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三国文化范文

2024-07-25

许昌三国文化范文(精选4篇)

许昌三国文化 第1篇

一、许昌市三国文化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现状

不得不说, 许昌市的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还是卓有成效的。比如春秋楼的重建。重建前的春秋楼破败不堪, 陈旧失色, 但是重建后的春秋楼则气象雄伟、高大壮观。不仅外观气韵陈雄, 而且其内在布置也古色古香。如楼内那座高大威严、气势凌然的关公带刀塑像, 就建得霸气外露, 令人一见顿起敬重之心。春秋楼内镌刻的古今名家碑刻, 笔走龙蛇, 吸引了大批书法爱好者前来观摩研究。还有东庑内塑造的一系列生动逼真、栩栩如生、故事性和观赏性都极强的雕塑艺术, 更增添了三国文化气息。尤其是春秋楼前的春秋广场, 视野开阔, 一览无余, 非常容易引起游客的心神飞跃, 产生无穷遐想, 感今抚夕, 生发感慨。但是, 在走出春秋楼后, 游客却会生发出一种失落感。因为楼内可供观赏的内容并不是十分丰富, 游客在半小时之内便可游览完全部的景观。虽然春秋楼内的景观精美、巍峨, 但是并不能给游客造成连绵的视觉冲击和历史感受, 所以慕名而来的游客会产生不尽兴的感觉。

二、如何合理利用许昌三国文化旅游产业资源

(一) 联合其他产业, 打造立体三国文化品牌

以上所涉及的许昌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现状, 更多地涉及到硬环境的开发, 而且只限于市区。市区的开发程度相对成熟, 可以以市区为依靠向周围重点景区进行辐射, 将附近市县区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 形成规模化的三国文化旅游产业基地。这就需要交通、餐饮、旅馆、小商品等行业的联合打造, 才能形成一体化、系统化的旅游产业资源。除了硬环境之外, 软环境的开发利用更为重要。要时时处处体现三国文化, 就应该注重细节的雕琢。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蜚声中外, 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至今, 赤壁因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而盛名不衰, 许昌有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为蓝本, 也可以据此大展身手, 营造浓郁的三国文化氛围。如可以用画家的丹青妙笔将三国英雄的画像画出, 贴于门上、墙上, 或者制成画册出售。再如将三国故事用戏剧、舞蹈、歌曲的形式给表现出来, 定会给游客以生动、新鲜、有趣之感。

(二) 积极开发三国文化, 体现三国特色

《三国演义》驰名中外, 其中有诸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可以开发利用。比如在许昌的工艺品上描绘蔡文姬、小乔、貂蝉等有名的三国美女, 并配上她们简要的生平简介等。或者出售五虎上将、典韦、张辽、曹操、刘备等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的木质、瓷质小型雕像。或者在景区内安排一个熟悉三国故事的导演, 提供服饰、场地、摄像等, 指导愿意演出的游客饰演不同的三国角色, 体验一把演员瘾。或者在筷子、茶杯等日常用物上刻上三国名句, 如“天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脯, 天下归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等。

(三) 培养高水平旅游人才

在硬件环境和软件文化的开发都已到位的情况下, 高水平的旅游人才培养工作便迫在眉睫。旅游人才要能够掌握不仅一种语言来为不同的游客服务, 还要具备现代的管理手段和经营理念, 要熟悉职业要求和职业规范, 要能够熟练使用高科技服务工具进行服务, 熟悉旅游法律法规, 等等。不仅如此, 无论是旅游管理阶层, 还是在景区服务的工作人员, 都应该对三国文化有起码的了解, 不至于一问三不知, 扫了游客的旅游观光兴致。

摘要:许昌作为著名的汉魏古都, 沉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从旅游产业开发的角度来说, 许昌的三国文化氛围还十分的淡薄, 文化优势没有凸显出来, 导致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应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需要横向行业之间的配合, 纵向开发, 培养旅游资源, 全方位地合理利用许昌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

关键词:许昌,三国文化,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潘利.刍议许昌“三国曹魏旅游”与“文化型导游”[J].焦作大学学报, 2011.

[2]黄郁成.新概念旅游开发[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 第2篇

春秋楼----彩塑的是关羽的坐像,关公傍烛拈髯观书,形态逼真。看到那已燃不起来的烛光,我想起了民间传说,关羽要夜读《春秋》,二位皇嫂要做针线,曹操却派人只给他们送去一根蜡烛,企图乱其礼数。关羽大义凛然,抽出宝剑,把蜡烛劈为两半,分开使用。从此,关羽“剑劈蜡烛”的故事就传为佳话。清代乾隆年间,许昌州官曾题诗赞颂关羽美德: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

然而让我震撼的,是“关羽诗竹碑”。关羽在曹营,一心想着刘备,就画了一幅竹子图,挂在春秋楼内,表示他的忠贞。乍看,一株株的竹子,临风摇曳,再看,竹叶的交叉疏密,都像是着意安排的,仔细看,飘洒的竹叶竟组成了一个个的文字,顺着竹势念下去,是一首五言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谢。”有人说,当时的曹操未看出此诗,我想足智多谋的曹操肯定看出来了,人们只看到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却没有看到曹操爱惜人才的博大胸怀。

许昌三国文化 第3篇

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 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

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现代旅游现象”实际上是一项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为基础的, 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国际交流等内容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因素渗透到旅游的各个方面,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源, 是旅游业的灵魂,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而旅游经营者要达到赢利的目的就必须提供一种能满足旅游者文化享受的旅游产品。因此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其次, 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 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一个国家的旅游业若缺少了传统文化底蕴, 便失去了特色, 也便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举凡旅游业昌盛之国, 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因此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

再次, 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揽旅客赚取外汇的文化经济。”为此, 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实现了“文化经济”的新战略。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来看,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已成为发展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经验之一。

二、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许昌位于河南省中部, 黄淮平原西侧。有着悠久的历史, 禹治水有功, 舜授禹以夏伯, 夏启建都在禹县境内, 商朝这里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熊氏 (今长葛) 、昆吾 (今许昌县) 等;西周分封时有许、鄢、康、郏等诸侯国;春秋时期有鲁、许、鄢、胡等诸侯国;战国时分属楚、韩、魏国;秦并天下, 行郡县;汉兴, 承秦制, ;东汉献帝刘协迁都许昌, 许昌进入鼎盛时期, 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战乱, 几经沧桑, 许都遭到严重的破坏。历史悠久的许昌最负盛名的莫过于三国文化。

(一) 建安文学

“闻听三国事, 每欲到许昌”。许昌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是汉魏帝都所在, 是曹魏集团同吴蜀抗衡的军事大本营, 也是当时我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曹氏集团雄踞许昌25年之久, 终于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 而且为一统全国奠定了基础。曹氏父子还开创了“一带风骨, 百世流芳”的建安文学。

建安, 本是东汉王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 (公元196--220) , 由于世积乱离, 风衰乱俗的时代特征, 造就了这个时期独特的文学风貌, 由于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大都活跃在建安年间, 因而后世把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统称为建安文学。

(二) 三国古迹遍许昌

1、许昌的三国遗址, 大体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三国时期遗存至今的古迹, 亦即真迹。有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许都古城遗址和汉献帝祭天的毓秀台遗址, 许下屯田 (军屯民屯) 的营、屯遗址, 许田围猎的射鹿台遗址, 曹丕登基的受禅台遗址, 受禅碑等。

(2) 、虽源于三国历史, 却掺入了《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的内容, 历代为纪念三国名人轶事而兴建的名胜古迹, 如汉献帝的衣冠冢愍帝陵, 曹操论事城和议事台遗址, 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 关羽挑袍的灞陵桥等。

2、许昌的三国名胜古迹, 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 、分布广。遍布许昌县, 鄢陵县, 禹州市, 长葛市和魏都区, 尤其从许昌县和魏都区为最多, 相对比较集中。

(2) 、真迹多, 如汉魏许都古城遗址, 曹丕受禅台遗址和受禅碑等。

(3) 、品位高, 如汉魏许都古城遗址出土的战国玉璧、四神柱础和榆林出土的辟邪等, 均属国家一级文物。又如论述曹丕受禅过程的“受禅碑”, 称“三绝碑”,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三、许昌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和构想

(一) 、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 发展特色旅游。

要充分发挥许昌市旅游资源的特点, 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一是大力提升三国文化旅游品牌的形象和质量。要在强力开发三国文化园的同时, 丰富景区内涵, 提升景区品位。二是着力打造休闲旅游产品。要紧紧抓住当前休闲观光旅游热的机遇, 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 使之成为周边城市假日休闲的主要目的地。四是推出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高校修学游等特色项目。

(二) 、拉长产业链条, 增强带动功能。

旅游业发展空间大, 产业关联性强, 要紧紧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 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综合性开发, 为游客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务, 实现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多种功能。围绕旅游开发, 要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民和有关企业大力发展有特色的绿色旅游食品;鼓励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 挖掘开发能够反映新郑地域文化特征的旅游商品;引导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 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服务中求得自身的更大发展。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要与旅游业紧密结合, 互相渗透, 共同发展。文化、娱乐、保健等行业要围绕旅游业, 做好促进自身产业发展的大文章。

(三) 、提高服务质量创名牌旅游产品

品牌的创建必须以旅游产品的质量为基础, 一个优质的产品未必就是名牌, 但真正的名牌必定是优质产品, 劣质产品是断然无法成为名牌的。

创旅游名牌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不仅要以游客为本, 更要以一线服务人员为本, 这一点在旅游业尤其重要。很多时候, 服务人员态度不好、不尊重游客, 是因为经营者、管理者不尊重员工。旅游企业应该是遵守劳动法的模范, 否则, 很难从根本上保证服务质量。

创旅游名牌必须突出特色。特色和质量一样是打造名牌的前提, 旅游是差异吸引, 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要大力引导有特色的旅游企业, 提高质量, 占领市场, 形成品牌效应。

创旅游名牌必须规范宣传。名牌是优质的代名词, 是信誉的通行证, 是引导消费者选购的指路灯。应当规范旅游广告市场, 是名牌可以使用什么标志, 不是名牌应该严厉禁止使用类似标志和模糊语言, 以防劣质企业钻了空子。

创旅游名牌必须倡导诚信。授予名牌资格的政府机构, 要严格把关, 不随意降低标准, 维护其权威性, 诚信对待消费者, 树立较高的公众信誉度。要引导名牌企业建立诚信体系, 确保其品牌的长效信誉度。

(四) 、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努力打造许昌旅游的服务品牌。要坚持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精细管理, 开展文明服务、人性化服务、细微服务。大力推行和实施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标准, 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旅游景区创A、旅游饭店创星活动, 不断提高旅游经营单位的管理和服务质量。切实推进旅游行业诚信建设, 建立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等级评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构建旅游诚信体系。

(五) 、加强旅游教育, 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河南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泽民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国际和从业人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旅游行业也成为全国的十大高收入行业之一, 每年提供的就业岗位600多万个。”目前,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毕业生人数远远满足不了旅游市场迅速增长的需要, 旅游人才缺口很大。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全面实施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要利用我市高校教育资源优势, 建立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培养不同层面的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对在职旅游骨干人员进行强化培训, 不断培养旅游行业职业经理人员和高端服务人员, 特别要注意加快培养高端导游人员。要积极引进高层次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提高旅游行业的管理素质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建安文学概论》

[2]《许昌三国大观》中州古籍出版社周孟史、进德文

[3]《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

[4]《许昌学院学报》

许昌三国文化征文作文 第4篇

由此可见,在三国文化中,我们许昌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另外,据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会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在为数不多的三国历史古迹中,我们许昌占80多处,如此多的历史遗迹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位于许昌市区的春秋楼、灞陵桥、曹丞相府等,位于许昌县境内的射鹿台、汉魏古都遗址公园、毓秀台、汉张公(张飞)祠、华佗墓等,位于襄城县境内的曹操练兵台、曹操割发代首处等,位于鄢陵县境内的曹操议事台、曹彰墓等。这些古迹因其分布广,真迹多,保存好,品位高而备受海内外热衷三国文化人士的青睐。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这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在了解了许昌的三国文化之后作出的感慨。一代伟人毛泽东年轻时经过许昌,特地步行到许昌汉魏故城遗址凭吊怀古,并写下著名的《过魏都》一诗。 现如今,我们漫步在许昌市区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感受到农厚的三国文化气息。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路名,店名,学校名,游园名等随处可见。比如建安大道、华佗路、灞陵路、魏文路、魏武路、毓秀路、议台路、屯田路、春秋广场、魏武游园、运粮游园、三国大酒店、桃园大酒店、铜雀台大酒店、思故台市场、建安中学、灞陵高中、华佗医院等等。

在农村,也有很多乡(镇)名、村名就是三国时期留下来的,比如陈曹乡,望田乡,榆林乡,张潘乡,郭连乡,碾上村,屯里,枪杆刘等。真是繁若晨星,不胜枚举。

三国文化像春雨浸润着古魏都的土地,让许昌处处散发着古韵的幽香。

上一篇:全球生态下一篇:意识形态的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