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特征范文

2024-07-17

能源消费特征范文(精选6篇)

能源消费特征 第1篇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 通常用2者年平均增长率间的比值表示。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式中的分子项为能源总消费量的增长率, 但一般只计算商品能源消费量的增长率。分母项为国民经济发展增长率。在西方国家, 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 苏联与东欧国家用国民经济总产值来表示。在中国, 过去一直以工农业总产值来表示国民经济的发展。计算与分析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目的, 主要为了研究国民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间的关系, 预测今后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结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能源利用效率、管理水平乃至人民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国民经济中耗能高的部门 (如重工业) 比重大, 科学技术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总是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 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

能源消费特征 第2篇

能源是国家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时明确提出:“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定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人均能源资源并不富裕的国家,将节约能源资源列入发展的基本方针,把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放在首位,对于缓解能源约束、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能源消费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现阶段能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供应保障任务特别艰巨,已经遭遇到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1],能源消费的总量问题、结构问题和环境问题凸显。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生态环境恶化和污染严重、能源利用粗放和保障困难的问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一)能源保障供应面临安全方面的压力

在我国目前探明的能源可采储量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资源量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6%、7%,石油的年产量也只在2亿吨左右[2]。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主要能源进口数量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2013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7.39%,逼近国家确定的61%的红线,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31.6%,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进口煤炭占全球贸易量近1/4,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煤炭进口国[3]。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还会有一定的增加,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

(二)能源配置及利用效率总体水平偏低

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11.4%,但却消耗了当年全世界能源生产量的21.9%[2]。在能源资源配置方式上,因为历史原因而过度依赖输煤,形成了能源资源同能源需求的逆向分布,76%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70%的能源需求在东中部。东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集中地,也是主要的能源消费地,每年就需要国内大规模、远距离调运大量的煤炭。而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是以就地平衡为主,跨省跨区输电与输煤比例约为1∶20,相比之,输煤在能源资源配置中所占比重偏高,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能源消费增长使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从2013年来看,我国整个中东部地区严重雾霾天气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发生频度越来越高、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据统计, 我国80%的PM2.5污染与传统能源消费有关,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化石燃料燃烧有关[4]。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还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同样,全国因能源资源的开采利用,而造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也在日趋突出,生态环境大面积恶化的趋势并未从根本上扭转,许多地区环境容量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极限。

(四)能源节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

与2010年相比,2013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9.03%,3年只完成了5年能耗强度下降指标总任务的54%,这与60%的进度要求还有明显差距。要实现“十二五”的节能目标,今后两年单位GDP能耗强度必须年均降低3.9%以上,远高于前3年的平均降幅[2]。目前节能进度之所以明显滞后,究其原因,除了许多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长,依靠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项目换取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的惯性思维没有改变外,更多的还在于节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还有相当一部分用能单位缺乏节能的内生动力,使重发展、轻节约的问题始终突出。

二、正确认识节约能源具有的重大意义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系统工程,只有把节约能源提高到事关国家生存、发展和崛起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在严峻的能源消费形势下准确进行战略定位。

(一)节约能源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在我国能源供应由国内保障型转向国际国内统筹利用型的同时,仍要继续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方针。我国人口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9.3%,但常规能源资源仅占全球的10.7%。能源短缺带来能源安全危机,我国在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红线”的背后,是85%的进口石油要通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困境”已经成为中国能源不安全的代名词[3]。在世界各国把能源作为利益争夺的焦点,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过多地进口能源,不仅会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矛盾,还会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能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二)节约能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高耗能产品占能源消费的50%,占能源消费增量的60%,在单位GDP能源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同时,浪费能源的现象也相当惊人,是世界上能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浪费的能源在4亿吨标准煤左右,占到当年能源生产量的12%—16%,从能源采掘到进入终端消耗的过程中无不伴随着浪费现象[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之一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在新阶段,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将绿色低碳的要求贯穿能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随着我国人均GDP迈入中高收入国家门槛,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换档期”,节约能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节约能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耗的20%[3]。能源大量消费造成污染物的过度排放,是引发大气等污染的元凶。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影响人口有6亿人之多。目前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大城市,有7个是在中国。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城市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分别达到17.8万人和11万人,大气污染造成的环境和健康损失占中国GDP的7%[5]。根据过去的减排规划,五年内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的减排目标要提高至20%—30%,才能在短期内看出治霾效果。节约能源有助于改变经济增长与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

(四)节约能源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能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在迈向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是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增加,充足的能源供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人口将达到15亿,届时的能源效率和经济运行效率能在当今世界先进水平上再提高30%以上,根据比较保守的估计,以人均2吨标准煤计算,能源消费需求将达到近30多亿吨标准煤[6]。如此大的能源消费需求,除了国内外开源之外,出路还在于节约。

三、重点推进节约能源采取的对策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战略上要把节约能源作为关系发展全局的系统工程来抓,在主要用能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并动员全社会参与其中,形成节约能源的良好风尚;在战术上要把节约能源延伸到用能的各个端口,关注能源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使小节约汇聚成大节能。

(一)把政府主导作为节约能源的关键环节

把节约能源的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细化政府考核体系中的节能指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政府未完成责任目标、造成重大能源浪费、明显的节能不作为或乱作为等行为,视责任轻重,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等。针对煤炭在终端被大量直接燃烧的现状,由政府部门推动做好“煤改电”工程建设,以电能替代提高发展质效,并结合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推进电气化建设与改造,提高能源消费终端电能占比。以政府主导深化能源领域改革,推进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理顺各种能源之间的比价关系,合理确定终端能源消费价格。结合国家销售电价分类结构调整,规范高耗能行业电价,减少电力的变相补贴,对环保型终端用户实行优惠电价政策,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二)把企业担当作为节约能源的中坚力量

企业应将节约能源纳入发展规划,对建设项目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保证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面向企业,以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为抓手,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运用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电机系统节能等成熟技术改造工程设备,实施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能效领跑者计划、推广节能技术产品和合同能源管理工程等,形成明显的节能能力。着力抓好高耗能企业节能,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能耗限额标准,坚决防止发生高耗能、高污染生产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有利于节能的决策体系,探索新的绿色企业经营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企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三)把重点领域作为节约能源的主攻方向

通过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开展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等,加强在工业领域的节能效果。通过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引导建筑业朝着节约能源方向发展,使各种建筑物能够充分适应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运动,充分采集和利用地热、太阳能、风能来满足建筑物的能耗。通过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等,建立高水平的智能管理系统,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集成运用于交通运输,调整和优化各种交通方式的结构。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及考核办法,推进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

(四)把技术应用作为节约能源的支撑条件

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把节能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对中远期能源发展外部条件的变化要有足够的战略准备,对一些将来很可能起到战略替代作用的能源技术,要提前进行足够的研发投入。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力争在节能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能够取得新的突破。在能源技术环节,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促进能源、信息和控制技术的紧密融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相关领域的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鼓励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

(五)把考评体系作为节约能源的成效保证

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考核体系,健全节能工作责任制,把对降低能耗约束性指标的考核作为奖惩的依据,推动各地切实把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制定和完善节约能源资源的财政奖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价格调节政策等,通过各种政策手段使节约能源的基本方针转化为人们节约能源的自觉行动。建立严格的能源统计和能耗指标公报制度,确保相关指标数据准确一致,提高能源消耗的监测预警水平。继续通过价格杠杆调节企业用能行为,要求节能目标完成进度滞后地区进一步加大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执行力度。进一步扩大能效标识和节能产品认证范围,把产品能效作为质量监管的重点。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建成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

(六)把全民参与作为节约能源的社会基础

开展能源资源危机意识教育,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性、紧迫性,普及节能知识,让全体民众充分认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的严重性。充分发挥新闻、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大力宣传节约能源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正确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努力营造浓厚的节约能源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树立节能意识和节能观念,努力形成“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的良好风尚,形成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和节约能源的消费方式。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会的活动,提高广大公民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全民参与节约能源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参考文献:

[1]能源安全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研究报告(2014)[R]. 2014

[2]戴彦德. 节能减排需要强力攻坚[N]. 中国经济导报,2014—6—21

[3]刘吉臻.中国是世界上能源浪费最严重的国家[N]. 中国科学报,2014—3—6

[4]王伟. 实施电能替代 促进环境改善[N]. 人民日报,2014—4—16

[5]王如松. 节约能源资源 建设生态文明[N]. 人民网

[6]中国经济网. 我国能源节约战略研究节约能源问题日益迫切[J]

浙江能源消费对策 第3篇

a Predictors in the Model: (Constant) , 货运量

从表3和表7可以看出, 只有变量“货运量”进入了模型, 所选择的另外3个变量“货运周转量”、“客运量”、“客运周转量”, 与第一个变量之间有线性关系, 它们的偏回归系数都大于0.05, 因此不能进入预测模型之中;从表5可知, 模型的偏回归系数为0小于0.05, 因此Y与X1间有线性关系;从表4得到的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7, 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的平方值为0.995, 表示该模型可以解释因变量99.5%的变异性, 且模型显著, 即:该模型有意义。从上面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 江西交通运输业的货物运输量对江西年GDP的变异量的解释率可以达到99.5%, 因此根据表6, 可以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Y (亿元) --江西国民经济年生产总值

X1--货物运输量 (单位:万吨)

五、结论

交通运输是现代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 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以上分析可知, 江西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相关, 尤其江西省“GDP”与“货运量”、“客运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97和0.934;在所建立的模型中, 变量X1 (货物运输量) 是江西国民经济发展有效的表征, 货物运输量每增加1万吨, 江西国民经济年生产总值将增加0.195亿元。因此, 在当前阶段, 为了实现江西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 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应该积极实施扶持交通发展的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建立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湘海: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统计应用研究, 2007, (3)

[2]万华:江西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

[3]武旭: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4]江西统计年鉴1999—2007[M].中国统计出版, 1999-2007

[5]何满喜:浙江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2005,

[6]唐进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交通运输经济[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4

[7]王苏斌郑海涛:SPSS统计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马郑惟浙江财经学院

一、浙江省经济及能源现状

浙江人多地少, 资源贫乏。浙江省境内煤炭不到全国探明储量万分之一。“无油、缺煤、少电。”资源匮乏的浙江省, 能源消费的9 5%以上资源靠省外调入。浙江省是“资源小省”, 但又是“经济大省”。2006年浙江省GDP达15648.93亿元亿元, 人均GDP31684元, 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 列全国第四。2007年, 浙江GDP达18640亿元, 人均37130元。浙江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前茅, 成就了“浙江现象”。浙江省是典型的加工产业区, 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浙江经济加强了专业化分工协作, 许多产品的生产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如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金属制品、黄岩的塑料制品、绍兴柯桥的纺织品等产业。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但是发展的加速必然意味着资源消耗的加速。如何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 建设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资源节约的循环型社会,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是当时我省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浙江经济发展缓慢, 许多企业生存不下去。专家指出, 浙江工业企业效益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工业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弊端的进一步显露, 浙江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比较低, 分享价格上涨带来的利益比较少, 加工制造业总体上是消耗高、附加值低的产业, 生产成本不断提高, 但产品价格却不上去。低廉的资源开采和使用价格是“罪魁祸首”。

同时能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以煤为主的电源结构还加剧了煤炭供应紧张, 电力短缺又导致企业大量企业柴油发电, 油制品供需矛盾也由此凸现紧张, 在今明两年将达到高峰, 成为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瓶颈”。预计到2010年浙江省的能源需求总量为11800万吨标准煤, 2020年需求17500万吨标准煤。能源供需态势已由“七五”至“九五”期间的结构性、区域性、阶段性短缺, 演变为当前“十五”、“十一五”期间的煤、电、油三大常规能源全面紧缺。绝大多数人都是从资源不足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的, 提出的解决方法也是如何增加供应、缓解瓶颈。然而这个问题的背后另外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信号是:经济结构对资源要素的耗费过于严重。我们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资源的边际效率很低。长期以来, 资源紧缺一直是制约浙江经济发展的瓶颈, 归根到底还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所致。比较一下浙江和上海的情况, 上海市无论就它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能源资源的条件都比浙江要差, 但是人均G D P数值、人均财政收入等制标远在浙江之上。原因在于它的经济结构比浙江更具有高度化的特点。经济体制作为决定资源配置和资源占有的系统化制度安排, 决定着经济主体的利益实现方式。浙江省正在遭遇资源瓶颈的约束, 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必须克服缺电、缺煤、缺水等生产要素的经济现象。

二、浙江省多种能源消费和利用

1. 石油

2004年我省成品油消费达到1238.68万吨, 其中汽油322万和铁路事故影响, “北油南运”受阻。加上成品油价格不到位, 沿海地区成品油“倒走私”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造成部分地市成品油供应紧张, 一些加油站油品断档。

从浙江来看, 浙江成品油总量的9 5%左右由这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两大企业供应, 全省现有的2500多座加油站中约有7 2%也是由这两大企业控股, 市场调节所占的比例不大。如今, 石油发展规划重点放在石油库存方面, 至2010年, 杭州市将新建输油管网67公里, 建康桥油库、萧山南阳油库、萧山白鹿塘油库以及富阳三亚油库, 新增库容量约14万立方米, 将避免将来石油供应不足问题。

2. 电力

全省电网供电能力在1200万千瓦左右, 新世纪初, 政府鼓励用电, 但电力需求增长不大, 由于对电力增长判断有误, 电源建设方面减少, 造成近年来浙江省用电需求大量增加时, 电力供不应求, 形成从2003年起的电力紧张形势。在2003年全国性电荒中, 浙江电力缺口1 0 0万千瓦, 成为全国拉限电范围最大、最严重的省, 许多企业调整厂休, 错开用电高峰, 几百家企业避峰让电, 千余家企业被限电。2004年夏天全省最高用电需求达1900万千瓦, 缺电比重达58.33%, 是全国电力缺口相对值最高的省份。随着火电项目的大量上马, 电煤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幅度, 确保供应的压力将增大。浙江省用电压力也将有所缓解, 近年来夏秋两季都是用电高峰, 存在不同情况拉闸限电需要, 对许多企业带来许多不便和损失。

今明两年内包括在建的台州电厂五期、嘉兴电厂三期工程等大量电力项目将会继续投产建设, 杭州市电网规划也将在2006年至2010年建设500千伏项目, 新增变电容量700万千伏安, 新建线路270公里, 总投资约39.15亿元, 缓解杭城居民、企业缺电情况。

3. 潮汐能和水能

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可再生能源。潮水每日涨落、周而复始,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相对稳定的可能能源。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不用燃料、运行费用低, 还可以促进围垦农田。潮汐发电有水产养殖、围垦、灌溉、交通运输、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

我省潮汐能量丰富, 可开发的潮汐能资源占全国可开发潮汐能总装机总量的4 0%。以钱塘江口潮差最大, 资源最丰富, 占全国的2 5%。正是动力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 从长远观点看, 应进行积极的开发利用。浙江省共有包括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在内的四个大型潮汐发电站, 有力地支持着周边缺电地区的经济发展。

除潮汐能发电外, 水能发电一向是我省水力资源利用的重点。除了继续保持原有水电站稳定发电外, 在将来的几年中, 浙江将投资66亿元新建建德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 还有临安仙人湖抽水蓄能电站、临安千倾塘抽水蓄能电站、淳安千岛湖抽水蓄能电站、桐庐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浙西核电项目前期和江东风能电场等项目也正在预备新建中。

4. 天然气

天然气能源, 具有清洁、优质、高效的特点, 引进天然气能源, 成为非常理想的利用能源的方式。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 目前已经落实的可供浙江省利用的主要气源有:西气东输天然气、东海西湖凹陷近海天然气;各种气源将以不同的时间和方式进入浙江市场, 如此将行成多气源供气的有利格局。今后杭州市场所需天然气, 由海上进口L N G从宁波进入, 西气东输的管道气从浙北地区进入。根据预测, 2010年杭州市预计供气能力为6.32亿立方米∕年。2005年~2006年杭州天然气将开始向下沙城、萧山区、余杭区供气, 预计2010年后向临安市、富阳市供气。工程还将在萧山区建设南门站, 接受东海天然气, 通过穿越钱塘江同江北管网对接, 形成环杭州的天然气高压环网, 保障供气的稳定和安全。

天然气管网的调峰技术是天然气安全、可靠、平稳供气的基本保障。浙江拥有众多可供接收LNG的深水港口, 鉴于LNG起动灵活、储存量大的特点, 国家有关部门及浙江已投入大量的前期工作:接受终端初步选择在宁波大榭岛或舟山里钓, 2010年将建成一期工程。浙江天然气管网规划到2005年将覆盖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地区;到2010年, 管网辐射到台州、温州等浙北、浙东南沿海地区, 并向西延伸到金华等地;到2015年, 形成全省供气环网, 覆盖衢州、丽水、舟山等地区。

三、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1. 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能源体制改革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加大能源领域的体制改革, 形成有利于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加快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充分引入市场竞争, 构建市场条件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规范和协调, 督促企业自律。

2. 强化规划引导作用, 合理有序推进能源建设

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发展规划, 把能源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依据;加强能源规划与国家以及省市各级规划的衔接,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煤炭、电力等各种能源, 正确把握能源建设的有利时机, 合理、有序推进各种能源设施建设, 最大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3. 推进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能源利用高效化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和全民参与相结合、法规规范和政府政策引导相衔接、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相配套的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充分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专项资金等手段, 积极推进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广节能先进技术, 加快技术开发和引进紧密结合起来, 着力提高能源利用率,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积极培育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市场服务体系, 促进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积极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 健全中介服务网络, 加强宣传, 增加全民的资源、环境、节约意识。

4.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保障投资者利益

努力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在争取国家财政性资金、国债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同时, 积极鼓励各种资本进入能源基础设施和能源生产领域;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投资者在项目建设、经营和管理中的权力和职责, 制定有弹性的能源消费价格机制, 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使投资者能够得到正常的投资回报。

5.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

加快研究和出台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措施, 从根本上推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进程。鼓励推广使用天然气, 规范天然气市场的运作, 推动天然气利用快速发展;鼓励热、电、冷联产和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支持和扶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并资助其进行示范和商业化运作。

6. 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 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各级政府要积极会同物价、环保和建设等职能部门以及能源公司和用能企业, 共同研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 明确各方责任, 积极筹措资金, 为开展能源需求管理提供组织上、政策上和物质上的保障。广泛宣传节约用能用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宣传峰谷分时电价等各种政策以及相关新技术和新设备, 为开展能源需求侧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结论

抗战时期重庆能源消费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抗战时期;重庆;能源消费

抗战爆发后,东部工业、学校、机关、人口的迁入,对重庆的能源供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国民政府审时度势,建立起重庆能源工业体系。战时能源工业体系的建立为抗战提供了巨大的物力支持,因此对抗战时期重庆的能源研究意义重大。万安中在《抗战时期大后方能源问题研究综述》和《抗战时期大后方可替代性能源的研发与应用》中分别对大后方能源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不足之处;以及可替代性能源实验的必然性、实验过程、推广和应用。唐去非的《浅析抗战时期西部地区能源工业的发展及原因》论述了西部能源工业的发展概况和原因。何海的《抗战时期大后方能源输入评析》评价了大后方能源输入的特点,并指出不足。然而对抗战时期重庆地区能源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从抗战时期重能源工业体系的建立入手,分析抗战时期重庆能源消费结构。

一、抗战时期重庆能源工业体系的建立

抗日战争爆发,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內迁到了重庆地区。重庆逐渐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工业中心,极大的刺激着对重庆的能源的开发。国民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技术支持、低息贷款等方式鼓励发展能源。这样战时重庆能源工业迅速建立起来了,形成了电力、石油、天然气、酒精、煤炭等迅速发展的战时能源体系。

抗战时期,重庆主要开发水力电能。刘春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电力工业建设》中指出,“资源委员会当时鉴于后方燃料供给之困难昂贵,逐计划选择有利地形之地点开发水力。龙溪河地处重庆下游四十公里,蕴藏水力至富,1935年已经初步计划勘测,1937年复勘详测后,遂决定开发”。据统计,抗战时期装机在200千瓦以上的电厂就有25家,装机总容量达43302千瓦,是抗战前(400千瓦)的100倍有余,发展迅速。同时石油和天然气也在准备中。“四川油矿之勘探,着手于抗战前一年,至民国27年由资源委员会设四川油矿勘探处,首于巴县石油沟开始凿井,翌年井深达850公尺,开始见人天然气喷出,再深钻至1400公尺,未见有油,所产气量亦并不丰。”[1]这次虽然没有开采出石油,但是为天然气的开采提供了条件。重庆地区石油开采的失败,资源委员会把目标转向石油资源丰富的西北大后方。“1938年翁文灏设了甘肃油矿筹备处,选定玉门县老君庙区,从事开采……到1942年,挖掘较深的油井有3口,其中1口日产原油五六百桶,汽油产量达180万加仑。”[2]玉门油矿成为战时石油的生产、加工基地。大量的石油從甘肃输入重庆,对抗战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即便如此,我国的汽油进口与汽油消费的矛盾十分尖锐。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国民政府积极发展酒精工业,重庆地区的酒精业从无到有。抗战期间,“重庆地区的酒精厂登记的有14家,主要分布在巴县、江津、永川、北碚、璧山和重庆。其中有13家的酒精年产量都在10万加仑以上,多者可达30万加仑以上。”[3]抗战时期的酒精工业不仅对战时军用和后方交通有重大的贡献,而且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到1936年在四川省建设厅立案的大小煤矿工146家”。[4]由此估计,重庆地区的煤矿不是很多。到了抗战期间,重庆的煤矿迅速增加。周勇的《重庆通史》中写到“煤矿在嘉陵江流域星罗棋布,发展很快;1943年,这一地区的煤矿发展到254家。”此外,还有南桐煤田和永荣煤田地区的煤矿,煤矿发展快。

二、抗战时期重庆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抗战时期,重庆的工厂、学校、企业、行政机关和人口急剧增长。能源供求矛盾突出,制约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国民政府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开发重庆和大后方的能源并积极研究新能源,以补充战时能源之不足。抗战时期,重庆的能源工业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为重庆能源的消费提供了条件。

抗战时期重庆能源消费多元化,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酒精、电力等。石油、酒精以及天然气主要用于交通、军用。电力供应工业和民用。电力在抗战时期发展迅速,万安中在《抗战时期大后方能源问题研究综述》中谈到“电力是二次能源,煤炭是主要燃料,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电力大多为火力发电。”可以得知,抗战时期的电力主要是依靠煤炭发展起来的。因此,煤炭是抗战时期重庆主要的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主要地位。

首先,重庆地区的煤炭产量大。煤炭生产集中在嘉陵江流域,周勇在《重庆通史》中指出1943年嘉陵江流域的煤矿产量84.16万吨(按10个月计算)。《中国矿业纪要 第六次》估计嘉陵江区每年产量可能最高,1943年的煤炭产量在100万吨以上。我们认为1942年前后重庆地区的煤炭生产至少在100万吨以上。原因是年产84.16万吨(以十个月计算)若按12个月计算,也有100万吨。除了嘉陵江流域的产煤,还有“战时煤都”的南桐煤矿以及永荣等地区的煤矿,加上这些地区的产煤,总量大大超过了100万吨,占四川省最多量290万吨(数据来自庄廷江的《抗战时期四川煤矿业研究》一文)的三分之一以上。大量煤炭的开采为重庆煤炭的消费提供了前提。

其次,因煤炭使用范围大。不仅可以为交通运输提供燃料,而且煤炭还可以作为火力发电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1942年嘉陵江区和綦江区分配重庆市各行业用煤共102.38万吨,其中兵工用煤占11.5%,电力用煤占10.3%,轮船用煤占9.8%,冶炼业占10.9%,纺织业占9.8%,化工占8.8%,炊事及其他占38.95%。”[5]我们可以看出,煤炭的使用比较普遍,既有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的用煤,也有下层人们的生活用煤。

最后,煤炭在燃料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渝市燃料,惟煤是赖……渝市为长江上游第一商埠,人烟稠密,户口达10万,燃料大半为烟煤,整个渝市,至朝至暮,均在烟煤笼罩中。”[6]由此可知,抗战时期煤炭在重庆的能源消费中,占了一半以上,居于主要地位。

综上所述,为了抗战生产生活的需要,重庆的战时能源工业相继建立起来,逐渐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由战时重庆特殊的地位和环境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第4辑[M].北京:三联书店,1961,8:942-943.

[2]唐去非.浅析抗战时期西部地区能源工业的发展及原因[J].湘潮(下半月),2012:(2),8.

[3]刘春.抗战时期的四川酒精工业[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23.

[4]张肖梅编著.四川经济参考资料[M].中国国民经济所发行,1939:Q2—7.

[5]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煤炭工业志[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技术出版,1998,11:165.

能源消费特征 第5篇

1 能源消耗特征的分析

1.1 分析不同产业的能源消耗特征

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能源消费特征。根据能源消费特征的定义结合统计数据, 得到在一段时间内一、二、三产业中三种主要能源的消耗情况, 求得其所占消耗能源总量的百分比。

表1中的数据是1990~2010年间三种主要能源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消耗量的比重, 我们将比例结果作为该国不同产业的主要能源需求量。故不同产业的能源消耗特征有: (1) 第一产业中煤炭消耗量最大, 石油其次, 电力最少; (2) 第二产业核心是工业, 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煤炭, 煤炭占能源总消耗的80%左右, 石油, 电力均较少; (3) 第三产业涉及广, 石油在交通运输, 纺织, 包装中必不可少, 故石油消耗量在总耗能量中最多。

1.2 能源消费特征的综合指标

根据灰色关联度指标, 用Matlab7依次求解:

(1) 根据表1不同产业能源的消耗特征得矩阵:

⑵将矩阵转换为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ξ令转置矩阵ξ', 求得ξ×ξ', 得矩阵H。

⑶找每一列的最大值, 构造理想决策向量, 单位化。

⑷算出决策向量, 在理想决策方向上投影D1, D2, D3, 即得产业结构能耗特征指标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指标数为0.211, 0.5122, 0.2046, 排序为第二产业最多, 其次是第一和第三产业。说明工业生产用的能源最多, 如钢铁冶炼、化工产品等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等资源;而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所用能源相对较少, 比如养殖业、水稻种植、交通运输业等对能源需求较工业生产少得多。

2 各省能源消费特征的分类

2.1 能源消费特征聚类分析

结合2010年度的GDP统计数据, 得到三种主要能源能源强度并给出SPSS聚类分析谱系图。

根据谱系图, 将中国31个行政区根据产业结构和能源强度分为4类, SPSS求得的分类结果如表2。

3 未来五年我国能源消费按省分配方案制定

针对不同省份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 选可以反映上述三种因素的经济指标。

由不同产业的能源消耗特征可知, 可将各省份按照能源强度的指标分为四类。为便于研究, 分别对这四类地区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析, 以江苏省、辽宁省、安徽省、贵州省为例。全国能源消耗总量是用ΔE=Σ30i=1ΔEi (ΔEi表示i省能源消费总量) , 把江苏省、辽宁省、安徽省、贵州省能源消耗总量分别用ΔE1、ΔE2、ΔE3、ΔE4表示。

用Excel处理各省五个经济指标数据。 (以江苏省为例)

3.1 三大产业年产值与时间的关系

选中2000年到2010年的江苏省第一生产总值与时间序列数据。用Excel做出散点图并拟合曲线 (如图2) 。

由图2可看出, 散点分布在曲线两侧, 一元二次曲线能够很好的拟合散点图, 并反映出江苏省第一产业生产总值递增的趋势。t为从2000年的递增数, 运用Excel可求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对时间的二次拟合曲线模型为:。同理可得到第二、第三产业回归曲线和三大产业总产值回归曲线拟合图 (如图3, 4, 5) 。

由图4可知, 从1998到2012, 江苏省第三产业产值及总产值均平稳上升, 增长速度由慢变快。以第三产业产值为例, 2000~2006年期间产值变化曲线较平缓, 2006年之后越来越陡, 增长加快。

3.2 人均GDP与时间的关系

使用相同方法可得到人均GDP回归曲线的拟合图。综上所述, 得到五大经济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以及与的拟合函数 (此处略) 。

将下一发展周期的年份t代入求出各指标的值, 运用所求结果继续求出各指标对应的能源消耗总量, 根据计算方法可知, 各指标能源消耗总量之和等于该省能源消耗总量, 即下一周期我国需分配给该省的能源消费量。其中, 安徽省消耗45237万t, 江苏省120252万t, 辽宁省97116万t, 贵州省28690万t。以江苏省为代表的第一类经济最发达地区消耗煤炭量最多, 其次是以辽宁为代表的第二类地区, 该类地区经济发展仅此于一类地区。安徽和贵州代表第三和第四类地区, 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 无论从交通运输上还是对外交流等方面都不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故在能源利用上也相对较少。

4 落实全国各省能源分配的措施

令d:这段经济发展期间的总天数;T:根据第三问确定的分省分配的总量;:每天能源消耗的预测量, 由第四问中回归得到:t:已经过去的天数, m:按照总量要求每天推荐使用的能源值m=T/d。

4.1 预警公示制度

当前一段时间 (t日) 用量超过了推荐值时 (mt) 向第二天反馈信息并给出第二天推荐用量的提示制度。原因是如果以后的天数按照现实使用能源不加改变将超过限定值 (md) 。当时触发, 给出第二天应减少使用量。

4.2 经济最低维持制度

当前t日使用能源超过一定限度时, 为了保证以后的经济正常运行不使能源总量超过总量限制, 我们削减日后的使用量。具体方法为:当经济必须用最低制度维持时, 一定有, 因此将上式也作为此项政策的判据条件。当采用t日后节约的能源量刚好不能满足t日前多用的能源量时, 应该采取措施, 使得t日以后的经济运行分配能源每天为最低限度即mp。

5 结果

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我们应在充分发挥能源的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对能源总量进行按省分配, 我国东、中、西部发展不均, 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分配不平衡,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三大产业对能源需求旺盛, 而中西部地区较东部落后, 能源需求不及东部。但总体而言,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 我国各地的能源消耗都很大。我们给出了能源预警公示和经济最低维持制度。有了制度约束, 才能更好地将总能源分配到各省, 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摘要:针对合理控制各地能源消费总量的课题, 选用合理的经济指标反映影响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通过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线性回归等多种方法, 解决了在相关因素影响下, 兼顾提高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时的能源消费按省份分配的问题,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能源总量,灰色关联度,聚类分析,线性回归方法,Eviews,Matlab7

参考文献

[1]杨浩.基于SPSS的聚类分析在行业统计数据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 2013.

[2]吴皓营, 吕峰.多目标灰色决策及其在经济指标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 2001 (03) :90-94.

能源消费特征 第6篇

关键词:清洁能源;能源效率;消费弹性;状态空间模型;卡尔曼滤波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

一、引言

中国的崛起,日本、韩国的振兴,俄罗斯的复苏,使东北亚地区成为了目前世界上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2011年世界银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GDP总排名中,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分别位列第二、第三、第九和第十五,占世界总GDP的22.7% ;能源消耗总量则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五和第八,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32.4%。能源需求速度的快速上升,已逐渐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东北亚各国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减轻能源供应不足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显得极为迫切。清洁能源相比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可再生、分布广、低污染等优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不仅能够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更有助于防范国际能源价格波动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强本国的能源安全。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韩国和日本的化石能源储量极度短缺,两国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早,在能源多元化、能源技术开发、清洁能源利用、提高能源效率、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俄罗斯大致呈互补关系。有鉴于此,通过对东北亚各国的清洁能源利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各国发展清洁能源的经验和不足,无疑可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学术界对能源与清洁能源的研究颇为广泛,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此时的研究主要围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展开。KraftJ和 KraftA(1978) [1] (401-403),Akarca 和Long(1980)[2] (326-331),Yu 和Hwang(1984)[3] (168-190), Yu和Choi(1985)[4] (249-272)分别以不同的国家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确实产生了影响。90年代初期,随着能源消耗的迅速增长,能源消费强度和效率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Birol和Keppler(2000)[5] (457-479)证实提高能源价格对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强度具有积极作用。Chien和Hu (2007)[6] (3606-6315)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发现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能够提高经济的技术效率。Sari et al. (2008)[7] (2302-2313)利用美国数据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的学者开始对能源区域合作问题进行探索。对于东北亚地区的清洁能源问题,国内如佟新华(2009)[8] (74-78)基于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对于东北亚地区的清洁能源的合作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开发高效的技能技术和利用碳基金降低潜在风险的对策。徐海燕、鲍建军(2011)[9] (81-87)从合作意义的层面分析了东北亚地区能源合作的重要性。景跃军、杜鹏(2011)[10] (35-40)以中日两国为例研究发现在低碳技术领域里中日两国的合作空间巨大。

目前针对东北亚能源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对该区域清洁能源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大多是从单个国家出发,缺乏可比性,对各国不同时期的差异性研究不足。为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拓展:首先对东北亚各国的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利用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从实证的角度考察区域内各国清洁能源利用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通过卡尔曼滤波结果作为时期划分依据,研究不同时期各国能源消费弹性的变化规律,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二、东北亚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及清洁能源利用比较分析

(一)单位GDP能耗的比较

东北亚地区各国的能源自然禀赋具有很大差异。受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推进、国际原油价格攀升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国能源瓶颈的制约效应不断增强,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已成为各国缓解能源供应压力的重要手段。单位GDP能耗是衡量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程度、反映能源消费水平与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通常以该指标作为评价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变化的依据。表1为各国单位GDP能耗统计,可看出相比于日本、韩国,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水平较低,下降幅度不明显,单位GDP能耗的居高不下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着很大关联。相比韩国和日本的0.182和0.123(2008年),我国能源效率为0.278,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展清洁能源的潜力巨大。

(二)能源消费构成比较

能源消费构成是影响单位GDP能耗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通过对各国能源消费构成进行分析,试图探明影响我国能源效率的主要障碍,为降低我国单位GDP能耗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表2可以看出,日本、韩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较大比重,分别为40.25%和41.41%;而我国则更多地依赖煤炭。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丰富,其消费比例高达53.94%。煤炭的热能值较低,燃烧不充分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同时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还会污染大气。煤炭资源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是造成我国能源效率低下的关键因素。石油资源能量大、热值高,因此以消费石油为主的日本和韩国能够保持较低的GDP能耗。虽然天然气为俄罗斯的主要供能资源,但由于它的天然气资源过于丰富,会造成节能意识薄弱而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加之科研投入不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高,导致俄罗斯GDP能耗水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两倍之多。

nlc202309010838

各国的单位GDP能耗与本国清洁能源的使用也存在很强的关联效应。日本、韩国拥有世界先进的核能技术,核能消费比例保持了较高水平;中国的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为其利用水能提供了便利条件;俄罗斯核能和水电占比例相当,但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等问题使得清洁能源的消费并没有带来较低的单位GDP能耗,国际能源署在《2011世界能源展望》中更明确建议俄罗斯节约能源以提高能效。

(三)清洁能源利用比较

气候问题使得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在经济发展合力的承受范围内,各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费,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虽然各国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不同,但大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如图1)。不过,我国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和增长幅度均为最低,因此加大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完善能源消费结果更为紧迫和必要。

三、东北亚四国清洁能源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的比较分析

(一)状态空间模型

传统的经济学模型通常是以反映过去经济活动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利用回归或者时间序列分析法对特定参数进行估计和分析,这决定了研究变量必须具备可观测性,因此某些不可观测的经济变量(状态变量)也就无法利用此模型进行估计。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建立可观测变量与系统内部状态之间的关联,利用强有效的递归算法—卡尔曼滤波完成对非观测变量的估计,可以更好地反映系统的真实状态。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国家能源结构,不仅能更好地解读能源结构的动态变化,还能对能源之间的动态替代关系进行模拟。模型通常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一是量测方程,反映可观测变量与不可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是状态方程,用来描述动态的状态变量。

为研究清洁能源对能源结构的影响作用,本文将状态空间模型的量测方程和状态定义为:

其中i为国家类别,因此gdpi、coali、oili、gasi、cleani分别对应为第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原煤消耗量、原油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清洁能源消耗量 。c(1)为常数项,[var = exp(c(i)]为残差。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初始值进行设定。能源消费弹性是衡量国内生产总值对能源消耗量的变动敏感程度的指标,能够反映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量测方程中sv1、sc2、sv3、sv4代表不同国家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通过比较sv1、sc2、sv3、sv4的变动规律,可以研究不同能源之间的替代或协同效应。

(二)变量设定及来源

本文以1990-2010年中国、俄罗斯、日本和韩国历年的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清洁能源的消耗量为自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因变量进行状态空间估计。其中各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样本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以百亿美元表示;能源数据取自《2011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为保证序列的可比性同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数据处理软件为eviews6.0。

(三)数据处理与计算

1.平稳性检验

状态空间模型要求各变量必须是平稳协整的,因此在进行模型估计前,采用ADF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检验分别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和协整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序列的一阶差分结果,除GDPc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单位根存在的原假设外,皆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即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Johansen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5%的临界值水平不存在协整假设被拒绝,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因此,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变量的估计是有效的。

2.状态空间模型主要参数估计

将数据代入到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中,使用eviews6.0软件进行操作,并通过卡尔曼滤波一期向前预测法完成能源消费弹性变化趋势的估计。状态空间模型主要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即各弹性系数值普遍偏小,过多的能源消耗并没有迅速转变成经济效益,能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除俄罗斯外,韩国、中国和日本的清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为正数,表明清洁能源的消耗确实起到了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韩国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最高,中国其次,表明随着一次能源开发空间的逐步缩小,政府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分阶段性能源消费弹性

为更好地描述不同能源之间的动态替代关系,本文通过卡尔曼滤波一期向前预测法测算出SV1、SV2、SV3和SV4的各期期参数值。通过对结果汇总,以2000年为分界点,对不同阶段能源替代关系进行研究。详细结果如表5所示:

(1)1990-1999年:这一阶段各国能源驱动力更多地呈现出资源导向型特征,即能源消费弹性受本国自身能源储备的影响效果显著。中俄两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依靠煤炭资源提升本国的工业化进程;日本煤炭、石油资源匮乏,较多地以天然气作为支撑;韩国的清洁能源消费对本国经济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这与1988年政府出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与发展长远计划》有密切的关系。中国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最低,说明中国在清洁能源利用上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政府自九十年代初逐步加大了对水电、核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投资,但由于清洁能源的建设进入到商业化成熟期之前,周期长、成本高,无法与化石能源相抗衡,因此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

(2)2000-2010年: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浪潮下,东北亚各国的能源消费弹性变化较大:原煤的经济推动作用下降,原油的替代效应开始凸显,对中国经济的支撑效果开始加强。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和能源供求不对称的瓶颈效应,使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增大,清洁能源消费弹性提升明显。俄罗斯作为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天然气的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53.9%。以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原煤、原油和清洁能源的消费逐渐减少。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原煤、原油和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日本与韩国的能源消费弹性变化情形大致相似,原油的消费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与日本相比,韩国的清洁能源消费弹性不降反升,表明韩国为降低本国对石油需求的过分依赖,加大对清洁能源使用的做法开始奏效。由于日本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约占50%,也使短期内能源弹性改变成效并不显著。

nlc202309010838

四、东北亚四国能源消费弹性的周期变化分析

(一)东北亚国家清洁能源的替代效果比较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卡尔曼滤波结果中各国清洁能源消费弹性加以分离,进而研究其周期性变化及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如图2和图3所示)。东北亚地区能源结构存在较大不同,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也不尽相同(图2)。在20世纪90年代,各国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变化具有一致性,中国和俄罗斯的高消耗、低产出的消费模式使清洁能源的替代效果并不明显,日本、韩国更为集约的发展模式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替代效应开始加强。2000年之后,替代效应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日本、韩国的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趋于稳定,清洁能源的替代效果也基本保持不变,中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导下,更加重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替代效应开始表现出上升趋势;俄罗斯过分依赖天然气的状况则没有改善,清洁能源的替代效应不增反降。

(二)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的周期变化分析

从中国的清洁能源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弹性变化趋势来看(图4),清洁能源与原油的消费对原煤呈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随着199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的颁布,新能源的利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原煤的消费弹性开始逐步下降,同时清洁能源与原油的消费弹性开始上升,一定程度降低了对原煤的依赖;天然气消费常年保持较低水平,阻碍了其对原煤的替代效应。这说明政府的节能减排措施起到了积极效果,但对于天然气这种优质能源的利用仍待加强,天然气消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小结

清洁能源的利用对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对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后(表6),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资源禀赋的不同对于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而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本国能源效率的高低。相比于日本、韩国,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需改进,要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继续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2.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本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同样重要,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降低能源的利用效率。应该借鉴日本、韩国的发展经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我国能源效率,降低单位GDP能耗。

3.除俄罗斯外,清洁能源的消费弹性均呈现出上升趋势,表明在全球低碳背景下,各国已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加,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强。

4.中国原油和清洁能源对原煤的替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但由于我国石油缺口较大,仍需大量依靠进口,为降低由此带来的能源安全风险而加大与俄罗斯的天然气合作就更具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Kraft, J. and Kraft, 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Vol.24,No.3, 1978.

[2] Akarca, A.T. and Lo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A re-examination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Vol.42,No.5, 1980.

[3] Yu, E.S.H. and Hwang, B.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nd GNP: Future Results ,Energy Economics, Vol.33,No.6, 1984.

[4] Yu, E.S.H. and Choi, J.Y.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icity and GNP: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Journal of Energy and Development, Vol.72,No.10, 1985.

[5] Birol, F. and Keppler J. H. Price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rebound effect, Energy Policy, Vol.52,No.28, 2000.

[6] Chien, T. and Hu, J.-L. Renewable energy and macroeconomic efficiency of OECD and non-OECD economies, Energy Policy, Vol.32,No. 8, 2007.

[7] Sari, R. and Ewing, B.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ggregat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ARDL approach ,Energy Economics, Vol.30,No. 5, 2008.

[8] 佟新华.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东北亚环境合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

[9] 徐海燕,鲍建军.后金融危机时期油价走势与东北亚能源战略合作[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10] 景跃军,杜鹏.中日低碳技术合作现状及前景探讨[J].现代日本经济,2011(3).

[责任编辑 梁浚]

上一篇:英语译本下一篇:限制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