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2024-08-11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精选12篇)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第1篇

一、传统文化的现状

2008年永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启动, 对永康的民风、民俗、传统技艺、传统戏曲、传统医药等等十六类传统文化形式进行了摸底调查, 获得传统项目线索1万多条, 整理项目600多个。这些线索、项目全部来自永康市16个乡镇的各个村庄, 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在城市里已难觅踪迹, 极少数的项目如:传统手工艺“永康钉秤”、传统小吃“永康肉麦饼”, 在永康城里偶尔有一点, 但他们是从乡村出来谋生者。在城市由于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影响, 满城里都是流行音乐、西装服饰、西式餐厅, 过节都是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 而且非常的火爆, 而往日的传统美食、传统服饰、传统戏曲现已不见, 传统的“七夕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浓郁气氛已日趋淡化, 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项目, 如省感戏、永康古词、铜钱棍、调花钹等, 在城中已绝迹。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的仅存地在乡村。传统文化现阶段在农村仅存一些, 可现状不可乐观, 由于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 农村新一代过早地进入城市受到城市西方文化的影响, 失去了本地传统文化熏陶的机会, 他们以进城为荣, 不愿返乡, 更不愿去接触自己的乡土文化, 传统技艺没人愿去学, 传统节日没人愿去过, 留守在乡村的老人面对前辈传下来传统而无人可授, 这样的情形直接影响到我们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必要性

我们传统的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它蕴含着无可限量的能量, 韩国“江南奇迹”的出现得以证实, 我们古老的汉字与现代计算机对接更能证实一切, 如何留住我们的传统文化, 已是一个迫切而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进行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明智之举。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最基层, 在最基层的地方建立文化礼堂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传承。从文化遗产的普查中可以看出, 在城市传统文化日益弱化之时, 乡村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保留地。在传统文化处在逐渐消亡的情况下, 建立农村文化礼堂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方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基本框架概括为“二堂五廊”, 具体表述为礼堂、讲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 这一基本的框架能对乡村的传统文化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

(一)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恢复

从永康文化遗产普查的1万多条项目线索和整理出的600余项目中, 大多数还只是在一些老人们的记忆里保留着, 如“永康山歌”“永康古词”“铜钱棍”等, 这些项目的曲目都只能从老人们的口中唱出, 没有文字记载, 有的曲目还多年未唱, 会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逐渐遗失, 一旦遗失将无法再生。许多乡村传统的民风、民俗、节庆、婚俗有的无人知道, 有的简单得失去了原貌。例如, 现在我们过端午节很多只知道吃粽子, 过中秋节就知道吃月饼就这么简单, 至于重阳节、七夕节就很少有人问津了。这些传统的节日包含有多少程序, 过此节意义, 给我们有哪些启迪, 这些只能在文献中查到了。一个传统的节日千百年来而不衰, 就在于它的文化传承作用, 集文化娱乐、文化启迪、文化熏陶、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传统节日, 现在已变成简简单单的一个符号。那些用来庆典的场所礼堂、祠堂、寺庙有的被拆除, 有的改建了, 有的破旧荒废, 余下的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这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只有恢复, 才能有效的传承下去。为了更好地恢复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因此构想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针对在目前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来设想、构建的。有了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 我们的山歌、铜钱棍就有了地方唱了, 面临失传的“省感戏”就有地方恢复演出了, 民风、民俗活动就有了领头羊。文化礼堂将承担起传统祠堂、礼堂、庙堂的综合功能, 文化礼堂的“村史廊”“民风廊”旨在整理本村的特有文化脉络, 挖掘村里的特有民风、民俗、传统文化项目, 进行有序的存档、恢复, 有着浓郁乡村气息的民风、民俗活动就能红红火火地恢复起来。

(二)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村落传统文化恢复后还需有效传承, 传承之根在于言传身教和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 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我们的新一代对传统文化自觉的接受。文化礼堂的礼堂、讲堂不仅要再现本村的民风、民俗和特有的传统项目, 而且还要邀请民俗专家走进文化礼堂, 为村民讲解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让村民知道如何运用、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根据村里的需求情况, 举办各类培训班, 提高村民的各项文化素质, 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重大传统节日来临之时, 开展祭祖、庆典等传统活动, 让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节日的舞台上一展风采, 引导村民在过传统节日之时, 要充分了解过传统节日的意义, 节日中传统文化的展现, 传统节日对我们的启迪。如此一来调动了全村民参入的积极性, 在潜移默化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我们国家级的传统文化项目“锡雕”的传承人应业根老人, 常常担心自己的老手艺无人传承, 儿子、孙子宁可外出做生意也不愿在家继承“锡雕”老手艺, 2009年为庆祝国庆, 应业根老人应邀参加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老人精湛的锡艺展示, 受到了国内外来宾的赞誉, 锡雕产品销售一空, 最后还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回乡后老人的一家对锡雕技艺信心百倍, 儿子放弃了外出的机会, 带领媳妇、儿子一起跟着应业根老人学做锡雕, 应业根老人领头在村里的文化礼堂筹建了一个“芝英三宝”展示厅, 来展示本村的传统文化项目, 文化礼堂成为了他们展示技艺, 推广产品的基地和窗口。我们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集文化管理、文化传承、培训学习、教化熏陶于一体, 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村, 成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阵地。

(三) 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文化从恢复、传承到发展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 传统文化的发展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 它的发展不是单一自身的发展, 它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相互补充的情况下发展的。所以说, 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是必然现象,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 决不能“邯郸学步”忘了我们的根本。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是要做好导向、领好头, 理顺外来文化的吸收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关系。例如现在的健身舞、健身操很受中老年人的喜爱, 我们的文化礼堂就可作出引导, 请老师对健身音乐进行有效的编排, 充分利用我们传统的音乐、诗词的资源, 健身动作可融入我们传统的秧歌舞和太极健身的动作, 使村民更容易接受。农村文化礼堂可以把外来文化的冲击变成一件好事, 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输送营养。我们永康的传统文化项目“九狮图”就是在农村文化站和永康市文化馆的引导培植下, 从民间的三狮到五狮改进到七狮, 从七狮改进到九狮逐渐发展起来的, 从农村娱乐到城市展示, 从受北京之邀到参加法国文化节, 一步一步走向了国际。“九狮图”成为了永康市知名的传统文化品牌, 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不断完善, 将会有更多的传统文化项目被培植起来,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分享我们灿烂的传统文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品牌建设,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流, 有利于提高本地传统文化的知名度。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第2篇

保护与传承业: 名:级: 号:

2014年 4 月

现代化城市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被逐渐忽视,在追求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乡土文化出现了退化和断层的严重危机,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挖掘和开发乡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弘扬乡村民俗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时下,面对城市化浪潮,乡村文化的价值如何、前途何在?在政策层面,乡村文化是否应该为城市化低头让路,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和应对的大课题。

城市化应该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乡村文化的价值是始终存在的,无论我们的社会处于工业化甚或后工业化阶段。那种认为农业文明必将为工业文明所取代、乡村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被淘汰的简单线性思维是错误和有害的,必须抛弃,与之对应的是,我们必须树立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和谐共生的思维,必须在推进城市化的实践中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

首先,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指出,即便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再高,也总是存在绝对数量不少的农民群众,为这些农民群众利益计,乡村文化显然不应遭遇灭绝和淘汰之命运;何况,绝大多数农民群众在文化生活中尤其是价值观层面的文化生活中,主要受求同律的支配,渴求、亲近、热爱源于乡村社会生活、反映乡民价值追求的乡村文化,这一现实为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论证,也提供了活生生的例证。

其次,城市化应该为乡村文化留出足够的空间,至少还有两方面的必要性支撑:第一,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内核,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由于在长期的农业社会积淀升华而成,中华文明的主要特质和内核是农业文明,无论是至今称颂的和谐文化、天人合一观,还是被视为中国文化代表的舞龙、舞狮等民间文艺,等等,都与先民所处的农村社会环境、所习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而这些不同形态的中华文明精粹在乡村文化中大量存在和较好贮藏,故而,为传承悠久的中华文明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计,乡村文化必须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据有自己的足够空间。第二,乡村文化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基因。正如在物质世界中任何一种物种基因都有其珍贵价值,物种基因越丰富物质世界越多彩和安全一样,文化或文明领域同样是越具多样性就越安全,越有创造力。许多文化也许现在表面看起来无甚价值,但是一旦处于特定环境中、与其他文化交汇融合碰撞,它们便往往作用甚巨,催生出新的文化果实,孕育出新的优质文化。这就好比有了在海南岛发现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才有了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一样。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文明“轴心时代”命题不正揭示了久远之前的文明在后世尤其是危机或飞跃之时的巨大价值和强大创造力吗?至于以文艺形态表现的文化或文明,同样处处可见陈中出新的现象。近年来原生态歌曲大受追捧,并给许多音乐工作者以创作灵感,就是典型例证。往国外看,著名学者秋风多次著文指出,在美国制宪过程中,乡村向美国宪法注入了自由、个人责任、限制权力的精神;20世纪以来,乡村不断向美国政治注入保守主义的刺激力量;过去一百年美国乡村音乐和“blues”等几乎所有流行音乐样式都来源于乡村。在东亚近邻——日本,著名学者薛涌也指出所谓“日本精神”,在大都市已经消失,但保存在偏远农村下层百姓的生活起居之中。

总之,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阶段,乡村文化始终有其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一旦中国乡村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大量优秀文化基因加入中华文化母体中,我们同样可乐观期待,未来中华文化将结出更多鲜艳之花,中华文化将更具生机和活力。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的现实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推进,直至其达到一定的合理限度。在这一进程中,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总体上变为城市中国后,如何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成了既紧迫又具长远意义的重大课题。单纯从文化保护角度而言,中国实践中已有博物馆式文化保护和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两种路径,前者包括建立各种各样与文化相关的陈列馆、博物馆、纪念馆,以及运用录音、拍照、摄像、文献收集整理出版等手段保存文化等,后者的保护对象则涵盖了某个特定区域的所有文化空间、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不脱离原住民、不改变当地生产生活环境的保护。显然,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更具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成效更显著,而博物馆式保护由于保护对象和内容不够原真和完整,基本属于一种退而求其次、不得已而为之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手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乡村文化都可纳入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范围,目前的现实乃至将来的实践只能是针对那些直接关系到某种文化生死存亡或者具有极大价值和重大意义的文化,才能施以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这一保护策略和路径,否则,文化生态区域性保护范围无限扩大,直至囊括中国所有的乡村文化,既不现实,又不可行。

事实上,在采取上述两种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路径之外,我们亦可跳出单纯的文化保护框框,进行其他的尝试。例如,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创意经济发展,我们便可将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引入乡村。由于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人脑加电脑之类的产业,所需物理空间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基础设施配套要求不高,不必走征地拆迁、“三通一平”建工业园区的老路,完全可以取得既提供现代工业发展空间、创造经济财富,又较少改变破坏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较好保护乡村文化生态的良好效果。除了这种可称作文化创意产业嫁接乡村社会的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路径外,我们还可实行城市居民无障碍地流向乡村,进而接受乡村文化熏陶和教化的乡村文化保护策略和路径。

具体言之,在乡村文化的存在空间既定的情况下,我们亦可通过扫除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的障碍,促使更多的城市居民在乡村定居生活。一旦有更多的国民进入乡村,更长时间地与乡村文化拥抱接触,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教化,其结果就是乡村文化得到更多社会成员的重视和自觉保护,乡村文化的基因被输入到更多的国民身上,一句话,乡村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具体实践中,只要确保乡村拥有较好的水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以及较好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此外,更重要地是,确保城市居民能够在乡村拥有立身下榻之所,众多城市居民奔往农村生活定居自然不在话下,进而这一新的乡村文化保护和发展之路取得成效也在预料之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乡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在对其进行继承与保护的同时,更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进行更高层次生的发展与创新,进一步凸显地方特色,提升当地乡土文化的影响力,孕育出既有乡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这寂静成为对乡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丰富乡土文化的内涵和智能,逐渐开发成新的旅游资源成为著名观赏点并对自身的优秀文化进行更广范围内的传播。

校歌文化建设与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第3篇

关键词: 校歌 传承 思考

1.引言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笔者深深觉得校歌就是学校的魂之所在,是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一所学校可以条件简陋,也可以规模很小,但是不能没有校歌,因为校歌能够蕴含校训校风,可以标树学校特色,可以焕发师生工作学习的激情,所以它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图腾。国有国歌,校有校歌,校歌凝聚着办学者的心智,是学校优美文化、优秀传统和优良“三风”的高度凝练,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历届毕业的不管是如今白发苍苍的老校友,还是事业有成的中年校友乃至刚刚迈出校门的毕业生,只要唱起校歌,他们总会充满深情,涌起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情结。这是母校送给他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校歌将陪伴他们一生。

南通市跃龙桥小学是一所已有110建校历史的老校。1906年,有识之士孙沅先生受其尊师即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之委托,抱着智民强国的崇高信念,将昔日的庙宇改成学堂,自此教育圣火一脉相传,百年育人泽被桑梓。在张謇先生的亲自指导下,孙校长呕心沥血,严谨治校,创办之初就提出了“勤诚朴”三字校训,并亲自创作了“他日为国争荣光”校歌。光阴荏苒,风雨沧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尽管校名变更了多次,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唯有不变的是校歌代代传唱到如今,它就像校园里那古老的银杏树一样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铭记在千万学子心中。

“城西濠水之流长,跃龙桥小学临其阳,吾辈兄弟姊妹大家来此读书堂,诚以敬业,朴以立方,守我校训勿相忘,及时努力树基础,他日为国争荣光”,57个字的歌词,简洁明快、寓意深远、朗朗上口,体现了学校的地理文化、教育期望。在这短小精炼、脍炙人口的校歌的熏陶、激励中,形成了严谨淳朴的校风,培养了数以千计的才俊学子,其中有著名戏剧家、北京人艺原院长欧阳山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林克,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吴天石,著名书画家、原南通大学副校长沈启鹏,原南通日报党总书记、社长贾涛根,学校还诞生了奥运冠军陈若琳及多名中高考状元,更有在那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普通劳动者。跃小的后人不管是执鞭于三尺讲台、耕耘于教育园地的老师,还是寒窗苦读、抱负远大的莘莘学子,他们在“他日为国争荣光”的校歌中度过了幸福快乐的时光。

2.推进校歌文化建设,凸显校歌育人作用

校歌是学校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好的校歌可以塑造校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激发师生爱校兴校情感,因此挖掘、保护、传承及弘扬校歌文化势在必行又刻不容缓。笔者以为在推进校歌文化建设,凸显校歌育人作用,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三要三不要”。

2.1敬畏校歌,不要随意篡改。校歌作为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昨天连接今天、今天走向明天的纽带,是光照春夏秋冬永不褪色的太阳。因为往往一首好的校歌,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烙印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反映着时代精神和历史痕迹,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发挥着明责、励志、抒情、奋进的教育鼓舞作用,并让人一生都铭记在心。尽管有些校歌的歌词显得或直白或含蓄,或在今天看来显得“低调”即政治色彩不强,与时代的发展、与当今的有些提法有些差距,但这是历史的产物,是先人的初衷,是那个时代的追求,而且一代代口耳相传,已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如果“与时俱进,应时而变”,甚至把它改得“面目全非”,或许迎合了某个时期的教育主题,适应了时代的教育潮流,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是对历史和前辈的不尊重,而且伤害了众多校友的感情。所以我们不能心血来潮而随意改动歌词,改变歌谱,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对校歌还是要“因循守旧”,保证它的“原汁原味”,让校歌永远带上历史厚重、古朴的烙印,成为历届校友和在校师生永远的梦呓。

2.2传扬校歌,不要时断时续。毋庸置疑,校歌是学校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常常是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形象展示和宣言,它反映的既有办学者、教育者的理想、要求、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感受、追求和成长心声。两千多年前,孔子创办私学,诗与乐就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弦歌不辍已成为形容学校生活的一句传统用语。既然如此,我们不仅应该虔诚地敬畏,更有责任让校歌在学校薪火相传、“声声”不息,这样才能使校歌在激励学生发展、凝聚学校精神、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在校歌的传承中,常常存在着时断时续的“冷热病”,即这一任校长重视就唱,下一任不重视就不唱;遇校庆、要表演就唱,没有重大活动就不唱,校歌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这样就使校歌的传承出现了脱节和“断链”,“形同虚设”的校歌难免会让师生生疏和淡忘,也发挥不了催人奋进的功效。所以,每一任校长都要义不容辞地把校歌作为学校文化的“接力棒”,完成承上启下的神圣使命,要年年唱,届届唱,不中断,不间断,真正把校歌作为弘扬学校历史文化,继承学校光荣传统,实现以歌育人的有声载体,使其源远流长。如果在某一任上使校歌“失声”“失传”,那无疑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2.3唱好校歌,不要“有歌无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校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近代新式学校出现以后,就有创作校歌的传统,目前从名校大校到乡村小学,大多都有自己的校歌,它与校徽、校训等相得益彰。同时我们发现有些学校虽然有自己的校歌,但老师、学生却不知道,甚至根本不会唱,“有歌无声”原因何在?那是学校没有宣传、没有教唱、没有普及的结果,校歌便成了留在纸上、贴在墙上、放在橱窗里的“老古董”。笔者以为有校歌就要唱起来,有条件的学校可请专业人士把校歌制作成伴奏带、多媒体视频,或把校歌制作成精美的彩绘活页,发给学生随身携带,尽可能让学生唱于口、记于心、化于行。一年级新生第一堂音乐课就要教唱,并对歌词进行解读,增强小朋友爱学校、爱学习的纯真情感;每周国旗讲话或大型集会全校师生唱,激发他们“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自豪感、责任感;六年级毕业典礼上唱,让毕业的同学们带走学校的记忆,留下学习生活的痕迹;每学期(学年)举行歌咏比赛可把校歌作为必唱之曲,这样通过多管齐下、多种形式,营造人人会唱、个个爱唱、大家乐唱校歌的氛围,从而激活“沉睡的学校文化资源”,学校会在不绝于耳的校歌声中更显得生机勃勃,师生也会在嘹亮悦耳的校歌声中精神状态得到更好的提振。

3.结语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第4篇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1.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文献。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文献资料情报交流中心, 是文献信息资料的聚集地。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也呈现空前的发展态势。至今全国共有高校图书馆1700多所, 藏书6亿多册。文献资料以多种形式并存, 各高校图书馆各类纸质文献都极其丰富, 许多高校藏书都在百万册以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 使得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形式不断丰富, 品种也多样, 除了珍藏古今中外的大量文献, 还增添许多现代的音像文献等电子出版物, 包括光盘数据库、网络信息等无限的文献资料。这些多样多载体的文献资料, 对高校师生学问的拓展、学术的探究、交流等都将起到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2. 高校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

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环境文化也是大学教育理念的一种物化,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高校图书馆是广大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现代高校图书馆多为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宽敞的馆舍, 整洁、明亮、安静、舒适, 到处充满文化和现代科技气息。清新洁净的学习环境, 陶冶了师生的心灵;信息检索设备先进, 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等电子化、数据化, 便于查阅。现代高校图书馆都在倡导人性化的借阅管理与服务, 力求以人为本, 为广大师生的学习研究与交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图书馆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给人以创新思维的灵感, 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求知动力。

3.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学术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学术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建筑功能设计不仅合理而且健全, 各类馆藏书库、电子阅览厅、图书、期刊阅览厅、休闲咖啡厅, 还有学术报告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一应俱全。所有高校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如博士论坛、教授讲坛、诗歌朗诵会、辩论赛、读书活动月、读者服务月、校园联欢会、歌咏赛、书画、摄影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此外, 许多高校的校史馆也设在图书馆内, 每年的新生校本教育、省内外高校办学合作交流、对外宣传等都以图书馆的场所为载体, 全面开展校园学术文化活动。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体系要素

1.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体系要素。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由图书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三个方面构成。图书馆是大学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的重要文化机构, 直接服务于教学与科研工作, 为广大师生提供知识储备和查阅资料的学习研究场所, 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优秀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图书馆物质文化是指图书馆建设的物质成果, 包括宽敞、明净的馆舍, 先进的设备、丰富的馆藏和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 也是展现图书馆整体面貌与水平的外在文化;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最深层次文化, 她是图书馆全体员工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具体体现在为师生员工服务过程的方方面面, 如思想感情、敬业意识、服务态度、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个人修养等。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图书馆行为文化是图书馆员工的价值认同、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的行为文化, 她体现了图书馆规章制度与管理效应的制度文化, 同时也是检验图书馆管理的一面镜子。

2. 网络文化创新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要素。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她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 以文化信息交流为核心, 在网络构成的开放和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多样化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与创造, 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新型文化形式总和。网络文化给现代人提供多样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网络文化所体现的各种信息网站、专业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大量的信息资源, 为不同领域、不同需求的人们提供了获取方便、内容丰富、不断更新的文化与科技信息。但是, 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是飞速的, 同时也不断地为人类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类型多样的信息存取和交流途径。人们主要是通过网络发布和接受文本、图像、多媒体等类型的电子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浏览器、音频软件等方式表达信息内容。利用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网络数据库等服务项目参加网上论坛、网络聊天、网络互动游戏等交流活动。因此, 网络文化创新建设是现代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要素。

3.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念与意识创新要素。

现代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念与意识创新, 其核心问题就是管理创新问题。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某一方面的方略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 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图书馆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是多层面、全方位、全过程的, 包括管理意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等。

现代高校图书馆无论是文化建设与创新, 还是图书馆的生存运行问题, 或是理论研究氛围, 意识与理念的创新问题都被视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没有理念与意识的创新, 就不会有真正的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

三、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传承

1.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丰富而积淀的图书馆文化, 就没有特色而传承的校园文化。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成功的背后都有图书馆在发挥作用, 一流的大学必有一流图书馆做其精神支柱, 这就是名校成长的内在逻辑。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 也是大学的灵魂与核心, 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 饱含着一所大学对文化在发展进步过程中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认识, 是对校园文化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建设好高校图书馆文化, 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 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高地。

高校图书馆是书的海洋、知识的宝库, 是智慧的源泉,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的电子图书以及信息海量的数据库, 还有一定规模的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多样而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宁静、整洁、宽敞的文化环境, 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 也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给读者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图书馆员工的文明举止、人文关怀、便捷的自动流程, 还有开展的优质服务月活动、世界读书日等活动, 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 也充分展示了高校图书馆员工的精神文化。

2.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的校园文化, 是指以校园为空间, 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 以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为引导, 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 以文化的多样性、多领域的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 既有传统的校园文化积淀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校园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既传统又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随学校的发展而发展的, 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科建设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相应与时俱进地建设和发展。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依然是以图书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为要素, 以创新文化建设为引领, 以服务、培养创新人才、营造高雅的学习研究氛围为宗旨, 继续发挥图书馆文化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服务作用;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服务作用;发挥图书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的育人作用;发挥图书馆学术文化交流场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的陶冶情操作用。

3.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气质、文化传统、优良作风和办学理念的综合体现。是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以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艺术活动, 对青年学生进行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 也是自觉的, 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 但也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 是能够唤起青年学生心灵、激发青年学生激情的。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图书馆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舒适的育人环境、良好的学术氛围、人文的服务品质。校园文化建设对图书馆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学术、科技等文化建设要求。只有建设和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 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马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周兵.论大学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8, (2) :8-10.

[3]贾淑敏.大学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 .

[4]付立宏, 袁琳.图书馆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5]白岚, 燕平.高校图书馆功能对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6) .

企业文化建设之传承的文化 第5篇

在我的研究里,它不仅是个文化传与承的知识划分和责任界定的意识问题;而且它还是个生物学的遗传生理问题。因此我们获知就是这个生物学的生理问题会对交接班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作为我们人类,不仅是对这个问题要有文化传与承的知识划分和责任界定的意识。而是还需要对它,有具体传与承的范围和内容上的界定,从而才能形成对这个生理问题的规范,并成为社会、民族、家族及家庭的“传承标准”。

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我们把这个传承标准,应“共同视为家族的家规”;形成具有家族家规的可“传承文化”。到此我们可以明白的是:这个文化它也是任何企业和个人可以“传承的文化”,也是我们光宗耀祖传宗接代而要形成的“核心文化”,更是每个家族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的“家训”。

总上分析可获知,当有了家族具体“传承的文化”时。但再要具体到每个家族、每个人每个家庭、“传承文化的形成时”也是需要有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的形成也会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每个家族可传承的文化,虽然都具有它的普遍性,但要真正在每个家族具体的形成,它又会具体到每个家族的个性上。这样就会非常具有它形成的特殊性,因为在形成的过程中“一但信息对接不畅,形成传与承信息的错位”,便会生成先天性不良的“交接班信息结构”,而这个先天性不良的“交接班信息结构”,将会对接班后的事业发展埋下先天性的祸根。而这个祸根就很有可能在你我的身上,再一次的印证,事不过三,富不过三代的道理。

有时我们会在表面上,看着是接班的成功和顺利的过度,但要想从本质上,形成可以传承的文化,形成百年基业,实在很难形成保险,

更难以判断的是,数十年后谁还能会发现和找到接班时“问题的根结所在”。因此当有了家族“可传承的文化”时,但只有存在于形式,而没有“可传承的文化形成”,没有“可传承的理论基础做支持”,实现传承的安全,就会产生折扣,其传承的质量也会降低。可见对形成可传承的百年企业、百年老店,也是无法去做保障的。

因为有了“企业的文化”,不等于就有了“可传承的企业文化”;有了“传承的企业文化”不等于就有了“可传承的企业文化形成”,而没有“可传承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就无法实现“执意传承”、“规范传承”,自然企业也就很难形成“可传承的固定标准”;而没有可传承的固定标准,也自然无法形成“培养接班人的规范和传承标准”。那么实现接班,形成我们追求的百年基业,百年老店,还是一句不着地的空话。

因此我们说“接班不是个形式和现象的问题”,“不是个形式和现象上的接班”。而是需要实现“在本质上的接班”,“形成在文化上的传承”,它是企业形成百年基业的一个大问题;它需要我们去透过现象,去看到它文化的本质所在;它需要我们从文化的本质上,实现问题的解决。否则就无法“形成可以传承的文化”,那么不说形成百年基业。整个事业还会因它,失去生命的活力,而枯竭。

由于“营造百年基业”是每个传承双方的希望,而不能形成交接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承的文化,不能实现在整个企业中延续。那么整个百年基业的规划将都会因它变的前后“信息错位”。而这种“信息的错位”一定会产生交接双方文化上冲突,加剧的矛盾的形成。因为文化上的对立是最可怕的一件事,我们最不希望它的形成……。

检察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创新 第6篇

关键词:检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

检察文化就是指检察制度的法律文化性格,而正义本位必须凸现为检察文化的性格。这一法律价值立场,是检察文化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法律文化的根本所在,是多元法律文化的选择,符合检察权的历史使命和我国刑事诉讼的构造。

一、检察文化一般分析

(一)检察文化的概念分析

在学术界和检察实务界,对于检察文化的概念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对于检察文化的概念的界定,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检察文化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检察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人认为,检察文化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目的,以创新管理体制为途径,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行驶的具有鲜明检察特色的精神财富。

应该说,研究角度不同,对检察文化的解读自然也就不同。我个人认为,检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过程中衍生并不断丰富完善的法律文化。

(二)检察机关加强文化建设的功能分析

1.有助于推动检察工作高效创新发展

通过文化建设,可以培育检察干警高尚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使检察干警团结在共同的奋斗目标下,步调一致地干事创业,有助于增强检察机关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同时,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氛围的营造和干警的教育培训学习,能够不断提升检察干警的综合素质和高雅情趣、文化品位,有助于检察机关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形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严格执行法律规范,务实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2.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有助于检察权的正确行使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折实际,新时期、新形势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新要求、新问题和新任务。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对检察工作的指导地位,教育检察干警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切实践行检察职业道德理念,积极履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事业主题,用自己的才智和心血服务大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传承借鉴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一)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放在突出位置。战国时期的荀子说过:“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篇》)。孟子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儒家思想注重安抚民众,突出庶民的主体地位,提倡主动服务社会,认为人的价值在为民服务中才能体现出来。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儒家文化发展的始终,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各行各业的文化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借鉴。检察机关要在依法履行打击职务犯罪、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强化法律监督的过程中,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障各行各业有序发展,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昌盛做出贡献。

(二)公平正义

儒家思想集大成者孔子十分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据《后汉书·酷吏列传》记载,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家中的男仆仗势杀人后藏进公主家中。洛阳令董宣把杀人犯抓住,并当着湖阳公主的面把杀人犯斩决。湖阳公主到光武帝面前告状,光武帝本要处死董宣,董宣却反问刘秀是要天下还是要杀人犯。光武帝无言以对,便要求董宣给湖阳公主赔礼道歉。董宣不肯,左右侍臣强按他的头,他硬是不肯叩头。光武帝无奈,只好训斥董宣:“强项令出!”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检察机关应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儒家文化的精髓,履行好“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

(三)清正廉洁

据《晋书·良吏传》记载,当时派到广州当刺史的官员多贪污腐败成风,朝廷欲革除岭南的弊政,便派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吴隐之在上任的途中发现一泓清泉,泉水名曰“贪泉”。当地有个传说:即使再清廉的人,一旦喝了泉中水也会变成贪得无厌的人。即便如此,吴隐之依然掬水饮贪泉,以表廉洁从政的决心,并提笔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到任后,生活简朴,勤政为民,官期届满后,依旧清清白白,一尘不染,深得百姓的赞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展繁荣的根基,对今天的检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今司法实践的指导原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检察文化所用。

三、检察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

一是强化目标引领,以文化育检推动检察工作。我们建立共同愿景,确定发展目标。提出了打造学习型、文化型、效能型、创新型、和谐型检察院,勇当基层检察院先行先试者的发展愿景。将检察文化建设纳入检察工作的总体规划,研究制定了《检察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将检察文化建设考核标准纳入规范化管理体系文件,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检察文化建设考核细则。

二是强化精神导向,以文化育检树立核心价值。我们秉承优良传统,紧扣时代脉搏,科学提炼、不断完善精神文化内涵,形成检察人员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坚持“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追求和谐检察,通过不断提炼和完善精神文化内涵,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准则、执法理念和价值观念,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导向作用。

三是强化制度管理,以文化育检提升执法公信。我们以高检院规范化文本为基础,建立符合本院管理实际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加强规范管理,积极推行网上办案与监督。积极探索绩效管理,积极探索人本管理模式,激发检察人员的工作活力。积极开展“以纠正违法办案,保证案件质量为中心”的案件督察,“以执法作风、工作作风为主要内容”的检风检纪督察,保障检令畅通、检纪严明、执法高效。

四是强化环境渗透,以文化育检搭建基础载体。我们加强检察基础设施、技术设备、物质装备建设,健全执法保障机制,为检察人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和待遇。通过文化壁画、文化雕塑、文化长廊、文化标识等活泼生动的文化设施,使检察人员在受到哲学、美学、文学熏陶和享受的同时,不断加深对文化理念精髓的理解和把握。努力营造舒心雅致的办公环境,增强机关的亲和力;强化科技环境,丰富生活环境,营造“心齐、力聚、风正、气顺、人和”的和谐氛围。

五是强化行为约束,以文化育检树立良好形象。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检察行为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价值取向、文化特征,努力塑造检察官的良好职业形象。恪守职业道德、保持职业礼仪、塑造职业形象、提升职业素养。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第7篇

1.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精神价值实现方式

城市雕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精神追求, 她之所以在人类活动中经久不衰, 并成为今天的城市文化载体, 其根本原因就是她具有不可代替的社会效应和审美功能, 能够满足时下人们精神所需。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仅头部就可容纳数十人;前苏联高达104米的“祖国-母亲”规模宏大、震撼更强;在我国文革时期也曾出现了一批政治性很强的“精神雕塑”作品, 如沈阳的“毛泽东像”高20.5米。这些城市雕塑成了宣扬政治理念的重要手段, 映射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需求, 间接表达了一个民族精神寄存所在。可见, 城市雕塑能够代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政治信仰与审美趋向, 可以说许多城市雕塑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 其政治因素可以引发公众的精神共鸣, 使公众感受艺术和视觉美感的同时赋予精神依存, 提高公众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然而, 由于诸多因素, 无内容、无形式、无趣味、无定义的雕塑, 让大众无法解读的主题, 在城市建设中处境尴尬, 丧失了精神价值, 不但没有成为怡人美景, 反而造成精神污染,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视觉和心身, 并且诱导部分公众错误的审美力, 逐渐发展成为与社会进步、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精神垃圾。因此, 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城市精神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价值作用, 我们必须更深层的关注其发展趋向。

2.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价值实现方式

城市雕塑建设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大众精神需求, 同时还可以间接拉动周边的经济效益, 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之中起到改善城市人文环境的作用, 给城市建设增加了文化亮点, 从而改善了投资环境, 带动相关产业诸如地产开发、旅游等使得相关经济上涨。现今许多地区已经将经济建设作为城市建设发展主要的目标任务。城市建设中在基础建设如道路、建筑之外又重点放在了城市公共环境建设当中, 其中城市雕塑作为很好的文化传承载体更能彰显特色经济建设的亮点工程。为此, 城市雕塑传承文化的展演方式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

3.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传承历史文化的表达方式

城市雕塑是艺术品也是最直接的历史变迁记录者。例如: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在战斗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为纪念他们的英雄事迹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表达了后人对这段历史的刻苦铭心;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第一公民”是纪念拯救该城的小男孩雕塑—朱利安;美国的“登陆硫磺岛”是纪念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硫磺岛的情形!还有各种美丽传说、神话, 也被现代城市雕塑以艺术创作手法重述历史展现众人, 她已经成为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历史通俗读物。可见, 城市雕塑相对于城市建筑和城市环境更有直接演绎历史事件的作用, 其魅力、唯一性和时间永恒性可以起到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作用, 在时下全球处于和平期的大环境背景下, 文化也在走向多元化。面对文化相互渗透, 保护本土文化已迫在眉急。为此, 文化保卫战已经拉开序幕, 此时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倍加重视, 作为永久性或相对持久的城市雕塑艺术将成为保卫自身文化与传统的最佳文化“防线”。

4.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实用价值体现

城市雕塑利用自身优势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 还须与人居环境相融合, 通常的城市雕塑建设中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城市雕塑的纯艺术功能, 往往忽视了城市雕塑在人居环境空间中的空间布局及功能划分的作用, 城市雕塑在空间布局中通过占有点或线的位置起到划分空间作用, 利用好城市雕塑划分空间功能就更好地解决了人居环境分配从而体现了它的实用价值。

城市雕塑是传承文化、美化环境、渲染生活氛围的很好方式, 作为城市建设中城市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与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共同创造出怡人的生活环境。城市雕塑已成为人与历史文化交流的媒介,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推动历史进程发展, 使人们在钢筋混凝土的几何形体和幕墙玻璃的冷漠中增添几分温馨与和谐。

5.城市雕塑传承历史文化方式与其他艺术相比较的优越性

“作为历史的存在, 每个人都具有受到民族的和地域的历史所限定的侧面。在往昔交通不便的时代, 地域的限定往往决定着艺术的种类……”1历史通过不同时代限定的艺术展演着自身的价值, 留下了大量得史记, 供后人借鉴与学习。

城市雕塑与其他艺术相比较, 更加形象展演历史文化, 使历史文化传承走向公共空间、走向公众。从材料上来讲, 城市雕塑大都采用耐久的石材和金属材质, 不怕风吹日晒, 可以时刻置于室外环境中;从造型手法上来讲, 城市雕塑采用三维的造型艺术, 可以呈现出各个角度的欣赏效果, 远远优于其它艺术形式的二维造型手法;从作品尺度上来讲, 城市雕塑可以达到其他艺术形式不可能达到的大尺度, 因此更能传达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引起人们的共鸣。

了解城市雕塑在历史文化传承的价值与实现方式后, 就需要城市建设决策者在研究城市规划设计时把城市雕塑规划考虑进去, 加强城市雕塑建设的理论研究, 做好城市雕塑建设的市场机制规范, 遵循艺术规律, 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提高社会审美水平, 实现历史文化传承的展演活动。

结语:富有厚重历史人文资源的城市在文化传承之路上都不拘泥于惯常的保护思路, 它必须结合城市的发展, 使历史文化的元素已经深深嵌入城市的纹理之中。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当今人文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养分, 它们不断滋润着城市建设中盛开的文明之花, 也推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人类文明的创建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价值, 这一价值的实现, 凝结着人们智慧的

古籍数字化工作刍议

赵坚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2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 古籍数字化成为对古籍文献进行有效保护和广泛利用的主要手段。本文就古籍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实施进程、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图书馆;进程;趋势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国度, 无数先贤智者以其嘉言懿行为我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 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见证了烽烟弥漫的沧桑浮沉, 阐释了发人深省的哲思义理, 体现了温情脉脉的人文关怀……保护和利用这些古籍文献, 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统计, 我国现有古籍文献近13万种, 减去重复部分, 至少也有10万余种。如何保存与整理古籍文献, 怎样开发与利用古籍资源, 古籍数字化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古籍数宇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翩然来临、互联网的现实应用和电脑的迅速普及, 数字化之于文献越来越呈现出鲜明的优越性, 古籍数字化的独特魅力更加彰显。所谓古籍数字化, 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 对古籍文献进行加工、处理, 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 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中所蕴涵的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 为古籍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古籍数字化是保护和传承古籍文献的重要手段

古籍文献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就是保存和延续人类文化。古籍文献的不可再生性和无可替代性, 决定了古籍文献的毁坏就意味着彻底的消亡。目前, 国内的许多图书馆由于办馆条件差、资金不足和认识上存在误区等原因, 有大量的古籍文献受到严重损坏, 现存破损的古籍文献也有待于修缮保护。切实保护现有古籍文献, 已成为图书馆界面临的迫切问题, 而古籍数字化可以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2. 古籍数字化是解决古籍文献藏与用矛盾的有效途径

古籍作为图书馆的特殊文献, 既是罕见的史料, 又是珍贵的文物;而既然是史料和文物, 就要供人阅读和观赏。由于获之不易并且保管困难, 收藏单位于是重藏轻用, 甚至深藏紧锁、秘不示人。古籍数字化给古籍阅读带来了革命性改变, 读者即使对古籍不直接接触, 通过光盘或者网络就不但可以浏览阅读善本, 而且能够随意查找或局部放大珍本书籍。古籍善本数字化以后, 还能够提供下载打印、远程全文传送、专题展览以及制作多媒体等多方面的服务, 从而使古籍善本成为雅俗共赏的读物, 读者群因之进一步扩大。现代化技术的介入, 为解决图书馆古籍善本收藏与利用的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

3. 古籍数字化是古籍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有利务件

数字化古籍信息容量巨大、检索快捷方便, 是文明传承最光芒和辛劳的汗水。

如果历史文化的传承已经融入到城市的整个氛围空气之中, 那么我们相信, 以这样的传承之道对待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 它会回馈我们更多。

快捷和最完整的方式。用传统的手工方式查询古籍文献不仅速度慢, 并且查准率和查全率低;加之古籍数量大、文字繁杂, 目录的分类方法、编排式样、检索手段等与当今不同, 造成现代人在心理上对其产生距离感和本能性拒斥, 因此古籍文献的利用率也不高。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古籍文献进行管理, 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在资料储存、整理、检索和数据的统计以及索引的编制等方面的优越性。由于改进了古籍文献的检索方式, 无论是用关键词检索、逻辑检索、条件检索还是进行模糊检索, 文献中的任何成分都能够有效显示, 任何字符和字符串都可以作为检索的人口点。这种大容量、高速度的任意检索与模糊检索方式, 对开发古籍文献中蕴藏的特有信息资源十分有利, 可以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查遍所有相关的古籍文献目录和后人对该古籍文献的研究成果, 不仅大大减少剔抉爬梳的工作量, 而且能很容易地得出我们所需要的分析结论。

二、古籍数字化的实施过程

古籍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需要经过较为漫长的过程才能完成。到目前为止, 从奠基到过渡, 以至于成熟, 古籍数字化的实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相当的数量。尽管在前进的途程中还充满荆棘, 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走下去, 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1. 古籍数字化发展的奠基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起, 将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和特殊价值并流传较少的自清代乾隆起至辛亥革命止约6万多种13万部刻本、抄本、稿本、校本等都作为善本收录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编辑和出版, 在古籍数字化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1988年, 南京图书馆就购置计算机开始《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机读编目的尝试。说起古籍数字化, 台湾地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古籍整理的早期实践也功不可没。台湾地区从70年代末就着手研发中文文字的信息处理技术, 到了80年代, 展开了较大规模、有规划的古籍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建设。1984年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开发实施史籍自动化系统, 而台湾地区古籍数字化的真正起步, 则以这年7月1日《“中研院”古籍全文资料库发展概要》的起草为标志。台湾中央图书馆首当其冲, 率先将馆藏善本书制成机读目录。到1988年年底, 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等单位也相继参与其间, 使超过8万条书目的数据记录全部进入了中央图书馆资讯网络。在北美地区, 1980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编制《中国古籍善本国际联合目录》, 北美的13所高校和中国大陆的5所高校积极响应倡议, 纷纷加入联合编制的行列。

2. 古籍数字化发展的过渡阶段

80年代中期,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开发了《二十五史》全文资料库, 接着又建立了先秦诸子和台湾方志等48种古籍文献总

摘要:历史文化的传承是人类走向进步的重要基石, 也是人历史得以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历史的传承需要人类活动去现。人类活动包含了人类为其生存与发展, 而不断提升生活水平进的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在这些活动满足人们生理和安的需求时, 便会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 追求更多的文化活动需求从而人们开始注重以多元化载体丰富人文环境, 并出现了利用三维造型手法, 最直接、最客观、最形象演绎城市历史文化-城市雕塑它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以实现化传承与艺术价值为目的引起更深层次的社会关注。

关键词:雕塑,文化传承,实现方式,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中国雕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

[2]蔺宝钢.陈雪华著.《城市雕塑艺术的成型与制作》.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4年.

[3]彭立勋著.《美学的现代思考》.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 1996年.

[4]刘开渠著.《刘开渠美术论文集》.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1984年.

[5]李萍.城市标识牌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6]王宏健著《艺术概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年.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第8篇

关键词:古城文化,城市建设,传承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城市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依靠主体, 是依托自然环境, 传承历史文化而形成的, 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的综合体。城市需要不断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 任何一座城市伴随人口数量的变化,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 流动人口的来来往往, 这无疑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质量。

新世纪到来后, 城市发展迅速, 对于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何者为重的问题各方观点不一。如何保护古城文化, 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古城发展的瓶颈。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长历史和多彩文化, 孕育了非常多的历史文化古城。改革开放后, 中国城市发展加快, 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成了所有城市都需面对的问题。城市的发展是离不开文化的传承的, 面对城市的发展这一命题, 如何做到文化传承与城市建设之统一, 则需要充分认识城市文化的载体, 理清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轨迹。

(二)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第一, 拓展了扬州和绍兴城市文化的研究领域。扬州和绍兴的城市文化, 是维扬文化和古越文化的精华之所在, 目前针对扬州和绍兴城市发展对比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 本文的研究将拓展扬州和绍兴城市文化的研究领域。

第二, 加深了对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的整体认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对文化资源的继承是不断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必要途径, 通过研究, 更直观地认识城市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的整体内涵。

第三, 丰富了千年古城的研究内容。随着我国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热潮出现, 千年古城作为一个特色城市类型, 在整个城市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在城市文化的研究中, 千年古城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表现舞台, 为研究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2. 现实意义

第一, 为历史文化古城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调查扬州和绍兴两座千年古城现状, 结合历史文化古城的特点, 对比文化差异下古城发展道路不同之处, 为城市建设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第二, 对扬州市、绍兴市, 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古城建设都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留下了许多历史古城, 目前已公布的由国务院审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已达到119座, 但对古城的研究还相对缺乏, 迫切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聚焦和调研。

二、维扬文化和古越文化比较

在维扬文化和古越文化的不同作用下, 扬州和绍兴这两座古城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被迫将国门打开, 加入到世界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1843年,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工业化悄然开始, 而在上海一步步成为大都市的进程中, 维扬人和古越人都参与到了城市的建设中, 但他们选择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和上海属于同一文化地域的古越人, 由于占据了地域的优势, 在早期外国资本主导下的洋人开办的工厂中, 主要属于产业工人这一类角色;而之后才来到上海的维扬人, 在这场由资本为主的工业化战争中从事的则是服务性的行业。显然, 古越人和维扬人在这一时期所选择的道路已经产生了完全不同的局面,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城市的发展方向。

从文化本身来说, 对这两地人民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 维扬人首批搭上了这一经济快车, 因此维扬文化的繁荣期其实要比古越文化更早到来。明清时期, 两地就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 分别衍生出了书文化与盐文化。中国自科举制度诞生以来总共产生了504个文状元, 绍兴府历代就有进士2898人, 状元19人。而对扬州来说, 盐业不仅成为了关系社稷民生的国本, 更是维扬人发家致富的命本, 在扬州诞生了很多的富甲一方的盐商。

两种文化的不同作用, 维扬文化影响的扬州人, 普遍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而古越文化发展出来的绍兴人, 更具有竞争意识。所以维扬人懂得去享受生活, 而古越人则更愿意去拼搏争取。

三、历史文化古城特征概述

“历史文化古城”包括国务院审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各级地方政府自行选定公布的省市级历史文化名城、未在政府公布名单之列但仍具有特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古镇、古村落街区及建筑。在以往的研究中, 对历史文化古城本身的关注度不够, 大部分研究缺乏对古城个体、城市特点的针对性分析, 忽略了历史古城和文保遗迹的区别。历史文化古城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第一, 有悠久的建城历史或是有特殊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 有较多的历史文化遗存, 丰富的文物古迹或革命遗址、文物、建筑。

第三, 有较多的文化传统内容, 包括诗歌、曲艺、戏剧、工艺美术、土特名产、风味食品、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名人等等。

第四,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并不断发展着。

四、古城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的平衡发展

(一) 提升城市品位, 增强城市多元发展力

第一, 科学规划, 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功能行业规划, 细化控制性规划, 调整产业规划, 并将单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紧密衔接起来, 做到提纲挈领, 功能互补;要综合考虑, 科学布局, 不求最大, 但求最佳。

第二, 完善设施, 提高城市承载功能。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 更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完善城市现有公用设施的基础上, 超前规划建设水、电、气、暖、路、讯等基础设施, 不断扩大管网覆盖面, 为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 突出特色, 彰显城市独特魅力。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 特色需要挖掘和创造, 在规划和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切实抓好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建设, 不断明晰各个城镇发展定位;把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挖掘人文资源, 加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充分体现历史人文特色, 增加城市亮点。

(二) 优化生活环境,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发展必须以宜居为标准, 不断优化生活环境,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宜居城市主要从文化、民生、经济、景观四个参数衡量。

第一, 文化方面, 延续古城历史文化环境, 强化古城历史风貌特色, 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城镇肌理、空间布局、街巷尺度、绿化、文物与历史建筑等构成古城景观历史风貌特征的组成部分。

第二, 民生方面,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 完善古城各项功能, 改善古城居住环境, 让老城区的老百姓享受到规划后成果, 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 为保民生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 经济方面, 充分发展古文化旅游与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通过旅游景点的建设培育、旅游活动内容的多层次引入与休闲商业的繁荣崛起, 形成既具有城镇风情特色, 又具有都市文化特色与时尚气息的特色商业街区。

第四, 景观方面, 提出切实可行的古城保护性景观设计, 维护古城景观风貌, 提升古城景观整体品质, 将古城建设成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三) 重推旅游产业, 合理配置区域资源

在具有了对古城镇保护的意义和目的的认识后, 我们了解古城保护的现状, 历史文化名城的旧城地段, 兼有保护和更新的双重要求, 扬州和绍兴都是有着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 人文荟萃, 积淀了厚重璀璨的古城文化。在城市建设中, 要时刻体现历史人文特色, 建设历史文化产业园, 让古城在新城区发展很快的情况下, 依旧可以是城市的中心, 是商业繁荣、人口集中的地方。

合理规划旅游资源, 既要保护传统的文化遗留, 更要懂得利用这些文化附属品, 也就是说, 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在特色地域中生长的历史文化, 应走具有特色的道路, 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应重点从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环境质量入手。

参考文献

[1]刘春玲.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J].观点——建筑论坛, 2014, (11) .

[2]叶美兰.近代扬州城市的发展模式——兼与周边城市比较[J].扬州大学, 2003, 6.

[3]谭卫.历史古城的保护开发与中国城市发展[D].暨南大学, 2006.

[4]朱韫慧.扬州文化与扬州城市现代化研究[D].扬州大学, 2009.

[5]李瑶亭.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指标体系、发展模式与经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6]杨静, 张金池, 庄家尧, 毛锋.基于3S技术的扬州2500年间城市演变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 2012, 03.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第9篇

1. 客家源流的研究。

研究任何一个民系的形成, 首要的便是对其源头的探究。因此, 最早的客家研究, 便以客家源流为主要内容。早期研究客家源流最重要的成果是证实了客家民系是南迁的中原汉人。被视为客家研究鼻祖的徐旭曾早在清嘉庆十三年 (1808) 就说:“今日之客人, 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旧族, 忠义之后也”, 此论一出, 起了正本清源的作用。1933年, 罗香林的《客家研究导论》出版, 书中提出著名的关于客家源流的“五次大迁徙”结论, 在结合前人的客家研究成果的同时, 作出了开创性的结论。该书的出版, 成为客家研究第一时期的阶段性标志。虽然后来还有不少学者对此论提出不同的观点, 但都是在“五次迁移说”的基础上, 加以具体研究, 实质都是相同的。从徐旭曾到罗香林, 他们对客家源流的探究, 目的很明显, 就是为了维护客家人的荣誉和捍卫客家人的社会地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 众多学者对客家源流的研究, 也更理智、更科学, 客家研究的重点和视角也越来越广泛。

2. 客家民系最后形成的地方。

汉民族在几百年间, 经过多次大迁徙, 南方人口逐渐增多, 超过了北方。其中有一支中原先民进入了赣闽粤地区。中原汉文化在与当地土著文化的排斥和融合中, 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中原汉文化无疑比岭南土著文化先进和优越, 因而客家文化更多地保持着中原汉文化的基本特征, 但在不少方面也受到土著文化的影响, 这就使客家成为既不同于土著又不同于中原汉民的一个汉族民系了。客家民系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跟复杂的过程, 在赣闽粤这一广阔地区形成是符合事实的。但每个地方对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作用也大不相同。被多数学者称为“客家腹地”的梅州, 是客家民系最后形成的地区。由于梅州的地理位置特殊, 位于中国南端边远山区, 梅州较迟得到开发, 因此, 梅州各县在宋元时期几乎没有唐以前潜入的汉民, 正是有别于赣、汀的条件下, 这的客家先民再度与汉化色彩很淡的土著融合, 最后造就了客家特征鲜明、有别于原来南迁于汉民的客家民系。

二、客家民系的特征

1. 客家话的形成。

客家民系虽是汉族的一个分支, 但是除了它容纳了南方文化的特点外, 形成自己的语言——客家话, 并且广泛使用的是其重要特征之一。以梅州为例, 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 客家地区的中心逐渐从闽西的长汀移到了梅县, 梅县话就成了客家话的代表。由于客家人分布的地域很广, 梅州各县的客家话也会吸收当地语言的特点, 例如, 丰顺靠近潮汕地区, 其客家话就带有潮汕话的成分, 但是尽管有很多差异, 其基本特征是大体相同的, 客家人相互之间不会出现交流上的困难。

2. 善唱客家山歌。

客家人爱唱歌, 凡是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 就有客家山歌。特别是以广东梅州各县, 更是以“山歌之乡”名闻遐迩。客家山歌的题材主要来自客家人的田间劳动和日常生活, 尤其以爱情生活和妇女生活为主。客家妇女在客家人的生活中是重要的角色, 她们不仅有才艺, 而且有胆识, 敢与男子对唱, 别说中原女子, 就是江南女子也无此习俗。妇女在乡间唱山歌、与人斗歌等颇具特色的习俗赋予了客家山歌与其他民族歌曲表现形式上的与众不同。

3. 客家民居。

客家民系特别强调家族聚居, 还有严密的村社组织。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就是围龙屋, 围龙屋多依山而建, 分为前后两部分, 配合山形得体, 前低后高很有气势。从高处向下看, 两个半圆相合, 包围了正屋, 形成圆形的整体。有些客家围龙屋也吸取了西方建筑的造型和装饰, 内部机构布局与传统围龙屋相同, 只是外部门楼有所差异。如梅县包公洋湖尾村的联芳楼和程江乡的万秋楼。

4. 客家饮食文化。

客家菜也称为“东江菜”, 只因东江是主流客家地区的主要河流。客家人口味偏重, 客家菜以“香、肥、咸”著称。客家名菜首推盐焗鸡, 更以梅州兴宁为正宗, 品质好的盐焗鸡干爽、易携带、耐保存。根据统计, 除了以盐焗鸡为首的20种客家名菜外, 还有甜粄等21种客家风味小吃, 牛筋糕等7种客家传统糖果糕点。

5. 客家教育与客家民性。

在文化上, 客家民系特别强调“耕读传家”, 重视文化教育, 人文昌盛。各宗族都很重视兴学育才, 办好本族子弟的教育。正是这种崇文重教的文化风气, 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特性, 对今天客家民性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客家民系中, 有一种颇为强烈的自信、自立、自强、自我奋斗意识。“在进入近代以后, 客家人逐渐认识到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位置和作用, 从而树立起自信、自强和主管奋斗的精神”。这些特性, 是客家人品行的高度概括, 客家人依靠自我奋斗而自强, 钟爱“学而优则仕”的观念, 形成了与客家教育相呼应的崇文尚学的风气。

三、客家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精华的部分, 它在世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更作用于当代和未来, 是维系民族的纽带。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客家民系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 形成了一系列自强自立的传统, 这些传统以客家文化的形式, 不断积累、发展和延续, 渗透到世世代代客家人的血脉之中, 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早在19世纪50年代, 客家问题开始被学者所瞩目。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注意到了“客家”这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学术课题, 开始了从历史、文化、语言等各个方面对客家文化进行研究。很多地方政府和高校, 成立了客家研究所、客家研究基地, 有计划地开展客家历史文化相关课题研究。

梅州嘉应学院地处有“世界客都”之誉的梅州市, 成立客家研究院是嘉应学院走特色之路迈出的重要一步, 也是梅州弘扬客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举措。嘉应学院在1989年在全国率先成立“客家文化研究室”, 1990年, 又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成了“客家文化研究所”。嘉应学院更本着“文化梅州”的宗旨, 整合了全所的研究力量, 提高了客家研究的整体水平, 在2007年, “客家研究院”被广东教育厅批为“广东省客家文化研究基地”。

作为梅州市唯一一所本科高等院校, 嘉应学院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对客家文化进行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嘉应学院对客家文化传承所作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这些行为, 不只因为嘉应学院处在客家文化浓郁的地区, 我们不能单纯认为客家地区有足够的优势和基础, 就把客家文化研究工作全部推给这些地区, 对于客家文化, 更是对于其他文化, 我们都应该秉承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看待, 毕竟, 良好的文化传承, 才是我们文化研究工作的重心。

四、客家文化档案馆建立的必要性

1. 建立客家文化档案馆是传承客家民俗传统的需要。

千百年来, 散居在各地的客家人, 一直保存客家先辈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为人处世的观念, 甚至他们所讲的方言也是保留着中原古汉语音的客家话。这些都可归结为客家文化意识的承传因素在起作用。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真实地反映了时代文化,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了社会发展特别是中原文化演进的轨迹。而从地方性而言, 客家地区政府有必要建立地方性的客家文化档案馆, 对客家文献、客家传统历史文献进行整合和归档, 这对于了解人类知识传统及风俗习惯, 对传承客家优秀文化遗产也有重要的作用。

2. 建立客家文化档案馆对客家文献的保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近年来, 客家文化的研究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有关客家学研究著作的出版量, 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对客家历史文化研究的展开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而建立客家文化档案馆便要承担起保存这些有价值的客家文献, 利用当代先进的电子文件存档方式, 将纸质的客家文献转换为以计算机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 各种类型数据的有机结合, 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文字材料, 逐步形成了档案室与各部门、个人互相联系的局面, 使众多爱好客家文化, 研究客家文化的专家能方便、快捷地通过在检索软件中标明纸质文件的存放位置, 便可以查找到对应的纸质文件。

3. 建立客家文化档案馆为客家地区旅游发展有重要作用。

文化存在于城市的每个角落, 历史街区、名胜古迹、建筑特色、民间文化等, 都是文化演进中的显影, 客家文化也不例外。这些非纸质的客家文化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将这些文化融入到旅游活动中, 可以使客家地区旅游业的文化资源更为丰富。而记载着这些人文风采、历史沉淀的客家文献, 档案部门应对其进行挖掘、开发, 将其一一保存, 有利于今后客家地区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的需求。客家文献与客家地区得天独厚的历史旅游资源, 二者是相互依托, 不可或缺。档案部门只有将客家文献进行分类、整合、归档、保存, 才能使客家文化的价值在客家旅游资源中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胡系张.客家风华[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

[2]罗碧文.客家文献与“文化梅州”的建设[J].图书馆论坛, 2010 (2) .

[3]罗月华.从客家学书记的出版看客家文化发展[J].嘉应学院学报, 2009 (8) .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第10篇

一、大庆文化展示

没有文化的城市称不上是一座城市,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 也就是失去了灵魂。文化让城市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大庆的文化也让大庆变得更具魅力。如果你去过大庆, 你会发现大庆的现代展览设计在各方各面都有体现。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由出自艺术工作者智慧的图片、文字、雕塑等表现出来。其方式让人便于理解、一目了然, 无形之中给人以教育、启发、激励, 并激发人们对大庆的热爱和向往, 不仅提高了大庆的知名度, 而且更多的人想要更好的服务大庆, 来爱护大庆和传承大庆精神。由于这些现代展示所带给人们对大庆文化进行传承更增添了大庆的魅力。当然也推动了整个大庆其他方面的发展。因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体现为社会的发展。

二、现代展示设计

社会最深刻的变化是、人文化精神的发展, 现代展示设计是对现代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的最好诠释, 也是向全社会传播大庆精神是大庆精神内化为文化自觉的有效路径。展示设计发展到今天, 一直具有经济功能和文化先导的双重属性, 不论是设计潮流的变迁还是结构技术的革新, 我们总是能从展示的内容和设计的实践中看到其中的影子。

现代展览在实现现代化、先进化、思想化和精神化的同时也对展览所讲究的艺术美感要求也来越高。这已经形成了一种现代展览所必须进行严格要求并追求更高标准的时代要求。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展览息息相关, 而现代展览是离不开艺术设计的, 艺术设计也需要现代展览来体现现代展示设计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表现, 也是人们进行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之一。展览最能反映美术馆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 因此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文化、精神、物质等方面都应当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并加以创新。现代理论不仅要加以物质及技术进行展示设计的进行, 并要通过更灵活的手段来进行文化的传播。

当代展示艺术设计既能符合文化传承的需求, 又能彰显企业文化特点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让文化的传承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与时俱进能代表现代社会的时代气息。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文化的根源入手。所谓根源, 就是文化的的精髓, 即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这就要求展示设计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方面是展示设计必须讲究现代感, 能代表最新的文化信息, 可以引领文化在最前端展示给人们;另一方面就是要在展示设计在展示之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要把文化的魅力展现出来, 让人们被所展示的文化所吸引、了解、领悟并加以传承, 让更多的人进行对文化的了解。这也就需要能把文化传承赋予实践意义的现代展示设计的研究必须要具有文化特色和创意。

三、现代展示设计方法

现代展示设计都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结合到一起来进行表现, 文化也分为硬文化和软文化, 在硬文化方面主要是通过雕塑、公共建筑风格形式等。软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等来进行传播。当然展示设计是需要进行深思熟虑的过程。在进行展示的过程中, 通常还需要运用可以让信息更好表现的空间设计、色彩的搭配以及造型等不同的手法进行表现。如果运用不得当也会让展览的表达效果有所减弱。其中最大的关键就是色彩的搭配。颜色可以分为色相、明度、纯度三大属性。视觉的生理平衡取决于建立和谐的色彩体系及互补关系。在进行展览设计时, 只有做到根据不同人的喜好、不同人的视觉感受对色彩的刺激本能的进行协调, 才能维持视觉的生理平衡。背景色为主, 主体色为辅, 主体色决定强调色是在展览设计时应当注意的色彩主次关系。为了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应通过反复对比、反复协调来确定最佳效果, 使展览设计达到多样的统一, 既不单调也不杂乱, 有次有主有中心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展示设计中的各个细节部位都要体现大庆文化独有的内涵。大庆的石油、百湖湿地可以通过与原生态自然产物相结合来提取大庆元素的色调, 让展览变得生动灵活。当然又要对铁人精神进行传承, 可以通过有条理、有秩序、按照流水线的方式来进行展览。使大庆文化在展示中更具特色, 并能更加有效的吸引人、教育人, 让人们通过展览来欣赏、感受大庆的文化特殊魅力。

传统的展示设计比较注重人文思想, 其表现手法也过于单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 以往的展示设计已经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现代的展示设计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扩大, 并且不断的更新。信息时代快速发展, 高科技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高科技技术的运用不仅使得展览丰富多彩, 并且可以让想现代展览设计的创新精神体现出来。使展览中的作品不在只拘泥于静态, 而通过其动态的表现让展览所要传承的文化也变得更具生动化。

大庆文化传承通过现代展示设计, 所谓的设计, 就是对大庆文化的挖掘、提炼、培养、加工的过程。文化是城市塑造的核心, 城市建设是文化的承载体、是文化发展所形成的结果, 城市文化对一座城市有着特殊意义。把文化和城市建筑结合起来, 共同发展, 让城市建设来为城市代言, 通过展示设计来对城市文化进行传承。对文化传承而进行展示设计, 一是符合城市独有的气质, 二是本身具有号召力和市民的认同感。大庆铁人纪念馆是大庆最具代表性的展示设计空间, 让人们看到王进喜当年工作的场景和图片就可以想到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 让大庆人心生自豪感。

四、结语

大庆文化的传承是城市教育的一个必要要求, 现代展示设计是承传社会文化、社会精神以及先辈所累积的社会经验。现代展示设计是服务于文化传承为目标, 以文化的传承来增加人们对大庆精神的了解、学习, 对铁人精神的传递, 提高人们的文化精神。

摘要:随着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 大庆城市文化的进步, 以及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需要突破单一的传统思想展示设计, 通过高科技进行高质量的现代展示设计来对大庆城市文化进行传承, 让人们对大庆城市文化更深一步了解, 增强人们的对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的理解, 并传承其精神。现代展示设计可以通过颜色、空间、造型等不同方面结合起来, 并可以经过代表性建筑物及雕塑来向人们进行传播文化。现代展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并且可以让人们很清晰看到展示想表达的意义。大庆文化与现代展示设计的结合, 不仅让大庆精神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 更能体现出现代展示的强大与重要性, 有利于大庆城市的发展, 也有利于现代展示设计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促进现代展示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精神也随着文化的传播和社会的发展进而得到更深一步的跨越。

关键词:大庆文化,现代展示,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程力, 贾彦彬.浅谈校史馆在大学文化传承与展示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 (上旬刊) , 2013 (8) .

[2]文化传承学术创新风采展示——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封面创意[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 .

[3]闫莉.蒙古族题材动画学习资源对蒙古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4]野楠.浅析展示艺术的新变化[J].美与时代·城市, 2013 (10) .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第11篇

家训族规与社区文化的关系

南北朝时期,社会产生激烈动荡。为在动荡和险恶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士大夫们把积累下来的人生经验写下来作为指引子孙立身处世的教材,家训族规逐步产生。到明代,由于朝廷的重视,家训族规进入快速发展期。家训重在劝诫、言教,以儒家伦理道德原则来规范家族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孝悌、耕读为本、修身、整肃门户、严守尊卑次序、善择婚姻、慎选继子以防家系紊乱、丧葬宜俭等为其主要内容。族规则有禁止性规范和惩罚规定,以确保族规的实施。和睦乡邻、规避词讼、不损他人、调解纠纷、捍卫宗族、严惩盗贼、保护环境、按时完粮纳税、莫谈国事以及禁入会党是其主导思想。家训族规的根本宗旨在于维护法律、控制社会秩序、强调伦理、维护家庭宗族的生存和发展。

家训族规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勤劳、俭朴、诚实、善良、尊师重道、乐于助人、忠于职守、廉明公正、尊老爱幼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出现,现代通讯技术、交通手段的高度发达,人们的生活空间有了巨大的拓展,打破了以往以家庭或宗族为区域的生活习惯,改变了隔一水而语言不通,间一山而风俗迥异的情况,突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交往基础,形成新的生活空间——社区。在文化上体现出农村文化系统与城市文化系统的冲突,这种冲突经历着由历史深层结构的潜在对立而导向表面化的尖锐过程。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社区是城市构建的最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缩影,建设繁荣的社区文化是促进城市文明的重要途径。繁荣的社区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健康、文明、繁荣的社区文化,家训族规具有独特的借鉴作用。

新兴城市商业气氛浓烈,人员结构复杂,异质性强,城市建设的时间较短,构建城市社区文化的时间有限,文化建设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社区文化缺失,社区文化的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社区文化建设的传承性缺失;社区文化构建的思路不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欠缺,整合力不足;社区教育功能弱化;社区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等。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加快社区文化建设,构建先进的社区文化理念,创造和谐社会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法族规在推动社区

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建设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是任何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建设繁荣昌盛的社区文化,吸取家法族规中传统经典文化精华是一个重要给力点。

一、明确社区文化构建的思路

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认为:“文化是一种架构,包括各种内隐和外显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系统习得或传递;文化的核心信息来自历史传统;文化具有清晰的内在结构或层面,有自身的规律。”克罗伯突出了文化中三个最基本的因素:架构、核心和规律。

从架构看,文化包含内隐和外显两方面。内隐主要是指蕴含在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这是文化的核心,并决定其外显方式。在文化的构建中我们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视角的转换,二是在消解中重建。

中国文化是一种家族性或群体文化,“家族文化”实质上是“圣人文化”,每个人既是家族或群体中的一员,同时又具有个体人格和自身的价值追求。每个个体既是社会伦理中的一员,同时又是宇宙生命中的一部分,其内在潜力的最终实现就是要在心灵境界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社区文化构建离不开民族精神,家训族规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在构建社区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离不开传统,更不应该抛弃传统。但我们毕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我们只能站在这个时间的维度,以现代主体的身份去反省和透视传统文化。用心灵去同古人作人文精神的沟通,建设出适合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健康的社区文化。使广大百姓安居乐业,是我们文化人应尽的职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一个无愧于古人的现代人。

二、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的传承性、内容的多元性

浙江衢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孔文化孕育出浓厚地方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名人辈出,民风淳朴,家法族规体系完善,如赵卞《治家箴》堪称家训典范。衢州又是座新兴的城市,民营经济发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纳入为衢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人口数量不断加大,在浙江“十二·五”城市建设规划中,已被纳入百万人口建设城市。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是典型的二线城市,经济、城市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社区结构完善。而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中的最高表征,它的变迁却最为缓慢,这就必然出现奥格本所言的“文化堕距”现象,物质条件已经改变,但与旧的物质条件相适应的文化发展却远远落在后面。外来文化的入侵,大众文化的发展,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不断,使人们的价值观陷入冲突中的困惑,信仰受到冲击。文化建设还处于“大政府、小社会”的建设模式,建设的内容基本上还处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如健身器材、文化广场、报刊廊等。形式上主要体现在以组织文艺表演、游园活动、文明社区评比等外在性的群众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像只无头的苍蝇无所适从,找不到根基之所在。忽视对传统民俗文化,特别是家法族规等经典文化的选择性传承,重点不突出,内容贫乏。建设有衢州特色的社区文化,我们必须吸取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基础的家训族规的精华,以儒家文化为基点,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注重文化建设内容的多元性、广泛性,注重价值理念的培养,注重法制文化建设,改变目前内容贫乏项目单一的局面,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区文化,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

三、强化主人翁意识,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民营经济是指产权明确到自然人,民间经营的经济。强烈的自我创业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促成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财、物的保障。但强烈的自我创业意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分散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精力,社区文化建设主人翁意识不强,缺乏强有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参与人员主要以退休人员自发为主,力量单薄,内容主要以自娱自乐活动为主,共建社区文化的积极性不高。虽然政府非常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但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无法发挥居民的自主性。政府忙碌,居民冷清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从衢州社区人员结构上看,人员结构复杂,居民异质性强,即使是同一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也不尽相同,这就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靠政府模式的文化建设显然无法满足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多样性的需求。只有动员业主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发挥全体居民的共同力量,才能真正建设成丰富多样,最适合于本社区特色的社区文化,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性需求,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四、构建和谐社区文化,以和谐促发展

和谐是构建家训族规的最基本内容,是中国家庭文化的核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仁”为核心,以“阴阳”矛盾运动为哲学根基,以“和为贵”为价值取向,天人合一,以追求社会和谐为宗旨,意在培养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宽容开放的情怀。

从衢州社区结构来看,社区成立的时间不长,人员结构复杂,和谐社区的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公共意识淡化;人与人交往过于谨慎,人际交往缺失,导致“老死而不相往来”现象的产生等等。构建和谐社区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手段,家训族规中的和睦乡邻、规避词讼、不损他人、维护法律、控制社会秩序等内容成为构建社区和谐文化的基点。文化的和谐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地发展,而社会的和谐反过来也能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和谐,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社区文化建设必须以建设和谐文化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达到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五、强化社区教育功能,完善社区管理制度

家训族规在行使的过程中重在教育,通过教育功能最大化的实施达到目的。从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实施过程来看,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缺乏行使教育的主体,对社区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和习惯采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犯过错误或劳教回归人员采用躲避的策略,唯恐避之而不及,持冷漠的态度,使这些人员缺乏家的感觉。社区教育功能的弱化,严重影响到社区制度(规范)的实施、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区的创建,更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社区教育功能的强化,建立业主的主人翁意识,完善社区管理制度,以人为本,创建祥和的社区文化,使居住在该社区的人真正拥有家的感觉。

六、先进的社区文化,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

社区文化建设既要研究和把握共同规律,又必须注重创造和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特点。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素质的参差,房价差异导致居住人员的不同等因素的存在,必然导致对文化需求的不同。建设先进的社区文化,在符合社会潮流的同时,必须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如衢州特有的南孔文化、周宣王的孝文化、赵卞的治家和为政清廉文化等)中去发掘适合于自己社区文化有特色的内涵,形成拥有自己特色的社区文化。此外,还必须从满足广大群众现实需要出发,从生活中发掘。文化的根源来自生活,对生活反映越深刻、越及时,文化就越有特点,也就越有生命力,老百姓也就越喜欢。只有这样,社区文化才能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的局面,社区文化才能繁荣昌盛,社会才能稳定、健康、和谐地发展。

作者简介:虞自求,衢州学院中文系教师,中学高级,主要从事民俗文化等研究。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第12篇

1 打造“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城市意蕴

庐陵文化不能作为一段历史流传于书本中,缅怀于记忆中,应该是能让人直接感知与触摸的视觉符号,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基于这一理念,吉安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提出了“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加大生态建设,用绿树、碧水、蓝天提升城市魅力,另一方面重视文化的镌刻,注重把历史的东西、有文化价值的遗迹保留下来。

在对白鹭洲书院的保护与修缮时,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将保存完好的云章阁、风月楼、中山院、泮月池、钟鼓楼全面修缮,在旧址上复原以清代形制建设的逢源堂、道心堂、六君子祠等建筑,让延续了千年的琅琅书声延绵不绝。如今,白鹭洲书院成为了一个以书院文化为主体,集办学、游览、休闲、文化、生态为一体的“书院式”文化公园。

为了保护和开发吉州窑遗址群,吉安投资1.2亿元启动吉州窑遗址建设,改造宋街、建设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让熄灭了数百年的炉火重新燃起。宋街的改造恢复了宋代时期的建筑风貌,两旁的房屋均为青砖黛瓦,地面是使用原汁原味的古代匣砵铺就,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在一段久远的历史之中。考古遗址公园内亭台轩榭,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考古研究中心、龙窑、陶冶坊、清都观、舒翁轩、环秀轩、本觉寺塔等各色建筑小品将吉州窑古陶瓷文化点缀得如诗如画。

庐陵文化生态园的建设是展示吉安城市形象、反映庐陵人文精神,再现历史风貌和特色文化的典范。一方面,以“保住山、稳住水、留住鸟”为设计原则,以螺子山和900亩庐陵湖为核心,围绕山体和自然生态水体作文章,通过“山、水、树、鸟”等自然景观,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景象。另一方面,将螺子山上的文星塔修葺一新,重建灵泉古寺,打造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一县一景”景观群。建设专门的庐陵民俗园,展示吉安传统农耕文化,旧时庐陵人家的生活村落风貌,读书做官的历程,吉安古今灯彩,以及吉安传统百工百业的习俗,将散落在民间的各种庐陵文化元素收集起来。仿古街浓缩了吉安地区村街基本面貌,以一个微缩的形态再现庐陵村落的布局,包括祠堂、凉亭、闾楼、财神庙、街巷等在内的一些不可或缺的元素,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庐陵人家”的风情韵味。

让文化浸润一座城,让人们在城市中触摸历史的肌肤,感知文化的呼吸。吉安在城市建设中,围绕“文化庐陵、山水吉安”的定位,在大手笔绿化的同时演绎庐陵文化古韵,“透绿”不堵绿,“传承”不断承,深挖城市的文化底蕴,打造城市文化意蕴,使这座古老的城市山水为脉,文化铸魂,奏响了“最美庐陵风”的优美乐章[2]。

2 融合庐陵文化元素的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是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与家园、与亲情血脉相连。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时代,乡村应该如何建设?是简单地把城市元素移植到乡村?还是在发展中赋予她新的内容?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吉安并没有在对城市化的向往与追赶中丢失传统,而是理性地思考、大胆地尝试,以“坚守庐陵风格”为主基调,提出了“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建设理念,走出了一条融合庐陵文化元素,体现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之路。

对于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我们既充分考虑村庄的历史传承、文化形态的独特性,又不遗余力将文化保护和挖掘内涵贯穿始终,将历经千百年沉淀的庐陵民居美学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的陂下村是一个千年古村,村里大大小小36座祠堂,青砖木柱,古意盎然。对其的传承保护性建设全部因地制宜、依山就势,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力图保持古村原有风貌,青砖围园、立面改造,最终绘就了一幅村头古樟郁葱、村内古韵幽静、村旁曲水流淌的经典美丽乡村画卷。而这样充满文化韵味、独具特色的村庄,近年来在吉安不断涌现。“水韵文溪”、“耕读黄南”、“红色三湾”、“客家碧洲”、“文化怀忠”……一个个特色文化新村,镶嵌在庐陵山水之间[3]。

庐陵的明清建筑是江西民居的典型代表。为了彰显庐陵文化特色,把“庐陵风”、“客家情”等庐陵建筑元素融入到村庄建设中,市城乡规划建设局组织20余名建筑专家,设计出上百套农村村民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图,并按照“功能齐全、造型简洁、庐陵风格、乡土特色、符合风俗、方便施工”等原则,从中优选了30套编印成《庐陵文化特色民居图集》,免费发放至全市214个乡镇和2512个行政村,供不同层次的村民建房选用[4]。这些独具特色、符合群众需求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激发了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内在动力。

始终注重对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吉安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见山见水,记得住乡愁”,有着良好生态环境和悠久人文历史的吉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庐陵风格来规划和打造,突出新镇新姿、古村古韵,也因此使自己的乡村拥有了独特韵味。

3 庐陵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如何加强建筑的文化自觉,处理好继承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在融合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与传承中国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之间取得平衡,已成为中国建筑实现现代转型的关键。吉安在城市建设中不仅注重保留传统,更注重现代建筑与庐陵文化特色的融合,建成了若干与“庐陵”文化元素有关的城建项目,如庐陵美食城、仓口庐陵特色街等。这些作品是现代建筑创作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发扬。

吉安民间特色菜肴众多,如“万安鱼头”、“永新狗肉”、“永和豆腐”、“井冈烟笋”等等。依托丰富的庐陵特色美食和古老的吉安民俗文化,吉安启动了庐陵美食城的建设。庐陵美食城的中心是以一朵“怒放的映山红”为寓意的主体建筑,周边散落建筑则为树叶,整个片区寓意着枝繁叶茂,欣欣向荣。主体建筑采用现代简洁的玻璃幕窗设计,周边建筑以庐陵古建筑为本底,结合古庐陵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及项目分区,实行“一区一主题,一区一雕塑”的手法,多元展示庐陵文化。美食城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集中体现庐陵文化中的饮食、茶饮、工艺品等,与现代酒吧等相互辉映,彰显了其独特的品位,凸显出地方民俗特色。

仓口街是吉安市中心城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庐陵风格民居建筑群,曾经是吉安近代历史上有名的商业街区,保留了许多的城市记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繁华的古街走向了没落,房屋建筑等年久失修,亟待改造提升。按照“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庐陵文化、建设大气吉安、雅气吉安、秀气吉安”的总体思路,仓口棚户区内的原有旧房被拆除,在其原址上依照庐陵建筑风格进行了重新修建[5]。古街内布局错落有致,门窗装饰精美,色彩搭配和谐雅致,既古朴十足,又灵动飘逸。单元组合的多样性和多层次化,汇成独特的庐陵建筑语言符号,充分展现了鲜明的庐陵风格,实现了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打造出一条老字号品牌店集聚的庐陵特色古街区。走进仓口街就像是走进历史与现代交错路口,既领略到庐陵厚重的历史文化,又见证了吉安飞速发展的今天。

结束语

继承传统不能流于表面,需要深入地抓住其文化内涵的精髓,将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审美意识、设计理念、哲学蕴涵等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去。在城乡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秉承保护与开发并重的理念,以生态宜居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为灵魂,融自然山水、地域文化、乡风民俗于一体,尽可能地保护庐陵古韵,传承庐陵文脉,让千年庐陵文化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廖凯.探析庐陵文化古民居建筑特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1).

[2]王文.传承千年庐陵文脉——吉安在建设中着力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印记[N].江南都市报,2013-8-19.

[3]唐园结,何兰生“.美丽乡村”辉映今日庐陵[N].农民日报,2013-7-5.

[4]罗昊.规划当先文化铸魂——看吉安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留下庐陵记忆[N].井冈山报,2014-2-17.

上一篇:路面现状下一篇:样品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