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育技术教学

2024-08-27

语文阅读教育技术教学(精选12篇)

语文阅读教育技术教学 第1篇

1 质疑议论, 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学生自己发问, 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 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出现问题后, 上课时间更多的由学生用来小组讨论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实践, 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独立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机输入, 并显示在屏幕上, 同时把它们排列成序, 再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最后, 学生以汇报的形式将问题解决。这样,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主体式教学”, 改变了课堂固有模式, 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创设情境, 入景动情

现行省编语文教材融语言文字训练与思品教育为一体, 通过学习课文, 不但提高了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情感。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各种情境, 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在动画的的动人情节中, 学生通过看、想、说、比, 入真情于动景, 有了观察的兴趣自然也容易展开丰富的联想, 从而说得生动、比得细致, 继之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3 激发兴趣, 观察感知

在传统教学中, 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 学生无法看到, 而低年级学生阅历又较浅, 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教育技术, 使之直观化、具体化。“百闻不如一见”, 大量的感性材料, 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通过观察, 引发了学习兴趣,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在电教实验班中, 每一学期我们都安排了若干首古诗的学习,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 化抽象为直观, 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4 突破难点, 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有些知识, 教师用几句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突破这些难点, 利用电教媒体, 就能大大减少教学时间, 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掌握本领。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 通过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的讨论突破重点、难点。最后学生重读课文时就能很容易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5 深化练习, 延伸扩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练习, 将知识实行延伸、扩展以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运用, 可以较平时运用普通教法更省时、省力, 更直观, 易掌握。

在课后练习中, 运用多媒体电脑可以展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习题和课文补充材料。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教学软件, 可以把习题的形式变得更活泼、新颖, 把习题的内容扩展得更广、更深, 这也是课文知识内容的补充。这样在落实知识的同时, 扩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练习部分由枯燥, 变得有形有声, 如游戏般易操作, 好掌握。

信息技术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情景  阅读感受  自主协作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阅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成为开启阅读教学的一把金钥匙,让多元的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又以其声、文、像、图一体的优势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迸发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一、信息技术使阅读课教学情景生机盎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执教课文《大江保卫战》一文时,我使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中国解放军奋不顾身抢险的画面,配上雄壮的音乐、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直观,为学生营造了理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信息技术加深了学生阅读感受与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于信息技术的参与,学生对需要阅读的文字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战争的了解,我特意精选了一组战争的图片,让学生的心灵随着图片的内容而跳动,并与之产生共鸣。要求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看完图片有什么感受。学生虽还没有详细学习课文,却理解了小作者的感情。教学《葡萄沟》一文,考虑到学生远离新疆,对“葡萄干的晾晒过程”没有生活经验,对其所需的用具更是十分陌生,我提前准备了葡萄干的晾晒过程的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拓宽了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渠道

语文课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媒体的交互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解放心灵、发展个性的舞台,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究。《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我为学生用课件展现了花园美丽的四季,学生一下被眼前美景吸引住了,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了解的愿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提出:“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了解什么?你从画面里发现了什么?”学生:“我想了解巨人的花园里春天不到来的原因?我想知道究竟是谁让花园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师:下面你们就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阅读后,解决了一些基本问题,但同时又对进一步探究“春天是怎样又回到巨人花园的”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形成协作小组,选择学习主题。《巨人的花园》这一课主要围绕着这样的线索:巨人、孩子带给花园的变化。协作小组根据选定的主题小组内分工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予以一定的指导。媒体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结合,使语文课堂展现出全新的面貌,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上《恐龙》一课时,教师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恐龙种类的资料,同学们便可以自主的上网去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恐龙种类及详细资料,然后大家相互交流自己搜寻的结论。每个同学都有选择的权利,是为自己而学习,是内心的需求,学习起来就特别带劲,学习是主动的,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

四、信息技术创设开放的课外阅读环境

语文阅读要求加厚加宽学生人文底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如何迅速而有效地扩大学生的吸收量,使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大,阅读总量剧增,背诵课文增多,阅读速度加快,最终提高阅读效率,提高人文素养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知识的获取提供了条件。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课改中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就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平时的阅读只限于书本,有时到图书室去查找资料,这样一来,不但阅读面狭窄,也难于提高阅读效率,阅读的量也达不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然而整个网络世界的信息存储量比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的存储量还大,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能增加很大的阅读量。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丰富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只要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的音、像、声、光和文字的优势把学生带入趣味学习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观察、想象、审美情感,思维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陈至立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3] 王吉荣《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机结合》

[4] 周秀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让语文课更有魅力》

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第3篇

1.对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教师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使用逐渐从演示型的工具转变到学生根据实际学习需要而使用信息技术的程度。技术的使用显然扩大了传统语文教育的手段,学生的参与活动也逐渐增多。在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方面,教师的探索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何克抗教授提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他提到“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教学环境的创设,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结构的变革都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2.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阅读教学是一种面对面的接受式学习,师生通过话语、肢体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一般有“出示课题—作者介绍—初读课文—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几个环节,教学思路非常明晰,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接受比较系统的知识,比较适合而且也擅长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的培养。

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过于注重自己教学行为的演示,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课堂控制和个人的表现,缺少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活动,课堂教学成了忽视学生存在的教师单边活动。在传统教学环境中,只有教师、学生、课本文字内容三种要素,教师利用言语信息进行教学的各个环节,相对来讲,教学程序呆板,教学形式枯燥。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的支持服务、师生的协同合作、彼此的相互交流与反馈等环节由于环境和技术的局限,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这些环节就是信息技术的生长点,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的目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借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长处,而又针对其弊端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在新课程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尤其是对话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借助信息技术演示直观形象的优势,制作或选择符合需要的课件或资源,并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演示教学内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在生动的情境中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形成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这里的信息技术主要作为教师辅助教学和学生展示成果的演示工具。

3.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标强调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但应加强定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阅读评价中还指出,“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

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时,主要基于新课标的理念,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即评价卡来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我们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时,还要结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课外阅读、活动记录等平常表现来客观地综合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争取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并提出真诚的建议。

4.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1)该模式能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的音频、视频,文本链接、网页等,有效地模拟课文中特定的语文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特定的语境和真实的感觉,创设语文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而创设的情境,对于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的特点,有着相当积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学习方式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习的真正的持续的动力来自内在的、自发的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是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良好途径。

(2)该模式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有利于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倡导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有机协同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是媒体和技术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充分的反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利于教师正确、个性化引导。学生是知识意义建构的主体,可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得到丰富、立体的学习资源支持以及互动的学习过程支持,在丰富的外部学习因素作用下完成个人有意义建构,同时也为其终身学习搭建平台。

(3)该模式的恰当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新模式有利于确立学生学习的中心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与交互,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在内的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个体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达到不同层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能力目标的培养。

其次,这种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协商讨论的学习方式的养成和实现,比传统教学更能促进全体学生以最大深度参与教学过程。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第4篇

情感是联系教与学的纽带,语文学科中有着许多饱含丰富情感的课文,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充满激情,乐观向上,用激情激活沉闷的课堂,点燃学生思维情感的火花。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哪怕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提醒的手势都能赢得学生的信任。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会对自己喜欢和崇敬的教师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努力把它学好。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倾注自己包含人生阅历的理解和深厚的情感,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传递自身的情感信息,呈现出对语文学科和所教内容的积极热情,以情绪饱满、振作自信的精神状态与健康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反映。在课堂讨论、问题探究、朗读朗诵等环节,教师始终要以自己的激情感染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能调动起学生内心深处高昂的情感情绪,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教师情感的有机融合,更能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

二、以境入情

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触景生情是最常见的一种审美情感活动。小学语文课本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丰富情境中,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与文本情感有机融合后,学生就能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作品中的情感,从读中、想象中、理解中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积极情感和精神力量。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图画、影视、表演、音乐、语言、课堂实践等多种手段,创设能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情境,把教学内容中的事物、情景、人物、过程再现于课堂,诱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亲身体验文中蕴含的情感。

三、读中生情

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为朗读吟诵既是感知课文内容的必要手段,也是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还是更好体悟领会文本内涵的有效措施。在朗读中学生能吸收到作品中内含的情感美与精神美,能化他人语言为自己语言。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安排的文章都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脍炙人口的佳作,任何一篇课文,它的语言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丰富的意蕴,而这种意蕴又联系着文章的感情。只有学生用心去读,才能深切地感受到,特别是文情并茂的散文和感人至深的写人、叙事文章,情感朗读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感。如教师配乐朗读、师生诵读、个别朗读都可以引领学生走入作者所构建的文本天地和精神世界。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悲壮感人,教师有感情的朗读无疑会变成有效牵动学生情感的纽带,从而引领学生自觉地去读,边读边悟。当读到五位壮士英勇跳崖时、读到五位壮士激动人心的口号时,学生们就会被壮士们的精神所感染,以至于情不自禁地高声朗读,越读越有激情,仿佛人物的动作、神态都渐渐鲜活起来,学生的内心也被深深地震撼,朗读情绪更加高涨。此时,无声的文字与悲壮的场面在学生头脑中水乳交融,学生自身的情感也会随着文本情感跌宕起伏,这样的朗读会使学生永生难忘,会让学生受益匪浅。所以,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完善自身的心灵世界,使每一个生命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给养。

语文阅读课《爱的教育》教学反思 第5篇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的,并且是以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口吻来写的,很是贴近生活。所以学生阅读起来较为从容,易于接受,易于理解。学生易于从这本书中捕捉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从而把阅读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就消除了由于材料陌生产生的阅读障碍。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产生阅读的愉悦和兴趣,从而扣开阅读之门走进阅读的世界。

我们班用了很长的时间见这本书读完了,在读的过程中,让他们对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在多篇文章中,选取了人物形象突出的几篇进行重点阅读。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紧紧抓住这本书的主题:“爱”字,从情感入手,阅读过程中始终围绕爱阅读,抓住文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展开。突出了师生之爱、母子之爱、同学之爱、祖国之爱,自身也努力投入情感,尽可能地把学生也带入了书中爱的境界里。

在教学中,我也努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学习、交流、畅谈体会,同时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写话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下自己的想法。由于指导课的定位,在课堂上,自己引导得比较多。作为三年级的学生,要想说出很深入的体会,是有点难的,因此,我只要求他们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及其关于爱的名言即可。

语文阅读教育技术教学 第6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语文教育既是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又是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的必要条件,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要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电教手段,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质疑议论,主动探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手段。学生自己发问,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出现问题后,上课时间更多的由学生用来小组讨论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实践,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能力都能得到锻炼,独立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机输入,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把它们排列成序,再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以学生汇报的形式将问题解决。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主体式教学”,改变了课堂固有模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设情境,入景动情

现行省编语文教材融语言文字训练与思品教育为一体,通过学习课文,不但提高了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和情感。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各种情境,正式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形式之一。小学语文第四册《公鸡的脸红了》一文中,公鸡在它的朋友需要帮助时,很不礼貌地拒绝了;而当它的屋顶被大风刮跑后,邻居们热情地帮助抢修,公鸡想起自己平时的表现,脸红了。为了帮学生体会公鸡的冷漠、以及它得到朋友们的热情帮助后后悔、惭愧的心理,从而领悟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一主题。为此,我播放了一段无声的录像,展示公鸡傲慢待友的故事情节以及风雨交加的晚上,公鸡急得又叫又跳,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冒雨为公鸡抢修屋顶的场面,让学生看图想象(公鸡会急得怎样叫;朋友们又会怎样进行安慰;得到帮助后的公鸡会怎样想… …)、并要求给画面配解说词(说说朋友们是怎样齐心协力地帮助公鸡的。)在动人的情节中,学生通过看、想、说、比,入真情于动景,有了观察的兴趣自然也容易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说得生动、比得细致,继之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旨。

3.激发兴趣,观察感知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而低年级学生阅历又较浅,问题难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教育技术,使之直观化、具体化。“百闻不如一见”,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察,引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第三册《祖国山水多美丽》一课时,过去每讲到这一课,学生只能通过同学、教师的介绍,结合图片来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现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既可以展示各个景点的声像资料,同时又能收听相关介绍。隆隆之声震耳欲聋,飞瀑彩虹,磅礴气势,呼之欲出。学生学习兴趣大增,通过亲自听、看,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且记忆深刻,油然产生了热爱祖国名山大川并为之自豪之情。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体会,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4.突破难点,品词品句

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問题,有些知识,教师用几句教学语言很难表达清楚。为了突破这些难点,利用电教媒体,就能大大减少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掌握本领。如《精彩的马戏》一文,为理解“绝活”一词,在体会课文语句的同时,如再让学生观看一段“山羊走钢丝”的录像,这样对理解词义就大有帮助。再如《司马光》第三自然段中的一个“一不小心”用语言解释显得啰嗦而不形象,用CAI演示学生马上就明白了,读此段内容的时候自然就能读出急切、意外的语气。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懂得司马光是个遇事不慌、聪明勇敢的孩子。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利用CAI的情景展示,进行对比教学,针对第四段内容我放出了孩子面对突发事情慌乱一团的情景动画,让学生观看后再找出与画面有关的段落读一读;然后让学生指出“别的小朋友”是画面中的哪些小朋友,再问:他们怎么啦?“慌”是什么意思?他们慌成什么样儿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司马光在他们当中吗?这样提问,一步一步地烘托出司马光的表现。到此时,我就不让学生往下看了,而是让他们自己找第几自然段是写司马光的,学生找到第五自然段后,指名上台,学司马光的所作所为之后,我又出示CAI,让学生通过生动的动画来理解“没有慌”“举”“砸”等词语,并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对照图画把文中表示司马光动作的词找出来,打上点,这时再问“举”说明什么?“使劲砸”说明什么?“几下子就砸破了”又说明什么?学生的回答就显得既轻松又愉快了。解决疑难问题后就不难读出应有的心情和语气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对比,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于是我要达到的目的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实现了,此课的重、难点也就较轻松地突破了。最后重放多媒体设计画面时,学生就能很好地说出画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并能清楚地复述出司马光救人的经过。

5.深化练习,延伸扩展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练习,将知识实行延伸、扩展以达到理解基础上的运用,可以较平时运用普通教法更省时、省力,更直观,易掌握。如教学生用“… …像… …”的句式说话,可以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在图像上出示若干本体,再以提示方式出示相应的喻体。可以让学生很快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生动形象的句子自会脱口而出。

在课后练习中,运用多媒体电脑可以展示更多学生感兴趣的习题和课文补充材料。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的教学软件,可以把习题的形式变得更活泼、新颖,把习题的内容扩展得更广、更深,这也是课文知识内容的补充。这样在落实知识的同时,扩大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练习部分由枯燥,而变得有形有声,如游戏般易操作,好掌握。

以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第7篇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这不仅为阅读教学撑起了一个新支架, 也为终身教育指明了方向, 它给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其中,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氛围民主自由, 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抛开高考压力, 哪个学生不喜欢?

有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高中语文教学完全可以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 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所以,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应运而生, “以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出也水到渠成。观点的核心就是“优化”, 即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主要是网络技术, 改变以往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 预期取得学习过程科学合理化、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探究合作系统化, 学习观念自主化的最终效果。

这种教学模式起步较晚, 新兴事物总引来不少关注的目光, 跃跃欲试者不少, 但真正实践的人不多, 经验和成功的示例较之更少。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 只重眼前利益, 忽略长远发展

对学生的部分能力发展漠然。作为教师, 不仅要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学只为了高考, 而忽视学生应该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至于学生进入高校或社会, 不懂得如何自学。所以功利地将信息技术拒之门外, 这是不付责任的应试教育。

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没有系统规划, 网络教学零星点点, 未成系统。高一、高二、高三在阅读教学上的要求基本一致, 差别化教学不明显。个人、教研组在学期与学年教学计划中对网络教学的要求是可有可无, 不够重视, 更没有系统性。适合学生网络学习的网站太少, 搜索网络上关于高中语文阅读的资料, 绝大部分是教师用的教案, 且使用有限制, 没有适合学生用的学案。网络上很难找到一个平台能够真正系统而全面地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式学习。这说明教师没有想到如何让学生学, 而关心的只是如何教。

(二) 工具优势先行, 学科目标置后

整合课沦为形式的奴隶。设计课件时, 首先考虑的是体现网络的优势, 而非课程完成的目标。实践中, 表现为呈现了丰富的资源, 却只是呈现, 利用率不高。为显示民主自由的氛围, 交互讨论看似热闹, 却有放任自流之嫌;网络有利于合作探究, 但合作探究的内容却和语文课程的目标相去甚远;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化, 注重“阅”, 但忽略了“读”的重要性, 语文味不够浓。

(三) 个人素养薄弱, 影响范围较小

计算机素养突出者不多。在网络风靡时代, 能与时俱进, 又有锐意进取的, 在老中青三代教师梯队中, 也只有少数的年青人了。语文功底与计算机素养兼具者更是凤毛麟角。

眼明手快、应变灵敏者不多。网络的全民参与, 交互的快捷及时, 使课堂生成的多样性远比传统课堂复杂, 所以对课堂生成的内容, 教师有时无暇顾及所有学生的回答, 及时思考出其中的共性, 更何况要及时作出反馈, 所以指导针对性不够强。

以上问题涉及方方面面, 但其中反映出来的意识比较明确: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过程, 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能力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上;应该以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为主, 网络优势应该服务于学科。而要实现这些, 就对教师的个人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优化?本文就个人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尝试策略。

(一) 全面系统, 分步分层, 分类设计高中阅读教学中的网络版学习课件

根据能力培养目标, 选择网络的优势。学生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培养速读能力, 可借助资源优势;如激发学生个性鉴赏, 可借助交互等;如专题式学习, 可借助相关搜索等。

根据班级、年级水平, 统筹兼顾。设计问题应以班级学生整体水平为主, 同时兼顾两头。整个高中阶段, 年级不同, 信息资源的处理利用能力要求也不同, 从基本素养到应试能力, 需要全面地把握。如高一可借网络对某些单元拓宽视野, 深入探讨主题、艺术形式等;高二在高一的基础上侧重激励学生个性表达, 深刻理解;高三复习阅读散文、小说方面的技巧, 可以建立资源库, 关于体裁知识、解题方法指导等。

根据体裁、内容、单元, 选择合适的学习模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对不同文学体裁有初步鉴赏的能力。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体裁应有不同的学习模式。选择典型的内容, 针对不同的体裁, 建立不同的网络教学范例, 以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根据学习需要, 建立一个纯粹的学习乐园。随着江苏省教育厅提出的“五严”规定的实施, 学生每天、每周都有了自己支配的时间, 还有完整的寒暑假。应该建立一个学习网站, 弥补课堂上的空白, 拓宽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健康学习, 终身学习。

(二) 精细预设, 关注生成, 灵活整合阅读教学和信息技术

预设周到、精细是前提。计算学生浏览与精读的速度;估算资源的数量、质量、呈现形式、利用率, 酌情选取, 讨论的问题应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 一般3个为宜;计算讨论每个问题可能占用的时间, 不拘交互渠道, 但必须固定反馈形式, 以确保探究集中、持续、有效;设置奖惩机制, 以激发探究的热情。

关注生成, 促成有效教学。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和态度, 注意调整节奏;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 发现其中的真知灼见, 给予表扬;挖掘影响学生探究的障碍, 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灵活整合, 确保语文滋味。因此增加“阅”量时, 还要确保“读”量、“思”量。因为“读”能读出语文的文字之韵、文章之美、情感之真。如诗歌教学过程中, 可让学生在线讨论朗读技巧, 这关系到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炼字的妙处, 然后实施朗读, 以促进理解。讨论时, 给予充足“思”, 不加思考、肤浅思考, 对提高语文素养作用都不大。

(三) 充分发挥师生之间、教研组的合作精神以及相关部门的组织效应

师生合建博客团队。博客是极具个性化的空间, 学生主动积极反映阅读感受, 教师更多地明白教学得与失, 你来我往的交流, 使教学有效性得以延伸, 也引导吸引学生将网络学习不断更新, 促使学习观念的转变。

教研组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制作精细科学的网络学习课件需要大量的时间, 要在三年内实现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 需要教师间的合作, 需要依靠教研组的力量。可根据年级的教学任务, 集体备课, 建立相关的教学资源库,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这样使得教学效果得以扩大。

教育部门多开展交流活动。小到一个组、一个学校, 大到一个市区、一个省份, 一个学期开展一次, 大家评评议议, 取长补短, 扩大影响。

综上所述, 以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既体现教学上的一些规律, 又能彰显师生的个性。但并不是说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后, 所有内容都适合, 所有教师都能操作, 只是说在实现某些教学目标时, 信息技术能突破传统教学资源、教学工具的优势, 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效果。所以, 信息技术只是选择, 并不代表阅读教学的全部。也并不是说, 在高中阶段, 开展新模式教学, 就能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只是想借几次网络教学的实践, 使学生初步掌握网络学习的方法, 为未来自身发展与能力提高作好坚实的铺垫。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搞好语文阅读教学 第8篇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景, 使师生情感和思维达到充分激活与高度融合的境界, 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引导学生思考、创造

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 是师生共享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师将激情渗入教学之中, 讲台就成为师生心灵相通、情感相融的桥梁。阅读教学应灵活互动, 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 进行理解、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思想交流, 架起了师生情感的桥梁,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 深入阅读, 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实践的过程, 运用多媒体课件, 可以加强感观感受, 让那些画面、那些音符点亮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产生出新的审美享受。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第9篇

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

在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获取信息, 拓宽素材积累空间, 促使学生建立素材“信息库”, 对素材分门别类收集, 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搜集、贮存、加工、处理能力。在阅读教学预习中, 采取单元整体预习的方法, 利用已有资源如网络、杂志、书籍等, 在作者、背景、知识、出处及相关方面查找整个单元的资料。课堂教学中, 学生随时提取适合某一阶段学习内容的资料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适时补充。如《无声的竞赛》一文中, 我们以“八骏图”引入, 首先感观徐悲鸿的大作, 然后展示学生查找的其他有关资料。这样, 通过多渠道获取的信息, 使文章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宽, 徐悲鸿这一伟大的爱国画家的光辉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学顿生异彩。有的学生阅读时, 朦朦胧胧觉得有些词语能看懂, 但对自己的理解又没有把握, 通过《金山词霸》进行词语意义查询, 便理解该词语了。

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学习语文为“苦”之者大大多于“乐”之者。致使语文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率不高。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愉快而和谐的教学气氛中, 学生心情舒畅, 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迅速而敏锐, 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敢于发表不同见解, 进行创造性学习。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 可以创设情境, 可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 为学生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 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 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情境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创设教学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学校校园网的建立,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为教学创造了优异条件。教授《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 我们首先通过计算机向学生展示杨梅树、杨梅果的诱人图片及视频资料并配以播音员朗读课文的动人声音, 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 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产生了要了解、探究杨梅树、杨梅果的欲望。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创设教学情境, 渲染气氛, 制造氛围, 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 使他们更加兴奋,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便愈加强烈,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利用信息技术, 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 计算机网络创设的智能化学习环境, 是实现主体教育,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想环境, 是儿童智力、能力、心理发展的一种理想环境。在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中, 学生获得知识是在教师、同学的帮助下, 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和同伴协作交流, 在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下进行的。如在教学《张家界》一课时, 教师在课前下载了“中国张家界”的精美网站的全部网页, 学生在上课时可以非常方便地利用脱机浏览进行查阅, 从而对张家界的秀美风光有了个比较全面具体的感知, 课间教师布置了一个作业, 让学生在计算机中完成, 那就是“如果你是一个导游, 你如何写一篇导游词, 介绍张家界最突出的一个景区?”完成后, 由教师将学生的作业复制在教师机的共享文件夹中, 供同学们阅读及讨论, 最后还选择公认优秀的作业, 将其打印出彩色的作业来, 粘贴在“学习园地”上。这就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逐步得到了培养。

在网络学习中, 很容易造成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的“孤独”心理, 沉湎于虚拟的时空中。因此, 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将学生分成小组, 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项目。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选择、整合其他成员观点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与他人合作的技能。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紧密, 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用语文。如教完《与命运挑战》一课后, 我们设计了一个家庭作业———我是个健全的人, 我将为家乡留下些什么?让学生给老师、同学发电子邮件, 与老师、同学交流阅读感想, 从而对霍金用顽强毅力, 在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事有更深的理解。学生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培养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第二天的课堂交流时, 学生都充满了自信, 在讲台上, 或在小组上, 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与同学的观点进行碰撞中, 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得到强化。

体验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之误区 第10篇

一、忽视文本的情境创设

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学习”应立足于文本, 坚持以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积累为主, 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语言本身是个多层面、立体式的信息载体, 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阅读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想象和体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语感就是在对各种作品的反复‘涵咏’过程中感悟规律意蕴, 进而形成他们心灵中的一种积极创造的力量。”

教学五年级上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 有位教师组织学习“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这一段时, 先是组织学生交流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作者对这奇丽风景的欣赏和赞美 ;然后多媒体播放德国的风光片, 并讲解 :“德国, 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 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 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 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国家”, 让学生直观感受后再指导朗读, 其中大部分是全班齐读, 个别的指名朗读也没有评价 ;最后又创设情境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 会向游客们怎样介绍德国沿街的美景?”学生自由练说, 指名上台介绍。这个教学片断从表面上看, 教师创设了不同的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地体验教育情境, 并在体验中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但细细体味, 学生虽然通过多媒体画面能感受到德国沿街花团锦簇的美, 却没有深入接触语言, 因而朗读的情感不到位 ;虽然假设导游身份, 把文本内容内化加工成导游词, 却因对文本感悟不深, 上台介绍的同学大多是面无表情地复述课文。丢开了课文的语文课, 就好似无源之水。一味追求情境的创设而离开了文本, 这样的体验是苍白的、空洞的。虽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 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但那毕竟是对文本体验的一种辅助手段, 不可以本末倒置。

二、偏离文本的“精彩”表演

体验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模式。体验教育的每一环节和步骤都需要学生重视学习过程, 强调学生经历和体验研究或探究的过程,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情感、认知、态度等方面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表演”即是小学阅读课中“体验教育”的教学策略之一, 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独特体验的一种表达方式。小语教材中, 有许多内容描述了生动的场景, 学生通过朗读, 这些场景已在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若进一步组织学生表演, 内容会更加直观、形象、丰富, 学生的体验也就愈发深刻。但事实上, 并不是每篇课文都适用课堂表演, 是否要用课堂表演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而过多、过滥、不合时宜地使用课堂表演, 只能是舍本逐末, 使学生不是借助表演去深化课文内容, 却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要避免这种现象, 我们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思想。

教学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 为了帮助学生弄清 :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 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评价及“我”的反应, 有位教师采取了让学生上台表演, 其他学生提意见的方式, 然后大家观摩表演、评价表演, 最后在点评修改的基础上, 再次组织表演。看了台上同学的表演, 听课老师不禁哑然失笑, 观摩表演的同学更是哈哈大笑。听课老师的哑然失笑是因本文适合于朗读训练而非情景表演 ;同学们的哈哈大笑不是从表演者身上体会到由于不同人物的身份而产生的不同语气, 而是被台上三位同学搞笑的动作逗乐。其实本文人物的对话, 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写较多, 从朗读中完全可以很好地体会和感受, 而这些内容让学生去表演是不是有点“弄巧成拙”了呢?

三、漠视文本的静默旁观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与象共舞》一文时, 在品读感悟重点段落的基础上, 有位教师组织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谈谈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大象是泰国的国宝, 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 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在泰国, 人和丛林中的野象之间没有距离”;“最使我难以忘怀的, 是看大象跳舞”。教师在一旁静听, 竟连错误的观点也没有听出, 泰国的野象性格暴戾, 尤其是独野象性格怪异, 特别喜欢攻击人, 而且它在森林里奔跑的速度比人快得多, 要是人碰见它, 基本上凶多吉少。学生犯了一个违背实际情况的错误, 而教师却是无动于衷。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情境中, 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发掘自己的潜能, 这当然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但个别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明显错误“漠而视之”, 片面地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这已成为阅读教学中“体验教育”的误区。“体验教育”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 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而学生的体验是多元化的, 往往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这对教师的主导有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表达是教师尊重学生的表现 ;识别正误纠正偏差, 则是老师的责任。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就是缺少严谨细密, 教师必须认真倾听, 既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 更要注意比较 ;既要敏锐发现学生语言表达上的瑕疵, 又要及时点明学生体验中的失误。这就要求教师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对教材足够深入的发掘, 否则教师与学生在知识方面相差无几, 教学就难免捉襟见肘了。

四、脱离文本的随意挖掘

“体验教育”的特点之一是主体性, 即强调以人为本, 它把少年儿童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而不是“受教育的机器”。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融入生活, 这需要他们在体验中学会比较、辨别、整合, 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 成长是体验的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体验, 产生心理认同, 才能形成自律, 进而转化为个体道德准则。因此, 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五年级上册的《威尼斯小艇》这一课中, 有的教师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引下, 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威尼斯这座城市的建筑、河道、桥梁等图片、文字资料等。更有甚者, 还不厌其烦地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有关中国威尼斯 (苏州城) 的小桥流水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让学生借助这些资料来和威尼斯进行对比学习, 体会威尼斯这座城市的风貌。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把《威尼斯小艇》上成了“威尼斯风情”。虽然整节课学生们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完成的, 学生们兴趣盎然, 都被多媒体课件激发起对威尼斯异域风光的浓厚兴趣, 但是这样处理就忽视了学生参与搜集资料的主动性, 教师把自己变做资料提供者,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 没有心灵的触动, 就无法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行动。这样就完全违背“体验教育”以人为本, 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初衷。教师对文中所讲的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熟练的驾驶技术、小艇与城市的关系置之不理, 把文本抛开去, 随意脱离文本的挖掘, 就会使整堂课呈现一种苍白无力的感觉。

综上所述, 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教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所学知识在一次次的体验、一次次的碰撞交流中不断内化, 逐渐成为一种能力。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的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同时, 教师也不能成为课堂上的旁观者, 而应该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 创设出各种有效的教育情境, 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走出“体验教育”的误区, 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一定大有可为。

摘要:“体验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人文思想。在实践过程中, 一些教师在课堂操作上略显迷茫, 对“体验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如忽视文本的情境创设、偏离文本的“精彩”表演和漠视文本的静默旁观等等。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期深化“体验教育”的认识。

关键词:阅读教学,体验教育,误区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2, (2) :136-138.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发和教育呢?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以人文文本为基本媒介

人文文本是语文情感教育的中介,没有人文文本这一载体,情感教育就失去依附,流于空洞的直白式说教,倾向于政治思想说服教育。语文情感教育,情与理总是和具体的形象结合在一起的,寓含在语文的语言形式之中,寄寓于语文具体特征之中。所以,语文阅读教学,要利用语文文本中的情感载体,通过形象的分析与理解,感知其中的情理,从而得到感化和教育。

二、创设和谐的情境与氛围,再现文本“真实”场景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可以很好地激发和感染学生情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文本主题,创设和谐的情境,做到“以境育情”。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该怎样创设情境氛围呢?(1)精心设置导语,营造情境;(2)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阅读文本情境;(3)通过朗读等方式,再造文本情感氛围。

例如,学习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教师引入课文前,可以简介总理的伟大功绩和崇高的人格,简述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鞠躬尽瘁奋斗的一生。深入分析文本主题时,利用课件,再现当时首都人民“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情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再造缅怀周总理的环境氛围:悬挂总理遗像;讲台摆放白色台布;学生佩戴白色小花……让学生在诗歌朗诵中,感受周总理伟大形象的同时,也受到了总理人格的教育和影响。

三、深入分析文本情感因素,理解文本思想内涵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带领学生走入精彩纷呈的语文情感世界,把握文本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发掘文本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学习中如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感化和教育。

四、激发学生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强化情感教育

由于时空的限制,语文文本的情感元素,往往需要师生共同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拓展。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是弥补情感和强化情感的有效途径。阅读文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联系文本的写作历史背景、文本内容反映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

如,学习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充分理解作品的主题,深刻体验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寄寓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对作者(安徒生老爷爷)和主人公(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课文的认识,从而受到经典文化的情感熏陶和感化。

五、教师应注重自身的情感培养和表达情感能力的训练

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谈艺录》中说道:“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德和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入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言传身教,要用自己的有声语言(口头传达的语言)和无声语言(眼神、表情和动作等)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成为心灵间的信使,打动听者(学生)。

语文教师在阅读中表达情感的能力,主要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阅读教学语言的内容必须丰富、健康,符合时代风尚和生活气息。只有这样,才能适度地调动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使其产生心理情感上的“共鸣”。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充满感情投入的教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了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教育,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是与非、善与恶的认识,使原有的情感得到纯化、深化和强化。语文阅读教学,应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应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的同时,也领悟到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与理,产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语文阅读教育技术教学 第12篇

初中生正处于生命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他们正在由幼稚的孩童, 向对人生有一定认知的青少年转变。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太关注自身的生命价值, 但是到了中学阶段, 学生就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 也开始尝试对自己的生命作规划。所以这一阶段, 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人类世界又是由一个个生命组成的, 因此, 一个健康的社会, 必然要将生命看得高过一切。有鉴于此, 在教育中, 要着力培植生命意识, 高扬生命情怀, 对于我们文化和国民性的改造, 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所以上海市教委明确提出了在中小学落实“生命教育”, 作为教师, 要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 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 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 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而生命教育不可能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它必须通过各种隐性和显性的课程加以实施。

从先天来说, 语文学科就与生命教育有着不解之缘。语文学科的性质包括了两个方面——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 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从1987年开始, 陈钟樑、韩军、于漪、程红兵等著名特级教师就先后提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如程红兵认为, “教育不能离开人, 教育的科学性不能离开人, 人不仅是教育的对象, 而且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任何教育、教学活动形式, 如果忽视了人, 看不到教育对象的人格特质, 就根本没有教育的科学性而言。”韩军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反思和总结, 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把语言看作生命主体、生命整体, 强化“人”的地位, 要注重人格的全面完善, 注重语文教育。钱梦龙也曾在全国青语会成立之前寄语青年教师, 强调“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这些语文界领军人物的强烈呼声中, 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对人的重视, 对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视, 而这与生命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够学会欣赏、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是不谋而合的。

此外, 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远在古代, 生命意识普遍淡薄的时候, 孟子就已认为“民为重, 君为轻, 社稷次之”, 这就闪耀着人本主义思想, 表现出深厚的生命意识。在现代, 有更多的作家关注生命, 如《石缝间的生命》、《百合花开》。课文中采用的外国文学内容也无一例外, 如《哈尔威船长》等。所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有其必然性。

二、加强“生命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的策略

“生命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地方非常重要, 但是一味强调也会失去语文的本位。因为一节语文课必须上出语文的味道, 如果过分强调对生命价值、生命意识的讨论, 就会喧宾夺主, 所以, 要做到有效渗透, 只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诸环节的细节上下功夫。具体策略如下:

1. 注意对备课中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师在备课时, 要注意挖掘教材中能够体现生命价值以及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方面的内容。如《向生命鞠躬》这篇课文, 备课时就应该细心体会思考向生命鞠躬的原因, 在这个原因背后有对生命的热爱, 对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的一种尊敬。

2. 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

(1) 创设和生命教育有关的情境, 导入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情境的一个维度是——“境”, 它是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情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情, 教师必须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例如, 在上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 笔者和学生一样用布条蒙住了自己的双眼, 在教室里静静地坐上三分钟, 然后请他们谈谈这三分钟里自己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师生带着这种的感受, 再去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就能体会到对于作者来说, 光明是多么让她渴望, 也能够理解她虽然身体残疾, 但是对生命仍然有着强烈的热爱。

(2) 深入挖掘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体会人物身上伟大的人格魅力。如《哈尔威船长》中的主人公哈尔威, 他在船即将沉没的生死关头, 沉着冷静地指导着船上的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撤离, 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这种大无畏的气概和人道主义精神就需要学生去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的场面描写, 然后安排学生朗读船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 将这样一个高大的人物形象牢牢镌刻在学生的心里, 让他们对个人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体会。

(3) 仔细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 体会生命的内涵。语文课中有很多含意隽永的语言需要学生细细体会其中的真谛, 去理解生命的真、善、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些对生命富有启发意义的语句, 再一一加以分析。如百合说:“我要开花, 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 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 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 不管你们怎么看我, 我都要开花!”这里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这是百合花的庄严宣誓, 在优美的文字背后, 学生往往就能发现深藏在背后的玄机, 了解作者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并且会在反复诵读中渐渐被影响, 形成坚强的性格和健康的生命价值观。

(4) 尊重文本, 尊重学生, 让学生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感悟作品, 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建构。郭初阳老师的公开课《父母的心》就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点, 他避开了常规程式化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去“体味父母的艰难与悲哀”。实际上就是要求阅读主体调动已有的情感经验, 把自身的生命体验与作品的生命内涵和作者的生命历程对接起来。此外, 当学生体味了“父母的心”之后, 郭老师还引领他们探寻“孩子的心”。这样让学生再经历一次情感体验, 使之感受到自己真正进入了作品, 他们不仅对文中的父母, 对自己的父母也做出了独到的、新的评价。这样的课程, 看似对语文课的“叛逆”, 但是却恰恰可以培养不畏惧权威、善于思考、追求自由、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 这是符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

(5) 加强对古文名篇的诵读积累, 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生命精神。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体现人文精神的名篇, 我们要指导学生去反复诵读, 直至熟读成诵。在这样的积累过程中, 学生会受到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 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中的生命精神。比如《爱莲说》、《陋室铭》, 两篇文章都寄托了作者的一种生命态度。洁身自好, 君子安贫乐道, 不追求名利,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就活出了一个人的精气神, 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人格魅力远胜于物质, 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应有自己的活法。

相信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推进, “生命教育”将会引起更多的关注, 也会有更多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继续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 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 健康个性, 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的大写的“人”。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学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Z].2005, (3) .

[2]程红兵.语文教学“科学化”刍议[J].语文学习, 1991, (11) .

[3]韩军.限制科学主义, 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习, 1993, (1) .

[4]钱梦龙.期待“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J].语文学习, 1995, (7) .

[5]赖配根.思想与叛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下一篇:儿童逻辑思维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