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卷历史试题

2024-06-25

重庆卷历史试题(精选11篇)

重庆卷历史试题 第1篇

关键词:高考,重庆卷历史试题,特点分析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 既关系到成千上万莘莘学子的前途命运, 也关乎国家民族的发展大计。而高考试题的质量则直接影响着这种考试的权威性、公正性与全面性。2007年是重庆市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自主命题的第二年, 笔者希望通过对重庆2007年历史试卷特点的分析, 能对重庆市自主命题水平进一步提高有所助益。

一、2007年重庆卷与全国卷Ⅰ、2006年重庆卷历史试题比较分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特点, 有必要首先对2007年重庆卷历史试题的分布做一个总体介绍。历史试题的分布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认识, 这里我们选择时间空间、社会系统要素两个维度来具体描述2007年重庆卷历史试题的分布情况, 并与2007年的全国卷Ⅰ和2006年的重庆卷试题相比较, 以便更好地说明问题 (见下表) 。

由于材料题大多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政治经济交织在一起, 因此, 上表对具体试题的归类只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但从总体上来说, 这一表格基本上宏观地反映了2007年重庆卷历史试题内容分布的大致情况。

二、重庆2007年文综卷历史试题的主要特点

重庆2007年文综卷历史试题紧跟课改步伐, 在多个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特色鲜明, 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1、选择题厚古薄今, 材料题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在历史试题的12个选择题中, 我们看到中国古代史部分有5个题, 占总数的41%多, 而世界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内容在选择题中完全未涉及。与2006年的重庆卷及2007年的全国卷Ⅰ历史选择题相比 (见上表) , 2007年重庆卷历史选择题的这种厚古薄今特点非常明显。

材料题则突显了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特点。我们看到在第一道材料题中选了四则材料, 其中材料一是有关孔子教育思想, 材料二涉及到的是王安石教育改革, 材料三讲的是中国近代学堂的开办, 材料四是关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内容。第二道材料题包括三则材料, 涉及到的历史知识主要是近现代非洲的殖民地经济特点、中非关系。2007年重庆卷历史材料题的这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正是这套文综试题的亮点之一, 同时也反映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课改的一个特点。

2、立意明确——知识与能力并重。

2007年重庆卷历史试题比较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识记掌握程度, 这个特点明显地表现在选择题部分。12个选择题中, 有7个题都是在识记鉴别层次上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虽然与2006年重庆卷选择题部分考查识记鉴别层次的试题 (10个题) 相比分量要小一点, 但与2007年的全国卷Ⅰ试题相比, 2007年重庆卷选择题有关知识识记鉴别的试题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当然, 识记鉴别类的题目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它要求学生精确地掌握知识, 能够准确区别那些具有一定联系或相似性的基本史实, 通过这类题目能够比较有效地区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的差异。

在高考中有一定分量的考查基础知识的试题很必要。我们都知道, 高水平学科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基础, 否则能力培养就成了空中楼阁。

2007年重庆卷历史试题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更强调对历史学科能力的测量。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独立地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如既往地成为各种卷本考查的重点, 重庆卷也不例外 (材料题52分) ;另一方面, 就能力水平来讲, 这套试卷侧重于对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的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从低到高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识记鉴别能力、领会诠释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辩证评价能力。识记鉴别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准确地识别、记忆、提取具体的史实类知识的能力, 它针对的是具体知识的获得;领会诠释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辩证评价能力是较高水平的历史思维能力, 主要针对的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四种能力在重庆卷中都有体现, 但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 其中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分值超过了一半 (约56分) 。

重视史料的运用, 加强对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应当说, 重庆卷历史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3、贴近时代, 捕捉热点。

抓住热点问题、紧扣时代脉搏是2007年重庆卷历史试题的最明显特点。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在考点的选择上, 2007年重庆卷历史试题在遵循国家考试大纲的基础上, 独辟蹊径, 注重试题的时代性、现实性。

三、重庆卷2007年历史试题命制的不足与建议

2007年重庆卷历史试题命制总体上来说质量较高, 独具特色。但勿庸讳言, 这套试题中也存在一些瑕疵, 应当引起注意。

第一, 试题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份量偏大, 有矫枉过正之嫌。在构成社会系统的诸要素中, 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权重是比较大的, 中学历史学习也以这三大领域为基本内容——课改后所确定的三大必修模块分别指向这三大领域就是明证。如果高考内容只倾向于其中的某个方面, 一方面多少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及考纲内容不符, 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果的客观和公正。毫无疑问, 作为对规范性、客观性、公正性要求极高的选拔性考试, 高考的内容应当严格遵循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及考纲的要求, 突出学习重点, 兼顾三大领域。此外, 由于高考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作用, 部分任课教师甚至会通过以前的试题揣测考试方向, 并按照这一方向去组织教学, 这样, 如果高考试题过偏或过于集中于某一领域, 会无助于教学的改进并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成效。因此, 建议重庆市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要在研究如何突出时代主题、紧扣热点的同时, 兼顾社会系统各领域的问题。

第二, 试题内容在时间段上的分布也有些不够合理。在2007年的重庆卷历史试题中, 中国古代史部分所占的比例较大, 中国现代史部分的内容很少。就历史知识在量上的时间分布而言, 古代史部分时间跨度大, 内容丰富繁多, 因此, 在历史考试中向来都有厚古薄今的倾向。然而, 这样看似合理的厚古薄今在高考中是否真的恰当呢?“厚古”该“厚”到什么程度, “薄今”又究竟“薄”到什么程度呢?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确定各必修模块的专题时均遵循了一条重要的原则:厚今薄古, 意在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 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现实。那么, 作为高中教学指挥棒的高考是否也应当体现这一原则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原则出发来审视2007年重庆卷历史高考试题, 显然“古”太厚、“今”太薄了。当然, 笔者也并非主张高考试题应当转向厚今薄古, 因为历史学科有其特殊性, 但需要把握“厚”“薄”的比例问题, 即根据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来确定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 从而使高考在实现选拔功能的同时, 更科学地引导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第三, 建议在选择题部分增加考查较高水平能力的题目。2007年重庆卷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侧重于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鉴别能力, 尽管其难度较高, 能够比较有效地区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但笔者认为, 由于高考是为更高层次的学习甄选人才, 应当在较高的能力水平上区分不同的学生, 因此, 考查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即便是选择题也有必要减少识记层次的题目, 增加较高水平能力的考查题目。2007年全国卷历史试题的选择题部分就以考查学生的领会诠释能力为主, 值得借鉴。

重庆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B卷 第2篇

历 史 试 题(B卷)

(开卷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50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卷)的要求作答。

1.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磨制石器B.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C.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D.用骨针缝衣服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改革土地制度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D.建立县制

3.大夫张仪置巴郡,首府设在江州(今渝中区)。此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战国B.秦朝C.西汉D.南朝

4.古代重庆人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丹砂矿)„„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被)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待她如宾客),为筑女怀清台。”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清是巴郡人B.秦皇为清筑“女怀清台”

C.清用财自卫D.清曾经为秦的柑橘官

5.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ABCD

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采取的共同统治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在长安设立太学

C.抵御匈奴,巩固边防

D.统一度量衡

7.工艺流程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观察右图,它反映了

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A.造纸B.炼铁C.纺织D.制瓷

8.“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三十(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改革措施是

A.迁都洛阳B.改用汉姓

C.改穿汉服D.使用汉

9.右图所示是初三小李同学在历史复习课上作的笔记,其中“4.”后面空白处应填写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

B.顾恺之

C.司马迁

D.贾思勰

10.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11.1939年,在重庆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是

A.周恩来B.邓小平

C.林伯渠D.叶剑英

12.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④西藏和平解放

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13.提示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都江堰修筑----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B.张骞出使西域----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辛丑条约》签订----北京东交民巷设使馆界

D.法国启蒙运动兴起----自由、平等思想得到传播

14.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它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霸权的非正义战争②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③两次大战中国都是战胜国④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5.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二、判断题:每项l分,本大题共5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统计示意图

1929~1939年的美国经济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C”。

16.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爆发。

17.这次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大量工人失业。

18.罗斯福推行新政时的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处于危机阶段的最低谷。

19.罗斯福政府对工业等经济领域进行全面的干预。

20.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复苏,缓和了社会矛盾。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2分.第22题3分,共5分。

21.回答以下问题

(1)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

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

内。(2分)

A.纺织业发达的城市:会稽

B.南朝都城:建康

(2)观察右图,据图指出江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1分)

22.观察左图,请将下列下列国

家或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

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2分)

A.法国收回的地区:阿尔萨斯

和洛林

B.德国承认独立的国家:奥地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7分。共1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地区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1875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3月,左宗棠移驻肃州(今酒泉),督率220营大军西征。他根据新疆北可控南的地理形势,确定了先北后南的战备方针,指挥清军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北疆大部分地区。„„1877年春,清军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军队。1878年1月,清军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朝在边疆地区管理方式上的特点。(1分)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根据材料二,指出左宗棠收

复新疆的原因。(2分)

(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针对少数

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特殊的政治制度?(1分)

(4)综上所述.说明我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2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常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开始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琉球群岛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军在冲绳建有120多处军事基地。美国在制定对日政策时,将琉球置于自己托管之下。1953年,美国琉球政府发布“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非法划入琉球托管区域。尼克松时代美国在亚太地区实行战略收缩,1971年6月美日签署协议,擅自把琉球和钓鱼岛的“施政权)交予日本。美国无视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引起中国政府和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对。

——据201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钓鱼岛争端的由来》等整编 材料二2012年8月23日,美国再次作出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的表态。“美国之音”援引专家的观点称,钓鱼岛争端“不可避免地从中日领土纠纷变成一种美中抗衡”。《纽约时报》则把局势形容为“中日美钓鱼岛三国演义”。

——摘编自2012年8月24日《环球时报》

材料三第十六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2013年5月16日在重庆开幕。45个国家(地区)的637家跨国公司、近6000家企业参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32家。本届渝洽会以“国际授资、全球贸易、内陆开放、区域合作”为主题。

——渝洽会官网

请回答:

(1)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它是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被日本割占的?

(1分)

(2)在20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

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了谅解和共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日“大局”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1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说明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一直扮演着极不光..

彩的角色。(3分)

(4)对钓鱼岛问题,我们应持什么态度?(2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祖国统一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请回答:

(1)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l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辛亥革命实

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促进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请列举具体史实予以说明。(2分)

(2)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取得的第一次胜利,而全国人民团

结一致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在重庆,卢作孚创办的什么公司为抗战作出重要贡献?请概述该公司保证抗战运输的史实。(2分)

(3)下图是香港、澳门回归时的精彩场面。它们的回归是中华民族洗雪历史

耻辱、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盛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26.人类文明交往生生不息,从地域性的交往走向全球性的交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展现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请回答:

(1)秦汉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大大促进了中外文明的相互交融。这个时期,中外文明交流陆路大通道的名称叫什么?哪一宗教传到了中国?(2分)

(2)在近代中国,戊戌变法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列举该变法内容中,直接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传播的措施。(2分)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文明交流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请简述

2012年高考英语重庆卷试题精解 第3篇

需要注意的是,2013年重庆高考英语将会进行改革。听力部分将独立考查,由原来的一次考试改为两次考试,取成绩最好的一次纳入高考成绩,且听力难度也会相应上调。而在此之前,高考英语重庆卷的听力都相对比较简单,难度均低于平时听力考试的难度,对于2013年的考生来说参考价值并不高,故在此不再进行具体分析。

单项填空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考英语重庆卷近三年的单项填空题具备如下特点。

1. 考点分布稳定,基础题型分值大

重庆高考英语在单项填空中考查的语法知识点十分稳定,包含动词、从句、特殊句式、情景交际、冠词、不定代词和介词七项,且无偏题、难题和怪题。近三年的单选题均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多数题目为难度不大的基础题。因此,只要在平时的语法学习过程中夯实基础、提高效率,在考试时细心答题即可在单项填空题获得不错的分数。

2. 特殊句式增加,系统把握有必要

上表显示,高考英语重庆卷近三年越来越重视对特殊句式这一语法模块的考查:2010年第33题考查倒装句;2011年第28题、第32题分别考查反义疑问句和强调句;2012年第31题、第32题、第33题分别考查祈使句、强调句和倒装句。可以看出,特殊句式题目不仅数量不断增加,考查的范围也在扩大。同时,对该语法模块的考查还常会与其他语法知识点结合起来,例如2012年第31题:

Before you quit your job, ______ how your family would feel about your decision.

A. consider B. considering C. to consider D. considered

【解析】单从选项上分析,此题很容易被误判为考查非谓语。但结合题干便可发现,答案应该选A。原句是一个含有状语从句的祈使句。这一题实际在考祈使句,但结合了状语从句和非谓语等语法知识点。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就可能选错。

3. 情景交际偏难,英语思维是要点

重庆卷连续三年第35题都是难度较大的情景交际题目。此类题目主要立足于中英思维的差异,考查了考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例如2012年第35题:

—Look, here comes your dream girl. Invite her to dance.

—______ What if she refuses me?

A. I don't know. B. Why me? C. With pleasure. D. So what?

【解析】题干中前一句话的意思是:“看,你的梦中情人来了。请她跳支舞吧。”按照中文思维,结合该句含义及回应的后半句“如果她拒绝我怎么办”,考生能够很轻松地排除B项“为什么是我”及C项“非常乐意”,但却会在A项“我不知道”和D项“那又怎样”中游移不定,原因在于A、D两个回答都能与后半句衔接。但如果我们站到“英国绅士”的角度来思考,即给对方的回应必须是礼貌的直接回答,这时就能很轻松地排除D项了,因为“那又怎样”未免粗鲁了些。而A项“我不知道”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回答者的犹豫,与后面的顾虑“如果她拒绝我怎么办”非常符合。

根据上文分析的高考英语重庆卷的特点,同学们备考时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多练重庆卷历年真题

虽然单项填空题总体难度不大,但只有多加练习,方可保证准确率,提高解题速度,多留出时间来做后面难度较大的题。练习的最佳材料莫过于历年重庆高考英语真题和模考真题。与重庆高考出题规律相似的全国卷I和四川卷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可以选择按语法模块分类的各地高考真题进行练习。

2. 系统复习语法知识要点

特殊句式题型在考查数量、考查范围及知识点结合这三方面的加强趋势告诉我们,对任一语法模块的复习都必须系统地进行,不要仅限于某一语法模块或是某几个语法模块,而应重视各语法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系统性复习的最好方式是建立“语法体系图”,在正确记忆各语法知识点的基础上,找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自己的语法体系。这个过程可结合分析课文中长难句的句子结构分析和语法属性来进行。

3. 全面了解中英文思维差异

从上文分析可知,中英文思维的差异会导致我们在遇到情景交际题时吃亏,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从多方面体会并理解中英文思维的差异。以下途径可以结合起来进行:①做情景交际题时遇到与中文思维不符的情况做特殊标注,并通过查阅资料或与老师、同学讨论得出该类题目的思维规律;②做其他类型题目时遇到情景交际也要多多注意;③多读各种英文小说,多看英文电影,这也是了解中英文思维差异的不错途径。

(杨红)

完形填空

2012年高考英语重庆卷的完形填空延续了去年的纯记叙体裁,讲述了一个获得“绿拇指”称号的园艺家是如何爱上园艺并开始自己的园艺生涯的。此次完形填空题目难度比去年更高,对全文逻辑思维的考查也更多。总的来说,其考查特点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 强调语义复现,注重前后文逻辑联系

与2010年完形填空相似,此次完形填空中的语义复现出现了“一头一尾”的情况,即最开始几道题目的答案都在最后一段复现。例如:

I became a gardener when I was twelve. My early 36 of gardening may not have originated from my love for nature. It was to 37 my parents.

nlc202309040420

36. A. memory B. dream

C. intention D. design

37. A. please B. change

C. help D. annoy

It has been many years since I made my first garden out of my desire to 53 my parents.

53. A. defeat B. satisfy

C. respect D. challenge

【解析】第36题和第37题设在全文第一段,提到“我”12岁开始做园艺时的事。空格处应填的内容与文章故事情节息息相关,在没读下文之前基本无法解答。从下文中可以看出,“我”的父母并不喜欢园艺,而“我”偏偏就去种花,可见“我”有很强的叛逆心理。文章最后一段第一句,即第53题在的那一句话又提到了自己第一次做园艺工作的事情,与第一段呼应。这句话说明,“我”第一次做园艺是出于我想要 _____ 父母的渴望,讲述了“我”做园艺的原因或动机。而前面第36题所在句讲的是“我”第一次做园艺并非出于对自然的热爱,可见这里想说的也是做园艺的原因或动机。故第36题应选C (intention)。由此也可看出,第37题和第53题考查的完全是同一内容,一个是my intention was to _____ my parents,一个是my desire to _____ my parents。这说明这两道题的答案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从内容上推断,“我”故意做父母不喜欢的事情,肯定是为了惹父母不高兴,挑战他们的权威,由此推出第37题答案是D (annoy),第53题也是D (challenge)。

【总结】遇到此类情况时,大家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往后做,不要因为首空答案迟迟无法确定而感到慌张。

2. 做题讲究技巧,选项泄露天机

通过翻译单词或词组,将中文意思代入原文看是否符合句意,这是大多数学生做完形填空的一个套路。但从2010年开始,重庆卷完形填空就出现了一些“技巧”题;2011年的完形填空中有三道“技巧”题;而在2012年,“技巧”题竟达到了七道之多。那所谓“技巧”题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解题有技巧可循的题,这类题可通过观察选项的感情色彩,对选项进行归类(同类项、矛盾项和其他项),来帮助解题。一般情况下,答案会出现在同类项和矛盾项中,需要考生对同类项和矛盾项进行比较,要么同类排除,要么同义辨析。一起来看一下。例如:

But my mother often looked with 38 at this work of natural art.

38. A. doubt B. appreciation

C. surprise D. excitement

【解析】观察四个选项,A项doubt是个贬义词,B项appreciation (感谢,欣赏)是个褒义词,D项excitement也是褒义词,而C项surprise属于中性词。四个选项中,B、D与A的感情色彩形成了冲突。因此,B、D为同类项,A为矛盾项,而C为其他项。通常情况下,答案要么是A,要么就在B、D之间进行挑选。再往后看一句:Those golden leaves seemed like tons of rubbish to her. 一个rubbish已经明确给出暗示,答案应为表示贬义的doubt,故选A。此题中,两个同类项被排除了,矛盾项为正确答案。

Today I become known as Mrs. Greenthumbs, teaching gardening and hosting a gardening show, which makes my parents feel very 54.

54. A. proud B. comfortable

C. strange D. disappointed

【解析】观察选项可以看出,proud和comfortable都是褒义,disappointed属贬义,而strange属中性词。因此,答案要么是D,要么就是A或B中的一个。结合上下文很容易就能猜到,在作者成功之后,父母自然应该是proud的,很快可以得出答案是A。在此题中,作为中性词的strange同样被排除,而矛盾项也被排除了,答案是同类项中的一个。

【总结】在解这样的“技巧”题时,切记不可生搬硬套。并非所有的同类项都应当排除,所有的矛盾项都是答案,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判断,该排除时排除,该同义辨析就同义辨析。

3. 强调对词组和固定搭配的考查

2011年的完形填空中出现了三道纯考词组的题目,其中turn的词组考了两道,get的词组也考了两道,其他词组也是常用词组。但2012年完形填空中的三道词组题却提高了难度,对词组中的一些难点和盲点也进行了考查。例如:

To my mother's 48 (displeasure), I put in her vase my real roses which, in her eyes, were simply weeds 49 flowers.

49. A. other than B. more than

C. rather than D. less than

【解题】此题考查的并非常考的动词词组,而是连词词组,在重庆卷完形填空中实属罕见。A项other than 意为“除了”,D项less than意为“少于”,均不符合题意。B项more than意为“多于”。虽然more than同样可表“与其说是……不如说是……”的意思,但在表此意时采用的是“more ... than ...”的形式。而rather than意为“而不是”,通常连接两个并列成分,符合题意。故选C。

nlc202309040420

【总结】对于词组题,建议考生在背词组时尽量掌握其多层含义,扩大知识面。对于高中阶段所遇见的难点,比如as well、no more than、no less than等这类词组也要注意熟练掌握。

综上所述,备战2012年重庆高考的考生在夯实基础、避免出现知识盲点和漏洞之外,还应对完形填空的技巧进行训练,加强对文章总体的逻辑把握。这样就不容易在完形填空题上失分了。

(陈曦)

阅读理解

近几年的重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从体裁和题材上看,依然主要是故事记叙文、事物说明文、观点议论文、人物介绍文等;从题目类别上看,主要考查六类题型:细节题、推理题、主旨题、猜词题、组织结构题和写作目的题。从出题方向上,我们可以看出,高考阅读理解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把握文章结构和脉络能够增强考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快速解题。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要注意把握不同类型文章本身的特点。下面笔者以2012年重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为例来做文章结构剖析。

1. 故事类文章(A篇)

内容特点:有主角、有线索(时间、空间)、有情节、有主题升华

第一段交待故事主角为a Christmas gift,其特点为 without wrap。

第二段至第四段按时间叙事:On September 11th, 1958, Mum gave birth to Richard. (第56题) One morning, (Richard was) sent to a hospital. (第57题) Christmas was coming; Dad cried. (第58题) On Christmas morning, (Richard) was all right.

最后一段升华主题:My socks still hung there flat. But I knew they were not empty; they were filled with love! (第59题)

2. 事物介绍类文章(B篇和C篇)

内容特点:文章开头说明介绍对象及其不同于同类型事物的特点;文章中间段介绍细节;文章结尾段点明介绍目的(若无结尾段,则可能设题让考生总结文章目的)。以B篇为例:

开头引出介绍对象the list of "101 things not to do",指出其特点为you will not be tired。

中间段详细介绍Swim with Dolphins (第60题)与Go to See the Mona Lisa (第61题)。

结尾段直接点明目的:If you want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list, read 101 Things NOT to Do Before You Die. Visit www.not2dobeforeidie.co.uk and buy the book at a 20% discount. (第63题)

3. 对某事物态度类文章(D篇)

内容特点:开头说明介绍对象及人们对其原来的态度;后面多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态度转变。

开头引出介绍对象tomato,讲出人们对其原来的态度:Wrongly taken as the apple of Eden, the tomato was shut out of the door of Europeans. (第68题)

中间段讲述态度转变过程。第三段有三个时间标志词until the early 1700s (第69题)、in the 1880s和as late as the twentieth century。第四段有一个时间标志词in 1820 (第70题)。

4. 观点议论类文章(E篇)

内容特点:先摆出观点,表明作者自己的态度,然后提出论据进行论证。

开头先摆出John Keynes的观点。

第二段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Keynes was surely correct that only a small part of total spending is decided by the desire for superiority. He was greatly mistaken, however, in seeing this desire as the only source of insatiable demands.

第三段和第四段摆出论据,并举例论证作者的观点。

结尾段进行总结。

实战分析

文章结构和段落大意理清后,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出。下面以大多同学认为难度偏大的E篇为例来进行剖析,验证如何根据文章结构来轻松解题。例如:

7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John Keynes believed that _______.

A. desire is the root of both absolute and relative needs

B. absolute needs come from our sense of superiority

C. relative needs alone lead to insatiable demands

D. absolute needs are stronger than relative needs

【解析】本题问John Keynes的观点。根据上文梳理的文章脉络,该题的答案应在文章开头段:He thought that although relative needs may indeed be insatiable (无止境的), this is not true of absolute needs. 由这句话可知,John Keynes认为relative needs无止境,而absolute needs并非如此。选项中,只有C项是原文的同义替换。

nlc202309040420

7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couple in Paragraph 3?

A. They want to show their superiority.

B. They find specialty important to meals.

C. Their demands for food are not easily satisfied.

D. Their choice of dinner is related to ideas of quality.

【解析】根据文章结构,第三段为论证段,一般会提出论据并举例论证,其作用是支撑作者的观点。根据题干中的the couple定位至原文的这句话:When a couple goes out for an anniversary dinner, for example ... 由此可知,这对夫妇的故事只是个例子,用于论证本段论据。而第三段首句明确提出论据为:Decisions to spend are also driven by ideas of quality which can influence the demand for almost all goods ... 其中的are also driven by ideas of quality对应D项their choice of dinner is related to ideas of quality,故选D。

74.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escalation" in Paragraph 4 probably mean?

A. Understanding. B. Increase.

C. Difference. D. Study.

【解析】这是一道猜词题。单词escalation在原文第四段首句:There are no obvious limits to the escalation of demands for quality. For example, ... 根据文章结构,第三段和第四段为论证段,其作用是支撑第二段的作者观点。作者认为the desire for superiority (即absolute needs)并非唯一会造成insatiable demands的原因。这说明第四段提出的demands for quality也可以是无止境的。故B项increase最符合题意。

75. The author of the passage argues that ______.

A. absolute needs have no limits

B. demands for quality are not insatiable

C. human desires influence ideas of quality

D. relative needs decide most of our spending

【解析】做到这里,第75题已经没有难度了。作者就是在反驳John Keynes的观点,认为absolute needs也是可以无止境的,并用demands for quality来进行论证。故答案为A。

综上所述,把握文章脉络、梳理文章结构对于解题的帮助不容小觑。其作用如下:①有助于考生快速定位;②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弄清段落主次关系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反复阅读无关信息,从而提高解题速度;③有助于把握文章主题。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备考中要注意训练这方面的能力。

(李莹)

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主要考查考生发现、判断、纠正文章错误的能力。短文的话题多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体裁多是记叙文及议论文。短文约100词,每一行有一处错误,一般需要改动的有7~8行,需添加或删减的有2~3行。短文改错的篇章虽短,但考点全面,涵盖了语法、词法和句法,其中对动词的考查频率较高(时态和语态、主谓一致及非谓语动词)。

要想提高短文改错的解题正确率,考生需要熟悉各知识点常考的错误类型,提高对各类错误的敏感度。重庆卷短文改错常考考点如下。

1. 代词找指代

要根据指代内容来确定所使用的代词,要注意人称和数的一致以及代词的类别。例如,2011年重庆卷中,a friend of me中的me应改为mine;2012年重庆卷中,how are you those days中的those应改为these。

2. 动词要考虑其时态、语态以及是否及物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是每年的必考题,要求考生结合全文时态和动词所在句子的时态来判断。例如:I still remember when I was a child, you always held me in your arms and told me stories till I fall asleep. (2012年重庆卷) When I was a child明确表明时间是过去,故fall应改为fell。此外,动词是否及物也需要注意。例如:I became interested in biology and chose to learn biology when I entered into the college. (2012年重庆卷) 由于enter为及物动词,故应去掉enter后面的into。

3. 名词要注意单复数

名词的单复数情况包括:①可数名词注意应使用单数还是复数;②不定冠词、定冠词与名词的结合使用;③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例如:You told me the name of different plant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2012年重庆卷) 根据different plants可知,name应改为names。

重庆卷历史试题 第4篇

一、注重基础抓主干

历史试题以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重大事件为主要载体,侧重考查阶段特征、时代背景、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评价,知识点明确,内容具有广泛性。2015年试题材料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与前几年相比有所降低,比较重视考查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下表是2015年试题中选择题的考查内容。

以上表呈现的内容为例,全国 Ⅰ 卷第29、 33题的题干材料为原始文字材料,第32题为一尊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对考生的材料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余各题题干均为历史现象的呈现,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对这些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或解读,难度不高。如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33题,通过展示表格数据信息,考查了考生对工业革命内容的掌握。

示例1 (全国Ⅱ卷文综第33题)

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答案与解析】B从上表可以看出,英、 美、法、德工业生产的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的表述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的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工业生产的总和增大,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从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的程度;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但与上表内容无关。

二、稳定之中求创新

从稳定方面来看,2015年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以及试题数量与去年相比基本一致。对中国史的考查比例显著大于对世界史的考查,对经济史和政治史的考查比例大于对思想史的考查。

从创新方面来看,2015年试题力求有所创新。如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41题,虽然从实质上看仍然属于近五年常考的“观点评析与论证”类试题,但形式上属于广义的计量史学范畴,体现了当前历史研究的前沿方法,表明了第41题再一次充当了历史学科“试验田”的角色。

示例2 (全国Ⅰ卷文综第41题)(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解题时,可以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型蒸汽机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2分)评分说明:

三、突出特色重综合

从学科特色来看,2015年试题努力让“历史味”更浓一些,尤其注重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含义、比较、意义等方面的分析、说明、解读和阐释。如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26题从宋代民间崇拜与经济发展的角度, 考查了考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其本质的能力。

示例3 (全国 Ⅰ 卷文综第26题)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与解析】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统治者一向坚持重农抑商,即便是商业繁荣的宋代也是如此,而且历代王朝均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不鼓励海洋开发;宋明理学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和“三从四德”,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反映出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从综合方面来看,综合运用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多种题型,充分发挥不同题型的优点,有效地考查考生各项基本能力。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的辨识、理解、分析、推理和判断等基础的思维能力,材料解析题全面考查考生解读与分析、论证与阐述、探究与评价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四、关注热点讲视角

2015年试题既不回避热点,也不刻意考查热点,而是在学科知识和社会热点之间寻找结合点,充分体现了“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借鉴”的特点。2015年的热点主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经济新常态、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行政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等,它们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等。这些热点在2015年试题中的体现,使试题情境的设计更加充实、丰富和生动,有利于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生活。如2015年全国 Ⅱ 卷文综第45题,从清代养廉银制度的角度,考查了惩治腐败、加强监督的热点。

示例4 (全国Ⅱ卷文综第45题)(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 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 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解析】解答(1)时,从“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普遍入不敷出”,可知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从“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可知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从“‘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以致引发民变”,可知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 从“雍正帝认为……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可知政府力图整顿吏治。解答(2)时,结合养廉银制度出现的原因,辩证、全面地分析该制度对当时官场和社会起到的作用。

【参考答案】(15分)(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8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抵制贪腐;暂时减轻了民众的负担,缓解了社会的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

五、开放有度重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设问没有标准答案,采用梯度式的评价标准与赋分原则,重在考查考生阐释、论证和全面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2015年试题鼓励考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呵护考生个性的表达。如2015年全国Ⅱ卷文综第41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节假日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发现问题并寻找适切的角度、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进行阐释与论证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示例5 (全国Ⅱ卷文综第41题)(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解析】首先观察上表,找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趋势,例如从1950年到2008年,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结合史实对变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进行说明。该题命题方式灵活,答案也很灵活自由,关键是看考生答题的思路和语言的规范性。

【参考答案】(12分)评分说明:正确地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其出现,根据史实对其出现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答案1:

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答案2:

趋势:逐渐趋向于对传统节日的纪念、传统文化的传承。(4分)原因:传统习俗和文化继承的重要性;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8分)

答案3:

趋势:节假日逐渐增多。(4分)原因:经济发展促进了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加;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8分)

六、巩固基础重时序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阶段特征和时序观念的教学,造成学生无法系统而完整地掌握各个历史阶段的特征,时空观念不强。但是,高考试题并没有忽视对历史阶段特征和基本脉络的考查。如2015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0题,以局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国防政策为切入点,考查了考生对局部抗战阶段的时空理解。因此,必须增强对历史整体和阶段特征的把握,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示例6 (全国Ⅰ卷文综第30题)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重庆卷历史试题 第5篇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倔强(juâ)阔绰(chuò)叱咤风云(chà)

B.慨叹(kǎi)澎湃(bài)销声匿迹(nì)

C.饶恕(shù)狡黠(jiã)迥乎不同(jiǒng)

D.静穆(mù)梦寐(mâi)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B.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C.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D.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3.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3分)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4.“不要以为快乐是自私的,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就播种快乐的种子。”该句放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是可以独自快乐的,因为人的感觉不相通。(B)既然没有人能代替我们切肤之痛的苦恼,也就没有人能指责我们的独自快乐。(C)我们把快乐传染给周围的人,我们善待周围的世界。(D)从这个意义上说,快乐不仅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德行。

5.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4分)

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②: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③: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6.灵活运用词语,能使表达新颖活泼。请你参照下面示例中加点词的用法,自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要求:体现词语的灵活运用;不得选用示例中加点词语)(3分)

示例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鲁迅《社戏》)

示例2:喝了几天,痛快了几天,哥们了几天。(阿成《黑龙江的山很多了》)

选词:

写话

7.综合性学习(11分)

今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1)探究材料

请探究下面材料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第1页

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2)趣解汉字

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3分)

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著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出、愧、海、您、协

(3)规范用字

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

今日菜品

素菜2元:炒白菜、炖罗卜„„

晕菜2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

①请将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改为;改为。)2分)

②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们改正。你将怎么说?(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左右芼之。窈窕淑女。(《诗经·关雎》)

(2)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3)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4),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二)阅读《三峡》一文,完成9一12题。(15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略无阙处()(2)夏水襄陵()

(3)不以疾也()(4)属引凄异()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

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

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

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12.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广告词。(要求: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4分)

广告语: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一17题。(21分)

喜旺的年

谷凡

①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

②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

③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花。

④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

⑤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

⑥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

⑦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

⑧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儿,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⑨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

⑩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6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

(11)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

(12)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13)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

(14)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

13.喜旺再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14.请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

15.文中第①③⑥段对“雪”的描写,在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作用?(4分)

16.文中第⑨段划线部分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

17.有人说:“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扎在每个人柔软的心尖,融不进去拔不出来。”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一22题。(20分)

空难“见证人”——黑匣子

①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组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很快找到它。

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④黑匣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

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最终在英国和美国投产。

⑥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⑦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

(选自《读者》2014年第10期,有删改)

18.请根据第①—④段内容,概括说出什么是黑匣子。(4分)

19.为方便飞机失事后查找黑匣子,人们在设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20.文章第⑤段讲述戴维·沃伦博士的故事,有何作用?(4分)

21.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语准确。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具体分析。(4分)

①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

②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

2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舱声录音器记录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记录驾驶舱内的对话和其他各种声音,它能帮助人们对事故原因做出正确的分析。

B.飞行行记录仪发明出来之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5年之后在英国和美国开始投产。

C.第⑦段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黑匣子的坚固。

D.马航MH370事件之后,各国都升级了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

四、作文(55分)

23.下面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把我画在那月亮下面歌唱;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再画上一张床„„画上母亲安详的姿态,还有橡皮能擦去的争执。”这就是歌曲《画》中的歌词。其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画”,或为父母画上一条围巾,或为自己的生活画上一条彩虹„„你会“画”生什么呢?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题目:为———画上———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窗前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片叶子,叶总是微微的摇摆着。

我问:“叶,为什么你老是摆动?”

“我想飞。”它说。

“叶即是叶,永远不可能像鸟一样飞的。”

“看着吧。”它纯纯的笑着,不再说话。从春天摆到夏天,再到秋天,叶执著热烈。冬天,到了。

重庆卷历史试题 第6篇

一、不能有意识地弄清题干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在解答非选择题时,从解题思路上讲,必须先弄清楚题干中某些概念或词语的含义或具体内容。否则,对作答会产生严重影响。由于有些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答题时就出现了错误。

考生在作答第37题(3)时,第一感觉就是,题目读完一遍后,几乎没有任何印象,题目“浩大”,无从下手。之所以出现类似现象,关键在于考生对“文官制度”一词不甚理解,或者说平时接触不多,显得陌生。另外,对于 “如何理解”这一提问方式也不十分适应。因此答题时,大多回答工业革命的影响云云,下笔千言,得分寥寥。

二、不善于对材料进行解读和归纳,简单照搬材料

第37题第(3)问,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照搬材料来回答问题。题目要求回答“工业革命要求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得分并不是很理想。实际上,我们只要理解了文官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根植于一定的物质基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只需要谈“工业革命”之后的一系列变化,需要官员选拔标准作相应的变化,以及是怎样变化的即可。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回答:工业革命以后,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分工更为复杂,这是工业革命的结果和影响;再结合材料里讲的“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我们可以得出“较高知识水平”“专业化”这些答案。而“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显然是在暗示“制度化”这个结论。

三、对典型知识点的掌握不牢固

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答题时会因对一些知识记忆不准或是记忆不全面,胡乱地将所想到的内容统统写上。如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一知识点的记忆,仍有部分学生未掌握,要么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混答,张冠李戴;或者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都答上去,既得分不多,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另外还有一些同学,由于记不住课本原话,就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例如标答的“经济规模扩大”一句,他回答成“工业革命后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商品堆积如山,资本家挣钱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强大起来”,就是不回答“生产力水平提高”或者“经济规模扩大”,意思似是而非,难以赋分。

四、用词不规范

一些考生不注意卷面语言的运用与组织,词不达意、用语错误、不准确、不恰当等等,比比皆是。例如第37题第(2)问要求学生“指出唐代科举制度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部分同学回答说:“唐代科举制度规定得很死,只要谁通过了这项考试,谁就被录取了;而中世纪英国官员是择优录取,比较重要的官职,要按要求竞争、考试选拔”。在第37题第3问对工业革命的表述中,就有 “第一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工革”等多种不同说法,甚至出现了“商品堆积如山,资本家挣钱很多”等口语化的描述。在第37题第4问时,则出现了“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社会和谐”“贪官减少,清官增多”等用语。

五、所答内容混乱,答案没有序列化

一般来讲,学生在写答案时,要将答案序列化为①……②……③……④……这样,便于自己掌握所写答案的要点数,也便于阅卷老师的阅卷,最为重要的是使自己有了清晰的答题思路,能较全面地寻找答案要点。然而,许多学生在写答案时,没有正确的答题思路,又是胡乱地写几个答案,不习惯将答案序列化,大约80%左右的考生在回答第37题(3)问时均是一段,没有序列化。

六、书写潦草,错别字多

一些考生不注意卷面文字,或书写潦草,或字体过小,在闪烁不定的电脑屏幕前长时间阅卷的教师一般难以分辨,不能明白考生所要表达的意思,影响赋分。例如,有的考生连“选拔”“吸取”“各个”“世代”等词都书写错误,至于“遴选”“土尔扈特”“雍正”“乾隆”等稍显复杂的词语,更是添笔少划,错误严重。

七、答错位置,或用透明胶撕扯答题卡

尽管在考前辅导中,各科教师均一再强调上述两个问题,但是很不幸,我们仍然看见为数不少的同学一个箭头朝上,手书“对不起老师答错了,这是某某题”的情况。或者干脆用透明胶撕扯,在没有清理干净的情况下,又重新作答,结果导致扫描效果不佳,教师辨认难度加大。

针对以上问题,下面谈谈纠正错误的方法。

一、细心审题

审题对做问答题来说,非常重要。能否审好题,是答好问答题的先决条件。通常情况下,审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题目结构。审题首先要明确问答题的基本结构,要正确找出提示项、限定项、求答项等,以便完整、正确地把握题意要求。

2.确定题型。随着全国文科综合考试的推行,高考问答题的综合性增强。审题时要根据提示项及“简述、概述、说明、简析、评价”等说明性文字,确定好题目类型,依此确定解题的基本思路和答题的基本方法。

3.挖掘题意。弄清楚题干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根据题干的要求,明确题目的时限、内容和思考的范围。特别要针对一题多问和分值分布的规定,搞清重点,并据此确定对各部分作答的内容和答题时间的分配。

二、联系教材,筛选要点

高考问答题的内容大多数依托教材,所以教材内容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应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依据题目要求,对教材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回忆,并用发散性思维,开阔思路,力求把答题所需要的知识点和基本观点全部准备到位。

对答案要点进行精心设计和全盘考虑的同时,从材料的组织、观点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的思考,组织好史实。因此,必须根据题目的指向,特别是针对一题多问和分值分布的规定,对史实作认真的筛选,确定好要点,搞清重点与非重点,并据此确定对各部分作答的内容和答题时间的分配,切忌不分主次地堆砌史实。

三、答案要点要规范准确

一切努力都必须落脚于答案之中,这是得分的关键。对答案的基本要求是史实的准确性、内容的针对性、要点的完整性、叙述的条理性、语言的简洁性。在内容的组织方面要做到面要宽、点要多、话要短。答案的编写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列化”,以求层次清楚,使人一目了然。

重庆卷历史试题 第7篇

(一) 试题总体分布。

本试卷300分, 历史科占100分。其中, 第一卷客观题占48分, 包括第12-23题, 共12道题, 每小题4分;第二卷主观题占52分, 包括37题和39题的第 (1) (2) 两小问, 其中37题32分, 39题20分。

(二) 试题的内容结构。

试题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部分内容。

中国古代史部分:2006年的中国古代史32分主要分布在主观题上, 客观题上基本没有涉及, 占卷面总分值的32%, 比2005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2007年试题中的12分分布在客观题, 20分分布在主观题, 总分值与2006年相同;2008年较前两年本部分分值增加到40分, 其中, 主观题分值共36分, 占总分值的40%。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全部分布在客观题13~18题上, 合计24分, 占总分值的24%, 与往年有所降低。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布在客观题的12小题、主观题37题和39题, 共40分, 占总分值的36%, 与去年持平。

(三) 试题结构及考查功能。

从试卷结构上看, 与以往相同。仍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

从考查功能看, 仍以能力立意为主, 着重考查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四个层次。命题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 以能力为立意, 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的思想。

二、试题分析

(一) 选择题。

选择题在2007年打破以专题考查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 命题不再以专题形式出现, 增加了知识的覆盖面, 从而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12题考查地名与山水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历史的常识知识, 又可以说是文学知识。这就需要考生要有相当的文化史功底。

13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通过美国人士的一段书评, 来判断著作的作者。从思路上说, 首先, 需要考生理解“近代中英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这一时间限定, 排除C、D两项;然后, 再比较A、B两人著作内容的不同和证明了中国“并非地球上的唯一一个国家”这一作用, 选出正确答案B。

14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首先, 要读懂材料, 理解材料指的是官督商办的形式;再在“洋务运动时期”这一时间限定下, 排除非洋务企业, 然后再根据对“民用工业多采用官督商办方式”这一基础知识的理解, 选定正确答案B。

15题考查历史阐释能力。通过材料所提供的时空和内容限定, 在分析后得出结论。审题时, 由时间1920年, 可知背景是一战结束后;由著作《欧游心影录》, 可知关注点是欧洲;观点是通过科学技术在一战中的作用, 指出“科学万能说”的片面性。由此得出答案C。

16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由时间是“抗战”、地点是“边区”、中心词是“参选议员”, 可知问题焦点指的是选举, 由此选定A。

17题考查在一定时间情境下, 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审题的关键在“1943年1月”这个时间限定, 答案中A、B、C分别指的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1943年11月《开罗宣言》、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 时间都不相符。答案:D。

18题是对历史阐释能力的考查, 要求考生在新中国成立这一情境下,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结论的含义。A错在“已经完成”上, 实际建国后, 还有新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需要完成;B错在“彻底”, 只能说基本被清除;D错在时间, 其确立时间为1954年而非1949年。

19题考查根据“1750”和“两个世纪后”这两个时间限定词, 再认、再现两个时间所反映的, 对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间剧变阶段的特征和对发展过程的历史认知能力。B和D过于单一, 人口问题和国际交往问题无法体现材料“什么都不认识, 甚至什么都不理解”;C错在时间, 全球化加速在20世纪90年代而非50年代。答案:A。

20题考查的是对历史现象的认知、理解能力, 是以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这一现象入手, 考查对其有无实质性的理解。

21题考查历史阐释能力。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后, 从与一个历史事件相关的诸种因素中找出这一事件的原因。这里涉及一个如何理解“背景”的问题。历史讲的就是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做为“事件的背景”的事件, 一定发生在这一事件之前或同时。有了这一理解, 就会发现B、C、D三个选项都发生在1932年之后, 不可能成为该事件的背景。答案:A。

22题考查历史阐释能力。考生要通过实物史料再现“柏林墙”和“两德统一”两个历史事件, 再透过历史现象阐释所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答案:B。

23题考查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两极格局期间, 两极格局在朝鲜半岛的反映的认知能力。具体考查学生通过对历史阶段特征再认、再现历史现象的能力。审题关键在时间。

综观这部分试题, 呈现出以下特点:

1. 从选择题类型看, 试题以材料解析型为主, 除

1 2、18、20、23题外, 都属于材料解析型。充分显现了“史料”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

2.从命题的立意来看, 主要从考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从命题考查的功能看, 体现了考查由单一能力考查向多种综合能力考查的转变。其中, 更多的题需要学生在材料处理的基础上, 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阐释历史。

(二) 材料解析题。

37题以唐代科举制和英国文官制度为考查内容, 考查“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及“通过历史分析、综合、比较, 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 对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要求很高, 每一问都需综合归纳试题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作答, 其综合性更强。

〖分析〗

试题通过四层设问, 考查考生在最大可能地获取有效信息基础上, 抓住历史的时代特征进行概括、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

(1) 主要考查阅读、归纳和比较能力。考生要对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得出结论。

(2) 考查归纳和比较能力。考生需在分别对唐代科举制和中世纪英选官制度进行归纳的基础上, 选定方式和来源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3) 着重考查历史阐释能力。考生需要依据“经济决定政治”这一原理, 完成对“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阐释。

(4) 在前3小题的基础上聚合, 考查两种选人制度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从答案看, 在兼顾过去的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文化繁荣等角度外, 更重在从现代社会的社会公平、社会管理等角度, 突出其社会性, 贴近和谐社会。

39题, 是一道以“土尔扈特人回归”为切入点的史地政综合主观题。

〖分析〗

(2) 考查归纳概括和分析能力。考生需围绕“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原因”, 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 在分析后, 得出结论。

(4) 考查历史阐释能力。考生应主要围绕“祖国统一”这一中心组织语言作答。

试卷中的这一部分材料解析题, 充分挖掘和发挥了材料题的功能, 较好地体现了能力考查要求。例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阐释事物的能力和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的能力。其中, 37题的第 (3) 、 (4) 难度较大。

三、试题特点

(一) 充分彰显新课程的思想。

首先, 知识和能力立意相统一, 强调知识学习, 更注重能力立意, 强调能力与知识相结合。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高考历史试题是对学生知识的识记储备、再现和灵活运用能力的一次检验, 即考查历史学科能力。所谓历史学科能力, 就是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以及不局限于教材的广泛的史学知识信息, 并以此为基础, 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未知历史问题的能力。一定程度的历史思维能力, 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历史知识基础上的, 知识和能力是不可截然分割的。本次试题, 皆需通过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背景, 在分析思考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其次, 突出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的考查, 不但要“学会”, 而且要“会学”。反映了新课程“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要求, “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 充分体现历史知识获得的过程, 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材料解析题强调对历史的认识, 亦即历史结论形成的过程, 要求从材料中总结答案, 突出了学习过程的考查。

这些要求和特点都体现了新课程下, 由“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教”教材观的转变。

新课程的高考背景下。如何处理一纲多本“教材不同而考试统一”这一矛盾, 成为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今年的高考, 实际上反映了专家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例如, 今年的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的答案, 从教材上无处可找, 而只能从材料本身寻找;材料的背景内容教科书有可能涉及到, 但教科书只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材料, 而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这意味着材料的功能并不是引导学生回忆教科书, 而是提供新的历史信息。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 而不是考查学生对教科书的记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摒弃旧有的“历史教科书至上”、“唯教科书是瞻”的思想, 科学运用教科书, 把教科书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历史学习的媒介, 向广泛信息源拓展、延伸。

(二) 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征。

首先, 体现了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特征。历史具有一度性, 即事件一旦发生不可重现。因此, 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要依据相关的媒介———史料。在本卷中材料解析型选择题成为选择题的主要类型, 12道中有8道属材料解析型, 占选择题总量的三分之二。主观题都是以材料形式出现, 既有大量的文字史料, 也有如22题体现出的实物史料, 这正反映了这一学科的历史特征。

其次, 今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 突出了历史学科阅读量大的特点。历史学习离不开史料, 因此, 材料解析题是最能体现历史学科特点的题型。鉴于高考考试时间的有限性, 在材料解析题的选材方面, 以往命题者为了减少考生在阅读文字上的障碍, 减少考生在考场上的阅读量, 把具有一定干扰性的无效信息几乎删节掉了, 剩下的近乎全是有效信息, 只要考生能读懂材料, 答案很容易做出来。2005年、2006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历史部分Ⅱ卷材料字数合计分别是357字和303字, 2007年增至996字, 相当于前两年的三倍;今年增至1334字, 阅读量明显增大, 彰显出历史学科的特点。

四、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当前, 高考仍对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 文综历史部分难度居高不下, 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今年历史部分主观题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 但选择题部分难度又提升了。对于这一现状, 报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们只能直面应对, 去适应, 去挑战。而从教师角度来看, 我认为最重要莫过于由强调学科知识转向重视课程知识, 由单纯强调掌握史实现象向重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这个前提下, 应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 贯彻历史新课程的思想。

彰显新课程的思想是2007年和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重要特征。因此, 在教学中, 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并努力贯彻执行。

在教学目标上, 落实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关注过程及方法和培养良好道德情操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本着“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原则, 转变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

第二, 强调基础知识教学, 夯实课程基础知识, 提升学习能力。

施方良先生在《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中说:“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 使人们可以运用它来思考。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思考的焦点激发各种水平的理解, 而不是作为固定的信息让人们接受”。这很好地解释了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之间的关系:学生形成高一层次思维能力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质量的能够理解新知识的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 能力是知识的运作, 缺乏必要的历史课程知识, 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 更谈不上创新。因此, 要防止矫枉过正, 不要一强调了能力, 就又忽视了基础知识教学。

当然, 在知识的给予方式上, 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做法, 不仅要“授之以鱼, 而且授之以渔”。不能把历史知识看作是“死”的知识, 而应看作对历史的认识;不能把历史教学简单地看成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诵, 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全面、客观、发展、辩证地看待和处理问题。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发展, 学会创造。这样, 学生才能在掌握“知识”中提升“能力”, 在提升“能力”中进一步掌握和理解“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迁移运用知识以及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三, 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历史课程知识体系。

历史课程的基础知识可分为三类:章节知识结构、专题知识和理论知识。在复习三类知识时应做到三个联系:1.纵横联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都有纵横两大坐标。纵, 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 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特点, 具有连贯性;横, 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历史的各个侧面在同一时期有不同特点。复习中作分析、归纳和综合时要注意横向和纵向联系。2.中外联系。教材中中国史和世界史是分别编写的, 容易造成中外历史的割裂。复习时应尽可能将课本中的中外历史知识相结合, 相互呼应对照, 做到复习中国史时, 把历史现象、事件置于整个世界史的大背景下。学习世界史时要联系到中国。把整个教材中历史知识融为一体, 答题时就能触类旁通。3.知识与理论联系。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都是彼此相联系的, 历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复习时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 用一些基本理论去理解分析如用个性与共性、继承与发展、偶然性与必然性、因果关系等去理解分析、解释历史现象。用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国家、政党等理论去揭示社会规律。通过这三个联系, 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体系, 有助于学生灵活地迁移和运用知识。

第四, 在关注时政热点的同时, 教师还要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追寻热点。

高考的历史学科关注现实, 不回避热点和焦点问题已成为其命题的一大特点。例如今年的37题和39题分别以“公务员制度改革”和“民族团结”作为背景。但所答的内容却不是热点知识, 而是相关的历史知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命题特点, 反映了历史高考重热点命题但绝非片面为“热点”找寻历史依据, 而是一种热点的折射。热点问题往往是“隐性介入”, 即现实热点问题只能作为历史学科命题的一种切入点或背景材料而存在, 或隐含于历史材料之中, 其价值在于进一步体现“知古通今, 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

此外, 高考命题还反映着近期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新的史学观点、研究方法和命题者的研究方向。反映了“探究真理, 尊重历史, 追求真实”的学科特点。因此, 从备考的角度来看, 我们在关注时政热点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历史学术的学习, 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第五, 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 注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

审题能力欠缺一直是高考考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训练。例如, 要指导学生解答一些较为典型的习题, 例如:问题的关键词是什么, 求答项是什么, 有没有时间、空间、知识领域、范围等限定;同时, 要重视创设问题新情景, 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题训练, 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与迁移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指导学生寻求全面、辩证地分析以及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以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的审题能力。

要注重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要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探讨问题”的每一项能力, 把考试说明的要求同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解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高考题目的训练来强化学生对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理解, 避免对考试说明学习的形式化和能力训练的盲目性,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重庆卷历史试题 第8篇

1. 从细节入手考查历史主干知识, 考查学生知识面的广度、深度及活用知识的能力

全国卷Ⅰ的试题中, 考查了唐代文化、经济南移、民族融合、抗日战争、封建专制、工业革命、美国宪法、世界联成整体等知识点, 考查的知识点本身不偏不怪, 都是历史学习中的主干知识, 但是命题的切入点却很细致巧妙, 不易做答。

比如, 14题立意明确, 即统一王朝对文化交融的影响。唐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故而在文化上也出现了南北交融的特点。唐文化的内容学生们都比较熟悉, 所以考题切入点另辟蹊径, 细致到了只考具有南方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 备选项有:初唐书法、秦王破阵曲、飞天壁画、唐三彩。答案选择的是初唐书法, 因为初唐书法三大家主要受东晋王羲之的影响, 故初唐书法能体现南方文化的特征。

2. 通过新史料、新情境带出历史问题, 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能力

继2008年全国卷Ⅰ历史题出现了11题材料型选择题后, 今年的选择题中有10道是材料型选择题。题目中所提供的新史料、新情境分别有:姓氏的来源、中国古代南北户数变化、《天津条约》的条款、李大钊的言论、抗战将领的谈话、法国人的看法、美国宪法的内容、英国记者对工人钟表的报导、针对全球化的言论。

这些新史料、新情境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新”, 即新鲜。对学生而言是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二是“近”, 即贴近主干知识。除了属于文化常识类的姓氏题外, 其他题目材料虽新, 但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的相关内容, 落脚点还是回到了课本知识。新史料、新情境的题目应当说是很符合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历史研究本身就是从大量的史料中进行分析、研究、筛选, 最后得出历史结论和历史认识。历史也是一门研究型的科学。在试题中出现一些史料 (包括现象、言论) 让学生判断分析, 就是对史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小规模运用, 即符合历史学的学科特点, 也符合新时代高考以能力为核心的考查方向。

3. 命题贴近现实, 热点问题冷处理, 隐性考查

此特点既兼顾了历史为现实服务的需要, 又起到了一定的反猜题作用。粗一看, 今年的题热点不明显, 而细一看, 这套题中还是涵盖了若干重大现实热点问题, 如三农问题、思想解放、民族关系、国共合作、宪法问题、工业革命和国际贸易、新中国的建设问题等。

热点问题冷处理的典型是37题 (32分) , 该题考了中国古今的农业税及认识问题。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作出了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在我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当年, 大家都认为高考一定会考, 结果2006年没考, 2007年没考, 2008年也没考。正当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可能不会考的时候, 却在今年突然出了这一道重磅大题, 真是“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 谁也不能否认三农问题是长效热点。该题有三问题, 第一问考查学生对古代税收特点原因的认识, 第二问考查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农业税的变化及原因, 第三问考查学生对取消农业税的认识。这些问题除了在整体上切合三农热点外, 第二问其实是关注了新中国的建设问题, 与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热点有关;第三问其实是考查了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认识, 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热点有关。

热点问题隐性考查的典型是23题、39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 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了明显影响, 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今年的题没有考最热的金融危机问题, 却考了金融危机背后所反映的全球化问题。其中23题考了全球化的近期表现, 而39题则考了全球化早期阶段之三角贸易。

4. 文明史观贯穿始终, 体现新课改理念

文明史观是近年来在高考中最常出现的史学范式。文明史观与过去的史观相比, 最主要是淡化了阶级斗争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 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横向看, 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还包括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纵向看, 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就是现代化的过程。从今年的高考题来看, 几乎所有的题目都体现了文明史观, 其中分值最多的是文明的交融、碰撞、影响问题, 如唐代文化题、辽夏文字题、“夷”称呼的废止题、全球化题、三角贸易题。

5. 继续出现文化常识类题目

从全国卷Ⅰ来讲, 2007年首考谥号题, 开创了此类题型之先河, 2008年考了山水阴阳题, 今年则考了司马姓氏的来源。文化常识类的特点是, 知识点在历史课本中没有介绍, 但是从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说应当知道。这对学生知识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类题的知识通常跟地理、语文等其他学科交叉。

二、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历史试题命制的创新性特点

在继承了前几年高考命题的成功取向的同时, 今年的高考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有的特点也许并不是全新, 只是对原有特点的调整、强化或者延伸, 但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

1. 文综的考查从拼盘式走向相互交融

自从有了文综考试以来, 最为人们诟病的问题之一便是三科的拼盘, 名为文综实为不综, 各考各的。今年的试题试图改变这种状态。典型的试题为37题第三问和39题第五、第六问。

37题从传统来讲, 它是一道纯粹的历史题, 但是今年却不一样。其中第三问的题目是: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该题分值有8分之多, 答案的四个要点在历史课本中没有, 但是政治科都强调过。学生们如果思维转不过弯来的话, 只想着从历史的角度发发感想而不是政治思维的角度来答题的话, 丢分会很多。学科渗透题很有可能成为以后命题的趋势。

2. 在选择题中, 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 试题要有区分度和相当的难度。从以往的试题来看, 增加历史试题难度的方法主要是两种:一是考查历史的细节, 即考查学生容易忽略的课本中出现过的知识;二是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能力。今年的试题坚持了这样的方向, 如初唐书法的特点在课本中有介绍, 属于考细节。农业税的大题考分析、归纳、综合能力。但是今年的高考在选择题方面比以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但是要历史知识纯熟, 还要有较高历史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高分。

如第21题: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这道题的难度在于, 答案选中的“共和主义”这个概念在人教版老教材的课文中根本没有出现过, 课文中只出现过“共和制度”、“共和国”, 而且没有解释。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了解“共和制度”和“共和国”的概念。按照《新华词典》的解释, 这两个词的核心意义是跟“选举”有关。分析此题时, 第一, 注意题目的关键点为“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和“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第二, 根据所学知识, 认识到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三权分立和民主共和。第三, 分析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两类: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二者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自由、平等、民主都是英美两国标榜的共性。但英国却保留了君主和贵族制, 而美国没有君主, 不允许贵族的存在, 区别就在于美国的原则是共和原则。故排除ABC。第四, 共和主义可以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最后选出正确答案B。

从这道题可以看出, 2009年的高考选择题难度提高, 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 一些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仅仅是问题的开始, 问题答案的获取更多依靠的是所学的历史知识及历史思维能力。第二, 材料不设置阅读障碍, 而是重视整体思维能力的考查, 对考生提出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第三, 题目的立意在于抛弃旧课程时代的定势思维和惯性思维,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 直接考查历史事实的减少, 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的内容增多

今年的高考中, 从问题项来看, 原因类2题 (13题“这主要是因为”, 15题“主要因素是”) , 对比类1题 (16题) 。“材料表明”类3题 (17题“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20题“上述材料表明, 当时的法国”, 22题“这一材料表明, 当时的曼彻斯特”) 。“强调的是”类2题 (18题“李大钊强调的是”, 23题“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 。“主要、最”程度类4题 (13题“主要是因为”, 14题“最能体现”, 15题“主要因素是”, 21题“主要原则是”) 。从这些题眼不难看出, 高考的命题趋向更多的是考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 直接考对史实的了解的题几乎消失。

4. 增强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37题第三问是请学生谈谈对取消农业税的看法, 这就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而且分值达8分之多。

三、从2009年全国卷Ⅰ历史题看教学对策

从多年的经验来看, 历史科的高考往往走在了中学教师的前面, 历史高考的难度及命题方向常常会带动中学历史教学的新发展、新变化。2009年的高考给大家提了一个醒, 教学应当与时俱进, 跟上教改的步伐。

重庆卷历史试题 第9篇

一、试题结构特点

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二、试题命题特点及方向

1.关注社会热点, 凸显时代特色

2015 年全国新课标 Ⅱ 卷历史试题关注社会热点, 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 较好体现了“以史鉴今, 学以致用”的历史教育功能。典型题例如第30题, 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 关注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大时政热点, 揭示了“勿忘历史,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的主题。第40题比较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及背景, 凸显对民主法制建设的关注。第41题以“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为材料载体, 要求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既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又表现出民众对休闲娱乐的追求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第45题考查清政府养廉银制度的原因、作用, 关注当下的社会腐败问题。第48题考查俾斯麦对工人运动的基本政策, 从社会保障角度关注民生问题。

历史试题对话社会热点话题, 引导学生从历史学习和思考中汲取历史智慧, 彰显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念。

2.依托学科主干, 关联古今中外

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强调对高中历史主干知识的有机整合, 实现古今中外关联。试题涉及的主干知识、高频考点有经济重心南移、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维新思想、侵华日军的罪行、工业革命、斯大林模式、两极格局、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等。

试题命题点主要考查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整体性, 跨模块的综合试题呈现上升之势。如第40题第 (1) 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第 (2) 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试题命题点选取了中国古代和世界古代相同时期的两位思想家, 进行了中外关联的比较, 同时思考两种法制观念共同的历史价值, 关联今天的社会现实。完成试题设问, 需要从战国和古代希腊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入手, 宏观融合必修一、二、三模块的知识, 充分反映了跨模块的综合特色。

3.降低阅读障碍, 回归学科特色

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文字阅读量较2014年明显下降, 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减少。选择题题干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题干字数最多的第30题也仅为89字, 多数选择题字数控制在45字左右。古文材料减少, 选择题大多没有艰深难懂的古文, 仅有第25题和第27题有较短的古文内容, 但很容易理解。主观试题部分仅有第46题为新文化运动时期, 白话文初兴时的文体, 和今天成熟的白话文有一定差别, 略微难读之外, 其他均为白话文。降低阅读障碍的目的是, 回归学科特色, 凸显对历史思维学科能力的考查, 即更有效地考查学生概括、比较、说明、简析、简评、指出等思维能力。

4.坚持学科素养, 注重能力考查

历史学科素养指的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它的表现形式是, 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高考历史试题“素养立意”主要表现在“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关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2015年全国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更加突出能力与素养的立意而非知识再现来立意。

“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典型题例如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的第30题, 需要学生清晰地认识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敌占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不同的空间。

“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典型题例如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第33题, 材料表格数据是指向每个选项正确与否的唯一证据。如从表格数据可看出,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 但幅度不大, 仍占据垄断地位, 所以A选项“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错误, 同理排除C、D选项。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 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 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故B项正确。

“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 典型题例如第41题, “指出其中一种节假日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学生依托材料可以得出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趋势, 然而“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发展趋势, 学生必须回到现场, 联系现实生活才能得出结论。

所有关注社会热点的考点都体现了“关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

“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如考查英国工业革命阶段特征的第32题, 学生必须完成如下推理:茶叶的普及属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体现不出“等级观念淡化”这一结论, 故A项错误;中英两国文化差异较大, 对东方生活方式向往不会成为英国社会的普遍认识, 不是对材料中茶叶逐渐普及现象的合理解释, 故B项错误;随着18世纪中期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贫富差距不是缩小, 而是日益拉大, 故C项错误;由于英国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 加大了对东方的贸易, 使茶叶大量流入英国, 导致茶叶价格下降, 成为普通民众也可消费的产品, 故出现材料中的变化, 故D项正确。相当数量的试题完成都必须以严谨的逻辑推理为基础。

三、复习备考建议

1.聚焦高频考点, 适度扩展发散

高频考点与学科主干吻合, 关注高频考点才能让学生明确复习备考的重心所在。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如中国古代史关注先秦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古代农业和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政策变化、儒家思想的演变及特征等;世界古代史关注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及主要思想家等;世界近代史关注欧美主要国家的民主制度、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等;中国近代史关注近代化的进程及影响、各阶段的主流思想、洋务运动、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全民族的抗战等;世界现代史关注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主要表现、苏俄政治经济的特点、现代文学艺术等;中国现代史关注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等。

抓准高频考点, 更重要的是围绕高频考点, 联系近年来高考考查的角度, 适度扩展补充发散, 理清概念、解析内涵、认清方向。

2.立意高远,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

高考试题关注社会热点, 凸显时代色彩的特点, 要求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历史学科的价值引领, 用正确的价值取向, 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具体在教学中, 必须引领以下价值观:倡导思维养成 (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证据意识) ;倡导制度和科技创新;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倡导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关注民生;倡导民主法治、人文理性;关注时政热点, 强调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倡导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学科价值引领不是刻意安排, 强行灌输, 而是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 站得越高, 看得越远, 对历史学科价值了解得越多, 理解得越深, 对未来人生就越有准备。

3.立足宏观, 建构历史结构

首先是树立学科问题的理解结构。所有历史学科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三个层次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高考命题的基本问题。以选择题为例, 历史选择题都是以材料形式提供一个历史现象, 要求学生分析现象发生的原因, 即“为什么”、分析历史现象体现的本质即“是什么”、分析历史现象的结果即“怎么样”。如第27题“明成祖朱棣认为, 北京‘山川形胜, 足以控四夷、制天下’, 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______”考查的就是历史问题层次的“怎么样”。主观试题如第40题第 (1) 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是什么”;第 (2) 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分析“社会背景”就是解析“为什么”, 分析“共同的历史价值”就是解析“怎么样”。所以, 在历史教学和试卷讲评中, 教师都必须让学生清晰构建历史学科问题的理解结构, 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 并从中去养成学科学习所需要的一切能力。

其次, 多层次从宏观到微观, 构建知识结构。从纵向角度, 先以通史大时间为单位, 按照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为时间段;再以传统阶段划分为单位, 如古代史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时间段;也可以以世纪为单位, 如19世纪中国历史阶段等;多种方式划分阶段, 为多角度捕捉时代特征做准备。

4.训练逻辑思维, 提升学科素养

逻辑思维 (Logical thinking) , 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 又称抽象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 进而认识客观世界。

逻辑思维的诸多核心理论是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考试大纲》要求的学科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与逻辑思维中的概括、归纳、演绎、综合、抽象等核心理论密切相关;学科素养中如“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都必须有基本的逻辑思维。所以,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 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理论和实践案例, 对文综三科乃至整个文科的学习都非常有意义。

重庆卷历史试题 第10篇

一、试题结构特点

从上表考点比例分布统计中, 有的试题考点必修一、二、三模块都涉及, 如第41题, 只能模糊划分至三个模块。从双向细目表中可以看出, 2014年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的必修检测内容, 中国史占65分, 世界史占20分;必修一占53分, 必修二占20分, 必修三占12分, 选修占15分。试题考点覆盖与往年试题相比变化较大, 如必修三文化史所占分值2012年新课标卷只有8分, 2013年新课标Ⅱ卷高达45分, 2014年新课标Ⅱ卷下降为12分, 从以上变化可看出, 高考考点覆盖是多变的, 无任何规律可循。试题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命题要求,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设计考查问题, 试题难度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二、试题考查方向特点

1.强化能力, 突出考查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趋势。

2014年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选择题的引导词与2013年新课标Ⅱ卷相比非常相似, 多为“反映了”“表明”“据此可知”等具有思维力度的引导词。第25题~27题的引导词是“表明”, 第29题、第35题的引导词是“反映”, 第32题的引导词是“可见”, 第33题的引导词是“说明”。第25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27题考查君主集权不断强化, 第29题考查民主化, 第35题考查欧盟不断扩大等, 可见历史发展趋势、历史本质、重大历史线索是高考考查的重心。此类试题排除项干扰性强, 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属于选择题中最难的类型。完成此类选择题, 要求考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透过试题材料提供的历史表现, 揭示材料背后的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趋势, 指向正确答案, 如第27题: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 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这表明 () 。

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试题提供一段“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 权倾一时”的历史表象材料, 试题引导词是“表明”。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 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 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 故B项正确。试题考查的是明朝君主集权加强的重要历史发展趋势。考生如果未能透过历史表象看清历史发展本质, 非常容易错选D选项“首辅权力失控”。

2.考查重要的历史阶段特征。

所有的历史试题都有其存在的历史阶段, 高考历史试题无论材料多么新颖, 最终都必然落脚在某一历史阶段中。2014年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继承以往试题关注重要历史阶段的特点, 如第25题考查魏晋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第27题考查明朝政治;第31题考查新中国的过渡时期;第33题考查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第34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41题考查“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的中国现代历史等。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必须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依托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 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如第41题, 学生比较两份目录不同的原因时, 就必须提取关键信息, 目录A教材编写的时间1972年和目录B教材编写的时间2011年, 由此切入1972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以及2011年改革开放后的历史进行分析回答。

3.关注史观和历史研究的变化。

典型例题为第41题, 试题要求“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 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对材料进行认真对比, 不难发现支撑目录A教材编写的史观为革命史观, 支撑目录B教材编写的史观为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找出史观差异是此类试题解题的关键。

4.凸显考查比较能力。

主观试题第40题第 (1) 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第41题“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其中一处不同, 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都突出了比较能力的考查。解决比较类型的设问, 需要考生运用比较对称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第40题第 (1) 问需要比较移民过程前后的变化, 第41题需要比较目录A教材和目录B教材的差异。

5.试题难度层次分明, 难易适中。

2014年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史实考查与能力要求并重, 难度层次分明, 学生反映选择题看似不难, 但做对不易;主观必考试题容易入手, 但想得高分不易。选做题在题干材料或者语言表述上, 基本上都有必修教材的影子, 与必修教材考点联系比较紧密, 试题的许多考查角度, 都是历史教师在高考备考中完全可以进行深入分析的, 如第46题考查“三三制”, “三三制”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三、2015年备考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考试中心历史学科命题人吴伟教授认为,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及备考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知识学习缺乏必要的深度, 二是能力训练缺乏应有的效度, 三是学科视野缺乏自然的广度。这三个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考历史成绩的提高。结合2014年新课程高考考查趋势的突出特点, 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扎扎实实地追求复习备考的有效性:

1.知识学习体现深度。

面对新课程高考试题不拘泥于教材和当前教材“一标多本”的现状, 高考知识储备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基础上, 知识学习的深度, 首先体现在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能够厘清历史线索、历史趋势。中国古代史中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农耕经济发展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国近现代史中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文化科学化的趋势和历程;世界古代史中雅典从贵族政治到民主政治、罗马法的发展;世界近现代史中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近代化发展的脉络等, 历史趋势、历史本质、重大历史线索学生必须清晰、明了、认识到位。

其次, 知识学习的深度还要求考生精准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特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明演进等领域呈现的区别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独特之处。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 要求我们在科学划分历史阶段的基础上, 把历史现象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加以分析, 并挖掘出其历史现象与历史事件的内涵, 把握其内在隐性的、规律性的联系。

第三, 知识的深度还要求我们必须精准解析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教学与新课程高考息息相关, 如2014年新课标Ⅱ卷历史试题选择题第31题就涉及计划经济的概念, 准确掌握历史概念的逻辑内涵是储备高考知识的重要方向。

建议在第二轮复习中, 依托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 梳理通史, 认识每一阶段的历史特征。此外, 还应该对历史趋势、历史本质、重大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概念进行专题梳理, 并配合高考试题进行解析, 以深化学生的认识。

2.能力训练突出效度。

高考备考中, 历史教师非常有必要依托高考试题, 让学生储备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如第40题第 (2) 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 分析考试中心提供的参考答案, “作用: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依托空间角度的逻辑思维, “缓解关内人口压力”针对的是人口流出地区———“关内”的作用;站在清政府角度, “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属于对清政府的政治作用;“增加政府收入”属于经济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属于文化作用;“促进东北开发”则站在人口流进地区———东北, 分析对东北的历史作用。以此为契机,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空间角度所适用的答题情境, 即涉及多个地理空间的试题, 分析原因、作用等问题均可依托不同的空间角度进行思考, 组织答案。高考历史上有诸多经典例题, 如驼峰航线的作用、三角贸易的影响都适用空间角度解决问题。

3.学科视野达成自然的广度。

学科视野的广度需要教师不断学习, 不断积累。如史观更新, 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越来越多地呈现多元史观指导下的命题思维, 这要求教师在引领学生备考过程中, 必须引入多元史观, 精准掌握各种史观之间的视角, 以多种视野和思维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此外, 学科的视野还体现在教师应该对当前史学界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历史见识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重庆卷历史试题 第11篇

一、典型试题解析

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解析]本题以历史常识“九鼎”的意义为考点,要求考生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准确的辨认。传说夏禹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从此,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九鼎成为传国重器,被视为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正确答案为D。

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解析]本题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与作用为考点,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选项的正误,考查其辩证思维。唐朝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最后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执行。可见,相权遭削弱但没有被剥夺,分散相权意在加强皇权,而不是追求民主,三省分工、合作,不仅强化了皇权,也体现了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正确答案为c。

5,“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唯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解析]本题以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近代重大政治运动的立场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处理能力,以及对课本主干知识类似细节的把握程度。从材料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所持态度为“中立”,再联系“基督教国家”、“内战双方”,可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侵略者采取中立观望的态度。英国表面上是因为太平天国与其宗教信仰类似,实际上是因为清政府拒绝了他们的修约要求。正确答案为A。

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本题从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切入,要求考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变迁、思想领域的变化、民主政治的发展等的发展阶段及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作出准确的概括与辨别。清末与民初的大众传媒,谈不上飙转豹变,思想领域变化起于鸦片战争期间,民主政治起步于清朝末年。只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材料提供的阶段划分基本吻合、发展特点基本类似。正确答案为A。

7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解析]本题以史学家关于近代中国的一个观点为切入点,要求考生正确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民主革命任务,并根据现代化史观把握史学家的历史研究视角。A项表述不全面,近代化只是近代中国历史基本线索中的一条;c项错误;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首先谋求民族独立,而材料观点明显忽视了这一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所以D项的分析也是错误的;只有B项的分析是正确的。正确答案为B。

12,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通过对中美贸易统计图的呈现,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入世是在200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不可能对1979—1989年的中美贸易产生影响。正确答案为B。

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解析]本题从“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切入,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新航路的开辟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才开辟的,如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地理知识等的进步。不同区域文明存在差异,但不妨碍交往与交流,亚欧丝绸之路即是明证;也不缺少伟大航海家,如古代中国的郑和;而新航路开辟前人类对世界缺乏整体了解,是因技术水平的限制。正确答案为c。

16,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解析]本题通过设计的“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的情景,考查近代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品。A项是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B项是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巨作;c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较多结合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代表作;D项是哥伦比亚著名的作家马尔克斯的巨著,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正确答案为B。

1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隐性结合当今世界金融危机这一大背景,考查罗斯福新政。兴办公共工程能够拉动生产资料的投资,新工程的开工建设能提供就业岗位,工人就业后就有能力进行消费,故①、②、③都正确,④和题干无关。正确答案为B。

20,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从近年来出现的反全球化浪潮切入,考查考生对全球化影响的全面认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

一系列问题,①、②、③、④四个选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或存在的弊端:生态环境遭到几乎不可逆转的破坏;不能恢复的重要资源正在迅速被浪费和消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富分化以及劳动力的转移等问题。正确答案为D。

21,历史学家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明]于慎行《谷山笔廛》卷四

材料二江南役重甲天下,……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

——《徐光启文集》卷十一

材料三(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谣,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伦教荡然,纲常已矣。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

材料四前明吾乡(苏州)富家甚多,席费千钱而不为丰,长夜流酒而不知醉。……有邹望,亦有田三十万亩,僮仆三千人,……而好讼致穷。

——[清]钱泳《登楼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主要途径。

(2)据材料三、四,士大夫的活动引起了江南社会风气的哪些变化?

(3)有学者认为,明代江南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阈释学者的观点。

[解析]本题从江南士大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切入,通过相关材料的呈现和问题的设计,要求考生对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观念的沿袭与变革,以及这种沿袭与变革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作出分析。“江南士大夫的活动”考点的选择,与教材知识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是间接依托。试题以全新的材料、独特的视角,着眼于对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前两问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材料、提炼信息和概括知识的能力,相对容易一点。第一问,从“多以纺绩求利”、“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等信息,不难得出江南士大夫致富的两大途径: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第二问,只要圈出“导奢导淫”、“伦教荡然”、“好讼致穷”等关键词,进行整理归纳,就可以分析出士大夫活动引起江南社会风气的变化:一是崇尚奢侈;二是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三是好诉讼。第三问主要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求从题干所提供的观点进行探讨和论证。解题时,首先要弄明白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有哪些,如政治环境与政府政策,特别是市场、技术、资金、劳动力等。其次应依据材料信息分析,士大夫活动究竟在哪些方面为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提供了条件,又是在哪些方面成为其阻碍者。

[参考答案](1)科举(免役);发展工商业。

(2)崇尚奢侈;逾越传统伦理(道德沦丧);好诉讼。

(3)促进: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士大夫受到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致富后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22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

[解析]本题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婚姻观念的变化切入,考查中国社会政治变动和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观念的价值体现。试题着眼于对材料信息的解读、知识的迁移以及运用能力的考查,设问梯度明显。第一问要求从材料信息人手,概括近代以来人们婚姻态度的变化,比较容易。第二问难度有所增加,要求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规定角度归纳近代婚俗变化的背景,并自行设定角度分析20世纪50年代人们婚姻态度变化的社会条件。第三问能力层次较高,要求把握不同学者分析问题的不同视角,并独立地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不仅体现了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目标考查,也体现了“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目标考查。

[参考答案](1)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25,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速。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越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

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将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王安石变法属于今年江苏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新增考点,各地模拟试卷高度关注,但多从理财角度设计问题。本题以当今中国教育改革为大背景,以北宋改革科举考试为切入点,选取不同历史人物对科举考试内容看法的材料,从独特的视角设计新颖的问题,突出考查考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一问需要考生捕捉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概括。第二问需要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阐释材料信息含义,深入分析历史事实的影响。第三问需要考生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思想与人才方面分析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

[参考答案](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

布达拉宫自公元1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材料二徽州古村落(是)徽商文化的产物。……徽州一府六县的方志中,常会对徽商巨贾的资本投向有如下记载:在家乡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

——王星明、罗刚《徽州古村落》

材料三徽州古村落在选址布局上受着风水观念的强烈制约。“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是他们基本的原则;但从风水学角度来看,具有完满的物质条件及合理功能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个理想环境。人类有着自己的希冀、渴求和恐惧,而只有将这些情感,通过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达出来,才构成一真正的理想环境。……徽州民居的天井营造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儿,叫“四水归堂”,言是降雨露、财气,落到自家房顶,流入宅院。

——摘编自余治淮《桃花源里人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皖南古村落与布达拉宫是哪两类社会群体活动的历史承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微州古村落是徽商文化的产物?古村落突出反映了徽商怎样的心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古村落营造中的风水观念在徽州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什么功能?体现了怎样的环境理念?

(4)有学者称:“文化遗产的完整样态必须在其存活的情境中才能把握。”据此,你认为皖南古村落的“完整样态”应该是什么?

[解析]题目呈现了关于安徽古村落和布达拉宫的材料,从“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四种能力目标和要求方面,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第一问要求从材料中概括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第二问要求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皖南古村落与徽商的关系。第三、四问要求考生用所学知识论证、阐述“环境理念”和“完整样态”。

[参考答案](1)平民百姓与贵族阶层。

(2)原因:古村落是徽商财富集聚故里的象征;古村落蕴含了徽商的儒家观念。心态:光宗耀祖。

(3)改善居住环境、方便日常生活;以景观象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人文与自然的和谐。

(4)一方面,自然环境和建筑等物质遗存;另一方面,历史上的村落生活。

二、试题体现出来的特点

2009年高考江苏历史试卷,容量明显加大,比去年多了一道主观题。试卷难度有所增加,主要表现在相当多的试题材料设计超乎想象、问题设置角度特别。总体而言,该试卷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学科素质和潜能,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历史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

1,突出考查创新思维。一是命题者尽可能提供新材料,设计新情景。未经包装的“裸题”相当少,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设计考生较生疏的材料、情景呈现的。二是命题者以独到的视角,从重要历史事件中的关键细节设置问题,注重小切口、深分析,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在多大程度上领悟了相关史实。

2,注重考查辩证思维。如第2题要求考生既要看到唐代三省六部的分工、合作与制衡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要看到其加强皇权的本质;第20题考查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有消极影响,对发达国家也有消极影响;第22题最后一问,要求全面认识“婚姻自由度问题”,更是直接检测考生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3,注意考查阶段特征。如第6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大众传媒变迁、思想领域变化、民主政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比较;第7题考查对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线索、民主革命任务的理解程度等。

4,关注时事热点,反映时代与生活。如第18题以金融危机为大背景切入,考查罗斯福新政;第22题主要从近代中国社会婚姻观念的变化,考查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以及考生情感价值观的体现;选做题A题,以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为大背景,以北宋改革科举考试为切入点,考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5,关注史学常识与史学研究成果。史学常识与史学研究成果,包括年号、庙号、谥号,史料的分类及其价值,影响史学研究的因素、当代史学研究的变化,历史研究的新视角如文明史范式、全球化范式、现代化范式,等等。今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在这方面的考查非常突出。如第1题考查历史常识“九鼎”的象征意义;第7题要求考生根据文明史观,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等。

6,关注过程与方法。把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今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强了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如第22题最后一问: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本问就属于“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等过程与方法层面的目标考查。

7依据考试说明,反映其变化,反映省情。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与去年相比,知识考查内容作了一定程度的变动,而今年的试卷就反映

了这些变化。如第25题考查的王安石变法就属于今年考试说明中增加的内容。另外,今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进一步体现了省情,富有浓浓的江苏特色。如第21题就以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在江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切入点设题。

三、备考建议

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昭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对于今后的高三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2010年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以下三点应引起重视:

1,三轮复习应各有侧重,稳步推进。

第一轮复习侧重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参照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按照本地使用的教材知识体系,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确定基础知识复习的广度与深度,理清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此轮复习不适宜对教材知识结构作大的调整,而应注重知识获取来源于课本、知识复习围绕着课本、解题应用回归到课本,做到有本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轮复习侧重知识重组,提升能力。新课程教材是以专题形式呈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政治现象、经济现象和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可依据考试说明,按古代部分、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顺序重新整理课本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整体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明状态,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轮复习侧重时事热点,查漏补缺。一是要回归课本,弄清易错、易混、易忘的知识点;二是要关注“窗外事”和本地区历史,依据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问题,设置新专题,用现实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

2,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其思维。

历史学科越来越趋向于对读取历史信息、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在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坚持问题教学法,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引导其讨论,适时点拨,根据教材的前后联系、教材与热点问题的关系,精心设计问题,设计情景,引领学生内化历史知识,培养和提升其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试卷评讲时,力求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讲、老师听”,变“老师讲答案、讲答题方法”为“学生审议、研究答案”,归纳解题范式。如可用多媒体投影问题,请学生说思路、说答案、说理由;或用多媒体投影学生的好、中、差几份答案,请学生评议、纠错、补充;或投影正确答案,请学生对照反思,自我纠错。

3,注意渗透史学常识,关注史学研究成果,拓展学习视野。

上一篇:高校财务人员下一篇:不典型反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