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注射液

2024-05-08

氟尿嘧啶注射液(精选9篇)

氟尿嘧啶注射液 第1篇

患者, 女, 42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 CT肠镜示:乙状结肠癌, 2007年4月27日在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手术, 2010年8月23日再行手术治疗, 术后未行专科治疗, 2010年10月初患者出现黏液样便, 以“直肠癌术后”收住我院肿瘤一科。初步诊断为直肠中分化腺癌、右侧输尿管转移瘤。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10.04×109/L, 中性粒细胞70%, 红细胞3.87×109/L, 血红蛋白120 g/L.尿液化学分析:红细胞184.9 cell/μL, 隐血 (+) ;便常规示:脓细稀, 红细胞5~7个/HP, 白细胞15~20个/HP, 隐血 (+) 。积极予以头孢西丁抗感染、止血三联止血、人参多糖提高免疫力、核糖核酸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支持治疗。10月22日予以盆腔放射治疗, 11月3日予以“OF方案”全身化疗。第1天静滴亚叶酸钙0.2 g, 复方氟尿嘧啶120 mg (沈阳药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227)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 L中静滴, 4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查体:血压110/75 mm Hg (1 mm Hg=0.133 kPa) 、心率80次/min、心肺未出现明显异常。立即停止该组点滴, 给予输氧,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 肌注异丙嗪25 mg, 约10 min后患者症状消失。1 h后再次应用此药, 滴速60滴/min, 未再出现任何症状。

2 讨论

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 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而干扰DNA的合成,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是临床上目前最常用的抗嘧啶类药物[1]。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是复方制剂, 为乳白色混悬液体, 其成分含有氟尿嘧啶40 mg、人参多糖40 mg.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道癌症 (如结肠癌、直肠癌、胃癌) 、乳腺癌、原发性肝癌等癌症的治疗。首次应用剂量不高、滴速不快的情况下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可能与患者第1次应用耐受力低、不适应有关, 也可能与制剂剂型有关, 其机制尚不清楚[2]。随着中药制剂的广泛应用, 中药过敏反应的发生例数日渐增多, 尤其是复方制剂, 过敏反应的发生, 很可能是几种药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亦可能是一种成分导致过敏反应。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有中药成分人参多糖、油酸等, 人参多糖可导致头痛、口唇紫绀、四肢抽搐、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本例患者的过敏反应是否与其中的人参多糖等中药成分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3]。对第一次使用此药的患者应严密观察, 待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滴速要缓慢, 每分钟不能超过60滴。

参考文献

[1]李家泰.临床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795.

[2]王志莲, 等.复方氟尿嘧啶注射液首次使用致呼吸困难3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6, 15 (3) :151.

氟尿嘧啶注射液 第2篇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

V-32涡旋混合器(上海凌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A分析天平(上海佐科);GWF-7JA激光微粒检测仪(天津天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指针酸度计。

1.1.2 试药

氟尿嘧啶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FA120917,规格:10 ml:0.25 g),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西安利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1216,规格:2 ml: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L111011209,规格:250 ml:2.25 g),自制超纯水,磷酸二氢钾,甲醇。

1.2 方法

1.2.1 实验溶液的配制

模拟临床常用浓度,取氟尿嘧啶注射液(10 ml:0.25 g)2支,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 ml:10 mg)1支,顺序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输液瓶中。另取氟尿嘧啶注射液(10 ml:0.25 g),氢化可的松(2 ml:10 mg)先混合后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输液瓶中。

1.2.2 外观观察

取“2.2.1”项下的配伍液,在室温条件下,用未加药的0.9%氯化钠注射液作对照,用目测法于0、1、2、4、6、8、16、24 h 观察配伍液澄明度、颜色、浑浊度、气体等外观有无变化。

1.2.3 pH值测定

室温下用pH值计测定未加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的pH值,对“2.2.1”项下的配伍液和加药前空白的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在0、1、2、4、6、8、16、24 h测定pH值,每个样本连续测3次,取平均值。用各时间点的pH 值求算pH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

1.2.4 不溶性微粒测定

氟尿嘧啶与氢化可的松配伍后,用光阻法检测不溶性微粒[9]。打开仪器,预热15 min,待用,清洗仪器至微粒数符合规定,测定空白液的微粒数,测定两配伍液0、1、2、4、6、8、16、24 h的微粒数,测定结束后,清洗样品池及管路,关闭仪器。

2结果

2.1 外观观察结果

观察配伍液外观结果表明,两种配伍液于室温日常光照放置24 h内透明澄清,无颜色变化、无沉淀和气体产生,该项检查合格。

2.2 pH值测定结果

考察各时间点的pH平均值,求算pH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值,两配伍液的RSD分别为0.51%、0.41%,实验结果表明,配伍后24 h内两种配伍液p H值无明显变化(RSD<2.0%)[10]。该项检查合格。

2.3不溶微粒检查结果

研究实验结果,参照《中国药典》(2010版)关于微粒数目的规定、两药各自微粒数目变化。结果两药配伍后24 h内的不溶性微粒不断减少,见表3。

3讨论

在室温、自然光照下,氟尿嘧啶、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顺序加入或者先混合后加入中,在24 h内配伍液的外观、PH、不溶性微粒项均符合规定。说明两药物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可配伍,在理化性质方面是不存在配伍禁忌,给临床使用奠定了基础。但是在药理方面的配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结论

综上所述,氟尿嘧啶注射液(10 ml:250 mg)、氢化可的松注射液(5 ml:25 mg)各2支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在自然光照、室温条件下24 h内理化性质稳定,可配伍使用。

摘要:目的 考察氟尿嘧啶注射液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观察及测定2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24h内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结果 室温24h内,氟尿嘧啶与氢化可的松混合后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外观、pH值均无明显变化,微粒数目不断减少。结论 氟尿嘧啶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以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宜配伍。

关键词:氟尿嘧啶,氢化可的松,配伍,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杜伟奇,施秀芳等.复方氟尿嘧啶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04(2):104.

[2]赵丹凤.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护理研究,2001,15(10):260.

[3]黄晶,吴效科等.马铃薯片预防静脉输注氟尿嘧啶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998.

[4]程俊玲.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临床护理,2010,19:243.

[5]胡岳棣,李春凌.预防诺维本致周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中国肿瘤临床,2000,27(7):530.

[6]唐镜波.380种注射液理化与治疗学配伍检索表.第五版.郑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宗希乙,沈建平,林建设.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

[8]张石革,崔嵘,袁英,张艳蕾.459种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及临床应用检索表.第一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9]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版:附录71.

氟尿嘧啶注射液 第3篇

关键词:进展性胃癌;紫杉醇;5-氟尿嘧啶

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识码:B文献编号:1671-4954(2010)08-567-02

进展期胃癌约占临床胃癌病例80%以上,由于已存在腹腔内播散和/或远处转移,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模式成为其主流治疗方案。文献表明,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以其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为进展期胃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观察了紫杉醇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紫杉醇联合5-Fu组(实验组),以2005年5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顺铂联合5-Fu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rnofsky评分>60分,TNM分期为Ⅳ期,预计生存≥3个月。

1,2方法

1,2,1化疗方案

化疗前12h口服地塞米松10mg,前3hH服地塞米松10mg,前1h静注西米替丁300mg、肌注苯海拉明40mg。实验组以135-175mg/m2紫杉醇静滴≥3h,第1天;以300mg/m25-Fu持续静滴(或泵入)48h,第1~4天。对照组以75mg/m2顺铂静滴,第1天;以5-Fu 1000mg/m2静滴,第1~5天。每3周为一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

1,2,2疗效评定标准

将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以CR+PR为有效率(R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生存期、生存率为远期疗效指标。毒副反应按WHO(1998年)标准。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13,0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x2检验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CR 2例,PR 15例,SD 16例,PD 17例,RR为34%;实验组CR 4例,PR 23例,SD 13例,PD 10例,RR为5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TP、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酸痛、脱发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研究显示,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率高、生存率低,以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胃癌传统化疗方案顺铂联合氟脲嘧啶虽可改善预后,但毒副作用大而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目前联合化疗用药尚无公认的“金标准”方案,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和新方案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关键。

氟尿嘧啶注射液 第4篇

2010 年1 月-2015 年12 月收治恶性胸水病症表现患者80 例, 男46 例(57.5%),女34 例(42.5%),年龄49~61岁,平均(54.16±4.61)岁。对60 例患者进行细胞学、病理学检查,证实患者均存在恶性胸水表现,胸腔内存在大量积液,病理分型为腺癌51 例,鳞癌29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症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Meta定量分析依据资料。

研究方法:因患者胸腔积水量比较多,所以两组患者在用药之初都需要进行不间断的胸腔放水,放水量视每例患者胸腔积水量不同、所能承受放水量不同而定。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种药物。两组均在用药前30 min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静脉地塞米松两种药物,用药量视每例患者病症不同而定,范围在10~15 mg。(1)观察组采用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Fu治疗,生理盐水10~20 m L+5-Fu 750 mg,生理盐水10~20 m L+丝裂霉素8 mg,采用序贯胸腔注射的方法,用药期间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嘱咐患者按正确姿势转动身体,以便于药物吸收,可以与胸膜充分接触,发挥最大药效。(2)对照组采用胸腔内注射顺铂,生理盐水10~20 m L+顺铂40 mg,同样在用药期间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嘱咐患者按正确姿势转动身体,以便于药物吸收,可以与胸膜充分接触,发挥最大药效。两种治疗方法用药频率和周期大体相同,均为每3~5 d给药1 次,周期1~1.5个月。

观察项目:治疗3 周后,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情况,根据疗效评价标准中的规定和内容,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资料和情况进行Meta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 《恶性胸水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的内容要求,对恶性胸水患者的临床指标标准进行以下分类:(1)显效:胸腔积水量明显减少、无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主观感受良好;(2)好转:胸腔积水量有所降低,不良反应不明显,无其他干扰因素;(3)一般:胸腔积水量减少速度缓慢,存在不良反应;(4)无效:胸腔积水量生成表现无变化,临床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表现。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生活质量:根据对两组患者治疗期临床表现的观察,由主治医生及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内容包括疾病治疗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表现及相关主诉感受和不良反应等,共10 项,每项5 分,总分50分。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使用Meta-Disc及STATA软件进行处理,χ2检验对两组研究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比值比(DOR)进行异质性分析,I2<50%则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I2>50%则存在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随后对全部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度,所有结果均用95%CI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出现不良反应2 例,生活质量评分(46.55±1.03)分,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0.66%,出现不良反应7 例,生活质量评分(34.11±3.66)份,观察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本组研究证明,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Fu治疗法在临床恶性胸水治疗的各种表现要优于传统胸腔注射顺铂方法[1],两组最终治疗资料也印证了,不同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分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性虽然存在,但不能左右最终结果,结论依据说明性非常强。

搜集临床有关于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Fu治疗、胸腔注射顺铂等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可发现,大多数采用胸腔注射顺铂治疗的患者都是在治疗4d后胸腔积水情况有明显好转,但随着使用时间延长,患者开始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变差,因原有病症的病情表现也呈恶化趋势,顺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肾毒性。相比之下,一部分采用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Fu治疗的患者,因为丝裂霉素及5-Fu都是抗癌抗生素药物,所以即便在癌症晚期,也可以产生优势的药效作用,两者结合,药物既没有矛盾反应,又可以减少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研究中,不良反应和干扰因素的出现,证明了当患者出现恶性胸水合并症后,其原有的病症表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点印证了临床有关恶性胸水在患者临床表现方面的结论和猜想。如果恶性胸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会给患者心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和影响,使患者加速死亡。通过丝裂霉素、5-Fu等药物可以利用药物调节改变患者因恶性胸水而出现的生理疾病变化,以满足不同患者疾病治疗需求和需要。

综上所述,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Fu治疗法对恶性胸水患者的疾病治疗工作是存在显著利好影响的,它在治疗效率、治疗安全以及治疗科学性上,都满足了临床治疗服务的需求和标准[3]。同时,通过Meta分析结论,也侧面强调了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Fu治疗法在临床实践的效果稳定性和一致性很强,不同种结论和观点都可以为临床实践而服务。未来几年,在实践操作中,该技术的应用价值还在开发当中,其临床优势影响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而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邹泽,刘恩强,岳建农.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MVP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4,15(32):3027-3029.

[2]简勇,宋志锋,李锋.博莱霉素、丝裂霉素、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5):812-815.

氟尿嘧啶注射液 第5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X4型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赛百奥科技有限公司;Nicolet 38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法),美国热电公司;核磁共振仪(JEOLJNM-JMX-60S1型), 美国Varian公司;TU-19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通用普析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LC-6A,日本岛津。

5-氟尿嘧啶(分析纯),使用前重结晶;氯乙酸乙酯等其余试剂均为市售化学纯。

1.2 5-氟尿嘧啶单钾盐的制备[9]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磁力搅拌的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2g(40mmol)的5-FU和100mL新干燥的甲醇,向其中加入2.24g(40mmol)KOH,混合液在室温下搅拌1h,甲醇和反应中生成的水经减压蒸除得到白色的5-氟尿嘧啶单钾盐。FT-IR(KBr):3135,881,815 cm-1(N3-H),1723,1669 cm-1(C=O);UV(MeOH)λmax,nm:268(5-FU,265);1H NMR(DMSO-d6)δ:7.26(1H,s),11.32(1H,s)。

1.3 5-氟尿嘧啶-1-基乙酸的合成

将5-氟尿嘧啶单钾盐2.6g(0.02mol),25mL的DMF作为溶剂加入100mL三口烧瓶中,将氯乙酸乙酯4.2mL(0.04mol)溶于10mL的DMF中加入反应瓶中,在100℃下反应9h,得到棕红色溶液。过滤,真空蒸馏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加入3N盐酸,100℃下反应4h,减压蒸馏除去其中过量的水,将得到的浓缩液用冰水冷却,静置有晶体析出,过滤,洗涤,红外灯下烘干,得到白色晶体,产率85%。FT-IR(KBr):3200,1735 cm-1(COOH)3135,881,815 cm-1(N3-H),1723,1669 cm-1 (C=O);UV(MeOH)λmax,nm:270;1H NMR(DMSO-d6)δ:4.43(s,2H,CH2),7.26(s,1H,C6-H),11.32(s,1H,N3-H),11.82(s,1H,COOH)。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应条件

5-氟尿嘧啶-1-基乙酸的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00℃,低于100℃反应产率过低,温度过高则副反应增多,实验结果表明100℃为最佳反应温度。另外,加入的溶剂量不能过多,否则产品不易从溶液中析出,按上述反应用量,溶剂量控制在25mL为宜。反应结束后,若有微量沉淀析出,则为未反应的原料5-氟尿嘧啶,此时滤除。用冰水冷却后若无晶体析同,可在冰箱中冷藏滤液后,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壁诱导产品析出。

2.2 产物的确证

比较5-氟尿嘧啶和5-氟尿嘧啶-1-基乙酸的红外谱图可以看到,5-氟尿嘧啶中N1-H和N3-H在3135cm-1,881 cm-1,815 cm-1处的吸收峰在5-氟尿嘧啶-1-基乙酸的红外谱图中依然存在,但是峰的强度降低了,这是因为N1-H键已经受到破坏,而N3-H仍然保留的原因。这一点通过核磁谱图也可以看到,在核磁谱图中,N1-H在δ10.53处的吸收峰已经消失,而N3-H在11.32处的吸收峰仍然存在。

另外,由红外光谱数据可看到其它基团的特征吸收峰,3197cm-1(-COOH伸缩振动最大吸收峰);1742 cm-1(2位C=O伸缩振动最大吸收峰);1669(4位C=O伸缩振动最大吸收峰,);1425 cm-1(3位N-H弯曲振动最大吸收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5-氟尿嘧啶和5-氟尿嘧啶-1-基乙酸的紫外吸收光谱,分别为265nm和270nm,产品经水重结晶后测得产物熔点为276℃,高效色谱法测得纯度为99.52%。

3 结 论

氯乙酸乙酯与5-氟尿嘧啶单钾盐发生取代反应,制得N1-乙酸乙酯取代5-氟尿嘧啶,再经盐酸水解可制得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1-基乙酸,产率达到85%,产品纯度为99.52%,具有原辅材料相对易得,价格便宜,产率和纯度较高等优点。

摘要:5-氟尿嘧啶与氢氧化钾作用得到5-氟尿嘧啶单钾盐,5-氟尿嘧啶单钾盐与氯乙酰乙酯得到N1-乙酸乙酯取代5-氟尿嘧啶,再经酸性条件下水解合成了5-氟尿嘧啶-1-基乙酸,产率85%,产品纯度99.52%,并采用红外、核磁、紫外的方法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确定了产品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此法制备5-氟尿嘧啶-1-基乙酸原料便宜易得,操作方法简单,产物具有较高的产率和纯度。

关键词:5-氟尿嘧啶,衍生物,5-氟尿嘧啶-1-基乙酸,抗肿瘤药物

参考文献

[1]Liao Jun,Zhuo Ren Xi.Synthesis,hydrolysi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conjugates of 5-fluorouracil with poly(L-lysine)[J].Polym J,1993,25(4):401-405.

[2]Chen Sheng,Huang Zhao Hua,Huang Jun Lian.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kinds of polyethylene oxide drugs containing 5-flu-orouracil and nitrogen mustard at one end and 4-amino-N-(2-pyrimidinyl)benzene sulfonamide at the other end[J].Eur Polym J,2000,36:1703-1710.

[3]刘学军,陈茹玉,杨媛媛.5-氟尿嘧啶-1-基磷三肽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7):1299-1303.

[4]刘彦钦,张慧娟,韩士.5-氟尿嘧啶-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J].有机化学,2002,22(4):279-282.

[5]Nichifor Marieta,Schacht Etienne H.Chemical and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dipeptide derivatives of 5-fluorouracil[J].J Control Release,1997,47:271-281.

[6]张静夏,潘仕荣,王琴梅,等.5-氟尿嘧啶-聚[(2-羟乙基)-L-谷酰胺]的合成及释药研究[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2,23(5s):19-21.

[7]Ouchi T,Hagitz K,Kawashima M,et al.Synthesis and anti-tumoractivity of vinyl polymers containing 5-fluorouracils attached via car-bamoyl bonds to organosilicon groups[J].J Control Release,1988,8(2):141-150.

[8]董纪昌,黄掌欣,余吕敏.N-乙酸乙酯取代5-氟尿嘧啶的新合成方法[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6,6(4):288-289.

氟尿嘧啶注射液 第6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细胞培养

EGCG、5-FU、5-氨基咪唑-4-甲酰胺-1-BD-呋喃核糖苷 (AICAR) 和LY294002购自美国Sigma公司, 这些试剂溶于DMSO (终浓度为0.1%) 。兔多克隆抗人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 (Phosphor-AcetylCo A Carboxylase-Ser79, p-ACC, 280 k Da) 购自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兔多克隆抗人COX-2、Akt、磷酸化-Akt (Thr308) 和辣根过氧化物酶耦联的羊抗兔二抗均为美国Santa Cruz公司产品。人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由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汪谦教授惠赠。细胞培养在含10%胎牛血清 (v/v) , 青霉素100 u/m L和链霉素100μg/m L的DMEM高糖 (由Gibco公司提供) 培养基中, 于37℃、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静置培养。待细胞融合至80%~90%时常规消化传代, 每2~3天传代1次, 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

1.2 MTT法测定细胞生存率

取对数生长的细胞稀释到含DMEM的培养液中浓度为2.5×104细胞/m L, 种植于96孔板, 每孔加200μL。细胞被药物治疗并孵育48 h (每个样本复3孔) 后, 细胞暴露于20μL的MTT (5 g/L, Amresco公司, Solan OH, USA) , 然后将培养基除去后, 被温育4 h, 并加入DMSO (200 m L/孔) 以溶解甲臜产物。最后, 培养板在酶联免疫工具570 nm处读取数据 (Bio-Rad 2550, Hercules, CA, USA) 。细胞生存率=实验孔A570值/对照孔A570值×100%, 细胞抑制率=1-细胞生存率。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金正均法[4]进行判断, 即在量效曲线区间内根据两药合并用药的抑制率及两单药的抑制率计算q值:q=两药合用的抑制率/两单药预计抑制率=EA+B/ (EA+EB-EA×EB) 。当0.85≤q≤1.15时, 两药有相加作用;当q>1.15时, 两药有协同作用;当q<0.85时, 两药有拮抗作用。

1.3 细胞总蛋白提取和Western-blot分析

Hep G2细胞经各处理因素处理24 h后, 预冷PBS漂洗3次后, 每孔加入冰冷的蛋白裂解液200μL, 放置于4℃, 30 min, 15 000 g离心10 min收集裂解物总蛋白, 取50μg总蛋白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PAGE) 并原位电转印至PVDF膜;膜经封闭液 (含20 mmol/L Tris-HCl[p H=7.6]、150 mmol/L Na Cl、0.1%吐温-20和5%脱脂奶粉) 处理1 h后, 与目的蛋白一抗或内参照β-actin分别4℃孵育过夜。膜经漂洗后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耦联的二抗常温孵育1 h, 应用增强化学发光法 (ECL) 发光试剂曝光、显影并成像。si RNA基因沉默

针对人COX-2和非特异性的si RNA (对照si R-NA) 干扰系列由锐博生物设计合成 (广州市锐博生物有限公司) , 细胞接种到6孔板, 保持在抗性介质中24 h, 长至约50%汇合。COX-2 si RNA或对照si RNA用Lipofectamine 2000进行转染 (Invitrogen公司) 。简单的, 在Opti MEMI低血清培养基中将oligomer-fectamine试剂稀释为1∶50 (Gibco公司) , 轻轻地混合, 在室温下孵育5 min。接着, 加入含有si RNA的混合物, 孵育20 min。通过加入到每个孔中稀释该混合物, 各孔si RNA的终浓度中设置为100nmol/L, 然后将细胞培养48 h。

1.4 ELISA法检测PGE2分泌量

按所指示的方法细胞处理24 h后, 细胞培养基上清液离心, 将聚集物储存在-70℃。根据试剂盒说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 (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ELISA) 检测PGE2的分泌量。PGE2的标准用适当介质进行稀释。将样品加入到孔板上, 然后除空白孔外, 将PGE2的共轭加入到所有孔板。最后, 将抗前列腺素E2的单克隆抗体给药于所指示的孔板。在4℃下培养18 h后, 将板洗涤四次和颜色反应由四甲基联苯胺底物产生。30 min后, 加入1 mol硫酸骤冷终止反应。酶联免疫工具在450 nm处测试光密度, (Bio-Rad 2550, Hercules, CA, USA) 。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Newman-Keuls q检验。P值小于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GCG协同5-FU抑制Hep G2细胞生长

Hep G2细胞分别被含有5-FU (实验组) 和不含5-FU (对照组) 的EGCG治疗处理, 工作浓度为5、10、25和50 mmol/L的EGCG处理Hep G2细胞48 h后的生存率分别是 (91.94±3.00) %、 (81.25±3.57) %、 (48.82±3.45) %和 (26.47±2.16) %, 各组生存率之间两两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0 mmol/L 5-FU作用于该细胞48 h后, 细胞生存率为 (70.53±2.92) %;当与EGCG联合用药时, 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 分别下降至为 (65.31±5.42) %、 (48.42±3.05) %、 (13.21±2.77) %和 (5.67±1.21) %, 相应的q值分别为0.99、1.21、1.32和1.16, 即浓度为5 mmol/L EGCG与5-FU联合用药表现出两药相加效应, 而浓度为10、25和50 mmol/L EGCG与5-FU联合用药表现出协同效应。见图1。

2.2 EGCG和5-FU调节COX-2的表达和磷酸化AMPK和Akt表达

AMP-活化蛋白激酶 (AMPK) 是代谢敏感性蛋白激酶, 在各种细胞代谢压力条件下发挥着重要的细胞动态平衡和保护功能, AMPK的活化是通过间接观察乙酰辅酶A羧化酶 (p-ACC) 的磷酸化, 这是AMPK激活状态下最具特征的磷酸化位点。为了检测5-FU单独或结合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 对COX-2及磷酸化ACC和Akt的表达, 本实验用Western-Blot检测这些蛋白质的表达, 5-FU单独治疗组COX-2表达升高, 而磷酸化ACC和Akt (Thr308) 的表达则没有变化, 然而, 当组合EGCG和5-FU时, COX-2和磷酸化Akt (Thr308) 蛋白表达几乎完全消除, 并且ACC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 总的Akt的表达则没有明显改变。见图2。

2.3 EGCG联合5-FU活化AMPK消除了5-FU诱导COX-2表达和前列腺素E2 (PGE2) 的释放

AICAR是AMPK的活化剂, 单药5-FU处理Hep G2细胞24 h, 与对照组 (0.1%DMSO) 相比, 5-FU能够诱导COX-2的过度表达。AICAR升高了ACC的磷酸化表达水平, 并能激活AMPK。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到:5-FU联合EGCG或AICAR后依然能够激活AMPK, 而且消除了5-FU诱导COX-2的过度表达 (图3A) 。应用酶免疫法检测量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 (PGE2) 的含量, 与对照组 (0.1%DMSO) 相比, 单药5-FU明显促进前列腺素E2 (PGE2) 的分泌 (P<0.05) 。然而, 在AICAR组、5-FU+EGCG和5-FU+AICAR组, PGE2分泌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所以AICAR激活AMPK通路导致PGE2释放显著减少 (图3B) , 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 EGCG和5-FU联合用药可以活化AMPK通路阻止5-FU诱导的COX-2高表达和PGE2的释放。

2.4 EGCG和5-FU的联合通过下调COX-2表达减少Akt的磷酸化

在Hep G2细胞中转染COX-2 si RNA或对照si RNA (非特异性对照si RNA) , 并且完全消除内源性的COX-2蛋白, 然后, 分别用5-FU或5-FU+EGCG处理24 h。与对照组相比 (control si RNA) , 由于Hep G2细胞中COX-2的沉默, 没有观察到5-FU单药组COX-2表达增加和Akt的磷酸化 (Thr308位点) 。通过COX-2 si RNA或EGCG均可降低COX-2蛋白表达伴随着p-Akt (Thr308位点) 水平的降低, 这表明Akt的活化 (Akt的磷酸化) 是通过COX-2表达上调实现的 (图4A) 。为了评价Akt活化在Hep G2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选用LY294002是PI3K/AKT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 用来阻止Akt的激活。在含有或不含5-FU (30 mmol/L) 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0mmol/L或40 mmol/L的LY294002培养48 h后, 与对照组相比, 细胞的存活率显着降低 (P<0.05) , 这表明联合EGCG和5-FU能够抑制Hep G2细胞生长作用主要是通过Akt失活导致的 (图4B) 。综上所述, EGCG和5-FU联合用药能够抑制COX-2表达和Akt的活化。

1:对照组;2:5-FU;3:AICAR;4:5-FU+EGCG;5:5-FU+AICAR;A:EGCG联合5-FU活化AMPK消除了5-FU诱导的COX-2过表达;B:EGCG联合5-FU活化AMPK消除了5-FU诱导的PGE2的释放

3 讨论

化疗是癌症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于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也是有效的。在临床上采用的经动脉化疗栓塞和门静脉泵植入局部化疗效果显著[5]。而耐药是影响效果的因素之一, 原因包括: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减少, DNA损伤的修复, 增殖和抗凋亡蛋白的调节等。5-FU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是影响胸苷酸的合成, 也是晚期肝癌的常用化疗药物之一[6]。它的耐药导致肝癌对化疗不敏感。因而, 提高5-FU对肝癌的敏感性是必要的。

EGCG是绿茶活性成分, 具有抗氧化效应。研究报道[7]:EGCG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EGCG能够提高5-FU抗肝癌细胞活性, 并具有抑制效应。这一协同效应克服了5-FU的耐药效应。EGCG的增敏效应可能来源于细胞生存蛋白。COX-2可以被一些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 肿瘤细胞促进因子诱导, 激活后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细胞逃逸和血管形成。有报道[8,9], COX-2过表达可以增加肿瘤细胞耐药性, 它在肝癌细胞中高表达, 产生PGE2, 促进肿瘤细胞表达;COX-2抑制剂能够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像非甾体抗炎药能够降低结直肠癌, 乳腺癌和肺癌的风险[10,11]。当前的研究表明:5-FU能够促进COX-2的表达, 与EGCG联合后可以消除这一效应, 体现两药联合的协同效应。

AMPK是代谢调控器, 在ATP缺乏时可作为主要的能量传感器[12]。在应激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AMPK已被证实在肝癌细胞化疗中的存在相应的靶点[13]。EGCG与5-FU联合后能够促进AMPK通路的活化, 即ACC磷酸化, 导致COX-2的表达降低, PGE2的生成减少, 而这一效应正是5-FU耐药的原因之一。从而, 进一步揭露了两药联合的具有协同效应的机制。HWANG等[14]研究发现EGCG能够诱导结肠癌细胞HT-29凋亡, 机制之一是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此外, Akt能够促进细胞增殖, 抑制肿瘤细胞凋亡, 通过Thr308和Ser473磷酸位点而活化[15]。COX-2过表达伴随着Akt在Thr308位点上的磷酸化, 促进肝癌细胞生长, 去磷酸化抑制细胞生长。LY294002可以抑制Akt的活化, EGCG也具有与LY294002相似的效应, 可见EGCG与5-FU联合后具有抑制抑制Akt活化的效应。

氟尿嘧啶注射液 第7篇

关键词:氟尿嘧啶,化疗,宫颈癌,护理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妇女发病率中居高不下, 据报道, 子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1]。且大多数中晚期宫颈癌病人入院时已丧失手术机会, 生存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我科采取持续氟尿嘧啶静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病人效果满意。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收治中晚期宫颈癌病人21例, 年龄30岁~60岁, 平均40.06岁;Ⅱa期7例, Ⅱb期6例, Ⅲa期8例;腺癌2例, 鳞癌18例, 腺鳞癌1例;经持续氟尿嘧啶静脉化疗后宫颈菜花状消失7例, 宫颈肿物缩小14例;均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附件切除。

1.2 方法

留置针置入, 双管输液:①氟尿嘧啶1 g+5%葡萄糖500 mL持续静脉输注24 h, 4 d为1个疗程;②生理盐水1 500 mL+顺铂20mg静脉输注;辅助治疗用昂丹司琼止吐, 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

1.3 结果

本组病人均顺利完成化疗疗程, 其中发生静脉炎5例, 化疗药物外渗3例, 经处理后无不良反应。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宫颈癌的诊断给病人带来恐惧, 加上长时间输液的担忧, 常使病人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的心理反应。因此在护理中, 要及时掌握病人心理特征, 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 做好病人化疗知识的宣教和自我护理方法, 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2.2 留置针的护理

置管前向病人及家属说明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及注意事项, 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与合作, 从而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选择粗直、弹性好、无瘢痕、损伤、硬化、皮肤病及感染的血管, 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及关节部位;穿刺成功实施规范固定, 并在敷贴上标明穿刺日期及时间, 做好床头交接班, 静脉置管保留3 d~5 d, 最长不超过1周;在留置针使用期间, 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好留置针, 防止肢体下垂, 以防回血堵塞血管,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防止脱出、污染等;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及血管有无条索状改变, 输液是否通畅;如有渗漏应拔出留置针重新建立静脉通路, 并用50%的硫酸镁冷敷, 切忌热敷;如局部肿大, 可用1%的普鲁卡因局部封闭;输注化疗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 减少对管壁的刺激, 防止静脉血栓;输液完毕正压封管。

2.3 静脉炎的护理

氟尿嘧啶、顺铂长时间对血管刺激而损伤血管, 局部静脉发红、变硬、条索状, 甚至发黑, 形成硬结, 严重者由于化疗药物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形成溃疡。所以要加强局部的观察和护理,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可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应激能力, 对化学性致炎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还可减轻局部充血, 降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 防止液体外渗, 化疗前静脉输注地塞米松, 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抵抗化疗药物毒性刺激的能力, 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 从而减少静脉炎发生。

2.4 骨髓抑制的护理

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均可使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 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2]。因此, 要定期复查常规, 严密观察体温变化, 尽早发现感染征象, 发现骨髓抑制时, 应予保护性隔离, 卧床休息, 限制探视。一切护理操作要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技术, 遵医嘱使用地榆升白片口服及泉升皮下注射升白细胞, 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流通, 保持口腔清洁, 三餐前后用多贝溶液漱口, 减少口腔溃疡的发生。本组有10例引起白细胞下降, 经升白细胞治疗后均上升, 未发生感染。

2.5 胃肠道的护理

氟尿嘧啶, 顺铂对胃肠道黏膜均有强烈刺激作用, 引起恶心、呕吐、腹泻, 严重时可引起伪膜性肠炎、水电解质紊乱。因此要严密观察病人大便的次数、性质、量、颜色, 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注意饮食卫生, 饭前应洗净双手, 勿吃生冷或发霉食品, 忌食奶制品、脂肪类油腻食品, 鼓励多饮水, 维持液体摄入, 必要时做大便细菌培养, 防止伪膜性肠炎发生。另外, 要遵医嘱及时给予昂丹司琼8 mg化疗前后静脉注射止吐, 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使病人休息, 夜间给予地西泮10 mg肌肉注射, 促进睡眠, 以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做好宣教, 解释化疗副反应的应对方法, 如深呼吸、听音乐等。本组19例病人发生恶心、呕吐, 经处理后症状缓解;发生腹泻4例, 无伪膜性肠炎发生。

2.6 饮食护理

提供舒适的环境, 根据饮食习惯, 为病人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 增进病人的食欲, 鼓励病人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 避免辣、油炸、刺激性食物。

3 小结

氟尿嘧啶半衰期短, 为周期性特异药物, 具有时间依赖性, 持续均匀浓度静脉缓慢输入, 克服了氟尿嘧啶半衰期短的缺点, 通过恒定的血药浓度, 增强了抗癌活性, 从而获得最佳的疗效。另外, 密切观察病人对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 可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和依从性[2]。

参考文献

[1]杨梅, 刘庆云, 子宫颈癌化疗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 :247.

氟尿嘧啶注射液 第8篇

[关键词] 胃癌; 斑贞1号; TMP; 5-FU; GST-π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4-34-02

Banzhen 1,Tetra methylpyrazine and 5-fluorouracil effect o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FU Guizhen1  ZHANG Aimin2

1.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Huade County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Huade 013350, China; 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of the correlativity between Banzhen 1, Tetra methylpyrazine and 5-fluorouracil reversing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SGC-7901/ADR with Glutathione-s-transferase expressions. Methods 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of GST-πmRNA expression for cell line SGC-7901/ADR in group of 5-FU,5-FU and Banzhen 1,TMP.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GST-πmRNA between the 5-FU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while 5-Fu and Banzhen 1 group and TMP group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 Conclusion It is possible correlated to GST-π for Banzhen 1,TMP and 5-FU reversed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which may supply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inical effectiv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rcinoma.

[Key words] Stomach cancer; Banzhen 1;TMP; 5-FU; GST-π

化療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胃癌多药耐药性(MDR)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发现GST-π在胃癌多药耐药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先前已证实斑贞1号+TMP+5-FU对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有较强的逆转作用[1]。因此,笔者在此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检测不同药物组GST-πmRNA的表达量从分子生物的角度进一步探讨斑贞1号+TMP+5-FU对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系

耐阿霉素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细胞,西京医院消化研究所提供。

1.2 药物、试剂及主要仪器

斑贞1号由斑蝥、露蜂房、女贞子、山茱萸按一定比例组成,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备,每毫升含原生药0.2 g,4℃保存。TMP、5-FU (南通精华制药有限公司),RPMI1640(美国GIBCO公司产品),新生小牛血清(赛默飞世尔生物化学制造)、二甲基亚砜(DMSO)、胰蛋白酶(美国Sigma公司),RT-PCR试剂盒及Trizol(TakaRa公司),引物(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PCR扩增仪(美国AB公司)、电泳仪(DF-D,北京)、紫外分光光度计(SFZ0806011349,上海)。

1.3 实验方法

1.3.1 细胞处理 取SGC-7901/ADR细胞(在接种两周前培养于不含ADM的培养液中)对数生长期,以每孔2 mL接种于6孔板上,然后培养24 h,实验孔分别标记为A(对照组)、B(5-FU组)、C(斑贞1号组)D(斑贞1号 + 5-FU)、E(斑贞1号 + 5-FU+TMP)。每孔分别加入等量新的培养液;5-FU稀释液;斑贞1号稀释液; 5-FU+斑贞1号; 5-FU+TMP +斑贞1号(各组药物浓度根据MTT试验结果,选取各自的IC50值)。然后继续培养48 h,用PBS缓冲液冲洗1次,准备提取总mRNA。

1.3.2 RT- PCR检测 采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细胞总RNA,以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合成cDNA, GST-π上游引物5’-CAGGAGGGCTCACTC-3’下游引物5’-GATCAGCAGCAAGACCAGCAG -3’,长350 bp。 -action上游引物5’-GTGGGGCGCCCCAGGCACCA-3’,下游引物为5’-CTCCTTAATGTCACGCACGATTTC-3’,先逆转录出cDNA, 每个样品反应体系25 μL,即dNTP Mixture 2 μL,Takara Taq 1 μL,ddH2O 13.5 μL,10×PCR Buffer(Mg2+Plus) 2.5 μL, 各样品cDNA 5 μL,目的基因上、下游引物各0.5 μL,灭菌蒸馏水13.5 μL。预变性94℃ 3 min→变性92℃ 30 s→退火55℃ 30 s→延伸72℃30 s 共30个循环,最后延伸72℃ 10 min。扩增结束后,取样品10 μL,2%琼脂糖,100 V恒压电泳60 min。紫外反射透射分析仪采集电泳图像,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扫描得到各电泳带平均吸光度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计量数据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nlc202309040137

2 结果

2.1 SGC7901/ADR细胞经不同药物处理后GST-π mRNA的表达

5-FU组GST-πmRNA表达量为(2.07±0.25),对照组为(2.19±0.2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其他药物组与对照组及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贞1号+FU +TMP组表达量最少。见表1。

表1  SGC7901/ADR细胞酸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不同药物组表达()

组别GST-π相对吸光度值P值

A阴性对照组2.19±0.28

B 5-FU2.07±0.250.240﹡

C班贞1号1.79±0.270.000﹡ 0.000﹡﹡

D班贞1号+5-FU1.30±0.18 0.000﹡ 0.000﹡﹡﹡

E班贞1号+5-FU+TMP1.07±0.04 0.000﹡ 0.021﹡﹡﹡﹡

注:﹡为各组与A组比较;﹡﹡为C组与B组比较;﹡﹡﹡为D组与C组比较;﹡﹡﹡﹡为E组与D比较

所有RT- PCR扩增产物均产生β -action基因扩增带,证实逆转录所得cDNA的完整性和PCR反应是成功的。GST-π和β-action的RT-PCR产物经琼脂糖分离后分别位于350bp和548bp,和预期长度吻合,说明均为特异性扩增片段。见图1。

3 讨论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2位[2],化疗是综合治疗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肿瘤的多药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3]。本课题组先前已证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细胞对5-FU具有耐药性,相对耐药性为97.49[4];GST-π是近年来被发现的重要耐药基因,李敏等[5]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化疗药时,肿瘤细胞内的GST-π水平会升高,导致耐药性的产生。GST-π引起耐药的机制[6]:(1)GST-π可通过催化谷胱甘肽(GSH)与化学药物结合,从而降低化学

Mark A A1 B B1 C C1 D D1 E E1 Mark

图1  细胞经不同药物处理后酸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 mRNA

表达的凝胶图像

药物的细胞毒作用;(2)GST-π本身与亲脂药物结合,增加其水溶性,促进其排泄,使该药物的抗腫瘤作用下降。本研究显示,5-FU组GST-π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40),说明GST-π参与耐药细胞对5-FU的耐药性。

斑贞1号合剂主药为斑蝥和露蜂房,女贞子和山茱萸为辅佐药,其各成分用量(60 kg)是成人的临床用量。斑蝥素能抑制肿瘤细胞核酸合成,具有解毒杀瘤作用,而且无骨髓抑制作用。女贞子扶正祛邪,对染色体损伤和突变效应具保护作用,且能增强机体免疫力,TMP是一种中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通过多种途径对肿瘤起到治疗和逆转多药耐药作用。本课题组先前已证实300 mg/L TMP能显著增加SGC-7901/ADR细胞对5-FU的敏感性[7];斑贞1号、TMP联合5-FU对SGC-7901/ADR细胞有较强的逆转作用[1]。本研究显示,斑贞1号+5-FU+TMP GST-πmRNA 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用药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3种药联合可显著抑制耐药细胞GST-πmRNA的高表达,克服了由GST-π基因介导的多药耐药性,增强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侯培珍,张娟,赵永峰.中西药结合对胃癌细胞多药耐药性逆转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3):1181-1183.

[2] Yang L.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gastric cancer in China[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6,12(1):17-20.

[3] 布立民,韩英.逆转胃肠道肿瘤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2002,18(1):105-107.

[4] 郝旺胜,侯先文,侯培珍.斑贞1号联合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SGC-7901/ADR的细胞毒作用[J].临床荟萃,2008,23(24):1762-1764.

[5] 李敏.DNA聚合酶p、GsT基因表达的调控对食管癌细胞耐药性的作用[D].郑州大学,2007:52-54.

[6] 张帆,漆林涛,陈惠祯,等.卵巢癌中P-gP与GST-π的表达对化疗耐药预测的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01,7(23):313-316.

[7] 杨叶,侯培珍,张娟.川芎嗪联合氟尿嘧啶对胃癌细胞SGC-7901/ADR的杀伤作用[J].肿瘤防治研究,2008,35(9):624-626.

(收稿日期:2012-01-06)

氟尿嘧啶注射液 第9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9年12月, 收治晚期胃癌患者52例, 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肿瘤转移而无法手术者23例, 术后复发者29例, 其中男31例, 女21例, 年龄42~73岁, 化疗前血常规, 肝、肾功能, 心电图均正常。

1.2 治疗方法化疗前前30

min, 第1, 2天常规应用5-HT 3受体拮抗剂格拉司琼3 mg静脉滴注, 预防呕吐;奥沙利铂130 mg/m2, 加生理盐水250 ml, 静脉滴注120 min, 第1天;亚叶酸钙 (CF) 0.2 g/m2加入5%葡萄糖水250 ml, 静脉滴注2 h, 第1天;氟尿嘧啶 0.5 g于CF滴完后静脉推注, 接着用2.0 g/m2持续泵滴48 h, 3周重复为一周期, 2周期后评价疗效;若治疗期间发生Ⅲ-Ⅳ度骨髓抑制, 立即给予G-CSF75-150 μg皮下注射, 至白细胞升至10×109/L以上, 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

1.3 评价标准

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1], 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疾病稳定 (SD) 、疾病进展 (PD) 。

2结果

2.1 疗效

52例患者经过联合用药后, 5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16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 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12例患者病情得到稳定控制, 19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 病情继续进展, 见表1。

注:有效率为40.38% (21/52) , 疾病控制率63.46% (33/52)

2.2 毒副作用

主要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皮疹, 未见明显肝、肾、心功能损害, 见表2。

注:治疗过程中, 外周感觉神经异常也多有发生, 主要是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明显, 临床表现为对冷刺激敏感、肢端麻木及感觉异常, 但停药后能自行恢复, 故本研究未进行统计

3讨论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的第3代铂类化合物, 以DNA为靶点, 铂原子与DNA链形成交联, 阻断DNA复制和转录而发挥细胞毒作用, 抑制DNA的作用强烈, 且结合速度较顺铂和卡铂快10倍以上, 结合更牢固, 细胞毒作用更强, 而消化道毒性和肾毒性均低于顺铂[2,3]。晚期胃癌是对化疗相对比较敏感的消化系统肿瘤, 对于适合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来说, 化疗是延长生存、缓解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化疗后, 可使平均生存期限由3.5个月延长到7.5~12个月, 并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4,5]。近年来, 多项体内外实验均表明奥沙利铂具有与PDD、CAP不同的广谱抗癌活性, 而且无交叉耐药性, 其机理可能与奥沙利铂所独特的DACH基团有关, 临床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6]。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 52例患者经过联合用药2个周期后, 5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16例患者临床症状减轻, 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12例患者病情得到稳定控制, 19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 病情继续进展, 总有效率为40.38% (21/52) , 疾病控制率63.46% (33/52) ;主要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皮疹, 未见明显肝、肾、心功能损害, 虽也常发生外周感觉神经异常, 但停药后能自行恢复。

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在临床上多有报道, 是安全、有效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仍需加大样本研究, 确定其疗效及毒副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学宁, 吴一龙.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循证医学, 2004, 4 (2) :85-90.

[2]Ulrichpur H, Kornek GV, Fiebiger W, et al.Treatment of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biweekly high dose gemcit-abine.Oncology, 2001, 60 (4) :313-351.

[3]林万隆.奥沙利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庆用.中国肿瘤临床, 2000, 27 (1) :872-874.

[4]秦叔逵, 龚新雷.晚期胃癌化疗的现状和新进展.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6, 11 (9) :641-652.

[5]EricVC, 陈奕贵, 译.晚期胃癌治疗.紫杉醇类药物应用新发现.癌症进展杂志, 2005, 3 (4) :367.

上一篇:城市形象标志下一篇:版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