量指标-净利润 (net profit) 、投资报酬率、股东权益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 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利润不能反映权益资本成本, 会计利润的大小容易被管理者操纵;总之, 以这些指标评价公司业绩并对经理人进行激励, 可能引起非价值最大化的倾向, 这一点已得到理论界的公认。

价值管理越来越重视自由现金流量, 传统的会计指标不在被认为是“称职”的价值创造的衡量指标。一些新型的业绩度量指标应运而生。如思藤思特公司提出的EVA, 波士顿咨询集团提出的C V A (现金增加值) 等。

二、价值管理的实施过程

1. 价值管理实行框架

世界许多著名企业, 如微软、可口可乐、西门子、西南航空、杜邦公司等, 都是价值管理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国内也有许多大型企业实行了价值管理。当企业转向VBM管理时, 通常要在四个层次上进行转变, 分别是公司目标、战略计划过程、业务单位业绩评价和主要的业绩指标。

公司的价值目标应该是由企业内部最高管理层一致同意的、通常以股东总收益 (T S R) 为基础并与长期股东价值相关的目标。股东总收益用于衡量连续几年的、相对同业竞争者的业绩表现;该目标激励管理层以长期的现金流量的产生, 而非短期指标的实现为目标。如果要达到该目标, 公司会将该目标与管理层报酬联系起来, 而且, TSR指标将取代以前以会计为基础的指标。假如一家公司宣称实施基于价值的管理, 而后又宣布仍将仅以EPS指标为基础支付管理层薪酬, 那么, 实际上该公司是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 股东也将会更加关注公司发布的公告的可信性。

价值创造链的下一个层次是战略价值的衡量, 在这一层次上, 经营总收益 (T B R) 有时仅有少数的战略计划者使用, 有时在业务单位内部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有些公司在战略计划之初使用TBR, 而其他的公司在以后的战略实施中也可能使用TBR。因为有些公司发现经济利润自身是个足够强大且灵活的计量尺度,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在使用更加复杂的TBR指标。

VBM的一个特征是它通常集中于短期价值的衡量。这通常需要在业务单位或者业务层引入诸如经济利润这样的、以价值为基础的指标。这一阶段是业务单位改变思路及开始进行价值思考的基础。它是使VBM在企业中得到真正运用的关键, 通常是业务层变化的第一个明显的标志。甚至在最高管理层采用TSR之前, 就可以在业务单位和运作管理层采用VBM。如果最高管理层对V B M有某些怀疑的话, 就需要把该阶段作为一种“原型”或者一种“初步尝试”, 以证明VBM的好处, 并说明VBM在实践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最后, 从经济利润到价值驱动目标框架和业绩衡量体系, 应有明显的联系。这种联系要求在合适的主要业绩指标之间分清层次, 表明业务层经理的决策是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这是VBM框架的最后一个联结点。在某些方面, 这是个最简单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这一阶段需要正确地理解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 以及在整个组织内部如何将其转化为可被业务单位利用的有意义的业绩指标、函数和过程。

有许多方式来表示这些驱动因素, 而且它们既可以被转化为财务的、也可以是非财务的KPI。其中类似像杜邦指标分析体系的一种框架图可以表达出价值驱动因素之间清晰的、有意义的联系。

这种价值驱动因素框架图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表示了股东价值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 既包括那些直接作用于财务成果的非财务指标, 也包括那些对价值有间接的、长期影响的非财务指标。为了使VBM更有效, 还需要很多详细的图解。当把这个框架图进一步展开, 直至表达出以KPI表示的共同目标与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时, 就可以发现引入VBM的主要好处了。在存货层面上提高KPI会创造多少价值?为了达到经济利润、TBR和TSR目标, 我们需要将边际利润提高多少?我们通过提高订单完成率会获得多少价值?这些问题和答案都应该运用VBM的管理思想来提问和回答。

这种分析应该产生明确的决策和行动方案。该分析应当使各个层次目标通过为功能、过程、团体和个人建立基于价值的目标, 而融入到整个企业中去。如果每一个人都达到了他们的目标, 那么就会更有把握地相信, 底层价值驱动因素所带来的好处会由下而上地传递, 最终体现为TSR的提高。

2. 实施原则

实际上, 许多公司已经认识到在整个组织推行VBM方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分阶段或者逐步推进。因此, 初期阶段通常视为一次旅行的起点。然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 项目的初步计划通常转变为用于持续改进企业运营的一整套方案。但是, 如果在开始时没有强调每个阶段或步骤, 并将其作为整体实施方案或项目的一部分, 那么在随后的推行过程中就可能难以实现潜在的完整收益。

首先, 将VBM融入到整个企业文化也很重要。在VBM开始实施之前, 首先高级管理者给予绝对的支持, 高级管理者不仅要赞同VBM, 而且要积极促进它在整个公司的使用。对普通员工组织培训, 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VBM,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利益与企业价值增值密切相关。如果公司从上到下对VBM都很关注, 这种关注造成了一种链式反映, 使得股东价值的创造和公司的任务、远景、价值和战略相一致。

其次, 公司VBM的适用范围不同。有的公司将VBM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最低级的员工, 使他们对能影响股东价值的决策负责, 而其他公司只在公司高层使用V B M。

接着, V B M的运用没有统一的模式, 大多数情况下, 经理人员在征求专业咨询人员的前提下, 最终采用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 公司应当采取尽可能简单的VBM系统。之所以简单的首要原因是只有当V B M系统被全体员工理解和信任时才能发挥作用。几乎所有公司都体会到应当是V B M的使用尽可能简单化。在向员工解释V B M以及防止他们耍花招的时候, 简单就成了一个优点。如果工具太复杂, 它会被当成另外一个财务实践, 也就达不到使公司内部的经营决策发生改变的目的了。简而言之, 公司应当成功地将VBM简化, 以使它成为多项决策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一项由财务部门施加给营业经理的复杂的财务计划。

3. 实施的效果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VBM开始在西方盛行以来, 凡是成功实施了VBM的公司几乎都遵循了以上原则。例如SPX公司, 这家大型的汽车零部件和其他工业产品制造公司, 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营业绩持续不佳, 经济效益差, 股票市值低, 1995年, 新的CEO约翰?布莱斯通上任后, 开始实施VBM, 到90年代末, 这个公司状态持续不佳的公司已变成一个势头强劲的价值创造者。SPX公司的成功是它创造了一种企业文化, 这种企业文化将价值创造置于所有关键管理程序和系统的中心地位。并且, 公司最初是在其大部分高级管理者中推行E V A个人红利计划, 但很快就拓展到一个大得多的管理队伍。全球最大的家用厨房器具、清洁机械及一些室外用品的器械供应商伊莱克斯在2 0 0 0年初, 提出要将价值创造作为度量业绩的最主要指标。其在1 9 9 9年的价值创造数额达到了17亿美元, 与1997年的~20亿美元相比, 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变。集团副总裁C·萨顿维尔认为, 要成功地实施基于价值的管理方法, 有两个主要的方面应该值得关注:“第一个方面是对方法的理解, 理解方法的本质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你必须证明为什么这样的一种方法对企业来说是有效的。在这个过程中用实际的数字而不是用百分比来表示企业的目标和业绩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方面是要使这种方法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方式, 对于我们来说, 价值管理将会是企业长期坚持的管理方法”。

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土壤上滋生出的VBM在国内企业的应用适用性一直也是国内理论界争执的焦点。毕竟从宏观或微观环境上, 国内都与西方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发展或解决某些具体问题, 而大胆采用了VBM。例如, 东风汽车、青岛啤酒、中化国际、上海宝钢、TCL集团等一些知名企业, 其中不乏成功者。例如;作为最早开始实施价值管理的企业, 青岛啤酒为了整合现有的资源, 改革管理模式, 避免规模扩张的同时效益的下降, 确定了以EVA为中心的考核和激励模式, 最终提高了经济效益, 增加了股东财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特殊的金融企业, 与2002年引入EVA, 结合企业的实际, 改革了EVA的计算方式, 并确定基于EVA的薪酬激励方式。使得企业经营风险降低, 经济效益提高, 企业竞争力增强。

从以上国内成功例子可以看出, V B M的管理模式对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澄清企业目标, 理顺治理机制, 完善内部管理, 培养创值文化。这恰恰是我国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所以, VBM的管理模式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是适用的, 关键看企业如何运用。正如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负责人Jim Hemerling曾经指出, “中国企业还没有发现价值管理作为竞争利器的优势。随着资本市场重要性的提高, 对价值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将提高。”

参考文献

[1]汤谷良林长泉:打造VBM框架下的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J].会计研究, 2003, (12)

[2]傅元略:价值管理的新方法:基于价值流的战略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 2004, (6)

[3]刘淑莲: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创造战略研究[J].会计研究, 2004, (9)

[4]汪平:基于价值的企业管理[J].会计研究, 2005, (8)

[5]蒋培宇:EVA—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2~7~22

上一篇:炭疽杆菌论文下一篇:有声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