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2024-06-22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精选10篇)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5例患者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2.6岁,经产妇21例,占84%,侵袭性葡萄胎17例,绒毛膜癌8例。绒毛膜癌8例中5例有葡萄胎病史,继发足月妊娠者1例,流产后2例。所有病例按FIGO标准分期[1]:侵袭性葡萄胎Ⅰ期5例、Ⅱ期3例,Ⅲ期7例,Ⅳ期2例,发生脑转移1例。绒癌Ⅰ期2例,Ⅱ期1例,Ⅲ期4例,Ⅳ期1例发生脑转移。其中5例获手术病理证实。转移灶经胸片、胸腹部CT、头颅MRI、彩超等确诊。肺转移11例,肝转移3例,脑转移2例。转移灶症状为首发症状分别表现为颅内出血、咳嗽、咯血、胸闷等而在其他科室诊治最终因血β-HCG异常升高而明确诊断转入妇科治疗。1例在发病过程中因脑出血而行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绒癌。

1.2 治疗方法

25例患者均以化疗为主单纯化疗者18例,化疗平均疗程为5.5,5例为化疗加手术治疗,2例为化疗+放疗。化疗方案主要选用5氟尿嘧啶(5-FU)联合放线菌素D(ACTD)静脉化疗,5-FU用量:26mg/(kg·d),静脉滴注6~8d,ACTD用量:6~8μg/(kg·d),静脉滴注6~8d,其中4例选用EMA-CO方案化疗。化疗期间如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药物毒副作用者行升白治疗等对症处理,2例脑转移者静脉化疗后行全脑照射或适形放疗。

1.3 随访

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定期复查血β-HCG,最长者8年。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侵袭性葡萄胎17例中Ⅰ~Ⅲ期共15例,14例完全治愈,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治愈率93.3%,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Ⅳ骨髓抑制合并感染、伪膜性肠炎,治疗无效死亡。Ⅳ期患者2例,1例出现脑转移,经化疗+全脑照射完全缓解,随访5年无复发,1例2年后复发,以EMA-CO方案化疗达部分缓解,后治疗无效死亡。绒癌Ⅰ~Ⅲ期共7例患者经化疗达完全缓解,5例随访5年无复发,2例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Ⅳ期1例1例出现多发转移患者经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2.2 药物不良反应

本组病例在化疗期间均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部分患者出现药物相关肝功能损害等。其中16例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1例因严重骨髓抑制合并伪膜性肠炎、感染,治疗无效死亡。18例出现口腔溃疡,4例出现严重腹泻,经对症处理、停药后缓解。

3 讨论

3.1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

随着彩超特别是阴道超声的应用及血β-HCG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葡萄胎妊娠早期诊断成为可能。由于确诊时间的提前,典型症状体征并不多见,子宫明显增大、贫血、妊娠剧吐及先兆子痫的发病率明显降低。但由于一些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可同时无子宫原发灶的表现,潜伏期长,仅以转移灶病变为首发症状而不能及时得到确诊及治疗。本组1例绒癌因脑出血在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证实为绒癌脑转移而确诊。因此,提高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认识,特别是葡萄胎妊娠、流产、足月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阴道超声检查结合血β-HCG测定,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3.2 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

妊娠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对化疗相对敏感,是通过化疗可以治愈的妇科恶性肿瘤,因此,全面了解相关化疗药物的特点、掌握化疗药物的剂量强度、根据不同化疗药物的特点,应用合理的化疗方案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是提高此类肿瘤治愈率的关键。即使如此,有时严重的化疗毒副反应同样可致患者死亡,预防及处理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所致的并发症极为重要。为尽可能避免严重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化疗期间应:(1)根据患者体重或体表面积准确计算化疗药物剂量,不随意增减化疗药物剂量,同时定期复查血象,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及时处理。(2)有明显胃肠道反应以致影响进食者,应及时根据体重变化而调整化疗药物剂量。(3)严格按要求控制滴速过快易出现严重化疗反应,过慢影响药物疗效。(4)可适当服用中药扶正以利化疗顺利进行。(5)预防口腔溃疡,可每日用冰水含漱,出现口腔溃疡,每日可应用4%苏打水漱口以预防口腔霉菌感染。

由于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杀灭遵照一级动力学规律,即一定剂量的有效药物杀灭一定比例的肿瘤细胞,因此,化疗的效果和肿瘤细胞数量呈反比。有作者认为在有效的化疗之后,施以必要的手术措施,降低残留的癌细胞的数量,因此,手术治疗对耐药及复发病例仍然有其价值[2]。对于出现脑转移晚期患者,除常规应用MTX鞘内注射,行全脑放疗或适形放疗,同时行全身化疗,也可以使部分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并长期存活[3]。因此,对于晚期患者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治疗,提高治愈率。

滋养细胞肿瘤绝大多数继发于妊娠,极少数来源于卵巢或睾丸生殖细胞,北京协和医院统计滋养细胞肿瘤发生于经产妇者多于初产妇,尤以6胎以上最为明显。浙江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资料也表明本病发生与孕产次多少有关[4]。因此在现今意外妊娠增多,导致人工流产增多、异位妊娠发生率升高的同时,指导人们做好避孕措施,可避免部分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也可避免大多数滋养细胞肿瘤发生恶变而起到预防作用。

摘要:目的总结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治经验,以减少临床上的误诊误治,提高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1998年1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的25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侵袭性葡萄胎17例,绒毛膜癌8例,根据病史、血β-HCG、影像学资料、病理及脑脊液等检查确诊。Ⅰ期侵袭性葡萄胎5例、Ⅱ期3例,Ⅲ期7例,Ⅳ期2例,发生脑转移1例。绒癌Ⅰ期2例,Ⅱ期1例,Ⅲ期4例,Ⅳ期1例发生脑转移。25例治疗均以化疗为主,其中单纯化疗者18例,化疗+手术治疗者5例,化疗+放疗2例。侵蚀性葡萄胎治愈率为82.3%,1例因Ⅳ度骨髓抑制死亡,1例治疗后复发。绒毛膜癌治愈率为87.4%,1例好转。结论临床上病史与血β-HCG有机结合,可使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得以早期诊治,早期病例化疗可以将其治愈,对于晚期患者综合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绒毛膜癌,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参考文献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8-701.

[2]杨秀玉.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晚期及耐药病例的诊治[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5,2(2):5-8.

[3]蔡芳,尹先哲,李红.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脑转移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7):26-27.

滋养细胞肿瘤的名词解释 第2篇

2.病史中常有阴道出血、咳嗽、咯血、头痛以及视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3.妇科检查有子宫增大、变软、压痛、宫旁肿块和阴道转移结节等。

4.尿和血中的HCG逐步升高。

5.如有转移,肺部X线摄片可见棉团样阴影。

6.诊断性刮宫:如刮出水疱,不能鉴别良恶性,需观察血HCG的变化。如刮出组织为绒毛组织则有诊断意义,镜下找不到完整的绒毛,可见增生的滋养叶细胞侵犯子宫肌层及血管,伴有大片坏死及出血,结合病史可诊断为绒癌。

7.有神经系统症状者,如一过性脑缺血症状(跌倒、失明、失语),或头痛、呕吐、偏瘫抽搐等症状。应行眼底、脑电图及CT扫描检查。

8.疑有肝、肾转移者,如有肝区痛,肝脾肿大,黄疸等及肾肿大,血尿等应行肝、肾B超及CT检查。

9.临床分期。Ⅰ期:病灶局限于子宫。Ⅱ期:近处转移;ⅡA期:转移至宫旁或附件;ⅡB期:阴道转移。Ⅲ期:肺转移。ⅢA期:单个转移,直径不超过3cm,或多发转移总面积不超过一侧肺之一半;ⅢB期:肺转移超过ⅢA期范围。Ⅳ期:全身广泛转移:如脑、肝、肾、肠、皮肤等处转移。

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方法

1.葡萄胎的治疗

葡萄胎虽属良性,但处理不好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葡萄胎一经确诊,应及时予以清除。目前均采用吸官方法。其优点为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也较少见手术穿孔等危险,比较安全。

2.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

侵袭性葡萄胎和绒癌的危害性远较良性葡萄胎为大,一经诊断,即需及时处理。过去均采用手术切除子宫的方法,效果很差,尤以绒癌为甚。

★ 肿瘤工作计划

★ 细胞增殖

★ 肺肿瘤什么原因

★ 肿瘤实习医生总结

★ 组织名词解释

★ 关于断裂名词解释

★ 动物学名词解释

★ 的名词解释

★ 名词解释感谢信

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护理体会 第3篇

方法:对200 例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 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结果: 大部分患者能够愉快地接受治疗, 康复出院;41例有潜在大出血倾向及1例脑转移患者治愈;2例重度骨髓抑制患者,1例抢救成功, 另1例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结论:整体护理考虑患者的身心因素, 兼顾家庭、社会经济因素,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葡萄胎 绒毛膜癌 护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094-01

妊娠性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 lastictumor, GTT)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现又名侵袭性水泡状胎块)、绒毛膜癌, 经过正规治疗, 前者大多可以痊愈, 后者治愈率也达80%~90%[1]。但是其治疗过程较长, 涉及许多护理问题, 有必要采用新的理念进行护理。收集200例GTT患者,对其进行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例均经病史、症状、体征、hCG 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侵蚀性葡萄胎134例, 绒毛膜癌66 例。< 30岁147例, 30~ 40岁44例, > 40岁9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6例, 中学94 例, 小学以下80 例。大部分为农村患者, 家庭经济条件较差。

2 护理

2.1 焦虑、恐惧和悲痛患者护理。有关因素:①缺乏疾病知识和应对方法;②对治疗及预后担心;③治疗可能引起的经济困难;④健康状况恶化及可能失去生育能力。护理对策:①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的过程、治疗计划及其预后;②鼓励患者之间交流, 分享感受;③评价家庭的交流模式和经济、情感支持系统,让患者了解其家庭成员与其共度难关的决心。本文所收治的GTT患者,能够对该病有充分的认识,愿意配合医师接受治疗。患者家属能够从情感和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 形成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和家庭气氛。患者之间能够互相关心、互相鼓励, 有许多患者出院后仍保持联系, 交流心得和体会。

2.2 大出血护理。大出血与滋养层细胞的侵袭有关。护理对策:①注意观察生命体征;②清宫术后注意观察宫缩情况, 必要时应用宫缩剂;③如果伴有卵巢黄素囊肿,不要按摩子宫, 以防卵巢破裂;④注意观察阴道有无转移结节, 防止破溃;⑤发现阴道大量出血或剧烈腹痛伴有内出血征象者, 可能为肿瘤穿破子宫壁或子宫破裂, 应及时通知医师。本组200例GTT 患者中,有36例阴道出血比较严重, 经过清宫等处理后出血症状得到控制; 有5例阴道出血比较顽固, 经介入化疗和栓塞后也获得满意的效果。

2.3 感染的护理。感染有关因素:①滋养细胞的侵蚀和手术;②化疗导致骨髓抑制。术后感染的护理对策:①术后测体温(每4h一次)和观察阴道分泌物有无恶臭;②监测实验室指标, 尤其是WBC 計数;③会阴护理;④抗生素治疗。化疗后继发感染的护理对策:①防止交叉感染;②每日空气消毒;③治疗时严格无菌操作;④协助患者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⑤定期进行WBC 计数, 发现WBC <3.0×109/L 及时通知医师;⑥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本文中收治的GTT 患者, 大多能够顺利完成治疗, 出院时无明显感染征象。但有2 例患者化疗后出现严重骨髓抑制, WBC<0.3×109/L。其中1 例经治疗后, WBC 恢复正常, 且化疗效果良好; 另1例因继发感染而死亡。

2.4 预防脑转移的护理。脑转移有关因素: 与滋养细胞的转移性和侵蚀性有关。护理对策: ①进行神经系统检查, 及时发现病理征象;②注意观察有无脑转移征象, 如头痛、呕吐、偏瘫、视力障碍、抽搐、昏迷等;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滋养细胞脑转移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防治的根本。本文所有病例中发现有1例脑转移患者, 经过及时正确处理患者转危为安。

2.5 预防化疗副作用的护理。化疗副作用与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次数、化疗药物的用量及给药时间有关。护理对策:①协同医师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准确计算药物用量, 选择合适的化疗时间;②定期查血常规, 预防感染, 注意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③有口腔溃疡者注意口腔护理,有恶心呕吐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或地西泮, 注意检查有无血电解质紊乱;④严密观察排便次数和性状, 警惕伪膜性肠炎;⑤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颜色,定期检查肝肾功能;⑥针对有脱发、皮肤反应的患者, 做好思想工作, 解除其顾虑;⑦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本文收治的GTT患者均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化疗; 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 使患者的化疗不适感降到最低水平。

2.6 出院指导。通过正规治疗, 侵蚀性葡萄胎几乎可以全部治愈, 绒毛膜癌的治愈率也可达80% 以上, 但不正规的治疗和出院指导常引起GTT复发和迁延[2], 因此正确的出院指导非常重要。指导包括:①按时随访, 定期复查hCG, 术后每周一次, 转阴后每月一次,转阴半年后每3个月一次,一年后6个月一次, 直至2 年;②严格避孕2年以上,以阴道避孕工具为宜, 绝对不能使用宫内节育器;③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不良刺激和劳累;④加强自我观察,一旦发现阴道出血、咳嗽、咯血、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表现, 要及时就诊;⑤让患者家属了解下一步的化疗计划, 做好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准备。

3 讨论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家庭、经济和社会因素, 正确进行评估并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3]。GTT 是妇科常见的一大类疾病, 其共同的特性为: ①与生育能力密切相关;②需要严密正规的治疗, 否则容易复发或恶化;③治疗随访时间较长, 给患者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④需长期避孕, 有可能影响患者夫妻关系, 引发家庭矛盾。因此对该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对收治的GTT 患者从入院、住院、出院及出院后的各个过程全面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 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 获得身心各方面的康复。整体护理考虑患者的身、心因素, 兼顾家庭、社会经济因素,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向阳,杨秀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 33( 7 ) : 441- 443

[2] 向阳.耐药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诊断与处理[J].中华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3,4(1):13-15

[3] 孙爱芝.56例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的整体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 3):179-180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80 例为2006 年1 月-2007 年6 月在我科住院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患者, 年龄18~42 岁, 中位年龄30 岁;其中侵蚀性葡萄胎46例, 绒癌34 例 (1 例化疗期间出现宫内大出血, 行子宫切除术, 术后继续化疗达到完全缓解)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 例, 高中及以上48 例。本调查共发放问卷82 例, 回收有效问卷80 例, 回收率为97.56% 。

1.2 测量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进行研究, 问卷分3部分: (1) 一般资料:内容包括诊断、年龄、文化程度等; (2) 患者焦虑状态:采用Zung 于1971 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 [2] , 用于评估患者的焦虑状况。量表共计20 个项目, 采用1~4 分的4 级评分法, 各级评分标准为:“1”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少部分时间有;“3”相当多时间有;“4”全部时间有。其中5 个项目为反向评分 (5、9、13、17、19) , 20 项的得分在20~80 分, 得分越高, 表示焦虑越明显; (3) 焦虑相关因素:问卷通过临床观察, 查阅有关文献, 在临床教师和护理专家指导下, 经反复修改设计完成。要求被调查者将构成困扰的因素按关切程度依次填写。

1.3 调查方法

遵循自愿原则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答卷前由特定的护士解释研究的目的、意义, 由患者独立完成量表的填写, 对不能填写的患者, 由护士逐条念出, 让患者做出独立评定, 填表时间≤15 min。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得分比较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焦虑平均得分 (40.08±5.26) , 高于国内常模 (29.28±0.46) (P <0.05) 。

2.2 不同诊断结果比较

绒癌患者的焦虑程度较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焦虑程度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1。

注:与侵蚀性葡萄胎比较, *P<0.05

2.3 不同文化程度比较

高中及以上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初中及以下患者的焦虑程度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见表2。

注:与初中及以下比较, *P<0.05

2.4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焦虑相关因素情况

主要为担心治疗效果、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自我形象紊乱等。见表3。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3], 焦虑可发生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的任何时候。由于患者不了解化疗方法、治疗效果以及对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存在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 从而导至患者缺乏信心和误解而出现焦虑情绪。尤其是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多数比较年轻, 有的甚至未生育, 对是否影响今后的婚姻、生育及性生活表示担心, 加之化疗引起的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损害了自我形象, 精神压力很大。为了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及其他治疗, 应帮助患者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及可治愈性, 解释说明绒毛膜癌是可以用化疗治愈的癌症, 拖延治疗和不系统治疗将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督促其关心自己的健康, 积极配合治疗, 从而最终完成化疗。化疗前充分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 严格掌握用药原则, 预计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采取相应的预防保护措施, 给予精心的护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出现心理问题后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让患者有安全感, 同时指导其家属积极配合, 给予生活上的关心, 使患者提高完全治愈, 恢复健康的信心[4]。

3.2 不同诊断的患者焦虑程度

侵蚀性葡萄胎采用化疗已几乎替代了手术治疗, 一般均能治愈, 脑转移比较少见[3]。而绒癌患者,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 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子宫的办法, 除少数无转移外, 均在短期内死亡, 死亡率高达90% 以上。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 应用化学药物治疗绒癌取得成功后, 疗效明显改进, 到目前死亡率已降至20% 以下[1] , 但因其恶性程度高, 较侵蚀性葡萄胎死亡率高。因此要针对不同病种的化疗患者,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做好患者的身心护理, 从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3.3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焦虑程度

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 其自我保护意识较强, 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较高, 这类患者会经常看一些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书籍, 但不一定能正确理解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 因此易出显焦虑和恐惧情绪。作为护理人员, 除了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外, 还可利用宣传册、宣传栏等方式, 对一些共性的问题做针对性的说明。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咨询医师制度或建立计算机医疗信息查询系统, 以便患者更好地了解有关医学知识, 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者, 对疾病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故其焦虑程度则相对较轻, 但在与患者的交谈中, 应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表情,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 切不可因患者文化水平低而流露出漠视或厌恶情绪, 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3.4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焦虑相关因素

3.4.1 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调查显示, 98.75%的患者因不了解化疗方法、治疗效果引起患者焦虑[5]。对化疗不良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 由于缺乏信心和误解而出现焦虑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化疗前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 因人施教。首先评估患者对化疗的了解程度及求知欲望, 诱导患者说出担心的问题, 认真倾听并表示理解。强调化疗的方法、作用及必要性, 详细介绍化疗相关知识如药物的作用及常见不良反应, 耐心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及治疗效果, 有针对性的进行疾病防治宣教, 列举同病种治疗成功的例子, 强调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并非不治之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通过积极的暗示, 鼓励的语言, 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其从焦虑抑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减轻对化疗的恐惧, 减轻心理压力, 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整个化疗阶段, 针对不同患者心理变化, 在心理护理中采取个体化原则护理。

3.4.2 自我形象紊乱:

80 例患者中有86.25% 的担心自我形象紊乱。如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对脱发导致自我形象紊乱的患者指导其配戴假发。并每日整理床旁单元, 清除床头脱落的头发, 以减少恶性刺激, 告知患者头发脱落为暂时现象, 一般会在停药后缓解, 不应因此而不接受治疗。对于皮肤色素沉着者, 鼓励患者适当化妆、修饰, 维护自尊。化疗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以缓解恐惧焦虑状态, 用对比开导法与心理学减压法减少焦虑情绪。音乐疗法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音乐能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 通过这些神经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机能起调节作用, 起到镇静、镇痛、调整心率、降低血压、改善肌肉紧张度的作用[6]。轻松欢快的音乐可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分散注意力, 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鼓励患者充满信心, 保持情绪稳定, 以乐观的态度与疾病斗争。合理安排患者生活起居, 鼓励饮食, 加强营养, 增强体质, 提高身体对化疗耐受性和抵抗力, 把化疗的不良反应减轻到最低。

3.4.3 医疗费用:

调查对象中有60% 的患者担心医疗费用, 这是因为随着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 个人所负担的医疗费用比例增加。因此护理人员除了做好疾病护理, 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躯体不适, 还要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临床工作中, 医务人员应选择适宜的诊疗方案, 尽可能地节约开支, 以避免因经济负担过重而促使患者产生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 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当患者或家属对医疗费用有疑问时, 应认真查询后做好解释工作, 注意不要在患者面前催款, 或谈论相关敏感话题, 鼓励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思想, 保持心情愉快。

3.4.4 家庭支持欠缺:

有21.25% 的患者存在家庭支持欠缺。由于化疗疗程长、医疗花费大、影响生育等导致家属特别是患者配偶对患者的支持欠缺。因此, 需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有调查表明获得较多社会支持的患者在化疗期间焦虑较低。家庭支持是社会支持中最基本的支持形式, 家庭支持特别是配偶的支持可以影响患者的行为, 家属的亲切关怀和鼓励可以增强患者的自尊和被爱的感觉。特别是年轻未生育及未婚先孕者, 因担心疾病影响生育并由此影响夫妻关系及稳定的婚姻名誉, 以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特别容易产生悲观、恐惧甚至绝望情绪。故做好家属的工作, 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寻求社会各方面的同情和资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护士应帮助患者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向化疗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 还要做好患者家属、朋友、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思想工作, 让患者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关心、理解、尊重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减少患者孤独感和被遗弃感, 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鼓励家属经常探望, 使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增强自信心, 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4 小结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 但通过系统的化疗大部分患者可取得长期生存。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诊断、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 并在化疗前告知患者化疗药物的药物效应、不良反应。化疗期间关心体贴患者、帮助患者, 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理解, 使患者尽可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玲妹.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07, 13 (15) :1375-1376.

[2]Zung W, WKA.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crdersps[J].Ychosomatics, 1971, 12, 371-379.

[3]乐杰.妇产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318-323.

[4]张秀兰.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26 (4) :440-441.

[5]陈爱和.化疗患者焦虑因素分析及对策[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7, 7 (3) :88-89.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第5篇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细胞肿瘤: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217-01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性索间质细胞肿瘤发病率较低,由于该疾病病变部位对化学药物作用敏感,因此临床实践中常采用化疗方式治疗该疾病[1]。由于化疗中存在较多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护理。为探究该疾病护理的有效方法,本组研究收集了2001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因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性索间质细胞肿瘤就诊于我院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共收集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因下腹部不适就诊于我院并最终确诊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性索间质细胞肿瘤。其中年龄最小者7岁,年龄最大者43岁,平均年龄17.2岁。其中已婚未育者3例,未婚者12例。经病理诊断发现9例患者为未成熟畸胎瘤,2例为无性细胞瘤,3例为内胚胎瘤,1例为混合型生殖细胞瘤,1例为颗粒细胞瘤,1例为卵泡膜细胞瘤,1例为支持细胞瘤。所有患者均于接受患侧附件全切术治疗后进行化疗治疗,其中1例患者因病变范围较大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术。

1.2化疗方法

本组研究中所用的化疗药物主要有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等。3d/疗程,1次/3周,根据患者病情分别治疗3~6疗程。用药方法分如下(1)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按15~16mg/ m2计算用药量,48h持续静脉滴注。(2)依托泊苷:按100mg/ m2计算用药量,静脉滴注3天,每天用药1h。(3)顺铂:按30~35mg/ m2计算用药量,静脉滴注3天,每天用药1h或按100mg/ m2计算用药量,静脉滴注1天,每天用药2h。另外,部分患者对依托泊苷过敏,可改用长春新碱进行治疗。

2结果

本组1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静脉炎、肾功能损害及3~4度骨髓抑制现象。所有患者经化疗后生活质量均得到较好的保证。

3护理

3.1心理护理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性索间质细胞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中[1],该病本身即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加之疾病治疗过程中造成的创伤、独立生活能力的丧失、学业中断及躯体形象的改变均会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这要求护理人员重视与患者的交流,在熟练应用沟通技巧,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另外还需要护理人员对该病有较好的认识,在患者提出相应疑问时能及时回答,帮助患者了解该病及其治疗方法,鼓励患者,增加患者配合治療的积极性。

3.2 一般护理

由于化疗药物具有诱发患者恶心、呕吐、纳差等不良反应的特点[2],因此接受化疗的过程中患者多因食物摄入不足导致营养失衡或不足。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患者进食,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选择的药物有芝麻、糙米、黄豆及谷类、蜂蜜、新鲜的蔬菜及水果等。避免为患者提供烟熏或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尽量减少患者辛辣、油炸食物及腌制性食物的摄入。另外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为患者提供两条静脉输液通道,一条用来滴注博来霉素,另一条滴注其他药物。则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方法,选在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并尽量选用较小的留置针。还需教会患者如何调节速度及判定输液状况的方法,为化疗的治疗提供保障。 除此以外,由于化疗药物会算上毛发根部细胞的有丝分裂,常导致脱发的发生,患者一般难以接受,这要求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洗漱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脱发数量。另外,嘱患者选择性食用黑芝麻及核桃等含护法作用的食物。

3.3 不良反应的护理

博来霉素及平阳霉素具有切断DNA链,抑制肿瘤细胞DNA复制的作用,能有效促进肿瘤细胞变性坏死[3]。但是应用该药物时患者常出现发热及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本组研究中患者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最高温度为39.3度。为避免患者或家属出现恐慌,在治疗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讲明该不良反应的存在,并叮嘱患者及时增减衣物,适当增加应水量,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免疫力。当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及时为患者进行X线射片检查,一旦发现异常需停止用药并采取积极措施治疗。顺铂经肾脏排泄,可导致肾功能损伤,这主要与药物能直接作用于细胞的DNA 有关。为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进行化疗的哦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检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检测并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当患者尿量变化超出正常范围时需要及时响一声反应,以便及时更换治疗方案。依托泊苷是[3]一种特异性细胞周期抗肿瘤药物,对蛋白质的合成有干扰作用,可逆性骨髓抑制是该药物应用是的主要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尽量减少探视次数及持续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定时为患者测量体温并在用药2周后复查血常规,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用药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4小结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及性索间质肿瘤患者行化疗治疗时要做到及时、正规、足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提供精心护理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公丽萍. 恶性肿瘤化疗400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 6(11): 57.

[2]孙俪,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性索间质细胞肿瘤8例化疗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1): 74-75.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第6篇

患者女, 27岁, 因“人工流产术后半年, 右肾包膜下大量积液”到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超声检查见右肾下极实质内见一大小约2.4 cm×2.1 cm稍高回声包块, 包块边界尚清, 周边有血流环绕, 其余肾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于右肾包膜下见大小约12.4 cm×3.8 cm液性无回声区, 内透声差 (图1A) 。超声提示: (1) 右肾下极实质包块性质待查, 肾错构瘤可能; (2) 右肾包膜下大量积液, 考虑错构瘤出血致肾包膜下血肿; (3) 左肾未见明显异常声像。3 d后复查, 右肾下极实质包块回声减低, 边界欠清, 并于双肾上极实质内见小片状稍高回声。经肘静脉团注声诺维1.2 ml (间隔15 min) 观察双肾。超声造影显示于双肾上极实质内小片状高回声区位置各出现1个低增强的区域, 大小分别为2.2 cm×1.7 cm (左肾) 、2.4 cm×1.8 cm (右肾) , 其中右肾上极的低增强区域与肾包膜下积液相通;右肾下极的实质包块皮质期呈等增强, 髓质期、延迟期呈低增强。对右肾包膜下积液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 抽出陈旧血液, 经细胞学检查发现有来源于滋养细胞的肿瘤细胞, 临床诊断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双肾转移。全身化疗后1周行超声复查:双肾上极的稍高回声区及右肾下极的高回声包块消失;超声造影于双肾上极及右肾下极各见1个呈低增强的区域, 大小与首次超声造影检查相似。继续化疗并定期行超声造影检查, 超声示3个低增强区域均逐渐缩小, 右肾包膜下血肿逐渐减小 (图1B) 。化疗6周后超声复查, 右肾上极仍有低增强区域, 范围进一步缩小为0.5 cm×0.4 cm, 右肾下极及左肾上极处造影剂充填良好, 未再出现低增强区域, 且右肾包膜下积液明显缩小, 大小约8.1cm×1.3 cm。超声提示:除右肾上极实质内尚有小片病灶外, 双肾转移灶大部分消失;肾包膜下积血明显吸收。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除。

图1 A.超声检查见右肾包膜下血肿及右肾 (RK) , 下极实质内见稍高回声包块 (箭) ;B.左图为造影声像图, 右图为二维对照图, 化疗1个月后超声造影复查见右肾 (RK) 上极低增强区域稍缩小 (箭) , 右肾下极低增强区域明显缩小 (箭)

2 讨论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转移到肾脏极少见[1,2], 临床容易误诊。本例患者首诊时常规超声只探查到右肾下极处呈颇似错构瘤的高回声病灶及右肾周出血, 结合错构瘤可能导致肾周出血的情况[3], 超声提示错构瘤出血致肾周血肿。但错构瘤内部回声相对稳定, 短期内少有明显改变, 该病灶3 d后回声即明显减低, 且双肾上极实质内出现一过性的局部回声稍强等表现并不能用错构瘤解释, 而且小错构瘤也很少导致出血, 故可以初步排除错构瘤的诊断。超声造影检查示双肾上极实质内一过性回声增强区多次造影3个时相均表现为低增强, 即使常规超声表现正常后仍然为低增强, 只是范围有所缩小;虽然右肾下极包块第一次造影时皮质期表现为等增强、稍有不同, 但以后多次造影3个时相均为低增强。郑荣琴等[4]研究认为, 肾转移癌大多双侧发病, 病灶多位于肾实质, 可导致肾周出血, 超声造影多表现为3期均为低增强。该病例与之高度吻合, 结合右肾血肿穿刺抽吸细胞学活检, 可以作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双肾转移并右肾包膜下血肿的诊断。但该病例在动态观察中表现出的复杂多变及超声造影特征提示: (1) 针对一些诊断困难的病例应进行超声动态观察, 仔细观察病灶的变化过程, 从而形成全面可靠的诊断。 (2) 超声复查见病灶表现与上次不同, 并不能说明上次或本次检查漏诊或有错误, 因为一种疾病在不同过程中可以有不同表现。 (3) 对于怀疑为转移性肿瘤的病例, 若常规超声检查不能发现异常, 可以利用超声造影帮助诊断, 超声造影能提供较常规超声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4) 对于常规超声不能有效监测的病灶, 使用超声造影剂有助于评估疗效。

参考文献

[1]谢晴, 雷小莹, 刘春英, 等.晚期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灶声像图特征.上海医学影像, 2008, 17 (3) :220-221.

[2]张远怀, 孙玲.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转移性绒癌3例.中国医师杂志, 2005, 7 (4) :545.

[3]张岐山, 郭应禄.泌尿系超声诊断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96-98.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第7篇

1 生活质量

1.1 生活质量的定义

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并不是一个新名词。1949年, Karnofsky功能指数就被用来评价肿瘤患者化疗后的功能状况。1958年,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和心理的完全康复, 不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祛除[9]。生活质量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的机能和主观感觉, 是包括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内容的综合概念。WHO将生活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个人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概念, 涉及的范围至少包括3个方面: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 也包括性、精神、治疗满意度和职业功能等。

1.2 生活质量测量的目的及意义

70年代以来, 肿瘤及其治疗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即生存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10]。目前, 在评价治疗结果时, 与生存期一样, 成为首要的终点评价指标, 其重要性超过无瘤缓解期、治疗反应率等。生活质量的测量也能提供关于康复需要的信息和适当的三级干预, 促进患者的康复,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1]。

1.3 生活质量研究范围

目前大多数学者看法一致, 认为QOL包括下面4个方面:身体状况、功能状况、心理状况、家庭/社会/经济状况。

2 GTT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

2.1 痛苦

患者多数年纪较轻, 有的尚未生育, 有的结婚多年方始受孕, 一旦被确诊为GTT, 情绪迅速从即将为人母的喜悦跌入癌症患者的低谷状态, 不能立即接受这一事实, 精神上十分痛苦。

2.2 恐惧

患者及家属接受疾病事实后, 由于缺乏基本知识, 对疾病的认识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 产生恐惧心理;进入治疗阶段后, 患者随即产生对化疗、手术的恐惧。

2.3 焦虑、抑郁

患者面临着病痛而忧心忡忡, 家庭经济困难者亦忧虑家庭是否能够承受治疗疾病的经济负担, 未生育者因怕影响生育而产生自卑和歉疚感, 更忧虑家人, 主要是丈夫, 因此而可能歧视和抛弃自己。

2.4 悲观

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患病无疑或者经过治疗而效果不佳、病情反复或发现远处转移病灶时, 便产生了悲观情绪, 丧失了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表现为自暴自弃, 悲观失望, 很少去考虑疾病的治疗和处置, 心情沮丧不安。

2.5 悲观心理的“社会偶联”患者的亲戚朋友、邻里同事等,

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同情心, 以怜悯的心情前来探视, 甚至过去关系疏远者也纷纷前来探视, 以示关怀。但是, 如果这种关怀过分了, 就会伤害患者。患者在这种反常环境中, 会认为疾病严重, 使悲观情绪更加严重, 形成了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 甚至会促使患者产生绝望心理。

2.6 药物的依赖

患者经过一个阶段的适应过程后, 承认自己的患者角色, 心情比较平静, 把希望寄托在化疗药物上, 部分患者对化疗产生盲目依赖性。

2.7 抗药

部分患者害怕化疗药物对身体的影响, 自己难以适应化疗药物引起的痛苦, 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自我形象的改变 (脱发、虚胖、色素沉着等) , 以及对化疗药物的疗效缺乏信心等, 导致患者情绪低落, 意志消沉, 丧失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而拒绝治疗。

3 影响GTT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

影响GTT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综合交互作用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疾病治疗、身体状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年龄等。

3.1 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是影响GTT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经济状况影响GTT患者生活质量的总体水平。经济水平低的患者比经济水平高的患者生活质量差, 其原因是患者的经济状况不好, 承担不起医疗费用或担心增加家庭负担, 从而产生负性心理。Dianne等人的研究表明, 社会地位高的患者比社会地位低的患者焦虑和抑郁水平高[12]。

3.2 疾病和治疗相关因素

一般随着病情的进展, 生活质量会随之下降。有合并症的患者生活质量较低[13]。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 患者各个方面的生活质量在治疗中最低, 治疗后其次。原因是化疗时间长, 副作用大。

3.3 身体状况和功能状况

身体状况和功能状况越差, 生活质量越差。性功能及生育功能是影响GTT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已经证明导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因素是性功能损伤[14]。

3.4 婚姻状况

婚姻状况是影响GTT患者生活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 已婚患者比未婚患者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婚姻状况对生活质量是一种保护因素。完美的婚姻可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和谐的夫妻生活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5 年龄

Mcmillan等研究表明, 年龄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可能与期望有关。患者年龄越大, 主诉的症状越少, 生活质量得分越高[15]。

3.6 文化程度

刘淑芹等[16]研究表明在癌症患者中, 文化程度高者比文化程度低者生活质量差。患者的文化程度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自身满意度及总的生活质量。因为文化程度高者更了解自身疾病, 思想压力更大, 心理状态不佳。

3.7 其他因素

性格与患者生活质量也密切相关。性格抑郁、内向者, 心理承受能力差, 不能面对现实, 不善于宣泄和摆脱负性情绪, 不善于与外界交流获取支持, 因而感到悲观无助, 生活质量低。

4 GTT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

4.1 心理干预

靖雪敏等[18]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干预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挫折感, 纠正其心理偏差。心理干预重要的是倾听, 就是让患者宣泄疾病引起的抑郁、焦虑、恐惧不安等负性情绪, 让他们说出来, 而非压抑和回避, 这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首先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所有问题。其次是对患者热情、诚挚、关心、体贴, 取得患者的高度信任, 把握患者的心理活动, 抓住时机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成功进行心理干预最重要的是要与患者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护士的态度要和蔼, 举止要文雅, 对患者在精神上给予关怀, 要耐心、细心, 富有爱心。

4.2 认识干预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讲解GTT发生的病因、病理变化和化疗方法、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指导患者正确认识侵蚀性葡萄胎和化疗。安排恢复期的患者与患者交谈、展示治疗效果好的患者资料, 使患者在化疗时精神上得到鼓励, 激发患者以乐观、自信的心理积极接受和配合化疗。

4.3 情绪干预

由于化疗副作用出现时患者易出现悲观、紧张、痛苦等情绪反应, 毒副作用又可引发患者直接或间接的心理应激反应[19]。所以要教会患者如何发泄怒气, 敢于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以防出现负性情绪, 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4 行为干预

教会患者常用的行为控制技术:如疼痛、恶心、呕吐时放松、催眠、意向控制等。通过沉思冥想、放松心身, 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训练方式集中和个别相结合, 放松练习与化疗同时进行, 每天坚持练习, 以降低患者全身包括内脏肌肉的张力, 以减少减轻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冥想练习在患者每天用药结束后进行, 晚上进行催眠训练。个别患者看见静脉滴注带颜色的药液即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 对此应给予遮挡视线;患者感觉不舒适时护士及时关注, 轻握其手, 拍肩安慰, 嘱患者做深呼吸以缓解不适等。

4.5 社会支持

化疗时, 除护理人员提供情感支持及信息支持外, 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关系网, 积极鼓励其家属、亲友、同事、领导经常探视, 给予情感上的安慰与关爱, 生活上的帮助与照顾。由于疾病的病情长, 特别是需要化疗的患者, 要经过10~12个疗程, 经济负担较重, 有部分常需要父母、亲友资助。患者对家庭、社会的依赖增加, 得不到这些支持可使患者产生无助、活着无价值等情绪反应, 促使其抑郁产生, 因此, 在患者面前不应讨论费用问题, 让患者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爱及自己的生存价值, 激发对生活的信心, 树立战胜病痛的勇气。

4.6 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缓解患者抑郁有积极作用。通过临床观察和交流来了解患者的抑郁状态, 了解其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帮助其了解病因、预防、治疗知识。与抑郁状态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 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 针对其产生抑郁的原因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主动检测疾病的发展状况, 及时采取措施, 举些康复较好的例子, 或请出院患者来谈治疗康复体会, 从而增强其治疗信心, 鼓励其面对现实,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营养饮食指导, 使其认识到合理的饮食不仅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对身体的康复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7 出院指导

通过正规治疗GTT患者治愈率可达到85%~90%以上, 但不正规的治疗和出院指导常引起GTT复发和迁延[21]。因此, 正确的出院指导非常重要。

4.7.1 随访指导

GTT患者临床痊愈出院后应严密随访, 观察有无复发, 第1年内每月随访1次, 1年后每3个月随访1次, 持续3年, 再每年1次至5年, 此后每2年1次。随访内容除监测HCG值, 还应注意有无阴道异常流血、咳嗽、咯血及其他转移灶症状。护士应定时随访, 关心患者的病情, 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 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4.7.2 避孕指导

严格避孕2年以上, 以阴道避孕工具为宜, 绝对不能使用宫内节育器;有关避孕的时间及方法有不同的变化和认识, 有关服用避孕药问题似乎有截然相反的看法;避孕时间也与以往认识有较大出入, 是否均被临床医师接受, 也需大样本前瞻性观察。目前国内尚无相关资料, 而中国人口众多, GTT的绝对数仍是大的, 而现今均是根据国外资料在变迁, 实际应有我国自己的意见。

5 小结

GTT是妇科常见的一大类疾病, 其共同的特性为: (1) 与生育能力密切相关; (2) 需要严密正规的治疗, 否则容易复发或恶化; (3) 治疗随访时间较长, 给患者家属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4) 需长期避孕, 有可能影响患者夫妻关系, 引发家庭矛盾。因此, 根据这些原因,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最佳状态[22], 从而提高GTT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多发生于育龄期的妇女, 病情重, 病程长, 并发症多, 造成患者及家庭严重经济负担和身心危害。肿瘤及其治疗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即生存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根据GTT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 从而提高GTT患者的生活质量。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放射治疗 第8篇

1 脑转移瘤的放射治疗

Neubauer等[4]以1995年为分隔点, 回顾性比较了1962年至1994年、1995年至2009年共37例GTN脑转移患者, 在1995年之前全脑放射总剂量为2400~4000c Gy, 每次照射剂量200~300 c Gy;而1995年以后放射总剂量为2400~3000 c Gy, 每次照射剂量200 c Gy。1995年后11例GTN脑转移患者, 7例存活, 4例死亡;在这11例患者中, 6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脑转移, 3例治愈。而在1995年之前的26例患者中, 6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脑转移, 但只有1例治愈。减少放疗剂量及化疗方案的改进, 提高了GTN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治疗前已出GTN脑转移的患者预后要好于治疗过程中出现GTN脑转移的患者。Lurain等[5]对4例出现EMA-CO耐药的GTN出现脑转移的患者给予全脑放疗, 3例缓解。在放疗的过程中, EMA-CO化疗方案中的甲氨蝶呤应提高至1 g/m2, 同时在联合方案开始后的32小时起, 应连续3天、每12小时给予30 mg/次的四氢叶酸以预防脑神经过度损伤;或者鞘内注射甲氨蝶呤来代替静脉大剂量的应用甲氨蝶呤。相关报道说明脑转移的治愈率为50%~80%, 治愈率取决于患者的症状、转移灶的数量及大小、转移部位等。然而, 这种治疗方式对神经细胞的再生损伤也是需要考虑的。

2 肺转移瘤的放射治疗

GTN合并肺转移系统性化疗可使90%以上的病灶完全缓解。Yun等报道1例69岁患者, 一侧肺为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对侧为肺腺癌, 部分肺段切除术后给予辅助放疗, 疗效尚可[6]。既往认为化疗后肺部孤立病灶经多次化疗后仍不消失时或者耐药后可考虑放疗, 但近年来有人发现化疗后的孤立病灶并不一定需要继续治疗, 密切随访即可, 孤立病灶的放疗或者手术切除治疗也未必能改善预后或减少复发

3 肝转移瘤的放射治疗

肝转移瘤在GTN的发生率约为2%~8%, 是重要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5年生存率仅为27%, 病死率极高。1986年Duke大学研究中心发表了GTN合并肝转移的15例患者进行全肝放疗合用系统性化疗研究结果, 但仅有2例患者存活[7]。向阳回顾了1985~1998年16例GTN肝转移患者, 给予EMA-CO及肝局部栓塞治疗后, 10例死亡, 4例治愈, 2例缓解。然而, Ahamed等[8]回顾1975年至2007年37例GTN合并肝转移患者, GTN合并肝转移的5年存活率已经提高至48%。在这37例患者中, 7例进展迅速, 在发病4周内死亡;5例非GTN原因死亡;排除这些疾病早期、其他原因死亡的患者后, GTN合并肝转移的5年存活率已经到了68%。近年来关于GTN合并肝转移的放疗报道较少, 人们越来越倾向系统性化疗来替代放化疗[9]。

4 其他脏器转移的放射治疗

Vaid等[10]报道通过放疗治愈了1例绒癌侵犯尿道下段至全部阴道前壁、同时合并大出血的患者。国内王伊洵报道2例曾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的GTN耐药患者, 出现盆腔转移后给予全盆放疗, 同时手术切除病灶后, 随访3年及10年无复发;另1例绒癌患者子宫如孕3个半月大, 癌肿侵及盆壁同时合并感染、阴道反复大量流血, 给予放疗后成功切除子宫, 控制了流血及感染。但近年来, 随着介入水平的提高及化疗方案的改进, 类似的病例多采用血管造影后局部栓塞、同时给予系统性化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11]。在GTN双肾转移的病灶中, 放疗也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单边肾脏转移, 放疗联合化疗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 但从Mazur的研究结果中没有发现单肾转移放疗后的疗效提高。

总之, 化疗是GTN首选治疗方案, 且近年来化疗方案不断增加和完善, 少数出现耐药的GTN患者改变化疗方案后仍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如英国剑桥大学滋养细胞疾病治疗中心通过紫杉醇+顺铂及紫杉醇+依托泊苷方案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放疗在GTN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耐药且病变局限时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 精确放疗可使治疗部位周围的正常组织获得更加安全可靠的保护, 使放疗可能产生的副反应降到最低。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 对于GTN化疗后的残留病灶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还需要更多的评估, 避免过度治疗;针对这部分患者, 可行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18 F-FDG-PET) 对病变进行评估, 有助于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放疗在GTN的应用仍以个人经验为主, 目前国内外均缺乏具体的治疗指征。因此, GTN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放疗仍需不断地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Rodriguez N, Goldstein DP, Berkowitz RS.Treating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10, 11 (18) :3027-3039.

[2]Seckl MJ, Sebire NJ, Berkowitz RS.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J].Lancet, 2010, 376 (9742) :717-729.

[3]Powles T, Savage PM, Stebbing J, et al.A comparison of patients with relapsed and chemo-refractory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J].Br J Cancer, 2007, 96 (5) :732-737.

[4]Neubauer NL, Latif N, Kalakota K, et al.Brain metastasis in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an update[J].J Reprod Med, 2012, 57 (7~8) :288-292.

[5]Lurain JR, Schink JC.Importance of salvage therapy in the management of high-risk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J].J Reprod Med, 2012, 57 (5~6) :219-224.

[6]Yun JS, Kim GE, Na KJ, et al.Combined 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 and contralateral synchronous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s in a69-year-old man[J].Thorac Cardiovasc Surg, 2012, 60 (Suppl 2) :e22-24.

[7]Barnard DE, Woodward KT, Yancy SG, et al.Hepatic metastases of choriocarcinoma:a report of 15 patients[J].Gynecol Oncol, 1986, 25 (1) :73-83.

[8]Ahamed E, Short D, North B, et al.Survival of women with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 and liver metastases:is it improving?[J].J Reprod Med, 2012, 57 (5~6) :262-269.

[9]Goldstein DP, Berkowitz RS.Current management of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J].Hematol Oncol Clin North Am, 2012, 26 (1) :111-131.

[10]Vaid NB, Kaur C, Vidya S, et al.A case report on radiotherapy in choriocarcinoma:a life saving procedure[J].Asia Oceania J Obstet Gynaecol, 1994, 20 (3) :245-247.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1例分析 第9篇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8岁, 主因“足月顺产后半年, 阴道不规则出血1个月”于2007年2月18日入院。患者产后5个月恢复月经, 为不规则出血, 量时多时少, 已1个月, 伴轻微下腹胀痛, 于我院门诊就诊。既往体健, 25岁结婚, G2P1。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少量血迹, 宫颈光、正常大小, 子宫局限性增大如孕7周大小、质韧、轻压痛, 双附件未见异常。彩超示:子宫后壁肌层大小不等结节, 子宫及病灶血流丰富。诊刮病理回报:子宫内膜中间型滋养细胞增生, 无绒毛结构。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 正常, 人胎盘生乳素 (HPL) 略升高。初步诊断“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故收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 生命体征均正常, 无心悸、无咳嗽咯血、无发热、无消瘦。择期行全子宫及双卵管切除术, 术后大体标本剖视见子宫后壁肌层内有大小不一的结节, 有的突向桨膜层, 子宫肌壁几近破裂, 肿瘤切面呈黄褐色, 镜下见肿瘤主要由中间型滋养细胞组成, 无绒毛结构, 肿瘤细胞呈片状侵入子宫肌纤维之间, 有灶性坏死和出血, 确诊为“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术后7天拆线出院。术后第1年每月随访1次, 血β-HCG及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异常, 1年后3个月随访1次, 患者目前仍在随访中, 无异常发现。

2 讨论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是指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滋养细胞肿瘤。多数呈良性临床经过, 症状、体征不典型, 容易误诊。血β-HCG测定多数阴性或轻度升高, HPL测定一般为轻度升高。B超表现为类似于子宫肌瘤或其它滋养细胞肿瘤的声像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和病灶血流丰富、舒张期成分占优势的低阻抗血流。确诊靠组织学检查, 通过刮宫标本可作出组织学诊断, 但要全面准确判断瘤细胞侵入子宫肌层的深度和范围必须靠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一般不发生转移, 预后良好。一旦发生转移, 预后不良。转移部位包括肺、阴道、脑、肝、肾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肿瘤细胞分泌低水平HCG及HPL。

本病可继发于足月产、流产和葡萄胎, 但后者相对少见, 偶尔合并活胎妊娠, 胎盘种植部位滋养细胞过度增生, 并可侵入子宫内膜及肌层, 甚至穿破全层, 也可发生转移。其潜伏期 (即前次妊娠终止至出现本病症状的间隔时间) 大多数为2年内。此病的主要症状为停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量多少不定, 多为少量连续出血, 盆腔检查半数以上有子宫增大。该患者继发于产后5个月, 阴道持续性不规则出血1个月, 血HCG正常、HPL略升高、子宫增大、无转移、彩超及刮宫标本组织学检查作出初步诊断, 最后靠手术切除大体标本予以证实确诊。

治疗方法首选手术, 手术范围为全子宫及双侧附件, 年轻妇女应保留卵巢, 对于高危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应考虑予以辅助性化疗, 其高危因素为: (1) 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指数>5个/10HP; (2) 距先前妊娠时间>2年; (3) 有子宫外转移病灶[2]。而对于无高危因素的患者一般不主张辅助性化疗。对于年轻、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低危患者, 可用锐性刮匙反复刮宫, 清除宫腔内全部病灶后, 给予化疗。但需严密随访, 发现异常应及时手术。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和其它滋养细胞肿瘤一样, 治疗后也应随访, 第1年每月随访1次, 1年后每3个月1次直至3年, 以后每年1次, 共5年。随访内容: (1) HCG定量测定; (2) 注意月经是否规则, 有无异常阴道出血 (保守治疗者) , 有无咳嗽、咯血及其转移症状; (3) 妇科检查; (4) 选择一定间隔作B超检查, 必要时X线胸片也可重复进行。由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血清或尿β-HCG测定通常不高, 所以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在随访中的意义相对更重要。随访期间应严格避孕, 首选避孕套, 不选宫内节育器, 以免穿孔或混淆子宫出血的原因。但目前国外对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随访采用Ⅰ~Ⅲ期随访1年, Ⅳ期随访2年[2], 这种短时期随访是否适合我国, 尚有待考证。

参考文献

[1]张惜阴.临床妇科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279-281.

绝经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3例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绝经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断,治疗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好发于育龄妇女, 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生育机能下降, 极少发生妊娠, 而一旦发生妊娠, 由于卵子质量下降, 则可能发生GTD。本文对3例绝经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进行分析, 探讨临床特点, 诊治方法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检索我院2002-2008年间收治的绝经后GTD患者3例, 回顾性分析此3例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 疾病的临床分期采用FIGO解剖分期标准 (2000) 预后评分采用FIGO预后评分标准 (2000) 。定期随访的内容包括盆腔检查, 血β-HCG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 测定, 胸片, 盆腔B超, 必要时检查肺部CT。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3例患者年龄49-56岁, 平均53岁, 汉族1族, 维吾尔族2例, 孕次3-8次, 平均6次, 产次3-8次, 平均5次, 主诉均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 绝经时间1到3年, 阴道流血时间为1周到1月, 2例末次妊娠为流产, 1例为葡萄胎, 其中1例合并子宫肌瘤。

2.2 诊断与治疗

3例患者中, 1例因绝经3年, 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就诊我院, 行盆腔检查, 盆腔B超提示葡萄胎, 进一步行β-HCG水平测定, 结果>10000m IU/ml, 初步诊断为葡萄胎, 行清宫术, 病检示葡萄胎, 后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检示葡萄胎, 行MTX (甲氨蝶呤) 单药化疗5天。1例行盆腔检查及盆腔B超检查, 提示子宫肌瘤, 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术后病检示部分性葡萄胎, 予预防性化疗。1例因1年前有葡萄胎史, 本次因绝经2年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0天就诊我院就考虑GTD可能, 经盆腔检查, B超检查, β-HCG测定诊断绒毛膜癌。具体诊断和治疗情况见表。

PHM:部分性葡萄胎;CC:绒毛膜癌;TAHBSO: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由表1可见3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例1, 清宫后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MTX预防性化疗1次, 随访6年, 无瘤生存至今。例2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病检示部分性葡萄胎, 予MTX预防性化疗1程, 随访2年, 无瘤生存至今。例3患者3年前有葡萄胎史 (51岁) , 当时行清宫术2次, 病检均示葡萄胎, 患者拒绝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予MTX预防性化疗1程, β-HCG由>10000m IU/ml降至117.89m IU/ml后出院, 最后三次查β-HCG均为阴性, 清宫后自然绝经, 绝经3年又恶变为绒毛膜癌。本次入院后, 完善辅助检查, 明确诊断后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术后行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3程后血β-HCG正常, 后以巩固治疗2程后出院, 现健在。

3 讨论

绝经后GTD很少见, 目前, 卵巢功能失调、细胞遗传异常及免疫功能失调学说均被用于解释滋养细胞疾病的起源[1], 但其根本原因尚不明确, 待进一步研究。而于绝经后GTD发生的原因可能有1滋养细胞休眠于非增殖状态多年后因某种刺激变为活跃状态而发病, 2继发于绝经后的妊娠[2]。

绝经后GT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 盆腹腔包块, 也有表现为腹痛, 腹胀, 甚至咯血, 头痛, 血尿等[3]。本资料的3例患者均有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因此, 凡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者除了考虑此年龄阶段的常见病如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等, 还要考虑到有GTD的可能。除常规检查外, 还要行尿HCG, 血β-HCG的测定, 以排除GTD可能, 减少误诊和漏诊。对可疑患者还应进行胸片, 肺部CT, 必要时脑CT检查等, 最后确诊仍靠术后病理学检查。本资料3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提示, 对于有异常阴道流血的妇女, 要想到GTD的可能, 并进行相应检查, 一旦确诊, 及早治疗。

化疗是GTD的首要治疗方法, 本文例3患者应用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联合化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绝经后患者没有保留子宫和双附件的必要, 手术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甚至是必需的。本文2例患者采用手术和化疗的综合治疗, 随访无瘤生存至今, 效果好。因此, 绝经后的GTD患者应采用化疗和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本文例3患者末次妊娠为葡萄胎, 当时清宫后未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时隔3年又发生了绒毛膜癌, 可见, 对于有葡萄胎病史者, 无论时间长短, 仍有发生恶性变的可能, 在临床上要引起重视, 也说明对于近绝经的GTD患者, 无生育要求时, 切除子宫和双附件是有必要的。而对于已绝经的患者, 无生育功能, 切除子宫和双附件也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宋鸿钊, 杨秀玉, 向阳, 主编.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M].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2-28.

[2]张斌, 冯凤芝, 向阳.绝经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4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6, 12月第22卷第12期750-751.

上一篇:面积计算软件下一篇:二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