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范文

2024-07-07

妇幼卫生范文(精选10篇)

妇幼卫生 第1篇

1 搭建“一个载体”, 创新管理服务平台

我院作为全县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中心和龙头, 坚持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的路子, 实施了“一对一”陪伴分娩, 在为产妇提供全程优质的医疗服务前提下, 切实开展产妇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护理和生活帮助, 使孕妇增强分娩信心, 促进自然分娩, 达到保障母婴安康的目的;同时, 深入农村和社区加强妇女、儿童两个系统管理, 建立管理专线电话, 加强孕妇产前、产后访视检查, 高危妊娠跟踪、提供咨询服务、儿童保健服务等工作, 搭建起为全县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载体和管理平台, 促进妇幼卫生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全方位满足妇女儿童的社会保健需求, 我们坚持突出专科特色、综合全面发展的原则, 重点加强产科、儿科、不孕不育专科、乳腺病专科建设及妇女、儿童保健科室建设, 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推广适宜技术, 形成了四大医疗服务体系。即:生殖健康体系 (不孕不育治疗、孕期保健、产时服务和产后保健) 、内病外治体系 (乳腺动力治疗乳腺增生、少乳、缺乳, 靶向给药治疗小儿厌食、遗尿) 、无创微创体系 (海扶刀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卵巢囊肿切除以及宫腔镜下宫外孕的诊断等) 、无痛体系 (无痛流产、无痛分娩) , 使我院真正成为全县的妇女儿童医疗保健龙头。目前, 我院已累计建立生殖健康档案3000例, 已生育1000余例, 有效治疗乳腺增生1932例, 海扶刀无创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4000例, 腹腔镜微创手术78例, 靶向给药治疗102例, 为全县妇女儿童健康提供了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 加大社会保健工作力度。充实和加强社会保健科力量, 固定8名专业人员靠上工作, 建立了分片包干、月督导、季考核和妇幼保健例会等工作制度, 加大对乡村妇幼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各接生定点单位的技术指导、检查督导, 定期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各种妇幼卫生信息,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并积极协助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 确保各项妇幼卫生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 夯实“两个基础”, 创新管理服务机制

2.1 夯实社区妇幼卫生服务基础

2005年3月, 我院在全县率先成立社区服务部, 承担了城区的孕产妇和儿童系统化管理工作, 固定专人开展了城区婚后访视、产前保健、产后访视等社区服务工作。按辖区人口万分之一的比例配备了82名乡镇专职妇幼保健人员, 全县456处村卫生所全部配备了具有中专学历证书的女乡医, 对女乡医职能重新定位, 实现了由过去接生员“一员”, 到目前的健康教育宣传员、社区服务联络员、健康查体督导员、信息统计管理员、产后访视保健员、母乳喂养辅导员“六员”职责转变。要求女乡医在开展社区妇幼卫生工作中, 要做到四个到户, 即健康教育到户, 建档立卡到户, 健康查体到户, 随访咨询到户, 并根据妇幼保健工作内容把新婚夫妇、孕产妇、新生儿、0—6周岁儿童、已婚至60周岁妇女作为服务对象, 分别以村为单位建立表、卡、簿、册, 健全了服务对象社区卫生服务档案。

2.2 夯实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基础

2.2.1 利用节日宣传

每逢“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母乳喂养宣传月”、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 我院都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特别是在春节前夕, 抽调业务技术骨干, 扎制宣传车, 开展“赶农村大集、送健康知识、过文明春节”活动, 足迹走遍全县12个乡镇, 30个集市, 共发放宣传单、年画等宣传品20余万份, 接受群众咨询5 000余人次。

2.2.2 利用媒体宣传

在宁阳电视台和《泰山周刊》分别设立《妇幼园地》、《妇幼与保育》专栏, 定期宣传孕期保健、科学育儿、妇女保健等科普知识, 提升了公众的妇幼保健知识知晓率。目前, 我院共制作大型专题片三部, 保健知识专题片33部, 妇幼专栏68期。

2.2.3 利用位置优势宣传

我院毗邻金阳广场, 每晚都有不少群众在院门口休闲娱乐, 为此, 我院适时在院门前开设“金夏健康广场”, 每晚播放妇幼保健科普知识宣教片, 为城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有特色的健康消夏环境, 每晚都吸引上千名群众观看。通过以上措施, 社区居民妇幼保健知识宣传普及率达到90%, 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为社区妇幼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3 稳固“三个支柱”, 创新管理规范

3.1 规范管理标准

我院先后协助县卫生局制订了《宁阳县孕妇产前保健管理办法》等13个配套文件, 并按照文件要求编制了《宁阳县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标准流程》, 指导全县依据《母婴保健法》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机构在职能定位、工作内容、基本建设、人力资源配置、组织管理, 以及保健与临床的关系、服务观念的转变、服务内容的丰富、服务质量的标准化等方面全面发展, 以避免发展方向的偏移及其所带来的人力、财力与物力浪费。2004年以来, 我院通过完善高危妊娠管理程序和运作方式, 建立了高危妊娠组织管理网络, 分级运作网络和信息管理质量控制网络, 科学制订了高危妊娠筛查评分标准, 完善了高危妊娠管理工作流程、分级运作流程和信息管理质量控制流程, 明确了各级高危妊娠管理工作的机构职责任务, 形成了高危妊娠筛查评分、登记、分级管理、双向转诊、随访、治疗、助产一整套管理工作程序和有效的干预模式, 提高了高危妊娠管理工作质量, 大幅度地降低了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去年12月, 我院的研究课题《程序化管理、网络化运行模式在高危妊娠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省科技厅鉴定为省级科研成果,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2 提升人员素质

3.2.1 岗前培训

县乡妇幼保健人员, 都必须取得《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合格证书》;对新上岗人员和每年需换发证的工作人员, 进行集中培训, 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证书后, 方可上岗执业。女乡医取得县卫生局《女乡医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2.2 在岗培训

每年组织一期全县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培训班, 聘请省市知名专家讲授产儿科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 培训成绩计入个人技术档案, 颁发继续教育学分证书, 提高了参训率和积极性。同时, 根据当年重点工作任务和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举办业务培训班和适宜技术培训班,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3.2.3 外派进修

我县规定县级医院必须每年派1—32产科工作人员到市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 乡镇医院必须每年派1—2名产科工作人员到县级以上医院进修学习, 产科护士长到市级以上医院培训, 近几年来, 共有150余名产科工作人员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学习。目前, 我县各医疗保健单位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乡镇卫生院均成功开展了难产接生、新生儿窒息抢救等技术工作。

3.3 提高工作质量

3.3.1 提高婚前医学检查工作质量

定期召开座谈会, 及时交流情况, 以促进工作。同时, 转变服务观念, 改进服务模式, 提升服务质量, 注重对新婚人群的心理保健咨询与指导, 制定了婚前医学检查工作流程, 目前, 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80.8%。

3.3.2 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质量

按照《宁阳县孕妇产前保健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助产技术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 我院统一了全县一级、二级助产技术标准, 开展了高危妊娠筛查评分工作, 具体明确了县乡村妇幼人员职责和要求。由于各单位高度重视, 采取签订目标责任书、组建专门机构等形式落实以上工作。目前, 农村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到98.2%, 高危妊娠管理率达到100%, 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达到98.8%。自2004年实施高危妊娠筛查评分工作以来, 我县孕产妇死亡率实现了三年零死亡的目标, 我县11处乡镇卫生院接产量超过了5处二级医院的接产量, 出生缺陷发生率降至3.8‰。

3.3.3 提高儿童系统保健工作质量

我县自2002年统一使用《儿童保健手册》, 2005年实施《宁阳县0—6周岁儿童保健管理办法》, 我院重点加强了新生儿产后访视、体弱儿、托幼机构的保健管理质量, 对全县儿童保健管理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督导, 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 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儿童系统保健工作质量。2007年, 儿童系统化管理率达到97.1%, 产后访视率达到95.7%,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8.83%。

4 抓好“四个环节”, 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4.1 抓好婚检服务环节

为做好婚检宣传和服务工作, 我院在县婚姻登记处设立咨询台, 固定3名专业人员对婚龄青年开展面对面宣传和咨询服务, 宣传婚检的好处和不婚检的危害, 以及婚检程序、婚检内容、婚前卫生咨询与指导, 把好“优生、优育、优教”三优工程的第一关, 并在门诊大厅播放婚姻保健录像, 使婚龄青年接受直观的宣传教育, 同时, 对参加新农合的婚检青年给予40元的定额补助, 引导婚龄青年自愿接受婚检。在发放《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时, 免费发放《孕产妇保健手册》、孕产妇保健明白纸、联系卡, 告知新婚登记对象, 怀孕后到辖区卫生院接受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

4.2 好早孕建卡环节

及时将新婚妇女情况按乡镇登记造册, 每星期反馈至乡镇卫生院一次, 由乡镇卫生院派出社会保健人员入户进行婚后随访, 教授婚育健康知识, 并督促新婚妇女怀孕12周到辖区卫生院登记, 建立孕产妇系统管理卡。对生育二胎的孕妇, 由辖区卫生院每月根据乡镇计生办《二胎准生证》发放情况, 到我院免费领取《孕产妇保健手册》后, 入户发放到二胎孕妇手中, 纳入孕产妇系统化管理。

4.3 抓好孕期保健环节

孕妇凭《孕产妇保健手册》免费接受医疗保健机构10次产前检查和两次产科B超检查, 在产科检查的同时进行高危妊娠评分, 筛出的重点管理高危孕妇转县级医疗保健机构登记、管理和住院分娩, 正常孕妇在辖区卫生院住院分娩。按照《宁阳县高危妊娠筛查管理办法》规定, 辖区卫生院实行三包责任目标管理, 确保在不漏管一个孕产妇的基础上, 不漏筛漏管一例高危妊娠。

4.4 抓好产后访视环节

在县乡医院分娩的产妇出院后均由乡镇卫生院进行产后访视直到产后42天, 之后按四二一查体程序, 与儿童集中式预防接种相结合进行儿童系统化管理。分娩后均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 在发放《出生医学证明》时, 发放《儿童保健手册》。在产后访视过程中, 医务人员还可以通过咨询指导, 教会家长更好的进行新生儿抚触、母乳喂养等, 促进孩子的正常发育, 保持了较高的儿童系统化管理率。在具体运作过程中, 我院重点加强了“两点” (产科建设、高危妊娠管理) 、“两线” (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儿童系统化管理) 、“两册” (《孕产妇保健手册》、《儿童保健手册》) 、“两证” (《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出生医学证明》) 的规范管理, 使四个服务环节环环相扣, 步步紧跟, 真正形成妇幼保健“一条龙”管理服务模式。

5 突出“五个重点”, 创新保健服务内容

5.1 突出妇女病免费普查的工作重点

于2006年3月在全国率先启动了031妇女病免费普查项目。我院具体承担技术服务工作, 为25—60周岁适龄妇女提供妇科检查、化验、B超、乳透、阴道镜检查等免费服务项目。为此, 我院精心组织, 加强了普查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抽调10名业务骨干, 到辖区医院开展这项工作, 实行普查登记、检查、咨询、指导一站式服务, 目前共普查妇女3万人, 总体患病率为69%, 其中对12000名妇女均给予了医学指导和相应的治疗。在工作中, 我们坚持做到服务热情、咨询耐心, 健康教育宣传到位, 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5.2 突出产前筛查的工作重点

根据《泰安市产前筛查暂行管理办法》要求, 产前筛查工作采取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加大宣传、统一标准、严格考核等措施, 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止目前, 共签订产前筛查告知书4 863份, 产前筛查样本采集1 926例, 对可疑患者进行了跟踪服务, 确诊3例染色体异常患儿, 都采取了相应的医学措施, 有效的降低了全县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

5.3 突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工作重点

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通知》精神, 我院自2006年7月8日开展这项工作以来, 各定点接产单位都签订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告知书, 共签订告知书14份, 均转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确诊。目前, 全县妇幼保健人员都掌握了正确的早产儿抢救措施, 能够早期识别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有效地减少了盲童的发生率, 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素质。

5.4 突出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的工作重点

按照泰安市《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管理办法》, 对每一例新生儿都能做到检查及时准确, 按照办法规定的程序严格进行初筛和复筛, 筛查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7年, 共听力筛查9 172人, 异常208人, 均转市听力筛查中心进一步确诊。同时, 在进行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时, 开展儿童行为能力发育指导、营养评价、母乳喂养指导、科学育儿咨询等工作, 提高了儿童保健工作质量, 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和好评。筛查资料按乡镇卫生院统一编号, 整理后归档, 资料齐全, 记录详细, 均实行档案化管理。

5.5 突出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的工作重点

2006年6月, 我县启动了先心病筛查工作, 我院与乡镇卫生院积极配合, 认真组织、大力宣传, 对筛查出的先心患儿定点市儿童医院, 为其优惠治疗, 然后再按新农合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整个过程从普查、复查确诊、手术治疗、咨询随访、报销都有专人负责, 服务到位。目前, 已开展六个乡镇共筛查儿童8 000余人, 筛出可疑患儿70余例, 确诊12例, 已有8例给予手术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山东卫生》、《泰安日报》、《泰山周刊》、泰安电视台新闻零距离栏目, 都报道了我县先心病筛查工作, 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参考文献

[1]孙霞美, 李竹, 朱沈华.开展多边合作以促进社区妇幼保健发展的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3 (2) :201-202.

[2]尹望平, 洪丽华, 王小平.紧扣“四性”探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模式[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9) :1 175.

[3]刘诗强.医院战略管理的性质、特征和过程[J].中国医院管理, 2001, 21 (2) :17-19.

[4]陈春涛.医院战略管理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医院, 2002, 6 (5) :52-54.

妇幼卫生 第2篇

关于落实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工作

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XX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市妇幼院的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经过全站上下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圆满完成了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各项工作任务。

9月上旬,按照市卫生局关于印发《邢台市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县卫生局组织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组和绩效考核专家组,依据标准,采取“听、查、看”的方法,逐条逐项进行考核验收。现综合考评结果,总结归纳如下:

一、全县基本情况

我县管辖9个乡镇,299个行政村,总人口36.5万人;总面积542平方公里。服务对象为已婚育龄妇女另外69600人,7岁以下儿童37000人。全县医疗卫生机构有县级医院3处,妇幼保健站1处,疾病控制中心1处,卫生监督所1处,乡镇卫生院12处。县妇幼保健站现有2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人,占79%。达到二类地区标准。

二、领导重视,建立组织

对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是省、市落实中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针政策,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卫生局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迅速成立了“XX县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专家组”和“XX县妇幼卫生绩效考核专家组”。卫生局书记董泽海任工作组组长,业务股股长任专家组组长,局医政、财务及妇幼站业务骨干为成员。两个组织的建立,为我县做好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奠定了牢固基础。

县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十分关心、支持,将妇幼卫生工作纳

入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临政字【2010】142号下发文件,并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卫生局制定了全县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采取得力措施,逐步得到落实。县财政着力解决了各级妇幼人员的经费问题,今年给妇幼站划拨人员经费64万;乡镇妇幼卫生、村妇幼人员每年每人补贴2400元,已从2010年由财政支付;另外,省下拨妇幼站建设经费50万元。

各级妇幼人员经费的落实,激发了妇幼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妇幼工作开展的有序、有力、有效。

三、强化三级保健网建设 实现“三个落实”

今年,我县狠抓了保健网络建设,县、乡、村三级妇幼机构全部到达人员、房屋、设备“三个落实”目标。妇幼工作形成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的新格局。

(一)县妇幼保健站:①编制:我站一直是政府举办的全额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津贴全部由财政支付。②站内设置保健科室5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2个。达到了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③站内设备配备齐全,90%运行正常。④妇幼站原址已拆除,临时挂靠县医院办公,现已征地5亩,计划11月份动工,建二层楼房一栋,建筑面积达1650平方米,2012年竣工使用。

(二)乡、村妇幼机构:①人员:12个乡镇卫生院,每院配备了1名专职妇幼医生;299个行政村一村有1名妇幼医生负责妇幼工作。②房屋:乡镇卫生院独立设置面积不少于16平方米的妇幼门诊;村卫生室设置专门的工作台一个。③设备:按要求已配备齐全。乡镇卫生院8件,村卫生室9件。

四、加强妇幼保健管理 提高服务能力

根据妇幼保健工作项目较多、涉及面广、社会性强、任务繁重的特点,我们在提高服务能力下大力气,狠下功夫。无论是依法执业,出生医学证明,业务指导、培训;还是助产技术服务,危急症孕产妇抢救中心等方面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依法执业管理:我县对从事母婴保健技术的医疗机

构和从业人员,按照《母婴保健法》的要求严格管理,严把准入关,对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办理“两证”。现有7处医疗保健机构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113人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试合格证书》。

(二)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制定实施了《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按要求签发出生医学证明,平均签发率达95%以上。

(三)定期对基层妇幼机构评估、指导、培训。

一是制定了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评估标准。今年5月份、8月份分两次对辖区内妇幼保健机构的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及产科质量进行指导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我县成立了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小组,于6月份和8月份开展了对12个乡镇卫生院业务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

三是对基层妇幼人员培训是每年都要做的工作,今年举办了0-7岁儿童管理和信息年报培训,并做到了有通知、签到、教材、课程表、总结等资料齐全。

(四)开展助产技术服务 建设危急症孕产妇抢救中心。我县有7个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助产技术服务工作,做到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畅通产科“绿色通道”。县医院为全县高危症孕产妇抢救中心,在人员、房屋、设备,急救药品等方面达到了标准要求。确保了抢救时间和抢救质量。由于各项措施到位,今年全县未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病例。

五、切实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 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围产期保健,是妇幼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是中心工作。特别是农村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大大提高了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有了可靠保障。各级妇幼人员积极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开展妇女病普查,有效地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上半年活产数2838人,产妇总数2838人,孕产妇系统管理2420人。婚前医学检查率%;早孕建册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高危管理率%;孕产妇产前筛查率%;住院分娩率%;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剖宫产率%;孕产妇死亡率‰;

六、扎实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提高儿童系统管理率

儿童是家庭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目的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降低儿童死亡率。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在教委、幼儿园的配合下,对县城幼儿园的孩子进行体格检查。共体检900人,对查出患儿进行对症治疗,深得家长的好评。基层妇幼人员经常对辖区0-7岁儿童按要求开展保健活动,取得明显效果。上半年7岁儿童保健管理31000人,儿童保健管理率83.8%;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15480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6%;新生儿访视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率%;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率%;6个月内母婴喂养率%;婴儿死亡率‰。

七、积极做好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信息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建立健全了信息管理制度,对信息的搜集、上报、审核、分析反馈及质量控制,做到了专人负责,专机上报,专柜存档,使信息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妇幼整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健康教育方面,我们首先制定了妇幼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建立了新婚学校和孕妇学校,常年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深受广大新婚妇女和已婚妇女的欢迎。同时站内配备了必需的宣传资料、影像资料及整套先进的宣传器材。

总之,我县按照省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标准的要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工作,领导是重视,措施是得力的,成绩是肯定的。县自评分数为分。同时,我们认为,我县的妇幼工作一年比一年有进步,一年比一年有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但与市领导的要求,对照省妇幼卫生绩效考核标准的目标还有差距,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的地方:一是站内技术人员缺乏,有的面临退休,难以承担10万余人妇女儿童的保健任务;二是有些工作布置的多,抓落实的少;三是有些资料不全,干的事多,文件记载少。展望未来,我们决心以中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为契机,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发展成绩,奋力拼搏,再创新的业绩,为构建和谐社会、振兴妇幼卫生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促进妇幼卫生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第3篇

【关键词】 基层 卫生;管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70-02

在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 经过几代妇幼保健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我国妇幼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目前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第三世界国家, 取得这样的成 绩主要得益于建立的完 善的妇幼保健网络体系。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 2 001 ~ 20 10 年 ) 》 和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 20 01 ~ 2 01 0 年 ) 》 对妇 幼卫 生 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因此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到目前妇幼卫生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探索实现两个《纲要》目标的新途径。

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妇幼卫生工作服务对象是面向群体,提供服务单位既有妇幼保健专业机构、综合性医院,更多的基础性工作落在乡(镇)社县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这一特点,县妇保所作为县妇幼保 健中心,要围绕如何带领县内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单位上下一致,政令畅通地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开展一系列妇幼卫生服务,在行使管理职能上下功夫。首要点是搭好框架,确保组织建 设健全。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主任具体抓,专门成立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既相对独立又与妇产科、防保科工作紧密联系。县卫生局要明确工作职责,将妇幼卫生工作列入工作内容,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向县卫生局上报本月工作计划及上月工作完成情况,重点指标每月上报,定期通报。每季度县卫生工作会议上,向各单位通报妇幼卫生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跟进措施,从管理层面重视妇幼卫生工作,进行敦促落实。

2 细化任务,加强落实

不断探索妇幼卫生管理模式,促进全县妇幼卫生工作协调一致。在县卫生局下发各相关单位工作考核办法的基 础上,县妇保所将妇幼卫生工作任务分 解细化,每年制定和下发县《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工作考核 标准和要求》,从行政管理、设施装备、保健质量、信息管理、健康教育5个方面下达工作要求,明确标准。通过平时、年中、年终工作 考核,与医院、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总分挂钩。在管理手段上注 重四方面:①坚持 每月例会制度,将每月妇幼卫生工作要求、重点、工作进度、存在问题、改进意见等内容通过例会形式传达到各医院和社县 卫 生服务中心,妇儿保医生 必须将会议精神汇报到科主任和分管领导,以签字为证,确保工作部署有落 实。②每月制定基层工作指导重点,使职能 科室分管人员每月对基层指导工作有的放矢。③每月上报妇幼卫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到县卫 生局,动态掌握工作进度,效果适时有力。④以现场考核抽查,促进工作务实,促进妇幼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3 注重细节,均衡发展

提高全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是主要的工作目标。妇保所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有些工作由县所 统一制定,各单位需明确填写统计、汇总工作要求,再依目录顺序逐一完善,充实完整。从而弥补信息管理、资料归档方面的薄弱点,既保证全县妇幼保健台帐基 本统一,又拉近了各单位之间的工作差距。同时我们利用每月例会,加强了各单位之间工作沟通,通 过有特色和亮点单位 进行先 进 经验 交流,带领其他单位走捷径,提高全县妇幼卫生整体水平。

4 加强督导,攻坚克难

随着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妇幼卫 生项目的开展,妇幼卫生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技术服务方面要规范标准,不断完善操作流程,强化规范服务。在指导和督查方面,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做好指导记录。基层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馈,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 集体讨论解决方案,对于个别突出问题由所 领导进行协调和沟通。妇幼卫生专项督查由卫生局或 妇保所 组 成检查组 集中開展,并形成 督查小结。通过不断地强化,提高管 理,提高基 层单位规范化服务意识,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5 总结表彰,促进提升

每年的岁末年初召开中心主任、分管主任、妇产科主任、妇儿保医生、托幼园所主任、保健医生(保健老师 )多个层面的工作总结表彰会,全面总结上年度妇幼卫 生工作取得的成绩,工作指标完成情况,认真剖析存在不足,明确下一年工作重点。此举致各单位之间和妇幼人员内部产生触动,通过调动妇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热情和干劲,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6 正视问题,扬长避短

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妇幼卫生服务功能,但是受条件制约,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还不能完全得到社县居民的认可。虽然在妇幼卫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受重点难点问题困扰,必须正视存在问题。①各县所设备配置不同,比如有些保健科室设立不足,一些专业服务项目尚不能开展。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有的县所人员无资质,部分对于妇幼卫生业务工作不熟悉。③妇产科质量管理有待进 一步加强,我县现开展 助产技术服务产科医院 有3家,在基础条件、产科管 理、服务能力和服 务质量上均需要不断改进,妇幼卫生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需要进一步务实。免费项目需及时对外宣传和公示,产后访视和儿童体 检质量需提升,信息质控需完善,报表统计 需规范等。贵州省《妇女儿童十二五规划》已经出台,面对未来,我们感到身上的重任。县卫生间、妇幼保健所应进一步探索管理模式,使提供保健服务的专业机构、综合医院、社县卫生服务中心明确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为了共同目标,依靠健全的管理网络,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设计流畅的工作流程,提供规范的质优服务,真正让百姓受益,促进妇幼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妇幼卫生 第4篇

1 青川县基本概况

青川县地处四川北部边缘地区, 位于川、甘、陕三省结合部, 幅员面积3269平方公里, 总人口为248089人, 行政区辖9镇28个乡, 199个行政村。全县农业人口为213245人, 占总人口的86.0%, 妇女人数达118044人, 占总人口的47.6%, 属省级贫困县, 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1922元。

2 全县卫生事业基本情况

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6所, 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5所, 中心卫生院8所, 乡卫生院28所, 地名卫生所4所;卫生系统有在职职工680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07人, 大专以上学历73人 (本科6人) , 中专254人, 高级职称16人, 中级职称102人, 初级职称288人, 无职称人员274人;有卫生业务用房3.3万平方米, 病床482张。2006年全县卫生事业总收入2259万元, 其中业务收入1725万元, 上级专项资金和财政拨款534万元, 总支出2274万元。

3 妇幼卫生事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1 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我县对妇幼卫生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 2005年以前全县妇幼卫生经费投入是按3000人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每年预算800元, 3000人以下的乡镇卫生院每年预算600元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经费, 2005年以后妇幼保健经费乡卫生院增加到1000元, 中心卫生院增加到2000元。由于财政投入不足, 造成县、乡级妇幼保健设备普遍不足, 乡镇卫生院妇幼人员为了维持生计存在“重医轻保, 以医养保, 重有偿轻无偿, 重有收益轻无收益”的现象。全县36个乡镇卫生院, 由于妇幼卫生人员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 工作经费不足, 妇幼资源又有限, 全县有5所乡镇卫生院无妇幼人员, 有妇幼人员的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人员也普遍存在身兼数职, 导致妇幼人员专人不专职, 致使妇幼保健工作开展较难, 不利于基层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

3.2 基层妇幼基础设备较差。

全县36所乡镇卫生院, 仅6所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了产儿科规范化建设, 做到产房和妇检、孕检、人流室分设, 其余的乡镇卫生院还存在一室多用的现象, 给本来就脆弱的产儿科服务带来安全隐患。虽然国家对贫困地区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 (简称“降消”项目) 和农村卫生建设项目, 增加了部分急需的设备, 但妇幼保健设备还是存在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全县36所乡镇卫生院其中无B超设备的就有26所, 无化验设备的有25所, 无胎心听诊仪的有18所, 无低压吸引器的有18所, 有18所乡卫生院妇幼人员还未使用电动人流吸引器, 仍然是老式传统的脚踏式或行钳铗术。设备的缺乏, 影响了妇幼工作的开展, 加剧了生存困难。

3.3 乡镇妇幼队伍人才缺乏, 知识技能较差。

根据调查, 全县36所乡镇卫生院中有5所乡镇卫生院无妇幼人员。近几年通过卫生系统的学历教育, 全县妇幼卫生人员的学历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学历结构仍然偏低。全县34名妇幼卫生人员中初中学历2人, 占5.9%;高中学历4人, 占11.8%;中专学历23人, 占67.6%;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 占14.7%。从34名妇幼卫生人员的执业资格看, 取得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者有6人, 占17.7%, 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者3人, 占8.8%, 无执业资格者25人, 占73.5%。从知识技能方面看, 全县36个乡镇卫生院有5所乡卫生院无妇幼人员, 由院长负责上报妇幼卫生信息工作, 其它妇幼卫生工作基本职能难以无法履行, 能开展剖宫产术的卫生院仅一所镇中心卫生院, 基本能掌握手取胎盘术、会阴侧切术的仅13所乡镇卫生院, 能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术和胎头吸引术的仅6所乡镇卫生院。由于青川县地广人稀, 山高路远, 产儿科急诊急救工作除面临技术水平、执业资格、设备落后等客观原因外, 还面临着交通不便的特殊条件, 据估计全县36所乡镇卫生院距中心血库的距离平均在3小时路程以上, 加重了妇幼人员的从业风险, 更不利于广大妇女儿童的就医安全。

4 措施与建议

4.1 确定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 增加妇幼卫生投入。

“一法两纲”是妇幼卫生工作的核心和方向, 四川省委2号文件也作出明确要求, 要加强农村妇幼卫生工作, 明确各级财政投入的职责, 政府投入应该成为发展妇幼卫生事业的主要经济支柱。可依据有关政策和当地具体情况, 根据妇幼保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确定公共财政对妇幼保健机构和人员的补偿范围和补偿额度, 把妇幼保健经费的补偿落到实处。特别对那些妇幼保健水平低, 服务能力较差的艰苦边远地区更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于县乡两级保健机构, 要在政策和项目上予以倾斜, 在财政拨款上要保证专款专用, 妇幼保健机构和人员也要自身努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幼保健服务模式, 在生存的条件下, 寻求进一步发展。

4.2 明确妇幼保健工作重点和目标。

妇幼保健的工作任务是以保健为中心, 以健康人群为主, 服务对象是妇女和儿童, 因此, 妇幼保健机构和广大妇幼保健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妇幼卫生工作这个重点, 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以保健为中心, 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 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 面向基层, 面向群体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充分发挥专科特色, 以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为切入点, 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提高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和生命质量为突破口, 以贯彻实施“一法两纲”为主要职责, 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 为政府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决策提供依据。

4.3 加强农村妇幼保健网络建设。

要实现新时期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中的卫生战略目标, 关键在于抓好农村卫生工作。要建立建全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明确各级职责, 实行分级管理, 同时运用好国家的有关惠农政策和项目, 如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和“降消”项目等。保证卫生政策和资源向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农村的倾斜。在三级保健网络中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 强化其业务管理职能和监督指导能力, 对农村地区的妇幼保健工作要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及培训, 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 加强产儿科建设, 努力提高住院分娩率和产科质量, 建立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的第一道防线;以村卫生站为前哨和网底, 设立村医或三位一体人员 (村妇女干部、保健员、计生服务员) 负责网底妇幼卫生工作, 以掌握孕情, 筛查高危妊娠, 督促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及健康教育工作, 有力保障妇幼保健工作的落实。

4.4 加强人员培训, 推广适宜技术, 提高乡镇妇幼保健人员素质。

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要巩固和稳定农村基层妇幼卫生队伍,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学习, 针对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技术培训, 可利用对口支援、专家或业务骨干驻点和项目培训, 选送专业理论扎实又敬业的乡镇妇幼人员到省、市、县参加培训或临床进修, 并利用学历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水平, 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服务能力。

4.5 加强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 实行分类管理。

根据艰苦边远地区县妇幼卫生工作特点,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 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 实行分类管理。根据乡镇卫生院的规模、人员结构和辖区人口数等基本情况, 对科室设置、医疗业务工作、行政后勤工作、公共卫生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对中心卫生院重点加强产科急救能力建设, 并辐射辖区内各乡卫生院;对一般乡卫生院重点加强正常产的处理和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转诊能力;对防保型卫生院重点加强妇幼卫生公共服务工作的能力, 搞好健康教育和孕产妇管理工作。4.6根据艰苦边远地区发展妇幼保健工作的实际, 克服“等、靠、要”的思想, 立足搞好自身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对健康保健也越来越重视, 这就为妇幼保健事业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和人员要抓住有利时机, 结合当地实际, 紧紧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并与妇联、计划生育等部门密切配合, 利用新闻媒体及其它宣传方式, 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妇幼保健知识, 将传统被动接受服务转为主动要求保健服务, 由传统的座堂服务转为巡回服务。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 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保健服务, 不断拓展和延伸服务项目, 扩大服务范围, 争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处理好妇幼保健业务与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的交叉业务关系, 做到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 利用好服务资源, 搞好协作和配合, 共同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提高人口质量, 保障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妇幼卫生工作概况 第5篇

白河县妇幼保健院是政府举办的医疗保健机构,承担着全县4.86万妇女,1.21万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工作及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的实施。保健院现有编制22人,床位15张,现有在岗人员25人。其中:医生7人,护理人员5人,药剂人员2人,影像、检验人员4人,管理及行政后勤人员7人,临时聘用人员5人。对外开展门诊、住院和妇幼保健业务。近年来,我县的妇幼卫生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在上级卫生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个主题,积极推进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加强和完善县、镇、村三级妇幼保健规范化管理,以妇幼保健示范镇和示范村创建为抓手,全面规范基层保健服务,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各项妇幼工作指标稳步提高,全县妇幼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精心组织,积极推进项目实施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紧紧围绕基本及重大妇幼项目目标,不断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监督管理,精心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中,坚持做到了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技术服务、资金补助、动态监管“五个到位”,保证了各个项目的顺利进展。2012年我县孕免项目共计救助孕产妇1128人,补助资金89.87万元,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率达到100%。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自去年6月启动到年底,共计发放叶酸6123 瓶,叶酸发放告知率达到95.7%以上。叶酸服用率达到93%,依从率达82.5%。全县共对901名孕产妇进行了艾滋病、梅毒、乙肝阻断检测,查出梅毒阳性1例,乙肝阳性43例,对检测出的孕产妇按要求,认真及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孕产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从去年4月1日启动到12月,累计管理孕产妇1454人,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12181人,管理率分别达98.98%和97.57%。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我们从加强妇幼保健职能建设,突出妇幼保健特色,满足广大家长和儿童的保健需求出发,在充分分析市场,学习参观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创建我院儿童保健中心的共识,从2010年11月至今年5月底,为了能更多的借鉴其它地方的好的经验,又分别考察了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商洛市妇幼保健院、安康市妇幼保健院、十堰市妇幼保健院、襄阳市南漳县妇幼院,从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创建模式,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选调、招聘、培训、房屋的规划设计装修、儿童保健设备和系统软件的购置等,共计投入资金91.32万元,儿童保健中心已于5月30日正式揭牌开业。服务内容包括儿童健康体检、生长、发育监测、微量元素测定、听力和视力筛查、骨密度测定、喂养及营养指导,早期教育及潜能开发、心理行为发育指导、预防接种和出生医学证明的办理等,从而填补了我县儿童保健领域的空白。

三、加强督导、培训宣传

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义诊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项目的相关政策,累计举办项目培训班30余期,县有线电视台播放大型宣教片3期、专题讲座4期,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及宣传册页5万余份。发放项目宣传围裙8000条,开展义诊宣传30场次,制作大型宣传牌15块,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350余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使群众对项目知晓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增强群众对项目的信任度,从而为项目的运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创新思路,推进妇幼保健工作上台阶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的基层保健管理,切实提高全县基层保健工作质量和服务能力,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工作思路,提出在全县开展妇幼保健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这一思路得到卫生局的肯定和支持,从2009年开始,采取先行试点,逐步铺开的方法,在创建过程中,县妇幼院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挤出13万元统一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定做了制度牌、宣传牌和项目公示牌等,规范了镇村妇幼工作资料,还专门为村卫生室定制了婴儿量床。采取分级包抓责任制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帮助解决创建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逐级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经过近3年的努力,参与创建的12个镇和124个村已全部达标并通过验收,各项妇幼工作指标均达到要求,创建成效显著。目前全县所有的村卫生室都能独立开展儿童查体,各种资料也都达到规定要求,通过创建,使全县基础保健整体服务力得到提高。

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稳步推进

(一)全力控制医药费用。去年底我院被列入统一配送的县级医疗机构,在执行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制度按时上报采购计划,所有的药品全部实行了零差价销售。

(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几年来,我们通过持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坚持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建立健全了各种医院管理工作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围绕“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严把质量关,从而使各个医疗环节质量逐步提升。

(三)狠抓医德医风,提高医疗保健水平。近两年,我们结合行风建设和创人民群众满意医院活动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医德医风建设活动。一是优化服务过程,提供人性化服务。通过公开服务承诺,落实便民措施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二是通过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满意度调查形成了社会各界就诊患者、医院职工对医院评议和监督的良好机制。三是建立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医院制定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办法,并为每位职工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

妇幼卫生 第6篇

妇女和儿童占我国总人口的2/3, 加强妇幼卫生工作, 保障母婴的健康, 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母婴安全是实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最基本的前提, 是全世界公共卫生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妊娠人生大事, 务使母婴平安”“珍爱每一位妇女儿童”已成为全世界共同行动的口号。母婴安全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 对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工作,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 明确提出妇幼卫生工作的18个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出,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发展妇幼卫生事业。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 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新世纪, 妇幼卫生工作以“一法两纲”为中心, 按照“一法两纲”的要求, 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将列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中, 并和社会、经济同步发展。广西自治区卫生厅厅长高枫在全区妇幼卫生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指出:“妇女和儿童健康是民族兴盛的基础, 妇幼卫生水平的提高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发展妇幼保健事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加强妇幼卫生工作, 对于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方向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妇幼卫生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以保健为中心, 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 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 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切实把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和城市社区,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妇幼卫生工作协调发展;完善服务体系, 健全保障制度, 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卫生服务。同时, 也明确了妇幼卫生工作目标, 即继续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要求的各项任务, 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妇幼卫生工作目标:降低孕产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到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降至40/10万, 婴儿死亡率降至17‰;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殖保健需求, 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建立适合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服务模式;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等妇幼卫生指标差距。这些方针和目标为妇幼保健工作指明了方向, 对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能进行了准确定位。

3 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培养实用型妇幼卫生专科人才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3.1 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国务院和中央领导多次强调, 就业是民生之本, 实现就业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所在。高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群体, 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他们的就业问题, 更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社会政治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大的全局性问题。相对来说, 在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的困难更大。根据2003年的统计, 本科生就业率为80%, 中职生也达到80%, 而高职高专生为50%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较低, 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甚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问题。因此, 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 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高劳动者素质, 拓宽就业渠道, 促进毕业生就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2 当前广西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岗位人才需求情况

广西农村卫生人才总体规划目标为:到2010年, 农村卫生技术人员8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而广西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广西乡镇数1 212个, 乡镇卫生院1 130所, 乡镇卫生院平均有卫技人员21.73人。对照国家乡镇卫生院基本标准, 广西农村卫技人才基本能满足需求, 但学历结构较低, 本科学历为2.00%, 专科学历为17.00%, 中专学历为73.00%, 其他 (即含非医学专业和无学历者) 为8.00%[1], 其中从事妇、儿科临床工作及妇幼保健工作的人员学历结构与总体目标相差更远, 而且多数不是妇幼卫生专业毕业的。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 当前广西基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岗位急需大批既懂临床又会保健的实用型人才。但是由于基层单位医疗设备较差, 医务人员待遇不高, 致使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 因此我校作为广西惟一一所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 惟一一个培养妇幼卫生人才的基地, 应承担起培养广西基层需要的实用型妇幼卫生人才的艰巨任务, 要为基层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妇幼卫生人才, 为基层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服务。

4 我校培养实用型妇幼卫生专科人才的模式与经验

4.1 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进行科学定位

增强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在于高职教育要有准确、科学的定位。国家颁布和实施的“一法两纲”, 确定了妇幼保健工作以保健为中心, 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 保健与临床结合, 面向群体、面向基层的发展目标。因此, 我校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就业需求, 对妇幼卫生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 即培养适合广西基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4.2 根据“一法两纲”和基层单位的需求, 确立妇幼卫生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妇幼卫生工作发展的方向, 满足基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岗位人才需求和基层妇女、儿童的卫生需求, 妇幼卫生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基层, 能走进社区、农村, 为妇女、儿童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妇幼卫生工作人员。

4.3 坚持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4.3.1 完善妇幼卫生专业课程体系, 加强专业素质培养 (1) 开

设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的医学专业课程。妇幼卫生工作在“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保健”的全球奋斗目标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生殖健康服务包括计划生育或生育调节、产前检查和安全分娩、产后服务、不孕症的预防和治疗、人工流产和不安全流产的后果处理、生殖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性教育、父母责任教育等。妇幼卫生专业开设的妇产科学及妇女保健学课程, 从课时、教学内容上应充分体现专业特点。

(2) 开设与临床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实践证明, 临床技能是基层单位妇幼工作的基础, 没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就不能开展相应的保健工作。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加强了临床专业课教学, 强化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训练, 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的常用技能单独编写成《临床技能教程》, 并集中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实验室由教师负责讲授、训练并考核, 再通过在综合医院内、外、妇、儿科的临床实习, 使学生掌握临床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3) 开设以保健为中心、预防为主, 面向群体的专业课程。妇幼卫生专科教育要考虑就业岗位技能要求, 开设以预防医学为主的课程, 增加妇幼心理学、妇幼营养学课程, 内容包括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健康教育等, 从而体现以保健为中心、预防为主, 面向群体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4.3.2 完善妇幼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加强

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实习前应做好以下工作。

(1)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大专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准确定位。学校应加强学生为基层服务的意识,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2) 以就业为导向的素质培养。加强道德素质培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 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社会公德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具备“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尚医德和勇攀医学高峰的精神。

加强法律素质培养。法律已经成为解决医患关系的主要准则, 因此, 应加强学生法学基本知识的学习, 使其掌握社会主义法学的实质, 具备法制观念, 能运用法学知识尊重、维护自身和病人的合法权益, 解决医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加强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医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适度的情感反应、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大学阶段是心理品质形成、心理能力发展和心理倾向定位的关键时期, 是医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期。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医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的基础, 也是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承担医疗风险、经受失败考验、与痛苦和疾病作斗争的必要准备。

加强就业心理素质培养。求职择业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在就业过程中, 如何面对挫折, 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显得十分重要。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 能客观分析自我和现实环境, 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乐观应对严峻挑战, 坦然面对各种择业失利, 准确把握机会, 合理作出决策。

加强社交素质培养。医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社交知识和人际吸引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社交素质。医务工作者的人际交往能力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因此, 要加强医学生与人沟通和待人接物方面的技巧训练和能力培养。

4.3.3 优化整合妇幼卫生专业实习内容, 加强实习阶段专项技

能培养市场的需求就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方向。学生实习前, 学校就业部门应先与用人单位联系, 了解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实习阶段由所在医院负责对学生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和订单式培养, 学生毕业时可定向到相应单位就业, 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4.4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高职高专学校走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特色, 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重要生命力所在, 特色就是战斗力, 就是竞争力。建立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妇幼卫生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出服务于基层的实用型妇幼卫生人才, 走有特色的办学之路是我校长远的发展方向。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批妇幼卫生大专毕业生2007年就业情况调查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达94.44%, 在学校各专业就业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95%的毕业生在广西基层医院从事妇幼卫生临床医疗、保健及计划生育工作, 5%的毕业生从事药品销售或与医学有关的工作。此结果反映了当前广西基层单位对妇幼卫生人才的需求, 也反映了基层对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目前,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妇幼卫生专业已经成为区内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

参考文献

妇幼卫生 第7篇

一、我省妇幼卫生专业队伍现况

我国妇幼卫生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新型专业,妇幼卫生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对妇幼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不足等情况普遍存在。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经济发展缓慢,妇幼卫生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同时,我省妇幼卫生专业队伍总体学历水平低、业务骨干缺乏,妇幼卫生保健能力差,从而导致我省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指标较高。而且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条件差,经济落后,很难吸引外省高校毕业生,加之我省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了我省妇幼卫生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在乡级卫生院的妇幼专职人员中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为了改变这种被动、落后的妇幼卫生现状,弥补我省妇幼卫生高级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妇幼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是青海大学医学院迫在眉睫并且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妇幼卫生专业建设概况

(一)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目标

妇幼卫生专业主要是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临床医师。按照妇幼卫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毕业生整体综合素质为核心,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知识培养方面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素质培养注重学生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科研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学生毕业时,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以检验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与项目工作,举办各种讲座,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及能力发展的活动。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具有创新意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基本能力,掌握医学文献检索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妇幼卫生专业人才。

(二)妇幼卫生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

1. 课程体系建设规划。

本专业开设专业课程包括儿童少年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妇幼心理学、妇幼营养学、妇幼卫生管理学、全科医学教育等。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妇幼卫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妇幼保健和预防医学工作。因此,为使学生毕业时获得妇幼卫生管理和改善妇幼卫生服务的能力,开设了妇幼保健学、妇幼卫生管理学和全科医学教育;为了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知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对妇幼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及科学评价,开设了环境医学概论、妇幼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并且还开设了卫生法规、医学文献检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学、行为医学、社区医学等选修课;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外,还开设了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科研设计和临床流行病学选修课,通过培养使学生基本具备了对人群卫生健康效应评价的综合能力。

2. 实践教学建设规划。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近年来着力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调整实践教学比重,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推进实验室开放。充分依靠校外实习基地,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妇幼卫生专业实验的开展主要依托公共卫生系中心实验室以及青海大学医学院的形态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临床医学实验中心和附属医院妇女儿童临床医学示教室。妇幼卫生专业实验教学要求主要是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形成以保健为中心,以群体为对象,临床和保健结合的思维模式;掌握基本点的实验操作,正确使用仪器,认真观察,准确记录,科学地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工具书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合作意识和在竞争中培养友谊的人际交往能力。

妇幼卫生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现已确定为青海省妇幼保健医院、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青海省红十字医院等,教学基地的良好资源及技术力量保证了妇幼卫生专业学生的临床和专业实习。而且各教学、实习医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教科均有专人负责学生的教学、见习和实习工作。各科室均有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使学生能进行具体的专业的实习,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是青海大学医学院的工作重心,学院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主讲教师资格的规定,严把主讲教师资格审查关,制定了《青海大学医学院师资培养实施办法》和《青海大学医学院教师试讲制度》,提出了《青海大学医学院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几项要求》,规定主讲教师应为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并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的教师。并对新任主讲教师的讲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督导。建立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对新教师,要求必须通过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另一方面,实行青年教师培养指导制度,指定老教师进行传、帮、带。要求每位年轻教师听相关的课程。讲课首先从实验课进行,在正式上讲台前,必须进行试讲,并对其试讲进行点评,同时对其教学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为了使年轻教师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也是为了加强学生管理,一般均要求他们担任兼职班主任,以达到锻炼培养的目的。对中年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尽量寻找机会进行短期进修学习,使他们能够多了解一些信息,掌握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学习兄弟院校的好经验、好方法。对已取得高级职称的教师主要是通过访问学者途径予以提高。对于学历达不到要求的教辅人员,要求通过多种途经以便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为了尽快达到教师学历比例要求,给于一定的机会,积极鼓励教师报考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采取多途径综合措施有效地保障了课堂教学质量。

4. 人才队伍培养研究规划。

自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妇幼卫生专业”申报成功后,从2001年招收首届学生开始,先后招收了三届学生。2001年招生57名;2005年招生23名,2012年招生31人,共计招生111名。目前我国所培养的妇幼卫生保健医学专业人才的数量、层次与布局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的需求。尤其在基层医院,妇幼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并且中专学历占大部分。因此,我国妇幼保健医学事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如果我国妇幼保健专业人才与人口的比例达到1:5000,那么到2016年为止,我国对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至少要达到30万。青海省现有人口557.3万,按上述标准计算,至少需要1000多名妇幼卫生专业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及公共卫生形势的不断变化,国家对妇幼卫生专业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大。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以提高妇幼卫生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加大妇幼卫生专业建设,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与公共卫生相关机构(包括青海省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社区医院等)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结合高原特点及特有的资源,不断提升青海大学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我省乃至全国妇幼卫生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摘要:青海省由于地域广、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从外地引进妇幼卫生本科以上专业人才比较困难,这是造成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人员的队伍素质低,业务水平不高,人员紧缺的原因之一。这严重制约了青海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被动、落后的妇幼卫生现状,弥补我省妇幼卫生高级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依据卫生部“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的要求,加强妇幼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尽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妇幼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是青海大学医学院当务之急。

关键词: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建设

参考文献

[1]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顾美皎.妇女保健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刘筱娴.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妇幼卫生 第8篇

妇幼卫生信息主要有以下统计指标: (1) 儿童系统管理率、 (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 儿童保健覆盖率、 (4) 产后访视率、 (5) 纯母乳喂养率、 (6) 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 (7) 妇女病患病率、 (8) 妇女病普查率、 (9) 婚前医学检出率、 (10) 孕产妇死亡率、○11新法接生率、○12新生儿访视率、○13新生儿死亡率、○14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15婴儿死亡率、○16孕产妇保健覆盖率、○1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18孕早期产前检查率、○19住院分娩率、

其中与国际上做比较的妇幼卫生工作统计指标主要有: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 与这些指标相关的是一些生命指标, 活产数、五岁以下儿童数、三岁以下儿童数, 而这些数据有赖于妇幼卫生信息的三级保健网来进行收集、上报, 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村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热情, 工作认真态度、工作方法等是妇幼保健信息收集的关键, 一是要认真的登记各种妇幼卫生工作台账, 能准确的掌握辖区内的活产数、儿童数、孕产妇数, 对于已经分娩的产妇能及时的进行产后访视, 并把访视的情况及时的登记到妇幼卫生工作台账中, 对于访视存在异常情况的新生儿, 需要及时与乡镇级妇幼专干联系, 让妇幼专干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上门指导或者是与县级联系, 再次上门访视, 能处理的或者能给以指导的, 立即进行指导, 必要时与上级医疗机构联系, 让上级部门给予指导, 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婴儿死亡和孕产妇死亡。

1 综合管理

村级妇幼工作人员应该及时的掌握本村的育龄妇女人数和怀孕妇女人数, 将国家的各种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宣传到所有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 并建议怀孕妇女在怀孕三个月内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一次产前检查, 并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给以产前检查, 并建立围产保健手册, 将早孕检查的情况反馈给怀孕妇女及乡级妇幼专干, 由乡级妇幼专干反馈给村级妇幼保健人员, 如有高位因素应及时的分各个乡镇进行登记, 由乡级妇幼专干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县级医疗保健单位进行怀孕人员的抄录, 再将抄录的本乡镇的怀孕妇女名册返还到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处, 如有高危因素应叮嘱村级妇幼人员增加随访次数, 随时进行监测, 接近分娩应动员高危孕产妇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住院分娩, 依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应尽可能的动员所有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 一是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二是新法接生率也得到提高, 三是住院分娩补助可以减轻孕产妇的家庭负担, 四是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 五也便于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 六可以很直接的收集妇幼保健信息统计工作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料。

2 儿童系统管理

儿童系统管理要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的农村儿童达到3:2:1管理, 城市儿童达到4:2:1管理。

儿童系统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对儿童进行系统的管理, 进行儿童的生长监测, 避免一些体弱儿的死亡, 目的也是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现在我县主要是采取儿童系统管理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联动, 开一份出生医学证明书便建立一本儿童体检本, 儿童体检本采用统一的编号录入微机, 微机采取联网的形式, 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把建册的儿童情况返到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处, 由村级妇幼人员督促儿童家长定期的带儿童进行体检, 由体检部门筛查高危儿童并给予儿童健康指导, 像喂养指导等, 如筛查营养不良、先心病、低体重儿等, 并将筛查出来的高危儿童返回村级, 再由村级妇幼保健人员进行高危儿童台账的登录及上墙, 对于高危儿童增加访视次数, 并给以适当的喂养指导, 必要时建议儿童家长转上级医疗单位进行处理, 最大限度的避免5岁以下儿童死亡。

3 孕产妇系统管理

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 统一标准, 要求孕期建立围产保健手册, 怀孕3个月内有一次产前检查、, 整个孕期应该达到5次产前检查, 住院分娩, 产后访视要达到3次才算系统管理。很显然要达到这些条件, 村级也是掌握怀孕妇女的关键, 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应与计生部门及时沟通, 及时掌握本村怀孕妇女的情况, 积极进行妇幼保健工作结合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宣传, 动员怀孕妇女积极进行产前检查, 筛查出高危因素积极进行管理和跟踪随访, 最大限度的避免孕产妇死亡。

4 其他妇幼卫生信息

现在每月进行上报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人数、需要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管理的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童数、妇幼卫生工作中的其他临时性的指令性的工作。

5 我县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4.1 存在问题

(1) 妇幼卫生工作周期长, 特别是儿童保健工作, 一个儿童要管理7年, 时间相对比较长, 还有就是工作成效不明显。 (2) 妇幼保健工作任务重, 工作繁琐, 保健人员的待遇低, 也影响了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交通不便, 有的乡镇自然村离乡镇卫生院比较远, 村级妇幼保健人员上报资料、参加培训比较难。 (4) 妇幼卫生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

4.2 对策及建议

(1) 积极争取领导重视, 广泛宣传统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使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统计工作使用统计原理和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释妇幼卫生各种现象及数量指标的重要工具。 (2) 进一步加强三级保健网的建设及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 充分利用妇幼卫生信息网络系统, 筛查高危孕产妇, 了解本县孕妇异地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 准确掌握各种数据。 (3) 加强信息的分析和利用, 完善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及上报返回制度, 从源头上保证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4) 在今后的妇幼卫生工作中, 一是要提高乡村两级妇幼卫生工作人员的待遇, 二是要解除保健人员的一些后顾之忧, 三是要形成专干而不是兼职从事妇幼保健工作, 四是县级部门积极配合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 能季报的不月报, 能半年报的不季报, 妇幼保健工作信息资料统一收据, 不要数出多门, 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信息统计、健康教育各人收集各人的造成, 增加乡村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妇幼卫生 第9篇

妇幼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 其中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提高孕产妇健康水平两项指标已被纳入由多国签署的《千年发展目标》之中。随着“一法两纲”的推行实施, 我国妇幼保健水平已显著提高, 但是存在城乡发展非均衡现象 (顾昕, 2008) 。就孕产妇死亡率一项指标 (见图1) 看来说, 江苏省孕产妇死亡率市县差距为0.005%;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市县差距为0.0027%陕西省孕产妇死亡率市县差距为0.0081%[1], 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城乡差距比东、中部地区更为严重。

现有文献对妇幼保健水平城乡差距的解释可以分为:第一, 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城镇居民对妇幼保健服务的购买力强于农村居民, 此外居民个人健康投资方面所反映的城乡差距扩大是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覆盖上存在显著差距的背景下出现的 (刘宝等, 2005) ;第二, 妇幼保健除临床服务外均为公共品, 由地方政府提供, 县级公共部门负责对辖区乡镇卫生院以及农村卫生服务的管理 (陈共王俊, 2007) 。而财政用于卫生的投入更加侧重于城市, 拨向三级医疗网络体系的财政卫生资金也主要投向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乡镇卫生院得到很小比例的“定额补助”, 村卫生室则几乎没有得到卫生补助 (王小林, 2006)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农村地区妇幼保健院将大多数经费用作“人头费” (王小林, 2007) , 因此导致农村妇幼卫生水平低下。

但上述两种因素不能孤立起来:只有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弱化的情况下, 城乡收入差距在市场化的运作下才可能会导致妇幼卫生水平城乡差距。那为什么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会弱化呢?多数文献 (如曲江斌, 2007) 解释是因为政府投入不足, 公共卫生责任落实困难。但是对于为什么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不足鲜有文献解释。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很有必要对我国妇幼卫生城乡非均衡发展进行制度性考察。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发现, 财政分权是导致妇幼卫生城乡非均衡发展的一大诱因, 同时在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协同下, 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以下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对财政分权导致妇幼保健水平城乡非均衡发展的传导机制的理论分;第三部分为指标说明、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第四部分为对计量结果的说明和讨论;第五部分为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

经典分权理论认为, 财政分权利用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政府间互相竞争和选民“用脚投票”机制提高了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 (Tiebout, 1956) 。而Stiglitz (1982) 在理论上证明了地方政府竞争性地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存在效率损失。Keen&Marchand (1997) 也指出在存在税收竞争的情况下会导致公共品支出结构扭曲, 挤出有利于当地居民福利的公共支出。

在经验研究方面, F.Javier Arze del (2005) 等人的跨国研究发现, 财政分权提高了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占政府总支出的比例。Zhuravskaya (2000) 通过对俄罗斯的研究发现, 财政分权只有在配合一定政治分权后才能提高地方公共产品的效率。另一方面, 政治分权有助于提高地方公共品提供效率, 但是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导致了效率损失 (Nirvikar, 2008) .傅勇、张宴 (2007) 通过对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发现, 中国的财政分权以及基于政绩考核下的政府竞争, 造就了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重基本建设、轻人力资本投资和公共服务”的明显扭曲。Uchimura&Jütting (2008) 研究发现, 在财权和事权相匹配的条件下, 财政分权度越大的省, 乡镇居民具有越低的婴儿死亡率。

上述文献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对财政分权对地方公共品提供效率和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作出了解释。基于这些文献结论, 下面我们通过简单的模型描述财政分权状态下我国妇幼卫生城乡非均衡发展的必然性。我国处在转型时期, 经济、政治、卫生等一系列体制方面的改革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巨大, 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须引入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这一体制因素。

在中国式分权情况下,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激励传递主要通过经济和政治两种方式来进行, 经济激励机制主要是财政分权, 政治激励机制则主要是政府官员的晋升机制 (Jin, Qian and Weingast, 2005) 。分权改革在这双重激励下, 地方政府之间竞争激烈, 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成为主导地方政府的因素 (张闫龙, 2006) 。在此前提下, 可以假设分权后, 地方政府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代理人”。本文采用和卢洪、友李凌 (2006) 相似的做法, 将政府效用函数分为硬实力产出函数和软实力产出函数, 分别衡量地方经济实力和科教文卫实力。具体设地方政府效用函数U=θX1 (L1, I1) +πX2 (L2, I2) , 其中X1 (L1, I1) 、X2 (L2, I2) 分别为硬实力产出函数和软实力产出函数, L1, I1;L2, I2分别表示在两个产出函数中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在政治激励下, 政府偏好硬实力产出, 因此θ>π, 则:

当效用最大化时, 对上式两边求微分, 然后相除得到:, 也就是说政府在软实力中的投资会随着软硬实力在政府效用函数中所占相对权重的增加而增加。

若没有采取分权制度, 则财政由中央政府统收统支。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假设中央政府是“仁慈”的, 中央政府对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建设同样重视, 即π/θ=1, 则在同样的预算约束下, 政府会增加对软实力建设的投入。因此财政分权导致地方政府忽视对软实力建设的投入。这与Estach&Sinha (1994) 提出的“在财政分权制度下,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对基础建设偏好的不一样导致地方政府对基础建设投入增加”的结论是一致的。

分税制以后, 各级政府从中央政府到县级政府均对下级政府采取分税制 (陈锡文等, 2005) 。而各级官员晋升的政治激励仍是“相对绩效”, 这样在中央分税制下导致的公共支出结构扭曲也反映在下级政府上;同时上级政府更多地将卫生经费投入到城市医疗机构, 乡镇医疗机构获得很少。最后如农村妇幼卫生项目筹资等主要落到基层乡镇政府的职责内, 但是在分税制下乡镇政府财政收入上移, 而财政支出名目繁多导致对医疗卫生方面支出有限, 因此导致对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不足。

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后, 允许妇幼保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对各项卫生检验、监测和咨询工作实行有偿服务的收入;同时允许政府妇幼保健机构组织多余人员举办直接为医疗卫生工作服务的第三产业 (刘军民, 2005) 。在市场化和运转资金困难的双重激励下, 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变得带有趋利性。因此可假设基层幼保健机构可提供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两种服务, 效用函数为UM=IPαINβ;IP、IN分别表示妇幼保健机构对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由于对私人服务的边际收益大于公共服务边际收益, 所以α>β;K基层妇幼卫生机构的资金约束, 则:

即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私人服务中去, 从而农村妇幼卫生体系弱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 中国式竞争的财政分权和医疗卫生市场化改革引起的双重扭曲导致农村卫生公共服务发展缓慢。中国城市的高效率发展导致各级政府在社会总收入分配中向城市倾斜 (王安栋, 2005) 。而在医疗服务市场化体制下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差异, 使城市居民可以享受良好的私人服务, 而农村居民受收入限制只能享受较差的公共服务, 从而导致了妇幼卫生获得水平的城乡差距。

三、模型和数据说明

基于上述理论框架, 采用以下模型检验财政分权和农村妇幼卫生提供水平之间的关系:

其中MAT表示农村妇幼卫生水平与城市的差距;DEC为分权指标;COM为地方政府的竞争指标;MAR表示我国卫生领域的市场化程度;URB为城市化指标;GDP*DEC为交叉项。

由于我国农村妇幼保健服务主要由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 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得到各地妇幼卫生人员数, 所以采用各地区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与该地区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之差作为代理变量作为MAT的代理变量。财政分权是我们要检验的一个重要解释变量, 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财政分权指标的选择颇有争议。由于财政分权的核心是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收入和支出的自主权, 因此衡量分权度的指标可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进行衡量 (樊勇, 2006) 。据此本文把地方政府本级人均财政收入占中央政府本级人均财政收入比重作为收入分权指标;把地方政府本级人均财政支出占中央政府本级人均财政支出比重作为支出分权指标, 并对支出分权指标和收入分权指标取算数平均值来衡量DEC。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竞争。在相对绩效考核的激励下, 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 支出结构的扭曲程度越大。而竞争主要方式表现为地方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吸引FDI, 基于这样的逻辑我们用各地区年度吸引FDI的投资额占全国吸引FDI投资总额的比例来表示COM.我国卫生领域的市场化程度MAR则用营利医疗机构占总体医疗机构的比例来表示。考虑到由于城市化后, 城市人口占主体, 对农村医疗卫生建设会漠视和弱化, 因此在模型中引入URB因素, 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表示。另外本文认为, 在地方经济发展后, 政府更加关注全面发展, 因此会缩小城乡妇幼卫生差距, 所以引进交叉变量GDP*DEC。

计量采用对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数据来自《2008年卫生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大学生高校财经数据网》。

四、计量结果及解释

对该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 并进行White异方差检验, 通过P值判断出可以拒绝原假设的最小概率为22%, 从而可以认为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计量结果见下表。在实证模型中, 主要解释变量DEC、COM和MAR都在1%水平下显著, 表明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和医疗体制改革明显扩大了妇幼卫生城乡差距。但有意思的是, 交叉项DEC*COM并没有通过我们的检验, 可能的解释是在财政分权度大的地区, 政府竞争表现为对科教文卫等软实力的竞争;而在财政分权度小的地方政府竞争表现为对硬实力的竞争, 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使财政分权和地区竞争交叉效应不显著。

其他解释变量如URB也在1%水平下显著为正, 也就是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地方政府确实有以城市为主体, 漠视农村卫生建设的倾向。而交叉项GDP*DEC在5%水平下显著为负, 这说明由于地方经济水平发达, 地方政府会向全面小康看齐, 因此财政分权反而会减小城乡卫生差距。

五、结论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分权和医疗市场化对妇幼卫生的城乡非均衡发展的影响, 并运用2007年31个省际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以上工作, 我们发现:第一, 各级政府的分权制改革使得各级政府对乡镇级妇幼卫生投入减少, 从而在一定程度弱化了基层妇幼卫生体系。第二, 政府对基层妇幼卫生公共服务的外部性估价不足, 在市场化运作下导致利润率更高的私人服务挤出公共服务, 造成效率损失, 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农村妇幼卫生体系。在农村妇幼卫生体系弱化的条件下, 城乡居民购买力的差异导致了妇幼卫生水平的城乡差异,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分权有助于缩小城乡妇幼卫生差距。

妇幼卫生 第10篇

一、绩效考核的内涵

1. 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也称业绩、成效等, 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产生的成就和效果。

绩效考核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 是针对单位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 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单位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单位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 更是单位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业绩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个体的效率, 最终实现单位的目标。

2. 绩效考核的特点:

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

3. 绩效考核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人事决策;二是确定合理的薪酬水平;三是便于上下级沟通和交流。

绩效考核主要服务于管理和发展两个方面, 目的是增强单位的运行效率、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推动单位的良性发展, 最终使单位和职工共同受益。

二、绩效分配考核方案

结合医疗行业的特点, 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财务绩效分析评价体系可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综合反映财务收支状况指标, 如经费自给率;二是反映支出结构指标, 如人员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等;三是反映偿债能力指标, 如资产负债率等;四是反映发展能力指标, 如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收支结余增长率等。在进行绩效分析评价时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财务指标与医疗指标的关系, 同时避免科室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社会和患者利益的行为。

1. 分配考核的内容:

(1) 医疗保健技术质量的考核:主要分为服务质量、医疗制度管理、妇幼保健管理、医疗安全、病案管理质量、护理质量、医院感染质量, 其中医疗安全中的医疗事故、严重差错是最重要的质量考核标准, 起一票否决作用。 (2) 工作量的考核:它包括门诊工作量, 住院工作量。门诊工作量含门诊就诊人次、普通门诊、专家专科门诊次数。住院工作量包含病人周转率、治愈率、床位使用率、控制平均床日、降低住院日。保健部门的保健工作量。 (3) 医保工作考核: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其内容包括费用核算, 依据收费标准收费的真实性、准确性, 医保结算, 费用补偿等等。 (4) 成本考核:它是奖金发放的基础, 体现绩效、兼顾成本, 主要包括各科室的个人负担的工资、办公费、水电费、交通费、医疗用品支出、固定资产的折旧、房屋使用和维修等其他费用。 (5) 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包括乱收费、红包、私自介绍病员、院外检查、治疗、会诊, 还包括因服务态度或工作责任心而引发的纠纷。其中收受红包一票否决。 (6) 国家政策执行情况的考核:包括药品使用的管理、财务收支两条线的执行与管理、对全市医疗机构《母婴保健法》执法检查工作、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妇幼保健机构“三网监测”督导等妇幼保健业务工作的考核。

2. 以社会效益为先, 兼顾平均。

可以把奖金分为社会效益奖、质量效益奖、经济效益奖三个部分, 三个部分占奖金总额的权重依次为质量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这样既对职工精神文明建设和行政管理工作尽职尽责程度提出了要求;也强化了医护、保健人员的技术质量意识, 同时激励职工努力为医院增加收入, 节约成本, 创造收益。

3. 实行“科室二级分配”的方式。

在科室内部进行再分配时, 采用“二级分配的方法”。第一次分配在单位与科室之间进行, 单位对完成工作量、创收高、业绩好的科室发放科室奖金。第二次分配则是科主任、护士长根据工作任务、岗位技术含量、表现优劣、贡献大小等量化指标, 制定二次分配方案, 对科室职工个人进行的再次分配, 不得进行平均分配。

对政策性低利或政策性亏损的科室如:保健科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给予奖金保底等一些照顾性措施, 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4. 科室收入计算方法。

科室直接收入的项目, 如床位费、挂号费、治疗费、手术费、输氧费、材料费、护理费等, 100%直接列入科室收入。

科室间接收入的项目, 如化验费、放射费、体检检查费等, 按预定比例部分计入科室收入, 如体检检查类收入, 90%计入实施检查科室收入, 10%计入保健科室收入;检验类收入, 85%计入检验科室收入, 15%计入临床开单科室收入;彩超、X光等放射、透视类收入, 80%计入放射科室收入, 20%计入临床开单科室。这是因为设备投入大的科室, 技术水平就相对较高, 收入也相对较大。为此, 投入较大的项目, 临床科室的分成收入比例就应该相对提高一些。

5. 行政后勤及其他科室奖金核算办法。

行政后勤科室包括:院办、健教信息科、医务科、护理部、医保办、财务科、收款处、总务科、采供科。

院平均奖=临床、医技、保健科室奖金总数/临床、医技、保健科室人数

院领导奖金=院平均奖×1.5

单位法人奖金=院平均奖×3

职能科主任奖金=院平均奖×1.2

行政后勤科室及其他科室奖金=院平均奖

6. 成本控制与奖金挂钩。

科室成本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 固定费用采用定额管理, 变动费用采用比率管理。对变动费用支出, 可根据往年的消耗测算出一个基数比率。每月核算奖金时, 凡支出超过基数10%以上的科室, 如无正当理由, 则加倍扣罚。这样可以控制科室可变费用的支出, 促使各科室增收节支, 提高单位净收入增长。

7. 设立行风办。

专门负责对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医风医德和规章制度遵守情况的监督, 并聘请社会监督员。患者如果认为在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有重复检查、重复化验、多开药等方式增加患者不必要负担的行为, 则可向行风办投诉, 经调查情况属实的, 被投诉者当年奖金为零。以此防止只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发生。

8. 鼓励医生从事医疗研究。

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竞争, 医院科技人员的不断学习、创新, 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医院必须鼓励医护人员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医疗技术, 鼓励医生从事、参与医学研究, 将理论和实践相联系, 从实践中总结、创新出理论, 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不断取得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对此, 单位对在学术领域取得研究成果的、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医护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 并在奖金分配考核时对其加分。

9. 设立医德医风奖励金制度。

一年发放一次, 在一年中没有出现任何医德医风方面的问题 (即被行风办查证属实的行为) , 没有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劳动纪律记录的员工, 在年终考核时发放医德医风奖励金, 成绩优秀的可授予“医德医风标兵”称号。

10. 跟踪反馈, 不断改进。

上一篇:特色旅游文化产品翻译下一篇:引导学生快乐地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