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2024-06-10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精选11篇)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1篇

1 项目概况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其新校区位于江津区滨江新城职教园区的东北角, 总用地规模约73 hm2, 绿地率为43.28%, 绿地总面积约为297880 m2。区内为丘陵地貌, 地形总体较平缓, 突出的浑圆状小山丘与宽缓的沟谷相间分布, 地面高程一般在+252~+314 m, 相对高程约62 m。用地范围内土壤以紫色土和黄壤土为主, 较利于植物生长;但山体水土流失严重, 土层较薄。总规方案中几处地势较陡的山体及河渠水道得以完整保留。另外, 基地外部为风景秀丽的缙云山脉, 内部遍布油菜田以及灌木、乔木、竹林等天然植被, 生态环境良好。

2 景观设计理念及原则

2.1 设计理念

作为高校, 每所大学的校园环境都有一定的地域特点, 这种特点体现在气候、文化、植物、地形等方面[1]。为体现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特色及简约古朴的建筑特色, 将校园景观总体风格确定为简洁明快的新中式风格, 运用简明的现代设计元素, 体现校园浓厚的历史文化。因此, 笔者将该新校区的设计理念定位为“山水人文, 低碳环保”。通过园林景观材料的应用、艺术景观小品的表达、植物配置、雨污水的收集利用, 营造惬意的校园环境, 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宁静、轻松的校园环境。

2.2 设计原则

生态原则:规划设计中保留原有山体及水体, 因地制宜营造景观, 并加强可持续性景观技术 (雨水收集、水质生态维护等) 的应用, 打造生态校园、森林校园。

自然原则:结合自然水体和天然山林, 在融合建筑风格的基础上, 设计景观以自然式为主, 道路铺装、小品材质等主要选用自然材料。

功能原则:从使用对象的需求出发, 强调景观环境实用性与可视性的结合, 注重人的感受和体验, 力图为师生营造学习、生活、交流、聚会、休憩、锻炼的最佳场所。

文化原则:体现学校的历史发展历程, 结合江津的地域文化, 营造文化底蕴浓厚的校园环境。

3 校园景观塑造

在深入分析该新校区基地地形地貌特征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 结合新校区校园总规, 贯彻“山水人文, 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 根据溪流走向, 山体位置以及周边建筑围合而成的空间关系, 总体形成“一心一轴两带”的空间格局。“一心”指中心水景, 体现巴渝山水景观特色;一轴即南北轴线, 反映学校发展历史;“两带”指山带 (生态运动休憩线) 和水带 (校园历史名人线) , 突出山水人文校园理念。

3.1 中心水景

中心水景——镜湖及滨水区域 (如图2) 。水面最为开阔, 视线通透, 作为入口主轴线的序列高潮部分, 水面收放有序, 大大丰富了校园景观形态, 产生了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和谐韵律。同时, 取“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衰;以水为镜, 可以知进退”[2]之寓意, 督促师生要时刻反省自己, 才能不断进步。水景的东南角设置有大小不一的2座绿岛, 作为用地内西南——东南走向的山脉的延续, 丰富了水面层次, 增添了自然情趣。

中心水景的设计采用中国传统水体的设计手法, 水岸线蜿蜒曲折, 流畅自然, 根据校园特有的地形地势和使用要求, 沿水岸线布置了供游人亲水的木质栈道和伸入水面的亲水平台, 并在水面开阔处设置了2个绿岛, 水边种植了一些形色俱佳的浮水植物或挺水植物, 如睡莲、水薄荷等, 其色彩有利于放松心情, 可以让师生的身心在课间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放松。

3.2 南北轴线

南北轴线为学校的中心景观轴线, 以学校的发展历史为主线, 同时也是人文校园的核心景区, 挖掘旧校区的优良之处, 采取“旧为新用”的手法再现原有场所精神, 激起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追忆和感怀[3]。宜以水景、铺装、浮雕、花池、植物、建筑合理组织空间, 以地面铺装镶嵌地雕的形式, 反映学校发展历史 (如图3) 。

从大门进入校园广场首先看到的是一组涌泉水景, 寓意学校蓬勃发展, 源远流长。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西南工业部采煤专业学校, 因此为从景观小品上反映学校历史人文, 在入口广场水景周围地面铺装使用不规则形状的黑色石材铺装寓意煤层。中心水景造型简约, 现代大气, 不断喷涌的涌泉不仅使校园环境更加活跃, 也仿佛暗示着工业时代煤矿业的辉煌。这些设计元素交织在一起, 体现了学校对自己发展历史的回想, 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文化性。

为强调学校文化, 在轴线上的绿地中布置景石, 上刻“砺苦谨信, 技精图强”的校训, 体现学校文化, 激励学生磨砺意志, 诚实守信, 掌握技术, 发奋图强。

南北主轴线上的结束点, 以简洁的草坪、涌泉与规整的银杏树阵交相辉映, 营造规整、大气的景观效果, 喻示学校办学的严谨与求实。滨水的观景休闲广场是观赏中心水景的最佳场所, 以木质铺装为主, 满足师生的集散与观景需求。

3.3 山带

所谓“园地为山林胜, 有高有凹, 有曲有深, 有峻而悬, 有平而坦, 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设计中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观, 顺应自然环境条件, 保留原有的自然高差、坡地等基本形态, 并加以合理利用。在山体的制高点设置景亭和休息平台, 保留原有场地中的悬崖景观并作绿化处理之后, 形成学院的特色景观, 与瀑布景观相得益彰, 突出学校特色。体现生态、休憩、健身功能。

(1) 萧疏烟林

位于山体最高处, 景亭与观景平台的错落设置既丰富了山际线的变化, 又为师生提供了一个静谧的休读点。同时弧形的观景平台可供游人登高远望, 释放压力, 陶冶情操, 此外, 便捷的游览步道、人性化的景观小品等, 创造了宜人的交流空间和游览场所。场地周边配置多种开花植物和观叶植物, 形成绚丽的色彩背景。

(2) 青壁凝翠

是学校原有山体中的崖壁区域。利用崖壁上作浮雕, 展现学校的历史文化, 崖壁上设置高低错落、曲折有序的木质栈道, 作为游人登高望远的一处平台, 并在崖壁下面设置了木质休息平台, 观赏崖壁的同时又是被观赏点, 加上富有野趣的茅草, 质朴的石块, 茂盛的树木, 形成一处独特的山林野趣景观。

3.4 水带

生态休闲与历史人文相结合, 以展示生态自然景观, 反映学校历史名人为主线, 提升校园空间环境的功能性、可读性与文化性。历史人文方面, 通过艺术景观小品 (景墙, 置石, 地面铺装, 标识系统等) 反映学校名人事迹, 体现人文校园设计理念;生态休闲方面, 以滨水植物群落、滨水休憩场地及游步道、园桥等元素体现山水校园设计理念, 满足师生休读、游憩、健身。

(1) 石影幽篁

位于西部溪流上游, 此处, 现代中式的景墙围合出了一个休闲空间, 临河处设计了古朴的休闲木亭和挑于水面之上的木平台, 白色置石, 配上幽竹、青灰色卵石, 整体景观古朴又不缺乏清新的气质。

游人行走在该区的蜿蜒小道上, 透过隐隐树丛, 灰顶白面的景墙若隐若现, 木亭引导游人继续行走, 来到景墙处, 穿过月洞门, 翠竹, 白石, 绿水一一映入眼帘, 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描绘的“叠石流泉, 茂林修竹”。

(2) 平湖镜月

该处景点位于2条河流交汇的地方, 水面开阔, 设置有休息廊架、木质平台、亲水栈道及由各种水生湿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植物景观。加之此处古朴的木质栈道与流畅的弧形廊架, 更形成了“明月当空, 照高楼, 回廊幽雕檐秀”的园林意境。蜿蜒曲折的木质栈道穿插在湿地植物之中, 时而临于水面时而隐于草丛之中, 丰富了校园的空间体验。

参考文献

[1]马驰.校园景观环境规划和设计探析——以浦江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J].华东森林经理, 2009, 23 (1) :63-67.

[2]杨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2篇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助学点

我教学点在重庆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直接领导下,坚持党的办学方针,按照重庆市教委关于规范招生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开展自考助学,现将2014年我点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责任落实

我教学点建有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在学校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学校设有校办公室、教务处(下设自考办)、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学生处、人事处、保卫处、信息中心、就业指导中心、招生办、督查处、财务处、后勤处等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了相应的领导管理层,建有较为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配套的考核办法。

由于学校有较完善的管理机构,并建立了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奖勤罚懒和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的灵活用人机制,保证了学校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招生行为规范,无违规违纪招生

我校高教自考助学招生章程、招生宣传文稿等均严格按照渝教招考〔2011〕16号和渝教招考〔2012〕2号文件要求,分别报送市教委招生考试管理处、民办教育处及市教育考试院自学考试处进行审核备案。

在招生章程和招生宣传文稿中,学校严格执行《重庆市规范高等教育招生秩序严肃高等教育招生纪律若干规定》(渝教招考〔2012〕8号)要求的“七公开”制度,公开本年学校高教自考助学招生主体、招生类型、招生学历、文凭(证书)、与其它学历差别、招生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等七项信息。

我校所发自考助学通知书内,明确地告知了学生:通知书所列专业为高教自考专业。所有报读自学考试助学的学生在正式报到缴费前,先领取学校《高等教 育自考本、专科招生信息告知书》,要求学生、家长详细阅读《告知书》中公示的学校信息、招生类型、招生学历、文凭(证书)样式、与其它学历差别、招生录取信息、咨询及申诉渠道七大方面的内容,知晓、了解、认可、签字后才能领取报到单按报到流程报到注册。

三、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狠抓教学质量

1、我校根据举办专业的培养目标、具体业务要求和学生的特点,认真贯彻落实重庆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教学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做好了有关教学环节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好课程考试组织工作,加强了考风、考纪教育。

2、我校建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考核奖惩体系,学校有专门的教学检查队伍,开展教学常规检查、听课检查、学情调查,对发现及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学校还实施学期任课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并奖惩兑现。为鼓励学生学好专业,学校每年开展学生奖学金评比。

3、加强了实践教学建设,加大了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建立了工商实训中心、艺术实训中心、计算机中心、数控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建筑实训中心等实习实训场所,学校还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并且还聘请了一批来自企业高管,工厂的技师、工程师等作为实验实训实习的指导老师,各项实验实训教学课程能够按照教学大纲正常开设,实践教学质量有保障。坚持了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的比例排课,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每个学期必须完成一个项目的实训并合格。

4、学校加大了理论教学的投入,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还聘请了部分重庆高校的教授、副教授到校授课,保障了自考教学质量;每间教室配置了多媒体设施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授课效果与质量。

5、学校狠抓了考风考纪教育,严肃考试纪律,以考风促学风、教风,并将 学生的考试成绩合格率、优生率与教师的绩效奖挂钩考核。

四、全面落实大学生行为规范,狠抓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健全,有计划、有总结、有奖惩,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且认真贯彻,落实效果好。我们以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为重点,制订了《科创学校学生守则》和《德育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辅导员、管理人员分别制订了各种量化考核细则,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五、收费、退费规范

学校有收费许可证,严格按市教委、市物价局审批的学费、住宿费标准收费,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情况。学校认真执行收费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监督。代收费学生自愿交纳,标准及时公示,并据实结算,多退少补。对退学者严格按照渝价〔2005〕487号文件相关规定退费。学校每年主动接受永川区物价局和税务部门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检查,均无违纪行为。

总之,在自考助学办学行为上,我校是规范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课程一次性过关率偏低,有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还不够强,还需进一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在招生上,对外联合举办自考助学班有关招生协议事宜,由

教务处统一对外办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学校名义对外招 生。

(PPT 演示招生简章)

在收费上,学生的学费统一交至学校财务处,各系老师授课

酬金、奖励先在教务处登记,然后统一由财务支取,经费使用公 开透明。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自学考试酬金划拨与学生欠费、任 务落实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相持钩,充分体现职、权、利统一,系里办自考积极性高。

在教学管理上,衔接班的教学管理工作纳入各教学系教学计 划管理,严格按照

《全日制助学班及自学考试独立本科段与高职 高专教育衔接专业计划汇编》 的要求征订规定教材、安排教学学 时,不得擅自减免。

各系选派职称高、责任心强、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授 课一般选在周六、周日或者晚上授课,寒暑假安排一定量的补课。各系自考班主任对课堂进行考勤,每次的授课情况按照教务处规

定的格式上报课程,录入系统后,教务处继续教育科、督导科指 派专人不定期对自学考试授课情况进行抽查、听课活动。(通过

报表演示教学检查登记表)

各教学系对本专业学生的每次考试成 绩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报表演示成绩分析报表),总结经验,找出差距,这一点上次程素萍老师专门把我校的成绩分析放在华 师自考群共享中供兄弟院校参考。

(二)引入数据库技术帮助管理信息

记得上次去华师出差办事,吴院长和胡主任提到要我们将我

校自学考试的好的做法在适当的时候向大家介绍一下,当时是说

把我们开发的软件推广一下,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没有软件,也

谈不上有好的经验,充其量在做法上加入一些我校的一些不同之 处,不对之处请各位批评。

从所周知,自学考试是一项繁杂、系统、操作性强的事务 , 从最初的新生注册到报考、再到上报沟通课成绩、毕业办证等一 系列工作,可以说环环紧扣,步步推进。不夸张地讲,周周有事,月月都忙,加上我处人手非常有限,在自学考试规模不断扩大的 趋势下,必须借助于信息管理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大家也知道,省里也下发了不少自学考试的软件,但那些软件只是针对某一项 具体工作开发的专门软件,具体到我们下面合作院校,往往要在

这一项具体工作之处做许多辅助性的工作,比如,新生注册软件

和网上办证只管数据注册,不和缴费挂钩,而我们向上级院校注

册又往往要确定哪些学生欠费; 随着自考年级和人数的增多,以

及学籍异动情况,每一次报考,我个人觉得,报考还不麻烦,两 个小时就可以搞定,麻烦的是要确定哪些是课程是报过了,哪些

是属于补考的,这些都要向各系发通知,反馈名单,再比如,加 强教学过程的检查,自学考试因为人数分散,一个专业学生来自

不同的系,上课地点也不固定,如何检查,等等一些情况,做过 自学考试工作特别是数据处理工作的同志,颇感头痛。增加人手

或许可以缓解压力,但是一则部门情况不一样,二则我还是认为

有一个数据与数据之间衔接、统一、一致的情况。四月份去省里 开会的时候,省教育厅学生处的张俊科长,笑着说,让那些不懂 电脑的人去做数据,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折磨。1、展示数据库的构成(PPT 展示),从上图可以看出,所

有的业务过程都收编进了信息管理系统。、展示成绩大表导出(软件展示)

3、展示新生欠费情况的核查(软件展示)

(三)不断创新工作流程 , 优化事务管理。

上面我向大家介绍的情况,可能过于强调管理的技术手段,未免有些班门弄斧,而且说实话,如果说过分依赖技术,往往忙 的是一两个人,也忙不过来,往往出几天差,家里的事务要堆到 一起,还是要由你来做。许多事情总归要一项一项来做,讲求团 队合作,而且现在强调各项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比如自学考试毕 业证信息就不允许更改 , 那么我们必须在信息进来时就达到百分

之百。好在,我有一次去省里开一个学位外语考试的会议,听了华中科大介绍学籍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里面讲他们学校的管理 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就看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蛮 受启发。

我们现在意识到随着业务的不断递增,必须不断地对过

程变革,调整业务运作过程,优化过程管理。、展示新生注册流程。

最开始做这个流程的时候,是不涉及对新生缴费的登记的,因为一则考虑那是财务的事,二则增加了部门工作人员的负担,但是后来发现实际很不方便,必须加入对缴费信息的登记。再后

来,新生信息较对以前可能要较对三次,目前,该流程中间因为 有许多信息是教务处学籍系统共享信息,在发布前就已较对了 3 次,为我所用我们最终只需要让学生较对一次就能确保百分之 百,除非他后来修改了信息。、展示办理免考的流程。

3、展示报考的流程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服务,不光是要为学生做好服务,向上要对主考院校,各项 上报数据必须准确、及时,不能报假的,错误的,过期的,被主 考院校催上几次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对各教学系,因为自考班

主任多半是由辅导员担任,平时的任务也重,我们也不能搞一刀

切,过分求全责备;对学生,因为我校招生层次和学业的原因,许多学生材料不及时,稀里糊涂,我们也不能抱怨,把责任都推 到学生和班主任头上。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服务。让上级主考院

校、教学系、学生满意,即便有什么闪失,也能及时弥补。

优质的服务离不开精心组织、制度规范、档案健全、落实到 位。

我们从最初新生注册时到申报毕业,非常注意学生信息的正

确,保证学生信息百分百无误。报考、办免考、申办毕业证、学 位申报等环节的工作,都能加强引导,事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学

生名单,做到不漏报、不错报,应报尽报。举个例子,我们在新 生注册报名流程中,特别提到了一点,学生自学考试新生注册工 作,部分信息来自校内相关部门共享信息。学生在校对过程中发 现姓名、身份证号、性别等关键信息有误,除到教务部门修改外,还应该提醒学生到学工、招办等相关部门将信息及时更正,以免

影响正常毕业。以前就发现这样的一个情况(举杨冰的例子)。

再比如,我们上报给主考院校办证的材料,照片粘贴单、名单、四级证原件都是我们向各系反馈的,经过这一环,我们向主考院

校上报的才好看,整洁,基本上一次通过,体现我们工作认真到 位。(举 VFP 项目中的空白照片粘贴单)。

而且我们平时注意做功

课,遇到紧急事情也能确保服务到位。

以上所讲的一些内容,很多都反映在我们汇编的 《自学考试 工作手册》中。

下一步,我校将从着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入手,进一步加强和严肃考风考纪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规范各项环节工作,增强工作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 确保我校自学考试事业继续平稳发展,稳中有升。

三、办学中的主要问题及难点

1、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我校是以师范教育为主的高职高专 学校,目前全省开考的自考专业中师范类的相对较少,部分学生

只能选报不对口的专业,如我校化学教育专业、初等教育专业的

学生只能选择生物工程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生和教学系都曾 反映过这类问题。、学生的诚信教育,包括考风考纪教育、考试安全教育都 需要加强。

自学考试考度制度都很完善,每次考试或多或少出现 试卷错发、代考等问题,原因就只能是老师责任心不到位和学生 诚信考试教育不到位,而往往学校又没有出台相关的奖罚措施,或是碍于情面不处分。、自学考试毕业证上网时间与发证时间不同步,许多学生 和家长打电话询问,往往被告之要等到大半年后才能查询,许多

用人单位又不明白这一政策,往往简单地告诉学生是假证,影响

了学生的就业。、自学考试档案管理工作量很大。自学考试工作,业务强,任务多。之前我们把免考、身份证复印件、照片、成绩合格证等 大量的学生档案集中在教务处管理,等到申报毕业证时,要在短

短的几天内汇总整理所有资料,工作任务非常重。把资料放到教 学系,又担心如果出现纰漏甚至丢失,又会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

二 〇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3篇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创办于1 962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重庆市商业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8年7月23日,重庆第一财贸学校(国家级重点)并人重庆交电职工大学。2009年2月25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重庆交电职工大学改制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同年在重庆商委的领导下根据市教委的要求,成立了食品工艺系,开设《烹饪工艺与营养》、《餐饮管理与服务》两个专业。

201 0年1月8日,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邀请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陈国华主任、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宣传教育处张葵处长,重庆商务高级技工学校向跃进校长、以及重庆小天鹅集团、武陵山珍,饮食行业协会、火锅协会等企业及协会负责人举办了一场烹饪专业校企合作研讨会。会议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讨论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等实质问题,同时与会企业签订校企台作协议,协议规定企业成为学校实习,就业基地,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所需人才,从而解决了学生就业,企业用人问题。

新兴农产品——旧院黑鸡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4篇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策略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高校必修课之一,是其它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的基础,在学校教学中,如若忽视了这点,那么培养出来的将是不健全的人才,学生没有良好的体质作为保障,即使你学富五车,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甚至会被淘汰。可见,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体质是多么重要。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新办院校,地处重庆市少数民族聚集区黔江,这里经济基础薄弱,学校体育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分析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供参考。

1 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师资、学情分析

目前,我院体育教师共7人,其中男教师4人,占总人数的57%,女教师3人,占总人数的43%,男、女教师比例基本适中。教师主要是以硕士为主,其中硕士5人,占总人数的71%,本科2人,占总人数的29%,学历结构比较合理,也符合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规律。教师年龄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24~35岁,青年教师精力旺盛,干劲足,正是体育教学所需要的人才。教师专项构成主要以篮球、健美操为主,其中,篮球专项5人,占总人数的71%,健美操专项2人,占总人数的29%,教师结构显然不合理。

我院学生主要以高职学生和五年制学生为主,高职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是参与体育活动练习性不强;五年制学生年龄较小,主要是初中生为主,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活泼好动,对体育课、学习体育技能和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具有浓厚的兴趣。

2 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我院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开展的体育项目:高职一年级主要是以篮球、100m、女子800m、男子1000m和杨氏24式简化太极拳为主;高职二年制主要是以排球和乒乓球为主。五年制转段之前主要是以身体素质练习和简单技能学习为主,转段之后主要是以技能学习为主。目前开设的体育选修课有健美操、瑜伽、保健推拿。体育项目比较单一,同时体育教学也有很大的重复性,不利于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

3 我院公共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 . 1 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我院体育场地、器材结构配置不合理,严重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限制了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展。我院现有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田径场都属于常规的体育场地,器材也严重不足,导致学院所开设的课程与普通中小学没有什么差异。

3 . 2 现有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

开设的体 育课程比 较单一 ,结构不合 理。我院开 设了篮球 、排球、乒乓球、田径、武 术课程 ,只在小范围内开设了健美操、瑜伽课程。就内容设置来看,大学阶段还是延续了中小学开设的内容,这种“炒冷饭”式的内容设置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和质疑,结果是:学科的内在性质没有很好地挖掘,至今也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体育学科知识,忽视了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及体育需求,造成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显然,这种格局与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构建大课程结构体 系的要求 还有较大 的差距 ,改革目前 高校体育 课程结构模式乃当务之急[1]。

3 . 3 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纲要》第二十一条体育课程评价中,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现有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侧重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考核,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教师的考核侧重于学生评教,忽视了教学过程、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考核。显然,这种评价体系是不完备的,具有很强的片面性,作为评价主体学生消极被动,学生只要考试能过关,就万事大吉了,这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初衷是相违背的,严重影响了学生运动兴趣的养成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 . 4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滞后

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传授体育运动技能为主,扼杀学生个性发展,在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和需要为目标。开设的个别体育项目在难度和场地、器材方面 难以面向 全体学生 ,导致学生 参与度、积 极性、热情 不高。教学过程主要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跑圈、徒手操、技能传授、自由活动来开展。教学方法主要是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 ,示范、讲解 、练习等方 法 ,学生只能 被动的练 习 ,课堂显得 机械、呆板、缺乏生机,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 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策略

4 . 1 确定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以“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娱乐”为宗旨,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把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实践相结合,将体育运动化、健身化。秉承体育课以室外课为主,以室内课为辅;以提高学生体质、学习运动技能为主,以学生考评为辅的原则,更加突出体育运动的大众性、休闲性、知识性、实用性。

4 . 2 加大经费投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体育场地、器材、体育经费、师资力量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

这些问题如不解决,体育教学改革将会是“一纸空文”,落不到实处,学院应建立长久的体育经费投入机制,修建高规格的体育场地,采购与之相匹配的体育器材。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的引进体育人才,加强体育教师理论知识和技能学习,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4 . 3 新兴体育项目和民族体育项目融入体育课堂

根据大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并结合我院实际,引进新兴体育项目,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重庆市黔江区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是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命名首批12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之一,所属三个训练项目:陀螺、蹴球、木球,均在我院训练,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公共体育课堂,一是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二是为重庆市培养优秀的民族体育运动员;三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与传承。

4 . 4 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根据“适时需要”原则,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新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必须打破体能和技能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其次,遵守《纲要》的基本原则,侧重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关爱每一名学生,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

4 . 5 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5篇

2014-04-28

近日,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人力资源处处长章启庆一行四人来我校就人事工作进行座谈。

我校副校长王和平,人事处负责人等接待了兄弟院校客人。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领导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行业、企业人才引进及队伍稳定,教职工职业通道及培训,教职工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干部队伍的培训及考核,学校的组织设计和二级学院的运行模式等方面与我校领导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6篇

立足行业 建立特色质量文化体系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9年,前身是广东交通学院,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经过多年发展,学院政校企合作平台稳固,社会服务能力强,形成了“实行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校企合作,走交通特色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的办学特色。

“四层”质量文化体系。实践中,学院建立起了具有交通职业特色的“四层”质量文化体系。一是物质层,即学院质量的物质文化,它是凝聚在高职物质设施中,体现高校质量管理理念的外化部分;二是制度层,即学院质量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规章制度、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政策等;三是行为层,即学院质量的行为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管理层、师生员工利用物质层的要素,在制度层的约束下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教学、学习、质量交往、质量公关宣传等活动的行为模式;四是精神层,即学院质量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高校质量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这四个层次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转换,互相渗透,为学院内涵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融入行业文化精髓。学院的专业和专业群具有鲜明的交通职业特色。在质量文化建设中,学院深入发掘博大精深的交通文化底蕴,重点引进优秀交通行业企业文化进学校,实现了质量文化与交通行业文化、质量文化与交通企业文化、质量文化与学院交通专业文化的交汇融通,形成了体现交通行业文化精神、融入交通企业文化精髓、具有高职质量文化特征的学院质量文化模式。

汲取行业文化精神。在质量文化建设中,学院深入研究学校与交通行业企业在管理运行机制、制度、管理流程、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寻求相互交流融通的突破口。通过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具有行业文化精神和职业学校特色的质量文化: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往无前的“开路先锋”精神和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铺路石”精神与敢于与大风大浪搏斗的“航海搏击”交通行业精神。

面向市场 文化质量建设魅力无穷

近年来,学院坚持铸入行业企业精神,大力加强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全面对接,为创建“国内知名、同类领先、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弘扬交通文化,推动自身发展。学院坚持在历史中传承,现实中扬弃,创新中发现,发展中升华,积极开展交通文化、优秀交通企业文化、质量文化的教育研究,把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教育教学的各环节,逐步建立内容覆盖理论课、实践课、课外活动的教学体系。大力弘扬以“开路先锋”“铺路石”“航海搏击”的行业精神为核心的交通文化,吸纳优秀企业的团队协作、客户中心、以人为本等企业文化。

学院在新的质量文化的提炼、设计过程中,让新老员工共同参与,发挥他们积极参与管理的作用,使质量文化的价值观固化为组织习惯,增强质量文化的执行力,实现了学院自身的发展壮大。

推动实践教学,突出职业特色。学院强化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企业参与、专业相关、社会认同”的各类活动,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学院分期举办各专业的文化节,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竞赛,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开展与专业密切联系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是对学校专业教学的有力补充,开拓了师生的专业视野,启迪了思维,丰富了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着广大师生,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很有帮助,对提高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加强环境建设,打造文化品牌。优化校园景观建设,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体现环保精神,彰显交通特色,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学院从实际出发,以校园建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设施,以及教室、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为载体,通过精心设计,将学校精神体现于各种标记物之中。

在实训室质量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专业文化特色,展示实训室的文化内涵与亮点:数控实训室——精密高效,柔性集成;制冷空调实训室——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电工工艺室——勤学、苦练、技能,安全、文明、操作,等等,充分体现了职业精神和交通特色。

同时,依托“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形象识别系统工程”,学院在典礼仪式、视觉标识、物品使用、文件制作、对外宣传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标志性规范系统,在学院的各种交流、仪式、庆典活动中推广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成果。

深化校企合作,铸入行业企业文化。 实践中,学院结合自身人才培养和服务对象特点,依靠交通专业,积极引进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借此开展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教育效果显著。积极引进企业管理理念。例如,利泰集团的“您的汽车专家”、丰田“5S”管理等,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与企业管理共发展,与学院共奋进的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文化。

另外,学院与企业签定订单培养协议时,方案中不仅有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要求,还有学生从业态度和思想素质培养的要求。将订单企业的企业文化作为订单班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规章制度、员工守则等一系列的内容制成标语悬挂于课室大楼,并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或基层管理人员到班级座谈,使学生时刻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改进实训教学,营造文化氛围。学院在教学内容及管理机制上不断探索,使实训教学有企业氛围,努力缩小与企业的差距。在建设校内丰田实训中心和机加工工厂时,均按企业标准制定生产流程,借鉴企业的6S管理等制度贴在或悬挂于墙上,学生进入实训场所犹如进入车间,学生就是员工,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接受企业文化的影响。

另外,学校还将优秀企业的理念、精神制成标牌,悬挂于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馆、宿舍楼等校园醒目位置,以著名企业的名称、典型技能型的名字为广场、道路、实验实训室、科研机构命名,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企业文化。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7篇

1 总体设计思路

一卡通系统作为我院整个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应用项目之一, 设计上要围绕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设计思想。该系统不仅仅是消费系统, 还具备身份识别以及信息管理功能。要求采用校园卡与银行金融卡分离的方案, 校园卡选用非接触式CPU卡, 使其具有在校园内实现各类消费、身份认证、信息查询和校园管理的功能。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 实现学生证、教师证、食堂卡、借书证等多种证卡合一, 作到“一卡通用”。实现一卡通系统与校园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无缝链接, 最终做到统一平台、数据共享。

2 系统设计原则

在进行系统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可行性和适应性。系统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性价比, 并满足今后社会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2) 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 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3) 先进性和成熟性。系统设计既要采用先进的设计和方法, 又要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采用成熟的主流技术, 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 而且具有发展潜力, 为今后留出扩展空间, 关键设备应选用主流的先进产品。

4) 开放性和标准性。为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 要求系统具有开放性和标准性。

5) 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考虑技术先进和开放性的同时, 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 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6) 安全性和保密性:在系统的设计中, 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还要考虑信息的保护和隔离。系统流水数据要求采用硬件加密处理。

7) 兼容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 必须充分考虑以最合适的方法、最合理的投资、实现系统的兼容和维护。

3 功能概述

1) 校园卡与银行卡物理分离, 校园卡使用非接触式CPU卡, 银行卡可根据学生、教师的具体要求使用银行独立的借记卡或信用卡。校园卡由学校自己单独发卡维护, 银行卡则由银行方负责维护。在校园内校园卡代替现金进行一切消费, 校园卡代替一切证件进行认证。校园卡的充值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要求采用现金充值、银行圈存机圈存等多种方式灵活实现。

2) 系统应采用安全、开放可扩充的平台, 具有数字化校园的扩充性能, 可根据校区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定制, 要求提供二次开发接口。

3) 系统规模:我院初期用户数量以12000人计, 系统平台设计、服务器选型应按5万用户数的规模来考虑。

4) 系统结构:整个一卡通系统应包括校园一卡通数据中心平台、校园一卡通管理结算中心、银行圈存系统、查询系统、食堂消费系统、商场消费系统、图书馆系统、自助缴费系统、校医院HIS系统等。

5) 校园卡

校园卡分学生卡、教师卡、临时卡、家属卡四类。

以学生证号或职工编号作为身份识别的唯一代码, 临时外来人员使用身份证号作为唯一代码。

学生卡上包括:卡号、考生号、身份证号、学号、姓名、系别、照片等信息;

教师卡上包括:卡号、职工编号、姓名、照片等信息。

临时卡上包括:卡号、临时编号等信息。

家属卡上包括:卡号、职工编号、家属信息等。

6) 校园卡设专用电子钱包账户, 并具有消费、身份认证、个人信息查询等功能。

电子钱包功能:

持校园卡在校内进行各类消费和金融活动, 包括交纳学费、校园购物、奖 (学) 金伙食补助、进餐、就医、上网等消费场所无纸化电子货币支付。

管理功能:

利用校园卡进行各类身份认证管理活动, 包括学籍管理、成绩查询、教学管理、图书管理、借阅管理、门禁管理、考勤管理等。

金融功能:

校园卡对应的银行账户用户可在校内外进行各类金融活动, 如校内的电子钱包充值、查询、挂失、改密;校外的消费、存取款、转账结算以及办理银行系统的异地通存通兑等金融业务, 与银行金融卡的有效结合。

4 主要软件系统功能及性能指标

1) 校园一卡通数据中心平台

建立“一卡通”系统统一的数据存储、处理中心, 数据中心负责“一卡通”系统和各子系统所有数据的集中存储、更新、备份、维护;数据的分类、检索等。

建立数据交换中心, 保证“一卡通”各子系统间、终端设备与中心数据库之间、一卡通系统与各对接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的同步和及时更新;某一子系统的数据发生变化, 要及时在整个系统中反映出来。

建立全面的、统一的人员基本信息库, 包括所有教职工、各类学生、临时人员, 并自动与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同步。

2) 校园一卡通管理结算中心

普通账户处理:包括对普通持卡人账户 (已开户) 进行查询、冻结、解冻、挂失、解挂、销户、充值、取款、变更、换卡、打印、修改查询密码、修改卡内密码、转账等。

个人密码保密:在系统上操作员不能看到持卡人的个人密码。

可以对持卡人账户进行补助、扣款, 持卡人不需到卡中心即可领取。

应用系统中不存放中心数据, 以数据中心为准

设置操作员的权限:不同等级的操作员只能根据设置的功能权限来使用部分功能;对操作员登录进行控制:操作员卡验证身份, 密码控制。

对所有操作日志跟踪, 可追溯责任人。

对商户账户进行维护和管理, 包括开户、销户、冻结、解冻、信息变更、换卡、流水查询, 商户清算后的存取款及两个商户之间的转账。

提供丰富的管理性报表:对账不平清单, 总账表, 普通持卡人结算单, 结算凭证, 操作员操作情况汇总表 (日、月、季、年度、任意阶段) , 商户明细清单表, 商户交易明细清单, 校园卡系统银行对账表等。

3) 食堂消费系统

系统运行速度快, 以减少学生就餐排队;

系统稳定可靠, 出现故障能迅速解决。应尽可能避免一个设备故障造成整个系统不能使用;收费终端网络结构采用标准星型拓扑结构。

收费终端具备存储1万笔交易记录, 100万黑白名单的处理能力。

提供操作员误操作的修改或撤销功能;

提供单次消费限额和当日累计消费限额;

提供灵活多样、内容详细的报表统计功能, 报表可打印和导入到EXCEL中。通过查询报表, 可了解各食堂消费情况, 以便于食品原材料的采购。提供消费和业务查询功能, 做到日清月结的科学管理;

4) 查询系统

资源共享:与“一卡通”平台的系统配置、人事、卡户、商户、通信、账务等资源完全共享;

公用信息:查询一卡通新闻快讯、领卡通知、失卡招领、冻结公告等;

卡使用信息:卡片查询、卡片维护、挂失申请、密码修改、账务查询、个人理财、转账办理等卡户查询;

统计信息:营业结算和结算信息;

校内信息查询:通过信息发布业务系统, 实现校内各类信息查询。

电话进行卡的挂失和解挂功能:按语音提示选择需要进行挂失卡或解挂卡的业务流程, 系统将在处理完毕后报告具体的处理结果;

电话查询卡余额功能:按语音提示选择该功能, 系统将报告用户卡在当前日期的卡剩余金额;

电话查询卡当日、当月、当年、历年消费明细功能:按语音提示选择该功能, 系统将报告用户卡在当日、当月、当年、历年的卡消费金额;

5) 数字化及其它系统对接

为学校数字化校园的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提供接口;

从数字化校园系统取得职工、学生及其它资料, 作为一卡通基础数据。

能够通过校园卡进行学籍电子注册、成绩查询、课表查询、教学计划查询、教材选定、网上选课等等教务教学管理。

5 结束语

校园一卡通工程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 可以通过校园一卡通的建设, 逐步形成全校范围的数字空间和共享环境。校园一卡通系统各项功能的实现, 不但会为学校师生员工提供极大方便, 同时也会极大地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水平, 成为学校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志。

摘要:校园一卡通工程是我院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 随着我院新校区的开工建设, 特别是重庆市教委提出“五个校园”中, 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要求, 对“一卡通”的规划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上必须服从于我院数字化校园的总体规划并对该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 它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数据采集和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校园一卡通的实现, 必将推进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 也将进一步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一卡通,数字化校园设计

参考文献

[1]许纲理.刘振宇校园一卡通系统集成技术与应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 .

[2]孙小权.邹丽英校园一卡通的方案设计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3) .

[3]陈德建.张秉权校园一卡通系统结构总体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4 (8) .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8篇

一、课堂管理细致化

为进一步从管理层面上重视课堂管理, 学院开展了“五级联动机制”, 从制度上规范了由任课教师、教学督导、学生处、各系部书记、辅导员 (班主任) 、教务处、各系部主任、教学秘书及院领导联合督查、工作备案、定期公示、限时整改的联动督察机制, 从而实现了与教学相关的各级教学、教辅人员的层层检查目标, 做到人人有义务对课堂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强化了常规教学管理,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纪律意识, 维护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 为强化教师的课堂管理意识, 学院要求教师做到“勤教”, 注重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节, 每月进行一次摸底考试, 并定期召开考试分析会及家长会, 通报学生的各项情况, 让家长配合学校进行学生日常学习的督查。在距参加高考还有3个学期时, 按照专业分类对学生进行分班。重新分好的班级, 全部由文化课教师担任班主任, 与专业教师共同管理学生, 使学生通过3个学期的强化学习, 从而顺利通过专业和文化课的升学考试。

二、任课教师管理合理化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积极性, 学院制订了各种措施进行引导, 特别是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 通过科学、严谨的教学质量考核, 对教师教学质量及水平给予合理的阶段性评价结论, 从而获得全面、综合的教学质量信息。这不仅可以形成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调动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而且可以为教师晋级、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适应了学院的人事制度、教师职称评聘和分配制度深化改革的需要。

同时, 每年定期举行“优质课”比赛, 以赛促建, 以赛促进, 从精神和物质上对教师的教学成效给予肯定, 也为其他教师进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院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而对教师的课堂管理, 学院提出了更加细致、实用的“四要四严禁” (要严格学生考勤点名, 要严格管理学生手机, 要认真维护课堂秩序, 要努力提高课堂质量;严禁迟到早退;严禁说与课堂无关的内容;严禁玩手机、接打电话;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侮辱学生) , 让教师明白学生管理不再只是班主任、学生科的事情, 与每个教师都息息相关, 从而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四要四严禁”的具体实施, 课堂纪律、秩序和氛围有极大的改观, 真正实现了教育与教学的相互融合, 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学生课堂管理常态化

建院伊始, 学院就对学生管理提出了“六个养成”教育 (养成良好的科学方法;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养成优雅的人生品质;养成文明习惯;养成坚强的品质;养成团队精神) ,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随着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强化, 又提出了“三不准”要求, 即不准迟到、早退, 不准上课睡觉, 不准上课玩电话, 对学生的课堂状态进行了更加深入和细致的要求, 避免了大而空洞的口号式宣传, 把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要求进行了常态化和细致化处理, 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自己进行规范。

为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做作业都提出了要求, 同时制订了学生学习常规“四要四严禁” (要严守上课时间, 不迟到、不早退;要严守上课纪律, 配合教师管理, 不做、不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要尊重教师教学, 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要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努力提升学习效果。严禁迟到早退;严禁携带零食进教室;严禁玩手机、接打电话;严禁穿拖鞋、吊带装或不符合专业学习规范的服装进教室上课) , 对学生和教师的行为都进行了更加明确具体的管理要求。

四、教改探讨具体化

由于没有专门针对艺术类学生的专门升学教材, 学院要求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层次, 各学科的具体要求编写校本教材, 因材施教, 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近来, 通过对高考班语文总复习教材的编写, 发觉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 因此, 以后各文化课科目的教材编写将进入学院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探讨。

总之, 作为一个新建高等职业艺术院校, 积极面对挑战, 学院开拓创新, 勇敢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立足本位, 放眼未来, 抓住特色,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不断实践,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提供有效的参考范本。

参考文献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大学职能,实践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 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1) 2011年4月24日,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强调,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职教育姓“高”名“职”,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必须承担起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基本职能。遵循大学教育规律、围绕大学功能建设、不断完善大学功能, 是高职教育属性的根本性要求, 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科学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的题中要义。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高职教育姓“高”名“职”的定位思考, 深入理解大学内涵和高职教育本质, 在制定办学思路和探索实践中注重体现大学功能, 积极打造具有工贸特色的“知行文化”, 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推动学院长足发展。

一、强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首要功能。高职教育是与社会衔接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类型, 肩负着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学院根据培养人才的需要,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校企共同探索建立了“行业、企业、专业相衔接设置专业, 岗位、能力、课程相衔接开发课程, 政府、学校、企业相衔接建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三个三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以多方联动机制建立点对面的互动平台, 在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素养培养的导向下, 优化育人过程, 提高育人水平, 努力培养“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始终坚持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需求相融合,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 依托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系统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开设的34个专业覆盖了重庆市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化工、材料、能源六大支柱产业和消费品产业。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服务重庆市城乡统筹建设,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服务重庆三大化工园区,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服务太极集团等医药企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服务重庆装备制造业等。学院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2个, 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1个, 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3个, 应用化工技术、会计电算化及服装设计专业在2011年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测评中获第一名。

学院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口,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依据职业标准开发课程。根据企业真实生产、技术革新和业务流程,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评价的深度融合。学院拥有市级精品课程2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学院坚持实训基地建设的职业性、生产性和开放性, 切实优化实训条件, 强化学生技能培养, 并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拥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9个, 其中,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4个, 重庆市高职院校生物化工应用技术推广中心1个,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23个。学院大力实施实训教学改革, 各专业制定实训课程标准、教案标准和考核标准, 加大实训教学比重, 丰富实训教学内容, 改进实训教学方法, 强化职业技能培养。近三年来, 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市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1项, 毕业生双证率95%以上、就业率99%以上。

二、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广泛开展科学研究

高职院校与学术研究型大学虽然在发展模式及科研能力积淀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科学研究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但仍然是高职教育的重大使命。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陈建新院长就曾提出, 高职院校同样需要科研, 只不过, 高职科研的方向不是关注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 而是强调服务行业和区域。

学院深入理解高职的本质内涵, 基于高职姓“高”名“职”的定位思考, 在办学思路制定上特别突出高等性, 把“研究和推广适应涪陵区、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 (简称‘三区’) 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列为办学定位的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 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研究和推广具有“三区”产业发展特色的应用技术。坚持内培外引, 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着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 努力打造一支“学高”“德高”“技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现有重庆市和涪陵区科技特派员14名、涪陵区创新创业团队9个。学院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完善科研奖励机制, 调动教师科研教改的积极性, 激发教师科研热情, 整合科研力量, 强化项目管理,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三年来, 学院教师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5项, 承担科研项目71项, 教改项目立项32项, 主 (参) 编教材116部, 发表科研教改论文1098篇。其中曹子英教授主持的《偶氮二异丁腈清洁生产技术与应用》列入2012年度重庆市第三批科技攻关 (应用技术研发类) 项目立项研究, 项目获资助经费15万元, 刘勋教授主持的《特效沉淀法分离提取氨基酸新技术的中试及推广应用》立项为“2013年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用技术推广中心新技术推广项目”, 获得资助经费30万元, 《西部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开放式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重庆市第三届教学成果三等奖,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五融合”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重庆市2013年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三、立足区域实际需求, 积极服务社会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和重要。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功能,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校实现自身价值、提高办学质量的内在需要, 这既指高校培养的人才最终将服务社会, 同时也包括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对经济建设作出的应有贡献。

学院重视社会服务工作,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立足于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及“三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确立办学指导思想, 成立了“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合作理事会”, 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院主动的政校企深度合作的新模式, 与涪陵区、两江新区、丰都县等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与123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学院坚持“政府引导、院企主体、市场运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原则, 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和人力资源, 激发教师服务社会的内在动力, 拓宽了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形成了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社会培训、技能鉴定等多元服务的良好势态。近三年来, 学院开展应用技术研究79项、技术改造17项、推广技术16项、咨询服务97项, 技术服务收入达到370.33万元;开展短期培训32632人次;对口支援贵州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涪陵职业教育中心等职业院校7所, 资助经费15万元。学院多维度履行服务社会职能, 取得了学生成长成才、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和学院服务社会水平提升的多重收益, 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大学之大, 不仅是校园体量之大, 更意味着思想的大格局、观念的大气象, 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能力资源。培养高职学生, 不能只抓技能培养, 而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品质的培养。2002年9月1日, 袁贵仁同志在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便深刻指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 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大学以文化育人, 文化可谓大学之魂, 是大学存在、绵延的重要根基。高职教育除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展开办学活动外, 也必须要有超越表层、技术、功利化的理想情怀, 去塑造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 在强调企业文化、行业文化引入的同时, 还要注重系统培育符合学校实际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 彰显大学的价值追求。

学院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自身历史、现实实际, 探索形成了“知行文化”, 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推动学院内涵建设。学院“知行文化”中的“知行”, 源于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命题。“知行合一”理论强调的是不仅要有认知、有意念, 尤其应当有实际行动、有践履。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 才能称得上“善”。 (2) 学院倡导“知”与“行”要相一致的文化理念, 提倡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学习与实践的统一, 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过硬动手能力, 既有知识文化修养、又有高尚道德行为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通过开展文体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多方位、立体化地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 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学生在文化的浸润滋养中获取适应社会进步与其自身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素养, 同时在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综合素质、长远发展等方面也更具竞争的优势。近三年来, 学生在市级及以上各类评优评先524人次, 其中国家级163人次, 在市级文体竞赛活动中获奖300余人次。学院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基本理论、过硬的职业技能、较强的创新意识, 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0%以上。2009年, 学院荣获“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荣誉称号。2010年1月, 学院荣获由重庆市教育学会、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和《重庆商报》社授予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教育功勋特色高职院校”荣誉称号。

发挥大学职能是高职院校“安身立命”的内在依托, 体现着高职院校办学的自觉与自信。当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和高职教育体系的日趋成熟, 时代赋予了高职教育新的历史使命, 更加充分地发挥大学职能是高职院校更好地适应社会要求、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然路径。近年来,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拓展服务社会路径、丰富大学文化精神, 全面履行大学职能, 不断增强办学实力, 实现了健康、快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学院将继续大力加强内涵建设, 自觉担当并有效发挥大学职能, 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 2011-4-24.

[2]翟帆.高职的前程——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N].中国教育报, 2012-3-7.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景观,存在问题,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是学校的窗口和形象展示区,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能反映出学校的精神风貌、文化内涵,并感染人为之而积极奋斗。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对其校园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1校园景观概述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位于巍峨的歌乐山和连绵的缙云山之间的大学城中路81号。学校占地37.33hm2,背倚缙云神秀,远眺歌乐美景,三岔河至南向北贯穿而过,校园依山傍水,林木葱茏。学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围绕着“现代化校园、活力校园、人文校园、生态校园”的建设目标,充分利用校区内天然的三岔河水景资源,形成两轴、一水、分片区的景观格局。整个校园分为主入口人文展示轴、校园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校园实训区、次入口生态景观轴及河流景观带。校园内河流景观带约占校区面积的8%,在三岔河交汇处形成1个约0.8hm2的人工湖(镜湖)。校园内建筑风格简洁大方,现代感强烈,建筑颜色纯粹典雅,体现了现代商务的时代特征。

2景观规划设计解读

2.1教学行政及入口景观区

教学行政及入口景观区主要包括学校的东大门,入口景观水景及广场,为整个学校的景观核心区。东大门入口以对称的轴线景观来打造,采用树阵打造入口轴线的庄严感,地面采用花岗岩铺装,体现了尊崇和品质感。树阵采用银杏、香樟、法国梧桐、天竺桂等乔木,体现了强烈的仪式感,起到引领人们走进校园的作用。

2.2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是学生生活和休憩的场所,该区域绿地的使用频率高,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密的空间。其植物的配置应将“以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该区宜选择色彩淡雅幽静和兼具保健功能的植物。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学生生活区选择清新淡雅的玉兰,香气宜人的桂花等植物,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2.3河流景观带

校内有天然河流三岔河至南向北贯穿整个校区,形成占地约3.33hm2的河流景观带,作为整个校园景观的点睛之笔,肩负着师生休闲、游憩、观景的功能需求,师生可以在河畔学习、交流和思考。三岔河在校内的交汇处,人工开挖形成镜湖。镜湖的四周,配合师生对于交往空间的需求,规划了滨水休闲步道。对于三岔河河道驳岸与水体高差较大的地方,将采用大台阶把高差尽量消化掉。驳岸应结合水面的深浅设计成亲水型或观赏型驳岸,为师生提供多层次的开敞空间。

3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体现职业院校的特色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校园建设比较急促,资金缺乏,采用分期建设,目前只建设完成1期工程,2期、3期工程尚未完工,因此,校园景观建设没有创造优美的环境,更没有实现营造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特色而树立该校名片的效果。校园景观没有亮点,没有体现学校作为商务院校的职业特点。

3.2缺乏校园文化底蕴

高职院校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校园景观展示出来,校园文化景观是诠释校园历史文化的最好方式。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校园文化的深入研究,学科特点体现不足,内涵单薄、精神缺失,缺乏创新和文化底蕴。

3.3缺乏校园植物景观的整体规划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没有对整个校园进行绿化的整体规划设计,采取建设一块、设计一块、绿化一块,没有从整体着眼规划,导致校园植物景观布局凌乱,没有与校园的整体环境相协调。造成部分绿化是“有绿化、无美化”、“有造园、无景观”的现象。

3.4缺乏人性化设计及整体规划设计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相对于名牌大学,占地面积明显较少,在有限的空间里,往往忽视了师生对户外交流空间的需要。同时,学校在进行新校区建设时,往往没有按照最初的规划方案进行,边建边调,或是建一栋楼,设计一栋楼、建一处景观、设计一处景观,导致各个分散的子项拼凑起来,不能与校园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4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议

4.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高职院校的师生是校园环境的使用者,也是景观的最大受益者。因此,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应满足师生对于户外交流空间的需求,尽量为师生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比如,学校的绿地应加强游憩功能,使学生更容易亲近自然。多种植高大的乔木,为师生夏季户外交流遮荫纳凉,多布置供师生休息的坐凳等,只有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让师生安坐下来,进行广泛的交流。

4.2体现商务院校的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的校园景观,应该以突出该校的学科特色为出发点和基础。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商科为特色的学院,因此,学校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应把传统儒商文化及现代商务特征融入到园林景观要素中,着力营造一种商务个性鲜明的校园环境,以激发、启迪和教导学生,从而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景观特色。

4.3校园景观规划体现生态自然的原则

校园的景观设计应依托现有的地势条件及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自然景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境内有1条天然河流三岔河至南向北贯穿整个校园,在规划设计河流景观带时,应该尊重生态自然的原则,尽量保持河流的原始走向,打造生态驳岸,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4.4校园景观植物应突出本校特色

学校绿化所选树种、花种要因地制宜,适合本地生长。树种选择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又要能体现传统文化,不仅要考虑到易成活、耐修剪、寿命长,又要顾及到物种的多样性,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比如,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行道树,可以选择具有本地特色的黄桷树、小叶榕。而学生生活区可以选择清新淡雅和兼具保健功能的植物,如玉兰花、桂花等。河流景观带的岸堤上,可用垂柳和桃花间种,水岸边种植球根花卉,如美丽水鬼蕉、石蒜、葱兰等,宿根花卉如香蒲、美人蕉、鸢尾等。镜湖中可用睡莲进行点缀。

5结语

校园环境作为师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和学习的第二课堂,自然也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氛围,对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灵感、激发学习热情都很有帮助。因此,对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叶徐夫.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 张巍.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2(12)

[3] 戴添基.高职院校校园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以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园林论坛,2010(1)

[4] 李林.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4)

[5] 李静.高职校园景观设计中场所精神的营造[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第11篇

一、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 提升就业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 由于历史原因, 职业发展教育在高职院校层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 一) 教育理念薄弱。在现阶段,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还未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教育思路和理念, 大多停留在课程建设阶段, 套用本科院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 从学科教育角度入手, 片面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概念的规范性, 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一些高职院校被学生列为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 二) 教育主体封闭。社会参与、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特色。但在职业发展教育中, 社会参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职业发展课程师资队伍多为学生辅导员、就业指导人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心理指导教师, 职业经验缺乏, 对市场和职业认识不足, 严重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 三) 教育手段单一。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多采用讲座或大班授课的方式, 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不同专业之间对职业发展教育要求的差别, 单纯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实训环节极少, 对课余学习重视不够, 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小组工作在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运用实务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由原民政部重庆民政校升格而来, 是全国最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 在社会工作教育方法和师资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淀。学院于2008年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并通过引入小组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 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开展了“新生成长小组”、“学习导向型学长制”、“职业发展导向型”等多种类型的小组工作, 提高了职业发展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升了教学质量, 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 一) 小组工作在职业发展课堂教学的运用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职业发展课堂教学的总体思路为按照专业班级分为任课班级, 保证每位任课教师所授班级在专业方面的一致性。在教学手段方面, 鉴于高职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普遍较差的情况, 鼓励教师采用课堂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减少进行纯理论讲授的时间, 把枯燥的课堂变成愉悦的游戏场, 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进行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

1. 职业导师。按专业在行业、企业中聘任若干“职业导师”1, 安排职业导师走进课堂, 编入对应专业学生的小组开展活动。小组主题为“你的现在, 我的过去”。由小组中的学生现行讲述自己现在在专业学习和职业探索方面面临的困惑, 由教师进行点评, 然后由职业导师讲述自己曾经也面临这些问题, 并把自己应对这些问题的过程和办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 也告知同学们这些都是人的职业生涯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消除其不安和紧张情绪。

2. 素质拓展营。学院在职业发展课程设置方面有全部学生都必须完成的主教学计划和供学生课内选修的分教学菜单, 素质拓展营就是其中之一。学院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 在授课班级中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成员, 并将各个成员分为若干小组, 在教师引导下, 由各小组自行选择组织构架, 选举本组的负责人和领导者。

组织方注重通过增强活动的对抗性从外部环境上加快各小组的融合过程, 如安排团队CS对抗、比赛, N人N +1足赛跑、野外烧煮展示等。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设定奖惩措施, 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内部讲评和分享, 在丰富职业发展教育内涵的同时, 也拓展了小组工作的视野。

( 二) 新生成长小组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05年开始在社会工作学院大一新生中开展新生成长小组活动。2010年, 社会工作学院开始将职业发展教育模块引入新生成长小组, 为小组工作在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中的运作提供了有效路径。

新生成长小组一共设计“生命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以及 “生活适应”等四个主题的小组, 由学生处 ( 就业指导与创业服务中心) 和社会工作教研室联合为每个主题的小组配备小组工作者, 分别是生命教育组, 职业生涯规划组, 人际沟通组, 生活适应组。组员招募时以专业为单位, 各专业分批次进行。

总体来说, 高职学生由于在高中阶段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对自我的评价总体而言较低, 到学校后更加重视交流和沟通, 希望学到“如何与人交往”和“如何待人处事”, 希望获得“学习上的帮助”。运动型教学内容或活动是高职学生最感兴趣和最能接受的。在各小组的评估当中发现, 学生对小组规模和活动频率的期望与课程设计者的想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成长小组对学生产生了十分明显的积极影响。同学们觉得在“成长小组”中能学到不少东西,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自己对高职学习的紧张情绪, 增强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信心。

( 三) 学习导向型学长制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旅游系下设的会展教研室自2009年开始在专业学习方面建立学长制, 即通过在高年级学生招募、选拔专业学习成绩优异或职业技能突出的学生成为“学长”, 以“学长”中心建立学习小组, 通过小组工作、朋辈教育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专业学习。学习导向的学长制活动内容有:

1. 上下届指导, 已毕业工作的会展专业学生指导本专业三级学生, 三年级学生指导二年级学生, 二年级学生指导一年级学生。在已毕业会展专业及会展2008、2009、2010等三个级学生中试行;

2. 一名学长对应指导6—8名低年级学生, 在已毕业工作的会展专业学生中选拔5名学长, 负责指导应届毕业年级顶岗实习学生; 在应届毕业年级学生中选拔8名学长, 负责指导大二年级学生;在大二学生中选拔12名学生, 负责指导大一年级学生。

3. 学长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工作, 每周至少要与所指导学生联系一次, 每周用1 -2小时和低年级学生交流, 积极开展小组活动, 解决在专业学习、社交礼仪、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学长和所联系的低年级学生之间不仅要有正式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的交流, 学长要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专业实习指导。

学习导向的学长制主要着眼于帮助学生矫正学习旷课、缺勤等失范行为, 协助教师预防、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 并通过朋辈教育的手段帮助学生快速形成职业认知, 也是相关专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自会展专业开始实施学长制以来,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得到较大提升, 学风得到显著提升, 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明确, 学习目标清晰, 职业技能证书通过率、专业考试成绩显著提升。实行学习型学长制的成绩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2011年4月11日, 《重庆时报》专版报道了学院学长制的相关情况, 得到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好评。2011年9月, 由学生处 ( 就业指导与创业服务中心) 牵头, 在全院各专业职业发展教育中全面实行学长制, 将会展专业的成功经验加以推广。

( 四) 职业发展导向型学长制

高职学生有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是在校外各种实习实训基地度过。对于学生在外实习期间的职业发展教育问题, 几乎就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一个盲点。作为在实习实训基地进行职业发展教育的积极探索, 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于2008年与设置职业发展课程同步开始探索依托校友、学长在实习实训基地建立职业发展导向学长制。职业发展导向的学长制没有统一的范式, 根据基地所在的企业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此我们可以举两个在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方面较为成功的事例。

1. 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学院于2008年在该中心试点建立职业发展导向学长制, 聘请了在该福利中心工作的保育部副部长、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活动者费英英、康复部副部长、深圳市优秀务工人员傅华丽、老年部副部长、深圳市优秀务工人员叶静等校友为首批学长。三人按照部门带三个小组进行业务辅导和技能培训, 并定期开展活动, 交流经验、体会, 解决同学们在深圳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各样问题。该中心的学长制主要偏向于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学院按职业发展教育外聘教师相关待遇标准给予学长们课时津贴。

经过学长制相关活动的开展, 在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业已形成了耐心细致、勤奋认真、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 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一些到该中心的学生成为了中心的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 一些学生实现了自己进行学历深造的梦想, 如2006级社会工作专业柳苏同学成为了该中心行政办公室副主任, 2007级社会工作专业江秀娜同学于2011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同时, 也是该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为学院深入进行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

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办事处。学院于2009年开始在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办事处建立职业发展导向学长制。该街道办事处辖区为重庆市渝中区最繁华路段, 首任学长由2007届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何寄瑞担任, 学院校友、渝中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彭龙为指导教师。该基地学长制主要偏向于职业道德、职业修养的树立和培养。

在该基地担任学长的同学均为在校期间长期担任主要学生干部, 专业学习成绩优异的优秀毕业生。学长们通过组建职业发展成长小组, 在原有新生成长小组工作方案基础上, 结合现阶段的职业发展教育要求和岗位要求, 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 主要着眼于解决自身岗位适应和角色转变的问题、工作的社会价值及职业发展等方面。

经过该小组的努力, 在渝中区解放碑街道办事处及下属各社区实习的同学们很快转换了角色, 热忱地投入到社区各项工作之中, 赢得了单位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部分学生实习结束后继续留在相应社区就业, 并走上了各社区负责人的岗位。

三、小组工作在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运用的基本经验

将小组工作运用于职业发展教育之中, 在全国高职院校层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在经历了三年尝试之后, 积累了三条基本经验, 可以供大家参考:

( 一) 注重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课程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骨架。小组工作运用于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 首先就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从而才能进一步解决任课教师的待遇、课时、学生学分认定等一系列的问题。

小组工作运用于职业发展教育, 本身就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教学安排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之下, 我们必须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在专业能力培养与职业能力培养之间需要自己的切入点, 在实现人职匹配这个总目标的指引下,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出发, 站稳自己的脚跟。

( 二) 注重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小组工作运用于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 对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组织、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可以将职业发展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让最熟悉学生、最了解学生的辅导员参与各个阶段、各种类型的小组工作, 一方面增加学生对小组的参与热情, 另一方面也为辅导员参与专业建设、职业发展教育提供了平台。

同时, 大量小组工作的实践证明, 以团学组织 ( 共青团和学生会组织) 在学生群体当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向心力和号召力, 将团学组织中的主要学生干部通过学长制等渠道参与职业发展教育,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小组活动的参与度和质量, 并对学生干部本身和其他小组成员双方都起到教育作用, 从而体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原则和职业发展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

( 三) 注重与行业企业相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对于职业发展教育而言, 往往缺乏让行业和企业参与进来的平台和路径。通过小组工作, 让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服务等方面来, 能够较大地提升高职院校职业发展教育的时效性, 让学生树立进校门即进职场的理念, 实现学校与职场的零距离。

摘要:本文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职业发展教育为例, 旨在通过对小组工作方法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中的运用及实践进行研究, 充分发展小组工作在成员能力建立、预防、社会运动、解决问题及社会化 (职业化) 等方面的优势, 帮助小组成员尽快实现由学生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提升其就业质量。

关键词:小组,高职院校,职业发展,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再军, 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与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11) 。

[2]陈红, 大学生职业指导全程化教学方案设计[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22) 。

[3]谢传会,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M], 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6 (7) 。

[4]王思斌, 社会工作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吕新萍, 小组社会工作[M],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汪明春,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辅导的实践探索[J], 教书育人, 2006 (17) 。

上一篇:门诊系统化管理下一篇:临床效果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