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自然保护区

2024-09-06

甘肃自然保护区(精选9篇)

甘肃自然保护区 第1篇

1 东大山保护区概况

1.1 地理概述

1.1.1 地理位置

东大山是河西走廊北山的一部分, 位于蒙古高原南部边缘龙首山山脉的西段, 是龙首山的主峰。它东连龙首山, 西望合黎山, 北临平山湖草原, 南隔张掖盆地与祁连山相望。地理位置在东径100°44′~100°51′、北纬38°56′~39°06′, 行政区域上属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 其南部、东部分别与甘州区碱滩乡、山丹县东乐乡、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阿朝乡接壤。

1.1.2 地形地貌

东大山在区域地质构造上属阿拉善台块的一部分, 是中生代以来发育成的断块山。在地貌上具有断块山的一般特征, 即顶部平坦, 边缘陡峭, 林区南缘为东大山主脉, 其南坡陡峭, 侵蚀强烈, 岩石裸露, 几乎寸草不生, 林区北缘与阿拉善台块相近, 较为平缓, 一般坡度在30°左右, 多为陡坡急坡。林区最高海拔3637m, 最低海拔2200m。基本地形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 自主峰至老寺顶呈西北走向, 由东大山主梁及两侧的大小支梁和沟系组成。

1.2 自然环境状况

1.2.1 气候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远离海洋, 深居大陆腹地, 被大陆性荒漠气候所包围, 温暖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流难以抵达, 干旱寒冷的西北季风对保护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 温度、有效积温、蒸发量逐渐降低, 湿度、降水量逐渐增加, 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干旱少雨、寒冷、冷热变化剧烈、风大。林区四周为大陆性荒漠气候, 东大山因海拔较高, 气候垂直变化较明显, 在山麓地带均为干旱的大陆性荒漠气候, 而林区属于半湿润的森林草原气候。据东大山保护站1983~1986年设立的气象哨观察记载:年平均气温4.9℃, 最冷月月均温-10.6℃, 最热月月均温23.5℃;年极端最高温30.5℃, 极端最低温-28.7℃;年降水量212.8mm, 蒸发量2298.7mm, 年平均相对湿度60%;年无霜期140d左右, 植物生长期140d左右, 早霜约在8月下旬, 晚霜约在4月下旬。

1.2.2 水文环境

保护区水资源极度贫乏, 距管理站站部150m处的仙沟堡有一眼四季清泉, 水质尚可, 流量不大, 一昼夜不足10m3, 是站部人畜饮水的主要来源。林区闸子沟、黄羯子、烂柴河、峨博顶等有几处季节性泉水, 在盛水期有水, 而在枯水期则干涸;由于岩层断裂带发育, 部分泉水在出露地表后很快转化成地下水, 如大冰沟、小黑沟的微量泉水。很多沟谷由于长期侵蚀成为山洪的汇集处, 因而冲刷相当严重, 形成了许多不可利用的石砾地。山洪暴发后, 洪水均通过河道流入黑河, 因此,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属黑河流域。

1.2.3 土壤

受特定气候和植被的影响, 发育的土壤带有明显的干旱特征, 海拔高度的差异使土壤形成明显垂直带。在阴坡从低到高依次分布有灰棕漠土 (2400~2600m) 、森林灰褐土 (2600~3300m) 、亚高山草甸土 (3300m以上) 。在阳坡海拔2600~3300m分布有栗钙土, 阳坡发育有灰棕漠土和栗钙土;成土母质多为片麻岩、石英岩等。

1.3 自然资源状况

1.3.1 森林资源

全站经营总面积9560hm2, 林业用地面积为6405hm2, 占总面积的67%;非林地3155hm2, 占总面积的33%。其中有林地面积1300.9hm2, 占林地面积的20.3%;疏林地面积12.3hm2, 占0.2%;灌木林地面积3086.8hm2, 占48.2%;宜林荒山荒地2002.9hm2, 占31.3%, 森林覆盖率45.9%, 活立木总蓄积197510m3。

1.3.2 野生植物资源

林区分布着26科98种植物, 其中木本33种, 草类65种。植被类型有青海云杉, 高山柳灌丛, 木紫菀、泡泡刺荒漠, 蒿草、苔草亚高山草甸等。受大陆荒漠气候的影响, 海拔2500m以下属干旱荒漠气候, 发育有猪毛菜、盐爪爪等荒漠植被;海拔2500~3200m属半干旱森林草原气候, 发育有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高山柳灌丛、鬼箭锦鸡儿灌丛、金露梅灌丛和克氏针茅草原等森林草原植被;3200m以上属高寒草甸气候, 发育有紫花针茅草原等高寒草原植被。

1.3.3 珍贵动物资源

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雕、白肩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甘肃马鹿、岩羊、鹅喉羚、豺、秃鹫、猞猁、荒漠猫、暗腹雪鸡、红隼、草原雕;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沙狐、豹猫。

1.3.4 微生物资源

经2003年、2004年河西学院生物系两次调查, 初步鉴定出东大山林区有大型真菌68种, 其中食用菌有21种, 占总数的38.2%, 药用菌有24种, 占总数的35.3%, 其中抗癌、抗肿瘤的大型真菌有13种, 占总数的19.1%, 毒菌有14种, 占总数的20.6%。

1.4 社会经济状况

保护区内有平山湖蒙古族乡的住家放牧户10户43人。全乡辖红泉、平山湖、紫泥泉3个行政村, 共7个社, 散杂居住着蒙古、汉、土、裕固4个民族共212户, 733人。其中:蒙古族57户, 143人, 裕固族1户, 4人;土族3户, 12人。全乡共有土地面积31.2万hm2, 其中可利用草场7.73万hm2, 荒山、河床2.7万hm2。2006年, 全乡总产值746万元。第一产业248万元, 其中, 主导产业是畜牧业, 2006年, 全乡羊存栏9230只, 驴、骡、马758匹, 牛393头, 产值为198万元;耕地40.86hm2, 种植业产值为46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为380万元, 第三产业产值为118万元。大部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较落后, 牧业生产效益低下。全乡有贫困户49户, 221人, 劳动力514人, 外出务工人员156人, 人均收入3060元, 部分特困牧民的实际纯收入低于500元。

2 数量调查方法

动物数量调查采用样线法。野外调查前, 根据东大山保护区的自然景观, 按自然沟系在1∶50000地形图上均匀随机布设样线。样线单侧宽度:森林景观按25m计算, 草原景观500m, 灌木景观100m, 利用公式D=N/2LW计算种群密度。其中, N为样线宽度内所记录的动物数量, W为样线的单侧宽度, L为样线长度。调查选择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 步行速度平均为1.5km/h, 调查时间为4∶00~9∶00。调查工具采用望远镜跟踪观察, 并用数码照相机拍摄。调查期限:2008年8月7~19日, 调查人数5人。

3 调查结果

3.1 岩羊

3.1.1 分布范围及特征

分布范围东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阿拉腾朝克苏木 (乡) , 西至东山寺, 南至牛角山口子, 北至平山湖乡仙沟堡村, 分布总面积95km2。岩羊的生态可塑性大, 能适应各种不利条件。东大山岩羊在高山裸岩、高山草甸、灌木林、乔木林及林线下的山地草原均有其分布, 分布海拔为2200~3600m, 大部分分布在2600~3300m。

3.1.2 种群密度及数量

东大山岩羊分布密度较高的地方主要在常年有水源的老寺顶、头道沟、二道沟、三道沟、大黑沟等, 最高密度达到了58只/km2, 面积为52km2。整个分布区平均密度为29只/km2。2009年调查的岩羊最大群体250只左右, 大多数群体在25只左右。本次调查和2004年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闫永峰对东大山夏季岩羊种群的调查基本相仿。据此推算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总数量为3000~3500只。

3.1.3 发展趋势

根据表1的统计结果, 1~8样线在密度上无显著差异, 但9~10样线密度有差异, 说明分布范围上有扩大的趋势。另外, 根据2004~2009年护林员的巡山查林记录, 护林员在前山区每天遇见率每年在提高, 岩羊的分布范围由深山区向浅山区扩展, 分布高度不断下移, 即使是夏季林线以下的低山地带也经常能发现岩羊的活动, 岩羊的种群数量仍在不断扩大。其原因:一是封山育林。自2001年开始, 东大山保护站实施封山育林34km2, 禁止放牧, 消除了家畜和岩羊的食物竞争, 这是岩羊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二是岩羊的天敌少, 对种群数量缺乏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历史上, 东大山有雪豹的分布, 自20世纪80年代后再没有发现过其活动踪迹。而狼等大型食肉动物主要活动在沙漠中, 很少上山活动。目前, 东大山岩羊的主要天敌是秃鹫, 但主要是在岩羊产仔季节对岩羊数量有影响;三是严厉打击盗猎活动, 保护力度大, 杜绝了滥捕乱猎现象。

3.2 甘肃马鹿

3.2.1 分布范围及特征

甘肃马鹿主要集中分布在老寺顶、头道沟、二道沟、道人地等地带, 分布总面积29km2。东大山的甘肃马鹿主要栖息于金露梅、山柳灌木林、祁连圆柏和云杉林及林间草地。分布海拔为2600~3200m, 见表2。

3.2.2 种群数量及发展趋势

甘肃马鹿2008年和2009年的调查密度无显著差异, 调查最高密度为6.6只/km2, 最低密度为2.6只/km2, 平均密度为4.7只/km2, 最大群体15只 (2008年调查) 。据此推算, 东大山甘肃马鹿的数量为100~150只。根据2年的实地调查和巡山查林记录, 甘肃马鹿的数量保持稳定, 也无扩展的迹象, 这可能与东大山保护站有林地和山柳等高大灌木林资源少有关。

4 建议

4.1 加强保护

东大山保护区地处甘肃和内蒙古的交接处, 管理难度大。随着东大山岩羊等野生动物数量的增加, 内蒙古阿朝苏木 (乡) 及甘州区的碱滩、平山湖等乡村的农牧民猎捕野生动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1995年, 东大山保护站护林员馮学诗在保护野生动物过程中被内蒙古盗猎人员枪杀。应继续加大资源管护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杜绝盗猎现象的发生。特别要对狼、秃鹫等天敌严加保护, 保持生物链的完整, 以对岩羊种群数量进行有效控制。

4.2 科学合理利用

东大山保护站植被条件差, 环境容纳量小, 而岩羊实际分布密度大, 对植被已造成了破坏。建议在东大山保护站建立狩猎场, 年狩猎数量应在自然死亡数的范围以内 (据访问调查东大山护林员每年见到自然死亡的岩羊数量在100~150只) , 完善狩猎场基础设施, 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 严格狩猎审批程序, 保证狩猎不对岩羊种群构成威胁。

参考文献

[1]闫永峰.甘肃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生态行为的初步观察[J].动物学, 2006, 41 (4) :53-59.

[2]闫永峰.甘肃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夏季岩羊种群的初步调查[J].四川动物, 2007, 26 (3) .

[3]刘建泉.东大山保护区岩羊对繁殖地的选择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J].甘肃科技, 2009, 25 (15) .

[4]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大山自然保护站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2001.

甘肃自然保护区 第2篇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现状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系统阐述了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保护区内湿地保护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提出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制定区域保护计划、正确处理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意识等一系列措施,以期为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作 者:赵洪民 陈翔舜 郭鹏 作者单位: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甘肃,兰州,730020刊 名:甘肃科技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723(8)分类号:X176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湿地 分布 类型 成因 问题 保护

甘肃自然保护区 第3篇

自然保护区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1]。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辅助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四大任务———保护、宣教、科研、开发,必然要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质量评价。

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质量评价一般由生态环境评价、社会经济评价和保护管理评价三部分组成,其中生态环境评价是主体[2]。本文以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阳关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选取物种多度、保护对象典型性、保护物种稀有性、物种濒危程度、物种地区分布、生境状况、自然度、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总面积大小、物种生活力、种群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恢复程度、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周边地区开发状况15个子指标,进行生态质量评价,以期对阳关保护区的保护、管理、科研、开发等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并起到辅助规划决策的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阳关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湖乡,是由1994年7月4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原敦煌南湖湿地及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扩建而成的自然保护区,隶属甘肃省环保局,由其统一管理。保护区南与阿克塞县相邻,西邻崔木土狗,西南与崔木土山相接,东至党河水库,北面为大面积的戈壁荒漠。

2 阳关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

2.1 评价指标构建及赋值标准

本文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评价技术规程》[3],结合阳关保护区的具体类型,建立了自然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生物多样性、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脆弱性、人为活动强度7个指标(15个子指标),对阳关保护区进行生态质量评价。

2.2 生态质量指标赋值

2.2.1 生物多样性(A)

物种多度(A1):经多次调查,阳关保护区共有脊椎动物145种,分别隶属于爬行纲、鱼纲、哺乳纲与鸟纲。脊椎动物位于100~149种之间,物种多度为丰。

2.2.2 典型性(B)

保护对象典型性(B1):阳关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有荒漠区中的内陆河流生态系统和以候鸟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阳关保护区境内湿地是我国西部极端干旱荒漠区重要湿地之一,是内陆干旱地区的典型湿地类型,是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浅出水型湿地,保护对象典型性强。

2.2.3 稀有性(C)

保护物种稀有性(C1):依据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区内有国家I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鹳、大天鹅、双峰驼等9种,II级保护的种类有白琵鹭、蓑羽鹤、鸢、纵纹腹小号鸟、草原雕、猎隼、燕隼、红隼、兔狲、猞猁、鹅喉羚、黄羊、盘羊阿尔金亚种、岩羊等18种,且许多是珍稀特有物种。在种子植物中,裸果木为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阳关保护区物种稀有性强。

物种濒危程度(C2):盘羊、狼、猞猁3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盘羊、黄羊、鹅喉羚、双峰驼、狼、虎鼬6种,其中多数为“濒危”等级。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鸟类有黑鹳、白琵鹭、猎隼、燕隼、红隼、鸢、纵纹腹小号鸟、蓑羽鹤8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有黑鹳、大天鹅、白琵鹭3种。按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中的规定,阳关保护区物种濒危程度一般。

物种地区分布(C3):保护区中鱼类有7种,多数为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种,其中重穗唇高原鳅仅分布于河西疏勒河水系以及南疆塔里木水系,酒泉高原鳅仅分布于酒泉、张掖和武威地区,为河西走廊特有种;新疆高原鳅仅分布于新疆和河西走廊西端;保护区内的14种爬行动物均为荒漠生态系统分布的种类,其中蜥蜴类10种、蛇类4种,多数仅分布于河西走廊西端和新疆地区,为本区特有物种。综上所述,阳关保护区物种分布地区极窄。

2.2.4 自然性(D)

生境状况(D1):保护区四周被沙漠、戈壁包围,核心区无人居住,自然植被如芦苇群落、吞蒲群落、柽柳群落、梭梭群落、骆驼刺群落、泡泡刺群落等保存完好。保护区境内没有工厂,也没有污水等污染存在,从整体上看保护区的主要环境要素仍保持了高度的自然性,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以及荒漠绿洲的发展演替和生态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4],因此阳关保护区的生境状况为基本完好。

自然度(D2):阳关保护区内有季节性湿地和永久性湿地共1.535万公顷。除了永久性湿地周围,季节性湿地内部以及周围有丰富的植被资源,为保护区创造维持了良好的自然度。

2.2.5 面积适宜性(E)

总面积大小(E1):甘肃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最西端的敦煌市南湖乡境内,东径93°53′~94°20’、北纬39°39′~40°05′之间,面积8.8178万公顷,属于小型自然保护区。

核心区和缓冲区面积(E2):阳关保护区核心区面积2.7322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0.98%。缓冲区面积2.80826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1.85%。实验区面积3.27731万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7.17%。核心区和实验区总面积为5.540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2.83%,其评价等级为较适宜。

2.2.6 脆弱性(F)

物种生活力(F1):目前,保护区内的物种不需要人为的构造特化生境,以助其生存和繁殖,物种生活能力强,无需人为参与。

种群结构(F2):阳关保护区保护对象之一———候鸟,在迁徙季节,不仅具有合理的种群结构,还能保证正常的繁衍生息,所以,阳关保护区的种群结构为稳定。

生态系统稳定性(F3):阳关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北极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带,生态系统较为成熟,生态稳定性一般。

生态系统恢复程度(F4):阳关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北极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脆弱带,当实验区受到干扰和破坏后,通过人工管理或天然改变,生态系统原有的品质能够得到恢复,但是恢复后的自然保护区所发挥的价值远远小于原价值,所以阳关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恢复程度为一般。

2.2.7 人为活动强度(G)

资源开发利用情况(G1):保护区内尚未发现水体、土地、矿藏、生物等的开发,对保护区开展工作未构成威胁,因此,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弱。

周边地区开发状况(G2):保护区南与阿克塞县相邻,北面为大面积的戈壁荒漠,西面是一望无际的库木塔格沙漠,周边地区开发状况一般。

2.3 确定指标权重

每个指标对保护区生态质量影响程度不同,因此,为每一个指标确定权重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文主要选用层次分析法[6]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

两个指标之间进行比较,根据“判断矩阵元素标度方法”构造判断矩阵,如表一所示。

其中,“判断矩阵元素标度方法”如表二所示。

求特征向量w。通过对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开15次方根,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特征向量Wi: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经计算,本文中的λmax=15.0633。

一致性检验。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查权重值的合理性。

其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本文中计算得到CI=0.0045。

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参照文献[8]计算得到的1阶至15阶重复计算1000次的RI值为1.59。

本文计算得出CR=0.002844,因其远小于0.1,构建的判断矩阵符合随机一致性指标。阳关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指标权重如表三所示。

2.4 综合评价得分

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质量得分计算:

计算得出,阳关保护区生态质量综合得分为71.1487。

3 结果分析

根据《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评价技术规程》中的规定,综合评价分在86~100分之间,自然生态质量好;71~85分,自然生态质量较好;51~70分,自然生态质量一般;36~50分,自然生态质量较差;小于等于35分时,自然生态质量差。阳关保护区综合得分为71.1487,其自然生态质量较好。

3.1 阳关保护区特殊性

此次研究表明,阳关保护区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特殊的保护对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14529-93),阳关保护区是以荒漠区中特殊成因的内陆河流生态系统,和以候鸟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集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宣传培训、生态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湿地与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9]。

阳关保护区内有八大水系,即黄水坝、北工坝、南工坝、新工坝、水尾、西土沟上游、西土沟下游和山水沟,保护区的大小泉眼分布在南湖地区,由泉水露头在低洼处形成的众多小型湖泊以及西土沟、崔土木沟等泉水河流形成的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戈壁、荒漠生态系统在保护区内镶嵌分布,形成了阳关保护区独特的生态景观,在我国西北荒漠区湿地生态系统中极为特殊。阳关保护区的湿地为大量候鸟栖息、繁衍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灌溉了下游1333公顷农田,养育了一片绿洲。

(2)特殊的地理环境

阳关保护区深居内陆干旱荒漠区,四周受沙漠、戈壁包围,昼夜温差大,全年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保护区内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仅为39.9毫米,蒸发强烈,约为降水量的60倍。

(3)特殊的地理位置

阳关保护区地处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关口要塞[4]。敦煌市位于保护区东部,两大沙漠———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库木塔格大沙漠位于保护区西部,阳关保护区位于敦煌市和沙漠之间,其保护区内的天然植被和湿地成为敦煌市、甚至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天然生态屏障。

(4)生态脆弱性

阳关保护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高山雪线逐渐上升、党河上游截水和不合理用水等直接导致保护区内水资源减少,自然植被逐渐退化,泉水溢出量明显减少,湿地呈现出萎缩的趋势,保护区内的生命支持系统受到威胁,生态系统脆弱。

旱荒漠植被的完整演替系列[4],保护区内的沼泽湿地是西北极端干旱荒漠区地下浅出水型湿地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阳关保护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加强管理和保护的迫切性,深入研究并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对改善敦煌市生态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

3.2 阳关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阳关保护区自然生态质量综合评价过程与结果分析得出,保护区存在如下问题:

(1)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保护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巡护、宣教、数据管理等方面。

巡护方面,阳关保护区还采用人工定期巡护的方法,这种方法相对于动态监测存在很多弊端,如在野外巡护时,增加了巡护人员的危险系数;巡护人员惰性致使巡护缺失,直接影响保护区内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交通工具落后,巡护不到位的问题等等。

宣教方面,保护区与当地的学校进行合作,通过举行“最美阳关”、“保护我们的家园”等作文比赛,以及一起参加植树造林等措施进行。另外,保护区还与电视台的一些节目联系,进行了保护区的宣传工作。但是,还没能很好地与网络平台结合,通过制作阳关保护区网站、发布一些阳关保护区动态消息等措施来完善保护区宣教工作。

数据管理方面,阳关保护区采用人工纸质管理,还没有一个专有的信息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

(2)科研进程滞后

阳关保护区的沼泽湿地在西北干旱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蕴藏的大量动植物资源构成了基因的储存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由于保护资金的欠缺,组织机构与人员编制不能完全满足保护管理工作的需求,做科研的人员少之又少。另外,保护区起步晚,在省内及国内的知名度还不够,与各大高校联系不够紧密,未能与高校内的科研人员联合进行科研。

(3)经费欠缺

我国在自然保护区中实行的是“抢救式”保护的策略[10],随着保护区面积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每个保护区的保护资金减少。阳关保护区保护资金的欠缺,不仅直接影响了保护区内珍稀濒危动物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也使保护区的管理和科研监测水平严重滞后。

(4)湿地生态系统脆弱,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阳关保护区位于极干旱荒漠区,降水稀少,蒸发强度大,湿地生态系统与周围的荒漠、戈壁相间分布,致使阳关湿地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逐年降低,自然植被退化,保护区湿地受到威胁。而保护区湿地位于候鸟的迁徙带上,是候鸟栖息和觅食的重要场所,湿地逐渐萎缩直接会威胁到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3.3 阳关保护区的保护对策

根据阳关保护区的特殊性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和保护对策。

(1)制定相应规范

在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基础上[11],结合阳关保护区的特殊性,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保护区周围的居民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规范,对保护区内人为私自开垦湿地、改造湿地、盗猎、盗伐、放牧等行为严加管制。

(2)大力扶持南湖乡的经济发展

南湖乡的经济得到发展,就会减少对自然保护区的砍伐、捕捞、开发和植被破坏,经济发展之后的南湖又有能力来支持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这对于保护区是一个“双赢”。阳关保护区在日常管理工作和规划决策时,应及时与南湖乡政府做好沟通协调,尽可能做到“双赢”。

(3)与民间基金会和社会公益机构合作

保护区应与民间基金会和社会公益机构合作,向社会人士宣传“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不要让敦煌变成第二个楼兰”的队伍中,感受人们所处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齐心协力保护生态环境。

(4)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湿地萎缩

阳关保护区湿地位于候鸟的迁徙带上,是候鸟迁徙的一条重要通道,是鸟类觅食和栖息的重要场所,更是鸟类迁徙过程中重要的驿站和食物补充地[4]。保护湿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依赖于湿地资源。

阳关保护区湿地保护主要从减少蒸发量和增加降水量两方面进行。保护区处于极端干旱地区,降水量非常稀少,在自然条件严重威胁湿地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人工降雨措施进行水源补充。另一方面,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加荒漠区与绿洲之间过渡带的宽度,减少蒸发量,对保护区湿地达到保护的效果。

湿地是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保护湿地可以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阳关保护区,给珍稀动物设置一些食物投放点、建立动物望塔、设立动物急救点、对珍稀候鸟进行追踪监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公路可以带动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同时也会给野生动物的基因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12],应该权衡其利弊,合理布局。

(5)建立动态监测体系

建立动态监测体系,方便、快捷、高效的对保护区进行监测,摒弃了人工巡护“不全面”、“片面性”、“危险系数高”等缺点,从根本上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实现了保护区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6)与高校联合进行科研

保护区为高校提供天然的实验室,高校为保护区提供更详尽的资源本地调查,并对保护区内的珍稀动植物进行研究,辅助保护区开展保护、管理等相关工作,同时也起到了宣传效应。建立保护区与高校之间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保护区开展各项工作的必然结果。

(7)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以“保护为前提,经济和旅游服从保护”的原则[13],大力开展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与经济旅游开发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资源与环境条件是经济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旅游资源是相对于开发提出来的,在资源得到妥善保管的前提下,开发取得收益,才能反过来为保护区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保护工作。

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通知 第4篇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总 则

1.1 编制目的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工作原则启动条件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应急准备

4.1 组织准备

4.2 资金准备

4.3 物资准备

4.4 通信和信息准备

4.5 救灾装备准备

4.6 人力资源准备

4.7 社会动员准备

4.8 避难场所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5.1 灾害预警预报

5.2 灾害信息共享

5.3 灾情信息管理

5.4 灾情信息发布

二○一○年四月十八日

目 应急响应

6.1 Ⅰ级响应

6.2 Ⅱ级响应

6.3 Ⅲ级响应

6.4 Ⅳ级响应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7.1 灾后救助

7.2 恢复重建附 则

8.1 奖励与责任

8.2 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8.3 预案生效时间

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自然灾害紧急救助能力,规范全省救灾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建立健全突发重特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置自然灾害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4号)、《民政部救灾应急工作规程》(民发〔2009〕89号)和《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甘政办发〔2007〕141号)以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结合我省救灾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干旱、暴洪、冰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达到启动条件的,适用本预案。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3)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启动条件

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启动本预案。

2.1 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1)因灾死亡10人以上;

(2)紧急转移安置3万人以上;

(3)倒塌房屋(地震灾害为倒塌和严重损坏)3000间以上;

(4)因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达到80万人以上;

(5)对救助能力特别薄弱的地区等特殊情况,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2.2 事故灾难、公共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2.3 省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甘肃省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减灾委”)作为组织协调全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开展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紧急救援、灾民生活安排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指导地方开展减灾工作。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为省减灾委主任,省减灾委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省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按各自的职责分工承担相应任务。应急准备

4.1 组织准备

成立省、市、县三级减灾委员会,建立应急救助指挥平台,配备专门人员。

4.2 资金准备

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以地方为主的原则,各级政府应根据有关规定,除安排使用好上级下拨的救灾资金外,要根据本地历年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列支救灾款,并在发生重大灾情时及时调整,同时安排必要的救灾工作经费。

4.2.1 救灾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保证快速拨付和及时兑现。

4.2.2 救灾预算资金不足时,地方各级财政安排的预备费应重点用于灾民生活救助,确保灾民生活不发生问题。

4.2.3 各级政府要根据财力增长、物价变动、居民生活实际水平等因素,逐步提高救灾资金补助标准,建立救灾资金自然增长机制。

4.3 物资准备

省民政厅负责制定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加快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分级、分类管理储备救灾物资。

4.3.1 按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科学选址,建立省、市、县三级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各级储备库应储备必需的救灾物资,主要包括救灾帐篷、衣被和其他生活类救助物资等。

4.3.2 建立救灾物资应急采购供应机制。

4.3.3 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和救灾物资紧急调拨、运输制度。

4.4 通信和信息准备

省通信管理局负责组织通信运营企业依法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建立省级涉灾部门自然灾害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为减灾救灾提供及时、准确的通信和信息服务。

省民政厅应加强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信息管理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确保信息畅通。

4.5 救灾装备准备

4.5.1 省级各有关部门应配备救灾管理工作必需的设备和装备。

4.5.2 各级民政部门应配备救灾必需的车辆、通讯、办公设备和装备。

4.6 人力资源准备

4.6.1 加强民政灾害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搞好救灾业务培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应急救助水平。

4.6.2 建立健全专家队伍。各级减灾委办公室应组织民政、卫生、水利、农牧、气象、地震、国土资源等方面专家,重点开展灾情会商、赴灾区进行现场评估及灾害救助管理的业务咨询工作。

4.6.3 加快救灾应急快速反应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与当地驻军、公安、武警、消防、卫生、地震等专业救援队伍的协调联动机制。

4.6.4 培育、发展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其在灾害救助工作中的作用。

4.7 社会动员准备

4.7.1 建立和完善救灾捐赠的动员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

4.7.2 规范救灾捐赠款物接收和分配以及社会公示、宣传表彰等工作。

4.7.3 加强救灾捐赠接收服务网络建设,健全覆盖全省街道和社区的救灾捐赠接收站、点等捐助网络。

4.8 避难场所准备

按照防灾减灾规划,在位于高风险区内的城镇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市,建设大型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在市州政府所在地和重点县市区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的防灾应急避难场所。在城市社区推行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为社区群众提供必要的避难场所和服务。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

5.1 灾害预警预报

5.1.1 省气象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省水利厅的旱情、汛情预警信息,省地震局的地震趋势预测信息,省国土资源厅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省林业厅的森林火灾预警信息,省农牧厅的生物灾害和草原火灾预警信息,省测绘局的空间地理信息等,应及时向省减灾委办公室通报。

5.1.2 省减灾委办公室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结合预警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地区和人口数量做出灾情预警。

5.1.3 根据灾情预警,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量人员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的,省减灾委和有关市州应做好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5.2 灾害信息共享

省减灾委办公室及时汇总各类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向成员单位和有关市州通报。

5.3 灾情信息管理

5.3.1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损失情况,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等。

(1)灾害损失情况包括以下指标: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饮水困难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毁坏耕地面积;倒塌房屋户数、间数,损坏房屋户数、间数;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直接经济损失。

(2)因灾需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需口粮救济人口、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救济衣被数量;需救济伤病人口;需重建维修住房户数、间数。

(3)已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投亲靠友人口数量、借住公房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口粮人口、已安排衣被救济款和救济粮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重建补助款;已恢复住房户数、间数。

5.3.2 灾情信息报告时间

(1)灾情初报。县市区民政部门对于本行政区域内突发的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向市州民政部门报告初步情况,最迟不得晚于灾害发生后2小时。对造成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应同时上报省民政厅和民政部。市州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告后,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工作,向省民政厅报告。省民政厅在接到市级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工作,向省政府和民政部报告。

(2)灾情续报。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县市区民政部门每天9时之前将截至前一天24小时的灾情向市州民政部门报告,市州民政部门每天10时之前向省民政厅报告,省民政厅每天12时之前向省政府和民政部报告。特大灾情根据需要随时报告。

(3)灾情核报。县市区民政部门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个工作日内核定灾情,向市州民政部门报告。市州民政部门在接到县市区民政部门报告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市州汇总数据(含分县市区灾情数据)向省民政厅报告。省民政厅在接到市州民政部门报告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全省汇总数据(含分市州、分县市区数据)向省政府和民政部报告。

5.3.3 灾情核定

(1)部门会商核定。各级民政部门协调农牧、水利、国土资源、地震、气象、统计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会商,核定灾情。

(2)民政、水利、地震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估小组,通过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专项调查等形式对灾情进行评估,核实灾情。

5.3.4 县市区民政部门在灾情核定后,要建立因灾死亡人口台账、倒塌房屋台账和需政府救济人口台账,为恢复重建和开展生活救助提供可靠依据。

5.4 灾情信息发布

5.4.1 灾情信息发布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

5.4.2 凡属全省性的重大灾情,由省减灾委发布。涉及局部地区的灾情,由发生地的市州及县市区减灾委发布。应在第一时间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发布简要灾情信息,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发布工作。

5.4.3 信息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受灾的基本情况、抗灾救灾工作动态及成效、下一步工作安排、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5.4.4 信息发布采取授权发布、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新闻网站或政府网站发布等形式。应急响应

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地方政府为主。灾害发生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启动相关层级和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做好灾民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安排、抗灾救灾、灾害监测、灾情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省上设定4个响应等级。

6.1 Ⅰ级响应

6.1.1 灾害损失情况

(1)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①因灾死亡100人以上;

②紧急转移安置80万人以上;

③倒塌房屋(地震灾害为倒塌和严重损坏)15万间以上;

④因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达到200万人以上。

(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3)省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6.1.2 启动程序

省减灾委办公室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向省政府提出启动Ⅰ级响应的建议,由省长决定后进入Ⅰ级响应。

图1:Ⅰ级响应示意图

6.1.3 应急响应

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抗灾救灾工作。

(1)以省政府名义或建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发慰问电。

(2)由省长或省长委托副省长召集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对灾区抗灾救灾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

(3)由省政府领导带队,赴灾区慰问灾民,查灾核灾,了解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及灾区需求,帮助指导灾区开展救灾工作。

(4)省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日及时汇总灾害信息和救灾工作动态,重大情况随时报告。省政府及时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召开会商会,提出救灾方案。

(5)及时向新闻单位和社会公众通报灾情和救灾工作及灾区需求情况。

(6)及时向灾区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和物资。

(7)以省政府名义向国家申请救灾应急资金和物资。

(8)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救灾捐赠活动。

6.1.4 响应终止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省减灾委主任提出建议,报经省长同意后决定终止Ⅰ级响应。

6.2 Ⅱ级响应

6.2.1 灾害损失情况

(1)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①因灾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

②紧急转移安置30万人以上、80万人以下;

③倒塌房屋(地震灾害为倒塌和严重损坏)10万间以上、15万间以下;

④因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150万人以上、200万人以下。

(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3)省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6.2.2 启动程序

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接到灾情报告后,提出启动Ⅱ级响应建议,由省减灾委主任决定进入Ⅱ级响应,同时向省长报告。

图2:Ⅱ级响应示意图

6.2.3 应急响应

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省减灾委主任组织领导抗灾救灾工作。

(1)以省政府名义向灾区发慰问电。

(2)省减灾委及时召开成员单位会商会,分析灾情,并向灾区派出救灾工作组,了解灾情及灾区政府救助情况和灾区需求。

(3)根据受灾地政府的申请,省民政厅商省财政厅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协调相关部门紧急调运救灾应急物资。

(4)以省政府名义向国家申请救灾应急资金和物资。

(5)省减灾委负责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通报灾情和救灾工作及灾区需求。

(6)省减灾委各成员单位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日及时汇总灾害信息和救灾工作动态,重大情况随时报告。省减灾委及时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召开会商会,提出救灾方案。

(7)视灾情,由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向省减灾委主任提出开展救灾捐助建议。

6.2.4 响应终止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提出建议,经省减灾委主任同意后决定终止Ⅱ级响应,同时报告省长。

6.3 Ⅲ级响应

6.3.1 灾害损失情况

(1)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①因灾死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

②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30万人以下;

③倒塌房屋(地震灾害为倒塌和严重损坏)1万间以上、10万间以下;

④因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100万人以上、150万人以下。

(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3)省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6.3.2 启动程序

省民政厅分管副厅长接到灾情报告后,提出启动Ⅲ级响应的建议,由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决定进入Ⅲ级响应,同时报告省减灾委主任。

图3:Ⅲ级响应示意图

6.3.3 应急响应

由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

(1)省民政厅领导带领救灾工作组赴灾区查灾核灾,了解灾区政府救助能力及灾区需求,检查指导救灾工作。

(2)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及时召开省减灾委相关成员单位会商会,分析灾情,提出救助方案。

(3)根据受灾地政府的申请,省民政厅商省财政厅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协调相关部门紧急调运救灾应急物资,并报告省减灾委主任。

(4)以省政府名义向国家申请救灾应急资金和物资。

(5)省民政厅实行24小时值班,每日及时汇总灾情信息和救灾工作动态,编发灾情快报向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报告,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6)省减灾委办公室负责向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通报灾情和救灾工作及灾区需求。

6.3.4 响应终止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决定终止Ⅲ级响应,同时报告省减灾委主任。

6.4 Ⅳ级响应

6.4.1 灾害损失情况

(1)我省行政区域内,发生水旱灾害,冰雹、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其他自然灾害,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①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

②紧急转移安置3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

③倒塌房屋(地震灾害为倒塌和严重损坏)3000间以上、1万间以下;

④因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80万人以上、100万人以下。

(2)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其他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需要紧急转移安置或生活救助,视情况启动本预案。

(3)省政府决定的其他事项。

6.4.2 启动程序

由省减灾委办公室依据灾情情况,向省民政厅分管副厅长提出进入Ⅳ级响应建议,省民政厅分管副厅长决定进入Ⅳ级响应,同时报告省减灾委主任、副主任。

图4:Ⅳ级响应示意图

6.4.3 应急响应

由省民政厅分管副厅长组织协调灾害救助工作。

(1)省民政厅派出工作组赴灾区查灾核灾,了解灾区政府救助能力及灾区需求,检查指导救灾工作。

(2)根据受灾地政府的申请,省民政厅商省财政厅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协调相关部门紧急调运救灾应急物资。

(3)省民政厅实行24小时值班,每日及时汇总灾情信息和救灾工作动态,编发灾情快报向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报告。

6.4.4 响应终止

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由省民政厅分管副厅长决定终止Ⅳ级响应,同时报告省减灾委主任、副主任。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

7.1 灾后救助

7.1.1 县市区民政部门每年9月下旬开始调查汇总当年冬季和下年春季本行政区域内受灾困难人员需救助情况,填报《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情况统计表》。市州民政部门每年10月20日前将需要政府救助人口等灾民生活困难情况汇总后报省民政厅。

7.1.2 各级民政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冬令春荒救助工作方案。

7.1.3 省民政厅接到市州民政部门的报表和救助方案后,对上报灾情和需救助情况进行核查,汇总全省救助数据,与省财政厅等部门进行会商和评估,每年10月25日前上报民政部。

7.1.4 各级民政部门接到上级部门的拨款文件后,根据本级财政状况,结合本级财政投入,提出资金整体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确定并报同级政府分管领导后,两部门联合下文拨付,同时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和民政部门备案。

7.1.5 灾民救助全面实行灾民救助卡、救助花名册和三联单管理制度。对确认的需政府救助的灾民,由县市区民政部门统一发放《灾民救助卡》,灾民凭卡领取救助款物。

7.1.6 定期向社会通报各地救灾款物下拨进度,接受公众和媒体监督,确保救灾款物及时发放到户。

7.1.7 通过开展社会捐助、对口支援、政府采购等方式,解决灾民的过冬衣被问题。

7.1.8 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农牧等部门要落实好以工代赈、灾歉减免等政策,粮食部门要确保粮食供应。

7.2 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应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由市州及县市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灾民倒房重建采取自建、援建和帮建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应通过政府救济、群众互助、亲邻相帮、社会捐助、以工代赈、自行借贷、政策优惠等多种途径解决。房屋规划和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充分考虑防灾抗灾能力等因素。

7.2.1 组织核查、评估灾情。灾情稳定后,县市区民政部门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灾情评估和核定,建立因灾倒塌房屋台账,并上报因灾房屋倒塌损坏等灾害损失情况。

7.2.2 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受灾市州及县市区政府应根据当地灾情和实际,制定详细的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包括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目标、政策、进度及资金筹集、优惠政策和检查落实措施等。

7.2.3 依照本预案的响应等级,省民政厅根据各市州政府向省政府申请拨款的请示,结合灾情评估情况,会同省财政厅下拨中央、省级救灾资金,专项用于灾民倒房重建和损房修复。

7.2.4 定期通报各地救灾资金下拨进度和恢复重建工作进度。

7.2.5 向灾区派出督查组,督促检查恢复重建工作。

7.2.6 发展改革、工商、税务等部门制定恢复重建的优惠政策,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平抑物价,确保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7.2.7 卫生部门做好灾后疾病预防和疫情监测工作。组织医疗卫生人员深入灾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实施饮水和食品卫生监督,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指导群众搞好环境卫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7.2.8 各级发展改革、教育、财政、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牧、公安、卫生、广播电视等部门和电力、通讯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救灾资金、物资供应,加快灾区防灾减灾和公益设施、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步伐,维护灾区社会稳定。附 则

8.1 奖励与责任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提请省委或省政府进行表彰;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8.2 预案的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由省减灾委办公室负责管理。预案实施后,省减灾委办公室应适时召集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估,并视情况变化做出相应修改并报经省政府同意后实施。各市州及县市区政府应根据本预案制定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8.3 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主题词:应急管理 自然灾害 预案 通知

甘肃自然保护区 第5篇

甘肃省自然保护区风光绚丽、环境优美、空气新鲜、自然景观(景点)独特,素有“动物乐园,绿色宝库”之美誉。近年来,甘肃省各保护区旅游业得到一定发展,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度增长,见表1。

(续表1)

注:表中旅游人次来自各地旅游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

2 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2.1 开发优势分析(Strengths)

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甘肃自然保护区因其资源的原生性、独特性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1963年,自甘肃省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到2010年已建立起森林类、野生动物类、湿地类和荒漠类自然保护区5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9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3个。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988万hm2,占全省总面积的23%,居全国前列。到2050年,甘肃省保护区数量将达到90处,总面积达到1300万hm2,使全省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类型多为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野生动物类型和湿地类型。生物多样性丰富,集中了从寒带到温带的多种物种,是干旱区独有的生物资源宝藏。甘肃省位于黄土、蒙新、青藏三大高原交汇地区,境内有五大植被类型,类型多样、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4000余种,其中46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约90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全省境内分布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822种和亚种,112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82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35种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优先保护种类。著名的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野骆驼、雪豹等为濒危或甘肃省特有的野生动物。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区内山脉纵横,山势高耸,巍峨壮观,溪流汇集,森林覆盖率高,置身其中,其乐无穷,是登高远望、欣赏景观、避暑纳凉的理想场所。此外,甘肃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自然保护区聚集着众多蒙、藏、回等少数民族,其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和民族文化孕育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巨大的旅游市场[1]。

自然生态环境优势:由于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其生态旅游资源不但具有美学价值,而且具有生态环境优势,为生态旅游开发提供了物质条件。甘肃各保护区区内植被保护状况良好、环境舒适度较高,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优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对我国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非常有利。甘肃旅游业发展资源优势明显,旅游业已发展成为甘肃省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年均增长超过10%,高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甘肃省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已被政府确定为重要的旅游项目,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确定了旅游在甘肃省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明确了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热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动力,同时也为发展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

2.2 开发劣势分析(Weaknesses)

虽然甘肃省为振兴旅游做了不少努力,但甘肃旅游业却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8位下降到目前的倒数第4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旅游资源大省”的深思。在面临机遇的同时,针对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显然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知名景区少。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方便,故知名景区少、影响力不高,特别是一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力更小,吸引的游客多来自本省和周边地区。与临近省区的部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比,对外省游客的吸引还有一定的差距。②落后的交通影响了景区可进入性。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地处高原和山地,通往各保护区的公路等级低,起伏颠簸,汽车只能到达保护区附近,保护区内交通主要依靠步行。地形复杂、交通状况尚需改善,造成旅游的可进入性差,影响了游客人数和保护区的收入,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发展非常不利。此外,景区过于分散,在全国30个省市区中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度列第17位,资源丰度较低。③缺乏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甘肃省各保护区成立的时间短,特别是刚成立的一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设施差,政策法规滞后;管理人员少,缺乏旅游专业的管理人员,无法给旅游者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④由于缺乏灵活的融资渠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3]。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是决定区域旅游业发展强弱的最重要因素,而甘肃省此项得分为-0.8575,排全国第30位、西部第11位。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收入9883 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856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全国处于劣势,特别是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地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低,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人均旅游消费低,旅游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自然保护区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地方财政落后,吸引外部资金的条件不具备,因此融资任务艰巨,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⑤旅游产品单一,缺乏高效的市场营销渠道。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已开发的旅游项目、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吸引力不强,经济效益低,对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潜在优势开发不够。此外,营销队伍尚未形成,营销能力差,对外宣传薄弱,缺乏高效的市场营销渠道和全面的信息服务,部分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资源的永续利用之间存在矛盾;当地居民生活贫困,毁林开荒等破坏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生态旅游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2.3 开发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世界生态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目前旅游业已超过汽车和石油产业,稳坐全球产业的“第一把交椅”。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从2000—2020年全世界旅游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7%,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3%的速度。而生态旅游是旅游业中的可持续旅游,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世界生态旅游收入年增长率达25%—30%,是各类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生态旅游将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理性选择。中国的生态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人数达2000万人次/a,旅游收入约5.2亿元/a。世界和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为甘肃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4];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新机遇,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来到甘肃;省内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不断开放和旅游新产品的开发,使甘肃省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正在不断上升。

政策扶持创造的机遇:旅游业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的特色经济产业,投资甘肃省旅游业除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优惠政策外,还可享受国家和甘肃省在西部大开发中相应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扶贫开发等多重优惠待遇。甘肃省把发展生态旅游作为重要内容,启动了“生态省建设”战略,旅游业成为重点发展产业,出台了加快旅游重点产业发展的规定,增加了对旅游业的投入,制定了更多的优惠政策,确定了“两州扶贫开发资金”。此外,国家和甘肃省还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开发建设,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环境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区域化旅游产品的整体开发:根据甘肃省旅游发展构建的整体战略,在甘肃省西南线旅游区域有中国的优秀旅游城市——成都,甘肃省的自然保护区特别是甘肃省南部的自然保护区是南线旅游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区域上旅游品位高、互补性强、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生态旅游的区域辐射范围增大,有利于区域旅游的整体开发[5]。

2.4 开发挑战分析(Threats)

区域竞争激烈的挑战:目前,西部各省(区)都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先后提出了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的目标,采取各种战略措施抢占旅游市场份额,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甘肃省与青海、内蒙古、新疆同属于五类省区,都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这些省因为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与甘肃省旅游产品结构相近,旅游客源市场定位相似,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将会与甘肃省展开激烈的市场争夺,使甘肃省旅游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邻近的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相比,四川省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景观上具有较高的趋同性,是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根据旅游地聚集和分散理论,不同地区的景点间具有竞争和屏蔽性,具有共生和偏利性。因此,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要通过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与周边地区进行整合与优势互补,促进彼此旅游业的发展。甘肃省自然保护区要从多方位下功夫,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旅游者需求多样化的挑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者旅游经历的增加,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观光而更喜欢参与性强、开拓性高的旅游产品。要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就要大力创新,开发更多的参与性强、知识性强、趣味性强的旅游项目和组织更丰富的旅游线路,这给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挑战。

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挑战:甘肃省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将会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大量的游客进入,自然保护区会产生一系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问题,尤其是游客流量超标时,旅游生态环境会受到严重破坏[6]。

3 自然保护区SWOT分析总结

通过对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发现,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属于“优势+机遇”的SO型,即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很好的优势和机遇。要使甘肃旅游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就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外部机遇,树立品牌,发展特色旅游,提供多样的旅游产品,以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形成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在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充分利用该省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区内的生态旅游资源。一些在开发初期处于不利的因素开发后可能转化为有利因素,而一些有利因素也可能转化成为不利因素,如果管理不当,就会造成保护区资源和环境的破坏,甚至是难以弥补的生态灾难[2]。

4 小结与建议

4.1 强化行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

优质服务能提升甘肃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形象和整体旅游业质量。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在旅游服务领域中应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创新旅游服务方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旅游服务,建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实现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4.2 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提高保护区的可达性

区域可达性是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进出旅游目的地的难易程度。以旅游交通网络为主体的区域可达性建设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构建一个便捷畅通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是提升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保障[7]。首先,抢抓兰渝铁路建设良机,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兰渝铁路工程于2008年9月26日开工建设,它是连接我国西北与西南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与陇海、兰新、兰青和川黔、贵广铁路线共同构成西北、西南与华南地区交流的大通道。该铁路建成后,兰州至重庆的运行时间将从目前的17.5h缩短为5.5h。兰渝铁路不仅为西部地区打开了一个便捷的通道,更为甘肃省的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希望线"。以此为契机,甘肃省应抓住机遇,外引内联,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航空和航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提高区域可达性,提升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其次,加强区内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甘肃省应强化省内各市县的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交通联系密度和通达速度,逐步建成以兰州为中心,集铁路、公路为主枢纽,衔接航空的区域性立体交通网络。为了进一步提高省内的可达性,未来甘肃省的旅游交通建设应建成各县市区至主要旅游景区的“1h”交通和主要景区之间的快速通道网络,重点改善旅游景区内部的交通条件。同时,做好主要旅游交通线路两侧景观的美化工作,使"旅"成为"游"的组成部分,缩短游客心理上的旅游时间比。第三,努力改善交通运输工具。区域交通的可达性要求旅游交通运输做到速度快、安全平稳、卫生整洁舒适。因此,为实现自然保护区可达性的要求,甘肃省应努力改善各类交通运输工具,如公路交通应淘汰污染严重、档次低的柴油客车,使用高档大客车;铁路交通主要是列车提速,更新或装修车厢,开设商务车厢,满足高层次的游客需求,尽可能提高列车档次。

4.3 科学规划,拓展区域旅游合作空间

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仅靠自身力量很难得到更有效的发展壮大,必须走联合协作发展之路,不仅要在本区域内开展联合与协作,还要与其他省区,甚至与境外开展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整合国际、国内、区域市场资源,有利于促进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参与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拓展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空间,提升甘肃省旅游的对外开放形象和交流合作层次。同时,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要进行科学性、合理性、连续性的规划,既要表现当地旅游特色,又要与国家、省、州旅游规划相衔接。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时,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开发优势产品。

4.4 体现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实行可持续发展

人们对旅游的消费需求大幅度增长,刺激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应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和核心。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托区内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色,把保护区打造成具有生态、科考、休闲、民俗、运动、度假等多功能、综合性的高品位生态旅游区。根据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地处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的现状,要实现有效的保护措施,减轻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压力,维护自然保护区生态平衡;遵循适度开发原则,在生态旅游资源承载力范围内开展生态旅游,以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8]。

4.5 广泛合作,多渠道筹资

要提高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服务水平,就要加强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旅游博览会、展销会,加强全方位合作,利用著名旅游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加强对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推介,使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优越的经济条件本身就蕴涵了较大的旅游市场需求,使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获得产业发展的资金和各类资源支持。较大的经济规模有助于旅游目的地降低使用资金和资源的各种成本。因此,加快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为自然保护区发展提供经济动力是发展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根本途径[9]。根据实际状况,可多渠道筹资,既要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又要筹集社会资金,以解决甘肃自然保护区资源开发资金缺乏的难题。

4.6 宣传特色品牌,创建高端旅游产品

甘肃省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主体是森林生态,科考价值和观赏价值较高,适合高端旅游产品的创建。此外,保护区内生物资源丰富,具有丰富的回、藏、蒙等少数民族风情,因此甘肃省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旅游开发时要充分体现特色,为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和形成景区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早日实现甘肃省旅游生态强省的目标。

摘要:甘肃自然保护区因其资源的原生性和独特性而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其景观多样性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甘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结果表明,甘肃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据此对甘肃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合理的目标定位、强化科学规划、加强资源保护和加强合作、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突出品牌特色、发展高端旅游产品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SWOT分析,甘肃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闫东锋,耿建伟,杨喜田,等.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2):69-70.

[2]王昆,白帆,黄利亚.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J].林业科学,2010,46(1):1-8.

[3]陈传明.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155-159

[4]张晓妮,王忠贤.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1):199-204.

[5]张燕丽.麦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11,(1):36-39.

[6]周晓铁,刘慧,王晓辉,等.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656-6657.

[7]丘富昌,叶思群.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利用与保护[J].林业经济问题,2011,31(2):177-179.

[8]何万存,冯艳,凌文胜,等.庐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J].森林工程,2011,27(1):9-12.

甘肃自然保护区 第6篇

1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莲花山的旅游开发始于1993年, 2005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 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建设, 尤其是自2009年“甘肃花儿”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后, 莲花山生态旅游发展开始初显规模:如本地交通条件的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及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对景区部分景点的维护和建设等。由于莲花山地区是甘肃省经济较贫困的地区, 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对该地区经济繁荣、带动人民致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1) 2007年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荣获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交易会“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十大景点”称号, 2008年, 莲花山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列为全国首批“森林景观与生态文化资源保护”项目实施单位, 莲花山作为全国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前景非常诱人。“森林观光、休闲度假、避暑寻幽、登山览胜、生态教育、碑林观赏、寺院建筑、民族风情”等都是生态休闲旅游的重要内容, 而莲花山的资源优势正适合发展这些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旅游发展形式, 其市场前景令人看好,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发布, 首次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提出的5大措施指明了旅游产业升级方向。莲花山可以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旅游发展时机, 充分利用自己的森林资源优势, 将自己作为全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名号打出去, 以期带动自然保护事业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 莲花山地处秦岭西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温带草原区域、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三个植被区域的交汇处, 具有典型北温带区系垂直地带性植被分布特征, 生态资源保护良好, 单位面积资源丰度高, 资源类型多, 空间分布集中, 既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人造景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 又是我国51家示范保护区建设单位之一, 以其生物多样性、生态完好性以及鸟类的保护研究享誉海内外, 可谓是生态旅游圣地, 在黄河和洮河中上游是一块天然绿色宝库, 其旅游发展最赖以生存的土壤就是生态。“青山、绿水、白云、珍稀动植物”是最能够体现莲花山生态资源体系的完整性和丰富性的, “生态”二字是莲花山旅游发展最为深刻的印记。2008年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列为全国首批“森林景观与生态文化资源保护项目”实施单位。

3) 莲花山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主要民族有藏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汉族等,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 “莲花山”、“莲花山花儿”先后被中国文艺家协会、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花儿保护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别是2009年“甘肃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后, 为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发扬光大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0年6月30日, 首届甘肃莲花山花儿艺术节“花儿”高层论坛在兰州召开, 其论坛规格之高、参与的专家学者之多在近年来属首次, 这对于保护和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莲花山花儿”意义重大, 更为莲花山的生态旅游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 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1) 莲花山行政区划在甘肃南部的临潭、卓尼、康乐、三县境内, 州县之间的多重行政交涉关系, 很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各自打着莲花山的牌号开展生态旅游, 每个地区都从本位主义出发在莲花山旅游开发上更多的是强调竞争而不是合作, 这对于整合旅游资源, 发挥生态旅游资源的效益是十分不利的, 更影响莲花山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2) 对莲花山近5年生态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数据的比较分析来看, 如图1所示, 莲花山旅游人数呈递减趋势、旅游收入基本保持不变, 年平均接待旅游人数为3.8万人次, 年平均旅游收入34.4万元, 接待群体主要以当地群众和周边村民前来朝山拜佛为主, 真正慕名前来旅游的人数较少, 这就说明莲花山生态旅游开发水平还很低, 基本处于“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简单状态,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生态旅游者对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需求;

3) 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未能突显。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下, 莲花山的旅游开发常常摒弃珍贵的民族文化特色, 忽视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 对地方民族文化瑰宝——“花儿”缺乏有效的保护、继承和开发, 使这些珍贵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

4) 缺乏强势旅游品牌, 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程度低, 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莲花山直属省林业厅领导, 省财政全额拨款的正处级事业单位, 资金短缺, 投入不足, 生态资源未能合理开发和利用, 可持续旅游产品少, 生态产品开发不到位, 缺乏精品意识, 制约着生态旅游的发展。

3莲花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3.1莲花山生态旅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坚持以环境资源保护为前提

莲花山发展生态旅游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基础上的, 没有完整的生态资源, 生态旅游就无法达到可持续发展。莲花山发展生态旅游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 要把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这是莲花山自身发展的需要。莲花山的一切旅游经营活动要体现在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科学组织管理和保护上, 以使莲花山的资源环境得到改善、美化。在发展生态旅游相关项目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资源保护为中心的导向机制, 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 资源保护要贯穿在开发的整个过程中。

3.2莲花山生态旅游的核心是坚持生态和经济效益最优原则

在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关系中, 莲花山应该坚持生态和经济效益最优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生态旅游获得经费补充;自然环境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社区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自然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达到科普和生态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求莲花山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建立生态旅游评估制度, 对自然资源状况进行评估和临测, 确定生态环境质量和承载量, 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 合理安排旅游项目和旅游开发强度, 根据环境条件和游客承载量制定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做到定点、定线、定量、定时旅游, 使之不超过自然破坏的临界点, 杜绝有损生态系统完整的过量旅游活动, 坚持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的原则。

3.3以国家文化大发展为契机, 抢抓机遇, 突出特色, 挖掘开发莲花山生态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对莲花山生态文化建设项目的传承挖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 莲花山管理局要以此为契机, 结合莲花山自然生态文化独特优势, 抢抓发展机遇, 以“莲花山花儿会”被文化部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肃花儿 (莲花山花儿) 成功申报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平台, 促进各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 共同挖掘开发莲花山生态文化和培养莲花山花儿国家级传承人, 积极推动花儿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继续举办以“陇上名山、花儿故乡”为主题的“甘肃莲花山生态旅游花儿艺术节”系列活动, 以中科院动物所在莲花山建立的生态定位研究站的国际影响力, 在成功举办“2009甘肃莲花山5月观鸟节”的基础上, 继续举办类似的大型活动, 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前来参与, 提高莲花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开展科普宣传和生态文化教育活动, 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生态知识, 保护、继承和发掘民族文化, 推动莲花山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4协调好当地居民的利益

生态旅游是生态、社会、经济的统一体, 开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和照顾当地居民和社区的各项利益, 只有他们获得部分经济上的实惠和积极热情的参与, 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和生态文化才能可持续发展。同时, 国家应制定生态环境效益的利益补偿机制, 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 对环境效益受益地区征收税费转移支付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地区, 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结论

众所周知,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 我们知道旅游业不是所谓的“无烟工业”, 它也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投资利用, 期望得到相应的回报, 这就说明旅游活动会产生生活垃圾和废弃物, 对环境造成污染, 也会造成植被的破坏, 对动植物环境资源产生影响。生态旅游的提出, 不仅仅是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大自然的游乐场所, 而且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旅游资源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最大特点。用旅游保护生态, 以生态促进旅游, 将是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它是以保护为核心, 不论是投资还是回报都以旅游资源保护为原则。莲花山的旅游资源丰富, 就更应该注重保护, 只有这样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才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保护区, 推动林业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03-2010) [Z].2003.

[2]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甘肃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2006-2015) [Z].2006.

[3]张晓慧.森林公园管理[M].2001.

[4]郭来喜.中国旅游业的跨世纪持续发展问题——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5]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 1998, 11 (1) :22-23.

[6]王尔康.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旅游学刊, 1998, 7 (2) :19-20.

[7]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甘肃自然保护区 第7篇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属于我国林业系统国家级大型荒漠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属重要荒漠生态系统和典型荒漠野生动植物分布区, 具有地带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稀有物种的特殊性、自然生态的完整性等特征以及较高的学术和科研价值。但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的研究史书记载很少, 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 药用兽类资源的调查研究, 更是近乎空白。为了全面掌握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现状, 保护和恢复濒危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管理、利用好药用野生兽类资源, 于2010-2014年期间, 对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现报到如下:

1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保护区位于民勤县境内的荒漠区域内, 东北被腾格里沙漠包围, 西北有巴丹吉林沙漠环绕, 中部由石羊河冲积湖积成狭长而平坦的绿洲带, 其地理位置在北纬38°10'08''~39°09'10'', 东经103°30'00''~103°57'40'', 海拔1350m。其地质构造上属阿拉善台块的边缘凹陷, 总面积为389882.5hm2, 占民勤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武威市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 是全国面积最大的荒漠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21058.5hm2, 占31.5%, 保护区以保护荒漠天然植被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极端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

2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兽类资源

通过搜集筛选、整理分析保护区野生兽类种群的历史资料, 参考相关研究成果资料, 以获取保护区内野生兽类种群与位置分布信息的基础上,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访问调查、实地调查和专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 并查阅相关文献[1][2][5], 掌握了保护区野生药用兽类资源的最新而全面的资料。

调查结果显示, 本区共有野生兽类16种, 其中有明确药用价值的种类有6种, 它们分别是普通蝙蝠、艾虎、大耳猥、蒙古兔、鹅喉羚、麝鼠。其中, 鹅喉羚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大耳猥等1种是国家护的“三有动物”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

3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药用兽类简介

1) 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食虫目INSEC-TIVORA猬科 (Erinaceidae) , 又名刺团、刺猪、猬鼠等, 是较原始的哺乳动物。刺猬已是世界级的濒危、较珍贵的野生动物, 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森林、灌草丛、荒漠地区,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有一定的资源量, 是当地常见的野生兽类。大耳猬多栖于沙漠地带, 挖洞为穴, 昼伏夜出, 以逃遁、躲藏或棘刺防御敌害。有杂食、冬眠习性。

刺猬是传统的药用动物, 全身是宝, 均可入药, 《神农本草经》[1]、《本草纲目》[2]等早有记载。主治蚁瘘、蜂瘘、瘰疬恶疮, 反胃吐食、子宫出血、遗精阳萎、肝硬化、高血脂、血栓等病。其皮称异香、仙人衣, 是名贵的中药, 味苦、甘, 性平、无毒, 具有降气镇痛、反胃吐食、止血祛漏等功效;脑、心、肝、胆、肾及脂肪皆可入药, 浸酒饮之, 可提神醒目、消除疲劳、健身壮骨;肉是高蛋白低胆固醇的上等野味佳肴, 滋补功能强。

2) 普通蝙蝠 (Vespertilio murinus Linnaeus) , 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 (Vespertilionidae) , 别称双色蝙蝠。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栖息于古老房屋中屋檐、房梁、石缝、岩洞或树洞中或废旧的坑道内, 多在洞顶以后足爪钩住缝隙或突出物而作倒持姿势停息。哺乳其母体腹部长出两条皮膜带 (育儿带) 紧紧捆住幼仔阴谋诡计止滑脱, 此为本种动物最特殊的保持适应性特征。昼伏夜出, 以双翅目紫虫为食, 冬季冬眠。

普通蝙蝠是营飞翔生活的小型兽类, 除毛、爪、内脏外均可入药。味咸, 性平, 具有止咳平喘、利水通淋、平肝明目、解毒的功效。主治咳嗽、喘息、淋证、带下目昏、目翳、瘰疬等症状。用于久咳, 疟疾, 淋病, 目翳等。它的粪便也是一种中药, 叫夜明砂, 用于目疾。

3) 艾虎 (Mustela putorus) 食肉目CARNIVORA鼬科 (Mustelidae) 又叫地狗、两头乌、黑脚鼬、艾虎, 臭狗子、臭鼬、艾鼬。在我国多生活于北部和西部的开阔山地、草原、森林草原、灌丛及村庄附近, 栖息于荒山草原的自然洞穴中, 怕热, 昼伏夜出, 行动敏捷, 视觉和听觉敏锐, 通常单独活动。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 还可吃些浆果、坚果等。

艾虎的肉、脑均可入药。性甘、微苦, 平。有祛风, 镇痉, 镇惊安神, 活血通络的功效。主治用于癫痫;瘫痪;半身不遂;惊风癫痫, 发作无时, 发时抽搐昏扑, 口吐白沫, 或喜笑无常、癫倒错乱等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同时, 艾虎还是小型珍贵毛皮动物, 其毛绒丰厚, 色泽美观, 板柔韧而轻, 是皮革生产的好原料。

4) 鹅喉羚 (Gazellasubgutturosa) 偶蹄目CR-TIODACTYLA牛科Bovidae。属典型的荒漠、半荒漠区域生存的动物, 广泛分布于贺兰山东麓、西部半荒漠地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濒危等级:渐危。栖息在海拔300~6000m之间的干燥荒凉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喜欢在开阔地区活动, 尤其是早晨和黄昏觅食频繁, 主要以艾蒿类和禾本科植物为食, 但很少饮水, 很耐渴。奔跑能力很强, 善于在开阔地的戈壁滩上迅速奔跑或在灌草丛中穿行。由于工农业开发、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鹅喉羚栖息地遭到破坏, 加上人为猎杀, 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随着保护区勘界、围栏、禁牧、禁猎野生动物等措施的实施, 林草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此次调查过程中2010年6月在三角城保护站的山坡处发现3只、2013年5月在勤锋保护站的莱菔山西南坡发现1只、2014年5月在南湖保护站的阿拉骨山东坡发现2只。

羚羊角为中医常用的贵重药材, 味咸, 性寒。主要适用症温热病, 癫痫, 小儿惊风, 中风, 手足抽搐, 清热解毒, 平肝息风。通过药理试验和血流图所见, 心脏收缩振幅增高、强心, 降压.松弛肠管平滑肌、利尿等作用。肉可食, 皮、毛均可开发利用。

5) 麝鼠 (Ondatra zibethic) 啮齿目RODENTIA仓鼠科 (Cricetidae) 。别称青根貂、麝香鼠, 因其会阴部的腺体能产生类似麝香的分泌物而得名。麝鼠适应性很强, 喜欢在水边穴居, 爱活动, 其活动范围比较小, 也相对地固定, 区域性很强, 而且活动的时间、次数、路线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喜欢游泳, 好斗, 行动比较隐蔽, 视觉和嗅觉相当迟钝, 但听觉却很灵敏。以草类食物为主, 动物性食物吃得很少, 一般只在植物性饲料不足或繁殖季节、麝鼠发生疾病期间需要补饲时, 才偶尔吃些小型动物, 麝鼠也有吃软粪的习惯, 将自己新排出的粪便重新吃进去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 如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

麝香鼠全身是宝, 原产于北美洲, 是水陆两栖珍贵草食性皮、肉、药兼用高效经济动物。经我国“麝鼠香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研究课题组”的专家们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麝鼠香减慢心率的作用比林麝所产麝香明显, 其抗炎、耐缺氧、降低血压, 减慢心率及负性肌力作用等生物活性及血流动学的抑制性效应均相同, 具有很强的抗衰老, 抗疲劳、抗过敏、促生长作用, 且对痔疮、冠心病有特效。同时还是名贵的动物香料、珍贵毛皮兽、肉因高蛋白、低脂肪, 营养极为丰富的野味肉类食品、粪便有驱蚊蝇作用, 是制作蚊香的最好材料、因其无味、无臭、干净、卫生、水上、水下、蹦蹦跳跳、令人爱看,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4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评价

1) 种类不多但地位较独特, 由于保护区处于荒漠及半荒漠生态系统典型地区, 植被资源独特, 野生动物资源相对比较贫乏。据调查保护区共有各种鸟类达69种之多。而野生兽类16种 (不包括完全依赖海水生存的海洋哺乳动物) , 占陆生野生动物92种的7.9%, 仅次于鸟类。其中有明确药用价值的种类6种, 种类虽然不多但其地位较独特。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地理区划属古北界蒙新区的西部荒漠亚区、走廊平原省的东部荒漠小区。兽类区系组成及地理分布相对复杂。动物分布以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物种居多, 动物区系以蒙新区的特点为主, 兼有华北区的特点。广布种类占优势, 但多数广布种类为迁徙了类、啮齿目和食肉目动物, 且古北界动物种类已远超过东洋界动物。同时,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又是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的栖息地和保护地, 药用兽类也不例外。这些都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也是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地位独特之所在。

2) 保护区地域广博, 植被资源分富, 野生动植物保护种类众多。调查结果显示, 适于荒漠、半荒漠、戈壁、山地、湿地等生活的中小型兽类、草食性兽类等共同构成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的基本种类组成, 按其生境和习性的不同, 这些兽类可分为以下4种生活类群。

3) 空中类群主要有翼手目的普通蝙蝠, 昼伏夜出, 它黄昏开始活动, 捕食各种小飞虫, 凌晨前归隐, 栖居于旧庄屋檐、墙缝、树洞等处。

4) 荒草地、芦苇地、灌木林地类群包括偶蹄目的鹅喉羚、滩黄羊等草食性兽类, 食肉目的鼬、狐、猫等, 食虫目的刺猬等, 以及兔形目的蒙古兔等。它们适应于野外各种生境, 构成了荒漠兽类的主要组成部分。白天在灌草丛中休息藏身, 晚间出来觅食。鼬栖息于灌木草丛中, 居于洞隙或树穴, 捕食乌、鼠等小动物;刺猬在野外草甸、土洞、树木的翘根下、杂草、灌木丛中及居民区的草垛中栖息;草兔生活于荒草和灌木地带, 白天躲在杂草及灌木丛中, 晚上出来觅食, 食性杂。

5) 灌草地、林农交间、农田仓库类群。主要包括啮齿目的大沙鼠等, 它们多活动于天然白刺、人工梭梭拐枣等灌木林、荒草地和农田仓库等处, 作为人类伴生动物, 这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有害的小型兽类, 但褐家鼠同时又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6) 水库类群。仅鼬科水獭1种, 栖息于红崖山水库岸边灌丛, 善于游泳和潜水, 昼伏夜出, 以鱼类、蛙类等为主食。

由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生态类型多样, 它们是自然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是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4.1种群密度过小, 需要十分注重资源保护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荒漠和绿洲的过渡交错地带, 环境因子的波动与环境变化的濒和幅度都较明显, 动物物种、种群抗干拢能力极低。药用野生兽类种质资源独特。但据调查研究和分析, 本区许多药用野生兽类种群密度过小是突出问题。猪獾、狗獾曾是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常见野生兽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数量甚多, 而目前已难觅踪迹;水獭、豹猫等在该地区均有分布记载, 但此次调查未发现野生实体。即使是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相对较多的刺猬、草兔、黄鼬等药用野生兽类, 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 其数量也是有了明显下降。因此, 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兽类资源利用中需要妥善处理好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要切实加强对药用野生兽类资源的保护, 在进行开发与利用的同时, 更应加强保护与恢复。为此,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立法、执法力度, 有针对性地分类保护和利用, 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兽类资源。对于濒危或珍稀药用兽类, 要严格依法禁止或限制对资源的利用。比如, 对于一般药用兽类, 在资源丰富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 在保证资源不受威胁, 能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提高利用效益。比如:鼬类, 其肉有治疗遗尿、淋病等药用功效, 而鼬类又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小型珍贵毛皮动物;水獭, 其肝入药, 有补肝和咳功能, 主治虚劳、盗汗、咳嗽、夜盲等症, 而水獭的毛皮又极其珍贵;所以在开发利用这些药用兽类资源时, 一定要注意综合利用, 避免资源浪费。

2) 加强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规划及生态改良, 为药用野生兽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繁殖地。保护区几乎包括了民勤县所有具备很高保护价值的荒漠植被、人文景观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构成不同生态类型的典型自然综合体及其生态系统。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干旱荒漠区退化植被修复与物种保护工程为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的种类和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保护区药用动物资源栖息地的现状是, 现有可利用野生药用动物资源十分有限, 乱捕滥猎现象时有发生, 人类活动对野生产栖息地环境干扰严重, 人工培育替代资源少。究其原因, 一是野生动物在药用、食用等方面的价值被不断地开发应用, 社会消耗对野生动物的需求量的猛增, 对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 甚至由于受利益的驱使, 乱捕滥猎, 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的生息环境, 对野生动物资源带来毁灭性的危害。二是开矿、公路建设、城镇化建设等人类生产活动, 使许多野生动物失去或人为割离栖息地、直接挤占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导致药用野生兽类赖以生存的生境丧失和生境破碎。各种自然灾害对栖息地有十分严重破坏, 引起一些野生动物当场死亡或失去栖息后被迫迁徙。三是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遭受污染, 造成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恶化。四是资源浪费严重, 人为培育替代资源少。野生动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野生动物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因此, 要广泛宣传国家法律、政策, 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知识, 摒弃滥吃野生动物陋习, 倡导健康饮食方式之风。进一步强化保护区保护和管理的规划, 实施荒漠生态环境的改造, 更好地实施生态恢复与物种保护工程, 为野生动物包括药用野生兽类提供充足的、良好的、和谐的栖息环境。

3) 加强野生兽类保护小区的研究、调查管理、建立野生兽类资源档案, 促进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发展。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 药用野生兽类资源地位较独特, 但科研基地较薄弱, 需要在现有科研基础上, 继续建立生态系统监测体系, 开展药用兽类资源持续利用技术研究。研究的重点是:荒漠化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育研究, 内容包括生物种类调查、生物多样性构成特点、荒漠化地区的就地、移地、复原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方法研究等。荒漠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功能及其在药用野生兽类的保护和利用中的应用, 保护区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的规划及生态环境改良, 保护区主要珍稀濒危物种野外调查保护与繁殖项目, 药用野生兽类的人工繁育、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及综合利用等, 以科技进步促进药用野生兽类管理、保护、繁育和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家葵, 张瑞贤.神农本草经研究[M].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

[2]李时珍 (明) .本草纲目.校点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9 (6) :1-137.

[3]孙捷, 高莉, 单保恩动物毒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 2006, 15 (13) :1044.

[4]张雷峰, 刘占文, 党海珍.几种动物药治疗肿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6) :858.

[5]《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 中国药用动物志.第一册[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1.

[6]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14-2023年) .

[7]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鸟类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246-247.

[8]民勤县编纂委员会.民勤县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4:142-144.

[9]唐小平, 何承仁, 宋朝枢.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10]戴怡岭.甘肃省肃南县皇城区和民勤县治沙站动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7 (1) :88-97.

甘肃自然保护区 第8篇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安西保护区)1987年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1]。保护区位于亚洲中部温带荒漠、极旱荒漠和典型荒漠的交汇处,是青藏高原和蒙新荒漠的结合部,其荒漠植被和动物种群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目前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保护区[2]。

安西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先后组织过3期综合科学考察,分别于1987~1990年、2002~2004年、2012~2014年期间完成。第3期综合科学考察期间,兰州大学蒲训等先后3次对该区种子植物进行科考,整理出该区种子植物名录,并进行分析。并将3次考察结果相比较,着重分析10年来保护区植被类型的变化。

2 材料与方法

2.1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安西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境内,面积80万hm2,是中国第10位大型自然保护区,分南北两片,南片与玉门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邻,北片东接肃北马鬃山,西连敦煌市,南以甘新铁路为界,北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接。安西属于祁连山地槽褶皱背翼与北山褶皱带南带之间的一个新时代盆地[3],保护区南高北低,平均海拔高度在1300 m以上,但过度平缓,整体属于走廊平原。该区主要为戈壁荒漠,但是受自然天气、水系和构造影响,形成大面积的新老洪积扇带和冲积平原,以及绿洲缓坡、低山丘陵、雅丹地貌等。保护区境内大的地表径流大多分布在南片,主要源于祁连山脉的降水和冰川融化,形成疏勒河、楡林河2大河流,疏勒河出口形成的大型三角洲,地势平坦,是该区重要的地下水溢水带,并有沼泽带形成。保护区境内地下水比较丰富,主要源于地表水渗漏、降水和山洪补给。但是,有数据显示,近30年来,地表水和地下水在持续减少[1,3,4]。

安西深居我国内陆,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日照长、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酷寒以及风大沙尘天气明显,为典型的中亚干旱气候特征。数据显示,近年来,安西平均气温7.8~10℃,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29.1℃;年降水量47.5mm;年蒸发量2477.6 mm,是降水量的47.7倍,其中3月份蒸发量最大;平均风速为2.38 m/s;干燥度为11.7,属于极干旱气候[1]。

2.2 野外调查方法

植被调查是安西保护区第3次综合科学考察,2012年6~9月,考察队进入保护区实地调查。采用植物分类学、植物群落学、植物地理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合GPS进行样方定位、分布,确保对每个片区进行全面调查,共做92个样方,根据调查区域植被实际情况设置样方面积,一般选取1、25、100、200 m2及400 m2等大小,同时测定并记录样方生境类型、最高海拔、最低海拔、阳坡及阴坡、样方植被密度、高度、冠幅、盖度等指标[5,6,7,8,9,10]。

2.3 数据分析方法

按照优势种、群落名称、样方植被类型、群系或群丛、植被亚型、植被型、植被型组、植被类型的顺序进行分析。以样方植物重要值排序对优势种进行量化,重要值相关指标计算如下。

高度=某物种大、中、小3株的平均高度。

相对高度=(某物种的高度平均值/所有物种的高度平均值之和)×100%。

密度=某样方内某种植物的个体数/样方面积

相对密度=(某种植物的个体数/全部植物的个体数)×100%。

盖度=某物种在样方中两对角线覆盖度的平均值。

相对盖度=(某物种在样方中两对角线覆盖度的平均值/所有物种在样方中两对角线覆盖度的平均值之和)×100%。

冠幅=某物种大、中、小3株的平均冠幅。

相对冠幅=(某物种大、中、小3株的平均冠幅/所有物种大、中、小3株的平均冠幅之和)×100%。

重要值=(相对高度+相对密度+相对盖度+相对冠幅)/4。

3 结果与分析

3.1 安西保护区植被型组中优势种的统计分析

以样方重要值排序为依据,分别对92个样方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显示,第3期科学考察共确认安西保护区有6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和44个群系。其中,特定的植被型组与特定的优势种对应(见表1)。

3.2 新增植被型组与群系的分析

第3期科学考察共确认了6个植被型组,其中,荒漠植被型组包括17个群系,草甸植被型组包括14个群系,草原植被型组包括5个群系,灌丛植被型组包括4个群系,阔叶林植被型组和沼泽植被型组分别包括2个群系。在第1期、第2期基础上,新增1个沼泽化湿地草甸植被型和18个群系,即旱柳群系、冷嵩群系、茵陈蒿群系、中麻黄群系、荒漠锦鸡儿群系、西藏锦鸡儿群系、柽柳群系、尖叶盐爪爪群系、黑柴群系、中间鹅观草群系、披碱草群系、赖草群系、骆驼刺群系、罗布麻群系、海韭菜群系、新甘灯心草群系、碱茅群系、紫大麦草群系(详见表2)。

4 结论

在中国植被区划系统中,安西保护区为温带荒漠区域、东部荒漠亚区域、温带半灌木、灌木荒漠地带、马鬃山诺敏戈壁稀疏灌木、半灌木荒漠区[11]。黄大燊先生在此区划系统基础上,将这一地区具体划归为温带荒漠植被区域、河西走廊安敦盆地暖温带荒漠植被区。在这一区域,组成自然植被的主要成分是旱生和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植被类型以温带半灌木、温带灌木荒漠为主。在荒漠中,在低洼地和地下水浅露的地带,镶嵌分布有盐生草甸和沼泽;在南部高山,分布有面积不大的山地草原和高山草甸。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相应的植被类型,安西保护区极干旱气候决定其植被主体为温带荒漠型[12]。

安西保护区主要为戈壁荒漠,蓄水能力差,易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形成冲积扇、沼泽等生态环境[13],这是导致植被类型发生变化、新增沼泽化湿地草甸植被型的重要原因。此外,随着保护区水文、气候条件的演变,以及野生动物的数量等的变化,植被类型也会随之变化。

摘要: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的安敦盆地,为极旱荒漠区,植被类型变化是反映荒漠区生态变化的重要指标。第3期科学考察植被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在前2期调查基础上,保护区新增1个植被型和18个群系。比较结果表明,10年来,保护区植被类型随生态环境发生一定变化。

关键词:安西,极旱荒漠区,植被类型,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廼发,杨增武.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科学综合考察)[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109-112.

[2]王亮,杨增武,田瑞祥,等.安西自然保护区科研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肃科技,2013,29(20):1-4.

[3]党荣理,潘晓玲.西北干旱荒漠区种子植物科的区系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2,22(1):24-32.

[4]党荣理,潘晓玲,顾雪峰.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属的区系分析[J].广西植物,2002,22(2):121-128.

[5]刘媖心.中国沙漠植物志[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张勇,刘贤德,李鹏,等.甘肃河西地区维管植物检索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8]康永善,孙坤.甘肃省植物志(第2卷)[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吴征镒.《世界种子植物科分布区类型系统》的修订[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5):535-538.

[10]马毓泉,富象乾,陈山.内蒙古植物志(第2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11]吴征镒,王荷生.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125.

甘肃自然保护区 第9篇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我国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生态系统类”中“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具有地带典型性、生物多样性、稀有物种的特殊性、自然生态的完整性等特征。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 具有明显的蒙新气候特征;植物区系地理成份相对丰富, 除了荒漠区的主要成份戈壁成份、戈壁蒙古成份和古地中海成份外, 还有亚洲中部成份等, 起源古老, 且均为旱生或强旱生植物;动物区系以蒙新区特点为主, 兼有华北区特点, 动物分布以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物种居多, 与同纬度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比较动植物资源丰富;同时保存了我国典型的荒漠植被, 是研究西北地区荒漠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及演替规律的活教材, 是荒漠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对开展相关学科研究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近年来, 不少专家学者和保护区科研人员从不同角度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 积累了一定的资料。但有关保护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还没有专门的研究报道, 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史书记载很少, 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资料, 近乎空白。为了进一步全面掌握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现状, 以便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笔者于2012—2014年期间, 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调查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以往关于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相关历史文献以及调查研究资料和地形图, 了解保护区地理环境、野生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物种组成、分布和数量的历史资料;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走访调查了当地农牧民和保护区护林员, 了解保护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现状以及保护利用状况、存在问题等;结合“石羊河下游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与繁育技术研究”和“石羊河下游干旱荒漠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改造技术研究与示范”两个课题的外野调查, 对保护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进行了实地观察、线路和样地调查;在此基础上, 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和科学整理, 结合近几年收集积累的标本和照片、调查资料作系统分析;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其药理作用, 掌握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药用爬行类资源的资料。

2调查研究结果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荒漠和绿洲的过渡地带, 沙漠、戈壁、草地、农田和一定面积的温地共存, 环境因子的波动与环境变化的频度和幅度较明显, 生态系统多样, 区域性小气候变化较大, 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 但温度、湿度和地理障碍等环境因素对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生长发育及其分布范围起着严格的制约作用;昼夜温差变化较大, 对变温的爬行类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有一定影响,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爬行类动物动物的分布。因此, 保护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组成相对简单, 种质资源独特, 种类较少。调查结果表明, 保护区共有两栖类动物2种, 其中有明确药用价值的种类2种, 即中国林蛙 (Rana chensinensis) , 黑斑蛙 (R.nigromaculata) ;爬行类动物5种, 其中有明确药用价值的种类有5种, 即荒漠沙蜥 (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密点麻蜥 (Eremias multiocellata) 、虫纹麻蜥 (E.Vermiculata) 、荒漠麻蜥 (E.Przewalskii) 、花条蛇 (Psammophis Lineolatus) 。以上2纲3目4科7种均被列入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 。

3讨论

动物药材是我国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祖国医药宝库中占重要地位, 其研究应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收载动物药67种。《本草纲目》收录动物药461种。据高士贤等报道, 我国各地使用的动物药, 以动物种类计有1157种。笔者通过查阅前人的文献及该项调查研究期间对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见表1, 将有药用价值的两栖类、爬行类及其药理功效进行研究总结, 以供综合开发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资源参考应用。

据调查研究, 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药用野生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丰富, 用途很广, 潜力很大, 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要能在保护自然资源, 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其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两栖类动物特别是无尾目的蛙类在消灭农林害虫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爬行类动物的蜥蜴和蛇类通过捕食昆虫及鼠类等摄入能量, 而有利于农牧业生产, 同时又是食肉兽和猛禽的食物及能量来源之一, 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经济方面除蛙类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美味佳肴;蛇类的皮肉质轻薄、富有韧性、花纹美观是制作皮带、钱袋、胡琴、平鼓等工艺品和民簇乐器的皮革材料, 特别是药用价值, 蟾酥、哈土蟆有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 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激素是我国名贵的强壮健身滋补品, 蜥蜴有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咳、疗肺痛消渴助阳道的功能;蛇胆、蛇蜕能治风湿关节痛、咳嗽多痰、喉痹、疥癣和难产等。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荒漠生态系统脆弱、土地沙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等自然因素和在保护区内修路、开矿、采石挖沙、大搞建筑设备、毁林毁草等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环境污染, 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日趋恶化, 栖息地逐渐缩小, 造成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包括药用野生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持续减少。

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7种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中, 全部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为了加强保护区药用野生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保护, 在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资源、荒漠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进行分类保护, 核心区实施绝对保护、缓冲区实施重点保护、实验区实施一般保护, 可适度发展民生扶持, 进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为此, 建议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 完善管理体系, 加强保护能力建设, 为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提供保障。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是保护区的主要职能之一, 根据保护区长期规划, 积极争取社会的大力支持, 特别是主管部门的大力支特, 加强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完善野外巡护与监测体系;开展宣教与培训, 提高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完善保护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 提升管理水平, 为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使保护区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2) 加强保护宣传, 强化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意识, 为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创造条件。要积极采取措施, 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 努力让多姿多彩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有更多、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保护区成立十年来, 乱捕滥猎、非法猎捕等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及其生境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但仍偶有发生, 少数群众的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有待加强, 法治观念有待增强。所以, 建议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提高全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依法保护两栖类、爬行类动物。 (3) 重视栖息地保护, 开展生境恢复和保护工程, 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繁殖地。保护生态多样性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生境的保护, 并使已经遭到破坏的生境中的生物群落恢复。因此, 要保护野生动物首先就得恢复其栖息地, 开展某些种群及生境恢复与保护工程。 (1) 通过人工保护工程恢复湿地面积, 并加以重保护。 (2) 加强野生两栖类、爬行类动物保护小区研究, 建立完整的保护制度, 加强有效管理, 建设立资源管理档案, 促进物种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3) 积极开展濒危物种监测、生物学研究、专项调查, 了解掌握资源分布、数量、受危程度, 生境原因、生境质量状况评价等, 由此确定保护方案。 (4) 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 运用生物科学技术, 积极开展资源持续利用研究。协调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 完善社区共管机制, 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 帮助引导社区发展特色养殖, 促进保护区持续发展。 (1) 对数量多、分布广、有一定经济价值且不影响生态环境系统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种类, 在不影响资源增长的情况下有计划的进行开发利用; (2) 运用生物技术, 研究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生殖生物学, 可以有效地提高成活率, 缩短生长发育周期, 提高种群数量, 再进行保护性放养。同时, 积极试验推广某些具有经济价值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人工或半人工养殖技术, 减缓对野生种群的繁衍保护的压力。为其资源保护和利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保护区药用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2纲3目4科7种, 其中, 药用两栖类动物1目1科2种;药用爬行类动物2目3科5种, 均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动物。此次调查进一步明确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资源的种类、生态特点和药用价值, 并提出了今后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药用两栖爬行类,资源,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家葵, 张瑞贤.神农本草经研究[M].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1.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校点本)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9) 6.

[3]孙捷, 高莉, 单保恩.动物毒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 2006, 15 (13) :1044.

[4]张雷峰, 刘占文, 党海珍.几种动物药治疗肿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6) :858.

[5]《中国药用动物志》协作组.中国药用动物志, 第一册[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 1.

[6]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S]. (2014-2023年) .

[7]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鸟类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246-247.

[8]民勤县编纂委员会.民勤县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4:142-144.

[9]唐小平, 何承仁, 宋朝枢.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10]戴怡岭.甘肃省肃南县皇城区和民勤县治沙站动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7 (1) :88-97.

[11]马存世, 闫好原, 朱世明, 等.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胁迫因素及保护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 2010, 35 (3) :26-3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甘肃自然保护区】相关文章:

甘肃省自然灾害分析09-21

甘肃自然能源所认识实习报告09-06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甘肃省会宁县体育教学的启示09-11

甘肃安定05-06

甘肃渭源05-19

甘肃银行06-12

甘肃电网06-25

甘肃泾川06-30

甘肃秦安07-10

甘肃民勤07-15

上一篇:分级评估下一篇:流量经营的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