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乡土素材范文

2024-07-01

积累乡土素材范文(精选3篇)

积累乡土素材 第1篇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各地区蕴藏着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农村生活有着取之不尽的习作资源。如果指导学生去观察, 开发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 那么学生在习作时自然就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农村自然风光中的素材

喧闹的城市、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忙的行人, 是农村所没有的。然而农村是个安静的大自然, 生活在这片绿色乐土上, 农村的学生更加能够体会大自然的风韵。同时, 一个地方的自然风光往往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良好题材。让学生走出家门, 融入大自然, 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带来的瞬间心灵感受, 既可以让学生从自然风光中了解家乡的美丽多姿, 又能积累写作素材, 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呢?

农村小学生从小就频繁地接触大自然, 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春暖花开之时, 可以让学生从山上、林间、田野、小河边, 甚至田间小路旁来体会春天脚步悄然的来临;夏天, 树上传来了知了的声声, 原野中阵阵的蛙鸣, 提着小灯笼漫天飞舞的萤火虫, 皎洁的明月映衬着田间绿油油的瓜地, 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有活力的夏天;秋天是金色的收获季节, 田野中传来收割声、劳动号子声, 人们丰收的欢歌笑语声, 小路印下了一串串忙碌的脚印……多么繁忙喜悦的季节;冬天, 雪花漫天飞舞犹如仙女飘落人间, 顿时, 山川、田野、房屋、树林披上一层棉被, 银色世界布满我们的视野……这些都能作为第一手感性材料, 让学生通过观察后获得农村四时的美丽图画, 给学生美的熏陶, 为他们描绘田园生活提供写作源泉, 奠定抒写自然美的基础。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得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蓝天白云, 落日晚霞, 村落炊烟, 花草野果, 鸡鸭牛羊……也是一个个生动的写作素材。如此具有活力的农村自然风光, 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农村民俗风情中的素材

农村都流传着一些荡人情怀的民俗风情, 如婚俗、礼俗等, 它们都反映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研究家乡的民俗风情, 学生会深切感受到家乡昔日的风韵和情调, 甚至能触摸到看似遥不可及的生活脉搏。

农村的民俗风情特别多, 如能加以积极开发, 将是一个巨大习作资源库:如农历四月初八要吃黑米饭, 让学生观察妈妈的心灵手巧, 知道吃黑米饭的由来;农历六月初六, 家家户户都要“晒箱兜”, 这天只要是晴好天气, 人们便忙着把衣服箱子都搬到太阳底下晒晒, 家境好的, 可以把自家衣服炫耀似的放满门前谷场, 而家境逊色的也会大大方方“晒箱兜”;农历七月初七, 这天大早要洗头免灾免难, 也是喜鹊飞上天河搭桥让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农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等等。这些民俗的来源都是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典故的。纯真的乡情更为学生增添了想象的羽翼, 补充了写作的营养。

农村民风古朴, 人们喜欢热闹。集市、夏夜纳凉、茶馆, 人们聚集谈天时, 农村的生活琐事都可以作为作文题材加以开发。邻里纠纷, 市井吵闹, 邻里亲情, 大院清晨, 等等, 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只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 就会有话可写, 有情可发。

三、农村劳动实践中的素材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 我们应该解放学生的双手、时间、空间, 让他们去实践参与。农村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 但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家人对独生子女的惯宠, 他们对劳动是越来越陌生了, 缺乏真实的劳动体验。而农村各个时节, 都有各种各样的农活, 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 写出的文章就能够有血有肉了。

如在农忙时节, 在父母指导下, 来到田间学习种田、割稻, 使得他们在劳动中体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艰辛, 知道“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内涵。农村地区有许多人家在养蚕, 在蚕桑季节这又是一个很好的素材。让学生帮父母摘桑叶, 亲手拿桑叶喂蚕宝宝, 观察蚕宝宝。当蚕宝宝要上山吐丝时, 帮父母“绞蚕笼”, 帮父母捉蚕放上山, 相信这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事。如果真投入进去了, 学生自然也会乐在其中。平时也可以陪父母到菜园地拔拔草、种种菜, 让学生割割羊草、喂喂鸡鸭、放放牛羊等, 这些也不失是让人快乐的劳作。如此可见, 劳动是一条积累素材的绝佳途径, 而且通过实践使他们也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感受父母的辛劳, 获得成功的喜悦, 体验失败的痛苦。

城市的学生节假日可以到公园玩滑滑梯、坐海盗船、到图书室看书, 这是农村孩子写不出来也不能体会到的, 然而他们在节假日的活动是不乏色彩的。春天, 三五一群爬山踏青, 摘野花、摘柳枝、做草帽;夏天, 做好简易的渔竿到小溪边摆上三四个钩钓龙虾, 晚上再美美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还可以自己做网捕知了;秋天到山上随着大些的学生去打野栗子……大山、树林、田野小溪是农村孩子的乐园, 也是他们的训练场。学生只有在自己动手、动脑中, 才会获得内心真实的感受, 涌动情感的波澜, 产生鲜明的思想, 获得生活的语言。这不是活作文吗?

写作之素材的积累素材 第2篇

南坪镇任集中心校马香君

摘要:写作素材是写作当中应用到的一些优美字词、句段、以及一些名言警句、历史典故、成语寓言、诗词歌赋、古今人物、语录、格言、谚语之类的用来优化文章的素材。素材从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多媒体中来,并且介绍如何积累素材。

关键词:写作教学、写作素材、素材的积累、素材的来源、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林润生、《中学生写作素材大全》 余歌、《最新中学生写作素材》 英才作文研究室

笔者所谈的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就中学生的写作来说的,现在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考场呼唤绿色作文,因为中、高考作文出现假、大、空的现象,缺少真情实感,缺少个性风采。

作文功利化,心口不一,人文分裂,形成灰色系列作文。有的是文笔优美,犹如散文诗,可是不知缘何而发;有的是传统素材,如同产品加工,属于同一品牌,像扶盲人过马路,送盲人回家,雨中送伞,救落水儿童,生病爸爸妈妈背着送医院等;有的是无病呻吟,创造悲剧气氛,写老师会写老师晕倒在讲台上,或者病逝,写家庭会写自己父母离异,如何坎坷面对;有的是文言现代文夹杂,以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极深,让老师不知所云;有的用英文汉语互映互衬,网络语言与现实语言互映互衬,以显自己阅历匪浅;还有的因为看青春偶像剧倍受启发,写起来恋爱素材„„这些文章让阅卷老师大跌眼界,没有文质兼美的作品怡情,没有情景交融的作品养眼,所以对绿色作文的呼唤应运而生。

所谓绿色,源于自然的生命之色,用到作文中,也就是对生命作文的呼唤,文章本来就应该是人文结合,作文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的反应,要经过心灵的加工,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抒发自己独特的看法,还要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才能为文,作文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展示,也是值得老师探究钻研创新的课题。学生作文缺少生命之色,归根结底是素材贫乏所致,所以积累素材为作文训练之基础,值得一探。

一、什么是素材?

写作素材简言之就是写作当中应用到的一些优美字词、句段、以及一些名言

警句、历史典故、成语寓言、诗词歌赋、古今人物、语录、格言、谚语之类的用来优化文章的素材。而这一类的素材基本上来源于书本,诸如学生使用的教材:语文、政治、历史等,还有文学艺术作品比如小说,唐宋诗词,成语故事集,名人名言录等。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写作素材也相应拓宽了范围和渠道。从艺术的发展道路看,一切作品都来源于对世界的模仿,也就是说写作也不例外,它真正的源头还是世界,可以说只要是世界存在的客观事物与主观事物,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写作对象有关的一切就构成了写作素材,甚至写作可以是超越现实世界的,比如童话,科幻小说,寓言故事等。

素材从哪里来?如何积累素材?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又参阅了同仁的各种看法,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二、素材从哪里来?

(一)家庭是学生的乐园。学生从一出生就开始接触家庭生活,家庭中的一切生活,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例如写家庭的故事,家庭的发展史,家人名字的故事等,家人的梦想等。

(二)学校是学生的天堂。从幼儿园到学龄儿童,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可以说学校生活占据了学生整个的青春时代,最美好、最纯真、最激情洋溢的时光,基本上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学校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这样,学校生活自然成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作文素材。每一堂课的学习与收获,每一次的师生交往,每一天的同学相处,为梦想而飞的艰辛与荣光,失败后的痛苦与奋起,赛场上的努力拼搏,考场上的思考与战斗„„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好素材。

(三)社会是学生的舞台。在学校和家庭外,孩子会接触到社会生活,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见闻感受,把社会生活融入自己的写作,成为写作的素材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倾向,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而社会是最丰富的竞技场,新的教学理念也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因为将来学生要服务社会,融入社会,所以社会生活必然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写作素材的来源之一。

(四)大自然是学生的伊甸园。随着人类的足迹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球环境的急剧恶化,人类呼吁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关注自然就是关注人类的发展。自然之美可以怡情养性,如果学生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并把她转化为自己的文墨,那么这种作品往往是充满灵性的,所以自然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自然界的山河大川,日月星辰都可以成为写作的不竭源泉。

(五)随着多媒体网络的普及,人类的信息化交流途径日益便捷,网络也是一个丰富的自愿世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很好的利用网络资源,那么网络将成为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之一。

三、如何积累素材?

(一)写日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社会中发生的大事,大自然的斗转星移,学生的自我成长过程,时时都会冲激学生的心灵,产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那么如何记录下这些心灵的火花,生活的浪花呢?笔者认为日记是最好的武器。要求学生写日记,坚持每天一篇,记下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在开始的时候可以只写事情,写景物,写人物,会写了再写感悟。

开始可以是粗略的记忆,会写了再去求章法,如何写,开头些什么,中间写什么,结尾如何操作。懂得了章法可以继续提升,写出事情的曲折发展,写出人物的个性特色,抓住景物的特色,可以细节刻画,也可以大笔渲染。日记的字数由开始的不限,到一百字,两百字,五百字,最后回归到仍然不限。

这样循序渐进的写日记,一可以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二可以引导学生去享受人生,三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四可以宣泄学生心灵的压力,促使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总之日记是最方便,最快捷,最实效,可以跨越时空的写作积累与练习的手段。

(二)笔记摘抄。魏书生先生的几点做法值得借鉴。⒈写自己最崇拜的名人、伟人、好人„„„把自己崇拜他们的理由写出来,把他们的重要事迹写出来,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⒉写上在这个班集体中,你要追上哪名新同学,把自己的竞争对手定下来,然后奋起直追,这样前有榜样,后有追兵,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自己的潜能,以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全力以赴。⒊针对自己心里的疾病,弱点,不足之处,写一句警示自己的话。这是魏书生先生对他的学生的笔记的三点要求,是笔记摘抄不只是作文素材的积累,也是引领自己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动力之船。魏书生先生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笔者认为笔记摘抄没有统一要求,凡是学生认为好的经典的作品、故事、名言警句,笑话、歇后语等等,都可以摘录,同时还可以对作品进行点评,写感想,收获,不足等,也可以把笔记摘抄本作为随笔本,写下由自己灵感而生的作品,这样,这个摘抄笔记,既是对素材的积累,也是对素材的创新,也是佳作的训练本,为学生下一步更好的写作打坚实的基础。

(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让学生多读书,读名著,读诗歌,读散文,读论文,去欣赏,去感悟,去思考,去借鉴,去创新,这样就可以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有了良好的文学底蕴,加之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写作思路自然敏锐,写作素材自然源源不断。

(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欣赏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去了解社会的人间百态,去体会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才能拥有真实的体验,这样在写作中才能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有情可抒,有题可议,才能有与众不同的素材,才能写出独具个性风采的作品。

(五)借助现代多媒体工具,引领学生了解世界,丰富生活阅历,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可以让学生看电视,新闻了解国家大事;学生看鲁豫有约,了解榜样人物;让学生看精彩电影,培养审美水平;让学生网上冲浪,进行资料的查阅搜集„„可以说现代多媒体利用好了,就是为学生开辟了另一块天地,也就成了学生的又一素材基地,而且不受时空的限制。

关注乡土素材把握命题方向 第3篇

一、了解家乡

试题直接考查家乡一年来的时事热点, 主要是家乡现代化建设成就, 把对考生了解家乡与热爱家乡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关心身边事, 关心家乡发展和进步, 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例1 (2011年) 19、2011年1-3月, 台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406元, 同比增长9.8%,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5038元, 同比增长14.8%。这说明我市

A、已提前实现了全面小康B、经济发展居全省前列C、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但差距依然较大D、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该题取材于台州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增长比率数据, 属于当地经济生活大事。作为中学生, 应该关心时政, 了解家乡, 试题选材充满对家乡的自豪感与关切之情。

二、认识家乡

试题紧扣现实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 深入挖掘家乡素材, 运用平实手法叙写家乡人和事, 情景创设、问题设计注重本土化, 突出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思考、感悟家乡生活, 理解学科知识的实际生活意义。

展示家乡特色

例2【2012】21、 (8分) 台州市濒临东海, 海岸线长, 多优良港湾, 滩涂面积广大, 自然风光优美, 神仙居、天台山驰名中外。

结合材料, 说说台州市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宜发展哪些产业? (4分)

该题以家乡地域特色为载体, 考查考生对家乡发展区域经济条件的认识, 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 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课程要求。

三、赞美家乡

四年来主要以讴歌家乡人物为主线, 收集本土典型人物和事件为背景材料,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例3 (2012) 年汽车驾驶员舒幼民开车31年行程270万千米, 无违章记录, 无安全事故;长期提早上班, 推迟回家, 自己掏钱买晕车药、降暑药、矿泉水等各种物品供旅客免费使用。回答第19, 20题。

19、舒幼民上述事迹体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 ()

(1) 珍爱生命 (2) 勤俭自强 (3) 爱国守法 (4) 敬业奉献

20、某校开展“寻找身边的舒幼民”主题活动, 这有利于 ()

(1)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3)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该题以考生身边的优秀人物为切入点, 引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知识点的考查。第二题考查角度涉及活动的意义、认识、评价等, 考量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与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形成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既赞美家乡, 也体现教育立意的命题导向, 达成做题与做人的双赢。

四、警示家乡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但不少地区将丑事也摆上试卷, 主要涉及法律、道德等层面的内容, 旨在将丑事曝光, 让更多人从中汲取教训, 引以为戒, 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例4 (2011年) 25、 (12分)

【新闻直击】2011年3月以来, 台州市某村168名村民被陆续检测出血铅超标。当地政府对涉案企业作出责令关停的决定。公安机关以涉嫌重大环境事故罪, 对公司法人代表予以刑事拘留。

【相关连接】近年来台州多次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 与废旧金属垃圾拆解业不无关系。作为全国最大的洋垃圾市场, 台州从废旧金属垃圾里, 拆解出来的产值高达200多亿元。在创造一座座金山银山的同时, 引发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加剧。

【以案说法】 (1) 血铅事件中受害村民的哪项人身权利受到了侵害?涉案企业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4分)

【建言献策】 (2) 请你结合新闻直击和相关连接的材料, 谈谈国家应如何避免类似血铅事件的再次发生。 (4分)

该题选材家乡社会生活, 引导考生密切关注社会生活, 努力将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或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结合起来, 自觉运用教材基本知识分析、说明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 体现学以致用的课程要求。材料本身具有强大的教育意义, 警醒世人, 告诫侪类。

五、建设家乡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因此, 命题人应把目光投向家乡经济与社会发展, 取材应贴近家乡建设与学生生活, 充分展示家乡现代化建设成果, 展现家乡小公民建设者姿态,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和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品质。

1、参与家乡建设

例5 (2013年) 26、 (12分) 小童的家乡正在打造“绿心生态区”, 以推动城镇化建设。为此, 他组织同学开展以“爱我家乡, 依法参政”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

收集信息:第一组:查阅资料了解“绿心

绿心生态区地处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纵深的交汇点, 依山傍水, 植被丰富。《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 要将台州打造成为经济发达、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生态宜居的环绿心组图式大城市。

第二组:走访村民了解民情

村民甲:我们这里地势低洼, 遇到大雨, 就积水成灾, 现在政府要在这里打造出一个生态人工湖, 既能排涝调蓄, 又是一道亮丽的景观。好期待啊!

村民乙:我们村里有些人正在违规乱建房, 就为了多拿政府的拆迁补偿金。好贪心啊!

【分析信息】 (1) 分析第一组收集的信息, 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角度, 谈谈“绿心生态区”建设的意义。 (2分)

(2) 村民甲的期待代表了大多数村民的心声。请运用PRED (人口、资源、环境、发展) 相关知识, 分析政府将如何把村民的期待变成现实。 (4分)

【提出建议】 (3) 请你就村民乙所反映的问题, 向政府和村民各提出一条建议。 (4分)

【活动反思】 (4) 通过参与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 (2分)

该题取材家乡建设中学学校开展的公民法律教育实践活动, 考生有亲近感、认同感。话题涉及道德、法律、责任、制度等问题, 考查考生参与家乡建设应有的知识、能力、情感,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性见解。

2、理解家乡政策

例6 (2014年) 25 (11分)

【热土见崛起】1994年台州撤地设市, 揭开台州历史新篇章, 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如1998年吉利家用轿车下线, 开创中国民营企业制造轿车新时代;2010年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2013年7月吉利再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2013年9月吉利欧洲研发中心在瑞典正式运营, 该中心由集团旗下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联合建立。

(1) 台州民营经济的腾飞归功于我国哪一项政策? (2分)

(2) 2010年以来吉利的发展历程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对吉利有什么影响? (4分)

(3) 上述举措对实现人水和谐新台州分别有什么启示? (3分)

该题选材紧扣家乡的社会热点“民营经济”和“五水共治”这二大话题, 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民营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所作所为和人水共治的启示, 凸显了时代性、生活性和地方特色, 引导考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六、奉献家乡

引领学生了解社会, 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 自觉亲近社会、服务社会, 是社会学科的任务之一。命题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 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例7 (2011年) 21、 (9分) 从陆域时代向海洋联动时代, 我们正谱写着一曲蓝色交响乐。

【舞动蓝色奇迹】2011年2月25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台州地阔海冥冥”, 占全省海岸线三分之一的台州, 将在海洋经济示范区发展中大有可为。

(4) 为了让台州的海洋经济“大有可为”, 请你向市政府提两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2分)

该题以家乡海洋经济发展为背景, 考查涉及以主人翁态度向政府部门提切实可行的建议, 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

反映台州时政热点、透视社会焦点、注重从现实社会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社会热点中选取素材, 是近4年来台州市学业考试命题取材的显著特点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教学和备考复习阶段中注重教材与时政热点的结合, 尤其要努力挖掘乡土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重视对家乡发展变化的关注与思考。

上一篇:生态建筑设计策略下一篇:标准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