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有效途径范文

2024-05-06

训练有效途径范文(精选12篇)

训练有效途径 第1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复述都提出了具体的、不同的要求:如低段 (一、二年级) “能较完整地讲述故事, 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中段 (三、四年级)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高段 (五、六年级) , 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向往、同情等感受。

由此可见, 复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我深刻意识到复述是融听说读写于一体的综合训练方法。实践证明,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复述训练, 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语文综合能力。

一、复述的意义

什么是复述呢?复述是要求学生在听讲或阅读之后, 能把老师讲授的重点、要点或课文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 做到准确、完整、连贯、流畅地表达出来。复述是以理解为前提的, 要求学生在听课或阅读时必须高度集中精力, 做到耳目心口并用。其意义在于:

1.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复述得准确、完整, 就必须把课文读熟、读懂。读熟、读懂的过程, 正是加深理解的过程。因此, 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训练, 可以有效地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加强复述方法的指导, 有助于训练思维能力

复述是对课文内容的“再加工”, 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教者应根据课文体裁的差异及内容的难易, 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灵活运用不同的复述形式, 并在指导复述的过程中, 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加大语言训练的力度, 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实施语文训练, 最基本的是实施语言训练。坚持让学生复述, 可以加大语言的训练力度。把复述训练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 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口头的表达能力, 又为其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 复述是一种重要的语言实践活动, 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及语文综合能力,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复述的基本模式

课文的体裁不同, 内容难度也不同, 学生不同的语文阅读水平决定了教师指导学生复述时, 不能用固定单一的模式。我在指导学生复述时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模式:

1. 简要复述

简要复述适用于所有的课文内容, 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快速地把握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概括能力。例如, 在起始阶段, 限时让学生阅读后, 让学生口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讲授阶段, 让学生口述每一节或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在教授讲授 (或听故事) 后, 让学生口述教师所讲的要点或故事的要点, 等等。通过简要的复述, 学生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又可以提高语言的转换能力。

2. 详细复述

详细复述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 特别适用于童话、寓言。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 扩大感性认识, 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篇幅较短的课文可以复述全文, 篇幅较长的课文学生可复述自己最喜爱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个场面或情节。因为这些段落都是课文的精彩片段, 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 刻画人物的性格。

3. 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小学阶段, 最常用的复述类型为看图复述。课文配以插图, 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既有直观性, 又具形象性。让学生依据课文的相关描写, 复述插图内容, 可以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如, 我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 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本课的配套插图, 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然后续写小骆驼和小红马再一次来到河边相遇后发生的故事。最后再将续写的有趣的小故事内容复述出来, 呈现给班级同学。

三、复述训练的指导

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复述训练的质量, 教师必须加强指导, 根据复述训练的一般进程,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准备阶段的指导。

要提高复述质量, 必须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使学生的准备有目的性, 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应提出复述的具体要求,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复述的过程, 其实是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的过程, 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根据事先确定的模式, 教师可分别进行简要复述, 详细复述, 创造性复述以及复述插图内容的指导。

实施阶段的指导。

在学生作好了准备后, 先在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彼此校正、补充。创造性复述的训练, 可先以临时学习小组为单位轮流复述, 最后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上复述。

评价阶段的指导。

学生复述完毕, 教师不要急于作出裁决, 而应根据复述前的要求, 发动全班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某个或某几个同学的复述作出恰当的评价, 以增强学生的集体参与意识。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是否正确地运用了课文的词语、引述课文的精彩的语句, 复述的语言是否连贯、通顺, 想象是否合理等各个方面。然后教师再依据学生的意见加以归纳、总结, 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训练有效途径 第2篇

管理提醒: 本帖被 bing2008 执行加亮操作(2010-01-04)

一、问题的提出

800米跑是田径运动中难度最大的体能类极限下强度项目。本文从体能类项目能量代谢特征的视角,运用运动生物化学的原理,结合800米跑训练中出现的新特点,对800米跑的项目特征、供能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提高800米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以期对800米的训练有所裨益。

二、800米跑供能特点

对中长跑项目来说,制约其竞技能力的最终因素是运动员体内能量的产生和动员,体内能量输出快而持久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运动的速度越快要求单位时间内输出能量越多,以满足肌肉收缩和其它组织器官运动时对能量的需要。人们从理论上将有机体内的供能系统分为三种,即磷酸原系统供能、糖酵解系统供能、有氧氧化系统供能。10~15秒极量强度运动项目由磷酸原系统供能,其能量合成速率最高,由于该能量物质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供能时间很短;糖酵解供能系统供能是在缺氧条件下由糖原通过酵解的方式来供能,其能量合成速率比磷酸原低,但其维持较高速度的时间能达到60秒甚至更长,并伴随乳酸的的产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供能时间最长,但其合成能量的速率比乳酸低一半。而在实际的训练和比赛中,800米跑既有以磷酸原———乳酸代谢类型的无氧代谢,又有以乳酸———有氧氧化代谢类型的混氧供能。

在发展800米运动员的供能系统进行训练时,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一般的安排顺序为:低混氧供能训练(以有氧代谢为主)→高混氧供能训练(以乳酸代谢为主)→乳酸耐受力训练→消除乳酸能力训练→最高乳酸训练,有时也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进行交叉训练。次间歇时间是根据乳酸从骨骼肌散出一半时间为39秒为最低限度,组间歇时间是按照乳酸根从骨骼肌弥散出细胞一半的时间为9分钟作为最低时限。

三、提高800米跑成绩的有效训练方法 有氧能力训练。是一种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主要提高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通过有氧氧化合成A TP的能力,它是800米运动员进行最大乳酸训练和速度训练等大强度训练的基础。通常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以本人最大强度的80%~85%或170~180次/分的心率进行训练,运动时间一般在8~25分钟为宜。这种训练方法通常安排在准备

期。有氧无氧能力训练。是一种以乳酸供能为主的混氧代谢能力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它也是提高800米运动员供能能力的一种主要训练手段。通常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心率达到180~190次/分,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3~12分钟为宜。这种训练方法一般安排在准备期的中、后期。乳酸耐受力训练。是发展800米运动员乳酸耐受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一般认为在进行乳酸耐受力训练时,以血乳酸在12mmol/L左右为宜,然后在重复训练时维持在这一水平,以刺激身体对这一血乳酸水平的适应,来提高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通常采用1分钟左右的用力跑,使血乳酸达到12mmol/L左右,然后经过4~5分钟的休息,使乳酸下降至8mmol/L左右,再进行下一次的训练,4~5次为一组,2~3组,组间歇10~20分钟,在训练时,间歇时间要严格控制,不能让运动员得到完全恢复。最大乳酸训练。是一种发展800米运动员乳酸最大供能能力的训练。我国运动生化专家冯炜权认为,血乳酸在12~20mmol/L是糖酵解训练最敏感的范围,在训练中要达到这一乳酸值范围,必须经过多次重复训练,每次的间歇时间又可以获得合理的恢复。通常以90%~100%进行1分钟的间歇跑,4~5次为一组,3~5组,次间歇4~8分钟,组间歇10~15分钟。在实际训练中为避免等时间歇后两次血乳酸浓度下降,次间歇采用递减性间歇的训练效果更佳。

.5 消除乳酸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提高运动员自身消除乳酸能力的,它对专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有很大帮助,通常采用大强度训练使运动员机体的血乳酸水平达到较高水平,然后接中等强度训练最后再进行大强度训练的方法。一般用85~95%的强度进行1分钟左右的大强度跑3~5次,使体内的乳酸有较高堆积;中间两次用60%~70%的强度进行训练,中等强度运动消除乳酸的速度比静止性休息快一半,因为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前面积累的乳酸快速消除;最后2~3个练习再采用85%~95%的强度进行训练。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可大大提高运动员机体消除乳酸的速度。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储备,发展速度水平的训练。高强度的速度训练或无氧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也是增强肌肉代谢能力最好的方法,还能使运动员保持较好的竞技状态。在发展800米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中,除发展磷酸供能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发展运动员的磷酸原与乳酸的混合供能能力。在训练中通常采用间歇时间短、重复次数多,距离在80~200米之间的上、下坡冲刺、平跑等训练手段。力量耐力的训练。对于800米运动员来说,发展无氧代谢能力是第一位的,力量耐力的发展居于第二位。力量耐力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对改进跑的技术产生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运动员使肌肉的代谢能力增强,防止训练过程中受伤。通常采用循环练习法,以本人最大力量的30%~50%多重复时间长进行练习。主要练习手段有:负重交叉跳练习、沙地跑、上坡跑、负重跑练习、深蹲或半蹲慢起练习、腰、腹、背肌的力量练习、较长时间的各种跳跃练习和蹬台阶练习等。

四、结束语

初中英语综合听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第3篇

【关键词】英语听力 综合训练 有效途径

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从现实的教学反馈来看,很多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普遍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本文笔者从分析现实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入手,就如何有效进行英语综合听力训练进行尝试探索。

一、英语综合听力训练存在的误区

1.形式过于单一。在初中英语综合听力训练中,有不少教师对学生英语听力的培养形式较为单一。例如一到听力课,老师就只是简单的播放听力磁带,让学生根据听力磁带做听力题目,把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简化成做听力题,把听力题的正确率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标准。

2.多而不精。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多听听力,而不讲究听力技巧的培养、不注重听的效果,而这往往导致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在听力方面,但收效却不大。

3.听、说、读、写、译分离。在学习语言时,必须调动身体的多个感官相互配合,不能只“听”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

二、英语综合听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1.打好基础,多方面能力同时培养。在英语听力中,很多同学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能说出单词的读音甚至能把它写出来,可是不知道单词的意思。比如在听力过程中听到“I will come to visit you this weekend.”,学生能听到“周末将……你”,但是不知道“visit”为何意,一样不能理解句子意思。基于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因此在做综合的英语听力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听力训练的时候才能“听得懂”;并且还可以通过教授音标的方法让学生记住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以及字母之间的组合规则,让学生听到单词的时候“写得出”。“听得懂”、“写得出”才能使学生的听力水平不断提高。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语言,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很重要。当今的语言教学理论认为,以理解内容为目的的语言输入是形成交际性听力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在听力训练时不仅要学生“听”,还要让学生“说”,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英语与同学沟通,人为地创造出一个英语应用的环境,让学生从“哑巴英语”中走出来。让学生“开口”也是英语听力训练的其中一个目的。现在的很多学校都有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中,感受英语语言环境的魅力,提高自身听力能力。

3.激发学生的兴趣。英语听力训练是很乏味的,这很容易使学生对听力训练产生厌恶感。在英语综合听力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由“老师、家长要我训练”变成“我自己要训练”。例如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如果是对话型的,就让学生先听清楚对话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对对话的情景进行情景再现。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用心理解、记忆听力内容,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4.拓宽听力练习的渠道。除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运用英语沟通之外,在课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拓宽自己的听力练习渠道。现代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互联网更是让人们虽相隔千里,依然能交换信息,互相交流。除了依靠听力磁带来训练自己的听力,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互联网上学习,这样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利用社交网络交一个外国朋友,相互学习各自的母语;看美剧或者说是英语的动画片,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动画片,例如《狮子王》这样的动画片,其台词的表达简单实用,学习起来也很快。在利用电影训练听力时,刚开始很可能出现看不懂剧情的情况,这时学生可以自由调节影片的播放进度,必要时可以逐字逐句一边看字幕一边听,在休闲娱乐中不知不觉使自己英语听力能力得到提升。除了以上两点,还可以多收听、收看英语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又收到了与专门的听力训练一样的效果。

5.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循序渐进。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同样应该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观念贯彻始终。基于英语听力训练的无趣,训练之后收效甚微对学生的打击,很多学生对英语听力综合训练常常是抱着焦虑、害怕、甚至厌恶的心理。这时教师不能一味强烈要求学生必须到达什么样的要求,毕竟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欲速则不达,逼得太紧反而会适得其反。面对学生这样负面的情绪,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应该由简到难,先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对英语听力训练的信心。对于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的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不能嘲笑或者辱骂学生。在教学中出现学生两极分化问题时,不能只注重能力强的学生的需要,而应该适当调节听力训练的进度,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应该特殊照顾而不是放弃。

总之,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听。如果学生在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能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听力训练将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第4篇

一、注重日常训练, 培养听力能力

1. 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教师的口语要过关, 这是教师从事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师一口流利的英语、过硬的口语功底, 会使学生敬佩, 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减少语言的简单重复。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跟上听、听明白、听清楚, 经常简单地重复某个生词、短语和句子, 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轻松。这种做法不利于听力的培养。教师从开始就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听, 要专心, 要认真, 要跟上, 要全神贯注。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1) 学生在听的时候, 情绪一定要放松, 因为过于紧张的情绪容易产生恐惧心里, 那样他们的反应速度会大打折扣, 听之前要稳定情绪, 集中精力, 做一点放松活动。如:数数、深呼吸等, 以便轻松、愉快、主动地进入听力训练。 (2) 在播放录音之前的时间要及时、迅速预读题目要求和试题内容;根据题干中的语言信息, 预测对话或短文的语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的内容;比较选项的异同, 确定听的关键。这样听录音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 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 要捕捉信息, 速记要点。有的学生试图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 当他们听到一个不熟习的词或听到词的连缀、弱化和简略说法的时候, 不是继续往下听, 而是反复思考刚刚听过的这个词的意义。这样就对后面的内容顾不上听了, 前面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可以暂时放一放, 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 要一边听一边把重点及关键词记下来, 切忌顾此失彼。 (4) 抓住问题, 优化信息。对捕捉的有关信息进行优化处理, 快速作答自己有把握的试题;对无把握的试题要在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 果断处理, 不会作答的, 暂时搁置, 准备听新的题目。

3. 教师选取的听力材料要地道。

因为中国教师的语音清纯、缓慢, 意在照顾学生的理解, 长此以往, 势必影响学生听力的培养。所以教师除去用课本上的材料以外, 还要选用英美人士的原声原调的材料, 使学生适应外国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如精选浅显易懂的有趣的小故事、谜语等, 提高其听的兴趣。

二、注重方法训练, 提高听力能力

1. 重视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种潜在的听力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听力的能力。经常朗读可以提高听力水平。在做听力练习时, 我们要听到这个音就能立刻想到它对应的词义, 在朗读时注意连读、失爆、缩略、弱音、语句重音、辅音连缀、浊化、音变等问题。这样有利于听的准确性和培养听力速度。

2. 有关句子方面的听力练习。

教师可发给每一个学生一份听力试题, 上面有若干句子 (每组四句) , 然后听录音, 让学生从每组的四个句子中挑出与录音意义最接近的那句。另一种练习方法:给学生几组对话的录音, 每听一组提出一个问题, 要求学生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意义最适合的句子。又如:听录音, 从四个备选答案中找出合适的应答语。

3. 对整段整篇短文的听力训练。

教师要精心选择听力材料。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要注意其难易程度。对低年级的学生应该给他们听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高年级的学生则除了听短小的故事外, 还可以听一些简单的新闻或短评之类的材料。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 逐渐加大程度。听完之后, 不仅要及时做判断练习、多项选择练习或回答问题等, 而且要立即公布成绩, 以便及时反馈信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 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听的兴趣。

4. 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就是把每个单词、句子都听懂, 对于个别难一点的句子有时甚至要反复听几遍, 直到听懂为止, 听写练习就属于精听。泛听就是把精力放在听懂文章的大概意义上, 不过过多地追究每句话的准确形式与含义。听广播及电视新闻就属于泛听。如果忽视了精听, 一遇到材料就泛泛而听, 不容易集中精力, 对语言形式的意识和正确率的提高极为不利。因此, 对于学生来说, 最好先从精听开始, 待有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后, 再上升到泛听就比较容易且富有成效。泛听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语调、语音。因此在精听练习到一定程度后, 一定要及时升华到泛听上来。如若只是沉溺于精听中, 而不及时进行泛听, 那就好比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精听就好比走路, 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而泛听则好比跑步, 只有先学会走路, 才能跑得快。

5. 复述。

复述是培养和提高听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指把听到的语言材料通过大脑的记忆和整理之后重新讲述一遍。复述是听力能力从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的重要训练形式, 它对提高语言记忆能力也大有裨益。抓好复述训练对学生听力的发展无疑是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光听而不说, 听力的发展就不会快, 甚至会停滞不前。因为一般说来, 只有掌握了的东西才能听懂, 如果生词太多, 听起来就会很困难。只有通过复述, 牢固掌握了材料, 听力才能提高。此外, 还要复述出来, 就必须彻底听懂, 彻底听懂了, 听力必然会稳步提高。通过大量的复述训练, 认真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节奏, 习惯他们的语速、语流和表达, 培养良好的语感。可以使学生掌握纯正的语音、语调, 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提高对英语词汇、句型固定表达的记忆效果, 增强语言积累, 使其语言输出规范化。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增强语感, 提高口语流利程度, 提高听力能力, 也为今后的读写打下了基础。

听力训练在英语学习中处于基础地位, 是学习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听力理解是外语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所以, 培养和提高听力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注意总结和归纳, 教给学生最适合的方法。数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 说具体点就是技巧和步骤”。可见, 学生学会方法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摘要:听力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英语课堂作为实施英语听力训练的主阵地, 教师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 教活听力课,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词汇量, 加强复述训练, 有目的地进行听力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牢固的语法知识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本文提出了听力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英语教学,听力训练,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其莘, 金利民, 王敏, 夏玉和.英语中级听力[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

[2]周爱.英语听力课的目的与方法技巧[J].语电化教学, 1999.2.

训练有效途径 第5篇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声乐专业教学中的必要课程,是提高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学生多声部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从现阶段的多声部视唱练习教学的发展来看,简单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数字化、媒体化的教学手段,成为高校对视听练耳课程教学中多声部训练的重要途径。

一、多声部视唱练耳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视唱练耳教学最早起源于欧洲,随后传入到我国,通过不断的发展,视唱练耳在我国音乐教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相继出版了众多相关课程教学的书籍。在音乐的学习中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是学生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基础,同时也是训练音乐技能的重要途径。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力,还能加深学生对音程、节奏的认知。视唱练耳教学的“视唱”是指“看谱即唱”,通过一定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看到谱子就能准、快、整地进行演唱。在我国高校现阶段的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程。多声部视唱练耳作为视唱练耳课程中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单声部基础上较为复杂的训练技能,其中包括纵向和声及横向旋律之间的交错关系。而在教学中通过练习,则能够让学生掌握更深层次的音乐技能,并使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视唱练耳学习后掌握和声、音准及节奏的感知力。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多声部,通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声部构成的音乐。在多声部的视唱练耳训练中,一般以第二、三、四声部的训练为主,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听觉基本技能上(如节奏感、控制力等),达到对整个音乐作品的控制能力,清晰地将音乐中各种素养表达出来。从而在训练中找寻适合自己音乐气质的技巧表现方式,并通过不同声部的训练,让自己的音乐素养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塑造学生音乐情感

在进行视唱练耳课程之前要让学生了解相关音乐的背景资料,通过对作品的前期了解,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视唱作品中,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此同时,教师应当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去感受声部与作品情感之间的联系。

二、视唱练耳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阶段多声部视唱练耳训练的基本模式

视唱和练耳作为音乐教学基础训练的两种模式,二者相互交错、关系密切,通常在课程训练中合二为一。很多教师在课堂中采用以多声部训练来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视唱练耳之前,教师会指挥学生练习发声,使得多声部之间相互交错进行。所选择练习的曲目则注重把握旋律的和谐,并有着相应的合生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训练。通过概括我国现阶段视唱练耳教学的思维方式,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教学步骤:第一,在训练之前,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对练习曲目进行初步了解,并深入讲解本节课视唱练耳训练的要求以及技能特点。第二,要求学生对曲目进行逐句视唱练耳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视唱能力。学生在视唱练耳中应做到循序渐进,力求都做到音准、节奏、理解力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第三,在视唱练耳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带入自己的情感,以肢体和面部语言呈现给观众。训练不仅仅是对乐曲的准确把握,在领会乐曲的主旨和乐谱的旋律、节奏等要素的情况下,应把自己的情感准确的融入进去,在练习中训练自我的表演能力。

(二)对现阶段多声部视唱练耳教学方式的分析

虽然我国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视唱练耳在教材的编写、使用上还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教材建设作为高校发展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视唱练耳训练教材的好坏也关系到对音乐专业学生的培养好坏。只有加强多声部视唱练耳教材的建设,才能确保培养出更优秀的专业人才。__在我国现阶段的视唱练耳训练中,所选用的教材大多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具有代表性的《单声部视唱教程》一书,该书在选材方面十分丰富,内容上更涉及了东西方等经典乐曲,加上编写合理,从而在高校的音乐教材中形成良好的口碑。进入80年代之后,视唱练耳教材也有着新的发展,通过国内音乐家、教育家对教材的不断创作和编写,摒弃了以往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加强了学术理论与教学实践两者之间的结合。同时,也将我国民族化音乐编入教材当中,这些创新的编写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精髓,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西方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进而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

(三)我国现阶段多声部视唱练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由于多声部视唱练耳处于基础训练中较高的阶段,教育工作者更多重视对学生单声部的训练,对于单声部的训练则更多倾向于学生自我协调能力的培养。而多声部则更多注重于整体音乐的节奏把握和作品本身的情感表露,因此,在传统的视唱练耳训练中,学生所学习到的多声部技能表现相对薄弱。随着对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视唱练耳训练也给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标准,将以往以单声部为主的训练,逐渐转向学生对音乐多声部间各种关系的处理技能的培养,这种变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建立起自我与音乐作品本身之间的情感精神交流。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当中,多声部视唱练耳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做出更好的诠释。随着近几年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素养,随着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性也逐渐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精力来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设计,引导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训练方式,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视唱练耳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训练途径

(一)采用多媒体完善视唱练耳训练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必经之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媒介,能够让学生获得更为直观的教学内容。在视唱练耳的训练中,可以采用多媒体的声音、图像来改善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技术充分应用到视唱练耳的教学中,从而使教学更加充满趣味性。而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常用的多媒体技术是MIDI键盘技术和音频处理技术,其中包括MIDI与计算机之间的集成技术,取代了传统的调音电子合成装置。

(二)开展趣味性课堂教学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性教学,将引导性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方式,为学生打造出具有互动性、平等性、灵活性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当中,可以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术讨论活动,使不同角色的观点、情感、认知得到碰撞,激发学生对视唱练耳的积极性、探索性,通过不同观点的表达来完善自我的认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课余时间还可开展丰富的知识抢答环节,巩固音程、旋律、音阶等技巧和音乐知识,让学生在竞赛中激发自我求知欲。

(三)开展视唱练耳多元化教学

每个学生对音乐的律制要求都不尽相同,西方乐器和东方乐器在律制上也有着各自的标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功能设定,使教学范围更加广泛,从而提高视唱练耳训练的效果。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应充分给学生展现每个练习曲目的背景历史,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的乐曲。在多媒体的作用下向学生进行原音重现,并将多声部完美训练运用于课堂之中,充分引导学生对各种乐器音域及技巧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够在多声部的视唱练耳训练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手球训练有效性提升的途径研究 第6篇

一、手球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原则

对于手球运动员来说,应该首先理解并把握住手球这项运动的性质与特点。只要手球运动员掌握了手球快速的技术特点,就应该努力在不同的训练环境下适当调整自己的技术动作,尤其要对那些不够规范的手球运动员动作进行规范化训练,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让手球训练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充分融合在一起。

那么,手球运动员的训练原则有哪些呢?具体来说,教练在对手球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时候,应该根据受训者不同的年龄阶段、体能差异性以及认知状况等特点,采取符合受训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训练内容,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对受训者进行相关手球技术的训练与提高,并安排合适的训练负荷,切忌损伤受训者的身体机能,尽可能地保持他们各项身体机能正常、健康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他们的手球训练质量,增强他们在手球训练中的跑、跳、投能力。这样的手球训练原则,也将有助于提升受训者的进取精神与集体主义观念,让他们更好地协同一致地做好这项对抗性较强的集体运动项目。

二、手球训练有效性提升的具体途径

虽然说我国手球训练开展较晚,但只要我们找对方法,仍然可以把手球运动训练项目提到一个高质量的层次。具体提升途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注意做到训练内容的由易到难。手球运动训练过程中,手球教练不能盲目地为了获得训练效果而进行训练内容的提升。这是因为手球训练者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手球缺乏较为全面且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如果手球教练没有认真选择合适训练内容的话,那将大大影响到训练效果的提升。因此,手球教练应该针对教学过程中对于受训者在练习时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和引导,尤其是针对他们由于生理机能旺盛而导致的动作僵硬、协调程度差、手臂不放松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就是说,手球训练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注意适当降低训练内容的难度,把训练动作分解成一些细小的动作,让受训者进行分段式训练,并尤其重视学生直接感觉的训练,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手球动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从而使得我国手球训练内容更具实效性。

2. 提高受训者对于手球动作的辨识能力。当手球的受训者在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变得越来越好,一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多余性动作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能够较好地独立完成一些手球动作。那么,这就要求手球教练根据这些训练现状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受训者进行已有手球动作基础的强化工作。具体来说,手球教练应该重视对于受训者手球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之间的比较工作,让受训者能够通过这种比较性的示范来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同时,手球教练应该切实提高受训者的模仿能力,让他们在掌握一定基本功的基础上,提高动作的实用性与攻击性,并引导受训者向着更高的训练目标前进,尤其是在他们有了一定的手球技术稳定性的状态时,更要提升他们手球训练的持续学习动力,进而培养他们的良好训练素质。

训练有效途径 第7篇

口算也叫“心算”,是一边心算一边口说的运算。它是一种只凭思维及语言活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程度。口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功之一。口算能力对学生的计算速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口算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算数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般情况下,课前提问不得超过五分钟,不能影响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因班而异、因人而异,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时段,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训练的方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提问

针对所教知识,第一天把适合本节知识的口算题留下,第二天上课时提问。提问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一条龙依次提问,跳跃式提问,找差生提问,给优秀者、进步者发奖,以提高学习兴趣。

二、分组提问

由小组长提问每个学生,教师提供试题,试题为以前学过的简单口算题或与本节知识有关的内容。可根据学生的程度而定。这种方法适用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学生不会的小组长教,同一组试题学生可重复提问两周,每天一次,直至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为止,以后的口算题难易程度,应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三、一对一提问

同桌提问或自找朋友提问。也可以同桌、同宿舍的学生互相提问。只要达到每人把口算题一天算一次并且会算了即可。

四、竞赛式提问

这种方法适宜学生口算比较熟练了,有了一定的速度。方法灵活多样,可在小组内比赛或班内比赛,题量要少而精。所有的学生都要动手参与。进步大的学生、整体成绩好的小组有奖,以激发学生的活力。组长当场判断对错,组长和组长互相提问。每两天提问一个练习。

去年,我教的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接手时成绩特别差,不仅复杂的运算不会,就连简单的口算也不答不出来。我就按照以上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严格的口算训练,经过一个学年的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口算能力的提高,既节省了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时间,又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度。根据我亲身的体验,加强口算训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五年级第二学期末,我所教的两个班,一班31人,数学平均分98.9。满分以上的14人。二班30人,平均分98.3,满分以上的16人。比同级的其他班数学平均成绩高出15分之多。

摘要: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口算教学。口算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选择合适的口算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成绩。

语段训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8篇

如何进行语段训练?首先要了解语段的分类。语段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 可以分为很多类。但常见的是根据组成文章的结构, 可以把语段分为开头段、主体段、结尾段和过渡段。根据表达的方式可以分为:叙事段、说明段、议论段、描写段、抒情段;根据修辞手法可分为比喻段、排比段、对比段等;根据段内句子关系, 分为总分段、并列段、承接段、逻辑段等。这里重点谈谈学生最好理解、也最常说的段落。

先训练开头段。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作文来说:作文开头要有新、美、短、引、领的作用。开头段可以是一句话, 也可是一段话。例如: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就是一句话开头, 既和开头相呼应, 又引起了下文。言简意赅, 直入主体。一段话的, 如:几年过去了, 不少事情已经模糊了, 但那件事却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通过对比, 突出那件事在我心目中的印象之深。

主体段, 切入主要人、事、物, 起到表现中心, 突出中心作用。主体段训练方法:先确定中心句, 然后围绕中心句进行展开。大体结构是中心句+开头部分+展开部分+结尾部分。例如:父母们为我们操碎了心, 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把好吃的留给我们吃, 把好穿的留给我们穿, 不管刮风下雨, 还是烈日炎炎, 他们都在田里为我们忙碌着。我们真应该好好学习, 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结尾段起到收结全文的作用。结尾段要求过渡段主要起到连接段与段的作用, 可以是一句话, 也可以是一段话。

第一阶段过后, 我们再根据表达方式, 训练学生如何写好叙述段、说明段等。先练叙述段, 叙述段要求学生作文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例如:课间十分钟,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男同学在打球, (有的在打篮球, 有的在踢足球, 有的在打乒乓球, ) 女同学在跳绳子。大家玩得不亦乐乎。

描写段往往是采用总分 (总) 关系, 先总说后分说。如:我的哥哥长得很帅。国字型的脸, 高高的鼻梁, 大大的眼睛, 乌乌的头发, 一米八七的个子, 看了着实让人喜欢。

抒情段。重在抒发感情。例如:我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你们:报答我的母校, 报答我的老师, 报答帮助我的同学, 报答养育我的父母。

经过一个阶段的语段练习, 学生作文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作文明显比以前好多了。在中考, 我们班的语文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体育特长生100米跑有效训练途径 第9篇

关键词:特长生,短跑,训练

1、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

短跑技术可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四部分。它是一项要求全身协调配合、反应快、灵活性高、强度大的竞技运动项目。

(1) 起跑。在短跑中, 起跑均采用蹲踞式起跑。这种起跑方法有助于运动员快速起动, 并在最短时间内发挥出最高速度。它的任务就是获得向前冲力, 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 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

(2) 起跑后的加速跑。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前腿蹬离前起跑器, 到途中跑之间的一个跑段。起跑后的加速跑应尽快达到最高速度。它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起跑获得的初速度, 在较短距离内尽快获得更高的速度。

(3) 途中跑。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 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 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途中跑包括后蹬与前摆、腾空、着地缓冲几个环节。在途中跑时, 头部正直, 上体稍前倾, 两臂以肩为轴, 前后轻快有力的摆动, 后蹬充分、快速积极, 前摆幅度大, 步频快, 重心移动平稳, 两臂摆动配合好。

(4) 终点冲刺跑跑。其任务是尽力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跑过终点。在距离终点线最后20米, 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 加快两臂摆动速度和力量, 在跑到距离终线点一步, 上体急速前倾用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 并跑过终点, 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2、短跑训练的有效途径

短跑训练要紧紧围绕专项力量、专项技术、专项速度三个方面进行。专项力量是专项速度的基础, 专项技术则是专项速度和专项力量的桥梁。专项力量必须与专项技术紧密结合, 只有通过专项技术, 才能发挥专项力量的作用, 才能使力量转化为专项速度。专项速度与专项运动成绩密切相关, 它是决定专项运动成绩的直接因素。

(1) 加强力量训练。力量是运动的基础, 在训练过程中主要采用负重提踵、负重弓箭步交换跳、负重蹲跳起、负重纵跳、深蹲、半蹲跳、拖重物跑、蛙跳运动、垫上俯卧屈小腿和垫上仰卧屈大腿等方法发展腿部力量;仰卧起坐、负重俯卧挺身、负重体前屈、负重体侧屈和体转可发展躯干肌肉力量;持哑铃摆臂、俯卧撑、杠铃卧推、杠铃平推等可以发展上肢肌肉力量。

(2) 强化专项技术训练。在训练中有目的地加强专项技术训练, 目的是体会跑的技术动作要领, 纠正动作错误, 发展腿部力量和加快动作频率。

(3) 原地摆臂练习。摆臂时, 两脚前后站立, 双膝微屈, 上体前倾, 两臂以肩关节为轴, 前后摆动, 向前摆动大小臂夹角是90度, 手的虎口和肩平, 向后摆动大小臂夹角是135度左右。两手手指成半握拳或自然伸掌。要求摆动方向要正确, 做到放松、自然、协调。

(4) 小步跑。训练时要求身体正直稍前倾, 肩和双臂自然放松, 大腿抬起保持高重心, 膝关节放松, 然后大腿积极下压小腿顺下压的惯性向前下方伸出, 接着前脚掌迅速向前下方着地, 脚趾完成最后的“扒地”动作。两腿前后摆动配合小腿动作, 整个动作要协调连贯。小步跑要求步幅小, 频率快而放松。

(5) 高抬腿跑。练习时上体正直稍前倾, 身体重心高抬, 大腿向上抬起与地面平行, 小腿弯曲折叠然后积极下压, 膝关节放松, 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 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 髋关节前送, 两臂屈肘前后摆动, 整个动作快速有力。

(6) 后蹬跑。练习时两脚前后站立, 上体稍前倾, 支撑腿后蹬充分蹬直, 而摆动腿屈膝, 大小腿折叠前摆, 膝关节领先摆出, 然后大腿积极下压, 用前脚掌着地, 两膝前后摆动配合两脚动作。整个动作节奏快, 重心上下波动小, 动作幅度大而有力。

3、提高速度训练。速度是运动的核心, 主要发展绝对速度、动作速率、加速能力、速度能力、速度耐力五个方面。

(1) 绝对速度:短跑的绝对速度是指跑进时的水平速度, 也称位移速度。训练中主要采用20-25秒快速摆臂练习, 摆臂姿势要正确;25-30秒高频率的高抬腿跑练习;50米接力跑, 3-4组;60-80米追逐跑, 3-4组;短间距跑格练习, 男间隔1.5米, 女间隔1.2米, 一般跑30-40步;80米行进间助力和计时跑;快频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30-40米;快速后蹬跑50-100米 (计时、计步) 和大幅度的单足跳、跨步跳、交换跳等。

(2) 动作速率:主要采用快频率高抬腿跑和摆臂练习;30-40米快速小步跑练习;80米快速后蹬跑练习;40-50米单足跳练习;60米跨步跳练习; 各种游戏性质的反应速度练习; 听信号起跑练习;40-50米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练习。

(3) 加速能力:主要采用连续跳栏架;负重快速弓箭步交换跳;负重快速跑;快速抓举;快速挺举;站立式起跑或蹲踞式起跑20、30、50米。

(4) 速度能力:速度能力是指保持速度的能力, 以最大强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的规定距离段落跑;它的特点是重复次数不多, 间歇时间较长, 强度很大。

(5) 速度耐力:速度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其特点是重复次数多、强度大、间歇时间短。增强速度耐力有利于考生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主要采取100米间歇跑4-6组, 间歇30秒;200-300米反复跑4-6组, 间歇4-5分钟;300米变速跑, 3-4组;800米反复跑, 3-4组;长距离的高抬腿跑、后蹬跑、上坡跑、台阶跑、负重跑等。

关于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有效途径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途径

学生能否写好作文,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还与教师教学是否得法有关。在作文训练方面,教师应当负起重要责任,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有序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文章类别的认识

作文序列化是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概念,复杂在于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存在着许多规律,难以消化;简单在于写作只需 要有一颗 想要表达 的心,便可以顺 理成章,序列化的规律也会在文章中自然体现出来。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仍然处于积累和规范化的阶段,所以写作也要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学习,这样他们才能循序渐进,到达有感悟便能顺理成章的目的。文章的类别是作文序列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来为学生讲述文章类别。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 课文《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 着祖国》、《古诗四首》,这四篇课文的类别就有着不同之处。《枣核》和《最后一课》是小说,《始终眷恋着的祖国》是散文,《古诗四首》便是古代诗歌。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这些课文的类型特征做出相应的归纳,让学生明白每种类别的文章特点是什么,从而根据这些特点能够自己判断其他文章的类别。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都有哪些类别,这些类别都有一些什么特征。这些知识的掌握是一名初中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轮到学生自己写作时,学生们才会有方法可循,在规定的范围内才能自由发挥。教师在分析完课文的文章类别后,也可以列举出其他的单元的文章来给学生分析,或者教师自己选出一些课外的文章来给学生判别文章类别,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敏感度,对语言特征的敏感度,以及对结构布局的敏感度。只有了解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学生才能有所悟有所感,也才会有所表达。

二、写作技巧的讲解

写作技巧是写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它不仅关系着文章逻辑发展,也对语言表达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作为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内容之一,写作技巧是学生必须清楚和掌握的内容,因为写作技巧可以为文章增添更多色彩。

例如教师拟题《我的两个世界》,学生看到“两个世界”就可以联想到很多内容,比如:父亲和母亲、左手和右手、生理和心理……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话题。以写父母话题的文章为例,题目“两个世界”与“父亲与母亲” 就是一组比喻关系,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解释这是写作技巧中的“比喻象征”手法,通过把父母比作自己的两个世界,不仅让文章题目显得出彩万分,同时也更有悬念, 吸引读者进行阅读。这是教师针对文章题目所做出的指导,而学生在体会到“象征比喻”的写作技巧后便会随着接触文章量的不断增加而产生自己的认识,之后自己开始写作时,便会熟练地应用这个技巧了。

除了文章标题包含写作技巧外,文章内容也有着丰富的写作技巧。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海燕》,“海燕”就是一种象征的写作技巧,象征着坚贞不屈的革命者形象。在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指出课文中的细节,比如对暴风雨充满恐惧的“海鸥”,被轰隆隆的雷声吓坏了的“海鸭”,将身子藏在崖岸下的“企鹅”……这些都包含着写作技巧,通过对比、烘托、拟人、比喻等多 种手法,展示了海燕的坚强和其他动物的弱小,也象征着革命者的勇敢不屈和假革命者的自私萎畏缩。这篇文章中大量使用了写作技巧,为学生们提供了有效的写作指导,是一篇很 不错的教 材。教师在进 行写作教 学时,也要寻找合适的材料为学生分析,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体会文章中心思想

关于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的有效途径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序列化训练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16

学生能否写好作文,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还与教师教学是否得法有关。在作文训练方面,教师应当负起重要责任,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有序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文章类别的认识

作文序列化是一个复杂而又简单的概念,复杂在于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存在着许多规律,难以消化;简单在于写作只需要有一颗想要表达的心,便可以顺理成章,序列化的规律也会在文章中自然体现出来。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仍然处于积累和规范化的阶段,所以写作也要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学习,这样他们才能循序渐进,到达有感悟便能顺理成章的目的。文章的类别是作文序列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来为学生讲述文章类别。

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着祖国》、《古诗四首》,这四篇课文的类别就有着不同之处。《枣核》和《最后一课》是小说,《始终眷恋着的祖国》是散文,《古诗四首》便是古代诗歌。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这些课文的类型特征做出相应的归纳,让学生明白每种类别的文章特点是什么,从而根据这些特点能够自己判断其他文章的类别。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文章都有哪些类别,这些类别都有一些什么特征。这些知识的掌握是一名初中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轮到学生自己写作时,学生们才会有方法可循,在规定的范围内才能自由发挥。教师在分析完课文的文章类别后,也可以列举出其他的单元的文章来给学生分析,或者教师自己选出一些课外的文章来给学生判别文章类别,训练学生对文章的敏感度,对语言特征的敏感度,以及对结构布局的敏感度。只有了解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学生才能有所悟有所感,也才会有所表达。

二、写作技巧的讲解

写作技巧是写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它不仅关系着文章逻辑发展,也对语言表达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作为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内容之一,写作技巧是学生必须清楚和掌握的内容,因为写作技巧可以为文章增添更多色彩。

例如教师拟题《我的两个世界》,学生看到“两个世界”就可以联想到很多内容,比如:父亲和母亲、左手和右手、生理和心理……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话题。以写父母话题的文章为例,题目“两个世界”与“父亲与母亲”就是一组比喻关系,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们解释这是写作技巧中的“比喻象征”手法,通过把父母比作自己的两个世界,不仅让文章题目显得出彩万分,同时也更有悬念,吸引读者进行阅读。这是教师针对文章题目所做出的指导,而学生在体会到“象征比喻”的写作技巧后便会随着接触文章量的不断增加而产生自己的认识,之后自己开始写作时,便会熟练地应用这个技巧了。

除了文章标题包含写作技巧外,文章内容也有着丰富的写作技巧。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海燕》,“海燕”就是一种象征的写作技巧,象征着坚贞不屈的革命者形象。在这篇文章中,教师可以指出课文中的细节,比如对暴风雨充满恐惧的“海鸥”,被轰隆隆的雷声吓坏了的“海鸭”,将身子藏在崖岸下的“企鹅”……这些都包含着写作技巧,通过对比、烘托、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展示了海燕的坚强和其他动物的弱小,也象征着革命者的勇敢不屈和假革命者的自私萎畏缩。这篇文章中大量使用了写作技巧,为学生们提供了有效的写作指导,是一篇很不错的教材。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也要寻找合适的材料为学生分析,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三、体会文章中心思想

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向读者传播自己的思想,作者的思想也是文章主旨。所以学生进行写作学习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去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即中心思想。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揣摩也是作文序列化训练的途径之一,其起到的作用不仅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含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写作有着清晰的认识。另外,文章中心思想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精神,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思想,这对于自身的文化底蕴积累来说也是非常合适的途径。

训练有效途径 第12篇

1 篮球队训练质量不高的原因

1.1 队员素质参差不齐

学校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 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在以前是体育生, 接受过很多的专业训练;有的学生前学校开展的体育教育比较好, 基础也不差;有的学生喜欢篮球, 在没有条件的情况创造条件进行学习, 基础也基本能满足要求;有的学生既不喜欢篮球也没有时间和条件去练习篮球, 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篮球队学生的基础、体能情况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 教练想要安排训练内容就比较困难。如果安排基础训练, 那么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不感兴趣。如果安排战术训练, 基础较差的学生就跟不上进程, 甚至可能拖累其他队员。体能训练较轻, 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没效果。体能训练较重, 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接受不了, 整个队伍呈现极度的不协调性, 常规训练效果自然不高。

1.2 训练方法有偏颇

高职篮球队的一般都是在组建队伍后直接进行队伍间的配合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 既没有发挥优秀队员的优势又难以提升基础较差队员的水平。而且, 训练的项目上也有所偏重, 重技巧的训练轻体能的训练, 训练效果自然不佳。

2 如何提高篮球队的训练质量

2.1 精选队员

队员的选择对篮球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入学前的情况不一, 需要选人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 精选出适合的人才。一般选择队员时都是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 (1) 以身高进行选择。众所周知, 篮球队员对身高的要求比较大, 很多动作的完成个子高的队员比较占优势。选人者要在新生入学的集会上多注意身材高大的人, 或者直接查询学生的档案资料。一般来说, 身高能达到190cm左右的学生, 尽管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都稍微差一些, 但是都可以作为培养的对象。被选择出来的学生, 如果基础比较差, 那么需要对他们进行单独的训练。经过训练这些学生的基础达标后, 就有可能成为球队的主力。 (2) 以身体素质进行选择。有的学生身体素质非常好, 经受过田径或者其他类型的体育训练。这种学生只要身高基本达到要求, 就可以作为主力来培训。这种类型的学生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较强, 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学习进度总是比其他人快很多。他们只要能掌握好运、传、投、切入等基础动作, 就能逐渐自我提升成为主力球员;有的学生虽然没有接受过体育培训, 但是身体素质好、身高基本达标。这类学生可能难以成为主力球员, 但是仍有培养的价值。这类学生在和接受过体育训练的学生进行集体培训时有可能因为集体效应而取得出人意料的成绩。 (3) 从篮球意识上进行选拔。不可否认, 在篮球方面也存在着天赋方面的影响。有的学生之前可能没有经受过篮球方面的培训, 技术动作很不规范, 凡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好、协调性非常好、应变能力强, 换句话说, 他们的篮球意识好。尽管他们的身高不达标可是他们有很好地篮球天赋, 值得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培养, 比如大名鼎鼎的“海盗”博格斯, 他的身高只有160cm, 但是却不妨碍他成为篮球巨星。

2.2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合理的训练计划能够保证篮球训练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而且训练计划是总结和检查训练工作的重要依据, 还能够给篮球队员的培养积累经验。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普适性的训练计划固然能起作用, 却不能发挥出学生最大的潜力。制定训练计划还要注意让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参与其中, 充分的听取众人的意见。训练计划分为很多种, 但是考虑到学校学生还有更多的学习安排, 所以高职院校的训练计划最好采用阶段性训练计划。如此, 训练时间安排就比较灵活, 能充分的保障学生的学习与休息时间。

2.3 科学训练

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高篮球队训练效果所必须的。科学的训练方法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基本技术训练。 (1) 控球训练。控球是篮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篮球比赛中, 进行快攻、带球摆脱防守、上篮等动作的时候, 球员一定要有很强的控球能力才能做到不延误战机, 不被抢断。在进行控球训练时, 可以分三步进行:一是熟悉球性;二是能够熟练的支配球;三是能够组合性的支配球。在熟悉球性的阶段, 主要让学生进行基础控球训练, 比如变向运球、胯下运球、快速推进等等, 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这些动作理论知识的传授。在第二个阶段, 要提升每个学生控球动作的质量。在这一阶段就要对学生提高训练要求, 对运球的高度、速度、动作幅度和节奏都进行严格的训练。在第三个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控球能力, 单一的控球训练已经无法让学生的控球水平有进一步的提升, 这个时候就要给些学生进行控球的组合训练, 比如转身投篮、快速运球急停等等。组合训练能够提升队员的基本技术应用能力, 能够让他们在比赛中组织更有效的进攻。 (2) 传球、接球训练。运球、传球、接球都是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组织进攻的纽带, 传球和接球是战术配合得以实现的具体手段, 是比赛中应用的最多的基本技术。实际上, 传球和接球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球队的水平。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篮球队都存在着传、接球质量不高的情况。要想提升高职篮球队的训练效果, 传、接球的训练必须要受到重视。在给队员进行训练的初期, 只要要求学生注意球飞行的路线与接球的手法, 达到常规情况下不丢球就可以。在训练的后期主要是让学生在快速运动与疲劳状态下达到不丢球。 (3) 投篮训练。对学生进行的投篮训练,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寻找投篮机会、提高投篮命中率。在平时的训练中, 教练要时刻注意给学生鼓励, 提高他们投篮的自信心。而且, 为了能创造出更接近比赛的训练状态, 可以在学生疲惫时进行投篮训练。另外, 还要在学生进行组合练习时教授学生捕捉机会的能力。

(2) 意识训练。篮球意识指的是在球场上运动员能根据直观情况的判断采取有效行动的总和。篮球意识能够在实战与训练中培养出来。要培养篮球意识首先要培养观察能力。运动员的“意识”不强, 往往是因为观察能力差, 对球场的情况把握不准。观察能力差, 会使球员本人和全队的战术应用受到限制。球员可以通过观摩比赛与训练来培养观察能力。在观摩中球员要让自己的意识进入到角色, 对球场上的情况变化作出假设性的思维反应, 然后将自己的反应结果与场上队员作比较。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培训球员的观察意识还能够开阔球员的视野, 积累他们的经验。另外, 要培养篮球意识还要注重经验的积累。意识的形成和提高都依赖于经验, 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对篮球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直接经验的培养通过多参与训练与比赛就能进行, 间接经验的培养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赛视频的观摩来实现。

(3) 防守训练。很多篮球队只重视进攻训练, 忽视了防守方面的训练。但是防守是阻挠对手进攻与得分的主要手段, 其重要性并不弱于进攻。所以要提高篮球队的训练效果, 在实战中拿到好成绩, 防守的训练非常重要。

(4) 身体素质训练。篮球运动对体能的要求比较高, 尤其是现在, 篮球比赛正在往更快、更高、更准、更狠的方向发展, 比赛的节奏变的更激烈, 球员之间的对抗也变的更凶悍。球员要就有非常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在篮球比赛中不落于人后。对篮球队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一般包括这几个方面:敏捷性、速度、弹跳能力、柔软度、耐力、协调性和肌肉力量。美国的篮球教科书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就不可能取得比赛最后的胜利”。由此可见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而教练要把身体素质的训练上升到与技巧训练相同的高度, 并制定出专门的训练计划。

3 篮球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1) 注重安全教育。安全是永恒的主题。篮球训练中的跑跳、急速转身和撞击比较多,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比其他球类运动都要大, 所以在进行练球的训练时, 还要注意时刻进行安全教育。篮球运动中的安全教育包括每种动作中的规避技巧、动作失误时的快速纠正、对手动作的防护等等, 还要包括一些简单的伤痛处理技巧。 (2) 注重心态教育。球员的心态能够影响到水平的发挥。所以在篮球训练的过程中, 要时刻穿插心态的训练。心态的训练不仅包括应对困境的良好心理, 还包括战胜对手的强大决心、展现自己的巨大信念。

4 结语

篮球运动是一种力与美的结合, 充满着速度与激情。一支好的篮球队伍要有强健的体魄、熟练的技巧和健康的心理等多方面的素质, 其组建和培养都不容易。但是如果篮球教练能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 这一切就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建春.高职院校篮球队训练的几点认识[J].华章, 2012 (1) .

[2]蔡葳葳, 周琳.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篮球队的基本技术训练[J].现代营销, 2011 (12) .

[3]顾久贤.谈高职篮球队训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8) .

[4]王阔.浅谈高职篮球队训练的几点心得[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4) .

[5]金刚, 王文宇, 高明.浅谈高职篮球队训练的几点心得[J].职业技术, 2008 (9) .

上一篇:上海大学生影响下一篇: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