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改革范文

2024-07-23

人性化改革范文(精选12篇)

人性化改革 第1篇

一、注重理论,提升学生认知水平

体育课程主要包括理论课和活动课两个主要部分。在推进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理论课在提升学生体育认知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重大的国内外赛事来辅助理论教学工作,让学生在理论课学习过程中,了解相关的体育项目的特点以及对人体带来的好处,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一些体育项目来进行锻炼。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专业的体育知识讲座或者是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理论课的认知程度,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加大投入,推动硬件设施建设

有的职业院校往往认为体育教学只是在整个教学工作中起辅助作用,对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没有太多的帮助。这种错误的观点,导致有的学校对于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甚至有的职业院校没有一个标准的操场。在基于人性化视野推进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改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和认知,逐步加大对于校园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尽可能最大限度满足体育教学以及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进而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设施环境。

三、加强培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作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于体育课程开展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推进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人性化改革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加大体育师资力量的建设。学校要对现有的体育教师队伍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能够进一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树立起服务意识,对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充分尊重。此外,学校还要依据现有的体育教师队伍实际情况以及未来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引进专业的高水平体育教师,进一步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推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人性化改革提供重要的师资保障。

四、延伸课堂,推进体育社团建设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仅仅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进行锻炼是远远不够的。在推进中职院校体育人性化改革的进程中,要进一步拓展体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开展体育锻炼,使得体育锻炼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推进体育社团的建设,为学生锻炼提供器材设施及技术指导,以团队的形式促使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教师可以作为体育社团的技术顾问,对学生的课余锻炼活动进行有效指导,使得体育教学工作能够渗透更多的人文关怀。

五、注重考核,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在中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课程评价的标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些硬性的指标。教师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关注的不应该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结果,而需要对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以学生的成绩、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过程所取得的进步等一系列综合指标为参考的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机制,进而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的人性化改革进程。

六、积极引导,树立终身锻炼意识

在中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有一个深入了解,同时还需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使得学生建立起终身锻炼的意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教学,不仅仅只是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参与体育课程活动,而是需要在参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推进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人性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其建立起终身锻炼的意识,使得体育教学能够彰显出更多的人文关怀。

人性化改革 第2篇

关键词:人性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已经获得的成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突飞猛进。各高校针对体育教学展开人性化调整,并以全球化的高度重视,对高校体育的科学研究展开实践。积累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使高校体育课堂质量化、标准化,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1明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性质与方向

在我国,高校体育近30年来一直处在不断探索与实践阶段,事实证明,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框架,无法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方向的选择提供建设性意见与理论基础。改革是解决高校体育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改革改善了体育照搬传统教学模式的陋习,通过发展的方式解决课改问题,使高校体育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将体育教学的性质从运动类提升至人文类,在运动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自我思考与发展的空间。

1.2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主导思想

高校体育通过教学改革呈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违背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与体系,把握不同时代的特点,在高校体育中体现人的本质与权利,将改革发展放在首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潜能,梳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发挥体育的人文特点。

1.3构建多功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从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五个方面着手,建立与发展具有中国大学生特色的科学思想与教学体系,使教学与时代相适应,与人性化理念相适应,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体育课堂奠定基础,为中国新一代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课堂。

1.4建立高校体育教学融入学术观点的改革趋势

高校体育改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高校传统体育课堂的再剖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多方面的学术观点相融合。包括生物化体育、人文化体育等等,将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从完成测评转移到体质论思想的建立,无论哪一派别的学术观点,都从根本上反映了高校体育的教学思想---终身体育,全面发展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改革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将竞技转化为学科模式,实现了体育教学的过渡与转变。

2.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模式有待更新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逐渐以人性化视野去看待教学问题,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实际教学中对人性化教学理念的理解、操作、理想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差异。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在课堂环节中具有主动权和决定权,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除此之外,高校体育教学因为公共课程,课堂人口基数庞大,教师一对多教学时缺乏一定的服务意识,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互动地位更加主动化,严重阻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附某高校排球课教学案例:该高校排球课由教务处负责体育的老师共同确定教学模式,即排球发球、排球对颠以及摸线跑三方面内容,在一学期的排球课堂上,学生会长时间练习发球和对颠球,一学期的排球课结束之后,对于排球的基本理论知识获知尚少,只收获了两个排球基本功。导致课后学生仍然无法进行排球场上的正常活动。老师主观规定学生的学习内容,该内容在体育教学中较浅显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学生在体育课堂上除了练习基本功、完成期末考试,就没有思考与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体育丧失兴趣,由于教学模式的固定化,高校体育教学效果得不到明显提升。

2.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2.2.1人性化理念缺失。在高校体育教学人性化理念提出之前,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及教学目标等方面仍处于不断摸索前行之中。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状态因不具备人性化理念作为指导,使体育教学缺乏人性化管理。高校体育教师在学习与培训期间,都是相对简单的机械训练,教学理念不够新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缺失。2.2.2宽松的考核制度使教师安于现状。高效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一层不变地进行教学,不同于高中要求升学率因素的束缚,高校体育教学过于安于现状。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模式和自身知识结构,教师没有了后续学习的动力,体育教师的现状直接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阻碍了人性化理念的教学运用。人性化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断被推广,接受理念与应用理念直接存在着时间差,高校体育教学对于人性化理念目前处于理论认识阶段,未上升到实施运用。教师是教学改革行动的组织者,当教师对人性化理念认识存在缺陷时,高校体育改革终将是谬论,要想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必须进行规模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地看待教育问题。

2.3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高校体育教学模块分类和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教育教学中学生评价方式的两个重要因素。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通常采用集中评价的方式,以期末分数对学生进行定位。这种评价体系,直接导致学生只关注最终分数、学分,忽略教学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丰富,他们的成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能统一化、人性化,不能对学生做出公正而准确的评价。由于教学模块的分类,学生每学期都具有固定的考核项目,例如:篮球分为定点投篮、三步上篮、50米短跑等模块。这种固定的考核模块使考核体系十分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厚。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做不到收获最大化。建议在开课前增加一次考核,针对学期前后学生的进步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人性化,达到学生乐于运动,主动锻炼的效果。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还存在体育课堂地位未落实、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未实现课程目标、“基本形式”与“辅助形式”需要重新认识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只有形成人性化理念基础,才能实现高校体育课堂的优质化。

3.人性化的高校体育改革未来展望

3.1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内涵解读

人性化改革——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第3篇

[关键词]德育结构;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评价;人性化改革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种种机遇和挑战。长期以来,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因为它关系到把我们的后代培养成什么人的问题。但学校德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种让教育工作者汗颜的现象:小学生讲共产主义、中学生讲集体主义、大学生讲规章制度、市民讲“七不”要求。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对公民道德水准的要求不得不逐渐降低下来。

我们的德育教育为什么期望值很高,有时效果却很差呢?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造成德育低效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德育无视主体、重知识、轻做人的结果,面对德育“盛餐”学生没“胃口”。下面从学校教育的几个层面作以分析。

一、德育结构缺乏整合

我国在德育的途径和方式上,多样性是世界上少见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团队组织教育、班主任工作、学校和班级各种集体活动等。然而,通过这些途径进行教育的整体效能却十分低下,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系统发展的关注。比如每年开展的学雷锋活动,事后了解学生的感受,不少学生认为,打着红旗,排着队做好事,就是为了拍个照、留个影,做给别人看的。学校和班级组织的不少活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表面看学校的德育资源确实不少,但实际又有多少份额是做给学生的呢?德育这个“拼盘大餐”中,那些应景式的德育,学生“没法吃”!

二、德育内容脱离鲜活的社会生活

德育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道德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活动,它既不是神授的天条,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对人自身生活规则的总结,如果割裂它与生活的血肉关系,其自身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品德的培养应遵循的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非纯学科的逻辑。生活道德教育有两重含义:一是德育要在生活中完成;二是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找回生活的意义,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建构中获得道德的完满。而我们的德育内容,很多是把道德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以道德规范为逻辑,设计和编排的。“学会生活的惟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就是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学生学游泳。”(杜威语)

生活是道德的源头活水,离开鲜活的生活世界,德育内容就会脱水,干瘪成乏味的道德条文。这一条“不准”、那一条“不要”,只有理性的他律,没有感性的自律;只有限制与防范,没有尊重与信任。而这一切又都是预设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力和余地。围坐在德育“餐桌”前,学生又怎会有“吃”的欲望呢!

三、德育过程重说教,轾体验

德育目标要求较高,再加上情感、态度、信念等目标因素实现的复杂性,使德育课程的实施成为学校课程实践中难度最大、挑战最强的一个领域。它不仅要求德育要诉诸认知领域,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体验、行为实践来实现。学生只有在做中体验,体验中融合,才能把道德内化为德性,规范转化为行为。

课堂教学是德育过程的主阵地。德育课程的实施,往往把德育的东西当成智育来做,甚至为考而教,通过简单说教、强化训练达到德育目的。德育是对人灵魂的教育,并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而我们所做的德育“盛餐”里,偏偏就让“情感教育”和“体验学习”两道“主菜”缺席,靠单调、机械的灌溉,学生根本“吃不下”。

四、德育评价缺乏理解和信任

生活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道德教育的终点。只有把道德评价放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悉心观察,才能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行为。

这里有一个例子——有位教师上课时问学生:长大了想干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当科学家、飞行员、医生……其中一个孩子站起来怯生生地回答:长大了想当一条狗,“没出息!”这个孩子羞得一节课没再发言。下课后,一位听课的老师问他,长大了为什么想当狗,这个孩子说,爸爸不在了,他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特别胆小,一到晚上非常害怕,所以就想长大了当一条狗,天天为妈妈守夜……孩子拥有的是一颗金子般的爱心,这比什么都珍贵,至于当什么,那重要吗?我们的评价太在意一些外在显性的东西,比如分数、技能等。甚至会依据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荣誉和表扬总是少不了成绩好的学生,而更需要鼓励和呵护的差生,教师却往往无暇顾及,甚至不屑顾及。在不少教师眼里,成绩好的学生是“一好百好”,成绩差的学生是“一错百错”,这正应了心理学上的“马太效应”:使穷者益穷,富者益富。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评价没有了信任和效果,学生又怎会“亲其师,信其道”?如此评价,只会让学生价值观念的消解、人格品质的矮化,让学生成为道德条文说得头头是道,但却“说”、“做”分离,言行不一的“两面人”!长此一往,即使你的德育“盛餐”再丰盛,学生恐怕也只能是“吃了也白吃”。

学校德育的困惑,呼唤着人性化改革。在这次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德育课从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新课改为学校德育改革,搭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台。德育课教师必须抓住这个有利契机,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倡导教育的人性化,强调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全面发展,避免再陷入功利的泥潭。

试论人性化视野下现代体育教学改革 第4篇

一、人性化体育教学的内涵

人本主义教学观起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 (Abraham H.Maslow) 和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Carl Ransom Rogers)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两类———“生存需求” (低级需求) 和“成长需求” (高级需求) 。生存需求又包括生理需求、尊重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成长需求包括审美需求、认识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本主义教学观重视“情感”和“认知”在学习活动中的统一。罗杰斯认为, 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彼此融为一体的组成部分,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能够把“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力”融为一体的人, 也就是既能用情感方式也能用认知方式行事的情智合一的人, 即所谓的“完人”。他认为, 所谓“有教养的人”包含两层意思:第一, “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第二, “能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而只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最可靠”的人, 才是有教养的人。鉴于此, 他把学习分为两类:一是认知学学习和体验学习。而学习方式也可分为两种, 即有意义学习和无意义学习。

人性化就是指实现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协调, 根据人的需要来发展技术。人性化体育教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以人性作为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是对人性的关心和尊重教育, 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 采用最佳的体育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 设计合理的运动项目, 实现中职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人性化体育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 从学生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弘扬人性的教育, 重视学生的自身价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虽然我国广大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人们开始认识到人性化体育教学的理念和重要性,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我国体育学者普遍重视理论的研究, 而忽视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 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人性化体育教学在操作层面困境重重。在体育课堂上, 体育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任务都是由教师自己制定的, 没有倾听学生的意见, 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 一些体育教师的观念落后, 服务意识淡薄, 注重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角色, 导致个性化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形式化和机械化, 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 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低下

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现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虽然有所革新, 但都没有体现人性化的教学理念, 更没有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始终。广大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淡漠, 没有正确认识和掌握人性化体育教学的内涵。此外, 相当多的体育教师安于现状, 不注重自身的进步和学习, 职业素养低下, 课堂效率低, 严重制约了人性化体育教学的深入推行和开展。严重打击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三) 课程考核方式落后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对体育课程考试成绩的评定方式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甚至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我国长期实行这种课程评价考核方式, 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抑制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无法感受到人文关怀, 更不会主动去加强体育锻炼。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对策

(一)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教师作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和主导者, 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增强服务意识, 树立人性化理念, 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尊重学生, 提倡师生平等, 主动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倾听学生的内心想法, 满足学生的需求,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训练, 将人文关怀的指导思想贯穿到整个体育教学的过程始终, 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 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应该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而不是仅以体育课程成绩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应该综合考察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评定学生。树立人性化的理念,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加强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为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三) 营造人性化的教学氛围

学校应该营造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氛围,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配置完善的体育教学器材, 改善体育教学环境, 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及时反馈学生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完善教学模式, 使人性化体育教学真正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葛操.教育的人性化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 (18) .

[2]李明.体育与此同时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与健康) 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 (5) .

[3]徐丽平.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改革与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6) .

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教学 第5篇

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教学,而个性化教学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学校学科教学特色的形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越来越充分的认识到:要争创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全国知名学校,就必须打造各学科教学特色。只有创出学科教学特色,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特长和创造力的教师和学生来,一所学校的发展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当然,学科教学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构建的平台或者说是寻找一个突破点,经过前期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各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应该是推进学科教学特色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对校本课程功能和价值的深化和拓展。因此,我们把“开发校本课程创新学科特色”作为本学年校本教研工作的一个重点,并构建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构建学科教学特色之研究》为总课题,以八个特色课题为子课题群的学校特色创建课题化模式。

人性化改革 第6篇

关键词:人性化视野;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高中体育教学与初小学体育课程有本质区别,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逐渐成熟,具备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基础与欲求,因而推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发挥体育教育人性化的特征。因此,在人性化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要突破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全面进行改革,相信改革后的高中体育会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化。

一、人性化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1.改革得到的支持力度大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只是简单的体育锻炼,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并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很容易掩盖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优势,使学生的体育特长得不到发掘。因此,教育部门试行人性化体育教学的决定得到了广大师生以及家长的欢迎。

在人性化视野下,人们对体育教学的人性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人性化充满期待,这为人性化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试行的保障。学生、教师以及家长在面对人性化视野下的体育改革时,均抱以肯定的态度,认为改革能够使体育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也相信学生能在这种体育课堂上真正做到享受体育、喜欢体育。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传统体育课的呆板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于是出现学生宁可选择埋头苦读文化课,也不愿将时间用在体育课堂中的现象,造成在高压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因此,文化课的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使学生陷入学习苦恼的恶性循环中。然而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因此,激发了学生自我锻炼的欲望。

2.改革的范围小

在人性化视野下,高中体育进行教学改革具有必要性,但是想要实现高中体育的人性化,进行发展学生个性的体育教学对于教育机构来说意味着投入的资金将会加大。我国幅员辽阔,贫富差距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使得高中体育教学陷入僵局,改革的范围小。

从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人性化改革的范围来看,主要分布在沿海区域,内陆相对较少;主要分布在城市,农村较少。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的资金没有保障。目前我国教育方面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国家的支持,因此资金的来源具有局限性,面对大规模的改革,政府部门难以保证强有力的资金保障;(2)改革不成熟。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人性化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我国属于初例,这就意味着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熟的案例作参考,改革风险较大,使得很多学校不敢加入到改革行列中;(3)改革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变高,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体育教师资源明显不足。体育教学的改革是从思想观念到教学模式上的转变,这就意味着教师队伍具有一定的改革优势,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相关的改革概念、方法并不了解,然而目前体育教学人才的稀缺是教育界内常见的现象,教师资源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试行。

3.改革取得效果差

尽管体育教学的改革赢得了广大师生以及家长的欢迎,但是在没有相关改革经验的状况下,高中体育进行人性化教学的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局面是改革方向出现偏差,高考的高压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难以实现真正的享受体育,高中体育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又因为体育教学的人性化改革没有前车之鉴,因此,在改革过程中需要依靠改革人员良好的判断能力。从目前的改革效果来说,尽管很多学校进行了改革,但改革进行到最后又回到了原点。此外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而高中教学中体育并不是高考科目,所以,学生宁愿把时间花费在学习其他考试学科上,而不愿上体育课,这使体育教学陷入困境,取得的改革效果较差。这里还需要指出一点,从以上问题来看,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否则会造成很不理想的结果,只有充分掌握了自身最真实的情况,因材施教,有目的性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才能取得真正的教学效果,才能给体育教学的发展带来真正的促进作用。

二、人性化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展望

1.真正实现学生“体与智”同步发展

从现今高中体育人性化教学改革的局面来看,改革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但是对于人性化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绝大多数的人依旧抱以肯定。目前改革之所以会陷入困境,其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传统观念难以得到改正,人们一致认为文化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远大于体育学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体育锻炼以及相关体育知识的重视程度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高中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效果以及对学生文化课学习的辅助作用也会变得较为显著,因此,可以确定高中教学中必然会实现学生“体与智”的同步发展。

2.改革推动全民运动的实现

在人性化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并不是简单地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人性化,其作用还会在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升华。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体育运动的概念会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会得到進一步提升,这有助于促进人们走进运动的行列。经济的发展使人们难以去享受生活,没有时间参加运动,并且对于运动的概念人们也没有清楚的认识。随着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体育的概念会逐渐被人所熟知,体育的价值将会被人们所了解,取而代之的是全民对运动的热爱,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全民运动。

3.为体育人才的发掘做出相应的贡献

在人性化视野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能够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这种模式下,在某些体育运动上具有优势的学生很容易被发掘,改革后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在体育方面具有个性化的学生将会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因此,学生的体育特长会得到发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体育事业发掘出相关的人才,为推动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人性化视野下,人们对于人性的要求正在逐步提升,对于教学的人性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高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教学的内容,还是在教学的模式上都难以满足人们对于人性化教学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成了必然,面对改革的现状,改革人员应进行深入分析,并就相关问题寻求应对策略,站在一定高度上去展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未来的景象,为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人性化:指的是一种理念,人性化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这里所指的技术是广义上的技术,不单单指的是某一领域,在本文中人性化是指在教学改革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重心,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教师,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朱岩.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理性思考[J].2010年管理论丛与技术研究专刊,2010(12).

[2]杨智勇.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20).

[3]陆作生,赵权忠.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报,2004(09).

[4]索鹏.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人性化改革 第7篇

一、人性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涵

首先,需要对人性化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理解人性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涵。人性化教育指的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来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与物相比,它更加关注人的地位,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培养人的主动意识,在结合人的个性的基础上来实施教育,从而促进人全面和谐发展,它的核心内容是让教育者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内心。这是为了改善目前社会中教育功利化的不良现象,由此可知,人性化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指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师专业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人性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特征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高职院校在改革体育教学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可以自主收集和整合各个方面的信息,并结合自身已掌握的知识来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自发和自律意识。在人性化视角下改革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最基础的条件就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性特征。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需要负责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还需要将教学活动付诸于实施,能否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最终质量,而且也会影响到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程度。

(三)重视教学中的良性互动。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让教师和学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交往,从而获得共同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人性化教育中所认可的观念,因此,要改革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就需要对教学中师生的良性互动提高重视。

三、人性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与教育角色。

在人性化的视角下,高职院校要改革体育教学就需要体育教师及时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素质化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当中。另外,高职院校内的体育教师还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角色,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并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促进剂学生心理健康结合起来。

(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引导者,要确保将人性化的教育观念落于实处,就需要体育教师树立起服务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充分了解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将该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来灵活的组织培训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并鼓励体育教师参加,让体育教师可以积累更好优秀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建立完善的课程考评体系。

高职院校应积极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来确保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得到落实。在考核和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时,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坚持人性化理念,对学生的成绩、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并且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考核与评价方法,确保最终得出的考核和评价结果具有全面性与客观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营造出人性化的教学氛围。

在引入人性化教学理念时,高职院校应充分挖掘出院校内各种有利的资源,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完善教学所需的各项基础设施,科学安排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的使用时间,加大人性化教育的宣传力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今全民健身的生活理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高职院校应积极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引入到体育教学当中,积极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让学生意识到拥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芳,沈莺.人性化理念与高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整合方案[J].科技资讯,2012(22).

[2]张士彪.分析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思考的几个问题[J].当代体育科技,2014(14).

[3]邱忠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3).

人性化改革 第8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再次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念,我国法学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理论界和实务界掀起法学学术研究热潮的同时,关于高校法学教学改革的讨论也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无疑促进了教育的进步,同样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为显著。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繁育基地,对向社会输出高等教育人才至关重要,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高校法学教育的后背支撑,甚至高校法学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法治道路铺设的起点和基石,肩负着面向世界和未来,为国家输出治理型卓越法律人才的艰巨任务。蓬勃的经济形势催生越来越多的新型法律关系,使得法律的滞后性和无力感尤为显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思考也为高校法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充分的理由。作为一种后知后觉的破旧立新的社会活动,在社会形势的被动驱使之下,改革必然伴随痛苦而生却又不得不忍而受之,因此,明确改革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对于引导改革方向,顺利完成推陈出新的使命,最终反馈于社会至关重要。

改革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性存在,对于高校法学教学而言,其改革的目的取决于社会需求和自身存在的意义,绝非改革本身。高校法学教育目标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和实务人才培养两方面,较于法学本科培养而言,其目标以实务人才培养为主,以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为辅,这也是社会需求所致。多数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抑或创业,选择继续深造的不在多数,这也促使本科教学侧重点的倾斜无可非议。因此,法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亦是更好地迎合社会人才需求,力求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无缝对接,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其本身并非任务驱使所致,而是社会新形势的呼唤以及法学事业进步与发展的应然化需求。为响应党中央依法治国的号召,铺垫好我国法治事业发展的基石,应对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多变,实现全能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高校法学教学改革不容迟疑。综合社会全能型人才需求和高校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设立初衷来看,法学教学改革应当坚持人性化和能动性的理念。

二、法学教学改革中人性化理念的贯彻

(一)教学理念的人性化

被动灌输转为主动吸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今传道授业表见为被动灌输,教学以此为模板,三尺讲台,教师挥汗如雨却最终“自得其乐”,学生两耳尽闻窗外事,无心恋读圣贤书。这种一成不变的传统被动教学模式早已难以迎合当下复合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要求。浮躁的求学风气之下,资深学术前辈在教学知识传播过程中深感乏力,教学相长的目的无法实现,学术资源浪费之余,文化传承的路径遇阻。学生主动吸纳思想的养成绝非单方面努力可为,法学教学中应穿插该理念的传授,以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化为前提,引导学生主动吸纳思想的转变,促成法律人才培育,避免被动灌输之下培养缺乏人文情怀与法学素养的“法律工匠”。以本科教育为例,大学四年的课堂学习远不能触及法学深层理论,教师深层次理论教学的方法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徒增学生知识继受压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自身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变单一定向知识输出为引导学生主动继受,而实现该转变的前提便是知识本身的特质和定位应当恰当,本科教学以法学基础理论传授为主导,深层次切入为例外,与学生求学目的及毕业需求衔接,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洞察学生上课动态,防止传道与继受背道而驰,以此保证学生主动吸纳思想的养成。

因材施教理念的继承。教学过程中,严格依照整齐划一的教学安排,多数情况下仅仅是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预期的积极效益很难惠及所有学生。这种刻板的墨守成规式的教学理念,不仅与有教无类的优良传统教育思想相背离,同时对于教育本身也是一种诋毁与嘲讽。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这就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这一理念。《论语·先进篇》有载:子路问道,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然冉有问道,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为什么对于两个学生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回答呢?孔子说,冉求性格谦逊,畏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进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提醒他退让些,三思而后行。孔子最先于教学实践中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也正得益于其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宋代学者朱熹从孔子教学经验中总结而得:“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具体到法学教学本身同样应该引而鉴之,例如在法学本科教学中,由于生源地及生源质量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生功底深浅不同,考虑到每个个体自身接受知识的速度与灵度各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给予不同的培养关照。例如某一学生目标明确,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有着独特的兴趣和感觉,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否应该有所察觉之后悉心留意帮扶,给予机会参与到律师事务所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之中,有意引导,这对于该生眼前的学业和将来的就业都是极大的扶持和帮助。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尤其是民法教学,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任务安排,机械式的重复讲授,教师于课堂授课,以积极地知识输出为主,双向互动鲜闻寡见,这种对于学生自身的需求关注甚少的教学模式导致的譬如多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却很难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等负面结果,日积月累,已经成为阻碍法学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急需攻克的难题。

(二)教学设计的人性化

研讨会形式的教学设计。在研究生教学之中,学校统一配置的课程安排虽因不同学校而呈现不同风格,但是较于本科课程安排而言,研究生课程设置明显偏少,知识的继受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并且基于整体教学效果的考虑,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无法兼顾学生个人兴趣及自身特长,因此引入研讨会形式的教学设计对于实现学生各取所需的求学要求和各尽其能的教学目标大有裨益。可以以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为主,在学校统一设置的课程之外,受其学院资助,带领其指导的学生自主组织内部研讨会,主题自选,形式自拟,奖惩自定。例如各个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特长,尤其是在法学法硕与非法学法硕的组合之下,各自以自身本科专业为背景,结合法学相关理论,形成学科交叉式的互动研究,各取所长,互通有无,在导师的指导和协调下,实现教学相长。该教学设计虽不在学校教学安排之中,但却能起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对于法学理论的创新也颇有助益。

融汇司法考试的穿插式课程设计。依目前法学事业的发展来看,司法职业资格证书无疑已经成为驻足法学领域的必要前提,尤其是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所以法学专业学生对于司法职业资格证书的渴望早已如同久旱盼甘霖,而高校法学教学却仍旧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偏重于对法学原理的过度阐释和理论深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衡量无可非议,但是面对本科生求职压力时该种教学方式显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对于本科教学促进就业而言极为不利,因为这对于学生考取注重实务性法律应用的司法职业资格证书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以本科法学教学为例,前两年属于夯实基础阶段,该阶段的法学教学往往以基础性法学知识的教授为主,包括但不限于民法刑法等主要部门法的基础知识,而真正令学生深感压力的则是大三,适逢可以参加司法职业资格考试,仅依据课堂继受的基础知识而言,通过司法考试确显艰难,因此业余时间的自习和复习就尤为重要,这造成了学生复习司法考试和正常参加学校教学安排的冲突与矛盾,学生频频翘课的现象极为普遍。而融汇司法考试的穿插式课程设计可以为化解或消除这种矛盾提供了可行性路径。教师课堂之上法学基础知识的传授自然不可中断,但是完全可以在教学形式上结合司法考试自身特点予以改进,例如对于诉讼标的这一概念的讲授可以脱离教科书的使用而转为引用司法考试真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司法考试真题中尤其是卷四的案例对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分析案件能力以及法律思维的培养都极为有利,如此一来,学生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强化了司法考试真题的复习,这对于学生出席课堂的兴趣和教学效果的提升都显有助益。

三、法学教学改革能动性的实现

(一)案例教学的拓展

在高校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早已有之,本身并不新鲜,但是结合当下学生群体特点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该教学方法的使用仍有其变通和改良空间。以侵权责任法的教学为例,数人侵权的体系构成一章极为复杂,单是学理上的探讨都能争论良久,莫衷一是,落实到教学当中,基于自身学术功底的丰厚,教师在专业角度讲授该部分内容并非难事,但是学生继受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坐听两个小时的授课依然一无所获,一头雾水,谈何理解与应用?此时案例教学法便可发挥其功用。一种可选择的教学方法为拟制案例和实践案例的配合使用,例如讲授侵权责任法第八条共同加害行为中的共同过失时选择拟制案例:甲乙二人基于修葺房屋的需要,合力在房顶抬木头,此时甲不小心将房顶的瓦片踩落导致路过的丙受伤入院,此时甲乙二人便属于共同加害行为,以此来说明共同过失同样可以构成共同加害行为,并非仅限于共同故意,例如甲乙二人相约同时向丙开枪致丙死亡。一般来讲,原始典型案例不适宜直接引入课堂教学加以使用,因为其信息量的巨大复杂特征将会导致学生课前研读案例耗费大量精力,若加之学生不擅长提炼要点,总结关键势必导致学生自弃,教师费力的教学恶性效果循环。因此在原始典型案例引入法学教学时需要教师事前对案例进行加工整理,以达到案例脉络清晰、焦点突出、主次分明、针对性强的效果。另外同样可以选择更具互动性的案例重现表演形式,将实践案例通过学生自主表演,外加学生自己的想象及推测的形式重现于课堂,使得大家更为直观地感受案件事实,继受法律知识。一种新颖的表演方式,例如学生可以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烧伤同伴案”为基础,各自分配案中的角色,外加电视采访、当事人自述、专家访谈、律师会晤等案外情节,既丰富了案件所涉法律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其间由教师负责引导和把关直至最后总结评议,整体课堂效果远远优于既定呆板的“唾沫加白粉式”授课,另外这对于学生法律语言表达和法律思维的养成大有裨益。

(二)网络与自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自媒体技术的悄然兴起为法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传统的板书模式也正日渐凋零,更为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迎合了多数教学及求学群体的复杂性需求。人性化和能动性的教改理念要求课堂互动性的呈现,借助于网络和自媒体技术的发展,课堂互动模式的选择更加多元。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上课忙于手写笔记记录,一方面容易分心乏力,遗漏教学重点;另一方面不便于随身携带和长久保存,在现有网络技术的辅助下,课堂笔记记录和汇总工作都变得快捷而又简单。例如诸多类似于为知笔记、X-mind等便捷软件的应用,自身强大的笔记功能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纸笔,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上文提及的研讨会教学设计中它们均可发挥快捷便利的作用,一方面保证了资料汇总工作的效率性和持久性;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自我学习能力,这对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有百益而无一害。

自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法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以微信为例,在侵权责任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方式完全可以翻转传统的口头点名抑或依学号顺序作答这种学生躲而避之的互动方式,利用微信中的实时对讲抑或群聊功能,由原来的教师主动提问学生被动作答变为学生主动抢答。本堂课教师主要讲解侵权责任法中的若干关键基础性概念,学生集体加入群聊,利用该功能进行效率性抢答,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化解了教师提问无人应答的课堂窘境,在此基础之上,本功能还可以替代传统的点名册,所有出席课堂的学生名单尽收眼底,这种充分利用学生热衷于网络社交软件群体性特点的教学方式可谓一石数鸟,一改原有的教学困境。

法学教学改革是顺从时代召唤,文化传承革故鼎新,为我国法治事业发展强基固本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技术性手段,其服务于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为依法治国保驾护航的光荣目标。整体的法学教学改革工作应当坚持人性化和能动性的理念,变传统的单向灌输为时下的双向互动,应理论与实务的双重需求而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体现人文关怀,案例教学法与网络和自媒体技术可以多重结合使用,丰富课堂形式及授课内容,扩展课堂信息量,以此增加学生的继受知识储备,最终达到培养具有独立人格、法律理性、道德良知的真正的法律职业者,回馈于社会多元化、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艳平,李佳.法学教学改革下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J].中国人才,2012,(8).

[2]薛刚凌,李媛.论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载[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7,(1).

[3]王文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4]李文沛.司法考试背景下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以“劳动合同法”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4).

[5]卫守宇.建立司法考试制度后法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

[6]刘建民.加强高校法学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J].中国人才,2011,(7).

[7]宋丽弘,史秀娟.国际法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探索,2008,(6).

[8]张能全.法治视野中的本科法学教学再改革[J].苏州学刊,2012,(4).

[9]崔红.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行政法学教学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10]徐显明.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数字逻辑课程教学的柔性化改革研究 第9篇

在数字逻辑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通过数字逻辑实践环节让学生灵活掌握数字逻辑课程基本理论,可以进一步提高其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后续课程打下扎实基础。在数字逻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很多问题[1,2,3,4]:l)实验多延续原电子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模式,实验项目模块较为机械死板,较少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的特点,体现当前技术发展趋势不够充分;2)学校实验经费有限,实验配套的仪器设备型号落后,数量不多,质量不够高,实验材料损耗较大;3)实验手段不够先进,软硬件结合的实验、综合性实验较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不易发展。因此,建立本课程的柔性化实验体系,使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育理念,树立因材施教、个性培养和鼓励创新的教育思想。

1 柔性化教育在数字逻辑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韩九强教授与郑南宁教授提出的“柔性教育”概念对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5]。“柔性教育”概念借用了工业制造的基本理念。“柔性教育”即是教育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能够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以及现代教育观念;树立因材施教、个性培养和鼓励创新的教学思想;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宽松环境。具体表现在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体系和教学保障;为不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和不同求职目标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需求,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事业目标和求职方向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选定自己的学习课程,从而使学生与资源能够达到合理调度和柔性匹配[6]。

《数字逻辑》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紧密,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和积极推行新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能力,探索出一条新路,推进数字逻辑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在以网络课程为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下,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柔性化改革。针对将来要学习的相关后续课程,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掌握数字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技术和仿真技术,构建数字逻辑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打破传统的教学和实验模式。学生能通过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网站进行自主学习,获得丰富的数字电路设计和分析方法,掌握相关设计实例,能通过网络虚拟实验平台实现各种相关的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同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 数字逻辑课程教学的柔性化改革

在柔性化教学改革中,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的丰富、更新和优化。考虑课程体系和个性特点,计算机类专业的数字逻辑课程内容如何由浅及深进行组织,并尽量结合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应用实例,将每部分的教学内容与实验环节结合起来,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课程教学模式的柔性化改革中,开发数字逻辑网络教学平台,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的丰富资源,设置在线答疑,及时为学生解决各种与课程相关的问题;为学生设置在线作业和在线模拟测试平台,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1 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柔性化改革。

数字逻辑课程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计算机硬件知识体系的基础。在保证数字逻辑课程基本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在理论教学中,将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通过系统设计实例验证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实现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优化,使本课程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

2.2 数字逻辑课程的柔性化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模式的柔性化改革中,开发数字逻辑网络教学平台,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的丰富资源,设置在线答疑,及时为学生解决各种与课程相关的问题;为学生设置在线作业和在线模拟测试平台,巩固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创造网络化学习环境,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建立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网站,结合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网上答疑系统在线解决问题,通过数字电路设计应用实例,使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为学生将来学习《可编程逻辑器件》、《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等系列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进而为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服务。

2.3 数字逻辑课程实践教学的柔性化改革

在实践教学内容中,除了设计小规模数字电路外,增加计算机组成结构中基础部件的设计,使学生通过实验将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数字逻辑电路结合起来,通过系统设计过程充分理解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同时,构建数字逻辑虚拟网络实验平台,即用软件代替硬件,用编程模拟实验的全过程,可以大大简化实验的操作过程,解决实验资源的不足,实现实验数据的电子化,打破传统实验室在地域空间和时间上的约束,改革传统的实验思维、实验方法、操作步骤、数据处理、仪器用具等方面,并对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索。虚拟网络实验与传统实验相互结合,增加实验项目的多样性、实验内容的层次性,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和创新,满足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柔性化实验要求。

3 总结

围绕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提出了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柔性化改革,柔性组织数字逻辑的教学内容,并尽量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应用实例,以适应学院柔性化整体人才培养模式。借助计算机网络环境和虚拟现实技术,把枯燥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认知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Eamshaw,Jones R,Gigante.Virtual Reality Systems[M].NewYork:Acedemic pr,1996.

[2]Akira Suzuki Masao.Molecular simulations in the virtual material laboratory[J].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eience,1999,4(4):227-231.

[3]朱敏.虚拟实验与教学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孟国军.基于VRML的虚拟实验室框架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3.

[5]韩九强,郑南宁.国外自动化相关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6):1-5.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案个性化 第10篇

一、应鼓励个性化的英语教案

1、弹性原则:

“弹性”是针对英语教学目标的设置而言的。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 因此传统的英语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细致。但是, 我们都知道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来完成的, 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预习情况、兴趣等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对课文的学习, 而这些情况教师是很难在课前就能很清晰的预知的, 只能通过模糊的预测以及课堂反馈性活动等方式来了解;再说, 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之间一定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我们不可能用同一、明确的目标来同化这些各个不同的个体。

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身上的难以预知的因素, 必须建立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状态

分析、对可能的期望发展分析的基础上, 使目标有一个“弹性区域”。这样既可以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也可以弥补期望目标与现实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落差。

2、粗线条原则:

“粗线条”是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不确定因素提出来的。传统的英语教案模式要求教师在教案中具体细致地列出教学步骤、细节, 以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易于控制。但教师在教学时面对的是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的学生, 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他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疑问、思考、灵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无论你的教学设计多么完善, 到了充满变数的课堂教学中都会不断变化、调整, 都会在师生互动中生成许多新的问题。

因此, 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时, 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推断预先设计课堂上学生的行为, 应重在策划、设计教学活动, 下功夫思考怎样创设教学情境、确定活动主题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等;应粗略勾勒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大致轮廓, 而不是在一些不可预知的细节上过多纠缠。

3、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主要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执行教案。因为自主化教案是富于弹性和粗线条的, 就必须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执行教案时留下一个很大的自由区间, 需要师生通过教学互动来加以补充。因此, 教师必须抱着一种灵活的态度去执行教案。

因此, 我们就必须把活动设计为若干种形式, 这样就可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 有事可做。所设置的任务不宜太困难也不宜太容易。要让学生在能力范围内, 通过小组合作, 个人发言, 角色扮演等形式能够完成。如在教学季节时我设计了三个任务。Task 1, 把班上学生分为12个小组, 把每个小组命名为January, February, March……December等。然后叫每个小组自我介绍, 如:we're January, we are the first month等, 第二组的同学说:we're February, we are the second month.等, 目的在于复习12个月份和序数词, 每个学生都开口, 尝到成功的喜悦。t a s k 2, 设计一个F r o m January10th to February10 th的活动表。这个时间刚好放寒假, 学生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和应用了有关活动的名称的词组。task3是明星秀, 成绩好的学生当明星, 其它同学是记者, 应用所学的句型进行记者采访, 明星要有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记者可以用所学的问句对明星进行采访。这三个任务难易适中,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所收获。

二、英语教案个性化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我们提倡教案个性化, 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案的全盘否定而另起炉灶, 正如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扬弃一样, 自主化教案也是对传统教案的一种扬弃。教学

◇过程的实施也是一样, 因为课堂是充满了变数的, 即陈使教案是粗线条式的, 学生的每一问答还是有可能打

破原来的预想。比如, 对一篇英语阅读课文, 学生的理解可能会与教师不同;对同一个问题, 学生中会产生许许多多不同甚至相反的答案;有时还会因为某一个细节问题, 占据了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对此, 教师不能因为要完成教案预定的步骤而强加控制, 而应该打破计划, 相机引导, 满足学生好奇、创新的需要。因此, 我们在实施自主化教案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预设与生成。

个性化教案主张生成性, 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的,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 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英语教学中, 在学生开始接受性英语教学之前, 教师是很难进行教学目标和进程的预设的。但是, 事物有它

复杂的一面, 同时也有它客观的一面, 事物的某些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达到共同理解的。

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适当地就学生的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学习目标及步骤等进行预设。只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弹性、可变化性, 避免教学目标的简单化, 教学程序的固定化;要留有较大的自由空间, 使学生能在其中有自由生成意义的余地。

2、共性与个性。

个性化教案, 它所要针对的是传统教案的共性化特征。由于受指令性课程的重重压制以及对教参的过分依赖, 传统教案表现出雷同统一, 千人一面的特征。在这样的教案模式下, 教师的个性与创造性被泯灭, 从而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但是, 说“个性”, 并不是说就不能有共性, 就不能参考别人的教案和教学参考书的观点。

个性与共性是相对的, 自主化教案应该是个性与共性并存教案。在英语教学领域里, 教参凝聚着许多专家学者对课文文本的经典性解读, 同样他人的教案也包含着他人的教学思想,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 应该大胆借鉴, 尤其是青年教师, 更应该大量吸收前人的经验。

3、教学与反思。

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循环或螺旋上升的过程, 该过程一般包括如下七个步骤:反思、计划、准备、行动、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评价资料。反思性教学可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和讨论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观摩和讨论有助于推进教师集体的教学反思, 有利于为反思性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整体氛围。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进行集体反思的活动, 比如公开课、讲课比赛、集体备课、相互评课等, 当然, 这些活动对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是行之有效的。

浅述学生个性化教学及课程改革 第11篇

【关 键 词】 数学;个性化;主导作用;深入

本文着重谈学生个性化教学及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上了“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生活化”的道路。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为促使学生大胆探索、不断进取,要巧设活动、促进自主、关注情感、联系生活。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通过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樂趣,这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有更完善的了解,使课堂更鲜活生动,使学生的能力能更有效地提高。

一、巧设活动,事半功倍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感兴趣并熟悉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数学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教师简洁、清晰、富有感染力的导语及巧妙创设,会以最佳状态引领学生思维逐步深入。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动画课件及小故事的配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统计中,由于数据都是同学们亲手收集的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材料,所以他们对制作图表、分析图表都特别感兴趣,学习的容量自然远远超过书本,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促进自主,品尝成功

创设自主的课堂,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怎样学习;能帮助建构进取型的人格,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存在着差异。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采取分类辅导、设计层次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更利于理解新知,更利于进行自主学习,品尝到成功。既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个体需要,体验到了不同层次成功的喜悦,又充分尊重了学生认知基础的个别差异性。

三、关注情感,激发热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内在美,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一环紧扣一环准确而恰当的导语,可使学生了解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严谨之美;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和数学式子表达的对比和评价,使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规律意义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简洁之美;另外在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玩并介绍九连环、华容道等智力游戏,引导学生探究九连环的规律和不同阵式华容道的解法。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而在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平台方面,首先要把生活的源泉引入课堂。目前有些教材设计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脱节,有些教材只呈现知识的结果而忽略了其形成的动态过程。对此,我们要开动脑筋,不失时机地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如在教学“打折与成数”时,可以用城市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代替原有的例题,以促进学生进步的理解。

四、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生活是数学课堂的源头,让数学走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使数学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一把钥匙。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数学信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合理猜测、寻求证据、做出证明、举出反例,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小组讨论,鼓励不同的见解等等。那么,学生在数学课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参与到探索中去,从而有了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经历。如学习了“神奇的计算工具”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实际,纯粹抽象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数学是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今天虽然是利用计算器计算,但之前也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古人最初计算时是用石子或结绳的方法,后来用到了算筹、算盘等计算工具,直到现在用了计算机,学生会体验到这个发展过程融合了多少先人的聪明才智,汇集了多少先人的辛勤劳动,我们也应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的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总之,无论在课程改革还是个性化教学中,要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上了“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生活化”的道路,铸造新一代创造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天职,任重而道远,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善于发掘、开拓、创新,促使学生大胆探索、不断进取,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实实在在的教改之路,并促使学生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洋波,秦玉峰. 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准备[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人性化改革 第12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是如火如荼、轰轰烈烈, 但担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这一神圣使命的学科“教学论”的现状并不乐观。从学校来看, 重学术性, 轻师范性, 导致学科“教学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学科建设也相对薄弱和滞后。从教师来看, 访学进修难, 申报课题难, 发文章难, 评职称难, 教师没地位, 缺乏原动力。从学生来看, “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上课记笔记, 下课抄笔记, 考前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 学与没学一个样。从课程来看, 学科“教学论”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三级学科, 是属于学科地位比较尴尬的“小学科”, 且传统的学科“教学论”理论性浓, 实践性差, 教学案例少, 学生不易学, 教师不好教。传统的学科“教学论”从头到尾充满着各种训斥, “必须……”的语言比比皆是, 那些数不胜数的原则、无穷无尽的要求和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等, 不知压抑了多少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不知扼杀了多少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因此, 深化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根据本校的实际, 以“化学教学论”课程改革为例, 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顺应并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们力图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化学教学论》分为理论课、技能课和实践课三大模块, 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型, 自学、导学和实训三个阶段。

1.重组课程结构

根据《安庆师范学院2008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我们对《化学教学论》课程结构进行深入的改革, 构建由化学教育理论课 (化学教材设计、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育评价和化学教育展望等) 、化学教育技能课 (微格教学、实验和说课等) 和化学教育实践课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调查等) 等三大模块组成的新的课程结构。这一课程结构的改革, 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基础, 对于促进学生学业的个性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 (“四成”) 的需要, 我们改照本宣科地“教”教材为灵活机动地“用”教材, 做教材的开发者和研制者。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删除教材中那些“繁、难、偏、旧”的、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符的章节, 增加一些既有利于学生就业又有利于学生深造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新的改革成果, 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 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我们还将教学内容分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型, 为学生学业个性化发展提供选择的空间。

3.优化教学方式

为了落实“做、学、教、研、训、做、考、评” (“6+2”) 教学与考评法, 改变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记”、“一言堂”的局面, 我们加大教学方式的改革。具体包括:

自学。大一新生一入学, 就每人自备一套中学化学教材及参考书, 同时提前领取原本大三下学期才上的《化学教学论》教材, 并被分成若干教学活动小组, 每组聘请一名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可以是在职教师, 可以是退休教师, 也可以是校外名师) , 推选一名组长, 实行组长负责制。每位学生在大学前5学期内将中学化学课本自己重温完毕, “三字一话” (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 自身修炼达标, 课件制作自行选修过关。每人每学期尝试写一份教案、模拟上一次课、实地听一次课。利用寒暑假中学放假时间短、高校放假时间长的时间差进行见习和试实习。所有这些都靠我们发动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教学活动小组利用课外时间自动完成。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 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我们在大一新生一入学就要求每位学生制定“学生学业个性化发展规划”。规划包括:你大学四年的最终发展目标是什么?你每学期的目标是什么?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具体的日程安排如何?通过哪些手段和途径可以达到目标?等等。我们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书画展览、演讲比赛等活动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

导学。我们根据师范生自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以新教师上岗后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包括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说课、如何评课、如何实验以及如何教研等。在教学中, 我们实施案例教学。我们通过展示杂志刊登的、学生自撰的教案, 播放中学名师上的、往届学生上的课堂教学录像, 开设自愿担任主讲的尝试课等形式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学生在“教学现场”中发现和提出化学教学问题, 在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反思与总结中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这种案例教学紧密联系实际, 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教学中, 我们还实施诊断教学。我们走进微格教室, 利用现代声像技术, 把每位同学的试讲课全程录像, 然后重放录像, 师生一起观看、讨论、分析、研究。通过录像重现, 每位同学在试讲中的一举一动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来, 在试讲中的的种种弊病可以无情地暴露出来, 这有利于试教者自我感悟、自我反思, 有利于指导者提出改进策略、指出努力方向。我们还开展探究性学习。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许多问题仅仅通过课堂讨论还不能使学生获得满意的答案, 我们就利用这些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深入的探究性学习。引导他们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资源来探究问题并撰写教研小论文。根据学生将来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的不同, 我们还将学生分成应用性 (不考研, 立志当教师的) 和研究性 (考研, 立志继续深造的) 两种水平层次, 实施不同水平, 不同要求的分层教学。

实训。我们加大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 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室尤其是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微格室甚至寝室等进行强化训练, 自主采用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支教实习等形式进行实地训练, 使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三、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

传统的学业评价仅仅是用考试分数 (60分及格) 加以衡量。这种“量化评价”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个性和发展。为了体现个性的复杂性和发展的丰富性,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纸笔测试的学习评价形式, 坚决打破“60分万岁”, 极力推行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 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实施个性化评价。

档案袋评价。建立学生学业个性化发展档案袋, 收集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多种材料 (如学习笔记包括自学记录、随堂笔记和读后感;“三字一话”的修炼情况;自制的课件等选修的情况;见习和实习的记录;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测验的成绩;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果等) , 依据这些材料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而又客观的评价。

全程评价。改变期末一次性评价的方式, 实施全程考评。出勤情况、表现情况、作业情况、章节测验、期中测验、期末考试、口试成绩、小论文等全部纳入考核内容。对于期末的纸笔测试, 我们增加主观题量, 注重学生能力测试, 同时开展题库征集活动, 鼓励学生自编试题, 然后对他们的试题择优录入试题库作为备选试题。这一活动在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 也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

分层评价。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的不同和兴趣爱好的不同, 我们实施分层评价。对前5学期内试讲出色, 已经具备良好教师技能和素质的学生可申请课程免修, 但必须参加正常考评。对于一次性考试不能考及格的学生, 可申请重考。

总之, 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顺应国际教育发展潮流之举,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把课程改革同国家发展、国际竞争联系起来, 把教学活动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 我们就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停止、遇到阻力而退却、遇到非难而迟疑, 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课程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祖浩, 韦斯林.新时期化学学科教育转型研究的思考[J].化学教学, 2008, (11) .

[2]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第3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毕华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6]王磊.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电厂信息系统管理分析下一篇:企业关键性无形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