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真菌病研究

2024-05-30

皮肤真菌病研究(精选7篇)

皮肤真菌病研究 第1篇

皮肤真菌病 (Dermatop hytosis) 是一类传染性极强的人畜共患接触性皮肤病。本病主要侵害兔皮毛, 出现皮屑增多、结痂、脱毛、渗出、毛囊炎及痒感等症状, 严重的可引起兔营养不良、生长迟缓、饲料报酬降低等, 直接影响兔毛的产量和品质, 降低种兔的生产性能和仔兔的成活率, 给养兔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 病原

2.1 分类

兔皮肤真菌病的病原菌以皮肤真菌 (Dermatophyte) 最重要, 兔的主要皮肤真菌为毛癣菌和小孢子菌, 均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丝孢菌目、丛梗孢科。其中小孢子菌属中的有些种已被发现其有性阶段, 属于子囊菌亚门、不整子囊菌纲、散囊菌目、裸囊菌科的Nannizzia属[1]。

2.2 理化特性

皮肤真菌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很强, 对一般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 对干燥及日光的抵抗力较强, 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3~4个月, 在自然环境下可存活1年以上。

2.3 培养特性

据报道[2], 把室温条件下保存422 d的含菌病料再次接种培养基, 仍然可以生长且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这主要是由于多数真菌能产生孢子, 在不利环境下, 孢子内的孢浆可以浓缩, 孢壁增厚, 变成厚壁孢子, 增强了对外界的抵抗力。

3 流行病学

3.1 感染情况

兔皮肤真菌病呈世界性分布, 散发或流行发生。在一些发病兔场, 仔兔生长速度下降20%~30%, 发病率30%~100%, 死亡率可达20%~40%, 断奶后育成率下降25%~50%[3], 给养兔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皮肤真菌在兔中的感染相当普遍和严重, Martino PA等[4]对意大利西北的Bregamo省一肉兔场真菌感染情况进行调查, 检测结果表明, 石膏样毛癣菌的感染率为50%~70%。国内不少学者对兔皮肤真菌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庞淑华等报道黑龙江省伊春市某养兔场种兔感染皮肤癣菌的患病率达50%以上[5];董世意等[6]报道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某獭兔场暴发皮肤病, 导致仔兔的成活率低于70%, 所产皮张残次品占60%以上, 8个饲养员全部被感染。

上述资料表明, 许多国家存在兔皮肤真菌的广泛感染, 该病在国内的流行区域亦较广, 不同地区兔皮肤真菌病的感染率不同, 存在地区性差异, 这可能与当地兔群的营养水平、兔场卫生条件及调查者采用的诊断方法不同有关。从国内外兔皮肤真菌病感染情况的资料可以看出, 病原体随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一方面说明兔的皮肤病原真菌存在不同的菌种, 另一方面说明不同地区兔皮肤真菌优势菌种有所不同。

3.2 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

病兔是皮肤真菌病的主要传染源[7]。本病可在兔与兔之间因接触而直接传播, 也可通过污染的笼具、饮水、饲料等间接传播。如果兔舍饲养密度过高, 感染病兔未能及时隔离治疗, 与健康兔密切接触, 则可引起疾病传播蔓延。该病可以在兔与人之间传播, 尤其是一些从事特定职业的人员, 如饲养员、兽医和参与兔产品流通的人员等。

3.3 易感动物

兔皮肤真菌病病原的感染与兔的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 幼兔比成年兔更易感[9]。一般说来, 年龄越小, 患病后症状越严重, 死亡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 兔的免疫功能逐渐增强,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会降低。本病的感染与兔的品种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不同品种的兔, 如长毛兔、獭兔、肉兔等均可感染。

3.4 流行特点

多数学者认为兔皮肤真菌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拥挤、阴暗和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本病的发生。兔舍过于阴暗潮湿, 加上炎热的气候, 致使病原真菌大量孳生, 从而导致本病发生。不同部位的兔体表毛样真菌菌群种类和感染率不同。孙融冰等[2]在病原调查与分离鉴定过程中也发现, 不同种属的病原真菌所引起的症状和发病部位有所差异。这一特点对提高诊疗水平、采取有效防治方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 发病机制

4.1 头癣

头癣患者的毛发在显微镜下有三种主要类型, 即发外型、发内型和黄癣, 反映了真菌侵入毛干的模式, 但不论哪一种模式, 其临床均基本表现为脱发和鳞屑, 并常伴炎症反应。

4.2 体癣、股癣

皮肤癣菌常寄生在人表皮角质层, 很少侵犯表皮下结构, 但近年有关皮肤癣菌深层感染的报道增多。

4.3 手癣、足癣

致病微生物主要为红色毛癣菌, 其次为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掌跖部特殊的解剖学部位使其对皮肤癣菌更易感, 现在趋于被认同的是癣病有高度的遗传易感性, 尤其是红色毛癣菌所致的角化增生型手足癣及甲癣, 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同样重要。

4.4 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皮肤癣菌、酵母和霉菌。其中以皮肤癣菌最为多见, 这是因为皮肤癣菌有角蛋白酶, 对含丰富角质蛋白的甲板更具侵袭力;酵母和霉菌也可单独导致甲的感染, 但多继发于甲的水化或外伤, 或者与皮肤癣菌共同造成混合感染。

5 临床表现

5.1 人类

5.1.1 头癣

头癣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头癣的临床表现可分为黄癣、黑癣、白癣和脓癣4种类型。

5.1.1.1 黄癣

或称黄癣菌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其典型皮损为黄癣痂和黄癣发, 黄癣菌的溶组织作用可破坏毛囊, 愈后常遗留萎缩性瘢痕, 导致永久性脱发。

5.1.1.2 黑癣

可见于儿童及成人。皮损初起以丘疹为主, 渐向周围蔓延, 形成钱币大小的环状皮损。

5.1.1.3 白癣

早期表现为环状体癣样皮损, 边缘隆起, 为病菌侵入部位形成的丘疹或水疱/脓疱向周围等距离扩散所致。

5.1.1.4 脓癣

主要由一些亲动物性或亲土性皮肤癣菌引起。

5.1.2 体癣、股癣

初起为红丘疹或小水疱, 继之形成鳞屑, 然后再向周围逐渐扩展为边缘隆起、界限清楚的环形皮损, 在边缘不断外展的同时皮损中央趋于消退。股癣的下缘往往显著, 上缘并不清晰。环形皮损有时单发, 有时则可见多环形皮损, 可重叠, 也可散在, 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5.1.3 手癣、足癣

足癣在临床上可分为3型, 即浸渍糜烂型、水疱型和角化增生型, 与所感染的致病微生物密切相关。

手癣临床上主要为水疱型和角化过度型。足癣多累及双脚, 手癣则常见单侧发病。

5.1.4 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临床可分为5型, 即远端侧缘甲下型、近端甲下型、白色浅表型、甲板内型和全甲毁损型。

5.2 动物

由于病原菌不同, 表现症状也不相同。

5.2.1 须毛癣菌病

多发生在脑门和背部, 其他皮肤的任何部位也可发生。表现为圆形脱毛, 形成边缘整齐的秃毛斑, 露出淡红色皮肤, 表面粗糙, 并有灰色鳞屑。患兔一般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5.2.2 小孢子霉菌病

患兔开始多发生在头部, 如口、耳朵、鼻部、眼周、面部、嘴以及颈部等, 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突起, 继而感染肢端和腹下。患部被毛折断, 脱落形成环形或不规则的脱毛区, 表面覆盖灰白色较厚的鳞片, 并发生炎性变化, 初为红斑、丘疹、水泡, 最后形成结痂, 结痂脱落后呈现小的溃疡。患兔剧痒, 骚动不安, 食欲降低, 逐渐消瘦, 最终衰竭而死;或继发感染葡萄球菌或链球菌等, 使病情更加恶化, 最终死亡。

6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等可对兔皮肤真菌病做出初步诊断, 但确诊需要依靠对病原真菌的培养、分离与鉴定以及采用免疫学技术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近年来, 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技术的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兔皮肤真菌病的检出率, 且能区分病原真菌的类型、鉴别菌种, 这对于控制传染源和疾病的流行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6.1 病原学诊断

6.1.1 显微镜检查

用镊子或毛刷采集患部毛发置载玻片上, 然后滴加10~20 g/L氢氧化钾溶液, 加盖玻片, 微热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显微镜直接检查法具有简便、省时、省力等优点, 目前被广泛用于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初步诊断。该方法存在镜检时易与能形成假菌丝的真菌混淆等弊端。

6.1.2 真菌分离培养检查

常用的分离培养基是沙堡弱葡萄糖琼脂, 在培养基中事先加入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或放线菌酮等, 以防止细菌生长。病料经30℃、48 h培养后, 根据在培养基上形成的真菌菌落性状对真菌的属种进行鉴定。

6.2 免疫学诊断

Zrimsek P等[8]研究了自然感染真菌兔的体液免疫反应, 采用聚丙烯酰胺十二烷基磺酸钠凝胶电泳 (sodium dodecyleulp h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 horesis, SDS-PAGE) 方法显示出3个条带;应用免疫标记技术检测该患病兔血清中的Ig G, 显示出8个条带;采用间接ELISA检测自然感染真菌兔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 发现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目前, 应用免疫学方法诊断兔皮肤真菌病的报道较少, 但由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操作简便且易于掌握, 适用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与诊断。因此, 该方法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前景。

6.3 分子生物学诊断

Sadahiro A等[9]发现, 患慢性皮肤真菌病的患者体液中的HLA-B14 (human leucocyte antigens, 人白血球抗原) 水平明显高于没有患该病的人, 并认为位于第6条染色体上的抗原HLA-DQB1影响着慢性皮肤真菌病的发展。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应用于兔皮肤真菌病病原种类分类学研究, 可从遗传分子水平探明病原真菌的种系发生关系, 从而进行更精确的分类。Fumeauxd J等[10]通过测定ITS1+5.6S+ITS2 r DNA序列的方法鉴定真菌的种属。PCR技术对于隐性感染或感染强度较低病兔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4 致病性试验

该方法主要用于进一步确诊经病原学诊断认为可疑的病例。方法是取纯培养7 d的菌落, 用生理盐水制成孢子悬液, 抹擦接种于健康兔皮肤, 观察有无病变出现, 如出现症状, 从感染的部位回收接种菌。

7 治疗

7.1 头癣

治疗原则:“五字疗法”, 即“服、擦、洗、剃、煮”。脓癣由于炎症反应剧烈, 可酌情服用小量糖皮质激素, 合并选用抗生素。头癣单依靠外用治疗无效, 因为药物难以到达毛囊, 故需口服抗真菌制剂。

7.2 体癣、股癣

患处应注意透气、干燥。治疗以外用药为主, 各类抗真菌药物 (包括唑类、丙烯胺类、环比酮胺类、阿莫罗芬类等) 均可应用, 剂型包括水剂、霜剂、凝胶和软膏, 应根据临床表现和感染部位选用。

7.3 手癣、足癣

原则是应依据手足癣的临床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和疗程。对渗液明显者先进行湿敷收敛, 无明显糜烂仅有红斑鳞屑或丘疹可选用各种抗真菌药物霜剂或凝胶, 角化增生型可用魏氏膏等角质剥脱剂或上述霜剂加以封包, 有细菌感染发生或倾向者应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7.4 甲真菌病

现在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已广泛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 新的外用药物阿莫罗芬和环比酮胺也已上市, 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合理有效地治疗甲真菌病。新近提倡的治疗甲真菌病的新观念一是个体化治疗, 二是联合治疗。

8 防治措施

8.1 综合性措施

猫皮肤真菌病诊治 第2篇

导致猫皮肤真菌病的病原主要有小孢子菌属的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及毛癣菌属的须毛癣菌。

这些致病真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 对一般的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 其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3~4 个月, 在自然环境下可存活一年以上。

2 流行特点

2.1 传播途径病猫是皮肤真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经接触传染, 被污染的梳子、刷子、铺垫物等也可传播本病。该病可在猫与人之间传播, 因此猫主应注意加强自身防护。

2.2 流行特点本病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幼龄猫或体弱多病的成年猫。该病的流行与季节、猫的年龄、营养状态等因素有关, 其在炎热、潮湿季节易发。愈后病猫对同种和他种病原真菌有抵抗力。

3 临床症状

病猫全身瘙痒, 头部、耳朵、四肢、趾爪和躯干部出现圆形秃斑, 秃斑上覆盖灰色鳞屑。

4 实验室检查

4.1 镜检刮取病猫患部皮肤边缘的被毛或皮屑置于载玻片上, 加1~2 滴10%的氢氧化钾溶液后于酒精灯上稍加热, 再盖上盖玻片, 待病料软化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发现真菌孢子。

4.2 伍德氏灯检查将病猫放入暗室内, 用伍德氏灯照射患部, 如为犬小孢子菌感染, 患部可见黄绿色荧光。

5 治疗

5.1 药浴皮特芬, 按1 ∶ 50 兑水后药浴病猫10 min, 每周药浴两次, 连续药浴1 个月。

5.2 外敷剪除病猫患部被毛, 皮肤清理干净后, 将皮特芬溶液涂于患处 (涂药面积应大于患部) , 有剧痒的皮特芬与醋酸可的松软膏或克霉唑软膏等交替使用。

5.3 内服病情较严重, 已发生全身感染的猫还需内服抗真菌药物, 可用丙烯胺类药物, 如安特芬, 按照10~20 mg/kg体重口服, 1 次/d, 10 d为一疗程, 一个疗程后停药4 d再继续使用, 直至治愈。此外, 也可选择灰黄霉素口服 (妊娠动物禁用) , 按照25~50 mg/kg体重内服, 连用4 周, 服药期间给病猫增喂脂肪性食物, 以促进药物吸收。

6 预防

犬皮肤真菌病的诊疗 第3篇

1临床症状

患病犬为京巴, 雌性, 4岁, 体重6.5 kg。初期无明显症状, 随后出现患部脱毛区。散在性斑秃。患部在下颚、脚趾、四肢和躯干等处, 脱毛处开始发红、脱屑、皮肤增厚、粗糙、结痂, 出现环形的鳞屑斑, 痂皮厚, 色灰白, 病灶残留着被破坏的毛根, 界限明显, 外围的病变最活跃, 不甚瘙痒。根据临床症状建议进行实验室检查。

2实验室检查

选择患病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 先剪毛 (注意不要剃得太短, 以免降低检出率) , 用钝刀使刀刃与皮肤表面垂直刮取皮屑、断毛或痂皮直到皮肤轻微出血。刮取前将刀消毒。将刮取物置于玻片上, 滴加植物油、矿物油 (多用液体石蜡) 或10%~20%的KOH溶液于病料上, 加盖玻片, 静置10~20 min, 此时毛发和皮屑等物已基本透明。如透明度不够, 可适当加热载物玻片, 温度不宜过高。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先用低倍镜, 发现真菌后可转为高倍镜观察微细结构[1,2]。该病例见棒状、壁薄、光滑、分隔明显的真菌孢子 (图1) , 为链格孢子菌。该病例制片用石蜡油透明, 效果良好, 与资料介绍的只用10%或20%的KOH溶液透明有出入[3,4,5,6]。另外, 该病例在10倍物镜下观察已十分清晰地分辨出真菌孢子, 与资料介绍的需用油镜观察不一致[7]。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 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 确诊为犬真菌性皮肤病。

4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了全身性和局部用药相结合的方案。一是全身性治疗。用抗真菌1号注射液, 皮下注射 (SC0.2 mL/kg, 5~7 d用1次, 连用5~6次。为防止复发, 治愈后应继续用药2~3次。二是患部外用药病患部位剪毛, 清洗干净, 涂抹盐酸特比萘芬软膏, 每天涂1~2次, 坚持用药10~15 d,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也可选用咪康唑、伊曲康唑或酮康唑软膏, 亦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采取治疗措施的前2周, 可用硫磺香皂或含抗真菌药物成分的香波洗浴, 2~3 d洗1次, 清除体表真菌。但因硫磺香皂碱性较强, 不宜长久过度频繁地使用。要求畜主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犬被毛和皮肤卫生的清洁、生活环境的通风、光照和干燥。注意犬的营养均衡, 如选用质量可靠的犬粮, 口服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膏等。注意病犬生活环境及接触人员的卫生及消毒, 可选择百毒杀等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型消毒剂消毒人体接触部位, 但不能杀死真菌, 环境消毒剂宜选用能够杀灭真菌的2%~5%NaOH溶液或3%甲醛溶液[6], 防止传染给人。

5体会

犬皮肤真菌病仅通过临床症状是不能确诊的, 应通过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伍氏灯检查) 确诊, 重点是与皮肤寄生虫 (螨虫) 病相鉴别。因为这2种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犬皮肤真菌病的疗程较长, 多需要2~10周[6,8,9], 需要预先给客户说明, 使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以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在抗真菌的化疗方面, 不同资料来源的说法不一, 有介绍可口服灰黄霉素、咪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或特比萘酚等抗真菌药物, 疗程要足, 多需要3~10周[8,9]。有认为首选药物为灰黄霉素, 伊曲康唑、酮康唑和克霉唑也有效, 次选药物为抗真菌1号注射液[4]。也有资料提出首选药物为特比萘酚[6]。根据临床实践经验, 笔者支持最后一种提法。犬皮肤真菌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慎用糖皮质激素, 以免不必要地延长疗程。对于长期治疗不能取得较好疗效的病例, 除了注意营养和饲养管理外, 还应考虑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用药, 比如左旋咪唑、转移因子、胸腺肽、灵菌素等[10]。

摘要:新疆乌鲁木齐气候干燥, 犬猫皮肤真菌感染较为常见。通过典型病例诊疗过程的病历记录整理, 比对相关文献资料, 讨论犬皮肤真菌病诊断方法及其用药的体会和注意事项, 以期为同行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犬,皮肤真菌病,诊疗

参考文献

[1]高得仪, 韩博, 王子旭, 等.宠物疾病实验室检验与诊断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50-155.

[2]周桂兰, 高得仪, 薛水玲, 等.犬猫疾病实验室检验与诊断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189-193.

[3]王力光, 董君艳.犬病诊断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20-22.

[4]胡延春, 左之才, 封海波, 等.犬猫疾病类症鉴别诊疗彩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123-126.

[5]王庆波, 宋华宾, 刘建柱, 等.宠物医师临床检验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284-290.

[6]何英, 叶俊华, 赵玉军, 等.宠物医生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294-306, 609.

[7]范开, 董军, 王自力, 等.宠物临床显微检验及图谱[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99.

[8]宋大鲁, 宋旭东, 邓益峰, 等.宠物诊疗金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1177-1180.

[9]董军, 金艺鹏, 张健, 等.宠物疾病诊疗与处方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28-31.

宠物犬皮肤真菌病特点及诊治 第4篇

关键词:宠物犬,皮肤真菌病,犬小孢子菌,被毛脱落,综合防治

宠物犬皮肤真菌病亦称表面真菌病, 是由真菌侵染表皮及其附属构造 (毛、角、爪) 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该病原真菌的种类极多, 会引起宠物犬皮肤真菌病的主要是犬小孢子菌, 但有时也可分离到少量须毛癣菌、疣状毛癣菌和石膏状小孢子菌。该病的特点是在皮肤上出现界限分明的圆形或轮状癣斑, 其上附有残毛, 并被覆银灰色鳞屑或痂皮, 将宠物犬的外表丑化。而且, 本病为人兽共患病, 宠物饲养爱好者若不提高认识, 疏于防控和管理, 造成人兽之间的交叉感染, 其危害程度是极大的, 严重影响城市和农村宠物犬家庭的健康生活。抓住本病的主要病理学特点, 有助于采取实效的综合防控措施。

1 病原学特点

病原为犬小孢子菌, 临床上可分为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包括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其中, 小孢子菌是临床上真菌性皮肤疾病的主要致病原菌 (占70%~80%) ;其余的则为毛癣菌属和石膏样小孢子菌菌引起。

该病原菌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极耐干燥, 能耐受100℃作用1h, 在日光照射或于0℃以下时, 可存活数月之久, 附着在犬舍器具、桩柱等上面的皮屑中的真菌, 经过数年仍保持感染力, 但在垫草和土壤里的真菌, 可被其他生物因素所消灭, 只有较幼年的石膏状小孢子菌、须毛癣菌等才能在土壤中繁殖;其对湿热抵抗力不强, 对常规消毒剂表现一定的耐抗性, 比如:10%醋酸须持续作用1h才能将其灭活, 1%烧碱须作用5~6h以上方可致其灭活, 2%福尔马林须作用30min左右, 所以在对皮肤真菌消毒灭源时应注意坚持足够的时间, 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 本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和磺胺类制剂不敏感, 治疗时须科学选用其它有效制剂。

2 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传播途径具有广泛性, 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染, 包括携菌的人和宠物犬之间, 犬与犬之间, 犬与其它动物之间, 被病原菌污染的器物、犬舍、犬床等, 皆可因为宠物犬的接触而诱发感染;在饲养密度极高、多种宠物混养的条件下, 尚能通过空气 (呼吸道) 传播, 因此要限密、限养才能减少发病;虱、蚤、蝇、螨等是病原真菌传播中的重点媒介, 防控本病时必需重视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 四季皆发, 但以潮湿的春、秋两季较常见, 宜主动采取防控措施;犬舍环境长期潮湿、不洁, 狗粮中长期缺乏Vc等维生素等易发病;本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的程度, 常取决于个体的素质, 发病无年龄和性别差异, 以幼犬和体质较差的犬, 其症状明显且较严重。

3 症状特点

在患犬的头面部、耳部、四肢、趾爪和驱干等部位可见典型的皮肤病变:被毛脱落, 呈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形状向四周扩展, 远观为灰白色瘢痕;体表检查见表皮伴有鳞屑并呈红斑状隆起, 重度感染的犬只体毛大量脱落;常见癣斑中部开始痊愈、生长细弱绒毛时, 其周边的脱毛现象仍在继续;一般出现大面积皮肤损伤, 损伤的真皮层呈蜂巢状且有多数细小渗出孔, 则多为石膏样小孢子菌和毛癣菌感染所致;本病病程一般为2~4周, 若无及时、有效防治措施, 会转为慢性病过程, 可持续数月乃至数年。

4 诊断要点

根据上述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及症状表现即可初步鉴定为本病, 要抓住皮肤病变:鳞屑、痂皮、皮肤形成圆形脱毛或被毛断裂病灶等显著病征, 必要时采集病变边缘的被毛或皮屑, 经处理于弱火焰上微加热后低倍镜观察, 或用伍德氏灯照射病变部被毛, 见到菌丝或分节孢子群则可确诊。要注意诺卡氏菌病以颈部、四肢皮下出现波动性脓肿为特征, 孢子丝菌病以皮肤形成肉芽和溃疡为特征, 芽生菌病、毛霉菌病以皮下组织肉芽肿和脓肿为特征, 诊断依据应以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出孢子或菌丝为准。

5 综合防治

5.1 预防措施

首先要搞好犬皮肤构清洁卫生, 日常注重检查被毛有无癣斑和鳞屑;其次要加强对犬的管理, 避免与病犬和被污染器物接触;争取早期发现病犬并及时隔离治疗, 以防止人、兽间相互交叉感染, 减少发病率;环境消毒应坚持较长时间, 包括犬舍器具、犬床、犬舍、拴犬的桩柱等皆要消毒到位。目前比较高效、安全的宠物消毒剂可采用稀戊二醛溶液, 按1:200倍稀释浸渍或喷施消毒;或用30%三氯异氰尿酸, 按0.16%稀释进行浸渍或喷施消毒, 因本品有一定刺激性, 使用本品对犬舍及用具消毒时, 宜对宠物犬采取暂时回避的保护措施, 待刺激性异味淡化、消失后, 再恢复正常的饲养方式。鉴于真菌的强耐抗性, 建议对发病犬舍及器械消毒至少坚持连续10~15d, 以达到理想的灭源效果, 防止重复感染。

5.2 治疗方法

浅谈奶牛皮肤真菌病的防治 第5篇

1 奶牛皮肤真菌病的发病机理

当奶牛的身体肌肤有划伤的时候, 直接就能够导致真菌感染的几率, 这时皮肤划伤的位置就会从表皮或毛囊内直接的进入, 导致感染。整个感染过程中, 由于菌丝有穿透的作用, 最终就会从形成根鞘破坏、表面的毛干裂开, 形成红色的斑点。另外, 渐渐的随着病症的推迟延长, 表面的皮肤会形成慢性的皮肤炎症, 使其上皮的细胞角化, 角质层所聚焦的细胞就会在周围的皮肤上呈现乳头的形状, 慢慢突起。

2 奶牛皮肤真菌病的症状

最开始此症状潜伏期是7~28d, 在初期时损坏较轻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的形成从外边缘以圆状向外面扩散, 之后就能形成1~5cm的圆形状, 最终突起。之后病灶毛渐渐的减少, 同时界限就会非常清晰, 被覆灰黄色或灰白色痂皮, 这些已经形成的咖皮会变干燥、厚且成石棉样。等到咖皮完全脱落时, 就会出现血样的溃烂面, 发病的位置通常是在眼睛、颈部等周围。另外, 个别奶牛会出现在全身部位, 通常全身影响较小, 一般的情况下, 在初期和快要痊愈的这2个阶段, 患病部位会呈现很强烈的痒的感觉, 无法消除, 感染病症的奶牛会与硬物体进行摩擦, 这样就又再次的形成出血、溃烂等症状, 导致2次感染, 最终会引起皮肤增厚的现象发生。

3 奶牛皮肤真菌病症的治疗

3.1 促进炎症痊愈过程

局部治疗先将病灶局部被毛剪掉, 清除鲜屑、痂皮等污物后, 用2%~5%硫磺石灰、1%碘伏或0.5%次氯酸钠液擦洗。局部用以下药物涂布:

10%水杨酸酒精乳剂 (水杨酸10.0、石炭酸l.0、甘油25.0、酒精100.0) 2~3次/d。另外, 也可以采用先用温的来苏儿溶液浸泡过的毛巾对患部浸润→用牙刷去掉患部痂皮→用5%~10%碘酊涂擦患部→用达克宁外涂。对去掉的痂皮须集中清理, 洒油烧掉, 保证牛只用具、人员和场地消毒处理。

3.2 全身治疗

3.2.1 维生素AD注射液 (1m L含维生素A 500001U、维生素D

50001U) 5~10m L, 一次肌肉注射。

3.2.2 灰黄霉素6~7.5mg/kg, 一次口服, 连服7d。

4 预防

4.1 患病奶牛处理措施

对于感染此症状的奶牛要进行隔离饲养, 进行彻底的治疗。另外, 还要对所有的奶牛进行逐一检查, 发现有此症状的奶牛必须进行分舍, 且在喂养时候固定人员饲养, 不允许窜舍。由于此种病菌可以存活在牧草、土壤等的时间长达2a左右, 这样长时间的存活, 会形成恶性循环, 给牛舍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 建议采用5%硫化石灰溶液、甲醛溶液等药物定期的对牛舍进行消毒处理, 而且还要在奶牛生存的环境里进行定期的消毒治疗, 要进行对牛舍全面的清扫消毒, 每天至少要清扫2次以上, 清洗时还需要用消防用水龙头, 对场外和工作人员至少每天1次的清现和消毒。还需定期对牛舍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 必须保证奶牛在牛舍里确保每天要有足够的生活场地和阳光照射的时间, 这样可以直接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4.2 健康奶牛预防

对健康奶牛的预防措施是在对应用的水源添加加灰黄霉素原粉, 每只至少2次/d, 每次4g, 另外, 对健康奶牛必须饲养在固定的场地上, 确保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沐浴阳光, 在阳光最充足的时间内进行日晒。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观点可以看出, 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 奶牛皮肤真菌病的发生感染率也在不断的攀升, 这样不但给奶牛养殖用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还严重的影响常人日常生活的身心健康, 因此, 此症状世界上比较流行。由于这种症状感染性很快, 且造成感染皮肤真菌病的因素很多, 必须要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及预防,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的将牛奶送入千家万户, 才能增加经济效益。

摘要:奶牛的皮肤真菌病在世界上都是比较流行的一种疾病症状, 该病的传染性能非常迅速, 该症状传染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其特点就是疣状毛癣菌引起的一种以脱毛、鳞屑为特征的慢性、局部表在性的真菌性皮肤炎, 俗称为钱癣。因此, 本文通过对奶牛皮肤真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的观点进行分析, 仅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奶牛,皮肤真菌病,治疗预防

参考文献

[1]毕永胜, 马娟, 李海芳.夏季奶牛饲养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22) :283, 269.

奶牛皮肤真菌病的临床诊断及防治 第6篇

1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两种。病牛活动过程中污染的圈舍墙壁、栏杆、饲槽、床位等可构成传染源。当受到某些原因导致皮肤损伤后, 更易遭受侵染发病。感染发病的诱因, 见于牛群过于密集、混饲、营养不良以及牛个体免疫力降低等。

2 临床症状

病的潜伏期为1~4周。病牛食欲减退, 逐渐消瘦和出现营养不良性贫血等。好发部位主要是眼的周围、头部, 其次为颈部、胸背部、臀部、乳房、会阴等处, 重型病牛可扩延至全身。病的初期, 皮肤丘疹限于较小范围, 逐渐地呈同心圆状向外扩散或相互融合成不整形病灶。周边的炎症症状明显, 呈豌豆大小结节状隆起, 其上被毛向不同方向竖立并脱落变稀, 皮损增厚、隆起, 被覆物呈灰色或灰褐色, 有时呈鲜红色到暗红色的鳞屑和石棉样痂皮。当痂皮剥脱后, 病灶显出湿润、血样糜烂面, 并有直径1~5cm不等的圆形到椭圆形秃毛斑 (即钱癣) 。在发病初期或接近于痊愈阶段, 以及皮损累及真皮组织的病牛, 可出现剧烈瘙痒症状, 与其他物体磨蹭后伴发出血、糜烂等。病情恶化并继发感染时, 可导致皮肤增厚、苔藓样硬化, 病灶局部平坦, 痂皮剥脱后, 生长出新的被毛即可康复。凡患病且痊愈的病牛, 多数不再感染发病。

3 病理变化

真皮、表皮有慢性炎症, 如充血、肿胀和淋巴细胞性浸润等。角质层上皮细胞增生, 角化不全, 表皮乳头状突起。在角质层和毛囊细胞往往出现丝状菌丝成分。毛囊中可见到包围毛囊鞘的节孢子, 毛囊鞘被破坏。表皮与真皮处形成小脓疱。感染的毛囊周围积聚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少数嗜中性白细胞等。

4 实验室检验

4.1 直接镜检法

由病灶采取鳞屑、被毛和痂皮等病料, 置于载玻片上, 滴加10%~20%氢氧化钾液数滴, 静置10~15min, 或徐缓加热使其中角质溶解、软化、透明后镜检。病理组织检验的皮肤组织可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或希夫氏过碘酸染色, 同时再经过短暂的培养, 则更易发现致病菌菌体成分———菌丝和节孢子等。疣状毛 (发) 癣菌感染被毛的病料, 在镜检时可见到呈石垣状或镶嵌状排列的球形孢子, 并以毛内菌与毛外菌混合寄生。

4.2 分离培养法

将采取的被毛、痂皮等病料, 先用生理盐水或0.01%次亚氯酸钠液冲洗, 再用灭菌吸纸吸干后, 接种在萨布罗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由于疣状毛 (发) 癣菌需要硫胺素, 可添加1%酵母浸出液。同时为了抑制杂菌干扰, 还可添加氯霉素 (每m L培养液按0.125mg比例添加) 。培养温度为37%。防止在培养过程中干燥, 可在培养基平面用尼龙袋密封好。疣状毛 (发) 癣菌生长发育缓慢, 培养时间为2~3周, 菌落表面多形成脑回状皱壁, 初期呈现天鹅绒状或蜡样光泽, 成熟时呈粉状或棉絮状, 灰白色至淡黄色。除在菌丝中形成无数的节孢子和厚垣孢子外, 并出现大量的小分生孢子, 呈梨形或卵圆形, 偶见大分生孢子, 形似鼠尾, 具有4~6室。

5 防治措施

5.1 局部疗法

先将病灶局剖剪毛, 清除鳞屑、痂皮等污物, 然后涂擦10%水杨酸酒精乳剂 (水杨酸10, 石炭酸1, 甘油25, 酒精100) 、氯化锌软膏或3%~5%噻苯达唑软膏、1%~3%克霉唑水、复方雷锁辛擦剂、复方十一烯酸锌软膏等制剂, 1~2次/d, 连用数日。若结合应用紫外线灯照射疗法, 其疗效更满意。

5.2 全身疗法

(1) 维生素AD注射液 (每m L含维生素A 15000 U、维生素D5000 U) , 5~10m L, 1次肌内注射, 连用2d。 (2) 投服灰黄霉素, 按5~10mg/kg.bw用药, 2次/d, 连用7d, 疗效明显。

5.3 预防

皮肤真菌病研究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0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 治疗前2周未曾使用过全身或局部抗真菌药物, 其中男70例, 女32例;年龄11个月-60岁, 平均38.2岁;病程1周-12年, 平均14.2月;体股癣61例, 手足癣26例, 花斑癣15例。102例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刮取皮损部位的皮屑做真菌直接镜检, 全部阳性, 未做真菌培养。

1.2 治疗方法

每日用清水洗净患处后, 将利拉萘酯乳膏 (10g/支) 均匀涂于军部, 一日一次, 不合并应用其他任何药物, 同时将衣裤、毛巾消毒。疗程:体股癣14天, 手足癣21天, 花斑癣21天。

1.3 观察方法

用药前及用药期间每周复诊时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及真菌学检查, 其中临床观察包括发红、痒感、鳞屑、水泡、渗出、浸渍、糜烂等症状、体征, 真菌学检查为真菌直接镜检。在疗程期满时复诊, 同时纪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结果见表1, 102例患者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利拉萘酯是新一代硫化氨基甲酸类抗真菌药物, 主要用与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 通过抑制真菌细胞的角鲨烯环氧化酶, 阻止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而发挥抗真菌活性[1]。体外研究表明, 对皮肤癣菌、暗色真菌、双相真菌、其他霉菌和酵母菌均有抗菌活性, 归皮肤癣菌抗菌活性更强, 明显优于拖西拉酯和联苯苄唑, 局部用药不易透皮吸收, 有利于局部发挥抗真菌作用[2]。

其对毛发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絮状表皮癣菌特别有效, 新型隐球菌对该药也比较敏感, 本品2%霜剂, 外涂一日一次, 适用于皮肤感染的局部治疗, 在II期临床研究中, 病人接受本品的涂檫一日一次治疗股癣、体癣、脚癣感染, 真菌学治疗率分别是90%和82%。鉴于我国皮肤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 利拉萘酯对皮肤线状菌很强的抗菌作用和很好的临床效果, 有利于维护我们人民的身体健康[3]。

参考文献

[1]章强强, 李莉, 郝玉杰, 邵惠, 王宇俊.利拉萘酯对车间病原性丝状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8) .

[2]阎乎玲, 彭振辉, 杨森, 于建斌, 宋伟.利拉萘酯乳膏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6, (7) .

上一篇:社区矫正制度思路下一篇:校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