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2024-06-15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精选7篇)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第1篇

一、树立信心和勇气, 培养创新意识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 首要的是要树立信心和勇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还要注意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怪异想法, 不要训斥, 不要轻易否定。那些看起来似乎很奇怪的, 出乎老师意料之外的想法或问题, 正是学生一瞬间产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例如, 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 如0.28和0.3谁大, 我教学生从高位起一位一位比下去的方法, 十分位上的3比2大, 那么这个小数就大, 但也有的同学立刻就想到0.3可以化为0.30元, 那么0.30就比0.28大。虽然我觉得加0的方法麻烦一点, 但想到加0后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容易理解, 所以, 也支持他们这一想法, 使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保护和发挥。

二、创设创新气氛和环境, 培养创新意识

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 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 利于知识的创新。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应极力避免引起学生害怕的心理。害怕会阻碍学生新的思维, 不利于发现和创新。

第二, 教学中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使教学相长, 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若教师的这一意识淡薄, 制造出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 则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 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新世纪的学生, 应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知困然后能自强, 如果学生从小就不具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

有这样一道题:“3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照这样计算, 再增加2辆卡车, 一共可以运多少箱?”我发现学生的做法不大一致, 就决定把他们列的式子写在黑板上, 让他们通过比较讨论自己得出正确答案。

生1:480÷3×2。

生2:480÷3× (2+3) 。

生3:480÷3×2+480。

生4:480×2-480÷3。

开始多数学生认为第一种做法是对的, 经过比较他们很快发现了这种做法的错误之处是只算了两辆卡车的载重量, 第二、第三两种做法才是对的。而对于第四种做法, 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看不懂。这时生4解释说:“我认为这道题目就是求五辆卡车所运苹果的箱数。480×2是六辆卡车所运苹果的箱数, 480÷3是一辆卡车所运苹果的箱数, 六辆卡车所运苹果的箱数减去一辆卡车所运苹果的箱数就是五辆卡车所运苹果的箱数。”多好的想法呀!抓住问题的关键部分, 灵活运用解题技巧, 在方法上进行创新, 化复杂为简单, 这不正是创新思维的火花吗?全班不由得都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三、培养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我们的课堂应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 让学生多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 积极参与课堂, 开动脑筋, 拓宽思维, 并发现和正确认识自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不足之处。

例如, 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 我就让学生自制了底面半径和高各不相同的圆柱体, 准备了直尺和剪刀, 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把自制的圆柱体剪开观察。学生发现侧面展开后, 有时得到一个长方形, 有时得到一个正方形, 有时还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发现令学生欣喜不已。一会儿, 有一个同学又提出了不同的剪法。他说:“我没有用直尺, 是随便剪的, 所以剪出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但我试了试, 这个图形只要通过再一次剪拼, 也就会得到如同上面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一过程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对事物认识的独创性和跳跃性思维品质。

四、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 培养创新意识

认知的发展离不开学生原有的数学实际, 潜能的开发离不开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实践活动。教学中应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去尝试, 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 掌握思考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如教学“倒数”时, 在学生理解了倒数的意义后, 改变过去由教师出题让学生求倒数的做法, 放手让学生自己出题。第一个学生出, 同学们很快说出它的倒数, 当第二个学生出后, 教师指出:能不能出有新意的题目?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提问, 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 学生积极动脑, 出的数有假分数、带分数、小数、整数以及特殊的数“1”“0”等, 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学生求倒数的积极性, 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行为。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第2篇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不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1.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小木棒搭建若干三角形、四边形等并探索规律。在讲《轴对称图形》时,可让学生动手折纸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讲《频率与概率》时让学生动手实验,收集数据,进行摸球游戏等。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我们在教学中,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两点:①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②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观察、实验、归纳、整理。

2.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再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室的物体等)。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导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改革,逐步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间的共同进步。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为了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在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开展合作学习。

二、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例如,估算、估测和算法多样化就体现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是估计数值的意识,其主要思想是把握数的大致范围。生活中,很多时候都用到估算,而不需要精确计算,估算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不同的估计方式,但对结果和采用的方法进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进行交流,看哪种估计比较接近准确值,让学生经过讨论,找到比较接近准确值的结果。

算法多样化也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提倡思维方式多样化。如本文前面曾提到的“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活动,首先提出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看搭建2个、3个……1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进而探索搭建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在探索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思考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归纳出的表达式也是不同的,如4+3(x-1)、x+x+(x+1)等。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工作贵在启发,重在信任,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所谓主动学习,就是强调学习数学是一个学生自己经历、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这对学生理解数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学习数学不应当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理论,而应当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过程。

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说明文 第3篇

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较容易有兴趣,但真正学会阅读说明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要学会自己学习说明文那就更不容易。学生在常用的说明文教学的模式下很难培养出兴趣,更不必说能提高阅读能力。事实上传统型的说明文教学已不适合今天说明文教学的需要,它只是教给学生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而不是教给学生关于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学生既然没了兴趣,也就不可能培养出较高的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甚至会产生厌倦阅读说明文的情绪。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探讨,认为要使学生喜欢阅读说明文、善于阅读说明文、能独立阅读说明文,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从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入手,教给学生说明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使他们明确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步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紧紧扣住教材,把说明文阅读的基本知识贯穿于每篇文章之中。初中说明文教学的重点在初二,实际上在此以前,学生在初一年级时已接触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知识已经有一定了解。因此教课文前先布置一下预习,让学生考虑谈一谈以前学过的说明文内容上说明了些什么,使用些什么方法进行说明的,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围绕中心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说说你认为文中用得最准确的词语有什么作用。然后在课堂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让学生阅读要教的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解决了,要学生也学会这些课文了。这样教完一篇又一篇课文,学生就逐步掌握了说明文的阅读基本步骤,并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努力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课本入手,适当选用课外材料。一般来说学生对科技说明文较容易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选用较浅易的有一定趣味性的说明文作为切入口。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知道所要阅读的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文章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文章的特点给学生设计一到两道题让学生思考、分析、理解,所设计的题目,既要符合文章内容的特点,又要符合文体的阅读要求,使学生进入“跳起来摘桃子”的激励状态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在趣味获得过程中掌握、运用说明文的阅读规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阅读的方法。

教会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一般规律中发现特殊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篇说明文,除了从文体特点上看应了解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层次,还应能理解文中的一些语句的含义、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特别是有的介绍科技知识的说明文中常出现一些新概念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解决这些问题,在指导过程中我是这样尝试的:解决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对从未接触过的较难理解的说明文既有新奇感又有畏惧感,阅读这样的文章要激发的兴趣来解决学生畏惧心理,让学生有急于尝试的感觉;教给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步骤。如句子内容的理解,可以先找出需理解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因为任何材料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找到了该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后,辨别该句子与所在层次或全文中心的关系,再根据层次或文章中心内容来理解;文中概念的理解也要先找出文中对这个概念阐释过程的位子,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理解。 即使是说明对象的把握,也必须指导学生一定的方法,否则容易出错,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也就能正确理解了。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掌握了一定阅读方法的基础,也就为喜读、会读、会读、善读说明文,独立完成说明文的阅读成为可能。

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到的阅读说明文的知识、技巧、能力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满足感、成就感,得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进一步熟练运用学到知识的能力,熟能生巧,在运用中发现新的规律,进而达到创新式地阅读说明文的目的。要注意的是选择训练材料时,教师要选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有一定趣味的、难度适中的文章,设计有针对性的系列化的练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把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逐步掌握多种不同的特点说明文,在这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全过程的参与设计、指导、点拨。如关于说明文开头文字的作用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归纳出说明文的开头形式从表达方式上看有三种:叙述性文字、议论性文字、说明性文字。理解这三中开头应以学生懂得说明、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相互关系、在不同文体中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学生必须明确在说明文中,以叙述性文字作为说明文的开头,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为了引出说明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以说明性文字开头,一般是概括说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总领全文;以议论开头,一般是引出议论内容,揭示说明对象的意义等。像说明文中引用材料的作用理解、说明文的结尾形式的作用常可以知道学生通过用比较去理解。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第4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强烈的求知欲可以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达到入迷的程度,才会产生灵感,才能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因此,我尝试根据学生所学的新知识精心创设出使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一节中,我尝试采用激发兴趣的办法。上课前,先收集了一份比较精美的幻灯片,其中,幻灯片中各个页面的图文都是用动画效果设置的。在课堂上,我先出示了这份幻灯片, 让学生观察。学生一看到那丰富的动画效果,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开始纷纷议论。这时,我立即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了这个幻灯片后,觉得怎么样?这是使用动画效果设置的,比其他一般性图文幻灯片更生动吧?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个呢?”学生听了,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起来。学生在动画效果的引导下,都积极地开始制作了,而且做出来的动画效果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二、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目标导学意在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己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 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使学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开始,亮出总的目标,用过渡语言或幻灯片等形式使学生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后,又去掉了盲目性,其学习的自主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自主参与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巧设教学内容,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教师要精心准备提供给学生的内容(内容不可太多,要重点突出),包括教学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习题或评价、可能出现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通过操作演示, 形象、直观地精讲有关内容,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整堂课大部分时间由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和帮助完成任务。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时,教师可通过计算机进行调控,再次集中讲解。如,指导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时,一部分学生很熟练地完成了一张幻灯片,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此图画想象一个童话故事,再画出连环画幻灯,排出顺序,进行链接。学生既巩固了本课学习的内容,又学习了新的知识,并得到了提高和发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让他们先熟悉各工具及其功能,随意操作。在了解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后,再进行具体的指导,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不断努力完成基本任务,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引导自主学习, 培养创新意识 第5篇

一、竭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良好品质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能自己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 而不是被动地被家长或教师逼着去学习。大家都知道, 自己主动地学习其效率绝对是非常高的, 所学习的知识记忆也是非常牢固的、长久的。而且这种学习态度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模式,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大批非常听话、没有任何个人创造性的乖孩子, 如果那样的话, 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就是耽误人的教育, 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育。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他们都有独立的人格, 有自己的思想, 有自己的感情, 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他们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品质。

1. 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有科学实验证明, 每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没有开发的宝藏, 即使成就非常大的科学家, 大脑也只是开发了一小部分。如果每个人的大脑能开发一半的话, 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就会比现在不知先进多少, 人们的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 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 自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地鼓励学生, 鼓励他们自己独立的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敢于对教师所讲的或者是书上所讲的知识提出不同的见解。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和谐的课堂氛围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基础。新的时代要求不同于以往的教师观念,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而是一种和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不再是一人讲, 众人听, 没有师生交流的“一言堂”, 而是教师在教学中起一个引导作用的“导演”, 用教师的智慧, 让学生在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中, 自觉地学习知识, 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 进行启发点拨, 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向性发散思维、与众不同的创新性思维。整个教学环境是和谐的,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 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让他们带着兴趣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

比如, 我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一课时, 读完课文之后, 我带着满脸的“不好意思”, 向学生请教:“真不好意思, 老师也遇到了难题, 弄不清‘舍身’一词的意思, 谁能帮老师解决呢?”由于我这一低调的行为, 大大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致, 课堂气氛立刻活泼起来。同学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查字典, 有的互相商量。在大家积极地探究当中, 终于弄明白了“舍身”的含义, 也明白了课文主要表现的中心意思。

长期的教育经验证明, 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使学生感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翁, 才会有学习的主动力。这就是新的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 是教学“这场戏的导演”, 而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这非常好理解, 因为教学本身就是让学生学习知识, 是学生的事情, 而不是让教师来学习授课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就十分好理解了。明白了这一点, 数学教师就必须放下架子, 低下腰来, 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扮演好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 真正为实践新课标理念做出贡献。

3. 教学生活化的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

实践证明, 教学有三个重要因素, 即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所谓接触是指在现实生活当中接触事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 都把学生学习的目的放在升学上, 一切都向分数看, 只要分数, 不管学生的素质教育, 结果造就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低能儿”, 也使大多数学生, 对数学产生了厌烦心理, 并且把这种情绪和观念传递下去。再者这种学习和教学态度, 也使语文教学和生活严重脱轨。实际上语文具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本身就展现了生活的体质, 语文源于生活,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与生活脱离, 违背了教学规律, 语文并不是抽象的文字、单板的描述, 在教学中应该遵循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活生生的, 这样才有学习语文的兴趣, 领略到语文的奇妙之处。在生活中与学习融通,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促进了学习的创新意识。可以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中来, 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生在轻松的生活中无意识地完成学习内容。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各种感觉, 发展创造能力等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 带领学生去公园游玩, 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学生在游玩的时候, 非常高兴, 很多学生写的作文都很好, 语言形象、表达流利、字数合乎要求。

培养创新习惯学会自主学习 第6篇

一、营造氛围, 鼓励创新

教学中, 创设合适的情境, 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让学生置身于有着浓厚创新意识的氛围之中, 把看来似乎是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变换形式, 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例如, 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 创设了如下情境: (1) 教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 提问:怎样量出圆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 (2) 出示一枚硬币, 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 (滚动法) (3) 怎样量出市民广场圆形花坛的周长? (测绳法) (4) 教师把一个带线的小球在空中转一圈, 怎样量出小球转动的轨道所形成的圆的周长? (5) 揭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情境, 引导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拓展思维、激起探究的欲望, 探索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发掘契机, 捕捉灵感

学生在探索知识,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顿悟现象, 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刹那间闪现的创新思维, 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教连续退位减法4000-538时, 有一位学生这样计算:

乍一看, 这样用竖式计算不对, 但学生的解释是连续退位减法太繁, 把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少1, 就成了不退位减法, 计算的结果与原算式的结果相同, 这种把连续退位减法转换成不退位减法, 既有可行性, 又有独创性。

三、探索实践, 促进发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结合, 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 老师习惯于示范实验, 得出结论, 学生是记住了公式, 也能够套用公式计算, 但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创新的机会。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教学中, 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 其中一至四组用的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五至八组用的是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让学生用圆锥装满黄沙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 再把圆柱里装满水, 倒入圆锥, 验证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很快实验就有了结果, 一至四小组得出了“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 而五至八组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这时教师顺势点拨, 让他们比较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 并继续进行小组讨论, 使学生明白“等底等高”是其中一个关键的条件。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 既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 又提高了学生认知能力;既增强了结论的可信程度, 又在操作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四、拓展角度, 发散思维

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 而解题的途径却不一定是唯一的。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答案, 打破学生思维定势,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

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 教师出示如下无盖的长方体纸盒:

你能算出制作这个长方体盒子, 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吗?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解答, 并汇报自己的解法。

解法一:先算出长方体纸盒的表面积, 再减去上底面的面积, 即:

(8×4+8×2+4×2) ×2-8×4=80平方厘米

解法二:把5个面的面积加起来, 就是总面积, 即:

8×4+8×2×2+4×2×2=80平方厘米解法三:把纸盒展开, 可以看做一个剪掉四块小正方形的大长方形的面积, 减去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即:

(8+2+2) × (4+2+2) -2×2×4=80平方厘米

解法四:把纸盒展开, 竖着看为一个大长方形加上两个小长方形, 过者横着看为一个大长方形加上两个小长方形, 即:

8× (4+2+2) +4×2×2=80 (平方厘米)

培养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使学生乘着灵活、快乐的思维翅膀, 在探究数学的天空里遨游。

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第7篇

叶圣陶说过, 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 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叶老这样重视预习, 是因为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 是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己摸索, 开动脑筋的过程。预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自学课文。为此, 就引导学生学会预习谈几点看法。

一、专心备课, 寻找激趣点

课前要钻研教材, 挖掘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 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 就会钻进去, 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 在语文教学中, 备课是教师教好一门课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师了解学生, 钻研教材, 备好教法, 寻找兴趣激发点的关键时机。语文教材中每单元的主题和要求都不相同, 且每篇课文各有特色, 需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教师在来回推敲每篇课文的不同之处,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 抓住文中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地方, 点燃学生想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好奇是儿童的天赋, 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 它带有感性色彩, 是启迪儿童心霏的钥匙。例如:要让学生预习《冬阳·童年·骆驼队》, 只要引导学生看课题, 让学生发现, 这篇文章的题目和以往学的不一样, 从而在课题中提出问题, 教师顺势把学生想知道的问题列出来。还没等你布置预习, 学生迫不及待去读课文了, 问题自然就在读中解决了。再如:让学生预习《和田的维吾尔》时, 只要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句“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 纵使生活再苦, 感觉也是甜的。”一读这句, 学生讨论起来了。为什么“生活苦”会感觉“甜”呢?苦在哪?甜又指什么?学生也觉得矛盾。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灵活地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 更新方式, 有的放矢, 善于设置悬念, 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预习的自觉性, 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心指导, 把握关键点

在教学研究中人们讨论较多、较深入的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人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的问题, 其实, 教学就是要在确定与处理教学关键点上下功夫。教学关键点突出反映了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上的矛盾性, 体现了教材内容上已学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与衔接, 展示了教学过程中由感知教材向理解教材的合理过渡。关键点是“课眼”, 处理好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 指导学生预习, 也只有把握好关键, 再进行精心指导, 才能突破难点抓住重点, 达到高效预习, 培养自学能力。如教《草船借箭》一课, 可把握恰当提问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抓“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这一关键点让学生提问, 列出问题, 当作预习题。学生急于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自觉读课文, 这样就把“理解词句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等教学任务完成了, 并有见解、有感受的解决了“读懂”这一关键问题,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再说, 教学中需要提问,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关键处, 指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进行精心设计。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 有多处出现了“笑”字, 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 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蕴涵的深意, 从而做到有目的的自觉预习, 解决了“读好”这个关键的问题, 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再提示学生, 多读几遍《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第4自然段第4句话, 看有什么发现, 把它写下来。好些学生能发现, 可以用三个成语来概括这句话的意思, 解决了“语言积累, 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关键问题。

三、细心检查, 发现创新点

长期以来, 我们教师只习惯给学生布置一些固定答案的练习, 如会读生字, 解释词语, 概括主要内容等等。当然, 笔者并不是反对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但如果总是让他们做这样的练习, 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狭窄、僵化, 这是不利益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 不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因此,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任务。在检查预习时, 教师一定要特别细心, 发现学生预习作业中的一些与众不同之处, 给予鼓励, 并顺势鼓励其他学生在预习时能自觉寻疑, 发挥想象, 学会发现, 有所创新。这样不断的鼓励, 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 就一定能生根开花, 并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比如, 我发现有些学生喜欢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发现有学生在鲁迅先生说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旁边写了二个问题:是鲁迅记性好吗?鲁迅在夸耀自己吗?我马上让这位学生说他的想法, 从这入手, 引导学生解疑, 让学生更深一层体会课文内涵。

有些学生喜欢品词。如:教学《泊船瓜洲》时, 引导学生品读, 推敲了“绿”字的用法, 许多学生很感兴趣并牢记于心。在预习《桂花雨》时, 就有学生找出了“全年, 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中的“浸”字进行分析。我在检查作业时, 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从此, 同学们都能在品词上下功夫, 学会了学习。

有些学生喜欢诗, 常把一些课文编成小诗;有学生想学老师的样子, 读了课文后, 抓住主要意思, 写成板书;有些学生常把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或联想;有些学生总想从课文中发现些表达方式……

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求异性, 所以, 我们在检查预习的过程中, 一定要发现学生的不同作业, 不同思维, 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达到预习的最佳效果。

上一篇:蛋鸡的饲养与管理下一篇:行动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