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理论范文

2024-06-15

信息技术理论范文(精选12篇)

信息技术理论 第1篇

●信息技术素养 (InformationTechnology Literacy)

一直以来,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关于师生信息素养的界定、分类、测量、培养策略及途径的研究。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 是与信息素养概念相对应而提出的。关于信息技术素养, 国内外研究者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和解读。一些国际组织以及国家的研究机构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文件, 界定了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每个研究组织或研究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其对信息技术素养的理解。本文特别列出了以下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信息技术素养的界定与说法。

为了明确信息技术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在1997年成立了一个信息技术素养委员会, 并且在1999年公布了一份题目为“信息技术通晓” (Being Fluent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的报告, 提出了信息技术通晓 (Fluenc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为FITness) 这一概念。美国全国研究院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把信息技术素养分为基本技术素养和流利技术素养, 基本技术素养是指“基本熟悉技术工具, 如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和网络浏览器等”, 流利技术素养则是“人们了解信息技术, 并能广泛、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知道信息技术何时能帮助和促进用户解决问题”。

美国威斯康星州公共教育部于1998年制定了《美国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学术标准》, 并于1999年10月及2000年11月更新。提倡公民应该跨学科地应用知识, 发展个人的观点和综合思维能力。界定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自己或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利用工具、资源和各种系统来获取并评价来自于各种媒体的信息, 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进行明确交流、信息决策和建构新知识和新体系的能力。《威斯康星州信息技术素养学术标准》建立并定义了本州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在这个标准中, 将信息技术素养分为信息素养、媒体素养和技术素养, 并进行了详细陈述, 并详细阐述了合理运用媒体和技术的技能, 理智地运用信息的技能, 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态度, 以及独立工作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该学术标准由媒体与技术、信息与咨询、独立的学习、学习的团体四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对学生应该知道和能够达到的水平进行了描述。

2001年,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简称ETS) 设立了一个ICT素养小组, 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ICT素养尺度的必要性, 使之能够在国际上应用;二是开发能够测量ICT素养的工具。ETS在2002年公布了一个名为《数字变革:ICT素养的框架》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 Framework for ICT Literacy) 的报告。他们定义ICT素养 (ICT Literacy) 为“使用技术、交流工具和网络去获取、管理、整合、评估和创造信息, 为了在知识社会中行使职责”。这个关于信息技术素养的定义为各国的研究者所认可, 也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在这个报告中, 将信息技术素养分为六大部分。 (1) 获取 (Access) :知道怎样搜集信息, 并知道确定一个从数据库定位信息的策略。 (2) 管理 (Manage) :将信息组织进现在的场景中。 (3) 评价 (Evaluate) :对信息的质量、相关性、可用性、有效性、权威性、偏差和时效等反思并做出判断。 (4) 整合 (Integrate) :提炼、总结、判断和比较来自不同数字化资源的信息。 (5) 创造 (Create) :通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分析、应用、设计、创造来产生一个新的信息。 (6) 交流 (Communicate) :传输不同的信息给各种个体或群体。

信息技术素养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teracy) 不同于信息素养。一些学者提出要将信息技术素养替代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广泛地讲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中寻找信息、吸收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及发布信息的能力, 强调的是信息, 而信息技术素养同时还强调技术手段。如果说信息素养主要描述针对各种类型媒介的信息的查询、评价、使用能力的话, 那么信息技术素养则直接针对数字化资源的查询、评价和应用能力, 可以认为完全是针对信息技术环境的一种基本素养, 因而可以说它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进行高级学习和认知活动的必要条件。如果从策略划分的意义上来讲, 信息素养更像是“弱方法”, 而信息技术素养则是属于“强方法”, 而且更具可操作性。

●数字化素养 (Digital Literacy)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普遍感觉到信息时代不仅仅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工具, 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系列的数字化素养。以色列公开大学的学者于1994年提出了数字素养的概念框架, 认为数字素养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图片—图像素养, 指学会理解视觉图形信息的能力;再创造素养, 指创造性“复制”能力;分支素养, 指驾驭超媒体素养的技能;信息素养, 指辨别信息适用性的能力;社会—情感素养, 倡导在数字环境下, 人们要有批判性能力和分析能力。

2011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教育中的数字化素养》 (Digital Literacy in Education) 报告。该报告认为, 在信息社会中, 数字化素养比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更重要。数字化素养主要包括数字媒体的使用、信息处理和抽取、为了共享和创造知识而参与社会网络, 以及一系列的专业计算技能。

●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

媒介素养是指给公众传授有关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知识, 其目的是增进公众对媒介产品的理解, 培养正确对待传媒信息的态度, 增强对媒介信息的识别能力、过滤能力、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特别是随着网络等媒介的迅速普及, 人们认识到需要批判性地对待媒介, 才能够辩证地看待媒介。概括地说,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 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计算思维 (Computational Thinking)

从最初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始起步之时, 人们就是以程序设计文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论。那个时候, 人们认为“程序设计是人类的第二文化”。研究者们后来逐渐挖掘程序设计作为教学内容的价值, 又提出了“算法思维”的思想。但是,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以上提法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操作软件内容受到质疑之后, 在努力寻求一种能够打通程序设计与操作软件之间联系的理论。2006年3月,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 (Jeannette M.Wing) 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上给出并定义了计算思维的概念 (Computational Thinking) 。这一理论自从被提出, 迅速得到了世界各地研究者的认同。特别是在国内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 人们逐渐将计算思维作为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指导理论和主要内容。国内的陈国真院士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国际上, 人们也逐渐将计算思维的思想引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 试图以计算思维为核心内容的计算机科学课程代替传统的以操作软件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目前, 在英国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 计算思维得到了广泛推崇。

那么, 到底什么是计算思维呢?周以真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最根本的内容, 即其本质 (Essence) 是抽象 (Abstraction) 和自动化 (Automation) 。计算大师Dijkstra说:“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电动机的出现引发了自动化的思维, 计算机的出现催生了智能化的思维。周以真教授更是把计算机这一从工具到思维的发展提升到与“读、写、算”同等的基础重要性, 成为适合于每一个人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

但是, 计算思维也受到了一些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任何新工具的出现都可能导致思维方式的变化。那么, 互联网和Google已经“稀里糊涂”地深刻影响并改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这可是数不清的计算“机器”和计算“人”的有机大联合, 是计算的“组合爆炸”和“指数升华”。说不定在弄清“计算思维”到底是什么之前, 讨论就不得不转到“网络思维”, 或更恰当地说, 转到“万维思维” (Web Thinking) 了。

信息技术理论教学方法 第2篇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授课教师应在课前充分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者意图,从编写者的角度去分析所授理 论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起点水平与学习特点,然后根据课时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详细的教学目标,从争取整体教学效果的角度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2.理论联系实际

在上理论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将与之相匹配的生活实例,演示或展示给学生看,在演示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理论知识。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应用与实践融入到课堂中,借助形象的、贴近生活应用实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降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如:在讲解数据库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亲自操作学校的收费管理系统软件,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直观的认识。

3.运用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由于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比较枯燥无味,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多媒体在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适当引用Flash动画视频、小游戏、热点新闻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愉悦化。对于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可以通过PPT课件展示,在课件中加入鲜艳的图片和精美有趣的动画来乐辅助课堂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当的拓展相关知识点

在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当前的时事热点结合在一起,用理论知识分析相关的时事热点动态,并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授课教师也要适当的让学生了解当今信息技术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及前沿科技,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

关于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探讨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理论 实践 记忆

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是用来处理其它事务的手段,因此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上往往是上机课占绝大部分,理论课课时只占总课时的30%,但这并不是说信息技术理论课无关紧要,学生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十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摸索,我在网上也查了很多的资料,也借鉴了其他老师的教学处理方法,我决定改变原有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方法,让学生彻底爱上这个“理论课”。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要求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为日常生活学习服务,又能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为提高良好的信息素养打基数。

1、信息技术理论课是实践课的基础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理论知识支持的实践,必定是无缘之水,无根之木。如果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只会上机操作,而缺乏任何的理论知识,那么即使操作再好,也未必能理解为什么要做,学生也只能是糊涂地上了一节课。

2、掌握好理论知识有助于真真正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加工、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只有学好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获得正确可靠的信息,让信息为我所用。

二.如何上好理论课

那么我们如何在枯燥、乏味而又抽象的理论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上课激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我一直在寻找答案。也曾听过几堂优质的文化课,从中获得了一定的启示:要上好一堂理论课除了备课要认真以外还必须要具备以下的几个环节:(1)精心设计安排教學过程(2)巧妙设喻,化简为易,保持学习兴趣(3)巧妙设疑,开拓思路,提高思维能力。有了这几个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和谐,整堂课就显得非常轻松,有的学生甚至意尤未尽。但是我们信息技术课毕竟与文化课有不同之处,学科的核心强调的是操作技能,所以我认为信息技术的理论课同样离不开实践,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论课堂中也动起来,只有让理论插上实践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三.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兴趣并掌握知识

1、关于《计算机硬件组成》这一课,我曾所有硬件的图片以课件的形式作了展示,然后用FLASH的形式给学生看了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当然这过程当中我会详细地介绍了各部件。一开始的时候课堂上每个同学都在投入的看屏幕,认真的听我作介绍,但是到了半节课以后我却发现很多学生都趴在桌上无精打采地看着你,课堂氛显得非常的沉闷。下课后我找几个同学问原因,他们竟然说这些我们都知道,觉得无聊所以想睡觉!后来我改进了教学方法,在另外几个班级授课的时候我抱去了一台旧电脑,让几位同学自告奋勇上来一起合作把这台电脑给拆了,每拆一项请这两位同学告诉大家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如果回答不出来请下面同学帮忙,最后老师作补充说明。等到把所以有部件都拆完成,最后再请其他的同学把电脑再装好,使电脑能够正常使用。

2、信息技术中许多理论知识是非常的抽象的,如信息的数字化、程序设计等,对于这样的内容老师如果只是以传统的灌输式进行教学,根本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知识抽象学生听课觉得累,这样的课堂状态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兴趣的转移,从而影响上课的质量。所以在抽象知识的传授上我们也应结合实践,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与巩固知识。其次,抽象的理论不应用于实践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喜欢上网,喜欢在网上下载文件或在好友之间传送文件,因此掌握一套数据压缩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老师我们在介绍数据的压缩时如果只是单纯的介绍压缩的原理及压缩的方法,不让他们去尝试如何安装一个压缩软件,如何压缩及解压文件,学生就不能很好的解决上网过程中遇到的多个文件一起发送的问题,甚至有同学下载了一个软件后问你“老师这个文件怎么打不开?”。

3、我发现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比上机操作“难”。当然我对这个“难”也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难”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课外从来不花时间去看,因为在学生心理,信息技术课是个副课。“老师讲过,学生听过,过而了之,何来容易”。面对这样的现实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们更应该寻找好的记忆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尽可能的减少知识的遗忘。学生对某些知识易遗忘主要是因为在他们接受信息的时候是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来不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是什么”或“应该这样”等,这种情况下许多的概念和原理无法在他们头脑中留下较深的痕迹,所以就容易忘记。只有学生从实践操作中发现“怎么会这样?”从而找到“原来是这样!”,概念与原理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

四.信息技术理论课也能成为学生的期待

让信息技术理论不再“枯燥” 第4篇

一、巧妙创设情境,优化导入过程

信息技术理论课之所以教师“难讲”、学生“厌学”,主要是因为理论课中“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晦涩难懂,需要我们在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际,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故事作为教学背景,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的效果。

如在讲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第六章第一节网站和网页(浙教版)中,需要学生们掌握网页元素,网页布局方式,万维网、网站、网页的关系等,大部分都是属于比较理论化的知识,是为后面的网页制作提供基础的。在导入过程中,我用Flash动画为学生提供了一组商业化小区建设过程及房屋内部构造的图片,并结合建筑材料、房屋布局这些学生日常接触到的事物,进而总结出网页中运用的元素、网页的基本布局方式,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利用类比分析,化抽象为形象

在信息技术课中,有些理论知识如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是比较专业、抽象的,我们可以通过选取合理的生活事例,通过类比分析的形式,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

例如在讲授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这一节中,介绍SMTP、POP3协议在收发邮件过程的作用。结合网上购物的经历,通过快递员送货、学生收货的过程,先让学生对这一过程中快递员、学生所扮演的角色的作用进行总结,然后再类比上述两个协议的作用,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也便于工作原理的理解,使得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三、深思教学方法,培养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目前在课堂中普遍应用,它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信息技术理论课中,这也是不错的方法。

例如在讲授“多种多样的信息来源”这节课,由于内容比较少,直接讲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去野外挖荠菜。因为大多数学生不认识,他们有的问家长、老师等,有的去网上搜索荠菜的模样,还有的去图书馆查找书本等。这些都是不同的信息来源,问老师、家长的属于口头型信息源,查找书本的是文献型信息源,上网查的属于磁电型信息源。这样,学生不仅愿意学,而且掌握起来也容易多了。

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研究 第5篇

〔提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传统的工作方式、管理方式、生产方式、消费结构,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极大地加速了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内深层次的制度变革与创新。本文从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认定分析入手,探讨了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以及审计基础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分别就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内容和研究方法加以综合论述。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

在高科技信息技术时代下,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加速了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产生了既有冲突又有合作,既有同化又有异化的新一轮人类融合过程。就审计领域而言,桌面审计系统从绕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aroundthecomputer)发展到穿过计算机审计(auditingthroughthecomputer)再到利用计算机审计(auditingwiththecomputer)方式,几乎已经将所有的审计技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包容到了网络审计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审计人员无时无刻不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各种审计业务和工作。审计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审计理论的根基,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其内涵、外延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重新认定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正确地对审计理论基础进行界定,有必要先澄清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审计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1.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理论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理论都是审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成果,只不过审计理论基础比较直接、具体,而审计理论则较为间接、概括。从整体考虑,审计理论基础应该是审计理论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局部来考虑,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研究者着重研究的课题。但是,审计理论基础并不等同于审计理论,它不具备审计理论所特有的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严密逻辑性和普遍指导性等特征。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只能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换句话说,审计理论基础是其他学科和审计理论体系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部分。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先有审计理论基础,再有健全的审计理论学科体系;(2)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3)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理论主体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的关节点,类似于桥梁。

2.审计理论基础与审计基础理论的关系。审计基础理论是通用于任何独立于审计活动的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理论,是与审计应用理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范畴。作为指导性的理论,审计基础理论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适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就内容而言,审计基础理论具体包括审计目的、审计概念、审计原理、审计原则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审计基础理论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一般概念和原理,用于规范审计应用理论,进而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就本质而言,审计基础理论仍然属于审计理论体系的范畴。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选择与确认

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凭借其特有的高度渗透性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审计理论基础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同时,随着审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手段不断改进,审计人员观念、素质以及工作方式、技术手段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和确认:

1.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随着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应用,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内容不但包容了传统审计理论基础的基本内容,而且还将与审计学科相关的新兴学科观点、高科技信息技术理论等其他学科理论引入审计理论基础的范围,并相互交融、渗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审计理论服务。因此,我们判断某一理论、学科是否是审计理论基础,首先要看它是否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服务。

2.充分实现与审计环境的互动性。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乃至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迁的外在动因。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审计领域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刺激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变革,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网络时空观,深层次地植根于审计理论基础,将先进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实务工作之中,加速了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服务手段的飞跃性发展;另一方面,审计理论基础发生变化以后,也会通过权能传递、信息交换和功效联动等方式,与审计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最终使得审计环境发生所预期的变化,并与审计理论基础处于协调的统一体之中。因而能否与审计环境之间具有动态互动性的关系,也是判断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标准。

3.充分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和交融。如上述,审计理论基础是连接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体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渗透区。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之间通过感染、借用、移植等方式的渗透,使审计理论基础同时具有了审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体系的某些优势特性。这些优势特性推动了审计理论不断地发展、完善、变革。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审计理论基础自身还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功能。也就是说,外部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而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特点

(一)内容多样性

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审计理论基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和巩固。信息技术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以及基因技术、纳米科技等多种学科理论会广泛地渗透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同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理论的新思想和新模式,如企业再造工程、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等也都将广泛地融入到审计理论基础之中,促使审计理论基础不断地完善、健全和充实。

(二)动态发展性

纵观审计的发展,可以看到,审计发展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审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要的变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完善,审计信息需求者对审计信息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必然会促进审计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全面发展,审计理论基础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完善。审计理论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趋势,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审计理论基础。

(三)交互渗透性

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相对缩小,审计理论基础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之间的渗透也日益频繁、紧密,它们通过移植(直接引入)、借用(间接引入)、感染(相互影响)三种方式共同组成了一个有序的、交互渗透的、相互关联的动态网络,共同服务于审计理论,大大地促进了审计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交互渗透性。

(四)质量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

,审计理论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的根基,其质量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而言,质量性具体表现在稳定性、安全性和品质性三个方面。就稳定性而言,尽管审计理论基础在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动态性和发展性,但是就某一时间段而言,审计理论基础还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审计理论根本就无从发展。就安全性与品质性而言,这两方面的因素是保证审计理论基础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缺乏安全性、品质性的审计理论基础根本就不具备支撑审计理论的能力。

(五)虚拟性

审计理论基础是通过将多个相互关联的学科的经济资源迅速结合而成的客观存在,它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网络手段联系和统一协调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这里的.虚拟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审计理论基础内部的虚拟化,主要是指审计领域内支撑审计理论的纯审计理论基础的虚拟化,二是审计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领域之间交互渗透关系的虚拟化,即以信息技术为连接和协调手段的动态联盟式的虚拟组织系统。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基础的新内容

(一)信息技术学

信息技术学是以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相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和科技领域,既包容了通信系统的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和光纤化等方面的优势,又兼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设备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系统交互性以及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等领域独特的优点。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技术理论、信息技术理论、数据挖掘理论、系统集成理论、多媒体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具体的应用法则包括了穆尔法则(Mooreslaw)、基尔德法则(Gilderslaw)和麦特卡夫法则(Metcalfeslaw)。这些理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审计领域之中,与传统的审计理论进行不断地分化与组合,使得审计理论基础从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不断的扩张。

(二)司法诉讼学

司法诉讼学与审计理论体系相结合是现代审计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诉讼审计”(ForensicAuditing)这一特殊的审计发展分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随着企业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在网络上进行,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之间的纠纷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经济犯罪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因此由审计人员对经济案件中涉及到经营财务事项和经济损失部分加以计算,并进行正确地审计判断、合理性分析,为法庭的裁决提供依据就显得尤为必要。诉讼审计通常涉及到对审计证据的调查和分析、对审计要情、审计情况加以陈述、以审计结论甚至审计报告的形式进行说明以及必要时在法庭上以专家的身份出庭作证等。

(三)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理论

在与审计理论基础进行交互渗透时,经济学理论将许多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大量引入到审计理论之中,为广大的审计学者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审计问题,寻求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改善审计信息以及完善审计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一个更新的思路。同样,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经济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人员面临的是被审计单位非常繁杂的经济数据和资料,通过充分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运用数学工具来考察和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预测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的信誉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护广大信息需求者合法的经济权益。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理论的研究方法

谈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6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理论课;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与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更加息息相关,信息可谓无处不在。信息技术课也已成为中学的必修课,被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然而,上机操作课,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多样,广受学生欢迎,学生学习起来兴趣高涨,学习效果较好。可信息技术的理论课,从内容上就相对枯燥,学习起来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提升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从事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中,以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切合学生实际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在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 精心准备,筛选最佳素材

教学素材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环境和学生学情所组织的有助于教学的资料,包括视频、音乐、图片和软件等。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操作技能的熟悉、对情感的体验,都是围绕教学素材展开的。因此,教学素材的选取往往非常关键,好的教学素材必将有助于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也将有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笔者在讲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无所不在的信息”一课时,引用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7字情报价值150万美元。在此故事中,体现了信息的价值性和时效性,引出信息的特征。在信息的作用这一环节,笔者让学生观看视频“关键时刻”,感悟打通一个电话能挽回的最高价值是“生命”;展示戴尔CEO的一段话“其实PC和网络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PC和网络都只是工具而已,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更多、更及时的信息”,从而总结信息的作用。通过两个实例,体会信息的重要性。总结信息的作用:决策、控制、告知、欣赏等。通过生活中的事件和名人的论断,总结出信息的作用,认识到信息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素养这一环节,笔者精选两个事例:1)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中国著名的泄密照片);2)啤酒和尿布的故事(美国沃尔玛连锁超市尿布和啤酒摆在一起出售,销量双双增加)。从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的。通过案例进一步加深认识:在信息社会具备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信息素养是人们必备的素养。“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在普通人眼里,只是一张普通的照片,但日本情报人员利用他们的职业素养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商业情报信息,从而解开了大庆油田的秘密。通过这一事例,首先说明每个人的信息素养不同,对同一信息的认识角度、深度也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和结果就不同。在这个问题上还进一步引申:把一些国家重要军事基地的照片放到网上的行为也不对,会让国外的情报人员得到很多重要信息,无意中泄露国家的机密,提升到爱国教育。事例二主要体现的是信息在商业上的应用。

无疑,这些精心筛选的事例,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深刻的道理化成浅显的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记忆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游戏激趣,融入教学

一提到游戏,也许很多家长都为之色变。的确,随着现今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信息技术已渗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各式各样的硬盘游戏、网络游戏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玩法不断推陈出新。这些琳琅满目的游戏,在极大的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虚荣心和自由感,摆脱了学校、家庭的一切烦恼。所以,许多学生都为之深深沉迷,甚至无法自拔,为学业与家庭带来很多的伤害。

那游戏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其实电脑游戏也是课程资源之一,因为游戏是生活——客观生活、虚拟生活、主观生活,是文化艺术,它理当是课程资源。只要运用得当,引导得当,游戏将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力助手。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能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而且中学生因为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好动性、好奇心特别强,对单调枯燥的练习难免会感到厌烦。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笔者认为应该适当地穿插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无所不在的信息”一课时,讲解现在认可度比较高的香农的关于信息的理解,由于概念比较绕,不易理解,所以笔者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帮忙。笔者依次给出一个事物的相关信息,让学生来猜这个事物的名称,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活动过程中加速了对枯燥理论的理解。

3 联系生活,有的放矢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理论知识贴近实际、回归生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学导入环节十分重要,因为导入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笔者在授课中的导入环节常常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

比如,笔者在讲“无所不在的信息”一课时,引入部分提出问题:“海军陆战队员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1)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3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2公斤;2)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 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携带哪3样物品最合适?(给出备选答案)”学生对选取的案例比较感兴趣,并与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他们都能参与其中,说出自己的答案和见解。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引出了本节课的关键词“信息”。

为本节课创设一个情境,在信息素养的环节,笔者布置的任务是:我要去世博!设定了时间5天、经费3 000元等相关条件,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地游览世博,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前做好准备?通过哪些途径?学生分组查找、讨论、归纳、总结要去世博会需做的准备。总结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引申:每个人去世博,回来的感受都不同,有人感觉行程很紧、很累,而有的感觉很轻松;有的人预算花超了,有的人还有富余,这些在于每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同,又根源于每个人的信息素养不同,引出信息素养。空洞地说信息素养是什么,有多么重要,学生并不认可;通过布置任务,大家一起准备,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会发现准备的结果的差异,有的学生准备得特别好,考虑到很多方面,而有的学生准备得就不够充分。此时教师再总结:每个人的信息素养不同,所以处理事情的方式、结果也就不同。

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不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以致用。

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但只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得法,教师一样可以把理论课教得精彩,学生也会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有所提升。信息技术教师处理重视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课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理论课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计算机系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关系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只要教师多动脑筋,用心经营。笔者相信,信息技术理论课也同样精彩。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七树庄中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研究 第7篇

然而,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学校没有把这门课程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比较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没有什么实际效用, 加之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没有上网冲浪、聊天有意思因此上课时不认真听讲, 上机操作时总是趁机浏览视频, 聊QQ等, 教师无奈, 只能把网络关闭。

针对上述情况,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要研究教学方式方法, 在上好课程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所学, 认识到学习的实效性。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 要想教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当今时代倡导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相结合,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素质教育为终身教育提供基础和条件, 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结果。因此,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摒弃原来应试教育的思想, 进行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发挥、发展学生的天性、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这就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的所在。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方法, 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发展, 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二、采取分层教学的模式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学习能力和掌握知识的速度有所不同, 加之所处的环境和小学时所受教育程度不同,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接受知识的过程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教师不能认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 而是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或是齐步走的模式, 必然出现优等生无法得到更多知识的满足;中等生学习起来刚刚好, 但是无法进一步提高;后进生学习起来吃力, 无法品尝到成功的乐趣的现象, 如此既无法使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教学质量和效果也难以得到提高。因此,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分层次教学。例如, 把电脑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视为优等生, 把电脑基础一般的学生视为中等生, 把电脑基础比较差或是没有电脑基础的学生视为后进生,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跳一跳摘到“桃子”, 既有所得, 又培养出学习信息技术的长久兴趣, 在兴趣的驱动下, 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终身学习。

三、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信息技术的理论枯燥乏味, 即使教师水平再高, 运用的方法再生动, 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因此,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要理论结合上机操作, 使学生边听不动手操作。这样, 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觉得过于枯燥, 也避免了理论和上机操作分别进行占用本来就有限的课堂时间, 在相同的课堂时间内, 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学生掌握书本上知识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拿出更多的时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因为信息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一日千里, 书本上的东西很多是过时的, 教师只能讲授那些基本的知识, 使学习具备入门的基础, 要想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系统,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在学校学到了很多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可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却不知从何入手, 有时甚至觉得所学非所用。究其原因, 实际问题涉及往往是多方面的知识, 而学生在某一个时间段单纯学习一个方面的知识, 各方面知识之间是相互脱离的。此外, 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 无法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因此,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授学生操作基本软件的基础上, 教给学生如何利用工具软件加工处理信息,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如教授学生图像处理、声音文件制作、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学生动手操作、应用的实际能力。

四、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理论联系实践, 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 学生家庭对生活中平时的花销进行记录, 可以运用Excel软件, 也可以运用专业的财务软件, 不但可以记录日常的开支, 还能进行汇总、分类等, 对所有数据做到一目了然。又如,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 人们拍照对照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在先天条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能够使照片呈现更好的效果, 就是人们通常说的PS;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拍摄视频, 上传视频到网络, 如自家的萌宠、朋友同学聚会、社会新闻事件等, 此时就要用到视频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编辑、处理。如此种种, 不一而足。

因此,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理论结合实际, 在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后, 教授学生运用一定的工具软件, 如Word, Excel, Photoshop, Dreamweaver等, 利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软件开发利用的速度可以用秒来计算, 教师要想把所有的软件运用都教给学生那是不可能的, 只需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软件进行讲解, 同类软件都大同小异, 学生在学会了一种软件后, 对同类的软件就能够举一反三, 掌握个八九不离十, 稍加自学就完全能够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多举生活实例, 对运用到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 也应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对除了数据、设计图案图像等。

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 第8篇

翻开高中信息技术教材, 里面的理论课不少, 笔者的学校选修的是《网络技术应用》, 其中更是有大量的理论知识, 并且很多都是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被这样抽象又有点枯燥的知识所吸引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和同仁们一起探索研究, 下面是笔者总结出的几个方法。

一、根据课堂内容, 选择合适的情境导入

德国有位学者打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 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 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 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 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 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

由此可见情境的重要性。对于一堂比较枯燥的理论课, 情境的导入就显得更为重要, 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课堂中来。比如《网络技术应用》2.1节《域名与域名的管理》, 本节主要介绍什么叫域名、域名的基本结构、命名规则以及域名的管理。从学习内容看这是一节纯理论课, 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 做一个成功的导入呢。我在上课的时候从一个网上著名的域名案例“开心网之争”说起。很多学生是有玩开心网的经验的, 或者是玩过类似开心网的一个社区网站, 这样一个网站遇到了域名的问题, 会给网站带来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讲解案例的时候就不知不觉的将什么是域名, 域名管理的重要性灌输给了学生, 这次的情境导入从课堂上来看是成功的, 学生完全不觉得“域名的结构”这些内容的单调, 而是发现了原来平时上网用的网址中有那么多的玄机, 而且对一个网站来说域名也是很重要的。

二、创设真实的环境, 将理论融入实践中

一堂课有了好的开头还不够, 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 当我们遇到无法解释的抽象问题时可以通过身边形象的例子来进行说明。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网络的带宽经常被信息技术老师比喻成一条高速公路, 马路越宽可以走过的车辆越多, 这些车辆就好比一个个数据包。比喻法、举例法是我们在上理论课时用的最多的方法。这里我再提一个教学方法, 实践法, 就是创设真实的环境, 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去。

信息技术课上的理论知识有很多就是对计算机知识的一些讲解, 有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创设一个真实的环境, 将枯燥的理论融入到实践操作中去。在《网络技术应用》模块1.2节讲到了网络安全, 本节介绍了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病毒, 认识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知识。对于这块内容的教学, 我以前采用的方法是制作一个PPT, 把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概念, 传播途径都放在上面, 然后介绍一些有名的病毒, 列出他们的传播渠道, 表现形式或危害。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完成了教学大纲上的教学目标, 但是不生动, 较死板。

在一次教师培训中, 借鉴到一位老师的方法, 非常值得推荐。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病毒环境, 可以到网上搜索制作一些简单的小病毒, 比如黑屏或者木马,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病毒的影响, 并且教学生怎么去除掉这个病毒, 这个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对病毒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了一个实践操作, 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拓宽自身知识面, 为上课积累更多的资源

《信息技术基础》这本教材的第一课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王爱胜老师的《欢乐课堂, 信息技术第一课》, 这个案例被收纳在了教师备课素材当中, 可见它的经典性。我们想要在第一堂信息技术课上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生动的、能吸引他们的好印象。可是我们的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却特别简单———“什么叫信息”, “信息有哪些特征”, 这些内容可能三两句话就讲完了。可是王爱胜老师融入了很多的元素, 通过这些元素引出了信息及其特征。

我在网上也搜索了王爱胜老师的博客, 发现他之所以能上好第一课并成为案例, 除了认真专研外, 也与他知识面广有很大关系。所以信息技术老师平时要无时不刻地积累自己的知识, 为上好课做准备。

信息技术本来就是一门知识更新很快的课程, 举个例子, 数学教师教学生1+1=2, 直到他退休, 仍然是1+1=2。但是信息技术不同, 十几年前我们学DOS系统, 现在大家都在用Windows系统了, Windows系统还不断在更新, Windows7里面的界面已经和Windows XP有很大不一样。作为一名教师, 要不断地学习,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更是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如果我们不更新自己的知识, 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除了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外, 我们还要博采众长, 多学习其他老师的经验, 多看看书, 多关心热点内容, 将自己知识学得杂一些, 这样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如。

信息技术与会计科学理论的发展研究 第9篇

一、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及影响

(一) 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挑战

基于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会计面临如下严峻挑战: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会计信息披露受到质疑, 会计信息系统重组与集成面临挑战;会计职业基础受到非会计信息的挑战;传统会计四大假设的挑战;传统会计模型的挑战;会计信息质量的挑战;会计的时空观的挑战。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所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巨大变化, 要求会计对此做出相应的反应, 否则将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但事物的发展往往是辩证的, 正是信息技术为会计职业迎接这些挑战提供了解决之道。

(二) 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一是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影响。1994年AICPA发表的《改进企业报告》的研究报告, 可以看出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先对历史信息的关注转为对未来信息的关注;不仅要求有企业整体的信息, 更强调分部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要求披露的信息量与信息范围进一步扩大;在信息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这些变化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而引起。二是信息技术促使会计从以技能为主的学科向具有完整理论基础与体系的现代学科发展。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 会计学科向综合化、边缘化方向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会计学科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不断丰富其学科内涵, 完善学科体系。在会计学科发展的历史中, 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如今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学科都对会计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 促使会计从传统的以技能为主的学科类型, 向具有完整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的现代学科发展, 这是会计学科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三是不同的观点。美国阿妮塔·S·霍兰德等 (1999) 认为:“利用IT不会显著地影响会计实务、教育和研究的本质。除非重新考虑传统会计过程并有效利用IT来提高该过程的价值, 否则IT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会计的本质”。杨周南 (2002) 认为:“计算机信息处理环境对会计理论没有本质的影响, 信息技术给会计工作带来的是整个工作环境的变化, 包括信息处理环境和信息存储环境等。在会计理论方面虽然有一些争议, 但是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迹象表明会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受到信息化的重大冲击。只要会计具有对经济业务进行综合反映的职能, 会计理论的本质就不会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受到影响。

二、信息技术对会计报告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及应用

(一) 信息技术对会计报告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财务报告作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最后输出的产物,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财务报告模式不论是从报告内容上, 还是在报告形式以及传递方式上, 都有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数据处理能力的大幅提高, 财务报告模式的内容也因此得到了扩展。在以有形资产为基础的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中得不到合理的确认和计量的无形资产, 包括商誉、专利权、特许经营权、版权等, 都可以纳入财务报告模式内, 同时财务报告还有能力为用户提供用于评价和衡量投资风险所需要的信息。概括的说, 信息技术的应用, 扩展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 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由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下所披露的历史性的、定量化的财务信息向定性化信息、前瞻性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扩展。信息技术使得财务报告的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发布面更广, 成本也大大降低。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差错率低, 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数据处理, 保证了财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公开性和公允性, 提高了信息披露的规范性, 有利于遏制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 减少对信息的垄断、操纵, 逐步消除了由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灰色现象。

(二)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应用

一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在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应用。由AICPA牵头成立筹划指导委员会 (XBRLSteering Committee) , 成立全球联盟形式的组织—XBRL国际联盟, 致力于XBRL的推广和研发。到目前为止,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9个国家和组织已经正式授权制定了基于财务报告的XBRL分类标准。伴随着XBRL技术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 Zachary Coffin (2000) 、Debreceny R, Gray G (2001) 、Walter Hamscher (2002) 、Jim Richards (2002) 等学者对XBRL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大胆的分析和猜测;Zabihollah R (2002) 、Mohammad A.Jonathan H.Kenneth S. (2002) 等对XBRL在政府会计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Hoffman (1999) 、Zabihollah R, Hoffman (2001) 等对XBRL技术在注册会计师审计方面应用进行了研究。另外, 美国、英国、日本、南非等国已经开始研究XBRL在总分类账、交易事项、税务报表、银行报表等方面的应用。二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对会计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影响。从XBRL的技术潜力看, 它能为会计信息的跨国交流提供支持。SEC要求按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提供财务报告, 欧盟要求按国际会计准则提供财务报告, 中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同样无法摆脱国家化和国际化之困扰。这里既有按不同准则编报的财务报告的转换成本问题, 又有国家利益之“经济后果”。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证监会国际组织 (IOSCO) 希望通过核心准则的出台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会计准则之间重要差异通过核心准则实现趋同似乎已成“定局”, 但现在借助XBRL, 公司能够在不改变现有准则的基础上同时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

三、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影响

(一) 美国基于信息技术的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发展回顾

美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主要由COSO框架、SOX法案、SEC发布的《最终规则》、PCAOB发布的有关审计准则、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发布的《美国审计准则第319节》等构成, 这些规范中考虑了IT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从目前的国际实践来看, 有关国家都意识到了IT对内部控制产生的挑战, 在制定相关规范时, 在不同的层面上, 如被广泛接受的内部控制框架 (如COSO) 或是审计准则中, 都考虑了IT对于内部控制产生的影响。虽然各国已经认识到IT会给交易和报告过程带来变革, 但更多的还是作为给组织带来风险或是收益的因素提出。内部控制规范的理论基础仍然是传统的出于职责分离和权力制约的内部控制理论, 对于IT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大体还停留在COSO报告中对于IT的一般和应用控制上。

(二) 我国基于信息技术的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发展回顾

一是代表性的观点。杨周南、刘志远等认为, 信息技术使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 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章铁生认为, 信息技术会对企业的整体内部控制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王海林认为, IT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种影响并没有改变内部控制的本质。刘志远、刘洁认为,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内部控制框架的内部构成产生了新的变化, 给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增强内部控制效果, 带来了新的机会, 也产生了潜在的风险。二是我国基于IT的内部控制规范发展历程。伴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 会计管理部门早已开始重视这个问题。1989年12月, 财政部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关于会计电算化的全国性行政法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 (试行) 》;1994年6月、1996年6月又发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2001年6月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 (试行) 》中明确提出将电子信息技术控制作为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之一, 并要求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的控制;2006年6月和9月, 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实施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控提出了要求;2007年3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中专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控制制定了具体规范。此次的内控措施, 增加了基于IT系统的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 强调了信息系统安全性。我国新的内部控制规范明确且有条理的将内部控制呈现在企业面前, 这一标准将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一个很好的引导。企业内部控制的自身需要和外部监管要求促使企业必须考虑和重视信息化的影响。上述规范虽然从早期的规范会计核算软件的具体操作, 到较全面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 有了很大进步, 但它们仍然仅仅是企业需要遵守的基本规范, 是企业IT环境下内部控制的一部分。

四、信息技术对其他会计领域的影响

(一) 信息技术对会计业务流程的影响

国外较早对会计流程问题进行研究的是Robert N.Anthony, Robert N.Athony1974年在《管理控制系统》一书中从财务控制角度对企业会计流程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到了90年代初, Chew.Andrew&Swee.Chung1993年从管理会计角度研究了企业会计流程问题。Bente Viladsen1994年则从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过程和组织的设计三个方面研究了该问题。SAP公司的Cedrie.Read&Hansoieter.scheuermann在2003年对网络环境下财务流程优化中的财务供应链管理、公司报告供应链、流程再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大都意识到利用IT技术通过系统改造法或全新设计法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并提出了重组的实施步骤以及相关注意问题, 同时对业务流程重组的成败因素也有一定的探讨。

(二) 信息技术对价值链会计理论的影响

阎达五在分析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现行会计模式的不足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会计冲击的基础上, 指出改革现行会计模式, 构建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给出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构建思路, 最后提出了价值链会计领域有待研究的若干问题。杨周南认为, 信息技术平台变革和提升使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分布能力的提升;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支持异构环境能力的提升;价值链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时性、共享性、集成性、开放性、表示能力的变革和提升。

(三) ERP对成本管理理论的影响

许多企业已经或正在尝试实施ERP系统, 但对于ERP环境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较少, 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探讨也较少, ERP系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方法、指标体系等目前还没有定论。我国学者刘秋生提出了在ERP环境下, 建立一种以标准成本制度为基础, 新型责任成本制度相衔接, 实行变动成本法核算和作业基础成本管理的新型成本管理体系。这种体系是在充分研究了ERP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能够满足ERP财务预测、控制和决策功能的要求, 为良好地实现ERP的现代化管理功能, 进行ERP系统的国情化改造提出了解决方案, 但这种模式只强调要建立一种适应ERP的成本管理体系, 却没有分析ERP本身的不足和缺陷。

(四) 信息技术对会计教学模式的影响

1998年阎达五在《关于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会计教学新模式的思考》一文中探讨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加以革新, 建立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会计教学新模式。我国会计步入信息社会的道路, 尤其是会计教育走向信息时代的道路显然会有很大的特点。但是不能强调这种特点而甘居落后, 应该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 研究异中之同, 扬长避短, 建立适应未来信息挑战的会计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申香华:《信息技术与会计价值超越》, 《会计研究》2005年第11年。

[2]章铁生:《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规范:国际实践与启示》, 《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3]杨海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呈报研究综述:会计研究》2004年7月。

[4]刘玉廷:《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架构、趋同与等效》, 《会计研究》2007年第3期。

[5]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

[6]沈颖玲:《会计全球化的技术视角》, 《会计研究》2004年第4期。

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理论与实践 第10篇

1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论浅析

1.1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 (草案) 》中, 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 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 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 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 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 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1.2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目标, 是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的。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 (单元) 目标组成, 章节 (单元) 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 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 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 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 (通过学习后, 学习者能做什么) 、条件 (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 、标准 (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 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 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 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3 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先进理念的技术支持。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得以使教学上的先进理念有了技术支持。

(2) 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已经渗透到各门学科中,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使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成为可能。

(3) 先进技术的学习。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普及, 对学生了解与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起到促进性的作用。

(4) 思想教育中新形式、新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好的形式, 但也有不少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表现形式指的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几种形式以及必备条件。如, 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 而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则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所必需的设备。

信息技术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 不宜学科化太强,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一门培训性课程,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

2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2.1 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所需环境要求。

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需要较高水平的软、硬件环境支持。信息技术课堂的设置要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 根据校情和经济承受能力进行全面规划, 坚持“硬件功能上的先进性, 教学使用上的实用性”,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要的软、硬件环境。以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第二初级中学为例, 配置如下:

(1)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2间, 教室有60台工作站, 均配有服务器与教师机, 并安装有网络教室控制设备。软件配置上包括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所需所有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系统 (如Word、Excel2000、Power Point等) 。教师机配有网络教学软件大鹏育成电子教室系统软件。

(2) 多媒体教室、卫星接收室:1间, 安装有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液晶投影机、中控台、音响设备、等教育教学设备。此外还安装有地面卫星接受系统、DVD、大屏幕电视机等, 实现了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3) 校园网络中心:以上各环境已初步建成校园网。这些软、硬件系统环境为我校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搞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物质基础。

2.2 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实践

(1)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使用互动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之一。

在日常的教学中,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授法, 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使用交互式CAI学习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条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互动式教学, 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成熟, 更为互动式教学插上了飞跃的翅膀。初接触计算机的人往往会觉得难以入门, 或者在使用过程会因一点微小的失误而茫然失措, 或者会为开关机先按哪个按钮而烦恼。教师的讲授是非常抽象的, 学生不易理解与掌握, 而采用一些CAI软件进行互动式的学习, 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界面图形化、可视化, 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又将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 这样会使学生不断体会知识点, 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并不断在实践中主动探索, 能够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 并与教师共同讨论,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b.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教学信息可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 教学时的课堂气氛, 作业的完成情况, 测验、考试情况分析等方面, 还有学生的提问, 发现、创新、实践方面也能够获取教学信息。利用所获信息教师可调整教学计划, 完善教学的侧重点, 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 因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学习的主体,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 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 教师可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时对不同学生实施因“人”施教。

c.强化上机实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那么, 如何来设计上机实践的任务呢?任务不宜定的太死, 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科学的任务。任务设计得好, 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 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 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 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 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 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 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2) 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层面, 也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必须考虑在其他课程中,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 革新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各种能力与素质。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不是机械地把信息技术强加在课程内容上, 而是考虑课程的具体内容, 考虑学生特点和媒体特性, 以实现课程的最优化实施为最大目的, 这些内容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与范畴, 因此, 必须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来指导课程整合, 那样才能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创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让其真正地在一定情景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从而真正让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 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 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M].[1]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M].

信息技术理论 第11篇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新的教育改革环境下也有了新的发展,其较为突出的表现是:越来越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具体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此,很多教育人士从不同视角作了一定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受到推崇,如“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被作为指导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并且受到很多教育人士的青睐。而从某种程度上看,多元智力理论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存在一定的契合度的,如“多元智力理论”与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发展。鉴于此,笔者基于多元智力理论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多元智力理论探析

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又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的智力理论不同,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个体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运用的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智力,它强调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着重塑造个体在相应环境中的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一个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此外,从它的内涵来看,智力结构是多维的、开放的,如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等。因此,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也需要利用一定的方式激活和开发他们的智力。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来看,对学生有着多元化的教学要求,如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技术实践技能、信息技术知识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来创新课程教学。

二、多元智力理论视阈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向的学生是高中生,高中生已经具备良好的信息感知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因此,高中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切实结合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科学设置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而多元智力理论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可以着眼于三个方面,即整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从实质上来看,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性联系。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赖以学习的基础条件,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也是整合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

1.整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而言,促进课程整合有利于彰显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而促进课程整合是为了进一步保障这种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但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不过受到相关教学环境、教学课时等方面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对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多元智力理论,切实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适当地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变通和调整,如变换教学形式,促进多种智力的交互应用,将其与数学、语文等学科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众多学科中,语文课程教学注重文字、图画、声音的结合,与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的融合性。鉴于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可以促进两种学科的综合,最终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

例如,在《创建图文并茂的网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再别康桥》《沁园春·长沙》等语文内容为素材,并在介绍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添加相关图片,设置图片属性,整合文字信息。在这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学习需要添加动画、音乐等,最终将设计好的图片插入到网页中进行再次修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化了自己语文方面的审美意识,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到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达到了整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学生的个性需要得到充分发挥,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完善。在具体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切实注重学生各种智力的全面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改变以往那种“我不擅长”“我学不好”的学习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信心。此外,信息技术教学融合的信息量比较大,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并在实践学习中强化自己的弱项,丰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在高中信息教学中,教师可实施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从而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案例和教学任务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例如,针对《用计算机制板报——板块合成》这个模块的教学,教师可先用问题启发学生:构成板报的要素有哪些?接着进一步深入提问:板报板块的构成要素又有哪些?然后为学生引出主题:“文本框的格式设置”在板报制作中起到关键作用。为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文本框的格式应该怎样设计,是填充颜色,还是调整大小?是否需要注意线条颜色和样式?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实现自主探索,层层深入,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3.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多元智力理论视阈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也需要着眼于不同的视角,既要考虑到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又要顾及到个体的应用能力与活动表现。首先是基础知识与运用视角,如学习《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后,教师结合生活实例提出问题:“2015年全国两会已经闭幕,你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取相关信息的?这过程中利用到了哪些搜索技巧?怎么保存信息资料?”然后对学生的回答适时评价;其次是基于应用能力的视角,如针对《多媒體信息加工》,教师可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就此设计一期相关的电子报刊,然后以学校为重要范围来宣传。具体的实践中,从学生运用Word文档的综合能力来对学生予以客观评价;最后是活动表现视角,如《因特网信息查找》的教学,教师为学生指定相关信息,然后引领学生去查找信息资料。在这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自制力不强,会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教师可以就此制作一张轶事记录卡,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效性、技术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运用有一定的要求,因为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来配合自己的教学,并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而多元智力理论迎合了教师的这一教学趋向,并引导教师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为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第12篇

一、理论课的教学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技术性学科,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着密切而广泛的应用,这就为理论课教学时融入学生的生活元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理论课上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对照本宣科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甚至是厌恶的。因此,教师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元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理论课教学就会事半功倍。这样的课堂肯定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有趣味,切合学生喜好的信息技术课堂。这样,枯燥的理论知识将变得有趣,学生会学得更加有劲。例如:在进行网络和信息安全知识教学时,我用现实生活中形式种种的网络诈骗和信息犯罪实例来教育学生注意网络信息安全;在进行接入因特网方式的理论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先观察家里的因特网(宽带)接入方式,需要哪些硬件设备和软件设置,然后让学生观察学校的办公室电脑的因特网接入方式,需要哪些硬件设备和软件设置,最后让学生说出观察的结果。这样的理论教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网络的观察,得出结论。这样的理论课教学不是教师照本宣科,而是通过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鲜活的应用实例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会有浓厚的兴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巧用形象的比喻,使枯燥的理论知识通俗化、形象化

在信息技术中,一些专业术语和名称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就不容易理解,而且非常反感。教师巧用形象比喻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形象化,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巧用形象的比喻,可以把高深莫测变成通俗易懂,使学生易于理解且记忆深刻。如果教师的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那么能使学生在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不知不觉就增长了知识。例如我在教授什么叫IP地址时,先提问:“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如何才能确定自己的身份呢?”有的学生说用姓名,有的学生说用身份证。我进一步提问:“姓名真得能确定人的身份吗?身份证上哪一项可以一下子确定我们的身份呢?”学生回答:“身份证号码。”我话题一转:“在网络中的任何一台电脑,它也有一个身份标识,大家想想是什么呢?”学生齐答:“IP地址。”这样,得出IP地址是因特网中电脑的唯一身份标识,IP地址就是网络中电脑的身份证。

我通过这个切实学生生活实际的比喻,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易懂,学得有趣,学得开心,学得积极,使学生记忆深刻。学生上这样的理论课,兴趣高涨,再也不会开小差,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有力的保证。

三、充分利用实物(现场)演示和多媒体模拟法,使抽象理论知识直观化

对于枯燥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果教师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就会很反感,教学效果将会很差。教师恰当地利用实物(现场)演示法和多媒体模拟法,可以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达到化解教学难点和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学生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时,首先带学生参观学校的网络中心,向他们介绍学校网络中心的各个硬件和设备名称,以及各个硬件和设备存放的位置和一些简单功能,使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讲到网络的一些专用设备时,如:服务器、路由器、双绞线,我将准备好的一些实物让学生观察,让他们对这些专用设备建立直观的印象,这样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使教学有趣,使学生学得有劲。

在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对于有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师是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学生听起来也很费劲。如果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到信息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当中,往往会起到画龙点晴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生对网络通信工作原理、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通常都很难理解。但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的形式模拟网络数据包的传递、数据分组、传输,以及重组的全过程,可使学生对网络通信工作原理、分组交换技术的原理一目了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利用其制作虚拟的现实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模拟法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用直观、形象的动画来演示,可增强理论课的趣味性,使学生学得就有趣、积极,课堂教学效果就好。

总之,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绝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应当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生活化、通俗化、直观化,使得信息技术理论课易懂,有趣,生动,这样才能充分吸引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土地收储下一篇:院前急救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