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玉米范文

2024-07-12

旱地玉米范文(精选9篇)

旱地玉米 第1篇

一、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8个处理, 即 (1) 667㎡用1千克肥力高拌种; (2) 每亩用1千克肥力高+20千克硝酸磷肥做底肥; (3) 667㎡用肥力高0.5千克对水100千克在玉米抽雄前根旁穴浇并复土; (4) 每亩施2千克肥力高+20千克硝酸磷肥; (5) 1.5千克肥力高对水100千克; (6) 1.5千克肥力高+20千克硝酸磷肥对水100千克; (7) 2.5千克肥力高+20千克硝酸磷肥对水100千克; (8) 对照:每亩用硝酸磷肥20千克做底肥, 试验重复3次, 小区面积30平方米。

二、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用肥力高由中国肥力高集团有限公司研制。试验安排在化德县朝阳乡民乐村, 前作马铃薯, 土壤肥力中上, 秋深耕20厘米, 旱作。当地气候特征是多风、少雨、无霜期短。2008年度春季墒好, 降雨较多, 玉米出苗整齐, 玉米抽雄开花期遇持续干旱, 严重影响产量。

玉米全生育期中耕除草2次, 田间管理同当地的栽培水平。

三、产量结果

1. 玉米生育期表现

据玉米田间生长情况及调查看, 玉米施用肥力高后, 生长势抗旱性较好, 茎叶浓绿、生长健壮, 而对照叶片发黄, 长势较差, 不耐旱。

2. 结果分析

对玉米肥力高试验处理各个小区进行实产, 并计算产量。 (表1)

对表1数据进行新复极差测验, 结果表明:处理 (7) 与处理 (2) 、 (8) 、 (5) 有显著性差异, 处理 (7) 与处理 (1) 、 (3) 有极显著差异。

四、小结

化德县朝阳乡旱地玉米施用肥力高生物菌肥, 以拌种、底施加追施效果最好。

旱地玉米每亩用1千克肥力高拌种, 再用1千克肥力高加20千克硝酸磷肥作底肥, 并于玉米抽雄期前用0.5千克肥力高对水100千克配制而成的肥液在根旁穴施, 玉米单产可达395.80千克/亩, 比用20千克硝酸磷肥作底肥的对照增产玉米70.90千克/亩, 增长21.82%。

浅谈旱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第2篇

一、品种选择及处理

抗旱品种具有适应干旱环境的形态特征,例如种子大,根茎伸长力强,能适当深播;根系发达,生长快,入土深,根冠比值大,能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叶片狭长,叶细胞体积小,叶脉致密,表面茸毛多,角质层厚。玉米抗旱品种叶片细胞原生质的黏性大,遇旱时失水分小,在干旱情况下气孔能继续开放,维持一定水平的光合作用。因此,旱地要选用抗旱品种,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抗旱锻炼,主要是采用干湿循环法处理种子,提高抗旱能力。方法是将玉米种子在20℃~25℃温度下水中浸泡两昼夜,捞出后晾干播种。经过抗旱锻炼的种子,根系生长快,幼苗矮健,叶片增宽,含水量较多,一般可增产10%。

二、适期播种,中耕保墒

玉米需水的特点是前期少,后期多,从播种到拔节只占一生需水总量的15%,从拔节到抽穗占40%以上。早作区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因此,利用玉米苗期耐旱的特点,把玉米幼苗期安排在雨季来临之前。如我县种植春玉米常遇卡脖旱,种夏玉米又易遭苗期涝害,采用麦田套种玉米,把玉米提前播种在麦垄里,使玉米需水特点与自然降水相吻合,可有效地利用雨水。玉米播种时遇到干旱,在干土层超过6厘米、底墒较好的地块,应采取镇压提墒,或借墒播种和造墒播种。

三、培肥土壤,以肥调水

增施有机肥料,改善物理性状,发挥土壤蓄水、保水、供水的能力,可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据试验,玉米根系在高肥地比在低肥地3米土层中,能多利用60毫米的水,约等于一般玉米地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4,这就是以肥调水。原因是肥地使玉米根系向土壤深层伸展,提高了吸水抗旱能力。旱地玉米增产的另一项重要经验,就是增施化肥,增加秸秆和根茬还田量,以无机促有机;在轮作制中插入绿肥和豆科作物,肥地养田,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四、秸秆覆盖,深蓄水分

玉米地覆盖麦秸、麦糠或其他物质,可减少地面水分蒸发,拦截降雨时地面径流,增加土壤水分。据试验,7月上旬在玉米行间每667平方米覆盖麦秸250~500千克,小麦播种前耕地0~20厘米土层含水量,覆盖地比露地增加4.6%。覆盖麦秸不仅使土壤表层蓄水量增加,而且在30厘米土体内每667平方米多蓄水9立方,1米土体每667平方米多蓄水21.8立方。玉米地覆盖麦秸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夏玉米播种后覆盖,即在玉米拔节前每亩行间铺碎麦秸或麦糠150~300千克,玉米收获后用圆盘耙或旋转犁绞耕玉米茬以及腐熟麦秸。二是在小麦收获时留高茬15~20厘米,贴茬播种玉米,待玉米出苗后中耕灭茬1~2次,根茬即可散铺在土壤表面。三是在春玉米收获时粉碎秸秆,覆盖地表越冬。

五、化学制剂,保墒增温

化学抗旱制剂在农业上应用,可抑制土壤蒸发和叶片蒸腾,有显著的增温保墒效果。

1.保水剂 保水剂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能够吸收和保持自身重量400~1000倍、最高达5000倍的水分。保水剂有均匀缓慢释放水分的能力,可调节土壤含水量,起到“土壤水库”作用。保水剂可以用于种子涂层、包衣、蘸根等处理方法,据试验,用保水剂(浓度1%~1.5%)给玉米涂层或包衣,提前2~3天出苗,出苗率比对照高6.1%,玉米产量增加8.5%。

2.抗旱剂 抗旱剂是从风化煤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腐殖酸,含有碳、氧、氢、氮、硫等元素,是一种调节植物生长型的抗蒸腾抑制剂。主要作用是:①减少植物气孔开张度,减缓蒸发;②改善植株体内水分状况,促进玉米穗分化进程;③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干物质积累;④提高根系活力,防止早衰。

旱地全膜玉米密度试验报告 第3篇

一、试验设计

覆膜前选地形平坦, 地势开阔、肥力均匀的地块为试验地, 覆膜时均匀施肥, 沿与土壤肥力变化垂直方向覆膜, 尽量使垄沟垄面间距均匀, 方向正直。试验采取顺序排列, 重复3次, 小区长6.6米 (6垄) , 宽3米, 小区面积20平方米 (0.03亩) , 不留小区间距和复间距, 播种前用红布条插入垄面标记小区四角。 播种时用细绳分隔出试验小区。 按设计密度播种。 按一般大田施肥水平管理。生长期间观察记载生育期和生物性状, 收获期分小区单收、单脱后测产。

二、试验处理

设5个处理, (1) 每亩2400株 (72株/小区) ; (2) 每亩2800株 (ck) (84株/小区) ; (3) 每亩3200株 (96株/小区) ; (4) 每亩3600株 (108株/小区) ; (5) 每亩4000株 (120株/小区) 。 指示品种为登义2号。 以处理1为对照。

三、试验管理和气候概况

试验地位于武山县西北部桦林乡高河村, 海拔2000米, 年降雨量350毫米, 试验地为二类地, 淀土, 肥力较好, 前茬玉米。 试验田亩底施土粪1000千克, 磷肥20千克, 尿素10千克。 2015年3月20日覆膜, 4月14日破膜点播, 4月25日出苗, 5月12日定苗, 5月23日乘雨后墒情亩追施尿素20千克, 9月29日收获。 今年春季降雨多, 试验播种期土壤墒情较好, 出苗正常, 4月下旬出苗后至7月上旬大喇叭口期降雨较多, 气候正常, 试验前中期长势很好。 7月上旬至8月下旬玉米开花灌浆期近50天干旱严重无有效降雨, 对试验产量影响较重。 8月下旬至收获期降雨较多。

四、试验结果

1.产量

从试验产量分析表看出, 全试验平均亩产817.61千克, 各处理产量随着密度增加而提高。 对照 (处理1) 亩产732.37千克。 亩产量最高的是处理5 (对照) (4000株/亩) 900.45千克/亩, 为对照处理1的122.95% 。 处理4亩产840.42千克, 为对照的114.75% 。 处理3亩产810.41千克, 为对照的110.66% 。 处理2亩产804.4千克, 为对照的109.84%。

2.成熟期

密度增加生育期延长, 处理1、 处理2和处理3生育期为138天, 处理4和处理5为140天。

3.株高和穗位高

密度越大, 株高越高, 处理4最高为275厘米, 处理5第二为272.5厘米, 处理3第三为265厘米。 处理2第四为262.5厘米。处理1最低为232.5厘米。穗位处理3最高为140厘米。处理5第二为137.5厘米。 处理2和处理4第三为135厘米。处理最低为110厘米。

4.茎粗和双穗率

密度越大茎越细, 处理1和处理2为3.5厘米。处理3为3.3厘米。处理4为3.25厘米。处理5为3厘米。双穗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处理1最高为40.5%。处理2第二为为40%。处理3第三为18.4%。处理4第四为9.4%。处理5最低为7.4%。

5.穗长和穗粗

各处理穗长差异不大, 在22~25厘米之间。

6.穗粒数

密度增加, 穗粒数降低。 处理1最高为635.4粒, 第二是处理2为630.0粒, 第三是处理3为592.0粒, 第四是处理4为546粒, 第五是处理5为532粒。

7.百粒重

各处理相差不大, 从高到低依次是: 处理4为45.25克, 处理5为44.7克, 处理3为44.1克, 处理1为42.0克, 处理2为41.25克。

五、试验结论

旱地玉米 第4篇

1. 合理选择品种 这1000亩旱地全部种植抗逆性比较强的浚单20玉米品种,且全部采取麦垄套种,套种时间为5月25~27日。

2. 及时防治玉米粗缩病 多年来,农民朋友由于不掌握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抓不住关键时期进行防治,使玉米粗缩病发病率轻者10%~15%,重者20%~30%,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今年玉米长出3~4叶片时,正处于玉米粗缩病的侵染始期,我们组织群众全面防治玉米苗期害虫1~2次,彻底消灭了玉米粗缩病的初侵染源,有效地控制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3. 巧施新型复合肥 对这1000亩旱地玉米,我们全部追施金沂蒙3V+6T复合肥,时间主要集中在玉米5~7叶期,每亩一次性施入25~30千克。该肥料有着与众不同的优点:一是具有碳酸氢铵的速效性,可以做提苗肥使用;二是具有控释肥的持效性,能满足玉米一生对养分的需求,尤其是撒施利用率在90%以上,比尿素高1倍以上。

4. 及时化控,防止玉米倒伏 在玉米7~9叶期,集中喷施多效·甲哌 1次,每亩25毫升,对水30千克,可降低株高20~25厘米,降低穗位8~10厘米。在2010年8月4日,全县在遭遇80~100毫米强降水并伴有4~5级大风的情况下,这1000亩玉米基本没有发生倒伏现象。

5. 适时延迟收获时间 收获时间掌握在玉米灌浆后乳线基本消失时开始,2010年收获时间始于10月23日,比往年晚收8~10天。

6. 加强技术培训 我们分别在玉米播种之前、苗期、大喇叭口期和玉米收获前期进行了4期技术培训,共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通过这种手段把关键的玉米栽培技术及时传授给农户。

旱地玉米 第5篇

一、广开肥料来源, 提高农肥施肥水平

据调查, 近十年来农肥用量呈现减少趋势, 重化肥轻农肥现象日趋严重, 玉米田亩施农肥量在2~2.5吨之间, 且有相当一部分地块1吨以下。分析资料亦表明, 多数地块有机质含量 (与上世纪90年代初比较) 下降0.08%~0.15%, 有的地块土壤板结, 理化性质明显变差, 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已成为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制因素。因此, 要广开肥源, 因地制宜地采取秸秆直接还田、过腹还田等积造农肥措施, 大力提高农肥施用量, 覆盖田每亩用量达到4吨以上, 为实现稳产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二、推广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提高土壤调节水肥能力

通过近年来推广的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表明, 该项技术措施, 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土壤温度, 增加各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归还率, 减轻环境污染, 提高生态效益, 实现稳产高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实地调查及分析化验资料, 秸秆还田地块较一般田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 当年覆盖即可增加0.13%, 连续三年的秸秆还田可增加0.12%。另据多年多点试验, 连年秸秆还田地块10~20土层含水量提高2%~3%、土壤空隙度增加3.2%;土壤温度在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分别比对照提高1.8℃、3.5℃、3.8℃, 含水量增加2.19%、3.3%、2.8%。综上所述, 秸秆还田年限越长, 培肥效果越好, 调节土壤水肥能力越强、大大增加了作物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生产实践亦表明了这一点。五台县闫家寨、松台等秸秆还田试验示范区, 连年推行该项技术, 在去年和前年连续干旱情况下, 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灾能力, 较之一般田亩增产50~78千克, 增产率10%~16%, 平均单产分别达到了500千克和560千克, 大旱之年实现了稳产高产。

三、科学合理投入, 提高平衡配套施肥水平

近年来地膜玉米单产下降趋势, 其原因除地力下降、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外与氮磷化肥投入量不足, 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比例失调, 施肥上的随意性、盲目性有很大关系。氮素亩用量一般在4.5~8千克, (纯养分, 下同) 、磷素用量3.5~4.5千克 (纯养分, 下同) 。甚至有的农户施氮不施磷, “三轻三重”的现象仍较普遍。实践表明, 采用地膜覆盖后土壤热量、水分条件及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 其施肥总量、氮磷配比, 以及产量指标与露地栽培相比有很大差别。根据试验和定点观察:五台县旱地地膜玉米覆盖区域土壤肥力可分为中等肥力和中上等肥力两种类型, 中等肥力土壤有机质0.8%~0.99%, 中上等肥力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2%。在普遍施农肥3吨以上情况下, 中等肥力地块为首玉米指标为400~500千克, 亩施氮肥6.8~8.5千克, 磷肥5.6~7千克, 氮磷比为1︰0.82;中肥力以上地块亩产玉米指标500~600千克, 亩施氮素8.5~11千克, 磷素6.3~7.7千克, 氮磷比为1︰0.72。若考虑到连年施磷累计效应时 (乘以系数0.7) , 中等肥力可亩施磷素4~5千克, 中上等肥力亩施4.4~5.4千克, 此外, 多年的玉米连作, 部分地块表现缺锌症状, 施锌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以亩施1~1.5千克为宜, 高产地块亦要考虑钾素的补充, 亩施硫酸钾5~10千克。

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与综合技术的应用, 开展肥力动态监测和土壤养分测定工作, 为提高科学施肥提供可靠依据, 做到以地定产, 以产定肥, 将是发展玉米生产和可持续农业的必然趋势。

四、规范栽培技术,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地膜覆盖技术突出的增温保水、调肥效应, 对于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由于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的影响, 偏重和依赖于地膜单一增产效应, 而忽视了培肥地力、科学施肥、规范种植等。综合配套技术的完善和提高, 不同程度地制约了玉米单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评分表现在整地质量差, 耙压不平, 根茬不净;覆盖度低, 覆膜宽度不足50厘米 (覆盖度仅45%) 水热条件利用不充分;群体结构不合理, 密度在2500~2700株之内, 栽培管理粗放, 膜上覆土过多等。综合近年来栽培管理实践, 一般地膜带宽以1.1米为宜, 覆膜宽度60厘米, 露地50厘米, 覆盖度55%, 一幅膜种两行玉米, 形成宽窄行, 大行为65~70厘米, 小行40~45厘米, 玉米株距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确定, 一般40~43厘米, 亩留苗2800~3000株, 高产地块可适当加大密度, 采用单双相间留苗法, 亩株数达到3300~3500株。整地质量达到地平土碎无坷垃无根茬。铺膜做到拉紧、铺平、紧贴。播种出苗严格把关, 墒情不足进行点水抗旱播种, 提高出苗保苗率。中后期及时间苗定苗深中耕, 锄杂草。高产地块可采取底追并重施肥法, 即底施总量氮素的2∕3, 追施1∕3, 掌握在拔节期进行, 不宜过晚。

五、采取综合措施, 加强防病治虫

近年调查表明, 地膜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一般在1%~4%之间, 个别严重地块达到30%。2000年陈家庄乡松家庄村80余亩玉米丝黑穗病严重发生, 发病率10%~30%, 产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玉米螟的危害亦有加重趋势, 虫蛀率常年在10%~20%之间, 个别年份危害率达到70%, 玉米产量和品质均受到影响。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选择抗旱品种, 进行立体套种, 如套种大豆、马铃薯、谷子等, 结合种植结构调整覆盖种植其它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既提高了经济效益, 又达到了防病治虫创高效的目的。玉米螟的防治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采用甲拌磷颗粒剂灌心。

六、拣拾清除残膜, 控制土壤污染

宁南山区旱地玉米栽培模式研究 第6篇

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WUE) , 成为提高宁南山区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经过3年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建立和形成以秋季覆膜为主、其他抗旱保墒措施为辅的具有宁夏南部山区特色的旱作农业节水模式和旱作农业节水技术体系, 提高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6,7,8]。

1 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效应

土壤水分状况是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 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农田覆膜后土壤水分的蒸发受到地膜的物理阻断, 切断了与大气间的水分和能量交换, 有效地抑制了土壤的水分蒸发, 因而水分的散失较少, 土壤的含水量相对稳定[9]。

1.1 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水分及效应

(1) 土壤含水量 (%) 。由图2可以看出, 采用不同覆膜方式栽培的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膜>早春顶凌覆膜>播期全膜、秋季半膜>早春半膜>播期半膜, 秋季全膜覆膜、早春顶凌全膜、播期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秋季半膜栽培、春季顶凌半膜栽培、播期半膜栽培播期耕作层 (0~20 cm) 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8.8%、18.4%、15.3%、15.3%、14.5%、13.8%, 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春季顶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含水量均超过18%, 为作物播种与出苗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 显示了较高的蓄水保墒、逆境成苗的效果。

在不同生育时期, 0~20 cm土壤含水量最高,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含水量随着减少。从不同覆膜方式看, 耕作层 (0~20 cm) 土壤含水量平均秋季全膜为15.68%、早春全膜为15.65%、播期全膜为13.45%、秋季半膜为13.98%、早春半膜为13.20%、播期半膜为13.07%, 秋季全膜较播期半膜增加2.61个百分点, 整体为秋季覆膜>早春覆膜>播期覆膜, 全膜覆盖>半膜覆盖, 播期全膜<秋季半膜, 且减少0.53个百分点, 说明在覆膜条件下应采取秋覆效果最佳。

在水分活跃的0~60 cm土层, 不同覆膜方式下玉米不同生育期水分含量, 秋季全膜、早春全膜、播期全膜、秋季半膜、早春半膜与播期半膜相比, 变化趋势与0~20 cm一致, 只是土壤水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差异越来越小。

在100~200 cm土层内,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 土壤含水量随之降低, 差异也越来越小。

(2) 土壤贮水量 (mm) 。从土壤贮水量看, 播期0~100 cm各处理土壤贮水量分别为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230.2mm、早春全膜覆盖双垄沟播227.4 mm、播期全膜覆盖双垄沟播194.0 mm、秋季半膜198.7 mm、早春半膜191.5 mm、播期半膜179.5 mm, 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分别较其他覆膜贮水量增加2.8、36.2、31.5、38.7、50.7 mm (图3) ;整个生育期各处理平均贮水量分别为: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191.5 mm、早春全膜覆盖双垄沟播190.1 mm、播期全膜覆盖双垄沟播165.9 mm、秋季半膜171.2 mm、早春半膜162.7 mm、播期半膜155.1 mm, 秋季全膜比播期半膜增加36.4 mm;整体为秋季覆膜>早春覆膜>播期覆膜, 秋季半膜>早春半膜>播期半膜。

(3) 不同覆膜方式水分生产率。从不同覆膜方式降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看, 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早春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播期全膜覆盖双垄沟播>秋季半膜>早春半膜>播期半膜, 降水利用率分别为74.72%、73.07%、67.89%、59.82%、58.00%、57.19%, 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较播期半膜增加17.53个百分点;水分生产率分别为31.65、31.05、29.10、29.25、27.45、25.20 kg/mm·hm2, 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较播期半膜增加6.45 kg/mm·hm2, 增幅为25.60% (图4) 。

1.2 不同灌溉量及灌溉时期土壤水分与贮水量效应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进行补充灌溉, 设6个处理, 即:0、75、150、225、300、375 m3/hm2, 补水后第7天测定, 不同处理、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随着补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补水量与含水量成正比, 补灌375 m3/hm2土壤含水量最高, 平均比对照增加10.33个百分点, 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递减, 成反比关系。

不同灌溉量土壤贮水量, 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条件下, 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土壤贮水量随之增加, 补灌375 m3/hm2土壤含水量最高, 达到1 846.65 mm, 比不补灌增加721.05 mm, 土壤贮水量变化规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递减。

(1) 在玉米不同时期进行补充灌溉土壤含水量变化。苗期补灌, 0~20 cm土壤含水量从17.2%增加到26.8%, 增加9.6个百分点, 拔节期增加7个百分点, 大喇叭口期增加5.4个百分点, 吐丝期增加1.6个百分点。拔节期补灌, 0~20 cm土壤含水量从15.7%增加到25.3%, 增加9.6个百分点, 大喇叭口期增加6.3个百分点, 吐丝期增加2.6个百分点。大喇叭口期补充灌溉, 0~20 cm土壤含水量从13.9%增加到23.5%, 增加9.6个百分点, 吐丝期增加6.2个百分点。从0~40 cm土壤含水量看, 不同时期补充灌溉, 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与0~20 cm土壤含水量基本吻合, 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 含水量逐渐减少。从0~40 cm不同生育期有限补灌土壤贮水量 (mm) 看, 随着补灌的分期进行, 土壤贮水量逐渐增加;但随着生育期的推进, 作物蒸腾作用增强, 土壤贮水量则呈下降的趋势。

(2) 不同灌溉量及灌溉时期水分生产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水分生产率随之增加, 灌溉量达到225 m3/hm2时, 水分生产率达到35.41 kg/mm·hm2, 超过这一灌溉量时, 随着灌溉量的增加, 水分生产率随之递减。在不同生育时期, 相同的灌溉量其效果不同, 水分生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喇叭口期、吐丝期、拔节期和苗期。苗期阶段耗水量相对较少, 占总耗水量的18%左右,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土壤含水量一般都达到17%以上, 能够充分满足苗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 故此期灌溉水分生产率相对较低。拔节—吐丝阶段, 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向生殖生长阶段, 随着生育期推进, 植株生长速度加快, 生长量急剧增加。此期气温高, 叶面蒸腾作用强烈, 生理代谢活动旺盛, 耗水量加大, 占总耗水量的40%以上, 日平均耗水量45~60 m3/hm2, 此期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10]。从灌溉时期看, 其水分生产率随生育期的推进, 生产率随之提高, 大喇叭口期达到峰值 (35.67 kg/mm·hm2) , 通过这一峰值后, 其生产率缓慢降低, 形成了以大喇叭口期为顶点的抛物线, 水分生产率分别较吐丝期和拔节期生产率提高0.86、1.61 kg/mm·hm2, 与玉米需水规律相一致。

1.3 旱作保墒免耕土壤水分效应

通过连续2年 (2011—2012年) 定位研究, 一膜两季免耕栽培 (A) 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栽培 (B) 0~20 cm和0~80 cm含水量时间和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表明 (图5、6) , 其含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且均高于常规种植。说明采用秋季全膜覆盖和一膜两季农艺措施 (冬春季地膜覆盖) 极大地保蓄了土壤水分, 有效地减少了土壤休闲期地表裸露而导致水分耗散, 蓄墒保墒效果显著。

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 各处理土壤含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抽雄期下降到低谷并形成拐点, 抽雄至成熟期作物耗水量逐渐减少, 加之秋季降雨增多, 土壤含水量总体则呈上升趋势。

播种至拔节期, 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栽培土壤含水量基本接近, 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 玉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耗水急剧增加, 农田蒸腾转为以作物蒸腾为主, 植株蒸腾占耗水量的90%以上[10];全膜覆盖和一膜两季田块玉米生物量高, 产生相对大的叶面蒸腾, 耗水量随之增加, 使得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 并与常规种植差值逐渐缩小。进入抽雄期至成熟期 (8—9月) , 降雨量达到121.4 mm, 土壤水分得到降雨入渗的补充, 使各种植方式土壤含水量随生育进程推进逐渐接近。

播种至拔节期, 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土壤含水量基本接近, 为16.34%, 均较常规种植增加3.8个百分点;拔节至抽雄期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土壤含水量差异不明显, 两者较常规种植增加3个百分点。

玉米进入抽雄期后 (7月中下旬) , 土壤绝对含水量最低, 但随当地雨季的来临, 降雨量逐渐增加, 降雨能够充分满足玉米后期生长发育所需水分要求, 即作物需水关键期与降雨期相吻合。

纵观整个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变化, 留膜、留茬越冬和一膜两季, 减少了因田间作业、地表裸露等因素而导致的土壤水分耗散, 极大地保蓄了土壤水分, 使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 含水量高。

对2011—2012年不同种植方式0~100 cm土壤贮水量时间和空间动态变化进行分析, 其结果与土壤含水量一致 (图7) , 并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 各种植方式土壤贮量总体呈下降趋势, 抽雄期下降到低谷并形成拐点, 抽雄至成熟期作物耗水量缓慢减少, 加之雨季来临, 降雨逐渐增多, 土壤贮水量总体则呈上升趋势。

播种期, 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栽培土壤贮水量分别达到227.4、230.2 mm, 分别较常规种植增加47.9、50.7 mm, 对确保苗齐、苗壮具有重要的意义。

抽雄期, 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栽培土壤贮水量分别为150.7、155.6 mm, 较常规种植增加17.8、22.7 mm, 与前期相比, 土壤贮水量明显减少, 减少幅度达到76.7 mm, 这是由于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栽培作物群体结构良好, 需水量较大所致, 同时有效的土壤贮水量充分地保障了作物对土壤水分的需求。从整体看, 随着生育期的推进, 各处理与对照土壤贮水量差距逐渐缩小。

不同种植方式0~100 cm土壤贮水量 (各土层播种-拔节期平均值) 随土层深度变化 (图8) 逐渐递减, 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但下降幅度逐渐减小。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栽培间土壤贮水量基本相同, 处在同一个水平;0~40 cm土层一膜两季免耕栽培和全膜覆盖双垄集水沟播栽培土层贮水量较常规种植增加9.5 mm, 60 cm土层增加10.2 cm, 差异明显;随着土层深度下移, 贮水量差值逐渐减少, 与常规种植差异也不明显。

降水利用率, 一膜两季、全膜双垄和常规种植分别为76.43%、75.50%、57.20%, 一膜两季和全膜双垄分别较常规种植增加19.23、18.30个百分点;水分生产效率分别为29.64、29.74、23.91 kg/mm·hm2, 一膜两季和全膜双垄间基本接近, 较常规种植提高8.73 kg/mm·hm2;说明一膜两季与秋季全膜覆盖保墒效果基本相同, 但较常规种植差异非常明显。

1.4 立体复合种植水分生产率

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条件下, 将玉米种植于两垄沟内, 大垄相距70 cm, 种植空间较大, 将播种期基本相同、共生期较短的大豆, 插入大垄中间种植, 形成复合群体后, 相对矮杆的大豆可利用近地面的太阳辐射光能, 高秆的玉米则可有效利用空间光能, 进而提高种植系统光热资源的利用率[11], 形成较高的生物产量。玉米套种大豆水分生产率达到32.4kg/mm·hm2, 较单种玉米增加18.0 kg/mm·hm2, 较单种大豆增加23.85 kg/mm·hm2, 降水利用率提高5.2、10.3个百分点。

1.5 土壤温度效应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具有较好的增温保温作用, 即增温效果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的土壤温度显著高于半膜土壤温度, 降温效果则反之。播种时地温是地表温度低于地下温度, 并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增大, 每层地温均是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的土壤温度高于半膜的土壤温度。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 不同覆膜方式其土壤温度为: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早春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播期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秋季半膜栽培>早春半膜栽培>播期半膜栽培。这说明早覆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非常大, 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不仅提高了土壤温度, 还为根茬秸秆还田等提供了良好的分解环境。其中在不同的生育期内均是苗期差距较大, 依次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和成熟期。苗期, 秋季全膜覆盖比播期半膜覆盖增加6.8℃, 拔节期增加4.97℃, 大喇叭口期增加3.33℃, 抽雄期增加2.0℃, 成熟期增加1.42℃。玉米出苗有效温度的提高, 为玉米出苗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 使其达到苗全、苗齐、苗壮、苗旺, 为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每一个生育期的积温均是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早春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播期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秋季半膜栽培>早春半膜栽培>播期半膜栽培, 播期到灌浆期土壤积温逐渐升高, 灌浆到成熟期土壤积温开始降低。资料显示:晚熟玉米品种所需土壤≥0℃有效积温2 700℃以上[12], 通过连续多年试验研究, 在宁南山区,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和秋季半膜覆盖方式满足玉米晚熟品种所需≥0℃有效积温2 700℃以上要求。其中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早春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播期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和秋季半膜≥0℃总积温分别为3 187.96、3 117.65、3 038.85、2 853.54℃, 分别比播期半膜 (常规半膜) 增加575.14、504.83、426.03、240.72℃ (图9) 。其积温的增加, 能有效解决积温不足区域种植玉米的问题。

1.6 产量效益

(1) 在不同覆膜方式条件下, 秋季覆膜产量最高, 为9 735.0 kg/hm2, 较常规半膜增产3 796.5 kg/hm2, 增幅38.99%, 增产效果非常显著。

(2) 在旱作雨养区全膜覆盖条件下对不同时期、不同灌溉量研究, 当补充灌溉达到375 m3/hm2时, 主副产品平均单产达到26 454.3 kg/hm2, 比对照增产11.1%, 并随着补充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 成正相关关系。但纯收益则以补充量225 m3/hm2最高, 为12 769.5元, 投产比为1∶2.2;补充灌溉量超过225 m3/hm2后, 随着补充灌溉量的增加纯收益反而降低, 成负相关关系。

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对其株高、籽粒产量等有显著的影响。各处理增产效果顺序为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拔节期补水>苗期补水>吐丝期补水>不补灌, 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单产达到11 064 kg/hm2, 比拔节期补水增产3.19%、比苗期补水增产4.4%、比吐丝期补水增产5.9%、比不补灌增产10.6%。纯收益增加1 446元/hm2, 增幅为11.3%。

(3) 一膜两季栽培2年平均单产达到9 374.9 kg/hm2, 较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减少1.0个百分点, 但较常规半膜增产2 625 kg/hm2, 增幅达到28.2%, 差异极显著;纯收益增加4 537.5元/hm2, 节本4 050元/hm2, 节本增效达到8 587.5元/hm2。

(4) 在全膜覆盖条件下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大豆, 充分发挥宁南山区一年一熟, 光热资源丰足有余, 一年两熟又嫌不足的气候、自然特点和全膜升高双垄灌溉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相对玉米单种, 水分生产率提高18.0 kg/mm·hm2, 土地利用率提高43%, 单产达10 481.5 kg/hm2, 经济纯收入提高40.39%。

2 关键性栽培技术研究

2.1 品种

在全膜覆盖栽培条件下鉴定筛选出榆单88、先玉335、超玉、德美亚、NDW68等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高抗普通玉米新品种。榆单88、先玉335、超玉3个品种平均单产达到11 250 kg/hm2以上;榆单88达到12 184.5 kg/hm2, 较对照增产9.6%~11.6%, 使先玉335种植范围提高到海拔1 850m以上, 德美亚生育期提前32 d, 使种植区域有望达到海拔1 900 m以上, NDW68青贮玉米生物产量达到96 t/hm2, 为发挥全膜覆盖旱作节水技术奠定了基础。

2.2 密度

在宁南山区全膜覆盖栽培条件下连续2年密度研究, 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分析, 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 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逐渐减少, 但叶面积指数随之增加;密度在3.0万~7.5万株/km2范围内,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 到达7.5万株/hm2时形成拐点, 产量为11 955 kg/hm2, 群体干物质积累达到峰值, 超过7.5万株/hm2时,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下降。因此在高产栽培管理水平条件下, 最佳种植密度增加到7.5万株/hm2, 对于提高玉米单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 补充灌溉

在旱作雨养区全膜覆盖条件下不同时期、不同灌溉量研究, 其补充灌溉对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等效果显著, 补充灌溉达到375m3/hm2时, 主副产品平均单产达到26454.3kg/hm2, 比对照增产11.1%, 并随着补充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 成正相关关系。但纯收益则以补充量225 m3/hm2最高, 为12 769.5元, 补充灌溉量超过225 m3/hm2后, 随着补充灌溉量的增加纯收益反而降低, 成负相关关系;投产比变化也与之相同。

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对其株高、籽粒产量等有显著的影响。各处理增产效果顺序为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拔节期补水>苗期补水>吐丝期补水>对照, 因此在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玉米大喇叭口期补水对农艺性状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4 增加化肥和有机肥投入

增加化肥和有机肥投入是保证单产稳定提高的物质基础。在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条件下, 综合运用宁南山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取得的成果, 根据种植方式、立地条件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指标体系。以增施有机肥为主, 适当增施氮肥和磷肥, 补充钾肥, 适时追施单、钾肥作为改进地膜玉米施肥的重点, 着力提高施肥水平。在11 250~12 000 kg/hm2目标产量下, 施纯N 265.5~285.0 kg/hm2、P2O5114~120 kg/hm2[13]、K2O 60~75 kg/hm2。除K2O基施外, 1/3的N、2/3的P2O5基施, 其余全部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追施。

2.5 调整种植结构

(1) 调整种植结构, 建立与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抗逆应变的种植制度。宁南山区作物产量取决于降水分布状况和种植方式, 降水总量与产量相关性不大, 降水季节分别状况与产量高度相关[14]。因此, 应以水的现实承载力为依据, 进行种植结构调整, 建立一种与区域水资源状况相吻合的作物布局和种植模式。

宁南山区降雨分布不均, 70%的降雨集中在7—9月, 通过覆膜保墒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夏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与降雨特点相吻合的秋粮作物种植面积的快速飙升, 建成具有当地优势特色种植的玉米、马铃薯等为主的高产、高效作物, 提高了产量和效益。

(2) 发挥大豆的茬口优势, 实现土地的用养结合和农田的带状轮作。据研究, 籽粒产量水平1 500 kg/hm2的大豆根瘤固氮菌量为56.25 kg, 约相当于262.5 kg的标准氮肥。加之大豆的生物产量农田归还率较高, 因此将其纳入套种的两熟制农田生态系统中, 发挥其肥田效应, 能够有效实现土地的用养结合和农田的短中期地带状轮作[11]。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玉米种植于两垄沟内, 大垄相距70 cm, 种植空间较大, 将播种期基本相同、共生期较短的大豆, 插入大垄中间种植, 形成复合群体后, 相对矮杆的大豆可利用近地面的太阳辐射光能, 高秆的玉米则有效的利用空间光能, 进而提高种植系统光热资源的利用率;玉米对土壤氮素吸收较多, 而大豆对磷素敏感, 同时大豆根系着生大量的根瘤菌, 根瘤菌的生命活动形成含氮化合物。为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同一块田套种2种作物, 可均衡地吸收土壤中氮、磷、钾, 在宁南山区半干旱和阴湿区, 玉米是高产高效作物, 大豆则是典型豆科高产作物, 套种模式发挥了大豆的增产优势同时也促进玉米增产, 可实现双丰收, 相对单种消耗土壤肥力, 间种农田如果没有相应的培肥措施作保障, 将对农田形成掠夺式经营[15]。而将大豆纳入复合的间种体系后, 则可发挥和利用其根瘤固氮和落物 (叶、花、根) 回田的习性, 使土壤得以培肥, 养分得以补偿。

2.6 一膜两季栽培

关于不同保护性耕作和免耕对土壤结构及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较多, 但关于一膜两季免耕对土壤含水量以及蓄墒、保墒的报道较少。因此, 通过2年试验示范得出:一膜两季覆膜和留膜、留茬越冬, 播期耕作层 (0~20 cm) 土壤含水量平均为18.3%, 较播期半膜提高23%;水分生产效率、降水利用率等较播期半膜覆盖大幅度提高, 为作物播种与出苗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 显示了较高的蓄水保墒的效果, 促进了土壤与作物需水的良性循环, 达到蓄墒、保墒效果, 有效解决了作物播期土壤水分亏欠的矛盾[16]。

一膜两季膜免耕与秋季全膜覆盖双垄沟播增产效果基本接近, 但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

3 结论

在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条件下, 组装、配套相应的抗旱栽培技术, 使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到7.5万株/hm2, 平均单产达到11.25 t/hm2, 最高单产突破12.0 t/hm2;单产超过11.25 t/hm2的品种达到5个, 使部分品种种植区域扩大到海拔1 850 m以上;土壤含水量提高5~8个百分点, 土壤贮水量增加45~50 m3, 水分生产率达到30 kg/mm·hm2, 有效积温最大增加575.14℃, 土地利用率提高43%。

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栽培及相关配套技术,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 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由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 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得以很好的协调, 渗水能力增强, 保墒能力增加, 抗旱能力得到极大的改善[17], 为作物播种和前期生长及高产创造了良好的土壤墒情。

旱地玉米 第7篇

关键词:旱地,木薯//花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木薯//花生×玉米”间混套作模式是近年来在粤西地区推广的一种高效栽培模式, 该模式是鉴于当前单作木薯、玉米、花生经济效益低, 生态效益差, 社会效益不高, 加之实行木薯//花生×玉米模式跟单作所耗劳动量差别不大, 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日益短缺, 参加劳动的主力军为留守老龄农民、妇女和儿童等现状而提出。木薯//花生×玉米模式是提高耕地种植指数, 缓解作物争地的矛盾, 少耕、免耕、发展高效轻简栽培, 提高劳力利用率, 改良土壤, 培肥农田, 节水、保水、保土、抗旱, 增加粤西地区农民收入。

1 间混套作高效栽培技术

1.1 选配作物及科学配置复合群体田间结构

在间混套作栽培模式中, 作物与品种的合理搭配和复合群体田间结构的科学配置是高效成功关键, 直接影响到作物间对光、热、水、气、肥的需求矛盾。根据粤西地区的气候特征, (图1, 图2) 和固有垄作制度和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木薯//花生×玉米的复合群体田间结构配置如图3所示。垄作种植, 垄带宽120 cm, 垄间距40 cm;垄上的木薯株行距80×80 cm, 木薯行间间作三行花生, 花生株行距为20×20 cm;套作的玉米株距80×80 cm。间混套作的播种时间安排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

1.2 品种选择及种子或种茎播前处理

根据粤西地区多熟种植传统, 木薯应选择高产、高淀粉、抗性强、紧凑型早熟品种, 如华南205、华南8号、南植199和桂热4号等;玉米选择矮秆、优质、抗性强、耐密植、紧凑型早熟品种;花生选择高产、多抗、耐旱、适应性强的品种, 如粤油14、湛油55、汕油523等。播种前, 木薯种茎先用石灰水或多菌灵浸泡再种植;玉米和花生不用浸种或浸种时间不超过1 h即可种植。

1.3 田间管理技术

1.3.1 整地、施基肥和保墒

在初冬进行翻耕, 在播种前约30 d深翻土地, 将有机质彻底覆盖, 播种前的7 d, 将土地耙平并消除杂草。在翻耕土壤的同时撒施微生物有机肥450~750 kg/hm2和石灰45~75 kg/hm2,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培土垄作, 以利于保证在种子或种茎萌发时有适宜的墒情。

注:项目费用按2009-2013年市场平均价计算;“-”表示亏本。

1.3.2 肥水管理

根据木薯//花生×玉米栽培模式的多年实践印证, 各作物产量形成关键时期基本同步。这时期水肥供给跟收成关系重大。

花生、玉米和木薯要稳产、高产和高效, 仅靠基肥营养和花生根瘤固氮是不够的, 必须给予足够的养分。花生下针期是花生形成产量的关键期, 玉米大喇叭口期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是玉米增产关键期, 木薯结薯和薯块膨大期是提高产量的黄金期, 故在花生下针期用硫酸钾镁75~90 kg/hm2、过磷酸钙30~45 kg/hm2混合撒施园地, 各作物均可得到增产增效。

花生对干旱最敏感的时期是在播种后大约42~56 d, 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 木薯在结薯和块根膨大期, 连续干旱会造成严重减产。

1.3.3 病虫草害防控

间混套作播后萌芽前, 用72%异丙草胺乳油2.25~3.0 L/hm2加24%甲咪唑烟酸水剂0.3 L/hm2650~700 kg/hm2混匀地面喷施, 有效防控杂草;用地虫清10 kg/hm2, 拌花生、玉米种施入土壤可防治地老虎、蛴螬和烟蓟马;中耕期间, 用50%杀螟松乳油l000~2 000倍液,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4 000倍液按600 kg/hm2喷雾, 可防治玉米螟和蚜虫等害虫;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或20%三唑酮乳油1 500倍液以400~750 kg/hm2喷雾防治条纹病和锈病等。

在玉米、花生收获后, 用15%哒螨灵乳油2 500~4 000倍液按4 5 0~6 0 0 k g/h m2喷雾木薯, 防治红蜘蛛。

1.3.4 适时收获

玉米、花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收获, 根据当地农事传统先摘玉米再收花生。木薯根据市场需求, 采收时间在11月下旬至次年2月初。

1.3.5 秸秆还田

玉米和花生收获后的秸秆用于覆盖木薯地, 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同时能控制田间杂草。有条件的农户可粉碎秸秆还田,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木薯采收后, 除留出当种用的秸秆外, 其它秸秆粉碎发酵还田, 改良土壤和增补地力。

2 效益

木薯//花生×玉米模式, 具有较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1 经济效益比较

木薯//花生×玉米间混套作模式经大量生产实例可证其经济效益高于单作。由表1经济效益比较结果证明:该模式较传统木薯、玉米、花生单作模式增加利润3 425元/hm2、4 475元/hm2、8 825元/hm2, 表现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2.2 社会效益

利用木薯//花生×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对充分地利用当前农村劳动力资源, 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 促进中国特色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等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3 生态效益

木薯//花生×玉米模式所提倡的秸秆覆盖与少免耕相结合, 花生固氮培肥土壤, 防止连年耕作使土地费力下降, 可以起到保水、保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减少病虫害, 促进土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对维持农田的生态平衡等均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敏健等.耕作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58-75.

[2]谭金芳等.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35-240.

[3]A.J.圣安吉洛等著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译) .花生栽培与利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26-227.

山旱地全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报告 第8篇

1 试验设计

1.1 小区设计

采取单排式顺序排列, 设3次重复, 小区长6.6 m、宽2.5 m, 小区面积16.5 m2。每小区种6垄, 每垄种2行, 每行种6株, 种植密度2 880株/667 m2。

1.2 参试品种及种植顺序

2 试验田间管理及气候概况

试验地位于该区南部平南镇孙集村, 海拔1 740 m, 年降雨量400 mm。

试验地为二类地, 淀土, 肥力较好。前茬为胡麻, 试验田每667 m2底施过磷酸钙60 kg、尿素14 kg, 3月25日覆膜, 4月3日破膜点播, 4月15日出苗, 5月8日定苗, 6月5日穴施追肥15 kg, 9月24日收获。

2014年试验播种期土壤墒情较好, 出苗正常, 苗期降雨少, 气候干旱, 6月降雨较多;7月中下旬连续阴雨20 d左右, 有中到大雨;8月上中旬高温干旱10 d左右;9月灌浆期气候正常, 试验田总体长势好, 各品种籽粒成熟饱满, 产量较高。

3 试验结果

3.1 产量

试验平均产量800.44 kg/667 m2, 长城706产量889.33 kg/667 m2, 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144 kg/667 m2, 增产19.3%, 居第1位;兴达1号产量874.67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29.34 kg/667 m2, 增产17.4%, 居第2位;富友968产量864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118.67 kg/667 m2, 增产15.9%, 居第3位;强盛11号产量824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78.67 kg/667 m2, 增产10.6%, 居第4位;兴达3号产量802.67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57.34 kg/667 m2, 增产7.7%, 居第5位;陇单4号产量796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22.67 kg/667 m2, 增产3%, 居第6位;登海3521产量794.67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6.6%, 居第7位;豫玉22号产量778.67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33.34 kg/667 m2, 增产4%, 居第8位;东单818产量768 kg/667 m2, 比对照增产22.67 kg/667 m2, 增产3%, 居第9位;对照沈单16号产量745.33 kg/667 m2, 居第10位;临单217产量734.67 kg/667 m2, 为对照的98.6%, 居第11位;正德304产量733.33 kg/667 m2, 为对照的98.4%, 居末位 (见表1) 。

3.2 成熟期

各品种在当地的成熟期, 生育期从短到长依次是兴达3号为154 d, 临单217为155 d, 兴达1号和富友968为156 d, 沈单16号和东单818为157 d, 正德304为158 d, 长城706为159 d, 登海3521、陇单4号、强盛1号为164 d, 豫玉22号最长为165 d。

3.3 株高

各品种株高都在200 cm以上, 从低到高依次是东单818为250 cm, 强盛11号为255 cm, 沈单16号为265 cm, 陇单4号为270 cm, 正德304为275 cm, 兴达3号为280 cm, 登海3521为295 cm, 长城706为300 cm, 豫玉22号为303 cm, 富友968为322 cm。

3.4 穗位高

从低到高依次是长城706和陇单4号为102.5 cm, 强盛11号为105 cm, 富友968为112.5 cm, 兴达1号和正德304为115 cm, 兴达3号、东单818和临单217为120 cm, 登海3521为125 cm, 豫玉22号最长为135 cm。

3.5 双穗率

双穗率从低到高依次是强盛11号、豫玉22号、正德304均为0, 登海3521为2.6%, 陇单4号为3%, 长城706为5.7%, 兴达3号为11.1%, 兴达3号为12.8%, 临单217为13.5%, 沈单16号和东单818为16.7%, 富友968为30.5%。

3.6 百粒重

从低到高依次是富友968为37.5 g, 正德304为38.75 g, 陇单217为40 g, 东单818为40.2 g, 陇单4号为41.4 g, 登海3521为41.5 g, 豫玉22号为41.7 g, 长城706为41.8 g, 兴达1号为42.3 g, 沈单16号为42.9 g, 兴达3号为43.1 g, 强盛11号为45.1 g。

3.7 穗行数

从低到高依次是陇单217为14 cm, 兴达3号、东单818、长城706为15 cm, 沈单16号、强盛11号、豫玉22号为16 cm, 兴达1号为16.5 cm, 富友968为17 cm, 长城706为18 cm, 正德304为19 cm, 陇单4号为20 cm。

3.8 行粒数

从低到高依次是兴达3号为30粒, 正德304为35粒, 兴达1号为36粒, 沈单16号和强盛11号为37粒, 豫玉22号为37.5粒, 长城706为39粒, 陇单4号为39.5粒, 陇单217为40粒, 东单818为41粒, 富友968为41.5粒, 登海3521为48粒。

3.9 抗病性

发生顶腐病、茎腐病的品种有沈单16号和强盛11号;发生红叶病的品种有长城706和强盛11号;其他病害没有发生。

4 对参试品种的评价和利用意见

兴达1号:产量居第2位, 成熟较早, 抗病性强, 品质好, 紧凑型, 应积极示范推广。

兴达3号:产量居第5位, 成熟较早, 抗病性强, 品质好, 应示范推广。

沈单16号 (ck) :产量居第10位, 成熟期适中, 品质好, 感染顶腐病和茎腐病, 是当地主体种植品种, 应压缩种植面积。

富友968:产量居第3位, 抗病性强, 成熟期适中, 粉质型, 应积极示范种植。

长城706:产量居第1位, 中熟, 抗病性强, 品质为半硬粒型, 应在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示范推广。

东单818:产量居第9位, 中早熟, 抗病性强, 品质为硬粒型, 建议在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

登海3521:产量居第7位, 晚熟, 籽粒为粉质型, 抗病性强, 应在低海拔地区示范推广。

陇单4号:产量居第6位, 晚熟, 籽粒粉质型, 抗病性强, 应在低海拔地区示范推广。

临单217:产量居第11位, 中早熟, 抗病性强, 硬粒型, 不宜推广。

强盛11号:产量居4位, 极晚熟, 粉质型, 感染顶腐病和茎腐病, 不宜推广。

豫玉22号:产量居第8位, 极晚熟, 粉质型, 抗病性强, 已种植多年, 应在低海拔地区继续推广种植。

正德304:产量居末位, 中熟, 半硬粒型, 抗病性强, 应在低海拔地区搭配种植。

摘要:选择12个品种进行全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为山旱地筛选优良玉米品种提供了有效数据。

旱地玉米 第9篇

1 旱地玉米的生态适应性

1.1 光照条件

玉米为喜温好光的短日照作物,一生需日照600~800h,从出苗至抽穗每天日照时数最适为8~9h。长治市大部分地区玉米生长时期日照为1 000h左右,可以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

1.2 热量条件

在玉米整个生育时期,要求≥10℃积温2 000~2 200℃(早熟)、2 200~2 600℃(中熟)、2 600~3 000℃(晚熟)。长治市春玉米从5月1日至9月20日整个生育时期,≥10℃积温除部分高寒山区外,都能满足早、中、晚熟玉米对热量的要求。

1.3 供水条件

玉米需水较多,全生育期需水369~454mm,各生育阶段需水差异较大。出苗期需水少,出苗后需水量逐渐增加,蜡熟后又转少。从长治市水的供需来看,旱地玉米降水与作物生理需水的时间配置较好,全生育期降水400mm左右,各生育阶段需水与降水量基本吻合。

1.4 土壤条件

玉米丰产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通气,土壤渗水和保水性能好,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高。长治市土层深厚,立地条件优越,只要狠抓以土、肥、水为中心的基本农田建设,采取平整土地,筑埂做垄,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作物覆盖度等措施,就能满足玉米丰产对土壤的要求。

2 影响旱地玉米高产的限制因子

2.1 降水季节、年际分布不均

长治市降水虽有550~650mm,但多数集中在6~9月,春旱严重,影响玉米播种和全苗,伏、秋旱时有发生(几率在30%),造成“卡脖子旱”。

2.2 土壤瘠薄,投肥少,施肥不科学

据调查,不少地方投肥(有机肥和化肥)数量仅为需肥量的1/3~2/3,导致地力逐渐下降。投肥氮多磷少,比例失调,与作物需求脱节。多年连续种植玉米,土壤微量元素消耗巨大,尤其是缺锌严重,进一步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3 技术投入不足,管理粗放

保墒耕作不及时,致使土壤水分散失,延误播期,生长发育推迟,尤其低温提前年份,籽粒灌浆受阻,造成减产。由于地旱和播种质量差,缺苗断垄,穗数不足,其他管理措施也跟不上,常使高产作物得不到高产。

3 旱地玉米栽培技术

3.1 深耕整地

耕深一般以25~35cm为宜。如地表干土层厚,应先镇压提墒,然后耙耱,使土壤上虚下实,有利于播种出苗。

3.2 合理密植

单项密度试验证明,在中等肥力条件下,4.5~6.0万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等性状都有下降趋势,空秆率增加,但由于群体株数增加,产量仍有所提高。一般应遵循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低秆品种宜密,高秆品种宜稀;高肥地块宜密,低肥地块宜稀的原则。结合多年试验与实践,推荐种植株数的幅度为:早熟、平展型品种4.5~6.0万株/hm2,紧凑型6.75~8.25万株/hm2;中晚熟平展型品种4.50~5.25万株/hm2,地膜覆盖5.25~6.00万株/hm2,紧凑型6.0~7.5万株/hm2。行株距的合理配置,可以使田间形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目前种植方式有3种:等行距种植,一般行距60~67cm,株距视密度而定;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40cm;带状种植,即几行玉米套种几行其他矮杆作物,如玉米套马铃薯、玉米套大蒜等。

3.3 科学施肥

玉米施肥应坚持“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磷钾肥早施,追肥分期施”的原则。结合秋耕,推行秸秆还田,实行平衡配套施肥,合理增施锌肥,锌肥(ZnSO4)施用量以15.0~22.5kg/hm2为宜。干旱地区不同地力水平的推荐施肥量见表1。追肥时间依据玉米吸肥“前少、中多、后少”的需肥规律。在拔节期适量追施攻秆肥,大喇叭口期重施攻穗肥。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爱丰、农丹等叶面肥,促进植株生殖生长,增强光合作用。

(kg/hm2)

3.4 田间管理

隔行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注意边际2~3行和间混作地块不宜去雄,以免花粉不够影响授粉,必要时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利增产。玉米站秆扒皮晾晒可以加速果穗和籽粒水分散失,促进脱水、晒粒,提高籽粒等级。扒皮晾晒的时期是在蜡熟后期。据测试,在玉米蜡熟后期扒皮晾晒15~20d,含水量可降低14%~18%,早熟5~7d,可使玉米增产5%左右。

摘要:分析了长治地区旱地玉米的生态适应性及影响旱地玉米高产的限制因子, 提出了旱地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深耕整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等内容, 以期为旱地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旱地玉米,生育特点,高产栽培,山西长治

参考文献

[1]保守智.山旱地玉米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J].作物杂志, 2008 (6) :90.

[2]汪来用, 李新兴, 王家胜.山区旱地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5 (8) :22.

[3]石龙, 杨红梅, 王建共.旱地西瓜套种玉米优质高效栽培[J].山西农业科学, 2009 (2) :92-93.

上一篇:相关性感知论文下一篇:研究性教学理念