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研究

2024-05-06

宏观经济学研究(精选11篇)

宏观经济学研究 第1篇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的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并根据价格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 当市场上某商品供大于求时, 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 其价格下降。相反, 供不应求, 则价格上升。二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去, 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三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去, 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厂商均衡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如何决策。五是分配理论。研究按照什么原则来分配。六是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理论。研究微观经济政策有利于弥补公共物品、垄断性商品等价格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包括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包括长短期的宏观经济学决定。即长期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物价水平及失业问题;短期的AD-AS模型。二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三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原因。四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微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及经济政策存有较大区别。但是, 二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相互补充。即微观经济是假定资源充分利用的条件下, 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假定资源配置的条件下, 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同时, 二者共同组成西方经济的理论体系。二是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中, 微观是研究个体行为, 而宏观则是研究总体行为。因此, 微观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三是《微宏经济学》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西方经济学是在社会制度的背景下, 来具体分析问题。因此, 二者研究方法属于实证研究领域。

二、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分析

对于初学者来说, 《微宏观经济学》较为抽象且不易理解。究其原因, 既有学生自身原因, 也有教学方法原因。

首先, 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缺乏理性认识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所谓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则是对任何观点都要怀疑的。同时, 需要用逻辑的精确性去怀疑。而对于初学者来说, 从宏观层面上看,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小, 课程安排较为集中, 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相反, 大学阶段教学环境相对宽泛, 课程安排比较分散, 教学方法多元化。从微观层面上看, 过去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 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经济学思想。另外, 对于高中应试教学为主, 向大学以自我学习为主的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再加上, 课程的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更是让入学新生学习西方经济学难上加难。因此, 入学新生无法形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进而缺乏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 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理解缺乏是学习困难的关键原因。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因此, 学习经济学必须从正确的理解假设条件开始。诸如:在学习《微宏观经济学》之前必须理解基本假设。一是“经济人”假设。把人的本性假设为利己的, 企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完备信息”假设。在“完备信息”条件下, 人们拥有做出决策的一切信息。三是“完备市场”假设。在“完备市场”条件下, 市场竞争充分。四是资源稀缺性假设。正是因为人类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性, 才有必要深入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再者, 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模型重视不够是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经济学模型是深刻认识和理解原型问题而对其所作出的一种抽象和升华的概括。尤其是通过经济学模型来分析经济问题, 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更加简化、更加利于理解。因此, 重视经济学模型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

另外, 教学方法陈旧, 理论介绍过于枯燥乏味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困难的又一直接原因。

三、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方法

当前, 针对二批本科学生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惑。笔者认为,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 专业老师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首先, 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是适时开展相关经济学讲座。尤其是结合一些经济热点问题 (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问题) 进行合理分析其现状及原因。二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 采用言简意赅、通俗的语言讲解尤为重要。三是采取案例教学, 并将典型案例融入经济学理论当中。

其次, 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出发, 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二是注重通过适时反问, 来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重视提问,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者, 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一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经济学的基本结构。经济学研究不仅是关于生产、成本、价格、供求等方面, 也不单是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问题。而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规律的社会学科。二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 要求老师必须采取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取“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看清全过程及各种逻辑关系。同时, 还要多注重激励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 多激励、多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的过程中注重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

摘要:《微宏观经济学》是高等教育中财经类专业的主干课程, 具有概念多、原理多、规律多、模型多的特点。本文针对二批本科中刚入学的大学生普遍缺乏经济学思维这一问题, 指出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困难。并提出什么是西方经济学及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问题, 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黄亚钧.西方经济学 (微观和宏观)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冯华, 商海岩, 赵成美.西方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宏观经济学研究 第2篇

关键词:科学分组;小组合作;有效评价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的教学普遍采取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能力降低。在《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期望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到师生共同构建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大班制授课,教师采用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已经很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比课堂更小的集体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关注度。

2.符合经济类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目前的大学生大多属于95后,他们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且参与意识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需要学会交流、协作,和睦相处地开展研究学习,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特别是在目前大班授课、客观经济状况更新快,极大地丰富经济理论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将课堂内外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宏观经济学》中的教学环节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科学的划分学习小组。通过研究我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原则。在小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划分小组,然后根据未来职业方向进行角色定位。目前《宏观经济学》课程除了个别课堂由1个自然班,五六十人组成外,一般由两个自然班组成,大多为八十人左右的大课堂,在划分小组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以自然班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每组7-9人。一方面方便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避免有些学生的“搭便车”行为。另外小组成员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等。一般情况下,尽可能地使不同小组之间男女生人数相等或相近。

第二,就业为导向,对小组成员的角色进行定位,明确组员责任和分工。如“总经理”负责掌握小组活动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监管员”负责监督组内每个组员合作学习的结果;“记录员”认真及时记录每个组员发表的意见和内容及讨论结果;“策略员”能够激发其他组员讨论的积极性,鼓励不爱发言的组员说出他们的想法等等。

2.确定小组学习内容的。确定小组学习的内容,首先,要重构教学内容。为了使小组学习行之有效,需要明确哪些内容是需要教师直接在课内精讲的,哪些内容是可以交给学习小组独立完成的。其次,结合客观经济状况。要搞好课堂教学,需要明白学生关注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热点,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每堂课的教学引导计划。

3.小组合作学习的考评。考评方式与考评要求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一根重要的指挥棒。考评过程中在关注学生团队展示效果的同时,兼顾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奉献精神与工作强度,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采用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度。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分析

每学期开学三周内,完成学习小组的划分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便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班级有国贸1301、1302、1303和1304班。根据实验要求,将国贸1301和1302班设定为实验组,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国贸1303和1304班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选择将“利率的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章节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各组制作出ppt,自第6周开始,每双周课程安排2个小组讲解,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讲授进行有机结合,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在讲解阶段,其他小组成员作为评委,对讲解组的讲解情况进行打分;各组满分为10分,计入小组平时成绩。学期结束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标准差系数低于对照组,因此实验组平均分的代表性更好。

4.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优秀率在呈上升趋势,实验组中优秀的学生比重为9.86%远远大于对照组的1.45%;60分以下的同学所占的比重8.45%远远小于对照组中的14.49%,二者在其他区域的比重相差不大。究其原因是就业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从而真正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内外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有其必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学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科学分组;小组合作;有效评价

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的教学普遍采取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能力降低。在《宏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期望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主动参与到师生共同构建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宏观经济学》课程一般采用大班制授课,教师采用讲授为主的传统授课模式,已经很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处在一个比课堂更小的集体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关注度。

2.符合经济类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目前的大学生大多属于95后,他们主体意识强,思维活跃且参与意识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增加了自我表现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需要学会交流、协作,和睦相处地开展研究学习,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特别是在目前大班授课、客观经济状况更新快,极大地丰富经济理论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将课堂内外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宏观经济学》中的教学环节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科学的划分学习小组。通过研究我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编排原则。在小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划分小组,然后根据未来职业方向进行角色定位。目前《宏观经济学》课程除了个别课堂由1个自然班,五六十人组成外,一般由两个自然班组成,大多为八十人左右的大课堂,在划分小组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以自然班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每组7-9人。一方面方便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避免有些学生的“搭便车”行为。另外小组成员的男女性别比例大致相等。一般情况下,尽可能地使不同小组之间男女生人数相等或相近。

第二,就业为导向,对小组成员的角色进行定位,明确组员责任和分工。如“总经理”负责掌握小组活动的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监管员”负责监督组内每个组员合作学习的结果;“记录员”认真及时记录每个组员发表的意见和内容及讨论结果;“策略员”能够激发其他组员讨论的积极性,鼓励不爱发言的组员说出他们的想法等等。

2.确定小组学习内容的。 确定小组学习的内容,首先,要重构教学内容。为了使小组学习行之有效,需要明确哪些内容是需要教师直接在课内精讲的,哪些内容是可以交给学习小组独立完成的。其次,结合客观经济状况。要搞好课堂教学,需要明白学生关注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热点,引导学生把课本中的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每堂课的教学引导计划。

3.小组合作学习的考评。考评方式与考评要求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一根重要的指挥棒。考评过程中在关注学生团队展示效果的同时,兼顾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奉献精神与工作强度,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采用小组自评和组间互评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评价的准确度。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分析

每学期开学三周内,完成学习小组的划分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便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班级有国贸1301、1302、1303和1304班。根据实验要求,将国贸1301和1302班设定为实验组,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国贸1303和1304班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课程内容,选择将“利率的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等章节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各组制作出PPT,自第6周开始,每双周课程安排2个小组讲解,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讲授进行有机结合,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在讲解阶段,其他小组成员作为评委,对讲解组的讲解情况进行打分;各组满分为10分,计入小组平时成绩。学期结束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1.一份试卷理想的难度系数是0.2左右。其计算公式为:L=1-X/W其中:L为难度系数,X为分析组平均得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计算可得实验组的难度系数是0.23,对照组的难度系数是0.26,两者相差并不大,均处于理想的难度系数区域。

2.区分度是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其基本计算公式:D=2(XH—XL)/W,其中:D为区分度,XH为前27%的高分学生的组平均分,XL为后27%的低分学生的组平均分,W为试卷总分(一般为100分)。计算可得实验组的难度系数是0.5,对照组的难度系数是0.46,两者相差不大,均达到理想的区分度。

3.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平均分高于对照组,标准差系数低于对照组,因此实验组平均分的代表性更好。

4.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优秀率在呈上升趋势,实验组中优秀的学生比重为9.86%远远大于对照组的1.45%;60分以下的同学所占的比重8.45%远远小于对照组中的14.49%,二者在其他区域的比重相差不大。究其原因是就业导向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思考,从而真正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内外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有其必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曾宝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和思考[J].科技信息,2010,(03): 306-307.

[2]陶菊峰.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J].教育科学,2010, (11): 83-84.

[3]余丹.论合作性学习中的“合作”[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9.1.

[4]周丕,孙蕾.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3).

宏观经济学研究 第4篇

1. 研究性教学设计

(1) 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宏观经济学自产生以来就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本科阶段的宏观经济学课程, 则旨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及其流派以及剖析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作为尚未真正深入到社会生产的大学生而言, 要系统理解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确存在一定难度。总的来看, 宏观经济学课程有几个主要特点[2]: (1) 宏观经济学拥有完善的理论体系, 同时也存在着多个经济思想流派。从产品市场的均衡到货币市场的均衡, 以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就业理论等, 其中每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 同时也有着不同的理论分支, 这使学生难以系统地梳理出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脉络。 (2) 宏观经济学既包含抽象的理论, 同时也存在着复杂的数学模型。边际分析法、一般均衡分析、变分法等数学知识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对于一些文科学生而言, 熟练掌握这些工具显然有一定难度。 (3) 宏观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宏观经济学是对近300年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 它源于现实经济生活, 又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一个宏观经济理论都是源于现实微观个体的抽象和精炼;而宏观经济理论及其对应政策的实施, 又全面影响着微观经济主体。因此, 宏观经济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果完全依赖教材介绍宏观经济学知识, 并不能起到启迪学生经济思维的教学效果。

当前, 虽然许多院校加强了宏观经济学的实践, 特别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 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一是认为案例就是举例说明, 即把案例当作例子, 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教师举例说明某一个原理;二是认为案例教学是低效的, 因为案例教学需要占用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三是案例教学的主观性太强, 这主要是源于缺乏开放式的课堂讨论, 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3]。所以, 需要结合社会实践, 从研究性视角切入宏观经济学学习,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以教研结合、寓学于研的全新模式, 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技术等方面的全面创新;它强调教学要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洞察力、想象力和应变能力, 要以学生为载体, 实行学习、研究、实践三个环节的配套[1]。研究性教学倡导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 通过亲身体验进行自觉学习,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研究专题, 并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 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因此,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性教学就需要把经济理论学习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实施带有研究性质的综合学习方式, 以探索和证实的科学精神来指导学习。最终达到既不盲从理论又不脱离现实的学习效果, 这一新型的带有研究性质的综合性学习方式切合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般来说, 研究性教学有3个特点。一是教师首先要研究学生, 在了解学生对学科的态度、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才能因材施教[5]。二是将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 学生需要完成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观点分享等研究过程, 是一种典型的自主性学习方式, 依靠的不是学生死记硬背的功底而是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三是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是研讨式过程教学的有效设计者。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度,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 研究性教学设计。

(1) 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

一般而言, 本科院校宏观经济学课程大多在大二开设, 包含48个课时。对于宏观经济学庞杂的知识体系而言, 课时量安排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教学内容取舍, 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文献阅读与探讨、案例分析等研究性教学内容。目前, 大多数院校采用人大出版社的《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教材, 主要内容按照国民收入决定论、IS-LM模型、AS-AD模型、通货膨胀与就业、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进行排列。但是, 在实际教学时经常会遇到不同学派对同一问题有着差异化的见解, 需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参与探讨式教学。例如, 笔者观察发现, 总产出究竟是决定于总需求还是总供给, 许多学生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事实上, 这也是宏观经济学中悬而未决的理论争论, 不同学派的见解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适用性, 因此不存在绝对的统一意见。为此, 在讲解到相关章节时, 笔者曾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相关材料阅读, 并采用辩论方式来安排教学探讨。其效果较为明显, 大多数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比较牢固, 更重要的是, 逐步给学生灌输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当然, 出于完成教学大纲的目的, 显然无法在所有存在理论争议的地方安排研究性教学, 但任课教师可根据平时的观察和积累, 选择学生感兴趣且力所能及的研究专题进行分析。

(2) 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宏观经济学与现实联系极为紧密, 这也为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般而言, 对于一个陌生问题的研究大都要经历了解、回顾、观察、思考、创新的系列过程, 所以, 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感兴趣的问题?一是可以通过宏观经济学相关资料的阅读, 从文献中发现问题。例如, 对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材料阅读, 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凯恩斯理论体系, 也有助于提出凯恩斯理论的局限性。二是从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由于当今大学生大都从高中阶段直接过渡到大学, 较少具备现实生产经验, 此时, 任课教师就要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指导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例如, 可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 或进行资料数据的检索, 或进行社会调查,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所设想的事物 (现象) 的相似之处, 从而引起联想。例如, 在讲解就业这一章时, 可鼓励学生搜集我国居民就业方面的相关数据、案例并综合分析, 利用实际数据归纳出当前居民就业的主要特点和问题, 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远比书本式的直接灌输好得多。

(3) 形成并利用优势教学团队。

优秀教学团队的打造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 将科研服务于教学是大学教学所贯彻的一贯宗旨。研究性教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如果单凭个别教师的专业知识, 在指导学生时可能感到捉襟见肘, 因而充分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资源至关重要[6]。当然, 这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 有的教师专注于西方经济学史的研究, 对于经济理论及其脉络有着非常深入的见解;有的教师致力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研究, 其研究成果大都体现在如何运用经济理论理解当前经济现象;有的教师则擅长于计量经济模型和数据分析, 能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由此, 可充分利用不同教师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资源构建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同时, 把他们安排到相应岗位, 其实也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表现。

(4) 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与激励。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花费一定时间于实际问题研究活动, 将其各自的经历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或模型结合在一起, 在整个学生研究的过程中, 学生们要识别经济学话题, 设置前提假定, 收集证据[7]。然而, 由于学生在专业知识、生活阅历、操作经验方面的缺乏, 难免会在具体实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 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实践进行激励。与学生进行互动, 实际上是要注重对学生研究技能的培养。在学生确定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后, 需要明确的是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研究。文献阅读与推理、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都是研究的重要方式, 到底选择何种方式需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 对不同学派观点的辨别就需要采用文献阅读的方式, 任课教师需要为学生推荐简单易懂的文献, 而非经济学专业期刊上刊载的带有大量数学推导的文献。本科生乃至研究生并非都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 再加上数学推导类文献本身较为枯燥, 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消退。

其次, 指导学生合理界定问题探讨的范围。由于许多宏观经济学问题极具争议性, 并且一个问题可能和另一个问题紧密相连。如果不对研究范围加以界定, 容易造成学生研究目的不够精确, 最终导致研究效率的降低。对此, 任课教师就要对学生研究问题的范围进行界定, 避免学生过分扩大研究内容, 导致研究效率的低下。

再次, 还要培养学生必要的研究技能。这里的研究技能, 就是具体的研究一个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总体来看, 包括: (1) 研究文献的查找与筛选。研究文献海量存在于信息网络中, 任课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文献检索方法以找到最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 同时引导学生识别和筛选文献质量。特备是对于本科生而言, 熟悉并能基本运用“知网”进行文献检索是一项必备的技能。 (2) 调查方法培训。调查是进行一项研究的基本技能, 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调研、访谈归纳、网络搜索等。这需要根据学生的研究设计确定可行的调查方法。一是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 鼓励其在实践中自学, 二是可以通过案例示例的方式讲解。 (3) 逻辑分析能力的锻炼。这通常是研究的关键部分, 在前期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基础上, 需要进行综合思考和逻辑推理。例如, 为何理论表述和现实情况有差异, 对同一经济问题为何存在不同的经济政策, 应用不同的政策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评价一项经济政策应该采用何种标准。事实上,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就是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从笔者的实践经验看, 学生在学习中通常会遇到类似困惑, 这需要任课教师耐心倾听其问题并提出客观可行的指导意见。

最后, 需要正确对待学生在实践中可能犯的一些错误, 用鼓励的方式促其改正。例如, 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可能会偏向于“钻牛角尖”, 对此, 要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地帮助其分析问题的原因, 而不是笼统地对其努力和尝试作出评价。

2. 结语

当今的大学课堂是开放的、多元的、互动的, 所以, 课堂教学也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而研究性教学正是将并不太有趣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的一种方式, 它同时实现了有限的课堂教学内容向广阔知识的转变, 这对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都有较大好处。目前, 研究性教学的开展仍存在一定困难。一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这既有应试教育培养模式的烙印, 又有理论性课程本身缺乏吸引力的因素。所以, 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当前学生的心理动态, 激发其学习动力。二是学生研究技能和经验的缺乏, 容易导致研究失败或无疾而终。所以,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互动就显得非常关键, 通常成为决定研究性教学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三是任课教师对研究性教学把握不准, 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对此, 应加强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从而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能。尽管存在上述困扰着研究性教学实施的问题, 但只要略加改动实施的具体方法, 研究性教学不仅可行, 而且非常有效。

参考文献

[1]韩占兵.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以《宏观经济学》为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3) :39-44.

[2]薛绯.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究[J].科教导刊, 2010 (8) :71-72.

[3]谢琦.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0 (6) :107-110.

[4]范定祥.西方经济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与反思[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6) :106-107.

[5]李艳丰.研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8) :163-164.

[6]成新华.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5) :53-56.

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研究论文 第5篇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方面的差异。其中微观经济学主要从个体经济活动为出发点进行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主要进行总量分析。经济周期主要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依靠经济社会中增长率的变化对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增长模型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和紧缩主要反映在货币供给去需求不相适应,从而造成物价水平的变化。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主要讨论经济社会中总体经济的运行,一国经济运行主要包括三大类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经济波动问题和经济政策问题。经济的增长主要是指社会中劳动力的收入增加,创造就业机会。经济的波动问题主要是指存在的工人失业问题和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政策问题主要是指政府能否对经济出现的波动进行干预,通过制定相关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熨平经济的波动,从而改善经济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相互联系和补充,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以微观的个体活动为研究对象,在社会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个体在进行经济活动目的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研究个体的所采取的行为,根据经济活动的后果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社会中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层面在社会中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情况下研究经济中各相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体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所采取的经济行及其造成的后果,主要对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基于价格理论,通关观察商品价格的波动,利用个量分析的方法对个体经济行为进行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依靠的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的方法是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三类经济模型,其中分析经济增长的模型,以及反映经济波动的长期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和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中资本的历史性积累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各国增长率差异造成的原因,以及分析要素投入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对提高生活水平产生的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主要研究经济社会中物价的波动对产出造成的影响,总供给水平是指经济社会在资源和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经济能偶生产的商品产出量。总需求水平是经济社会对商品消费、政府进行投资、政府采购以及商品出口的需求水平。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与社会中价格水平无关,取决于生产能力提高,其中价格水平取决于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相互作用。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是指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就业机会充裕,不存在失业,经济社会提供商品的数量保持不变。

二、宏观经济周期与理论

经济周期是指国民收入波动获经济总量波动,总体经济活动存在交替型的扩张和收缩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周期的波从主要衡量指标是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而不是经济总量的上下起伏。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在繁荣阶段经济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发展到达顶峰。衰退阶段主要是指当经济社会达到繁荣阶段的顶峰时,经济社会趋于平衡的状态,当经济处于收缩阶段时,才是正是处于经济的衰退阶段。在周期中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经济活动很快从最高点下滑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活动开始由低估逐渐上升,经济中的`活动量不断提高,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进步经济周期慢慢趋向繁荣。

经济增长理论一国国民收入增长的理论,代表国家总产量的增加,战后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主要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第二个时期是20时期60年代,这一时期主要定量分析研究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需求经济增长的途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极限。

三、宏观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和膨胀

通货紧缩是指经济社会中流动的货币供给量小于社会需求量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从本质上而言,通货紧缩属于货币现象,通货紧缩在实体经济中主要反映在总需求相对于总供给的偏离,即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实际增长率持续小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时,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经济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通货紧缩往往与经济衰退相伴随,主要表现在投资的机会减少和投资所带来的边际收益降低,属于实体经济的现象。因为投资收益降低造成银行信用的紧缩,信贷增长缺乏动力,货币供给量增长持续下降,消费者的需求和投资积极性降低,企业生产能力降低,非自愿失业增加,社会中消费者的收入继续放慢,经济市场发展较缓慢,因此通货紧缩也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宏观经济学研究 第6篇

关键词:汇率,弹性,贸易条件,人民币升值,进出口

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理论分析

在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为各界关注。这种影响不仅直接牵涉到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GDP的增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会波及到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危。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可以直接表现在汇率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汇率和贸易条件的关系

贸易条件是一种价格指标,它表明一国商品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反映的是相对于进口价格的出口价格的高低,或相对于出口价格的进口价格的高低。如果这一指数大于一即每单位出口外汇收入可以换取更多的进口商品,说明贸易条件对该国有利,贸易条件改善使该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汇率是影响贸易条件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假定国际市场同类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汇率变化或调整同样会改变一国进出口比价。

2“马歇尔—勒纳条件”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货币贬值可改善贸易收支平衡但是需要条件: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应大于1即当 (dx+dm) >1时(d x, d m分别表示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贬值可以促进出口,减少进口,改善贸易收支。这是因为在该国进出口商品的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本币贬值使得该国出口商品用外币计价时变得相对便宜,相对竞争力增强,出口扩大。同时使得进口商品用本币计价时变得相对昂贵,进口减少; (d x+d m) =1时,货币贬值会促进进出口商品量的改变但是进出口金额不变;当 (d x+d m) <1时货币贬值导致进出口收入下降,出口收入下降金额大于进口支出减少金额,贸易收支恶化。

二、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进出口影响

第一,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

我国从1978年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8年时间。中国的国际贸易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中国的出口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7620亿美元。但是贸易条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人民币升值以后我国商品用外币表示的价格上升,国外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降低中国的供给弹性变低。

第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中国出口贸易。

本币贬值起到促进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的,具体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商品的价格变化对需求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即各国的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这种理论是假设所有商品都可以进行国际贸易,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就有大量不能参加国际交换的“非贸易品”。

新模型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分为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非贸易品占的份额很大,因此货币贬值可能产生收缩作用,而升值可能产生扩张作用,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下降,进口替代品价格下降,需求增加使国内产量和就业水平上升。关键是看长期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这是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关键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局部均衡分析,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消费偏好也不变,不考虑资本流动,贸易收支就是国际收支,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国内外商品具有无限的供给弹性)。

第三,人民币的适当升值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缓解贸易摩擦。

贸易的最终目的是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市场规模是有限的,如果中国大量超低价产品进入某国市场,必定对当地生产者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长期下去,必然引起当地生产者的抵触甚至抗议。中国之所以成为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主要还是因为中国产品对当地产业产生了过渡的冲击,对进口国的就业产生过分的压力所造成的。

但是人民币升值在给中国进出口贸易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第一,对外来投资的影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最近多次表示人民币一定要挺住,不能升值。他认为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外来投资的减少,同样在中国的一笔资金在升值后就增加了外币的投资成本,阻碍了外资引进。而现在的中国急需外资的引进,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吸引国外的先进技术。2003年流入中国的外资达到创纪录的530亿美元,中国应保持一个稳定的投资环境。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中国的直接外商投资,特别是对那些在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外商来说这是一个大的“噩耗”即人民币升值会降低我国的投资环境。

第二,基础薄弱的农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当一国汇率上升时,实际汇率上升会损害农业,阻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玉米和小麦的价格和国际市场上相差无几,但是当人民币升值后进口价格相对降低,中国会大量进口国外的小麦和玉米。而中国国内的玉米和小麦在相对价格上升后竞争力下降,很快会在国外低价的冲击下遭到严重的打击。[7]而我国又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目前还没有完全普及农业机械化。因此在短时间内要想抵消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是很难的。中国的亿万农民主要收入也是来自于农业,升值后他们收入的减少一方面不利于刺激消费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还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三,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现在中国不仅在外贸额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它对世界的进口贡献率也达到23%。在世界经济低迷的今天,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的今天,人民币升值在引起中国经济的震动后从长远看,会对亚洲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从短期看对世界经济的尽快复苏不利。

第四,加大我国金融体系运行风险。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完善,面对完全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国内的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状况,金融机构经营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商业银行在自身资产负责匹配,产品创新方面必须做出调整。随着汇率改革的不断深入,汇率波动对商业银行的本外币资产将造成直接冲击,并增加对外贸企业的贷款风险,因此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我国金融体制也必须改革以否合经济发展要求。

三、总结

为了减轻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加快了中国金融改革,完善中国汇率制度的同时我国出口行业和企业调整了策略。我国企业积极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并及时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规避汇率风险、转移定价机制、调整进出口比重、内销比例和市场结构,保证了出口与国内销量同时增加的业绩。

因此,这次升值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的相关企业应抓住这次机会制定发展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以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人民币果断的升值对于减轻外部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解决我国宏观经济过热的问题,抑制通货膨胀,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和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帆:《透视汇率》,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6版, 第25页。

[2]丁益:《汇率均衡论》, 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5年版, 第34页。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关系研究 第7篇

就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来说, 两者都几乎是起源于同一时期。也的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而区域经济学则是建立在区位理论的基础上的, 在早期的研究过程中, 基本上都是在考察企业的选址, 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在于通过企业的布局来减少生产成本, 节约运输资金。尽管在区位理论已经有了很长的一段历史, 发展了大概有三四十年, 但是到了上世纪末期, 西方的很多著名经济学家就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概括,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 空间经济学得以兴起。在这个时期, 世界经济也面临着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如何让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只有发展起了空间经济, 才能不断的缩小环境差异带来的影响。此外, 空间问题如何在这一阶段被经济学给削弱了, 也是很多学者研究的重点, 这事实上还是和空间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空间维度上, 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还是有一些矛盾的, 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总的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空间本身带有复杂性。如果是将空间因素带到经济中去分析, 那么最先面对的就是空间的发杂性, 比如, 不同空间存在的地理特征, 各个要素之间的影响, 而这些要素是很难在模型中表现出来的; (2) 空间维度较为固定。在经济行为中, 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和改善的, 结合时间维度, 可以进行阶段性分析, 比如采取长期、短期、点的分析模式。而在空间维度方面, 则十分难以改变, 非常难以拆分。即便是进行了拆分, 那么也存在一个问题, 怎样拆分, 拆分采取什么样的标准, 这些都非常难以把握; (3) 时间的不确定性和空间的相对固定。在同一空间内, 时间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在空间的基础上, 资源配置就需要面对时间带来的不确定性, 但是, 在时间的基础上, 进行资源配置时, 空间维度是十分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 建立模型是十分具有意义的。

二、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区别

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是出自同一个理论, 这二者之间有着难以切割的关系。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那就是都是为了揭示一个区域内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总体趋势, 只是给自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 因此, 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一样。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有下面的两个原因造成的。 (1) 对空间的假设不同。对于空间问题的处理, 是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最本质上的最大区别。区域经济学更重视空间问题本身的不确定性, 针对要素分布和地理特征这两个因素, 通常将空间氛围非均质和均值。在进行空间均值的假设过程中, 必须将地理和地貌特征都模糊掉。 (2) 区域经济学在处理要素分布的过程中, 采取了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处理技术, 将要素全部均匀的分布在空间中去, 进而避免因为要素密度的不同而带来不必要的技术障碍。事实上, 均值空间假设的是一块平原, 其中都没有起伏, 也就没有了地理特征, 要素这时也就是均等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 就只需要考虑距离给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 将空间问题进行弱化了。

三、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关系发展趋势

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在对区位的认识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时对经济聚集的认识也不同, 但是, 这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诸多的不同, 但是依然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其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 经济学家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依然是各自为战, 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共识, 但是, 可以肯定的是, 区域经济学在诸多的领域都有所涉及。正是因为概念的不清晰, 才造成了当前人们对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因为诸多的研究人员所研究的内容完全不一样。 (2) 未来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是合还是分, 主要还是看二者区别的因素是否能达到统一。上文分析了造成区别的主要因素, 从空间的角度来说, 空间对均质进行了区分, 但是, 经济空间到底是属于哪一类依然没有定论。二者只是简单的强调了空间的一种属性, 对于解决所有的问题时根本不可能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 中国的区域经济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同时, 也为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的研究人员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二者虽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不可能形成统一的, 在研究时各自都有属于自身的途径, 但是, 从未来的角度来说, 二者始终会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的, 只有结合在一起了, 才了科学有效的对区域经济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同时, 空间经济学的复兴让区域经济学研究者更为高兴, 因为这给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模型,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者区域经济理论的向前发展, 从本质上来说, 这二者的研究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都是在研究区域经济情况, 至于其中的称谓实际上无关痛痒。

参考文献

[1]柏银玲.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关系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4:43-48.

[2]陈祖华.试论经济空间研究的层次性--以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0, 01:90-93.

[3]高丽娜, 蒋伏心.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分异与融合[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6:50-55.

宏观经济学研究 第8篇

一般认为, 土地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后的第三大政策手段。然而, 对于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相关问题的研究却明显滞后于实践的需要。虽然在西方经济理论中, 土地一直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 但是在理论研究中土地政策却并未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理论研究范围。而在我国, 实践的需要也促使在理论界出现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然而, 土地政策作为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之后的第三大政策参与宏观调控, 理论上对这一全新课题的研究只是刚刚起步, 研究中不可避免地存有种种纷争, 亦存有大量急需研究之空白。笔者基于空间经济学的最新进展, 试图建立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空间经济理论框架。

二、空间经济学的最新进展

“空间经济”可以追溯到经济学最初时期。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一书中, 亚当·斯密深入研究了城市与乡村共存地理背景下的财富增长问题。德国古典区位经济学家杜能 (Von Thünen, 1826) 也较早地以运输成本为分析焦点研究了空间经济区位与布局, 提出以单一城市为中心的外围农业圈层分布理论。之后, 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区位多边形”研究了使厂商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区位问题。而沃尔特·克里斯泰勒 (Walter Christaller, 1933) 与奥古斯特·廖什 (August Losch, 1939) 的中心地区理论则是对无差异平面的区域城市结构进行了分析, 提出由于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双重作用, 最小化运输成本的市场区域必定是六角形, 并形成一个由六边形组成的蜂窝状等级中心地区体系。但是, 大卫·李嘉图以比较成本取代空间因素作用, 而将空间环境差异弱化为土地生产力的不同, 从而在经济分析中剔除掉地理空间要素。这一处理的影响直接导致后期经济学理论中空间因素长期被主流经济学所忽视。1991年, 克鲁格曼开创性地将递增报酬与垄断竞争分析工具用于空间经济研究, 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外围”模型, 使空间问题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的视野。此后, 克鲁格曼、藤田昌久与沃纳伯尔斯等学者共同努力, 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的空间经济研究框架, 掀起了主流经济学的空间维度回归。

在现代空间经济研究当中, 鲍德温 (Baldwin, 1999) 引入资本形成和资本折旧, 建立了资本创造模型 (CC模型) 。CC模型中认为单位新资本品可以由资本生产部门通过一定数量的劳动转化而成, 而资本收益率的空间差异使得不同区域资本形成的速度不同。而马丁、奥塔维诺 (Martin, Ottaviano, 1999) 的全域溢出模型 (GS模型) 则将资本理解为知识资本, 而知识资本的形成成本受到过往知识资本存量的影响。随着知识资本存量的增加, 新资本的形成成本将趋于下降, 当前的创新从以往积累的知识中获得好处。将经济增长与地理位置进行结合分析的还有瓦尔兹 (Waltz, 1996) , 鲍德温和福斯里德 (Baldwin andForslid, 2000) , 布莱克和亨德森 (Black and Henderson, 1999) 。值得注意的是, 在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 (Grugman, 1991) 和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罗默 (Grossman-Helpman-Romer) 具有产品差异的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 藤田 (Fujita, 2002) 通过引入研发部门建立了一个完美预期模型。

三、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再认识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 就是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土地政策, 运用经济、法律及行政手段, 调整土地资源供求的总量和结构, 以及土地收益分配, 实现土地总供求的动态平衡, 以此引导经济发展速度、规模, 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实现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国民经济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和控制,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对象不仅包括微观经济主体, 而且地方政府应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深度干预也是宏观调控对象;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 这些都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必不可少的基本调控手段。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特点主要有:

首先, 调控手段与调控对象的相同性。土地作为经济活动最基本、最为稀缺的生产要素, 也是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载体, 土地利用状况反映着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通过控制和约束土地供求可实现对投资需求的调控, 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的快速发展。而作为宏观调控对象,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也是加强土地管理,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就土地市场自身而言, 土地利用活动的高度外部性容易导致土地市场机制失灵。土地投机不仅导致土地供求失衡, 还将扰乱市场秩序, 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给经济发展带来冲击。因此, 必须及时调控土地供求, 确保土地市场的健康运行。由此可见, 土地既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 同时也是重要的调控对象。

其次, 土地政策作为控制工具, 能够对土地要素的供给和需求起重要调配作用, 从而会影响到国民经济各种产业的发展, 对宏观经济的走势发挥调控作用。在传导机制上, 土地政策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着更大的调节空间, 一方面, 通过调整土地资源的结构, 影响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组合和流通速度, 从而对国民经济产生影响;另一方面, 通过影响土地价格和收益分配, 影响劳动力、资本等要素配置比例和流动速度, 也可以影响国民经济。此外, 还可以对土地要素的生产组织形式和产品内容进行直接干预, 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四、建立土地政策空间经济调控框架的思路

经过对传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我们不难发现, 虽然目前现有研究成果已经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进行了深刻揭示, 但是多数研究却仍停留在二者定性关系的讨论上, 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机制没有充分研究, 更缺乏严谨的数理论证和模型推理。这就使得那些关于土地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文章, 多数局限在直觉思维的推理上。而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 “空间经济学”在理论基础、前提假设、研究特点和方法等方面与传统主流经济学表现出明显不同。相对而言, 其理论创新更贴近实际。也正是由于以上的种种创新, 使其研究结果往往与传统主流经济学有所出入甚至出现相背离, 因此“空间经济学”从诞生之初至今就始终受到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的普遍关注。空间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位选择的学科, 包括了区位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等分支。一般经济学指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并主要指作为主流经济学的古典经济学及其延续的新古典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发源于一般经济学, 但是空间经济学作为一般经济学的一个较新的分支, 它的研究对象以经济空间为主, 在研究方法上与一般经济学有很大差异, 具有非传统的特征。而一般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不存在空间维度的, 空间仅简化为一个点。因此空间因素没有像时间因素那样得到经济学的重视, 空间现象的分析也滞后于其他现象的分析。

与新古典的规模收益递减 (不变) 和完全竞争不同, 空间经济学以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垄断竞争思想与主流经济学所推崇的一般均衡建模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框架, 是由Dixit和Stiglitz完成的。他们指出, 最终产品生产者的规模收益递增来自于消费者对多样性产品的偏好, 消费和生产领域多样化偏好以及运输成本的存在而导致的规模经济收益递增, 促使空间经济活动的内生集聚, 这样, 就奠定了规模收益递增的理论基础。规模收益递增和某一生产部门出现垄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 由于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 生产者不可能选择多元化战略, 而各自选择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生产部门进行生产, 因此不同的生产者成了在其生产领域的垄断者。而这从理论上讲, 无论是消费者行为选择, 还是生产者行为选择, 这些正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微观分析基础。因此, 结合空间经济学的最新进展, 将土地政策宏观调控与空间经济理论相互结合, 构建空间经济宏观调控分析框架, 可以突破过往经济理论均质空间的分析范式, 将土地这种具有空间维度的因素与宏观经济调控纳入统一研究框架, 进而探寻土地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Krugman P, Fujita M, Venables A.J.1999.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 Press

[2]Myrdal G.1957.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Regions.London:Methuen&Co Ltd

[3]郝大江.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回归:基于区域性要素禀赋视角[J].经济评论, 2009 (2)

宏观经济学研究 第9篇

一、科学性与假定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 在于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核心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吸取它的”合理内核”, 抛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神秘的东西, 还辩证法以唯物主义面孔, 使唯物辩证法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正是由于使用了辩证法, 才使《资本论》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辩证法就是在矛盾和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事物矛盾的运动, 不仅推动了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而且也包括了任何事物必然走向灭亡的结论。因此, 辩证法就是在任何事物的肯定中间同时也包含了对这一事物的否定, 这是辩证法的核心和本质。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资本主义只是它的一个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在肯定自己的同时不断地否定自己, 也是按照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存在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在这个社会的母体内孕育和生长。马克思正是从这一哲学层面出发来认识世界, 建构起经济学体系的, 马克思由唯物史观发现了生产力与和生产关系的历史, 由唯物辩证法发现了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各种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如何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的形式, 更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来揭示生产、交换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揭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阶级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经济问题, 在考察经济发展变化时, 更注重揭示其现象背后的本质。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与必然灭亡的规律性, 阐明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取代, 《资本论》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马克思严格遵循从抽象到具体, 从简单到复杂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 以剩余价值为核心, 从生产过程到流通过程, 再到生产总过程, 建立起一座十分精巧完美的经济理论科学大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不仅适合研究一个特定的对象, 而且可以透视过去, 展望未来。

我们来看一下西方经济学的假定性。西方经济学中的所有规范和范畴, 都是建立在两个所谓的“公理”之上的:一是以私有制为内在规律和根本前提的;二是“经济人”假设, 从个人主义和边沁功利主义的视角, 认为经济行为者是理性的, 他们在各种约束的限制下, 追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化。

著名经济学家, 北京大学胡代光教授引用西方经济学家艾克纳的观点, 从西方经济学假设前提和内在逻辑结构角度对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性进行了解剖。无论是微观经济学核心理论构件 (效用函数基础上的一组无差异曲线, 生产函数基础上的一组等产量线、所有不同厂商和行业的一组正斜率供给曲线和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全部要素的一组边际实物产量曲线) , 还是宏观经济学核心理论构件 (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和菲力浦曲线) , 都不是研究经济学的可靠基础, 而是导致错误的根源。如果再进一步抛弃这些核心理论构件,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就没有多少真实内容, 而且剩下来的命题也将缺乏逻辑的一致性。

在科学领域中, 随着研究的进展, 新的理论不断建立, 而原有的理论会被保留起来。然而, 西方经济学情形却不同于此。随着时间的进展, 在西方经济学假定前提下, 新的理论往往完全排斥掉旧的学说。例如, 边际效用论的出现完全排斥了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在1936年出现的凯恩斯定律压倒了原有的萨伊定律;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的获得者为卢卡斯, 而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韦林说:“卢卡斯已经使得直到70年代为止所发表的大部分经济理论站不住脚。”这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而改变其基本内容的体系显然谈不上什么永恒的科学真理。因此, 西方经济学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科学。

二、多元化与数学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它是研究人的科学, 又是研究经济、社会不断运行、不断发展的科学, 研究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各方面之间和谐协调、共同发展的科学。现实世界各种关系极其错综复杂, 而且经常变化, 需要采取多种研究方法, 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才能揭示它的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绝不是单纯用数学分析方法所能解决的。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多元化, 具体表现在:第一,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运用数学公式来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 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二, 矛盾分析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从资本主义各种矛盾运行出发分析, 建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第三, 科学抽象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就是抽象方法, 正如他自己所说:“分析研究经济形式, 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第四,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整部《资本论》都是劳动价值论不断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过程, 也是劳动价值论不断深化、外化的逻辑全面展开过程。第五,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历史是逻辑的原因, 逻辑是历史的结果。要保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逻辑必须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这一点同样从《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顺序中展示出来。第六, 动态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变化运动的过程来研究资本, 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性及解决这些矛盾的条件、方式和力量。此外, 还借鉴社会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 这样就能更好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动规律。`

现代西方经济学数学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经济学数学化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日益表现出忽视人的价值判断, 以及其他非经济因素等规范性内涵的趋势, 其数学化的后果似乎是在加速向混淆目的与手段关系方向上的轨道上发展。对这种过度使用数学的趋势, 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莱提出了批评:“当代经济学文献在完全人为的脱离现实的数学模型的指导下, 过于经常地在一个完全错误的方向上发展;也过于经常地越来越受到数学形式主义的左右, 而这在根本上是一种大大的退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首创投入产出分析法, 运用了大量的数学公式, 但他也反对滥用数学的倾向。他说:“专业经济学杂志上连篇累牍地充满了数学公式。这将读者从一套似乎有理而完全是任意的假设引到精确的但却都是无关的理论结论。”滥用数学是经济学研究的误区。

对于经济理论, 数学方法是一种分析、论证和研究的工具, 这种工具能否产生有用的成果, 取决于应用数学的经济理论是否正确。数学方法可以为正确的理论服务, 也可以为错误的理论效劳。同一种数学方法既可以用于论证真理, 也可以支持谬误。从表面上看来, 这两种推理过程都具有严谨的和合乎逻辑的数学形式, 然而在事实上, 同一数学形式的推理过程却可以导致正确的结论, 也可以导致错误的成果。当数学方法为正确的理论进行论证时, 它可以对经济研究做出贡献;当它为错误的理论进行辩护时, 它也可以用它所特有的逻辑形式为错误的结论披上科学的外衣。在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上, 西方经济学家虽然运用了正确的数学方法, 却总是得出不符合事实的结论。其中的原因就在于, 西方经济学中的很多基本理论本身是不符合事实的错误说法。正确的数学形式改变不了错误的经济学内容。最明显的例子之一是, 西方经济学家企图用欧拉定理来论证边际生产率分配理论, 在这里错误的不是数学上的欧拉定理, 而是经济学上的边际生产率分配理论。在经济现象研究中,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非随机的方面, 特别是对人的心理状态, 数学方法还是一筹莫展。当《博弈论》于1944年出版时, 一些西方学者欢呼, 该书的出版使他们获得了一个处理人际关系的工具, 至少可以解决双头或寡头垄断的问题。然而, 60多年来, 《博弈论》并没有对问题的解决发生多大的作用。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罗在回答美国《挑战》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说:“现在也不认为单纯的数量分析可以取得好的结果, 我曾想需要一些哲学基础。”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因说:“计量经济学的数量方法是无可替代的。但我确也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量化, 可以测算, 有时必须做出主观决策。”这说明以数学方法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单一方法的主张是不合理的。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 即数学方法只能是一种起辅助作用的居第二位的分析手段。

三、发展性与两重性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真理永远不会过时, 只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创立以来一直在发展, 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由于其开放性, 它必然兼容、吸收其他学科的有用成分, 来充实和完善自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经济学遗产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起来的。马克思研究前人和与他同时代的各派经济理论, 特别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以来的理论, 对其基本正确的部分加以吸收、改造, 构成了自己的严密学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 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性。

然而, 西方经济学具有两重性:一是阶级性;二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实用性。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它的阶级性主要表现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维护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和宣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它的在特定条件下的实用性是对市场经济所作出的理想化总结在一定限度内又反映了客观存在的现实, 特别是社会化生产的现实。

西方经济学中有科学价值的实用性和有用的东西, 并不是纯粹的形式上存在着, 而往往与意识形态的东西、辩护性的东西共生, 并且紧紧地交织在一起。西方经济学只能在不违反统治阶级利益和无损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那些课题上进行科学研究, 也只有在那些课题上, 作为理论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家还有可能取得有科学意义的成果。例如, 在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数量分析方面, 在对市场失灵, 特别是近来对广义市场失灵进行剖析方面, 在对政府经济职能和经济政策进行研究方面, 西方经济学家还能够写出有学术价值的论著, 提出有意义的建议。正是这些研究使西方经济学具有某种实用性。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所要推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这一点上具有共同之处, 所以这一总结对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首先需要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特别是根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进行新的概括、这就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其次, 发展就要有博大的胸怀, 能够吸收人类一切科学成就, 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 在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历史背景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 借鉴其合理成分来不断充实发展自己。

摘要:本文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对比分析,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发展性和研究方法等多元化的特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特征

参考文献

[1]朱炳元: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 (11) ;18~22

[2]毛增余: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对话 (第二辑)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126~127, 151

[3]刘贻清张勤德:刘国光旋风实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812~815

商务英语研究:微观与宏观 第10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研究;微观商务英语;宏观商务英语

尤其在商务发展进程中,商务英语通过了解外国人生活作息方式和生活习惯等,作为能够使各国企业之间有效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关于商务英语的研究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迫切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商务英语的内涵与特点等分析,能够为其他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微观商务英语和宏观商务英语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重要现实意义。

一、商务英语的相关内容概括

1.商务英语的内涵

商务英语主要是指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下,为了满足职场工作和生活的特殊语言要求,从而促进职场生活的不断发展,商务英语的内容以及商务活动所包含的范围相对较广[1]。就英语语言培训的目的角度而言,商务英语在其发展过中既有考试培训,也有职场技能和能力的培训,通常情况下,商务英语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社会中,企业逐渐形成跨国趋势,因此与国外企业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免,由此商务英语逐渐在各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呈现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趋势。

2.商务英语研究的特点

商务英语研究是在商务英语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对商务英语进行研究的课程。其主要的特点体现在,第一,商务英语研究具有学科属性,商务英语研究作为一门学科性的研究科目,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商务英语教学和实践,通过对比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从不同的方面上对商务英语的教育教学进行指导,继而促进商务英语研究的发展[2]。第二,商务英语研究属于人为社会学科,商务英语的此种特性主要是从商务英语研究的种类和方向上区分的,一般情况下,商务英语会通过对自然学科的分析和研究,重点在于对相关的社会事务采用英语的方式进行理解。

3.商务英语研究的内容

商务英语研究主要是研究商务英语相关内容的一门学科,包括对商务英语文体、商务英语话语以及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研究[3]。通常情况下,商务英语研究包含的主要内容为,商务英语在发展进程中,给予现代语言学的相关学科体系构建,着重阐述了关于商务英语的学科理论依据、属性以及日后的研究对象等;商务英语关于建设化的构想,主要是以英语语言学为引导和方向,强调对商务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方法、目标以及模式,提高商务型英语用人才的质量;商务英语翻译研究,主要是对商务型英语翻译方法进行培训,注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翻译特色进行分析。

二、微观商务英语研究

1.微观商务英语研究的主体与客体

微观商务英语所研究的主体与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源关系的基本阐述和概括,根据以往政治中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研究,能够了解到主体主要是社会的控制者和改造者,是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在微观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是微观英语研究的实践者和引导者,因此是英语研究教学中的主体,而客体通常是指活动主体所特定指向的对象,在微观商务英语研究教学中,针对于主体英语教师而言,所特定指的课题便是学习商务英语研究的学生[4]。微观商务英语研究的主体与客体实际上使教与学的过程,在微观商务英语研究中,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均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如何使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英语学习自主空间,是当前微观商务英语研究发展进程中,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和内容。

2.微观商务英语研究的研究内容

(1)商务英语微观教学理论。微观商务英语研究的研究内容首先体现在商务英语微观教学理论上。商务英语微观教学理论是商务英语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内容,该教学理论主要是从理论性内容方面的角度出发,展开对商务英语教学的研究,通常包括为研究商务英语教学的内涵与特色,研究商务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之间的联系和不同[5]。商务英语研究教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能够普遍涵盖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现象和问题,更能够揭示出商务英语研究教学在其发展中的普遍规律,从而通过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方法和策略,来探讨商务英语教学的解决防范。因此确切来说,商务英语微观教学理论主要是对商务英语教学进行如何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2)商务英语微观学习理论。微观商务英语研究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商务英语微观教学理论,同时也包括商务英语微观学习理论。微观商务英语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从相关理论性内容出发,着重对商务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商务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不仅包括课堂上对英语的学习,同时也包括在课外对商务英语的学习[6]。其学习理论主要揭示的是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和学习者的学习性质,通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对于微观商务英语学习理论描述的也是在学习中通常产生的相关商务英语问题。因此确切来说,商务英语微观学习理论主要是对学习商务英语的方法进行分析。

(3)商务英语微观教学选择论。商务英语微观教学选择论也是当前微观商务英语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商务英语微观教学选择论主要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商务英语教师教学的重点方法、商务英语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选择,注重对自主选择性的研究,通过对微观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和环境等的选择,对商务英语进行有效的研究[7]。另外,商务英语是因各国之间交往联系不断加强而逐渐形成的专业性学科知识,因此商务英语在其发展中,也容易遇到如何掌握国际化商务英语知识的内容和问题。

三、宏观商务英语研究

1.宏观商务英语研究的教育目标

就某种角度而言,宏观商务英语研究是针对于微观商务英语研究而言的,因此在研究宏观商务英语过程中,其与微观商务英语研究是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的。宏观商务英语研究在其发展进程中,其教育目标是宏观商务英语研究的重点,通常情况下,宏观商务英语研究的发展,主要是为了能够通过教师对商务英语研究学科的教授,使学生能够对商务英语有更为充分的了解,并通过相应的方法,使商务英语学习者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翻译方法,从而使商务英语得到更为快速的发展,提高商务英语研究在商务英语发展中的应用水平。

2.宏观商务英语研究的研究内容

(1)促进国家发展的商务英语教育论。宏观商务英语研究的研究内容首先体现在,其能够促进国家发展的商务英语教育论,就宏观角度而言,商务英语研究在发展进程中,已经不能够用教学方法进行阐述,而是需要以更为广阔的宏观范围对其进行评价[8]。宏观英语商务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对相关的商务英语教育论进行分析,只有明确教育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特色,才能够使商务英语教师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商务英语的内涵和特色,从而提出更具有特色的商务英语教育方法,由此实现促进国家发展的目的。

(2)商务英语教育管理理论。宏观商务英语研究的研究内容不仅体现为促进国家发展的商务英语教育论,同时也体现为商务英语教育管理理论。在商务英语宏观发展进程中,教育管理理论对于商务英语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若说微观性商务英语是针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的,那么宏观性的商务英语则是针对于商务英语的整体发展情况而言的,商务英语教育管理理论的优化和改建,能够使商务英语在更为稳定与和谐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促进商务英语教育的教与学。

(3)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商务英语教育体系。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商务英语教育体系,也是宏观商务英语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宏观商务英语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应具备其独特的商务英语教育体系,通过完善的商务英语教育体系,才能够不断提升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在宏观商务英语研究中,加强对商务英语教育体系的研究和完善,不仅要从商务英语教育的发展条件入手,同时也要注重商务英语教育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宏观商务英语教育体系的研究,促进商务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9]。

四、微观商务英语与宏观商务英语的关系

微观商务英语与宏观商务英语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虽然在商务英语发展进程中承担不同的任务,但是二者作为商务英语研究的基础和支柱,具有相互平衡、相互联系的重要关系。微观商务英语与宏观商务英语的相同点体现在,二者均是围绕商务英语研究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的,其不同点则重点从二者研究的方向的不同和特性方面体现出来的,一方面,微观商务英语与宏观商务英语的研究对象不同,微观商务英语研究注重对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宏观商务英语则注重对商务英语教育方面的系统性研究,相对与范围而言,宏观商务英语的范围要较大些;另一方面,二者之间的不同也体现在研究的方向不同,微观商务英语主要从英语的基本特点进行探索和研究,而宏观商务英语则主要从商务英语设计视觉进行研究。

五、结语

商务英语作为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语言工具,对于各国各企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国之间的发展。本文关于商务英语研究:微观与宏观的研究,主要是为探讨商务英语研究的微观性与宏观性,从商务英语微观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选择论等方面,展开对宏观商务英语研究内容的探讨,从促进国家发展的商务英语教育论、教育管理理论以及教育体系等方面,展开对宏观商务英语的研究内容分析,最后对微观与宏观商务英语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使更多的学者能够对微观与宏观的商务英语研究有更深入的了解好认识,从而促进商务英语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全灿,郝涂根.商务英语译者能力生态培养体系的构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02):144-146.

[2]张相明,谢衍君,何家宁.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调查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03):116-121.

[3]曾维彪,蒋旻.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5(03):45-49.

[4]张相明.商务英语学习中的英语词典使用策略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01):99-103.

[5]李雅颖.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7(02):21-22.

[6]杨连瑞,张琴.国际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05):114-120.

[7]王关富,刘丽.关于商务英语学科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探讨[J].中国外语,2012,03(05):11-19.

[8]石静,何家宁.国内商务词典研究与商务英语学习词典编纂[J].外国语文,2012,05(05):88-91.

认同经济学研究综述 第11篇

人们总是把自己和别人分成各种社会类型, 如根据性别分为“男人”、“女人”;根据年龄分为“年轻人”、“老年人”等等。这种分类的作用在于区分别人的同时也定义了“自我”。社会学家根据这一分类现象, 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根据这一理论, 人们对于自我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个人的认同和社会的认同。其中个人的认同是对个人特质如身体和心理特征、能力和兴趣的认知;而社会的认同则是指个人与某个团体的融合关系的认知。Albert and Whetten首次将社会认同概念引入对组织行为的研究, 给出了组织认同的定义。他们认为, 组织认同的特征应当满足三个标准:中心性、独特性和持久性。组织认同的形成是一个“组织内有序比较和反思的过程”, 组织认同在组织的形成、合并或者剥离、迅速增长或者衰落时表现最为明显。此后, 管理学家们对组织认同的前因和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在前因方面, 如Dutton et al和Dukerich et al的研究表明, 组织形象对员工的组织认同有显著影响。Smidts et al发现高声誉组织中声誉对组织认同的贡献较为显著, 同时组织沟通氛围也显著地影响组织认同。在结果方面, 组织认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合作意图、满意度、基于组织的自尊、组织公民行为、离职倾向等方面。如Bergami and B a g o z z i的研究表明, 组织认同会对组织承诺产生显著影响;Dukerich et al的研究也表明, 组织认同的强度会对组织内部合作产生显著影响。

二、经济学对认同的研究

经济学家对认同关注较早的要数Sen, 他将认同视为影响目标实现的一个因素, 但并没有把认同纳入效用函数或具体的经济模型。Kevane以苏丹的种族与政治的关系为背景讨论了“认同经济学”, 指出认同对经济学之所以有意义, 是因为人们对均衡策略的预测常常依赖于认同。这些策略包括对那些有“违禁行为”的人进行惩罚。Kevane研究了基于认同的社会隔离 (exclusion) 和惩罚机制如何与经济交易相关联, 指出这些机制有时会产生负面的社会后果, 如认同可能会加强垄断;但有时也会通过增进跨期交易、解决激励问题的方式来提升整体社会福利。Bowles and Gintis则研究了认同对社会网络的意义:社会网络常常是由“内部人”和“外部人”的文化差别所支持, 在社会网络里, 不与“外部人”交易的损失是由因信任“内部人”而提高的交易能力所弥补。信息质量的好坏影响到参与人的“信任”策略, 从而决定了社会网络的规模。

较为系统的把认同与经济学结合起来的是Akerlof and Kranton的工作。他们把认同引入效用函数, 其基本原理也是依据社会差异:人们被分成不同的类型, 而不同的类型则对应于不同的行为规范。选择成为某个类型的人意味着认同这一类型所对应的行为规范, 其行为若违背了这种规范会产生一定的负效用。人们的总效用是这种“负效应”与类型本身带给人的认同效用之和。应用这一思路, 他们分析了工作场所的性别歧视、贫困和社会隔离、家庭内的劳动分工等现象, 指出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均衡得以持续, 不仅仅是因为当事人如果偏离了这些“行为规范”下的均衡, 会产生一定的认同损失;还因为别人也是基于认同来预期当事人的行为, 如果观察到当事人与“行为规范”不符而不加以制止或惩罚的话, 观察者也会产生认同损失。

沿着这一框架, Akerlof and Kranton将认同全面纳入组织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在委托代理的框架下, 他们系统分析了认同如何影响人们的激励, 指出货币激励与认同之间可以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也可以是互补的关系。委托人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化活动如文化灌输来将代理人由“外部人”转变为一个“内部人”, 但面临着一个权衡:如果灌输认同的成本相对较低, 或者生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或者代理人的努力难以观察或特别厌恶风险, 或者代理人的努力对生产非常重要时, 就值得委托人投资于认同。

Daido根据Akerlof and Kranton的提示, 引入认同来考察最优的组织形式。其关键假设是, 工作头衔体现了一种分类, 而这种分类赋予个体不同的认同, 从而导致不同的心理支付。他们比较了两种组织形式:T类型, 即所有代理人拥有相同的工作头衔, 从而在同一个参考组中;H类型, 即一个代理人被任命为管理者, 其他人则成为其下属并形成同一个参考组。一般而言, 与T类型组织相比较, 当项目比较容易、其成功能使管理者得到更大的心理支付时, H类型组织更为合适。此外, 当管理者的心理支付比代理人的心理支付更重要时, H类型组织也更为合适。

但是, 这些研究的一个共同假设是认同大多是基于某个外生特征, 对人们如何或者为什么选择某一认同则鲜有论及, 这限制了对各种认同的效率比较。而经济学对认同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解决认同选择的“内生性”问题, 并进行相应的效率比较。为此, Bodenhorn and Ruebeck在一个扩展式博弈下考察了内战前非裔美国人在种族认同问题上的选择问题, 指出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非裔美国人的种族认同。Darity, Mason and Stewart则应用演化博弈理论考察了种族认同与种族间在经济或非经济结果上的差异的关系, 他们给出了维持不同认同均衡 (“种族主义”均衡、“个人主义”均衡和“混合认同均衡”) 的条件。较为系统而深刻地在博弈论框架下分析人们认同选择的是来自于Fang and Loury的工作。他们定义了一个不同于Akerlof and Kranton的认同选择模型。在他们那里, 认同是对参与人过去经验的“反应态度” (reflective perception) , 比如对过去的某段经历或者对自己的财富状况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是“积极”的态度还是“消极”的态度等。人们选择了某种认同就意味着选择了相应的反应态度, 而这种态度则影响人们的选择行为。如果多个参与人都选择了同一个“反应态度”就意味着他们有了“集体认同”, 如果一种集体认同被另一种集体认同帕累托占优, 那么该集体认同就是“失调”的 (dysfunctional) 。他们用一个多期的风险分担博弈考察了“失调的集体认同”成为均衡的条件。指出, 在多数条件下, 这个博弈都将得到集体认同均衡。但当参与人互动频繁、从相互贸易中受益颇丰时, 这个均衡却有可能是“失调的”。原因在于,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未来“预期”收益较高, 双方总是希望对方多分担一点风险, 自己少承担一点, 因而导致认同选择上的“囚徒困境”或者称为“公共地悲剧”。Fang and Loury的工作将经济学视角下的认同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为我们理解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重要洞察。

三、结论性评论

综合管理学和经济学对认同的研究, 可以发现, 认同既可以作为一种管理工具, 起到鼓励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增强组织承诺等“专用性投资”的作用;也可能成为互动博弈的参与人之间进行策略选择的基础。目前, 对认同的研究正呈现出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趋势, 这一方面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经济现象、社会现象的解释力;另一方面也为管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视角。我们期待着通过认同的研究能使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大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衔接和贯通, 从而为解释组织和经济现象提供更加有力的分析工具。

摘要:认同作为一个社会学范畴先后被管理学和经济学引入到组织和社会研究。本文综述了经济学对认同研究的脉络和最新成果, 并做了简要评述。

上一篇:高校教学新方法下一篇:国家预防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