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2024-08-23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精选12篇)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1篇

关键词:高校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随着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 所以培养拔尖人才成为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的载体,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茅, 是名副其实的人才大国, 但创新型拔尖人才又严重匮乏, 所以, 高校的办学理念应由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转变, 加快步入人才强国的步伐。高校承担着培养拔尖人才的重要使命, 理应抓住时代发展的有利契机, 积极探索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 让培养出来的高质量人才引领社会发展。

一、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1.拔尖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 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 高校作为主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应用型、学术型以及复合型人才, 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知识和智力保障;但是, 社会经济全面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人才培养不仅局限品学兼优方面, 而且必须培养出综合素质高、拥有系统而全面的知识结构、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在专业方面拔尖的人才队伍, 不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推动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拔尖人才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而人才培养质量又是衡量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衡量的结果, 最主要体现在毕业生就业率和学生综合素质两个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后, 高校扩招, 在一定程度上, 充分发挥了教学育人的作用, 培养了大批量的人才;但是, 大多数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不是失业找不到工作, 就是工作不合适没多久也失业了。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发展历年来所面临的问题, 实际上这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 加强拔尖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拔尖人才培养不仅能很好的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 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还能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3.拔尖人才有利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当今世界, 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拔尖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高校教学育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实践能力强、专业方面拔尖的各类人才, 为我国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各类拔尖人才能适应社会不同岗位的要求, 能带领各行各业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努力创新, 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带动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素质教育理念的束缚。我国传统教育理念, 使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注重理论知识, 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是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 拔尖人才培养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系统性等现代教育理念。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活动中教师出于主体地位, 重知识传授, 轻实践能力培养;过分关注学生考试分数、轻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不利于高校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加强拔尖人才的培养, 必须立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 为拔尖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制约拔拔尖人才培养。“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 有大师之谓也。”高校办学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能否拥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有了这样一支队伍, 高校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拔尖人才, 才能提升教学育人质量, 反之亦然。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滞后于人才培养规律, 制约拔尖人才的培养。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论资排辈现象严重、教育理念落后、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师资队伍管理弊端重重、缺乏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等众多问题, 这些问题都对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不利。

3.高校教学管理滞后制约拔尖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对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 可以带动教师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当前,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如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管理理念落后、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等。总之, 加强教学管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力保障。只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采用现代科学教学管理方法,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才能逐步实现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为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三、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探析

(一) 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观念创新

首先, 高校必须坚持把教书育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办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思想品德好、科学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有用之才,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拔尖人才的培养, 要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其次, 高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 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不断创新,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拔尖人才培养是授人以渔的工作, 高校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达, 而是让学生在其指导下, 不断探索创新, 成为学习的主人。目前, 高校教学活动中, 还是以教师单向传授学生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虽然该模式有可取之处, 但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制约拔尖人才的培养。最后, 努力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必须要具备想象力, 缺乏想象力, 很难会有原始创新能力。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 重视学生的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 让学生敢于提问题、敢于打破传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 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高校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课外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多下功夫。

(二) 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方法创新

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一项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 需要考虑教学手段、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结果等各方面因素。人才培养方法创新, 对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教学方法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方法创新思路来源于以学生为本、为社会服务、学校发展等方面。一般而言, 根据其表现形式的不同拔尖人才培养方法创新可分为显性的方法创新和隐性的方法创新, 但以显性的方法创新为主。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显性的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人才培养目的的各种非间接的教学手段, 具体体现在:课程及专业设置、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激励措施等方面。而拔尖人才培养隐性的方法具有渗透性和间接性, 不会直接以某种方式呈现, 会依托另外的一些媒介, 间接的达到目的。如, 学生参与实践互动、媒体对优秀人物事迹的宣传与引导, 这些能为拔尖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耳濡目染, 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教育和感化。现在具体的从下面两点谈谈拔尖人才培养的方法创新。

1. 课堂教学采取质疑—批判的互动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是灌输式的,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缺乏独立思考, 这对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相当不利。而质疑—批判的互动教学模式, 能够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质疑—批判的互动教学模式, 可以通过案列教学、探究教学、模块教学来实现;在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协商、理性质疑批判,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理性地质疑批判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塑造学生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 产学研教学活动一体化模式。

拔尖人才不仅需要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 还必须要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拔尖人才培养, 不能只局限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中, 而应让学生多参加企业实践、科研活动, 实现高校产学研教学活动一体化发展。学生在学校学习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 参与企业实践, 能有效地把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学生也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参与科研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 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教学载体创新

教学载体作为承载教学信息的事物, 是教师实现教学育人的目标,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具。科学合理的教学载体的设置, 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活动的效用。现代经济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根据拔尖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 需要对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载体进行创新, 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教学载体存在和表现形式, 教学载体有无形和有形之分。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有形载体是可视和可感的。高校必须利用现在资源, 有效整合、合理利用, 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及教育团队, 搭建校内外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校企实践合作, 培养拔尖人才。

1. 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 传统的教师型队伍成为相对薄弱的环节。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在拔尖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师自身有没有创新育人意识及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在某种层面上决定了育人质量。目前, 我国高校创新型教师体制还没完全形成, 拔尖型师资力量还比较少, 但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拔尖型人才。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高校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才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2. 积极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目前, 由于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法制不健全、高校规范化管理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教育资源的共享, 不利于高校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必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网络教育资源共享, 高校之间相互交流教学信息, 统一人才培养标准, 积极搭建教学信息共享平台;同时, 高校与企业要采用统一的技术规范, 企业优秀的工程师、特工可以作为学校的客座老师, 高校老师也可以去企业培训学习, 实现教学资源全面共享;最后, 国家教育部门要积极完善资源共享方面的政策法规。总而言之, 高校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要同心协力, 为培养拔尖人才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 高校要为拔尖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高校培养拔尖人才, 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世界一流的大学无不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健全的教育管理制度、自由创新开放的学术氛围。恩格斯和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了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优良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 对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我国高校要致力于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 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营造自由开放创新的学术氛围, 为拔尖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秉权, 吕子燕.在研究生中培养拔尖人才探析[J].教育探索, 2011, (08) .

[2]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教育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6 (01) .

[3]徐晓媛, 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4) .

[4]王树国.关于一流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02) .

[5]王小力, 李宏荣, 徐忠锋, 张孝林.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拔尖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2) .

[6]周光礼.把握契机%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11) .

[7]高文苗.高校学生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12, (10) .

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第2篇

日 期: 2006-1-26

来 源: 教育部

课题名称: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课题级别:青年专项

课题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负责人:顾建民 副研究员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主要成员:董小燕 王素文 叶民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既需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一般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同时需要培养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发挥带动作用。选拔和培养一批批科技拔尖人才,对于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和国家创新实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培养科技拔尖人才,首先要认识科技拔尖人才,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素质结构,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的关系,据以反思大学教育,革新大学教育,使大学教育更自觉地为未来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涌现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1)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与素质结构研究。其包括:辩识科技拔尖人才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探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阶段模式,分析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因素,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成长之关系。此处,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总体架构和基础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形成关键期进行验证。

(2)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研究。这部分着重探讨面向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评述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尤其是理工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探求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策略。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辅以调查法、比较法和案例法。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探讨了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成长因素,认为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中,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但起决定性的因素是连系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大学教育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正向程度取决于大学所组织的活动及所创设的环境。

——分析了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发现科技拔尖人才不仅普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创新能力,而且大都有鲜明的个性,具有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特别是他们强烈的事业心、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意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论述了创新教育理念,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阐述了“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的价值取向;重建培养模式,落实创新的培养措施;改善教育环境,形成创新的教育合力”的教育创新思路与策略。结合浙江大学英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就加强和改进大学教育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本研究认为,教育具有创新品质和压抑创新品质的双重力量,为使教育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品质的正面力量,须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教育创新;对于超常的优异学生,应当在科学选拔的基础上实施特殊培养,以利于多出拔尖人才。

——鉴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质的不同,本课题专门就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这一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基于对创新活动的基本认识,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涵盖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要素的创新品质概念,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既要重视认知因素,还要重视情意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更要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效聚合。据此,主张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以此整合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从而为全过程、全方位、多途径实施研究创新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建构了由目标与任务、途径与方式、阶段与学科三维组成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基本模式,并从观念、制度、管理、途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健全教育制度、完善科学管理、改革课程教学、加强科研活动、营造创新环境”等实践建议。从而有助于理清研究生创新教育思路,指导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

四、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和社会效益

本研究主要以研究型大学的理工科教育为对象,但其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高校,其他科类的教育改革。

本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若干篇论文发表后被有关报刊转载或被有关论著引用,两篇从不同角度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也有较高的质量。本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并重,因而其理论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对策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推进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有现实指导意义。迄今,若干研究成果已经影响并渗透到本校学科建设、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实践。由本课题组成员参与设计的多种英才教育形式在本校施行,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反映。并为兄弟院校所借鉴等等。

五、主要研究成果目录1、21世纪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研究和改革建议,报告,27,000字

2、跨世纪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研究与实践,报告,23,000字

3、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5,100字,《知识经济与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论文,6,000字,《浙江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5、大学超常教育中优异学生的界定、识别与选拔,论文,3,000字,《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专辑

6、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论文,2,5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7、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论文,7,6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9年11月转载

8、国内外大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与基本走向,论文,7,700字,《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9、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论文,4,500字,《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人民报刊复印(教育学)1999年第8期转载

10、发达国家工程设计发展的新趋势,论文,5,0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

年第3期

11、美国工程教育改革新动向,论文,6,800字,《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高教文摘》1997年第3-4期择要转载

12、培养有竞争力的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改革透视,论文,3,600字,《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

13、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建构及应用,论文,6,300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0期。

14、大力培养研究生创新品质、论文,4,300字,《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7期。

六、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3篇

关键词:双学位实验班;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创立于2003年。这是一个新型的本科生培养平台,该实验班围绕提高国际化水平、强调跨学科融合、注重科研能力养成的培养宗旨,逐步确立了二次选拔、双学位授予、自由退出的培养机制,以及“宽口径、厚基础”、因材施教、针对性强的培养体系,在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做法。

截止到2013年年底,实验班共招收11届213名学生,已毕业六届133人。本科毕业阶段,实验班学生进入硕士课程的比率为近80%,硕士毕业阶段,进入博士课程的学生比率为近30%,目前已有40多名同学在国外一流大学深造。实验班遵循创立之初所确定的“培养中国未来经济学大师”奠定扎实基础的宗旨经过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一、对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的认识入手。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或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相对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力。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对创造力的挖掘、训练、强化,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基于对21世纪人才素质特征的认识,可以说,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即培养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创新型经济理论人才。

面向21世纪的教育,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重新进行审议。今天,创新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当放在高等教育的突出地位。因此,经济学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创新意识强烈,有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必要的社会综合知识,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经济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级综合素质人才。

为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我们充分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采取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制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创办之初就明确了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即培养同时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量分析方法和先进分析工具,既立足国内,熟悉国情,又有全球化视野,具有厚重感,能自由游走在中西两个文化平台,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经济学后备人才。培养方式是整合校内外最好的经济学与数学教学资源,为人大经济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实践经验。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和努力,争取从实验班走出未来的中国经济学理论大师。

在经济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我们认为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实验班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广泛吸收和正确借鉴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和有关学科的优秀成果,密切联系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创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出一流的经济学人才。二是理论与应用、基础与专业之间的关系。“宽口径、厚基础”仍然是实验班应遵循的本科生培养规则,通过严格的基础课程训练为学生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奠定扎实根基。同时,应注重学生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关注中国和世界重大现实问题,专业学习与创新型研究并进,注重学生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三是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推进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现代化,但现代化并不仅仅是国际化,而是要注重中国国情,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当地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把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

二、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 二次选拔,构建全新人才培养平台

每年新生入学时通过二次选拔从经济学院选拔14名学生,从数学系选拔6名学生,组建独立的实验班。先在新生入学时通过散发材料、说明会等形式向新生介绍实验班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特色,让学生自己自愿申请。再通过二次选拔的严格遴选制度,对新生进行综合测试和专家评审等全面考核,最终选拔出数学和英语能力强、具有科研素养,同时有志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学生组成新的班。“优中选优”的人才二次选拔机制不仅保证了优质生源,而且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学生兴趣和专业导向的一致性。

人性化培养模式帮助学生适应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在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贯彻“精品教育”、“高端育人”的理念,采用针对性的精英培养模式,对实验班进行单独建制,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入导师培养机制,从学生的课程选择、学习进度和论文写作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量身定做”课外学习计划。同时,为每个实验班配备了答疑助教和生活辅导员,解答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困惑,进行全方位引导。

严格的基础课程训练为学生理论创新和实际应用奠定扎实的根基。实验班的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基础课程的训练,对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等基础核心课程安排了足够的学时,且配备了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教学经验的师资,并辅以严格的考核制度。

2. 独立制定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自愿进出、双学位授予

为了给学生奠定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实验班独立制定了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案,充分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采取双学位制等培养方式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在四年的时间里,学生既要完成经济学专业的所有课程,也要完成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修满200—210个学分,毕业时获得经济学和理学两个学士学位。实验班学生普遍表现为学习能力强、英语和数学水平高,具有非常强的求知欲和一定的研究潜能,为此,实验班加强了教师配置,提高学习要求和课程深度,以适应学生的要求。在平台进出方面,实验班强调自愿进入,灵活退出。如有同学不适应,可以退回到原专业班级学习。同时,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将数学工具融入经济学的理论教学过程,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强调数学对经济学课程的呼应,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方法,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来分析与解决经济学问题,更好地与国际一流的经济学教学水平接轨。

3. 研究型学习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为了实现双学位实验班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构建了研究型学习制度,即从中国人民大学的地位和使命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发挥我校的学科结构、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研究型学习制度,学生不仅具备厚重的知识基础,而且能够在老师的辅导下,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真问题,开展研究,提出真见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我们构建了一个以方案、教材与课程教学三个环节为核心的人才培养路线图:即方案要显示学科特色,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及时修订培养方案,减少课程总学分要求,扩大学生课外研究的空间;教材要组织一流的师资编写,规范教材的使用,让学生用到最好的教材,保持教材的先进性;课程教学倡导深度教学,强化学生知识基础,促进学生参与和能力的培养。

在减少课程总学分的同时,增加第二课堂,设立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度,促进杰出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提高学习时效,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灵感。教师经常要求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文献,了解学术前沿动态。课程外,建立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发组织的研究小组,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观点碰撞。举办大量高水平学术讲座和前沿课程,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前来举行讲座,举办各种形式的论文竞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各种高质量科研活动,锤炼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坚实的理论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班的学生创办了中英文版的《数理经济研究》杂志,数名学生在《Annals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4. 努力提升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在日益加深。为此,实验班制定了国际交流合作计划,扩大交流,全面提升经济学学科群的国际交流水平。国际交流合作计划的着眼点在于扩大国际性学术交流,提升经济学学科群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实现“强者对话”和资源共享,通过瞄准有限目标,在较短时间内与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学科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注重展开“互派师生与合作研究”等项目,使教师和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发达国家经济学的前沿研究和教育,推动经济学学科在教学、科研和政策研究等领域与国际规范全面接轨,通过高层次、全方位地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以取得本学科群在国际学术界的一席之地。

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引进国际一流人才,邀请若干名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学者进行讲学,特别是吸引国外一流教授来我国授课,鼓励教师用英语进行教学,逐渐将双语教学课程占历年课程的比例提高到适当的比例。同时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先进管理经验,探寻双方进行教学合作的具体方式与途径,为我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方式改革奠定基础。

图 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的培养路线图和支撑体系

三、提高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性保障

全面提高教学改革的效果,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性建设上:

1. 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创新氛围的形成

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将自身的科研活动与教学相结合。在具体推出一系列针对经济学教师教学科研奖励的实施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选派经济学教师赴国外进行学术访问活动,力求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提升经济学教师的科研工作成果,在制度上为科研工作创新氛围的形成提供必要的保障。

2. 实施青年教师科研培训计划

实施这项计划是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使经济学科的科研水平与国际接轨。其主要内容应着眼于当代经济学前沿问题,邀请国外著名的经济学者,以开设集中讲座、短期课程、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以提高教师特别是经济学青年教师队伍的学术素质,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 建设跨学科的平台

以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创新为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反映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规律的一般原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从而为中国经济研究构建一个逻辑一致性的理论平台,引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方向。这一平台所涵盖的专业可以考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和国际贸易等。

4. 在制度上加强科研创新工作,推动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

在教学手段上,为了更好地满足科研活动的需要,应逐步考虑实现骨干课程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模式,并逐步引入实验教学。同时,在部分主干课程,力求建立完善经济学课件建设并实现教学的多媒体化。此外,应该推动经济学研究数据库、经济型为模拟实验室和专业图书馆等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科研创新工作提供现实硬件支撑。

5. 从制度上保证科研创新,鼓励学生科研创新氛围的形成

除了教师的科研工作创新外,我们还积极贯彻科研主导的思路,创造性地制定一系列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导师制。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为每一名本科学生配备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

课外理论教学辅导计划。从学生二年级开始,逐步推行课外理论教学辅导计划。一是举办小型研讨班,由专业学术委员会派出高水平的教师辅导这些学生讨论各种理论专题。二是经济学名著导读计划,由学生自愿参加,学院提供阅读书籍,并委派

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

实施学生科研竞赛和科研项目资助计划。专门成立由各个经济学科的专家组成的论文评审委员会,建立一套完整的论文评比办法,力争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学生论文竞赛活动。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积极推行学生科研项目资助计划,提升学生科研创作的积极性,为未来科研工作的深入展开创造条件。

学生暑期学术旅行和社会实践计划。在组建学术委员会的基础上,由学术委员会审核选拔若干名学生到一些知名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同时在采取分散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上,集中研讨实习体会,扩大学生的视野,力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本硕连读制度。在总结以往经济学人才培养经验和切实执行已有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政治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和适应能力强的要求,在一些重点专业选择一批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和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试行从本科到博士的直通车培养方式,培养高精尖的经济学基础人才。

6. 建立稳定的经济学人才培养实习基地

经济学人才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习是一个重要的结合途径。以政府基层机构、企事业单位、银行金融组织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实习基地,给经济学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人工环境以及了解经济实际生活的窗口,借此可以让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到现实经济活动现状,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得到未来职场所需要技能的综合锻炼和提升。为此,也需要加大对实习基地的物质投入,给予实习经费、教师业绩考核、成果推介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科拔实新人才培养模式:跨学科实验班十年实践与推广”项目获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4篇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

( 一) 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Heller( 2000) 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就是那些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突出的表现,可以综合使用有创意的和创新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能够被公认,且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郝克明( 2003) 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科学、技术和管理领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创造精神和能力,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我国特别是在世界领先的带头人和杰出人才”[3]。张秀萍 ( 2005) 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指科学研究型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用研究型的高技术创新人才和某一专业领域有特长的高级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基本的素质特征即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4]。

基于学者之前的研究,笔者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超群的专业素质和杰出的创新能力,能为本领域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并造福于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1. 广博的知识结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具有超群的创新能力的精英,首先得益于有深厚而广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理论与技能、基础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有效掌握和运用是进行高层次研究和实现创造性成果的基石, 拔尖创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应力求博览群书,通晓学科的基础知识,并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提升创新素养与创新动力,实现学科之间的知识交融,最终形成广博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精深程度,因为专业知识素养的高低将决定一个人在自己所在行业内能否做出骄人的成绩。专业知识分为本体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知识要通过书本学习和参加专业课程培训来获得,而参与实践活动、导师科研项目或企业实际工作,则是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主要渠道。扎实高深的专业知识是拔尖创新人才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唯有专业能力越强,钻研得越深,特别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所特长,就越有能力在该行业做出巨大创新性成果。

2. 杰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人们产生新思想、 想出新办法、构建新理论、形成新设计、做出新成绩、创造新知识的能力[5]。拔尖创新人才肩负着为本领域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重任,其所具备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创新意识是指拔尖创新人才在工作与生活中时刻保持着积极性、主动性、前瞻性和敏感性去思考和研究, 拓宽新视野,引领新方向,创造新成果,占领专业领域的制高点的意向和愿望。创造性思维是杰出的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逆向思维,在实际学习工作中不拘泥于原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潮流逆向和进退逆向相结合的逆向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利于突破思维定式的束缚,还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二是推陈出新,坚持对立统一的辩证批判观点,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模式,向传统与权威发出挑战,进行自我创新。三是举一反三,能够触类旁通, 进行类推思维,通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例进行研究学习,并将研究的结果推广到更多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上, 由“一”知“三”的迁移性学习显然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今后在科研工作中进行知识的扩展。

3. 超强的系统思考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在工作与生活中面临着更高端、更复杂的外部环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思考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系统思考”是指在认识事物时注重把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从全局出发去分析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系统思考是整体的思考,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为局部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整体, 拔尖创新人才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会面临诸多的复杂情况,这就更需要纵观全局,从整体着眼,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系统思考是动态的思考,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一直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所以不能以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要随系统内各因素的不断变化,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动态和趋势,随时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最后,系统思考是本质的思考,因此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应具有较强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和创新,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这样才能得到更真实可靠的研究结论。 这种超强的系统思考能力,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在研究中把握问题的本质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4. 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拔尖创新人才区别于普通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具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去进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优化组合,将各门类看似孤立的知识系统综合起来进行学习与领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一是学科知识的交融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僵化模式和学科壁垒,碰撞出新思想, 挖掘出新方法,拓展出新知识,激发和实现创造性研究; 二是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团队合作容易与他人激发创造灵感和火花,捕捉新现象,以独特思维分析新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引领时代的前沿,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5. 健全的人格修养。在当前文化观、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培养,开始注重人才成长中人格修养的塑造。健全的人格修养作为一项非智力因素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长远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是评价拔尖创新人才人格是否健全的首要标准,拔尖创新人才既要具有明确清晰、坚定不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同时所追求的人生观也是健全高尚的,而不是急功近利、奢侈腐败、贪图享乐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人生观。此外,健全的人格修养还包括良好的情商与逆商,拔尖创新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时刻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情商能够引导其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与意志,协调好各方面复杂的关系,从大局出发,运筹帷幄,同时面对挫折与困境时逆商指数较高的拔尖创新人才会有超乎常人的适应能力,并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临危不乱,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奋斗,实现个人的超越与发展。

二、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历程

( 一) 探索初始阶段———少年班。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的中国科技大学于1978年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这被视为我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起步。在当时中国人才断层、高等教育百废待兴的年代下,少年班的创办唤醒了整个社会新的人才培养意识,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无论从招生、教学还是人才管理都开始了全面创新,天才少年进入大学后先不分专业进行两年通识教育培养,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特长选专业,这种宽口径通才式培养制度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界。这么多年来,少年班虽然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高端性科学人才,但是该培养模式也呈现出很多局限性: 部分高校更多地重视生源的年龄而非质量,课程教学上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多,忽视了对优秀少年的个性化培养和人文素质的综合性塑造。总之,“少年班”的开办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雏形,开创性实践为其他高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二) 创新拓展阶段———元培计划。重点高校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又一重要尝试就是“元培计划”。北京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 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化培养[6]。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借鉴国外著名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成功经验,随后启动了“元培计划”。此计划旨在按照世界一流大学培养计划培育出一批能为国家发展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此北京大学开启了低年级宽口径通识教育,高年级精英化专业教育,同时配备优秀导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学分制的规定下遵照导师指导完成自由选课,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不同专业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北京大学元培计划的培养模式以“弹性学制、导师制、独特管理”等创新性特点开启了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国内很多著名高校开始纷纷尝试成立实验班或者教改班。例如浙江大学成立的“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成立的“基础学科强化班" 、武汉大学实行“创新学分”实践教学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英才班”、 清华大学的“基础学科班”、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等等[7]。这一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突出了强化优势,各具特色、文理兼备的特点。

(三)全面开展阶段——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校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已经取得较好成效的态势下,教育部继续启动“国家理科基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开展基础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出具有很强学术潜力,并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科研能力的优秀拔尖创新性人才。首批选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进行试点,以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科学5个基础学科为教学科目。首次批准建立了14个“理科基地”,随即从1991年至1996年,国家教委分批分次地在全国部分高校共建立了83个理科基地; 1994年,国家教委又批准建立了5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8]。该培养模式旨在从学术上探究基础学科的人才成长规律,制定适合拔尖创新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为创新能力较强、学科基础扎实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成长成才之路。实施基础学科培养方案的高校也充分结合自身特色与学校优势,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紧密融入到教学与科研当中,力争培养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全国首批“基础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11所高校都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做出了较好成绩,典型例子如吉林大学自2009年以来以围绕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参照国际化培养模式,结合自身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浙江大学亦从2010年开始从全国百所重点中学中选拔优秀中学生进入预科班学习,设立科学班实行本硕博贯通,按照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塔尖培养”; 北京师范大学从2011年以来通过保送生、自主考试等方式挑选出一批“尖子生”进入“基础理科和人文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学习。

三、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主流培养模式

( 一) “宽口径、交叉性、重基础”的复合型培养模式。 该培养模式最初的发起高校是浙江大学,从最初的混合班到如今的竺可桢学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宽口径、交叉性、重基础”的大类培养模式。浙江大学早在1984年就开始创办混合班,因材施教、淡化专业、实施工科人才理科培养,2000年又在混合班的基础上成立了以老校长之名命名的荣誉学院———竺可桢学院,为资质优异的本科学生实施 “特别培养”[9]。竺可桢学院把“宽口径、交叉性、重基础” 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与扩展,作为一个拔尖人才试验院系,为学生们创建了一个宽广的学习平台,与其他学院共同建立起交叉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平台,设立了文、理、工三大类平台必修课程,同时拔尖学生需要辅修的课程多达20门,包括管理类学科、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人文修养等学科,与专业课和选修课一起形成一个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们实现学科之间的知识性交融,开拓知识面,培养学生宽辐射的思维模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益于开阔创新人才的视野和拓宽知识面。

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以满足社会需求和自我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通过人才选拔进入培养体系,将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进行合理配置,制定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的科学管理机制,开始分流培养和小班授课,最终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 能力高、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10]。创新需要一定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前期的“宽基础”学习之后,学生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与专业学院教师进行双向选择,随之进入后期的“专、尖”培养环节,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参加一些学术研究活动,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精英化培育。

( 二) 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化趋势,企业要加快在国际上取得竞争地位,必须拥有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拔尖创新性技术人才,为此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端人才的重点高校在开展单一校园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时开始思考进行二元重点发展,即放弃用单一课堂教学培养技术性拔尖创新人才,因为精英化的培养理念不能结合实际就是纸上谈兵, 使得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现状,高校开启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技术创新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

高校拥有科研平台,企业拥有实训基地,高校与企业通过科研课题、科研攻关项目为中介进行合作。尤其研究型高校凭借其雄厚的科研资金和师资力量,对拔尖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让掌握先进科研技术成果的教师给这些优秀学子传授更系统的理论知识,提供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指导拔尖学生创造出新的科技成果。同时学校积极与一些行业内的知名企业进行商议,遵照“工学交替,双向参与”的原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实训方案,让其进入企业投入实际工作及企业项目,企业对这些学子进行职业培训,派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随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目前,我国多所著名高校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性实践,如上海交通大学现行的“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由政府引导,实行“双导师”和校企两个培养主体,将研究生培养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交大培养”为主,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第二阶段以“宝钢培养”为主,学生深入宝钢参与企业项目,培养其实践和研发能力[11]。一方面,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冲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使学生走出课堂,融入企业,通过与员工之间直接的专业性探讨、思想碰撞,共同克服实际研发和生产运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中,企业将最新的用人理念和先进的人才培养策略间接地传递给学校,学生可以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工作岗位特色,有利于将来做好职业规划,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 三) 校际合作的培养模式。校际合作的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之间通过签订协议建立的合作关系,其目的是在于通过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校际合作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方式主要呈现在教学共同体,联合授课、教学协作、第二校园经历等。目前,校际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形式主要有联合培养学生、跨校学习、师资交流与培训、部分教学设施等资源共享、科研合作等,这些途径让不同学校的拔尖学生能够一起相互交流学习和进行思想碰撞,有利于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校际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依然保持高校独立身份, 拔尖学生以交换生的形式到异校学习,自由选修课程并且学分互认。除了国内高校间进行校际合作,我国一些研究型大学也开始搭建了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平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英才班”就是典型的与国外高校合作的事例,前两年在本校学习基础课程和外语,初步接受国际多元的创新人才教学模式,为国外交流夯实基础,后两年便可申请留学,在国外接触最先进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与国外一流高校导师团队成员交流,参与科研项目,实际体验国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12]。

校际合作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拔尖学生在不同学术背景与学习环境中培养发散思维,创新性学习,这为后续的拔尖创新人才接受更高层次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但是受地域影响,跨区域与跨国界的合作交流在当前仍然存在很多不便,而区域内的高校合作是目前校际合作的主要形式,因为更容易开展科研、服务方面的活动,师生之间学术交流也方便。

四、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 一) 完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初始关键环节是选拔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目前我国高校处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攻坚期,必须采取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首先,摒除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尺,积极接收保送推免生、高校自主招生、将竞赛等科技奖项加入参评指标。其次,可以借鉴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的策略,采用笔试加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在遴选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多方面考查,综合考查学生的兴趣志向、学科潜力、综合能力等因素,辩证地看待“偏才”“怪才”[13]。最后,一些学科优势较强的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工科高校,可以在不同学科乃至不同学院中分阶段分批次地选拔优秀学生。 在初期阶段中,将选拔的学生组成一个拔尖创新人才训练班,在培养过程中不适合继续培养的,应该有退出机制,转为普通学生培养,在后面的阶段中,普通学生中有特别出色的,应该有特殊机制破格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范围, 通过“有进有退”的交互机制,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及学科交融,进而将这些优秀的生力军打造成素质超群的拔尖创新人才。

( 二) 改革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国内高校长期以来沿袭着“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和以考试成绩为基准的考评方式,这样的课程体系已经不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更不适合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高校小范围的以通识教育观( 广度) 和能力教育观( 深度) 为指导并结合自身培养标准改革课程体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引入到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设计的课程体系,应从拔尖创新人才特点出发单独制订培养计划,可以试点引进国际先进培养课程体系( 例如哈佛大学模式) ,对于思维活跃、创造力十足的潜在拔尖人才,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以满足其旺盛的知识需求和兴趣: 一方面是“广度”上的改进,建设“核心课程计划”( core courses) 。建立一套涵盖“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推理、量化推理、科学、社会分析” 等七大领域的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的学习可以充分体验并认知人类组织、运用和分析知识的过程、方式以及手段,并从相应的学术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创造性思维训练[14]。另一方面,在上述通识教育观的“广度”的基础上,为所有拔尖学生提供建立在选择自由上的“深度”教育策略,由传统的以被动汲取为主导转化为以高度自我认知为前提的积极诉求。具体来说,一是积极推进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并鼓励学生参与; 二是将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制度“迁移”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配给专业导师,以课外研究组的形式提供“寓学于做”的良性学术平台。同时,上述两方面也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依托、互为呼应的。 在这种以课题为主导的学习模式中,拔尖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充分发展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突破开辟科学前沿过程中遇到的学业瓶颈,从而实现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飞跃。

( 三) 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和国际接轨,积极吸收消化国际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拥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高水平的教授,争取更多机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我国高校应积极搭建国际性学术平台,提供更多的“海外交流”和接触前沿知识的机会。进一步讲,国际化的高水平大学可以开展世界级科学家访问、高水平学术报告等,特别是与世界一流大学创建 “拔尖创新人才联盟”,联盟为创新人才提供国外大学学习研修机会,吸收不同背景的拔尖创新人才,定期轮流举办峰会交流( 联谊、夏令营等) 。同时,国际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了可能性,我国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的高水平大学要主动引进国际优秀创新人才,重视团队的多元化建设,精心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学术理想。 通过以上“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交互活动,拓展与国外高校合作、交流的渠道,使这些具有天赋的拔尖人才立足自身又能汲取国际先进学习方法和经验,更高效地学习和创新性成长。

( 四) 建立全方位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综合性的人才评价机制是推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与整个创新人才队伍进步的关键。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评价应区别于其他学生,改革以单一成绩的考核模式,采用科研成果占主导,文化课成绩和其他方面综合起来全面评价,评价方法中应定性与定量结合,成绩考核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团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结合。同时,拔尖创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与普通学生一样的心理困惑与失落期,需要有效的激励措施。 因此,建立以目标机制和人才参与机制为基础,严格要求与自由发展结合的复合激励机制,增加拔尖创新人才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以激励其坚持不懈努力,有效地调动拔尖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学习工作中能全身心地投入,激发出内在的潜能。

( 五) 增加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创新源于实践,理论创新更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科研和创新实践的机会。拔尖创新人才在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后, 需要派往实训基地进行更高要求的实践锻炼,高校应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中借助实训基地可以使拔尖创新人才在工作中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创新, 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从中积极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并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同时高校应对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充分的“985”科研平台,可继续启用双导师制,使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我国转型改革实际等,积极拓展与国际科研机构或科研院所合作交流的机会,出资派遣拔尖创新人才去国外著名大学及知名科研院所进行深造[15]。相信更多更高端的科研平台能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奠定基石。

拔尖人才单行材料 第5篇

蒲城县尧山中学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五日

赵西川同志单行材料

赵西川,男,现年48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渭南市三三人才,中国教育研究协会会员。199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多年来,一直奋战在高三教学第一线,多次被评为蒲城县“先进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模范党员。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其中《浅议历史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及误区》一文被收入中国教育年鉴。《新课改下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一文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发表。《关于任务导学型课堂模式的探讨》一文在《陕西教育》杂志上发表。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能力。

在政治思想方面,热爱教育事业,能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教师法》和《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渭南市中小学教师六不准》,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模范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学习,自觉坚持自学,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写出学习心得体会。任教以来,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平时善于热爱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业务学习方面,能够结合自己教学工作实际,学习专业知识。平时坚持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新课改理论。使学习与工作互相促进,使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改革方面,坚持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团结协作,勤于奉献。凭着 1

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师生的尊敬和支持。

二、扎实搞好教学,成绩显著

赵西川同志在工作上积极负责,为人谦虚坦诚,业务水平高,教育教学硕果累累。自工作以来,连续14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学生方面,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学生未来发展为目标,工作讲求科学性,赢得了学生的尊敬,领导的赞扬,并很快成为学科教学骨干。

在教学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能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第二、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三、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第四、坚持听课,注意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1年高考中,所带班级文综平均成绩居渭南地区第一,李津同学以全省13名的好成绩,获得渭南市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2014年高考所带高三19班二本上线人数58人。

三、坚持大胆管理,以身作则

本学期除带高三18、19班的历史课外,还分管学校政教处及高一年级的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能够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教学常规管理,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虚心听取教师与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意见

与建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制定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如《教导处各部门管理制度》,《学生学分认定制度》《任务导学型课堂实施方案》《教师论文评选制度》《教案作业检查制度》。把制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收到良好的效果。

2、十分注重教学常规管理。(1)每学期开学制定教导处的教学工作计划,并注重计划的可操作性,保证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管理到位,狠抓教学各环节,确保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2)要求各备课中全员听课、评课,让每位教师砺炼出过硬的基本功。(3)采用月考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每学期4次),通过成绩的对比,找出差距与不足,想出改进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进行教研教改,新课程改革。组织全体教师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任务导学型课堂研讨会,进行校本培训、新上岗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三年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240多篇。顺利完成十一五三个省级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被评为优秀。又承担了十二五三个省级研究课题。

4、注意对青年教师培养,帮助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子,给青年教师搭建平台,组织示范课、观摩课、汇报课等公开课,开展“讨论——试教——示范——讨论”,促进青年教师很快成长。

5、狠抓学科竞赛工作,在2013年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共有51名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

总之,在管理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能够出色的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任务。牢固树立“服务于教师,服务于教学”的意识,工作方式灵活多样,态度和蔼,平易近人,能广泛联系群众,虚心听取教师、学生

和家长的意见与建议。顾大局,识大体,在广大教职工赢得很高的威信。

四、努力探索钻研,成果累累

虽然教育教学上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然而,潜存于思想深处的那份紧迫感、危机意识却不时撞击着他的思绪,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学生期待的目光,他却常常深感知识的日显陈旧、僵化,历史究竟应该怎样教?究竟应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的主题。

在教学、管理之余,他把教学研究作为又一项工作任务。研究型教师,要求教师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与能力,提升教师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于是他一边钻研理论,一边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随后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教师和学校领导班子中的一员,总是在各个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各项教育法规和岗位职责要求,以身作则,要求一般教师作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廉洁自律,不以权谋私,不和教师争名夺利,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多年来,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其中,《强化能力培养,提高复课效率》获全国历史论文大奖赛一等奖,《浅议历史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及误区》一文被收入中国教育年鉴。《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一文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上发表,2013年1月,《浅谈历史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一文在《素质教育》杂志上发表;2014年10月,《关于任务导学型课堂模式的探讨》一文在《陕西教育》杂志上发表。2011年,承担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历史教学资源研发发研究》工作,获得优秀。2013年还承担了省级课题《利用网络及其资

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即将结题。在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中,编写了《特色蒲城》、《书法课程》等教材,主持编写了尧山中学各科任务导学型课堂导学案。

由于他的教研成果显著,被中国教育研究协会吸收为会员。又被陕西师大《中学历史报社》聘为编委,并兼陕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兼职副教授。

由于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坚持教研教改,多次获得了县、校的表彰。1995年、1998年获得蒲城县“先进教师”称号;2002年获得蒲城县“教学能手”称号;1997年、2004年获得县“优秀党员”称号;2006年获得渭南市“三三人才”称号;2008年获得“蒲城县师德标兵”荣誉称号。并在2011年蒲城县组织部、宣传部组织的“荣城”杯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面对成绩,他并没有满足,而是把它当作前进的动力,默默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孜孜地追求着,用汗水和青春抒写着理想人生的壮丽诗篇。

蒲城县尧山中学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6篇

关键词:拔尖人才 自主学习 探究式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a)-0070-01

2007年9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新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其实质就是提倡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既获得英语知识,又获得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1 培养拔尖人才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2011年9月,我校在化工工程学院和材料学院开办了两个班级的卓越工程师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教育部强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配合企业“走出去”战略,把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工程师作为重要内容。因此,该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影响他们日后的实习与工作,自主能力的培养也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及深远的影响。

在大学阶段培养该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对学生有如下两个重要意义:(1)自主意识与习惯养成的需要。大学生虽然有自主意识,了解并掌握了一些自主学习策略,但还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没有达到真正的自主。(2)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陈希指出,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

2 自主学习的教学新模式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在卓越工程师班级采用全新的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理想的学习模式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学习应该是合作学习而非独立学习;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教学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教学实践环节按照如下方式开展外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因此,根据大学英语精读课的特点,将大学英语学习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准备、展现和评价。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它以课时为基本单位,其进程随着课程的进展而发展。每学完一课,就完成一次循环。在此过程中,教师跟踪记录每名学生的表现,把学生在每一环节的表现都进行评价,贯穿整个教学学期,并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1 学生课前准备

实际上就是自主学习的计划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动机,对学习内容或任务难度的判断,来感觉对任务的兴趣,并通过对任务的感知、环境的感知和对自己能力的判断而对任务进行选择,同时对自己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和努力程度做初步的计划。因此,这一阶段教师首先布置学习任务或设置问题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任务、制订计划,在课下搜集资料进行独立预习和小组讨论,为课上讨论做准备。教师可设计新颖的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话题供学生在课后准备,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与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结合教材中各单元内容,自行开发设定丰富多彩、趣味性强的话题。

2.2 学生讨论阶段,即就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在这一阶段要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对学习的判断,从而了解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个阶段可以分两次课完成,第一次课可以先就与文化背景知识、情节、主题以及人物等问题进行一般性讨论和深度讨论。第二次课则把重点放在对篇章结构以及语言本身的讨论上。对于开放性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深度地思考,表达和叙述复杂观点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然后在课堂展现讨论结果,以小组合作为主。在辅导原则上,提倡以学生充分练习为主、适当引导为辅。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尽量不干扰学生,学生展现结束后给予个别与总体相结合的总结性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鼓励学生,适当纠正学生的某些错误。这种体验式学习氛围的营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以达到复习、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目的,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纠正,帮助学生提高协作及语言应用技能。

2.3 教师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对知识和能力的积极反馈。我们采取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測试内容除了终结性评估之外,增加了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内容包括学生课前准备,课上展示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估即是阶段性测试成绩,包括口语和阅读两部分。我们分别在教改学期始、学期中、学期末组织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了三次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其中阅读测试内容为阅读理解和短文回答的题目,既有主观题也有客观题,满分50分;口语测试采取话题抽签形式,学生通过限时分组角色扮演等口语活动进行,评分标准设定为:满分50分,分为语音语调、词汇量、语言连贯性、语言组织能力、语言适切性5项,每项各10分。

3 结语

通过实施该基于话题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大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话题设置问题情境,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断走向成熟。这种新的自主学习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与培养学生的发现和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我们应冷静地思考,客观地对待。希望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智能,更好地帮助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为该学生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以及今后毕业后的再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鹏,张学忠.大学英语课堂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培养[J].外语界,2005.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7篇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综述

在我国积极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际,大学如何构建、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国内外对创新人才培养,主要涉及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体系设置研究等方面,基于这些研究,国内外各高校采取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性科技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综述

在国外一些国家,对创造力与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都是密切联系并且同步发展的。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早期,受发散思维研究成果的影响,创造力的培养主要聚焦于提高个体的发散思维水平。70年代到80年代,在国际上关于人才培养内容中的创造力训练的方法与模式有所变化,重视评估标注的多元化和对复杂技能、过程的培养取代了传统的只关注发散思维评估。90年代以后,加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研究的关注,主要研究有两点:一是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创新素质的培养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1]

在国内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制、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成果集中于5个方面:(1)主要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中的制度、理念、机制和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障碍性分析;(2)主要分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与之密切联系的相关内容;(3)探讨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与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相关联的内容;(4)探讨了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对于通知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问题;(5)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与学生评价体系相关问题的探讨。[1]

二、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根据我国多所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或教学质量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高校已经不再是以往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千篇一律的教育局面,各个高校已经展开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通过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形式,力争完成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目标的诉求。比如,在高校内尝试开设关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验班或者基地班,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对人才类型进行分类或者交叉培养,以中外合作的形式展开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等多种培养方式。[1]

三、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指的是在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和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进行设计,主要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关于人才培养过程的操作式样和理论模式,这些若干要素具有开放性、系统性、多样性、目的性、可仿效性与中介性等特点。[2]。国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点见下表。

通过对国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特征,主要包括: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塑造;加强对专业课程的模式改进,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优化课程设置来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重视对教学制度体系的改革,注重学生个性与全面的双重发展;大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助推主体个性提升;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和谐个性发展;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个性全面发展[3]。

四、课程体系设置综述

在课程体系设计的改革领域,突破了以往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的基本模式,转而向“通识化”和“模块化”发展[13]。下表中国内部分高校理工学科的本科课程体系可以反映这一改革趋势。

五、结语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8篇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 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宏伟蓝图的实现。200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指出, 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 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能否培养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的关键之一。

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具有雄厚基础的学术研究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是指应用研究领域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 三是指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基本的素质特征即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材料科学是21世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也是各个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材料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科学技术, 探索建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促进拔尖材料专业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是当前对高等学校工科材料类专业创新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1980年到2002年, 获得诺贝尔奖、鲁斯卡奖、伽德纳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图灵奖、日本国际奖、京都奖这八项国际科技大奖的497名科学家中, 没有一名中国国籍的科学家。“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沉重的“钱学森之问”, 也是一位著名爱国科学家最后留给我们的深沉思考。

为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教育部近年来在国家层面上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计划, 2007年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 建设创新教育文化, 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首批入选的60所高校已取得较好的效果。2008年又实施了第二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东北石油大学作为第二批入选的60所高校也积极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取得一定效果。

2009年, 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 简称“珠峰计划”) , 此计划是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 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 教育部门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 已经选择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南大、武大、中山大、中科大等19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 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社会、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从而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

2011年国家建立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项目的实施就是要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 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 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研究生教育领域, 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这个计划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实施的重要举措, 包括了全国博士生学位论坛、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博士生学术会议、研究生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改革等一系列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10月, 国务院参事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 ( 创新人才组) 和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为期3天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 教育界和科技界知名专家学者, 以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100多人济济一堂, 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进行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

2012年3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 教高〔2011〕6号) 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 ( 教高函〔2012〕2号) , 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其目标是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2013年, 东北石油大学入选第二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 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正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

三、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从人才成长的个人内在因素、教育过程、文化环境、人才制度和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系统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教育规划纲要应在全面部署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上, 专门设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 个性培养目标

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 对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和结构提出的要求, 尊重和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 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结构等方面, 努力办出各自的特色和水平。应结合不同的学科和专业特点, 根据学生个性和特长, 实施不同个性鲜明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2. 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理论教学环节, 拓宽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 加强学生的创新知识应用的培养。作为理工科大学生除了应具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外, 尤其应加强人文、社科以及艺术美学方面的课程。以专业知识培养为先导, 构建通识课程模块、人文社科艺术课程模块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增加实践环节

在实践教学环节, 更应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比重, 倡导自主学习, 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具有工程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

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条件, 鼓励学生从实验入手, 植入探究的兴趣; 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完成从局部到系统的升华; 以科技创新为锻炼, 培养工程素质; 以科技竞赛为检验, 充分体现创新能力。

另外, 通过开展科技作品竞赛, 大学生创业竞赛, 举办科技学术节、常年举办学术科研报告会、演讲会等活动, 使学生自主进行创新学术研究, 激发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在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的同时,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适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4. 创新培养机制

在拔尖创新人才教学过程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 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才能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换角色, 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 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学习应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建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制度和机制, 结合材料行业涵盖的典型技术方面的要求,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聘请企业优秀的在实践领域工作、掌握最新技术和工艺、熟悉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人员授课, 以保证教学内容与科学技术和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相连。另外, 采取项目合作带动, 学与研结合, 以互动式、双向交流式和研讨式教学为主, 完成创新实践模块、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环节,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本科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 在本科阶段材料类专业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既是一个新的尝试, 又是一项大的挑战。要想真正解决钱学森之问,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德才兼备、文理兼容、独立思考的要求出发, 更新教育理念,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推进产学研实践紧密结合, 稳步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6) :73-77.

[2]孙丽丽, 王勇, 张旭昀, 毕凤琴.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材料课程案例教学.中国冶金教育, 2013, (4) :1-3.

[3]黄立宏, 龚理专, 李勇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国大学教育, 2009, (6) :24-26.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9篇

一、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在我国, 2010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2年) 》, 明确提出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教育部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目标锁定为建立高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 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 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国内高水平研究型高校逐渐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内化为共同使命和自觉行动, 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特色的培养模式, 其中突出的主导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精英教育理念。部分大学通过设立教改实验班或实验学院 (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等) , 采取选择优秀生源、集中优势资源、实施择优分流、推进个性化、研究型的教育方式等措施, 依托学科优势打造培养平台, 使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清华大学的“大理科班”专注于“因材施教”和“深耕精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设置阶梯式培养环节, 启动预选拔机制, 营造多元化、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 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复旦大学的“望道计划”基于基础学科学术研究前沿教授云集、国内外知名学者往来频繁的优势, 依托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 构筑“拔尖学生”培养平台, 带动全校各个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区, 按照小规模、高规格、精英教育的原则, 通过“百里挑一”的二次选拔, 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能力和创新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学科建设旨在加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任务包括建设高峰学科、培育杰出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江苏省将每年安排不低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 用于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对于高等学校而言, 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厚实专业基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厚博精深型人才。有学者将其基本属性概括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创新性”;也有学者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来概括其素质。

二、以优势学科建设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措施与成效

1. 以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作为优势学科的根本任务。

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高标准、强应用”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把培养敢创新、能创业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本学科方向的根本任务, 强化创新教育理念, 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力争规模、质量协调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和效益稳步提高, 为江苏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将优势学科建设成在该领域具有显著特色研究的省内一流、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人才培养基地。强化优势学科特色,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 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优势学科培养方案已独具特色, 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互相融合, 各学科方向协调发展;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加快研究生培养成效。按照“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快发展、注重创新”的总体要求, 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 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的本硕连续和硕博连读;针对入学优秀、具有明确学习规划学生, 采取“基地班”、“实验班”形式, 进行精英教育, 加大研究生教育规模;针对本科期间优秀学生, 可以采用研究生预选拔的培养方式。深化教学改革, 提升研究生教学质量:高质量课程建设是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优势学科课程体系, 反映学科前沿发展水平, 多开设一些具有国际前沿的专题讨论课程, 研究生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 在教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 进行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 推进研究型教学。同时建设一批优秀的研究生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双语课程、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 不断地提升优势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国际联合培养, 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加大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 邀请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 鼓励研究生导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申报国际合作项目, 开展本学科前沿科学问题的深度研究, 开阔研究生导师的知识视野, 提升导师创新能力;加快教学条件建设,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以学科研究方向为指导, 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 完善高校的国外图书期刊和数据库, 改善研究生实验室面积, 购置前沿研究领域内的仪器设备, 进一步改善研究生的教学、科研条件, 建设成为面向研究生开放的创新实践基地;完善管理制度, 激励研究生不断创新, 在日常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中, 强化过程管理, 采取多种保障措施, 如:完善研究生指导的政策与制度, 按制度严格遴选研究生导师, 规范研究生指导的流程, 鼓励联合培养研究生, 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 要求研究生在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高水平、高级别的学术论文等。

2. 构建一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

一流的学生需要一流的导师来指导。高校应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 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 对研究生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制定研究生培养创优工程, 重点支持培育优势学科专业中具有创新潜质、有望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优秀研究生。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实践创新体系和学术活动氛围体系。开设具有国际前沿的专题讨论课程, 研究生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 推进研究型教学。同时建设省级、校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 不断提升研究生教师和导师的教学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培养模式和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在研究生创新团队和优秀学位论文建设方面, 依托优势学科平台、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 建立研究生学术科研创新基金、创新奖学金、资助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科研活动赛事, 结合企业研发项目构建研究生创新团队, 展开研究生创新团队创优评比, 建立激励引导机制, 大幅增加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和研究生创新项目。

3.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产学研基地,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围绕国家和江苏省对优势领域的科技需求, 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江苏省2011协同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 引进一批在优势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 围绕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学术人才, 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争取重大科研项目, 加快成果产出、提高成果质量, 提升本学科在国内外的科研竞争力和影响力。在现有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模式。采用双导师制, 通过校外导师加强专业实践能力, 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突出研究生开放性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训练, 同时, 通过国际合作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通过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基地。在建设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优势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人才联合培养, 推动高科技成果的转化。

4. 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研究生选题尽量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 加强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 充分利用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 不断积累经验与开发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充分发挥重大科研项目人才培养作用, 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 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团队, 让他们独立负责部分或整个课题的设计与实施工作, 更好地发挥他们思想活跃并富有创造性的特点。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基金, 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 增强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学术交流,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 启发科研思路, 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和科研素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实践创新项目和各类技能竞赛, 加强研究生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 开阔研究生视野, 增加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 面向产业、面向企业的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高校创新平台, 推动优势学科与“三维”企业深度对接, 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紧密合作, 建立开放、集成、高校的协同创新模式。重视拓展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培养, 打造开放的学术环境,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

5. 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导师创新团队。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现有的制度和政策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应成立全部由教授构成的优势学科学术委员会, 其中聘请校外专家20%, 本校相近学科20%;在原有奖励政策基础上, 重点奖励科研成果转化, 调动研究生导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科研内涵建设, 提升导师科研综合水平, 研究生导师科研实力的提升,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依托优势学科平台, 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成员的培养, 充分发挥导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对研究生培养做出显著贡献的导师, 学校应该在职称晋升、研究生名额分配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对引进的高水平领军人才, 在科研条件匹配、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和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进行深度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实行国际通行的奖研金制度, 设立研究生开放合作基金, 使本学科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借鉴国际通用的“国际专家评估”方式, 建立一套科学的研究生导师评估模式和管理体系, 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努力将优势学科建设成为该领域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强化创新理念,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本文在积极借鉴国内外知名高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优势学科平台建设情况,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提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思路。以优势学科建设为抓手, 以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性人才为优势学科的根本任务, 努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教学科研与研究生产学研基地建设为基础,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 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导师创新团队为先导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探索和实践具有优势学科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优势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DB/OL].http://www.edu.cn/html/e/2009/gangyao/.

[2]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6, (11) .

[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Z].苏财规[2010]37号.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10篇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简称“卓越计划”) 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信息化的拔尖人才应培养计算机、电子信息基础厚实, 数学物理扎实、素质全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为区域及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优秀人才。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在人格特质上, 具有宽广的人文胸怀, 发展的战略眼光, 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求知欲望, 踏实的工作作风;在知识结构上, 造就网络型的知识结构、理科功底扎实, 具备多学科综合的优势, 具有较强的知识衍生能力, 是未来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开拓者;在能力结构上, 着重培养三种能力: (1) 获取知识的能力 (2) 应用知识的能力 (3) 创造知识的能力。

本文主要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研究一种全新且实用的信息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 还有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性能力。本项研究首先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实施, 对培养信息化的拔尖人才进行探索, 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到信息类的其他专业,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应用, 对于我校信息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基础

本项研究已经完成了一些基本性的前期工作,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在2011年4月按照“卓越计划”的思路申请了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计算机类专业‘阶梯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为项目的申报在教学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模式、实践环节的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也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2011年5月, 学院又申报了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以“实施计算机学科拔尖学生教育培养计划”为目标的改革方案, 为此学院也制定了包括“双师制”在内的多项措施, 也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保障。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引导学生积极进入到科研室、实验室。我院有20个科研室和实验室, 一直鼓励和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进入到实验室进行学习和研究, 目前形成了良好的风气。例如信息2009级学生目前有超过三分之一进入到科研室。而2010级的学生虽然才大学一年级, 但是也已经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学生进入到科研室, 通过导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现有的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 特别是信息科学系在2011年重新更新了实验室的设备, 配备了嵌入式应用、EDA、SOPC、通信原理等实验设备, 而且所有机器都是新的, 实验室免费全天开放, 为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提供了一切方便条件。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我们在实验室安装了网络摄像头, 可以通过网络对实验室进行监控, 同时进行录像, 这样基本上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的管理, 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进行学习, 使实验室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信息科学系教师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师在近几年来通过各种教学研究和教改项目的开展, 已经取得了多项成果和荣誉, 发表了多篇教学论文,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为研究的成功开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积极努力实现优势学科群与地方重大产业链的密切结合, 主动发挥学校引领创新创业文化的功能, 服务地方经济与文化, 在为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服务的同时, 也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丰富社会资源。学校位于大庆市经济开发区, 对面两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国家级软件园、国家级服务外包产业园、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国家级孵化器以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拥有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得天独厚的区域环境。目前, 我们与这些园区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紧密合作, 资源共享, 已有一批创业项目进入不同的园区孵化, 另外我们已与园区的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保证学生能够在低年级就进入企业实训。为“卓越计划”的实施和信息化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训基础。

三、培养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课程体系改革。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所设计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组成, 涵盖专业领域发展最新动态与成果, 将新知识和技能引入教学中, 丰富课程内容。专业课设置的必修核心课程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充分利用学校和学院的学科优势, 在本科专业之间, 交互提供其他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 供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面与技能。培养方案本着“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理工融合、人文渗透”和“教学标准高起点, 教学要求高难度, 教学进程高速度”的“三高”原则, 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采用理科综合基地班模式, 增设理科基础课程平行班, 加强课程的深度或广度, 为“拔尖人才”后续参与研究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借助小班教学的培养模式, 有计划地推进探究式课程建设。

2. 创新型教学及实践。

创新型教学通过讲授、提问、课堂小作和讨论等灵活的课程教学形式, 使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共同完成课程作业、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和毕业设计 (论文) 相结合等手段, 充分挖掘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 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型课题研究。通过自主选题或导师命题的方式, 充分给予学生主动权, 导师定期辅导并组织讨论, 学生做演示文稿汇报,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思考、创新思维、查阅文献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接触科技前沿研究。

3. 优质教学资源投入,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将具有拔尖创新素质的教师和最好的教学设施投入基础综合班的培养。综合班的任课教师或学科导师由学校直接选聘全校最优秀教师担任, 这些高水平教师授课, 一方面视野广阔, 教学内容直接接触科学前沿, 学生在这种氛围熏陶下, 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另一方面责任感强, 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评价等改革创新尝试, 有意识提供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的机会。

4. 在《培养方案》外, 鼓励“拔尖人才”接触专业领域前沿研究。

以系各研究领域为划分基础, 开设若干前沿领域专题研讨班。学生可以自主有选择参加其中一个或几个研讨班, 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此同时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 为之后的科学研究构筑桥梁。

5. 实施双导师制。

实施导师制是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有效途径, 学校聘请优秀教师任班导师, 全程负责该班的教学管理, 关心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做好任课教师的协调工作, 指导学生课内外素质教育实践。从第4学期开始, 在全校范围公开选聘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作为基础综合班学科导师, 导师从第5学期开始全程负责学生的学术成长和全面发展, 制订学生后两年的教学计划, 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及研究训练进行指导, 并指导学生完成高水平的毕业设计与论文工作等。这些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兼备的学科导师不仅负责指导学生后两年的学习与学术成长, 而且以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 优良的人格品质影响学生, 对综合班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为综合班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6. 大学文化整体育人, 引导学生学习途径和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实现从“知识教育”过渡到“文化育人”。在教育内容上, 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贯彻于教育全过程。在教育途径上, 文化育人注重知识内化, 强调通过内化和升华, 使之成为教育对象的一种文化自觉。我校位于大庆市, 大庆的“铁人精神”内涵丰富, 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将其融入当代教育中, 从而为学生的人文化过程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

四、结语

本文提出的在“卓越计划”背景下信息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信息科学系实施, 目前已经显示了一定的效果:2012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中有5人参加, 获三等奖一项;2012年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大赛的参加人数超过20人, 共获省一等奖2项, 二等奖3项, 三等奖6项。人才培养的方式创新始于问题, 源于实践。没有实践, 就提不出问题, 更谈不上创新, 本文提出的培养模式以实践为第一手段, 辅助其他的措施, 不仅适用于信息类的人才培养, 对于其他专业的拔尖人才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卓越工程师的核心是创新能力, 为配合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以及信息化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 本文主要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研究一种全新且实用的信息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 还有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性能力。

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 优秀拔尖人才 培养机制

[作者简介]张万秋(1964- ),女,江苏姜堰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医学教育;钱坤(1976- ),男,江苏泰州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继续教育、工商管理。(江苏 泰州 225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研究重点立项课题“高职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y2012030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032-01

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教育强国。高等教育代表一个国家的最高教育水平,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根据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应用型专业管理、技能人才的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在当前经济社会建设新形势下,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有必要也有能力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机制尚在探索阶段,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与实践。

一、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背景

1.国家人才培养政策为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国家人才培养政策为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对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各层次、各类别的高校都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任务,相对于研究型高校培养研究型的“拔尖创新人才”,高职院校则应重点培养综合型的“优秀拔尖人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下,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依托自身资源,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实施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

3.高职教育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200余所,在校学生人数接近1000万,规模上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4年教育部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工作促进了高职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提升了各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为高职院校进行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目标

优秀拔尖人才区别于研究型高校所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强调的是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所谓“优秀”是指具有合理的知识架构、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拔尖”是指一个人在某个行业或领域中起组织、引领、协调等核心作用,是这个行业、领域中的带头人。“优秀拔尖人才”是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心,在经济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卓越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是经济社会建设各行各业的领头人。

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化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管理协调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参与优秀拔尖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升学校的办学地位。笔者所在的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教育教学中,探索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为地方培养了一批优秀拔尖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骨干力量。据统计,仅泰州地区就有超过300家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来自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三、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机制

1.打造合理的优秀拔尖人才选拔模式。如何通过科学的选拔机制,把那些具备基本素质与能力的人才选拔出来,是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的高考制度以总分排名衡量学生的能力,这种考试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优秀拔尖人才可能仅是在某个领域中有优势,简单的分数就会抹杀了人才的多样性。高职院校要想选拔出有潜质,能成为优秀拔尖人才的学生,可借鉴研究型大学的经验,施行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优秀拔尖人才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要打破文理分科的界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高职院校还可以施行校内“二次高考”,给那些高考成绩不理想,但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再次选择的机会。通过多元化的优秀人才选拔,高职院校可专门培养那些天资聪慧、学有余力、学有所长的优秀学生,全面提升优秀拔尖人才的素质。

2.构建优秀拔尖人才校企融合培养平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必须面向行业企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实现资源互补。学校可根据优秀拔尖人才的不同特点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计划,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实践实际技能,通过提前熟悉企业的环境,学习现代的管理理念,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在对优秀拔尖人才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可以实施双导师制,进行教学分工,学校导师负责理论知识讲授,企业导师负责实际技能传授,把实践、管理有机融合于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过程之中。只有这样培养起来的学生才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拔尖人才,才能满足行业企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

3.探寻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高职院校在培养优秀拔尖人才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富有个性、创造力丰富、洞察力敏锐的特点,发现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质,打破传统教学“重传授、轻启发”的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要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是优秀拔尖人才区别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点,优秀拔尖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强调主体性、参与性和自我管理,在培养中要因材施教、优才优育,针对个体施行个性化教学、差异化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立弹性的教学机制,在学分认定、学业考评、教学组织等方面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展潜能,营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环境,为优秀拔尖人才精心设计不同的成才途径。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保证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质量。

4.营造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氛围。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还有赖于学校营造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氛围,依靠创新的校园文化底蕴。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创设“大爱育人”办学理念,实践“渗透教育”,开展“学优”“三帮”“做同学榜样”“公选课开设”等活动,为优秀拔尖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经过长期积淀,多年打磨,学院“大爱育人”品牌影响日趋增强,激励和感召师生昂扬向上。

[参考文献]

[1]衡翠,李丹,移峥峰.论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商贸工业,2011(17).

[2]蒋和平,赵凤玉.关于我国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24).

[3]廖湘楚.浅谈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3).

[4]阙明坤.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之道[J].教育,2011(5).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12篇

学院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探索, 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完善和深化培养方案, 扎实推进拔尖学生培养

成立以林建华校长为主任的新一届竺可桢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在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各位专家的指导下, 按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识课程、大类平台课程、学位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要求, 修订2014级混合班、人文社科实验班及2013级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培养方案。结合学院“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的人才目标, 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 重点构建了特色通识核心课程和大类核心课程体系, 将外语类学分由原来的7学分降至1学分, 实行英语水平测试通过制, 即通过“浙江大学英语水平测试”;设置“科研训练” (3学分) 必修环节, 强化学生科研能力;总学分由160降至140, 为构建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的培养体系提供了途径。

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多次召集管理学院企业家及创业校友进行培养方案和目标的讨论最终试行2.0版培养方案:强化班培养会更突出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培养创业型人才, 着重培养技术创业与社会创业人才。其创新点是: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每门课程均要求引进课外导师或企业家上课两次以上;实行淘汰制;招收1/3的研究生及校友作为旁听生参加课程学习和分组以同龄创业者间学习和分享。

2 拓展拔尖学生国际交流渠道, 提升国际化培养层次

为加大学生国际化培养深度和力度, 2014年选派了43位学生到哈佛大学和MIT开展毕业设计 (实习) 。继续开展与UCD、香港科技大学等学校的学术与文化交流。此外, 2014年共选聘约65位校外知名教授开设了32门课程 (讲座) , 其中42位国 (境) 外教师为求是科学班开设25门 (549学时) 全英文课程 (讲座) , 23名境内外校教师为求是科学班开设14门双语 (中文) (228学时) 课程 (讲座) 。2014年选派求是科学班各专业优秀学生出国 (境) 学习共170名, 占求是科学班总人数的50%。

3 完善交叉复合学生培养体系, 推进自主化、交叉化、特色化培养模式初显成效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培养, 实现学生的充分自主, 在学生的选拔、实践及对外联络等均有较多学生及校友的的参与。政府实习平台、社团活动平台、创业实践平台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性实践平台得到了有效拓展。梳理不同交叉复合班级理念和特色, 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如公共管理强化班引入更多知名教授, 完善了课程体系并强化了师资力量。以总结公共管理强化班十年人才培养成果的《基于公共精神塑造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公共管理强化班十年建设与拓展》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同时公管班也聘请了一系列高水平教授担任该班的任课教师, 其中包括罗卫东副校长和何文炯教授等。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则更突出技术创业及与实践平台的无缝对接。构建协同体系, 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浙江大学本科生创业率高达4.16%, 而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 (ITP) 已经成为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品牌, 该班创业率已经达到15%。有了扎实的学术知识, 加上好的创业导师和资金支持, 强化班的创业热潮就跟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估值达上亿的创业公司逐步涌现。邹晓东常务副书记非常重视拔尖学生工程教育理念的培养, 多次组织会议研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高级班人才培养成果也以论文模式逐步呈现。

4 开展2013级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和2014级学生主修专业确认细则制订工作

制订并实施2013级竺可桢学院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实施细则, 召开2013级全体同学会议, 解读主修专业确认实施细则, 指导学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申请主修专业, 共计368人确认主修专业。

根据学校2014级学生主修专业确认时间调整以及学校下放权力要求, 制订了2014级竺可桢学院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实施细则, 最大变化之处:一是将原学生主修专业确认工作由竺可桢学院具体操作调整为由专业院系确认, 二是将竺院容量由原来的学校专业容量的1 5%且≤1 5人调整为20%且≤20人。

5 积极推进专业导师制工作

根据《竺可桢学院学生专业导师制实施方案》 (浙大本发[2012]10号) 文件, 开展2012、2013级学生专业导师制工作。经过师生双向选择2012级共有395位学生 (含启真班) 确认了242余位导师。240余名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了个性化培养计划。2013级现正在开展师生双向选择工作, 共有331人申请了专业导师。

6 积极推进“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 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

与省科协合作, 继续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 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院系联系, 落实盛正卯、李浩然、卢兴江等14位教授为“中学生英才计划”导师, 组织开展数学学科工作委员会调研会议, 承办了“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数学学科调研, 获得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2015年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 坚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团结进取, 继续深化竺可桢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打造世界一流的荣誉学院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卢铁城.《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0) :10-12.

[2]来茂德等.求是创新追求卓越——浙江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9) :29-30.

[3]潘云鹤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十年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 0 0 5 (11) :21-23.

上一篇:手术室专科护士下一篇:军校学员网络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