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性法氏囊病疫苗

2024-09-16

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精选9篇)

染性法氏囊病疫苗 第1篇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是淋巴细胞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病原之一。

该病的危害性大, 给养鸡业造成的损失严重, 因此对该病的防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IBDV在外界环境中较为稳定, 采取消毒和隔离措施来控制本病不易达到目的, 主要的防制措施是疫苗接种。常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和活疫苗。灭活苗主要有囊毒、细胞毒、鸡胚毒佐剂灭活疫苗。弱毒疫苗按毒力大小分为高毒型、中毒型、温和或低毒型。

1986年以后, 由于超强毒株的出现, 使IBD的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使得IBD的防制面临新的困难。目前, IB-DV变异株、超强毒株的出现给该病的防制带来巨大困难, 常规的低毒、中等毒力和毒力稍强的疫苗难以有效的控制该病, 迫切需要研制开发新型疫苗。近年来相继出现了活病毒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高压失活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等, 作以简要综述。

1 活病毒疫苗

Tsukamato K等用马立克氏病病毒CVI 998株表达IBDV的VP2基因, 接种的鸡无临床症状, 无死亡, 攻超强毒IBDV后, 55%得到保护, 且对超强IBDV提供了像CVI 998一样的保护。Sheppard M等用禽的腺病毒与IBDV VP2构建成重组体FAV-VP2, 能够诱导血清中VP2抗体应答, 并对V87有保护作用。

2 DNA疫苗

姜平等构建两种以VP2、VP3为目的基因的DNA疫苗, 对鸡的保护率分别为90%和10%。Li JR等用LA-PCR的方法扩增了2株IBDV的多聚蛋白 (VP2/4/3) 全基因和VP2全基因, 这两个IBDV毒株一个是减毒株IBDV JD1, 另外一个是强毒株IBDV ZJ2000, 对这些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插入到质粒p CI和pc DNA3中, 以脂质体为辅佐剂制备一系列DNA疫苗, 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仅有VP2基因的DNA疫苗只能诱导出非常低水平的中和抗体, 只能使鸡免于死亡和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而不能避免法氏囊的损伤;而含有多聚蛋白基因VP4/3的DNA疫苗, 则可诱导中和抗体在用强毒攻击的情况下可使免疫鸡免于发病和组织损伤。

3 亚单位疫苗

于涟等在克隆了IBDV的HV96株VP2基因的基础上, 首次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细胞和幼虫中高效表达了VP2蛋白, 动物实验初步证实含有重组病毒的蚕血注射或口服可保护IBDV强毒株对非免疫雏鸡的攻击。王笑梅等将VP2基因克隆到p PICZA载体上构建p PICVP2质粒, 转染酵母, 经甲醇诱导, 测得表达蛋白占酵母总蛋白的16%, 表达量为0.6028g/L。表达产物免疫SPF鸡可以保护鸡群免受强毒攻击, 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但还不能保护法氏囊组织免受损害, 效果不如常规灭活苗。以色列的Jacob P等最近报道用酵母表达系统生产的亚单位疫苗能有效保护鸡免受IBDV的感染, 他们将VP2基因在Pichia pastoris表达系统中表达, 为养禽业提供廉价的亚单位疫苗。

4 高压失活疫苗

田少敏等研究了IBDV在高压下的感染力和免疫原性后发现, 180 MPa作用3h可使IBDV完全丧失感染力, 经高压处理过的IBDV免疫鸡, 攻毒后无一发病, 而非免疫鸡全部发病, 显示处理的失活IBDV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5 转基因植物疫苗

吴建祥等用IBDV的VP2基因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并转化根瘤杆菌, 转化子能够扩增出与VP2基因大小相同的片段, 成功构建了IBDV VP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水稻表达IBDV的VP2基因产物的免疫原性和IBDV植物疫苗打下基础。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可食用转基因植物疫苗, 他们用RT-PCR方法扩增了IBDV E变异株的VP2基因, 将其导入T质粒载体上进行核酸序列测定, 并导入酵母细胞中大量表达有正确构象的VP2蛋白。然后VP2基因被导入一个载体基因中, 并置于一个植物特异性的超级启动子的控制之下。转化脓杆菌, 再将基因带入拟南芥中得到转基因拟南芥。

29.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 第2篇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s Bursal Disease,IBD),又称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和免疫抑制性的禽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为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性法氏囊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预防措施、控制和消灭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从事禽类饲养、经营和禽类产品生产、经营,以及从事动物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诊断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毒分离或免疫学试验。

2.1 流行特点

主要感染鸡和火鸡,鸭、珍珠鸡、鸵鸟等也可感染。火鸡多呈隐性感染。在自然条件下,3~6周龄鸡最易感。本病在易感鸡群中发病率在90%以上,甚至可达100%,死亡率一般为20~30%。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时或超强毒株流行时,死亡率可达60~80%。

本病流行特点是无明显季节性、突然发病、发病率高、死亡曲线呈尖峰式;如不死亡,发病鸡多在1周左右康复。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眼结膜及呼吸道感染。在感染后3~11天之间排毒达到高峰。由于该病毒耐酸、耐碱,对紫外线有抵抗力,在鸡舍中可存活122天,在受污染饲料、饮水和粪便中52天仍有感染性。

2.2 临床症状

本规范规定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天。

临床表现为昏睡、呆立、翅膀下垂等症状;病禽以排白色水样稀便为主,泄殖腔周围羽毛常被粪便污染。

2.3 病理变化

2.3.1 剖检病变:感染发生死亡的鸡通常呈现脱水,胸部、腹部和腿部肌肉常有条状、斑点状出血,死亡及病程后期的鸡肾肿大,尿酸盐沉积。

法氏囊先肿胀、后萎缩。在感染后2~3天,法氏囊呈胶冻样水肿,体积和重量会增大至正常的1.5~4倍;偶尔可见整个法氏囊广泛出血,如紫色葡萄;感染5~7天后,法氏囊会逐渐萎缩,重量为正常的1/3~1/5,颜色由淡粉红色变为蜡黄色;但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可在72小时内引起法氏囊的严重萎缩。感染3~5天的法氏囊切开后,可见有多量黄色粘液或奶油样物,黏膜充血、出血,并常见有坏死灶。

感染鸡的胸腺可见出血点;脾脏可能轻度肿大,表面有弥漫性的灰白色的病灶。

2.3.2 组织学病变:主要是法氏囊、脾脏、哈德逊氏腺和盲肠扁桃体内的淋巴组织的变性和坏死。

2.4 实验室诊断

2.4.1 病原分离鉴定(见GB 19167)2.4.2 免疫学诊断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病毒血清微量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见GB 19167)3 疫情报告

3.1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禽类,都应当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3.2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按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疫情处理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血清学检测做出的诊断结果可作为疫情处理的依据。

4.1 发现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疫情时,养殖户应立即将病禽(场)隔离,并限制其移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及时派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检查、病理解剖、采集病料、实验室诊断等,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4.2 当疫情呈散发时,须对发病禽群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按照GB 16548进行)。同时,对禽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附件1),对受威胁禽群进行隔离监测。

4.3 当疫情呈暴发时按照以下要求处理 4.3.1 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含县级)兽医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疫点:指患病禽类所在的地点。一般是指患病禽类所在的禽场(户)或其它有关屠宰、经营单位;如为农村散养,应将自然村划为疫点。

疫区:指疫点外延3公里范围内区域。疫区划分时,应注意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和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

受威胁区:指疫区外延5公里范围内的区域。4.3.2 封锁 由县级以上(含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人民政府在接到封锁申请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发布封锁令,对疫区进行封锁,并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疫点:出入口必须有消毒设施。严禁人、禽、车辆的进出和禽类产品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运出,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出入时,须经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出入。

疫区:交通要道建立临时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派专人监视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流动,对进出人员、车辆须进行消毒。停止疫区内禽类及其产品的交易、移动。

4.3.3 扑杀

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扑杀发病禽群。4.3.4 无害化处理

对所有病死禽、被扑杀禽及其禽类产品(包括禽肉、蛋、精液、羽、绒、内脏、骨、血等)按照GB 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禽类排泄物和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等物品均需进行无害化处理。

禽类尸体需要运送时,应使用防漏容器,须有明显标志,并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实施。

4.3.5 紧急免疫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易感禽类进行紧急免疫接种。4.3.6 消毒

对疫点内禽舍、场地以及所有运载工具、饮水用具等必须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见附件1)。

4.3.7 紧急监测

对疫区、受威胁区内禽类实施紧急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4.3.8 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疫源及其可能扩散、流行的情况。对仍可能存在的传染源,以及在疫情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售出的禽类及其产品、可疑污染物(包括粪便、垫料、饲料等)等应立即开展追踪调查,一经查明立即按照GB 16548采取就地销毁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4.3.9 封锁令的解除

疫点内所有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对有关场所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最后一只病禽扑杀21天后,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后,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向原发布封锁令的当地人民政府申请发布解除封锁令。

疫区解除封锁后,要继续对该区域进行疫情监测,6个月内如未发现新的病例,即可宣布该次疫情被扑灭。

4.3.10 处理记录

对处理疫情的全过程必须做好完整的详细记录,以备检查。5 预防与控制

实行“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5.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环境控制水平

饲养、生产、经营等场所必须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农业部15号令)的要求,并须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饲养场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控制人员出入,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

5.2 加强消毒管理,做好基础防疫工作

各饲养场、屠宰厂(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等要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5.3 免疫 根据当地流行病史、母源抗体水平、禽群的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等合理制定免疫程序、确定免疫时间及使用疫苗的种类,按疫苗说明书要求进行免疫。

必须使用经国家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的疫苗。5.4 监测

由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组织实施。5.4.1.监测方法

以监测抗体为主。可采取琼脂扩散试验、病毒中和试验方法进行监测。

5.4.2 监测对象

鸡、鸭、火鸡等易感禽类。5.4.3 监测比例

规模养禽场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父母代以上种禽场、有出口任务养禽场的监测,每批次(群)按照0.5%的比例进行监测;商品代养禽场,每批次(群)按照0.1%的比例进行监测。每批次(群)监测数量不得少于20份。

散养禽以及对流通环节中的交易市场、禽类屠宰厂(场)、异地调入的批量活禽进行不定期的监测。

5.4.4 监测样品 血清或卵黄。5.4.5 监测结果及处理

监测结果要及时汇总,由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定期上报至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中发现因使用未经农业部批准的疫苗而造成的阳性结果的禽群,一律按传染性法氏囊病阳性的有关规定处理。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鉴别诊断 第3篇

一、IBD的临床特征

该病潜伏期为2~3天,临床上表现为突然发病,发病后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程短,一般为7~8天,多呈“一过性”;可诱发多种疫病,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患鸡畏寒、扎堆,严重腹泻,极度虚弱,并有不同程度的死亡,典型发病鸡群呈现尖峰式死亡曲线。特征病变是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出血、水肿或萎缩,肾脏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应进行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病毒分离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2~3天,最佳组织是法氏囊组织。此外,临床上应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二、鉴别诊断

1.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患病鸡群整体精神状态较好,常见肾脏肿大、苍白,多数呈斑驳状的“花肾”,输卵管有尿酸盐沉积,排白色稀粪,明显脱水;腺胃、肌肉一般无出血。有时可见法氏囊充血或轻度出血,但无黄色胶冻样水肿,耐过鸡的法氏囊不见萎缩或呈蜡黄色。病死鸡气管充血、水肿,支气管黏膜下有时可见胶冻样变性。

2.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8周龄以上的鸡多发,16周龄以下的鸡较少发生。解剖可见肝脏肿大数倍,又称大肝病;脾脏体积增大,呈灰棕色或紫红色;肾脏肿大,色变淡;肝、脾、肾多见肿瘤;法氏囊无出血、胶冻样水肿和萎缩病变,剖面皱襞有灰白色隆起或结节增生,因瘤体发育而失去原有形态结构。瘤体剖面偶见干酪样坏死或豆腐渣样物质。

3.速发嗜脑肺型新城疫。4~7周龄鸡多发,表现为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可见明显的呼吸道和神经症状;法氏囊无水肿或萎缩,但有出血、坏死和干酪样物,亦可见腺胃乳头出血和盲肠扁桃体出血或肿胀,新城疫HI价测定可达9~11 log2(感染IBD的鸡群HI价仅为2~3 log2)。

4.住白细胞原虫病。该病由媒介昆虫传播,一般在气温20℃以上,媒介昆虫繁殖快、活动力强时流行严重。患鸡精神沉郁,鸡冠苍白,内脏器官肿大出血,脾可肿大1~3倍,肾、肺出血最严重,胸肌、心肌可见白色小结节或血肿,脂肪组织上有小血肿。

5.包涵体肝炎。5~7周龄的肉仔鸡多发,表现为精神沉郁,贫血,剪开骨髓常呈灰黄色,肝脏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和坏死,腿肌可见出血斑,法氏囊有时亦可见萎缩且呈灰白色。该病有时与IBD混合感染,从而使症状加重。

6.传染性贫血。1~3周龄的雏鸡多发,表现为精神沉郁,骨髓黄染,鸡皮肤、喙、肉髯和可视黏膜苍白,全身点状出血。特征性病变是翅膀或腹部皮下出血,又称蓝翅病;胸腺、法氏囊萎缩。

7.马立克氏病。4~18周龄的鸡多发,表现为外周神经肿大,瘫痪或轻瘫,消化道、性腺、肝、脾、肺等常见肿瘤,虹膜常见混浊;偶见法氏囊萎缩。早期感染IBDV,可增加马立克氏病的发病率。

8.球虫病。该病多出现血便,鸡冠和可视黏膜贫血、苍白;因腹泻导致机体脱水,羽毛粗乱,皮肤皱缩。用抗球虫药物治疗有效,即可准确鉴别。

9.雏鸡白痢。该病14~21日龄常发,鸡群怕冷昏睡、缩头垂翅,粪便呈糨糊状,肛门常被干石灰样粪便封堵,常伴有肺炎,并可见肝脏肿大、变脆、有坏死点,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10.葡萄球菌病。患鸡表现为各关节肿大,多见皮肤液化性坏死,皮下呈弥漫性出血,法氏囊呈灰粉色或灰白色。

11.大肠杆菌病。患鸡多见肺炎、肝包膜炎和心包膜炎等病理变化,法氏囊呈灰黄色,可见轻度肿大。

12.磺胺类药物中毒。当各种磺胺类药物的用量超过饲料量的0.5%时,连用5天,便会发生中毒。患鸡常表现兴奋,痉挛,不食,偶见麻痹;剖检患鸡可见出血综合征的多种病变(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内脏器官有出血,水肿,脑膜水肿、充血和出血,骨髓黄染),但法氏囊仅呈灰黄色,未见水肿和出血。诊断时,有磺胺类药物用药史,停药后病情好转或停息,即可正确鉴别。

13.霉菌中毒。饲料被黄曲霉污染后,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对2~6周龄的雏鸡危害严重,常伴有神经症状,死亡率可达20%~30%。解剖可见肝脏肿大,胆囊肿胀,皮下及肌肉偶见出血;法氏囊仅呈现灰白色,不见萎缩或肿大。

14.禽痛风。各日龄鸡群均可发病,表现为行动迟缓,腿、翅关节肿胀,厌食,衰竭,腹泻,肾脏、心脏、肝脏等内脏器官均可见尿酸盐沉积。因粪尿中尿酸盐增多,肛门周围羽毛上常黏附大量白色尿酸盐。

15.肾病。患鸡常有急性肾病表现,法氏囊多呈灰色,可见轻微萎缩。该病多呈散发,通过询问病史可准确鉴别。

16.雏鸡脱水。一次性大量出雏、过高温育雏或长途运输时,均易引起雏鸡脱水,多在1周龄内发病。临床表现为趾爪干瘪,多为单侧肾脏肿大、苍白,可见尿酸盐沉积;输尿管肿大,充盈尿液和尿酸盐。

三、小结

IBD是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流行时要及时上报疫情,由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控制该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要按计划进行正确的免疫接种。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育雏期间要尽可能地消除应激因素,适时投放抗应激药物,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有效防止该病的暴发和继发感染。

(作者联系地址: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科研路2号农牧科学研究院 邮编:024031)

染性法氏囊病疫苗 第4篇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于RNA病毒, 变异较大, 因此没有适合全国使用的毒株。同时, 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没有囊膜, 所以抵抗力特别强。环境一旦被污染后很难消除该传染病。法氏囊病病源有6个血清型, 全部做成疫苗, 给鸡免疫, 再攻毒, 都有可能发病。但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又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 一些地区已经找到了适合本地病情的疫苗, 只要能够对大部分鸡群提供保护就是一个好疫苗。但是如果保护率越来越差, 就要考虑寻找新的疫苗了, 关键问题是找出本地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的血清型分布, 寻找对应的疫苗。

染性法氏囊病疫苗 第5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 .1 试验用疫苗:

ND La Sota弱毒疫苗、IB H120弱毒疫苗、IBD B87弱毒疫苗、ND、IB、IBD三联弱毒冻干活疫苗由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自行研制。

1.1.2 试验用雏鸡:

由本实验室自行孵化并饲养至试验所需日龄。

1.1.3 试验用1%的鸡红细胞:

由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鸡场提供的非免疫成年公鸡, 采集血液用灭菌的PBS清洗4次后稀释而成。

ND、IB、IBD标准抗原本实验室自行配制。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将50只14日龄非免疫健康雏鸡随机分成5组, 每组10只, 1组为对照组, 不做任何免疫;2~5组为试验组, 分别接种ND、IB、IBD单苗和ND-IB-IBD三联疫苗, 免疫后分群进行饲养管理。在免疫前、免疫后第7、14、21天翅静脉采血, 测定ND、IB抗体效价和IBD抗体阳性率。

1.2.2 抗体效价测定:

ND、IB抗体效价分别用β-微量血凝抑制试验 (HI) 进行测定;IBD抗体阳性率用琼脂扩散试验 (AGP) 进行测定。

(n=10)

2 结果与分析

ND、IB、IBD单苗与联苗的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 在试验前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试验后第7、14、21天, 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应抗体之间差异极显著 (P<0.01) ;试验后第7天, 2、3组与5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4组与5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试验后第14、21天, 2、3、4组与5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

2 小结与讨论

在鸡ND、IB、IBD单苗与联苗的对比试验中, 由于单苗所含抗原量往往会比联苗所含的某种抗原量多, 因此在免疫前期, 联苗的免疫效果略低于单苗, 但是在中后期联苗的免疫效果已基本接近单苗。

鸡ND、IB、IBD三联弱毒冻干活疫苗在免疫过程中鸡ND La Sota株、IB H120株与IBD B87株在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时, 它们之间并不产生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

鸡ND、IB、IBD三联弱毒冻干活疫苗的应用, 不但能为养殖企业减少疫苗应用次数, 节约资金, 还可大大降低生产劳动强度。

摘要:用实验室自制的鸡新城疫 (La Sota株)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H120株)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B87株) 单苗和三联疫苗分别免疫14日龄非免疫健康雏鸡研究其免疫效力。结果表明, 用三联疫苗免疫雏鸡后, 鸡新城疫La Sota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株与鸡传染性法氏囊B87株之间不产生明显的相互干扰作用, 第14和21天的抗体效价与各自的单苗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 。

浅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第6篇

病死鸡尸表脱水, 胸肌色泽发暗, 大腿侧和胸部肌肉常见条纹或斑块状紫色出血, 翅膀的皮下、心肌、肌胃浆膜下、肠黏膜、腺胃黏膜的乳头周围, 特别是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黏膜有暗红或淡红色的出血或血斑。法氏囊IBD的靶器官, 病变具有特征性, 其中一种变化是, 法氏囊因水肿而比正常肿大2~3倍, 囊壁增厚3~4倍, 质硬, 外形变圆, 呈浅黄色;另一种变化是, 法氏囊明显出血, 黏膜皱褶上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水肿液淡粉红色。近年还见到一些地区的病鸡法氏囊严重出血, 呈紫黑色, 如一粒紫葡萄, 切开后整个法氏囊呈紫红色。法氏囊水肿后, 黏膜皱褶发亮、闪光, 囊的桨膜出现一种黄色胶胨样, 肾脏肿大, 表面上常见均匀的小坏死点。法氏囊IBD变异株所致的病变, 常见脾脏肿大, 盲肠扁桃体肿大, 有时见出血, 对于法氏囊IBD变异株所致雏鸡病理变化是感染鸡3日内法氏囊迅速萎缩及严重的免疫抑制, 不见法氏囊炎性水肿及出血性病变, 脾脏肿大是变异株的常见病变。

2 防制

2.1 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卫生措施

采用全进全出饲养体制, 饲喂全价饲料。鸡舍换气良好, 温度、湿度适宜, 消除各种应激条件, 提高鸡体免疫应答能力。对60日龄内的雏鸡最好实行隔离封闭饲养, 杜绝传染来源。严格卫生管理, 加强消毒净化措施, 进鸡前鸡舍 (包括周围环境) 用消毒液喷洒→清扫→高压水冲洗→消毒液喷洒 (几种消毒剂交替使用2~3遍) →干燥→甲醛熏蒸→封闭1~2周后换气再进鸡;饲养鸡期间, 定期进行带鸡气雾消毒, 可采用0.3%次氯酸钠或过氧乙酸等, 按30~50毫升/立方米。搞好免疫接种, 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苗和活苗两类, 灭活苗主要有组织灭活苗和油佐剂灭活苗, 使用灭活苗对已接种活苗的鸡效果好, 并使母源抗体保护雏鸡长达4~5周, 疫苗接种途径有注射、滴鼻、点眼、饮水等多种免疫方法, 可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鸡龄、饲养管理等情况进行具体选择。免疫程序的制定应根据琼脂扩散试验或ELISA方法对鸡群的母源抗体、免疫后抗体水平进行监测, 以便选择合适的免疫时间。如用标准抗原作AGP测定母源抗体水平, 若1日龄阳性率<80%, 可在10~17日龄首免, 若阳性率≥80%, 应在7~10日龄再检测后确定首免日龄;若阳性率<50%时, 就在14~21日龄首免, 若≥50%, 应在17~24日龄首免;如用间接ELISA测定抗体水平, 雏鸡抵抗感染的母源抗体水平应为ET≥350。如果未做抗体水平检测, 一般种鸡采用2周龄较大剂量中毒型弱毒疫苗首免, 4~5周龄加强免疫一次, 产蛋前 (18~20周龄) 和38周龄时各注射油佐剂灭活苗一次, 一般可保持较高的母源抗体水平。肉用雏鸡和蛋鸡视抗体水平多在2周龄和4~5周龄时进行两次弱毒苗免疫。

2.2 扑灭措施

发病鸡舍应严格封锁, 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带鸡消毒。对环境、人员、工具也应进行消毒。及时选用对鸡群有效的抗生素, 控制继发感染。改善饲养管理和消除应激因素。可在饮水中加入复方口服补液盐以及VC、VK、VB或1%~2%奶粉, 以保持鸡体水、电解质、营养平衡, 促进康复。病雏早期用高免血清或卵黄抗体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雏鸡0.5~1.0毫升/羽, 大鸡1.0~2.0毫升/羽, 皮下或肌肉注射, 必要时次日再注射一次。

3 小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制 第7篇

患鸡主要发病症状是腹泻、颤抖、极度虚弱。病理变化是法氏囊肿大、出血, 肾肿大, 有尿酸盐沉积, 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的条状出血为特征性病变。

雏鸡感染后发生免疫抑制, 造成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

1 病原

本病毒为双股双节RNA病毒科及其病毒属,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IBDV) 。该病毒极为稳定, 在鸡舍中可存活122 d。病毒耐热, 70℃30 min方可灭活。

本病毒有两个血清型, 血清Ⅰ型为鸡源型, 血清Ⅱ为火鸡源型。其中血清Ⅰ型又可分为6个亚型, 其抗原相关性为10%~70%, 这种相关性的差异是造成免疫失败的原因之一。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各品种鸡, 以3~6周龄易感。

病鸡是主要传染源, 本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 各种污染物都能成为传播媒介, 小粉甲虫蚴也可传播此病。

本病往往突然发生, 鸡感染3 d后开始死亡, 5~7 d达到发病高峰, 随后病势很快减弱并停息, 呈现尖峰式死亡曲线和一过性。死亡率从3%~5%至60%以上不等, 一般为15%~20%。

3 症状

本病潜伏期2~3 d。患鸡早期有啄泄殖腔的现象, 其畏寒打堆, 之后下痢, 排浅白色水样稀便。病鸡颈部和躯干震颤, 步态不稳, 严重者头垂地, 闭眼, 呈昏睡状态, 后死于脱水和严重衰弱。

近年出现的亚临床症状者, 症状较轻, 死亡率较低, 但由于免疫抑制严重, 可造成它种病的发生, 故其危害性更大。

4 病理变化

患鸡法氏囊肿大、水肿、出血, 比正常状态大2倍, 后期萎缩。切开后黏膜皱褶多, 混浊不清, 黏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弥漫性出血, 严重者有干酪样渗出物。

肾肿大、苍白, 有尿酸盐沉积, 胸肌和腿部肌肉出血, 有出血点、斑。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有时可见条状出血。病鸡脱水。

盲肠扁桃体出血, 腺胃出血 (不是腺胃乳头出血) 。

5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和病变特征可作出诊断。

对IBDV变异株造成的亚临床症状, 只有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和病毒分离才能作出诊断。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和易感鸡接种。

6 防制

由于病毒变异株的出现, 对本病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6.1 严格卫生措施, 严格消毒, 坚持全进全出, 消灭舍内的昆虫、鼠害等。

6.2 免疫:首免, 10~14日龄;二免, 24~28日龄。

开产前可用油苗 (种鸡) 。最佳方式是通过测定抗体来确定免疫日龄。注苗时间应与其他疫苗的注射时间隔7 d。

6.3 如有发病, 可于发病早期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治 第8篇

1 发病情况

2010年4月1日从某鸡场购入刚出壳的狄高肉鸡2500只, 均按程序进行了马立克、新城疫及新支二联苗的免疫注射, 雏鸡长势一直很好, 但养到35日龄时, 鸡群突然出现精神沉郁、拉白色水样粪便, 并出现死亡, 死亡率逐天增多, 发病的第3天出现死亡高峰, 死亡率达40%。现场观察到鸡舍较拥挤, 氨味较浓, 未免疫法氏囊疫苗。

2 临床症状

全群突然发病, 精神高度沉郁, 拉白色水样粪便, 肛门周围被许多粪便沾污, 严重脱水, 缩头眼闭, 头下垂, 全身发抖, 怕冷, 羽毛蓬乱, 蹲卧挤堆, 不愿走动, 强驱赶时步态不稳, 最后虚脱而死, 死鸡成堆。

3 病理剖检变化

患鸡出现皮下脂肪干燥;腿肌和胸肌呈片状出血斑;法氏囊肿大较正常3倍, 严重呈紫葡萄状, 切开呈奶油样;肌胃和腺胃交界处呈出血带;肾脏肿胀, 尿酸盐沉积而呈红白相间的“花斑”肾;肝脏和脾脏肿大;肠粘膜出血。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7份鸡血清, 采用琼脂扩散试验, 结果5份为阳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及实验检验等结果, 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5 防治措施

5.1 紧急接种

对全群鸡接种IBD高免卵黄液, 肌肉注射1毫升/只。

5.2 药物治疗

在饮水里添加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钠及小苏打溶液;加强营养, 喂全价饲料。

5.3 加强饲养管理, 严格消毒

将鸡舍内的粪便、垫料清除销毁无害化处理, 并严格对鸡舍、周围环境、饲料、饮水、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同时选用聚维酮碘按1:800倍带鸡消毒, 每天1次, 连用3~5天, 保持鸡舍清洁、干燥、通风、控制密度, 定期消毒, 避免应激。

如何防治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第9篇

1 临床症状

病鸡发病突然, 精神萎顿, 食欲下降或废绝, 羽毛竖起, 颤抖, 蹲之一偶, 排白色水样粪便, 粘污肛门周围羽毛。死亡呈尖峰曲线, 5~7d死亡达到高峰, 以后开始下降。病程一般为5~7d, 长的可达21d, 高峰后迅速恢复。

2 病理变化

病死鸡尸体脱水, 胸部、腿部和两翅肌肉可见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出血性浸润区或出血灶, 腺胃和肌胃交接处有出血点。脾脏肿大, 表面有灰白色小的坏死灶。肾肿大, 呈灰白色, 输尿管内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严重水肿, 大量充血, 体积较正常的增大2~3倍, 重量增加, 外观由白色渐变为灰白色, 并有胶冻样渗出物。

3 诊断

在3~6周龄的易感鸡群中, 根据突然出现大批发病和“一过性”尖峰式死亡曲线, 以及病鸡感染后的特征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检验。

4 治疗

4.1 蛋黄抗体或血清

法氏囊精制高免蛋黄抗体或者高免血清对IBD有相当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注射在发病时越早越好。在早日龄发病地区, 可在5~7日龄饮水0.5ml/只鸡, 帮助调整抗体水平一致, 再在14日龄左右免疫中等毒力IBD活疫苗。抗生素的应用可控制继发感染, 补充电解多维对免疫或许有一定的帮助。发病鸡只使用法氏囊精制高免蛋黄抗体时可按每千克体重1~1.5ml (ml/kg·BW) 肌肉注射到达治疗效果, 个别严重地区也可在次日行二次注射, 剂量可减半。肉鸡应激大, 也可饮水使用;不影响治疗效果。

4.2 肾肿解毒药

由于IBD病鸡肾脏肿大, 内脏尿酸盐沉积, 需用电解质类型的肾肿解毒药2.5~4mg/kg·BW, 混于饲料中或直接口服, 对缓解肾肿有一定帮助。或辅饮以口服补液盐、或0.1%的小苏打水连续3~5d。投喂对症的抗菌素时, 不得用磺胺类药物和氨基糖甙类等肾耳毒类抗生素。同时可降低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至15%左右, 持续一周, 防止尿酸盐沉积。

4.3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应以清热凉血、解毒化瘀为组方原则, 方药可选生地黄200g、大青叶200g、蒲公英200g、丹参150g、金银花100g、连翘100g、黄芩100g、黄柏100g、生石膏100g、甘草60g、赤芍药50g;夏日暑月加藿香50g、秋季燥热加玄参100g。5000m水煎2次, 合并两次药汁共得3000~5000ml, 为500只雏鸡一天用量, 每日一剂, 连用3~5d (也可每鸡每天5~10ml, 4次灌服) 。

5 预防

5.1 严格的卫生消毒及管理措施

鸡法氏囊病毒对各种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 患病鸡舍病毒可较长时间存在, 因此如何清除饲养环境中的法氏囊病毒成为控制本病的关键措施。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科学处理病死鸡、鸡粪等排泄物。加强日常消毒, 选择高效消毒剂有效杀灭IBDV强毒。消毒剂的选择如醛类、氯胺、过氧乙酸、TH4+等比较好。也可喷洒5%漂白粉、0.2%过氧乙酸, 5%福尔马林 (或熏蒸) 或2%次氯酸钠、1:128杀特灵等。门前消毒池宜用2%的戊二醛溶液, 每2~3周换一次。同时, 加强日常管理, 提高鸡群体质, 做好日常饲养管理, 给鸡群创造适宜的小环境, 尽量减少应激, 同时要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

5.2 科学的免疫

5.2.1 疫苗的选择

毒力低的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 如B87、D78等, 这类疫苗对法氏囊没有损伤, 但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弱, 在有母源抗体存在的条件下不能诱发保护作用, 无法有效地抵抗法氏囊野毒的感染。毒力高的传染性法氏囊活疫苗, 如2512可有效地抵抗法氏囊病毒感染, 但对法氏囊有不可逆的损伤, 会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 从而影响其他疫苗免疫效果。因此疫苗的选择应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的流行特点、鸡场法氏囊病毒的污染程度和鸡场的卫生状况、雏鸡母源抗体的水平及其均匀度、鸡的品种等来确定使用疫苗的种类。有母源抗体的鸡群可选用中等毒力疫苗, 没有母源抗体或抗体水平偏低的鸡群可选用弱毒疫苗, 二免时用中等毒力疫苗;对于法氏囊病毒污染程度较重的地区和鸡场, 可以考虑使用中等偏强毒力的活疫苗, 它们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强, 免疫效果较好。

5.2.2 免疫程序的制订

制订免疫程序时, 应根据当地的疫情状况、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的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等来决定, 以便选择适当的免疫时间, 有效地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初免时间的确定:一种方法是用琼脂扩散试验 (AGP) 测定1日龄雏鸡母源抗体水平, 然后推算合适的首免日龄, 如果阳性率低于80%, 鸡群应在10~17日龄进行首免;若阳性率达80~100%, 在7~10日龄再采血测定一次, 如阳性率低于50%, 鸡群应在14~21日龄首免, 若超过50%, 鸡群应在17~24日龄首免。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种鸡的免疫情况确定初免时间, 种鸡开产前和产蛋期注射过灭活疫苗的, 其后代母源抗体一般比较高, 雏鸡应在14~18日龄首免;种鸡没有注射灭活疫苗的, 其后代母源抗体一般比较低或没有, 雏鸡应在1~5日龄首免。

参考文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染性法氏囊病疫苗】相关文章:

疫苗产业06-08

基因疫苗06-29

疫苗技术08-03

麻风疫苗08-20

细胞疫苗09-22

流感疫苗接种06-30

疫苗论文题目04-10

疫苗接种率06-30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08-07

癌症疫苗的现状08-22

上一篇:术前康复护理下一篇:杂交中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