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024-07-24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精选12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1篇

一、增强探究体验,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对科学的亲身体验, 在此基础上获得感悟, 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也会成为学生获得兴趣的源泉。在实验探究教学中, 笔者经常让学生亲自实践, 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 对搜集的物理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重组, 使学生体验科学的魅力, 领略探究的无穷乐趣。

在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杠杆》这一节里, 让学生对各种剪刀进行搜集调查, 要求认真地观察各种剪刀在形状、构造上的特点, 了解各种剪刀的功能和用途及使用情况, 探究剪刀中涉及的力学知识。

由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 学生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 探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充分发挥了各种能动因素。在调查中, 学生走访了理发店、缝纫店、修理铺, 还有不少同学从家中拿来了形态各异的剪刀, 认真观察, 潜心思考, 热烈讨论, 团结协作。有的同学测量了刀把、刀口的长度, 有的同学对剪刀的形状、功能进行描述, 还有同学用剪刀剪切物体, 体验用力情况……

在汇报调查结果时, 他们运用列表法、分析法、分类调查法, 各自陈述各种剪刀的优越性。有的同学在使用剪刀的过程中, 发现被剪物体的位置不同、阻力臂的大小不同, 所用动力大小也不同;有的同学说, 刀口比较锋利, 说明在剪切物体时, 压力一定, 减小受力面积, 可增大压强。在教师引导下, 他们进一步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剪刀在使用时能绕着轴转动, 实质是一个杠杆。刀柄长的剪刀能省力, 用来剪坚硬物体;刀柄短的剪刀费力, 通常用来剪轻软物体;刀口长的剪刀有利于加快剪切速度, 剪切整齐。

特定的生活实践打破了课堂空间的狭窄性与知识的空洞性, 使学生在开放的信息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物理知识, 把学生置于一个多元、主动的学习环境中, 充分挖掘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动手能力, 从而形成敢于探究、乐于探究的内驱力和良性循环。

二、联系生活实际, 感受物理的应用价值

大千世界, 五彩缤纷, 物理现象比比皆是, 但我们却熟视无睹, 问题在于学生的观念中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意识。在这些司空见惯的物理现象中, 有很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启发性、应用性, 如果将其转化为物理问题加以解决, 必将引起学生共鸣, 激发求知欲望。比如, 装着开水的暖水瓶的瓶塞有时会弹起来, 这一很平常的现象, 其实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所以, 上完“内能”这一节后, 笔者就布置了“瓶塞为什么会跳起来”和“如何让瓶塞不再跳起”两个作业让大家一起探究。由于学生每天都要打开水, 对于解决这个问题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学们打来开水, 仔细观察, 发现有的保温瓶塞并不跳起。于是, 启发学生进行发现、比较, 发现保温瓶里灌开水后瓶塞是否跳起与瓶里的开水是否灌满有关。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原因:未灌满开水的瓶中留有空气, 空气受热膨胀, 瓶内气压增大, 把瓶塞顶起来。灌满开水的瓶里空气很少, 受热膨胀后体积也很小, 不会产生很大的力, 因此瓶塞不会跳起。这时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提出了各种方法解决瓶塞跳起的问题: (1) 打开水时, 尽量灌满, 让瓶塞碰到水, 不留空气。 (2) 瓶塞塞得松一些。 (3) 把瓶塞钻一小孔。 (4) 可将瓶内侧作成螺旋形等。

在新编的物理教科书中, 我们不能忽视一些小实验、小制作的科学教育作用。在教学中, 笔者特别重视教材中的“做一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等内容, 比如, 制作模拟照相机、自制温度计、电动机、家禽饮水器、指南针等。笔者将这些制作引进课堂,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 通过查阅资料, 分析论证, 交流合作, 不断改进, 最终获得了成功, 体验到探究的满足感和兴奋感, 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 学有所用。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进一步形成科学道德素养, 逐渐形成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由于种种原因,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存在着误差, 这是客观原因存在的。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实事求是, 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最后从各组实验数据中得出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结论。并告诉学生只有从小养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品质, 将来“重大发现和发明”才不会从身边溜走。实验不仅是与人合作、交流实验成果的平台, 还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找出原因、共同进步, 能让今后的实验更加趋于合理、准确。无论实验成功与否, 只要动手参与到实验中去, 不断地总结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得失, 就能为今后避免类似的错误提供更多的经验。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实验探究, 让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 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因此, 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使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感、团结协作精神都有重要意义。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研究小组, 先共同设计方案, 然后进行简单的分工, 有的进行实验, 有的记录数据, 最后一起归纳、总结规律, 从而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在交流与评估环节, 一个学生谈道:我们是做得最快的一组。我虽只是负责记录数据, 但这是我们合作的成果, 我为身在这个集体中而自豪。我明白了只有合作, 团结才有成功。

五、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STS意识

科学创造出来的东西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 也带来了在环境、资源方面威胁人类生存的社会问题。因此,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STS意识, 教育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对待科学的作用, 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教学中, 除了开展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外, 还选择一些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课题加以研究。学习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后, 笔者让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的噪声源, 并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学完《电压》后, 让学生收集废旧电池, 探究废旧电池的危害、回收和利用, 等等。在学生的使用探究中, 启发学生对滥用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行深入思考, 提高学生用科技造福人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基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2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要求。在此指引下,不断优化教学行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有效地课堂流程与方式、积极开展课例研究,更好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政治课应该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形成态度,做出价值选择,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则要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中感受情感,明确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言,通过这种课堂组织形式来引导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体的教学实践中,也要注意保持课堂秩序做到活而不乱。

当然,在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激情,否则就不可能点燃别人的激情之火。要用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应该充满激情的组织课堂探究,精心设计。同时适当的运用激励的评价语言,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传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3篇

一、深入备课,挖掘情感,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内心体验,培养高尚品德

备课是上课前的一个必要环节,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历史学科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不像历史基本理论和事例那样具体明确,需要历史教师去挖掘。备课的中心是备学生,所以,我们应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品格、方法等各个方面,学生知识的深浅、能力的强弱、品格的好坏、方法的优劣,是教师教学的客观依据。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接受、领悟古人的情感和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历史情境,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一个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

例如,在讲必修1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课《抗日战争》中,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中明确规定通过情景再现,分析日军侵略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极大灾难,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正确而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从以下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课前先让学生寻找一些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录片、图片和史实,让学生先对这段历史有初步的了解。

第二,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信息,营造出一定的历史氛围,接着播放影片《南京梦魇》中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片断,把学生带回1937年12月那个充满血腥暴力、恐怖紧张的场景,当这段影片播放完毕后,学生感到震惊和愤怒,双拳紧握,恨不得冲上去同残暴的日军搏斗。在这种氛围下,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日本前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修改后的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全面侵华战争的叙述等相关图片和资料,进一步指出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兴起并歪曲事实,否认战争罪行,引起亚洲人民愤怒和反抗,导致中日关系的恶化。教室里一片哗然,大家对日本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

第三,及时布置学生们撰写小论文,结合问题:作为一名中国当代青年应当如何看待这段惨痛的历史?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当今的中日关系?在课后递交的小论文中,学生阐述了他们对日军侵略罪行的痛恨和为祖国明天努力学习、努力向上的决心。从论文看,学生大多用一种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与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而不是盲目的民族复仇心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牢记了日本侵华的历史,更自觉把历史与现实联系,增强关注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为祖国发展努力学习的责任感。总体来说,这节课对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民主教学,解放情感,使渗透具有生动性说服力,在渗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历史课有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其思维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解放学生的主体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各自完整生命成长的教育。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笔者时刻谨记要以平等的姿态出现在学生中间,出现在课堂教学上,积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课堂上,笔者经常保持微笑,态度和蔼,授课时也常走到学生中间,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话,师生共同探究问题,坦诚交换意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对老师充满信任感,都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真实地进行交流,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如讲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讲詹天佑、冯如等爱国知识分子,讲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等等,我们都要有适当的感情投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激起振兴中华的志气和热忱。

当然在情感投入的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师不仅要成为奔流不息的河流,更应成为善于寻找“水源”的专家型教师。以语言为例,教师精彩、富有感染性的语言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更能使渗透具有震撼性。例如,在讲战国赵国的武灵王时,为突出他勇于改革的精神,笔者做了如下的描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各国纷争不断,各思其强,而此时的赵国确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在这种形势下,赵武灵王为了赵国的富强,采取了顺应形势的改革。然而他的改革却别树一帜,因为他把改革服饰装束作为当务之急。战国中期的战争已不同于春秋时代,战车已退居次要地位,骑兵已日益成为战胜的决定性力量。若仍固守传统服饰,就很难与强敌抗衡。所以,他决意‘胡服骑射以教百姓’,但保守派却‘皆不欲’,强烈反对,面对巨大的阻力,武灵王没有退缩,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于是‘遂胡服招骑射’,并基本达到了他的既定目标。虽然最后他惨死,但是他勇于改革的精神则永垂史册”。通过如此的描述,学生更容易从丰满的史实中得到教育。

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更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应尽力使学生在参与、神入历史中悟出道理。当然这一过程应注意教师的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尽力避免使学生的“自主”变成“自流”。例如,有位教师在介绍戊戌政变时,让学生课外阅读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三)梁启超的《谭嗣同》(片段)、或看电影《谭嗣同》《大刀王五》等片段。在情境再现的基础上,让学生以角色体验的方式编写一段简单的包含“光绪帝赐衣带诏,谭嗣同带密诏见袁世凯于法华寺,袁世凯将此事曝光,谭嗣同从容就义”的小话剧,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更能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体验谭嗣同身先士卒的精神、坚强不屈的意志,更有效增强学生的社会与历史的责任感。

三、利用传统节日及纪念日进行专题教育,在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例如,在必修1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三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用书中明确规定了通过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意义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设计一组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念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第一,布置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查找大量有关香港回归以及近十年香港飞速发展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加以整理。

第二,利用班会课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组织活动,让各个学习小组派一位代表充当新闻发言人向同学们介绍香港与祖国分离、实现统一的发展历程,并介绍香港十年内取得的相关成就及其后的发展规划。

第三,由台下的学生充当小记者的角色从各位新闻发言人的介绍中搜寻有用信息,撰写新闻稿。

第四,由小记者们自由发言,谈一谈以后香港应该向怎样的方向持续发展,而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又该如何为香港和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种纪念活动,不仅能够顺利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也培养了学生们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总之,在德育渗透的过程,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内功上要多加修炼、方法上多加探索,从而努力使我们的历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建设,服务于未来。

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第4篇

一、借助多媒体

1. 图片展示法(图说历史)。

历史是生动的,也是形象的。除了文字记载外,我们还可以从历史图片中体验历史,感受过去时代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惊叹。如学习《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课时,我就借助多媒体手段尽情展示西汉素纱禅衣薄如蝉翼之美、商周司母戊鼎之宏大、唐宋明清时期瓷器之精美,特别展示了明宣德年间制作的青花八仙纹盖罐和清乾隆年间御制的珐琅彩瓶,前者造型端庄凝重、秀美规整,后者精巧细润,色彩绚丽,其艺术之美及价值之高(前者估价人民币28万~38万,后者成交价1亿1千5百4拾8万港元)都令学生叹为观止,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印象,又使他们充分领略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品的精美绝伦及能工巧匠们手艺的精湛。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鉴赏知识,另一方面使他们在惊叹之余真切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自豪之情、钦佩之心油然而生,从而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

2. 影视观赏,震撼学生心灵。

在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一目时,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东京审判》,再现历史情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明确战争给双方的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联系中日双方关系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分析中日关系恶化的原因及由此造成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和平是发展的重要前提,唯有和平,才能促进共同发展。通过影片中梅汝敖法官对我国正当要求的据理力争,对维护我国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所做的种种不屈的斗争,再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利益、追求真理而坚持不懈、敢于斗争的顽强精神,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如观看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历史画面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香港、澳门回归的庄严时刻,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认识邓小平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树立大胆创新意识。

二、借助语言的魅力

生动的语言,能让人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培养情感的目的。

1. 朗读名言名诗。

在历史长河中表现情感的名言名诗俯首可拾,有表达爱国之情的、思乡之情的,激动的、悲痛、喜悦的,等等,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定不同的情感诗句。如在学习《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一目时,我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有关海峡两岸人民思乡之情的诗歌,学生很快地想到了于右任先生的《望大陆》和余光中的《乡愁》等感人肺腑的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悲痛、苍凉、无奈、思念家乡亲人、盼望祖国统一的深厚感情,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悠悠游子之心,体会两岸分离造成骨肉亲人不能团聚的锥心之痛,使学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 讲述故事、介绍生平事迹等,感悟人生真谛,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给人启发、催人奋进的历史人物比比皆是,这正是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绝好素材,比如讲述哥伦布等航海家的探险故事,讲爱迪生、诺贝尔等发明家的创新精神,讲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身残志坚的崇高品质,讲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从这些生动的故事中,从这些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身上感悟人生的真谛,培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三、借助历史学科的特点

1. 运用史料分析和考古挖掘,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泛滥,学生会把影视作品展示的历史情节、历史人物的形象等同于历史。比如在讲到和坤时,学生脱口而出的就是纪晓岚,很显然,这是影视作品的影响,给他们的感觉就是和坤和纪晓岚是伯不离仲的。“果真是这样吗?”在反问的同时,我向他们出示了“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谥号文达;生于清朝雍正二年,卒于清朝嘉庆十年(1724—1805);直隶(今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等史料。史料一出,学生一目了然:“原来两人并非像电视剧里的那样年龄相仿、针锋相对。”“原来影视作品与历史真相是有区别的。”“其实,除了史料可以佐证外,了解历史真相最可靠的依据是考古挖掘。随着考古新发现,很多的历史定论正被重新定义,很多历史之谜正在被逐步解开,很多学术观点正在被不断更新,到底什么才是最真实的历史,它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以此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而不盲从,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从而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2. 运用比较—分析—联系法,树立全球意识。

赵亚夫教授在《为什么历史教育要有个全球视野》一文中指出:“中学历史教育的意义化,在于其理论的现代化,而全球视野教育课题无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这就告诉我们,历史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形成全球视野,而不是造就井底之蛙。世界历史并不是孤立的,本身具有传承性、连续性和可比性。在教学中,我就有意地把古代中国文明与古代希腊文明进行对比,把近代欧洲的民主制度的树立与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进行联系,把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联系分析比较等,通过比较分析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联系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树立爱好和平,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树立起全球意识,实现中学历史教育的目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5篇

内容提要: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本文试从态度、效能方面反思这一问题,认为必须加强情感教育,必须给学生提供鲜活的情感素材,情感教育必须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课程目标 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中,常有学生问到“历史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我通常比较草率地回答学生:“学史使人明智”,“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历史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提高修养,深刻认识社会,形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等等。这样的回答学生未必听得懂或者是似懂非懂,但学生的提问至少可以折射出如下信息:一是学生感觉学历史没什么用,二是学生对历史价值功能的关注,渴望历史能给他们带来一些“有用”的东西。学生的“老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历史教学应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一些什么“有用”的好东西?

一、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功能缺失,必须加强情感教育。

尽管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重知识、能力轻情感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地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一些:第一是教材的原因,比较缺少情感教育的素材;第二是教师的原因,观念难以转变,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比较困惑,感觉较玄难以捉摸。情感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在当前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指内心体念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二方面:一是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情感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来历史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人文素质,但情感又具有它独特的活动规律,难以捉摸,尤其不易于量化,难以精确控制。同已有十分完整体系的知识技能教育相比,情感教育显得落后和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有时因其难度大,干脆被教师弃之不顾,这就造成了学生有很强的智力技能,如记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等,但情感却严重缺失。第三是学生方面原因,学生长期习惯于应试教育下的记忆学习,而缺少情感上的熏陶,表现为浮燥自大或自卑,感情冷漠麻木等等。《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曾有一篇文章,说的是北京四中的赵立剑老师在他所任教的有40多名学生的班级中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乎50%的学生崇拜希特勒。这无疑反映了一个大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全国有名的重点中学——北京四中这个班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我们是不用怀疑的,但是似乎反映了“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间尚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培养了能力,就可以养成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改形势下,新的历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指出:“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是时候让历史的情感价值回归了。

二、情感教育僵化古板,必须给学生提供鲜活的情感素材。

关于历史的价值,著名学者葛兆光教授有一段精辟的比喻:“历史仿佛给人们提供着关于„故乡‟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一定是对于村庄位置、房舍田地、乡亲父老、水井道路的具体再现,1 而是一种关于故乡的温馨感觉,使人们一想起故乡就觉得亲切,使互不相识的人一提到故乡就有„同乡‟甚至有„同根‟的感觉。„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始终存在着眷念,这就是历史的价值”。这个比喻很令人回味。历史的情感教育不就是引导学生超越那些年代、地点、事件、背景原因、经过、性质等僵化的条条框框的概念,从而寻找它的价值和感受它的“故乡”般的温馨吗?

我很喜欢看中央台的“新闻调查”节目,是因为它从方方面面揭示新闻背后的故事,它完全有别于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的严肃性;我比较喜欢听沈志华教授的讲座和看他的文章,是因为它讲述了历史背后的“历史”。中学生比较喜欢历史题材的影视和回忆录等,但不是很喜欢学历史,是因为他们觉得历史学科只是死记硬背,没什么趣味。

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自主意识与思维的批判性明显加强,认知过程和情感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和自觉性。他们反感生硬的譬喻、简单的贴标签和纯粹的道德说教。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深入挖掘学科中俯拾即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素材,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事例,寓之以情,进而晓之以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历史画卷波澜壮阔,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命运曲折离奇,历史事件婉约迷人,历史学科本来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教育素材,又由于其具有真实性,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以史育人的过程中,有必要打破“教教材”的传统,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补充、重新整合教育素材。如我在教学高一历史《新航路的开辟》(岳麓版)一课,我补充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故事”(由于远航的艰险,当时所有的水手都不愿随哥伦布远征,国王只好从刑事犯中挑选;……驾驶的是3艘破旧的帆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艰苦地漂泊着,谁也不知道茫茫无际的大西洋上,等待着他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命运……,由于哥伦布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苦熬了两个月,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学生通过故事中的情节,更深刻地体会到哥伦布探险过程中的艰辛,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接到又讲了哥伦布“让鸡蛋立起来”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哥伦布睿智的故事,感受到他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可贵的首创精神。在教学高一历史第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和第12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岳麓版)时,我用一课时上完两课的内容,然后用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大染坊》最后一集,通过陈寿亭经营的印染厂最后毁灭的结局,学生在活生生的剧情中,自然会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发展的艰难状况,从而激发青年学生为振兴祖国和振兴中华民族而奋发图强,刻苦读书的精神。

三、情感教育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学生,情感教育必须关注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在《读者》杂志上有一篇名为《历史题该怎样考》的文章。同样的历史知识,但是中外考查的方法却截然不同:中国的考试题目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公元哪一年死?最远打到哪里?”,美国的考试题目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如果当初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文章中还列举了一个日本的历史考题,考题是这样陈述的: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外历史教学的差异,外国更重视发挥史学的功能,更重视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而从中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历史情感教育到底应该怎样教。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如果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的只是一个个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的问题,学生受到的只是各种单调、枯燥、乏味的刺激,学生就会在那里痛苦地学习,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更没有生活的激清,对学生 2 的情感教育也难以落实。所以我们的情感教育要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谈历史,在体验中看规律,在生活中悟理想。如讲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时,我联系了“奇货可居”的吕不韦、白居易《琵琶行》、“红顶商人”胡雪岩等内容进行讲解,效果很好。吕不韦靠经商积累巨大财富,后来投机于政治并大获成功,但最后又在激烈的政治旋涡之中走向末路,可见自远古以来就没有商人所具有的政治地位,即使如吕不韦这样成功的商人,都需要通过资助政客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地位的提高;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歌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可发现唐朝商人地位之低下,因为商人只配娶“老大”歌女;“红顶商人”胡雪岩是典型的利用官场政治实现商业抱负的商人,是官商结合在近代史上的颠峰,最后,胡雪岩成成为了李鸿章与左宗棠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可见,官商勾结并非现在才有。

接着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心目中所喜欢的中国近现代和当代商人,并说一说喜欢他们的理由,学生马上能说出一大堆的名字,如“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商界天王李嘉诚、海尔的张瑞敏、万科的王石、长虹的倪润峰、联想的柳传志、TCL的李东升、创维的黄宏生、地产精英任志强等等,至于理由也是五花八门。以上内容学生在报刊杂志、电视或语文课上已有所了解,加上现代社会对财富的崇拜以及“仇富”心态,人们极大地关注商业活动,许多学生也比较崇拜商业精英,所以有浓厚的兴趣关注这些问题,联系起来,就能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启情点”。在情感上学生会更深刻体验到:古代商业很重要,商人地位却很低下,今天,商人已经成为主宰时代前进的中坚力量,社会已经正式的承认了商人的强势地位,中国人的重商时代开始了。进一步引导下,学生还会深思如下问题:今天的商人应该奉行怎样的商道,才能更好的被我们这个社会所承认和景仰?商人应用怎样的诚意来消解社会对商人的“仇富”心理?除了创造财富,还应承担哪些责任,才能真正成为主导变革时代的商界英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6篇

一、在文本解读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形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文本的解读来引导学生感受美,进而学会用美的眼睛去生活,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了解读,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引导学生对上述的句子进行思考、探究,并借助想象力来将文本中的文字描写形成一幅图,进而在提高学生解读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的形成,同时,对学生健全地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相信学生,要鼓励学生在文本解读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基础。

二、在文本解读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到语文课程存在的价值,要有意识地在文本阶段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教学《芦花荡》时,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对文本中“老头子”的形象进行解读,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来能够让学生在理解文本中心思想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朴素的描写中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思想。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组织学生从多角度入手来对文本进行思考解读,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以健康的心态走向以后的生活。

参考文献:

杨伟明.在语文教学中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J].考试:教研版,2008(09).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7篇

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状调查

1.1 对象和方法

本次调查在我校2个年级进行, 随机抽取549人, 其中一年级307人, 二年级242人。男生305人, 占56%;女生244人, 占44%。共发放问卷549份, 收回有效问卷403份, 有效回收率73%。

1.2 结果分析

问卷主要包括以下5方面:情感态度、对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注程度、人际关系、人生目标以及职业选择。

1.2.1 中职生的情感、态度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中职生的情感、态度有以下特点: (1) 自我意识非常强; (2) 情绪易波动; (3) 具有良好的愿望。

1.2.2 中职生对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注程度

在对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关注的程度上, 92%的中职生把触犯本人利益、侮辱本人人格看做是最不能容忍的事。说明中职生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相比之下, “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这样严重损害社会利益的事, 只有36%的学生关注, 关注程度远远不如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同样是社会上的丑恶现象, “凭着权势欺压弱小”是学生最不能容忍的, 这一项成为中职生关注的第二大热点。可见, 大多数中职生是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进行判断的。

1.2.3 中职生的人际关系

中职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表明, 中职生人际关系总体不良, 存在一些问题, 而且总体表现为女生出现障碍多于男生 (见表2) 。

从表2不难得出, 学生的人际关系呈现以下3方面的特点: (1) 渴望交往但又害怕交往; (2) 希望有好朋友但不主动与人他交往; (3) 原因来自自己及家庭、学校等外界环境。

1.2.4 中职生的人生目标

在人生目标的选择上, 选择“事业型”的学生仅占总数的16%, 且一年级学生比二年级学生相对要多。这说明学生到了新的学校对自己有了新的规划,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 他们选择了随波逐流, 人云亦云。选择“实惠型”的学生人数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直线上升, 高达43%。从另一角度来看, 商品经济时代使学生趋于功利主义, 过分讲究实惠, 追求物质享受, 淡化奉献意识。

1.2.5 中职生的职业选择

在职业选择上, 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 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报酬的高低、工作的劳动强度, 这些学生占67%, 而考虑单位发展前景和个人发展机遇的只占26%。从就业去向看, 愿意留在大城市发展的占94%, 选择在本地区发展的占61%。这说明他们从思想上留恋大城市, 但又不愿意远离家乡, 恋家情节非常重。从就业主动性看, 78%的学生等待学校推荐, 14%的学生等待父母找关系, 只有8%的学生选择自己找工作。

2 建议

2.1 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偏离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错误的认知。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时, 不能全盘否定, 应尽量保留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合理成分, 并引入新的认知成分, 让学生在合理和错误、新和旧的矛盾冲突中寻找自我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自觉转变观念, 调整认知结构, 纠正偏差行为。

2.2 引导学生合理确定需要, 确立奋斗目标

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是行为产生的内部原因, 但不合理的需要常造成学生自身受挫, 情绪不稳, 以致行为发生偏差。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符合实际的需要, 这样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才能统一, 需要也能得到满足, 进而调动起学生个体的积极性, 使之不致产生偏差行为。同时, 引导学生确立奋斗目标 (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 有了目标, 学生才有奋斗的动力、内驱力, 也能使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实现目标上。

例如, 为推广普通话的学习, 我们邀请了2007年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回校与在校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讲述了学好普通话在社会上的用处, 这种现身说教的做法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作用。这让学生认识到当前需要和目标的关系, 他们把就业目标定位为将来从事较高职业化和较强技术性的工作, 而满足本阶段自我实现需要的就是学习, 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内容, 学好普通话是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法宝, 从而为推动普通话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2.3 解除学生不良情绪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偏差的学生心理常处于不平衡状态, 其内心会有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这时教师应关心其学习和生活, 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采用减少情感冲突的方法恢复个体心理平衡, 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控制。

2.4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师生双方共同进行的活动, 学生发展是在师生双方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 不同类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将来发展的影响很大。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校提倡教师应以沟通者的姿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既当教师, 也做学生的朋友, 定期开展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活动, 谈论学生关心的话题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 相互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 我校有一位青年语文教师为了与学生沟通, 在给学生讲解传统文化时, 他穿上了汉服。“根深才能叶茂, 源远才能流长。”“我觉得以这种直观的方式把传统文化的符号传递给学生, 会使他们印象更深刻。”这身独特的打扮使他在校园内外引来了很高的回头率。并且这位教师课下喜欢与学生交流。在这位教师的课堂上, 没有学生逃课的现象, 也没有学生与教师发生冲突的现象。这样做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 学生乐意接受教育, 从而缓解了师生矛盾。

2.5 组织学生开展健康、有意义的活动, 培养高尚情趣

学校应给学生提供参加群体活动的机会,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活力。比如, 为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 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针对学生崇拜歌星的特点举办了歌星模仿秀, 为想要挑战的学生举办的吉尼斯大赛, 为爱好电影的学生举办的电影周活动以及为培养班级凝聚力举办了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参加了集体活动, 而且加强了同学间的交往, 建立了良好的生生关系, 使学生产生了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自豪感, 避免孤独感和挫折感, 从而有效避免偏差行为的产生。

2.6 建立完善的心理知识教育系统, 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偏差都伴有学生个体的错误认知和不良情绪。凡是不良情绪的消除, 更宜采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情绪宣泄的最好方式是向他人倾诉, 接受劝慰和忠告,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思想品德教育、学科教学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 增强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既有利于控制个体的不良情绪, 又有利于消除不良心理。一些学生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 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其他方面的发展来弥补, 以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由此可见, 学生掌握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有利于心理健康, 也避免了学生偏差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 要纠正这些偏差, 需要学校全体职工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和长期不懈的努力。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 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摘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 分析中职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偏差的原因, 提出纠正这些偏差的建议。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第8篇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以情感为中心、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对于我们历史教师来说,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一门全新的目标,容易产生不同看法和见解。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也是学生全程参与、内心体验、形成态度、建构价值观的过程。

一、利用学生的直接、间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寻找兴奋点,使其“活”起来

其实,历史并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它就如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一样,里面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乐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愿意思索,在浓厚参与兴趣的驱动下学习,是学校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促使教育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石。

1. 从组织、导入新课开始,激起学生兴奋点

在新课导入形式上,我觉得教师应尽量避免使用简单化或陈述式的言语来进行导入的形式,而应多借助些故事轶闻、影像图片、热播影视、经典名著等新异的导入形式,把学生吸引到当前的教学主题上,起到“热身”作用(激趣)。如在讲授《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人民版)一课时,就以2008年我国的夏季奥运会为生发点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训练内容的感染力

有时候历史课的某些教学内容确实存在比较枯燥、抽象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采用多种辅助手段使内容“活”起来。例如我在讲授必修二专题五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开辟”时,就剪辑了一段《大国崛起》的片断,使教学效果改善不少。这样“用鲜活的人物、感人的事迹来熏陶人、感染人、启迪人,这种做法注重学生的体念、感悟、个性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改变单纯说教的做法”,既可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不足,又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

二、重视参与及过程

学生通过“提高兴趣”有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历史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但教师需要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深入性,重视其参与过程。

1.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融进来

教师应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里尤其需要提倡的就是研究性学习法,以培养学生独立的分析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精神,在问题解决中获得自信,形成健康的人格,从而有利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体验与获得。

2. 教师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差异,做到内容、形式和难易程度适宜

教材重点、难点因学生的不同而不同,这需要教师充分地了研读教材、了解学生。“历史教师要有健全良好的人格,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同样,教师是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否实事求是地对待重、难点和由此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在有意无意的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不单是学生历史知识的获得,同样也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促其尽快迁移和内化

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学生自己的参与、体验和感受。

1. 教师要重视并将参与、体验作为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式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受。只有体验才能使教师的“言传”转变为学生的“意会”,才能使学生将历史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迁移和内化。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强调了教师引导的重要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否。如在讲授“新航路开辟”相关内容时,除了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外,同时设问:相信地圆学说的航海家都有谁,先后穿越了哪几个大洋,其他三个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如何等。

当然,最后还要将学生的体验升华、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感受和体验,同时还要强调由单纯的感受与体验上升、内化为学生对自己原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领悟、反思和重新建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教学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一,也是一个有别于传统历史教学的全新教学目标,其目标的完成关系到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尽快调整、尽快适应,甚至尽快创新,让学生感受到全面的浸润,茁壮成长!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教学中的三维课程目标之一,也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目标。其目标的完成关系到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当从寻找兴奋点、求趣激活、参与和过程、迁移和内化等方面来进行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黄牧航从中学历史课程的定位看历史科高考命题的走向.历史学习,2008,(3).

[2]冒兵.情意领域的历史教学目标建构.历史教学问题,2005,(1).

[3]路红.历史教学与人格教育.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9篇

1.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在课程中引入适当的物理学史料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世界的奇妙,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而且可以通过物理学家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科研历程,坚定他们学习物理的决心。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力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学生可能受到日常现象的影响,难以理解“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上人类对力和运动的认识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坚定学习物理的决心。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基于日常现象,认为“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后来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提出质疑并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他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是,伽利略在他所处的时代要验证自己的猜想有很多困难,因为自由落体运动很快,没有现代的设备,例如快速照相机之类,就无法对它进行详细研究。因此,伽利略决定“冲淡重力”,使一个球在斜面上滚动。斜面越陡,球滚得就越快,而在极限的情况下,球就无法沿着斜面滚动而做自由落体运动,做这个实验的主要困难是测量球走过不同距离所需要的时间。伽利略解决的办法是用“水钟”,通过从一个容器底部附近打开的小口流出的水量来测量时间[2]。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学生认识到即使伟大的科学家也会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困难,但是他们毫不畏惧,创新地提出解决办法,以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面对困难时解决问题的决心。

2. 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和严谨作风

物理学史记载着物理学发展历史上众多科学家研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他们脚踏实地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他们才在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例如: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为了研究天文,依靠自己设计的仪器,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不畏辛苦地进行天文观测,得到了一张标有777颗星位置的星表,位置测量的精确度1-2弧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测量结果是在一个长时期内连续重复作出的,并评估了观测中的误差[3]。在1601年去世前,第谷把毕生观测到的资料都赠送给了他的助手,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并且告诫开普勒一定要尊重观测事实。对照第谷大量的观测结果,开普勒发现哥白尼的圆形轨道和第谷的观测数据不符合,这些差异迫使开普勒放弃了圆形轨道。这个差异是很小的:火星的路径在太阳的一边比另一边只长8弧分。但开普勒对第谷数据深信不疑,他宁愿放弃对托勒密圆周运动观点的信念而不是怀疑第谷的数据[4]。经900页的计算后他走出了大胆的一步:放弃圆形轨道,并经过努力发现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他曾经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第谷这样的天才观测者,这8弧分的误差是不应该忽略的,它是我走上改革天文学的道路。”可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对学生的态度养成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3. 应用物理学史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古代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历史十分悠久,内容也非常丰富,与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教师介绍中国的物理学发展史,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在西方自然科学诞生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在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周易》一书,它是我国集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书领域于一身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对中国三千年前的古老文化惊叹钦佩不已,据说他曾要求加入中国国籍,并在德国法兰克建立了一所中国学院。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一书中列举了燃烧、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变化的实例,生动论证了“生非创有,死非消灭”、“聚散变化,而本体不为之损益”的物质不灭思想。墨家传世著作《墨经》对时空观、运动观和光学都有很多论述。比如《墨经》指出:“久,有穷、无穷。”就是说具体一段时间是有穷的,整个时间的绵延则是无穷的。春秋末年齐国人著作《考工记》记载了许多使用的力学与声学知识,是我国古代一部技术知识的汇集。另外还有《天工开物》中有简单机械的记述,《梦溪笔谈》中有对磁角的论述,《论衡》中有关于简单电现象的记述,这些成就在当时都是遥遥领先的。

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的物理学重大成就,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4. 引导学生科学、辩证地看问题

物理学的每一个概念、定律和理论的建立过程都有一个萌芽、形成和发展演化的曲折历程。但是在大量的教科书中,人们对物理学认识的历史痕迹被擦拭殆尽[5]。教师通过物理学史内容的渗透,能使学生自然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摒弃错误的世界观。

例如:通过对力和运动关系的学习,学生会认识到在科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科学依然在快速地不断向前发展。通过学习天体运动认识的演变过程,学生会认识到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创造世界的“神”是不存在的,天上和地上的物理规律遵从同样的物理定律,它们是统一的。通过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对经典力学理论的颠覆的学习,学生会明白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通过对参考系的学习,学生会明白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一成不变的事物,它们都是不断发展的。通过介绍历史上300年来光的波动说与光的粒子说之争,学生会体会到用辩证法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并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三大定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理解。

物理学史把大量的史料从起源到现在的发展过程概貌整理出来,揭示出物理学进展的历史足迹和科学家探究真理的过程,对学生自信心和兴趣、学习态度和作风、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与辩证看问题态度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新课程强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物理学史作为科学研究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记录, 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物理学史,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8.

[2]乔治·伽莫夫著.物理学发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38.

[3]P.M.功德哈勒卡尔.抓住引力——探索运动定律和引力的艰难历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38.

[4]P.M.功德哈勒卡尔著.抓住引力——探索运动定律和引力的艰难历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46.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10篇

一、优化改善教师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 虽然他不再是学习的主体部分, 但是他的引导作用却不可小视。教师是否拥有高尚的人格, 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魅力都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无不看在眼里, 潜移默化到心理。他对学生的未来有着深刻的影响, 具有深刻性, 多方面性和长久性。作为学生的榜样, 教师应该性格开朗, 保持朝气, 有毅力, 有恒心, 关于面对挫折, 善于自控, 时刻保持情绪稳定, 并善于自我调节, 为学生树立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榜样。

二、深挖教学资源, 展现教学情感

英语课堂中, 每一个单元教学任务都安排了一定的情感要求, 都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其中情感态度的培养是每一个单元计划和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材料中, 每篇文章都展示了一定的观点和道理, 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材料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进行有机联系, 对学生进行随机教育, 师生可以合作, 进行讨论, 引申出其中的观点, 进行分析论证, 总结出其中的事情发展经过, 剖析任务事项动机。

1.促进学生有文明, 懂礼貌。中国社会现在正在提倡和谐社会, 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倡人与人的和谐, 树立明礼诚信, 讲究助人为乐。在英语课堂中, 可以将这些传统美德同英语知识技能的传授进行有机的结合。例如, 在学前教育阶段中经常出现的单词或者词组: Good morning , What iswrong with you? Can I help you? Nice to meet you.教师可以讲这些礼貌用语融入到生活中去。不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熟练使用, 而且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意识使用, 当一个同学看到另一个同学遇到麻烦事, 会发自内心的说上一句: What is wrong with you ? 抛出过去的羞涩感和陌生感, 取而代之的是熟悉和亲近感, 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内容有效记忆, 还能够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再例如在Could I use your phone?学生不但可以通过could来体会语气上的委婉, 而且可以在生活中更深刻的进行理解, 从而对句式进行广泛的延伸和拓展。

2.深刻体会关爱和孝敬的魅力。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经常回涉及到日常生活事情。例如, 家庭成员的生日, 成员的居住地, 年龄, 事业以及兴趣爱好等。在讲授这些题目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进行延伸。举例说明, 当学生学习family一课时, 教师除了带领学生们学习When is youbirthday?时, 还可以延伸到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When is your mother’birthday? 当然也可以延伸到其他成员身上, 通过上面的一些练习, 让学生们知道父母朋友的生日等有用的信息, 从而体现相会之间的关爱。

3.助于社会公德的建立。从小树立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一项伟大命题, 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应该从小培养。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所要面对的人群是3-5岁的儿童, 要想让将来的教授对象树立公德心, 首先使在作为学生的自己必须树立良好的公德心。在学前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 很多句式都会涉及到公德这一话题, 它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例如, could you ----? (你能-----) 句式中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当你对别人某些欠妥的行为表示建议时, 同时又要委婉的提出,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方式, 既能够阻止对方的不雅行为, 又给对方流出了一定的余地, 可以很好的处理事情。另外, 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回碰到一个特殊的词汇mind。这个词汇的运用效果比上面的句型还要得心应手, 处理事情的效果还要好, 例如, Do youmind cranking down the radio? (你介意把收音机关小点吗?) 。通过前后两个例句对比我们可以发现, 虽然第一个例句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 但是在这个句式中, 除了有建议的意味, 多多少少还含有命令的语气, 而在第二个句式中我们却发现, 除了建议的意味, 还具有商榷的意味, 作为谈话的对方, 从心里上讲, 应该更乐于接受第二种表达方式。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词汇的选择, 选择最恰如其分的词汇。通过这些句式的培养训练和日常使用, 提升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从小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 传承中华美德。

总之, 只有将课程内容和社会现实完全的结合并且运用于社会实践, 将情感态度放大化, 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升华, 才能打下扎实的英语知识和技能, 塑造良好的人格。

摘要:课堂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对价值观, 态度和情感的培养, 但是这三个方面本身所具有的内隐性大大的决定了对其考评的方式, 从而形成了往往以知识考评来代替价值, 态度和情感的测量。这三个目标是不可分割, 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 可将这三个目标融于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随时接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 最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11篇

1充分发挥课改后教材的优势

初二学生一开始的那种自豪感、新鲜感和迫切心情毕竟是短暂的,当他们进入课程学习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目前,我们使用的课改教材比原教材更能容易达到这一目的,课改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时笔者发现,学生对课本上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很感兴趣、看得很投入,笔者就因势利导,让他们回答这幅图是什么意思,那幅图说明课文中哪方面的内容。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又能使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阅读材料”看得很认真,教师可暗示他当时停下,但在下课前要提示学生课后去阅读,并把“阅读材料”中的内容稍加宣染,引起学生的普遍重视和兴趣。

2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是初二阶段物理学科的特色,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依据之一。课改教材更加侧重实验,尤其侧重实验的过程和探究性,课本实验大体可分为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实验,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投入。如“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中的这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安排了多个实验,“鱼能在沸水中游泳”、“用球形漏斗吹乒乓球实验”等,这些演示实验简单易做,趣味性很强,同时,这节课笔者还安排了“火箭发射的演示实验”,实验惊险刺激,实验结束后,学生都鼓起了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演示“惯性”这个实验时,为使实验效果好,杯子应固定在桌面上(抓在手上不可靠),当教师用木尺快速敲击硬塑料片时,前[HJ1。6mm]排的一个学生不自由主地用手做接的架势,他担心鸡蛋会掉在他面前的桌面上打破。突然鸡蛋落到杯子里,学生一阵紧张后又兴奋起来。又如在做探究“声音音调的高低”实验时,若用一般的橡皮筋来做既看不出振动快慢,又听不出音调高低,如用钢直尺来做,把一端压在桌子边缘上,拨动另一端,钢直尺的振动快慢非常明显,音调高低非常清楚,效果很好。不仅教师的演示实验要做好做成功,还要帮助学生把实验做好。如在测“细铜丝的直径”实验中,学生在做“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时,要测出线圈的总长度,学生的两只手必须抓住铜丝两端连同线圈往刻度尺上靠,或者让另一学生拿着尺来测量,这样操作既吃力又不容易测出准确结果。对于一个初学物理第一次做实验的初二学生来说,很难做好。笔者发现这种情况后,和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出一个改进方法:把铜丝的一头弯曲折回压在铅笔上,再在上面一圈一圈地排绕,既紧密又不易松动,学生可一手抓住铜丝的另一头,一手拿刻度尺轻松自如地测量。学生高兴地笑了,对后面的实验充满了信心。

3疏通教材,排除难点

课改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但由于初中学生生活基础较差,生活经验少,学习中还是会感到有困难的,他们一遇困难一般都会产生为难情绪。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物理知识难学,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现在初二学生对教材中力、声、光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都感到很亲切,不觉得它深奥。但也不排除他们在学习中有为难之处。如长度的测量“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记录数字时,总写不正确,可以说是个小难点。教师在这里不必花很大力气讲解举例,否则适得其反。最好的方法是简化一些,就讲一种目前学生普遍使用的、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结果的记录方法,然后在黑板上画图,用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让学生写出结果就行了;对于“最后要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要有过高的要求,不用练很多,这个地方的意图主要是为误差产生的原因埋下一个伏笔。因为在后来的学习中,有很多测量不需要估读,如“温度计”、“电压表、电流表”等。这样疏通教材,使学生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困难。还有“平均速度”这一部分内容,按理说这是个难点,但由于课改教材写得好,简洁明了易懂,教师就不要再拓宽加深了,学生一般学习都较平稳。只有在做过“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教师才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起变速运动由于速度是变化的,所以各段路程或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不同的概念,并告诉学生这是和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不同的地方。至于这方面的定量计算,在这一阶段只限于严格要求解题方式和物理量单位的问题。这样处理教材,使已经降低难度的课改教材显得更平坦了,学生踏上这个轨道就会感到轻松自如。

4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从一开始就应注重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同时也会造成学生因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而且也能使教师自己看到希望。对学生的了解,一方面从课堂教学、书面作业去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接近、谈话来进行。初二学生开始学物理犹如小学生启蒙时的情景,只要老师接触他们,就特别爱说、爱问。他们问的最多的话是:“物理好学吗?”“物理怎样学?听人家说,物理难学,是吗?”那种迫切要求学好物理的愿望显而易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及时给他们解释,积极给他们鼓励,并且要认真回答问题,不能敷衍他们,要让他们有信心学好物理。开始几周的课堂教学和书面作业,学生往往因语文水平有限,口头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不高,对说理题的回答总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有话写不出,道理讲不清,啰啰嗦嗦。教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理解学生初学物理时的困难,然后作出示范性的答题,开始几周不作过高要求,只要他们答题时能用“物理语言”回答清楚就行,以后慢慢引导,要求也逐步提高,这样学生回答问题时胆子就大了,脑子也开动起来了,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尽人意,也要鼓励他们,肯定他们能动脑筋的一面。有位学生在回答“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教室里的噪声?”的问题时说:“把教室里的空气抽了,噪声就没有了。”教师对学生这样的问话,应表扬肯定他们动脑筋的一面,同时给他们予以纠正和解释,学生们高兴得不得了,他们的活动思维更加开阔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12篇

一、典型人物选取法

利用典型的人物进行教育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的重要一环, 选例要深刻, 方法要独到, 过程要优化。

1. 善于运用典型案例

学生自小学阶段起, 就开始接触历史, 再加上经常性的爱国教育、思想教育, 对历史上公认的正面典型人物了解较多, 从古代史上岳飞“精忠报国”, 近代史上林则徐禁烟, 现代史上的黄继光、雷锋等人物及事迹颇为熟悉。因此在中学历史课中涉及的有关内容, 尽可避免老调重谈, 应注入新内容, 赋予新的生命力。典型案例法就是一种从侧面衬托典型的教学方法, 它以独特的方式, 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 在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一课, 讲述林则徐人物形象时, 向学生介绍, 在一百多年前, 英国伦敦蜡像馆陈列着林则徐的蜡像, 并经成千上万英国人的多次投票依然当选, 长期陈列 (知识卡片) 。从这个较为特殊的例子诱发学生系列思考和讨论:英国人了解林则徐吗?林则徐与英国人有什么关系?在禁烟时期, 断了英国人财源, 被其视为眼中钉的林则徐蜡像为什么长期摆放在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名人蜡像馆里?英国人器重崇拜林则徐什么品质?这个例子使学生为之动容且由衷的信服, 深深地感受到人格魅力跨国界的大民族气节亘古亘今的光彩, 受到触及心灵、内化情感的深刻教育。

对于反面的典型人物事件, 也同样可采用典型案例法。如“火烧圆明园”, 书中对这一事件的评说并没有选取中方的史料, 而是采用了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英法的本国国民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即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节选, 使其事件的罪恶一目了然, 真相更具说服力。

2. 适当选取中性人物为例

对于历史上功过各半的风云人物, 我们暂把他们归属于中性人物。这类人距离我们现实中的人较近, 学生对他们特别敏感, 从他们思想言行中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影子。人非完人,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真分析人物的得失缘由所在, 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客观地了解人物, 了解人物的成功及悲剧的产生, 从总结历史经验的高度去认识, 对于我们今天更有借鉴的意义。在上古代史讲述《秦朝》一课时, 补充了秦朝丞相李斯一生得失的例子。丞相李斯在秦朝40年政治舞台上的沉浮是他人生的写照, 他的成功与秦朝的统一休戚相关, 而他的悲剧也和秦王朝覆亡的历史形影相随。在秦始皇死后立谁为帝的关键时刻, 由于私字当头, 贪恋权贵, 苛刻求全, 终于放弃原则被人利用, 无可推诿地成为越高和胡亥等人的帮凶, 跨出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一步。最后这权倾朝野的人物, 竞落得腰斩于市, 夷灭三族的下场。李斯一生的悲剧, 使学生们触目惊心。学生讨论说, 李斯如果不是为了保全自己、私利当头, 结局不会那么可悲。这位开国功臣由于晚节不慎而造成个人的命运、国家前途的悲剧, 永远地成为人们在回顾“秦”这个短命王朝的历史时所应吸取的教训。

除李斯之外, 项羽英雄气慨中的旧时代本色, 李秀成万字供词留下的遗憾, 石达开在逆境考验中的错误抉择, 都值得学生们去讨论、探究。这些人物的一生都曾有过显赫的地位、顶天的壮举、辉煌的历史, 但在严峻的考验面前, 付出了抉择筹码的代价。暂时抛弃时代人物悲剧的原因, 就个人因素而言, 引导学生认真分析, 总结这些历史人物一生中的生与死、得与失、成与败的经验教训, 都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深思, 令我们永远地警醒!

二、价值取向引导法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其内在情感的反映, 不同的情感态度、不同的人生观, 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除家庭、社会的影响之外, 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我们的学生在对屈原与谭嗣同等人选择死的问题上的态度几乎是一边倒, 认为屈原、谭嗣同太傻, 而岳飞、文天祥等人又被学生评价为非顺应历史潮流。这些问题如要一分为二的来分析, 也都无可非议, 但学生不一定都是站高望远地看待历史, 这其中隐藏着一种令人担心的现象, 在政治课中, 有一课《见义勇为》, 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作答, 几乎是一致的, 虽也不是什么袖手旁观, 但做法却都是报110, 只有极个别学生选择智斗。

这也许是源于课本内容的导引, 因学生原本就是未成年, 属于被保护对象, 从这一角度来说, 也是站得住脚的, 但是如果这些教育一旦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一种固定模式, 那么见义勇为永远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考虑换一种教学思路, 先论见义勇为, 再谈加强自身保护。换句话说, 就如《今日说法》暑假栏目中组织小学生讨论“见义巧为”的问题一样, 不论是政治课还是历史课, 都应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作为已任, 有如历史课在讨论屈原、岳飞、文天祥、谭嗣等问题上, 要引导学生懂得爱国情操的价值、浩然正气的可贵和民族气节的伟大。

三、类比对照比较法

类比对照比较法是通过情况相似的两个人物, 不同的处世哲学、不同的人格气质、不同的理想走向, 导致不同的结局进行对照类比, 诱发学生在对照中受到启迪, 在比较中得出结论, 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

如在上《春秋战国纷争》一课时, 通过讲述勾践复国的例子, 让学生把“卧薪尝胆”与他们非常熟悉的安乐公刘禅“乐不思蜀”的成语也来个类比, 引出:同样的历史境遇、同样的国君, 却以不同人格、不同的志向, 上演了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两种不同结局的结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 需要有坚定不渝的志向、锲而不舍的决心和坚忍不拔的品格, 才可能达到彼岸;反之, 一辈子则只能是碌碌无为, 无所事事。

上一篇:高年级习作训练下一篇:晋中城市发展历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